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实践论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论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1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首先,从生活实践中吸取营养,积累材料。

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主要从生活实践中来,学生作文的材料也主要从生活中来。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的画家向著名的画家莫奈求救,要拜莫奈为师,莫奈指着天空、树木和水面对他说:“你的老师在那里,向它们请教,听听它们的倾诉吧!”可见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生活不仅仅指自然、社会,还包括学生自己的实践。如,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各种比赛,参加家务劳动或别的活动等等,在这些实践中,他们得到了经验、获得了成果、受到了赞扬、增长了才干,都成了作文极其丰富生动的材料。

观察得来的材料还要加以储存、积累。储存的方法可以通过大脑来直接记忆,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帮助记忆,两者应相辅相成。因为仅靠大脑记忆,按照遗忘的规律,如果不及时、反复地再现、运用,则有可能模糊淡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大凡在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写观察笔记。老舍曾告诫我们:“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茅盾告诉我们的方法是:“应当时刻在身边准备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训练,指导学生记好观察笔记,让学生体会到观察、观察笔记与作文的关系,尝到记观察笔记的甜头,激发他们自觉观察、记录的兴趣,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良好习惯。如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时,在作文前,班级可组织开展一系列比赛活动:查字典比赛、接力比赛、比手劲、拔河比赛……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比赛经过,细心体验其中的情趣,随时记下观察、体验的结果。学生由于有了比较多的观察和实践,所以写文章时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其次,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材料。

人们获取知识,积累写作材料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采摘生活之树的硕果,二是汲取书籍之花的甜蜜。莎士比亚也曾说:“书是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书籍是人类知识、经验、智慧的结晶,学生汲取其中的营养,无疑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怎样通过阅读来吸取知识营养,积累写作文的材料呢?

一要博览。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博览,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在读书时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有些文章或文章的某些部分需要仔细地反复地读,而有些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文章,只需要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或用对角线的读法,这样学生既会精读,又会略读,既保证阅读质量,又提高了阅读速度。

二要深思。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要求阅读任何书籍,都必须用脑思考,否则,必然会茫茫然,毫无所获。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于光远同志曾经有趣地说过,为什么问号写成“?”,问号这个样子有点像钩子,如果脑袋里多装些问号,脑袋的四面八方都是钩子,就会把许多有用的知识钩进来。这样边读边思才是真正的读书。

三要勤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成功的读书经验。记读书笔记,既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又便于日后写作文时翻查。如在读书时摘抄自认为重要的、有用的东西,在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和发现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些课外书籍,引导他们“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吧”。这样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要说的话就似滔滔江水,何愁无话可说呢?

总之,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是良好心理素养的重要因素,而采集材料的过程无疑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采集材料,这样,有了丰富的材料,就会“有话可说”,就会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就会表白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感来。

参考文献:

第2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随着青岛市、崂山区实施“十二五”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深入实施以来,学校借助这股东风,以读书实践“四个结合”为抓手,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一、研读教育名著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开展了“读名著、立师德、树师风,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主题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阅读,要求每学年至少阅读四本教育名著,建立师德学习笔记,开展了“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主题教育和教师“微笑行动”,深化“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增强了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学校利用“师德活动月”,开展了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读教育名著,寻找我心中的立德人”活动、师德征文评选活动、师德演讲活动,期末评选出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学校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师德演讲比赛,强化团队意识,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

二、研读教育名著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促教师发展

读书工程实施以来,学校按照“品读推荐书目、撰写读书感悟、撰写读书笔记、精选上交内容、交流阅读经验、评选优秀案例、课例、开展读书沙龙”的顺序,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教师的读书步骤都能在学校的组织下有机开展。学校开展了“相约星期三”读书日活动。规定下午两节课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一起读书,并且互相推荐好书章节,无障碍发表争鸣,通过同伴间轻松、活泼的交流,提升读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并且作用于教学实践,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倡导教师写读书笔记和读书感悟。读书笔记,由分管领导月月定时审批检查,并且读书笔记坚决杜绝从网站下载。这项活动已经和绩效考核挂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校创设了“每月一文”投稿活动,要求全体老师每月底通过网上邻居投稿一次,分管领导会及时将教师的文章进行汇总,选出其中有时效性和前瞻性的文章汇编成《海水正蓝》集,供大家学习交流。学校还创建了沙子口小学教师读书实践报,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教师范围内发行,本报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介绍上级文件精神的“时政要闻”、校长推荐书目的“校长推介”、教师读书动态的“读书短波”、教师的读书感悟“心帆一叶”、介绍教师读书实践活动的“案例传真”等专栏,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另外,学校还号召老师们用好已经创办的教育博客和微博,将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一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供大家点评分享。这种贴近生活而又具有幽默气息的撰写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费时笔耕”模式,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学校还在每年的六月份开展了读书沙龙展示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分教研组进行。读书沙龙观摩活动的开展,为每位老师畅谈读书心得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老师们彼此的沟通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反思能力,还提升了我们的科研意识和思想境界。

三、研读教育名著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构建新课堂模式

学校领导从上至下都在认真研读教育名著,从名著中汲取着养分,得到了许多灵感和启发,特别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在反复研读《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夏山学校》、《育人三部曲》等书籍,结合学校“渔文化”教育理念,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注重了方法的传授。教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释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得到了展示。

四、研读教育名著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相结合,促规范办学

第3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 作文教学 提高 能力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1. 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2. 重视教给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我校学生有人手一册配合课程标准,引导课外阅读的《亲近母语》,书中精选、精编了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好处。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3. 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亲近母语》(适合五年级读)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共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第4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一、学习培训时间

1.2009年3月正式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活动做出安排部署

2.4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学习调研阶段。

3.5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分析检查阶段

4.5月下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整改提高阶段。

5.6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测评总结阶段。

二、学习培训人员

我支部全体党员,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

三、学习培训内容

.所有党员干部需要学习的内容:党的*大报告、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书。

四、学习培训形式

1.个人自学。全体支部党员通过自学,通读好《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两本书。

2.集中学习讨论。支部统一组织集中学习,集中学习党的*大报告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讲话精神;通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

3.专题辅导。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

五、学习培训笔记

要求每位党员作好学习笔记,笔记不少于5000字。

六、学习培训辅导

邀请领导、专家及指导小组来作专题辅导。

七、学习培训心得

要求每位党员结合岗位和学科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分别写出5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和论文。

八、学习达标要求

⒈高度重视。学习培训是学习实践活动的起步和基础环节,三名党支部的委员务必高度重视,带领党员同志认真学习,把学习培训任务落实好。

⒉严格执行计划。本计划学习内容很多,务必全部完成,规定精读的必须精读,保证学习质量。党员集中学习时间和自学时间不少于20小时。

第5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以敬业的态度读书,相信开卷有益,学有所用读书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知识和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不读书学感到有一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我觉得干工作光有敬业的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敬业的本事,而本事既来自实践,更来自于读书和学习。作为党务干部应该成为T型人才,既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几年来,我始终以工作为中心,以敬业的态度认真读书,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行业特点读书。20**年6月,我调到**物业公司从事文字材料写作工作。面对新的行业、新的岗位,自己感到有压力,生怕适应不了而影响了工作,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为此,我在市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借阅了许多物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期刊,并购买了五六本物业书籍。通过学习使我很快熟悉了物业行业的特点,进入了角色,在负责的党委、行政、纪检、工会等材料写作上进步明显,并在工作之余撰写稿件向《沈阳物业》投稿,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好评。二是结合企业特点读书。20**年7月,我从**公司来到惠涌公司工作,面对新组建的企业和新的挑战,对供暖企业陌生的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我向同志们借来《热水供热系统运行操作》、《司炉读本》学习,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供暖企业的业务知识。为了了解企业重组和丰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在省图书馆办了了借阅证,利用双休日到省图读书、查资料、记笔记。两年来,先后借阅了《二十二条军规——公司宪法》、《执行者10诫》、《敬业确实有道理》、《管理感悟——改变管理思维的128句箴言》、《和谐领导》、《一次做对》、《做事做到位》等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十余本,并做了读书札记,通过这些书的阅读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管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三是结合岗位特点读书。作为党务干部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丰富的党建工作知识,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写作能力,这些都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读书是学习型党务干部的基础。为此我常年坚持阅读理论书籍和党报党刊,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几年来比较认真地阅读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等政治理论书,重点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讲话,对讲话的新观点和新论述做了笔记,力争在学习中领会,在领会中深化,在深化中应用,做到学有所得,学用相长,联系实际,指导工作。

第6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党的“十七”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区人民对优质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要突显时效性,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们推出“营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我们迎接挑战和机遇的策略之一。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开展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在精神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下,必将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读书活动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培训内容。通过读书构建教师个人的精神家园,是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

学校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和管理单位,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卓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二、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推荐阅读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我们提倡教师读五种书: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四是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五是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四、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管理

1.教委人事科负责统筹安排,监督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

2.进校师训部根据读书计划,协助督促学校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具体安排

1、20xx年1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

组织部门:教委人事科、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参加人员:各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教学主任、继教负责人。

具体内容:布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具体方案;下发文件及材料。

2、20xx年1月—3月,教师利用寒假自主阅读。

A、20xx年1月,学校帮助教师利用多种途径确定所要阅读书籍,并填写“门头沟区‘书

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见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xx年2月,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所选定的书籍。

C、20xx年3月1日前,各校将本校开展“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计划上传至读书活动专用邮箱。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计划”。

D、20xx年 3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将本校教师填写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学段负责人处。(“‘书香校园’活动登记表”统一用A4 纸打印,内容部分为宋体四号字。)

3、20xx年3月—20xx年7月,在深入读书的基础上完成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工作。

A、要求文章内容真实,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体验、感悟、尝试,将个人的独特实践或思考写成文章。若发现抄袭,取消继教学分。由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检查确认,确保文章的原创与真实。

B、各校要开展校内评选活动,所选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进行检查指导。师训部随时指导学校的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4、20xx年9月—20xx年12月,在组织全区检查、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评选“书香校园”活动先进校。

A、 20xx年9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完成“‘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二)的填写工作,用A4纸打印并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段负责人处,同时将全校教师论文 或读书体会刻成光盘一并上交。

B、各校将推荐的三分之一优秀稿件按统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师训部,准备参加区级的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页格式(见附表三);正文字体为小四、宋体;字数20xx字以上3000字以内。

C、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组织专人对论文 和读书

体会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门头沟区科研月活动中公布。各校获奖教师名单及奖励学分将在科研月中发回学校继教负责人处,以便学校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统。

D、各校继教继教负责人对本校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学分进行登统。填写完成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 总结和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上传到读书活动专用邮箱。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及附表四。

F、20xx年12月师训部按学段进行继教分数的登统。

G、20xx年1月进行区级优秀“书香校园”的表彰活动。

(三)继教学分的获取

1、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确认教师基本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记。4学分。

2、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并确认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2学分。

3、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对各校推荐的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以及参加区级读书活动大会交流展示或获奖的文章予以学分奖励。

(四)给学校的建议

1.挖掘资源,提供书籍。学校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加大投入,保障读书。学校图书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2.搭建平台,观摩读书。

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并开设相应的子栏目:读书

体会、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等。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应开辟相应的读书专栏展示上述内容。

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时间组织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开展校内读书论坛,为教师在全校范围的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3.开展研究,深入读书。

学校也可根据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围绕专题进行重点阅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4.撰写体会,实践读书。

读书体会可多种多样,读书笔记,学习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等。学校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对在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传。

5.评价导向,激励读书。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计划、读书笔记、读书体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业绩的一项内容。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 的评选;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奖励办法依据学校奖励制度。

每学期制订读书活动计划,确定读书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

第7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名著阅读教学的设想

名著的范围广,容量大,阅读教学操作难,笔者以为,落实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中学阶段的总体阅读计划和阶段目标。身为语文教研组长,笔者首先带领语文教研组的任课老师制定各年级段的读书计划,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同时又适合各学段的读书目标与计划方案,具体要涉及阅读方向、篇目内容、方法步骤、督促检查、评比总结等,保持阅读的渐进性与完整性。如在高中阶段教学中,可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以必修、选修和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为名著阅读的基本时空条件,确保每一位学生按“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的阅读顺序,实施一个较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鉴赏能力。

具体实践过程

其一,个人自觉读书与读书小组合作阅读相结合,拓展阅读渠道,资源共享。每学期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读书计划完成规定的读书任务,同时建立读书小组,进行合作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同伴交往是中学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采取合作小组阅读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组内同学不仅可以交换书籍看,资源共享,拓展阅读渠道,还可以随时交流感受,促进提高。具体做法:要求班里每人拥有一、两本名著,各不相同,相互交换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由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监督同学定期借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电子图书等,打通学生的各种阅读渠道;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被名著阅读所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便于学生对名著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校园网,年级或班级交流群带动读书活动。

其二,营造名著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主动性。每学期安排各年级语文老师给学生举办“多读有定评的名著”等阅读专题讲座,介绍一些中外名著书目、简单情节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利用第二课堂,由同学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过的名著,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艺术特色、思想内容、自己的心得等。还可以有声有色地朗读相对完整的名著片段,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其三,课内外结合,以点带面,授之以法。教师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授之以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阅读的篇目多数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学习时,可适时引导点拨,导向课外。例如,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引出与林冲有关的情节,推出与之有关的人物,并讲述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相关阅读,并设计一次“话说水浒”的语文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激情,唤醒学生对名著的向往。重视课内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在课外阅读初期,要注意课堂的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陈、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进行刻划品读,然后布置学生看《红楼梦》第十二回、十三回、四十六回、六十八回、六十九回等,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整部《红楼梦》一开始就通过特别的肖像、言行对王熙凤的性格进行了界定,对其一生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指点了迷津。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才能将阅读推向深处。

其四,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在学生的读书进程中,教师应随时指导、激励、调控,让学生的阅读保持连续性并向内涵深入。笔者要求学生读书时坚持写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有感而发,评析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行为、价值取向等,也可对篇章结构、语言特色进行鉴赏,甚至可改写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周评阅一下,掌握阅读情况和进度,随时指导、督促、调控,并定期交流分享好的读书笔记,从而促进其阅读行为。

其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读书效果。组织开展阶段性读书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提升读书品质与效果。教师根据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鉴赏辩论会、精彩片段朗诵表演会、编辑文艺板报等。同时每学期举行读书笔记和鉴赏小论文交流会,同学之间传阅读书札记,欣赏小论文,互相促进提高。阅读本是一种个人行为,通过组织、交流,使它变成一种集体行为。笔者还组织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型解读名著展示活动课,初中和高中分别开展了学生名著阅读成果汇报展示总结活动。学生们兴致很高,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高中部组成了六个参赛组:“激流勇进队”“骑士队”“梦9队”“爱的自由队”“梁山队”“三国队”。展示的内容有作家及作品介绍、精彩片断表演、精彩配音、经典论谈、个性鉴赏等,学生还制作了幻灯片、录像等。最后评选出了最佳读者奖、最佳鉴赏奖、最佳编导奖、最佳演员奖、最佳配音奖、最佳幻灯片制作奖、最佳组织奖等,并将评选出来的最佳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鉴赏文章在教室一一展览。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名著阅读展示活动,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人文素养的提升、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思考与启示

第一,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转变阅读教学观念,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遵循以“经典名著”为主,广泛、多样、全面、渐进地推荐课外读物的原则。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都是有定论的经典名著,按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推进,并注意了体裁和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具体的原则标准:知识丰富的、深情感人的、趣味盎然的、哲理性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已有定评的;也可以适当推荐有关艺术鉴赏等。遵循由兴趣而入、形象而至抽象、热情而至研究、局部而至全面的渐进原则,培养兴趣和习惯,提高能力。

第三,发展个性,推动课程改革。教师要认识阅读的根本作用,认识阅读的个性化特点,还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权利,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他可能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叹服,也可能被某一个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驻足,他也许思考得很深,也许只是一点点真切的感觉而已,但是必定每一个读进去的人都会记录下这些最真最深的点滴感受,并贴在自己的书上,留在自己的心中。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要让学生去进行读书的实践体验,从中汲取营养,这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的目标。如此阅读,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使语文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名著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第8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近年来,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教学实践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实践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实践,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探讨,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在这种探讨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授者和总结者的双重角色,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联系起来,缩短英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间的距离。英语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教师成为实践者;(2)自然而实际的观点。

1.教学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定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实践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

2.英语教学实践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种状况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2)提出对该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a.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b.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

c.教师授课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词汇讲解,缺乏篇章分析和技巧讲授。

d.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e.阅读材料偏难,生词量过多,与学生水平不相等。

(3)对策

鉴于以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采取如下措施:

a.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少是被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抱怨阅读文章中生词太多,读不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曾向学生介绍过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但还不够系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练习加以训练和巩固,所以效果不明显。教学中应系统地讲授一些基本、有效的词汇学习法。如利用词缀猜测生词的意思;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利用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方法记忆单词等,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b.加强阅读技巧训练,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在调查分析中,本人发现多数学生虽然知道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等,但在实际阅读时,他们还习惯使用如唇读、复读、逐词逐句等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的方式。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已知技巧的使用、训练,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他们不常使用或不太熟悉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关键词进行推断,注意篇章连接用语的意思与功能等。 c.推荐阅读书目,指导课外阅读

泛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这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而,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推荐适当的课外阅读书刊则成为必要。目前出版的《21世纪报》、《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等多种报刊杂志提供了大量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二、反思

基于教学阅读情况调查,教学实践计划的实施侧重于词汇、阅读习惯和技巧、课外阅读三个方面,笔者把训练内容的重点放在文中词义的推测上,如根据上下文、词缀、反义词、近义词、同类词等猜测,虽然学生开始有较积极的反应,但会很快发现,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有限的词汇量使他们在阅读时不能按预期的方向去联想和猜测。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种原因:一、阅读材料难易度与学生外语水平不符;二、学生在记忆词汇时使用单一的翻译法,而缺乏其他加工策略。

阅读材料偏难,致使学生信心大受挫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而不是考虑如何让学生适应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尽量选用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训练。词汇

记忆一向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我们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英汉单词表,缺乏灵活性的记忆方法。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在头脑里搜寻中文释义,而且运用丰富的联想进行各种推测,在词汇记忆中,引导学生结合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联想,复习所学单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越丰富,内容越形象,对所记单词的心理加工越精细,记忆的效果越好。

针对大多数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这一低效的阅读方式,笔者在课上引导和加强学生使用整体法阅读。所谓整体法阅读指的是“阅读时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每个个别的词上,而是直接集中在完整的篇章内容上”。为确保使用该方法,笔者选用了生词量适当(5%以下),篇幅适中(200-400词)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不查阅字典,在规定时间内(8-10分钟)完成阅读和相应的理解练习。由于时间有限,又不准查字典,学生在阅读时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预测和理解上,从而忽略甚至顾及不到一些生词及语法现象的细节问题。

笔者就学生没有掌握或不太熟练,不常使用的技巧,如判断代词的先引词,掌握连接词的意思和功能,分析复杂的句子,预测等四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训练,学生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见表1)。其中,学生对连接词、代词的先行词功能的注意虽有较强明显加强,但使用仍较少,这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未达到顾及语篇的程度。

三、总结

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教不等于学,教师在教学中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什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实践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宜宽泛。

第二、实践手段尽可能丰富。

第三、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第四、实践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第五、师生间的积极配合是教学实践的成功保证。

第9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

一、熟读背诵,在诵读中提高语文水平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现在,它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背诵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背诵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腹有诗书气自华。心理语言学认为,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与思维,都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语言尤其需要这样。要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首先要肚子里有“材料”。而大量的读书和多多背诵,正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最好手段。例如接触到一个陌生的词语,虽然当时理解了,但没有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等到需要用它时,无从“提取”;而如果对这个词语当时不太理解,但把它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接触到它,那么就会逐步理解而应用它了。因此,要坚持让学生在读书和背诵中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少年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机械记忆力强,趁这时让他们多熟读和背诵优秀的诗词文章,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二、扩大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水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谈到陶渊明诗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时,作了这样的阐述,读书就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当代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是读者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之间交互活动的结果,是读者与文本交流后产生人格与文本精神层面的对话,是自我精神空间的提升。所以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从语言到思想内容上学到他人的长处。同时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读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所以我们必须大量阅读。“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学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把课外阅读当作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语文教师要精心指导,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写法,组织课外交流比赛等,做到既扩大阅读量又节约时间。

三、多写作,在写作中提高语文水平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多写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提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种种自己想要写的。”所以,要在学生多读多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动笔写,引导他们去关注、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怎样才能让学生多动笔呢?《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各年级学生的作文的教学目标、训练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事实上不少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达到上述规定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实际写作基础,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适当地放宽要求,降低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倘使学生对整篇作文感到难以下笔,则从小文章小事情训练起——写一个事例、一个开头、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不要求面面俱到,以培养兴趣为主,倘若学生对命题作文觉得不满意,则可以另换命题或自拟题目,允许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施展其表现力和想象力。倘若学生对以往所作的作文不满意,则允许他们重新写。倘若学生个人作文觉得困难,也允许他们相互讨论、共同执笔完成作文。一句话,就是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当然,不拘常规、降格作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训练的风格也各具特色,但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只要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述,能把作文写好、写成功就行。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正如要学会游泳必须先得下水一样,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动手练习。学生要树立持之以恒的思想,勤于练笔,写日记、写随感、做读书笔记,通过指定作文和随意练笔,养成“逸于写作”的习惯,教师也要及时的训练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直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独到发现,自主作文。评定学生成绩更应该遵循“凡是不是自己亲手绣的花”不给高分这一原则,促使学生在习作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