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亚洲经济危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亚洲经济危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亚洲经济危机

第1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受损;临床特点;转归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91-01临床研究表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与维生素B12吸收和代谢障碍有着很大的联系。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果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痊愈。但是患者发病早期并没有非常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最终导致患者发生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导致残废[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医疗检测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电生理、影像学和生化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对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研究更加深入。为了进一步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本组中有31名为男性,1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64.56±3.11)岁,从发病到确诊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时间为3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双下肢麻木无力、痴呆、走路不稳、尿便障碍、双下肢无力、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以及末梢型痛觉减退)、反射异常、运动障碍(主要包括肌肉萎缩、下肢肌力减退、不同程度的瘫痪等等)、智能障碍(主要包括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降低)、共济失调。其中有2例患者有胃切除史,有10例贫血史,13例有胃病史,7例患者长期素食,10例患者长期饮酒。

1.2辅助检查本次研究患者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所有患者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有30名患者为周围神经损害,具体表现主要是波幅降低和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所有患者通过脊髓MRI检查,结果显示有27名患者可见长T1、长T2或者脊髓后索片状等异常情况[2]。患者的发病部位包括:7例位于胸髓,其中有5名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髓萎缩,15例位于颈髓,8例位于胸髓和颈髓,10名患者未见脊髓异常。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有8名患者为中度贫血,19例为轻度贫血,15例无贫血。

1.3治疗对所有患者予以维生素B12,每次剂量为100ug,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酌情加减量,每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用药方式为肌注;如果采用口服,则每次剂量为25ug,每天三次。一般情况下,贫血患者采用肌注。用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低血钾[3]。

2结果

42名患者经规范维生素B12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

3讨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最早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提出,后经临床证明该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比如长期食用素食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饮食不规律如长期饮酒,另外是一些胃病也可引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常见的是胃大部分切除、胃溃疡、胃炎等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见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尿便障碍、四肢无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智能障碍等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引起偏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该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尤其是影像学和分子细胞学的发展,对于该病的检测水平也大大提高。目前对该病的诊查主要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对于该病的治疗则主要通过规范维生素B12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仔细,降低误诊率。

参考文献

[1]沈雪莉,张红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损害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表现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32-2333.

第2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07例,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

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观察三组血Hcy,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等?

结果 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及尿微量

白蛋白量均增加,且斑块形成组比内膜增厚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微量白蛋白尿联合检测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

脉粥样硬化的筛选指标?

[关键词] 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4)01_0041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1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高Hcy血症被认为是动

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同时研究也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微量白蛋

白尿可以用来预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本文主要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及尿微量白蛋白与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

例,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内膜正常组33例,男

17

例,女16例;内膜增厚组37例,男19例,女18例;斑块形成组37例,男20例,女17例?高血

的诊断全部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

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3]: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mm为颈

动脉内膜增厚,IMT>1.3mm并有局部隆起者为斑块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内膜增厚和斑

块形成?

1.2 方法:颈动脉IMT及动脉斑块的测定由我院专业B超室医师完成,使用美国GE730型彩

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10mHz,定量测定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情况?

实验室检查:患者禁食8~12小时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甘油三酯(TG)?总

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空腹血糖(FBG)?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

(hs_CRP)等指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荧光生化法检测血Hcy的浓度

,正常值为5~15μmol/L?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留取24小时尿,记录尿量,混匀后,留取标

本10ml送检,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用美国BECKMAN ARRAY360 SYSTEM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

剂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

3 讨论

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被体表超声检测,因此颈动脉IMT现已成为观察动脉硬化病变的一

个窗口,也是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亦是高血压危险分

层中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指标之一[4,5]?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高Hcy血症是造

成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通常认为血Hcy升高程度能反映AS的进

展程度[6]?本研究资料显示,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较内膜正常组

明显增加,且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较内膜增厚组明显增加,提示Hcy参与高血压患者AS,

可用来反映AS严重程度?

微量白蛋白尿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它被认为是心?脑?肾及血

管损伤的标志之一[7]?近年的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结缔组织增加和血管

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而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内皮功能的改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从而导致脂质进入血管壁,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2]?本文结果显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尿微量白蛋白量均

增加,且斑块形成组与内膜增厚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量亦增加,高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增加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且随着颈动脉动

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微量白蛋白尿增高,说明微量白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相关性

?此外,亦有研究表明CRP不仅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

成[8]?本文研究亦发现,hs_CRP显著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总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和微量白蛋白尿检测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筛

选指标,对于高血压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俊,钱钧,许萍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血浆

浓度影响因素[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19-121.

[2]Jay PG, G eoge LB. Microalbuminuria marker of vascular dys function,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Vascular medcine,2002,7(2):35-43.

[3]何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

[4]Ghiadoni L, Taddei S, Virdos A, et 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mmom c

arotid artery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

rtension,1998,32(7):25-32.

[5]许先进,董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

16(8):665-668.

[6]薄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相关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

(5):425-426.

[7]Klaus K, Knut BJ, Bo FR, et al. Very low level of microalbuminuria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ath independently

of renal functio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J]. Circulation,2004,110(19)

:32-35.

第3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FPP;再出血率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1-00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on free portal pressure (FPP) and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for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8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were allocated 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surgical methods,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surgical time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smaller or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Liver cirrhosis; Portal hypertension; FPP;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琳琅满目的食品不停地着人们的味蕾,导致人们暴饮暴食,从而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对此的广泛关注[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发人群较广[2]。当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与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由于血管断流术术中出血量大,且远期生存率较低,因此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区别,特选取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年龄(48.3±1.1)岁;其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其余12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7~73岁,平均(46.9±1.2)岁;其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其余11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2)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诊断标准;(3)患者无其他原发性疾病;(4)患者入院信息完整。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2)患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的其他类型疾病者;(3)患者入院信息残缺。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在患者左侧肋缘处行下斜切口,阻断食管下端6cm处和上半胃浆膜层处的全部供血,如食管支、胃短静脉、胃后静脉、左膈下静脉等,术毕常规缝合。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具体内容如下:(1)在腹部左侧肋缘处行下斜切口,尽量保留侧支和脐静脉,保护后腹壁与脾静脉的交通支,如出现腹壁同大网膜形成的侧支也应及时保留。(2)进一步探查确诊,将小弯侧缝扎的冠状静脉中的食管支、异位食管支、胃支、高位食管支、伴行动脉,缝扎到本质周围血管7 cm处,注意观察缝扎情况。(3)所有缝扎均使用prolene线进行双重缝扎。在缝扎时,注意进针的深度和速度,避免针体穿入胃腔,导致在术后出现胃瘘现象。(4)术后保留左膈下静脉,迷走神经的前后主干,同时提拉大网膜到脾窝,以此覆盖脾肾韧带的创面。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量及出血停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FPP指标水平及再出血率等。根据再出血、肝性脑病、术后0.5~3年间的生存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引流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手术方式对FPP影响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FP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病发人群较广,一般不受时间及地域的影响。此病主要特点是门静脉系统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异常,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大面积的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的出血症状,伴有黑便和呕血[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首次出血时的病死率在25%左右,当第一次出血后的1~2年中出现复发症状时,病死率则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当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又分为分流术、肝移植和断流术三种。有报道表明[5],在我国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中的断流术治疗,其中门静脉断流术则成为我国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为探究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FPP及再出血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引流、血红蛋白丢失量、停止出血时间等临床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FPP值显著小于对照组,与冯留顺等[6-8]的报道相符;表明观察组使用的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再出血情况上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在对患者进行生理性分离后,有效地保护了分流的侧支,如左膈下静脉。在门静脉高压下,左膈下静脉则会形成左肾静脉-左膈下静脉的侧支循环,并使腹壁代偿分支血管有效保留,从而联通后腹壁、脾静脉形成的交通支及腹壁同大网膜组成的侧支,有效的分流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9-10]。(2)在手术中结扎时,需要切断曲张血管,但因结扎的组织较多且繁杂,易造成术中、术后结扎线大量的脱落,从而形成大出血,在胃小弯侧处的出血尤其难以控制,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操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手术使用对血管伤害较小的线进行缝扎,降低了术中的出血量,也保证了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因而观察组再出血少于对照组,FPP值、血红蛋白丢失量、停止出血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11,12]。(3)常规的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由于断流的不彻底,并不能有效地减低门静脉的压力,从而导致术后新生的侧支循环的建立,还会因为不能离断食道胃底黏膜下层的血管而导致复发出血的风险;断流术术后胃的动脉血过剩,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导致胃黏膜发生营养不良,致使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这同样是导致术后患者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3-15]。另一方面,血管缝扎术对食管下段的外周血管进行缝扎,降低了食道下端的胃底血管充血,可有效避免静脉破裂出血情况的发生。此外,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会代偿性增加,能够使门静脉血液向肝的灌注作用加强,改善肝脏供血情况,有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对维护肝脏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FPP及再出血率,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安东,徐刚,茹东跃,等. 双镜联合治疗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3):196-198.

[2] 王青山,王家凤,张广艳,等. 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加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1):101-102.

[3] 王其,刘飞龙. 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J].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7):454-457.

[4] 吕金利,李雪平,杨世伟,等. 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5例[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 13(5):406-408.

[5] 姚小晓,张丹,季德刚,等. 2种改良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比较[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5):1008-1012.

[6] 冯留顺,尹国锋,李捷,等.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征消化道出血80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75-476.

[7] 徐亮珊,张跃进. 改良透光食管胃底静脉缝扎法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J].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65-66.

[8] 郭佳,梁瑞敏. 止血散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3):169-170.

[9] 詹银楚,姜仁鸦,姚宏宇,等. 腹腔镜下脾切除并门奇静脉断流术34例临床分析[J]. 浙江医学,2014,36(15):1332-1333.

[10] 孔祥,陈惠娟,罗松,等. 肝硬化患者脑常规和扩散加权 MR 成像与门静脉高压测量参数的相关性[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2):2495-2500.

[11] Mookerjee RP,Mehta G,Balasubramaniyan V,et al. Hepatic dimethylarginine-dimethylaminohydrolase1 is reduced in cirrhosis and is a target for therapy in portal hypertension[J]. J Hepatol,2014,21(14):611-614.

[12] Yajima K,Uehira T,Otera H,et al. A case of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a Japanese patient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J]. J Infect Chemother,2014,20(9):582-585.

[13] Nasri H,Mubarak M. Comment on "hepatic-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n a child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J]. Saudi J Gastroenterol,2014,20(3):202-203.

[14] Chen W,Liu DJ,Huo YM,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re involved in regulating hypocontractility of mesenteric artery to norepinephrine in cirrhotic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J]. Int J Biol Sci,2014,10(4):386-395.

第4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国际迁移;成本;经济危机;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84-03

国际迁移是指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活动中的一个业务或多个业务转移到国外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国际迁移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接受。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中。此次经济危机一直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动因,但是对于此次经济危机所波及的范围和持续时间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家,实体经济的溢出开始导致失业率上升,直接影响了家庭乃至社区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焦虑的情绪。在金融体系中,重建公众的信心并扭转这种不利的现状必须被放在首位。纵观各种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国际迁移业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国际迁移的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基于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国际迁移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它们所共有的想法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迁移来获取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以下是本文所概括的几点原因:(1)当前的税收法规可能超出了公司管理层的预期,因此他们努力寻找综合条件较好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迁移的目的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公司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经济危机。(2)国际迁移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遇。当公司计划扩大规模时,它往往会致力于寻求对自己的主力产品更具战略意义的市场。新的市场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3)为新的产品寻求新的市场。一家公司必定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自己,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当现有的市场出现饱和时,公司就需要通过国际迁移来寻找新的领域,从而获得长久不衰的生存。

每个公司的HR都有责任来决定何时进行迁移是最佳时机。但是,在这样做之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考虑到进行国际迁移的成本,迁移成本不应该超过公司所能负担的最高成本。那么迁移所需的成本有哪些呢?

二、国际迁移的成本分析

有三个不同方面的成本是进行国际迁移需要考虑的,包括可预见成本、人员流动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可预见成本

可预见成本是指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成本,如搬家公司需要多少费用、新办公地点的租赁费用等。可预见成本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主要成本,当企业选定迁移的地点时,企业会支付一部分费用作为新办公地点的装修基金。与此同时,房屋租赁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支出。(2)服务成本。服务成本一般包括水电费、电子通信费用、停车费用、保险费用等。而公司的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包括未来业务扩展所需要的费用。根据企业的规模,服务成本的增加范围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之间。(3)搬迁费用。当公司决定迁移时,搬迁费用必然要考虑在内。如果新的目的地在同一个城市,需要的搬迁费用较少。但是如果是长途的搬迁,则搬迁费用就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卡车租金、人工费用等。另外,公司还要支付员工搬迁的费用。

(二)人员流动成本

企业的迁移对现有的员工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决定进行迁移,而本土的雇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随之搬迁,这就使得公司损失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要知道,招聘、培训并发展新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现有员工。劳动力成本代表了大多数组织的经营开支,是不得不考虑的迁移成本。

(三)隐性成本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真正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迁移后可能的生产损失、员工的离职和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压力等。

为了更好地衡量隐性成本在迁移中所占的比重,本文对国际迁移中隐性成本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如下:(1)房屋租赁成本;(2)雇员多次往返的成本;(3)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新市场的成本,如广告投入、寻找客户资源等;(4)老员工离职后,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成本;(5)新员工在培训期和适应期内导致公司产值降低的成本。

综合以上三种国际迁移的成本,可以看出如何把这些成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是进行国际迁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点会帮助企业分析其迁移成本和风险/效益:(1)确定迁移目的地的资源环境及当地的就业水平。(2)确定会跟公司共同迁移的员工数量。(3)对一次性搬迁、减员、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费用进行评估。(4)对一定时期内的租赁房屋和雇员花费、设施完善花费等进行评估。(5)根据迁移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公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的评估。

在评估了国际迁移的成本和风险/效益后,一个中心问题就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国际迁移的目的地应该在哪?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真的有益?本文就这一问题对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板块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三、国际迁移目的地的比较分析

(一)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并严重拖累实体经济的严峻局面下,欧洲也正在与衰退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自2008年以来,金融动荡、油价飙升和粮价上涨三大问题给欧盟各国经济造成重创,加上各国都把本国利益置于欧盟整体利益之上,使其难以形成共同应对危机的合力。目前,欧洲经济存在不少问题,如增长率低迷、福利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财政压力巨大等,而欧盟多数成员国仍固守原有的社会经济模式,结构调整进程缓慢。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说,目前欧洲形势喜忧参半,经济危机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堪忧。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改革方向总体正确。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大约6%降到目前的3%以下,2014年欧盟经济将有望好转。

欧洲拥有庞大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还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秀的品牌,因此是企业国际迁移可以考虑的一个目的地。下面以欧洲的几个国家为例说明欧洲在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

1.英国:英国国土面积虽然不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170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能够与外国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如华为、香雪制药等中国企业已经和英国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2.荷兰:荷兰以颇具竞争力的税收环境吸引着外国投资者纷纷前来荷兰投资移民,这源自其广博的税收条约体系,保税仓储制以及议定预先税务裁决的可能性。荷兰税务体系的某些特点对国际税务筹划十分有利,如广泛的税务协定,减免双重征税、成熟的税务裁决实务、参股豁免、对支出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不征收预提税。

3.丹麦:丹麦在声学领域的研究居全球领先水平,在设计领域也很有影响力,拥有很多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储备。另外,丹麦还以其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用工制度著称,例如,企业解聘劳工的成本很低。

当然,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韬睿惠悦咨询公司(Towers Watson,全球四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的两年中,大多数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公司已经裁员47%,冻结工资31%,比全球平均水平37%和24%要高。因此,企业在考虑国际迁移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欧洲现有企业的发展状况。

(二)亚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于被认为增长最快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危机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体系方面、贸易方面和外部资金融通方面。

从金融体系方面来说,由于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度不高,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联系不甚紧密,外资银行的比例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的金融体系影响不算严重。从贸易方面来说,首先是来自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进口量缩减,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其次,贸易品价格下降、美元贬值,使得即使是贸易顺差的国家也不得不面对国际收支恶化的风险。从外部资金融通方面来说,发展中国家需要从资本富裕的国家融资以支持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这些外部融资包括官方开发援助、组合证券、直接投资及贸易信贷等,次贷危机发生后这些外部融资均发生了锐减,亚洲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亚洲在国际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此次金融危机开始改变全球金融力量的对比。亚洲很多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和金融比较稳健的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和分量在增加,西方国家对亚洲在金融上的依赖程度增加,更有利于建立东西方衡的金融关系。同时,经济危机推动亚洲的一体化进程步入新的航道。

当然,亚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此次经济危机表明,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危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连锁效应。亚洲正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所困扰,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枯竭,亚洲银行更加依赖于国际融资,这将导致亚洲经济受制于全球杠杆化融资,以及美元资金短缺。

同时,尽管亚洲的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大量地减少了杠杆比率,但是却增大了对于债权、股票以及贷款资金的依赖。

亚洲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全球性的,因此发达国家经济的萎靡意味着亚洲经济的萎靡,进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失业率的增加等相关问题,从而引发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三)非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非洲大陆在连续五年保持经济增长率5%以上之后,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2%,为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非洲市场有限,就算没有外国投资者的大笔撤资,即便是有小笔资金撤走也将对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危机加剧。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非洲的资本流动明显减缓,金融信贷急剧减少,许多行业受到重创。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受打击最为严重的两个领域。赞比亚、刚果(金)、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国家的矿业项目投资总额面临大规模缩减。其中,非洲开发银行在利比里亚的铜矿项目以及几内亚的铁矿项目的投资总额都较原计划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也极度缩水。

近年来,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薄弱,制造业不发达,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能力,从日常生产和生活物资,到高科技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商品大市场。外国富余商品不仅可以成功进入非洲国家市场,而且这些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价格要高出本国的5~10倍。目前非洲国家正在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在建项目众多,投资政策优惠,投资领域广泛,处处存在商机,是外国企业投资建厂、承包工程的理想天地。非洲的石油、木材、黄金、钻石、铁、铜、铬等资源储藏量十分丰富,跨国公司到非洲投资资源开发利润非常可观。

总的来说,非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的发展速度正在提升,已经为买卖双方建立了全球交付网络,跨国公司在非洲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当然,也不过忽视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地的本身所具有的劣势。非洲经济高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非洲国家科技落后,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的加工比例及加工程度都不高。非洲是世界上粮食单产水平最低的地区,原因在于粮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原始。在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些普通的通讯和信息产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奢侈品,有些乡村至今仍“与世隔绝”。然而,这些劣势对于外来跨国公司来说,是可以接受并加以转化的。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无限的投资机会,是国际迁移的最佳目的地。以下数据说明了把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所带来的发展机会:(1)一些非洲国家(如加纳、坦桑尼亚、突尼斯和卢旺达)的经商便利性和企业管制能力甚至高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非洲拥有超过全世界36%的新兴市场国家、30%的矿产资源,并且到2050年将拥有占全球20%的人口,但却只拥有4%的国外直接投资。(3)非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此次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弹性。(4)自2004年以来,非洲在私人直接投资方面的增长比例最高,截至2010年增加了22%。(5)未来十年,非洲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约980亿美元的需求,如电力和电信行业。

综上所述,非洲无论是在资源方面还是政府监管力度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是此次经济危机中各国企业迁移的最优选择。并且,非洲的投资机构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并选择迁移的地址,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跨国公司的迁移提供了便利。因此,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最优目的地就是非洲大陆。

参考文献:

[1] 张向阳,邢华.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2):91-96.

[2] 吴逸思.新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16.

[3] 陈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12):25-28.

[4] 白玫.跨国公司的国际迁移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35.

第5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源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引发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整个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将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它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冲击,必将导致世界战略格局的重大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这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情势下遽然而至,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导致对资源和市场不可抑制的需求。工业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和市场的疯狂追求,是导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但二战后世界两极分化的冷战格局,却从政治上阻击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两强对峙下50年的恐怖和平,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建立并完善了游戏规则,完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市场经济整合,从而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井喷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然而,二战以后的“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潮流以及民主国家中兴起的人权运动,从根本上抑制了资本主义在武力和强权基础之上的传统扩张方式;而以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游戏规则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绝对优势,使得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资本扩张不仅更为有效,而且因“促进发展”而占据了政治上的道德制高点。因此,在推动市场经济的旗帜下,资本源源不断地从发达国家“投资”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获取资源――包括高科技生产中最重要的劳力和智力资源,另一方面占领市场――包括现代经济中最为重要的资本市场。华尔街主导的疯狂的资本扩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但是,这次经济全球化并没有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高度失衡这一根本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反而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以“投资推动发展、消费促进繁荣”的盎格鲁一撒克逊经济体,在超前消费的同时,制造业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到回报更高的发展中国家。其结果是资本透支,产业掏空。另一方面,以“发展制造业、通过积累扩大再生产”的亚洲经济体(包括德国),则在经济发展上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背上了贸易盈余带来的资本包袱,使自己的经济积累被发达国家的资本债务所劫持。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资本扩张戛然而止;而各国的“刺激”政策所导致的经济保护主义回潮,则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受到阻击。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的停滞。可谓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但是,这次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首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独立的保护下,避免了资本的直接掠夺,而是以廉价的劳力、智力和物力资源,换取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却赢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以产业经济为主的新兴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前所未有地获得了对发达国家的反控制力。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一撒克逊经济体尽管整体实力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但经济危机却充分暴露了其债务空前、信贷虚空、预算,消费失控、以及政治上不可逾越的税收障碍。操控自身货币贬值的同时,用一切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压迫债权国货币升值,成为其应对危机的唯一选择。唯此方能快速抵消巨额债务,填补资本黑洞,挽救经济颓势。为达此一目的,甚至不惜以持续的信贷宽松政策促发经济膨胀,甚至凭借整体实力强行“重组”国际债务。

再次,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全球十大盈余经济体,除第7位的德国、第8位的俄国和第10位的巴西,其余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印度――都集中在亚洲。随着香港、新加坡、东京、上海、孟买等新兴金融中心的兴起,亚洲将变成世界主要的资本出口地区。同时,不断发展的实体经济、巨大的人口“红利”、较低的发展水平和迅速的都市化发展,使亚洲不仅具有最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同时具有空前的市场发展空间。

最后,由于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有着扎实的实体经济和雄厚资本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必将在能源、材料、生化、信息、环保、交通等新兴领域推动“超越式”发展。一旦突破,必将重写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不可逆转的变化,必将导致整个世界战略格局的转变。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转变的势在必然,美国做出了尽快从反恐战争中脱身,集中力量强势重返亚洲的战略选择。

经济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冲击

二战以来,联合国、世贸组织和美元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形成了支撑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由金融海啸引发能全球性经济衰退,必将对这三大支柱造成巨大冲击,从根本上动摇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体制。

以美元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为挽救危局,美国政府一方面大量增发货币,挽救濒临崩塌的信贷市场;另一方面推行信贷宽松政策,强力降息,刺激经济发展。但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成为以美国经济为根本信用保证的全球信贷货币。在经济全面萧条的情况下增大美元流通,不仅将使美元持续贬值(这一过程中美元止跌回升只是暂时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各经济体在危机中捆绑美元以自保),更恶劣的是将导致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持续下去,必将从根本上动摇美元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

脱胎于《关贸总协定》的世贸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自由贸易为原则的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这次危机虽然不会颠覆自由贸易原则,但必将促使各国注重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制造业本土化、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国际贸易量的相对下跌,对外产业投资减少(投机性资本运作则将增加),经济全球化放缓甚至停滞,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各国间更加依赖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强化经济合作、解决经济纠纷,以及非正式多边组织(如G8+5、G20等)的发展和强化,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都将大幅下降。

这次经济危机极大地削弱了联合国。联合国及其所属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制定并维护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世界各国表达、协商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提供必要平台;协调国际冲突,制约暴力战乱。这次经济危机进一步表明,由于没有自己的经济管理机构和经济资源,联合国在目前经济危机引发的国际争纷中,已经被边缘化。

长期来看,经济危机消弱了美国,更加伤害了欧洲。欧美(包括日本等发达国家)

之间在反恐战略、经济利益、货币政策等各方面的分歧将长期存在,这必将损害欧美在联合国中传统的合作协调方式,从而进一步制约联合国发挥以上三项职能的空间和能力。

另一方面,全球性经济衰退和环保工业经济的兴起,使包括俄国、伊朗及中东各国在内的原料出口国面临长期压力,更加凸显他们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冲突。而联合国在解决这些利益冲突中长期的无能为力,将近一步削弱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导致其地位与影响的式微。

在世界面临重大变化的过程中,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式微,进一步加大了转变过程的复杂与危险,同时凸显了大国关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多边/双边大国利益组织将在国际事务中具重要作用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表明,诸如G20、G8+5、东盟10+3等多边,双边大国利益集团组合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经济全球化以及非意识形态政治对抗,导致了以传统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非但无效,反而会导致局势恶化。美国近10年越打越糟的阿富汗战争和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体面撤退”,证明了即便拥有绝对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也会在一场由宗教/文化对抗而引发的战争深陷泥潭。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战争变得异常昂贵,很难决出传统概念上的胜负。在这样的形势下,军事力量更重要的作用是凸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其根本用途在于保持威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增大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力度。

第6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第7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一、转型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从1788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2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28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回顾这些危机,尽管每次都各有特色,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危机的表现形式,但本质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基础都是生产过剩;金融危机往往是产业危机的先导;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极度投机;多数危机在自然状态下总是首先发生于那些对世界经济具有支配地位国家中的那些对国民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行业或部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在发生转化。

19世纪之前,由于英国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绝大多数危机首先发生于英国。20世纪美国主导了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心也就自然转到了美国。19世纪20年代之前,英国的主导产业是毛纺织业,生产过剩也往往突出地表现在这个行业,经济危机发生后,这个行业往往是重灾区。20年代之后,棉纺织业取代毛纺织业上升为主导产业。整个19世纪上半叶,纺织工业(包括与它有直接联系的部门)较之其他所有工业部门有绝对优势,所以这个行业始终是那个时代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它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对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19世纪下半叶,大机器工业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使这些行业逐渐上升为可以与纺织工业并列的主导产业,并在19世纪末最终取代纺织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于是,这个行业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或产业,在二战之前主要是冶金、水泥、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二战之后到70年代主要转向汽车制造、造船、发电、石油、化工、电器等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房地产业、金融业、IT产业等行业。随着这种转移,生产过剩危机的发源地也随之转移到相应的行业或产业。总的看来,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危机史表明,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和数量不等的银行倒闭事件,但总的说来危机还是最突出地表现在产业领域,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是最主要的现象,而金融危机仅仅是伴随现象,带有附加性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逐渐与产业危机融合起来,使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90年代以来,世界接连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引起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以来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金融危机。从2000年4月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为起点,美国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指数出现狂泻,金融风暴席卷了美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一路演变成世界金融风暴和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给美国金融系统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冲击,造成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AIG、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政府注资救助花旗银行……,等等。在这些危机中,除了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属于单纯的货币危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危机基础上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尽管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其发生机制、伴随现象、本质特征有很大的相同性,即:(1)产业扩张与信用膨胀相互推动,在一些成长性较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新技术产业)形成投机热,并推动其极度泡沫化。(2)信用经济畸形发展,造成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3)生产过剩是危机的起点,生产过剩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以更加猛烈的方式反过来推动生产过剩危机走向深入,并使整个危机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危机。(4)主周期的长度逐渐向古典周期回归,同期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总之,这些新现象的出现,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转型。

二、转型的原因及转型后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属于信用危机的类型之一,它是由信用关系中断引起的强制性恢复。由于金融业建立的基础是信用关系,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的时候,一旦这个领域发生信用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说明这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信用关系也已经相当发达。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种情况表明,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信用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_。

信用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和发展,使交易关系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以货币为主逐渐转化为以信用关系为主,这种变化意味着商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信用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信用关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支配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而信用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如果从交换方式的发展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物物交换阶段、货币经济阶段和信用经济阶段。在物物交换阶段,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不借助任何媒介而进行,这种交换方式固然突破了自给自足的局限,扩大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它无法解决交换次数难以确定和交换目标难以实现的矛盾。货币经济阶段的到来克服了物物交换阶段遇到的困难,拓展了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遇到了在缺乏货币而又需要交换时无法交换的矛盾。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矛盾得到了解决。信用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交易工具、交易手段到交易行为,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也同样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信贷、国际汇兑、国际债券、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消费信用等等,总而言之,从民族国家发展起来的信用关系,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而向世界扩散,它使货币经济让位于信用经济,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商品经济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其内容,提高了其交易效率。因为货币和信用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对货币和信用关系的创新本身能够对象化为商品。在实物货币时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无论是一般物品还是贵金属,都是商品,只是因为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具有了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的出现,有了包括信用货币在内的信用产品,随着信用关系的不断创新,有了股票、债券、期权、票据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类衍生产品,这些信用产品,多数作为资本商品进入交易市场,成了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交易对象。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为资本积累开辟了道路。资本家可以利用信用创新为资本找到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如果说,在货币经济时代资本积累的出路和资本家消化过剩资本的基本途径是资本输出和技术创新,而在信用经济时代则主要转向信用创新。信用创新推动了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一方面表现为信用种类的增多,另一方面表现为信用链条的延长。前者增加了信用原生产品;后者增加了信用衍生产品。由于金融领域是信用创新的主战场,先进的创新手段、庞大的专业创新队伍,再加上多年的高强度创新,使这一领域的信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信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多数国家的信用产品市值规模远远大于同一经济体的实体经济规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关系的发展转化为资本的生产和扩张能力。它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了流通时间,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制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充分动员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只要信用创新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资本主义就会尽其所能地推动其发展,就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用形式。创新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也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技术基础,它-般包括技术、制度、组织、管理、金融创新等多种形式。对资本而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个别资本获得超额利润;通过技术发明和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加就业;通过延伸信用链条创造出更多衍生产品,促进了投资,分散了风险;通过放大杠杆的撬动作用使更多的大资本控制在小资本之下,等等。它在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创新本身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由于信用形式的创新,为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创造了条件;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而这又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形成消费热;消费热拉动实体经济迅速扩张并形成泡沫,而这又为虚拟经济及其泡沫化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来,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推动中,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杠杆交易使信贷规模极度放大,周期性地形成泡沫,又周期性地破灭,形成周期性金融危机。本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危机,它之所以首先表现为强烈的金融危机,是因为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当泡沫破裂时,其强度也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往往表现为剧烈的金融危机,危机使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狂跌不止,财富大量蒸发,恐慌蔓延,赔本效应凸显,消费急剧缩减,结果使起初不甚明显的实体经济危机浮出水面,这时真正的危机才开始了,原来的金融系统已经被拖垮,正在进行重组,实体经济进入破产、倒闭或重组阶段,下一个需要度过的阶段是萧条。萧条阶段往往是新一轮创新的开始阶段,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即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也是新一轮创新的物质基础。由于新周期的物质基础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含量上一般都高于上一周期,所以随着复苏阶段的到来,实体经济不仅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对虚拟经济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存在的主要领域,所以虚拟经济的创新也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主要表现为交易方式、金融产品的创新,近些年来,尤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最为突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还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购买力。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受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它可以独立发展。从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期权交易、合约交易、杠杆交易等交易形式的创新,以及多层级多种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使虚拟经济有了更大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交易方式、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中经常伴有“羊群效应”、“博傻现象”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这意味着当事人受非理性行为的支配,很容易忽视系统风险,过度投机和使用金融创新,过度使用杠杆交易,造成虚拟经济的极度泡沫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体经济触顶回调,就会引起信用链条初始环节的中断,进而引起整个信用系统危机,形成剧烈的金融危机。

三、转型后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导机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产业危机周期”向“金融危机周期”的转型,虽然也受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因经济形态的演变引起,所以转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经济个体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经济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无限积累与扩张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传统意义上的周期性产业危机趋于缓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最近30年来竭力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一次趋于尖锐激烈。无独有偶,这一过程恰巧与信用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相重合,结果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其频率和周期长度再一次出现回归的趋势,其程度也在逐渐加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前,固定资本更新、商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推动是高涨走向繁荣的基本形式,尽管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信用链条短,信用关系较为简单,信用产品的泡沫化较为有限,而且多数间接地通过股市非理性暴涨表现出来。萧条时期,随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启动,技术创新与信用创新同时进行,信用资金起初主要流向那些成长潜力大、风险小的产业。到了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开始重点流向那些成长势头较为强劲、财富效应较为突出的产业,并且与这些部门的产业形成相互推动之势。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在继续大规模流向热点产业的同时,开始全面出击,既支持产业扩张,也支持商业繁荣,直至热点产业严重泡沫化,并最终走向破灭为止。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后,产业、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与转型前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信用链条的延长和信用种类的增多,再加上杠杆交易的放大作用,使信用规模逐级放大,衍生产品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形成一个倒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否稳定,外来冲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关键在于实体经济是否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于日本、美国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三次转型后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其具体层面上的发生和传导机制存在差异,但其一般形式已经基本相同,即:第一阶段,金融系统深度介入扩张潜力较大的产业,例如房地产和处于发展初期的房地产业,使这些产业在金融机构、开发商、投机者、游资的合力炒作之下形成泡沫,与此同时,建立在这一产业扩张基础之上的信用链条也在延伸,数量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泡沫体。在这一阶段,经济加速走向繁荣,整个经济活动表现出普遍的财富效应,当事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化取向比较明显。第二阶段,极度泡沫化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拐点,泡沫开始破灭,随着物价下跌、利润减少、产品滞销,投资开始缩减。第三阶段,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信用链条沿着当初延伸的方向开始逐级断裂,庞大的虚拟经济开始倾斜、倒塌。第四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使危机进一步放大,并沿着金融系统、贸易系统向其他国家扩散,这种扩散带来了普遍的恐慌心理,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纷纷采取避险行动,从而出现了“羊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危机迅速蔓延、加速见底。

当然,以上说法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由于引发危机的直接因素有两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的冲击引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是由内部因素自发作用引起。内部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泡沫的自动破灭,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国际游资的剧烈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寡头裏挟长期以来用虚拟经济创造的庞大货币资本,像洪水猛兽一样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这种现象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四、基本结论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往往是那些对世界经济拥有支配地位和重要影响作用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那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行业或部门,它们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突出的周期性金融危机。

第8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而要拯救目前的金融危机,全球储备货币――特别是美元就要大规模注资,数万亿美元进入全球金融市场。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次美联储印制出的货币是作为金融资本来解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进而稳定市场。这样做确实更直接,更迅速,能更快地解决问题。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它也非常有可能更快地带来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制下,全球经济都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美联储释放大规模的金融资本,如果国际金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未来金融资本的大规模全球流动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美国发行的货币,如果不超出国界,或者说没有金融全球化的推动,美国的货币政策从调整国内经济的角度,是可能收放自如的。但是,全球流动的无孔不入寻求投资机会的金融资本,像脱缰的野马,可能不是美联储的利率提升就能完全收得回去的。

实际上,这里隐含着一个相应的全球金融体系缺位的问题。在美元本位的货币制度下,美国可以发货币。但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并没有一个相匹配的全球金融体系来合理有效地管理这些过剩资本以及过剩资本全球流动带来的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后,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的问题曾被反复提出。假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全球危机的拯救机构,但是IMF作为国际社会的“最后贷款人”角色,更多的是事后的危机解救。而且IMF的危机解救计划受诸多政策限制,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合理,而不是实践上的可行。特别是对于市场经济体系并不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国际组织按照解救南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方式和思路制定的拯救计划,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东南亚各国就不适用。

第9篇:亚洲经济危机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直至还不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隐患,但是也要注意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在某些地区和程度与经济危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多数产品供大于求,通货紧缩,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某些群体(如: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日渐增多的城市下岗或普通工人) 的经济收入很低等。因而,进行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企业营销策略调整的,对于我国的企业会有一定的意义。

一、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1. 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 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 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 1990~1991 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

2. 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 会更加敏感。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 6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 ,1978) .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 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 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 International ,1998) .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 %.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 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 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 ,1978)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 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 7 %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 ,1978) ,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二、经济危机时期的企业的营销策略

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都会迅速下降,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因而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变化,转换营销策略,以适应经济环境,使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并获得发展。

1. 的产品策略危机时期市场疲软,产品(尤其是奢侈品) 的需求量下降,大部分企业会出现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那么这部分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1) 从薄弱的市场退出, 缩减产品线的宽度,巩固和加强企业已有的强势市场。企业的强势市场指企业的产品拥有领先或强力挑战者地位的市场,对该市场来说,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最好的品质和最低的价格等。一般说来,企业的强势市场获得的利润占了企业经营利润的大部分,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凸现,因而更加容易增加市场占有率,这对于企业渡过难关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此时企业应该从自己的弱势市场退出,把自身有限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营销渠道等) 集中用到维护和加强自己强势产品的推广上。而实际上1973 年的石油危机使得76 %的美国企业缩减了其产品线 (Shama ,1978) .(2) 管理好并保护好企业的核心品牌,适时地根据环境改变产品的定位,但必须要立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Zipoc 将其生产的食品袋的定位由经济危机前的“密封袋”转变为“保存剩余食物的密封袋”;Volvo 在经济危机时期将其生产的汽车的定位由“安全”转变为“将你的资产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都是很成功的例子。(3) 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会逐渐转向比较便宜的品牌,因而企业会陷入提高市场份额和保持品牌形象的两难境地。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推出一些跟一线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但价格要相对便宜的二线品牌,这样既保护了原有品牌的形象,又有助于打击一些边缘品牌,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一举两得。 1990 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期间,24 %的企业推出了替代产品(Shama ,1992) .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将产品的包装改小,这样也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1998~1999 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期间,吉列公司为了适应消费者收入减少的实际,减少了每个包装袋的刀片数量。

经济危机给部分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大领先地位的机遇。一方面,经济危机时期市场上很多公司难以为继,由于严重贬值, 此时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进行兼并和收购,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长远规划,继续推广新的产品。当然,企业需要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保证,以使顾客相信此时购买产品是划算的。比如,1998 年新加坡的民众普遍认为地产价格将继续大幅度降价,而李嘉诚设在新加坡的地产集团因为给顾客许诺其地产在五年以后起码升值 10 %而提高了销量。

2. 企业的价格策略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更加敏感,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企业必须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产品是最划算的。此时,企业一般有三种价格策略可以选用。(1) 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比如提高耐用性,增加一些顾客需要的功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保留了那部分忠诚度和购买力都比较高的顾客,而另一部分顾客很可能会转向竞争对手或者低价格的品牌,因而短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都会下降。但是由于企业的产品保持了一种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当危机结束,企业很容易通过扩展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2) 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相同的产品,这种策略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率会大幅下降,但同时却有可能使企业保持甚至增加市场份额,这种策略比较适合那些很难增加市场份额的行业。比如,某些产品,市场份额对于它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一旦失去了其市场份额,想要重新占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企业往往不惜牺牲其利润,也要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当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却很难再提高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可以考虑以价格折扣、低利息贷款、免费维修等这些隐性降价策略代替纯粹的降价。(3) 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质量较差的产品。经济危机一般会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大众产品市场,这种策略在危机时期容易使企业获得成功: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是这种策略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次品的形象,长远看来,当经济复苏即使企业重新提高产品质量,也可能无法改变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这种印象,因而对一些产品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3. 企业的促销策略广告是企业广泛的一种促销工具。经济危机时期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企业需要正确地调整其广告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降低广告预算,因为在他们看来广告是一种 成本而非投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根据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那些在危机时期没有降低广告预算的企业在经济复苏以后,平均销售额翻倍,利润增加75 %.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广告预算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要少30 %~ 44 %.可见,经济危机时期持续进行广告宣传,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因为一方面危机时期广告价位会比以前更低,而艰难度日的媒体为了保住自己的客户,往往会给企业提供较以前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危机时期竞争对手的广告量减少,而且顾客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因而会更加容易被顾客注意和接受。企业此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该注意适时地改变广告诉求的核心和方式,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那么企业的广告应该更加侧重于产品利益的传递和诉求上。而且因为此时的消费者关注的信息较以前不一样,企业必须找准其目标消费者所关注的、节目,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媒体,使广告效果最大化。比如,危机时期很多人关注工作方面的形势,因而适当地加大这类版面的广告投放会取得较好效果的。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会问销售人员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详细地回答顾客询问,并且善于和比较产品的性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因而企业应该授权销售人员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去完成交易。1973 年石油危机期间,64. 5 %的美国企业扩大了销售人员的自主权(Shama ,1987) ,而1990 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时期, 这个比例是80 % (Shama ,1992) .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促销活动带给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优惠券、现金奖励或价格折扣等,使得消费者能够感觉到价格实惠,以刺激其购买欲望。日本的连锁零售商Ito2Yokado 和 Daiei 曾进行过一次促销活动,他们给顾客提供5 % 的价格折扣,而这正好是顾客需要支付的税收。这项促销活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企业不但要积极地给顾客提供经济刺激,也应该加大对经销商的鼓励,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返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积极性。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其他促销策略的调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降低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4. 企业的渠道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渠道会转向那些低价格的商店。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对营销渠道做相应的调整。(1) 转换营销渠道。将更多的产品通过仓储式超市、折扣店、直销商店销售以降低价格。但是必须处理好新的销售渠道与原有的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2) 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扩展营销渠道的覆盖范围。一方面, 企业应该从本国去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经济危机时期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因而可能比城市蕴涵着更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将眼光投到国际市场。一般说来经济危机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但这恰恰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是企业扩大出口,消化过剩生产力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当然,企业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的时候,应该牢记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在这个市场机会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扩张。

三、结论

本文综合论述了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的变化,以及企业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虽然文中所得出的结论都是源自于其他国家发生的事实,但可对于我国企业有三个重要的启示。第一, 我国的企业应该要勇敢而积极地进入国际化,开辟国际市场,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第二,企业应该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进行扩张,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否则危机到来之时,就可能是企业倒闭之日;第三,企业在进入国际化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使自己本土化,尤其是品牌的本土化,这样才能够提高当地消费者的忠诚度,减少经济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当然,经济危机的类型不同、地区不同和行业不同,使得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但正如老子所说“福祸相倚”,经济危机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而企业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并积极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