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第1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 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9.06亿,其中大约2.17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里。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在1900年-1950 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而到1921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曾为殖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二战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

在亚洲,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显出很大的地区差异。以中国为例,建国后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进程一直非常缓慢。1978 年,中国结束了其计划经济时代,才开始了一条类似美国、德国和英国在18、19世纪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城市化步伐随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特别快。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所以很多人说,世界进入了一个城市化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

二、 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是全球城市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规划是驾驭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手段。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广泛领域,具有很活的综台性。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各项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关系日益复杂。城市规划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

1、城规划建设中的盲目、无序。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时间大大缩短;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多数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大马路、大广场、人工湖、豪华办公楼等千城一面的现象。

2、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相对缺乏。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二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健全不到位。。三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到位。。四是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到位。

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目前,城市的规划管理还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务,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社会公众的参与观念尚未树立,归根结底是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制中却缺乏明确的群众参与机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三、在全球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

在城市化过程席卷全球的今天,城市规划管理既要为分析需要、问题和机会提供必需的系统方法,一切与人类居住点有关的政府部门的基本责任就是要在现有资源限制之内对城市的增长与开发制定指导方针。城市规划管理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并且要明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它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在城市建没中发挥着以下作用:

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台理的程序进行科学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2.通过审批管理和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和合法化,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以法治城。

3.通世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实施。

4.随时检查发现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方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5.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计城市规划进行实践检验和反馈,使城市规划臻于完菩、合理和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施管理手段,在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过渡时期,如何能够处理好城市规划问题,汲取国内外的成功研究经验与教训非常重要。也仅有如此,才能逐步完善并重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正规发展格局。

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意义

1.促进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与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从我国近些年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所取得成就不难看出,我国近些年的城市规划目标在不断向着我国战略发展建设目标所靠拢,并且已经逐步成为国家走向持续化发展的主要控制手段。也就是说,从上世纪90 年代时,我国城市规划的目标就已经逐步渗透到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程中,并直至当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总体来说,国家这些年所做出的成果非显著。如,城市规划普化阶段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就响应了十四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空间环境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精神,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并通过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调控城市空间环境的生产和分配。尤其是2000 年以后,直至今天,国家仍然贯彻并坚持采用扩大内需相关政策,鼓励投资,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而城市规划成为了该政策的实行手段之一。

2. 适应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城市规划逐步走向多样化选择方式发展。

第2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关键词]湖北经济;工业经济;经济制度

1引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制度安排的效率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否快速转型取决于其内在的制度是否能匹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高耗能,低效率模式,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集约型经济为主的低耗能高效率的模式。制度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把意识形态、产权结构以及政府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制度因素尤为重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政府制定的制度安排及政策保障,舍弃政府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制定,政府也就无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甚至管理,因此,政府转型也必然体现为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的革新。政府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低能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因地制宜的制定与时展潮流相一致的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湖北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制度的分析,找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最终为湖北省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2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背景分析

2.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湖北省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和制造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是自2008年经融危机以后,湖北省的工业经济虽然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速,但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截至2012年湖北省前四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31.5亿元,增长16.3%。湖北省为遏制经济下行趋势,着重打造武汉和十堰的工业化城市经济,其中武汉工业投资居全省第一,启建中华科技产业园,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随州计划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十堰大力推行工业兴市战略,实施“双亿工程”,建立工业园。

2.2湖北省经济制度背景

以钢铁产业为依托的湖北省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钢铁、石油等资源,基于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优势,建国后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湖北得以成为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地区之一,在此基础上,湖北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制度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却仍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经济体制还是原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到21世纪,湖北省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仍是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业为支柱性产业。

3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现状分析

3.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在“十二五”规划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湖北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例超过43%。2014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总规模不断扩大。

3.2湖北省经济制度现状

自全国“十一五”规划颁布后,湖北省为全面落实这一规划,2007年起加快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达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及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2008年为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提出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十二五规划以来,湖北省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国有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现有经济制度仍以高耗能低效率的工业为中心展开的,缺乏新动力,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规划,经济制度没有贴合湖北省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因此导致全省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武汉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城市彼此间关系亲密度不高,每个城市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不能建立品牌企业和完整产业链。

4湖北省经济发展道路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4.1全要素生产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于综合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其实质就是技术进步率。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界环境约束增加,全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出现下行趋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下行危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依靠以往的以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不可持续。由于传统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倾斜,湖北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湖北省的这种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制度没有充分调动产业的积极性,产业生产率低,各大工业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的技术落后,竞争力薄弱。

4.2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在市场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如果没有正确的制定政策,履行职能,那经济体制也不会完善。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市场一体化,竞争性弱,这都是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没有形成创新性投资机制吸引资金流入,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制定适合其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制度。

4.3市场开放程度低,制度缺乏创新性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是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但是各城市之间存在壁垒,城市间市场开放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的竞争压力小。湖北省地处中部,其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外,在政策上享受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也不能与这些地区共享资源开放市场,因此对其市场开放程度影响较大。湖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其经济发展不再满足外生增长方式,而是应该以内生增长方式拉动经济发展,经济不再满足低效率的粗旷型经济增长,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制度发展仍存留有原来的惯性,市场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小,市场竞争小,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正是这些制度和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转变的对策

5.1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创新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法制的规范保障,因此湖北省政府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四低四高”的经济发展方式[5],转变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解决失业问题,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为建设“两型社会”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战略,发展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保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可持续的平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制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机制,鼓励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努力克服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改革工业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多样性,建立以创新型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实现高校科研实力转化成创新收益。同时注重对全省产业的质量升级,整改低水平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在推行政策、制度时注重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科学评估,使其符合湖北省的整体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的实施各项政策。

5.2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

近年来,湖北省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经济水平提升,但是这种良好的发展靠的是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的,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湖北省跨越式经济发展。因此,湖北省应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把要素投入产业转变为全要素投入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降低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更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撑,鼓励发展优质第三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整改现有低水平的旅游业,结合高新技术,开发新兴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旅游产业。

5.3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破除城际产业壁垒,首先要实现城际间的城镇一体化,因此湖北省要大力推动二级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大对二级城市的政策倾斜,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二级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差距。湖北省要想实现产业集聚,就应构建湖北省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能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密集的产业带,同时开放合作,促进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交流发展,形成产业的跨区产业链,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园模式。更加积极的推动城际列车等道路建设,改善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节省经济成本,吸引企业投资。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的优质资源更多,为早日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应进一步的开放资源,让渡部分利益,在维持自身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6结论

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主要是依靠工业的转型实现,现有工业的高能耗低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城市间城镇化差距大,产业壁垒存在,难以形成跨区产业链,工业产业园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北省政府不仅要从自身的职能出发还要从市场出发,制定新的政策制度,努力抓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全省工业经济制度的创新,着重刺激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科技投入,着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省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早日建立“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史晋川,谢瑞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J]学术月刊,2002(5).

[2]杨静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J].学术界,2010(11).

[3]王晓雨,姜晓琳.制度安排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之转型[J].学术交流,2013(08).

[4]石杰琳,秦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转型:角色转变和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第3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一、辽宁区域差异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资源上。辽宁的地形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山地区。发展最好的城市,如沈阳、鞍山都位于中部平原区;而大连、营口则借助临海的港口优势,带动了经济的腾飞。靠近辽宁省西北部省界的朝阳、阜新和铁岭,由于没有港口,也不是陆上交通枢纽,给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限制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流动,造成经济发展缓慢。而同处丘陵地区,位于辽宁中部的抚顺、本溪、锦州等城市,一方面由于和沈阳、鞍山等较发达城市接壤,受其经济辐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重工业较为发达,经济的发展水平较朝阳、阜新和铁岭高。从辽宁各市的发展态势来看,由区位导致的区域差异正逐步扩大,而由资源导致的区域差异则趋于减小。如沈阳、鞍山、大连、营口等城市所占比率都呈上升趋势,而辽阳、抚顺等资源型城市的比率则趋于减小。

(二)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辽宁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的储量均居我国首位,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建国初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鞍山、本溪、抚顺、盘锦等重工业城市,辽宁也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向东南沿海省份,与此同时,辽宁省也制定了“外向牵动”的发展战略,将其战略重点向南转移。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辽宁省内唯一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和东北第二大港营口,借助其港口优势以及在政策、资金上可获得的巨大支持,经济迅速发展。营口也成为辽宁省除沈、鞍、大以外唯一的比率呈上升态,相对发展速度大于1的城市。反观辽宁省一些重工业城市,在原有体制下,并未形成完善的自我发展体系,因此在失去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以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这也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经济结构的效率差异。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所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都需要由经济结构来转换和体现。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导致资源与要素流向利用率高的地区,并最终造成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国有经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比较严重,与三资、股份制经济等所有制相比,经营的灵活性较低,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公开竞争的情况下处于劣势。建国初期,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辽宁在我国重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决定了在辽宁省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与深入,辽宁省内的所有制改革也获得一定成果,截至2004年,鞍山、大连、沈阳三地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降到60%以下,而锦州、抚顺、本溪等原有的重工业城市的这一数值仍超过80%。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低,经济增长的活力较强,增长速度也较快;相反,不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经济增长遇到较大阻碍,速度较慢,这是导致辽宁省内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之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高,产业规模与产业联系搭配得当,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产业结构的方向迈进,其中沈阳的三个产业之比为6.4:44.3:49.3,基本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而铁岭、朝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接近甚至超过30%,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说明生产要素在三个产业中分配的结果使得各产业收益相等,但却未获得生产要素分配的最高效率。辽宁省内这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分配效率的差异,也导致了省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

二、辽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政策调控。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利于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的经济发展体系。因此,辽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通过政策进行调节。如健全区域的补偿体系,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对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针对西北部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自的经济基础以及相对优势,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落后地区的所有制改革,减少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增加经济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区域要素与资源的流动向高效化、合理化发展。加强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配中的积极作用。

第4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房地产;经济周期;分析

中国社科院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房地产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产业,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环境,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载体条件和重要投资环境。可见房地产业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密切性,分析房地产业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话题。

一、中小城市房地产

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数量增长了4.1倍,城市面积扩展了4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达到了36.9%。城市的扩张直接受益者就是房地产行业,中小城市房地产落后局面,蕴藏着难以预知的商机和利润。

(一)房地产公司到中小城市发展的原因

大的房地产公司在大城市寻找新开发区域很难,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使得大城市的土地变成了稀缺产品;中小城市确实需要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公司给他们带去新的住宅理念和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大的房地产公司在中小城市具有不可竞争的优势;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了更好的开疆拓地,有意识的将品牌向全国性拓展。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发展,由于大城市房地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房地产界将目光开始向不发达、可开发潜力大的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多样性、复杂性大,发展规划难度大,想要到中小城市发展的房地产商要充分考虑异地发展的困难和风险。

(二)中小城市发展房地产的问题

大房地产商在中小城市进行一些新设计的项目投资,为中小城市的房地产起到示范作用,这是一个方向。不仅对地方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能帮助中小城市走出落后的局面,改变中小城市民众的居住环境。但是,目前中国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基本不理想,住宅小区的规模都很小,合理规划和正规物业管理的小区概念没有形成。中小城市目前房地产的滞后导致了城市无特色和极大的资源浪费。中小城市不仅需要好的房产项目来支撑城市形象,改变居住环境,最关键的就是政府的合理规划。

二、城市房地产经济周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有时快有时慢,有时高有时低,这样经济总量在时间序列上总会呈现波浪式上升或下降的波动现象。这种具有不同表现特征的经济波动便会构成所谓的经济周期。这种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各种产业经济的发展,会使其出现同样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房地产业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现象。但与其他产业经济不同的是,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受着一定的外部宏观政策和内部行业经济的影响,给其波动赋予了一定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

城市房地产规模与城市竞争力的各个表现指标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房地产业规模大的城市,其竞争力也较强,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是不确定的。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会导致城市经济较快地增长。但是,若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有效需求,就会降低经济运行效率,而城市经济的低效率,也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从房地产周期的成因看,我国两次房地产周期波动均有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或房地产制度改革背景,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周期其实是典型的“政策性周期”,它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房地产周期具有显著差异。

我国房地产业既处于产业恢复期,又处于宏观经济高速成长期。在多数时段,波动并不是因为供求关系变化形成,而是由于在需求拉动之下,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引起宏观经济失调,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

三、如何理解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经济周期

我国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市场化,但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大差距。东南沿海城市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中西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弱。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城市的房地产业市场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一)加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促进良性发展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具体衡量指标中,政府分配、黑市活动、垄断程度等指标表现相对较好。从各指标纵向来看,11项指数得分中,政府分配、黑市活动、垄断程度这几个指标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得分较高,也就是70%的市场化程度以上。在公有制经济、市场健全度、诉讼保障方面,35个大中城市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大多数城市得分达到了6分,基本上达到了市场化的要求;在市场秩序、政府服务、价格管制、审批管制整体表现相对较差。指数显示虽然体现出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上的先进城市相比仍然较为落后,这意味着这几个方面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掌握规模、找准定位发展,促进良性发展

投资中小城市房地产无论是对地方经济和民众的居住理念都有好处,但是不建议大规模的建设。单位分房、私建房占据了中小城市居民住房市场的主流,另一方面房地产公司的进入中小城市多为异地投资。异地投资的风险大,但是利润的诱惑吸引着房地产商们蜂拥而至。

入驻中小城市一定要找准定位,房地产公司要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盯着管理,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盯着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土地政策。我国目前土地政策已经落入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恶性循环。宏观调控的三个不准――2004年12月份前不准批地、不准立新项目等等,都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眼下我国的土地政策急需改革,要从税制上、机制上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特别是大的房地产商到异地投资,常常受土地政策的影响。

(三)抑制炒房和空置现象,促进良性发展

大规模开发的背后,中小城市出现炒房和空置两种现象。现在的炒资已经对中小城市渗透过深。炒房和空置率的出现,其结果必然会是炒房的血本无归,空置的继续空置,最终贱卖。虽然在有规模的一二线城市里面,投资房屋其实是不错的一种赢利模式,且回报丰厚而稳固,但是在小城市尤其是经济极不发达的小城市里面就恰恰相反。中国的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眼下几乎全部依靠内需来拉动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没有非常大的外资流动和吸纳能力。

从欠发达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空置率和房价涨幅情况来看,持续近两年的房地产调控在这些城市里显然没有起到任何效应,绝大多数城市依然我行我素。宏观调控政策对此无济于事,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这个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随着我国税制的改革,一些房地产商压在手里的空房实施缴税制度。这样可能会抑制房屋空置不受限制、无偿空置等的现象。

(四)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促进良性发展

这里所说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指新建住房的交易市场,而是指住房消费的三级市场。包括一级市场(也叫增量房市场,即新建住房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也叫存量房市场,即可上市合法交易的二手房市场),三级市场(即住房租赁市场)。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级市场的房价是二级市场房价的参考及制定标准,二级市场房屋的供应量将直接影响到一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三级市场的繁荣也将影响一、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

总之,在中小城市发展房地产,有很多的经济问题需要解决和落实,科学定位、规划、投资的建设发展思路,是打破房地产市场任何不正常经济周期的关键。还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要与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相结合,房地产市场要与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相结合,房地产市场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中小城市的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何国钊,曹振良,李晟.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1996(12).

2、丁烈云.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王洋.房地产调控的宏观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05(10).

第5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对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事业的总称,它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它们大多数是与城市居民休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大局。

近年来,随着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就全国横向比较来看,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还比较落后,发展的速度较东部水平而言还显得相对缓慢。本文选择了中部三省河南、湖北、江西作为分析样本,同时选用城市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行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代表,深入研究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

二、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供给现状的总量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选取了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2001年~2006年间的数据来说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现状。具体指标为:全年日供水能力,全年公共交通运营数量。

在城市供水行业,中部三省的供水能力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河南和湖北的发展速度较快(见表1)。根据表1平均数据的情况,三省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56万吨。而全国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65.9万吨。中部三省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的增长速度。以上分析说明,中部的城市供水能力相对全国来说,还比较薄弱,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数据来源:2001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在城市公共交通业方面,中部三省的发展情况比较好,三省平均的发展速度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从2001年到2006年,三省平均公共交通运营数量的增长了5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仅增长了57%,具体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2001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对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的供给状况进行总量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还偏小,发展的速度慢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具体到中部各省份,发展的速度还很不平衡。

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的总量分析

在对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进行考察时,选取全年用水人口和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两个指标来测定和衡量。通过观察中部三省的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1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以上情况深刻表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由城镇化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对公用事业需求的增加。由于城市公用事业经营属性方面内在的矛盾性, 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制于体制方面的桎梏, 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中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

中部各省市在近几年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革城市公用事业。但是,目前的改革在总体上如何推进?具体的改革路径如何选择?本节我们通过比较东部发达地区的改革路径所依存的基础与中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拟就这些问题做深入具体的讨论。

1.东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比较和总结东部地区大量改革先例的基础上,来分析东部地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具体改革发展路径。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一般由放松管制开始,先行引进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外资。民营和外资在公用事业领域大发展势必会对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形成进一步的倒逼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了对公用事业垄断性进行市场结构重组。最后,政府主管部门在对垄断的公用事业部门进行市场化重组的基础上,对竞争化的市场进行有步骤的分类管制与协调。具体路径见图1。

应该看到,上述改革路径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体制、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首先,本地区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用事业放松进入管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其次,本地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为公用事业打破垄断结构,进行市场化重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最后,当地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务实、开放的思想观念为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中部地区应该选取的改革路径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显然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到外资经济的发展情况,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孕育水平,中部地区都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上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改革路径并不完全适合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事实上,中部各个省份也根据这个改革路径,在城市公用事业的局部行业进行了放松市场管制和吸引外资的改革。但是,实际引进资本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我们用中部三省2002年~2006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见表4)

数据来源:2002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3年,在全国进行公用事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中部的改革也随之展开。但是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部各省的公用事业投融资额并未出现大幅上升。从三省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比例可见中部地区在对城市公用事业放松进入管制的基础上,并未出现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外资大举进入的情况,这给中部地区进一步对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结构重组并未造成事实上的倒逼。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东部地区的改革路径不适合中部照搬。

通过上面的分析,作者在借鉴东部地区改革路径的前提下,并结合中部地区公用事业改革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及中部经济情况的特点,提出以下改革路径,具体见图2。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中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什么第一步要对城市公用事业的垄断结构进行市场化重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部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由于中部地区城市公用事业这个垄断性产业由一家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企业主导的情况下,新企业很难进入和中部地区缺乏大量的外部闲置资金来助推公用事业改革。因此,如果不首先对公用事业的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而直接去放松进入管制,引入外部资金,那么这种改革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公用事业改革陷入“启而不动”、“推而不行”的状态,并最终导致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脚步的缓慢。

3.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垄断结构的市场化重组的具体步骤

为提高所讨论问题的集中性,我们以城市供水和供气两个产业为例来分析如何对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重组。城市供水和供气都由水和气的生产、管道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和气的销售等三大部分组成。因此,在进行市场化重组之前,必须对它们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性质进行考察,以期针对不同的产业性质,采取不同的重组政策。它们各个环节的市场结构性质见表5。

重组公用事业这种垂直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环节分离,由不同的企业来承担。自来水和燃气设备的生产和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竞争性业务,中部各省完全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当地的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投标。从而来选择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企业。

自来水和燃气的生产和自来水和燃气的销售业务分别处在管网的两端,而且都属于潜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于这两个环节可以实行横向分割,由多家企业竞争性生产,实行“竞价上网”。这样,自来水和燃气网络输送企业就可以不但在需求环节上选择采购成本价格较低生产企业,而且在供给环节上选择服务质量较好、收费较低的销售供应企业。

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不但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的步伐,而且落后于本地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总体而言,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目前的情况下,中部各省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可行的改革路径。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下大力气推进公用事业垄断市场结构的重组,彻底打破陈旧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惟有这样,才能迎来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大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钰林:对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探讨[J].中华建设,2006(10)

[2]BOT项目筹化与操作注意事项――以南昌自来水六厂B厂BOT项目为例[N].中国建设报,2006.12.5

[3]河南经济体制改革进展之五: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DB/OL].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2007.2.1

[4]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

第6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经济特区,特区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试验,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可以概括为从“特区(试验)”到“推广(示范)”的路径:从1980年最早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2005年和2006年先后批准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07年批准重庆、成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长株潭为“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试验区”。随着中国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特区在演进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特区最先发展了起来,为全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同时也会最先经历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最先面对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方面的问题,比如,收入差距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的人口、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特区率先面对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也就为全国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经验。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特区存在的意义: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些区域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以减少全国处理这些问题的成本费用。因此,我们要结合发展阶段的演进来看特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新的意义――特区将不再仅仅具有率先发展经济的功能,也将具有率先发展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等各各方面的功能。

因此,在新的阶段,特区还将继续承担着发展和改革的新使命,特区仍然是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尤其是在政治、行政、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探出一条路子。中国改革的目标远未达到,特区试验出的成功模式仍将成为其他地区改革的“参照系”。

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深圳特区发展的总目标是“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其中公共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生态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城市硬件的管理水平是考量政府治理能力的核心内容。在当前和未来,深圳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迅速破解有城市化率而没有对应的城市化质量的问题,如何以现代化理念实现城市硬件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实现城市各种功能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保障现代城市的有序运行。

深圳城市硬件管理的理性思考:三个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18%的上升到47.3%,并已进入峰速城市化阶段。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城市化率在2008年已经达到100%,但在城市硬件管理方面却存在明显缺陷,如何改进?首先需要科学的理性思考。总体来说,深圳在城市硬件管理中面临三个选择:

选择一:深圳应该是按照大城市管理还是小城市管理?

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倒挂使得深圳不得不面临“被大城市”的现实。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管理一个400万人口的城市和管理一个1400万人口的城市,从管理难度、服务提供需求都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因“一市两法”带来的半城市化现象严重,使特区内、外形成两重天的巨大反差。我们认为,未来深圳应该从“大城市”的现实出发应对城市管理,根据实际需求量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

选择二: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还是市场调节?

深圳比较早地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主要着眼点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企业治理,即通过引进外部资源(资本、技术、管理),弥补弱势要素(资本、技术、知识)的不足,获取资本和企业流入带来的知识增量和“外溢效应”,短期目标是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供给,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对于城市准公共品究竟由谁供给,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认为,因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而带来的城市公用事业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激化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考虑到现实情况,多元供给机制是符合现实需求的。

选择三:是由企业自治、分散管理还是统一监管?

现实的情况是,城市硬件缺乏规划、发展及监管的清晰目标;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或者缺位;监管架构不合理,监管手段技术性差。公用事业企业自治,各行业主管局分散管理,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基本运行必需品,缺乏统一规划、协同,对于公用事业所具有的公共性缺乏有效的监管,鉴于行业的特殊性,统一监管势在必行。

城市硬件管理的两个政策着力点:供给与监管

从国际城市化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看,城市硬件管理的政策着力点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是如何供给,二是如何监管。

在供给方面:城市硬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多是准公共品,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新时期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影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和城市规模急速膨胀。城市硬件产品供给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核心内容。

当前正值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阶段。政府的一项责任是,通过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改革成果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具体而言,政府可以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形成不同的主体组合,使得供给的模式多样化,创新城市硬件产品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城市治理调节器的效用。

在监管方面,准公共品供给涉及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公共财政越来越大,政府掌握分配的资源越来越大,利益制衡和反腐败的问题越来越重要。政府在城市硬件管理中兼具的另一项责任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公平。

供给主体多元化后,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公共政策的落实需要政府的监管。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后,消费者要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运营商要维护其资产收益而获得垄断利润,政府必然要承担“长线责任”。

而监管的目标在于平衡政府、运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实际上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它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领域,与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及城市政府的目标取向密切相关。

三个对策建议

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硬件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资产的预算和投入、运营的模式的选择以及市场监管的制度安排等。而任何一方面的公共品和公用品的供给,都是一个具有高度系统性、与其他方面高度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不可能

“独善其身”;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改善,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子系统相应的配合与调整。因此,城市系统管理的改善,要求有高度的统一性、协调性,不能由一个部门各自为政、单独完成,而需要由城市最高管理者进行集权式的统一调度、统一协调。

为此,我们建议:首先,由政府最高领导直接统筹城市治理系统的改革与完善,打破各子系统各自为政的模式,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年)集中治理某一方面的公共服务系统,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整治,加以完善;一个方面接一个方面逐步展开,用5年的时间初步实现各子系统在大系统内的协同运行。

其次,实施多元化供给。对于城市硬件供给的不同主体组合安排,有各自的作用空间与边界条件,同时必须配套与之对应的监管架构与制度安排。具体说,对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导,并尽可能保持基础设施的公有性质,同时采用市场化的委托经营的方式,提高运营效率与运营质量。对于一般性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加快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产权多元化,核心是通过民营化引入竞争,形成以现代企业为治理基础的多元产权结构。当然,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三,实行统一化监管。成立城市硬件规划与监管中心,强调管理和监管分离,建立城市硬件第三方规划与监管支持体系,由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支持机构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益目标提供相应的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硬件公众监督委员会,加强社会力量对城市硬件的监管;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实现监管与市场化的合理匹配。完善监管的制度建设,将竞争制度、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引入管理审计方法,通过全流程成本分解及计量关系确定,建立价格调节联动机制,实现监管的合理有效。

深圳有条件先行先试

第7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关键词: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财政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引言

我国国有非营利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是承担一定社会职责的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党的十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指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营管理核心之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财务状况,乃至医院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如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单一账户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集中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等,以预算改革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形成。但是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财政预算改革背景下的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二、医院面临环境的巨大变化为财政预算管理提出了挑战

1.外部环境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正在逐步把一部分医疗卫生的相关职能推向社会,随之而来的就是医院的财政拨款的比例逐年降低,医院发展的资金必须依靠业务创收或银行贷款来解决;其次,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步伐加快也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比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的结合。在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后,患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医院和医生,这样就会造成医疗行业的竞争加剧,各个医院服务质量的好坏、医疗质量的提升以及医疗水平高低等方面都要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出现;再次,医疗体制的改革致使各种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外的医疗服务机构入驻,使得医疗行业的竞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惨烈。

2.内部环境

首先是医院的发展资金存在短缺。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患者治病带来了较高的要求,医院要不断整合、维修,新建住院大楼、候诊室、急诊室或添置更换120救护车等设施;同时,医疗器械更新改造速度加快,国产的设备已不能满足需求,一些高端设施要从国外引进,一般的设施要几千万的资金,医院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其次是资源管理中有些设备闲置浪费严重,而另一方面,一线临床科室千方百计地去购置设备,这些都会给医院造成无形的损失。再次是医疗机构的增多使国有医院的就诊人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医生的频繁“走穴”,为医院的管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以上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进一步阻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3.财政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

医院预算是部门预算中的“单位预算”,政府的财政预算改革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医院的经营资金都是来源于两个部分:财政拨款和自主经营所得。财政拨款(含人员支出、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医疗创收部分实行自收自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国有医院由过去的政府附属机构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的市场经济体——自主办医院的法人实体,资金来源渠道由过去的单纯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且随着医疗卫生系统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财政拨款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在降低。如何积极筹集资金,提高资源的配置水平和效率,成为医院内部关注的热点,也是迫使医院需重视和加强医院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内在原因。

三、医院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1.财政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财政预算现状令人堪忧,财政预算管理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才编制预算,是作为医院向财政申请经费的一种手段,没有将财政预算管理纳入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之中。有些医院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且相关的责任不很明确,比如:缺乏相应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也不能很好的实施财政预算编制、预算的执行以及财政预算的绩效考核等项工作,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无法追踪管理,导致医院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由于财政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而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

2.财政预算编制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是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增量预算法来编制预算,即使有医院采用的是零基预算方法,也是为了应付上级财政部门的检查,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增量预算法的优势是运作简单、操作性强,但其中的弊端也凸显出来。比如,增量预算法的运用要取决于一个基数问题,通过多年的运用,这个基数是否合理也值得商榷,长期的预算套预算,那么将使本年度核定的支出与实际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该预算方法的科学性不高,用这种方法确定财政收支规模不能与医院的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医疗行业的环境变化也不能很好的预计和考虑,造成与医院的实际需求脱节,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预算管理对医院的资金控制。

3.财政预算的编制数虚高

一些医院在财政项目支出的申报中,往往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采取高套定额标准、增大项目管理经费、虚增工程量等手段,尽量将经费需求扩大,从而导致虚大部分的资金挤占了有限的预算盘子,减低预算编制的效率。

4.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医院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医院管理层特别是高层领导忙于处理经营过程中的日常事务而无暇顾及关系医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目前,一些医院的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等所有信息都是通过手工上报的方法来实现,预算管理信息不充分,分析结果不及时,无法达到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有效把握,这也是现行的、传统的手工预算结果。另外,手工预算过程处理耗时长,容易产生错误,预算编制的时间跨度长,成本大。结合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医院预算管理就显得相对落后,预算管理信息化观念落后,降低了工作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实际上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财政预算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管。

四、加强医院财政预算管理的措施

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财政专户管理等财政改革政策对医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要求,医院作为面向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应以医院为一个预算整体,建立财政预算管理的新框架,既要满足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又要实现预算资源的有效配置。

1.转变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识

为满足财政预算管理新框架的要求,应成立专门的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的成员由主管财务的副院长、财务部部长、各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预算委员会设置预算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办公室专业人员应具有比较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医院有关预算制度和实施细则,并按照财政预算要求进行编制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并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固定预算和相配套的中长期滚动预算。

2.细化预算编制内容

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侧重点是反映和细化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因此,各医院在编制“一上”、“二上”预算时,支出预算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结构和口径进行编制和填报,即按“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四大类进行归集。

医院财务部门在组织预算申报工作时,一方面,向上填报“一上”预算时,必须通过软件内置的细化预算科目进行填报;另一方面,向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布置任务,下发预算编制通知书时,通知书上仅要求以项目为单位列出详细计划和资金额度,但是并没有按照财政部门预算细化的支出科目要求进行申报,以往的财政预算项目中,财务部门只要求经费使用单位上报预算年度的支出总额和使用计划,并没有要求其按人员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口径进行上报,从而导致了实际执行与上报预算的脱节。因此,财务部门在每年的布置“一上”预算工作时,除了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做好预算的编制和按时上报外,必须认真领会财政编制预算细化科目的要求,改进预算编制通知书和业务管理流程,承上启下,上报的财政预算不仅要符合部门预算的要求,医院内各经费项目的申报也必须按部门预算细化科目的要求进行申报。

3.推行“零基预算法”,增强预算的准确性

在复杂多变、倡导创新的医院财务管理环境下,零基预算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修订并明确医院财政预算的编制程序,对财政预算的编制时间、编制主体、内容要求、审查环节、法律责任等方面应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以保证财政预算编制高效、合法、有序地进行,重点明确“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虽然目前医院预算的编制仍或多或少带有“基数法”色彩,但零基预算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它对细化预算支出、增加预算透明度、提高支出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相对“基数法”的优点,是医院预算制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零基预算的最大特点是一切支出从零开始,体现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消除“基数法”下支出只增不减的恶性循环。对一些职能比较复杂的部门,如各一线临床科室的科研业务单位的公用经费,可在经费项目划分和新预算框架下,常规性项目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常规性专项和一次性专项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

4.加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很难想象,目前医院财政预算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上是靠手工完成的,没有建立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也没有专门的集成软件,没有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作为评价的基础,自评、审核、评分等一系列流程工作,最多就是利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表格处理和简单的数据统计,专业的数理统计、数据建模等软件很少用到。这种状况给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入造成很大困难,也给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的评价方法的实施造成技术上的困难。

因此,由财政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各医院积极参与,进行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价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把基础数据、历史资料、对未来的预测信息及绩效评价的工作信息(如医院发展目标、财政预算支出数据、实施进展情况、效果影响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按时更新,确保信息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协调性,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反映出医院财政收支的实际收效情况。

五、结束语

加强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的财政预算管理,能够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相信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发展,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的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一定会趋于规范化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华.谈行政单位财政预算的执行机制[J].现代商业,2012(18).

[2]余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国外资,2012(4).

[3]于长富.浅析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6).

[4]林琦.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J].中国检验检疫,2012(1).

第8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是各级地方政府主要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内部、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债务问题,使政府负债。下文将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债务的基本原因入手,结合时展要求,提出几点解决方式,旨在提升风险防范质量,促使地方政府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出现原因

常见的政府性债务通常都是由下述两方面导致的;首先是地方政府的直接负债,包含了中央地方债以及上级财政借款等。其次是通过地方政府来设立融资平台公司,形成间接负债模式,包含了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债券等形式的借款。其中后者主要是政府性债务,占总债务的60%左右。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地方的政府都掌握较多的优质资产资源,囊括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多种模式,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这些资产资源也在不断的升值。土地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升值最为明显的, 因为受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各地区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政府日常资源来源的主要部分。如果不能自主发债,各地区的政府都会通过市场化的模式来运行,对资产进行整合,并通过公司为平台实现金融借款。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地方政府不仅要对城市进行管理,还要保证城市经济高速发展, 所以必须以不断融入资本的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但是高速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紧缺的政府财政形成鲜明的对比,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都难以独立承担这部分资金,所以整体上缺口是比较大的。“经济主导发展”政策的产生,明确了地方政府施政目标和纲领,常见的投资、出口与内需经济发展模式中,大部分政府都会选择投资,并且投资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式。各地区近年来都构建了政府官员激励考核机制,将GDP的增长作为主要评断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加重了政府的举债需求,所以城镇化的不断发发展也是导致政府投资冲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范方式

因为当前时代背景比较特殊,所以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形成政府性债务。因为存在制度和市场化方面的缺陷,所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很容易导致区域性债务风险和财政金融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会成为各地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要素,所以政府的管理层工作人员必须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关注,通过各种方式规范政府债务。

1.通过各种方式转变地方投资融资改革模式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顶层设计政策框架影响下,不断根据时展要求来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政府投资、融资改革制度,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下财权、事权不明确或是不匹配的情况。从公正的角度来处理政府和市场、公益和营利之间的关系,科学的引导政府进行投资,保证投资顺应国家主体发展方向。秉承经济增长原则来调整地方政府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将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合理调控地方债务机制,提升地方政府债务行为规范性。

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相互适应的日常运行机制,对财税分级结构进行调整,拓展地方在政府财政方面的收入,并时刻以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及可持续性为基本工作目的。因为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所以要根据社会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科学的应对债务风险问题,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对地方财政预算经营以及相关制度的执行进行强化,提升预算制度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根据地方政府发展实况编制长期投资以及融资战略,从投资需求方面入手,明确融资以及负债的程度,保证流动资产和负债相互平衡,进而促使地方政府经济正常发展。

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的方式来加速政府职能转变速度,打破传统的以GDP为主的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模式,并从传统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中走出来,转变政府产业结构,将节能环保以及绿色GDP理念融入到政府日常工作中,将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指标归纳到综合评价体系当中,并通过科学化的地方政府投资融资需求来拉动政府经济发展。政府应当规范举债行为,提升举债的合理性。部分地区的政府制度存在缺陷,导致金融举债不科学。此时中央应当对地方政府举债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其举债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政府方面也应当制定科学化的举债审批流程以及管理权限,保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是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方向的,促进国家整体发展。

2.构建债务风险预期管理

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政府情况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对于平台公司的筹划,提升债务统一管控力度。转变传统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债务多头管理以及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地方财政以及审计等部门来组建债务管理协调部门,将一些与政府债务相关的人纳入到日常规划管理中,实现动态监测以及动态统计。全面整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市场化资源整合模式。以国务院的政策为基本导向,针对当前表常见的管理混乱且市场运转不规范的企业,将这部分未来发展前景不理想的企业进行整顿,全面发挥政府资源优化整合的优势,使其在资产兼并和资产重组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经济规模以及财政收入情况来评估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可能面对的债务风险,实现均衡发展。其次要构建适应当地政府的风险预警机制,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构建规范化的地方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让权威部门对制度进行统一化,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提升金融稳定性及提升市场信誉的方式。政府方面要不断的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优化债务组合等方式提升政府融资效率。从传统的银行贷款工作模式中走出来,大力利用政策导向和各种市场工具等,不断的完善信用评级体系与风险定价机制,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实现直接融资,进而调整融资结构, 不断的优化政府的债务组合,减少融资成本多元化格局。根据不同地区政府情况来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打造科学化的预警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基础上,以科学化的模式拟定债务规范安全线与风险指控范围,便于对各地区债务风险和偿还能力进行明确,为化解债务风险提供依据。最后要完善地方债务约束机制,受到国有资本经营预体制框架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构建地方债务财政预算约束机制的方式来防范风险。与此同时,为了尽量控制违约风险,可以以当前存量债务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债务进行年度预算安排以及政府结余估算,尽量让债务规模与风险程度相匹配,构建债务专项资金,保持资金稳定增长,规避各种突发性的债务风险。

3.打造规范化融资平台

首先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整合,按照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及导向,对管理混乱且市场运作不规范的平台公司进行整顿,到期依然不达标的公司正式取缔,提升市场清理力度。最大化发挥地方政府资源优化整合以及资产兼并组织领导作用。

其次通过优化平台公司、提升资产质量等方式来提升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地方政府需要全面盘活国有的存量资产,并将优质资产以及经营性资产融入到平台公司内部,提升国有存量资产市场的实际经营效率。如果发现负债率高且资金状况不良的平台公司,需要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融入优质资产资源,进而提升平台的债务风险应对能力,使资产和债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从近年来地方债务的使用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地方债务都是用在投资商的,在运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增量资产,合理的利用这部分在呢改良资产可以使平台公司更加健康的发展。

第9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由家村・大连软件园是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缩影。服务外包,这一最近10年才新兴而起的产业,改变了大连,甚至正在改变中国。

让大连声名鹊起的两本书

当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迎来又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新机遇。而这一次,大连赢得了先机。

也许很多年以后,人们会发现,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业是伴随着两部书声名鹊起的。一部是2005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这部当年经济界的“圣经”中,美国人因为发现了“中国的班加罗尔”而震惊:大连不仅在中国很出色,“摆在硅谷也会十分抢眼”,大连的软件产业最有可能成为中国软件走向世界的代表。《世界是平的》让世界看到,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经济新力量正在大连崛起。

另一部书是2008年出版的《超越中国制造――软件领军城市大连的崛起》。这一年是大连软件业快速发展的第10个年头,这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深沉思考的一年。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成就了国人的骄傲,而现在带来的却是反思。这不只是因为大量的“中国制造”技术水准、盈利能力和环境承受力低,更在于中国正面临着产业发展方向的抉择。

当现代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掀起全球产业转移的“第二波”时,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的中国该如何选择今后的路径?在这部书中,大连给出了漂亮的回答:超越中国制造,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业。循此思路,大连在短短的10年间奇迹般地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

成就“软件名城”,大连堪称奇迹。这座风光秀美、蓝天碧海的城市,在中国经济的队列里绝对是“重量级”选手。时至今日,大连的石化、造船、机车、机床、汽车零部件、冷冻设备、精密轴承等生产规模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但即使在重工业最辉煌的年代,大连都没有停止对未来的思考:大连究竟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超越制造业的战略选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连就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这是基于大连的实际,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市长夏德仁说。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大连已经意识到,本着向历史负责、向未来负责的态度,大连必须当“环境楷模”――使资源消耗从自然资源的消耗转向人力资源的消耗,逐步摆脱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摆脱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减重”,这是10年来横亘在大连经济面前的一道难题。超越制造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智慧。大连“向外看准世界,向内看清自己”,以超前的眼光和魄力,选择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信息产业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温州人的鞋走遍世界的角落,当海尔的家电卖到五大洲,那些经济界的巨人――世界500强企业正在全世界物色新的落脚点――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使“One world,One office”(同一个世界,同一间办公室)成为新的浪潮。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一次跻身全球产业链重要环节的机遇。”夏德仁说。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高达70%以上,而制造业比重则降至10%左右。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已经接近尾声,而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高达50%以上。

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进步和对外扩散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将配套的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甚至部分研发活动等,通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外转移,项目外包日益成为主流方式。这些新兴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培育发展自己的配套企业和产业。

“官助民办”模式创新

“官助民办”是大连软件产业发展的一大创新成果。

1998年,大连软件园奠基,但建软件园的钱从哪里来,软件园又该怎么管理成为当时最大的难题。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软件业将为大连带来未来的荣耀,但摆在面前的却是一道道现实的难题。“我们研究了一个‘官助民办’的方案,即由政府给牌子、给政策,具体的投资与运营,则交给企业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作。”时隔多年后,市长夏德仁回忆说。

在这位有着深厚经济学背景的市长眼中,孙荫环和刘积仁的“由家村产业基地”与他所酝酿的“大连软件园”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两位企业家的勇气与胸怀,也让夏德仁非常欣赏――此后的10年里,刘积仁一直是与大连联系最密切的企业家,他的东软甚至被看作是“大连自己的企业”;在此后的很多场合,夏德仁不止一次地说,大连软件业的发展,孙荫环做出了重要贡献,孙荫环也因为做好了中国第一个“官助民办”模式的软件园,入围2007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1998年6月28日,大连软件园奠基;翌年7月25日,举办开园庆典。大连软件园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实行“官助民办”体制的软件园区。这一体制上的创举曾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上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年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怎样做才是“有效政府”、“有限政府”?有形的手又该怎样通过无形的手发挥作用?“官助民办”的软件园成为了中国经济界甚至理论界研究的样板。

尽管窗外有风声有雨声,但在争议和争论中,软件园却沿着自己的轨迹一天天成长。“我们一直认为‘官助民办’的体制是大连软件园最大优势,是软件园能够迅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炜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今,软件园已建设了48万平米写字楼、32万平米教学设施和30万平米生活配套设施,初步成为一个“产业、人、环境”协调发展的“软件社区”。目前,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50多家,超过全市软件企业总数的一半,其中95%以上的企业是2000年以后的新注册企业,外资企业

则100%都是新增加企业。大连软件园已经成为国内软件出口额最大、外资企业比例最高的园区。“过去我们讲‘官助民办’,总有人露出怀疑的目光;现在,各地争着抢着拉我们去讲。”高炜说。这位“空中飞人”,正忙着在中国各地复制软件园的“大连模式”。

大连软件园的成功运营,留下了一笔改革创新的宝贵财富。2003年开始,市政府着手规划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官助民办”被继续发扬光大。大连软件园腾飞软件园区由亿达集团与新加坡腾飞集团合资建设,黄泥川大连・天地软件园是亿达集团与香港瑞安集团共同投资……按照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的总体规划,这里将建设完成一个总面积为390万平方米的国际水准的“软件社区”。

产业一小步 城市一大步

“抓住新的机遇,成就了爱尔兰香农、印度班加罗尔。我们想成为下一个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的全球新领军城市。”2007年6月第五届中国软交会上,大连市首次确立目标。而3个月后,国务院总理在大连视察软件企业时提出的希望让大连感到自己的“野心”还是太小:“要争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大连有足够的自信实现这些目标。1998年以来的10年,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业销售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5亿元,总量增长了10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8.2%;软件出口从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7.2亿美元,增长了74倍;软件企业从1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7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从当时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

10年里,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0.38%提高到2007年的4.81%,增长了4.43个百分点;软件外包收入每增加1亿美元,带动就业3624人;每增加一个软件从业者,拉动相关行业5人就业。在大连,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软件和服务外包业这样争气:3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大连;全球前十大计算机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提供商中的6家在大连开展业务;大连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的城市;在IDC全球外包交付指数报告中,大连名列中国第1位、世界第5位。

10年里,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不知不觉间已改变了大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软件业的崛起,在重工业为主的大连经济中培育起新的“绿色支柱”。这是一组来自大连高新区的数字比较: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其投入产出比是传统工业的3倍,即每平方公里土地,信息产业产出效益为270.3亿元,传统产业为90.1亿元。信息产业耗能只有传统工业的1/5,实现万元产值,信息产业消耗0.0203吨标准煤,传统产业消耗0.1089吨。信息产业对直接就业的贡献是传统工业的1.3倍。

软件业的崛起同时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为大连造就了新型工业化的脊梁。大连是国内最早开展企业信息化的城市,迄今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了生产流程和管理业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大连是我国重要的高档机床数控系统研发基地,“大连创造”为中国机床装上“中国芯”。大连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数字电视发射与演播系统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打印机墨盒生产基地、最大的彩枪基地。正是因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大连敢于响亮地喊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