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制改革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体制改革报告

第1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一、深化对改革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依靠体制机制先发优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改革不够到位、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再创我市体制机制新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深化改革。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推动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增强改革的协调性,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形成改革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总揽改革全局

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审议全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改革实施意见;审议决定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及试点范围;适时听取有关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情况汇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提出重大改革建议;研究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改革办”)。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市级各部门要明确承担本部门改革工作责任的专门处室。

各县区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协调,以科学的方式扎实推进改革,不断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三、建立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改革

(一)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市改革办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改革决策,促进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相互配套。一要制订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全市性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改革实施意见。各县区重大改革和市级部门专项改革统一纳入年度改革实施意见,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二要加强综合协调。加强与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全市改革动态,做好总体改革和专项改革以及各专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三要突出改革重点。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加强重点改革课题研究,每年要突出抓好几项有亮点、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四要加强指导监督。协调督促全市年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实施,对重要改革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五要开展总结评估。全面客观分析、评估有关改革项目的实际成效,总结利弊得失,不断提高改革工作水平。

(二)建立改革工作责任制。根据年度改革实施意见,县区和市级部门要按职能分工组织实施,制订改革推进计划,细化落实改革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工作进度。对已经启动实施的改革事项,要集中精力、认真实施,确保抓出成效;对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事项,要精心设计方案,加快启动,尽快实施;对条件尚不成熟但又必须实施的改革事项,要深入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三)建立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改革项目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改革工作。牵头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主动和参与单位协商沟通,深入开展调研,扎实有序推进改革。各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共同为完成承担的改革项目任务而努力。

(四)建立改革信息交流制度。各县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定期向市改革办反馈改革信息,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或其他方式,及时交流改革情况,分析改革形势,研究协调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布置阶段性工作,共同推进改革工作。

四、规范工作程序,有序推进改革

探索重大改革事项前期工作、协调论证和后评估制度。重大改革事项由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书面向市改革办申报,市改革办结合国家和省对下一年度改革工作的部署综合考虑,于每年年底前,起草下一年度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进入报批程序。

综合性改革方案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拟定;专项改革方案由市级有关部门负责拟定,市改革办参与协调方案的论证。改革方案需市委、市政府审批的,由牵头部门按程序报批。其中市委、市政府专项改革领导小组推进的改革事项,按有关规定报批;不需市委、市政府审批的改革项目,改革方案报市改革办备案。对涉及公众利益的改革方案,以公示和听证等形式引入科学决策机制;对风险较大的改革事项,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引入试点纠错机制。

对实施一段时间或基本完成后的重大改革事项启动后评估机制,牵头部门要及时向市改革办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市改革办要加强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对改革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组织评估,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要切实增强改革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各方利益,逐步实现改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完善政策配套,保障改革实施

(一)保障改革工作经费。市财政设立经济体制改革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改革规划编制、课题研究、改革方案的制订、论证以及改革绩效评估等。全市性综合改革项目由财政保障工作经费,各单项改革的牵头部门要在部门业务经费中安排落实改革项目工作经费。

(二)建立改革监督检查机制。重大改革的督查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督查机构负责。市改革办要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并做好重大改革监督检查的基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市两办督查机构报告,由市两办督查机构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发出督办通知,落实整改,推动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2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认清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分别于*年和*年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年进行的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推进机构改革的战略任务。*年的机构改革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机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政企分开,改变专业部门管理经济的模式,同时加强宏观部门对经济的调控,加强执法部门对市场的监管。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有了较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中运筹,是对政府职能定位的深层次思考,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潮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必然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管理方式的调整,如调整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职能与机构,改进政府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方法,提高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等等。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另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对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有所创新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也是创新,只有创新改革,改革才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单纯强调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必须在职能、体制、制度这三个层面上进行深层次的运作,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新突破。

政府转变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政府职能要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要突出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职能和权限的依法规范,而且涉及到省市县乡职能的界定,还涉及到审批制度改革、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等等。

政府体制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政府体制创新是从体制的角度来设计改革,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体制创新是对政府结构在职能转变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合理配置政府资源,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十六大提出要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就是从体制这个层面来研究解决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为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

政府制度创新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保障,是依法行政方式的制度化,是行政制度的体系建设。在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注意规范制度建设,有的需要转型,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从改革的角度来推动制度的完善。单纯的机构改革是不够的,必须有制度创新作保证。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应注意与相关制度建设的协调配套,通过改革促进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职能配置上建立制约机制

至今,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权力、利益一体化,部门制定政策,部门所属的单位去执行,执行过程中又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收费现象,损害了政府形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职能需要做相应调整,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要分开,权力职能要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赋予多少有权力的职能,就应承担多少相应的责任,在职能的调整界定上应充分考虑形成一种制约关系,形成一种协调机制,既保证政府职能的顺畅行使,又保证监督、制约到位,防止滥用权力。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与其他相关改革协调配套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三大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又与其他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我们既要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内容、方式、突破口,也要关注其他体制改革的动态,相应调整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第3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建设的原则

(1)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原则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有助于投资决策或解释、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或受托者受托责任的“商业语言”,而且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传统习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各个国家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上体现着经济利益的不同分配及其格局,因而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各个国家的会计政策及其实务处理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各国会计的现实态度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为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并存,而且这种并存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基于此,国内有些学者对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提出质疑,认为中国会计的“特色”阻碍着国际化进程。我认为,具有一定的国家特色并不能影响或阻碍会计国际化进程,关键是看这种“特色”能否促进或有利于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强调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绝不是否定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趋势。事实上,会计的国家特色不会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一定意义上讲,会计国际化无非是各国会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当代会计发展的历史中得到佐证。在一定时期内体现本国特色的会计思想或方法,在未来环境变化之时可能成为国际公认的会计思想或方法%从而步入国际化的坦途。因此,会计国际化从其内涵与时代性要求来说,具有双向运动的特征,对某些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科学会计思想或方法,尽管目前还体现为国家特色,但在国际化热潮中也绝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这最终会阻碍会计科学的世界性发展。

(2)比较研究于我有利原则

会计国际化理当建立在各国会计共同性的基础之上,不能以某个国家的会计模式作为准绳而强行“国际化”。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建设来说,绝不能全盘照搬,盲目引进,而应当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会计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研究比较其与我国会计的差异之所在,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背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作出是否借鉴或在何种程度上借鉴的正确抉择。

强调会计国际化,无非是期望世界各国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等方面遵行国际通行的做法或惯例,使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达到信息的国际共享。各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总是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会计国际化目标无一不是为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提出的。因而可以说,“于我有利”才是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因。在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建设中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体现了“于我有利”的原则。如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并颁发,“两则”并存,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恒等式,按谨慎原则允许运用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以及提取坏账准备,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建立全新的财务报告体系等。这些改革和建设,尽管尚需完善,但却使中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中国会计来说,这一过程应当是在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双向运动中进行的,也应是在持续的借鉴与输出的交替更换中实现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学习和借鉴仍将占重要地位。为了把国际化建设的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当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把国际化建设的必然性目标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力求实现国际会计惯例和我国实际比较完美地结合。

(4)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原则

会计国际化的改革既不能超前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能滞后,应当是同步。“超前”会使会计改革失去依托,缺乏明确的目标,“滞后”则会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拖改革的后腿。所谓“同步”并不是同时,而是指会计国际化改革必须紧紧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做到相互配套,相互协调。近十多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阶段,为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第三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步会计改革无不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和引导,同时,也说明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不仅是会计自身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会计改革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不应该也不能完全被动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会计改革方案、措施和步骤应该自成体系,相互配套,不应该亦步亦趋地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措施。为了国家财力的需要,经济改革采取一些迂回措施是可能的,但是会计改革就不能盲目适应,否则,只会导致会计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在保证会计提供经济体制改革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要保证会计改革的连续性和改革方案的配套。

(5)统一性与选择性并存原则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它要求各国会计事务的处理程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但是考虑到各国会计差异的现实,对某些会计业务可以在要求的框架内制订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供各国会计工作者选用。这样做可以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适当排除一些阻力。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与措施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做法。

(1)了解借鉴阶段

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了解借鉴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学习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

②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资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③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

④加强会计协调理论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⑤深化改革会计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2)协调阶段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在协调阶段,应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

②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③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④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从1996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七个具体准则和一个实务公告,基本形成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基本符合国际惯例;二是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三是体现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四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可以说,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对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进程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规范统一阶段

在协调阶段的基础上,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己日益减少或消除,这就为全球会计的规范和统一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各国会计都在自觉地缩小差异,趋于统一,因此自觉性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和统一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规范统一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以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实务处理的标准和依据,遵循国际统一的会计概念基本框架。

第4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风险和挑战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引领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发展。这是因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念经过“顶层设计”与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智慧的有机融合,也已日趋完善;二是体制运行的要素尽管受制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还存在着“短板”和“缺项”,但仍有通过深化改革凝聚激发创造活力的广阔提升空间;三是在机制要素层面,已经彰显了我国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特殊优势,通过市场经济累积了巨大的物质基础,进而创造出社会组织结构向现代化迈进的价值体系。但目前我国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存在五个重点问题:政府行政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问题。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过度依赖“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进行自由调节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主导和规制力量,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受到地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行政层级的差异性制约,政府行政体系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导致政府行政体系建设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财税制度设计从中央到地方直到基层政府“分灶吃饭”,数额较大较稳定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或作为共享税,而留给地方的税种小而杂、税源分散、收入零星,从而造成越到基层经济发展压力越大,形成全国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财政”。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调节“二次分配”越到地方越单薄乏力,势必造成各地经济建设“热点”同质化、“项目”行政化,为经济调结构、发展转方式提供了多层次、广领域的规避空间。历经多次“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政府职能部门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重要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的更高目标要求,因经济调节不当使市场机制弱于政策机制,因市场监管缺位造成经济主体竞争成本上升,因社会管理错位致使矛盾集聚政府行政,亦因公共服务不到位降低政府公信威望,建立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社会期望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显紧迫。

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改革问题。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泉,这被称作“人口红利”。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性机会与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除产业升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急剧减少。而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拥有充足的年轻劳动力继续在“金砖国家”中赢得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约束将长期存在,资源刚性需求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态势。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加快封锁压迫我国利用外部资源的战略步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规模对资源消耗的依存度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载体,尽管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政策治理决心并取得法制化治理成果,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影响到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有力扭转水系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付出的将是高昂的社会代价,失去的将是根本的发展价值。收入分配关系调整亟需稳妥推进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公众普遍持续强烈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持续影响加剧了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得选择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和提振国内市场,成为倒逼加快收入分配格局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工农兵学商、东西南北中,收入分配水平尽管总体维持温饱,社会各阶层一起啃馒头吃咸菜,但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化水平相适应,加之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和保障化水平整体较高,遮蔽了物质生活的匮乏感,有效抑制了精神心理的攀比和落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更不是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目前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而且呈现有一定程度的固化苗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催生了普遍的社会焦虑和明显蔓延的“仇富”、“仇官”心理,社会公众积累了严重的不公平感,这势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积极稳妥地调整分配关系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建设市场经济信用秩序问题。市场经济信用制度体系是指引生产投资消费和市场交易的价值准则。我国在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分层多元化结构转型中推进市场化改革,总体上注重运用经济激励手段,使社会规制约束、法治和道德协调纠错等非经济手段发展严重滞后,造成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充分就业与改善民生问题。民生就是民众的生活,民众的生活创造来自劳动就业。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着“三大高峰”压力:一是我国将迎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高峰。这一高峰涌现归于新农村建设目标整体上没有有效实现,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破除,历史形成的工业与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难题没有完全破解。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二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大规模扩招大面积升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高峰集中涌向社会,涌向市场,一方面青年一代的“劳动光荣”理念有所淡化,使得就业求职领域和层次出现“窄化”,另一方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期望值日益“高涨”。三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缺失缺项中起步,迎来健全和完善民生社会保障高峰。这“三大高峰”压力空前,但未绝后,特别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极有可能进入一个中期的经济增长低速度、经济发展高质量要求形势下,表现为社会大增量的社会保障和大规模的就业市场压力并存。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达国家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样式,不同程度地抬高社会期望心理,因此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受到新的挑战。

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共识。通过深化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解决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平稳、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体制机制矛盾的重要动力。以上五个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因此,要走出以上困境,进一步深化以下五大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改革。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目标,始于2005年3月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自此我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深入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但由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从“政府管理”走向“政府服务”、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构建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仍然是人民群众的衷心期盼。笔者认为,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改革,一是应深化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各级政府财力,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要求,合理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力避财税资金向省级以上政府集中、而地方政府必须依靠“土地财政”和大量举债来保障社会事业投入的体制弊端。二是应深化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体制改革,把政府职能重心转移到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上来,努力摆脱用经济增长硬指标和过高权重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方式,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改革经验,实现“政府职能从以经济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包容性增长”发展目标。三是应深化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权力本质要求,以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以“三公”经费公开为重点突破,强化政府部门预算规范管理,强化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确保各级各类行政主体和政府公职人员廉洁行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努力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是应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政企分开目标,制定并监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削减政府行政权力配置市场资源的主导优势,“减少直接管理和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减少并杜绝以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参与分配,杜绝公共权力寻租空间,有效防止行政公职人员的消极腐败和现象。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改革。

世界上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社会诚信缺失、市场信用价值体系受到伤害问题的困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远非完美无缺,而其金融信用欺诈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足以证明: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出了大问题,破坏的不仅是财富进程,同时还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诚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发展阶段,社会诚信和市场信用领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因此深化市场经济信用体制改革,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切、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市场信用体制深化改革是一场仅有开始、永远没有结束的宏大社会工程,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前和今后应在以下方面深化推进:要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保障,加快健全我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要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综合施治,坚决摒弃“道德无用论”和“法律万能论”误区,实现自律与他律共同推动,围绕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和公民诚信守约“两大目标准则”,深化推进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改革。一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道德理念,从思想理念上筑牢诚信价值观,把信用教育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长期任务,弘扬诚信文化,倡导诚信道德,增强信用意识,实践信用行为。二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价值信念,围绕社会活动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信用行为责任标准,建立科学完备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三是在全社会健全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加快市场经济信用法规和社会信用信息公开开放步伐,坚持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化方向,大力发展大型信用专业服务企业,培育诚信成熟、高效有序的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四是在全社会维护市场经济信用秩序,拓展社会参与市场信用监督通道,形成违反市场信用、触犯社会信用规则的高成本、高代价的惩戒机制。

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是弥补和矫正市场经济机制固有的发展短视、利益短视天然缺陷的根本引领保障。笔者认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路径主要有:一是在经济建设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粗放高耗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调优调好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标准要求的产业结构,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绿色环境经济政策,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在社会建设上,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社会事业、经济福利、民生保障、生活质量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和坚实承载之目标。三是在政府责任上,发挥政府主导的组织优势和行政服务优势,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工业规模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协调可持续,做到“真”转方式、“真”调结构、“真”求质量,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绝对不能再表现为“燃烧”:烧掉的是能源,留下的是污染,有价值的奉献(出口)给了世界。四是在法制保障上,着力解决环境法规落实中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突出问题,绝对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埋单”的现象一再发生。坚持运用法制化手段保障大江大河水流域治污取得实质性成效。下政治决心,以求实态度,用法制保障、拿科技手段综合治理,有效遏制我国大中城市和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大城市病”,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生活质量。健全完善以全国生态区划功能为重点的法制化保护机制,大力推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区域间的资源环境保护合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用价值规律的市场机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放大资源价格的杠杆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引导功能。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造成国际贸易“外部需求”明显萎缩,导致我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拐点,刺激内需作为拉动国内市场主导力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与此经济政策走向明显矛盾的是:2012年底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近40万亿元人民币,然而这些存款中75%属于占人口比例10%的富人。剩余25%才属于占人口比例90%的消费主体,人均仅9000元,如何拉动消费?而劳动力市场长期普遍存在的行政性分割,一方面使得“土地提供的安全感、离开农村的成本、相对较低的农产品收入、在城市中缺乏保障和定居城镇的困难,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意味着多数农村家庭以输出临时性在外务工人员作为最可行的选择”。另一方面还明显存在着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资源性行业与生产性行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劳动收入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在劳动分配收入关系制度调控中还突出存在着“亲资本”和“亲权力”的严重问题。同时因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不能有效改善社会公众生活预期、有效解除后顾之忧,又从根本上加重了解决这一社会矛盾的难度。因此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人为本,保障社会公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科学抉择,实现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效率公平均衡是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初级分配领域,要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重,注重用城乡一体化建设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行政性分割,解决好“第二代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以政策治理为有力推动,合理调整行业间的收入水平;以政府主导为保障,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再分配领域,优化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把政府财成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完善促进就业、扩大就业、优先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构筑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网络,充分体现政府用再分配手段调节公平分配的信心和决心。

第5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从三中全会的公报措辞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节点是2020年。显而易见,新班子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方面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方面中央集权充满自信。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段话的亮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管是宏观调控也好,还是国进民退也好,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过去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市场主体的意义处于被动的弱势状态,政府有形的手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市场无形的手在企业的怀里摸来摸去,临时性的调控变成了长期的干预,加剧了市场波动的刚性和幅度,宏观调控一旦变成制度安排和计划经济就没有两样。

谈到企业,中国特色就是区分国有和民营。全会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长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段话的新意在于两个“都是”,两个“都是”意味着不分上下、轻重贵贱,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历史也是现实,所以所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并不可能全面铺开,但是非公经济地位提高带来的更多的是活力和创造力,是中国经济的增量希望,未来没有理由不看好。

当然,政府调控方式的调整,恢复市场主体的地位,并非改革的全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那么,这样的全国统一市场如何建立,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司法实践又如何公平?公报中另有一段话大家不可不察,“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听话听音,“独立”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非同一般,如果出现体制性调整的话,那么,大家也就能理解什么叫作国家治理体制的现代化了,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不说大家也知道。

第6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前些天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这本书,颇有感受。

这本书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我国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汲取。全书紧扣我国我情,特别着重阐述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晰国有产权主体,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改革,产权改革,等等。

在我们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开放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无论从客观还是从主观的角度讲,都到了必须面对,思索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时候了。虽然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国地位和崇高威望,但我们还不是强国,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我们国家同样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远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秩序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经济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基层民主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改革任务相当艰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人民的收入业已经显著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还相当落后,离小康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的科教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国际竞争力排名大幅提前,但无论是投入,机制,还是创造效益,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科教兴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改善了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有些还相当严峻,比如人口的老龄化与人口素质问题等。

中国加入WTO,既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中国资本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利契机。随着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资本流动频率的加速,以跨国并进,跨国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已成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了应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运营与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娴熟掌握资本运营的操作方法,一期在国内外资本运营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读《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使我收益非浅!

第7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中国财政体制的沿革,着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制度的演变;第二部分描述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纵向财力分配,以及地区间横向财力分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改革。其中前三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后一次则是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尽管其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一、财政包干体制的沿革

(1)1980年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进行。为了改革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各省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对大多数省份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

(2)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

(3)1988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2.对财政包干体制评价(1)财政包干体制的历史作用首先,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中央各职能部门不再下达指标,地方政府由原来被动安排财政收支转变为主动参与经济管理,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其次,历次的财政体制改革都是对原有体制某种程度的完善,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显示出一定作用。地方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使其有能力增加对本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再次,财政体制改革支持和配合了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出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为其他改革提供了财力支持。

二、财政包干体制的制度缺陷

包干体制注重政府间收入在所有制关系下的划分,缺乏合理依据,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一对一讨价还价的财政包干体制缺乏必要的公开性。1980-1993年间,中央与省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同时并存多种体制形式。不同体制形式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不一致,体制形式的选择也存在机会不均等,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透明等因素,都导致财力分配不合理。更重要的是财政体制的决策程序采用一对一谈判方式,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财政收支行为也缺乏监督和控制手段。

第二,基数核定方法不科学。基数核定指每一次体制调整都用地方政府以往的既得财力为基数。由于不同的财政体制形式对既得利益的形成作用程度存在差别,因此既得利益并非公正。同时,在税法相对统一,税收征管权力相对集中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着各地方政府的税基规模,因此,既得利益中含有非主观努力的成分。保既得利益的做法将这些因素固定化、合法化了。

第三,注重既得利益导致财政包干体制缺乏横向公平性。保证既得利益一直是贯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线,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始终围绕财力的切割、财权的集散而展开,较少考虑横向财政分配关系,没有完整的横向财政调节机制,调节地区间不平等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没有成为体制设计的政策目标。

第四,财力分散,中央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观调节能力。财政包干体制包死了上交中央的数额,导致中央财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同时财政包干体制还对产业政策产生逆向调节,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支持高税率产业发展,导致长线更长、短线瓶颈制约更明显、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三、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1)分税体制的改革目标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成为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

实现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是分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实现横向财政公平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也是分税体制的预想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2)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结合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作了较大调整: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其次,在政府支出方面,由于政府间事权划分没有新的实质性变化,因此,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维持原有的中央和地方的支出划分格局。

第三,建立税收返还制度。为保证旧体制的地方既得利益格局,中央对地方净上划收入以1993年为基数给予地方政府税收返还;在此之后,税收返还在1993年的基数上逐年递增。

如果1994年以后地方净上划收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

第四,保留原体制的上解与补助办法,并在1995年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3)分税体制改革的成效评价与以往历次财政体制改革不同,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

首先,分税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分税体制改变了原来的财政包干下多种体制形式并存的格局,使得中央和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

其次,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明显提高。新体制对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央收入比重,以及中央在新增收入中所得份额都有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纵向财力分配机制。

再次,形成了普遍补助格局,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为建立较为规范的横向财力均衡制度打下了基础。

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和问题1.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的财政收支反映了政府职能的履行,公开的政府需要透明的财政。

经济快速发展中,在政府行为和管理观念转变的同时,必须建立透明的,高效率的税收体制,预算制度和财政政策体系。

四、现行财政体制中的支出结构

中国目前预算内支出总量占GDP的比重,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60和70年代的总体水平。更为重要的是,1980年以来的历次财政改革,都是针对政府收入的划分,而政府支出结构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改革后各项政府支出的比重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比重有所下降,行政事业费和社会文教费比重上升(见表1),但仍只是数量的变化,而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这种非市场经济型的政府支出框架,是改革以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总体经济思维方式在财政部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政府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不应该做什么,仍然是模糊的。整个90年代政府预算内支出的总量规模按当年价格增长了4倍以上,但各项支出仍然处于短缺状态。原因是政府支出中包括了一些应该由市场做,并且市场也可以做好的事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那些应该完全由政府承担,或主要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反而资金投入不足,被称为政府支出中的越位和缺位。特别是在政府重点公共支出上,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管理级次偏下的问题。见专栏1.3.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问题财政分税体制已经实行了9年,除了当时设计时即已存在的缺陷外,在运行中也不断产生一些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尚待完善,需要配套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第8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赵启正向以坦率自如面对记者著称。2009年8月份,赵启正与《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夫妇,就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内容涉及中国的方方面面,甚至不乏“敏感问题”;今年4月底,他们3人探讨的内容,将以《对话:中国模式》为名出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前获知此书的内容,并采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政治体制改革谨慎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纵观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直难上日程,您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赵启正:不能说没上日程,也不能说没有进展。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确实得十分谨慎,可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做不好,比经济改革做不好所引发的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政治改革体制做不好,中国社会会出现很动荡的局面,那时候,连经济改革也谈不上了。

你们这一代人,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总感觉政治体制改革很慢,而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感受就比较明显。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口号叫做“又红又专”,其原意也并不错。但是党支部教导我们说:要做党的工具,并且是“驯服工具”,恐怕无论如何你都难以理解。而我们现在在这里,在两会上,可以充分地讨论政治问题。年纪大的人往往能从纵向地感受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

的确,很少有哪个国家同中国的国情相近。我刚从日本回来,日本两党我都分别地访问了,其中也说到政治体制问题。我对他们说:日本内阁执政的时候,往往只谈一年内、两年内做什么大事情,很少谈五年内、十年内要做什么。他们说:是这样的,因为内阁平均执政时间太短,二战后内阁已经更换快20次了。而你们会制定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战略,令我们我们很诧异。

人们都得吃饭,但是中国人吃中餐,西方人吃西餐,日本人吃日餐,决不能要求各国统一只准吃其中一种。民主、自由、博爱有普适性。但是一到具体制度、法律等,就得结合国情,并无普适的菜谱。

政改提速需要一定基础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两会召开之前,一系列纲要纷纷出台,如《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教育改革纲要》、《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等等,这是否是在凸现中央政府在今年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中国如果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最有可能是从哪些领域破冰?

赵启正:今年两会上政治体制改革其实有个大动作,就是选举法修正案。这个改革是个很大的改革。任何一个国家的选举法的变动都具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在1950年选举第一次人民代表的时候,农民和城市人的代表比例是8:1,就是8个农民选一个代表,为什么?因为中国农民基本上是文盲。如果按1比1的比例,人民代表中就会有文肓。在粉碎“”之后是4:1,还是同票不同权,也即4位农民的意志权才等于一位城市人的权。现在则是实现同票同权了,这不是大进展吗!

《财经国家周刊》:在您看来,政治体制改革是否需要一定的基础?

赵启正:是,政治体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需要民众有足够高的政治判断力,有足够高的国家责任感。我考上大学是1958年,全国只招约10万多人。现在1年招600多万人,但是今天中国15岁以上的人平均的教育年限还是只有9年。

我觉得越是广泛的民主越需要广泛的教育基础。纵观天下,凡是教育特别落后的、文盲多的国家,政局就不稳定,民众就难以发挥政治作用。当我们的教育水平越是提高的时候,就是越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能正确、充分发挥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时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水平提高的时候。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共同组成整体的外交

《财经国家周刊》:通读完您与奈斯比特夫妇对谈的这本《对话:中国模式》,感觉您和奈斯比特夫妇探讨的话题非常全面,涉及到中国的各个层面,我也注意到一个问题,本书的三个作者,分别来自三个国家:您是中国人,奈斯比特夫妇分别是美国人和奥地利人,您三位的对谈,是否也是您常说到的公共外交的一种?

赵启正:的确,你很敏锐。中国、欧洲、美国,这样的对话很有意思。这样,中国的读者可以了解欧美两位作者的观点,欧洲和美国的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另外两位作者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出版是有公共外交的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您觉得公共外交在当下中国与国际交往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赵启正: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共同组成整体的外交,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哥本哈根国家气候会议,在出席者中,大企业家、智囊等非政府人员的人数,大大超过了政府的官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本国人民的诉求,也在倾听对方。这样复合的外交才是充分的外交。

第9篇:经济体制改革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飞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成熟,各行各业的改革也是如火如荼,电力改革也不例外。经济体制改革,势必会要求人员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探索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思路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企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电力企业只有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深入改革企业体制,才能在经济社会下置于不败之地,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只有站在较高思想政治立场上,才能够参透国家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国家政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稳固市场地位。

2.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企业员工责任感、增强企业员工事业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国家电网将“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理念,教育员工要热爱企业,忠实企业,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应尽的职责。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员工拧成一股绳,从思想上提升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二、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有些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只要技术过硬,能保障生产需要,企业经营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就可以胜任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忽略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2.针对性不强。

在企业中虽然有一些专业或者兼职思想工作者,但是相对来讲比例还是很小,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与基层员工接触甚少,存在着沟通不及时的问题等,未能在工作中发挥政治思想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对职工思想政治漠不关心,缺乏主动性,这也是造成效果不明显的因素之一。

3.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不仅要掌握熟悉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样也要熟悉电力企业的现状,不仅要熟知理论,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注意沟通技巧,当前由于思想工作者缺乏这样的素质,造成思想工作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趋势和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一是强化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方针目标,强化宏观指导等落实党委职责,在纵向上从全局出发,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方向,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横向上要协调处理好党政工团的关系,解决如何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二是规范岗位责任,政工干部不仅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责任范畴;部门领导包括组长在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纳入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责权之内。

2.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企业的工作实效。

一是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方针,加大力度推进思想道德政治工作;二是加强形势教育,切合企业实际,专门组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专题形势报告会的形式,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企业认清当前企业发展态势;三是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和工会的组织作用,对基层员工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的教育工作;四是树立榜样形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于先进知识青年、先进集体要重点培养,加大力度宣传他们在企业建设中作出的贡献,做到以点带面,通过此举激励其他员工,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促进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水平上新台阶。

一是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由传统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转变;二是方法创新,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实行强制性、指令性的宣传,这种思想应逐步向参与性、指导性转变,应本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切实让员工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渠道创新,一方面是视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精神开拓创新,从知识和精神生活上同时满足员工需求。

4.重视企业文化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目前,我们所营造的是一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立足于内部,着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力求感染每一名员工,整体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要利用新闻媒介树立企业形象,通过各种形式来介绍企业的优质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形象。此外还可以适当开展公关活动,通过座谈会、文艺联谊会等形式扩大于外界的联系,整体提升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过于单一简化,从思想上要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从形式上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切合员工需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