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旅融合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播州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播州区都市农业以“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带动型、融合型”农业为载体,立足资源和地域优势,凭借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攀升。
1.1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播州区都市农业紧紧把住市场脉搏,以建设产业链长、综合效益高、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核心,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现代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宽农产品市场的可开发空间。目前,播州区已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超过73万亩,其中辣椒30万亩、商品蔬菜28万亩、经果15万亩。
1.2 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初步融合
一是“以农促旅”、农旅文融合,播州区通过举办“旅发大会”、洪关乡“斗牛节”、泮水镇“蜜柚文化节”等旅游活动,不断宣传和推广境内乡村旅游业,2015年全区共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二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融合发展,全区立足猕猴桃、辣椒、大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枫香黄金奇异果”、“贵三红”、“白果贡米”等品牌,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新型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农产业销售与电商有机融合,“乡亲淘”、“爱特购”等电商平台兴起,将本地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3 农村经营体制逐步完善
播州区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先进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思路建设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市场思路推广农业,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三社融合”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发了都市农业活力,农民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
1.4 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播州区都市农业发展迅猛,2016年底共有农业龙头企业65家,农业企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能力得到增强,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如播州区枫香九丰蔬菜园区,通过发展智能观光大棚旅游业,带动周围镇乡发展蔬菜种植1万亩,带动300余人就业,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万元。
2 播州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播州区目前还没有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农产品信息权威机构。二是都市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市场两方面的双重制约,农民素质偏低,农业生产环境下降,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因素依旧长期存在。三是农业集约化水平低,播州区地形破碎,土地分散,没有发展集约化农业的基础。四是都市农业依旧以乡镇为单位,现在的都市农业多为小型种养农业,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3 发展播州区都市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3.1 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首先要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市场联结机制,调整农业结构,淘汰附加值低的农产业,培育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其次要优化都市农业产业布局,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精品水果和旅游观光农业等。最后,播州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的落脚点还是需要流转土地,建设城市保供基地,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
3.2 扩展科技型农业规模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与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发展农业“产学研”体系,培育当地优势农产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二是大力推广农业“321工程”,发展林下经济、稻+工程、精品水果等,实行无土栽培、吊蔓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科技创新与新型农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地区可以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对农村污染环境进行整治,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3 强化推广效益型农业
都市农业要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业附加值。播州区下一步要加大“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培育大型农业企业,创造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业生产效益。
3.4 着力建设带动型农业
播州区都市农业当前发展的最大短板在于没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所以,播州区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要进行农业企业技改升级,重点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加强农业企业招商,引进优质农业企业带动;三是加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三合镇“三社融合”试点工作。
关键词 茶叶产业;四大体系;五大工程;安徽石台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4-02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县8个乡镇78个行政村,涉茶农业人口7.6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3.4%。全县有40个茶叶生产重点村,其中茶叶专业村有10个村。全县茶园面积5 400 hm2(其中可采茶园4 400 hm2),无性系茶园面积1 900 hm2,产量3 805 t,产值2.05亿元。与2010年相比,面积增长22%,产量增长26.7%。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 850元。
1 石台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成效
1.1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石台县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形成以“石台硒茶”为统领的天方富硒茶,雾里青、西黄山为代表的名优茶,发展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产量的30%,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60%。精制“祁红”和出口眉茶产销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70%,产值占40%,形成了“红、绿”并举的良好局面。
1.2 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近年来,大力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系统控制茶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石台县入选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试点,获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1400 hm2茶园被省商检部门列入出口原料基地。全县21个茶叶品牌获无公害认证、8个获绿色食品认证、12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石台香芽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台富硒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方集团、日新茶业、西黄山茶业等一批茶叶加工企业清洁化改造,应用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等,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1]。
1.3 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围绕提高加工增值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天方集团跻身中国茶业百强企业行列,日新茶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西黄山茶叶等7家市级龙头,县级茶叶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26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8个,茶叶营销企业50多个,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带动了7万多茶农增收致富。
1.4 茶旅融合逐步形成
石台是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境内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5%,负氧离子含量超世卫组织标准35倍以上,是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地区。该县天方集团和西黄山茶叶等茶企业采取会员制、股权制等方式,推出“认领自家茶山、喝上自家放心茶”及“聚茶山-众筹”新营销模式,每年为会员配送等值茶产品和提供免费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游秋浦河、吃农家饭等体验活动,创建“定制+众筹”石台硒茶产业发展模式。全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0余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6 0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6 000余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地区相比,石台茶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较小;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低,规模企业较少,设备落后;石台县硒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低;茶旅融合还没形成品牌,配套服务衔接不上,同质强、特色不明显;茶食品生产才刚刚启动,茶叶精深加工还处在空白,产业链延伸不够。
3 发展思路和目标
3.1 发展思路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及天然富硒资源的优势,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茶园绿色增长模式。按照“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以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集约节约、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绿色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加快石台硒茶供给侧调整,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推进茶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互联网+硒茶产业平台,创新石台硒茶“定制+众筹”产业发展模式[2],拓展茶旅结合深度、延伸发展特色硒功能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好石台硒茶特色品牌,做好祁红传统品牌文章,提升石台茶叶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使茶产业成为石台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石台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3.2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5 700 hm2,其中高效茶园面积达60%,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50%以上;新建4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10座、改扩建清洁化茶厂100座,清洁化加工能力占总加工能力的75%以上;实施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50%以上,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率达5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率50%以上。按茶的不同功能建设100个茶园观光点。全县茶叶总产量4 500 t,茶叶总产值6.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可支配收入达到6 000元以上,年均增9.5%以上。
4 发展对策
4.1 布局重点区域
根据茶叶重点区域布局原则和准入标准,从全县8个产茶乡镇实际,根据茶产业发展现状,细分为“一核三区”:“一核”以县城为核心区,“三区”为:在牯牛降、仙寓山为纽带的南部山区,构建石台硒茶等名优绿茶核心产区;在丁香、小河等西部乡镇,构建祁红、出口眉茶等核心产区;在七都、横渡、仁里、矶滩西北部4乡镇,打造红绿兼制的茶叶产区。
4.2 建立四大体系
4.2.1 建立茶叶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建立政产学研对接平台。围绕茶产业发展,搭建县与院(校)科技互动平台,借“智”为推进石台硒茶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建立产学研推进机制。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组建专家团队,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借“才”为推进石台硒茶现代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建立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建立一整套有效促进石台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借“技”为提升石台茶业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4.2.2 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重点产茶乡镇、茶园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主要原料基地建立茶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形成茶叶安全有效防治和预警体系。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三是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产、管并重,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对开展茶叶“三品一标”的给予奖补。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从田头到餐桌产品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4.2.3 建立茶叶技术保障体系。加大茶叶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力度,建立茶叶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通过农机、农信、农艺“三化”有机融合,实现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向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转变,给石台硒茶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4.2.4 建立“互联网+茶业”推进体系。一是培植茶产业电商平台。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县、乡、重点村及茶企业的信息终端,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二是扩大茶业物联网应用领域。围绕茶旅深度融合,在牯牛降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建设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及“定制+众筹”为一体硒茶小镇[3-4]、生态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三是提高茶业物联网应用能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茶产业物联网领域集聚,加强培训与宣传,让更多茶业人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以“互联网+”引领现代茶业转型升级。
4.3 建设五大工程
4.3.1 茶树良种繁育提标工程。加强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巩固扩大现有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开展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筛选地方优质种穗,建立当地茶树良种茶树资源圃,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茶苗。
4.3.2 茶叶生态基地提质工程。通过地方良种选育和引进及低效茶园改造等工作,到2020年全县建立高效生态茶园3 000 hm2,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50%以上。推进以红桃标准茶园、莲花山生态示茶范园为模板标准示范茶园建设,推广茶园耕作机械、绿色防控设施等,在全县建立规模化标准示范茶园100处、面积1 400 hm2。
4.3.3 茶叶加工设施提规工程。按照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加快规模茶厂清化化改造步伐,现有乡村茶叶加工点达到茶叶清洁化生产标准,每年改扩建茶厂10家左右、面积达2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到2020年全县标准化清洁加工厂达到100家以上。
4.3.4 茶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一是培育上发好力。从龙头企业“强体”、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增量”、产业化联合体“三产融合”等开展分类指导。二是服务上加大力。着力提升茶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在提供技术物化服务同时,提供品牌经营与质量安全服务、产权交易服务、融资保险服务等。
4.3.5 茶叶市场品牌提效工程。继续举办石台县茶叶节,支持鼓励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展各种形式的茶叶品牌推介活动,到省内外市场设立品牌销售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形式开拓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政府引导与扶持、企业开拓和市场培育,使“石台硒茶、祁红”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5 参考文献
[1] 陈晓,陈政.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J].贵州茶叶,2008(3):36-39.
[2] 谢芬,杨江帆.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J].茶叶科学技术,2009(1):40-44.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2.石河子市党委办公室)
摘要: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兴农旅交叉产业。它集农业和旅游业特点于一身,既是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本文在分析石河子垦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垦区观光农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建议
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兴农旅交叉产业。它集农业和旅游业特点于一身,既是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石河子垦区依托自身农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转型,进一步落实国家退耕退木、还林还草政策,增加农牧民收入,引导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弘扬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促进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石河子垦区发展观光农业优势条件
1.1区位优势明显
垦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50km。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段穿越市区,312国道、201省道贯穿市区南北。区域内公路通达各农牧团场,石河子市是新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之一。
1.2自然资源优越
垦区平均海拔450.8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区域内水草丰美,林网密布,野生动植物繁多。境内有5条河流,建有水库11座。
1.3社会经济条件良好
垦区面积7529km2,其中土地面积3007km2。下辖14个农牧团场、2个镇和2个流域管理处,总人口62.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万人。2014年末生产总值415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万元,增长20%;农牧职工人均纯收入2万元,增长21.5%。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旅游开发打造了较为坚实的平台。
1.4农业基础坚实
石河子垦区系典型的灌溉农业,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宜农宜林宜草宜牧。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大农业优势。是自治区、兵团棉花生产基地,盛产优质瓜果,“花园”蟠桃和“下野地”西瓜闻名遐迩。农牧渔业总产值连年增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作物播种面积24.49万hm2,林地面积2.39万hm2,草地面积6.96万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8万hm2。2013年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53.99亿元,畜牧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占农业总产值35.5%。
1.5旅游发展较快
2011—2013年,垦区旅游接待人数为358万、459万和528万,增长率达36.64%、28.21%和15.10%;旅游总收入为14.57亿元、19.04亿元和25.20亿元,增长率达41.70%、42.86%和32.34%。
2石河子垦区观光农业主要类型
目前,石河子垦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点6处、国家AA级旅游3处,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拥有农家乐50余户。
2.1观光生态农业
石河子桃源生态旅游区通过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形成林果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一四三团,距石河子市18km,占地4.63km2。每年根据农事季节举办桃花节、荷花节、蟠桃节、冰雪风情节。2014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
2.2观光渔业
北湖旅游区利用现有滩涂、水库开展观光、垂钓和品尝全鱼宴等旅游项目,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河子北17km,面积21km2,常年水面面积11km2。湖岸有芦苇、红柳、毛腊等野生自然植物,湿地保护区有黑颈鹤、大小天鹅、黑鹳等3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每年举办北湖旅游文化节。2014年接待游客6.7万人次。
2.3观光牧业
天鹿生态园有数百头天山马鹿,为游客提供观光和特色餐饮,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河子市西9km,占地6万m2,是一个集旅游度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基地。
2.4沙漠观光
一五〇团“驼铃梦坡”景区利用沙漠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沙漠特色风光、原始生态风光、军垦文化、民俗文化的开发及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销售,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距石河子市110km。占地10.55km2,植被覆盖率20%~30%。2014年接待游客53.4万人次。
2.5民俗观光
西部民俗风情园利用新疆特有的地方习俗,开展维吾尔族体育竞技项目、民族服饰、歌舞等娱乐活动体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河子市郊区,占地20余hm2,设有葡萄长廊、百余亩的园艺果园、纯天然无公害蔬菜园、孔雀园、驼鸟观赏园和垂钓休闲区。2014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
3石河子垦区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观光农业在石河子垦区还没有形成正式的观光农业地域体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观光农业项目数量较少,大部分质量不高、观光内容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2)受气候条件及农事季节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淡旺季的反差较明显,且旺季时间较短;(3)大部分观光农业项目水平较低,效益不高;(4)缺乏综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场所,休憩服务设施不足,有些项目比较粗糙,缺乏文化内涵;(5)观光农业旅游资源项目区之间协作性不强,难以形成功能互补的群体优势。景区分布分散,不利于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景区相隔较远,给游客造成不便,也不利于树立景区的整体形象;(6)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
4石河子垦区观光农业发展建议
4.1结合军垦文化特点,开发具有军垦特色的观光农业
把军垦文化作为农业观光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围绕军垦文化,充分利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优势,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农业观光项目。
4.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宣传
针对垦区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各层次、不同区域的农业观光开发资源特点,形成系统、科学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吸引疆内外游客。
4.3改变农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观念新模式,改变把农业和旅游业割离开的传统观念和模式,实现一产、三产协调发展。加强农牧职工科学文化水平培训,树立生态经营理念,营造新型旅游形式的良好氛围。
4.4发挥政府指导和调控职能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力度,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扶持手段,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把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开发中的一个新兴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完善旅游景点的整合,串联旅游线路,规范管理体制,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4.5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和成功的基石。在开发指导思想和中间管理环节上,要强调生态第一的原则。要保护好资源与环境,做好节约耕地、水土保持、绿化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工作。充分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资源,实现观光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云亭,刘军萍等著.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0-53.
[2]范子文.试论观光农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3(2):49-51.
[3]范子文,卢云亭.在北京市郊区建立观光农业开发区的构想[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5):25-26.
[5]许一,由亚南.新疆观光农业资源潜力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1).43-46.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和旅游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的一种生活文化现象。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不包含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是以一些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容即为文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内涵、最为生动、最具魅力的部分[1]。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旅游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在文化旅游领域有了很大的建树。国内很多学者对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季玉群、黄鹍[2]从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朱文林[3]对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进行了思考。白长虹等[4]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了研究。顾艳芳[5]对河南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进行了研究。曹晓鲜[6]从协同论的视角对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侯国林、黄震方[7]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方面进行论述。王斌、陈慧英[8]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方面和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过他们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没有给予一般性的理论探讨。本文尝试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含义、理论方面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1974年于西德斯图大学创立了协同理论,它又被称为协同论或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描绘出它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2]。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协同发展中运用一定的理论予以支撑。
1. 比较优势理论及实践意义。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其理论开始是用于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之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以及它们相对成本的差别。该理论对文化和旅游结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和旅游的开发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欠发达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也是个问题。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他《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一个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和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开发和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关键点。
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发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其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生态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旦开发不好,会对生态和资源形成很大破坏。
4. “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主要观点是把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增长极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文化和旅游重点培育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开发,使其成为极核,而后带动其他边缘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5. 系统理论。1968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确立了系统理论的地位。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该理论核心思想是,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和旅游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三、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1. 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文化和旅游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职权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它们也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等特征。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指导。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规划,加强了该地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开创了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 在互动机制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一般与旅游产业结合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能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各个地区发展旅游,都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也给旅游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
3. 在两者联系上,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其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传播渠道,经过开发后,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旅游是文化兴旺重要支点,它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开发来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撑,旅游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也即是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
四、案列: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考
(一)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云浮虽然是个年轻的地级市,但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浮有禅宗文化、石材文化、南江文化和温泉文化等,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目前,云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都认识到协同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各县区文化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为云浮文化旅游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云浮位于广东西部,连接着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是著名旅游风景名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是它的特色。其旅游佳景不胜枚举,佛教禅宗圣地——新兴国恩寺、闻名遐迩的龙山温泉、风景秀丽的蟠龙洞名胜区、历史悠久的罗定摩岩石刻等,令人流连往返。云浮市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奇。云浮区域文化也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尽管云浮区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云浮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特别在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云浮地区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广东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禅宗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成功落户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了禅宗六祖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南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南江流域地区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南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结合发展,构建成了和谐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升了云浮社会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动力。
2. 云浮地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云浮文化旅游的协同一般只是对现有文化的展现和保持,区域障碍没有突破,共同的协同发展目标很难树立,这严重阻碍了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导致它们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云浮文化旅游协同开发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表达,因此也降低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云浮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界对其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云浮地区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空间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
(三)优化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系统,这些系统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质上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导致了各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据此,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思路很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 促进云浮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及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必须依赖地方文化。推进云浮旅游发展,要与云浮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使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以此促进旅游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云浮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提炼资源的文化元素,以此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发展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发展。
2. 推广云浮文化与旅游宣传。在协同相关理论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系统,要想使它们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宣传。“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宣传是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的需要。因此要打造宣传平台,弘扬文化旅游,普及文化旅游知识,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云浮现有的宣传设施,来挖掘云浮文化旅游的宣传品味、质量、影响力。
3. 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目前,云浮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比较弱,要使云浮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品牌是一种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云浮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和永续更新性等特征,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云浮文化企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广大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
4. 重视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云浮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人才的重要性,将人才战略作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实行“人才兴旅”战略,旅游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小组,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要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
五、结语
文化旅游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云浮以后必须要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彼此的协作。发展文化要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平台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旅游需要文化提供动力,将旅游和文化协同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云浮文化旅游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康伟,李玉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2006,(1).
[2]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3]朱文林.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
[4]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
[5]顾艳芳.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6]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