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工程原理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

第1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改革创新

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趋于复合化和时空化特征,当前的环境治理技术可划分为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染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这就对环境类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提炼了上述技术中所涉及的共性原理、现象和过程进行阐述,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特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由“理论”思维向“工程”思维转变,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高等数学和物理化学教育背景,是一门入门门槛较高的课程。如何实现教与学之间的高质量知识传输,如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思维转变,如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环境保护人才,都是当前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教学团队通过十余年的《环境工程原理》教学经历,通过长期摸索,实践了一种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学质量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难点分析

以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为教育对象,教材选择胡洪营教授主编的《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通过十余年的《环境工程原理》教学经历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存在的教学难点是:

1.1教学内容多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化学与生物反应工程原理,教学内容涉及到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沉降、过滤、吸收、吸附、萃取、离子交换、膜分离、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器、生物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器等内容,共计十六章五十四小节。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一个反应、两个守恒、三个传递、多个应用,是多门学科的综合,教学知识点多且都非常重要。该课程知识量大是目前教学过程难点之一。

1.2教学内容难度大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主要涉及到污染控制技术的共性原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上规律性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课程中出现大量的数学符号及公式,表1统计了书中具体的数量,从表1可以看出,全书符号数达581个,公式数达1121个。如此大量的公式和符号为课程教学过程提出了巨大挑战,教学内容的难度大是目前教学过程难点之一。

1.3教学学时少

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课学为五十六学时,每周四学时,共计十四周完成该门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任务。本书共有五十四小节,因此需要每学时完成一小节的内容。可是每小节的内容多少不一,多数情况下一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课程很难完成一节内容的教学工作,少学时难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学学时少也是教学过程的难点之一。

1.4课后习题难度高

学生课后习题的完成效果是有效检验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指标。由于上课过程中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对课本例题处于基本不讲的情况,学生没有时间吸纳相应的知识,又由于课后的习题难度明显高于课堂例题,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质量不高,甚至出现大范围无法完成的情况。课堂习题与课后习题难度不匹配,少学时无法设置习题课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不高是目前教学过程的难点之一。

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具体实践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具体实践对象为河南科技大学17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两个平行班,共计64人。课程共计56学时,每周两次课4学时,共计14周,具体教学实践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之间。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

2.1线上平台与线上课程建设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线上平台是基于河南科技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完成的。线上课程建设具体包括:线上视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课件建设、课后习题库的建设、试题库的建设、试卷库的建设、分组讨论题库的建设、学生考核形式评价体系的建设、课程目标问题建设等方面的课前准备工作。

2.2课前准备与预习实践

首先,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布置研讨问题。监控学生学习情况,特别是视频课程学习的完成度和研讨问题发言的活跃度,通过线上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确定本节教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解决学生共性难点。以《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第三节边界层理论为实践例:一、问题的,具体问题包括:边界层理论的基本概念;边界层的形成过程;边界层分离。二、线上学习,在线平台上提供四个知识点视频,具体是Prandtl边界层理论、绕平板流动边界层、圆直管内流动的边界层、边界层分离及卡门涡街现象,视频观看率达98%。三、线上讨论,95%的学生参与了线上讨论,83%学生表达了线上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四、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整理确定线下教学重点内容。

2.3课中线下教学实践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作为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思路,线下教学采用以问题导向出发的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教学的“翻转”课堂[2]或者分组讨论的方式改革线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上例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一、将64名学生分为4组,每组16人,选出要发言的4名代表。二、利用20分钟时间进行面对面讨论本节课的四个知识点,形成头脑风暴。三、作为教师下沉各组聆听同学们讨论情况,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基本上解决了80%以上的难点问题。四、利用20分钟每组利用5分钟的时间展示1个教学知识点,重点是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该知识点存在的难点及本组解决方法。五、利用剩余5分钟时间,教师总结及表扬大家的精彩表现。

2.4课后教学质量评价实践

课后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检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评价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学生层面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水平的提高、课程的满意度、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教师层面包括:教学改革过程的控制效果、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课程学生参与度的评估、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接上例具体从学生层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利用课后作业完成度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利用如何实现知识点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与方法评估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翻转”课堂[2]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利用现场观察对小组互动过程中学生活跃程度评价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四方面的评价各占25分,满分100分。完成本次教学改革后,学生层面教学质量评价为94分。教师层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本次课程进程的熟练把控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评估教师在课程进展过程中的熟练操控程度;利用本节对应试题的发放与反馈从教师层面是评估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点的水平;深入各小组讨论中检测学生参与度的评价体系建立;通过教学改革后教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师自身修养上的评价。完成本次教学改革后,教师层面教学质量评价为90分。

第2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环境工程原理》是一门超越污染介质的界限,从理论上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原理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提炼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涉及的具有共性的现象和过程,为环境工程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环境课程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全国各高校对该课程都非常重视,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胡洪营等编写的《环境工程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和反应工程原理三大部分,先修课程涉及高等数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原理偏难,在本校开设这门课后,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因此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对这门课实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境工程原理》一般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此时同学们刚学完公共基础课,尚未正式接触专业课程,对专业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象及相应的知识需求均不甚了解,故初学环境工程原理会感到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相差较大,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均难以充分调动,甚至还易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很重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举例的方式,层层启发,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公式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这门课是未来专业课知识的理论支撑,是“有用的”,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1-2]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扩大知识面,把授课内容与相关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第二章内容“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时,强调流体流动是第三章“热量传递”和第五章“质量传递”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回忆物理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卡诺循环,建立各部分知识点间的联系,减少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空调、淋浴器等家用电器传热方式,给学生讲解工业余热利用等实例,让学生明白燃烧的火焰、高温流体等都可作为高温热源,冷却水等介质都可以作为低温热源,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实在;在讲解过滤技术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帮助学生回忆大学一年级做过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的CuSO4结晶实验,回忆在抽滤机上的抽滤步骤,最后得到纯净的CuSO4晶体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自来水过滤器,明白滤芯就是活性炭等,使学生对过滤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环境工程意识,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工程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能动性.[3]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效果

《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程可以开设的基础性实验课有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流量测量、总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等.《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把知识付诸实验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开始阶段,教师应重点强调实验的关键技术、容易造成误差的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为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思考题回答做好铺垫.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创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实验中的疑难问题.对于学生的错误操作要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启发他们找出纠正错误的方法,让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中获取正确的实验技能,对于疑难问题,多采用讨论、研究的方法,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获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在实践的失败与成功中受到锻炼,培养独立创新实验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反馈中.对实验中的个别异常现象,教师不要立即给出答案,应先让学生复述此前操作过程,在学生叙述过程中一般会自己发现错误,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更加认真操作,另一方面也端正了其实验态度.

3改革考试方法,改变期末突击弊病

环境工程原理涉及的原理分析、公式推导较多,但该课程的学习不是要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和繁杂的推导过程,而是要了解前人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思路和解决方法.只有注重对方法的理解,才能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触类旁通,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实现举一反三.因此,笔者在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也努力体现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更注重平时的考核.例如,在作业中通过典型事例分析,要求学生对该过程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陈述,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笔者要求方法可以不唯一,也不注重标准答案,甚至也可允许超越课堂教学内容,但要求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结果可行.通过这种多形式、多时段的过程考核措施,改变学生期末突击的不良习惯,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最终的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作业等)、期中考试、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逐步降低期末考核成绩的比重,强化学生过程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作业中增加PPT汇报交流的环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增加到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环节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讲解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时,突出“三传一反”的教学主线,系统地讲解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工程理论的同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学生去环境工程基地考察.[4]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的目的就在于认知工程设备、了解实际工况,将课程基本知识与工程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各种丰富多彩的工程实际,使学生通过该环节的训练体会工程观念,领悟环境工程原理知识在工程观念中的应用.把研究问题与工程实例结合起来,体现加强基础,面向生产,突出应用,引导思维,启发创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亲自运行设备,观察环境工程设备构成及操作要点,引导学生从生产技术性、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系统的“工程”考虑,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工程”比对,形成工程观点并强化工程思想,同时贯彻“理论教学环节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应用为目标,培养工程素质和实践动手为主线”的教育战略思想带领学生学习.认知实习能够让学生对环境设备和工业流程有综合的了解,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以往课程内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结果向深层次做引申,通过认识现象、发现问题、研究对象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可以把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实际工作阅历和学生的现场认知、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创新

第3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69-01一、环境工程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积累,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堂,由教育者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对于工程上的结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通过举例说明,主要是平面化教育,有一定范围的教育。教育针对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对工程力学,化学,化工掌握,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招投标及工程预结算以专业知识,用专业规范教学,以专业方法来计算,得出结论,传统教学加强对科学的掌握,对技术原理的掌握,对规范要求的掌握。 

二、传统教学特点 

在过去的高职院校教育中,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文化素养是重点。环境工程学致力于化学与环境污染治理,注重理论知识提高,对化学、生物科学知识掌握。但是在传统教育灌输下,了解了技术原理,结构的力学原理,以及规范要求,不是根据经验施工,设计,而是依据规范要求专业规范施工。 

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学习最正规的理论,让工程行业更加规范化,通过在学校的教育下,有了一群会在实际工作中以国家规范,理论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与施工者,提高行业整体标准,守住底线,提高素质。 

三、传统教学的缺点 

(1)抽象化:根据书本知识来进行讲解,用专业化术语讲述专业化知识,抽象,难以理解。环境工程学包括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等。这些专业课知识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是及难懂的,难以在大脑思维形成图像。而课本更是以较为专业的话语在解释工程学,传统教学根据课本在教室内进行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如何更好的知其所以然就成了学生求学道路上的难题。 

(2)局限化:传统教学在部分知识点上,只能讲述工程局部,对于工程的细节,由于缺乏实践,缺少实物,以及课时等各方面原因,这些最基础的工程概念,学生无法了解。这也是受高等教育者与工程上一线工人的区别,他们有经验,而学生只有理论,但要想透彻学习工程学,课本上的点是不足以盖面的。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培养,但书本中科学理论讲述的知识很局限,要想真正理解,需要实践与探索。 

四、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定义 

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改革,由字面意义可知道,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就是将实践融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加入需要实践的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传统教育中重点是理论的掌握,而实践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案例1:太原科技大学化工与环境安全专业开大量实验课程,如空气质量检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等。学校为学生购买大量实验器材,实验课要求学生对专业相关实验流程熟练掌握,能够自主,独立完成相关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实验,团结互助,共同学习,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监督指导作用,为学生讲解实验设备的使用,如何规范操作,整理相关数据[1]。在实验完成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要求,依据课本及相关规范,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相关环境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太原科技大学实验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专业处理实验数据的效果。最后有指导老师对整个过程给予评价,对数据处理进行批复。 

课本教育,知识,总不如动手实践来的真实。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大势所趋,形式推动下的教育改革。由案例1可见,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扎实掌握实验过程,在社会上,能够对实验熟练运用,及对数据的处理,可以更好对口社会职业,更好,更专业服务社会。实践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更能促进师生交流,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指导教师能够在过程中能够了解实践中,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及容易出错的细节,以便更全面为学生讲解。 

(二)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 

案例2:某高职院校在教学时间内设置实训周,在实训周内,为学生布置任务,时间由学生支配,指导教师负责为学生讲解所需要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在实训周内,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及实地考察,完成相应任务。在测量实训周内,学生通过对校园内建筑的测量,收集整理数据,完成放样等工作。学校建设小规模施工场地,有学生分组进行小规模施工,对工艺流程有了深刻了解。在实训周结束后,学生提交实训成果,由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实训答辩,通过各方面考察,为学生打分[2]。 

学生学习效率低,原因是不够自觉,学习不够自主,没有积极向上的探索知识。用实践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环境工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科学知识运用在何处,只有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才能更好学习。 

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极大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学生如何脱颖而出,与本科生抗衡,那就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进入公司后能够尽快上手公司事务,有强大科学理论支持,有较高动手能力,特别是环境工程类,对职员的实践经验要求更高,在工程上,没有实践,只是理论知识,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正好补足了学生在学校缺乏实践经验的缺点,提高了高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毕业生总人数及待业人数急剧增加。本科生起薪普遍下跌,甚至出现了“零起薪”就业现象,为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等。由此引发了学生及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和价值产生了新的怀疑。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市场亦然。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就预测,2000~2010年我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年均需求量为1147万人;2004年,人事部又宣称,环境工程师将是今后几年需求最大的热门人才之一。然而事实却不容乐观,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在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普遍受到冷遇,一次就业率达不到50%。重庆工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0届,共计招生1000余人;毕业5届,共500多人。一次性就业率徘徊于60%~70%之间。其原因主要有三[1-2]:一是毕业生人数过多,二是学生就业意向,三是学生自身的素质。如何适应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跻身于众多的环境工程专业之列谋求长期健康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环节训练等入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办学品位。

1环境工程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与探索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努力初步形成了以下的课程体系。

1.1知识体系四年制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主要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三个模块。一般在一、二年级完成通识教育,并通过环境工程原理等课程的教学起到环境工程“入门”的目的,而专业教育主要在三、四年级完成。

1.2课程设置

1.2.1专业骨干课程体系改革2002年专业主干课为7门,共205学分。2004年无专业骨干课的概念提出。2005年专业主干课有4门(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占125学分。2006年环境工程专业的4门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为骨干课,学分为14。2007、2008、2009年环境工程专业骨干课调整为: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共三门,学分为115。2010~2011年环境工程专业骨干课又重新调整为4门: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010年、2011年学分分别为:145、150,其中2011年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增加了0.5学分。专业骨干课就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动。

1.2.2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年度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整体上来说,2010级的课程体系比2007级和2009级的更加合理。就要求完成的总学分而言,虽然保持在175的基础上。但是,就公共课、专业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课占总学分的比例而言,2007级分别为49.6%、44.0%、64.0%,2009级分别为48.9%、44.6%、64.0%,两者的差异不明显。而2010级分别为47.9%、46.4%、57.1%。表明专业课占的比例逐年增加,通识课和公共课占的比例逐年降低。专业课从2007级到2010级整体优化。2007级、2009级、2010级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分别为25、28和28,分别占专业课总学分36.5、39.5和42.5的68.5%、70.9%和65.9%。2007级、2009级、2010级的方向共同选修课可选择范围为25学分、34学分、34学分,方向选修课范围为8学分、8学分、8学分,但是方向共同选修课要求达到1分、24学分、24学分,方向选修课分别达到6学分、4学分、4学分。也就是说,虽然2007级选修课的比例很大,但实际上,在所有可选的方向共同选修课25学分中,必须要选择19分,实际可选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010级虽然选修课只有65.9%,但是34选24,8中选4,学生实际的自主性更大。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2007级~2010级均为35学分,占专业课总学分的20.0%。

1.2.3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在教学顺序上采用了从单一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的传统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时序安排。大一、大二低年级阶段主要完成基础理论课和相关实践课;大三是整个学习阶段的重心,进行专业核心理论课的学习和相关课程设计;大四的高年级阶段在前修课程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根据专业拓展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多门交叉课程的选择性学习。

1.2.4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由表2可知,专业理论课的设置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骨干课和专业方向三个环节。这其中包含了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的4门核心课程,还有多学科交叉理论的课程如工程力学B等,但是没有体现自身课程方向与特色的课程。大量的选修课的开设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平台。

1.2.5专业实践教育体系

1.2.5.1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成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由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逐步过渡。在教学顺序上,先通过基础实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大学物理、化学基础。再通过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拓展到规划设计与CAD,使学生对环境工程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化学、物理等)以及各个层次(检测基础实验、环境工程设计等)有所掌握。最后通过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逐步深入到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发展规划之中,使其达到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的目的(图2)。

1.2.5.2实践环节的训练由表2可知,自2005年开始,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总学分由原来的30学分增加到35学分。从学期分配情况看,自学生大二后半期开始安排实践实习,且学时分配也相应的由原来单一集中大四进行的模式变为各学期分散进行。环境工程2004,2005和2006级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学分为:30,35,3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分别为16.5%,18.9%,20.0%。2007~2011年度均保持在20.0%的比例。而在同类高校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0%以上[3]。

2专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1专业办学定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如何能够在众多同行兄弟院校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办学方略,这些概念尚未明确定位。目前我院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等没有较好的凝聚学科研究方向,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学生也少有机会围绕主题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及各种课外科技活动。#p#分页标题#e#

2.2办学条件办学条件是教育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学校和学院对环境工程专业在实验条件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先后建立了设施完善的工科实验中心、环境工程设计室,相应的专业软件、绘图仪等软硬件实验设备也配套完全,保障了学生实验、实践动手等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同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在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践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建立了3个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由于经费紧张,各实践环节削减学时,或者到就近找一家不合适的企业进行实践,甚至有的干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企业进行实践;另外,学校没有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学生来实习,导致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训环节流于形式,达不到工程实训的目的。

2.3师资结构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我校在引进新人才的时候,注重学科背景的选择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目前,在环境工程教研室现有的9名教师中,有8名专业教师,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的教师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含在读)8人,学士1人,且40岁以下教师全为博士以上学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且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太小。只有通过教师资源的不断的有效整合,才能为专业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拓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4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历年的毕业生来看,其就业率、就业渠道、就业单位表现以及各种反馈信息都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逐年有一定的提高。近几年来,考取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包括考取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但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科研、、参加竞赛等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及其创新能力的亟待提高。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申请创新基金和课外科技立项仅寥寥十余项,在核心或一般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也只有几十篇。

3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3.1课程设置的调整课程设置的重新调整包括对不必要课程的删减,同类课程的整合,学时量的增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变换以及教学顺序的调整等。建议如下:(1)专业主干课应该包括体现自身课程方向与特色的课程。但是特色的定位尚需要环境工程专业诸位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可能形成鲜明的特色。(2)学科基础课方面。加强CAD、软件应用、程序设计相关课程。学习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数理能力。繁琐的计算,大量的图纸可能会让你觉得麻烦。有了较好的计算机水平,并学会了操作专业软件,就会事半功倍。(3)专业必修课方面。删去《普通生物学B》,增设《环境化学》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该门课程[4-5]。《环境化学》课程主要阐述污染物在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主线,讨论密切结合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它应当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4)实验课开设方面。压缩《化学实验Ⅰ》、《化学实验Ⅱ》,开设与环境监测分析有关的《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近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许多知识,在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该门课程[6-7]。《仪器分析》应当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8]。这是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它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活性污泥活性的测定实验中,教师给定污泥负荷,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活性污泥的取样量和污水的取样量,制定COD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

第5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新型案例教学设计

基于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多年的研究基础及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笔者总结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与以下课程的结合。

1.水质工程学教学

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也取得了进展。而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作为案例,引入到水质工程学的教学中来。在讲授生物处理部分,可以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这项新技术。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微生物燃料处理废水的原理。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内,同时发生着厌氧生物处理、电化学氧化、生物氧化与生物混凝等多个过程,并逐一介绍此四个过程的原理特征。然后向学生介绍当前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进行污染处理的研究状况。近年来,一系列富含生物可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逐渐被尝试用来产电,同时废水本身得到降解。在介绍完整体研究状况后,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熟悉的特征废水,展开而深入地向学生展示。需要提及的是,氮污染控制是当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氮废水是该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地下水污染防治为特色的环境工程教学特点密切相关。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脱氮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4年,研究者发现当阴极电势控制在-500mV时,微生物能够直接以阴极作为电子供体将NO3-还原[7],这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氮废水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需要向学生说明,当前受制于材料成本,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还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还未真正应用。这样既向学生传授了生物水处理的相关知识,又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研究的动力,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与联想的能力。在讲授水处理系统部分时,在讲解完生活污水传统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当下相对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介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新型处理工艺。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尝试用UASB-MFC-BAF的组合工艺处理糖蜜酒精废水[8],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并获得1410.2mW/m2的最大功率密度。其中,在UASB单元高效去除COD并进行硫酸盐还原,MFC单元氧化硫化物的同时产电,BAF单元去除色度并降解苯酚衍生物。与常规工艺的结合为MFC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方式。这除了向学生传递了水处理工艺的相关知识,也示范了工艺组合的特点与基本规律,培养了学生讲自己所学的水处理技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

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教学

堆肥处理是主要的资源化技术之一,在讲到堆肥部分时,可以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固体废物堆肥中的应用案例,即微生物燃料电池既可以处理废水,也可以处理固体废物,展示了该技术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在固体废物堆肥中,底物不需要频繁更换,而且有机质含量高,堆肥过程自身产热可提高温度,为堆肥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复杂的微生物种群的富集和生长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前以厨余垃圾和园林肥料为原料的堆肥微生物燃料电池也已经有报道[9]。剩余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最为头疼的问题,在讲授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部分时,可以着重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剩余污泥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将剩余污泥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最清洁的电能,为污泥资源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包括直接利用剩余污泥与间接利用剩余污泥两方面,前者是直接以剩余污泥为燃料,在输出电能的同时,能达到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后者是分别以剩余污泥微波预处理上清液与剩余污泥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作为燃料,可以有效地资源化利用剩余污泥,同时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将此类案例介绍给学生,既可以传授了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处置的相关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环境工程意识和环境工程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环境学教学

环境学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而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其课程教学也有密切联系,可以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污染物是环境工程的处理目标,而污染物指标是检验环境技术优劣的标准,在水体污染教学方面,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的含义与测定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规BOD5测定主要采用呼吸法,该法测定较为复杂,而且耗时长,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BOD5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电流或电压与污染物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能够快速响应,并且测量范围较宽,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因此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际应用领域较为重要的直接应用方向。在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类型的传感器测定BOD5时,以待测废水为阳极液,通过之前测定的电压与浓度对应关系,读取电压值,便可换算为BOD5的浓度。此测定方法发现电池转移电荷与BOD5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标准偏差为3%~12%。而且微生物燃料电池类型的BOD5传感器响应快,恢复能力强,当污水浓度发生变化时,电流滞后1h即可达到稳定。而且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5测定方法的另一突出优点是可连续运行,无需路外保养。通过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测定BOD5中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BOD5的理解,传授了水体污染指标的概念,也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环境学课程讲授中,会涉及全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会提到一些新型的清洁能源如氢能、核能等。此时可以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助产氢的相关知识,这也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可能直接利用的主要形式。根据电化学理论,电解水的分解电压为1.6V,而在无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施加一个远小于水的分解电压的小电压(一般小于0.8V),可以促进外电路转移至阴极的电子和阳极转移至阴极的质子结合而生成氢气,从而达到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产生氢气的目的,该工艺产生的氢气纯度较高,并可以积累和储存以及运输,克服了以前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低、无法直接应用的缺点,从而促进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朝着实际应用又迈进了一步。这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更深的了解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而且培养学生的研发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传授了氢能等清洁能源的相关知识,拓展了氢能的来源,启发了学生深入探究、勤于联想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实践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笔者主要参与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心得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在环境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在讲授烯烃部分时,讲到石墨烯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优点,更多地利用了其比表面积大、易于微生物附着的特征,促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与污染物去除,使得学生对于石墨烯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与拓展的作用,符合当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路。在环境专业主干课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中,将水生生态系统部分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概念,介绍了产电微生物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介绍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这不仅向学生传递了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微生物的类群与功能,以及污染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知识点,而且可以使学生明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形象地展示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参与污染迁移转化的过程,对于此部分知识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讲到这些案例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比较高涨,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可见微生物燃料电池确实是良好的教学载体,有助于提高环境工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在后续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完善提炼。

第6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土壤修复;环境工程

1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课程介绍

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为专业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及修复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正确理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不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原理、效应及其控制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并掌握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理、方法及计算,了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发展趋势。原课程分为6大章节:①土壤及地下水概述、②场地特征描述、③土壤-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基础理论、④反应器的设计、⑤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技术及⑥风险评估及管理。如果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培养什么人(课程目标)、怎样培养人(课程设计)、如何评判学生是否达标(教学效果与考核)。

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课程目标

中南民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申请专业工程认证的过程中调整培养目标,从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1)知识能力;(2)实践能力;(3)职业素养和(4)发展潜能,其中重点强调了素质教育和发展潜力[2]。此外,中南民族大学学生超过一半来自与少数民族地区,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需要能够服务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急需环境工程专业人才。资源过快消耗越来越突出和受到关注,政府或者企业在做决策时常常存在经济与利益的冲突,常常有对立的情况发生。比如说,如果想要高效的经济效益就必然要牺牲环境,但出于环保的考虑,经济成本又会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工程师做出怎样的取舍尤为重要。我们既要通过先进发达的科技改善和优化现存的生活条件,但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且使我们的后代能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不能以浪费和牺牲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代价来扩大自身的财富,目光短浅的只看现在而不顾及后代的权利和利益。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课程目标设定为使学生对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及机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对不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原理、效应及其控制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并着重掌握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原理及修复技术,能进行简单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设计计算,掌握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步骤及方法,能提出修复设施方案和运行管理措施并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

3教学效果与考核

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考核不能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因为单纯以卷面形式考查不能满足对于思政教育的评价,需要由单纯的考试转向“考试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进行实时的记载。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会考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展现自己。表1为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为笔试(闭卷)。考核成绩的构成:总成绩为10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出勤等方面)占50%,期末成绩占50%。

4结语

第7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从1977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院校开设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年招生人数已达到2万人左右。环境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门边缘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广义地说,几乎任何一门基础学科或工程学科的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都会在环境工程专业占有一席之地。在现有专业目录中,环境工程可能算得上是一门对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我国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计划自专业创建之始至今一直处于发展、完善之中。

虽然各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已统一相同的名字,但各高校依旧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全国各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也呈百花齐放、多种特色并存的特点。一般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强调基础教学,以环境工程原理为专业基础,以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为专业课。培养过程过于强调教学过程,轻视综合能力这一最终目标。强调课堂教学,重视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多为模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际训练。[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对涉核环境保护与辐射安全管理提出本文由收集整理了明确的要求,按此规划要求,在核原料开采、纯化和核废物处置循环全过程、核电设计、核工程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与辐射安全、运行管理等领域均需要大量具有核环境保护知识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探索南华大学有核特色环境工程学科新的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专门人才,使之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服务于国防建设、核工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特色。

一、有核特色环境工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以“三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正在朝着有利于改善经济的环境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档次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对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既坚持“统一”性又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得到社会的认可。kyoto大学本科生的教学重点以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废物管理为主。德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事一般性的环境技术问题,更多地强调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2]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或正在使自己的环境工程教育特色化。为使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满足国防事业、核电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构建好平台。在教学体系的制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核心,多平台设置课程,将实践教学、实习与校内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每个平台又分为必修和选修,开设跨专业修双学士学位课程,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修满180课程学分、10分第二课堂学分即可申请学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意见,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强调世界观、道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二是学科基础课,在于让学生打好基础,开设了“大学物理”、“分析化学”和“核工业生产概论”等课程。三是专业课程,提供1~2个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情况,实行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排水工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教学;“环工原理与设备”、“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噪声控制工程”为主要专业课程。特别增设了“核环境学”、“放射性辐射防护”、“放射性三废处理”、“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强调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伦理学的观念。四是专业选修类课程,分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也可在大类学科范围内任意选课,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律”、“工程监理”等课程。培养计划的模块化操作除了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其显著的特点是增加涉核课程,突出实践教学,使毕业生能快速地适应国防、核工业等有关领域的工作需要。

二、培养核特色环工人才的实践

1.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不同层次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思路有所不同,如何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突出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是实施资源整合、培养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的前提条件。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的结果,但核心能力首先不是单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一、两种“我有你没有”、“我行你不行”的专长设备、专长技术,而是获取、配置并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的整合能力。教学资源整合可分为四个方面。专业内课程资源整合: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就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基于课程的教师学习与教研共同体;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在专业课之外,与校内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市政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环境相关的研究领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专业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校园—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学校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咨询、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核类企业实践教学资源。

2.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育的基地”。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体现专业特色为基础,构建了校园微型专业环境,进行专业之间的横向拓展,实现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市政与环境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放射性辐射防护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作为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节能与环境实验室和氡实验室向学生的科研、毕业论文开放,不仅使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拓展,而且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探索实验,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学生在独立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方案,采用“三开放”形式,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和实验方式开放,以此培养学生的初步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培养工程能力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大幅度提高实践教育的地位,并以实验的设计上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实验室设计的主要宗旨,使高仿真的实验环境和主体角色体验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源、动力源,强化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设置研究型课程和第二课堂学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进行了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评价、校园环境监测、湘江流域(衡阳段)水质评价、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等;让学生根据情况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订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学校和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充分利用已开辟的6处教学实习基地(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污水处理厂和耒阳电厂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接触和认知工程的机会。

第8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覆盖面广。因此课程设置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四大化学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课外,也应该涉及生活中的边缘学科农学、材料、冶金、海洋、市政等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课程。河南科技大学现有的环境专业的课程远远满足不了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的需要。例如农学课程的《特种经济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的学生可以站在环境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材料学的《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工程材料研究技术》,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了解有关新型材料的同时,注重材料的环保意义。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视装潢材料及工程材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海洋学的《海洋化学》、《海洋调查与检测》,水体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两门课程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学生了解海洋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从原理上用环境的方法指导海洋水体的保护。市政工程的《城市给排水工程》、《市政工程课程设计》,这两门课程引领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活起居环境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为市政工程的环境意义和以开设有关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雾霾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通过增加安全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建议。总之,与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延伸性特别强,本科教育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广度,在学好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外,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开设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课程。例如近期热议的雾霾天气,学院完全可有关生活化的环境问题的选修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多样化环境工程人才,一方面满足了本科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宽度。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的是教师的受教,学生是被动性的接受知识,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河南科技大学的环境专业是工学方向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是一个方向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案。环境科学偏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而环境工程则偏向实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改变这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我们在教学上有所革新。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全校服务的教学模式。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教科书,只能满足学生对一些原理知识的掌握,有关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案例通常很少涉及,而环境工程专业就是为了解决和防止已经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环境问题而设置的。鉴于这种目的要求教师将最新、最热门的环境问题杂糅在教科书中,并且完全可以以一种讨论案例的方式组织整堂课程教学。一方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透彻与深刻地掌握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特点,每个案例的设计要求在讨论中能突出课程中的某些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对课程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双语教学的探索也是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我国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普遍采用中文教学,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等高校使用英语专业课教材、英语授课、课堂辩论用英语、用英文写论文报告。印度大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比中国大学生高的多,故此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竞赛中,印度大学生优势明显。中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和阅读英语文献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高了中国大学生在跨国企业中的竞争力。

3.实习和实验课程的加强以及环保活动的参与

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参与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娴熟的实验技能和丰富的实习课程。作为培养环境人才主力的高校,我们要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及实验设备,使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不能缺乏。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让学生积极进行一些实际的环境工程设计,而不是单纯依靠毕业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要建立引导式和启发式专业实验课堂,精选实验项目,选择环境专业中比较经典的基础实验,编写新的实验讲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实验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要尽量丰富多彩,环保竞赛、环保演讲赛、环保科技制作大赛、环保进社区、以学生为发起对象的环保倡议活动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增强其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力。环境专业人才要求扎实过硬的环境专业知识基本功,更应该有社会环境,人人有责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4.结语

第9篇: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范文

一、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一)实习教学现状

多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教学分为污染源调查实习和毕业实习。2010年以前,污染源调查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的1~3周[6],目的是在开展专业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噪声控制工程、矿山环境保护等)教学之前,让学生认识专业知识的应用范围、就业前景等,激发学习兴趣。2010年以后,污染源调查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最后3周,

目的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后,强化已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深入性和创新性学习的意识。毕业实习一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的1~4周,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尝试企业的具体岗位工作,以便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社会工作。

毕业实习通常和毕业设计(论文)一起分配给各位专业教师,结合学生的就业或考研情况,实习形式相对灵活自由,非本文阐述的重点。污染源调查实习由4名专业教师指导,实习前2周联系好学校周边的6~8个企业或单位作为实习教学点(表1),递交实习计划书,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协商实习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准备好现场教学讲义。实习当日,学生约30人一组,由企业技术人员带领参观现场,讲解生产工艺流程,详述关键设备功能、设计尺寸、操作参数等。学生在认识企业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分析环境污染物(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产生环节、排放特征和防控措施等,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与生态恢复措施。此外,对现场涉及化工原理和环境管理课程的内容,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学生的实习成绩由3部分组成:考勤(20%)+答辩(40%)+报告(40%)。通常在实习两周内完成校外实习点的参观与学习,期间有两次指导教师答疑。第三周学生制作答辩幻灯片、撰写实习报告。考勤成绩还包括学生在校外的纪律表现等。答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6人,自由选取1个实习基地,根据实习内容查找资料,准备幻灯片,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并回答指导教师问题。小组代表的答辩成绩在小组平均答辩成绩基础上适当增加5~10分。报告成绩根据学生对实习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评定。由1名指导教师专职负责实习的纪律安全与成绩评定管理工作。

目前,学校环境系专职教师共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开展专业课程讲授和实习教学。同时,依托环境系环评研究所与周边重点企业单位的业务往来,保障实习教学的开展和实习地点的相对稳定性。

表1 近三年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点及其教学内容

单位名称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噪声控制生态措施化工原理环境管理

第一污水处理厂改进氧化沟工艺污泥浓缩压滤

第三污水处理厂多级A/O+微滤污泥离心+加钙稳定处理

科林公司旋风除尘+半干式脱硫+袋式除尘

生活垃圾分选+焚烧热交换苯并芘源排放控制工艺 垃圾填埋场UASB+生物膜过滤+纳滤沼气发电,生物除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艺渗滤液零排放措施

校热力中心麻石除尘+湿式脱硫粉煤灰综合利用噪声源隔离流体输送+热交换

某糠醛厂旋风除尘,麻石除尘农业固废资源化精馏+热交换

某尿素厂A/O+絮凝沉降室+湿式除尘流体输送+热交换+气体吸收

某皮革厂厌氧+亚铁还原+絮凝集尘罩清洁生产管理

韩王煤矿煤炭洗选+板框过滤粉煤灰膏体井下填充绿化隔声带塌陷区农业修复

粉煤灰-赤泥堆场河谷筑坝堆存工艺封场覆土+植被选择非均相流体输送与分离

森林公园塌陷区林业修复

缝山针矿山公园边坡阶梯绿化+喷播绿化

环境监测站跨区污染生态补偿环境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