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互联网思维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思维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思维概念

第1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业界公认,“互联网思维”最早出自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之口。在3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李彦宏提到:今后企业家们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此后3年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变化可能超出了李彦宏的想象。脱胎于互联网行业的思维模式,触角正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先是媒体,随后是音乐、零售业、旅游,最近则是金融业、教育,甚至连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火爆的影响力背后,人们不禁追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为何有这般魔力?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体现的主要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其余五花八门的诠释都由此衍生。回顾互联网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理念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一脉相承。互联网思维概念之所以近年才被感知,且一经提及便引发广泛关注,源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以及附着在这些新技术形态上对便捷服务、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等生态服务要求。正是这些条件,孕育了互联网思维诞生环境,从而促使这一思维集中爆发,顺势而生。

新技术形态对生态服务的要求,反过来又助推了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成熟。而从更大的范围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技术形态下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思维,不是有互联网才会产生,而是借助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等特性,让它得以迅速传播。

从历史上来看,技术手段如果要产生深远影响,落脚点不仅仅只是其外在表现的具体形态,还在于思维层面的凝练和升华,互联网也不例外。顺势而生的互联网思维,对产业生态提出不同要求。当商品、货币化身为信息的载体,与消费者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式沟通,被多向、互动式、精准定向的模式取代,用互联网思维思考,确实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无论哪个产业,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加以审视,就会发现非常多的机遇和空间。”传统行业用互联网思维做一遍,将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这就是互联网超越技术层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

顺势而生,更要借势而动。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本身就已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基因,那么对传统行业来说,更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生产流程、服务模式和业态形态。同时,还要避免把互联网仅仅看做一种工具,而要认识到,互联网的模式只是平台和媒介,核心在于新技术形态下的“思维”。正如有人总结:互联网思维是“网络为体,创新为用”,而不是“传统为体,网络为用。”

第2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列位看官,看到这个标题请不要惊讶。我确实是在说互联网有可能“毁掉”一个行业。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为认为是互联网的第二次创业热潮。加上总理态度鲜明的支持,不仅仅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爆发出了强大的热情,所有行业似乎都在一夜之间开始寻找自己和互联网之间的接口,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加上了“互联网+”概念的产品都身价倍增。

这让我想起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似乎随便一条街道都可以找到一家从事计算机培训的机构。人们口耳相传的是DOS与Windows之间的差别,恰如今天人们谈论阅读量、点击量和移动端。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能源》杂志对近来火爆异常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进行了探访和调查。和其他诸多行业一样,“互联网+”的概念也已经深深植入了这个行业的新兴参与者的理念当中。

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充电桩的互联网化听起来可能都要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互联网+”更加可信。但是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很多空有“互联网+”概念,而没有实际内容的行业行为。

在现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商业故事就极有可能获得一笔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风投的时代,严谨、缜密的工业化风格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看起来似乎很是格格不入。

但是殊不知,无论是工业4.0还是能源互联网,这些舶来品概念都是建立在欧洲发达成熟的工业基础之上。中国从来都只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互联网带来的只是弯道超车的机会,绝不是直接跳过数十年工业基础的可能。

第3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互联网思维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人们体验了一场颠覆性的生活变革,从以前的什么都需要亲力亲为,到现在的只要轻轻动一下就可以搞定的全部的生活状态。这让人们大呼过瘾,再也不用花费多余的时间在一些小事上。大部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被互联网颠覆了,餐饮、旅行、住宿等等无不渗透着互联网的痕迹,可以说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一、“互联网+”的提出及含义

(一)“互联网+”的提出

“互联网思维”概念已经从专家领域飞向千家万户,“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李彦宏。2011年李彦宏在做演讲时,偶尔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由于他的描述非常碎片化,并没有引起重视。紧接着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三年后,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2015年指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201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探索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

(二)“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代表了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作用,通过互联网的渗透来促进传统行业的变革和发展[2]。例如:“互联网+美食”促进了美团的产生,“互联网+零售”促进了阿里巴巴淘宝的产生,“互联网+通信”引起了QQ和微信的发展,“互联网+旅游”促进了去哪儿网的产生,“互联网+教育”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是对传统的工业思维进行颠覆。

二、远程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有些偏远山区,信息化技设备还比较薄弱,没有接入互联网,无法实施手机终端学习。而且由于资金有限,课桌教室尚未达标,信息化教学更是无从谈起。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一)教师缺少信息素养

虽然当今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是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守旧,脱离时代,缺乏创新,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总是追求学生的数量,根本不知道学生是谁,不知道学生的需求。不懂得“互联网+”怎样与教育相结合,不懂得把微课、慕课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3]。如果教育者缺乏学习的精神,就不能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不论曾经的教学成绩多么辉煌,很快就会烟消云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学生在互联网上可以发表个人对教师教学、学校环境的评论。对于学校官网的消息,老师的言行及讲课水平,学生也可以发表看法,因此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考核方式单一

远程教育是中国教育与现代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如此发达,学生完全可以在电脑端、手机客户端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这就说明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出现了方法错误。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中国的教学中,通常是用一张纸质试卷定终身,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动手能力。在课程评估的时候,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类型及差异去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考核方式可以借鉴国外的方法,采用观察法、口头测试法、问答法和第三方认证等方法来考核学生,促使学生真正进步。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远程教育发展建议

(一)互联网的碎片化思维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者不再是在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的接触,而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的循序渐进式的学习。成人学习者通过网络的学习、慕课的学习及短视频的学习最终获得了毕业证等学位证明;总之,学习者越来越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这些都是碎片化的表现,即学习的地点、时间和需求的碎片化。

(二)互联网的“快一步思维”

时代在进步,但是快一步的思维,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十分适用。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思维更是被体现的更加明显。互联网的最大影响在于消除了距离,一旦信息距离变为零,学校与学生的沟通成本就急剧降低,因而老师可以围绕学生需求进行快速反应,为学生提供满意的“传授-答疑”模式。因此服务模式要创新。学生已经反客为主,拥有了,而教育行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展迅速。

(三)互联网的“第一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喜欢的是第一次尝试带来较好体验的教学方式,做到第二、第三都没有用[5]。只有当教师有能力撼动或者阻碍历史车轮前进时,学生才会记住。

(四)互联网的“焦点思维”

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个焦点上,做专一、专业的教育。从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变成满足特定学生的需求,从做全部学科变成只做特定学科,成为这一个科目的佼佼者,这样的思维才是可取的。因此,要结合教育领域和地域特色进行摸索。教师授课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而是要进行变革。根据行业的需要,不断优化,改进课程标准。可以压缩理论知识较多的课程,以够用为指导原则,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实用的技术。要高度标准化,包括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教师要依据特定的专业目标提出知识、技能等素质需求清单[6]。

四、结束语

第4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 互联网金融发展浅议 浅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浅议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辩 互联网思维下全媒体出版的内涵 体验经济与“互联网+”内涵及比较 “互联网+教学”:内涵、特征、优势及挑战 “互联网+旅游”的内涵与竞争力 “互联网+课程”理念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浅议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财务 浅议加强互联网虚拟社区管理 浅议期刊基于互联网的品牌延伸 浅议互联网与执政资源 浅议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安全分析 浅议互联网原创视频作品的版权保护 浅议互联网时代高校保密工作 “互联网+”下的市场营销浅议 “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创新浅议 互联网+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浅议 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浅议 浅议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2015年3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5-04-17)[2015-04-25]..

[4] 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变[EB/OL]. (2012-11-14)[2015-03-20]. .

[6]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2015-03-31)[2015-04-25]..

[7] 工业4.0 [EB/OL]. [2015-04-25]http://.

第5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互联网+”又会带来什么?是行业整合还是技术整合?是社会环境的大变革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构?是对社会固有思维或传统的颠覆还是对抗现实的强大武器?或是其他....。.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研究各种新现象、新思维、新模式,这也是一种“现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以为“互联网+”是一种可以明确的概念或者理论,那只是冰山一角。本文就从这些“冰山一角”出发,对“互联网+”略加阐述。

一、从客户导向到用户导向

“客户至上”一直是商家们信奉的黄金法则,这些客户包括现在的客户、未来的客户或潜在的客户。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是顾客而不是企业自身的那些属性决定了企业的性质。不是因为“淘宝”,用户就会到这个平台来开店、购物;也不是因为“苹果”,用户就一定会购买各种“S”。虽然“互联网”将“冲动消费”和“口碑效应”这些概念放大了,但企业的本质依然不会改变,无论是“消费”还是“口碑”,那都是客户带来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客户”一词被互联网再次放大,或者可以说割裂了。在传统的“客户”概念中,他们必须要有消费属性,不论是正在消费还是有潜在消费的可能。而如今,互联网服务的使用者们,他可以不消费,也可以不传播,甚至可以暂时不存在。或许我们用“客户一词来形容他们已经不再确切,我们应该称他们为“用户”—所有正在或将要通过互联网使用你服务的人都可以划归到这个概念中。

这带来的改变是,企业从传统的客户导向变为了用户导向。部分企业将用户作为了出售的商品,以吸引真正的金主,如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互联网企业,更多的企业通过扩大用户数量,来构建竞争壁垒...不论是哪一种,用户的需求都是首先要被满足的。用户渴望成功,就会有“互联网创业”;用户渴望吃穿住行,就会有“互联网美食、商场、房产、旅游”;用户渴望财富,就会有“互联网金融”;用户渴望show,就会有“自媒体”……

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是有用户的地方,有用户的地方,就是有市场的地方。“互联网+”,意味着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市场”。

二、两大革命领域——健康和教育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基本需求是生存,更高层次需求在精神层面。仓廪实而知礼节,自古有此训。健康是人的第一需求,现在很多多年不见的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身体怎么样”,甚至在当下高节奏、高压力的焦虑状态下,不少年轻朋友都有迫切的健康需求,“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健康”。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出现“夕阳”的产业,有人的地方,就有健康。不同的是,“互联网”让这一产业的网络拓展到了各个角落,从吃穿住行到德智体美劳,有对健康排斥的吗?因此,我们看到了物联网、看到了远程医疗、看到了3D打印、随身医护,或许未来从出生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贴身管理,提醒自己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这也是互联网带给每个人的健康红利。

教育决定了人更高层次的追求,“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这是任何有远见的社会个体和群体达成的基本共识。传统的教育方式正在慢慢固化,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家庭或个人才能接受到足够好的教育,教育资源的倾斜也成为社会各界担忧的问题。而互联网的出现将有效缓解教育资源倾斜带来的压力,远程教育、在线课堂、电子学历将催生革命性的变化。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传递;而互联网的特质是什么,传播传播再传播!重要的优势强调三遍,不难想象,未来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人们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好大学的认证。教育的责任将因为互联网而无限放大,这是对个人教育自由的深度解放,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不可估量。

“互联网+”改变了生活,而生活离不开健康和教育。

三、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和社会开放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行业领导者,无论创业之初还是深陷泥潭或是一帆风顺,都越不过去一个难题:我们的事业在哪里,我们的事业应该在哪里?

在德鲁克对企业的主要功能的定义中,他提出了“营销”和“创新”两个基本功能。这两个基本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成败的关键,营销要找到客户心智中真正的价值,创新要找到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潜在的客户需求。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分析和预测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营销和创新的需要,因为互联网中没有一个静止的“客户”,也没有一个静止的“客户需求”。变化,是互联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变化带来的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让人且爱且怨。一方面是信息量庞杂,让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加困难了;一方面又潜力惊人,蕴藏着无限机遇。

何谓大数据?这个概念几乎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出现,但其开发和利用却仍处于探索阶段。大数据源、大数据算法、大数据导向构成了数据帝国的一张张蓝图,从小处说,它可以帮助提升个人认知,说大,它可以延伸到治国,得数据者得天下。在英国,大数据产生了“大社会”,大数据让创新的力量涌入普通大众,人民被赋予了更多权力和责任;在美国,大数据带来的“新信息时代”打破了时空障碍,创造了一个“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的现实社会;大数据对我国的改变更加深刻—它将帮助我们建立起“数据意识”,改变原有的“差不多”行为模式,实现以事实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的精确管理和逻辑思维,这将成为实现“中国梦”强大助力。

第6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之高,让上市公司趋之若鹜。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互联网企业估值水平迅速攀升。我国创业板平均73.25倍(截至2015年2月7日)的市盈率,概念纯正的互联网企业如乐视网、腾信股份、人民网估值则更是高得惊人,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相比国内的创业板企业,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定价实际上更加疯狂。FACEBOOK、谷歌等巨头对新锐创业企业天量的收购价格,让市盈率、市净率甚至收入水平等投资指标完全失效。

有人将这种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体系形容为“拍脑门”式,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实际上并不完全否认。北京一位本土投行创始人就对《英才》记者表示,实际上创投企业在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时,并不会严格的遵循某一类技术指标,而是在定价的时候,更多的考虑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在接盘者的价格预期。

互联网估值为何高?

没有比较,就没有高低的概念。互联网企业的高估值水平,在与传统企业的估值对比中更加明显。

经过股价井喷式爆发增长后,进入2015年,A股几大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股价再度陷入疲态。市盈率水平仍然保持在5倍左右,最高的平安银行也只有7.4倍。盈利能力极其强劲的银行机构,却在资本市场被投资者“冷眼相对”。

这激起了一些投资者甚至研究人士的愤怒,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直言这些没有利润支撑的互联网企业为中小盘个股“黑五类”之一,建议投资者避而远之。

但事实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出现如他所说的崩盘,反而是在调整之后快速上涨。创业板龙头股之一乐视网(300104.SZ)的市值在一片质疑声中快速翻倍,用时仅仅30个交易日,而大数据分析企业拓尔思(300229.SZ)则同期上涨60%。

创业板在一片喊空声中不跌反涨,24个交易日之内上涨20.56%,一举突破1800点。这让人不得不反思,为何传统估值法则,在互联网企业这里却失去了效用。

去年底,小米科技确认,公司以460亿美元的总值,实施了超过10亿美元的E轮融资。这与乐视网、拓尔思等互联网企业陡峭上涨的时间起点契合度非常高。其最新一轮巨额融资,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互联网企业股价的快速反弹。

小米如此高的估值判断,缘由即是互联网企业对于入口的争夺日趋激烈。小米智能手机的热销和智能硬件的布局,在开拓新入口的同时,为互联网向人类生活的纵深发展,全面撕开了口子。

这是一个增量的概念,在互联网发展的前20年,网络用户被限制在PC和手机中,使用时间和用途都受到了限制。而随着可接入互联网硬件品种和数量的增长,新的“互联网战场”将急速扩容。

如果说此前人们每天在电脑前使用网络5小时,使用智能手机3小时,那么今后就要加上:智能可穿戴设备8小时、智能电视3小时、可接入互联网的智能汽车2小时,各类智能家具电器10小时。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停留时间、产生的需求大大提升,各类互联网应用面临爆发式增长。

另外,除智能手机之外,一系列新的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正在快速铺设,如“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汽车”、“机器大脑”等,这些技术的成熟将大大提升互联网的内涵,让其深度介入人类生活之中。

估值天壤之别

由于政策的限制等诸多原因,中国大量的优质互联网企业,都选择在美国上市,留在A股的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有限,标的稀缺,进一步推高了A股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水平。

数量众多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估值鸿沟。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不仅是警示,也是机遇。一些积极求变、顺应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转型和运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国光电器(002045.SZ)和奋达科技(002681.SZ)原本同样是经营电声产品等小家电的传统制造型企业。但是在最近两年的股价走势上,两者出现了天壤之别。截至2015年2月7日,国光电器市盈率42.3倍,市值勉强超过30亿元;而奋达科技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大幅度上涨,市值已经接近150亿元,市盈率97倍。

国光电器产品利率并不低,但显然市场并不关注它有如何赚钱。而奋达科技市值一年飙升十倍且今年还在大幅上涨,也并非因为电声产品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其积极布局智能硬件产品,绑定华为、联想等消费电子大佬,实现了软件、硬件、云计算的一体化发展,从一个代工厂商,变成了互联网企业。

企业家的互联网思维,决定了从同一起跑线出发的两家企业,如今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市场估值,市值水平天差地别。

在估值水平普遍较高的医疗设备,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局面。九安医疗(002432.SZ)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思维,推动医疗产品的消费电子化,同时积极融入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完善用户布局大数据医疗。

这让九安医疗市值持续增长,即便最近两年大量的资金投入造成企业亏损,市场也对其仍然非常看好,估值水平大大超过另外一家血糖仪企业三诺生物(300298.SZ)。

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告诉《英才》记者,和电力一样,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基础设施,在这之上所有行业都将被重新塑造。这就给了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的启发:用互联网思维去重塑商业模式,可以大大改变企业的估值水平。

第7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房地产金融 价值与风险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923;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63-02

金融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背后存在着的巨大的利益和发展潜能,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金融作为自己的专业,跨专业读研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房地产这一资金密集型行业,依赖着金融,迅速崛起,且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无疑是市场上的一块大蛋糕。随着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包括健康、安全等领域已经开始了两者的合作,而房地产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还不是很全面,互联网技术尚未深入运用到其中的各个环节。两者结合有何优势?有何风险?如何结合?倘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密切合作,那么新型的房地产金融将更加具有优越性。

一、世界互联网大会与“互联网+”

互联网大会是国际间互联网界人士的交流的渠道,对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召开。此后,总理认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价值,赋予了其全新的理解,在2015年初提出“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形态,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互联网重要性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较新的概念,其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同时,“互联网+”计划是推动媒体进行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和必要途径。

2016年,互联网大会已经第三次在乌镇召开,“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渐被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所接受,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行动计划,不仅能够在经济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效,例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商业模式的革新,还可以带动个人思维模式变革与社会变革,这种思维变革带来的效应,将在国际、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日常生活延伸开来。

二、房地产金融与“互联网+”

房地产和互联网作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两者结合会使得双方的优势更加突出,贸易也能更上一层楼。目前房地产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较大,但是一味单一地重复建楼售楼模式不可能长久。目前,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不少房地产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后发现预期的销售目标没有达成,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的冷清场面。在近日举办的地产财富会上,与会的地产大佬和金融大佬们也都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只有与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抱团搭伙,才能安然度过库存大战所带来的危机。”那么,房地产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优势、风险以及模式又是什么呢?

1.价值及优势

房地产的发展、利润的获得,不仅需要房地产商的敏锐的商业头脑,良好的形象,感知并抓住机遇的能力,还需要一个销售的渠道和广阔的市场,如何在当前市场上扩大自己所占的份额是每个房地产商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通过“互联网+”,两者无疑可以相得益彰。首先,互联网的顾客数量庞大。没有人可以否认互联网提供的是世界的平台,也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平台,房地产金融可以凭借互联网这一窗口,让自己的产业被更多的人知道,从而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房地产金融的资讯也能及时地在互联网上,以供更多的人了解,使得双方的机会都增大。其次,互联网交易成本低,且更具有安全性。房地产商在应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时,不仅扩大了自己的房产的受众,也无需运用较多的人力,省去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房屋成本等,使得融资更加便捷和容易。并且,如果房地产金融能和互联网保持密切合作,通过对房地产金融的促进,使消费者或者说投资者感受到智能升级、运营升级和服务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最终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2.风险

“互联网+”并非单纯地将互联网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其实质是“跨界经营”,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虚拟经济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产业和市场基础造成“创造性破坏”。同时,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深入,其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隔离机制也使得交易的风险不断扩大。你不知道对方是谁,对方也不清楚你是谁,但我们仍旧可以在相隔几千里的两地完成交易。这种模式下,风险成本远远超出预期,市场上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如果部分房地产商无法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调整,被市场淘汰的几率将会增加甚至翻倍。同时,互联网的影响力甚大,出现蝴蝶效应也未可知,不仅会对房地产本身产生影响,也会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3.应对措施

房地产金融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内部结构的调整,经营模式改变,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明白其中所带来的风险。明白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在利润上升时保持冷静与理性,不要盲目跟风,避免产生泡沫经济,以免导致更大、更深层次的经济萧条。

房地产经济应该保持平稳的增长速度,过高或过低,都难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房地产经济的合理增长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深入双方合作的同时,政府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抑制因“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房地产金融超负荷运转,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状况,保证全民得益,而非部分得益。

同时,投资者应当认清现实的状况,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广阔投资渠道的同时,擦亮双眼,避免因为房地产商过度美化的宣传而盲目跟风。

三、结语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影响力巨大,带来的优势也能够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目前,“互联网+”已经与多个项目挂钩,包括健康、教育等热门话题。不难预测,房地产行业“互联网+”模式将会出现并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与此同时,高利润必然存在高风险,所有的房地产商在享受其带来便捷和利益的同时,应当保持理性分析的能力,避免陷入困境。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对房地产金融的乐观,也不应忘记风险,审慎地看待,才能合理地发展。

⒖嘉南祝

[1]文青.互联网+金融+房地产[J].中国房地产,2016(5).

[2]苏小九.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十大创新方向[J].住宅与房地产,2016(Z2).

[3]叶海涛.浅析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对开发商的价值及风险[J].财会学习,2016(1).

[4]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第8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工会服务;新形势

Innovatived Researching the Staff Service Mode of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Internet Plus”Society

ZHANG Meng-meng ZHU Hong-x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0437,China)

【Abstract】The“Internet Plus”has brought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method,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of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djusted and changed in this new era.Facing the new thinking and tools provided by the“Internet Plus”,Innovatived researching the staff service mode of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reat important significance,which can help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to use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o improve and innovate the work of th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Internet Plu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nion Service;The New Era1

0 前言

在第五靡贫互联网大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杨最早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与理论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融于到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为传统与新兴行业提供了新兴的变革思维与工具。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当前迅猛的“互联网+”时代,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广大教职工对于高校工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高校工会工作需要不断变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因此创新性地将“互联网+”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相结合,对新时期工会服务职工方式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 “互联网+”发展新形势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将之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所谓“互联网+”是指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及融合。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92.5%[3]。随着互联网的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演进,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日益加强,其具体应用也不断在我们身边蓬勃发展,并在诸多行业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1.1 “互联网+”在传统与新兴领域发展中不断创新

在传统工业领域,“互联网+”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抓手, “互联网+定制”、“云计算+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众筹+生产”等模式在工业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以及销售与服务领域的探索正持续深入。即时通信、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也不断有新的业态发展,传统零售业持续互联网化,余额宝、网商银行等互联网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呈现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在农业、城市发展、医疗、民生、教育、交通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催生着国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1.2 “互联网+工会”理论与实践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改造与发展传统领域的新思维与新工具,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互联网+工会”已逐渐成为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提升工会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互联网+”思维与工具同工会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等基本职能实现相互融合方面,国内学者已做了一定的研究[4]。伴随理论研究的同时,如基于“互联网+”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5]、以工会会员服务卡为载体的“互联网+”普惠服务新模式[6]等一个个“互联网+工会”实践成果不断开花发芽。但是“互联网+”概念自提出以来,也不过短短数年,在“互联网+工会”研究上还有许多领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 高校工会服务职工方式新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工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各级高校工会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都有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以及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各级高校工会需要研究与明确这些变化,才能做出针对性的与时俱进。

2.1 高校工会服务对象的结构变化

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的教职工群是一群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伴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职工规模也在不断增长。1979年,大陆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为23.7万人,其中女教师仅6.07万,占26.2%;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49.7万,其中女教师71.4万,占47.7%,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高校教师中45岁以下者占71%[7]。因此,高校教职工,作为高校工会服务的对象主体存在着规模日益扩大、女性比例显著提高、年龄层次逐步降低的发展趋势。

2.2 高校工会服务内容的新变化

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高校教职工的人员结构变化导致高校工会在提供的服务内容上需要根据服务对象新的需求做出相适应的调整。高校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职工对工会的各项职能和服务更关注与个人生活与发展,在薪酬待遇、职称、职业发展以及教育培训机会方面需求较强烈,同时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更有积极性等[8]。因此,高校工会在继续保持传统的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职工的发展,尊重个性要求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

2.3 高校工会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需求愈加的多样化、人们接受服务的形式也在发生改变,微博、微信、各NAPP等已成为寻常事物。过去人们对于工会服务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实体性的宣教、固定式的关心慰问以及被动式的接受求助等方面,存在服务形式单一、官僚氛围浓厚、主动式服务意识缺乏、同现代科技发展链接缓慢等特点。现在面对“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主动、快速、准确的方法与工具,各级高校工会组织可以充分地加以参考利用,通过“互联网+”。梳理与更新高校工会的服务内容和流程,打造全新主动性、服务性高校工会组织。

3 “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对于高校工会组织的需求变化,这就要求各级高校工组织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拥抱与利用“互联网+”,对新时期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加以研究与开发。与此同时,面对“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新思维与新工具,如微博、微信、APP、大数据、云平台等也给高校工会提供主动式、互动式、创新性的服务内容与形式提供了可能。

3.1 加强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网络知识更新

互联网只是一个载体,他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好的思维方法与媒介,但是要着力提供高校工会的服务水平,还需要高校工会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步提升,以提高各级工会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对工会工作人员培训与宣讲、促使其知识观念更新,激发工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只有更好的了解与接受“互联网+”浪潮,才能主动地与“互联网+”对接,进而创造出一个个“互联网+工会”服务的新事物。

3.2 积极利用互联网工具改进高校现有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

高校工会有着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大基本职能。诸如在维护教职工权益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工具的统一举报求助平台、并同其他类似平台建立连接,同时将平台数据同工会办公相结合等措施,做到联系及时、帮助及时、处理及时;在团结与带领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时透明公开学校的各项建设、并让教职工有权利了解、参与、建议、评论学校的各项发展建设议题,在宣传贯彻我们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可以脱离传统形式的文件,借助互联网工具主办网络劳动竞赛、知识问答等形式,既有利于学习统计。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等等诸如此类,可见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会服务职工的现有方式提供了更新换代的工具,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尝试与发展。

3.3 主动式服务、互动式服务

由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工具功能的发展,如微信公众号、APP等已在技术上实现了B2B、B2C、C2C之间的交流通道,使得建立的各级高校工会公众号、APP,通过与所属会员进行大规模主动式、互动式的交流,进而实现合理规划工会所属资源、按需定制,向广大会员提供定制式的、管家式的服务。

3.4 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功能,拓展高校工会服务新领域

“互联网+”除了可以改进高校工会现有工作内容与方法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借鉴“互联网+”新功能,拓展高校工会服务新领域。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分析各个会员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主动推送感兴趣的知识信息、学习培训机会、文体活动等至不同工会会员。再比如可以将各级高校工会的网站、公众号、APP等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进行连接,通过工会事先协商,如将电子商务网站工会会员优惠信息、图书馆、展览馆等预约平台信息等等领域同高校工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连接,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新形式。

面对“互联网+”概念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以及高校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呈现出来的新变化,各级高校工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思维与新工具,来面对这些新变化,在改进与发展高校工会服务教职工的方法、内容与形式上作出更多的创新与突破,推动高校工会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倩芸.“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政府治理的模式浅析[J].科教文汇旬刊,2016(7):188-190.

[2].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2015.

[3]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4]刘伯冲.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工会发展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5):208-208.

[5]邵斌.依托"互联网+",打造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平台[J].企业文化旬刊,2016(5).

[6]李兴家,杨风.创建以工会会员服务卡为载体的“互联网+”普惠服务新模式[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30(4):13-17.

第9篇:互联网思维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传统制造业 存在的问题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63-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制造业互联网思维产生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发展日趋完善,互联网渐渐由消费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服务业拓展到制造业,互联网在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方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提供了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协同的社会分工为“互联网+”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网络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导向,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提质,产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二)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用当下热门的词汇来说就是“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三)研究互联网思维下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正焕发出很强的生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意义重大。

二、我国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工业化思维仍然盛行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以弱化差异性、强化同质性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以追求更高效率为目标,追求管理的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在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当中,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单线的,即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以产定销,用户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接受特定的产品,缺乏主动权。而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能力,用户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由之前的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得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得积极参与,被搁置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被激发,使得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格局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新格局。然而,我国多数传统制造企业还没有真正适应这种变化,仍以传统工业化思维为主导,以自我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应用层面到深入融合并改变社会生活,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互联网+”也同样如此,其影响存在滞后性,因此,旧制度和新时代在企业家身上难免会形成观念的错位。

(二)对于“互联网+”存在认识偏差

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放到战略层面去推动,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一是过度夸大互联网的作用,盲目地去照搬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没有真正把互联网与行业特性结合起来,往往以失败告终。二是“+”号的两端是两张皮,部分制造企业只是简单追求形式,认为触网就灵,比如在互联网上做营销、投广告、卖商品,认为就是互联网化了,而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本质是用互联网工具逐步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对业务、组织、团队进行彻底改造。三是数据价值没有挖掘,不能把在互联网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用于科学决策的支撑,还是延续过去模糊的、定性的决策方法,而不是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决策。认识上的偏差使我国制造企业在应用互联网时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时急于求成,难以切实为转型升级服务。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应付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我国制造业的各类产业仍处于较高的分散状态。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消耗却没有减少,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是贴牌生产,很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依赖先进国家,出口的很多产品都不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利润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润靠的是廉价的加工费用。随着近两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其次,成本上升,人才缺乏。随着传统制造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加上现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也随之升高,与那些低成本产品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逐渐下降。

最后,创新能力欠缺。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生产,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或者加工产品。很多企业在最开始创建的目的就是通过为其他企业加工产品来获得利润,对产品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一方面没能及时地转变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持而迫不得已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外来的新技术,使得企业的发展依赖外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

三、推进互联网时代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随着经济转型和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向互联网化转型,作为中国三大产业之一的制造业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比如产品的销售。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应该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让企业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能一直坚持而不被取代已经成了很多传统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树立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模式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价值、规则、机会,及其民主、开放、平等精神,对产品、市场、用户、服务、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来思考、处理、实践制造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用户层面,战略制定、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开展、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价值链层面,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围绕着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员工层面,要与其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员工更加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给员工丰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预期。

(二)拥抱互联网,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营销融合――互联网+制造业。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很好的平台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宽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渠道,更好地对客户资源进行管理,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现状和业务特点进行电子商务销售,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在销售服务环节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第一,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线上销售可以依靠于第三方平台,自建B2C电子商务平台,选择建立行业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尝试跨境电商,通过自建跨境电商平台将国内的电商模式复制到国外,或通过与海外电商平台的合作来打通跨境营销渠道;第二,“会员制”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建立企业自己的会员系统,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便捷,时刻关注会员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会员带动会员的模式来发展更多的会员,使得传统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相结合,让企业不断的发展。

2.管理优化――互联网管理,精简企业结构。传统制造业企业大部分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过于等级化、官僚化,严格的等级结构和规章制度使得整个企业的决策速度减慢,员工的执行力降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减少,工作效率降低。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要求也需要适应飞速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的决策速度和员工的执行力提高。所以,企业可以在传统的纵向沟通基础上提供横向沟通的机会,让员工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发展合作――内外结合,共同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透明化,对企业来说从产品材料的选择、生产制作和销售,已经十分透明,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就不能按照自己原来的老思路、老想法,要放下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接受新的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寻求创新和合作,融合自身优点和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到适合企业自己的发展之路;不断地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斌,赖新峰.“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J].企业经济,2015,09:148-152

[2] 张艳.我国互联网产业经济波及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6

[3] 吴阳芬.“互联网+”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6,0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