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教育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23.
今天,*街道办事处与市健康教育所在这里举办社区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这对进一步促进*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搞好20*年*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仁济医院及*成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光临今天培训班的各位同仁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先讲三方面的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乃至在整个和谐社区建设中,我们要以提高全民整体健康素质为宗旨,继续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宜城社区健康行”活动,建立起街道相关部门和各居(村)委负责以及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做到健康教育与常规工作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通力配合的健康教育新格局。健康教育是帮助居民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社区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和谐目标服务,是宜城街道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健康教育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居(村)委健康教育专(兼)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旨在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扎根基层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我们要充分认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社区水健康教育平的不断提高。
二、扎实推进和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要扎实推进和做好20*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人员,在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做到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研究工作思路、探索活动载体、增强工作责任,切实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做优,要结合社区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工作目标、计划要到位。通过这次培训班,各居(村)委要根据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任务,认真制订好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工作措施、效果要到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检查考核。要结合社区“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学校、画廊、专栏、黑板报、电化教育、照相机、活动场所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要形式多样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健康教育载体,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首先,要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作用,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刊专栏板报、开展电化教育和发放资料、手册、社区简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其次,要定期组织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专项培训及健康教育进校区、进单位、进家庭等形式的主题活动;第三,要把健康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组建“健康俱乐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卫生义诊服务队”等民间组织,创特色、树品牌。
四是软件台帐要到位。各居(村)委要指定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好各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照片等原始资料),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记载好健康教育工作台帐,确保各类创建工作复查和年终考核时有详实的软件台帐可看、可查,要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临时补做假台帐的行为发生。
三、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强化工作考核
一是希望同志们要集中思想,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水平,确保培训效果。
二是通过今天的培训,务请同志们回去后将这次培训班的精神及时向书记、主任认真汇报,特别要按照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认真研究制订好本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今后,各居(村)委财务上要设立健康教育科目,筹措专项健康教育经费,确保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展开。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院校;社区教育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终身教育是指在人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提倡在一个人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时刻,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就教育本质而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是教育整体的两面,应该相互融合,高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就功能而言,能够加强学校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教育与生活结合。同时,社区教育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如,使理论付诸实施、增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争取社会资源等。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互相补充。
一、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是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认的现代大学三大职能。这是大学在不同的时期不断地接纳社会赋予它的新职责,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素质和能力随着核心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相应地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要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不仅要承担起为“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为未来服务”的重任,还要开发新课程、研究新技术、传播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和企业建立起融洽、共赢的关系,才能够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同时发展自己,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社区教育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推动各类教育发展,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两者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融合性,也具有藕合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是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2.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1168所,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就业、教育内部的诸多压力。社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必须切实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衔接与沟通,保持职业教育系统的开放性以增强其活力。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保证了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人群受教育的需求,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要求,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3.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国社区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社区教育认识还不充分,不清楚社区教育对于社区生活和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相对社区教育来说具有较为相似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的介入能够满足离开正规教育尚未覆盖到的或受限教育弱势人群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的介入能够弥补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的实效性不够、社区居民参与率不高、提供教育产品单一等明显缺陷,进一步整合了社区教育资源,满足了社区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的方式
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成熟的思考和基础,而且在实践上也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国内外皆有。以美国为例,1901年由芝加哥大学校长创办的第一个公立短期学院问世。其具有教育对象广泛、学习方式多样、学制灵活、课程设置丰富、实用性强等特点。目前,社区学院已经成为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依托,也成为功能多样化的综合教育机构,其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目的,以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宗旨,承载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
高职教育要从以下方面介入社区教育:
1.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加强两大培训,服务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两大培训为返乡在乡农民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一是返乡在乡农民工培训。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富民行动,大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积极实施返乡在乡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通过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学习形式,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场所、创业创新基地等的资源优势,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把职业学校办成企业职工培训部和劳动力资源库。通过职业培训增强其就业和再就业的本领,培训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不断提高两大培训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有效性。
2.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必须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基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依托网络平台,提供各种培训教育资源,不断开发符合社区教育实际,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种培训教育资源。通过建设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为社区教育注入源源活水,使社区教育走上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些资源的建设既可以由学校自建,但更多的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社区教育主要承担整合功能。
3.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加强理论研究,促进社区教育的理论提高。高职院校相对社区学院来说理论基础相对较为扎实、丰富。高职教育结合三级社区教育的管理实践,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优势互补,如双方合作研究课题、项目等。
4.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让社区学院与各类高职院校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承担着社区内的学历教育,满足社区居民提升学历的需求,把学历教育送进社区,丰富了社区教育内容,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也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领域。
5.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在推进社区教育中,笔者发现社区教育普遍存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专门技能不强等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高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应该从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培训入手。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有关规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培训、实地考察等形式,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整合开发校地两大资源,服务地方建设。两大资源分别是学校设备设施、学生资源和地方社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设备设施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继续深化学校设备设施资源向社区定期定时免费开放活动,开放各级各类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实验实训场所、图书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多功能厅和会议室等。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师资优势,定期定时免费为社区百姓开展实用技术讲座,为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主动服务。
三、结 论
目前,终身教育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和策略。欧盟已经发起了名为“莱昂纳多计划”和“达·芬奇计划”等职工培训和人才开发计划,逐渐把教育放在知识经济的中心,使正规教育和职工培训“双管齐下”。芬兰人用“昨天的面包不充饥”来形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认为随着知识创新的加快,许多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成为“昨天的面包”,对于新的创新要求来说,已不能“充饥”,所以,教育和学习都必须是终身的,这就对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只有不断发展提高,才能满足受教育者更高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高职教育自身也要走出校园,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校地共赢。高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也让社区教育弥补了传统高等教育在社区服务和职业技术领域的不足,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只有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区教育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也才能使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夏蓓.论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中国高教研
究,2007,(2).
[2] 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
2008,(10).
[3] 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7,(5).
【摘要】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社区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社区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特殊性
1 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1.1 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
1.2 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二是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三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四是目前医疗费用高居不下,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1.3 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预防、保护和促进三方面的内容[1]。(1)预防是指防止疾病和伤害的发生,具体体现在社区门诊及家庭病床等护理服务和参与周期性体检、消毒、防疫、预防接种等保健活动上;(2)保护是指保护居民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袭。具体体现在担负社区签订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检查饮水和食品卫生、限制社区居室装潢环境污染等卫生管理工作;(3)安排一些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具体体现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一些全面健身的有益活动以及宣传计划生育和一些卫生保健常识上。
1.4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即为社区范围内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和每一个公共卫生场所。
1.5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 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社区服务站型,指由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由当地医院派出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居委会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项任务;二是社区服务中心型,指在当地医院内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承担所辖地区居委会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三是社会参与型,指由城区等街道办事处牵头,基层医院派人指导,由居委会人员、离退休医务人员、短期服务培训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初级卫生保健站。
1.6 社区护理工作的常用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采取教育措施。教育是给居民提供信息,鼓励他们自愿改变其生活方式,向健康化发展。如教育居民如何选择符合健康要求的膳食方法和体育锻炼方法;二是采取策划措施。策划是一种比较强烈的规劝方式,即通过一些护理活动来减少环境中导致危险的因素。如对疾病的预防注射、对餐馆的食具消毒检查;三是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是运用强迫的方法。如法律规定不准虐待老人、儿童、传染病的隔离、禁止吸入有害化学物质。社区护理要运用这三种措施来保护居民,防止疾病及伤残,促进健康。
2 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2.1 社区护理客体方面的特殊性
2.1.1 深入社会,社区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它不同于医院护理工作,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而社区护理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因此,社区医护人员是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
【关键词】老年教育;教育养老;多元供给
简单地把“老龄化”理解为社会的负担和压力是不准确和不全面的。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讲,老年群体是一个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老年教育不再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福利事业,而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和一个阶段。
一老年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
从供给角度讲,老年教育指的是教育主体针对老年人群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老年人将面临从“待遇养老”向“教育养老”的转变,即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权利的赋予、教育资源的供给、教育需求的满足,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整体素质,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老年教育是教育产品中的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每个老年人都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老年教育的非竞争性,但是因为地域、收费、年龄等因素的限制,老年教育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另外,在提供老年教育服务总量固定的情况下,随着需求人数和需求内容的增加,老年人接受的教育质量将下降,产生“拥挤”效应,这体现了一定的竞争性。
二老年教育多元供给的必要性
1.减轻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老龄人群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老年教育政策、资金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老年教育的公共投入在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差异较大。况且,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供给模式对于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老年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多种筹资机制共同承担老年教育的供给成本,有利于缓解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也有利于减轻政府在老年教育供给方面的财政负担。
2.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教育需求将会呈现更多的层次化和多样化。地域、学历、原职业、收入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教育需求的内容与形式。从教育目的看,有强身健体、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融入社会等差异;从教育内容上看,涉及饮食、文化、体育、艺术、养生等不同领域;从教育形式上看,有面授课程式、集体活动式、网络自学式、社会参与式等。可见,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不断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单一供给模式无法满足,只有通过多元供给主体来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教育选择,才能更好地迎合需求,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提升老年教育的社会效应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准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效益性,意味着老年教育不但能够使老年人自身受益,也会对家庭、社区及其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积极意义。无论是个人、社会、政府都有为老年教育供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共同承担成本,建立老年教育多元供给机制将会提升老年教育的社会效应。
4.提高老年教育供给的可及性
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福祉,更应体现全员平等的可及性原则。可及性是指老年教育所能涵盖、达到的效果或者是指它的功能用途所能涉及的范围、内容。单一主体的供给存在明显的弊端,难以在时间、空间、经济等要素上满足老年人需求,如政府供给往往受限于服务意识薄弱或者的影响,容易出现低效供给现象;单一的市场供给,又可能因企业逐利行为导致服务门槛过高,社区供给的资金区域差异又较大。只有建立多元供给机制,让政府、市场、社区等不同主体介入老年教育服务,分摊成本,资源互补,提高供给的可及性和教育质量。
三老年教育多元供给的应然性
1.老年教育的政府供给
老年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各级政府、公立高等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是老年教育的供给主体。老年大学是目前我国老年教育政府供给最重要的形式,但总体上各级老年大学分布不均,资源稀缺,加上部分学校对学员的身份有一定的限制,导致老年群体学习机会供给的不均等。各级政府要提高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加大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为基层老年教育建立持续性的经费保障,充分挖掘师资、场地、设施等存量和增量资源。可借鉴英国、美国的模式,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招收老年学员,和年轻人共同参加正常课程或以旁听者的身份旁听课程;也可以鼓励高等院校设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由政府购买服务或给予补助。
2.老年教育的市场供给
老年教育的市场供给指的是企业、私营教育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为老年人群提供教育产品。常见的形式是以各种培训学校、机构、网站为载体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收取学习费用,以营利为目的。这种供给的特点是需求的市场反应速度快,产品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效率高。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将会出现一定规模具备中高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老年教育的市场供给主体应该更注重教育层次和质量的提升,针对高学历、高收入、高知识老年人群设计优质精品课程,满足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同时,在教育形式上要不断寻求创新,在办学形式与方法上突破传统的课程与讲座形式,如采用游学、参观、实践等进行体验式教学。
3.老年教育的非营利组织供给
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老年教育的非营利组织供给主要有慈善机构、宗教团体、专业协会等,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教育内容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主。如美国的教堂经常为老人提供免费的课程,英国第三年龄大学主要通过国家彩票基金会、地方政府、私人、各社会福利基金的捐款,采取自主自助的教学形式,为学员提供开放、灵活、互助教育模式。老年教育的政府或市场的单一供给都有其弊端和局限性,很难达到社会公平与满足需求效率的平衡。因此,非营利组织应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与政府部门加强互动,在供给老年教育产品时扩大合作空间。
4.老年教育的社区自我供给
社区是老年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社区管理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老年教育,如社区图书馆、活动中心、老年学校等;二是社区群众形成自发性团队,集体自觉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如广场舞、暴走团、兴趣小组等。社区供给的特点是便利性和地域性强。经费来源以自筹为主,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为补充。社区供给要充分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的作用,响应国家“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的号召,依托社区教育体系创设自上而下的老年教育新体系,社区可以为老年教育提供就近快捷的学习条件,让老年人融入社区生活的圈子。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非营利组织,作为老年教育单一供给主体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而现实的需求决定了老年教育应当突破单一供给模式的限制,不同的供给主体发挥各自优势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老年教育水平,促进人群健康与社会和谐。当然,多元供给主体并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也不是分蛋糕行为,应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机制,鼓励市场、非营利组织、社区等充分参与的供给模式,各主体要加强沟通,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最终提升老年教育供给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剑.公共产品视阈下的中国老年教育[J].天津电大学报,2013(1)
[2]李科英.公共服务视角下的老年教育之探讨——以宁波市中心城区老年教育发展情况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3]王英,谭琳.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研究[J].学术论坛,2010(8)
[4]丁志宏.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英、美、日三国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关键词] 社区医疗;医务社会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03-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已经成为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区医疗也应运而生,积极策划医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医务社会工作涵盖社会、心理两个层面,它是通过专业知识来对医疗过程中的医生、病患进行评估及服务,为病患家属提供协助及安抚的医疗活动。通常包括在医院进行照顾工作,在社区进行照顾工作,或是对疾病进行提前预防等工作。而社区医务工作所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主要活动区域是社区或是病人家里,一般都是照顾一些慢性病人、智障者、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慢性精神病患者、肢障碍等需要长期照顾的,没有住院医疗条件的病人及其家人。近几年间,我国积极致力于医院“社工部”工作,大量招募义工,北京市某医院2012年已有上1000名义工,年龄结构层次跨度大,包含从18-75岁间的各个工作层面人员,学生、教师、工人、退休人员等都加入义工行列,总合计义工服务时间高达9000小时,人均参加义工服务次数多达17次以上,帮助探访病患3000余名,为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做出巨大贡献。
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着重强调社区照顾,工作内容包含由社区照顾、社区内照顾、与社区一起照顾等三部分。其中,由社区照顾主要是指调动社区内的资源,即动员居住在社区的亲朋好友和社区居民等协助一起提供医疗照顾,简而言之就是由社区居民自助组团来进行社区医疗照顾的服务模式;社区内照顾即将需要被照顾的病患送回所在社区内进行医疗照顾,在病患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医疗照顾,可以让病患心情轻松,不易产生隔膜。具体工作安排就是将医疗机构变小分散到社区中,可以让病患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而与社区一起照顾就是将政府与社会所提供的正式医疗照顾服务同社区自助组合的非正式医疗照顾服务相结合,共同为社区提供最佳的医疗照顾服务。
二、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及发展途径
(一)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2011年至2012年间曾对北京月坛附近社区的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而结果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慢性疾病患者多且患病率高、卫生知识了解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条件缺乏等。其中93%的居民希望有咨询服务项目,66.4%左右的居民期望患病后就近治疗并提供连续性的照顾服务。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尚不完善,在2012年的调查中,发现有大约50.4%的居民不具有任何医疗保险,还有高达76%的居民属于低收入群体,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医疗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不仅如此,我国超过49%的居民患病却不能进行医疗,30%左右的应该住院治疗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住院,老龄化的严重导致老年人看病所需时间长,造成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社区医务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与医院进行分工协作,实行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最大化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社区居民医疗提供便利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途径
社区医务社会工作是一种正式的医疗活动,对社区居民来讲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医务社会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前进。
1.明确社区医疗服务的目标
社区医疗主要是集医疗、预防为一体,以全面兼顾性、连续协调性为基本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各种资源来帮助病患及其家人,使病患得到更好地服务与帮助,加快恢复进程,同时要对病患家人进行心理上的安抚,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对病患给予关怀与鼓励。而且,还要协助医生、护士进行基本的医疗服务,帮助病患适应医疗环境、流程、机构及临床服务等,并在病患痊愈回社区后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情感心理支持等系列社会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兼顾性、连续协调性、综合人性化的医疗照顾服务。
2.协助社区开展健康预防知识宣传
社区的健康教育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当尽全力协助医院医生进行医学预防知识讲解,卫生监督条例宣传等教育活动,促使社区居民自觉的采用有效的生活方式来保证日常生活的进行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及时有效的对社区健康信息宣传系统进行发展改进与维护,随时随地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新有效的健康知识,尤其是对于传染病、寄生虫病、疫情、地方病等预防信息资料要提前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给社区的每个居民,提高预防意识。
3.借鉴行之有效的社区医疗服务措施
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台湾的社区服务主要包含个案的具体工作服务、家属的支持服务、团体的工作服务已经团体整合照顾等四项服务工作,为病患提供安全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而我国的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还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上的有效资源,并没有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可以采取台湾社区服务的方法,从各方面为社区服务提供便利。而香港在社区服务工作上,更强调于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辅导以及生活上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快的重新融入社会日常生活中,解决患病所带来的困扰。我国的社区医务社会工作也应该强调心理层面的关注,从根源上为病患解决问题。
三、结语
我国的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现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为社区居民带来最佳的医疗健康服务,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进步中,能够为我国医疗体系带来新的曙光,担负起社区医疗服务的重担。
参考文献:
[1]杨清源.对我国社区医疗发展的构想[J].中华医院管理,2001,2,(3):160-162.
[2]胡文华.让居民走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大门[J].中国医药报,2006,3,(10):8.
[3]杨青.UHPP项目的背景和任务――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高峰论坛[J].中国全科医学,2005,(8):517-518.
[4]赵军绩.社区卫生服务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一、社区矫正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状况
社区矫正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层出不穷。与此相伴,各国的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犯罪率居高不下,监狱人满为患,而作为监禁刑主要场所的监狱,又不可能无限增加与扩大。随着先进行刑理念的生成和普及,西方国家开始探索行刑社会化问题。他们对一部分被判处轻刑的罪犯,以放在社区中矫正取代监禁矫正,不仅降低了行刑成本,也收到了较好的改造效果。到20世纪80年代,适用社区矫正的国家越来越多,有些国家适用社区矫正的非监禁刑数量已经超过监禁刑数量。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矫正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得到了广泛多样的普及和发展。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实现了通过立法来对社区矫正实行全面的规制。
在美国,社区矫正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普遍适用的司法和执法形式。早在1878年,马萨诸塞州就颁布了第一部缓刑法,规定罪犯在符合条件时均可以适用缓刑,其后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对缓刑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899年,伊利诺伊斯州正式确立了未成年罪犯的社区矫正项目。1973年,明尼苏达州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社区矫正法》,至1996年,美国相继有28个州通过了社区矫正或类似社区矫正的地方性法规,发展了许多新的社区矫正形式,加强非监禁刑措施成为美国刑罚体系中的一个特色。如今,社区矫正在美国的整个矫正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对于预防和控制犯罪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加拿大是世界上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社区矫正适用的对象主要是缓刑和假释罪犯,执行的方式包括一般的监督、家中监禁、电子监控、中途住所等。加拿大的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1992年颁布的《矫正和有条件释放法》对社区矫正具有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同社区相结合的刑事司法制度:比较健全的社区矫正法规,两级垂直管理体制和明确的专业化分工,社区矫正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社会救助紧密结合,监狱管理与社区矫正密切衔接,注重个别化的管理、教育和服务。据统计,2004年联邦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服刑期间的重犯率低于2%,说明社区矫正在保护社会和促进包括未成年罪犯在内的各类罪犯自新与回归社会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日本的社区矫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在以人为本和使犯罪人重返社会的理念支持下,日本创立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日本,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各类矫正措施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缓刑、假释、罚金、社区服务令、损害赔偿令、保护观察等。为了使社区矫正制度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日本在立法方面,1948年的《少年法》首次规定了违法少年的保护观察制度;1949年的《犯罪者预防更生法》确立了假释和保护观察制度;1954年的《缓期执行者保护观察法》又确立了有关成年犯罪者的保护观察制度;1995年又制定和颁布了《更生保护事业法》。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完善促进了社区矫正实践的发展,并使日本成为大陆法系国家中适用社区矫正最好的国家,形成了一套“官民协作,以民为主”,即在官方领导下以民为主的社区矫正组织体系,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广泛参与。他们既接受专门人员的指导与建议,又同矫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另外,更生保护事业为矫正对象提供食宿、医疗、就业指导、职业训练以及生活指导等帮助,不仅给矫正者提供了安置服务,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以尊重、尊严和自信,其作用和贡献,一方面给社区矫正工作营造了适于改造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使犯罪者能迅速、顺利地重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的可行性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社区矫正起步较晚,它是在我国面临新的社会形势,应对社会转型的要求,更新司法理念、推行司法改革、实现和谐社会的治理目标的宏观背景之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对于中国的刑事司法领域而言,这更是一项结构性和历史性的变革。”自2002年上海市率先开始探索性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至今,还不满10年时间。在近十年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面临的困难、阻力与问题也不少。目前这项工作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要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保持强劲势头,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立法,通过立法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后劲与动力。对于社区矫正立法的必要性,目前无论是法学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
然而,为社区矫正进行立法,仅有必要性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其可行性,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殊为密切,同等重要。如果仅具有必要性,而立法的现实障碍很多,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那立法最终只能成为泡影,可望而不可及。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的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通过立法来规制社区矫正问题已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具体说来,对社区矫正进行立法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
社区矫正制度之所以能在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并达到通过立法予以规制的程度,与该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价值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措施,社区矫正使得犯有轻罪的矫正对象的矫正过程实际上并未脱离主流社会和现实社会,这就可以大大消除他们因监禁所造成的与社会生活完全脱节的不良影响,为他们刑满后顺利回归社会并为社会所接纳奠定良好的基础。倘若用高墙电网将那些罪行不太严重的矫正对象与社会隔离,由于监禁场所狭小的生存活动空间、单调乏味的日常教育以及朝夕相伴的不良群体等特定因素的影响,势必使他们产生或加重消极、颓废甚至抵制帮教的心理,也给教育和矫正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反之,对这些矫正对象进行社区矫正,让他们从事一定的社区服务,社区相对于监禁场所有较好的平等、有序、互助的氛围,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有利于促成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动机,减少和防止其自暴自弃的倾向。此外,当他们从事社区服务的具体工作事项时,会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能为社会带来贡献,哪怕是极微不足道的贡
转贴于
献,都有助于其认识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这无疑对矫正对象树立自尊、自重的心态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他们鼓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此外,社区矫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行刑资源、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刑罚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说,在社区矫正试点之初,有些司法工作者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上述价值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他们头脑里所固有的传统的行刑思想根深蒂固,担心将矫正对象从监管场所放到社区里来,无疑是放虎归山,将大大降低惩罚的力度,难以实现改造和教育的效果。此外,将矫正对象放在社区里教育和改造,也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社区矫正的成功执行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大力配合。社区矫正要挖掘、利用社区资源,也主要是通过社区居民的互动特别是社区居民与被矫正者的互动来实现,因此矫正对象回归社区进行矫正必须要让社区居民理解、接受,包括心理上的宽容以及矫正过程中的行动支持与配合。这在当初也是极难做到的。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近十年的大力宣传、有效倡导和稳步推进,上述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不管是司法工作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社区群众,对社区矫正的重大意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社区矫正的积极价值可谓深入人心,从而为社区矫正的立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社区矫正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试点经验
虽然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任何条款,但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过程中,社区矫正早在2002年即已浮出水面。2002年8月,上海领风气之先,在全国率先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他们经过艰苦实践和努力,在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的效果。2003年7月,“两高两部”为了倡导并规范社区矫正工作,联合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等5种罪行较轻的罪犯可适用社区矫正,随后,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正式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2005年1月,“两高两部”又联合下发《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将社区矫正试点省份扩大到18个。与此同时,为了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社区矫正的工作,司法部制定了《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机构、人员及其职责,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社区矫正措施,社区矫正终止等内容作了相关规定。2009年10月,“两高两部”再次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全面试点社区矫正工作。从这一过程来看,社区矫正的试点一直秉持着务实、稳妥、谨慎的精神,是在不断总结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和负面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的地域范围的。通过试点,各地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25个省(区、市)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办法或实施细则,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吉林省长春市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社区矫正地方法规——《关于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决定》;重庆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社区矫正工作条例》,提请了地方人大审议。另外,山东、湖北、安徽等省还不断完善和细化社区矫正制度,先后出台了《适用非监禁刑判前社会调查暂行办法》、《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管理办法》等制度。截至2010年6月,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226个地(市)、19507个乡镇(街道)展开,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43万多人,重新犯罪率为0.2%。可以说,近十年的社区矫正试点实践,就其过程而言,充满了艰辛,但试点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试点地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而又具有极高价值的试点经验,这就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社区矫正的立法打下了牢固而厚实的根基。
(三)社区矫正已经取得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在司法实务部门积极深入地进行社区矫正探索和试点的同时,我国的刑法学界、刑事诉讼法学界对社区矫正的理论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对此问题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以至社区矫正成为近年来刑事法理论研究方面的又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并且呈现出“高烧难退”的状态。研究的视域不断扩大,内容逐步深入,从最初对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粗略介绍和分析、评述,发展到对社区矫正制度理论基础、实践价值、矫正原则的揭示以及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程序、分类体系、管理制度的具体构建;研究的方法不断出新,既有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又有分析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更有多种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从事刑事法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成为主干力量,还吸引了一大批司法实务部门的学有所长、业务精湛、善于思考的有识之士跻身研究的行列。通过交流和探讨,不仅开拓了思路,加深了思考,启迪了智慧,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论著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为建立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社区矫正的立法积淀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四)国外相关立法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立法经验
前已述及,社区矫正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后,社区矫正制度在西方已渐趋成熟。不少国家实现了通过立法对社区矫正进行规制。例如美国的不少州制定有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加拿大1992年颁布了《矫正和有条件释放法》,日本1995年制定并颁布了《更生保护事业法》等。这些立法对于规范、推动和促进社区矫正在这些国家的良性运行显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对这些国家的成熟立法经验,采取漠然置之、熟视无睹甚至盲目排斥的态度,显然不是理性务实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相关立法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立法经验,采取包容的态度,洋为中用,无疑应当成为我们的明智选择。转贴于
三、社区矫正的立法重点
社区矫正既有立法的必要性,又有立法的可行性,那么进行立法便是顺理成章之事。当然,社区矫正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的事项很多,诸如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基本定位、适用对象、执行机关、矫正内容、工作程序、保障体系,对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教育方式,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法律责任等。那么立法的重点应聚焦哪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笔者认为,立法的重点应集中在对社区矫正的有效实施具有根本影响并已在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的那些重大问题上,尤其是下述几个方面:
(一)关于矫正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
在开展社区矫正过程中,矫正队伍是否健全以及矫正人员素质如何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对罪犯进行社区矫正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理顺组织系统,建立和健全社区矫正队伍,提高社区矫正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社区矫正队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从专业队伍建设角度来看,社区矫正既是执法工作,也是教育矫正的工作,涉及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要求具备犯罪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加大对专业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一是吸纳专业人员。主要是通过吸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组成顾问小组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二是要加强对矫正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法律、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专业思想和操作技能,以增强矫正工作的效果。三是要加强专业矫正人员的人才储备,可以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社区矫正专业,系统培养社区矫正专业人才。
从志愿者队伍建设来看,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可以从离退休的干部与教师、各级职能部门的干部和具有法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热心人士以及大学生中招募,这些志愿者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能够对罪犯的社区矫正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关于矫正措施和手段
矫正措施和手段也是社区矫正工作中殊为重要的方面。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应当有与之匹配的创新的矫正措施和手段,如果仍然沿用传统单一、僵化呆板的矫正措施和手段,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也不可能实现矫正方式变革的目标。基手此,在社区矫正立法中。应当将矫正措施和手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规定,明确多种措施和手段的有机结合:一是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既坚持针对罪犯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个别教育。又针对同一犯罪类型罪犯的共同犯罪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教育,如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等,以节约资源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坚持法规、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起全面的心理辅导和诊疗机制,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矫正,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助治疗等,尽快消除罪犯的犯罪心理,矫正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促使其在心理上回归社会。三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社区矫正工作者作为执行主体,是专职矫正人员,对矫正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矫正方案,确定阶段矫正目标;兼职是指与矫正机关达成合作关系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阶段性地参与矫正工作,在一些专业领域提供服务,在专业矫正队伍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前,弥补其专业领域上的不足。四是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在矫正工作者采取主动的谈话教育、课堂教育之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使服刑人员参与进来,通过直观的感受深化教育效果。
(三)关于财政保障机制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与监禁刑一样,国家除了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在社区矫正制度初步建立、尚未完全步入良性运行之际,更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否则便极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矫正工作可能因为经费的捉襟见肘而无法正常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这种现象在试点过程中,已经在有些地方出现,因而必须予以解决,通过立法明确社区矫正经费的来源。可以说,切实保障社区矫正的经费,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对此,财政部、司法部已于2006年的《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中,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了公用经费保障范围。同时,该《意见》还指出:“建立社区矫正经费的全额保障制度,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等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毫无疑问,在对社区矫正进行立法时,应当将该意见的上述精神纳入相关条款中。
(四)关于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工作必须依法有序进行,防止矫正工作出现随意性,避免矫正活动的偏差。要达到这一效果,除了社区矫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及时自纠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外,还有赖通过外部力量对其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社区矫正立法应当对此作出规定,并明确具体的监督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矫正对象对矫正工作的监督,允许矫正对象对矫正机构与人员有悖社区矫正的违法、越权等不当行为进行控告、申诉;二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大众舆论和网络等对矫正工作进行监督;三是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在各种监督力量中,这应当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十分必要。首先,这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伴随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区教育与国际相比,尚处在起步阶段,与高校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个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教育通过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将有助于这个系统的早日建成,持续不断地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愿望。再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存在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成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来武装自身理念,适应转型。这种观念体系的建立,大学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转型期社会。
2.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社区教育质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我国的社区配套建设尚不完备,教育设施及资源非常有限。多数社区仅具备少量可用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社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拥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协助社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制定课程制定、教师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够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保驾护航。再次,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优势,能够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区文化来说,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对塑造和引领社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规范社区行为。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放教学硬件设施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区开放操场、运动馆、教室、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运动设备和学校特色展馆等面向社区开放,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弥补地方开展社区教育在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上的不足。
2.输送高校人力资源
向社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志愿者资源两方面。有的高校与社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社区输送教师和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社区需求开展生产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在校学生一方面利用专业所学,在社区教育课堂上担任讲师,另一方面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或文体活动。
3.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及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通过互联网搭建教育学习平台,开设网络媒体课程,弥补了社区教育形式以文娱活动为主的缺陷,扩展了社区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资源方面,一是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社区居民可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二是针对社区教育需求,为居民定制各类课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通过高校社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理念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试点实践
加强高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理解、沟通、支持的互动关系是促进二者合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双方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仍不够普及。部分高校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并未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高校教育层次和水平较高,而社区教育的受众层次较低,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怀疑态度。双方的这种观念,可能从根本上阻碍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和社区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引导,协助高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校和社区合作的试点实践,以实际效果推动二者的进一步互认。
2.高校与社区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承担起沟通角色
仍有许多高校与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制约了二者的长期合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多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或高校与社区之间依据个别社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的短期合作。高校与社区分属两个系统,二者各自封闭独立,如何使二者达成合作有一定难度,第三方的提领和协调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发挥行政权利在协调学校系统和政府基层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力量。作为协调者和中间人,帮助学校和社区打破壁垒。可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建立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备,亟需对经费来源、资源管理与维护、评价机制等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中国
1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开,社区成为都市中全新而富有活力的细胞。社区图书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数量、起点、规范、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现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1社区没有图书馆
在一些旧居民区,居住条件很拥挤,社区文化设施非常少,原来的社区藏书室要么早已经摘牌他用,要么名存实亡,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
1.2社区只有藏书室
这种社区藏书室,一般都规模很小,藏书量很少,图书陈旧,设施简陋,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通常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因为没有经费来源,很少增加图书,利用率极低。
1.3现代意义的社区图书馆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立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图书馆。这些社区图书馆设备先进、齐全,图书更新速度快,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能够很好地为居民所用。目前,我市属于社区图书馆起步较早的城市,仅以香坊区为例:全区共有十四个市级社区分馆,藏舍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藏书2000余册,报刊74种,可同时容纳50余人阅读,完全电子化办公,实行了与哈尔滨市图书馆、哈尔滨市中心分馆及45处社区分馆通借通还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馆内还设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二台,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办馆的人文化与现代化。
2 加快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依托于社区,通过对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储存和传递为社区居民服务,是社区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
2.1社区图书馆以特有的生存方式服务于人民群众
2.2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和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
社区图书馆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身边的图书馆从事学习和文化休闲,以满足居民的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同时,社区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社区居民共同学习、探讨,以便社区居民相互沟通,加深了解,增加感情,从而为社区创造和谐、互助、友爱、向上的人际关系,使社区居民更自觉、更积极地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
3 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政府及各级组织不是将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必备设施来建设,往往出于形势需要或上级要求,而不是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社会进步必备条件的公益事业去办,只建馆而没有后续的投入和管理。因此,社区图书馆功能不健全,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4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措施与对策
由于经验不足,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对于如何建设社区图书馆,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针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笔者个人认为应采用以下措施。
4.1以政府为主导来建设
社区图书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级领导对基层文化事业的认识程度和实施力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中央有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示和精神,妥善解决社区图书馆经费、馆舍、人员等问题。
4.2要依法办馆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必须按照城市发展的战略进行,要在制定和完善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保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成功的社区图书馆建设都需要法律的保障。如深圳市就在1998年制定了社区乡镇图书馆量化标准,为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标准。
4.3办馆模式要多样化
由于各个社区的具体发展情况不同,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不拘一格的多种办馆模式。从目前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构建模式可供参考:第一,个人办馆。我们应该接纳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出资建馆。第二,政府投入。根据城市社区管理条例,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第三,居民集资办馆,自建自助。第四,联合办馆。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4.4要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地缘特色
区图书馆是以地缘为特色的图书馆,主要是为本社区的全体居民服务的,应采用现代化设备,要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家庭妇女等各类人士的特殊需要,文献信息要有普及性、新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的特点,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借还图书手续要简单,服务要周到,给人一种温馨的家庭亲切感,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其馆藏不必求全求多,除一般的图书信息外,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特点在特色上下功夫,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4.5多种多样的服务
可以针对儿童、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残疾人、下岗职工、现役军人等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报告会、演讲会、交流会、科普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6建设特色社区图书馆
特色图书馆在国外称为特别图书馆,如盲人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咖啡文献图书馆等。建特色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扩展图书馆的功能,不再固守传统职能、陈旧格局。特色图书馆应该强调“特”字,特色就是要体现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上。特色图书馆的建设,要从本地历史、经济、文化的特色出发来考虑。特色文献的范围很广,一是以人物为主的特色文献,二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的特色文献,三是以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等为主的特色文献。社区图书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藏书体系很不健全。因此,搞特色图书馆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在教育密集的社区,社区图书馆的藏书应以青少年读物、教学参考为主;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可以老年读物和医疗保健书刊为主。有了特色馆藏,就要搞名副其实的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