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勘查行业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

第1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时代;地质勘查产业;产业经济

地质勘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地质勘查。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质勘查产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地质勘查产业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积极的做出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经济。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质勘查产业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阻碍了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当前的时代背景给我国的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在2013年以后,矿产资源价格非常不稳定,给矿产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的矿产企业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矿产企业出现了倒闭的情况。由于矿产行业的不景气,地质勘查产业的业务量也在持续下降,业务量的降低带来的是地质勘查产业收益的降低。虽然地质勘查产业的收益降低,但是支出却没有降低,这种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地质勘查产业做出积极地调整,在这样的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也带来了新的生机。许多的地方勘查单位利用事业单位改革的机会,在事业单位内部建设了企业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上的改变,是时代压力作用的结果,同时,这种改变会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也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具有非常明显的两面性。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建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积极的做出调整,改变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在过去一些年中,由于时代的需要,地质勘查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短短几年中,已经跻身为我国的重点行列,地质勘查产业获得的成绩,给行业带来了很强的成就感。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种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矿产行业业务量的下降,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很强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认识到这种情况是时展的必然方向,要接受这个严峻的事实。地质勘查产业要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做好经济持续下跌的打算。地质勘查产业要放弃一些分散式的产权,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新时代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更好地立足于当前社会。

(二)做好顶层规划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各种风险明显的增加,为了可以更好地抵御这些风险,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稳定的发展,各级管理部门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是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对当前的市场形态进行合理的预测,给予地质勘查产业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为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国家政府部门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些优惠政策,给地质勘查产业创造更加有力的发展条件,地质勘查产业自身也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加速地质勘查产业内部的调整和改革,由传统的产业形式逐渐地向现代企业靠拢。地质勘查产业要积极地把各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比如绿色理念、生态理念等,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速度,重新焕发生机。

(三)推动跨行业发展市场行情和经济状况总是起起伏伏,飘忽不定,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多次的经济放缓时期,在这些时期,行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相应的,时代也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在压力的作用下,行业会被迫地做出改变和调整,积极地进行转型,使行业当前的状态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提升行业自足的稳定性,这种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有力体现形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要充分的对之前的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借鉴和分析,抓住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的进行转型,实现跨行业发展,在保证地质勘查行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求突破。在地质勘查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资金,这个因素会对地质勘查行业的转型造成很大的阻碍,为了消除资金不足产生的不良影响,地质勘查行业要找到转型的重点位置,找准突破口,在金融业上下功夫,实现跨行业的发展。金融业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而且还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收益。地质勘查行业可以根据金融业的这个特点,发展金融产业,在解决自身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获取更多的行业收益,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行业的转型,通过这样的跨行业发展方式,资金已经不能成为地质勘查行业转型的掣肘,而会成为行业转型的一大助力和要素。为了帮助行业实现这样的跨行业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开展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行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地质勘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并且要成为投资公司的股东,这样可以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和调配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转型;另外,地质勘查行业可以向国家申请,成立专门的地质勘查银行,给行业的转型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2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0 引言

我国矿产资源的储备量有限,但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却不断增长,导致我国矿产储备量和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我们就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的地质行业。目前,我国地质行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经过多年的开采,我国裸露在地表的矿产不断减少,这就给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带来了新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地质行业的发展,我们就要不断对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进行优化。

1 地质矿产勘查的原则

1.1 统筹规划

根据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 年)》理念,我们在进行地质勘查找矿工作的时候,要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具体来说,在勘查找矿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公益和商业、地质勘查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科学处理。同时在地质勘查找矿的过程中还应该使地质勘查在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作用发挥出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国内和国外的关系。

1.2 拓宽领域

拓宽领域主要是指扩展地质勘查的对外开放程度。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的地质勘查应该把国内的矿产资源开发作为立足点,同时还要做好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工作,这样就能够使我国的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在拓宽地质勘查领域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找矿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地质勘查的精度、广度等方面得到提高。

1.3 合理布局

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是针对土地开展工作。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为了使地质矿产的勘查能够适应我国的土地国情,我们就要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地质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对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行科学布局。

1.4 完善体制

在新形势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加快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体制现代化的建设。在建设现代化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体制的时候,应该结合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实际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对体制进行完善建设。同时,为了推动我国的矿产优势向着科技创新优势转型,我们还应该推动找矿理论、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2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技术

2.1 水文地质工作

为了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保证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工作要符合相关的水文工作的要求。为了做到这点,就要在地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按照有关的规范对岩石的物理学性质进行测定。

2.2 地质填图

在进行地质填图的时候要把地质观察当作参考,同时还要根据地质测量的相关要求对比例尺的精度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使地质填图更加科学,才能使地质填图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在地质填图的时候,如果有特殊的地质现象,就要在填图的时候进行扩大的表示。

2.3 地形和工程测量

地形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上,甚至在同一地形上不同时期上的高层基准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使工程测量不受地形的影响,或者是把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对高层基准点和坐标点的选择应该选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如果地质矿产勘查的地点比较偏远,没有国家系统的基准点可以参考,还可以在工程测量中通过GPS获取当地的数据,然后建立独立的坐标系统测图。

2.4 探矿工程

在探矿工程中,应该根据钻探规程的相关要求对钻探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在坑探工程中,其工作的开展也要按照坑探工程的相关要求。比如,在坑探工程中,如果矿体比较浅,就应该使用浅坑和探槽,如果矿体比较深,就应该采取浅井。

2.5 采样

在采样的时候,要根据设计的规定对采样的地点进行选择,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采样,采样的要求主要是采样能够对具体范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应。同时,在采样的时候切忌进行选择性采样、混样、错号。在采样中需要注意的是,采样工作不能破坏地质结构。对于难以通过采样识别的矿石应该交给国家进行验证。

3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3.1 物化探测

物化探测技术在找矿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帮助有关人员对成矿地区的环境、成矿的系统、成矿的演化过程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工作人员能够对矿产演化形成深入的认识,从而能够找到深层次的矿产资源形成的原因,并且能够找到制约矿产资源形成的因素。此外,物化探测技术能够寻找深层的矿产,对于生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区域矿产系统进行探索的时候要先用物化探测技术对深层的矿产进行探索。物化探测技术对矿产资源的定位主要是通过重力、磁性、电、放射性、地热等角度进行的。使用这种计划对矿产资源进行探索能够更好地寻找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床资源。在使用物化探测技术进行找矿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地层、岩体、矿石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否则就不能在探测的时候对矿产的参数特征和性能进行科学地掌握。

3.2 化探技术

化探技术主要用于深度矿产资源寻找,其工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知识进行矿产资源进行寻找,其在寻找金属矿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用化探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寻找的时候,应该先通过水系沉淀物、土壤、矿床原生物等确定矿产资源的测量参数,之后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运用化探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寻找。通过化探技术我们能够快速地发现深层的矿产资源。在新形势下,化探技术已经被科学界认可,对化探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一些高精度的机械被逐渐应用到化探技术当中,使化探技术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3 时空定位

在寻找矿产资源的时候时空定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地质信息,对地质运动和矿产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通过科学的方式预测矿产资源的位置,最后结合相关的地质理论,能够把矿体的位置推测出来。此外,通过时空定位,我们还能够对矿区的矿产储存量进行把握,并且还能够对矿区的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第3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然而,作为地质勘查行业基本的会计规范性文本――1996年财政部印发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虽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行业内建议做出修改的呼声也很高,但至今未作修改。另外,目前国家正深入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地勘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类,将会再次面临历史的转变。分类改革背景下,地勘单位究竟执行什么样的会计制度?本文试从会计趋同的角度,对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地质勘查会计制度问题研究概述

1999年,地勘单位属地化以来,围绕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和创新,涌现出了一系列文献。这些文献的作者大部分是从事地勘经济管理或地勘会计实务的人士,如卜文周、刘锡忠(2011)认为,“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是构建地勘单位会计模式,制订新的地勘会计制度的必然取向。还有一些人从微观角度论述了对探矿权、采矿权的会计处理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提出的建议是务实的,但是,总体而言,没有将地质勘查会计制度纳入我国整体会计制度体系来考虑。

除了实务界,一些学者也对地质勘查会计制度问题作了探讨。长江大学教授吴杰提出,把地质勘查纳入采掘业来考虑,进而制订统一的会计准则。荣树新(2009)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地勘会计制度,并建议将其纳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陈洁、龚光明(2010)提出应借鉴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并考虑我国采掘业特征,制定我国统一的采掘业会计准则,对包括油气、煤炭企业在内的特殊业务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规范。李恩柱(2008)系统分析了在我国矿产资源市场化管理模式下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适合我国会计发展现状的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的特有构成内容。

二、趋同视角下我国地质勘查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及我国会计准则趋同情况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会计界越来越多地使用“Convergence”这一概念,中文翻译为“趋同”。与“趋同”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Equivalence”(译为“等效”),这是欧盟提出并倡导的,意在百分之百趋同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整体目标一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同小异”的会计准则是可以互相认可的。近年来,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及其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ASCF)、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SAC) 等国际组织,以及一些主权国家财政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或借鉴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

我国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得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认同。以中国A+H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例,A股报表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而H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这两套报表几乎不存在差异。年报分析表明,2010年A+H股上市公司的两套年度报表下净利润差异率仅为0.33%,净资产差异率不到0.01%。为响应20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顺应会计国际趋同新形势的需要,我国财政部于2010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从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角度看,为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2012年我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2013年又了新修订的《中小学会计制度》(财会[2013]28号)、《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3]29号)、《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表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充分体现了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从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看,无论从会计科目设置还是具体业务核算上,都体现出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一致或类似的地方。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来看,也体现了与国际非营利组织、政府会计准则趋同的态势(见图1)。

(二)我国是否会重新修订《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

笔者认为,在我国会计准则趋同,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背景下,我国财政部颁布新版《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原因如下:

1.我国会计制度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于玉林等指出“财政部于2001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可以说彻底打破了行业界限……传统意义上的行业会计制度在我国已经不复存在。”如前所述,2006年我国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此后,虽然又出台了学校和科研这两类公益性很强的行业会计制度,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行业会计制度模式已经不占主导,公益性行业会计制度逐步趋向于国际公共会计制度。从地质勘查工作的属性来看,地质勘查除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划为公益类外,大部分实现商业化运作不仅是被矿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了的,也是我国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逻辑必然。虽然,我国1999年就确立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到今天进展不是十分明显,探究原因,客观上是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矿业资本市场发育不良、滞后,制约了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的进程;主观上,是由于广大地勘职工由于存在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加之对原制度体制的“路径依存”,执行新制度的动力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和完善,矿业市场体系将会更加健全,大部分地质勘查工作实现商业化运作的条件会更加完备。

2.我国最新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充分的铺垫。《地质勘查会计制度》中一些特有的会计科目如“地勘生产”等,都可以在新的准则体系中找到对应的科目。即便是实务界争议最多的关于探矿权、采矿权的会计处理,在新的准则体系中也可以找到相对合理的处理办法。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化,“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模式最终将会成为一种历史,事、企分开会成为地质勘查行业新的运行模式。公益二类也将是一种过渡模式,对大多数地质勘查单位而言,企业化的终极方向是不应该动摇的。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内涵界定来看,大部分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最终变身纯粹的企业,在排除一些障碍之后,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三)我国现阶段是否会制订统一的“采掘业会计准则”

将地质勘探和后期开发统一纳入“采掘业”框架,制定涵盖油气、煤炭以及其他矿产行业,从会计制度趋同的长期趋势来看,是有望实现的。但是,却面临着不容回避的问题。

1.我国对采掘业的内涵界定与国际通行的界定不一致。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地质勘查业被列为“服务业”,是归在“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之下的一个小类,而采矿(掘)业则作为“工业”的一类。这种将勘查与开发割裂的划分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国地质勘查业不能有效地从后期开发中实现投资补偿,因此财政投入成为了主导的投入来源。

2.姑且不说我国渐进改革的长期历程,在国际上似乎对采掘业准则也没有完全达成统一的意见。通过查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理事)会的相关文献可知,早在2000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采掘行业问题报告》,直到2010年4月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才《采掘活动》讨论稿向全球征求意见,之初业内人士预判“2-3年内会成为正式的国际准则”,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足见协调各方意见的难度。

3.油气、煤炭以及其他矿产勘探开采的差异性比较大,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看,油气都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采掘行业,其适用的会计准则是单列的。而我国也于2006年了专门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

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统一的“采掘业会计准则”的可能性不大。

三、结论及建议

在会计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财政部颁布新版《地质勘查会计制度》的可能性不大。我国地勘单位应该按照性质分别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如图2所示)。

第4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抵制矿产勘查找矿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发展应用。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思考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引言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深,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所以我国多种行业需求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从我国的矿产资源实际情况来看,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各种矿产资源蕴含情况还是比较丰富的,新疆、青海以及等偏远地区的矿产含量占我国的绝大多数。进一步推动了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寻找勘查更多的矿产资源,这是我国现阶段刺激经济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手段。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地质矿产勘查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条件仍旧处在落后的地位,所以地质矿产勘查任务难度大、挑战性强,怎样更为合理的应用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以提升地质矿产勘查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是当前相关人员所考虑的。就此本文对地质矿产常见的勘查手段进行了探究分析,同时提出了对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析。一、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原则

1、勘查能力的增强由于我国的勘查能力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勘查工作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我国应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对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转变地质区位优势为科技创新优势。其次,我国还应完善成矿理论体系,实现地质勘察技术的有效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不但如此,还需要对相关人才实施大力培养,构建一支管理认真负责、体制完善以及素质较高的勘查队伍。

2、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在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方面,进行严密的统筹规划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需要确定其性质,在不同的区域,地质勘查的性质也不同,比如:商业性质和公益性质。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地方和中央以及其他规划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并对接下来的10~15年做出部署和规划,这样才能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3、创新科技,提高勘查能力为了促使我国矿产行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现代化地质勘查的步伐,认真实施“科技兴地”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研究和探讨重大地质理论问题,使地质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大力发展。努力加快地质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快地质信息技术的建设步伐。促使科研技术和勘查技术相结合,注重科技创新。4、完善体质,扩大合作要建立健全地方和中央政府有关地质勘查管理的政策体质,并调动各个相关方面的积极性,使地质勘查新机制的进入多渠道发展模式,并逐步完善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体质。为适应资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政府应积极鼓励国内矿产企业和国外企业相互合作,政府应引导和扶持国内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供给能力逐步提高二、找矿勘查现状1、对地质勘查项目投入资金不足自从1949年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通过刻苦的努力,在地质勘查方面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就,从此打破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个地产资源匮乏的国家的主观臆断,为我国前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由于,近年来地质矿产不断的被挖掘,地质矿产的储量也不断减少,造成了地质勘查和找矿难度与日俱增。矿产的开发成本越来越高,造成国家和企业对矿产行业的热情也下降,对地质勘查项目的资金也越来越少。目前,地质勘查的难度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对地质勘查的资金投入却不能满足当前地质勘查技术研发的需要,造成了地质勘查技术越来越落后。2、地质勘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最近几年,我国地质研究者的找矿成果不理想,在国际地质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自从建国以后,地表浅层的露头矿逐渐被开采,致使找矿和采矿的难度日益增大。很多以前储藏有大量矿产的矿山现在也日益枯竭。现在通过以前传统的找矿方法已经很难在勘查和挖掘到新的矿产。三、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1、完善地质矿产勘探制度我国现行的地质矿产仍是国家直接管理,这样的制度在保证了我国资源能源可以合理分置的同时,也使得地质矿产勘探缺乏一定的活力。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对地质矿产勘探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将地质矿产勘探管理制度下放到地方和企业进行,提高地质矿产勘探制度的活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地质矿产工作更加良好的进行,同时对表现优秀和技术较好的勘探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建立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现在制约我国地质矿产勘探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勘探队伍。优秀的勘探人才和勘探队伍可以有效的避免勘探中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并且对于勘探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也可以做出及时的应对,有效的提高勘探水平。但我国现在的勘探队伍建设仍然不成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这也需要我国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等院校中积极的培养与资源勘探相关的人才。现在的市场竞争同样是人才的竞争,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可以让我国的地质资源勘探道路发展的更快更稳。3、土也质填图我们一般在当地地址进行实际观察,严格按照同比例尺地址测量的要求标准,建立地质的填图为了方便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以及矿山建设的设计工作,我们一般采用大比例尺填图,而且,比例尺的选择侧重于矿床的规模、形态、勘察阶段的依据材料在有特殊意义的区域要摆设地质点,而且要借助仪器绘制到图中进行标注如果遇到薄矿层、标志层等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也可以适当扩大表示。4、地质矿产勘查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地质矿产勘查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物的因素。这里说的“物”指的是地质勘查所需要的所有工艺流程装备、工具、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完善程度。由于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物质危险几率的大增,也可以说安全隐患的出现是由于“物”处在不安全状态。为了防范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应使用较为先进、更为安全的地质勘查技术以及机械设备,也就是利用先进技术降低危险源出现的几率,提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安全程度;管理的因素。地质矿产勘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隐患治理、作业现场管理以及安全投入等方面,而为了提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安全力度,不仅需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同时也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定,同时明确各个级别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投入更多的安全保障资金,提升安全劳动保障力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排查,对所有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加强地质矿产勘查的安全管理力度,降低地质矿产勘查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结束语综上所述,可知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探讨非常必要,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选择哪种找矿方法,都需要对该地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找矿的准确性以及效率。参考文献:[1]解安炳,赵维孝.浅议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4,02:37-38+61.[2]朱瑞玲,李耀辉.试论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河南科技,2014,15:48.[3]郭方晶.试论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152+247.[4]裴志禹,贲爱平.浅谈如何提高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134.

第5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地勘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41-02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下发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相继下发了相关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加快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要求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工程,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1]。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地质找矿新。地勘单位作为找矿突破的主力军,其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但由于全国各地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时存在不均衡、不到位的情况,找矿突破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地勘单位受地质勘查投入、成果处置、探矿权取得、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地质找矿积极性不高,将影响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实现。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源保障程度不容乐观,地勘单位面临考验

建国60多年来,经过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地质找矿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证。但是,现在我国已进入大量消耗能源和矿物原料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钾盐等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而我国目前已探明的重要资源矿产地,大部分已进入高度开发状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障程度不容乐观,地质找矿形势严峻,地勘单位面临新的更大的考验。

1.2 地质勘查成果收益分配不合理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几十年来,地勘单位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承担国家出资的勘查找矿项目,还是地方政府出资的勘查找矿项目,始终处于打工者的地位,都是在找到矿产后提交报告并上交,工作都是无偿的,政府对资源进行处置,探矿权拍卖或资源处置所得收益与地质勘查单位无关。既便是商业性勘查项目,地勘单位也只是按合同完成勘查工作,没有真正体现地勘单位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技术投入的价值,影响了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1.3 探矿权市场不够完善

探矿权的取得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主要表现为政府主管部门有偿出让。现行的探矿权出让管理政策主要以招标、拍卖、挂牌为主,从市场配置资源方面有其积极作用,有利于从资金角度保障地勘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我国地勘行业特殊的历史渊源,地勘单位由于资金积累不够,虽掌握地质勘查技术却缺乏勘查资金,很难从探矿权市场上获取探矿权。过分地强调探矿权招拍挂,漠视了地勘单位技术能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地域、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矿业权的二级市场始终不够活跃,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矿业权的流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徘徊不前。

1.4 地质勘查工作投入不足,找矿成果不显著

受体制机制的制约,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目前还限于依靠国家投入来进行地质工作,地质勘查单位仍然存在包袱重、经营性资金少,多渠道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勘查投入严重不足。地勘单位虽取得了一些探矿权,但苦于无资金投入,勘查进度太慢。而现行的探矿权区块退出机制,对探矿权的延续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地勘单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同时,加上现阶段找矿难度加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相对薄弱,先进的勘查设备及技术方法研究运用不够,影响了找矿效果。

1.5 人才短缺,制约着地勘单位和找矿工作的发展

目前,全国共有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单位2200多家,资质等级为甲级的单位才900多家,而且多数单位只有一项甲级勘查资质,人才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加上前些年,由于地质市场低迷,地质职工下岗、改行、调动、退休和提前内退,人员流失严重。好多地勘单位十余年来几乎没有接收大中专毕业学生,几十年来形成的专业技术优势面临后续无人的窘迫局面。近几年,随着勘查市场形势的好转,地勘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地质勘查技术人员都呈紧缺状态。地勘单位虽然提高了重视人才的意识,但由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接收和引进人才要比西部地区容易得多,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待遇低,引进人才困难重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勘单位发展和地质找矿突破的主要问题。

2 解决对策和思路

2.1 科学编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开展优势及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的作用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是落实国务院《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对今后10年地质找矿工作目标的细化。地勘单位是地质找矿的主力军,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的执行者,方案编制工作事关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全局。因此,方案的编制一要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核心要求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部署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各项工作。二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研究、运用本地区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在加强优势及紧缺矿产勘查的同时,注重加强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水工环地质工作,明确主攻矿种、突出重点地区、实施整装勘查、加强统筹协调、依靠科技创新。三要短期与中长期结合,与当前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相协调,基础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下水勘查评价、地质科研、矿政管理协调推进。四要注重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鼓励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联合,实现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降低勘查风险,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和服务民生能力。

2.2 建立地质勘查成果收益分配新机制,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近年来,各地在地勘成果收入分配上出台了一些支持地勘单位发展的优惠政策。如矿业权评估价款的10%提取勘查基金用于支持地勘工作;相关矿业权价款可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金;同等条件下地勘项目优先安排给本省地勘单位等等;这些政策的意图就是要建立地质找矿成果收益分配新机制,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和地质找矿创造良好环境。首先,地质勘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地勘单位常年战斗在野外第一线,为取得勘查成果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因此,政府在矿业权出让中,要考虑给予勘查单位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分成(或称技术收益),以调动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增加经济积累,以加大勘查投入,防止圈而不探。其次,积极推进地勘单位探矿权的市场化进程,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的规定,在国有地勘单位转让以前无偿取得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时,允许其将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三要进一步提高地勘单位野外生活待遇,建立野外工作的激励机制,对找矿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充分调动地勘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找矿积极性,争取实现找矿新突破。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必将能够进一步促进地勘单位的发展,提高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2.3 加大勘查投入,努力实现找矿突破

一要充分利用国家地质勘查基金、大调查资金、其他财政专项资金及地方地质勘查基金,开展好本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同时加快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步伐,实现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动。以中央各类地质调查和专项地质工作为先导,调动地方财政和企业的积极性,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择优引进企业参与勘查,按要求编制勘查设计,投资各方事项约定投资比例、落实勘查单位,加快地质找矿进程。二要抓科技创新。要实现找矿突破,必须依靠新的找矿理论、技术、方法的运用和提高。要深入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加强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科学部署矿产勘查。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对区域成矿预测、隐伏矿床、深部找矿新理论和找矿新方法的研究,加快地质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其技术与管理素质,为地质找矿“攻深找盲”打好基础。

2.4 鼓励地勘单位获取矿业权,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

探矿权是地勘单位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地勘单位除发挥地质勘查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外,要注重资本积累,获得矿业权也是资本积累的个重要途径。一要鼓励地勘单位通过矿业权交易市场获取矿业权,在考虑方案、能力和资质等因素的同时,按照资质优先、技术优先的原则获取探矿权。二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科学、合理地为地勘单位配置探矿权。国家应将矿业权作为对地勘单位支持与扶持的一项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地勘单位享有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的权利,可以优先向地勘单位出让探矿权。三要主动作为。地勘单位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排除旧的体制障碍,解决机制不活的问题,大胆探索体制、创新机制,努力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经营发展之路,延长地勘产业链条,增加矿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资金积累,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

2.5 加强地质勘查质量管理,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质量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生命。加强地质勘查质量建设不仅关系到政府投资的安全,更关系到我国矿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勘查质量搞得好不好,决定了资源家底摸得清不清,更决定了保障发展的能力强不强。当前,由于地质技术人员紧缺,个别地勘单位在项目多的时候,执行地质勘查规范不严格,造成勘查工作质量下降,从而为地质找矿工作带来严重危害。为了加强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水平,一要建立地质勘查质量年度考核机制,加强地勘单位管理,将勘查质量管理与资质管理紧密结合,对于在勘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地勘单位,给予资质降级的处罚。二是地勘单位要加强自律,加大地质勘查行业规范的执行力度。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也称地质勘查规范),对规范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地质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地勘单位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勘查规范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地质勘查规范的执行力。三要建立培育完善的监理体系,对矿产勘查项目实施全程监督,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健康发展。

2.6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地勘单位发展后劲

地勘单位要积极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从建立健全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入手,加大引进、加强培养,多渠道、多层次地广泛引进地质找矿人才,优化用人机制,使专业技术人才留得住、用的上。在加大引进的同时,加强以地质勘查项目为依托,在实践中大力培养各专业地质技术人才。以老带新,使老同志的实践经验在新同志的成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地勘项目技术负责人。形成一批品德优良、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相关专业技术带头人,使其既在相关专业领域形成研究成果,又在地质勘查项目中发挥专业优势,努力构建国内拥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能打硬仗、能适应市场的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第6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一、我国矿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发展速度惊人。我国矿业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增长, 带动供应随之增长,其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原材料保障的同时, 资源回收率低、资源高消耗、日渐短缺和矿产对外依存度高等一些问题日益严峻。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有各类型金属矿山10618座,大多始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经半个世纪的开采,老化的矿山近10000座,超出原设计的服务年限10年以上的矿山则比例高达8000座。许多矿山资源枯竭,造成保有储量严重不足,企业生产陷入困境。按我国目前的保有储量,估计到2010年一半左右的有色金属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到2020年能维持生产的矿山将不足20%。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资源供应的日渐枯竭加剧了其与急剧增长的矿产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是,做到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在全国开展危机矿山项目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加强矿产合理勘查与开发,重点研究矿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方法,进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再发现,再利用,减量化,再回收和再复垦等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增进矿业可持续的稳固发展。

二、我国地质勘探中的问题

1. 地质资料较少,投入资金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地质勘探工作资金极为不充足,基本上完全依赖于中央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常常显得捉襟见肘。由于地质勘探工作中资金投入较少,使得地质勘探工作取得地质资料较少,造成之后的找矿工作严重依赖许多年前形成的地质工作资料,而新的基础地质工作资料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找矿工作的进展。

2. 占找矿主导地位的大多是国有事业单位,使得公平市场分配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在我国,主要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负责地质勘探工作,企业还没有能够成为地质勘查市场的中流砥柱,但国有地勘单位的事业定位,使得它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市场主体;地质调查局的投资者遭受了不平等,对政府投资的主要力量过于强势,造成社会其他的投资者资金投入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因为缺乏对收入分配的地质勘探工作的风险分担机制的经济规律,而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心态继而导致社会投资的失衡,唯有增加投资金额,以降低投资风险。此外,地质找矿收益共享、风险均担的公平市场分配机制在我国还未完全建立,这也是影响社会资金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积极投入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地质高技术人员缺失,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事业发展,关键靠人才。在如今的全面加强地质勘探工作的新形势下,我们同样面临着地质勘查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事业发展,关键靠人才。这主要体现在:地质人才短缺严重,地质人事部门、专业、地域分布不均;地质调查队人员余缺并存;地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地质勘探工作的技术创新继续下降,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使用不够,未推出足够的新设备,设备更新缓慢,软弱地质勘探的基础研究。在第一线的地质科技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地质越来越窄的专业培训渠道。专业使用不合理,技术人员和地质勘查队伍不稳定。

三、对地质勘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发挥学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重发挥地质勘查行业学会、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开展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咨询、培训等活动。

2.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人口分布情况、国土利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规划地质勘查工作的区域布局,引导地质勘查工作的合理发展。

3.突出重点,拓展领域。

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点找矿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域的勘查工作,努力寻找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大矿、富矿,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4.立足国内,面向海外。

基本建设预算投资政策落实到位,帮助因基地建设、设备更新等欠账过多的国有地勘单位解决问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5、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建议中央和地方应继续给予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大力支持, 进一步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困难地勘单位,促进地勘队伍平衡协调发展。同时,国有地勘单位应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以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6、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为确保社会稳定,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建议实行地勘单位下岗职工提前退休政策,让大龄下岗职工提前退休,以解决地勘单位下岗职工多、年龄偏大、文化技能低、再就业安置难度大等问题,。

7、改革地勘单位收益分配。

建议其收益分配向地勘单位倾斜,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安排的勘查项目,如发现有价值的矿产地,允许将大部分转为承担单位的国有资本金, 推进地质勘查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商业性地质工作。

8、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指导和管理。

引导各类地质勘查单位和企业开展合法地质勘查活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与勘查作业质量。依据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行业准入。认真做好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的核定和监督管理,严格核实地质勘查单位的人员、资产、设备和管理水平,确保地质勘查单位的勘查资质类别与核定的等级相符。

9、安排合理,提前计划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各类区域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与海外地勘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结束语

在21世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日益普及,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适应新时代的资源供需全球化,还要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加大宏观政策调控等措施,更应强调智能化以及人才创新,凭借科技创新,深化认识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并开发的新“认知”,加强国家与社会的宏观与微观的调配力度,监管力度,以探寻和达到勘查与开发适应新世纪矿业需求的国家目标。

参考文献:

[1]唐韩英,刘程,刘栩. 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9

[2]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4)

[3]裴荣富,梅燕雄,李进文. 固体矿产合理勘查开发与矿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钨业, 2005,(02) .

作者简介:

第7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地质勘查;找矿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目前矿产地质发展还比较滞后。为了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就需要提高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效率。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改善的基础条件,依据有关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能源与工业原料都来源于矿产资源,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矿产需求还会不断上升,因而提高地质勘探及找矿技术工作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当前新形势下地质勘探与找矿技术的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立足整体是我国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的首要原则,这也是矿产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在地质勘查以及找矿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立足经济发展的整体,把握其商业性与竞技性,协调好矿产资源勘察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地质勘查侧重点,统筹兼顾,从而才能有效发挥地质勘查的基础作用。

1.2 合理化原则

在地质勘查以及找矿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把握合理化原则。需要矿产勘察人员了解我国地质的具体条件以及资源分布的客观规律,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大局以及市场经济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态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因素,从而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地质勘查区域规划,从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察与找矿工作。

1.3 突出重点

有所侧重,拓宽领域,突出重点是我国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立足于我国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资源分布基础,结合环境因素,对矿产种类分布以及矿区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突出重点矿区以及矿产种类的勘察与寻找,从而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同时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拓宽勘查工作领域。

1.4 科技化原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而需要重视勘察与找矿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运用科学研究成果来指导地质勘查工作,推动地质勘查工作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时,还需要推动地域优势的科技化转变,重视先进科技的运用,完善地质科技创新机制。

2 找矿技术要求

2.1 成矿地质环境分析

要不断提高找矿技术,就需要深入研究地质地壳演化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矿地质环境欢心。因此,需要地质勘查人员制定勘察区域地质事件统计表,尤其是对成矿时代中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突出标注,同时需要依据多学科的自然知识进行成矿环境分析,另外,还需要对成矿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壳活动情况以及深度地址关系进行研究。

2.2 有利成矿区带找矿研究

需要对有利成矿区带重点分析,这也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重点。若是能够依据有利成矿区带进行矿产勘察、开采以及找矿,工作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而这就需要勘察人员对有利成矿区带的地质内部的断裂情况以及断裂组合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矿田以及矿床的断裂地质构造声称特征进行研究。通常而言,有利成矿区带都有着横向的发展规律,即横向矿带规律。横向矿带规律就是指矿田断裂构造对有利成矿区带的有着明显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联系,一般呈现为大角度相交的情况,并且近乎平行排列。而受到构造力场的影响,不仅存在横向矿带规律,而存在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这种构造对于矿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把握有利成矿区带的客观规律,能够有效促进找矿工作的开展。

2.3 重视矿化信息

在地质勘查以及找矿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矿化信息的重视程度,利用矿化信息为找矿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目前,矿产资源勘查逐步深入,因而已经发展到地下矿产资源勘察阶段,勘察难度有着明显的上升,这就需要借助原先勘察矿产成果以及经验来进行辅助。在地下勘察煤矿资源时,需要注意隐伏矿,在开展矿产深部评价工作时,可以借助物探找矿信息进行参考。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对找矿信息中表现出来的剥蚀程度,并且对其进行找矿前景分析。通常,单纯的依靠地表信息以及剥蚀程度来判断找矿工作前景是不科学的,有些地表信息显示良好,但剥蚀程度深,因而其找矿前景并不明显。不过也有例外,存在一些地质构造,其剥蚀程度很深,但深部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矿种资源,有时还会出现重点隐伏矿床,因而在找矿工作中需要勘察人员对矿化信息进行深入比对分析。

3 提高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的措施

3.1 强化工程测量工作

在地理位置测定和地质勘查测量中,通常都会运用范围较大的坐标系统,同时以我国基准点进行测量,从而开展工程测量工作。而存在一些具有特殊性的矿区,例如偏远地区的小矿地,其本身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交通情况不好,因而也并未建立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而对于此等情况,勘察人员就需要借助GPS系统来确定当地的坐标等相关数据,从而建立能够区别其他坐标系统的记录。

3.2 做好地质填D

而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勘察人员需要对勘察地域的地质情况有着明确的观察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度。精度要求通常需要依据同比例尺测量规范中的要求来制定。例如大比例尺填图,其工作目标是推动矿产资源勘察效率的提高和矿山建设设计。因此,在比例尺填图选择时,勘察人员需要根据矿床规模、形态以及勘察的具体环节来确定。而在地质点布置工作中,需要将其布置在有着特点的区域,采用标注仪器进行图上标示。还有,对于一些有着特殊情况的地质现象需要进行另外标示,例如薄矿层、标志层等,甚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扩大标示。

3.3 未知矿山勘察

通常而言,矿山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是有限度的,而开采时间也有限度。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有着科学合理的规划。而在未知矿山勘察中,为了避免出现死矿、废山的情况,就需要对开采数据进行严密记录,并且需要专门建立档案。

3.4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

而矿山关闭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对于闭坑矿山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因而采矿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不能流于形式,不然很容易发生严重事故。在勘察新的矿山过程中,为了提高找矿技术,还需要不断促进“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此技术通常运用于老矿山的深部,在特殊情况下,磁、重、电法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界定隐伏异常体的边界方面还存在不足。而新技术中,X荧光分析技术就是当前矿产元素界定分析中的先进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光线对于物质的作用,从而在短时间内发射长度更大的荧光,因而被称为荧光技术。另外还有甚低频电磁法,其原理为:根据测量电磁频率数据来展开Fraeser滤波处理,从而依据找矿规律进行地质分析,从而达到精准定位的目标。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勘查以及找矿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因而需要不断提高找矿技术的重视程度,从而为新矿源的发现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龙斌.试论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151-152.

第8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地勘单位;改革目的;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一、地勘单位的改革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向发达国家的迈进及全球对资源需求强度的大幅攀升,提高全国的资源保障程度,确保国民经济科学、稳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重大问题。地勘单位几十年的事业体制和工作机制及存在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因此,必须不断地对地勘单位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并逐步给予完善和创新。

二、明确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

“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1999](37 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有关措施,地勘单位的改革目的得以明确表述。特别是地勘单位属地化以来,进一步融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资源型企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观念进一步深入到地勘单位的日常各项工作中去,地勘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河南省近几年通过两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在取得良好地质找矿成果的同时,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方面得到大大加强。但是,地勘单位的现有体制仍是制约地勘单位科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地勘单位的体制改革和完善已经成了各个部门关心的大事。进一步明确对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是制定科学适用的改革方案的基础,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

三、稳步和谐、循序渐进地推进地勘单位的体制改革与完善

(1)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完全从事政府下达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队伍的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分别列为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之中;项目经费则按实际工作量核定,分别由两级财政列支,确保公益性地质队伍的高效运行。对公益性地质队伍提交的各项工作成果,如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地质地形测绘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成果,要在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尽快向全社会公开,提高其成果的利用率,真正做到公益性地质成果的公开化、公众化、服务社会化。

(2)事业性地勘单位在现阶段可首先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运行,在保持“人员事业身份不变、事业单位编制不变,财政拨款政策不变、管理和归属不变”的“四不变”基础上,以事业单位的性质承担政府非公益性的各类有关项目,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等方面主力军的作用,确保各类政府地质工作项目成果的高质量提交,为缓解资源瓶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借助有限的事业费用和政府项目费用,来保持事业性地勘单位的正常运行,达到长期稳定队伍、用事业身份来吸引和留住人才、逐步打好经济基础、进而为推动企业化改革做好准备。

(3)允许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成立的企业性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地质勘查资质共用的政策。使地勘单位的人才在保留事业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在两个单位间互为所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工作热情,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对事业型地勘单位的企业化经营管理进行探索和尝试。

(4)将探矿权优先配置给地勘单位,是快出地质成果的基础。考虑到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事业单位性质,在探矿权招、拍、挂出让前,各地政府在年度探矿权出让计划内,按照地勘单位优先的原则,由各地勘单位优先获取探矿权,对地勘单位申请的探矿权优先给予批准;然后,再面向社会进行招、拍、挂。

(5)对国有地勘单位及其公司拥有的矿业权,按照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尽可能创造宽松条件,支持其拥有的矿业权保值和增值。

(6)对地勘单位提交的地质成果报告,优先由地勘单位在省国土厅批准后进行开发工作;对国有地勘单位承担的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可以由项目承担单位优先开发,各地市、县政府给予支持;凡由政府转让开发的,勘查单位按照不同矿种和矿床规模享有20~30%的利润收益。前期政府的投入费用可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另行协商回收。

(7)对国有地勘单位承担的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取得的找矿成果,由省政府按照不同矿种和矿床规模给予地勘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以一定数额的奖励。

(8)尽快出台具体办法或允许各地勘单位建立和探索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允许地勘单位和职工投资政府与国家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和风险找矿及矿业开发,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服务的同时,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稳定地质人才队伍。

(9)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地勘单位解决基地建设迟滞、后勤保障落后等历史遗留问题,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9篇: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面对的困难;建议

中图分类号:P624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矿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在随着需求量增加的过程中,在地质矿产勘查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国地质勘查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

1.勘查的重点转向隐伏矿和深部矿

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方向的转变其实不难理解,在刚刚建国时期我国的地质勘查主要方向都是那些露头矿和浅部位的矿体,但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并不迅速,所以对矿体的开采力度并不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显然原有的这些表面矿体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开采需要了。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一万多座金属矿山中,经过数十年的开采现在已经有一多半的矿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而且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矿山要比预计的使用年限延长了不止十年,所以整体来说矿山的资源面临枯竭。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地质勘查方向不得不从露头矿和浅部位矿体向隐伏矿和深部矿转移,当然勘查方向的转变对勘查技术和勘查的实践经验方面都提高了要求。

2.地质勘查方面的人才紧缺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地质找矿的产出比是很高的,在那一阶段技术人员也相对比较多,但是由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地质找矿逐渐从兴盛走向了衰落,那么这导致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地质勘查技术人员转行,跳出了地质勘查行业放弃了地质勘查的工作。地质勘查专业对实践性的要求很高,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地质勘查学生来说还无法够胜任勘查的工作,最后导致技术人员出现了现在的断层现象。

3.地质勘探经费没有保障

经费是保障地质勘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政府和企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地质工作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导致地质的整体投入较慢而且结构也不合理;而另一方面靠公益性保障经费的效果也不理想,主要是它缺乏长效机制。政府对于公益性地质投入又不能划分清责任,综上所述所有问题,现在急需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对地质勘查工作不断加大投入,真正的使地质勘查工作上一个新台阶,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

4.新的勘查技术的应用

在地质勘查方面我们要提倡使用新技术,比如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深部钻探、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这些技术的使用会对地质勘查工作带来极大的进步,对推动地质勘查工作的进展有积极作用。积极努力使地质勘查技术顺利的实现从传统技术向新技术的过渡,新技术的使用要求地质勘查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并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在工作中不断专研,通过实战经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果新技术不能很好的推行,还是一味使用遥感、物化等老技术一定会障碍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

5.现在的地质勘查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而由于现在的地质勘查单位很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所以不免有很大的差异性存在。在原来地质勘查的出资方和最后受益方都是国家,难以发挥市场的积极性,而现在多数的投资方和受益方已从政府转向市场,这样增强了其抗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市场的可调控性。

通过以上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勘查的重点开始转变、勘查难度加大、要求勘查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准、地质勘查方面人才紧缺、勘查新技术的应用不广泛等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地质勘查的顺利发展。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雄厚同时管理完善的大型地质勘查公司很少,这些摆在面前的问题对于地质勘查的商业性运作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对地质勘查的几点建议

1.加快速度培养地质勘查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快速的弥补地质勘查方面的人才缺口,不能让人才紧缺制约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进程。具体措施是:鼓励科研院校对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加强科研院校和施工单位的合作,并鼓励科研院校和施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能有效的弥补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强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要求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超强的实践能力,并加强培训力度明确培训方向,使他们能够真正走到地质勘查队伍中,为地质勘探贡献力量。

2.组建大型的地质勘查公司,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地质勘查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商业性运作的阶段,而当前的地质勘查公司在技术方面和资金方面都还不具有特别强的竞争力,这并不利于其市场发展。当务之急要实现地质勘查单位的重组,组建一真正支技术过硬、实力强大、竞争力强的地质勘查公司。这样既有资金的强有力的保障又有强大的技术支持,那么找到大矿或者是深矿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3.改善地质勘查人员的福利待遇,任何事情都应该是以人为本,我们国家提倡人性化管理,而本身作为地质勘查人员确实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地质勘查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是安全方面还是作业难度方面都是比较大的,应积极改善勘查人员的福利待遇,使他们的工作无后顾之忧,也真正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同时这项措施的实施也将有利于挽留经验丰富的地质勘查人才,这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是很有意义的。

4.对矿产勘查的市场做进一步的规范,地质勘查市场从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时期的转型,需要国家对市场做进一步的规范以协助转型成功。在市场规范中应理清探矿权和开采权的关系,使各个部门能各司其职加强矿产勘查的规范力度,严加规范严加管理能更好的避免勘查中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近年来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对未来地质矿产勘查的逐渐成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矿产资源一直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地质矿产的勘查意义非常重大,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尚且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相信都会在实践中得以解决。我国的地质勘查显然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地质勘查方面将会不断的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相信在国家的强化关注和正确引导下,在矿产勘查市场机制进一步规范的前提下,地质矿产勘查必将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娄清. 地质矿产勘查风险探析[J]. 科技传播. 2012(02)

[2] 罗鹏,曹新志. 金属矿产浅部矿与深部矿产出特征及勘查技术方法的对比研究[J]. 地质与资源. 2009(04)

[3] 吕志刚,吴国学,王永祥,李普涛,韩宏伟,白士俊. 隐伏矿体预测研究[J]. 世界地质. 2007(01)

[4] 王知绽. 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与建议[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03)

[5] 许冬梅. 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考[J]. 甘肃科技. 2009(18)

[6] 贾继善. 地勘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