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黔东南州城镇化概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市15县。全州土地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尽管黔东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水能开发条件优越,旅游优势明显,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交通发展滞后,从工业化进程来看,黔东南仍然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初始阶段;从现代化进程来看,黔东南州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随着全国城镇化步伐推进,黔东南州提出“工业兴州”、“城镇带州”等战略决策,明确提出了20个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实施主体、资金筹措方式等内容。至2013年黔东南州列入全省100个产业园区建设工程的园区1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511”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示范园区2个。
(二)网络及网络产品构建情况
为调研网络文化建设情况,笔者通过对凯里、台江、黎平、锦屏、雷山、施秉、三穗、黄平、镇远、从江、天柱等县的13个乡村城镇化地区的考察,获取了第一批数据。为了利于比对,同时对部分尚未规划为城镇化的较落后村庄也进行了考察,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这样一些结论:近年来,被列入城镇化的乡村网络产品普及率大幅攀升,14、15岁以上年龄的人都有手机,中老年人一般用于通信,通信费采用“村村通”方式,手机价格不高;年轻人讲究品牌,除了电话通信还要求能上网。电脑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拥有,少数家庭除了台式机还用笔记本。基本上都接入互联网,接入方式在旅游景区、经济较好的村寨已经是4M光纤接入形式,大部分地区是电话线2M或4M接入。从黔东南州移动部门了解到最新信息是:全州移动光纤已经覆盖镇一级地区,被列为开发区的村寨2013年内光纤要求覆盖,非开发的村寨实行“村村通”正在建设,而对于较偏远的目前采用无线CPE方式。电信网对列为开发的乡镇目前光纤基本覆盖,乡村还是电话线上网,月租都是100元以上。对于偏远村寨需要村民自行组团,往往是20户以上才安排光纤入寨。那些没有被列为城镇化的村寨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都普遍低于城镇化地区。
(三)城镇化地区的网络文化状态
网络的使用主要以问卷形式获取,每个村寨提出4到5个问题。我们发现一些跟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不一样的少数民族“城镇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城镇化村寨的居民能充分意识到网络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利用网络产销农副产品已经是人们必备的手段。
2.网络加快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除日常生活外,少数民族对汉语言的学习速度更快、使用更熟练。
3.网络比之于电影电视给城镇化居民带来的信息量更多,人们在获取外在庞大信息的同时,一方面是兴奋,另一方面是无所适从。
4.对于网络的接入,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小孩沉溺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问题。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及涉黄视频对城镇化中的儿童、年轻人的影响严重。
5.曾经在城市里出现的网恋问题,对于城镇化的居民一样不可避免。有趣的是网络加速了苗、侗女子跟城市男子的通婚比例。
6.大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对网络及网络产品的使用有明显的抵制情绪。
7.被城镇化的乡村其文化特色对附近农村影响较大,有辐射作用。
二、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信息数字化文化,它具有虚拟性又有开放性,即有个人化特点又富于互动性特色。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方式发生变化后,随着环境及社会组织的变迁,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教育和学习都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改变。对以下问题逐个进行分析和探讨:
1、针对网络游戏问题,大部分城镇化地区的小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不做实名登记,在回收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1540份问卷里,有1103人认为网络给他们个人最大的吸引力是“玩游戏”或者跟玩游戏有关。看来家长对家庭网络接入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重要的特殊问题,就是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成人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数是儿童和老人。儿童自身没有太大的约束力,老人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溺爱,另一方面是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跟城市教育本来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在由于网络产品出现,教育上的距离不是由于有了便捷的学习形式、良好的教育平台以帮助人们缩短教育差距而是由于网络监管不力造成游戏或黄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
2、由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出现,原来信息较为封闭的农村乡镇现在依托网络能较快地跟外界沟通交流。这使得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城镇化居民彻底打破了信息闭塞的局面,为养殖种植、小作坊生产的产品能与外界的供求紧密连接起来,生产和经营较之原有的盲目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网络接入迅速、电脑购置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当然,乡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更是积极配备电脑及相关设备,加强资源共享与办公自动化建设,这也给城镇化地区的广大居民提供示范作用。在回收的问卷中,有超过80%的人认为网络的好处在于更加利于人们沟通和交流。
3、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淳朴,农民文化水平较全国其他地区偏低。城镇化地区的经济好转往往是由于出让土地而导致,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人们的表现形式出现多样性:对于曾经外出务工、对城市生活有所感知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欣然接受甚至不加选择的感知着网络文化。在他们身上,传统文化迅速消失。对没有或较少离开本地区的妇女和老年人,人们更多的是留恋本民族留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他们普遍缺乏城市化生活的习惯和观念,表现为对新兴的网络文化既兴奋又茫然,无所适从。于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在这里或者融合或者冲突。一些年轻人沉溺于视频观看,沉溺于游戏,也有迷失于网络出现网恋行为;部分老年人则由于网络操作的复杂性及自身动手能力较弱、学习能力差而拒绝网络、抵制网络。
4、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文化有辐射效应。当少数乡村被城镇化以后,看着城镇化地区农民变居民,人们迅速富裕,其周围村寨的居民无不怀着羡慕的心情。他们期盼着自己的家园也被“城镇化”。在叹息的同时、一些年轻人也不甘落后地仿效着被城镇化的居民开办养殖种植业,或者干起一些小手工作坊、农家乐等。他们会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跟已经城镇化地区的人们一样拥有高档手机、电脑及相关网络产品,跟人们一起谈论网络上的新鲜事情,玩网络游戏等。经调研,在城镇化地区旁边的农村,网络产品拥有数远远超过偏远农村的数量。用农村话语来说就是为了“赶伴”。不会用手机上网、不懂得网络及相关事情就会被别人看不起。
5、在婚姻方面,民族地区尚未进行农村城镇化以前,原城市居民跟少数民族地区的苗、侗妇女通婚情况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好,娶了这些地方的女子家庭负担重;二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女子理解不够,认为她们文化素质不高,生活方式落后,不利于共同生活。城镇化后,这些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经济方面由于土地赔付,部分苗侗女子的家庭经济状态发生急剧转变,有的甚至远比城市居民更加富有。网络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女子更加方便地仿效城市居民穿着打扮;另一方面使得双方通过网络有了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多的城市男性发现少数民族女子不仅纯朴自然,天生丽质,而且性格温柔大方,勤劳善良,相当多的人还非常通情达理,生活方式也相近。城市男性跟城镇化地区的苗侗少女结婚率越来越高,当这个渠道打通后,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就形成了。民族间的通婚不仅能促进城镇化建设,更能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三、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性和文化环境,他同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随着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城镇化地区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人们对网络产品的认识及其文化消费缺乏甄别,人们一方面急需网络知识的学习与使用培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管理及相关法制建设亟待加强。严禁网络诈骗、网络涉黄等在城镇化地区泛滥,这样才能使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城镇化地区的居民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了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有了交流平台和信息空间,不仅地区经济得到了相应发展,还能使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得到进一步加强,促进民族和谐与发展。
(三)网络文化给城镇化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具体仔细。但是,网络文化的发展不能过于急躁,应该注重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积极构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让民族文化在城镇化地区焕发新的魅力,使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共存共生。
四、结束语
一、今年,争取文化活动中心动工兴建;做好博物馆馆内展厅布置并投入使用;做好体育馆前期准备工作。
二、通过举办广场文艺晚会、节日文化活动、民间艺术展演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主题宣传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举办全县农民乐队汇演等活动。
承办3月份茶叶节文艺晚会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今年,要围绕县重点工作,开展“文艺宣传”演出,全年计划送戏130场左右。
三、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点做好*大院修缮工程;在建立*高腔传承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建立道惠夫人戏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建设。
四、全力抓好乡村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争取*等乡镇文化站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等乡镇文化站动工兴建;对村级文体活动室的乐器、音响等硬件设施给予增添。
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点,拓展共享工程的覆盖范围。
五、继续开展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以节庆活动和广场活动为重点,以企业文化为依托,与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相融合,开展文体活动。
抓好文艺创作及体育创新。力争创作一批立足民间、生动鲜活的文艺精品;拓展体育活动内涵,充分将体育活动与部门、企业“联姻”,整合资源,使体育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得以进一步深化。
县文广局将组织培训乡镇文化员、农村民间艺人,挖掘一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精品。
六、按照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扫尾工作。在此基础上,调整充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筛选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文物精品,申报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名录。
公布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一批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结合,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整理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利用各种平台加以推广。
七、做好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推进政府部门及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同时抓好文化市场审批工作,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八、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在全县20个乡镇均设立图书流通站,设立村级图书流书室20个,为文化示范户送去图书。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背景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但在自主创新方面相对落后,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支撑互联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
我国的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应该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的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我国发展的资源约束趋紧,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民生存和民族延续。节约资源、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紧迫任务。
信息资源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宝贵的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智慧城市已经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服务全面丰富,网络文化繁荣发达,人才队伍素质高,双边、多边的国际交流活跃。
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的能力,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涵盖城市的所有方面:人、财、物、天、空、地、工、农、商、学、警,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实体与虚拟;感知他们,分析他们,顺应他们,调节他们,控制他们。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能生态城市等层次;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和家庭(见图1)。让整个城市,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融入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方针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方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折旧等政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是促进信息消费,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信息消费
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逐步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
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开展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关乎民族的未来。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当前,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应该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加强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行动
切实改善城乡规划
建设智慧城市要搞好规划。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建设工作区、居住区。需要淡化城市功能分区,以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重点,积极引导混合用地;强调土地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
规划建设综合功能社区,把工作和居住、购物等活动场所有机地组合在比较紧凑的地区,重新规划城市交通体系,协调运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通过道路、轨道交通和通信电缆与电磁波的“流动空间”构建城市体系,形成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结构。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优先发展生产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依靠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
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各类所有制的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网络资源;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101-0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质的网络资源平台在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推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1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原则
1.1 立足延展性 受课堂教学时间所限,专业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成为增加课程学习弹性空间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而广泛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尤其是较为细碎的专业知识和较为新颖的前沿理论,由于较难或无法及时纳入某一课程知识网络体系,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延伸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图像、音像、影像以及电子书籍等资源建设,使得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成为专业课程传统纸质教材的有益补充,完善立体教材开发。
1.2 凸显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作为近20a来教育界的代表性观点,要求改变以往以集体式、满堂灌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导入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团队学习法等注重和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提供大量的、多元化的、可讨论、可参与的专业学习资源,让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有所侧重的学习,以凸显其学习主体性。
1.3 加强实践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施专业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识别、诊断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在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性环节设计,如实验实训、案例分析、扩展思维训练、项目讨论等,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注重互动性 注重学生与系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开发人C交互系统以实现自动批改以及答案显示功能,加强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设置虚拟教师供教师与学生交流,并结合教师微信、微博、博客等链接,增加教师课堂之外“传道、授业、解惑”的渠道;设置论坛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多主题交流,获取多元化信息。
2 农村区域发展网络资源平台框架构建
围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科特征、专业发展规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前景等进行专业网络资源平台框架构建。
2.1 专业基本情况 包括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修业年限、毕业最低学分、授予学位、相近专业情况等。此外,针对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于第五学期进行农村发展规划与设计、农业多功能性产业、区域发展与乡村治理等专业方向分流,以及学分制施行等专业相关制度进行介绍。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让专业学生、教师对专业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2.2 教学资源 包括专业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后扩展阅读书目、专业经典文献电子书、教学案例、习题集、在线测试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介绍及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等。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专业学习资源。可结合专业重点与课程师资资源情况,录制微课、课程视频等,供学生巩固学习,推动课程资源共享。
2.3 教学团队 较全面介绍参与专业授课与建设的教师,包括其研究方向、职称、职务、学历进修背景、科研项目主持与参与经历等,为施行本科生创新导师制和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奠定基础。可开辟以教师个人或课程主题、专业主题的“网络虚拟教室”,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相关专业问题讨论。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专业教学团队资源更加深入了解。
2.4 科研竞赛 一方面关注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包括全国、省、市、校、院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行业相关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营销策划大赛等竞赛信息,帮助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尤其注重总结历届竞赛中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的信息动态,以提高学生有针对性参加竞赛的胜出率;另一方面关注国家、省、市、厅等各级各类科研申报通知、科研动态信息,与学科相关的前沿资讯等,帮助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前沿信息更新率。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让专业学生、教师对通过科研与竞赛的带动,提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水平。
2.5 学术活动 关注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及其二级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信息,组织学生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学术活动,收集兄弟院校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信息以拓展师生的专业视野,对国内外交流项目进行介绍以供有进修需求的师生参考。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拓展专业师生的学术视野,为师生进修与深造提供资讯。
2.6 职业发展 包括与专业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含本校和兄弟院校历年专业毕业生整体走向,职业规划讲座,知名校友介绍,校友活动信息等,应在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就业领域进行追踪、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一是有针对性地展开企业推介与对接活动,如高校所在省份或区域范围内农业经营、休闲农业等相关企业;二是进行“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国家基层计划项目介绍与招考信息通知等。该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让专业学生对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并为学生就业提供有用信息,同时可通过“岗位胜任力”分析,指导专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7 论坛互动 包括学术沙龙、学生社团活动等非正式活动通告,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供学生、教师围绕某一热点问题、课程内容等专业问题展开讨论。该版块的O置目的在于让专业学生、教师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关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相关人员可以有一个讨论、交流的互动平台。
3 网络资源平台保障体系建设
3.1 及时更新网络资源平台信息 基于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较为繁重,在网络资源平台信息更新过程中难免有所迟滞,因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网络资源平台管理方式,例如让优秀学生协助管理,担任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助理。一方面学生作为网络资源平台的主要使用者,更加了解自身对与网络资源平台的需求,同时拥有较多课余时间可以开展相关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可以较为有效地协助教师及时更新网络资源、解答论坛以及虚拟教室里学生提出的较为常规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等;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感,让优秀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共同学习。
3.2 加强网络资源平台文化建设 平等、信任、积极的网络文化氛围对网络资源平台的有效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首先,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甚至质疑均应给以解答,加以引导,但不可以教师身份强迫学生认同,应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后多提问题,遇到学术争论应允许学生持有不同意见。其次,较高的信任。要求网络资源平台管理者及时、有效地更新网站信息、提供学习资源、进行问题解答、对意见建议能够积极采纳,建立起让网络资源平台使用者对平台的信任甚至是依赖,让网络资源平台成为师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再次,积极的氛围。要求通过对学生获得荣誉、成绩等资讯的,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的氛围,以能在资源网络平台上展示风采为追求,以为专业做贡献为荣。
3.3 推动学生网络学习习惯养成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传递的实时性越来越成为教学素质的内涵,但受传统教育影响,大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网络学习的习惯。因此,在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应给予一定的指引。通过大量与专业教学相衔接的教学资料共享吸引学生到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自测、自评,并通过网络沙龙、资料阅读等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与自觉性。通过满足学生对课程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对学生学习困惑进行指导,推动学生网络学习习惯养成,使网络学习这一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形式得到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赵荣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13(7).
【关键词】文化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象征,涵盖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高度统一。城市文化体现着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国际化的方向和水平,标志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劣和强弱。基于这种认识,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青岛文化发展的全新定位,更是青岛实现全域统筹、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既需要硬实力的持续增长,更需要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在青岛新一个百年的征程中,打造海洋文化名城,也就成为青岛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塑造青岛城市精神,铸就青岛文化之“魂”
城市精神是指一座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城市精神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趋势、浓缩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城市的精神情感,培育城市精神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塑造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塑造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凸现时代要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构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很显然,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炼、升华和塑造。
培育塑造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须着重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以提高青岛的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为根本
培育城市精神的基础在于历史文化的继承。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背离历史、抛弃传统,只有植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城市精神才能反映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才能贯穿起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讲,尊重历史、继承传统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一座城市的精神之源,更重要的是通过架设历史文化之桥以通达于未来。因此,培育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彰显本土优势。要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灵魂支柱、旗帜导向和动力源泉作用,通过培育城市精神来引导民众,凝聚人心,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品位、市民素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同时,通过广泛深入地对外宣传,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青岛、加深对青岛的印象,从而提高青岛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凝聚和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等汇聚于青岛,推动青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以挖掘青岛的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由于特殊的历史积淀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发展诉求,任何一座城市都需要积极探索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地域亚文化的探索和构建,也是地域核心亚文化的构建。如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形成同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市民现实需要相一致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就显得紧迫而必要。而城市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价值内核,成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培育青岛城市精神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深入挖掘青岛人海纳百川、多元和谐的开放胸襟,向善厚德、重礼守节的城市品格,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文明风范,诚实重义、守信践诺的人文情怀,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等彰显青岛人风格、体现时代特征的青岛城市核心价值观。通过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挖掘提炼,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升华为精神财富,进而转化为文化理念,使之成为青岛的文化之魂、精神之根。
(三)要以提高青岛市民的素质为基础
在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质,是城市精神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育青岛市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形成开放包容、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社会风气。要以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扎扎实实地推进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奠定都市之魂,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品质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风尚,全面展示青岛文明开明的城市风貌。
二、锻造蓝色文化精品,打响青岛文化之“牌”
培育蓝色文化,是青岛社会进入新的文明时期的表现,也是岛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几年来,青岛市围绕海洋做文化大文章,致力于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采取营造政策软环境、推进重大项目、打造产业园区(基地)等举措,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文化创意等主导文化产业,有力推动了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1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达到525亿元。如今,青岛已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文化产业已成为青岛新的支柱性产业。在品牌发展上,青岛市实施了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围绕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三大城市文化品牌,确立并重点发展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纳入市级培育的100个重点文化企业着重扶持,纳入市级每年确立的10大文化产业项目着重推动,纳入市级确立的8大优势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着重发展,实行政策支持、项目立项、专项资金支持三优先,有力地推动了青岛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因此,精心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文化品牌是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围绕核心价值演绎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精神、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引领。品牌核心价值是文化品牌的精髓,是统帅品牌的纲领、宗旨,体现着品牌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竞争力之间成正向关系,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与引导得有力,则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强;反之,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则弱。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贯穿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要从青岛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发展繁荣青岛文化,精心打造具有青岛特色、青岛风格、青岛气派的文化品牌。
(二)创新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总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浸润,使青岛形成了丰富性、多元化的历史文脉。这是青岛发展城市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青岛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培育文化品牌要以青岛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积极意义上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集聚、整合,根据文化发展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期待,通过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表现手段的持续创新,前瞻性地展示青岛文化品牌的地域性、独特性、时代性特征。城市品牌需要一种可感知的形式、一个能与受众沟通的平台,各类城市节庆活动为城市品牌建设找到了最佳平台。在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岛城,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各区市依靠举办各种节会大打文化品牌,纷纷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或在节会期间展览,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饱尽眼福耳福。节庆产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拉动了多项关联产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青岛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更多的青岛文化品牌从国内“知名”逐步迈向世界“著名”。
(三)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文化品牌
科技创新是文化品牌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创意是文化品牌基本元素,文化创意活动中需要综合应用计算机、光、电、声、色、仿真、化学等多种技术,创造出各种活灵活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和产品。通过科技提升文化创意品牌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动漫、电影、游戏、设计、会展、数字出版、手机媒体以及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方面。为此,一要抓自主创新。要自主研发3D技术、仿真、数据传送、多媒体动画等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动漫、影视、网络游戏、出版、工业设计等高端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发消费阶段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等。二要抓基地建设。要推动文化创意先导基地、文化创意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艺术中心、新媒体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要探讨建立文化创意行业联盟,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大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和技术链合作,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三要抓品牌整合。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用现有哪一个品牌代表青岛都略显单薄。虽然每个品牌都很诱人,但是除了青岛是它们的共性外,很难从名称上找一个清晰的文化主线来贯穿。所以,我们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过程中,不仅要有量变,还要深度挖掘,不是品牌越多就越好,要让其产生“化学反应”,对那些“子品牌”要进行整合,产生品牌合力。在这方面,旅游品牌“好客山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传扬青岛文化之“名”
(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主阵地、主力军,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要把提升青岛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青岛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做大作强主流新闻媒体,壮大总体实力,提高青岛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传播能力。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进新闻媒体技术升级,不断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最大限度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必须科学把握这些新形势、新趋势,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数字化采编播能力、统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发展能力。
(二)做优做高网络文化
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就必须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就必须把握新媒体发展主动权。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战略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切实增强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要切实重视和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青岛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青岛市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和传播青岛城市文化、打造青岛城市精神的新阵地。
(三)做实做新对外文化
目前,青岛市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年出口5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集团有5家,外向型文化企业253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6个,文化产品出口额达到7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达到17%。青岛电子数字娱乐产品出口、钢琴乐器出口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两位,每年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00余项。中国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青岛国际印刷设备及成果展、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等文化会议、青岛国际帆船航海博览会等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因此,要通过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人才交流、文化产品营销、文化领域投资、文化旅游领域的广泛合作等方式,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文化交流,以此提升、传播青岛城市形象,提高青岛知名度。青岛是著名的啤酒城、奥运帆船比赛地、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可以与国际城市开展广泛的旅游合作,也可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节会、文化论坛、产品展览等,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稳固青岛文化之“根”
(一)抓好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着力点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薄弱点在农村,着力点也在农村。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来抓。一要突出重点地区。青岛市与全国一样,地域发展差异大,文化建设极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欠账较多、发展滞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农村配置,把更多的文化项目向农村安排,大幅度增加为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二是突出工程化措施。实践证明,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不断壮大基层文化生活阵地。三要突出群众性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加强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深受农村和基层欢迎,要进一步健全机制、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推进活动开展的经常化、制度化。
(二)抓好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这一关键点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坚持城市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强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农的长效联动机制。一要积极推进城乡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等优势文化资源要积极向农村和基层流动,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二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帮扶。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扶持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支持主要媒体推出面向农村的栏目和节目,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就近、方便地享有文化成果。三要强化以城带乡的保障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逐步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能力。
五、建设人才智能宝库,培育青岛文化之“本”
(一)优化专业人才结构
目前,培养、引进、用活专业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科技人才等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优化、规模宏大、适应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制定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文化产业发展,又熟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人才。
(二)壮大业余人才队伍
业余文化人才是文化系统一支不可替代的有生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必须积极加强业余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文艺宣传骨干,调动他们组织、参与文化活动,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抓街道、社区文艺活跃分子,使之成为发动、组织群众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三是抓遍布乡村的民间演出队,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引导,让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用先进文化思想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使文化业余人才与专业文化人才相得益彰,形成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农村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文化人才队伍网络。
加快文化泰州建设,基础在于大力增强文化意识
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总书记多次嘱托我们“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建设更加美好新泰州,不仅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经济硬实力,也要有文化软实力。文化可以凝聚人心、集中智慧,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可以提升环境、激励创新,增强城市发展的吸引力、竞争力;同时,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生产力,文化产业可以直接创造财富、产生效益。泰州要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不仅要迅速提升经济硬实力,更要倍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提振文化建设的信心。一是泰州有文化,而且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昊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历代名贤辈出,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这样厚重多元的优秀文化,传到我们这一代手里,我们应该为之骄傲自豪,更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我们加快推进文化泰州建设,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文化记忆,彰显我们的文化魅力,增强对泰州文化的了解、认同和自信,焕发泰州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泰州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还没有形成优势。三是泰州文化建设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文化泰州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文化、关注文化、支持文化建设的氛围。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泰州建设成文化大市、文化强市。
切实担负起文化建设的责任。文化泰州建设不仅仅是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事情,更是事关泰州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我们每一个泰州人都息息相关,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是建设者和责任者,都身在其中,肩负重任。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把文化泰州建设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真正重视文化建设,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文化建设,更加务实地推进文化建设。我们评价一个干部,不仅要看他组织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要看他组织领导和驾驭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个没有文化自觉、不重视文化建设、不会做文化工作的干部,不能算是一个全面合格的好干部。各行各业都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主动参与文化建设,多为文化泰州建设作贡献。文化泰州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泰州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生动局面, 加快文化泰州建设。重点在于大力营造文化环境
围绕“祥泰之州”,打造文化主题。富有鲜明文化主题的城市,对外具有影响力,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泰州之所以取名泰州,就是因为这里是祥泰之州。泰州历史上的种种文化流派,追求和体现的都是祥和安泰之意,而范仲淹的“忧乐观”和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朴素的民本思想,可以追溯为以人为本和谐理论的历史渊源。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美好新泰州,也正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安康。要进一步提炼、深化和升华“祥泰之州”这一文化主题,突出改善民生、服务百姓、提高幸福指数的工作追求,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真正让老百姓品味到“祥泰之州”的内涵,增强泰州文化的归属感和吸引力。
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城市性格。泰州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在泰州大地上世代相传、青蓝相继,显现出强盛的历史穿透力和时代感召力。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一是开放包容。泰州历史上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一座通江达海、兼容并蓄的开放城市,一座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开放包容成就了泰州的昨天,也必将成就泰州的今天和明天。二是崇文尚德。自古以来,泰州“儒风之盛、夙冠淮南”。崇尚文化、敬重道德、以德化民、以文化人,一直是泰州的良好传统和人文风尚。正是有着这一文化传统,三泰教育声名远播,德善之举层出不穷,成为今天我们建设教育强市、诚信泰州和“爱心城市”的文化支撑。三是传承创新。泰州历代名贤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胡瑗首开中国教育史上分科教学先河,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民本思想,施耐庵创作《水浒传》,郑板桥“领异标新二月花”,梅兰芳的“梅派”京剧艺术独树一帜等,无不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提升文化品位,展示良好形象。我们与兄弟城市比什么?要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比特色、比内涵、比品位。建设城市,说到底就是做文化。我们要把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文化创造来抓,不仅追求现代气派,更要追求文化传承。同时,必须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保护古建筑风貌、保护古宅名园、保护历史街巷体系,让古城古得经典,让城市文脉永续。对安定书院、泰州学派、佛教文化、盐税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重点历史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加大发掘力度,尽快做成有影响力的泰州文化品牌。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等现代文化建设。我们还要看到,文化泰州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只靠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更要造就高素质的人,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文化环境,都是城市形象。
加快文化泰州建设,活力在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创新文化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彻底清除“等、靠、要”思想,打破政府统包统揽的“大锅饭”模式。坚持走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两手抓”的新路子,实现良性互动,科学发展。一方面,政府积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益性文化单位由政府适度地“包”下来。但不是过去的大包大揽,更不是养闲人。另一方面,对于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必须彻底“断奶”,把他们推向市场,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目标,重塑市场主体,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尤其是文化、广电、报社等单位,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实行“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加快发展成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创新文化投入机制。文化泰州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瓶颈是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本出路就是推进投入机制多元化,走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公共财政支撑与民间资
本参与相结合、文化“输血”与文化“造血”相结合的新路子。在文化建设上,要学会算大账、算全局账、算长远账,要敢于负债建设。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凡是文化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民间资本非常活跃、非常雄厚的地方,都是民营文化企业竞相发展、充满生机的地方,都是文化能人和战略投资者大显身手的地方。只有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民间资本踊跃进入文化领域,文化泰州建设才会有源头活水,才会有内生动力。
创新文化人才机制。高素质的人才,是建设文化泰州的第一资源。建设文化泰州,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文化经营人才队伍、文化专业人才队伍、文化科技队伍作保证。首先,要把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好。文化管理岗位需要能干大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干部,一定要用有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文化素养、德才兼备的人。要让想干事、会干事的“有舞台”,让不干事、还误事的“走下台”。其次,要创新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再次,要积极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以真心求才。以待遇揽才,以事业留才,以灵活的机制借才、用才,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人才高地。加快文化泰州建设。根本在于大力发展文化服务
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作。文化惠民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泰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围绕设施更加完善、队伍更加健全、活动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的目标,着力解决文化惠民的具体问题,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努力实现文化惠民的实事化、项目化、公共化、社会化。要积极鼓励、支持群众自娱自乐,经常性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报告讲座和群众性读书活动,真正把城市文化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同时,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经常性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快建成覆盖城市社区、农村乡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让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和廉价地利用公共文化资源。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基本阵地。要抓紧编制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力推进。
认真组织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必须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在反映地方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展示城市形象上下功夫。一本好书、一首好歌、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城市雕塑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成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关誉度的重要栽体。文化生产必须弘扬主旋律、鼓励多样化,必须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毅力。还要善于广借外力,加强与著名文化人和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文化生产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和群众的实践。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善于从泰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现题材、触发灵感、汲取养分,熔铸于文化创造、贯穿于文化生产、转化为文化成果,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具有泰州特色、泰州风格的文化精品力作。
加快文化泰州建设。关键在于大力加强文化领导
文化泰州建设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是一项全局工作、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大手笔、大投入,更需要大推进、大合唱。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加快推进文化泰州建设的强大合力。
切实提高文化泰州建设的组织程度。市委、市政府建立文化泰州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督查考核文化泰州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文化泰州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把文化泰州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纳入部门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奖惩范围,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行动。确保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决策规划、一起部署实施、一起检查考核。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尤其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真正发挥主力军作用。要配好配强文化部门的领导班子,选派一些思想作风正派、改革思路清晰、工作有魄力、有文化素养、懂经营管理的干部充实到文化系统的各级领导班子中去。
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046-02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各地掀起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文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云南作为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
一、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996年,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开始探索一条走特色创新的文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强劲势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媒体和专家誉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
1.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储备。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从横向来看,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民族歌舞资源、民间传说故事、民族乐器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和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2.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开展一系列“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按照“立足云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三步走”战略,以举办和参与大型活动的方式,把单纯的宣传云南变为整体营销云南,增强云南文化的吸引力,塑造和提升云南的整体形象。
二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协调发展。通过旅游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开辟市场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及品质,形成了双赢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是以点带面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在把丽江确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之后,又把大理州、腾冲县以及省图书馆、省杂技团、昆明市电影公司一道作为云南改革试点。2005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昆明、红河、楚雄、曲靖、保山、迪庆6个州市被确立为试点地区,同时鹤庆等1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文化特色县;巍山、建水等1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艺资源丰富的特色和优势,逐步树立起以《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演艺品牌。并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众多的优势,以腾冲和顺历史文化名镇整体开发为龙头,带动全省村镇文化旅游发展。
五是不断探索和加大投融资的力度。按照“以资源吸引投资,以项目依附资本”的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始终坚持“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引导扶持、企业经营运作”的发展思路,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充分涌流,并已开始在部分产业类别中充当主导力量。
3.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云南省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按照“主业拉动、基地促动、项目牵动、龙头带动、文旅互动”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积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网络、文艺娱乐、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这是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曾经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云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政策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府职能定位还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职能部门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体制改革中政事不分、管办分离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政策性的制度安排存在改革滞后的问题。同时,一些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各个部门在政策的执行上还存在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政策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
2.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滞后。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并且以丽江文化体制改革为代表开展了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尽管改革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作为新型市场主体体制和机制的设计远未完成,优质文化资源仍然被现行“事业单位体制”所束缚,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不能充分伸展。应该清醒的看到,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相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不相匹配的,也没有有效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少、质量不高。近年来,云南虽然相继推出了像“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演艺品牌,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剧目,距离产业化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的文化经纪人、文化中介公司也没有建立起来。而那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也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自主研发能力,企业整体规模等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可以说,云南真正拿得出手的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实质性成果并不多。
4.投入不足。由于云南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尽管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资金,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社会比重低、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现有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山区,投资极为匮乏,导致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还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5.人才不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对人才提出了质和量的新要求。然而目前,云南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的机制也不顺畅。尤其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显滞后,如网络文化及相关娱乐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涉及等产业项目,在云南文化产业中比重很低。而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由于创意人才的缺乏,依据这些资源创造的产品不多。事实上,云南大多数文化项目和产品都处在文化含量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状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云南省文化产业的思考和对策
为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向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迈步,云南正在全面规划,力图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推进并实现新的跨越。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主体,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云南省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要对原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所承担的功能进行科学分类,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激发活力,改善服务;又要坚持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走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回顾几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一个显著的成效是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互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旅游业逐渐从单纯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学考察、生态游历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链长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体育、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市场平台,可以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字的民族风情,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既是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优势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内容。
4.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发挥先进性示范作用。对文化企业来说,一个最大的战略途径就是最大限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充分利用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资产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创立、维护、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结合各地实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使其成为宣传云南文化产业、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名片和招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通过深度策划、推介、包装和营销,把这些文化品牌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系列,真正打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再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5.实施人才提升战略,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缺少人才的支持。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云南文化创意、营销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一方面要改革不利于文化人才组合和流动,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认识管理制度,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的人才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云南成为最能体现人才价值、最适合人才干事创业的地方之一;还要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省各地的高校和各级培训部门,都应该把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来抓。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动经营、会管理、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文化经纪人及文艺专门人才,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云南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有赖于建立健全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有赖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带动,有赖于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的文化产品品牌的示范和影响,有赖于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提供的智力支持,只有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才能使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09
2.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08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汤莉萍,殷俊,殷瑜.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惟达.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黄小军.云南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1.刘佳云,张世庆.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03)
12.周斌,杨清心.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J].2006
13.王亚南.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6(03)
14.范建华.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J].学术探索,2004(04)
15.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02)
16.字如祥.论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01)
17.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齐鲁学刊,2008(05)
18.杨燕同.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云南社会科学,2008(S1)
19.马玉秀.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N].产业研究,2009
20.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1.马衍伟.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N].2008
22.吴声怡,许慧宏等.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2007(03)
23.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4.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5.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6.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