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地质勘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勘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勘查方案

第1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1.1杂填土以及膨胀土

杂填土按照成分可以分为建筑垃圾土、工业垃圾土以及生活垃圾土。杂填土是由于人们活动造成的无规律积累物形成的,它具有厚薄不一、成分多样、颗粒不均匀、孔隙较大松散的显著特点。膨胀土具有失去水后收缩、遇到水变膨胀的特性,属于黏土。具有高度的塑造性,是部分地质工程勘察中的地基方案选择。

1.2饱和粉土和饱和粉细砂

饱和粉土和饱和粉细砂的特点有:结构松散,在静载作用力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但是在地震力或是振动力的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增大,颗粒之间的作用力降低,土中排水不畅时可以使土悬浮,产生液化沉陷导致土的承载能力下降或地基发生失稳状态。应对于饱和粉细砂以及饱和粉土的液化程度和液化层分布范围进行查明。

1.3软弱黏性土

软弱粘性土是湖沼相和相泄湖海相三角洲的结合沉淀物,它在第四纪后期形成的软弱性土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低渗透性弱以及沉降稳定时间长的显著特点。

2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地基方案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消除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沉陷影响、减轻膨胀土的胀缩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防止沉降量过大及不均匀沉降的产生、防止剪切破坏使地基失稳、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

2.1杂填土和膨胀土

杂填土一般是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原土压实。杂填土一般不宜采用天然地基,但在填筑年代超过5年后,性能稳定的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均会达到一定的密实度。此类地基在采取上部结构刚度的措施和加强基础措施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其地基承载力应根据其它原位测试手段或载荷试验取得。对于局部厚度较小的杂填土,可采用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换土垫层法或将填土挖除,将基础直接置于稳定的土层上。对于深度较大的杂填土,可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或强夯法处理。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当厚度不大时可挖除回填好土,对于厚度较大的生活垃圾不宜采用强夯法、表层压、换土垫层,应当采用桩基础。由于膨胀土质具有失去水后收缩,遇到水变膨胀的特性,因此影响膨胀土质的重要因素即是含水量。对于膨胀土质需要调查当地的区域水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分析土质的含水量不同压力作用下土质的自由膨胀率和土质的膨胀率,最后确定地基土的膨胀等级。根据当地的区域水质条件、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处理地基的膨胀力,保持地基不受变形的影响。对需要处理的膨胀土,要考虑到地下水位以及湿陷程度对膨胀土的影响。在地下水位深、膨胀土较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地基土的上部,对基础进行浅埋工作,减小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当膨胀土的厚度在2m~1m,膨胀土处于地表3m~2m之间时,可以采用全部挖出膨胀土的方法,挖出膨胀土后进行砂土或者灰土黏性土的替换。当膨胀土埋藏很深并且土质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物的要求时,使用桩基础的方法解决。换土垫层方法用来处理膨胀土埋藏较浅并且土质厚度很大的情况。

2.2饱和粉细砂以及饱和粉土

当处理饱和粉细砂以及饱和粉土的液化地基土时,要根据饱和粉细砂以及饱和粉土的液化等级以及建筑物的特性进行综合确定分析,不能一接触液化场就消除液化沉陷的影响比如,可以不采取任何消除液化措施的是丁类建筑物的轻微液化场地和丁类建筑物的中等液化场地,对于丁类建筑物的严重液化场地需要进行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处理,对于丙类建筑物的轻微液化场地和丁类建筑物的中等液化场地也需要进行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处理,对于丙类建筑物的严重液化场地需要进行全部消除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的影响,此外也需要进行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处理,对于乙类建筑物的轻微液化场地需要进行部分消除液化沉陷的影响或进行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处理。对于那些全部需要消除液化沉陷的场地,在处理深度时要保持处理深度高于液化深度的下限,通过改善排水条件或增加土地的密实程度,可以有效的处理液化的地基对碎石桩进行振冲挤密或振冲置换时消除超孔隙水压以及增加土地密实程度的有力措施,还可以选用强夯法灌浆法对土地密实程度进行加大处理,在使用桩基础时可以将桩端降到液化程度以下来稳定土层。

2.3软弱黏性土

面积不大的或是埋藏不深的软弱粘性土可以进行挖掘处理或是采用基础加深的措施。对于厚度很大的软弱粘性土可以采用灰土桩垫层换土法,对于宽度小的基础可以选用条形地梁跨越。排水固结法可以作用于不含水砂层的软弱粘性土。

2.4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是地质工程建设中最优选用的地基种类。在地质工程建设中遇到天然地基时,需要结合基础形式以及地基的上部结构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天然地基的每层土层的地基承载能力以及物理力学指标有很大的差异,天然地基的土质都是经过沉积循环后成层出现的,首先要做到把上部承载能力强的土层当成天然地基的支持力层,然后对其下部卧层土层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看看能否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当天然地基下部卧层土层的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承载力的要求时,为了加大厚度,需要对基础进行浅埋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冻土的深度小于支持力层土层的厚度。对基础进行加宽处理可减少上部结构的天然地基单位承载能力需求。地基的边坡稳定性、地基的变形程度、地基的承载能力是选择天然地基的三个必要条件。在地基土的质地比较均匀、地基土的压缩性小、地基土的承载能力高时,在保证地基承载能力的同时就可以保证地基的边坡稳定性以及地基的变形程度。

3结论

第2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随着我国不断的调整经济体制,使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发展,促使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向现代化方向转变,社会各行业发展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极为重视,尤其是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正式成立并作为学科发展的时间较晚,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在实际工作环节中,有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石油行业的正常发展。地质勘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会导致石油建设工程工期延误,影响石油工程方案实施等。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问题研究;对策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力量,在生产力和技术的关系相互协调的过程中,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同样在新发展形势下遇到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严苛的挑战。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作为一项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对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可以对石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层以及地貌等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问题重重,地质勘查工作人员要重视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以及方法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

我国在石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建设地区的地质层情况、地貌情况、地下水情况以及矿物质和岩石情况等,给石油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常情况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要遵循实用性以及有用性的基础工作原则,并结合实地的地理建设环境以及周边沿线的地质地貌条件,在由深入浅以及点面结合的原则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水文地质勘测、原味测试以及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与测绘等多种方法,对该区域的地貌地质进行集中的观察,给后期的石油工程建设施工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信息数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石油工程建设逐渐遇到更多复杂的问题,并遇到分为更加宽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方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些越来越多元化、多层次的问题,使得石油工程建设对地质勘查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工作标准。正是由于此,在社会建设要求以及石油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并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收集的信息数据都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研究和分析,在信息系统的高效管理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保障,给石油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石油工程设计方案能够在正式开工建设前,可以事先进行模拟施工,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项石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作出准确的评价,便于石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技术的发现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盲区以及不足之处,有利于石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及时纠正施工设计方案,使得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投入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一方面保障了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后期维护以及检修的人力投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伤亡事故出现。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通常情况,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主要使用的勘测技术有石油工程地质测试技术、石油工程地质勘测与测绘技术、石油工程地质观察技术以及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勘查方法的帮助下,石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推动石油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简析

(一)质量问题分析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质量问题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对石油工程建设的认识程度够深入,从而其没有构建石油工程相关建设概念,从而在实际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环节中,分不清重点勘查对象以及内容,造成勘查针对性不强,在落后的勘查方法的辅助下,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在对石油工程地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公式以及研究理论,并且这些研究理论等都与实际工作开展不相符,从而造成定义混淆,无法给石油工程勘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另外有些石油工程勘察工作人员存在报告填写失误现象,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该区域的地质条件,使得报告出现了结论性的巨大漏洞,造成后期石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二)专业性问题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着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强。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地区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的现象,一些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延伸专业的技能掌握以及知识掌握较低,甚至存在不熟悉的陌生现象,这就给正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带来影响。其次有些设计施工工作人员对地质勘查缺乏一定了解,使得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范围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设计缺陷,给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一方面可能会给自然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同样会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影响。

(三)周期不合理

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也具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的环节中,一些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没有深入的研究石油工程建设基础心,在项目要求基本达到的情况下,就立刻完成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报告等。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表现,使得石油工程建设面对不够清楚的地质条件,对后期施工管理难以做到全面性的掌控,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正常实施。甚至可能会在石油工程建设施工环节中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石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四)人才问题

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实践性以及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更加严苛的挑战,这就要求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随着市场发展,及时更新人才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地质勘查工作。因此,高素质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成为当前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培养高质量的地质勘查人才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地质学科较为冷门,使得生源来源范围比较狭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质勘查工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考察,才能够积累出大量的工作经验,这就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影响。

三、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首先,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要分清自己的工作责任,并逐步的划分工作职责,这样,将工作职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头上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同时要提高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认识程度,使得其自身能够分清重点勘查对象以及内容,将勘查结果的针对性提高,给石油工程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地质信息。其次,要合理的明确勘测周期,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讨论,使得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以及延伸知识教育,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同时要与各大高校进行互助合作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标准的专业人才。结果总而言之,要积极分析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以及基本方法,并总结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我国石油工程地质勘查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翊如,吴少波,陶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5):125-126.

[2]田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15-00215.

第3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历史沿革

湖南省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时候,全省拥有从业人数3万多,将近60家地勘单位,分别隶属于湖南省地矿厅、有色湖南地勘局、湖南煤田地质局、中国石油地质局、核工业中南地勘局、武警黄金部队、建材湖南地勘总队、湖南石油化工地质队、轻工盐业勘探队和冶金长沙地调所。从管理体制上,所有这些地勘单位全部属于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执行对应主管部门下达的地质勘察任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湖南省地质勘查体制就开始酝酿改革。1995年1月,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成立地矿部湖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负责管理原湖南省地质矿产所属队伍。省地矿厅和湖南地勘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种职能、分轨运行的管理体制。

在省政府的安排下,1999年湖南省地质勘查行业进行了第一轮改革。湖南省地矿厅、有色湖南地勘局、湖南煤田地质局和核工业中南地勘局全部属地化,其中湖南省地矿厅更名为湖南省地矿局(两块牌子并存),有色湖南地勘局改名为湖南有色地勘局(归口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核工业中南地勘局改称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以上三个局以及湖南煤田地质局全部为省直属事业单位。

属地化以后的地矿、有色、核工业和煤田四个地勘局是湖南省省管地勘队伍,也是我省地勘队伍主要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报表以及省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湖南省共有地质勘查单位78家,其中省管四局下属的二级单位61家,人数达到41925人(其中在职职工19236人)。

现存主要问题

湖南省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与全国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存在相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所有制形式单一,产权关系不清。湖南省的地勘单位以事业型为主,这些事业型单位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制。在这种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下,由省局任命的经营者代表国家管理地勘单位,经营者只对上级负责,经营成果的好坏与经营者个人利益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职工的劳动、地勘单位的发展和职工个人利益没有密切的联系,导致职工不关心单位的管理,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地勘单位缺乏活力。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湖南省的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既不是纯事业单位,也不是纯企业体制,而是一种事业向企业过渡的体制。

事企不分、事企混合。地勘单位现行的管理体制,是事业与企业之间的过渡类型,即事企混合型。地勘行业将公益性和商业性混在一起运作。其中由财政预算出钱,为矿山企业找矿、勘探,造成了矿产勘查和开发的脱节,使许多耗费巨资探明的矿产,难以开发利用,形成资金的积压;同时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并扭曲了矿产品成本。

理想管理体制模式的构建

怎样构建我省新的地质勘查体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内涵,二是我省现有体制的实际情况,三是国内外已有的经验。

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范围的确定。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应该负责到什么程度,公益性地质勘查的工作范围是哪些?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的条件下,考虑到矿产普查的风险程度较高,一般企业难于承受,建议对所有矿业勘查而言,普查阶段划为公共管理;对于急需和紧缺矿产,可以考虑将详查甚至勘探工作划为公共管理范畴。无论对何种矿产,都必须在形成矿业权以后才取过征收资源使用补偿的方式进入市场,由企业接手进入下步的勘查和开发工作。二是基础地质调查(包括地图、地层、构造、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产普查和两种资源的详查和勘探工作。

改革以后湖南省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组织结构。公益性地质工作应该由政府部门承担,而商业性地质工作则由民营资本完成,因此,公益性地质队伍和管理体制组织可以按如下结构组建。

业务上国土资源厅下辖矿产勘查处、基础地质调查处和地质环境处,它们均为行政单位。

辅助处室的设计方面,需要有两个单位负责管理公共地勘投入的产品,分别是矿权处和资料中心。根据矿业权的属性和国外的惯例,矿权处为行政管理单位,资料中心为非营利事业单位。考虑到矿权的市场运作,建议在矿权处下设立一个矿权市场运作中心,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土地产权交易中心。为了减少机构重复,建议将矿权市场运作中心和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合并共同成立国土资源产权交易中心。

基础测量处统一负责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的计划、验收、鉴定、统计和财务管理运作,包括制定基础地质调查作业中心以及作业中心成本(费用项目和开支标准)、项目财务预算安排。以及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

矿产勘查处统一负责公益性矿产勘查项目的计划、验收、鉴定、统计和财务管理运作,包括制定矿产勘查作业中心以及作业中心成本(费用项目和开支标准)、项目财务预算安排以及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

地质环境调查同样属于基础地质的内容,是公益性事业。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的今天,在国土资源厅下设立单独的地质环境管理处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基础地质勘查处还是地质环境处都必须有专业队伍的支撑才有可能正常地开展工作,省地调队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地质勘查体制改革的方案与实施

一是将现有四个局中的某个局或几个局分别改革成为省地调队和若干个普业性矿产勘查公司,剩下的人员和未被选中的几个局实行分流、转向、市场化,我们将这一方案称之为“转改方案”。

二是将现有的四个局完全并成为一个局,然后通过剥离和重组形成新的省地调队和若干个商业性矿产勘查公司,这一方案权且称之为“并改方案”。

三是现有的四个局分别或在自愿基础上实行企业化改造,成立若干个商业性矿产勘查公司,同时投资新组建一个省地调队,人员面向全国实现招聘,重点优先来自四个局的优秀地勘人才,这一方案可称之为“建改方案”。

四是选择性地从现有的各个地勘局中成建制抽调若干个勘探队组成省地调院,然后让这四个地勘局分别或在自愿基础上融合后实行整体化企业化改造,成立若干个商业性矿产勘查公司,这一方案可称之为“调改方案”。

第4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查;策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提升社会发展的前提就是利用更加高效的方式以及技术。目前发展我国能源事业就需要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和地质勘探策略,所以就需要相关部门对该技术和策略提高重视,使得我国的技术类型以及系统能够得到创新和丰富。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技术和系统策略,才能够提升我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矿油能源的开采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地质勘探技术和地质勘探策略在能源事业发展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1现阶段常见地质勘探技术类型及其概述

1.1地质测绘技术

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探技术中起到先导作用,是通过对地质勘探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及探测,借此全面掌握区域范围内的地质信息及矿产、石油等能源的赋存规律。地质测绘技术较常运用于工程地质学实践及找矿工作中,在先进的地质测绘技术,如GPS、GIS的辅助下,对相关的探测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为地质勘探的设计及实施方案提供详实的信息参考。

1.2绳索取芯勘探技术

地质勘探技术中的绳索取芯这一技术类型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勘探实践当中,这主要是基于绳索取芯技术的显著优势。绳索取芯勘探技术省却了钻杆这一勘探步骤,能够在内套管和绳索等勘探设备的辅助下,将诸如岩石等勘探对象的岩芯加以提取,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地质勘探的效率,另一方面又凭借其便捷性,极大降低了地质勘探的工作强度。

1.3地、物、化相结合的地质勘探技术

地、物、化相结合的地质勘探技术主要是综合运用地球勘探技术、物理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等形式,达到对地质信息、矿产资源、石油赋存状况的预测、定位及开采[2]。具体地说,地球勘探技术主要以重力勘探这一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对地质勘探区域内的地壳信息及岩体状况进分析,借助于探测岩体的重力大小及演变规律,从而实现对地质勘探对象的地质情况、岩体分布、岩体密度等要素的识别及判定。在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探数据整理及分析时,主要是通过采用相关的重力测量设备的方式,对勘探区域的地质状况,岩体信息等进行实时的跟踪,如出现岩层密度大小不一等现象,可以进一步预测及推论岩体各部位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密集情况,进而达到预期的地质勘探及找矿目的。电磁勘探技术作为一种分析及研究地质勘探区域地质构造及资源赋存状况的技术类型,主要原理是通过设置磁场,在相关仪器设备的辅助下,达到对电磁磁场信息的动态追踪,根据地质勘探区域的磁性反应信息,实现地质状况勘探及矿油资源定位开采的目标。现阶段较为常用的电磁勘探技术有井中磁测、地面磁测及海洋磁测等,各类磁测技术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涉及到地面金属类矿产资源的勘探时,如铜矿、铁矿等,可以通过对地质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单元及岩体分布、断裂、破碎信息来预测相应的矿体;涉及到海洋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查,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技术,对海洋部位的地质构造状况进行深度探测,以此获取相应的油气资源赋存信息。

1.4RS地质勘探技术

RS地质勘探技术也成为遥感勘探技术,主要是借助于遥感传感器及遥感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达到对多种资源类型的勘探及地质灾害的防控。RS地质勘探技术具备了效率高、波段性及时相性多、勘探范围广等优势,并在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中,逐步向实时化、智能化及自动化方向演变。在RS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中,其通常与GPS技术进行交叉运用,以实现对地质勘探区域三维坐标的获取。在获取所需的三维坐标后,RS技术通过对勘探区域范围的物质进行光谱及晶体场特征筛选对比,最终对各部位的矿产信息加以判别。

2地质勘查策略及要点探究

地质勘查一方面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中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又需要掌握及遵循相应的地质勘查原则及策略,以提高地质勘查及矿产资源勘探的效率和准度[3]。一般而言,地质勘查策略及其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地质勘查作为一项系统全面而又具备极强专业属性的实践活动,需要严格遵守地质勘查及矿产资源勘探的客观规律,通过对地质信息规律及矿产成矿规律加以运用,以更好更快地完成预期的勘查任务及目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地质勘查受制于勘查区域范围的地质状况及自然生态环境,在采用相应的地质勘查技术时,除了要考虑该技术的优劣势外,还应重点分析研究本地质勘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如地质条件状况、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水文特征、人口密集程度等,以保障地质勘查能够实现技术与生态的有机协调。其次,根据地质勘查的技术要求及预估风险等级,在做好地质勘查规划的基础上,应适度扩大地质勘查实践参与人员范围,加深企业、社会及专业组织的合作交流,达到共担风险,增进效率的目的。不管是单一的地质勘探还是矿产,石油资源勘测,其都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性,需要在勘探过程中创新管理思路及合作模式,因而,在地质勘查实践中,要制定出详细的地质勘查及矿产勘探,开采方案,明确各部位的勘探职责,进而提高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地质勘探技术要注重丰富及创新。地质勘查带有极强的技术性,要确保地质勘查成果的精度和准度,应在结合最新的科研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及创新地质勘探技术类型,使地质勘探技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范畴,然后再针对性地做好地质勘探人才的挖掘机培养工作,达到地质勘探技术、矿产资源探测、地质勘查人才应用的良性循环。

3结论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到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地质勘察技术以及地质勘探策略的重视度有所提升,正是由于社会建设水平逐渐提高,能源利用量逐渐增大,因此强化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建设速度。有效保证利用高效科学的技术,使得能源事业发展得到指导。随着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勘查及地质勘探技术也实现了同步发展及创新,在进行地质勘查实践时,要在对现阶段常见常用的地质勘探技术加以熟悉掌握的同时,遵循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及地质勘查策略要点,使地质勘查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于文龙 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1队

参考文献:

第5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高层建筑;技术;问题;措施

1 常见问题分析

1.1 场地变形

在高程建筑工程项目中常常会出现场地变形问题,这是由于在施工地地层中存在基岩风化带或者地层土松软所致。若施工场地发生变形问题,则对高层建筑地基会造成影响,主要的影响几种在持力层以及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基底层的岩性、水文条件、土体结构、场地同地层活动地带的距离以及抗震条件等会引发高层建筑物场地变形问题,结合城市地震基本烈度进行综合考量,需要对高层建筑建筑场地进行严格规划。通过准确的地质勘探能够了解建筑场地地质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施工方才能确定最佳的施工场地。

1.2 工程地质论证由基础形式予以确定

高层建筑基础结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所使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箱式、桩形以及复合等基础形式。在不均匀地基以及软弱地基中,常使用箱式基础,该种基础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且底面积大,整体强度高。且该种基础的中空部分还可以作为停车场使用。筏板基础能够避免由于地基不均匀而出现沉降。施工所使用的桩基础能够现场灌注也可以进行预制或直接使用钢管桩,该种基础适用于软土层地基,由于桩基承载水平相对较高,且沉降量相对较小,能够依照实际的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地质特征进行确定,因此适应性相对较高,而符合基础则是依照实际的施工场地状况混合使用桩基、箱基两种基础,从而避免使用单独的基础形式致使承载力过小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基础形变过大的状况。另外采用复合基础还能够提高土体的密实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压板荷载试验是在基础完工后必须进行的一项试验,试验结果符合验收标准后方可验收,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环节相对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施工前勘查人员必须依照建筑的实际需求勘查施工所在地地理情况,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制定合理、科学。

2 地质勘查过程分析

2.1 划分勘探区域

依照现有的报告以及勘查经验,对施工场地的稳定性进行鉴定,同时对施工地区地质状况进行初期分析。

2.2 统筹规划

施工场地划分区域后需要针对建筑工程条件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地质报告,便于建筑功能带以及建筑特性的规划。这一环节中,主要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尤其在地质测绘中,需要结合施工地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质结构、地貌特征等,并且需要注意,勘测的序曲应当大于实际的施工区域,必要时还应当进行实验室研究,并派驻勘探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长期观测。

2.3 详细规划

完成统筹规划后应当进行具体的地质勘查工作安排,主要针对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结构以及活动层分布、水文状况等进行勘查。以建筑地质资料为基础,针对建筑及其配置条件进行确认。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勘探、研究、外部条件试验、地形测绘与观测等内容。

2.4 局部设计

地质勘查工作在进行局部设计时主要是向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岩土勘查报告以及基础的地质资料。从而确定建筑施工项目所需要的基础深度以及建筑形式,并初步对工程造价以及工期进行评估。这一阶段,勘查人员需针对基坑埋深以及测点间距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并选取大面积勘查区域,因此勘查量相对较大。

2.5 针对局部建筑物设计勘查报告

高层建筑地质勘查工作需要为施工提供有效准确的地质数据,在设计地基结构以及地基的加固和地质条件的改善中,地质勘查数据资料作为基础要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局部建筑勘查报告中还应当针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坑孔深度的判定、各层物理指标的确认,依照实际需要还需要进行抽水以及载荷试验。

3 地质勘查质量保证措施

3.1 明确规章制度

在勘查过程中需要将施工所需要的各类地质勘查规范予以明确,在开展勘查工作钱详细掌握施工所需要的各项岩土勘测内容,从而明确勘查内容。勘查过程中以书面形式将工程结构体系、用途以及使用荷载表述出来。同事结合施工实际环境针对勘查工作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并依照实际的勘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表,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依照资料整理土工测试结果报告的步骤推进勘查工作,勘查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取样试验指标、原位测试指标以及钻探施工指标等。在勘查中一旦出现同规范要求不统一的问题,应及时对资料技术进行调整。

3.2 加强现查监管,提高勘查质量,保证勘查结果符合施工标准

在开始勘测前,要对建设方给出的前期测绘图纸做好现场情况的复测工作,确保其有效性。同时还要核对钻机设备的钻杆长度与尺寸,保证其各部分技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岩土勘测过程中,对应原位测试要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等制度规范的要求,采取科学的钻井方式,在进行岩层钻井时,需要按照岩层强度来判定钻进速率,在钻井深入地下水位下部的砂土、粉土以及软弱土层时,可采取泥浆护壁钻井法,并严格控制钻井速率,除此以外加强取样管理,在进行土体取样时,勘察人员应控制钻杆尺寸,严禁通过切取岩芯管方法来获取原状土样,对原状土样需要及时贴定标签并妥善保管,在测量水位和高程的时候,其中确定高程时首先确定黄海高程,如果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假定高程,尤其是把基准点埋置在不易受破坏的区域,应在完成工程施工后统一测量地下水位,工程师需要对外界资料保持核对与沟通,并做好验收准备工作,确保持力层取样与原位测试两者的个数符合要求,除此以外,还要重视强化持力层的控制与起伏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区域进行小范围钻探,同时探明实际情况。

3.3 工作人员加强勘测数据方面的提取,重视地勘报告数据与有效性

做完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勘查数据之后,还应在结合项目情况及周围情形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从而确保土层划分合理性与数据测量准确性,并加强与结构设计人员互相沟通,详细说明差异较大参数,确保设计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地质情况。

3.4 勘查成果归档,重视勘查复核

在进行地质勘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施工场地土层层位状况进行仔细核查,准确掌握施工所在地附近是否存在暗涌、防空洞等地质状况。为了确保地基质量符合施工标准,通过对地基质量进行检测,指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另外,勘查人员还应当针对已经竣工的高层建筑定期进行地质复查,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同地址勘查报告不一致的地方应当明确记录并进行分析。依照勘查报告对施工场所地质勘查结果进行总结,从而保证勘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工作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环节。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予以保证,确保勘查内容没有遗漏,并确保基础结果方案以及处理科学可行,同实际需要相适应,从而保证后期的施工中,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田之旭.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第6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质勘探的概念及意义

地质勘探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的岩层、地质构造、岩浆岩、地下水及地貌特征进行测量、调查的研究工作。根据性质,可以分成很多类型。如以寻找为目的的地质勘查,以寻找水资源为目标的地质勘查,以修建水库及交通设施为目的的地质勘探等。另外,还包括海洋地质勘探、地热地质勘探、地震地质勘探及环境地质勘探等。选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通过地质勘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找矿工作,获得最大的勘探成果。另外,应用地质勘探中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对提高找矿的准确度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勘查找矿方法的注意事项

我国目前的地质勘查找矿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着地质勘查效率,同时还影响着我国各大重金属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现今使用的地质勘查找矿方法的缺陷,应该采取一定的弥补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思考:

(一)重视区域地质勘查

重视区域地质勘查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查的效率,因为典型的区域能够代表整体,因为对区域地质进行勘查不仅能够节约勘查成本,还能够降低勘查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在区域地质勘查时,需要做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尤其是该区域周边的地壳运行情况,只有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勘查,才能获得具有良好的效果。地质环境的勘查能够为后期的找矿提供依据,更有利于的开发与利用。区域地质勘查要求勘查人员了解地质构造知识,并且依据当地的情况,分析出地质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具体关系,以此为后期的找矿以及开发奠定基础。

(二)注重总结分布规律

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如果勘查人员能够总结出该规律,即可以使用矿区带找矿作业的方法,以此来提高找矿的效率。分布规律的总结是使用上述方法的关键,尤其是大部分规律,勘查人员需要更加认真仔细的总结,以此来为后期的勘探提供依据。分布规律的总结是建立在大量的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对断裂相交情况的分析,尤其重要,这是找矿作业的基础。虽然不同类型的矿区其分布规律略有不同,但是地质构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完全可以互相作为参考借鉴,以此来提高我国整体的勘查效率。

(三)注重健全找矿信息

丰富的找矿信息是地质勘查人员进行作业部署的关键,这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策略。健全的找矿信息不仅指导着前期地质找矿工作,同时还影响着后期找矿工作进展,所以要不断地健全找矿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找矿信息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找矿作业的效率。健全找矿信息需要找矿人员及时关注动态信息,随时关注随时更新,尤其是不同种类信息,更需要加快更新速度。科学部署找矿工作决定是开采的效果,而健全的找矿信息决定时找矿工作部署是否科学合理,因此注重健全找矿信息非常关键,应该引起地质勘查人员的重视,以此使我国的找矿作业有序化的进行。

三、地质勘查技术分析

(一)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技术

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就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所要勘查的地质区域进行定位。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卫星定位,测量出地质勘测位置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所要勘查地质的具置。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具有全球全天候定位,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仪器操作简便等优点。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的优点,根据不同的地质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勘查。

(二)遥感地质勘查技术

遥感地质法是随着技术时代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它主要是通过遥感平台上装置的传感器,不需要和目标近距离的接触就可以接受目标反射或发射的各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信息,然后通过一些设备,对这些电磁波信息进行翻译、处理,从而达到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和识别的目的。遥感地质法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的一种方法。遥感地质法以各种地质体和某些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通过综合其他的地质资料,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产情况。遥感地质法具有调查面积大、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当中,通过遥感勘查,制作地质勘查地图,得出一定的地质数据,达到区域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

(三)地质填土勘查技术

地质填土法是地质勘查工作的一种基本的勘查工作方法,主要通过对地质勘查区域进行系统的地质观察,制定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标明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形成、赋存的地质条件,从而为后期的地质工程提供资料依据。地质填土法贯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各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地质勘查工作内容的不同,地质勘查图的比例尺也要相应的变动。

(四)数学地质勘查技术

数学地质法主要是利用数学、电子计算机、地质学等学科对地质进行勘查的方法,它从量的方面研究和解决地质勘查中的有关问题。数学地质法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地质数据的统计分析、地质数据储存、索取、自动处理等

(五)数字摄影测量勘查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勘查法是利用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像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数字影像测量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可以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测量,数据率高、可以方便获取大量数据、适应性好、便携性好等特点。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利用数字影像和卫星遥感对地质进行勘查测绘,可以使所采集的数据图像更有丰富性、实时性、精确性。

(六)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地球化学测量方法主要是从各种地质系统中采集样品,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地球化学理论,对这些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处理,从而找出所要寻找的地矿。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适合用在矿产地质勘查工程当中。

四、地质勘探技术在找矿中的应用

(一)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探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所以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构造时,应当将不同勘探手段综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各项勘探技术的功能。此外,通过综合应用不同勘探手段,可以实现技术间的互补,避免使用单一技术无法预测隐藏矿床而造成疏漏。另外,在将物探手段和化探手段结合时,应当以成矿地质为基础,并对二者的勘探信息及成矿条件进行说明,在结合过程中,对结合后对整个勘探思路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解释。将这一系列勘探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找矿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地质勘探的创新与整体部署

1、提高勘探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技术及实践能力的培训

招收地质勘探方面的新型人才,在此基础上,组建创新型的勘探队伍,并对不同的人员进行细分及分组。这样,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激发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化信息,密切注视国内外的地质勘探新动态、新方法,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对进一步加强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矿产勘探规划方案

根据勘探工作的需要,制定可行的矿藏勘探实施方案,并根据勘探的公益性及商业性,适时展开勘探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勘探的重复性及零散性,实现全国各地区地质勘探的统一目标。

3、合理选择矿产开采方法和选矿技术

当对某一地区的矿床进行勘查后,往往会发现该矿床不是由单一矿种组成,而是有多个矿种共生或伴生。这时要根据主矿种含量和伴生矿种含量的多少,选择合理的勘探方法,根据勘探方法选择合理的开采手段,兼顾伴生矿石的开采回收。当进入选矿阶段,要选择能最大化综合回收伴生矿产的新技术,这样能最大化利用矿产资源,而最小化减少资源浪费。

4、制定地质勘探标准,并完善勘探规范

通过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勘探人员的业务水准。另外,强化勘探监督,合理布置找矿时的勘探、详查、普查及地质调查等工作。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换代,地质勘探工作也出现了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设备。这些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勘探结果更加准确,勘探过程更加简易。此外,在吸收引进新设备的同时,地质勘探也应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遥感技术纳入使用范围,使勘探工作逐步向着自动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水平.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112-113.

[2]郑家贵,殷瑞峰,简平.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3,05:271-272.

[3]孙景先,王玉东.地质找矿的地质勘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90.

第7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人力资源;资源管理

一、简要了解地质勘查及其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有一所知名度非常高的985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什么是地质也不懂得什么是地质勘查,那么,为了文章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也为了能够解释更为清晰,我们就先来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地质以及地质勘查的必要性。

1.简要了解地质及地质勘查

地质笼统来讲就是地球的性质和特征。其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由于其并非我们本篇中所主要分析对象,所以,接下来便不再过多赘述。而地质勘查通俗来讲就是:依照既定的规定及标准对不同种类的地质现象及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分类。以便于为日后所用。了解了什么是地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了解一下地质勘探及其必要性。

2.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消耗过快,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这也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针对于一些因素和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此来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1]。就我国地质地理大环境而言,为了能够拥有更加深入性的发展了解自身条件尤为重要。我国地质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想要谋求更长久的持续性发展就一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对不同地质地理环境的特征分析对其发展制定合适的发展方案也是非常必要地事情。所以,进行必要地地质勘查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对地质及地质勘查进行了简要了解,接下来我们就地质勘查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产生问题

想要对现状进行改变就一定要先了解其状况并作出具体分析,接下来,我们就地质勘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地质勘查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为了有效推动我国明显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工作,此举意义重大。当前很多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顺利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但是目前很多地质勘查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其自身的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出有效地策略[1]。现阶段我国地质勘查单位在自由模式发展下的市场经济面前明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由于长时间处于计划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中,与新时期相比我国的地质勘查单位就显得较为陈旧落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其落后性。

2.人事管理模式陈旧

在长期传统型企业事业单位模式下,我国地质勘查单位明显出现了“围城式”结构:员工基本都是按照终身性进行工作,单位中出现了“只进不出”的现象,加之各种传统观念的加持又产生了“只升不退”的现象,在单位中只有职务迁升几乎不存在贬职或辞退现象。也正是因为上述的现象,从而导致地勘单位人员整体结构臃肿冗杂,这种现象就会加大工作惰性,甚至严重将会出现工作推诿产生“踢皮球”状况。

3.工资平均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我国倡导员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工酬模式,但是一般传统的企业事业单位大多数还是以原有的“同工同酬”模式来进行工资发放,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必然结果。

4.绩效考核标准模糊,呈现形式化

对于国家性的企业事业单位,最常见的员工评定方式就是绩效考核,而传统单位模式中:考核标准模糊、员工积极性低下加之领导不够重视逐渐导致了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呈现出形式化、虚假化,变得名存实亡、形同虚设。而这些则更加剧了员工间不满情绪的增长。不利于单位更加高效长久地发展。

5.人事培训力度不够,人员专业知识储备普遍落后

很多传统模式中都不重视人事培训与员工培养,常常会出现培训形式单一甚至不培训的现象。大多数单位奉行“实践出真知”,所以在人员调动与培养中重使用轻培训,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必要培训,从而导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不充分,加之员工自身也并没有素质培育意识,所以造成单位整体落后陈旧,难以有更深入长久持续发展。而综上所归纳总结的一系列原因,都将必然性地造成了单位结构模式陈旧落后、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积极性低下等一系列问题,长此以往,其单位发展前景状况可想而知,着实令人堪忧。

三、新时期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析

在前面我们较为详细具体地对我国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及将会产生的问题及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此为根据提出一系列修改与发展战略分析。

1.进行人事模式的必要调整

由于传统形式导致了单位产生了“只进不出、只升不降”的现象从而导致地勘单位中整体结构臃肿、工作人员冗杂。针对这一现象及其所产生的问题,地勘单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人员结构调整来进行解决。比如:进行人员筛选从而优中选优为单位选拔出优质人才、调整员工职务变动模式,秉承着“位高则能者居之”原则,选择出真正有能力肯办事的领导阶层。并且要进行必要的人员裁剪,使得整体的单位结构更加简洁、灵活、高效。

2.更改工资模式,实行多劳多得制度

针对单位传统的工资平均化模式,要进行必要调整与改变,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有必要以国家所大力倡导的“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为基准,对积极且优秀的员工进行必要奖励(加薪、奖金、升职或物质性奖励都可以作为考虑范围,在此不做具体要求),从而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通过差别化、等级化的工作薪酬待遇,使员工产生竞争力,然后提高工作效率。

3.明确考核标准,进行具体实施

对于绩效考核规则模糊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规则明确,实行量化考核,进行具体实施。制定出清晰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真正落到到一月一评、一季一评、半年一总结、年底大总结。对符合标准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处罚,从而更好地调动员工之间竞争力与工作积极性。

4.加大人事培训投入,提高员工综合素养水平

关于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与专业知识储备普遍低下的现象,最主要地就是领导者要具有长远意识,甩掉“员工就是包袱”的陈旧观念,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从而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综合素养。就培训力度不够和培训形式单一而言,单位决策者要有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尽可能地丰富培训形式,充分提高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而就员工而言,其自身也要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提升自身素养。综上所述,就是新时期地质勘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随着新时期的各项发展,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以外更重要地就是增加必要地科技投入培养新型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

四、结语

通过对地质勘查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希望能够使得新时期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与完成。想要在新时期谋求更加长远深入地发展就一定要锐意创新、敢于改革,通过对陈旧落后地改变换取更好更优质地发展。本文中尽可能地对整体状况及影响进行了详尽分析,提出了可行并且行之有效地一系列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有需要的各位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引言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地质勘查单位、矿业公司开始不断走出国门,国外地质勘查项目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入佳境。据相关数据显示,至2009年末,中国地质勘查企业通过合资、独自、合作以及购买股权等多种方式开展地质勘查项目900余例,涉及地域之广达到70余个国家,金额达到830余亿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色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以及中冶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成为“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许多民营企业也成为后起之秀。从上述数据与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质勘查项目具有投资高、项目复杂、涉及主体较多等特点,这就给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具备通常国内项目财务管理的基础,还需要结合国际行业法规以及监管要求、项目涉及国家、项目资金链条等因素加以调整与完善。

一、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不完善

国外地质勘查项目所需的资金额度往往很大,项目工程的不可预见以及不可抗力因素也较多,因此其资金管理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资金的履约风险较大。地质勘查项目客观上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不可抗力的因素较多,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因此,许多国外的矿业权人往往更加倾向于与非法人性质的企业合作,并且采用项目部制,大大节约了协议成本,快速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但是,由于很多国家并没有完全开放矿产资源的市场,中国国内勘探单位仅仅凭着一份合作协议开展项目工作,其面临着非常大的履约风险,给地质勘探企业带来巨额资金损失。其次,与项目相关的资金融资结构单一。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众多地质勘查项目中,有64%左右的项目资金是由地质勘查单位自筹的,即通过国家的专项资金来筹集,这种方式的资金融资结构使得地质勘查单位承担着过重的资金压力。此外,在资金的管理运作上,境内地勘单位缺乏相应的跨国管理人才,无法保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安全运用。

(二)项目预算不能够满足项目的发展需求

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耗费的各方面资源较多,因此预算管理对于成本节约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管理是根据《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财建[2007]52 号)来执行的,主要强调“量、价”预算方式,即预算经费主要是按照与项目相关的实施方案所需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量,按照所规定的预算标准得出,比如项目工作中所需的地质测量、钻探、物探等。在经费的会计核算上则是采用地质勘查项目、工作手段、与工作手段相关的费用三级科目来进行核算,对经费进行详细的会计记录。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方式以及会计核算可以看出,中国关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仅仅涉及所采用的工作手段的预计经费,并没有包含会计核算中的一些明细科目。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从综合预算标准出发来进行项目的预算管理较为便捷与明了,但是对于国外项目施工单位来说,由于项目较为复杂,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并不清楚关于具体费用的构成,没有标准可以参照,使得财务管理会出现漏洞,发生专项资金舞弊现象,影响项目的开发。

(三)财务管理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

对于跨国地质勘查项目,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项目往往涉及的地域较为广阔,并且常处于非常偏远的地方,使得其财务管理缺乏最基本的信息沟通。一方面,由于中国地质勘查项目的资金是由国家专门补助的专项资金,有着严格的项目批准标准,使得项目资金申请手续较为烦琐。在重重审批程序以及繁琐的手续下,加之其财务管理信息沟通不便,往往会出现由工程人员采取个人带汇方式零散的带出境外,即资金的审批进度跟不上项目的开展进度,也无法通过恰当的渠道汇往项目施工账户。这种状况将导致会计核算中出现较多的挂账,并且金额大、时间长。此外,对于通过境外的合作方转向项目部银行账户同样需要国外合作方的配合。由于信息沟通受到阻碍,往往会带来项目资金的对账工作较为滞后。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财务管理各个方面运行不畅。对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来说,其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财务管理中对于资金予以管控的方式主要是按照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资金的拨付。这就要求全面掌握项目开展进度、工程完工质量等。但在实务过程中,由于信息的补偿,使得财务部门汇总的相关数据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或者一些简单的百分比与文字描述,使得财务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也需要足够的信息沟通来确定预算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及时调整。

(四)项目内部控制不健全

国家关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指导大多集中于专项资金管理,即《国外勘查项目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具体申请、批准以及后续运用、监督检查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对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财务管理仍然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比如预算管理、外汇管理等。针对项目链条上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忽略内部控制的设置流程,而是将重点放在对项目技术方案、项目专项资金等的管控上。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结合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自身的特点予以建立,没有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起更为细致的监控制度,尤其是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金额较大的挂账、费用去向等的监控。

二、加强国外地质勘查项目财务管理建设

(一)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完善

国家应当助推地质勘查企业,扩展融资渠道。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资金主要是由内源融资的方式来形成,这就使得其所承担的资金风险较高,项目运营阻力较大,也因此中国的地质勘探项目在国际上处于较为劣势的状态。国外地质勘查企业往往采用多元的融资渠道来分散资金风险,并且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就已开始进行多方面的融资。日本对于跨过地质勘查项目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个海外子公司以及合资企业,扩展融资渠道,比如日本国家油气金属公司。实际上中国在扩展融资渠道上存在着较多的优势,比如人力资源优势、装备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等,经过多年的实战演练,中国的地质勘查队伍已经逐渐变得强大、完善,不仅拥有精干高效的地质勘察队伍,而且拥有完备的勘查设备,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预算管理完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十分重视,会采取一系列的于素昂管理方式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中国也应当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有关国外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的经验,构建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针对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以及预算标准予以细化。结合中国关于项目预算的会计核算方式,建立详细的预算标准,而不是仅仅对项目层次的经费进行预算,严格控制差旅费等具有较高灵活性的费用,建立完善的报销制度。其次,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针对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特点,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重点关注设备购置费用、设备维护费用以及相关材料费用。结合编制标准对这些经费开销留有一定余地,使其具有恰当的灵活性。最后,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欧美国家有关地质项目的主管部门每个月都会对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予以复核和检查,然后召开资金使用研究会议,对预算经费进行调整。中国相关财务部门也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对预算资金或者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方式,监督其执行情况,比如有关国际法律法规的要求、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

(三)加强项目信息沟通系统的建设

在加强信息沟通上,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予以完善。首先,建立中间机构作为服务机构,为国外地质勘查项目提供信息传递。要为国外地质勘查项目提供投资环境信息,即其所要投资项目的具体环境,比如项目立项条件、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成矿条件与成矿背景、开采难度、合作谈判事项等,以决定项目资金的去向。与此同时,要涉及到相关项目指导、财务信息的更新与传递等,这就需要服务机构建立具体的职能机构。比如信息部门,即负责信息收集整合,传递;技术指导部门,即结合相关经验以及以往项目案例来分析项目背景,进行投资指导;财务管理咨询部门,即负责提供经费核算、资金管理、相关绩效评价与考核等信息。其次,建立一套灵活运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达成信息共享。值得注意的是,这需要项目所在国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得到当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才能顺利地形成多方信息共享,省时省力。

(四)加强项目内部控制建设

由于国外地质勘查项目工程持续时间较长、工程量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由于项目较多,并且各有特点,不可能每一个项目都配备一名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就需要各个项目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以及非常细化的支出流水账,以备资金的监督与复核,做到账款分离。针对项目工作流程中不同的文书,应当进行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并进行完整的保存。比如,工程作业指导书、野外工作记录、程序文件等文书,以达到对外出经费等开支的严格审查与控制。尤其要注意对报销单据的审核与批准,关注外币折算率的使用,必要时采取定期报告的制度。

第9篇:地质勘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1.1全球定位法

全球定位法是指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对施工场地的地理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找到施工场地的准确地理位置,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全球定位法的运行原理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卫星定位的先进技术,获得详细的目标地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数据,多个卫星的综合数据可以获得目标地的具体地理位置。由于该技术具有监测时间长、定位准确度高、仪器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等多项优势,因此在地质勘测中被经常使用,也是地质勘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

1.2遥感地质法

遥感地质法是作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探测手段,在现阶段的地质勘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的电磁波信息传递来确定和识别目标,还需要相关的设备来处理电磁波中蕴含的信息。遥感地质法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完成对施工场地地质环境的勘测,并依据勘测数据绘制出施工场地的详细地形地势的地图,为施工勘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确的指导,拥有勘测面积广、获取信息速度快、所需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势因素,可以提高地质勘测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一定的地质勘测时间,为建筑工程的及早竣工提供一定条件。

1.3数字摄影测量法

数字摄影测量法是摄影测量学的一大重要分支,具有精确、高效、稳定、快速等诸多优势,还有最为重要的优势就是不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并且测量设备易于携带,有助于勘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2做好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方法

2.1制定严格规范的地质勘测工作制度和规范

首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负责人应该在正式开始之前对相关的岩石勘测技术、方法及要求只有充分的了解,并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包括建筑的用途、结构、负载量等等,除此之外,负责人还要知道如何在实际勘测和规范制度出现矛盾的时候如何妥善处理;其次,要在地质勘测工作开始之前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可以根据实际的勘测情况作出合理的变动和修改;要提前列好勘测工作的勘测项目,并对每一项勘测制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勘测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工作时间;最后,要安排好所需要进行的勘测项目的勘测顺序,包括取样、钻孔、实验、记录等,保证勘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对勘测现场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

在正式开始施工现场勘测工作之前,地质勘测工作的负责人员需要仔细核验建筑施工的组织者出示的各种资料和施工现场是否有较大的出入,还有要注意勘测所使用器械的具体型号、尺寸及其他技术参数是否合乎相关文件的标准;在进行地质勘测工作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还要在进行钻孔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岩层条件确定不同的钻孔速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当钻孔的位置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要放缓钻进速度,确保岩层受到最小程度的破坏;在进行取样工作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切忌通过切取岩芯进行岩石取样,对于已经完成取样的岩石要用合理的存储方法小心保存,并做好样品名称的标注,避免因标注不清导致的岩石样品之间的混淆;要把握好测量水位的时机,不可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进行水位的测量,一定要在施工告一段落后进行水位的测量工作;地质勘测工作的负责人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中的监督工作,保证勘测活动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序进行,为建筑施工提供丰富的地质、水文等方面的数据支持,加快建筑施工的进程。

2.3地质勘测工作结束之后要完成高质量的勘测报告

在地质勘测工作结束,获取并记录好详细的勘测数据后,要对勘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及分析,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及展示,增加勘测报告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注意在进行勘测报告的撰写的时候和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紧密结合,还要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做好衔接和沟通工作,对具有特殊性的勘测数据作出必要的解释及说明,避免因为衔接不当造成的误差,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始。

2.4做好回访工作,总结工作成果

建筑工程地质勘测队伍要在建筑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次对岩层的情况进行勘测和分析,确保土层没有防空洞等情况的发生,避免因为勘测工作的疏漏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还要及时检查地基是否符合条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地基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再次做好监测工作;另外,地质勘查工程队伍在做完日常的地质勘测和复检工作之后,要对地质情况等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要注重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的地方,分析该地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为日后的地质勘测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质勘测水平的提高,为建筑工程提供更为坚实的相关数据支撑。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勘测起到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往往可以决定整个建筑项目施工是否成功。只有对地质勘测工作重视起来,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做好相关勘察记录工作,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及精准性,才可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设计方案,保证施工建筑的稳定性,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结,做到施工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潇 单位:山西省矿山调查测量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