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第1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enterprisesarethelifeingneofpublicownershipeconomyandthefoundationofthedevehpmentofnationaleconomy.Thesituation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representstheimageofthenation,whichreflectsthehighestlevelofworksafetyinChina.Nationalentelpdsespossessnotonlytheadvantagesofsufficientfoundandadvancedequipmenttechnology,butalsohighqualitystaff.Nalionalenterprisesownenoughfavorableconditions,basesandactualstrengthtoinnovatesafeeytech—nology.NatiOnalenterprisestakingthe1eadinthe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wouldplayanimportantexemplaryroleinpro—pellingtheprogressofworksafetytechnologyandenhancingintrinsicsafety1evelofenterprises,andwouldexertdecisiveimpactonworksafetyofthenation.Thecurrentstatus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isanalyzed,andtheirmajorproblem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arepointedout.Theexperienceoftop500enterprisesinfieldofsafetytechnologyinnovationisde-scribed,suchasthatofChinaPetrochemicalCorporation(SINOPEC),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oration(CNPC)andDUPONT.Furthermore,foursuggestion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innationalenterprisesaremade.

Keywords:NationalenterpriseSafetytechnologyTechnologicalinnovationworksafety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窬梅⒄沟幕V醒肫笠档陌踩纯觯砹斯倚蜗螅砹宋夜纸锥伟踩芄淮锏降淖詈盟健L岣咧醒肫笠档陌踩际醮葱履芰Γ侵醒肫笠瞪婧头⒄沟男枰彩侨耸篮笥饺蚓靡惶寤牡蔽裰保?nbsp;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3)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第2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煤矿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状态,能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对煤矿企业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应积极鼓励煤矿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重视与安全、生产和效益三方面的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以安全生产作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创新,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煤矿;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经济效益

1技术创新的内涵

所谓创新就是创造现有的基础上所没有的,好的创新技术能够将企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通过发散思维能力,将创新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开发新产品或新的技术手段,通过考核成功后可投入市场,让人们能够享用创新成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不仅能为企业本身带来发展机遇,同时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促进了更多创新技术的开发,积极引导了研究人员创新力度的增强,从而间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对煤矿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改善目前开采技术上的不足,并且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能有效降低工作安全风险系数,从而保障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2煤矿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效益的关系

2.1煤矿技术创新以经济效益为工作重心

任何企业都不想做亏本的买卖,大部分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基本前提的,煤矿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以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重心。若想保证经济效益就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打响自己的招牌,提高产品使用者的信用度,促进人们对产品的使用率,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技术的创新目的与经济效益密不可分,进行创新技术的研发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2.2煤矿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矿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相互制约也能相互协调。因此,要提高煤矿的生产力水平,应先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煤矿结技术的创新。由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技术创新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力水平。在煤矿的实际开采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能将开采技术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开采效率,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人力、物力。

2.3煤矿技术创新应秉持最大安全化原则

煤矿产业本就是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一门领域,安全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创新技术不管是在生产力水平或经济效益方面,都应建立在安全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在各个煤矿企业的技术创新中,逐渐注重将引入安全因素,在确保职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技术改革,并需要通过反复试验才能投入使用。否则,万一产生重大事故,不仅是对企业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在生命安全上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煤矿技术创新应秉持最大安全化原则,进行技术的推进和改革。

3煤矿开采技术创新的途径

3.1加大科研力度

要顺利开展创新工作,必须加大科研力度,从而保证创新技术的有效性,进而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应对科研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科研人员的责任心,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以免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有耐心地去寻求答案,从而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难题,完成科研内容,进而全面改善煤矿企业的经营状态,提高经济效益。

3.2加强勘探工作

在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之前,非常注重勘探工作,主要是对地形地貌和煤矿的实际情况进分析,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做出煤矿的策略,并且选用适宜的开采技术保证开采工作的有效性、安全性。除此以外,勘探过程中对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准确、科学、合理地分析,并且在实际操作之前进行模拟实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而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技术创新也应注重勘查工作方面,加强对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分析,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3.3改善开采技术

良好的开采技术能带来更大的效益,煤矿的开采效率也更高,因此需要重视技术上的革新,创造更有价值的开采技术,确保开采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随着煤矿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开采技术也越来越娴熟,但是全国各地仍旧发生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并没有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而避免了事故的产生。由此可知,先进的开采技术不仅是以创造最大利益为最终目的,还应保证工作的安全性,需全面改善开采技术。

3.4发展气化技术

采煤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事的,不管是在设备上还是人力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为了能够对成本进行控制,可以将采出的煤进行当场燃烧处理,使之气化,并保持气化后的状态进行输送,这种方式节约了煤气运送上的资金投入,使之能够更迅速、更直接地被使用。因此,对于气化技术耗时短、效益高、投资小等方面的特点,技术研发人员应重视气化技术的创新,其为煤矿企业带来的潜在效益是非常大的。

3.5控制好围岩稳定性

随着煤矿开采的逐渐加深,其围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其伴随着一定的开采风险,需要发展围岩的稳定性技术,确保煤矿开采的顺利和安全。在日常开采工作中,需要做足围岩稳定性的勘察,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防范于未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煤矿企业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煤矿技术的创新发展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为了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应加强技术的创新力度。总而言之,煤矿事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企业应重视煤矿技术方面的革新,并且保证生产水平、生产效益和生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关系[J].煤炭技术,2013.

[2]章汝佳,王珞伊.论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科技与企业,2013.

[3]李雪.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讨[J].煤炭技术,2013.

第3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做好迎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促进科技创新工作评议的通知》(科策[2006]106号)文件,我局对照省人大常委会评议的范围和重点内容,扎实开展了贯彻实施科技法律法规、依法促进科技创新工作自查、边查边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法用法,依法推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有新成效

为确保《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结合“四五”、“五五”普法工作和以开展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月、送科技下乡、产学研对接、人大执法检查、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等科技活动为有效载体,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科技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学法用法意识。通过学法用法,《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在我市得到广泛宣传和普及,全市上下科技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和依法推动科技进步局面在我市逐步形成,我市依法推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6月,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3个,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12项,科技攻关项目10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8项,“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共计达到156.9亿元。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环新集团为龙头,依托骨干企业,辐射桐城、潜山、岳西、枞阳等区域的“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二是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加速。轻纺、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8.5%,比“九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单项技术,促进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我市被认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环新、华茂、安玻、曙光等一批企业被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三年来,我市共组织实施40多项省、市级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引导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使信息化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40%左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亿元,利税4.5亿元,安庆恒昌、同发、和兴、余良卿及岳西迅启、桐城金光、潜山精科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其中超百万的255家,超千万的85家,超亿元的10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科技兴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我市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行业、品质结构加速调整,畜牧渔业产值比重有较大提高,随着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市粮油优质品种率达到88.4%和84.6%。两系杂交稻及超级稻、羽绒除菌加工等技术的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范围内累计种植两系杂交稻480万亩,为农民增收4.8亿元。桐城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潜山县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是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三年来,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全市专利申请总量5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90多件。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共有60多项科技成果获市级奖励,19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尽管我市在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在依法推进科技创新上仍然有薄弱环节,如全社会科技意识不够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二、优化环境,依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有新进展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和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重点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发展政策。为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激励市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环境。二是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2003年以来,我市把加强产学研结合上升到战略层面上来抓,坚持高起点把大院大所科技专家请进来,广泛与著名科学家和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借外脑、用外智、引外技,扎实做好产学研合作工作。目前我市已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专家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2006年6月,我市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共组织安徽29所高校、200多名专家学者到我市进行产学研对接,共签订了105项产学研对接项目。三是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2003以来,在巩固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上,我市重点加强了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安庆汽车零部件基地已拥有14家骨干企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经过积聚和整合科技资源,安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同时,2005年,我市还建成了安庆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为企业引进高科技项目和人才,为安庆发展高新技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四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在华茂集团、环新公司、安玻公司等骨干企业建成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夯实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基础,增强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吸收与研发功能,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35家企业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五是依法奖励科技成果。2003年以来,为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氛围,我市修订了《安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先后开展了2002—2003,2004—2005年度科技奖评审、奖励工作。共奖励科技成果60多项,发放奖金100多万元。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共有19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三、明确任务,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有新举措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形势、新要求,我市于6月30日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部署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建设创新型安庆任务。贯彻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建设创新型安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一、积极为自主创新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首先,按照全国、全省科技大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经济和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贯穿到各项政策措施中,促进各项科技工作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其次,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在依法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第三,按照打造“活力安庆”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壮大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特别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构;第四,鼓励发明创造,实施专利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发、申请专利技术。积极组织企业转化专利成果,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增强全市自主创新能力。二、大幅度提升农村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与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工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科技含量,促进安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三、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围绕我市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园区经济“倍增计划”中心任务,以建设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等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市情,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打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工作部署,重点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具有本市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催生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大力发展高新兴产业技术产业,着力推动安庆高新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的特点,不断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积极应用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纺织、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突出抓好一批带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产业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促进安庆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第4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是主要任务之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测预判、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的大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的重要手段。

加强安全科技研发

随着安全科技投入的加大,在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突破,使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如图1所示,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从“十五”到“十一五”分别下降49.4%、37.4%,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分别下降22.3%、16.9%。但从图2的发展趋势曲线可以看出,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说明当安全科技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后,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反而在减弱,表现在科技成果的集成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成绩显著,但是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仍不适应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仍然不高。

目前的安全科学基础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敏锐度不足,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能力不强,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程度不够,凝练优势行业领域先进技术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支撑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碎片化、小而散、重复研究多,资金利用效能不高,安全技术装备同质化,系统性集成技术水平低。

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等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满足需要,国际交流开放融合度差,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较差,全链条设计、合理化布局、科学性定位不够,基础性、引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建设重点

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整合现有安全生产优质科技资源,积聚全社会一流高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引导扶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风险评价与危险辨识、安全技术成果评估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门类更加齐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一批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促进安全生产科技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高危行业领域建设“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国家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科技支撑综合基地,筹建安全生产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装备创新研发基地和矿山物联网安全认证与检测平台。完善矿用产品安全准入验证分析中心实验室。建设具备宣传教育、实操实训、预测预警、检测检验和应急救援功能的省级综合技术支撑基地。

预期目标

“十三五”时期,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必须面向安全生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围绕防范工矿商贸企业典型重大事故,开展矿井重大煤岩动力灾害、深部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热害,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应急救援技术体系等研究,探索事故致灾机理和演化过程理论模型与动力学演化规律,提升监测监控、预防控制、综合保障能力。

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为重点,着力解决相关行业领域研究碎片化、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

聚焦安全生产科技突出矛盾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挖掘国内与国际两大创新资源,加快安全生产关键共性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监测预警控制、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管网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方面系统化集成技术攻关,加大新技术、成套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提高安全生产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到2018年,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滞后,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的引导作用不强。

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经济扶持力度较弱。

安全生产成果转化推广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业停留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等常规性工作方面,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水平亟待加强。

安全产业结构不完善、集群效应不突出,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对策

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力争取得一批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颠覆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装备发展指导目录,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和孵化创新基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示范园。

积极探索和培育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云平台技术服务中心,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扶持一批高端、系统、一体化科技企业。

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建立市场主导的安全技术转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市场激励和政府补助机制。

加快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编制的考核权重,理清欠缺的、甄别不适应的、跟踪国际前沿的安全技术标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注重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接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安全生产领域内全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渠道更加多元,安全生产信息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无序状态;二是重系统建设轻数据应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数据共享进展缓慢,数据信息缺乏足蚶丛础⑸疃韧诰蚝妥ㄒ祷应用;三是信息化人才队伍、产业基础薄弱,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和传输的专业手段与能力不足。

“十三五”建设重点

“十三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安全监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重塑信息化模式。做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通过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尤其是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体系,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采集机制、信息统一管理机制和跨部门资源交换机制,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监管监察业务数据库、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数据库、交换共享数据库和公共服务数据库等五个数据库的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政务管理的综合效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服务能力、现场执法能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水平和领导决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服务等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各形成100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提升基础设施效能与信息安全保障。优化完善各级网络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市场和安全生产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大数据平台推进计划

做好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监察大数据预警预控平台工程建设,把握好大数据建设方向,加快整合现有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行政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动态采集、决策分析机制。

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分析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数据基础上,从其相关关系中量化数理之间的关系,捕捉事故症兆和预测未来,着力向可视化数字图像和预测预警方向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为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切实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漏洞可堵、事故可防。

大数据平台预计实现的功能

国家安全生产大数据和综合预警预控平台,将通过“云采集”接口汇集和存储各类安全生产信息,通过“云处理”能力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出安全生产的规律特征,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信息化及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预期可实现如下功能:

为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监管模式并提升监管效能。利用海量信息,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分级,有利于实施基于风险分级的差异化监管;实现在线即时监管监察,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抽检对象,有利于深化“四不两直”监管(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和避免盲目监管。

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执法手段并提升执法效力。通过为监管执法部门提供统一的安全监管执法信息支撑系统和执法终端设备,及时企业违法行为信息,并实现与其它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够确保安全执法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开展预报预警预控服务,可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减少事故损失。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创新安全生产预报预警理论方法,建立预报预警模型,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实现对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发展趋势和特定区域与对象的预测预警,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损失。

第5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9月25日,固安在去年年底成立中国首个国家级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之后,迎来了首届中国博士后创业训练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河北省副省长姜德果、廊坊市市长陈平、固安县委书记杨培苏、县长王辉云等领导出席了创业训练营开营仪式。

GTC携三大创新撑起“创新固安”

固安县县长王辉云“三个创新”打造创新新生态,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商业化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王辉云介绍,固安通过产业、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创新与支持,帮助博士后项目和产业进行了更好的对接,加速了博士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步伐。

在产业创新方面,固安以产业价值为主导来进行博士后成果转化,对接全球技术、搭建研发网络,健全孵化中试体系,做实产业化载体,形成了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电子商务、产学研和生产业等5个产业集群,搭建承接最新科研成果的产业平台。

在金融创新方面,坚持金融投资服务体系多元化,整合自有资金、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战略投资资金,打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资金链,围绕产业集群搭建产业引导基金,破解技术商业化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

在环境创新方面,产业新城坚持建设与运营并重,塑造生态优美、绿色怡人的生态环境,一贯制学校、高等级医院在内的城市配套系统,实现智慧化城市运营,让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后顾无忧。

同时,固安产业新城还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针对科技项目不同环节的不同基地,提供涵盖项目发现、团队建设、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后续融资等全链条跟进,具备专业素养的“产业经纪人”协调聚集当地各种资源,为博士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产业新城积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GTC”

华夏幸福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创新实践“全球技术、固安加速、中国创造”的发展路径,通过构建“技术导入―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技术商业化”的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同步搭建技术交易、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等服务平台,打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加速技术商业化。

在成果转化方面,华夏幸福围绕技术交易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创业服务能力,搭建五大技术商业化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最优越的服务体系。仅去年,固安产业新城就引进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3名,孵化科研项目35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项。

第6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提升;自主创新;对策;研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点,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核心。我国早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今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作为省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致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培育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构建具有南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支撑和引领南安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成为我市加快推进新一轮发展跨越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1.南安市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安市坚持以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全力组织实施科技重点项目,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长入经济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福建省知识产权强市称号,入选首届创新型国家百强县第32位。

1.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69个,其中,有75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有14个项目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有46个项目获得泉州市科学技术奖。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攻关解决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2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集聚

全市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科技经费投入44234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其中财政投入501万元,兑现各类创新奖励资金1333万元;企业投入43733万元,比增68.4%,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4家,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36家,省、泉州市行业(工程)技术中心5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

1.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

依托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和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等载体平台,引进培育了阳光大地、三晶阳光、双塔汽配等一大批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机械装备产业突破150亿元,规模走在福建省前列,成为福建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之一。

1.4自主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科技与信息化、教育、人才“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自主创新政策优势凸显。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服务民生水平全面提升。

2.加快提升南安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通过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南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明显增大,科技支撑引领区域进步作用明显提高,到2015年,基本建成创新基础良好、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环境优越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2.1加速构筑科技研发平台

着力抓好现有技术研发平台、检测检验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孵育孵化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共享,重点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院士专家工作站、机械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和运作,加快组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创新驿站、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批与产业需求相配套的公共研发、资源共享和中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化、低成本的科技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

2.2加速增强产业技术支撑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和驱动产业发展的能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完善“两化融合”、电子商务专项规划和配套扶持政策,落实各级扶持技改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生产工艺优化、新材料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全面提升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营销服务定制化水平,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2.3加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智造兴业”为导向,依靠模式创新、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手段,鼓励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机构及人员配备、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活动开展、专利授权申请、享受科技政策等五方面“清零”活动,进一步引导企业规范技术创新工作,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2.4加速深化南台科技合作

充分发挥南安对特优势,深入推进南台在科技、经贸、人才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南安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强化3个台商创业园建设运作,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台胞台属联谊会、南台人才交流中心等行业协会在两地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桥梁作用,加快与台湾光电LED、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对接,大力引进台资企业和台湾高科技人才,提升南安与台湾科技经贸合作的层次。

2.5加速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专项基金,完善和落实各类人才待遇,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以更开放的态度、更优惠的政策、更贴心的服务,为各类人才创业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吸引海内外高级研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到产业基地投资创业,把先进技术成果、孵化项目带到南安来落地、转化。

全市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标,紧紧抓住省级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为工作宗旨,深入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发展系列年”活动,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从“南安制造”向“南安智造”的转变。 [科]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10〕155号.

[2]《关于设立首批异地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机构的通知》.南政办〔2008〕247号.

[3]《南安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若干规定》.南委办〔2011〕31号.

第7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一、现状与问题

(一)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安全生产摆在了与资源、环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期间,国家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改革和构建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执法力度,严肃了事故查处。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事故总量大。**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多万起,死亡12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2500亿元以上。二是重特大事故多。**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587起,平均每年发生117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三是职业危害严重。据卫生部统计,截止**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患者58万余例,累计因尘肺病死亡近14万人,病死率为22%;每年新发尘肺病超过1万例。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以煤矿、道路交通为例,**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81,约是美国的70倍、南非的17倍、波兰的10倍、俄罗斯和印度的7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7.60,约是发达国家的5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安定与和谐。

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欠账严重;三是部分行业安全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四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管理混乱,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不断发生;五是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力量不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

“**”期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安全生产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将进一步加剧煤、电、油、运等紧张的局面,煤炭等基础产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二是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将增加安全管理难度。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和人员流动加快,而安全培训教育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差,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是事故风险转移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正向我国转移。同时,我国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也将出现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这些变化加大了事故风险。

(二)安全生产科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科技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一批重要安全科技成果,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了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通过可行性论证,正在建设当中;安全科学体系建设取得进展,已形成三级学位教育,目前设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有75所,设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33所,博士研究生教育11所,1997年确定了安全工程师职称,**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已初步解决安全科学的学科理论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问题,并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队伍。

在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重大工业事故预防预警与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顺利通过验收,取得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和“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预防与监控技术”等多项重要成果,并得到科技部的滚动资金支持;**年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配合科技部,启动了“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专项,“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和“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基础研究”项目分别获得攻关项目和973计划的资金支持。**、**年,国家分别对83项和143项安全科技优秀成果进行了奖励;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达638项。

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了事故发生几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攻关课题“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在淮南实施后,通过攻关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应用,初步建立了以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工程依托单位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示范工程,全面、显著地改善了矿区的安全生产形势。淮南矿区瓦斯抽放量大幅度提高,**年矿区瓦斯抽放量达到1.5亿m3,抽放率由**年的24.5%增加到41.5%,**年杜绝了瓦斯伤亡事故,矿区百万吨死亡率也下降到0.46,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年,已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间接经济效益5亿元。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煤矿安全数字化监测监控网络”、“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管理应用系统”等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煤矿安全气相色谱仪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指标计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技术、危险运输车辆安全监控技术、危化品HAN隔阻防爆技术、BF快速堵漏技术等,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各种安全防护装备、用品、用具推广应用,对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起到巨大作用,促进了安全防护产业的发展;各种功能型材料等的不断开发并产业化,使安全防护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公益技术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建设”项目被列入**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年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务院了《规划纲要》,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创新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安全科技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规划纲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对我国今后15年的科技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公共安全”被列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将“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开发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作为该领域的优先主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这些举措将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纲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当前和今后15年的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安全生产科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已取得重大成绩,促进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但我国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在科学技术整体中尚属发展落后领域,尚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

目前,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科技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和转化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平均水平;仅注重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的引进,而轻视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研发能力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和领域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共性、关键性科技问题尚未被攻克,安全生产的技术储备匮乏。

二是安全生产科技力量分散。部分原有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改制后,纷纷投奔高收益、高回报领域,它们对安全生产的公益性科技支撑与保障功能急剧下滑,有些专业领域甚至出现缺位。现有科技资源也存在利用不足的问题。高水平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缺乏,且流失现象严重。

三是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基地与支撑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当前的科技研发基地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条块分割,建设薄弱,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共享机制缺乏,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

四是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各行业主管部门相继撤消后,安全生产理论、公益性和共性技术的科研投入无论在绝对数还是在相对数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没有明确的、可靠的资金渠道,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是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滞后于安全生产实践。没有形成能够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论体系,对安全生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及其规律、方法等的研究不足。

六是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落后。目前我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防治等行业和领域的技术与装备落后,难以适应危险源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救援的需求。

七是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还相对滞后,技术标准欠缺和修订不及时的现象较严重,对执法的技术支撑仍然薄弱。

(四)安全生产科技需求分析

“**”时期,我国的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加剧煤、电、油、运等紧张的局面;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新的重大危险源不断出现。随着矿产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矿山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会相应增加,自然条件、工作环境在不断恶化,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不断增大,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管网系统、交通系统、电网系统、特种设备等也在大幅度增长,造成危险因素的种类增多和危害程度的增加;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份、经营方式呈现多元化,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除了抓好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和安全文化等关键要素外,更加需要紧紧依靠安全科技进步和创新。安全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

一是迫切需要创新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安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属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安全的相关政策应属国家的基本政策。急需创新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体系,建立与安全生产在经济和社会中地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科技政策和措施,为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急需对严重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灾害防治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一些共性和关键性安全技术与装备问题制约着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急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提高安全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安全科技的整体水平。

三是急需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针对性、时效性,都需要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的支撑。为此急需开展适合我国实际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技术、安全系统工程、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安全信息技术、重大危险源管理技术等的研究;制订与《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相配套的法规、标准和规范,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机制与方法创新,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四是需要建立科技支撑平台和开展安全技术推广应用与示范。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为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还需要进行安全生产高新技术的转化与推广应用,为事故防治和应急救援提供更好的技术与装备;同时,开展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安全科技促进安全发展的典范,带动我国安全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为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树立创新观念,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培养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人才,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手段创新,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科技保障。

(三)发展目标

到**年,初步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增强安全生产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实施安全科技创新与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

到**年,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具体目标是:

(1)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框架,在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灾害发生机理等8个方面有所突破。

(2)开展60项重大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在煤矿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灾害与事故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3)推广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建立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4)促进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安全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产业基本满足国内安全生产的需要。

(5)初步建成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

(6)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在安全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

三、主要任务

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为满足安全生产对科技的需求,实现“**”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目标,“**”时期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安全生产科技工作。

(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构建安全生产理论体系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对理论的迫切需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典型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规律,安全经济及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社会科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加大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力度,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提供指导。

1.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安全生产哲学问题,揭示安全生产的本质,建立科学的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安全文化等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安全生产社会学问题,探讨安全生产在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和对经济建设的保障促进功能。

2.安全科学基本理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安全生产的共性特点和规律,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由安全向事故演变的共性原理,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安全生产法学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立法实践;研究安全生产科学理论体系,构筑安全生产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基本理论构成。

3.安全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规律,探讨人的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4.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岩土体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复杂环境特点和大规模采掘工程的诱变灾害,研究气-固耦合作用下,稳定与非稳定变形、破坏与状态变化及转化机理、条件与规律;气-固耦合作用及突变动力学模型,为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和岩爆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地球资源勘探与深部开采过程的灾害风险预测、灾变动力学与防治理论。

5.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高危行业的生产特点,研究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特种设备事故等的发生机理和动力学演化过程,用数学、力学和热物理理论揭示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针对重大突发性灾害现象,开展灾害成灾机理、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6.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研究事故灾难过程中及灾难后人的心理学与行为学规律,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人员搜救、安全疏散、抢险救灾、资源调度、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等的理论、机制和方法,为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理论基础。

7.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分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要素、内容以及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体系。

8.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安全生产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安全生产的经济规律和宏观调控机制理论,揭示国家政策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基本规律;研究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建立适应于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安全统计学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工作。

(二)突破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为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奠定基础。

1.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灾变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各类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先进技术与方法,开发事故隐患诊断、鉴别、分级和分类技术与标准,研究重大关键设备与设施的失效模式、失效准则、剩余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个体生物特征识别、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提高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的科学性。

2.事故隐患监测与控制。针对当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各种动态、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研究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集成、高度信息化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开发事故隐患申报、分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高危化学品生产、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监测、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

3.事故隐患治理技术。针对当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隐患,研究开发治理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矿山采掘、通风、运输、提升等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尾矿库危库、险库和病库治理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等,为事故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

(三)开展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根据《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安全生产科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科研力量,开展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积极配合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推进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行业要根据实际工作的安全生产科技需求,组织、凝练重点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按照《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等防控技术,开发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装备”优先主题,优先发展60个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重点进行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的安全保障技术,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与装备,特种设备、关键装备失效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四)做好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和示范,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及时跟踪安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成果及时引进、推广和转化,并积极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重点在煤矿,非煤矿山,石化及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适用的100项重点科研成果组织推广和应用。实施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立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矿山安全监测及信息化、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完整性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监控、城市生命线安全、安全三峡、安全奥运、安全科普等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提高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劳动防护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建设”项目,重点领域是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信息化、功能性新材料、故障快速诊断、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安全防护装备和先进救援救助技术装备等方面。

(五)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

组织、规划和协调全社会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力量共同从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形成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对涉及安全生产的现有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清理,分析现有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安排工作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开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危害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跟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标准状况及其发展动向,研究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标准向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靠拢、接轨。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技术的研究,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与特征、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安全生产信息化、事故预防与工伤保险相结合的机制等方面。

(六)开展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发,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毒物泄漏,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事故灾难特性,进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应急抢险等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和地方进行应急救援技术推广示范。

重点研究开发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救灾辅助决策及指挥调度系统、重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辅助编制与管理系统、救灾通讯系统等、遇险遇难人员定位与搜救技术、灾难后果评估与避免灾难扩大的关键技术。

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究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突发泄漏事故的处置技术;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

四、保障条件和措施

(一)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

整合现有各类安全生产科技资源,吸引社会科技资源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增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建设安全科学研究与装备开发基地,提高安全科技保障能力。

通过建立科技研发平台、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平台、技术转化与推广服务平台、应急救援技术平台、智力资源平台、法规标准平台等6大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转。

(二)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促进安全生产科技研发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和引导机制,努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共性、公益性研究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在相关计划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并参与重大、重点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研究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工程示范。加强政策性引导,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和社会的联合协作的机制,实现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产业资本的优化组合,逐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推动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安全生产科技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公开招标,择优支持”的原则,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科技支撑平台上开展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技术标准制(修)订、工程试验、技术转化、技术推广和技术示范等工作。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安全生产科技研发

结合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各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

推动有关部门对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纳高素质人员进入安全生产科技领域。注重安全生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培训,建立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创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推动安全科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安全科学与工程”成为一级学科。

(四)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创造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环境

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引导和鼓励优势资源投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要抓住机遇,用好国家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安全科技进步。加大评选安全生产优秀科技成果力度,建立稳定的奖励资金来源,表彰和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五)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及民间的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扩展新的合作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国际安全生产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进一步拓宽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交流渠道,加强科技信息交流,跟踪国际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前沿动向,努力赶超国际安全生产科技先进水平。

(六)加强领导和协调,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

第8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安徽省 

1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1.1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2005年,安徽省的煤矿瓦斯治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这是国家发改委在该领域首次批准组建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当年全国获批的九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其中之二。另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国风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3月20日,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落户安徽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现在的安徽省国有企业正在广泛开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近年来,安徽省国有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淮南矿业集团煤矿瓦斯重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邀请代表国家煤炭行业最高水平的14名院士和5名专家开展“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推动矿区瓦斯治理。安徽中煤特凿集团注重产学研结合,成功解决了上海地铁四号线黄浦江下隧道工程严重渗水事故,在世界同行中引起震动。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安徽省组织开展了“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14位代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最高水平的院士和专家,深入江汽、奇瑞、华菱3家企业,开展学术交流、规划研讨、技术难题诊断、产学研项目合作等一系列活动,共作学术报告16场,洽谈技术难题和项目50多个,达成项目合作协议15项。

(2)大力推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安徽省国有企业立足于在扩大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对引进的大量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铜陵有色公司对引进的“闪速熔炼技术”消化吸收,研制出“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和成套设备”,实现了我国铜冶炼技术的历史跨越,从落后约30年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安徽叉车集团引进日本tcm制造技术,经过不断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力”牌系列产品,牢固占领了国内市场并进入国际市场,该集团计划“十一五”期间再投资1.6亿元进行技术创新。

(3)努力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安徽省坚持把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技术进步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安徽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了国有企业创新示范试点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深化体制改革着手,积极探索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有计划地培养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目前,全省国有企业拥有各类技术人才4.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0%,为开展自主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4)支持骨干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支持奇瑞公司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民族汽车的自主品牌。二是加快安徽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建设,推进其自主开发的农作物秸秆发酵转化燃料乙醇技术项目。三是积极支持马钢、江汽、合肥叉车、海螺、国风和淮南矿业等一批大集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没有大量外来投资和技术涌入的情况下,自主创新对安徽来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马钢、奇瑞、丰原、江汽、海螺等一大批皖籍国有企业,凭着一股执拗精神和满腔奋斗热情,在全国打拼出了影响力。

1.2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目前,安徽的众多国有企业中,投入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5%的,只有马钢、江汽、奇瑞等6户企业,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这一比例在3 %以下,有的国有企业甚至在1 %以下。而据资料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r&d)费用占其销售收入的10%——20%。基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是目前安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软肋。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达到5%的企业,才能有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多数的安徽国有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技术创新产出不高。安徽省国有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全国排名18,而科技投入产出比全国排名20。这说明安徽国有企业科技成果的产量少,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3)运行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结合得不紧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没有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使技术创新成果难以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大量创新成果闲置和浪费。

2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2.1 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产权保障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动力。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老企业”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尤其是一些“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养成了引进、跟随、模仿的发展思路没有根本改观。在传统产权制度下的模糊产权关系,没有对国有企业出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责权利做出明确界定,因而使得:①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分配不明确。往往是技术创新形成的资产和效益是国家的,债务和风险是企业的,责任是经营班子的,负担是职工的。这就使得企业失去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②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缺失。技术创新是出资人的战略选择,但由于国有企业出资人没有真实到位,致使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找不到真正的决策主体。

2.2 国有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战略没有真正匹配

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很难有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当前,安徽省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往往过于注重眼前利益,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发展核心技术的观念。另外一些企业虽然有了发展战略,但却没有把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缺乏创新意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仅限于生产经营的局部调整或改进,大多只着眼于眼前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市场份额,没有关注长远发展,亦很少考虑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发展。

2.3 国有企业目前仍缺乏形成职业性企业家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环境

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因循守旧,能不断地倡导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家应在公平竞争中产生。虽然,最近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已向海内外招聘厂长、经理,而安徽省国有企业职业性企业家阶层尚未形成,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主要仍由政府主管部门行政任命,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人对所经营行业并不熟悉,使得职业企业家角色不能很好地到位。由于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监督机制,官员企业家对风险的回避态度,使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企业经营心态占到了主流。

2.4 国有企业仍然未能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内在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国有企业缺乏追求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激励过程既是企业内部各利益阶层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启动过程,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强化过程,又是各方面利益和责任的优化和实现过程。激励机制是稳定国有企业科技人员队伍,激发现有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热情的重要举措。目前,安徽省国有企业仍普遍存在工资总额控制的做法,从全局来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客观上限制了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另外,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薪酬机制的弊端,使得科技人员巨大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5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匮乏

国有企业创新的一大难题在于创新资金的严重不足,这与国有企业的投融资体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安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科技开发应用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企业只占20%左右。国有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创新发展的机制。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期限长的特点,银行对技术创新的贷款投入越来越审慎,并有明显减缓的趋势。而我国现有风险投资企业数量少,资本实力弱,难以承担高技术产业化所需风险资本的重任,国内又尚无使风险资本增值和回收的第二股票市场,使风险投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匮乏。

3 安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探讨

3.1 探索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首先,要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就必须完善企业的产权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要让企业家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就必须对其提供持续有效的激励。探讨采取期权、期股以及员工持股等措施,建立有效的能够激励企业家与广大科技人员的机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安徽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次,探索有效的创新分配机制。国有企业要彻底转变理念,一阔用人视野。以市场化选择为原则,将真正具有真才实学,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让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打破国企传统分配模式的桎梏,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与按“知”分配相结合,从利益分配上充分体现知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贡献。

3.2 加快安徽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为全省技术创新提供体系保障

首先,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加快工业发展需要有一批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企业方阵,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 需要一批

徽省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次,“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为此,应积极构建安徽省创新网络,建设由政府和区域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各创新主体组成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技术创新机构和制度网络。目前,要加强构建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科技园和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体系,为全省技术创新提供体系保障。

3.3 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力军

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抓住安徽“十一五” 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机会,努力成为安徽区域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要重点选择行业特色争取建立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增强其工程化、产业化能力,通过自身发展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形成。有条件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应开展面向市场和产品研发的应用基础与原始性创新研究,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技术源、成果源,逐步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同时,政府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在全省国有企业中积极推广奇瑞公司自主研发创新、江汽的“四个圈”研发体系策略经验,引导全省国有企业走以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之路。

3.4 政府应该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引导大中型国有企业瞄准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建研究所和实验室,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针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匮乏问题,政府要建立以国家拨款为主,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以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直接融资力度。最后,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为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

3.5 积极构建国有企业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要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冒尖的企业创新氛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不可分割性。要在国有企业中形成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造就企业家阶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逐步树立企业经营好坏标准主要不在于产品数量,企业家的职责主要不是如何完成生产任务,而是如何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适宜创新人才工作生活的“栖息地”,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人才的智慧和潜能。

参考文献

第9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