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人口流动新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流动新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口流动新趋势

第1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关键词:人口流动新趋势;机遇;挑战

山东省曹县坚持“三化互动、良性循环,城镇化先行、率先突破,错时错位错序发展”战略不动摇,高位推进大开发、大建设、大配套、大聚集、大管理,努力将曹县打造成为特色之城、精品之城、和谐之城,为流动人口提高优质服务。

一、坚持科学定位,推进城市建设

(一)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定位城市。根据曹县现有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等特点,深入研究城市功能和区域角色,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定位城市发展目标,加速推进城市建设。

1、外出学习,解放思想。连续三年在春节过后,由县委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江苏沭阳、沛县、宿迁、张家港、江阴等地考察学习,围绕提前拟定的题目,与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学习、对流、对口座谈。

2、创新理念,谋划思路。确立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良性循环,城镇化先行,错时错位错序发展”战略,明确了“南延北扩、东进西拓”的城市发展思路和推进城市“一体两翼”建设的发展目标,确保了“一年一大步、三年新城建设初具规模、五年大变样”,努力把曹县建设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生态园林城市”。

3、高点规划,科学定位。注重城市整体功能定位的优化,编制完成了城区控制性详规、村镇体系规划等14项规划,实施了城市供排水、水系、供热、供气、环卫、公交等10个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使城市详规与总规相衔接、相配套,城区规划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

(二)坚持整体推进,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创新举措,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1、推进项目建设。落实“一线工作法”,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建设指挥部、1名责任县级领导、1名责任人、3-5名工作人员”的城市建设项目大推进机制,全力帮助投资商协调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手续办理、落地建设、房屋预售等各个环节遇到的难题。对40个投资过5亿元的三产服务业项目、20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行“一月一观摩、一月一奖惩”,坚持每月15号县内集中观摩,以当月完成工程量为标准评定位次,分别评出前10名和前5名,授予流动红旗一面;评出三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后5名、后3名,给予流动黄旗一面,并全县公示。建立健全未落实工作问责制度,将重点城建工程项目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每月1号由县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现场督查情况,召开未落实工作大督查情况通报会,对未完成月计划进度的公开曝光、公开批评、公开问责,制定整改措施,承诺完成时限。

2、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倡树“十大正气”,抓好舆论引导,大力营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落实政府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坚决杜绝“两边办”和“体外循环”。建立“限时办结、超时默许”、“第二公章”审批等制度,超时不办、超时不批的,相当于默许、通过了有关手续的办理,出现问题由责任单位全权负责。按照“办成、办好、办快”的理念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明确项目指挥部人员代替客商具体办理各类手续、事项,形成“体制内帮办”的内部循环体系。坚持和完善职能部门进企业检查、收费、罚款报批备案制,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加大纠风治乱和破坏环境案件查处力度,狠抓干部作风转变,严厉问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3、实施和谐搬迁。坚持依法搬迁、阳光搬迁、和谐搬迁、有情搬迁,实施城市搬迁“十百千万”工程,成立十个重点项目片区搬迁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从县直机关中选出100个正副科级单位,深入到各个项目区做搬迁动员工作;抽调1000名干部职工下沉到搬迁第一线,去年全县搬迁11230户、230万平方米,无一人因此发生上访现象。

4、搞好基础配套。抓好商务中心、幸福广场、五馆一中心等12项城市配套重点工程建设,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大力实施路网提升工程,确保完成总长36.9公里的鸭绿江路、嘉陵江路、山东南路等18条道路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确保完成城市供热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城市亮化等6项重点工程建设。

(三)坚持政策激励,促进房屋销售。

曹县鼓励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进城就业创业,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采取“反弹琵琶”以销促建,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基本建成菏泽市第二大城市,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1、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全县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进城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县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进城就业创业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办公室,通过“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方式,统筹做好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居住、就业创业服务协调工作。

2、大力宣传引导。通过县电视台、新曹县报、中国曹县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进城就业创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组织宣传队,进村入户,通过发放明白纸、现场解读、算账对比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搞好咨询服务。去年古历十月份,曹县以“千年古县、现代商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物资文化交流大会(十月大会),是该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投入最大、展销面最广、内容最丰富、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涵盖事关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购、娱等各个方面,吸引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进城落户居住,引导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创业。

3、搞好后续服务。认真落实外来人口和农民进城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在契税奖励、户口迁移、就业创业、子女上学和就医等方面提供方便,为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员进城购房搞好后续服务。

(四)坚持打造特色,提高城市品味。

曹县将生态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贯穿城市建设的始终。围绕全县城市总体规划,精心做好城市绿地、水系修建性规划,彰显工业聚集、文化教育、行政服务、商贸物流、生态园林组团特色。一是抓好“三河六岸”工程建设。按照“缝合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级、打造城市名片”的区域发展目标,高标准规划设计“三河六岸”环城水系,营造东顺河、太行堤河、四季河三河并流,古今交融、天人合一的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充分展现“大水面、大绿地、大湿地、大空间”,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景观优势、竞争优势,使之成为展示曹县历史积淀、发展新貌、人文风情的重要名片。二是抓好环城生态林带建设。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县规划新城区100平方公里,沿新城区规划外环路,建设环绕城区的总长度52公里、厚度200米的生态防护林带16000亩,其中新增造林面积1万多亩,努力提高县城绿化水平,优化、美化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全面提升城市品味。

(五)坚持精细理念,加强城市管理。

加快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三城同创”步伐,健全“人性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机制,下大力推进城市经营、环卫、绿化、亮化、供水、市容市貌、房地产销售、物业、城市交通、建筑市场等十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深入开展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广告牌匾与夜景亮化、建筑渣土、户外经营、生活废弃物处置等“十大行动”,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每一个片区、每一条绿化带都明确责任人、责任目标,真正实现全方位无缝隙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管理,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魅力城市。

二、曹县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生存空间的萎缩。曹县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历史新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流动随迁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到来。十年间,曹县城市人口有了较大涨幅的增长,城市居民们势必深刻感受到城市拥挤导致的生存空间萎缩感。例如,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马路上的堵车现象日益增多,医院里的就医等待时间日益变长,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日益短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地理面积本就不大的曹县容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及人均城市生存空间日益减少。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面对着日益萎缩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将不断降低,紧张、压抑、焦虑等各种情绪问题将会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阻碍曹县社会进步和市民全面发展的重大因素。

(二)和谐稳定的影响。人口流动新趋势下,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曹县社会氛围的和谐稳定。在流入曹县的外来人口群体中,必然有一部分人的文化素养较为低下或法制观念较为薄弱,或者缺乏城市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不能以文明市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或者无法真正地融入曹县这座城市,在个人自我满足和城市发展服务方面难以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和对接线,个人的日常言行扰乱了社会的和谐氛围,城市的文明风貌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近年来,曹县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四成左右,且有不断增加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许多的治安乱点,抢劫、盗窃、诈骗等侵犯公私财产权利的案件增多,流窜作案的动态化特征明显。当前,曹县上下正在大力实施建设战略,社会氛围的和谐稳定既是曹县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为曹县的经济建设和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外来人口的增加既为曹县的经济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威胁因素。

(三)社会管理的滞后。提供量足质优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承担的基本管理职责之一,但是这项工作的落实是基于现有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设施。面对着日益增多的新型外来流动人口,政府虽然尽力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但是囿于现实的困难或者制度的困境,政府的管理对策也许不够有效和迅速。曹县的经济社会建设吸引了大量新型外来人口的到来,但是与其相关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子女就学考试制度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地修订和完善,否则将严重削弱广大外来人口服务曹县、建设曹县的积极性。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短缺难以在短时间之内予以有效解决,亟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转变工作思路、提升工作理念、改进工作规划、强化工作实效,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行管理之责、做服务之事,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户籍迁移、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前瞻性、覆盖性和及时性,为包括广大新型流动人口在内的全体曹县市民提高更为优质的社会管理服务,尽可能扭转社会管理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现实困局。

三、曹县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知识的更新。曹县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为曹县的整体知识更新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曹县的“三大名称”建设步伐、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曹县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及时更新,需要快速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前沿成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能进步。曹县的医药研发、新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需要频繁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持续的人才投入。随着曹县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医药、金融、化工、光电、机械、管理等领域高层次技术和服务人才的大量流入曹县,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曹县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为曹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曹县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更新保障。

(二)产业的带动。曹县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为曹县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新时期的曹县人口流动是曹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曹县各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首先,高层次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对曹县高档住宅、高等教育、优质医疗、个人金融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贡献和收入水平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的更多要求,这也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带动力。家庭附属人员的随同流动为曹县的教育、养老、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历史机遇,曹县将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学生就学、老人照料以及人员就业的要求。服务性人口流动的出现,对于曹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以及各种各类服务性产品的提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性人口的大量流入为曹县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各种服务技能的培训需求,促进了相关培训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的改善。曹县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将对曹县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改善带来巨大的内生推动力。曹县地处鲁西南,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一直以来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难以企及胶东半岛。如今,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曹县,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强劲的消费潜力,对于优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休闲以及家政管理等的服务需求将会出现迅猛的增长。随迁式人口的大量到来,对曹县基础教育、养老服务、就业指导与培训、妇幼保健、社区管理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流动人口的出现,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将产生更多的需求。人口流动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随迁式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大量出现,对曹县尚不完善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带来极大的改善空间和升级需求,这给曹县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曹县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将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改进工作,满足流动人口以及全体市民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第2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交通运输;五大功能区

党的十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以“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重庆经过直辖十七年的发展,城镇化已取得一系列进展,进入了集群发展、加速发展、提档升级的重要阶段。交通运输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先期谋划、提前思考交通运输发展对策。

1 城镇化与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我国城镇化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曾静康等分析了城市布局形态与交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出行方式在各个城镇化阶段中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的发展模式和重视大运量公交的建设等建议。张铭真探讨了郑州市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在历史演化中的动态过程,综合分析了二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两者协调优化提出了相应对策。李铁从交通与区域发展、交通与服务业发展、交通与城市成本、交通与房地产、交通资源配置与市场、交通配置标准与城市发展、交通港站与城市发展七方面论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的关系。

2 重庆交通运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趋势

根据我市《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渝委发〔2012〕23号),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研究显示,城镇居民的出行频率是农村居民的8~9 倍,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农村居民的3.7倍。人口聚集特征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将推动交通运输需求、供给总量提速调整,未来全市交通运输将呈现“功能定位多样、区域流动提速、片区辐射增强、镇乡覆盖扩展、城市需求增量”五大发展新趋势:

一是功能定位多样――城镇交通差异化发展特征凸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聚散结合的城市群”发展方式,使大、中、小城镇以及城市连接带呈现差异化的交通功能需求。根据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市800万人口特大城市1个,50万人口城市5个,20万人口城市10个,10万人口城市16个。人口聚集特征的变化将显著影响交通需求、供给分配,形成大城市及中心城市间差异化的交通需求。

二是区域流动提速――通道干线流量快速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城际间的经济社会往来将快速增加,随之带动运输通道干线的交通出行密度、频率、流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2013年主城区21个对外道口日交通流量已达到32.4万PCU;其中,渝武高速、渝湘高速、成渝环线交通流量年增长量以1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加。

三是片区辐射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功能不断强化。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等6个离散性中心城市在与各大城市群联系的同时,其人口聚集、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中心功能不断强化,迫切需要发挥其对外开放引领和对周边地区产业传递、交通联系、服务分担等重要功能,区域中心城市的客货流组织功能将不断得到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将不断增强。

四是镇乡覆盖扩展――中小城镇客运服务加快提档升级。中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是城市产业、文明、文化向乡村辐射的基地。随着人口、产业聚集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中小城镇区域交通运输覆盖深度和网络化需求更加迫切。

五是城市需求增量――主城区交通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高度集聚的向心交通需求将加剧中心城区交通负荷,城市出入口、重要集散点周边交通拥堵加剧,交通需求管理的要求大为增加。2013年,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99万辆,同比增长6.1%,而城市道路资源仅增加58公里。主城区内环以内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24.5千米/小时,内环内主要堵点约50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城市拥堵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主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

3 “六项举措”助推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

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交通运输“五大新趋势”,行业管理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具体体现在“六项举措”:

3.1 抓分类指导,探索实行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

一是在都市功能核心区,通过加快发展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公交都市”,缓解城市拥堵;二是在都市功能拓展区,稳步推进公交覆盖,加快城市出入通道建设和改造,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和现代物流园区,增强辐射功能;三是在城市发展新区,进一步畅通各城际快速通道、及与产业园区连接通道,形成快捷交通网络,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促进产城融合;四是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强化水运绿色交通优势,构建秦巴山区区域枢纽地位,促进移民后续发展;五是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着力构建服务旅游发展和扶贫开发的交通网络,从农业特色化和旅游发展的角度,推进旅游生态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3.2 抓基础建设,加快构建快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先导条件。一是加快实现各大城镇群之间的网络化连接,构建高效便捷的城际交通体系。到2017年,“三环十二射多联”高速公路网络将全面建成,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对外出口通道由2013年的11个增加到20个,全面实现“4小时重庆”目标;二是加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乡村的交通网络通达度,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完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努力推进枢纽建设与城市综合开发的一体化。

3.3 抓区域枢纽,加快形成区域性枢纽节点城市

区域中心交通枢纽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运输网络整体功能。一是强化万州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于一体的交通资源优势,把万州打造成服务渝东北、辐射川东鄂西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强化黔江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交通资源优势,把黔江打造成服务渝东南,辐射鄂西、湘西、黔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三是结合铁路和公路网络布局特征,充分发挥合川、永川、江津、涪陵、长寿等城市综合枢纽功能,形成承接主城、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枢纽节点城市。

3.4 抓城乡统筹,加快客运延伸覆盖城乡区域

农村地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创新农村客运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区域经营、延伸经营、预约经营、专线经营、班线经营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激发农客发展活力。二是全面推广农村客运营运补贴。对经营困难的乡镇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实行营运补贴,继续推行政府资助购买农村客运车辆保险。三是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组织化程度,通过并购、联合、参股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

3.5 抓公共交通,实施主城城市区域公交优先战略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动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轨道交通运行图,合理增加编组,到2017年,使主城轨道交通里程达到300公里,日均客运能力达到300万人次;二是增加和优化公交线网,拓展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到2017年,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具备开行公交条件的次支道路基本实现公交覆盖;三是合理投放出租车运力,进一步缓解高峰打的难问题,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

3.6 抓现代物流,提速拓展货运物流业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甩挂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铁水、空铁、公水等联运发展,提高辐射范围和联运比重;二是鼓励大型企业以长江为依托开拓多式联运业务,构筑长江黄金水道快捷、高效的进出口货运大通道;三是充分发挥渝新欧等既有物流通道作用,优化整合“渝沪”、“渝深”等国际集装箱班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统一运输平台;四是推动联运企业信息系统互通互联,提高物流联运效率;五是充分发挥邮政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基础网络、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优势,支持邮政企业全面参与农村物流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物流的连锁配送业务。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随着我市交通运输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实,交通运输一定会在支撑新型城镇发展格局、增强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发挥更大更有力的作用,为重庆的美好明天不断作出贡献。本文所提出的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发展举措虽然是针对重庆的,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的广大城市都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静康,邹亚华.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J].学术研究,2003,1(01):8-12.

[2]张铭真.郑州市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作用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3]李铁.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J].城市交通,2014,12(03):1-4.

第3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继续教育;农民工 

    一、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及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广东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量的增长表现为经济总量上升至全国的1/8,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全国的1/7;质的飞跃则由一组下降的数据来表现: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四个指标的下降”。这正体现了广东经济正逐渐步入质量型、效益性的增长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虽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状态。现在,资源问题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广东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释放创造能量,逐步进入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能耗下降阶段。

    二、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广东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业门槛较低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广东省政府逐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改革,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对用工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会更加明显。广东省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对于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一)广东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从受教育人口看,广东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方向发展,但文化程度低的人口还占绝大多数。五普资料显示,全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7.94%,在全国只排在第八位,远远低于北京的77.50%和上海73.45%[1]。再从大专以上人口比重来看,广东只有3.88%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全国排在13位。这说明了广东省高层次人口比重偏低,人才储备不足。与总体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存在同样问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例高达78.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48%,大专及以上的占5.13%,虽然高中及大专这两个层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北京、上海、辽宁、江苏要低[2]。

    (二)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要求

    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最直接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广东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是明显匮乏的。从五普及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广东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60人,不仅远远低于上海的10940人,而且还低于全国3611人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与工程师分别为26人与17人,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从国际看,广东每万名劳动中R&D人力为18人年,日本为136人年、德国为116人年,差距巨大[3]。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创新力量的薄弱,将会严重制约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受外生因素影响较大,这些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促使广东必须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尤其是人才资源的存量上与之发展相适应。广东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状况要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是比较严峻的。广东过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地的人才,这是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缘故,但随着近年来像长三角、京津冀等有实力的区域发展起来后,人才的多向选择使得广东的人才储备受到挑战。外地人才流失、本地高层次人才匮乏,这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改变人才投资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教育投资是必由之路。

    (一)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显现。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教育。与其他要素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不一样的是,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递增的,简单的说只要投入都会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大。因此,从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的结构

    继续教育是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人们提供的一个知识追求的平台。由于继续教育本身特点就是注重内涵的发展而不偏重形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设置适应市场趋势与用工需求的课程和培训内容。

    四、农民工是现阶段中国继续教育的主体对象,但不能忽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根据统计分析,我国近期内将有6亿多人必须接受新职业的培训或学习不同于他们原来工作的新技能[4],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问题逐渐显现。从2007年开始,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降到1000万以下并继续下降。“十一五”过后,中国就会开始面对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

    (一)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农民工对广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农民工的素质逐渐不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民工素质已成了广东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质量的保证。

    1.从农民工的素质看加强继续教育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五普数据分析,广东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体,两者共占比例为78%左右;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3.19%[6]。这说明了广东的流动人口素质与广东整体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整体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相加只占20.41%,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省产业接受转型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求。

    在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的缺乏。“民工荒”问题其实就是产业知识需求较高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矛盾的表现。从技术工人的结构对比更能看出这种供需的失衡状况,从表2可以看到,广东省的中高级技工是严重缺乏的,2005年,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达502.4万人,而实际满足需求的只有365万,缺口达130多万[7],如果把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初级工比例降低,这种供需失衡情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职业技术教育是继续教育体系重要方面,是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再教育形式。面对如今的广东技术工人的供需失调严重状况,职业技术教育应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举措。

    2.从农民工的主观意愿看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构建继续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但要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个人必须有需求,也就是主观意愿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越发强烈。在2004年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指出,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有71.8%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但在这部分人中有76.3%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班。报告中还指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不断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比例增长的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从参加培训的方式来看,接近60%农民工是自己主动参加培训的,这个比例远远超过政府组织10.7%,企业组织30%这两种方式。这体现了广大的农民工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学习”。

    农民工培训也是继续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递增,提供培训的地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需要的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储备。

    (二)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虽然农民工群体是现阶段继续教育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对于广东省来说,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不能忽视的。从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中已经看到,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乏。过去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当外在优势逐渐消失时,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是最关键的因素。继续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时限最长、形式最多、服务面最广、最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面对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继续教育承担着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布局,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丰富继续教育内涵,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保证继续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道春.广东人力资源与人才战略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黄培伦,李鸿雁.和谐广东中的人才结构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5,(9).

第4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1.理解“云计算”

在网络上搜索“云计算”,便可以跳出几百条有关云计算的数据信息。就是这个简单的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云计算”的运用。其实生活中,所有网民都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在运用着“云计算”。Google搜索引擎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只要我们根据自身需要输入要查询的关键字,Google机房里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便会为我们搜索出几乎全世界所有包含此关键字的页面,并返回到我们的浏览器上。

打个更形象的比喻: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煤气使用从“罐”到“管”的发展过程。过去人人都是一个单独的“罐”使用状况,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到“管”使用时代。即,以前每家每户必须要搬动沉重的煤气罐灌气换气,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但现在我们仅仅需要一个煤气管道就可以向各家各户输送液化气,每家都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生活的便捷。其实,这“管道”即可以形象比成当今发达的互联网,而提供“煤气”的,就是日益崛起的云计算提供商们。浪潮集团高级工程师以其专业的知识向我们解释:云计算需要的提供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云计算基础平台提供商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云计算基础平台提供商主要提供底层技术,包括硬件平台、虚拟化整合、系统管理以及任务调度等基础核心技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应用服务,只有当两类信息有机结合,都会让我们生活中各类云计算服务越来越普遍和频繁。

2.“云计算”是日常生活的未来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凡是脱离了本地计算且计算任务分配到远端大型的统一计算平台上的计算模型皆可成为云计算。在这种模型下,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帮你完成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的计算机上。这种对于信息的使用与处理无可置疑的昭示了“云计算”的光明前景,它一定是我们以后日常生活的一种模式。

3.“云计算”也是公安的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一定也是公安的新趋势。特别在信息化科技化蓬勃发展的年代,云计算首先是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安机关对于信息运用尤其重要。只有科技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是整个社会发展掘起的需要。当社会网络越来越被各种新兴技术所推动发展之时,公安机关决不能落后,必须与时俱进,所以公安可以依托信息化多年信息积累的优势,与社会新兴的科技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高效整合,从而达到“云计算”的公安信息运用反馈。第三也是时展的需要。当时展到一定程度,科学技术也一定会随时展而发展,这时历史进程的必然过程,因此,云计算是个大的容纳器和运用器。我们相信,公安机关信息网络也如互联网一般,能给实战带来诸多的便捷。

4.全面透视公安的“云计算”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是云技术之特点。随着公安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整体提高,数据规模和业务量快速增长,应用需求呈现多样化,对业务功能、系统关联、信息利用、数据质量、信息服务水平、信息化工作机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入的需求。而云计算技术的推出,将成为公安业务工作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加快信息共享的速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良好效能。无论从人口管理、打击犯罪还是服务群众业务中,我们将离不开“云技术”,那么云计算在公安工作运用前景及注意事项:

一是必须优化云数据源。公安系统要实现云计算,必须把社会层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叠加,把海量数据及高准确性数据优化整合,把公安警务综合应用、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及图像视频监控、情报信息与DNA 测定数据库、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等各类公安业务系统,建成庞大的云数据源,方能为公安民警获得工作所需的各类相关信息,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乃至为全国各地的公安服务。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以“大平台”、“大情报”系统为依托,着力强化了移动“警务通”信息采集、强化基础源头信息数据量,不断推进警务信息共享协作联盟,使日后的警务平台、情报平台等综合查询系统的共享层次更高,数据处理速度更快,网上信息资源将更加丰富全面。

二是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安云平台。公安机关通过网络信息大平台,开展信息智能活动,将对各个源头信息进行整合,将网上作战成熟信息及各类网上作战法巧妙融入云贮存中,实现一次键入、多项联查,最终将各警种的日常办公、服务群众、执法办案等等业务功能于一体,大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这样,随着云技术的成熟,公安系统从而锻造出适应新警务实战的综合应用云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完善流动人口、犯罪人群、车辆及驾驶人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各类高级电子档案管理,不断促进公安业务工作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升级。

第5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轰鸣声响起,在人们的期待中,今年的上海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拉开序幕。

柱子上贴满了双年展的别致海报,这个曾经的上海跑马场显得格外喜庆和热闹。

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的迅速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展示今日国际大都市中积极移民与文化融入的新趋势,探索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在与城市化相应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城市急速膨胀,人口快捷流动,思考城市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时光流走・城市与过客

在上海美术馆的门口,停放着一列锈迹斑斑的蒸汽机车,车身上印刷着当年的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是艺术家井士剑的作品。这个古老的机车回顾了一段城市、乡村与人口迁徙的独特历史。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快城快客,探讨的是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现在所探讨的移民等等都是进城,而这个作品则是回忆当年出城的记忆。

列车对面站着几匹马――这个气势恢弘的美术馆曾经是上海著名的跑马场;旁边的花圃里被艺术家种上了水稻,郁郁葱葱的绿――在跑马场之前,这里曾是一片稻田。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追溯就这样开始了。

走进展厅,时间往后推移,这座城市的摩登被呈现在画布上。农民工如潮水般被纪录片留在屏幕上……这个城市迅速扩张,原住民、移民与过客交替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这次的上海双年展分为三个部分:“梦想广场”、“迁徙家园”和“移居年代”。来自21个国家的59位艺术家以上海这座中国的超大城市为点,用绘画、装置、雕塑探讨外乡与城市,过客与主人等等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历史记忆・前卫追寻

美术馆门口一片片绿色“稻田”格外吸引人,其实这是台湾艺术家林铨居的作品《瞬间回忆:上海水稻田计划》。据介绍,上海如今的市中心人民广场曾是跑马场,更早以前是森林,艺术家选择在美术馆门前种水稻的方式,是想通过这种还原当时景象的手法,反映出不同时期上海的变迁。

美术馆东门进入,是尹秀珍的作品《飞行器》。它由三种交通工具嫁接而成:拖拉机、轿车和飞机,中间部分散落着由城乡收集来的不同人群穿过的衣服。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地上放着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行囊,它们是艺术家王庆松创作的作品《行李》,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市民和流动人口的行囊。

今年双年展最大的特色是处处充满了动态之美,不同于以往的上海双年展。主题为“快城快客”的本届双年展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

现场・快城与快客

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媒体、收藏家等,借着这个机会,空前齐整地聚集在一起,所有的人看起来都似曾相识,开幕式变成了一个大型交友活动。

涌入展厅的人实在太多了,想仔细观看作品已经变成了一项体力活:不仅要在美术馆的书层楼面之间来回攀登穿梭,还得时不时躲开观众合影留念的镜头,踮起脚尖从人缝中看作品的文字铭牌……一位资深艺术杂志编辑感叹说,上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这样的空间已经不太适合举办双年展了。作品的体积越来越大,楼层空间显得越来越小。

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要解决空间拥挤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流动的速度。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变成了一个旅游途中的景点,大家脚步不停,边走边拍照。

除此以外,上海双年展还备了一桌酒菜,来了两桌食客。于是大家就吃起了双年展的艺术流水席。

对于大多数观看上海双年展的人来说,要从如此众多的作品中归纳意义,并将其模糊的影子和“快城快客”的主题对应起来可能会很累。也许,应该尝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本届上海双年展。

现代上海・非凡演绎

第6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物流;中国物流;特点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14-02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形式和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是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和转移,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

(二)国际物流的形式

1 从国内物流的形式看国际物流的形式

(1)工厂企业通过出口部门,向进口国出口产品。

(2)商业公司等出口部门,在进口国设置分公司或其他驻外机构,进行销售活动。

(3)工厂企业与进口部门直接交易,组织物资出口。

(4)工厂企业在进口国设置驻外机构,将商品部件出口,在进口国内组装。

(5)工厂企业在进口国设立工厂,其原材料基本在进口国内解决,少部分从出口国输入。

(6)国际物流公司专业运营,即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专业化服务,使企业得以集中其核心竞争力。

2 从物资输送方式看国际物流的形式

(1)陆运物流。陆地相邻国家,通常采取陆路运送货物的方式,运输工具主要有火车和卡车等。

(2)海运物流。国际物流大部分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送完成的,运输工具主要是各种船舶。

(3)空运物流。贵重和数量少的货物,为了争取时效,往往采用专门的运输机和普通客机搭乘方式完成航空运货任务。

(4)管道物流。这是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将管道内的货物输送到目的地的一种运输方式。管道输送的介质已由常见的石油,天然气延伸到煤炭、铁矿石等。

(5)多式联运物流。即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6)邮政物流。即以邮购包裹的方式对数量不多的国际货物采用的输送手段。其具体运输方式不定,但主要以航空、陆路运输为主。

(三)国际物流的特点

1 国际物流的市场广阔。全世界有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60亿。这样一个范围和人口的市场是任何国家的国内市场所不能比拟的。

2 国际物流的国际性。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

3 国际物流的复杂性。首先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和生产习惯的不同,因而在国家间组织货物进行流动是件复杂的工作。其次,不同国家的物流适用的法律不同,有可能阻断国际物流。再者,不同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的科技条件支持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从而迫使国际物流系统的总水平下降。最后,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和不同风俗人文环境也使国际物流产生了局限甚至国际“接轨”困难。

4 国际物流的高风险性。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和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经很复杂,而国际物流又在这一复杂系统上增加了不同国家的因素,这不仅导致了地域和空间的广阔,而且还使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时间更长。这些因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的增加,即风险增大。

5 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多种运输方式组合。为了缩短运距和货运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降低物流成本,国际物流加强了方式选择和组合的多样性,以海运为主,特别是远洋运输最为普遍。

二、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把全球供应链上的所有服务商统一起来,利用最新的计算机体系加以控制。同时,随着合同导向的个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物流市场的服务标准将逐渐趋于规范化。

(二)国际物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二是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

(三)第三方物流成为发展新趋势,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方物流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物流运输业务,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承包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

(四)向环保型、循环型物流转变,推行绿色物流。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对交通的阻塞等。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催促经济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发展的国际物流系统。

三、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使物流设施与国际接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二)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加强SCM,VMI以及ERP等物流管理信息软件的建立与普及,使在世界范围内能实现信息的充分及时共享。

(三)加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应成立合理的教育与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四)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种解决物流规划功能外包问题的物流方案。是由独立于现有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与原物流系统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四方”提供,将其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同来自补充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集合起来,进行管理,从而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杨长春,顾永才,国际物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姚树琪,国际物流概述[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士研究,2009,(1)

第7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新趋势 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竞争的重点正在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如果一个国家在服务贸易上赢得先机和主动,它就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本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趋势,对于积极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加速化

自20世纪 6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2006国际贸易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7.8%,大体持平。但是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开始高于货物贸易,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均增幅更是高于10%。到了20世纪90年代,服务贸易平均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约为6%,恢复到与货物贸易基本持平的状态。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出口进入稳定增长期,增幅开始逐渐回升。服务贸易的增长不但快,而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约为20%,在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左右,21世纪初则上升到33%。从各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

未来几年,在各种推动因素的作用下,世界服务贸易将继续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首先,WTO预计21世纪前10年,服务贸易将会继续快速发展;其次,随着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与规模也将继续扩大,转移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信息、电子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预计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将必然驱动服务贸易更为迅速的发展;再次,货物贸易保持增长趋势,WTO预计未来十年,年均增长率可达6%左右,将会直接拉动与其密切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贸易部门贸易量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服务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的兴起、全球及区域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减也为世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高科技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服务贸易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出高科技化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主体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06国际贸易数据》,1990年至2005年,运输服务占国际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降到28.9%,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目前,国际高科技领域发展最快的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以新兴服务贸易部门为主的其他服务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新兴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和以高科技为先导的一系列新兴服务将成为未来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动力。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

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所以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 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这一趋势是因为知识型服务产品具有极强的可流通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存在形式的数字化、编码化,知识活动方式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刷新了知识与产业及经济的关系。现在,低成本、高宽带的通信设备,数字化网络与先进的集成软件系统等,正在使原来难以或不能进行的服务成为可交换的对象。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认为:在不久的未来,美国所有工作中,80%以上将属于用知识来服务的工作。

(三)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化

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本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在普通劳动力输出、建筑工程承包、部分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占有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一些技术、经济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发展技术层次较高的服务贸易,在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也在加大投入,发掘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业务。其中中国、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巴西等国已经逐步成为区域性或全球外包中心。相应于此,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正在增强。 尽管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地位趋于上升,但是发达国家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从更能体现服务贸易国际地位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量来看,自1980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一直居服务贸易出口前5名。2005年,这五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7.2%,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中仅有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即使从服务贸易进口总量来看,发达国家也占据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仅有中国入围前十强。

存在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规模仍较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业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是旅游、运输等传统的服务业,发达国家则主要转向“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服务业中的最大差距所在。 这种格局明显地体现在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中: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服务贸易逆差国,而发达国家则长期保持着服务贸易顺差。这一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改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化、服务贸易结构的技术知识密集化、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化及贸易政策的进一步自由化等趋势的日益明朗,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不但不会改变,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自由化

服务贸易占各国经济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发展整体趋于活跃。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必然要求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这就要求各国进一步开放其市场。为了能够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世界各国纷纷鼓励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经济结构已基本实现服务化,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以及服务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均己超过65%,其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70%以上。发达国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贸易组织,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

WTO多哈回合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谈判中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服务贸易自由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参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趋利弊害也推动着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和本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增强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世界服务贸易领域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本国国家收益,各国政府一方面出于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不断削减本国服务贸易壁垒,履行在服务贸易方面所做出的承诺,积极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服务业的发展,抵御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本国可能产生的冲击,各国纷纷采取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在形式上和方式上都比以往更隐蔽、更具有欺骗性。服务贸易领域的保护程度实际上也在变相提高,由此形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贸易保护并行不悖的局面,世界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格局也就在各方博弈中重新形成。 我国应对国际服务贸易新趋势的策略

(一)坚持开放与适度保护的辩证统一

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以吸收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培育新的服务 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我国的服务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但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总体水平低,许多行业还处在幼稚时期。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构建当中,服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服务企业竞争力弱,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内还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服务业进行自由竞争。所以只能在适当的贸易保护条件下,逐步开放国内市场。

由于服务贸易本身的特殊性,各国多数未完全将其服务贸易政策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而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协调、统一各国的有关服务贸易政策不容易,达成国际服务贸易统一法更难。相对而言,双边或多边谈判往往更易达成协议。我国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起草者和创始方。我国已与其他各方谈判了服务贸易减让,在服务贸易的政策立法上,也已考虑好总协定的原则和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继续在互惠原则基础上进行服务贸易谈判,就越发显得重要。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多边谈判,在承诺市场准入的同时,力争对自己发展有利的条件。

市场准入是经过谈判后根据所做出的具体承诺而生效的,不是普遍的义务,因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中,我国可以提出合理要价,即对要求我国开放服务市场的国家,我国亦应以开放对等的条件向其提出较多的市场准入要价,做到攻守平衡。这一策略可为我国需保护的服务部门提供制定具体措施的基础。 在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具体行业的选择中,有选择的、适度的开放国内服务市场本身就是对未开放的国内服务市场客观上形成保护。首先是在行业上要有所区分:根据各国的经验,宜先开放旅游、劳务承包、商贸等行业,而后开放金融、电信等行业。其次在提供方式和具体内容上要所有区分。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发生方式也有“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对于金融服务,其以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方式发生的辅助应先于核心服务进行开放;对于电信服务,先开放增值电信服务,特别是卫星通信、数据信息交换、视频通讯服务等;商业存在可先以合资或参股形式进行;对于专业服务,以商业存在方式发生的,应做好业务范围和地区范围两方面的开放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再次要分地区有选择的开放。我国是个大国,其对外开放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可以先在局部地区搞好试点,然后再决定是否推广,以此降低风险。

(二)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体系

我国服务贸易的大部分领域只有行政和部门法规加以规范,存在多头立法、相互冲突、缺乏透明度等弊端;立法尚未成体系,不少领域还是空白,主要的服务行业(如旅游业)却尚无立法部门;即使已颁布的一些有关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在华服务贸易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较少或根本就没有规定;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规范文件,不仅立法层次低而且影响到法律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和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应尽快完善服务贸易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并强化相关司法工作,尤其是至今立法仍然较薄弱的部门,如旅游、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部门;同时应规范已有的部门规章,减少相互冲突之处及其中漏洞;完善立法过程中,还应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出发,注意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制度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立法与国际规范之间的差距。

(三)在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国有一些传统服务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持我国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一些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服务部门,也可发挥比较优势,在亚洲邻国和非洲、拉美较落后的国家寻找机会,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发展国际旅游等。同时,我国的服务企业,还应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主要是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有效利用外资与外国先进技术,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

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型业态。还应放手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 展,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应制定新的产业政策,把服务业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结构,立足于未来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要重视改造传统产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旅游、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1.邓力平,陈贺菁.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中国资源能源增长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将出现三大新趋势:需求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这些变化将使得未来十年成为中国实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再工业化”周期带来机遇。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消费萎缩、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体增长低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人均消耗量也将趋势性下降;另一方面,未来十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启动“再工业化”周期,“再工业化”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和“归核化”(即向设计、研发、标准等价值链高端抬升),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这使得初级矿产资源以及基础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趋于减少。

2.以美国“能源独立”为代表的新供给冲击带来机遇。能源效率的提高、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以及环境标准的提升,也大大改变了全球资源能源的供给结构。以能源为例,近些年,随着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有效推进以及“页岩气革命”溢出效应的重大影响,美国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变化:美国石油需求从升转降,已经彻底扭转了能源自给率下滑的态势。目前,除美国页岩气产量飙升外,加拿大油砂矿、墨西哥湾和巴西深海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大多数非常规油气资源因技术和经济原因尚未进行商业开发,这是未来十年可以加以利用的巨大机会。

3.资源能源消费重心转移为重构全球经贸秩序带来机遇。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全球资源能源消费重心也随之转移。根据英国BP公司2012年12月的 《Energy Outlook2030》预测,未来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加速发展,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GDP总量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分别达到87%、60%和70%,届时全球人口增长总量的95%、GDP增量的70%、能源消费总量的93%将来自于发展国家,特别是以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大国,对全球经济和能源消费增长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新兴大国需求的增长将带来可观的贸易规模,这会大大提高新兴大国的能源议价能力,也会成为其重构全球能源与贸易秩序的重要因素和“筹码”。

全球资源竞争的风险:中印新兴发展大国之争

1.未来十年全球资源争夺将可能演变为常态化趋势。尽管与过去几十年间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爆发式增长相比,总体需求有所放缓,但对一些战略资源的刚性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各国对资源能源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利用国外资源的风险和难度加大。同时,消费趋同正改变着全球资源的供求平衡,国家间的竞争将演变为资源特别是能源竞争。考虑到未来全球经济重心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发达经济体的总人口是10亿,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人口近50亿,全球经济增长的人口基数变化和新兴经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推动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和能源需求的上升。因此未来十年全球资源争夺将可能演变为常态化趋势。

2.资源能源价格波动及长期上涨趋势难以改变。由于发达国家深陷债务泥潭都倾向于通过量化宽松等方式来维持债务循环,长期低利率和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可能成为价格上涨的推手,尽管短期内,全球价格上涨并不大,但全球产出缺口正在减小、劳动力成本以及生产成本进入上升周期,特别是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导致能源资源金融化属性进一步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原有资源能源供需关系以及价格走势,未来全球资源能源价格长期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

3.中印新兴大国资源能源需求预测与风险评估。中印两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两国的经济增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5.5%增长至2010年的11.5%,未来十年中印两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规模。但未来中印两国资源能源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风险不可小觑。特别是印度已经明确要积极推动制造业发展,预计印度将在10年之后进入资源消耗增长强度的高峰,中印两国必然会形成激烈的竞争,这会给中国资源战略的实施带来非常大的阻力。

首先, 两国都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 都属于新兴发展大国, 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水平接近, 面临经济改革的任务基本相同, 资源消耗高峰期相近。

其次, 尽管印度本土矿产资源品种比较齐全, 但人均矿产资源量不高, 部分重要品种严重短缺。其中,石油、磷、硫、钾及部分有色金属等是短缺矿种。

第三, 两国资源能源进口依赖性都较强, 且国外资源来源渠道相近。中国与印度分别是世界上第二大和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印度与中国一样短缺矿种供需矛盾突出, 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大, 主要矿产品, 如石油、铜、铅、锌、锡、磷、硫、钾、硼、萤石、石棉等不同程度依赖进口, 其中硫和钾矿完全依赖进口。目前,印度70%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

最后,由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导致印度对资源能源需求更大。中国在过去十年中人口增长5.8%,年均增长率仅为1.07%。而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有所回落,不过在过去十年仍实现了17.6%的增长,年均增幅也有1.64%。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因素导致印度需要消耗的资源能源压力更大,资源能源生产赶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另外,从两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看,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而印度目前只有36%,且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体系严重不足,中国城镇化水平至少比印度快十年。从以上这些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相比印度仍具有增长势头上的优势,资源能源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如何延长资源能源战略机遇期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性风险,抓住机遇并延长战略机遇期, 中国必须未雨绸缪,系统应对,做好中长期战略规划。

1.当务之急是建立中国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把稀缺资源纳入国家战略,特别是上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有利地推动了各国竞相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矿产战略储备制度。

中国战略资源储备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制定了石油储备计划,但其他重要资源储备尚未引起重视,形势十分紧迫。建议从经济承受能力考虑,首先应做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内紧缺矿产的储备,如石油、铜、铁、铝、钾盐等,储备形式采取矿产品储备和资源储备相结合;同时加强优势矿产的资源储备,如煤、钨、锡、稀土等矿产,防止因竞相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优势价格下跌的局面。

2.中国的全球资源能源战略“走出去”,还要“拿回来”。未来中国必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能源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中国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不但要“走出去”,也要“拿回来”,也就是要通过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贸易和科技合作,以及运输管道建设、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的资源能源贸易基础设施,真正把资源“拿回来”,增强对国际大宗资源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

3.有限度、有选择地开放本土(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勘探。美国“能源独立”的经验表明,国内能源开发是保持能源安全相对独立的重要基础。中国东部石油仍有增长空间,估计待发现资源量为180亿吨,待探明石油资源潜力为68亿吨左右;西部地区处于勘探中早期,待发现石油资源量超过114亿吨;中国近海待探明石油资源量为86.31亿吨,石油探明程度仅29%,尚处在储量发现的高峰期。加快海上和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将是中国石油产量增长的主战场。

此外,应该确立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000公里,面积较大的海岛有7000多个,海洋资源极为丰富,2005年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总量的22.9%;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为15.79万亿立方米,占29.0%。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008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126倍和184倍。可见随着海上油气勘探的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陆上成熟油田产量递减的影响。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以“海陆立国,开海固权,营疆造域,择优出击”作为新的海洋开发原则,全方位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4.把加强和深化资源能源外交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中国应该深化和加速资源外交,使资源外交成为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美、日、欧等国担心中国崛起,正以政治、经济、法律、贸易保护、军事等各种手段阻碍中国突破能源资源瓶颈,获取石油、铁、铜等战略短缺资源。中国如何与资源供应国强化经贸联系,建立一种资源体制,以便在全球能源资源的供求关系紧迫的情况下能够优先确保中国能源需求尤为迫切。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外交战略比较成熟,通过资源外交一方面确保了国家获得持续、稳定、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密切与资源输出国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海外资源的合作开发,实现资源来源多样化。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积极拓展资源外交已经成为日本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1月,日本就对拥有丰富的稀土、石油及铀等天然资源的中亚五国投资总额达7亿美元规模的项目,以此来促进资源外交,保障国内资源安全。

第9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高考户籍制度 高考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众多的外来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他们的孩子在城市上学长大,已经成为“城市人眼中的农村孩子,农村孩子眼中的城市孩子”。这些孩子在城市上小学、初中,学习的是当地的课程教材,与他们老家小孩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然而在他们升入高中时,高考户籍制度又逼迫他们不得不离开城市。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6―14岁的随迁子女数量有643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2000万。[1]可见,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庞大,他们的教育问题的合理解决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并且从长远来看能够减少潜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保证这些孩子身心正常发展。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资源合理流动,市场根据劳动力资源的供求进行重新配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无论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健等方面都比农村有着明显优势,对农村人员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相对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都成为农村人员大量流入城市的推力和助力,加速人员的流动。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阶段,加大城镇化步伐,努力使得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而一部分农民工流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安家落户。因此,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有助于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在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给目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埋下隐患。

高考户籍制度使得当前我国实行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处于前后不能衔接的状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该决定表明了国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态度,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享受到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有研究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不流动”的现象,具有了“落户”的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分析表明:2005年,14岁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达到1314万。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扩张,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将达到2000万左右。[3]这就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要在当地接受高中教育,未来这个数量将会更加庞大。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之后,他们在升入高中之后仍然面临着回到原户籍参加高考的严峻形式。这无疑就像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政策旁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终究会再次引发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问题仍然很严重。

3.新课改推行后,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间接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回到原籍参加高考成为空话。

以前国家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各个地区所采用的教材也是相同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经济、教育发展出现较大差距。针对各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教材改革,各个省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取教材、编写教材。教材的不同直接决定考试范围、知识目标掌握的不同。这样就会出现这个知识点在当地考,但是在其他地区可能就是没有学过的新的知识点的状况。另外,不同的省市可以采用自己命题的试卷,如有些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实行自主命题,京、津、沪等地区是自主命题的最早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其所在地所受到的教育与其原籍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回到本省参加高考可能面临着学习上的不适应,导致难以正常发挥自身水平。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原因分析

(一)高考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的外在原因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考生必须回到自己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考户籍制度。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户籍仍然还在原地,这样就不得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是这与目前人口流动不断增大、户籍制度越来越放宽的政策不相符合。特别是有的学生跟随父母在外十几年,但是临近高考必须回到户籍地参加高考,这样就对学生及家长的心理都产生负面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读书所在地”和“参加高考地”不统一是由高考户籍制度直接造成的,从理论上来说户籍制度的约束应该废除,但是这却不是问题的根本。

(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制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的根本原因

高考户籍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如北京和上海等人口不到全国的1%的城市集中了全国10%以上的大学,而很多人口已近千万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所大学。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为了保证各个地区都能得到名额,国家一般都对每个地区划分一定的名额。同省内的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名额。譬如清华、北大这些名牌高校,在北京的招生数量和在其他省市招生人数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由于我国高校一般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地方高校等,不同性质的学校财政补贴主体不同,不同利益主体反映到高考上面表现为高考户籍制度来保障一部分人的利益。

那么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情况能否得以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至大众化时期,据专家分析,当前我国出生率和适龄入学人口下降,我国高等院校现在的学生人数和未来学生人数差距不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当前高校规模是可以满足未来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大学的数量不会再有很大的变动。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将会继续存在。

于是,有的人提出全国实行一张试卷考试,然后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录取方法。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别。如果采用同一张试卷可能会造成一种现象,某些高考大省和教育发达地区占据所有的名额,这样对少数民族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不公平。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实行优惠政策,但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课程进行取得显著成果的地区,把它们从较高的水平重新拉到同一起跑线上,那在某种程度上就剥夺了这一区域内人们的高等教育公平权。

从效率上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在办学、人才培养方面更能把握市场需求,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吸引好的师资,对外交流方便,软硬件设施较好。我们不可能为了公平就使所有的学校一样,否则就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全国同处于低水平的发展不叫发展,不是真正的公平,应该坚持以点带面,整体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存在着“公平”和“效率”的两难困境,这也决定了高等院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必然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研究策略

(一)政府发挥相应作用

1.政府要关注农民工的利益,切实为农民工考虑。例如,可以规定:凡是在城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且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非本地居民,都可以申请本地户口。当然,政府应该根据自身城市的饱和度来判定自身所实行的限制条件。

2.放宽农民工等外来人口户籍制度。政府应该根据自身城市发展水平来确定是采用适度放宽的户籍制度,还是紧缩的户籍制度。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采取的户籍制度改革,大多未能从根本上动摇户籍制度,仅仅是在某些方面的修补。政府在放宽户籍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到本市城市化的程度,如果完全放宽户籍制度,会不会造成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膨胀?一时间大量人口的涌入对城市软硬件设施造成压力,城市各种设施能否适应。特大城市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设施都在一定程度达到饱和的状态,承受更多的人口压力,会不会造成城市新的问题,如:城市人口层次分级、外来人口边缘化、城市内部贫富差距增大,或许会出现城市贫民窟。所以放宽城市户籍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认真加以认证。

(二)试以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

实行以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规定学生在其居住地上学五年以上者,可以在其居住地参加高考。逐步把学生的学籍作为学生参加高考的判断标准,废除以考生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标准。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可以采用动态的学籍管理和户籍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应用计算机、互联网,使学生的学籍管理网络化,明确学生在哪里上的小学,在哪里上的初中。在网络化的今天可以很快从学生的学籍上判断该学生在其居住地受到了几年的教育。这样可以为学生在哪里参加高考提供直观的依据,并且经济有效、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有必要增加相应的监管机构,保证其规范性和合法性,防止有人浑水摸鱼,产生腐败现象。

(三)采取跨省市联合教学方法

在农民工聚集地区建立农民工学校,针对当前义务阶段建立的中小学,可以在其基础上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连体学校。教师可从原住地聘请一些教师到这里任教。这些教师由于是原籍教师,对本省份的教材和高考模式有着相当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或者是将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集中在一起进行教育,政府可在现住地划批专门的高考考场。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某些方面看来只是一种临时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也不能满足农民工新生代子女留在城市、得到城市认可的愿望,最后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新的无法估计的问题。

(四)调整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倾斜力度

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高等院校布局的畸形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又不断消弭着微弱的矫治力。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属高校之间的投入差距越来越大。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政府对学校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国家应该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进行改革,尤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在保证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发展水平进行鼓励性和发展性资助,以缩减高校之间的差距。鼓励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也尝试实行股份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最后,高考户籍制度改革不能只追求“户籍公平”,即所有人都统一参加考试,也不能完全忽视区域内的公平和效率,绝对的公平永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总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我们不是在追求所有人的绝对公平,我们只是在寻求一种相对公平并且使得效益最大化。

总之,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全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吕建强.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述论[J].闽江学院学报,2009,(8).

[2]张亚丽,马用浩.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过程中的政府责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杂志,201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