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环境工程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工程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工程的作用

第1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城市环境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应用地质学原理、方法和地质资料对城市地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地区进行规划、管理和治理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为城市建筑环境,地基的稳定性调查与区域稳定性评价,供水条件的调查,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建筑材料矿产的圈定,废物排放、水土污染等问题及其处置,以及与城市地质环境有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一.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1)水资源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多,城市供水量也再不断的加大,城市的水资源也对城市发展有所影响。由于水资源的逐渐匮乏,从而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既而才受到世界的关注。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地面塌陷、路面沉降、饮用水源枯竭、海水倒灌等现象。供水资源与供水条件的保护,主要在于地下水的水源选择、分析、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保护、管理;地下水科学的调节利用。因此,利用工程地质学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评价,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既可以节约资金,也会对水资源保护,起到关键的作用。

(2)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废料。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从而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迅速激增,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垃圾所产生的危害会对地表产生污染,改变土地性质等,从而引发植物的枯萎,水源遭到破坏,大气受到影响,酸雨的形成,既而形成连锁反映,对人类的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3)地基问题

地基的勘察不要有:岩土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我国软土分布在国内沿海城市,特殊土的分部具有区域性特质。软土有空隙比大、强度低、松软、压缩性高等特点,由此对于施工与软土层上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地面裂缝、墙体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桩基位移、基坑边坡塌落等。而地下水发生变化时,易改变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既而查明地基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等条件至关紧要,由此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地基的稳定性。

(4)旧城区人为因素

在旧城区内,热力场、重力场、地电场、声场、辐射场、地震效应场、地磁场等自然物理场,将受人类的经济活动、资源消耗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大气圈、氧气含量等自然环境问题,危害旧城区内所有生物的健康。

二.工程地质的流程、方法

(一)工程地质调查绘图:环境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都能很好的反映出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情况。

1.依据制图内容,例如工程地质分区图、地质图等。从地质灾害角度考虑,研究、分析与场地相关的地质自然灾害,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地质环境所引发的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制定预测防治措施。制图前,需要研究、调查、分析城区范围内的环境工程地质。

2.根据目的,如台山核电站等为某个特定工程提供资料。

(二)工程地质评价

1.隐蔽工程评价。

2.场地稳定行与适应性评价。

3.边坡稳定性评价。

4.工程地质地震评价。

5.河流环境工程评价。

6.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三)应用摇感技术

摇感技术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与评价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成图成本低、技术块、质量好等优势,可对区域地质、场地地形、动力地质现象动态、地质构造、河流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情况进行环境检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编制各种资料信息图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将摇感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其更电子信息化管理、操作,既而提高速度与灵活度,提高效率,更方便的掌握各方面信息。

三.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环境工程地质,是一切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必要条件,是通过工程地质的环境评价、研究、分析,预测不良环境地质作用对城市建筑安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的影响及后果,并制定、落实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与防治措施,依照环境工程地质学对场地开展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为获得更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规划设计,提供资料。或以上述措施为前提,预测、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突显人类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与影响,以及经过这些影响与破坏后,反过来对人类生命安全、生活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危害与影响。例如,山林过度的砍伐,造成山体地质不牢固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下煤矿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等,实行环境工程地质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过度影响、破坏,同事防治自然环境对人类财产安全的威胁,为合理、科学的利用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当发生地震、洪水、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时,依据环境工程地质相关勘探、分析、评价后,所做的对应方案,可迅速、及时、有序的开展救援等应急措施。

第2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环境工程地质;作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

工程地质是为适应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需要,为合理地开发使用、改造和维护地质环境而兴起的。它是以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环境科学及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用以查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天然地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研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详细地讲,一是经过工程地质环境研讨、评估场所稳定性,猜测不良环境地质效果对人类工程经济的影响程度与不良后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及技能处理计划,配合工程地质学对场所进行综合评估,为取得合理的规划与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根据。二是在上述前提下研讨评估、猜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损坏,侧重说明人类活动作用于天然界所导致的地质质量问题,以及这种改变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损害问题。例如,人类活动所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地面沉降、边坡变形失稳,无计划采伐导致的水土流失、腐蚀等。总归,展开环境工程地质的意图是为了查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损坏影响,一起防治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维护地质环境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二、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1、地表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大力建设高层建筑以及开发地下空间仍很难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平原地区的城市建设便开始占用农业用地,山区城市建设便开始向山坡开发土地,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软土地基、边坡失稳等问题时有发生,而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等问题又会继续破坏环境,所引发的后果甚至会危机后代。

2、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地面变形、地下水流场改变、洞室围岩失稳、生态环境恶化等。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最常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地面变形,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东京地铁施工引发的地面塌陷事件,这对我国当前的地下交通建设无疑起到了警示作用。

3、水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却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于典型的贫水国家,全国缺水的城市已经超过2/3,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严重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如上海、宁波、天津、太原等,都因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塌陷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上海为例,累计沉降量已达2.63m,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因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已有800多处。

4、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人工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正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速无疑是对我国GDP增速的一个巨大讽刺(我国GDP曾长期以8%的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城市被生活垃圾的所包围。固体废弃物堆放不适宜,就会造成很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影响地表土壤性质、污染地下水系统等。

三、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

1、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

现代城市规划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多且日益严重,目前,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预测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评价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改造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以及计算和制图技术等。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预测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当前,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其进行预测已经成为地学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加强预测工作,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一些大的工程在选址和规划之前都要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技术在防治工程地质环境污染、抑制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地址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必须尽快建立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地址数据库以及制图技术已经受到国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在工程地址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起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这是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二,应重视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预测和评价工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预测和评价体系,更好地揭示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其三,应加强对城市工程环境质量相关理论以及标度方法的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跨越式的发展;其四,应注重对城市规划与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城市规划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四、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环境工程地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必要条件,是通过工程地质的环境评估、研讨、剖析,猜测不良环境地质作用对城市建筑安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的影响及后果,并制定、执行科学合理的应对计划与防治方法,按照环境工程地质学对场所展开整个的、归纳的评估,为取得更合理、科学的施工设计、规划设计,提供的材料。或以上述方法为前提,猜测、研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研究和讨论人类对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破坏与影响,以及通过这些影响与破坏,反过来对人类生命安全、生活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发作的危害与影响。例如,山林过度的采伐,形成山体地质不结实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下煤矿资本过度开发,导致地上陷落、地下水污染等,实施环境工程地质的首要意图,即是为了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过度影响、破坏,搭档防治自然环境对人类财产安全的要挟,为合理、科学的使用维护地质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根据。当发生地震、洪水、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时,根据环境工程地质有关勘探、剖析、评估后,所做的对应计划,可敏捷、及时、有序的展开救援等应急方法。

结语:

城市规划各阶段开展城市地质环境工程的思路、内容与工作方法。目的是通过对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为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和防灾减灾等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详细地质数据资料成果,有效避免城市土地开发的盲目性; 在开发建设和调整内部用地结构时可以予以指导,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可根据地质环境的制约因素,提高地质环境优势区域利用率,控制地质环境劣势,治理主要的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评价工作让城市规划设计管理者合理地选择较为经济、安全的城市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实现地质灾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京京,王宜楠. 探讨关于城市规划中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J]. 科技与企业,2013,07:165.

[2]刘兰君,叶忠元.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 中华建设,2013,11:86-87.

第3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 环境工程 本科生 教学 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宏,吴春笃,诸金宇.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4):69-72.

第4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中图分类号:TU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我国基础设施在交通行业的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大量铁路与公路建设向着地质地理条件非常复杂的中西部山区逐步延伸,进而带来大量隧道工程建设。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铁路隧道共5924条,374万延长米,其中超万米长度的隧道7条;公路隧道共2889条,152万延长米,其长的隧道43条。

1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相互作用链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链,包括水环境对于隧道工程作用以及隧道工程对于水环境反作用两方面。其中水环境对其作用主要是隧洞涌、漏水与承受水压力。在含水层开挖隧道,因其洞顶有着一定程度的地下水,导致隧道洞中产生突水及涌水现象,而后进行的隧道衬砌承受水的静水压力。而隧道工程对于水环境反作用则导致隧道洞顶环境灾害。隧道的涌排水则使得地下水逐步排干,水文地质条件不断恶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漏斗不断扩展,导致洞顶的地表水资源枯竭,水环境平衡被破坏,最终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

2 地下水影响作用

地下水在隧道工程运营阶段造成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衬砌渗漏水。渗漏水对于隧道的稳定、隧道设施、行车的安全、地面建筑等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危害。渗漏水促使衬砌风化、腐蚀、衬砌结构破坏,对内部设施如通讯、钢轨、照明等加速腐蚀,影响设备正常的使用,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了相应成本。危害是将引发路基沉降,基底损坏,翻浆冒泥等现象,导致轨距变形超过承受极限,影响了行车安全。造成渗漏水的原因很多,结合京广铁路段南岭隧道的渗漏水现象分析如下:

该隧道地处京广铁路衡阳至韶关段,位于湖南南部五盖山和骑田岭的夹持地带,属剥蚀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小,地面高程为320米至500米。在隧道范围之内,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发育,隧道经五处溶蚀的洼地。隧道全长为6061.8米,建设于1979年至1987年,于1988年11月正式运营。隧道使用复合式衬砌与聚乙烯板制防水层,轨道床使用混凝土制宽枕板,内设人字坡,除了进出口段外,其他地段安置双边水沟、双侧电缆槽与中心水沟。自投入运营以来,发生多次断轨事故,其主要问题有拱顶掉块、衬砌的渗漏水现象严重、轨下基础被破坏致使翻浆冒泥现象甚至涌水涌泥,每年的雨季浸轨道床2至5次。其主要因素有:

2.1 排水不畅

隧道的设计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理论,设计将隧道周边岩体渗水经衬砌后的导水设备引到集水沟,最后排出隧道。如果相关排水设备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将水排出隧道,则在衬砌后将形成集水。当该位置的水充满空隙时,衬砌将受到与地下水位高度相等静水的压力,而非设计中的无水压或者折减水压。加上渗流的动水压力,此时衬砌所承受的压力远超于当时设计标准,进而产生衬砌涌水开裂的破损情况。隧道铺底基面由于长期被积水所浸泡,在列车动力作用之下形成底部吊空,列车经过时产生的呼吸作用,排空了碎石和砂子,导致行车限速甚至断轨。排水系统不畅直接造成雨季时积水情况。

2.2 防水设施不良

防水层是将隧道与外部水环境分隔开的关键部件,在隧道工程中有柔性与刚性两种防水层。柔性的防水层效果与其材质、施工的质量紧密相关,如果防水材料差,耐久性不良时,很容易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就失去防水功能。刚性防水层功能与混凝土性能相关,如防水混凝土的衬砌施工质量差、收缩太大而形成了孔隙、裂缝等,其相应的防水能力降低。

渗漏水的问题是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下,隧道工程防水设计的施工方案并没有对隧道建址区地质的条件进行全面考虑,对地下水环境作用认识不足,导致隧道工程并没有对防渗漏技术进行完善,使地下水渗流对隧道衬砌构成影响,渗入隧道中的地下水使隧道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3 隧道工程影响作用

隧道工程的建设也给水环境造成着严重的影响作用。隧道工程破坏了地下水渗流原有的平衡,长时期疏干作用使渗流场产生变化,对地下水正常循环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结合京广铁路段大瑶山隧道为例,分析如下:

该隧道工程位于坪石至乐昌之间,穿越广东乐昌县瑶山的主峰。隧道工程中线基本与大瑶山垂直,全长14.295公里,洞顶埋深为100至910米,洞中部为斑古坳地区,地表面植被茂密,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年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该隧道于1987年建成运营后渗漏水情况严重,经多次整治仍达不到理想效果。长期排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井水干涸,正常的农业灌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地面沉降致使房屋变形、开裂。最后因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水资源流失使隧道建址区域的农业、生活不能正常开展,而只能将该区域居民外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作用有:

3.1 疏干地下水

造成大瑶山自然环境灾害的主因是隧道长期排水,其隧道挖掘后破坏了一系列水循环系统,最主要是地下水资源大量流失。基于隧道集水与汇水的作用,引发地下水运动的方向产生明显改变。在长期排水情况下,隧道的地下水系统开始将地下水大量排出。根据相关理论,地下水的补给量不能满足其排出水量,其水位就会持续的下降。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和地表水径流间产生相应的变化,直接导致岩溶泉出水量少甚至消失,地表的取水井水位的下降甚至水井干涸等现象,造成生活用水紧缺。同时地下水位下降使原农田土壤的含水量减少,特别是水稻区域的影响更严重,无法继续种植,给正常的农业造成了危害。

3.2 渗流场变化使岩土应力变化

岩土应力因渗流场变化而变化。首先,因为隧道疏干了大量地下水,造水位下降,饱和岩土层里孔隙的水压力降低,不饱和区域负水压力区扩大,在总应力未变情况下有效的应力上升。其次,由于渗流场被改变,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全变为在新水力梯度下,向隧道中心流动,共方向向下。由于渗流方向改变,地下水的渗流力也相应改变,增加竖直向下应力,使总应力上升。随着有效应力的上升,岩土发生新沉降直至其达到新动态的平衡。土体沉陷会使隧址区的房屋普遍产生开裂与倾斜,导致无法使用,土体沉陷毁坏了农田,继续耕种的难度增加。此外灌溉受影响,基本丧失了其耕作功能。

第5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工程;作用

引 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速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对于世界性环境问题的探讨。在面对全球面暖的局势下,联合国以及各个国家都分别成立了相关的部门来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了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大事来抓。倡导低碳理念,做好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促进经济的长远健康持续发展。在低碳的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对低碳理念的践行,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重要举措。

一、低碳经济的理念

低碳经济是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和促使下形成的一种经济观念,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体的分配到每一个国家的发展任务中,遏制温室气体对大气层的破坏。

(一)低碳经济的奋斗目标

在低碳经济的理念被英国政府首次提出时,就得到了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其首相布莱尔还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设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80%左右,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60%,全面建设低碳型的社会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理念倡导是对人类发展的长远打算,具有高度的人类使命感和责任感。低碳经济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模式都有了约束,使得相关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不断考虑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环保理念下的经济活动,提升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将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放置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从而为世界的低碳工程作出贡献。

(三)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工程的要求

低碳经济的理念本身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倡对环境、资源保护性的模式,而环境保护工程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低碳经济理念的具体执行过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能够约束企业以及个人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行为,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最终共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性

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世界性的低碳发展任务,对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具有长足的促进作用。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对于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加快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理念和任务。

(一)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设环境保护工程能够减少经济活动中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制止对环境的破坏行为,促使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能够考虑到社会利益,从而将环保工程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的发展理念中,带来企业更加长足的发展空间。只有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才能提供给经济发展的长足动力。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发展速度,不计后果的盲目建设,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也是极大的,而且是不利于经济的后续建设和发展的。

(二)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建设环境保护工程能够体现人在社会活动中对于环境的保护,从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资源整合,调整企业的发展模式,将环保的理念始终贯彻到具体的经济行为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带来个人身心发展的愉悦

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也是个人身心发展的需求。作为社会结构的最小元素――个人的需求最终集合成了社会的发展意愿,只有注重个人的发展要求,才能最终促使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是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需求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的物质满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途径,而相对来说,精神需求的满足则薄弱一些。美好的生态环境、融入大自然的生活场景能够带给人以愉悦的精神享受,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工程既是一种发展目标和要求,也是一种发展手段,需要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实施。在进行环境保护工程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低碳形势下的世界发展格局,了解到个人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需求,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推进环保工程的发展。

(一)制定环境保护法规

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应该是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之下进行的,从而使得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定环境保护的法规,是对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体现,也能够促使各个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提高环保工程的执行率。

(二)利用高新科技手段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活动是促使环保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加强对环保材料的研究,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改变传统方式中对于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模式,引入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观念,不断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来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三)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绿色出行方式是环保工程落实到具体个人的体现,强调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中保持良好的习惯,不仅注重家庭生活环境的建设,也注重社会生活环境的保护。提倡对环境污染小的出行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做好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从而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意识中。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理念体现的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于环境的重新认识和保护意识,低碳经济是有具体的奋斗目标的,能够起到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分配到国家的发展任务中。环境保护工程是低碳经济的践行,能够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使政府环保工程的建设,也促使个人加入到对环境保护的任务中,从而共同建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美好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教学环境 大学生 服装工艺 促进作用

大学教学环境一般指学生进行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场所,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是大学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文化底蕴等,硬件方面是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等。教学软硬件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共同为培养时代和社会所需求的大学生在思想、文化、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服务。

一、教学环境建设的改善与普遍认同感的提升

对比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专业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从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专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拉动下被推动着向前发展。目前,大学招生面临紧缩,服装专业办学所隐含薄弱的环节,如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对口的问题、人才培养专业素质问题等逐渐反映出来。怎样及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服装专业办出特色,走出不利因素的笼罩是美术学院对各专业办学的总体思路,也是服装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想法。

服装专业建立初期,服装画作为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在服装画的创作中,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展示自己4年所学专业的机会。后来采用以服装专业设计动态展为毕业创作形式,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按计划分步骤完成系列服装设计,从设计思路、材料选择、加工制作等全方位得到训练和提高。学院定期举办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专业作品展,进行专业工作室建设,改善服装专业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专业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设计的气息,激发他们产生兴趣与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效果及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学环境在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素——教师与学生,也在通过自己的积极能动作用,不断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因素积极创造与改进教学环境,使其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需要。

(一)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讲授与不同教学环境影响下的效果比较

服装工艺基础课是服装专业学生进行独立设计与创作基础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在工艺课教学中,教师仅通过讲授、演示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与实践训练,学生按照课程要求训练,完成作业。但为什么做这些训练,完成课堂作业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明确概念,只是文字形式、概念上的理解,没有深入地感知概念;注重环境的教育熏陶作用,如在课堂上摆放工艺作品、图片,教室角落利用人台、衣架杆对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基础工艺课相关的内容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与疑问,为什么这样做?自己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对比自己的作业,还有哪些差距与不足?这种环境隐含影响效果对专业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

教师要形成思想统一、严谨治学的教学共识,跟上学院发展的步伐,为打造品牌专业,树立名师、名校的教学氛围不断努力。

加强服装专业工艺实训教室的建设。学校工艺实践实训教室相对于企业生产是一种模拟练习,设备不全,与实际生产方式有很大距离。服装专业的工艺实训教室只配备最基本的工业平缝机,熨烫工艺跟不上生产企业的步伐。一批特种机存放在专业教室里,学生根本看不到。根据工艺课教学的现有情况,应大力加强工艺实训教室建设和设备投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内部实践环境,使学生的校内实践规范、完整。

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加强辅助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工艺专业理论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精心准备的范画与放映幻灯片辅助说明工艺过程与要点环节、效果、作品最终完成形式等,这些辅助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语言讲授更直观、易懂。

为了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氛围,服装学部建立教师专业课程结束作业观摩与讲评的工作模式,以达到专业课程教学与研究氛围的有始有终。在进行工艺基础课结课讲评时,由专业教师对授课内容、过程、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做出总评,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在专业学习中的体会、遇到的问题与提高过程,最后所有专业教师观看学生作业,交流授课经验。

(三)服装工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思路与所遵循的方法

围绕服装工艺课堂教学的环境建设所选择的服饰品要表现出面料美、结构美与工艺美。不同时期的大众服饰审美都表现出一定倾向,这种倾向由多方面因素形成。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工艺作品(环境布置)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同的,同一年级由于个体兴趣与能力的原因,在服饰制作的工艺性与设计创作能力方面也有差别。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差异,选择与学生接受力接近但又有难度的服饰作品,或范例装饰教室,或教学空间,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选择的作品要与课程内容相统一。如为配合工艺基础课的教学,教室空间一角可在人模身上换上时尚的西服与西裤等。

三、服装工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

教学环境建设要与工艺课程实践环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诱发出来,把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比较成熟的服装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多从艺术、技术、市场、人文等多方面展开,并不偏废一方,但各有侧重。从这里能看出确定某种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相关培养模式的建立,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影响与熏陶来培育服装专业人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效的是来自教学环境建设,学生每天有更多时间在校园、教室、实训教室度过,符合专业要求的、表现时尚审美特征的专业环境建设对学生专业学习、实践探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路径

循环经济是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实现它能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和企业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质量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的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环境工程人才在我国循环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路径不仅有利于为我国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环境工程专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经济也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环境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因此,政府、企业和高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人才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此,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对循环经济和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完善人才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促进人才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2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2.1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

在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下,环境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并广泛涉猎与环境工程及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支持,更好地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问题。另外,在当今信息时代,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计算机信息技能,能够进行数字化操作和信息化操作。

2.2综合素质

环境工程人才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综合素质修养。首先,环境工程人才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工作;其次,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身心素质,端正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再次,环境工程人才应预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广泛涉猎,拓宽视野,提高自身修养;最后,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实现精神的升华。

2.3综合能力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多层次的能力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善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环境工程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加强人才的实践锻炼,提高人才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环境工程人才在学习和工作中应树立创新意识,逐渐提高创新能力,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2.4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生态保护成为我国当前的工作重点。政府积极制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缓解生态危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环境工程人才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环境工程人才应树立循环发展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积极了解我国的发展政策,加强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在工作和生活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3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政府方面

3.1.1缺乏重视

虽然,我国积极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但是却忽视了环境工程专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一方面,政府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校环境工程人才专业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对企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3.1.2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

由于政府缺乏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导致政府没有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方面,政府缺乏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资金支持,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待改进。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对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导致企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缺乏动力。

3.2企业方面

3.2.1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循环经济受到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高度重视,各企业积极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部分企业仍缺乏对循环经济的重视。一些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另外,一些企业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经营方式落后。

3.2.2缺乏专业培训

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对循环经济的重视,企业的环境工程部门缺乏专业培训。首先,企业没有引进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导致企业环境工程部门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企业没有组织员工参加环境工程专业培训和循环经济发展培训,导致环境工程员工对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下的环境工程发展趋势不了解,企业的环境工程部门无法适应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最后,由于企业缺乏专业的环境工程和循环经济培训,企业工作人员没有先进的环境工程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导致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被淘汰。

3.2.3人才质量较低

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经济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环境工程技能已无法适应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环境工程人才质量较低,缺乏对循环经济的了解,导致企业环境工程人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工程人才质量较低。

4高校方面

4.1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虽然,循环经济发展受到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高度重视,各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依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但是,部分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仍固守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导致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严重影响了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4.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高校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只了解教材中的环境工程知识,而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环境工程知识的重视,甚至无法运用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而不了解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4.3缺乏人才保障体系

部分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缺乏人才保障体系,环境工程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并且环境工程专业缺乏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严重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导致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缺乏保障体系。

5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策略

5.1政府方面

5.1.1加强政府重视

虽然我国政府能够正确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对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制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环境工程对我国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应积极重视环境工程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市场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加强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确保我国环境工程行业拥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1.2提供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制制度,为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为此,政府可以制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鼓励企业和高校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人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应为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提供财政支持,保证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为此,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向高校和相关企业拨款,加快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高校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监督,提高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效率。

5.2企业方面

5.2.1加强重视

企业应积极重视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同时,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工程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另外,企业应积极响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5.2.2加强专业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环境工程人才的专业培训,提高环境工程人才的专业技能。为此,企业可以组织环境工程人才定期参加环境工程技能培训,完善环境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环境工程人才的工作能力,引导环境工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企业应加强宣传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环境工程人才对循环经济的了解,使环境工程人才认识到自身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环境工程人才的责任意识,鼓励环境工程人才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另外,企业可以组织环境工程人才参加综合素质教育讲座,提高环境工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使环境工程人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5.2.3引进高素质人才

为加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本公司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进行指导。首先,企业可以招聘高素质复合型环境工程人才担任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负责人,提高企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企业可以邀请高校的著名教师对本企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进行指导,提高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效率。

5.3高校方面

5.3.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依据,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完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选,高校应积极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按照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视,积极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根据市场经济的人才要求和学生的情感需求设置课程,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另外,还要加强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质量;最后,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制定培养方案。

5.3.2构建环境工程教学体系

首先,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突出、工程技能深入的理论教学体系,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构建实验教学体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加强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积极开设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实验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努力和思维能力;再次,学校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此,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环境工程实习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最后,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环境工程专业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5.3.3建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首先,高校应建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为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保障。为此,高校应制定严格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队长制度,完善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改进环境工程教学评价体系。同时,高校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改进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应加强师资保障,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积极培养教师的循环经济意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引导学生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开展教学互动,提高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最后,高校应积极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参考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开展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高校应积极重视用人单位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提高环境工程人才的质量。

5.3.4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已无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能。首先,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重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其次,高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堂的吸引力,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企业实习机会,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5.4人才方面

5.4.1积极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无论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还是企业的环境工程部门的员工都应该积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规定。以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依据制定学习和工作目标,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5.4.2重视我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和企业环境工程部门员工应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对我国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的重视,积极探索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坚持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5.4.3走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工程人才应积极重视在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下我国这政府制定的循环经济政策,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对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的重要意义,自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身作则,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6结语

现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环境工程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工程人才应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完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环境工程人才。在研究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缓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促进绿色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作者:赵丽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重军,钱飞跃,梅娟,吴鹏,王建芳,沈耀良.独立学院环境工程生产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

[2]范铮,潘志彦,李雁,潘海涵.大学工程教育中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07).

第8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 A

当代社会,环境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地进行着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就也为严峻。因此,在我国在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人们已经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从而树立其环境保护的意识,继而建立起环境工程管理。

1、环境工程概述

所谓的环境工程就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而环境工程学是在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对环境工程学这门学科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环境工程学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电磁波等的防治技术;有人则认为环境工程学除研究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包括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经济和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尽管对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环境工程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系统工程等几个方面。

2环境工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管理其实就是对装备寿命周期的各项环境工程工作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协调和评价等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制定环境工程工作计划,从组织机构、经费、时间和人力等资源及计划协调等方面确保规定的环境工作项目的实施。虽然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起步较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尤为迅速,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发展。不过我国在环境工程管理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仍急需去解决。

2.1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还未能够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系统以及科学的评估,这就直接导致在后期制定大环境因素的目标及指标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继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软指标。没有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保证,就很难从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督检测手段及必要程序文件等方面同实施细则做有效配合,同时也无法落实配套相关措施,从而不能确保它的统一性。

2.2缺乏相关专业的优秀技术人员。

对于环境治理这个难题,我国针对这方面的优秀技术人员依旧是缺乏的。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严峻的挑战,前些年环境工程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且它也还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深入去了解,所以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这就致使了现在我国环境工程方面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目前在中国各大高校中,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也不完善,对于优秀技术人员的培养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专业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另外,在环境工程这方面的资金也缺少投入,其这方面在职工人员也得不到良好的岗位培训。

2.3缺乏合理的市场管理。在环境工程市场三个主体,即政府、客户、生产商中,作为宏观管理的执行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何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调整作用,则是当务之急。环境工程的市场管理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管理,即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督。同时从微观上放开环境工程市场,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调整客户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作用的市场管理体系。

2.4缺乏对环境管理的意识。

由于人们还未对的环境管理形成一定的意识,而环境工程管理的建立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会形成另一种危机。因此,政府与社会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要将相关制度落实到位而不是虚有其表。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通常一般管理化却缺乏系统化及规范化的管理。另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

2.5环境工程管理缺乏监管

环境工程管理在建立和运行一个管理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过这个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环境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以及它的有效实施才能得以保证。为此必须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去保证实现各项环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我国没有完备的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验收制度,比较容易引起工程质量纠纷和工程中个人腐败等问题。

环境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迫使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并要求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环境问题不仅仅只是某个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都要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3.1完善环境工程的管理系统。

完善环境工程的管理系统要同现行的环境综合治理之中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模范企业相结合,将这些城市、企业的成功治理作为参考从而寻找出治理环境的正确且有效的途径。同时应该与具体的建设及改造目标充分联系起来,环境建设和改造目标是环境工程管理的基础,且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有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3.2完善培训机制,增强相关人员职业技能。这要我们要结合具体国情,完善各大专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促进各大高校的各专业、各学科的有效人才的同时,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还要注意对在职相关人员的培训,以促进其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3.3 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

完善环境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的制定,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使各处的环境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这样一来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条例及法规的明确化、人文化及具体化,可操作性也随之得到了强化。同时在环境工程市场中,政府要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场管理机构和资质认证机构。政府的职能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但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建立、完善市场,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往政府直接参与环境工程管理而带来的许多弊端。

3.4提高人民环境意识 合理调动资金储备。在中国,人们对于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尚未有着深入的了解且在认同上与尚且不够充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地对之进行引导,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由小到大,从而确保环境工程工作能够更为有效率地落实与发展,同时,还要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我们要从辩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地了解与分析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继而确保所制定管理体制的高质量与高标准,使环境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得以进一步地提高。这样一来,相关管理层对环境工程也会有了进一步地认可与重视。

3.5健全环境工程监理

健全环境工程监理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治理设备标准,环境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质量标准,工程验收标准等相关的标准体系。而标准的制定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宽严适度的原则进行。只有健全环境工程监理,才能保证相关环境工程措施得以顺利、正常的进行。

总之,环境工程管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才能走向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明天。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工程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代社会,环境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地进行着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就也为严峻。因此,在我国在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人们已经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从而树立其环境保护的意识,继而建立起环境工程管理。

1、环境工程概述

所谓的环境工程就是研究以及从事防治环境污染与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之中的医学、生态学之中的环境医学与环境卫生学,以及环境化学与环境物理学有关。因为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而环境工程学是在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环境工程的这门学科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环境工程学,其实就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方法与原理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对噪声、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电磁波等的防治技术;有人则是认为环境工程学除了研究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2.1、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非常不充分

目前,对于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评估指标不全面、未成系统的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样在制定大环境因素目标与指标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不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指标不够“坚挺”导致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控手段及相关程序文件方面无法配合实施细则,相应地配套措施也无法落实。

2.2、环境工程管理优秀人才缺乏

在我国,虽然公众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公众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认识仍然一知半解,即使各地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但运行效果依然是个疑问。公众看法尚且如此,整个社会的认识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各大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为例,环境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这对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缺乏优秀人才是环境工程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3、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还未能够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系统以及科学的评估,这就直接导致在后期制定大环境因素的目标及指标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继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软指标。没有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保证,就很难从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督检测手段及必要程序文件等方面同实施细则做有效配合,同时也无法落实配套相关措施,从而不能确保它的统一性。

2.4、缺乏合理的市场管理

在环境工程市场三个主体,即政府、客户、生产商中,作为宏观管理的执行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何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调整作用,则是当务之急。环境工程的市场管理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管理,即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督。同时从微观上放开环境工程市场,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调整客户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作用的市场管理体系。

2.5、环境工程管理缺乏监管

环境工程管理在建立与运行一个管理系统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只有通过这个系统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转,环境工程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以及它的有效实施才可以得到保障。为此一定得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障实现各项环境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然而我国没有完备的工程监理、招投标制度、验收制度,十分的容易引起工程质量纠纷和工程中个人腐败等问题。

3、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3.2、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3.3、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3.4、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

完善环境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的制定,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使各处的环境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这样一来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条例及法规的明确化、人文化及具体化,可操作性也随之得到了强化。同时在环境工程市场中,政府要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场管理机构和资质认证机构。政府的职能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但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建立、完善市场,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往政府直接参与环境工程管理而带来的许多弊端。

结束语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许多地方政府也已经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就可能影响到经济建设,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虽然现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一套很完整适用的管理办法,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科学的管理以及不断的努力,环境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开亮,程万秋.浅谈环境工程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3(3).

[2]赵安娜.解析中国环境工程设计现状及其新发展[J].才智,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