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宏观调控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调控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调控概念

第1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摘 要 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行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如目标、范围以及方式手段上进行准确定位,以促进宏观调控职能的完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

宏观调控内容和手段的反复变化既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客观变化的需求,但更深层次上这种经济环境本身也是在宏观调控的片面价值取向下形成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价值取向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目的是促进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得满足。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形式上可以借鉴,但更高层次上价值理念的不同,决定了整个经济建设的道路也将是大相径庭的。我们决不是在重复别国走过的路而做到避免他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在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同时避免可能会在前进中出现问题。为此,必须理清我国自己的宏观调控理论体系,明确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探索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制和制度。

一、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

我国现在将宏观调控目标定位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意味着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定位,向着与现代市场经济统一目标的规范阶段转变。

(一)经济增长稳健

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保证财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多把经济增长率达到4%左右作为经济增长的理想目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潜力大,人口多且增长率高,为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想的经济增长率应更高一些。保持经济较好、较快的增长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单指产出GDP的增加,而发展则不仅包括产出增加,而且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正是对"发展"概念的科学诠释。宏观调控中,在宏观层面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科学发展观。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产业的投资规模,要善于利用政策引导,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就业充分、充满活力

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我保证就业本身就应该是经济健康发展和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一则,我国人口基数大,城乡闲置人数多;二则,保障充分的就业,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积极的行使劳动权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正当权利,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要把此项任务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

(四)社会稳定、和谐

政府应该建立起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法制保障,经得起经济波动的影响。宏观调控职能将社会保障事业纳入调控范围,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财政收支、发展规划、产业调整、利率和税率的选择都应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

二、宏观调控行使手段和方式定位

(一)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关系

宏观调控职能行使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属于直接干预方式,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属于间接方式。但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划分方法。

1.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是一项高度技术性,又因其宏观的理论高度,又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性成分。因而作为通常的经验积累的法律是不能对宏观调控进行有效的调节的但是法律同时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导社会的发展。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法律化去贯彻实施,这样的法律手段也能保持市场运行的统一和连续,避免宏观调控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被地方政府和部门、行业故意扭曲,使得宏观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间接手段,却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导向机制的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主要的经济手段,这种间接的手段调节市场运行,不直接干预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得宏观调控和微观自由不至于直接发生冲突,适合经济主体自由发展的需要。通过间接的经济手段能够平稳的、缓和地将经济形势调节至正常范围以内,避免了经济上的大起大落。经济杠杆和经济参数的使用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的成熟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宏观调控实践中,经济杠杆使用不断熟练。以后随着市场的成熟和企业家的成长要善于使用经济参数这种间接的调控手段,使经济平稳且自然的发展。

3.必要的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中这种手段对于市场秩序的维护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或者重大的社会事件中,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不可少。这种手段的使用是极其有限的,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时,应十分注意依法行政,并与经济手段密切配合。但是在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不应该用来干涉企业的经营自由权。行政手段能迅速收到调控效果。

(二)宏观调控政策手段

在法治国家里,政策从属于法律,但是政策也有一定的独立性。法律具有稳定性特征,政策具有灵活性特征;法律和政策的价值取向上也不相同,法律首要的价值目标在于追求社会公正和保护公民权利,而政策主要追求效率,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宏观调控中,面对尚未形成的经济波动现象,采用灵活的政策手段予以引导能够收到比较好的结果。这种政策手段的提法与上面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提法在逻辑上也有交叉重叠,如产业政策、就业指导、投资资讯等方式,不具有强制力,公民和企业有采纳与否的自决权利。因而这种手段相对于以上三种也有一定的独立性,作为上述三种手段的补充,起到宏观调控辅助手段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关键词:空间结构;路径依赖;R&D投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01

目前关于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传统的财税政策研究,本文试图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政策,并且只把地方政府作为主体,从空间结构调整的角度关注政策适应性,强调路径依赖和选择这两个机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主体功能区的经济问题:理论与政策

我国政府为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发展,一直致力于制定与执行主体功能区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存在结构调整问题的区域,这类区域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调整的农业结构的边远地区,一是已具备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地区,但目前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理论上,区域经济政策会事先假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及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政策干预会形成一条自我定义的发展路径,不同于地区现存的发展格局。我国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解决短期经济问题,如减少失业等。但是区域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依据不同的经济理论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凯恩斯有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掉”,因此他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理论和对市场供给方的干预会对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而干预经济中需求方的经济理论对政策制定意义是重大的。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对市场供给方进行调整,追求高收益与与提高产品质量,这遵循的是凯恩斯理论。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忽略了对落后地区的补助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业政策也只是扶持强者,有些地区不断在同行业中引入强者,结果造成了恶性竞争。

本文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能为高科技产业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资源、发展城市群和形成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差异性。

二、路径依赖和选择

在区域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策制定者要考虑经济的不确定性,制度因素与技术发展以及该地区的历史,地区的发展历史是应该被重点考虑的因素。

为分析路径依赖,我们首先界定结构参数这个概念,结构参数类似于当前产品结构的组成,包括工人的数量、工人的知识水平、某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市场机制的效率、财政与非财政政策的效率,这就决定了各地区进行结构调整的差异性。地区,做为微观经济主体,它们不仅在创造、模仿、应用新技术方面有差异,而且在适应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受当地文化影响,因此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政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限制地方政府创新的能力,使他们会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同时各地区的区位也会影响各地区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各地的宏观调控政策。

路径依赖是指创新行为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会很大程度受过去空间结构的制约。传统的区位理论认为在有限空间内空间发生两极化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是由相似度高、关联性强的经济体聚集引起的。现论引入了动态观点,提出了累积因果概念。累积因果概念是描述中心与边远地区关系的核心概念。尽管某些落后地区由于成本优势,在新技术成熟与标准化的推动下适应能力会提高,但是各地区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依赖静态的区位优势。

这就给政策制定者提出问题,如何决定地区在空间结构中进一步发展。选择和路径依赖是重要的政策机制。在区域宏观调控政策中,政策干预会改变结构参数的构成。当区域政策非常适应周围环境时它的影响可能非常大。地区政府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考量新技术,新技术能否成为该地区结构调整的驱动力,新技术通常冲击旧技术,因此它会受到“老”企业的抵制。当地区政策偏离它的宏观环境时,它有可能失败,同时地方政府要面对承袭历史的空间结构局限性,政策只能做少量调整。

三、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原则

地方政府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新的发展路径是不可计划与预期的,因此地方政策应该支撑空间结构调整,适应新技术与新区位的要求。

地方政府还应扮演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由于空间结构对地区经济活动只会产生较少的影响,政策制定者还可以构建一个有利的区域环境。我们主张地方政策应该改变现存的产品结构,并且改变地区发展过程,这些政策的制定应该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为基础。

在进行不断复杂经济结构调整的地区,高薪技术企业是否会遵循旧的地区发展模式或者它们是否努力构建新的经济结构都是不可预期的。但是高薪技术企业和高级人才都需要不断地R&D投入。高薪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相对较快的,所以政府应制定较低的门槛,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包括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知识,同时提高政策的灵活度。政府还应建设更多的培训与教育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建立企业合作网络。政策要尽可能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因此要建立吸引人才的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医疗体系的完善,区域间交通和通讯网络的构建。地方政府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升级周边环境,强化地方薄弱环节,以使地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地方政府有两类选择机制。一类是内部选择,提升地区经济的吸引力,一类是相关选择,参照竞争地区制定适合本地地区发展的政策。在第一类选择中政府和企业一道寻找解决内部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工资率和税收,改进基础设施水平。在第二类选择中政府应研究发展策略,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投资科技园区、增加R&D投入、改进居民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陈耀.“无序开发的终结者”――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答问[J].人民论坛,2008(2).

第3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利用现代技术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视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的深刻内涵,对难以理解的观点,可走进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通过广泛搜集、阅读感悟和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通过课件交流实现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对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对自己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自主阅读中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教学过程中,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3组:第一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概念和含义;第二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第三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学生通过走进图书馆、上网搜索、搜集报刊等方式查找资料,进行广泛而具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并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整理阅读成果,制作成PPT课件。上课时,每个小组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表现欲很强,学习效果极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立知识网络,用PPT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对知识点的理解到位,而且知识点的展示一目了然,便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质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进行任务学习效果较好,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2.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宏观调控手段的具体行为表现。解决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因,教师要采取有效方式诱发动因。如可以让学生通过QQ群或微博等网络平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讨论“加强宏观调控”的具体行为表现,学生在这些平台里畅所欲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论证“加强宏观调控”具体行为表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巧用漫画突破教学难关

“加强宏观调控”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这一关键词,如在新闻播报中,国家提出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对粮食价格、燃油价格、信贷问题等进行宏观调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采用PPT课件展示漫画图片,可激发学生灵感,揭示问题本质,突破教学难点。

在“加强宏观调控”模块的教学中,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时,学生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有增无减,信贷的增长率增幅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很难理解,这时可用PPT课件展示图1所示漫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政治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准确结论。生动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有利于揭示问题本质,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第4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一、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1.调整对象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方面,学界形成了许多观点。按照前述发展历程的划分,各种观点大体可以分为“前诸论”和“新诸论”。“前诸论”主要有“纵横统一论”“、纵向论”“、企业法中心论”、“综合法论”、“经济行政法论”、“学科经济法论”等。“新诸论”主要有“国家协调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管理说”“、国家调节说”、“增量利益关系说”等。总体来看,“前诸论”中有对经济法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而“新诸论”对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已成共识。尽管曾有学者对经济法抱有怀疑或者否定的态度,但学者们的探索、交流与交锋推动了经济法学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各说虽然分析的角度与表述不尽相同,但实际上都反映了国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并统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平衡这条主线。

    2.经济法的地位关于经济法是否独立的法律部门,学者们曾有过很多激烈的争论,其中尤以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为争论的焦点。80年代初期,大经济法主义和大民法主义相互排斥对方,不承认各自的独立性。此外,还有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争论,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属于行政法的一个部门法,而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对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及相互不可替代性,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在法学界基本成为共识,并已为国家立法机关采纳,在官方文件中多有体现。

    3.经济法的体系80年代初,不少学者主张建立以计划法律制度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经济合同法》颁布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科书都把这一法律规范作为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学者们基本上抛弃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所形成的“大经济法主义”,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相对缩小,趋向科学合理。目前,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应该包括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基本没有异议,而对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是否属于经济法范围则尚有争议。此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这两大板块已不足够,有学者提出应当加上“企业发展法”这一板块,以更好体现与维护企业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发展。

    二、经济法的基本制度

    1.主体制度经济法主体的确定与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密切相关。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法主体理论从单纯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到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为分析框架。例如早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后来有学者提出经济法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社会中间主体和市场主体”。在视野方面,形成了两种界定经济法主体的方法,一是“行为界定法”,即根据主体的不同行为列举主体类型,如“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另一种是“身份界定法”,即根据主体不同的经济、政治或社会身份来列举主体类型,如“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2.行为制度

    (1)宏观调控制度学界普遍认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学者们比较强调经济计划的宏观调节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整从过去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调节方式转化为以计划、预算、价格、税收、利率等多种方式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法学界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见解和建议。学界对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调控基本理论和宏观调控立法两大部分,至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在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方面,对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目标、采取的手段,宏观调控法调整的对象、原则、地位、体系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在宏观调控立法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研究。2001年3月召开的“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的议案”的小型研讨会,论证了制定《宏观调控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关于《宏观调控法》框架的设计。其后,有学者提出了宏观调控基本法的专家建议稿。在宏观调控部门法方面,经济法学界的研究,填补了法学领域的空白,促进了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的创制和完善。

    (2)市场规制制度学界对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市场监管的对象、监管的原则,市场监管法的性质、地位、体系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基本认同市场监管法是经济法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以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典型。竞争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经济法学界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引介国外的立法与学说,开展对竞争法的研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学界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必要性、目标、原则、立法宗旨、定义、调整范围、执法机构等问题都进行了探讨,为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后,学界开始关注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研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健全和完善提出建议。在反垄断法方面,反垄断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已确立,基本覆盖反垄断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协议、企业合并、行政垄断等。关于反垄断法的制定,反垄断法1994年就被列入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直到2007年8月才终于通过。十四年的立法历程,出现过很多的争论和反复。比如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如何看待和处理发展规模经济与反垄断的关系,反垄断法是否规定行政垄断的内容、采用何种规制模式、如何设置反垄断的执法机构等等,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终学界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反垄断法》的出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在1993年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前,学者们主要致力于论证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制定全国统一性立法的必要性,提出要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后,我国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王海打假、医疗纠纷等许多新问题。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概念、医疗纠纷的适用问题、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问题、新型消费方式的法律规制等等,学界提出了很多观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产品质量法方面,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概念、缺陷界定、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诉讼时效、抗辩事由、涉外产品责任、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近年来,产品责任的新发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3)对外开放制度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法制建设几乎与外贸事业发展同步,在对外贸易法律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对对外贸易经营者主体资格的取得、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反倾销、反补贴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立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外资法的研究也与我国引进外资的实践发展紧密结合,学界在外资的待遇、利用外资的形式、加入WTO对外资法的冲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制度研究方面出现了新特点:结合复关和入世谈判,加强了对中国涉外经济法与WTO规则接轨问题的研究。这直接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制度的变革,为中国加入WTO在对外开放制度领域扫除了理论障碍

    3.责任制度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表述、定义、是否具有独立性、承担形式、构成要件、司法救济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第一,要完善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使经济法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第三,经济法责任具有公益性和形式上的复合性的特点,既包括传统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也有一些新的责任形式。

    三、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第5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一、宏观调控及其客观必然性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国家宏观调控就其本质和基本内容而言,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干预和引导,它以市场机制自身的存在充分发挥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为前提。宏观调控是补充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离开了市场经济本身,也就无所谓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性质。为了把握住这一基本性质,必须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的内在规定性及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在这一概念中,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则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客体;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是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无一例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1、从微观领域看,“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深刻原因。市场机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也就是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失业等社会问题;市场机制不能维护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保护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给风险性投资带来一定的障碍;市场机制难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容易造成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市场机制不能克服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缺陷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是无法弥补的。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需要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2、从宏观领域看,市场经济本身还存在着“市场失衡”,从而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不稳定,既可能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表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微观经济的不稳定,必须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要么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要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造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市场机制自身的内在缺陷的局限性,是导致经济失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是:

(1)市场调节具有微观性。市场调节是建立在各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追求之上的。而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一方面在市场活动中不可能事先就洞察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并根据这一全局来决策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它们都从自身微观经济利益出发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宏观经济利益的要求,甚至可能与社会宏观资源配置合理性要求相违背。这样,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和总体结构的合理。

(2)市场调节具有暂时性。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各种要素(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实现的。集中表现是:供给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在这里,供给与需求是动态的,价格也是动态的。市场在动态的价格下使供给与需求暂时趋于平衡的状态。由于市场各种要求都处于经常变化之中,这种平衡状态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市场调节只能一次性地,暂时地解决供求矛盾,而不能使这些矛盾得到比较长期的解决。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是在矛盾或问题发生之后进行的一种调节,这种调节具有滞后性,是“马后炮”式的调节,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充分,因而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运行的无序和混乱,造成社会经济的频繁波动和资源浪费。如我国彩电、冰箱的生产,时而严重供不应求、时而又严重积压等,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映。

(4)市场调节具有分化性。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必然是优者获利多,劣者获利少,甚至亏损被淘汰。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会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甚至造成贫富悬殊乃至两极分化。正因为市场经济存在以上缺陷,不能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必须实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3、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这是因为:

(1)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要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各种市场信号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要形成总供给与总需要大致均衡的市场状态;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规体系,等等。显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仅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些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只会导致市场混乱,使社会经济运行走向无序。这就需要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推动这些条件的加快形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而不是违背某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如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等。很明显,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自发地实现这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所以,由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了。

4、宏观经济调控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它们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性和平衡性。而这种协调一致的配合仅靠市场无法实现,必须有站在全社会高度和从社会全局的利益出发的政府,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步走出国界而形成了国际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分工更为复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对国内外经济的协调,促进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政府职能的弱化,政府在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面前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实施和评价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依据,决定着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多元的,是由诸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就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总目标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目标和经济结构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总量目标是在供需平衡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目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无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制订符合实际的总量增长计划,避免经济过冷或过热,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结构目标是在总量增长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地区结构,克服地区间条块分割所造成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形成互补的地区结构,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平衡,是通过具体目标体现出来或得以实现的。有关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具体目标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明确规定,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2、增加就业。

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使经济平衡增长,避免大幅波动。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的紊乱,影响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应注意综合、协调、平衡采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物价和币值稳定。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6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宏观调控 影响 措施

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主角已不再局限于银行、券商和基金公司,伴随着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引爆整个金融行业,腾讯、百度、易宝支付、盛大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相继入局,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与措施对稳定金融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金融的新生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达到与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主要借助于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和再贴现率政策等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通过调节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货币调控效果。我国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发行货币的唯一机构,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网络货币,如果没有相对等量的官方货币作为它的发行准备,网络货币的发行机构实际上具有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通货两部分构成,如果网络货币部分取代流通中的现金,通货减少,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就会减少;如果流通中现金总量保持不变,网络货币使得具备了活期支票账户功能的存款在账户分类上仍然可以被划分到储蓄账户,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实际缴存率降低,最终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网络货币方便快捷,并且具有高利息回报,影响公众对持有现金需求和商业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央银行赖以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基础依据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对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和效果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信贷调控效果。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网络平台的大量放贷人并没有获得国家从事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审批,网络融资主要依赖于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等“软信息”,导致无法认证借贷双方的资信情况,当经济发展比较景气时,企业和个人经营在网络融资资信上比实际情况表现得更为乐观,融资也相对容易,所获得的资金可能流向国家宏观调控引导淘汰的落后产能上,扰乱了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

二、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相关措施

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需要在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同时,从各方面使互联网金融规范化,做到从源头到过程全方位控制。

(一)尽快出台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控法律体系,明确监管基本原则和责任划分。二是完善信用体系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三是尽快制定互联网金融涉及的技术的相关规章和国家标准,使支付、客户识别、身份验证等各个环节切实可行,并能得到有效监控。四是通过立法,明确网络借贷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从其组织形式、资格条件、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

(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一是中央银行要求网络融资平台定期报送有关网络融资的数据报表,明确各货币层次的分类界限,及时将网络融资纳入社会融资总量中,从统计基础上完善网络融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二是加强对网络借贷资金流向的动态监测,通过对网络贷款利率的核查和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窗口指导,结合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网络资金有效流动。三是对网络货币交易建立一套高效的监管体系。网络货币大部分属于封闭型,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要建立起高效、安全、功能完善的网络货币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全国网络货币数据库系统和网络货币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四是加强国际间网络货币监管的协调合作,将网络融资平台公司、网络货币交易商纳入反洗钱监管。

参考文献

[1]张红蕾.网络银行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研究,2001(1):14-18.

第7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实际上,预算收入的取得本来需要由宪法、财政基本法或者税收基本法做出基本的规定。这宪法当中没有就此做出规定,另外两种法律在我国不存在。预算收入的取得是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也应该作为原则放进去。至少要把通过立法取得预算收入作为一般规则确立下来,不以立法方式取得的应限于例外。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法律当中,通过立法规定各种预算收入是例外,不是例外立法方式成为一种常规。至少这两个比例关系要调整。

第四条规定,预算分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你看看,为什么要写“公共预算”,难道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收入等等就不是公共预算了,难道国有资本经营方面增加的利润上缴就不是公共预算了?所以这个“公共预算”的概念有问题的。要改为“一般公共预算”。

还有,《预算法》还需要考虑就中期预算做出规定。像申请破产的美国加州斯托克顿(Stock—ton)市,它的中期预算计划非常细致,按5年,每年滚动更新。比如说去年通过的中期预算计划涵括2012~2016年,今年通过的中期预算去掉2012年一年,涵括2013~2017年。这种中期预算非常重要。但是,这种中期预算我们的《预算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中一点都没有反映。

第8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经济;作用;策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宏观经济管理就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必须增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对经济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掌控,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在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施加影响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对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提供方向指导。第一,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政府,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是国家管理和政府管理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我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都是将政府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除了政府管理之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分支,其权力和管理范围都高于政府管理。第二,国家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在市场经济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就需要根据特定的时期和条件进行目标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等。第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宏观层面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宏观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等,它和微观经济管理相对。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正在向着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迈进。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生产要素的流通也逐步加快。那么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就必须对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并且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不能仅仅依靠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还需要借助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增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不会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会再对企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定。所以,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样的情形容易导致市场经济混乱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此,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对国家经济进行协调指导。

2.2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市场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缺陷,而宏观经济管理则成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的保障,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协调稳定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而且市场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中不可或缺。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复杂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是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例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的存在,从而为市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但是不合理的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它会导致市场紊乱,这个时候市场调节也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对此,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进而导致市场经济不成熟因素的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管理成为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那就可以通过增强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解决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而解决的难题。

2.3维护我国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企内部也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产权分离以及政企职能分开的情形之下,我国政府逐渐把国企推向市场,在对国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直接插手其经营与管理,但是仍然充当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角色对国企进行必要管理,尤其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国企制定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干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我国的公有制制度,并且促进体制改革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可以说宏观经济管理是维护国家经济体制的关键,更是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这与我国的国家体制和发展现况紧密相关,更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各级政府一定要不断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确保我国经济体制不动摇,并加快我国的改革进程,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进步,国家各级政府就需要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各级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要达成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也成为评价宏观调控工作质量的标准。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具备有效选择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和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也需要具备不同的侧重点和差异性的特征,必须是可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合理选择的目标。例如,经济过热环境下,应该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地降低经济过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协调进步;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需要将维持经济总量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并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居民消费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对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居民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社会消费走向稳定发展之路,此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需要对投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第三,就国家进出口而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将侧重点放在合理控制进出口比例以及优化进出口环境方面。

3.2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就是全面优化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法律、行政以及传媒手段等。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和优化,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经济管理效能,国家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用以下几种创新型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第一,强化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市场经济同样也是法制经济,再加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利用法律手段确保经济运行状态的稳定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宏观调控重点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管控,那么就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发展要求、经济管理目标等实施经济管理手段,并与行政手段实现紧密配合,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第三,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时展潮流推进电子政府机构体系建设,并在网络政府工程建设上加强投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成效。

3.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依法成立并且承担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而在对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后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即改革和完善国家政府机构,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协调政府机构,全面优化政府规模,并在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提升方面加大力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运行进行全面监管,维护好市场运行程序,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必须在人员创新方面提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人员选拔,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第二,严格遵循政企分开原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决策体系,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从微观干预到宏观调控的巨大转变,由直接性的管理变成间接性调控。第三,严格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调控与约束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权限,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使其能够分工合作,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4结论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弥补市场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维护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在明确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主体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3):83.

第9篇:宏观调控概念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123.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5-0023-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年来,曾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也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2007年以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和股价的暴涨,大家对流动性过剩给予了强烈的关注。解决好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

流动性最初是指商人对其企业资金流动周转可持续性的一种关切。凯恩斯最早将这一微观层次的商业概念提升到宏观层次,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加以说明,构造了“流动性陷阱”这一概念,认为金融投机者害怕在非金融资产上遭受资本损失因而持有货币(流动资产)。[1]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我国学者们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也给出了不同的表述,如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市场流动性过剩、经济流动性过剩等。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即俗话说的“钱多”。它描述了由于中央银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出现的经济态势,具体表现为货币供应量持续走高、社会可用资金出现大量的剩余和资产价格上升等宏观经济现象。

二、流动性过剩出现的原因

1.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外汇占款增加是流动性过剩的源头

由于全球范围内持续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出现了全球化的流动性过剩现象。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2001年的6.5%降至2004年的1%,并且一直延续较低的利率政策。欧洲央行也随之降低了利率,日本甚至实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2]至2006年10月份,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0.1万亿美元,到现在为止仍在持续走高。香港金融当局统计2006年全球最大的流动性对冲基金资产已经达到一兆两千亿美元。国际流动性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前所未有。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作用,资本的逐利性推动了国际流动性向国内大量流入。在现行的结售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不断攀高,使人民币承受着沉重的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大规模的干预外汇市场,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从而造成大量的流动性过剩。其中非贸易顺差的外资流入又是重中之重。2003至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仅占43.2%,同期的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了56.8%,为4,429.4亿美元,央行为此要投入3.6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按照5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形成了18.2万亿元的广义货币,比同期广义货币16.1万亿元还多出了2.1万亿元。[3]因此货币供应量一直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持续不减。

2.国家储蓄率迅速增长是流动性出现的主要原因

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民储蓄率过高并且呈现出持续走高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国民储蓄由居民部门储蓄、企业部门储蓄和政府部门储蓄组成。国家持续推行的增加国内消费的基本战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中的持续下降使居民部门储蓄率呈现出长期逐步下降的趋势。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仍然有很大提高,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居民部门的储蓄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居民投资领域狭窄,居民收入绝大部分用于了储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住房、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给居民带来了较重的负担。个人消费必须面对养老、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因而造成消费者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截至2006年底,已上升到4.6%。企业部门储蓄率持续走高。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企业部门储蓄率不仅高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这是因为企业部门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较大的利润。从改革开放的近30年的历程来看,企业部门获得高利润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廉价的劳动力与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是由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的综合作用形成的。[4]政府部门的储蓄率自本世纪初开始了迅速的增长,2006年政府部门的储蓄率比2000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近年来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强化,其直接投资水平和资本转移水平都有所提高。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中针对生产和流通活动征收的税费收入和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针对企业和居民征收的所得税均有所增加。[5]在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迅速膨胀,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造成了政府储蓄率的持续增长。

3.宏观调控无力也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首先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及时的发挥作用。众所周知,储蓄利率过低则会加剧流动性过剩,但是宏观调控一直没有改变实际储蓄利率为负的现实。还有就是在中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阴影开始逐步上行的时候,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迟迟没有转向,中国人民银行仍然持续向经济中投放大量货币,导致现在无论是实体经济部门还是金融部门都持有大量的流动性。其次宏观调控工具使用过于单一。央行常规性地频繁地使用利率工具,忽略了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等调控工具的使用。利率工具的频繁使用会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冲击刚刚改革后的银行和金融系统;使用存款准备金不仅可以直接回收流动性还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央行票据的使用不仅可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还可以通过定向票据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亿达到维持一定幅度的中美利差的目标。[6]再次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缺陷。货币传导中存在渗透现象效应,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实体环节,而是渗透到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这些渗透的货币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就会通过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回流出来,造成流动性过剩。[7]

4.经济区域结构和金融结构失衡是出现中国特色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我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与国际流动性过剩有密切的影响,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为个别区域和领域的绝对过剩与经济结构发展问题的相对过剩并存。例如:城市可使用资金过多,而农村则是流动性紧缺;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发达地区的流动性过剩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流动性紧缺并存;股票、房地产等领域的绝对过剩和自主创新领域的资金短缺并存[8]。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不全面不均衡造成的。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资金融通配置上,城市占80%,农村占20%,国家对农村去多予少。尤其在金融政策上,牺牲农村的部分利益,借以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实行农业对工业的“哺育”。其实这也是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具体要求,虽然现在国家开始了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工业对农业反哺,但是历史后遗症一下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为了使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裕起来,经济政策对沿海地区大力的倾斜。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失衡。虽然国家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但是投资环境的差异,资本习惯性的投资于东部,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性压力较大,而中西部仍缺乏资金。金融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的矛盾。如金融产品单一,投资渠道有限,导致储蓄存款非正常的增长;货币市场资金积压,资本市场资金短缺;社会资金供给机构和社会资金需求机构不适应等。这就出现了上面所提到的投资者降大量的资金投资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绝对流动性过剩,股票和楼盘的价格持续走高,甚至出现了资产泡沫。

三、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思路与措施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需要坚持“市场为主、综合配合、多少互补、标本兼治、协调解决”的思路。“市场为主”是指解决流动性过剩应该主要依靠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来实现。“综合配合”是指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政策等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多少互补”是指根据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金融结构不平衡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情况,要使资金从多的部门、地区向资金较少的部门、地区流动,实现资金在全国的资金大水库中有多向少顺利流动,实现多少互补。“标本兼治”中标是指外汇储备过高,本是指过高的储蓄率,内需消费不足。“协调解决”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综合比较解决前后各种具体措施所需的成本和带来的效益,从长远和全局出发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建议的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疏堵结合

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推动外汇资产持有机构的多元化和外汇资产投资领域的多样化。首先对外汇资产、官方外汇储备给出更全面、精确和更多信息量的定义,继续有序有效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将原来集中由货币当局持有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的格局转化为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和企业与居民够共同持有的格局。在外汇资产投资方面,明确汇金公司的法律地位和功能,根据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设立若干与汇金公司类似的专业化外汇投资机构,形成其它官方资产的外汇使用投资安排;疏是指疏通内部流动性向国际市场的回流的渠道,释放内部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让国内过剩的流动性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堵是指堵住外部资金向国内流入的渠道,缓解流动性继续向国内流入。例如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真实反应外汇市场资金需求的外汇形成机制,消除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此外还要做大国内资产水池的容量,使之可用容纳更多的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的扩大。

2.削减储蓄,刺激消费

面对我国储蓄过大和储蓄投资差额过大的现实情况,既需要采取一般性的政策刺激居民消费,又需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削减过大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如,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这样既可以使一部分企业和政府的储蓄投资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益事业,又可以使居民减轻疾病、养老、住房和子女教育带来的的后顾之忧,放心地支出消费。增加低收入阶层职工收入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提高我国普通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能力,培育广阔的国内需求市场。按照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实行国企利润分红,要求部分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国家财政,减少企业存款。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发挥BOT投资方式的优点,利用企业和政府过剩的资金进行基础设置建设,改善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等[9]。

3.宏观调控、均衡发展

实行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继续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可持续的均衡发展。央行继续实行宏观调控,加大紧缩力度,配以适当的财政政策,防止出现上世纪美国出现的经济“滞涨”状态,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央行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扩大公开市场操作,扩大交易对象和交易工具,搭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应相互配合,根据经济运行形势变化,适时准确的进行宏观调控,避免政策操作的偏差。改变经济结构尤其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的局面。和完善股票市场,发展多元化机构投资者,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公司重组和公司上市的管理机制,健全债券发行管理体制,积极发展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信托市场等金融市场。[10]积极贯彻实行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国家各个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碧峰.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

[2]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支行课题组.关于存差问题的再研究[J].上海金融,2006,(4).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N].北京,1999-2006.

[4]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00六年第二季度)[N].上海证券报,2006-08-10.

[6]Federal Reserve Bank.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rm,Purposes& Functions[J].9th Edition,June 2005.

[7]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117-118.

[8]夏斌,陈道富.中国流动性报告[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2007.

[9]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7-9.

[10]黄达.金融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6-138.

On the Surplus of Fluidity

Xie Haiyang,Zheng Xiangq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3300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