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信息经济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经济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经济的含义

第1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管理沟通信息传递高校管理沟通信息传递模式途径

著名沟通学专家玛莉?蒙特女士指出,管理沟通是指管理工作者为实现一定管理目的或影响,通过各种语言或非语言载体与其他相关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以取得受众的正确理解的一种策略性过程。[4]可见,管理沟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由沟通者、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信息接受者、反馈、内外部环境和沟通效果组成。因此,本文认为,管理沟通是为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信号、媒介和渠道,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之间有目的地进行知识、信息、情感、思想、观点和态度交流和传递的行为过程。

一、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涵义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1]有关研究也表明:在行政管理中大部分的错误是由于沟通无效或沟通不到位所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管理沟通是任何组织有效运作所不可或缺的,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机构也不例外。高校管理沟通是高校为达成某种目标,管理者与师生之间、师生与师生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多元化交流、传递的过程。这种交互流动的过程实际上体现在高校管理沟通中的信息传递。这里的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发送者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给信息接受者的过程。信息在高校内部科学传递,有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校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在高校外部有效传递,有利于高校管理组织及时与政府、兄弟院校和其他社会团体单位进行沟通,准确获取各种信息,让他们了解并支持高校自身教育管理目标与发展战略。可见,高校组织的科学管理和健康发展与有效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是指为了达成某种目标,高校管理者在与管理者、师生以及社会之间的交往沟通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师生以及社会的过程。高校管理沟通是一个不断传递信息的过程,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及其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把握和占有信息量的多少,将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管理与决策水平。科学有效的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是高校管理与决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因此,为确保管理者获得科学有效信息,保证高校能正常运作和生存发展,很有必要探究究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和途径。

二、 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模式

高校管理沟通的信息传递关系到高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单元和部门。在高校管理沟通中,不仅是高层管理部门发出信息、其它部门和基层相关人员接受信息,也不仅是基层人员发出信息,上级主管人员听取信息。实际上,高校中各个成员、单元和部门都涉及到信息传递,都会参与到传递信息的过程。它们既是信息发送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因此,高校里任何一个人、单元和部门只有了解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取决于信息传递的模式和途径。“信息传递指信息传递者S(Sender)自己或通过信息A(Agent)用一定的手段把信息送到特定的信息接收者R(Receiver)手里。传递模式是对这一过程的抽象,是贯穿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具体手段或方法。”[3]“以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信息传递称为信息传递模式。”[5]在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模式则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标在管理沟通中以怎么样的方式、方法传递信息。由于信息传递标的不同,所以信息传递模式也多种多样。

按信息流向与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向传递、双向传递和反馈传递等模式。单向传递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间单方向地传递,如高校内部下达各种简报,上报各种报表,公布各种行政命令等。双向传递是指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间互相传递,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如经验交流会,上下级间请示和批复等。反馈传递是信息接收者在接收到信息后,经过对信息的理解、加工、处理后,再将信息反馈给发送者的方式和过程,如高校内部的下级行政机关根据上级机关的要求上报各种数据报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等。

按信息量集中程序不同,可分为集中和连续两种模式。集中式信息传递是指时间集中、信息量大的传递,如年终总结,季度情况反映等。连续式信息传递则是不间断的、持续的传递方式,如按日、按周、按季度上报的工作情况等。

按信息传递范围或与环境关系不同,可分为内部传递和外部传递两种模式。内部传递是信息在高校内部的传递,如会议汇报、公告、电话等。外部传递是指高校管理者与社会各种团体或组织间的信息传递,如与企业的座谈会、与其他高校的经验交流会等。

三、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途径

(一)国外关于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途径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1.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莱维特通过实验模型研究,提出链式、环式、轮式、全通道式和Y式五种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2]

(1)链式信息传递途径,即在组织内部间或组织间交流时,采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途径。这种途径的信息只能从一个人逐级传递到另一个人,居两端的人只有向下或向上传递信息,居中间的人只可以向上和向下分别进行信息传递。在高校管理沟通中,它能快速传递信息,缩短解决问题时间,效率显著;但信息经层层筛选容易失真,造成信息在传递和反馈过程中产生较大差异,不利于保障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真实有效性。

(2)环式信息传递途径,即组织内部成员间依次联系和沟通,且每个成员在管理沟通中处于平等地位,他们皆可与两侧成员同时沟通和传递信息,都有机会参与组织决策。在高校内部,它能平等快速传递信息,民主气氛浓,让参与信息传递者有一定满意度;但传递的信息容易造成集中化,高校管理者对信息预测程度较低,信息传递畅通速度慢,信息易于分散,难于形成中心,不利于实现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科学有效性。

(3)轮式信息传递途径,即信息是通过中间人来传递的,组织内只有他能够与其他任何人传递信息,所有其他成员只能与他交流信息。在高校管理沟通中轮式信息传递现象会经常出现,且很有可能叠加在其它途径中。它的优点在于信息传递集中化程度高,方便高校管理者快速精确解决问题;但沟通途径较少,欠缺平行沟通,不利于提高高校组织成员间士气,容易造成他们较大心理压力和较低成员平均满足程度。

(4)全通道式信息传递途径,即组织内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自由沟通,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组织管理和决策。它在高校管理沟通中占据很大比例,优点在于信息传递的网络高度分散、所有成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相互平等、信息传递面向全体成员,具有较强开放性;但信息传递比较费时,影响管理工作效率,成员间没有更多接触机会,不利于较大组织有效传递信息,沟通路线和数目限制信息传递与反馈能力。

(5)Y式信息传递途径。它表示四个层次的信息逐级传递的纵向沟通途径,即组织内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核心地位,他是上下传递信息媒介,起信息枢纽作用。优点在于高校管理沟通中有较高信息传递集中化程度,组织性强,信息传递和解决问题速度较快,有严格组织控制力;但高校内教职工、部门间缺乏直接的横向沟通,不能越级传递信息,信息通过层层筛选,易造成信息失真现象。

2.非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斯通过对沟通中信息传递、信息传播及其途径研究,提出四种非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即单串型、饶舌型、概率型和密集型。[2]

(1)单串型是指信息通过一连串的人、组织或传递中介传递给最终接受信息的人或组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2)饶舌型是指通过一个人或组织把信息告诉其他人或组织,这一个人或组织是非正式沟通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人物。

(3)概率型是指通过一个人或组织随机地把信息传递给某几个人或组织,再由这些人或组织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或组织,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并没有一定的中心传递目标。

(4)密集型是指在信息传递途径的过程中,信息是由他人或组织转告给若干人或组织的;在传递过程中可能有几个中心传递目标,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

它的优点是沟通不拘于形式,不受组织约束,以较快速度传递信息,可传递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难以获得的信息,是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途径的必要补充;但它具有不可控性,信息传递不确切,容易造成信息失真,易于形成小集团,不利于人心稳定、团体凝聚和组织和谐。

(二)当前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借鉴国外关于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途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启示,我国当前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途径主要有四种即上行、下行、横向和斜向途径。

(1)上行途径,即高校成员、部门通过一定沟通渠道与管理决策层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主要表现在:一是层层传递信息,就是基层教职工依据一定原则和程序向上逐级反映;二是越级传递信息,就是为尽快把问题或情况传递到管理决策层,下级没有按照正常程序来进行传递,而是越级与决策层直接对话,在高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基层各级对上级的请示汇报、申诉意见、提出建议和提供良策等。

(2)下行途径,指在高校中信息从管理的较高层次向较低层次的传递,即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师生员工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体现在管理高层给下级传递教育主管部门命令、通知,指示、命令、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方针、目标等。这种信息传递主要是让下级理解上级决策层意图,统一思想与行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

(3)横向途径,即在高校中同一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分管教学、科研和后勤的三位副校(院)长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信息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加强高校内部同一层级各个部门间沟通、了解与协调,是一种尽量减少或避免各部门之间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措施。

(4)斜向途径,即在高校中处于不同层次的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机构、部门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这种途径主要是用来加速信息传递与交流,促进高校内部沟通与理解,增强高校内部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目标而协调各方工作。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永正等.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9-221

[3]杨峰,周宁,张会平.基于网络信息组织的信息传递模式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6-8

[4]张春莲.高校管理沟通中的障碍分析与再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9-42

第2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经济核算对策建议

0导言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数字化的今天,信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信息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和人类的巨大财富,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信息经济也诞生了。信息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而言的,通常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主要由信息活动、信息资本、信息劳动者和信息职业四要素构成。信息经济核算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纵向上看,能使人们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从而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政策,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横向上看,可以使人们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状况,找出差距,寻找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尽快调整自己的方针国策,加速本国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当今,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信息经济的核算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国信息经济核算,这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1.1信息经济核算是全面准确认识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前提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知识产业”的概念以来,尤其是由日本学者1977年首次提出“信息产业”概念以后,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信息产业的宏观测度。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若干与信息产业有关的内容。要正确认识信息化水平,就必须对信息经济进行全面的核算,并通过信息经济核算建立起全面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1.2在我国尽早开展信息经济核算,为日后跟踪信息产业的发展、研究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对发展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尽快开展信息经济核算,无疑会对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经济核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经济宏观测度,它是通过建立一个核算框架,用若干指标全面地反映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信息经济核算通过长期观察跟踪可以发现该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为正确指导其发展和评价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供依据。

2信息经济核算理论

2.1国外研究

目前,国外信息经济核算理论主要有马克·波拉特的测度理论、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和厄斯的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其中:

马克·波拉特宏观测度方法是用信息活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大小、信息劳动者人数占就业人口的比例大小和信息部门就业者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大小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其测度的核心是将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其中,信息部门是指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其产值的测算用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其增加值等于全部销售收入和其经营收入减去中间产品和服务、进口的购买以及外购经营费用;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其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信息资本的折扣构成)。

信息化指数法是通过4个因素反映的,每一个因素又由若干个分指标构成,共11个指标。由于这些分指标不同而无法直接运算,所以应先根据统计数据求出各自的绝对值,再将此绝对值转换成指数(按百分比计算),最后求出信息化指数。信息化指数法常用的两种算法是:一步算术平均法,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定为100,分别用被测年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被测年度的各项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可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二步算术平均法,先分别计算四组要素的指数平均值,即对每组指标的指数值求平均值,再对此平均值求算术平均值,得到信息化指数。

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IUP)测试图将各类信息活动的有关参数都包括在内,具有普遍适用性且运用灵活,但目前尚未被广泛应用。

厄斯的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主要通过49个变量作相关分析,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communication)、技术(technology)、图书馆(li?鄄braries)。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

2.2国内研究

国内关于信息经济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指数的改进模型和信息投入产出理论。其中: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是原吉林工业大学靖继鹏先生用波拉特方法对吉林省信息产业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波拉特方法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靖继鹏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是采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多个指标,从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在力、信息产品开发力、信息产业生产力、信息资源流通力、信息资源利用力及反映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信息产业平衡力多个方面去测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

信息化指数的改进模型是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的改进模型,模型体系共包括5大类13项,除了信息装备率一项未做修改外,原有的其他类均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模型中的改进情况包括:①将一级指标“通信主体水平”改为“信息人水平”,因为“信息人水平”指标更能代表所有与信息生产或工作有关的人;②将“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百分比”改为“信息产业就业人口百分比”,因为餐饮服务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但与信息化水平没有必然联系;③“人均年使用函件数”被删掉,是因为计算机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函件数量下降,但信息化水平却不会因此而降低;④把原有的“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改为“每万人年图书出版种数”,因为书籍销售网点数无法统计;⑤删去“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如印度、中国),但这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指数比较高,相反大多数都比较低;⑥在信息系数中将“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率”改为“个人消费中信息消费的比例”,因为许多娱乐消费不能算作信息消费;⑦新增加了“每万人量和每万人专利申请数”两项指标,因为“数”是说明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能力的最好例证,是一种信息生产能力。“专利申请数”是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开发能力的最好的证明,从专利数上能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状况。

3对我国进行信息经济核算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现有国情的分析,结合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事项,作者认为在我国进行信息经济核算的过程中,应当采用信息投入产出方法。信息投入产出方法是从信息经济的角度把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信息产业部门与非信息产业部门,再依据“全口径”投入产出表及有关的统计资料,编制信息投入产出表,然后计算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对信息经济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对信息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信息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影响及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投入产出法重点需要确定的指标包括:最终产品结构与增加值结构、感应度与带动度和部门经济效益分析三个指标。其中,最终产品结构与增加值结构指标是按信息部门(信息工业部门(信息Ⅰ)、直接信息部门(信息Ⅱ)、间接信息部门(信息Ⅲ))与非信息部门划分的国家四大部门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的;感应度与带动度指标(其中,感应度表示国民经济系统各个部门的最终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第i部门相应要增加的总产出值;带动度表示第j部门的最终产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带动国民经济系统各部门总产出的增长量)是通过对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的核算,确定信息投入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的作用;部门经济效益分析指标则是通过计算信息部门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波拉特.李必祥译.信息经济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曾昭磐.根据“全口径”投入产出表编制信息投入产出表的矩阵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1)

5张守一.信息经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6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周先波.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经济计量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8秦玫芬.信息化水平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实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5)

9郑建明.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J].情报科学,2000(10)

第3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一、前言

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以信息经济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了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必将导致传统会计理论发生重大变革和创新,对现有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经济管理及领导决策等产生重大影响。而会计作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作为经济核算、监督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方法必然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革和发展。

二、对会计组织和对象的影响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企业普遍建立了基于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连网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进行业务处理,生成电子记账凭证,然后自动登账,并随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还可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这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会计对象是研究会计理论的起点。传统会计理论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信息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冲击。信息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富的形成、增值起主要作用。因此,传统会计理论对资产的界定已不适应当今会计环境的要求,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定义也要做出修改。

三、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更着重相关性。传统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经济决策人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在信息经济时代,经济基础的重心由物质资产转向使企业资产增值、财富增加的信息资产,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信息资产的作用增强。因此,会计目标服务的主体将由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转向信息资产的所有者。同时,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范围将扩大,财务报告不仅要满足使用者对企业资本、物质等财务资源的增长和创造的兴趣,也要满足他们对计量企业信息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信息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既注重经济目标,又注重社会目标。因此会计既要注重报告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要注重报告企业的社会效益。其中四个方面的信息将在会计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信息;二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三是提供市场产品和服务;四是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总之,信息经济下,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

四、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全球网络经济初具雏形。会计基本假设根据环境而产生,取决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一旦环境变迁,人们对反映和监督的经济活动就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基本假设就会偏离现实,依此而建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就会扭曲而起不到正确反映实际经济情况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经济来临之际,信息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传统的会计假设进行重构是时展的需要。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该假设界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在传统经济中,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加强,会计的主体已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了网上公司和虚拟企业,这些公司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千万万的个体联系起来,但当业务一结束,又可以在几秒钟内解体。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控股、相互参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兼并等手段整合,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散,这就使得会计主体对应于两个空间:一个是实的“物理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另一个则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各种网上实体就处于“网络空间”之内。也就是说,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可能立即解散,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主体可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合。在这种情况下,实体概念对于网络公司而言意义不大,这将给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界定这些实体的界限,如何核算和管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实体,需要拓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因此,以信息使用者为导向来界定会计主体是与会计目标的要求相一致的,并且,在会计核算上,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来确定哪些信息可进入该主体的信息系统,解决了“网络主体”核算范畴不确定的问题(二)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传统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地经营下去,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竞争激烈、风险大,会计主体面临的是信息更新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终止。同时,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加剧,企业被兼并的可能性更大,购并成为趋势,更增加了单个会计主体失去持续经营的可能性。网络企业可按市场的需要,借助互联网适时地介入、退出和转化,一旦完成某项交易则立即解散。这种临时性的网络企业在信息经济时代将十分普遍,呈现出“短暂性”、“临时性”的特点,这些状况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变得有名无实,使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对它们不再适用。完善持续经营假设,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适时介入、快进快出”与现有企业“持续经营、争取不出”这两种经营风格的不同之处,可考虑对类似的会计主体建立项目期间建设。对持续经营假设,应针对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应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假设,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原则;对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或“网上实体”,它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假设以外采用非持续经营假设。这样使建立在其上的会计方法更具有合理性。当企业一旦获得不能持续经营的证据时,会计处理必须按照清算价值进行。历史成本计量将趋向现实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对这类企业传统会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将是“暂时性经营”假设或者“破产清算”经营假设。因此,在信息经济环境下,要建立多种不同的经营假设。

(三)对会计分期的影响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该假设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期间,以便定期提供会计信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然,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在信息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必须高效率,从而要求及时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分期的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因此,该假设实际已变得毫无意义。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企业网络财务的普及和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的出现,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动态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结束才可获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公司”出现,各成员之间开展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因业务需要整合成公司,也可以在短期内因业务的完成而解散,其存续时间的伸缩性很强,且存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造成了虚拟会计主体大量涌现,会计主体的外延将大大拓展。鉴于上述情况,为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应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进行创新,这就必须打破原有会计分期假设的框架,没有必要对会计期间进行整齐划一的划分。可以考虑在会计分期假设对期间的限定上实行浮动制,根据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进行任意划分。如采用季报、月报、旬报、周报等;或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时差的报告制度。应对现有会计分期进行改进,变定期为适时,划小会计期,随时反映会计信息,动态掌握会计资料,充分利用网络等新技术,大力推广实时披露和在线交流。在新形势下,可以采用“网上实体的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每次交易结束后编制一次会计报告,既可以使交易的账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又可有效地避免跨期摊配时人为调节的问题,成本与费用的分配和摊销也不存在不配比、不合理的情况,更加便于会计主体的清算。因此,可以持续经营假设重新表述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对于会计分期假设,原来的涵义仍将存在,但对于一些完成交易后即行解散的临时性组织而言,会计分期已无存在的必要,因为不会产生成本费用的跨期分配问题,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更为合理。

(四)对货币计量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用以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包含货币计量、币值稳定两层含义。在信息经济时代,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很多新型的对公司有重大意义的资产因无法准确计量而不能在现行报告系统进行反映,使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实际脱节。同样,许多知识产权也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如自创商誉、品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都在资产负债表中毫无痕迹。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不能计量的资产恰恰是许多新型公司增长最快和最重要的部分。由于网络公司交易空间的扩展,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对有外币业务的会计主体来说,汇率的骤变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会导致本位币价值和价格之间的背离,从而加剧其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量度,以适应扩大会计信息含量的需要,货币计量假设要发展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在计量属性的选用上,可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的同时,辅助以公允价值计价,这样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五、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由于受确认标准的限制,只适应工业经济的需要,以有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核心,对无形资产的反映非常有限,且大部分无形资产项目仍停留在以交易为基础的单个无形资产之上。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信息被排除在外,更缺乏面向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和价值信息等,造成会计报告信息数量上的不完整。在信息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披露要从原来单纯的财务信息转向复合型信息。即企业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也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不确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前瞻性信息和预测信息,这样才能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地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第4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从馆藏文献的载体来说,现代图书馆已从单一纸质载体过渡到包括电子、网络多种载体形式的图书馆;从图书馆的社会存在形式来说,图书馆已从以前的传统图书馆发展到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或虚拟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图书馆;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形式来说,已从过去对纸质文献的借还服务、阅览服务、情报服务过渡到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文件传输、电子阅览、数据库托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因此,图书馆的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就是图书馆众多新增功能的一种。

1 信息经济的发展呼唤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服务

近几年,我国的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各类信息机构和信息部门迅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等信息系统逐步形成,知识应用与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顺应全球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的趋势已逐步迈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社会现实。在这一形势下,作为知识、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势必从经济活动的后台逐步走向前台,图书馆的数字化和数字化的图书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图书馆收藏多样化、操作计算机化、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已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一切说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图书馆职能的转变,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经济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传统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图书馆的功能实现而言,知识管理是前提,知识服务是目的。因为要为社会进行知识服务而进行知识的管理,只有做好了知识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服务,管理和服务相辅相成。在图书馆的具体工作中,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知识管理孕含着知识服务,知识服务又包含有知识管理的成份。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文献(知识)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并提供使用,这与知识的管理和服务过程并无二致,只是知识管理与服务的背景和平台更现代化,更强调知识的创造性利用,也就是更强调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对知识收集、加工、整合、传递、利用,从而发掘社会智力资源,提供知识服务,促进知识的创新,最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原则

知识管理与服务是为了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对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再加工、传递和利用,最终形成用户能够接受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知识产品。它是一种知识的“再生产”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信息资源集成化

没有计算机和网络的高度发展和以此产生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就不可能产生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服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基于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在软、硬件资源集成、系统集成基础上,对知识、信息资源集成、动态化服务集成,采用开放性的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管理高效,提供的知识服务严密、周到。

2.2 知识管理专业化

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发生量与日俱增,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般来说,知识增加一倍,则文献增长7倍,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世界上每年出书80万种,期刊17万种,专利文献40万种,技术标准20万种,会议文献资料100万篇以上。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全世界所有的知识、信息都收藏于本馆之内,发展自己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每一个图书馆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是基于专业化的服务,不同用户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以专业化为特征的。因此,知识、信息管理的专业化原则,是指图书馆根据本馆的条件、特点和用户需要来建立自己的馆藏特色,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3 服务提供个性化

毫无疑问,个性化服务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使用户对个性化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成为可能。个性化服务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经过对用户的个性、习惯和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而提供的知识信息服务。它是培养个性、引导知识信息消费、促进知识创新、信息多元化的人性化服务。因此,图书馆要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导航,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信息环境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档案,必要时建立个性化的读者知识信息数据库。

2.4 管理服务动态化

管理服务的动态化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是动态的,二是对用户的知识信息服务是动态的。知识管理与服务是基于对分布式多样化的动态知识信息资源,而不是对一定的固有资源进行的分析、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知识信息的增加和积累以及基于此提供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另一方面,读者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工作的需要等原因将不断提出新的服务要求,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读者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面上。因此,图书馆不仅要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重视知识信息动态的积累,还要考虑读者日益提高的动态需求;不仅要建立知识信息的动态数据库,而且要建立读者需求信息数据库。

2.5 产品载体数字化

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知识信息产品是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根据读者需求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综合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对读者的研究、学习或决策提供依据。这些知识或信息应该以数字化形式提供,这是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这种服务提供了更为快捷和方便的途径。这样既可以使这种服务快捷、高效,又可以为读者的利用提供方便。这样也为图书馆的馆藏数字化和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6 产品安全分级化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和信息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其中既包括馆藏知识和信息安全也包括读者个人知识和信息的安全。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会为某些团体和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图书馆要对馆藏知识和信息和为读者提供的知识信息产品按安全要求分类,哪些是大众化的,每个读者都可以共享的,哪些是限制浏览的,按分类需求分级,分别采取安全措施。

收稿日期:2003-06-02

【参考文献】

1 张爱芳.图书馆长手册.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2 孙成江,吴正荆.知识、知识管理与网络信息知识服务.情报资料工作,2002,(4)

3 卢共平.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情报工作,2002,(8):10

4 邱均平,沙勇忠,刘焕成.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情报资料工作,2001,(5)

第5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这个观点我提出已有近十年,今天仍然坚持,而且有一些新的发现。借这个机会一并谈出来,深化对以往观点的认识,并进一步阐发新的思考。孙景华著有《中国人的管理逻辑》等书,也有办企业的实际经历。希望能够与他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于立论的角度

“融合创造财富”是直接经济理论的核心命题。孙景华先生自谦“至今分不清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界”,搞不太清楚我“究竟是基于哪个角度而得出的结论”,他比较侧重于从企业组织管理的角度立论。其实我认为,在这个命题上,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并不矛盾。

“直接经济”是针对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而提出的相反概念;“融合”是针对亚当・斯密的“分工”而提出的相反概念。庞巴维克用“迂回经济”、亚当・斯密用“分工”来概括工业化的特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生产方式立论。我根据戴尔“直接商业模式”的实践,描述与斯密的“分工”、 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特征相反的“直接经济”,也是从生产方式立论。这样一种概括角度,在经济学中确实不太常见,因为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从生产方式角度立论的优点在于,兼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没有“生产力”这个概念;技术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又不太谈生产关系;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谈的既不是单纯的生产力,也不是单纯的生产关系,而是二者的统一,即生产方式,所以主流经济学面对第三次浪潮,在理论上总是对不准焦聚。

管理学没有主流经济学这方面的学科缺陷,从开宗立派到现在,一直没放弃“自然-社会”的双重属性。管理学的自然属性有利于从生产力角度观察问题,社会属性有利于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观察问题,所以它更容易理解第三次浪潮这种生产方式上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景华先生从管理的角度立论,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方法论上的建议。无论是斯密的“分工”,还是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形而上”思考。这与管理学就现象谈现象所涉及的“分工”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我希望大家在思考“直接经济”和“融合”时,能更多从本原上,也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上,想一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同点在哪里,而不要只局限在我们眼前的工业化实践中。

融合的价值基础:意义价值

领导变革时代,经济学重价值;管理承平时代,经济学重实证。因为今天的时代特征属于变革,所以要重新审视经济学的价值论。

1、意义价值是融合的价值基础

孙景华先生说我“关于未来财富来自‘融合’的结论,既震撼又惊心”,“但论证它却变得漫不经心、十分粗糙,很难令人接受”,他说得很对。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做到“非十年不将军,无一日不拱卒”,今后要多下实证功夫。不过,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价值型问题。

许多人凭着工业化的经验,不接受直接经济的融合论。我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在论证上。我们必须给“融合”提供一个更为基本的价值论基础,《体验经济》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我最近有一个新的还未完全定型的想法,顺便提出来一并讨论。我认为,意义先于融合,融合的价值论基础是意义价值。意义的价值在于个人通过信息和知识获得快乐和幸福,或者说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意义价值,是迄今为止经济学还没有重视起来的商品的第三重属性。最接近“意义价值”定义的经济学家,依次是边沁、卡尼曼、奚恺元、黄有光、陈惠雄五位。意义价值,在古典经济学中就是指快乐和幸福这种终极福利价值。但我觉得,快乐、幸福只是意义价值主观的一面,信息和知识才是意义价值客观的一面。光说快乐,很难把信息革命的生产力―信息和知识―概括进去;反过来,光说信息,也很难把信息革命的社会目的―以人为本―概括进去;只有意义可以把两方面都概括好。孙景华先生也许是由于没有看到《体验经济》的第三部分,所以将融合与我所说的“个性的彻底解放”、“彻底的将决策权回归个人”对立起来了。

自然经济的价值基础,是我们后来用“使用价值”概括的那种价值的自然属性;工业经济的价值基础,是交换价值;信息经济的价值基础,是意义价值。

交换价值和意义价值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交换价值是一种工具价值,意义价值是一种目的价值(终极价值)。主流经济学缺乏对意义价值这种终极价值的描述,倒是福利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意义价值。卡尼曼最主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把这两种价值区分开来了。他称之为两种效用,前者是马歇尔意义上的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后者是边沁意义上的效用(快乐);一种是工具性的中间价值,一种是用户终极的价值。我认为卡尼曼说的这种与马歇尔意义上的效用相对独立的效用,就是意义价值。

2、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这种和谐形态之中

意义价值是融合的最终根据。摆脱就现象谈现象的理论纠缠,我们可以看到,融合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是指复归,是大道归一。

第一,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之中,因为终极价值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是统一的,不是分立的。经济人理性的价值基础,只能是工具理性,这注定它只能是二元的。二元论是分工的最终价值基础;人的快乐和幸福作为目的价值,只能是一元的,一元论是融合的最终价值基础。这种融合,是从手段向目的的复归。

第二,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之中,因为终极价值是生命性的,不是机械性的,是有机论的,不是原子论的。分工以契约为前提,契约以原子论为前提;融合以信任为前提,信任以有机论为前提。在这个价值判断上,孙景华先生误读了我。其实,孙景华先生强调新经济从利己向利他转变的观点并不确切,因为这个利他实际上是主体间性,而主体间性并无利己利他之别,只是一种人际融合。这种融合,是从异化转向复归。

第6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我对消费力经济感兴趣,完全是出于现代化研究这个大的背景。信息化缺乏经济学理论的支持,表明我们在这一轮现代化认知上存在理性的缺位。电子商务学现在变成了一门“技术”的经济学,这不是好现象。商务就是商务,不能说“电子”由我们来解释,把“商务”还给传统经济学家;我们不要先扯“电子”,而要首先回答:第一次现代化的商务本质是什么,第二次现代化的商务本质是什么。把这个回答清楚了,“电子”的作用自然就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回答不好,电子商务的“电子”,永远是一张一扯就脱开的皮。

从这个角度审视,最先进入视野的,就是消费这个主题。长期以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后现代主义者(西方者)一提到经济问题,就偏向“消费”这个主题,就要提对现代性经济学家“生产”主题的反命题。这个发现说明什么呢?说明从后现代性(第二次现代化,即信息化)眼光中看到的消费,具有对现代性(第一次现代化,即工业化)“生产”概念的解构作用。这才是从现代化角度观察到的商务的要害所在。

两种消费

“回到消费本身”,浅层次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生产普遍过剩,而且是制度性的生产过剩,所以要补经济学“太极”阴阳的另一面―消费。具体来说,首先,要在简单再生产和交换领域,将消费的交换价值从生产的交换价值中剥离出来,加以抽象化;然后,在扩大再生产和资本领域,将消费的增值与生产的增值对应起来。在这里,生产与消费同是现代性的范畴,是现代性范畴内部的一对矛盾。“回到消费本身”是为了不使矛盾过于偏向它目前失衡的一面,以达到经济循环与社会和谐的目的。然而,“回到消费本身”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战略含义。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生产为中心,把消费始终视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根子在现代性本身。也就是说,制度性的有效消费不足,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而是工业化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它是工业化中形成的以“生产为中心”,确切地说是以“生产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与工业化中形成的以理性为中心,以理性本质为中心的现代性观念,是相互伴生的。

第一个区分两种消费的经济学家,是1897年出生的巴塔耶。巴塔耶是经济学中的尼采,他本人也确实深受尼采影响。虽然巴塔耶没有象尼采提出“上帝死了”一样宣称“生产死了”,但他以消费为中心的普遍经济学的提出,倒确实回答了“上帝死了”之后,到底谁活着的问题。他的结论,当然是消费者取代了上帝的位置。我们常说“以顾客为上帝”,就是这样一个尼采式的命题。在经典的经济学名著《普遍经济学》中,巴塔耶天才地提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循环经济的思想,提出“经济取决于地球上的能量循环”的核心观点。巴塔耶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观点之一,就是提出了两种消费的思想。第一种消费是生产性消费,第二种消费是非生产性消费。

生产性消费,是指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非生产性消费,是指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生产性消费,是依附于生产的消费。这种消费的目的在于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常说“扩大消费,促进增长”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消费。但是,这种消费并不是消费的全部。所以我们还必须理解巴塔耶所说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消费:非生产性的消费。

非生产性消费,是作为消费者个人目的实现的消费,即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不是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而是通过生产来促进消费;或者说,不消费就不生产,不允许为生产而生产。然而,巴塔耶所说的非生产性消费,还有一层含义,这就是后现代的含义。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异质性的,后者是同质性的。异质性就是个性化,因此非生产性消费在后现代性意义中,就是指个性化消费。真正对同质性生产体系产生解构作用的,正是这种异质性的消费。

回到生活本身

1、从生产向生活复归

信息化的根本经济必要性,在这里就被自然地揭示出来了。工业化作为同质性生产体系,其同质性是建立在对信息忽略不计这种非普遍性假设上的。这是亚当・斯密的“功劳”。工业化靠货币代表价值,信息化靠信息代表价值,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是同质性的显示中介,信息是异质性的显示中介。巴塔耶对工业化的历史局限进行揭示,其中一方面就是针对这一点:“共同的尺度,即社会同质性及由此而来的活动的基础,就是货币,也就是集体活动的不同产品可以计量的等价物”。在巴塔耶看来,人的本性是有个性的,违反个性化的同质化生产,只是人类工业化这一阶段的特例,异质性生产才是普遍的。因此他把工业化经济学称为特殊经济学,把信息经济学称为普遍经济学。按照巴塔耶观点,可以自然地推论出:信息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就是以个性化作为人之根本;回到个性化的人,就是从同质化的生产,回到异质性的消费。

2、从社会生产向日常生活复归

鲍德里亚是消费力经济学的另一个后现代思想来源。鲍德里亚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对生产概念的彻底解构。在其经济学代表作《生产之境》中,认为现代性或者说工业化的核心,体现在“以生产为中心”上。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赞颂,如新古典主义,还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批判,如政治经济学,都自觉不自觉地把“生产”作为一个图腾来对待。殊不知,在信息化的状态,人类生活的中心,将向日常生活转移,人类将进入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由此建立了著名的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与信息符号交换理论内在联系在一起。他提出了著名的两种交换理论,即符号交换与象征交换的理论。符号交换即货币交换,象征交换即信息交换。

第7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集约化;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形势,从过去的企业间竞争逐步显现出集团组织形势的市场竞争新格局。在集团组织中,企业共同的目标策略,使得集团形成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与资金运作方式,这有利于促进集团内部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在这种情形下,以往的企业单一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因此财务集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急需得到认可和发展。下面,本文就对财务集约化的发展做出分析。

一、社会发展促使财务变革

财务会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正如著名的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发展史》中所说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财务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革:

(一)、科技进步促使财务变革

科技水平的进步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推进作用,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进入信息化社会。在经济方面,这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在企业内部也促使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模式发生变革。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生了高效、低耗的会计电算化这一现代化会计变革。计算机技术帮助财务会计人员高效准确地处理和分析财务信息,显著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而在上个世纪中期。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集团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平台,这对于财务集约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二)、经济环境促使财务变革

商业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需求促使复式记账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为了对股份制公司的损益情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配,会计学进入成本会计学发展时期,管理会计自传统会计中独立出来,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管理。而现今的经济环境中,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形势,所以,企业集团组织不断出现,这给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财务管理在这次机遇中,不断寻求变革,为了应对由于企业集团的分属会计构成繁杂而造成的效率低、财务信息质量差和成本高问题,财务集约化开始产生和发展。财务集约化是更高级的财务管理方式,它以传统财务管理为基础,改善了传统财务管理的管理手段、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内容,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管理、控制和核算水平,适用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

二、财务集约化的含义与发展

(一)、财务集约化的含义

财务集约化作为集约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式增长的特征。财务集约化通过改善和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企业发展,着力于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集约化的含义主要是集中人力和物力等生产要素统一分配,以高效、低耗为价值取向,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能力,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大的优势,这是资源缺乏的现代社会的需求,是未来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

对于财务集约化的含义需要主义以下两点:首先,财务集约化的核心并不是集中,而是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集中只是围绕这一核心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然后,财务集约化的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并不是全面盲目地集中,对于关系到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的领域集中,比如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等等。

总之,财务集约化是以集中为手段,以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集约化的发展

财务集约化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经营要素的质量提高、经营要素的含量增加、经营要素的集中投入和经营要素的组合方式调整来实现。现今的财务集约化主要使用经营要素集中投入的方式:首先是财务核算的集中化,即将以往的财务模式中分散的财务人员通过现实或虚拟的方式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对于企业集团而言,这样的财务核算能够对财务信息实时动态地掌握和分析,使得财务信息在处理中更透明公开,统一的核算标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方便、更标准、更规范。然后是财务数据的业务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人员参与到会计工作中,财务数据业务化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财务共享服务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

财务共享服务是更高层次的财务集约化,也是财务集约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把企业内部的不同组织资源进行集中,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财务职能服务的手段,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这是对于财务集约化的更高级表现,它将企业内部分散的财务业务独立组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平台为企业集团的内部成员提供标准、高效、低耗的共享服务。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实施

1、建立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集约化的基础是企业集团具有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作为财务集约化的高级体现,更需要建立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集团应该建立标准的规范适用于企业集团的整个财务部门,并且将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推广到给财务人员,同时对这一制度给予持续的检查监督。

2、分离服务端与客户端

将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端,集团的成员作为客户端,分离定位,明确两者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服务端用于提供服务,客户端用于共享资源。

3、对财务流程再造

对财务流程的再造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理念,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财务数据的业务化、财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财务信息的共享以及财务分析与基础业务的分离等。

4、建立统一的财务平台

统一的财务平台是财务共享服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是财务共享服务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企业集团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需要建立统一的财务平台促使财务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学(王乐),宋洋,汪敏等.财务集约化: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J].会计之友,2011,(21):67-69.

[2]张建坤.推进财务集约化实现管理大跨越[J].会计之友,2011,(15):4-5.

第8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一、文化的基本含义

1.文化的概念和分类。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难以给出一个确切严格准确的定义。一般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文化的核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思维模式,人们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学会了各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得以流传;二是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选择生活的方式和认识生活的价值观念。文化一般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下,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风俗信仰、价值理念。这层含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可以称之为是形而上的哲学,指向了精神层面。因为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起源不同,在社会的进程中必然出现各色各样的形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例如最为典型的代表,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代埃及,分布在非洲东北部及亚洲西部;古代巴比伦,分布在亚洲西部;古代印度,分布在亚洲南部;古代中国,分布在亚洲东部。第二层含义:文化是指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下所产生的实物,指向物质层面。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具体表达。例如,语言符号、物品、商品、书籍、影视、绘画、艺术等。

2.文化的分类。文化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照文化的涵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一切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更为细致地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各种物质,包括生活用品、生活工具等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日常的生活习惯、行为规则以及衣食住行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是互相联系,彼此融合的。按照文化的认知程度分为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这种分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质。高雅文化一般是指比较高端的认知层次,比如哲学、艺术、文学等,一般受众群体较小。通俗文化是指与大众紧密相连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这种分类在财富上有所区别,接触高雅文化的人一般都比较富裕,接触通俗文化的人生活水平一般。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

文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积极宣传,不断打造更符合现实的文化产品,并且不断开拓文化市场,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不会被时代淘汰。文化市场的开拓,就是为实现文化商品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与文化市场的开发、占有和扩大密切联系的活动。文化市场的开拓,包括对已有的文化市场的挖掘、利用和扩大,对新的文化市场的开发两个方面。文化市场体系包含了各个不同类型的文化市场,这就需要各个文化市场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文化市场体系的繁荣发展。文化市场也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较为强盛时,文化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文化市场非常发到,设置完备,人才济济,而在亚种和非洲,因为经济相对落后,使得文化市场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文化市场体系一般包括文化人才市场、文化培训市场、文化信息市场、文化资金市场和文化中介市场。

1.文化人才市场。人才最为关键,也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文化人才市场中,需要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这也需要国家的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文化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同时高等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市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也就可以得到有效发展,一方面扩大了社会的就业,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2.文化培训市场。这体现在市场中的各个文化产品企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文化产品的时候,必须先要培训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得以有效的传递之后,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最终也充实了文化培训市场。企业文化是文化培训市场的载体,只有当企业文化得以有效的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水平,才能更快的提高文化培训市场的水平。

3.文化信息市场。信息产业是属于第四产业范畴,它包括电讯、电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部门和新兴的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卫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文化信息市场也得以高效的发展。文化信息市场是引导文化产业面向市场的重要条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文化信息市场并不完善,甚至还未建立。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一切资源,建立完善的文化信息市场。

4.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市场接轨的市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文化发展基金会和其他一些转向资金,但资金力量十分薄弱,有些地方之间还没有力量建立这些基金和资金[3]。资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如果资金实力有限,是无法承载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文化资金市场,确保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和财富也得以不断提高,用于文化产业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这都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了发展的基础,在未来,一定会建立更为完善的文化资金市场。

5.文化中介市场。市场中介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在生产型企业之间、生产型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消费服务的服务型企业,以及在最终消费者之间从事信息沟通和获取、产品传递、资金流转以及辅助决策,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的一类企业或组织。在文化中介市场,主要包括文化商、文化经纪机构、文化经济人以及文化公关机构和龚文华策划创意部门。如果一个市场的中介机构相对落后,那么这个市场也难以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在过去,中国受制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中介机构的发展上面投入不足,难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高效的运行以及财富能力和世界话语权的提高,我们也在积极建立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市场。

三、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完善文化产业链条。从国家层面上布局文化产业,根据各个地区的优势发展和生产相应的文化产业。例如,有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可以把自然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风光旅游景区,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学习文化知识。

2.积极建立完善的文化产权和知识产权体系,使得文化的发展有法可依。在中国,国家文化版权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文化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都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文化服务、文化贸易、文化产业认证体系。

第9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21世纪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引起了革命,同样引起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重要转变。面对波涛汹涌的信息化浪潮,会计理论和实务不应只是被动地适应,而应主动地实施转变。现有的关于会计信息化的论著往往只是从会计实务被动地受到信息化冲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研究的内容也较为分散,不够系统。本文拟换一个角度,即从会计理论与实务主动应对信息化挑战的角度,系统性地考察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发生的转变。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同会计电算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等都依靠电子计算机来进行的方式。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动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所实施的转变的总称。会计信息化着眼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配置会计信息资源,推动会计事务网络化、自动化,构建起主动、迅捷、共享、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不仅表现为会计实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且表现为会计模式的重构和创新,表现为会计模式的转变对构建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力的推动。因此,会计信息化概念强调了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模式的主动转变和对信息化系统建立的有力的反作用。

二、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理论的转变

理论是实践的反映,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工作面临的环境和面对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理论必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运用带来的新变化,做出相应的转变,形成体现信息化时代的新的会计思想,才能构建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理论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会计服务对象的转变

会计理论首先要确定会计服务对象是谁的问题。传统会计的服务对象,一是指独立控制生产资源,承担义务,进行运营的经济单位;二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公司、企业或机构。在过去的工业生产条件下,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可以明确的,这就是相对稳定的、独立核算的生产者。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内在结构、运营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网络交易的基础上,出现了所谓网络企业,其没有稳定的结构,没有实在的物质设备,没有实体组织结构,它们多为临时性的联结,暂时性的同盟,不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今天可以存在,明天就可能消失,或者以虚拟的形式存在,实际空间又不可把握,在这样的企业状态下,会计服务对象该如何确定?如何克服虚拟企业的一次性和不可靠性,避免因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适应于信息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新形式企业的发展,会计理论必须对服务对象做出新的界定。为此,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应再拘泥于单个独立的、稳定的实体企业,而应扩展为以实际进行的经营行为和实际经济联系为着眼点的、相对的服务对象。会计服务对象的扩展,可以使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的适应性范围扩大到网络公司或虚拟公司。

2.会计处理前提的转变

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要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如果预期会被清算或破产,会计分析和处理将难以进行。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往往拥有实物资产,这些实物资产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也会被出售或转换,并且在实物资产使用和配置的过程中,逐步清偿其所承担的债务。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才能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公司没有大量实物资产,其联盟有时扩张,有时缩小,甚至可能解散。网络环境下必须对持续经营前提假设做相应的转变,使之适合于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可持续存在,不在于其所用实物资产,而在于其组成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过程具有内在同一性,在于其占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保持一定的业务联系,并持续发展着。只有确立网络公司可持续经营的新的前提,才能通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实现企业自身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3.会计划分期间的转变

会计处理过程的进行,无论是结算账目、编制报表,还是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以及提供财务状况、会计信息,都需要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时期。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费用和经营成果的核算、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各类信息的生成和提供,都可以实时地在网上完成。网络公司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会计传统分期规定的不适应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仍然有必要坚持会计分期假设,因为执行统一的会计期间核算可以使企业会计处理有共同的时间维度,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用性;另一方面,适应于网络企业经营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基于网络在线、实时反馈的功能,会计分期假设也应有所调整,会计期间可以进一步细分,加大一定时期(如一年)的会计分期数量,比如一个月、一周,但也不能无限细分。因为,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瞬时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一定时间的会计信息,才能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连续性和周期性的全貌。

4.会计计量标准的转变

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最好的会计计量单位是货币,货币计量标准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一、币值稳定等内容。在货币计量假设下,各个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运转的计量单位是货币,公司经营绩效和经营状况的考察,也要以货币为计量标准。信息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影响企业运营效果的信息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非货币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价值和地位有所下降。电子货币的出现,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币种唯一性,加大了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的稳定。面对这种形势,货币计量假设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货币,而应实现多元化。对于网络交易,会计计量尺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使用电子货币,电子货币计量的数据和结果,再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由此制成会计报表。通过不同货币计量单位的计量和换算,既可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又可以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三、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实务的转变

为了应对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提出的种种挑战,会计实务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适应企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的需求。

1.对会计人员要求的转变

会计核算是传统会计的主要业务。会计人员只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会计信息,处于一种被动的、事后监督的状态。会计信息化使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会计人员的职能也从日常会计处理走向财务管理的前沿。由于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从数据记录、计算,到财务报告完成,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由计算机网络完成,会计人员不在束缚于单调繁杂的日常事务中,将精力转向财务管理的前沿。会计人员要学会研究和分析会计信息,找到其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揭示隐藏着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做好企业管理的参谋。会计人员要能分析和构建相关信息处理模型,并通过模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运用,来提供用户需求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有新的转变。不仅要具备会计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掌握有关信息网络技术和经济的知识和技能,要有运用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企业经营现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计信息系统的转变

信息经济发展使会计运作和企业经营之间发生了实时的、不间断的、全方位的和多方面的联系和联结,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可实现集成和同步。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直接将生产和经营信息输入会计信息网络,自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形成可以高度共享的网络数据结构系统。会计管理层次减少,一种新的组织结构代替原有的垂直的组织结构,整个会计组织呈现扁平化的趋势。在业务过程高度集中的网络组织中,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库内汇集了各方面、各种类的会计账目数据,企业各层级人员可随时调取和处理数据,企业管理机构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和调节指令,管理企业生产和资金的运动。新的信息化会计系统由此形成。新会计信息系统具有数据、信息生成和处理、企业管理决策和调节政策依凭等多重功能,在企业人财物的流动和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中,实现了销、数据核算和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企业决策系统的有效实施和运行,日益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3.会计实务运作方式的转变

过去财务核算要用人工记录数据,造册做账,制定财务报表等一系列运作方式得以完成。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人工操作流程可以大大简化,在基本的凭证数据输入系统之后,过去的许多报表、注册的项目不需保留,因为这些项目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程序运行得到结果,账簿可以自动生成并显示任意一项会计数据。甚至报表也可以动态自动地生成。由于计算机不仅能够大量存储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系统相互联结、沟通,输入的信息数据可以实时共享、共同构建,传统的企业垂直型的学习传递系统,逐步被水平型的信息管理模式所取代。

手工核算时,按照复式记账原则,分别登记总项目账与明细项目账户,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核对总项目的记录数据同明细项目记录数据的一致性。在计算机处理系统中,除账证核对以外,原来的账账核对、帐表核对,成为不必要的事务,人工操作完全可以省去,有计算机按照一定程序,即可给出账账、账表之间计算的结果。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账簿格式的标准化程度大为提高,账表信息数据的内容也更为复杂、更为适用。会计实务运作方式的转变,使会计的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4.内部控制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