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1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第2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第3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路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61-02

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依据

(一)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战略功能发挥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蓝图上处于重要地位,进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知识等的新型生态人才,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同时作为国家先进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应积极遵循生态规律,寻求生态建设的途径,给力绿色崛起。张文雄曾提出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四个高地的期望,指出高校要率先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等。[1]这四个高地的期望揭示了高校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二)推进高校培养生态型复合社会人才的需要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社会是我国一直致力构建的新型和谐社会的蓝图。高校作为庞大的社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细胞,作为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的对象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数目庞大的群体,大学生会迅速成为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建设活动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密切关系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在高校率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率先接受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如此一来,不仅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培养出具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工作者,有助于生态型社会的构建。

(三)推进高校建设生态绿色校园的需要

高校作为先进理念传播的主阵地,作为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是符合时代要求,构建内涵更丰富的新型高校的选择。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要求人、自然、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不可忽视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场所,其中有主体要素如高校师生、流动的社会人员等存在,还有客体要素如内部外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性质的要素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就要求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和自律精神,不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更能引导相关人员进行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生态绿色校园的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而在这一绿色校园构建过程中,高校师生不仅是践行者还是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对生态内涵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另一方面所创建的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氛围对其日常学习工作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使高校成为对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场所。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学生的主体生态意识较为薄弱。目前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较差,生态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浮于表象,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前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多数高校学生在期末时期和毕业季面,对大量的有利用价值的废旧书籍选择直接丢弃或把其当废纸低价出售,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量有利用价值的废弃书籍被当做废纸直接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对环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高校的废旧书籍(如:专业课书籍、考研书籍等)有较高的循环利用价值,它们被直接丢弃造成了书本知识循环的中断,使文化得不到较好的传承,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内外部客观环境的非生态化构建。21世纪的高校校园内部客观环境的建设,着重体现现代化、科技化、个性化,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行走在大学校园我们会发现校园绿地率较低。大学校园是对外相对开放型的场所,因此,学校周边外部环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的确立有密切影响。而高校的建立与扩张势必带动周边各个经济体的发展,但面对一些经济行为存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和执法力度较弱的情况,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路边商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在校园周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塑料、食品等类型的废弃物,缺乏监管的外部环境导致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理念偏差。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体制尚不完善。目前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生态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生较为成熟的、全面的生态教育机制和对其相关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机制。多数大学生在高校内外部非生态化理论构建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实质性的认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极大的破坏影响。而这种薄弱的认知正是由于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尚不完整,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对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符合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监管和倡导的结果。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加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渗透

让生态教育课程走进公共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是涉及伦理学、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门类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型学科。同时高校现存的文科与理、工科的学科类属割裂的现状,也极大的阻碍了生态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开展生态知识理论宣传教育的进行。因此,应该跨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将生态教育课程列为公共课程,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成为可能,引发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可借助构建生态教育网志平台等信息化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关于生态教育问题的交流与思索。

更新培养生态人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理论指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有意义。因此,更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丰富其内涵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开展生态文明周等的学习,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央政府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意见,将其与高校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讨论和思考,将相关理念渗透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意识的将自己培养为生态型复合人才。

(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运行、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考察体系。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有其自身内在体系的工程,相关的实施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必不可少的。应面对高校全体师生根据简明科学性原则建立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绿色发展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教师原有的以学术和教学成果为主的评价机制,将教师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践行成果纳入老师的工作考评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变革学生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主的考核机制,丰富德育内涵,将学生参与校园生态建设活动的绩点纳入期末综合测评考量之中。

建立校园内有关破坏生态的严惩机制。有效的监督避免权利的滥用和对相关制度体制的践踏,面对高校全体师生建立起约束其不符合校园生态建设行为的具体规章制度和严惩机制有利于保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的开展。[2]

(三)加强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寓教于乐,寓知于行,大学社团是将生态建设理念具化为实际行动的良好平台,是引导高校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的学生组织。借助于社团组织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例如:推进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在高校建立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的平台,高校废旧书籍循环使用,单从其实物形态上看,是书籍资源本身的循环,节约了纸张,减少了生产纸张的林木等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回收利用废旧书籍这一举动对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书籍循环平台的构建使高校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创新比赛活动。拓展学生生态思维,创新激励机制,开展一系列以生态为主题的活动,深入推进高校生态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大学成为先进生态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积极遵循生态规律,寻求生态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一、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价值观教育主要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关注生态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逐渐成为热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释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通过其职能方式运作,建立在生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以及行为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作用和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的价值,可分为零价值、正价值与负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其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忽视了生态价值,这样就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零价值。如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人们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系统起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正价值。相反,如果人们选择的是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负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主要表现

1.个人价值——塑造生态良知、培养生态审美。生态良知指人类对自然尽义务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是生态环境状况对人类提出的内省性要求,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塑造生态良知的重要方式。生态审美指以生态价值为取向的审美,是以人和自然两个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考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通过头脑中对审美对象的美好遐思,使人的意念超越特定事物的直接性和局限性,从而实现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价值领悟。

2.社会价值——培养生态共识、激发生态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使人们理解物种是自然界的各种因素长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演化来的,生态平衡不能破坏。因此,生态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想,并使之成为一种共识。生态责任指人类对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或恶所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一方面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过失所产生的自我批判、愧疚感,以及应有的责任感。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毋庸置疑是人类自己酿成的,所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负责。

二、生态文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目前,生态危机已经十分严重,要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需要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因此,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的生态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凝聚人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方向引导以及目标指导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切实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探索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方法与途径,寻求最佳的发展方向和最佳的生存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社会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理想信念

在任何社会,人们都会憧憬美好的生活状态,其思想和活动受到内在的驱动力的影响,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指的是理想信念的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从而使各种利益和矛盾得到协调。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关注、思考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内化与外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保持和转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生态观念只有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稳定的价值准则与行为,并外化为有现实意义的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化的方式方法

1.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生态观教育。将生态观教育引入课堂,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或者通过讲座的方式普及生态理论知识,开展环境法规教育。同时,还可以开设选修课,利用自然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在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中开设环境社会科学等课程。

2.推广全民化的生态教育。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建设和发展全方位的生态教育体系。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传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3.实现终身化的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生态教育应当从始至终贯穿人类生命的全部过程。将生态文明教育写入相关的教材,让受教育者知晓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有力的贡献。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外化的途径

1.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立法机关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吸收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同时,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以弥补生态法制不健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法必依,认真执法才能体现法律法规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此来保障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

2.推动生态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生态科技是科技发展的全新理念和导向,其核心是研究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的技术与产品。传统科技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生态科技能有效克服这些缺点,兼顾生产的高效率与低消耗,并且始终在寻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推动生态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发展处理防治废弃物的技术,以求达到零废弃物状态,维持生态平衡。

3.倡导以生态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健康、更科学、更合理的消费方式——生态消费方式。要使人们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机制。如相关部门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各种途径宣传生态消费的意义,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珍稀动物,严厉打击杀害珍稀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彤、杨秋菊,《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诉求》[J],《前沿》,2012.17

4.王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

5.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6.陈绪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08.08

7.阮东彪,《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开发》[J],《兰州学刊》,2008.10

第5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危机;自然;社会;精神;《虹》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18-02

大批评家利维斯曾说过,劳伦斯是“我们时代最富创造力的天才,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劳伦斯生活在英国工业最为迅猛发展的时期。他目睹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工人生活的窘迫和自然本性的扭曲,所以,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工业革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他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虹》作为劳伦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被称为20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120。纵观国内外对劳伦斯作品的研究,其层次多样:有对劳伦斯的小说技巧,语言,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等方面阐释的,也有从女性主义,宗教,恋爱观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的,更有不乏从生态伦理、生态批评角度进行分析。而从生态批评的自然、精神、生态三者之间关系具体分析《虹》的却很少。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技术的介入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不能协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不断破坏,被机械和技术包围着的人类正在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逐渐被其控制和奴役,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疏离。本文拟从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自然,精神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具体分析作品《虹》,探索自然、社会、精神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脱离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从原来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到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变化,这种态度的变化,同时也影响了自然和人类。最初的人类是通过感官、直感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感受到自然的美。但是,当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用所谓技术,抽象,理性的东西包裹着自己,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人类似乎在人与自然的地位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是之后的后果是无以复加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不断破坏,被机械和技术包围着的人类正在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逐渐被其控制和奴役。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曾经说过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对野生动物怀有敌意的世界,这个世界喜爱水泥结构,更胜于喜爱自然景色。我们在人工铺设的路面上和这些动物相遇,而它们正沿着这条道路走向灭绝[2]22。在《虹》中,最初的布朗文一家人过着令人神往的生活。他们年复一年地播种待收,繁衍后代,他们明白天地是相通的,阳光被吸进大地的胸膛肺腑,雨露在白天被吸收……他们捏住奶牛的,奶牛生产牛奶,并贴着人的手一次次的搏动,奶牛中的血液的跳动的脉搏和人手上的脉搏交融在一起”[3]2。这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景象。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感受自然,依赖自然,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运河的开凿,铁路的架设,煤矿的开采,他们所拥有的平静被打破了。“他们常常能遇到从煤矿坑口走出来的满身乌黑的矿工”[3]7,西风吹来的“一股矿渣被燃烧的硫黄气味”[3]7,艾尔弗雷德离开小镇去追求所谓的城市生活。工业革命,技术的介入,使得原有的建立在土地上的生产方式正在不断瓦解,人类与土地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系正在松动。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精神体系逐渐产生隔阂。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崇敬之情不复存在,自然不再是人类的精神支柱。

二、社会中人类精神的异化

1.人类精神的陷落

“大地在精神上的沦落已前进得如此之远,以至各民族已处于丧失其最后的精神力量的危险中,而这种力量恰是使我们有可能哪怕只是看见这种(与‘在’的命运密切相关的沦落和评估为这样为沦落,随着世界趋向灰暗,诸神的逃遁,大地的毁灭,人类的群众化,那种对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和自由的东西怀有恨意的怀疑在整个大地上达到了如此地步”[4]38技术的介入使得人与自然疏远,人类失去原有的精神体系,而迅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没有相应的精神作为支撑,导致人类精神力量陷落的危险,创造性的丧失。在《虹》中,对下层矿工精神状态的描述,深刻地体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精神的伤害。“这地方颇有一种一片废墟上才有的离奇的凄凉气氛。矿工一阵阵一群群地到处游逛着……整个这个地方的那种单调,混乱的呆滞气氛,让人想到的只是死亡的而不是生活”[3]338-339。工人们在机械化生产的重压下,精神已经崩溃,生命已经像机械一样的存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失去自我存在价值的意识。“技术的这种去蔽方式具有排他性,驱逐着其他一切可能的去蔽,尤其是诗性的去蔽。它甚至不让自己作为根本性的去蔽而只作为“工具”出现。技术于是阻塞着真理的显耀与威风,堵住了一切转向更原始的去蔽的道路。技术的排他性使人类把自然置于可被统治的地位,加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5]99。劳伦斯认为欧洲的工业革命通过不断释放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在创造高速增长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大量建立在机械文明基础上的工具理性[6]144,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的感官感受必然减少,以前人类敬畏的自然,不再能成为人类的精神依托,在重压下人类精神日渐贫乏,失去自我。

2.社会关系的异化

婚姻关系作为社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化反映了社会生态的异化。在《虹》中,煤矿机器的统治下,婚姻和家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工人们的婚姻就出现异化的状态。深深的煤坑作业,许多工人因肺痨死亡,而对于女人来讲,死了丈夫可以再嫁给另一个矿工,死了亲人,也无所谓悲伤,最重要的是煤坑,它带来的金钱,尽管它是造成自己丈夫和亲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就像那个寡妇说的,“一切您都得慢慢习惯。我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一切您都得慢慢习惯。”[3]341而那些男人,他们只是一架“机器”,“一架暂时没有开动的机器”[3]342,他们把自己出卖给机器,被机器奴役着,妇女之间相互交换丈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机器是最重要的,可以实现人们的物质追求,自己的个性和灵魂,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无足轻重。在此影响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麻木呆板,所有的人都在机器的操控下生活。

在《虹》中,厄秀拉对大学的态度从最初的敬畏到后来的鄙视。她说道“教授们不再是传授生活和只是奥妙的牧师了,说到底他们只不过是经纪人罢了,只是就像他们贩卖的货物一样,转而就会忘掉”。在接受这种教育下的人们,只会更加强化阶级意识,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越加严重。厄秀拉所工作的地方,机械化的教育体制,使得工作和学习的人,失去了自我的精神,像工具一样,而在此影响之下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没有人情味,关系淡漠,疏离,孩子们的活力生命里被这种机械式的体制操控着。

三、精神的平衡作用

现实就如《虹》中所描述的,各种自然、精神、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解决呢?鲁枢元教授将“精神生态学”定义为:这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7]148,简单地说就是,精神生态对社会、自然、有着平衡协调的作用。工业的介入使得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相疏离,失去原有精神体系的人类,又没有相匹配的精神体系,导致自然本性的异化,失去自我,人与人之间淡漠、疏离。正如神学家阿尔贝特・施韦茨所说:“我们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们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在不可缺少强有力的精神文化的地方,我们则荒废了它”[8]44。

究其根源,人作为大自然的物种之一,“与其栖息地的自然联系被割裂了”,精神生态没有起到它的调节平衡的作用。所以要解决自然、精神、社会问题,人的精神要回归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盲目遵从工具理性。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把人的精神生活看成一个有机的、流动的、在理性之外,还应当含有生命的本能,情绪的冲动,心灵的直觉,此外,人的精神并非只是对付外部世界的“理性工具”,精神本身就是生命个体的内在需要。第一代的汤姆・布朗文和第三代的厄秀拉是《虹》中,追求自我,融入自然的典型代表。汤姆,性格率直,亲近自然,从小对上学非常反感,上学只能让他“浑身不自在,面如死灰”,而离开学校,回归自然怀抱。又重新回到,“自由自在的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劳伦斯对机械式文明教化的拒斥,和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深刻影响;厄秀拉崇拜着有着自然本性的贫穷的船工,也不愿做伯爵夫人,压抑自己的灵魂,成为傀儡,虽然在任教的学校受尽机械化教育体制的压制,也不忘追求自己。即使在故事的结尾,追求自然本性的厄秀拉在工业文明的抵制下失去很多,但最终在自然旷野中看到的那弯绚丽夺目的彩虹,则是希望的象征,可以看到劳伦斯想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的平衡发展的美好愿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到劳伦斯真切希望人类能够拥抱自然,关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的平衡发展愿望以及自然精神对人类精神的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都是文明的进步,我们无法阻挡它的脚步,但是对其带来的弊端,我们可以努力地改变现状。有意识地用感官去接触自然,获得直觉感受(灵感,创造性等),进而欣赏和了解自然的美和神圣,使得精神获得寄托之所;建构精神意识,使得人类精神逐渐摆脱技术对我们的控制,找回我们在自然中的位置,进而掌控和引导技术较少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重新获得精神支柱,人类不再只贪图对机械文明下物质的追求,不再把婚姻,教育当作实现自己物质追求的工具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家国.重建人类的伊甸园―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M].陈嘉映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戴・赫・劳伦斯.虹[M].黄雨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郭占明.解析海德格尔的科技哲学思想[J].科学管理研究,2005(1):96-99.

[6]蒯正轶.劳伦斯生态伦理批判[J].东南学术,2013(3):143-147.

第6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成因透视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体尚属于合理的消费范围之内,求知、成才、发展是消费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我们审视的问题。

1、消费总水平。据2005年8月16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已从1995年的800元左右上涨到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学费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2004年的1200元左右;10年间,分别上涨了6.25倍和4.59倍。而中国人均收入增长却不足4倍。而在大学生当中,学费和住宿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正能够体现出学生消费水平层次的是生活费、娱乐消费、交际消费、恋爱消费、休闲消费和中高档的消费品拥有及多少。

2、消费来源。调查显示,学生消费的80%以上由家长来买单。约40%的大学生每年可从父母处得到5000元以下的消费收入:约44%的大学生每年可从父母处得到5000元~10000元的消费收入:约16%的大学生每年可从父母处得到10000元以上的消费收入。除家庭提供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外,大学生还可通过其它的渠道来获取:国家助学贷款、亲友支持、勤工助学、学校奖助补、一般性商业贷款等,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将逐渐成为了贫困大学生一条主要经济来源。

3、消费结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有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消费三部分构成。生活消费开支可大致分为四个层次,调查显示:月平均消费在150-200元占7.31%;200-300元占2066%;300-500元占66.16%;500元以上占5.86%。学习消费包括教材、参辅资料、考研资料、各种各样的考证费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费用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现在,大学生全年节假日数占全年总天数的近1/3,共114天,因此,闲暇消费也就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闲暇消费包括交际消费、恋爱消费、网络消费(上网率为91.3%)、旅游消费(假期旅游率为25%)等等,也称四大“流行消费”。

4、消费观念。这些年来,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追求简朴、实惠,而要追求品牌品质,热衷于名牌、高档、新颖、时尚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观念就是“追求时尚”,他们认为“能挣会花就是现代人”。

5、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追求个性和表现自我型、情感重于理智型、追求时尚新潮型、消费行为超前型等。在一部分大学生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放任心理、虚荣心理、郁闷心理等,这些不良消费心理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选择和道德人格的建立。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1、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是一个思维最活跃、反应最敏捷、最少保守思想的高智力群体,西方社会消费主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示范效应在大学生中表现得最强烈和最普遍,他们更容易接受消费主义作为他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的尊严、贵贱、荣辱的尺度。与消费主义相伴随的就是享乐主义,他们试图通过消费来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感官的快乐,这种享乐主义的思想一旦在青年中蔓延开来,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毒害社会风气,培养消费主义人格。

2、高校教育管理的疏漏。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是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而把消费看作是大学生个人的私事。任何消费行为都不可能是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私事,这不仅在于消费是处于特定经济关系条件下,受特定的经济制度制约,而且还在于消费行为本身总是具有某种伦理文化的前提,并产生客观的社会伦理道德结果。另外,近几年高等学校持续扩招与不断恶化的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

3、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整体上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大学生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其心理上还不完全成熟,普遍缺乏自制力,不能完全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这样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中的盲从和失误也是在所难免。

4、大学生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入大学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受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但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的消费观念就更多地受到周围同学共同认可的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那些生活在城市里,家庭富裕的学生成了大学生中消费潮流的引领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广告媒体中宣传的方式一致,他们不自觉地向这些人看齐。

5、受大众传媒的诱惑和刺激。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消费文化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青年大学生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作为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乐于从电视广告中得到消费知识和信息。大学生容易受到消费时尚和惯性力量的诱惑,使其消费行为失去经济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

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伦理规约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伦理原则

1、适度消费的原则。适度消费,是以劳动贡献与报酬为前提,以生理、心理、精神需要为根据的消费。它是与过度消费和被迫消费不足相比较而言的。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统一的原则。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当中存在不合理的倾向,这种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将导致物质消费和先进精神文化消费的相互背离和冲突。

3、科学消费的原则。科学消费的原则就是在个人生活消费中,自觉地用消费生态伦理规范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即充分发挥消费生态伦理对人们消费活动的引导作用,倡导可持续消费。

4、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学说的中心问题。消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使自己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美好的未来社会要靠我们的现实努力来实现。

(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价值引导的具体对策

1、倡导“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教育。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首先,要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体贴父母,合理消费,适度从俭。其次,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厉行勤俭节约。在行动上自觉抵制各种高消费、乱消费。

2、倡导“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新理念。大学生,作为有道德的消费者,应该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应该对自身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倡导校园主流文化,提高闲暇消费质量。高校要大力提倡校园的主流文化,要让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培养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4、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理财能力。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消费教育,包括商品、货币、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投资与理财教育、消费品常识教育、消费生态意识教育、消费文明教育、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等,从而提高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

5、倡导简静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生活品质。提倡过简静的生活,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结构。它是在基本需要得以满足以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不断完善自我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学生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适应时展的要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实现人生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应倡导简静的生活方式。

第7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和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和智育和美育的区别和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和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和美育范畴的名称和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轻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和智育、德育和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和智育范畴摘要: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新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和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和道德的熟悉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和道德的概念、情感、判定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和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和道德的认知新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假如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仰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和不“信”的新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和不“行”的新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和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和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和不“信”和“行”和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和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和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和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新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新问题,重解决政治和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和道德实践,即“行”的新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和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和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和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和道德认知新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和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和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和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和美育范畴摘要: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新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和道德的“信”和“行”的新问题的。美育和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新问题,非凡是在政治和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和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和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和美育都功能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和“行”,主要功能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功能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功能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机制,来使人和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和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和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和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新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和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新问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和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和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和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假如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轻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重区分德育和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和道德领域内“信”和“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新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和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新问题。解决人伦新问题、利益新问题和理想信念新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经常轻易和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摘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倍”和“行”

区分德育和智育、德育和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和道德认知预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和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和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征,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和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功能。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和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第8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m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3]张磊,高志刚.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有关新疆生态经济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8(8).

第9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 贺州;城镇化;评价指标;对策

作者简介 廖成明,贺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85―04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潮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正确分析和认识贺州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的含义和评价指标

对于城镇化的含义,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等不同的学科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归结起来,可以对城镇化作这样的定义: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换而言之。城镇化从其含义上讲,就是一个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指某一地区(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二、贺州城镇化历程及现状

(一)贺州城镇化历程

回顾贺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归结为两个阶段:

一是徘徊不前至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指1992年以前。当时的贺州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业发展缓慢,城镇发展缺少工业发展的推动。1992年底,全市GDP只有25.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6亿元,第二产业7.04亿元,第三产业5.57亿元。全市共有建制镇21个(不包括县城),城镇化水平只有17.11%,比全国平均水平(27.6%)低10.49个百分点,比广西平均水平(17.24%)低0.13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城镇是依赖于圩市贸易、农副产品初加工以及行政管理职能发展,乡镇企业不发达,城镇二三产业总量很少。作为政府,对城镇的发展也缺乏应有的科学认识,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稳步发展至加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指1993年至今。这期间,各级政府对城镇的发展有了新的科学认识,对城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1993年。原梧州地区地委、行署提出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和贺县设立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地区行署迁至贺州市,地区行署明确提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来抓,以八步镇、钟山镇、昭平镇、富阳镇四个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和信都、贺街、公会、桂岭、马江、五将、巩桥、公安、望高、西湾、朝东、麦岭、莲山等13个地区片中心和城镇体系主轴线上的中心镇为重点,全面加大城镇建设力度。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设立地级贺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贺州的城镇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和大力发展商贸业、旅游业“三化两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以后。城镇化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贺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总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经济的持续加速发展,目前贺州市的城镇化进程已明显加快,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1%,比1992年底增加13.89个百分点。

(二)贺州城镇化现状

1 城镇化规模小。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集中型城镇,只是有了块状城镇的雏形,辐射功能不明显。全市现有建制镇41个(不包括钟山镇、昭平镇、富阳镇3个城关镇和八步、西湾2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已纳入市区的黄田镇)。从人口来看,只有八步区的信都镇和贺街镇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其中信都镇2.9万人;从建成区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是信都镇,也只是300公顷。而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90%以上,主要起着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功能。

2 城镇化总体水平低。据统计资料反映,2007年世界的城镇化水平为48%,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4.9%,广西的城镇化水平为36.2%。贺州城镇化水平只有31%,分别比全国、全区低13.9、5.2个百分点,仍有69%的人口是农村人口。

3 城镇化质量不高。表现在缺乏辐射和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功能不够健全,缺少发展动力。大部分建制镇尚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本市的财力积累贡献不大,份额不多,导致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

4 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贺州市大部分城镇财力薄弱,大多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运转,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而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目前全市41个建制镇只有20个建有自来水厂,享有人口仅为16.45万人。大部分农村城镇常常存在“灯不明。路不平,自来水常停”的现象。

5 城镇体系发育不全。相当部分城镇职能单一,尚处于集市贸易这一最简单的职能上,各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功能发挥多处于盲目的、无序的自然状态,不同等级城镇间的纵向联系仅限于行政隶属关系,同一等级城镇间的横向联系十分薄弱。整个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缺乏有机联系。

三、贺州城镇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工业化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尽管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目前贺州市工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业不发达。2007年,贺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是118.01亿元,占GDP的49.33%。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工业产值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由于贺州市工业化得不到快速发展,城镇缺少产业支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城镇化水平不高。

(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城镇化发展

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可以说,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形成和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越发达,吸纳的劳动力越多,城镇化水平就越高。长期以来,贺州市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不发达。近年来,随着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2007年贺州市第三产业

增加值约为56.65亿元,占GDP的23.68%,可见其总量仍然很小,水平仍然很低。正是由于城镇第三产业不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大,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经济增长缓慢影响城镇化发展

长期以来,贺州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2007年,全市GDP只有239.2亿元.人均GDP只有11552元,低于广西平均水平1240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713元。人均GDP低,表明城镇经济实力不强,城镇二三产业不发达,反映城市实力的人均财政收入不高。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15.81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仅为731元左右。正是由于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无力安排更多的资金搞城镇建设,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四)农业发展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贺州的农业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力量严重不足,以农户为单位的经营规模小,难以独立消化吸纳先进的技术以及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整理、使用,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五)缺乏高素质人才影响城镇化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接受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

(六)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城镇化发展

城镇户籍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加快推进贺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城镇化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体制政策环境,这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这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城镇化的保障。从贺州市的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加快城镇化建设要认真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体制政策环境方面

1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常住人口的准入条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在城镇有合法的职业,有稳定生活来源,有稳定住所的,其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与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并以此作为贺州市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2 构建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由政府、用工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二是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实施全面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人才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发动民间组织、企业、个人以独资、合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3 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逐步割断转移劳动力与土地的“脐带”。按照明晰土地产权、激活流转机制、规范操作秩序的总体思路,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将他们承包的少量耕地转让或折算成股份加人农场,部分农户以农业工人的身份成为新组建的农场职工,更多的农民则进城务工经商。

4 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产业发展水平方面

1 优先发展工业。实践证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工业的发展,使其他部门或产业相应产生,各部门产生又使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商业、金融、交通、中介、媒体等城市功能,使城镇持续发展。近些年,贺州市委、市政府适时地实施了“五业并举,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2004年贺州市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一三”的转变,这预示着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已经开始。今后一段时期,贺州要紧紧抓住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四化”发展,即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和科技化发展。

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商务会展、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鉴于贺州市将要形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生态优势,要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业。要接轨大桂林,融入珠三角,特色鲜明化、旅游网络化、服务精品化。此外,要在扩大、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商务会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

3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粮食、果木、蔬菜、烟草、花卉、养殖、商品林等产业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在发展思路上,走规模化、商业化、品牌化、旅游化、科技化发展之路。在发展模式上,以立体农业循环经济为抓手,坚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富民增收”为宗旨,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珠三角的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 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个性城镇。城镇规划直接关系到城镇品位的高低、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一是注重规划的先导性。规划编制工作一定要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独具匠心。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现代城镇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城镇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以超前的思维、科学的规划设计,凸显城镇的个性内涵和品位。二是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的城镇规划,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要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着力完善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并针对城镇防洪、绿化及自然和人文遗产保护的要求,科学编制专项规划。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好村庄规划,以解决好有新房没有新村的问题。三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在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不符合城镇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规划控制范围。

2 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城镇。发展是城镇的永恒主题,建设是城镇的根本任务,特色则是城镇的生命与灵魂。抓城镇建设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一是抓重点项目,在彰显特色上着力。近几年来,贺州市围绕扩容提质的总体要求,坚持凸显特色、创造精品的原则。突出抓好了一批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各建制镇和相关乡镇也要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各自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始终做到“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始终体现城镇特色,确保重点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二是抓配套设施,在完善功能上着力。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狠抓城镇功能的配套完善。不论是市区、县城还是建制镇,对路网结构设计、公共绿地配置、市政设施配套、垃圾污水无公害处理等问题,都要高度重视,尽力实现全面配套。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镇形象的确立和城镇品位的提高。三是抓人文开发,在提升品位上着力。要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和城镇历史文化特征,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着力打造精品城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努力把自然、历史、经济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城镇及街道空间,逐步形成城镇标志性地段和标志性建筑,以体现城镇的个性特色。提高城镇品位,创造城镇品牌。同时,注重城镇建设的生态环保效应,按照路旁增绿、空地建绿、拆墙透绿、近山植绿、水体泛绿的思路,全面加大生态城镇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