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产业融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农民的进城城镇化而言的。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民“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与农业联系较少的工业)带动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就地城镇化是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力量为依托,在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对外转移农业人口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横向融合发展,推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可见,这种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既能规避乡镇工业带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兼业、进厂不进城的半城镇化现象,也能缓解进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抛荒、农村三留守等“农村病”以及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雾霾严重等“城市病”,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不难发现,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二者统一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同时,农村产业融合本身也内涵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所搭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也为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引擎。此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量农民就地接近转移就业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场支撑。可见,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不是单向的表征关系,而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是相契合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力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融合内涵了三大产业的交融互动发展,从其互动发展的模式看,一是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即农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融合;三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三种典型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依托农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动力、第二产业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来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的产业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的。其具体机理为: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强调工业、服务业等商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与延伸,它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属于工业产业,如肥料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部分还属于第三产业,如物流运输业、农业技术开发等。这些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够优化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伴随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农工贸相关产业逐渐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而农业产业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农业产业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区人气、财气逐渐聚集,小城镇逐渐形成。
(二)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简称农业工业化,从广义上讲,农业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3]其实,农业工业化其实质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是指立足农村实际,用工业化理念、思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以工业和农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打破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封闭状态,使现代文明在农村得以传播和普及,促进农民生活、生产观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非农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女性、老年劳动力等农村弱势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劳动力多元化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新路。[4]
(三)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工厂式农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无土栽培、沙地种植,水体养殖等技术,摆脱了农业因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的发展难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进而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并且农业信息化使得精准农业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从繁琐劳累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耕种细作,无限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农民与城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的产品不同,赚钱的方式不同,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与工人一样成为一种职业。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为农产品、农业旅游提供服务平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乡交流的频度和层次,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提了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在不放弃农业优势、不改变农业性质,通过发展以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旅游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最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民就地城镇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是,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走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和支持。当前,尽管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但主要以农业直补、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主,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这一促进农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或制度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进行交叉、重组、整合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促进其他产业加入到农业竞争中。具体而言,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等项目,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引导金融组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二)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户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农民生活空间的转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土地流转不畅和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既影响农村产业融合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的有效整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以宅基地换房等形式,为分散的农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给原来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松绑的同时,拆除户籍壁垒,改革户籍制度与福利挂钩的局面,同时要改变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进而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近几年农村医疗、养老覆盖率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全覆盖。其实,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阻滞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的最大障碍,也抑制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很多农业科技人才望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而却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径的筹措社会保障性资金,寻求有效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机制,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主体,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素质技能,适应大量机械化作业和企业化管理这种新型生产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改变传统后的小农思想。对此,要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发展与农村环境相配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知识外,还要强化对农民进行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农业政策及农业文化、农业管理、农业法律等农业教育,同时对于培训费用、设施、师资方面要给予支持。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能及管理培训,为农民提供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农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传统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从素质上和身份上拉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距离。
(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镇化,也需要农村人口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集聚等方式引导村庄合并,形成小城镇。由于小城镇就业门槛低,就业风险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天然地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因此,政府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以农业企业、特色加工业、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2]张贞,曾令秋.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14-08-26
[3]孟晓颖,孙一恒.城镇化”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0)
去年以来,农业部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总体思路,以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目标,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为引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制度创新、技术渗透,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一体运作,推进产业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农业功能更加拓展、产业链价值更加延伸,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积极推动国办意见的贯彻落实
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专家深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究,梳理现状问题,提出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国办意见出台。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印发后,农业部迅速行动,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任务分工的通知》(农办加〔2016〕3号),对涉及农业部职能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布置。尤其对牵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型业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企业社会责任、风险防范、服务平台等12项任务,制定了2016年具体工作计划,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同时,配合有关部委推动其他8项任务落实。
编制农村产业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
按照副总理批示要求,农业部启动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优化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构布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面临形势、国际趋势、发展路径、主体及机制、思路目标与指标体系、结构布局、重点任务及主攻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适时。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农业部与有关部委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农业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工程。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发改农经〔2016〕833号),支持每个省建设不超过5个试点示范县、50个试点乡、500个试点村,优先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美休闲乡村等。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继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016年,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2亿元,在部分省开展试点。重点支持能够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休闲农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产业扶贫等。创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农业部认定了2015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313个,两年累计创建加工示范单位716个,带动了合作社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向中国农业银行推荐了448个基础条件扎实、市场前景良好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和403个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为企业和合作社争取信贷支持。
2016年“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以强农业、富农民目标,以园区建设为主引擎,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旋律,以农业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始终突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全面提升农业园区水平。紧扣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主题,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做实主体、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活观光休闲活动、做细产品质量监管为路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努力扩宽投入渠道,不断加快建设进度,创建具有区域带动效应的高效特色农业典型,带动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园区,形成一批高集中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年内建成600亩高标准食用菌大棚。
2.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在稳定食用菌、蔬菜基础上,培植壮大优质红薯、辣椒、金银花、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特色果品六大产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壮大奶牛养殖项目,积极推广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推广以青贮大蒜新鲜秸秆为饲料的养殖技术,扶持发展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着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健康养殖、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年内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2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把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户准入关,常态化开展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放心“肉蛋奶”民心工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检疫监督和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健全畜牧屠宰监管体系,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施最严格的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抽查合格率96%以上。
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全面推广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先进种养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推广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服务,推动云平台“农技宝”建设,建立以农村技术员、科技特派员、农业信息网为主体的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5、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加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推广“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直销模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完善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稳定市场价格。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1、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加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围绕延伸特色产业产品链条,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本地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产品、专利等参股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大户500家。
2、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创建市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县,逐步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改革的重点是农村集体企业资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四荒”地和其他可经营的集体资产。改革的内容是明晰产权归属,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势的股份合作。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各项工作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开展,防止侵吞农民利益。
3、加快生态建设。
加快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煤改气、煤改太阳能,2016年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2500台。通过张贴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宣传标语标语,发放明白纸、宣传资料等,多角度、深层次,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引导农民搞好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打包等,通过宣传典型事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全县新增林地2.8万亩,使全县有林地面面积达到19.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5%,年均增加林木覆盖率0.7%。新建农田林网15万亩,建立功能完善、整齐规范农田防护林体系,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年木材生产量达到13万立方米。
4、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2016年我们将在去年92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促进我县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化作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一是对90马力以上四驱轮式拖拉机、深松机实行敞开补贴,满足购机户的需求;二是对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回收证明的补贴对象及农民、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予以优先补贴;三是利用农机合作社扶持资金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充分调动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所有补贴机具均不超出我省补贴目录范围。
5、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项目。
农机深松项目在我县已实施三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基本深松一遍。今年15万亩的农机深松项目即将开始,我们一是计划引进卫星定位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监管能力,确保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经济收入。二是农机深松项目优先由经营面积在500亩以上、成方连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
6、小麦保护性耕作项目。
去年在吕寨镇开展了5000亩的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作业,该项目一是减少了生产环节,二是减少了作业机械对土地的反复碾压,三是减少了农户的资金投入,群众反映很好,今年计划争取2万亩,优先由经营面积在200亩以上、成方连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三、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1重点支持农民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和村务公开。
提升咖啡品质
云南德宏州宏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董事长熊相人从5亩咖啡地开始创业,到2014年,公司咖啡产品不仅销往京沪深等大中城市,更远销韩日新俄等4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深加工能力最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咖啡企业。
宏天实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咖啡、橡胶、茶叶、稻谷等农业产业开发。目前,宏天实业公司注册资本为6710.79万元,公司现有员工近2000人,下设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和云南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
“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熊相人说。
熊相人认为,建设咖啡种植与加工结合、休闲与观光结合的现代农业生态园,便于提高科技含量,生产绿色的优质农产品,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占领国内外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钟真表示,咖啡是我国热作地区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咖啡企业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外部性;企业主导的产业融合发展应在加强主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热区生态与资源禀赋,拓展产业链条和经营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提升。
创新利益联结模式
近年来,宏天实业公司通过强化一产基础、优化二产结构、健全三产功能,促进咖啡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并通过完善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咖啡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处惠及更多的咖啡种植农户。
打造“合作社+”的现代农业模式。宏天集团总经理杨栋钦说,公司开发种植咖啡27.3万亩,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及“反租倒包、抽签管理”的咖啡种植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近6万户共30余万人。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公司通过农民入股、保底收购+二次利润分配、建立产业联盟、土地流转租金+农民工资+社会保障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
以介桃村李长伟家为例,承包20亩咖啡林,亩产1吨鲜果,收购价为3000元/吨,20亩年收入6万元;20亩林地租给公司,林地租金每年按500元/亩计算,20亩年租金收入为1万元;作为合作社的成员,按股份每户每年可得800元左右的分红。以上三项相加,李长伟一家一年的收入为7.08万元。
企业增利与农民脱贫同步进行。公司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瞄准贫困人口,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直接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农民能直接达到脱贫增加收入目的,同时还能示范和带动周边的乡镇、村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扶贫的效果明显。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智心表示,宏天集团在农产品产地采取产业扶贫的优势在于能够就地解决贫困人口的生问题,通过产业化的带动力量,将贫困人口纳入到咖啡产业的链条中,形成各方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最终实现资源、资本和老百姓支持的有机统一。
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合作社建设。杨栋钦说,为推进信息化合作社建设,公司对每个合作社进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网普及,建立公司农业合作社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实现合作社种植、收购、库管、资金流、技术培训、业务咨询、市场与反馈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咖啡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的在线监控及网上,健全产品可追溯制度。让消费者清楚地看到每个环节,体验完整的咖啡文化,消费健康绿色的咖啡食品,从而实现具体品牌宣传化及利润最大化。
机制尚待完善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在于打破产业的界限,形成农业和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核心在于完善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议政府从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建立完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
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合理用地需求。首先,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业旅游观光等设施建设。其次,通过农村闲置林地、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完善多渠道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应大力改善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以及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论文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关键词:敦化市;产业融合;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03
1 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该市州级以上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已达6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44家。2015年全市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1亿元(包括两个市场交换额)。做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敦化市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二产促进了一产“接二连三”。
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融合
将农业产业与功能充分结合起来,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打造融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一是2015年敦化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农产品大豆和玉米的产量达到75万吨,示范区主导产业产值达到41.2亿元,占示范区农业总产值的72%。农民专业合作社1513个,家庭农场1121个,专业农场215个。参加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农场农户占总户数的29%。主要农产品生产“三品”认证面积75万亩,占示范区耕地面积的29.5%。省级及以上名牌农产品品牌17个。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已成为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自身优势,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方式,保证了集团各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建有梅花鹿养殖基地、药材种植基地、原料加工基地以及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同时,建立大宗、道地和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中药产业水平,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吉林敖东工业园总投资20亿元,占地122公顷,园区建成后,成为集团公司重要的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包括延边药业、力源药业、中药饮片加工、酵素公司、高端保健品公司、胶囊公司、明胶生产公司、包装彩印公司等8家企业入驻,2014年实现产值10.7亿元,利税2.14亿元。依托长白山地理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源基地,坚持以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增加效益、带动区域农户共同致富为基本目标,建立“公司+基地”,辐射带动农户。
2.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处于农业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敦化市6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原来单一的农产品加工,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在周边地区布局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延边众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绿色无公害肉食鸡的种鸡养殖、孵化、放雏、屠宰、分割、冷冻和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技术指导+农户”的管理模式,与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采取保护价收购,技术上指导,形成了产、加、销全程跟踪服务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双赢,该公司2014年在全州8个县(市)与3800户农户签订肉鸡饲养合同,2015年签订肉鸡饲养合同的农户已发展到3900户, 为农户增收3900万元。延边宝利祥蜂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与白河林业局签定了长期合作,建立蜂业基地合同。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在采取“公司+农户”的基础上,创新组织模式,走“公司+联合体+蜂农户”的股份新型合作模式。本着以合作社带动农户,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合机制,给蜂农带来了实惠,带动农户3600多户,平均增加收入30%。公司对合作社社员提供技术、运输、收购、物资供应等系列化服务。为解决蜂农蜜蜂过冬困难,公司出资在翰章乡建400多平方米越冬室。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通过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的方式,用“订单”的形式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了“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格局,使生产和精深加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公司已建有人参、返魂草两大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基地面积达300余公顷,辐射周边13个乡(镇),拉动了地区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3 农业与观光休闲业融合
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民为经营和受益主体,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民居村落、农耕乡土文化、乡村度假酒店、养生休闲山庄等紧密结合,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从事种养业的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其产品特征,将生产与垂钓、观光休闲、田间采摘等体验休闲结合起来,从而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和第一、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敦化市共有农家乐及各类休闲农业园200多个,其中A级景区、景点23家,A级乡村旅游单位9家。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190多万人次,收入达3.5亿元。
2.4 “互联网+”形态的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一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德敦化官方直营店和人人店投入运营,建立开犁服务站240个,2015年农村淘宝交易额位居东北区第一名,成都花木交易所吉林结算中心落户敦化,秋梨沟黑木耳交易大市场建成运营。
3 建议
虽然企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还存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流动资金短缺等制约因素。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城镇化预示,我国城乡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着从分割走向融合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量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以产值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工业化和以人口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城镇化也在持续推进。然而,在总量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持续转变的背景下,经济体的两大部类――城镇和农村经济并未表现出持续的收敛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显著,特别是1985年之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均呈现在波动中相对拉大的趋势。1978~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28.2%降至11.3%、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从70.5%降至39.6%、农村人口占比从82.1%降至54.3%,然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从2.57倍增至3.31倍、人均消费差距从2.90倍增至3.60倍、农民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从61.1%降至25.1%。这表明当前城乡经济的“偏差”和“失衡”特征依然突出。
就战略意义而言,城乡经济融合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要素在部门间加速流动从而引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收益逐步趋同的过程,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意味着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再配置效应依然具有挖掘潜力。从增长动力来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对于净出口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形成对外部波动的有效规避;相对于投资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回应福祉增加的终极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通过出口渠道而对我国经济形成外部挑战,基于此,促使我国经济增长从投资一出口主导方式转向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主导模式就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居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就必须回应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从城乡经济融合视角去找寻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支撑条件。进一步的,增长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福利分配的失衡来换取经济总量数目的增大,所以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不仅具有增加财富供给、扩大市场需求的“工具理性”,而且具有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的“价值理性”。
从基本态势和战略意义出发,很容易引申出当前我国加速城乡融合的实质指向,即:在收入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收敛;在消费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的趋同;在权利配置方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态、社会权益、公共产品供给等的均等配置。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关联、逐次递进的关系,收入融合和消费融合是实现权利融合的前置条件,而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是收入融合的发展形态。在城乡收入难以融合的情形下,要真正实现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将缺乏有力支撑;反过来说,即使收入融合能够有效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问题可以自动化解。当前,化解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城乡经济融合应从收入融合切入,同时着眼于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政府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工农产业关系等均体现了对城乡经济“失衡”现状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推进城乡经济三个层面融合的持续努力。
城乡经济融合是一个包含着收入、消费和权利等层面的系统框架,因此当前加速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也就异常清晰,即以收入融合为基点来渐进式地实现城乡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依据这种理解,作为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环节,收入融合不是要采取强制措施来遏制市民的收入增长态势,而是要通过常规机制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当前农民收入源于四个部分: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2008年这四部分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51.2%、38.9%、6.8%和3.1%,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出发,针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应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比较收益,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来增强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针对工资性收入应依托产业集聚发展中小城镇和现代服务业,增强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造能力,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降低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交易成本,通过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来增加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人力资本。此外,政府还应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对农村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土地开发时也应增强对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保护程度。
在收入融合的基础上,城乡经济融合更要走向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
根据经济状况、所在区域等特点,调研组选择四川、贵州、浙江省等农村区域作为农业产业融合调研对象,历时半个月,对四川省赵家镇的高标准农田产业园区、蒲江县现代产业园区、万源马铃薯种植基地、金堂县丘区特色产业、贵阳毕节大方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区、浙江安吉县17万亩白茶等基地进行了调研,认为三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产业链内部融合已有雏形,但仍有很大潜力
调研中发现,三个省产业链内部融合都已有雏形,但相互之间有较大差距。如四川省部分园区产业链内部融合较好,四川省彭州万亩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采用了种养结合,形成“林-菌-鸡兔”模式;金堂县赵家镇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并建成2000亩“菌-稻-菜”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也建成了1500亩的“猪-沼-菜”有机循环农业。但多数农业产业园区还未系统的、科学的形成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新模式。
2.纵向融合深度主要表现为向前延伸,后端延伸不足
浙江安吉县白茶产业已形成“龙头+专业合作社+农户”,且实现了白茶销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订单农业;贵州省纳雍县10万亩菌草基地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并实现将农业生产与种子采购、种植管理、肥料供应等产业前端融合,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产后融合主要是配合物流企业进行产品分装工作。总体来说,这些融合前端延伸做得较好,但后端延伸不足,因此难以通过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幅提升农产品价值。如贵州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但马铃薯的加工仅有少量企业且仅限于生产马铃薯淀粉、炸薯条、炸薯片等初级加工。
3.农业横向融合不充分,农业资源未能充分挖掘
浙江省由于文化建设较好,民宿基础较好,农业横向融合走在前列。如浙江安吉县鲁家村实现整体美丽乡村建设,让来的人不仅能玩得好、住得好,同时还成立了鲁家旅游公司并与旅行社合作,成为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典范。但其它两省多数农村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较差,农业横向融合效果不佳。如四川省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携同各本地县政府举办了以赏花、水果品尝等旅游节,但由于公共服务较差及旅游形式单一,只能吸引近区域的游客且大多数旅客选择了乡村一日游。
二、融合深度宽度不够的原因
1.农业经营组织实力虽然在增强,但整合产业链的实力较弱
其一,专业合作社为融合主体,各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多,且入社率超过40%,但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较少。多数专业合作社虽已实现小规模化种植,因供需脱节,仍面临旺季不旺销,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其二,规模较小,仍未能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形成品牌优势;其三,大规模同一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少且比较分散,加之其它原因,对在国内或国际有影响力的核心企业的吸引力较弱。由于这些原因,所以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强的核心企业,农业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较弱,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还存在由于缺乏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而导致的合作方式简单不稳定等问题。
2.农业产业园或农业示范基地与乡村旅游未能很好融合
农家乐主要集中在古镇或风景较好的乡村,距离农业产业园或农业示范基地较远,加之农业产业园区缺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支撑体系,故仅在丰收季或生态旅游节迎来游客体验采摘,虽然也融入了赏花、采摘、购物、美食、运动等活动,但留不住游客,不具有持续性。
3.农业人才缺乏,科研投入不足
农业领域人才较其他行业缺乏。对三省农业领域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学历、有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且有学历、有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市、县两级,农村乡镇一级农业科技人员规模非常小;从专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人员占比较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的技术人员少,服务于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的技术人才更是缺乏;一些工作人员虽然通过公招进入农业服务中心,但实际工作多被安排到非农业服务岗位,也导致农业人才缺失。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导致初、粗加工产品多,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比较少,进而导致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较慢。
三、推进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
1.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
一是优先考虑扶持当地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在财政、税收、用地、金融、基本建设和用电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壮大,增强其实力,提升其融合能力;二是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引进其他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并形成“龙头+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联合体;三是探索打破乡镇地域和部门界限,加强相邻村庄间的资源整合与整体规划,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产业板块发展为基础,为进一步跨区域产业融合升级打好基础;四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促进智慧农业的进程和加快建立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及提升农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
2.构建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加大纵向融合深度
构建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逐步形成县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如可以采取“种植户+基地(或农村专业组织)+核心企业+连锁超市”或“种植户+基地(或农村专业组织)+核心企业+批发市场+零售企业”的形式,对产、加、销实施供应链管理。将原料生产、采购、仓储运输、农产品生产、深加工、订单处理、仓储(冷藏)、运输(冷链)、批发、零售、品牌的打造等环节的资源进行整合,延长农产品产业价值链。
3.促进科技渗透农业领域,促进农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领域人才培养。如可以引导农学类学校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并给予一定的自行设置专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农学类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能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作用;在高考招生计划中投入免费定向招生计划或减免学费和助学贷款优惠政策等。大力支持现代先进科技与传统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找到并培育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如山东泗水水晶淀粉制品有限公司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对甘薯全产业链规划,应用生物技术从植物中提取有价值成分,将甘薯淀粉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资源食品γ-氨基丁酸,并开发出药品和化妆品,成功将农业产业拓展到医药、卫生领域;二是找准特色,深挖潜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如四川省在土地调查中发现郫县—温江—新津、青白江—新都—双流县及彭州、都江堰北部山区土地富硒,且面积达5504km2,之后,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合理性原则布局富硒农业产业群,引导富硒各种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创新农业多功能发展,拓展农业横向融合宽度
推进农业与教育、旅游、人文、康养等产业宽度融合。一是注重挖掘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将文化融入农业产业链。如蒲江县依托现有的茶叶园区着力构建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加工、茶艺表演、茶养生文化为一体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茶文化景区;二是改变传统农业园区向多功能的产业融合集聚地发展,逐步完善其服务功能空间、旅游观光景观、园区支撑体系、园区生态管理四个方面;三是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服务,让游客吃得健康、住得舒适、游得畅快,并愿意留下来多住,同时探索老年康养等服务;四是借助“一带一路”,利用农业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实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乡统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5年2月,国务院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要持续发展,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强调城乡统筹,城市反哺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资源优越,历来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深入研究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对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内涵与意义
城乡统筹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从而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审视现代农业,是在以政府为主体的主导下,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转型。因此,统筹城乡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主要以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农业为中心的高度融合作为基础和表现形式,进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方位满足。统筹城乡一方面可以消除妨碍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与制度障碍,为现代农业发展解除制度枷锁,以利从顶层设计上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能带来全新多层次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有利于开放思想,搞活农村经济,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实施路径;最后,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巨大而持久的外在动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障对“三农”的持续投入,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澎湃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在统筹城乡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2014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4.82亿元,农业产值2884.7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500万hm2,居全国第九位,粮食总产量300.12亿kg。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湖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业的融合态势,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2.1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基本条件已经初步成熟
首先,湖南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禀赋较好。湖南气候适宜,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和湿润,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丰富,耕地质量好,土地肥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前列,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其次,湖南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据2014年湖南统计年鉴,至2013年湖南乡村人口约5700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数约2500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约1600万人,比重居全国第九。另外,湖南拥有完善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并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促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湖南的涉农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2013年,仅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加工业产值就达到3200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0%强。第三产业中,农产品商品交易市值达到1130亿元,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值的32%以上。上述态势表明,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产业融合基本条件已经初步成熟。
2.2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机制尚不完善
湖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与相关配套法律和规章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制度创新不够,较大程度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不完善,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没有形成。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如目前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金融信贷政策等改革滞后。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两型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未能得以顺畅流动。
2.3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湖南现代农业建设体系不够健全,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湖南农村地区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流通、销售等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次,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专门组织机构还没有正式设立,对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另外,发展现代农业必要的技术体系融合不够完善。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脱节,全方位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健全,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技术标准和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等。
2.4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力度尚需加强
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分工不够明确,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三大产业的融合与当地实际情况不匹配或没有前瞻性,制约了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较为落后,仅仅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地、初级加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较少,没有形成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加工农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农业产业链没得到较好地拓展。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农业合作组织主体力量弱小,与广大分散农户联结还不够紧密,而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之间还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有效联结,农户承担农业生产的风险仍然较大。
3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3.1进一步构建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机制
首先,加快制度创新建设。第一步可强化与推广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和城乡居民社保制度建设,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分散农业风险,从而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第二步可加速推动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由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成立土地流转交易与服务市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土地流转对推广农业新技术、转移农村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遏制土地抛荒、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其次,完善资金统筹机制。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在湖南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项目上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为促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可加快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供完善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社会资本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信贷、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建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机制。
3.2进一步健全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体系
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引进专业人才,统筹规划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在省级行政序列中成立“湖南现代农业规划办公室”,在地市级特别是县乡级成立“现代农业建设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抽调或引进专业人才,负责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事宜,协调政府部门将现代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制度创新及资金安排,指导和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以行政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组织体系。其次,应加快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建设体系。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与农业物流相关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供需服务相关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通过新型城镇化,从硬件环境上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三,应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校与农民深度合作,推进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农业价值链。同时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财政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配套协作服务等,促进以农业为中心的三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
3.3进一步加强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力度
第一,因地制宜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湖南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市场需求趋势,选择现代农业的模式定位。比如,长株潭城市群以建设大都市为最终目标,都市人口和流动人口为环长株潭城市群在农产品和休闲农业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可以打造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洞庭湖区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及养殖基地和湖南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可以建设土地流转基础上的规模集中化现代农业模式;在湖南山区丘陵地带可以打造绿色农业或特色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第二,有步骤组建和扩大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实力。农业组织是由政府引导区域内的农民个体自发自愿共同建立的股份制经济组织。应当将数量众多的农民组织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并使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业组织与涉农第二产业在实力、数量上相匹配,从而提升并方便与涉农企业的联系对接,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第三,有条件地让农业组织进入批零流通领域,直接服务于城乡居民。当农业组织发展壮大后,可以通过诸如“专卖”、“超市”、“电商直销”等手段实施批发零售业务,进一步带动与联合其他第三产业从业者开展相关业务,让农业产品能通畅高效地流通,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家庭,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在统筹城乡的战略指导下全面发展湖南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张臻.试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19-121.
[2]卢翰.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