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亚洲经济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是积极务实的,是切实可行的,是着眼全局的,是有重要意义的,为亚洲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的倡议,使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是一个不仅自己要发展,而且还关注地区其它国家发展,并愿在相互合作中竭力为地区经济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不排除中国与其它国家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是封闭式、排他性集团。
亚洲国家组成一个自己的、正式的多边合作机制十分重要。但亚洲的多样化特点决定了在现阶段,本地区最为可行的选择是由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由小区域合作过渡到次区域合作,等条件成熟后,再达到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更高境界。
合作与发展是实现亚洲繁荣与稳定的时代要求,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亚洲国家应抓住机遇,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促进发展。推进自由贸易区,特别是亚洲次区域的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东亚各国的共识和实际行动。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重要,欧洲和北美区域合作方式证明,加强区域合作有助于区内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中国的倡议下,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在未来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一事进行了商谈,并达到了共识。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于2002年5月14日在北京正式开始,这是中国与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结果。中国和东盟现在的总人口约为17亿,国内生产总值约达20000亿美元,10个东盟国家加上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1200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来亚洲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中国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是积极务实的,是切实可行的,是着眼全局的,是有重要意义的。
1、新世纪伊始,世界三大经济板块遭受自1974年以来的同步下滑。美国的经济衰退和“9.11” 事件及其后续影响,使得全球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强,这对刚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还未完全消除其阴影的东亚各国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保证东亚地区稳定,恢复地区内活力,东亚各国应立足于地区经济合作,减少对地区外出口的依赖,消除经济资源在区内各国间自由流动的障碍,进行区域市场整合,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此乃东亚国家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正在迅速增长。根据新加坡政府所做的一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东盟在东亚地区的贸易额仅占其全部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到了90年代,这个比例达到了二分之一。研究表明,贸易额的增长,并不是因为东盟增加了同日本的贸易,而是同中国的贸易增长了。据统计,过去10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增长了四倍。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41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5.3%,目前东盟是中国的第5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6大贸易伙伴。
2、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步融入世界及地区经济,为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位居世界第三。中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率为全球最高,在全球普遍不景气的2001年,中国仍然取得了7.3%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其潜力亦属全球之最,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510口亿美元,超过了加拿大、意大利,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六大贸易国。中国外汇储备,截止2002年3月,已超过2200亿美元,仅次子日本,继续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现已成为WTO正式会员国,入会后,随着经贸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将会促使中国的经济能量进一步释放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扩大。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或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遇。
3、中国提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倡议,使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是一个不仅自己要发展,而且还关注地区其它国家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不仅不会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而且是一个愿意在相互合作中竭力为地区经济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负责任的国家。
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内需市场商机无限,因此流向中国的外资日益增多,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流入外资最多的国家,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不能认为外资流入中国,就对周边国家构成了“威胁”。流入亚洲的60%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来到了中国,这个事实本身并没有错,因为贸易、投资自由化追求的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中国如果能够保证投资者的收益,资本自然会流向中国。使得香港、台湾、日本、东盟国家乃至欧美各国的制造业纷纷迁到中国,除了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外,就是拥有13亿人口、商机无限的广阔市场。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有各自的优势,如资源、市场、人力、信息、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和教育水平等等,如果能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各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而提高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出现双赢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无庸置疑的。竞争不可避免,但竞争不必一定是你死我活的,而可以是既竞争又合作,以合作求互利,以竞争促发展。
公正地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不会对周边国家造成威胁,恰恰相反,它只会给周边国家带来大量贸易、投资和承建基础设施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的容量已经显著增大。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而是一个现实的市场。中国这个商机无限的广阔市场,显然有利于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建立一个范围更大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最终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立封闭式、排他性集团,已不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不排斥中国与其它国家合作。中国仍将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的合作。美国仍将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仍将在APEC内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正在顺利运转,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之间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两国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仍将继续发展,并将不断扩大。
1、亚洲地区的多样化特点和亚洲地区多层次、相互交叉的合作结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和建立,为建立一个范围更大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最终实现整个亚洲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亚洲国家组成一个自己的、正式的多边合作机制十分重要。亚洲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洲。亚洲的多样化特点显然是导致其步伐缓慢的原因之一。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发展阶段差别很大,经济结构多样化,再加上宗教、语言、文化、历史等原因,使得亚洲地区不可能像欧洲、北美那样迅速实现区域合作的目标,在一个相当时期内,不可能建立像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组织。在现阶段,本地区最为可行的选择是由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由小区域合作过渡到次区域合作,待条件成熟后,再达到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更高境界。而双边的或多边的,小区域或次区域合作模式,由于是由若干地缘相近、条件类似、经济利害关系较直接的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多领域的和多层次的较灵活的合作,它集中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因而易于开展。
必须指出,美国不愿看到亚洲建立一个自己的、没有美国参加的多边合作机制。人们都记得在80年代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倡议建立一个只限于东亚国家参加的 “东亚经济论坛”([AEC)时,就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当时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对日本和韩国施压,迫使他们拒绝马哈蒂尔的计划。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美国可以建立北美的、乃至包括中南美在内的全美洲的自由贸易区,亚洲国家为什么就不能建立自己的多边合作机制呢?
其实,日本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设想,并不是为了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NF)在金融领域争霸,也无意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而是为了稳定亚洲地区货币,加强亚洲国家金融合作,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援助机制起一种辅助作用而已。
现在,亚洲地区的贸易和投资的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提高,一个国家货币的波动和经济恶化,很快会扩展到亚洲其它国家。鉴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各国一直在推动缔结双边货币合作协议的谈判,目的在于构筑稳定货币的合作机制,在对外资金周转情况恶化时相互融通外汇,以避免受到货币投机活动的打击。为此,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曾于2000年5月在泰国的清迈举行会谈,并达成共识,将原来东盟之间的货币互换扩大到所有成员,同时东盟各成员与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各有关国家承诺向货币受到投机活动打击的国家提供外汇支持。清迈会议以来,签订货币合作协议的国家日益增多。
2002年3月29日,中国和日本已签订了此项货币合作协议。这个协议是朝向区域金融领域合作,保持亚洲金融稳定,从而加强东亚国家应付金融危机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的日本,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合作构筑外汇融通的安全保障体系,意义重大。这为亚洲合作提供了新的活力。
此前,中国已同泰国签订了协议。中国也与韩国于2002年5月签署协定。
日本已分别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合作协议。
韩国与泰国的协定即将签署,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中。
今日的货币合作协议就是作为亚洲货币基金(AMF)设想的另一个方案,即建立金融紧急援助安排,防范金融危机发生所采取的措施之一而提出来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50分)1、“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2、与亚洲在陆地上接 壤的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州3、亚洲有世界上的群岛,它是( ) A. 日本群岛 B.马来群岛 C.南沙群岛 D. 菲律宾群岛4、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B、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C、位于太平洋西岸 D、南临南美洲5、世界上最深和的湖泊分别是( ) A. 贝加尔湖 里海 B. 贝加尔湖 地中海 C. 贝加尔湖 苏必利尔湖 D. 贝加尔湖 死海6、世界上降水最多被称“世界的雨极”的地方( )A.奥伊米亚康 B.阿齐济耶 C.乞拉朋齐 D.阿塔尔马沙漠 7、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表起伏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C.地势中间高,四周较低 D.地形类型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 8、印度也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口总数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9、亚洲东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对下列各项影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10.亚洲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11、世界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 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D.小亚细亚半岛12、中国东南部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气温高 B.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C. 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D.气温低,蒸发量小13、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土 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14.在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全部属于亚洲的一组是( )A.印度、美国、日本 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C.中国、巴西、尼日利亚 D.俄罗斯、印度、韩国15、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亚洲高的两个大洲是( ) A.大洋洲和非洲 B.拉丁美洲和非洲C.北美洲和非洲 D.大洋洲和欧洲16、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受洋流的影响17、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B.亚洲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C.影响亚洲的夏季风主要来处太平洋和北冰洋D.亚洲季风区内,旱灾和水灾十分频繁 18、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气候类型单一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④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对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 ) A.印度 B.韩国 C.日本 D.中国20、有关亚洲经济发展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均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B.大部分属于经济发达国家C.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D.亚洲各国经济差异不大21、下列世界文明发祥地不属于亚洲的是( ) A.两河流域 B.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C.尼罗河三角洲 D.印度河流域22、亚洲的第一长河是( ) A.长江 B.印度河 C.叶尼塞河 D.鄂毕河23、下列不属于亚洲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东南部 24、中东地区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25、从亚洲地形图上看,下列地形海拔的一组是( )A.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 B.伊朗高原、蒙古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原 D.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26、发源于亚洲中部的山地、高原,自南向北注入海洋的河流是( )A.叶尼塞河 B.印度河 C.湄公河 D.长江27、下列对地理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喜马拉雅山是世界长的山脉 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的山峰C.青藏高原是世界的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的平原28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西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界C.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 D.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9、中东地区的民族是( )A、犹太人 B、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伊朗人30、七大洲中面积和最小的分别是( )A、亚洲和欧洲 B、非洲和南极洲 C、北美洲和欧洲 D、亚洲和大洋洲31、亚洲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势高俊,高差很大,既有世界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 地最低点是( )A、贝加尔湖 B、红海 C、死海 D、里海32、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33、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起伏不大 D、东高西低34、我国的黄河流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35、受亚洲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36、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亚洲的(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37、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 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38、亚洲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39、亚洲有世界峰也有世界最低点,这说明亚洲的(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起伏大 C、以高山为主 D、以低地为主40、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一部分,他的得名是因为( ) A、在中亚南部 B、在中国以南 C、在中东南部 D、在中非南部41、中南半岛河流的主要流向是( )A、从东往西 B、从西往东 C、从南往北 D、从北往南42、东南亚位于(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43、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它沟通了(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太平洋与北冰洋 D、大西洋与北冰洋44、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五海三洲” B、“十字路口”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与中国隔海相望45、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46、东南亚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气候条件是( )A、地形平坦 B、河流多,水源充足C、高温多雨的气候 D、人口稠密47、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 地区是( )A、美国 B、欧洲 C、东亚 D、东南亚48、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49、“五海三洲”的五海分别是指( )A、阿拉伯海、波斯湾、里海、黑海、地中海B、阿拉伯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C、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里海、地中海、红海D、亚丁湾、里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50、从西亚地区外运石油,必须经过的海峡或运河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 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 D、苏伊士运河 第Ⅱ卷 综合题(共4题,总分50分)5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①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半岛:A D 群岛:B C 河流:N 海洋:Y 海W 洋 L 洋湖泊:P 高原:E 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S是 山脉、乌拉尔河、湖泊P、 、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O是 运河。③我们所在地区位于亚洲的 (东、南、西、北)部。④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5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约有11种,仅亚洲就有9种,这说明亚洲的气候具有 的特点,但是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气候。与亚洲不同的是欧洲气候由于纬度较高没有 气候;且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地形与平原为主,气候深受 的影响。②亚洲位于 大陆的东部, 洋的西岸,海陆差异十分明显,导致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盛的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③青藏高原属于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④阿拉伯半岛属于 气候。53、读东南亚图,回答问题.(10分)
(1)东南亚地处亚州与____________州,太平洋与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东南亚由________半岛和_______ __群岛两大部分组成.(3) 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_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 (4)把相应的国家名称填入横线上。 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 ,有“火山国”之称的是 世界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54、读世界人口增长图(5分) (2)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 洲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洲。无常住人口的是 洲。(3)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住房紧张 B.就业困难 C.植被破坏 D.生活水平提高(4)为控制人口的增长,必须实行 政策。55、读“中东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大洲: ① ② ③ (2)海峡与运河: ⑤ (3)河流: ⑥
56、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图中气候类型A是______气候(2)气候类型B是______气候,此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______洲.(3)气候类型C是______气候D是______气候,
尽管这次危机度过了,但是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对亚洲新兴经济体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去杠杆化,现在去杠杆化趋于稳定,世界经济进入可预见的衰退。到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经济触底,如果乐观的估计,今年衰退基本到底,全球经济增长估计是1%左右。但是核心的问题在于,危机尽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用再杠杆化的问题去杠杆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个消费支出在全球的不平衡,由于这个不平衡,在亚洲地区的分布是这样的,美国金融项目的赤字和亚洲金融项目的赤字高度不平衡,后危机时代美国人在重复负债消费。美国的私人部门的储蓄率在不断的上升,今年年初接近了7%左右,美国产能过剩,失业率已经接近10%,它不是一个传统的商业周期的循环,我们担心的是去杠杆化的金融危机会不会导致去全球化。
对中国来说,我们是贸易顺差,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到亚洲国家的出口大幅度下滑,从这个表上看到,中国贸易出口速度是负增长20%。这种情况下,各国采取的政策,所谓再杠杆化无非是撬动国家、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4万亿投资,也可以看到对企业资产负债的撬动。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再杠杆,个人信贷不断上升。这样一个再杠杆的效果的影响有三点:第一,经济率先恢复增长,中国恢复增长比西方率先,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肯定超过8%;第二,结构有所变化,内需的贡献会增大;第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结构也有所改善,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东部地区。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样一个政策是否可以持续,如果可以持续是否坚持下去。这次在20国的匹兹堡会议上这个问题引起热议,尽管大家说还要维持,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预计明年上半年各国会退出。经济增长速度明年看来达到8%,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可能一个反危机政策的变化阶段。
尽管这次危机度过了,但是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区域经济合作。我们特别注意到两个区域经济合作,一个是中国-东盟,一个是上海合作组织。这里面有几个比较新的特点,第一个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合作,这一次中国―东盟共同成立了外汇智库,在上海合作组织中间特别强调了大项目融资安排机制,这样一个过程中间,很可能在亚洲地区会出现新的货币安排趋势。换句话说是去美元化的过程开始显现,这里面人民币应该占着比较重要的位置。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加强,实际上在利用两件事―亚洲的储蓄率比较高,亚洲需要投资,亚洲是一个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地区,又是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从这个情况来看,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新的趋势,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一)资本流出规模增大。总体说,一国生产要素:对外输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劳务输出、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最高级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往往由于缺乏资金,常常是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流出很少。所以,资本输出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然而,2000年以来,亚洲新兴国家的资本流出却不断增加。为精确计算其规模,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法对亚洲三国资本流出总量进行测算,并利用错误与遗漏账户进行调整。通过分析可见,近年来,中国的资本流出规模急速上升,增长幅度较大,由2000年初的58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4837亿美元,增长超过7倍。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速上,都远远大于马来西亚和韩国。2006年,马来西亚和韩国资本流出总量分别为384亿和797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2.3倍和1.5倍。本文进一步把各国资本流出总量与各国同一年GDP进行对比,从1990~1996年与2000~2006年两时期资本流出的变化看,中国、马来西亚和韩国都经历了显著的增长,资本流出的比例不断上升。
(二)对外直接投资稳步上升,资源寻求型投资日益重要。2006年,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流出额为10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跨国并购总量达470亿美元。近三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71.3%,到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733亿美元;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年增率也分别达66%和32%。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增加的投资当中,有一部分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如中国正在建立第一个由尼日利亚、泰国等八个国家组成的海外经济贸易区域。根据中国商务部计划,未来几年还有50个类似区域建立,以便中国向其它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进行投资。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保障国内战略资源安全为主要考虑的大型国有公司海外扩张,成为亚洲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这些国有企业积极扩展其海外利益,迅速成为全球竞争者。如,在石油开采业,包括中国的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在内的几家企业联合产量均已超过52800万桶,而10年前的数字仅为2200万桶。特别在过去两年中,中石油和Petronas先后在10多个国家建立起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韩国也宣布通过韩国进出口银行对大型海外能源发展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这标志着以能源行业为代表的国有资本输出已开始远航。
(三)外汇储备投资增长迅速,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近年来,亚洲新兴国家积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特别是中国,2007年初超过1.3万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年均增速约为31.7%,马来西亚和韩国分别为7.6%和10.2%。其中,韩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超过2000亿美元的国家。这样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及增长速度必然促使各国的外汇投资迅速增长。虽然外汇投资的准确数字仍然神秘,但可从中国斥资2000亿美元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并投资30亿美元购入美国黑石集团股份及韩国投资公司将110亿美元用于投资海外股市等大手笔中略见一斑。亚洲三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结构还十分相似,基本上都投资于海外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是购买美国国债。如,2005年中国购买的美国长期国库券和美元现金共1894亿美元,政府机构债券778亿美元,总计美国长期债券占当年中国对外投资的66.8%,马来西亚的比例略低为49.6%,韩国则高达92%。
(四)资本流出与大量的资本流入并存,资本流入的质量有所提高。随着亚洲地区资本流出的新趋势,原先就已存在的大规模资本流入,近几年也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从流入量说,该地区的私人资本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仅2006年流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就创2000亿美元的新高,其中跨国并购达540亿美元,绿地投资项目数达3515项。从增速看,南亚和东南亚的增速稍高于东亚,但后者直接投资的流入正趋向知识密集和高附加值领域,可以说是投资质量的提高。以中国为例,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达690亿美元,而且中西部省份比往年获得更多;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投资转移到具有更高附加价值的计算机设备、电讯设备和半导体。另外,在韩国的新投资也趋向于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研发中心和配送中心。
事实说明,亚洲新兴国家不但存在大量资本流出,而且也存在大幅度上升的资本流入,资本流动呈“大进大出”的特点,并且流入的地区和行业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亚洲新兴国家资本大量流出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驱动。近两年,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球资本流动性增强,名义和真实利率较低,这些利好因素都推动了投资增长。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的增长十分强劲,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如,中国保持着略高于10%的增长水平,马来西亚增长率在6%左右,韩国增长率也在4%~5%之间。这些国家成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因此,良好的国际条件和国内的经济繁荣为各国资本输出提供了前提条件。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统计分析数据表明,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上升,流出资本量将逐渐增加: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左右时,流出的资本量会突然迅速上升;在2600~5600美元之间流出的资本量超过流人的资本量,出现净流出状况。截止2006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韩国超过1.5万美元,马来西亚超过1万美元。虽然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但整体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3000美元,正处于大规模资本输出的“前夜”。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使亚洲新兴经济体不但取得了量的增长,实现了质的突破,也使其具备了对外资本输出的实力。
(二)为绕开贸易壁垒而寻求新的对外输出模式。长期以来,亚洲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主要制成品出口地区,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2177亿美元,马来西亚达367亿,韩国达292亿。上百亿以上的贸易顺差额,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亚洲国家常常被斥责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随着贸易量不断增加,亚洲新兴国家经常遭遇到一些国家设置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在这种条件下,为绕开贸易壁垒,减轻贸易争端及摩擦,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对外资本输出就成了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
(三)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三国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进入2007年,三国外汇储备的增幅都超过1999年水平的2倍(或接近2倍)。特别是中国,仅7年间就增长8倍以上(见表1)。
亚洲新兴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数量巨大的储备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而不是静静地躺在央行的金库里。因此,各国的资金正以金融资产形式迅速流出。总之,各国的外汇储备越多,购买的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已成为亚洲新兴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经济基础和动力。
(四)逐步放开资本帐户与放宽金融管制。近年来,中国、马来西亚、韩国等都在放松对海外机构投资的限制,逐步建立政府隶属的投资公司,将国内资本疏导到国外。亚洲新兴国家对资本流出自由化采取的措施见表2。
各国资本自由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资本的流出。此外,资本输出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渠道,也为亚洲国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手段。从全球和长远的眼光看,资本流出是亚洲新兴国家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的必然选择。
三、亚洲新兴国家资本流出的影响
(一)对母国和东道国产生深远影响。对投资母国而言,可分享国外资源和收益,积累海外管理经验,为更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参考;能确保国内战略资源的供应和实现战略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保证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减轻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对投资东道国而言,跨国公司带来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这正是它们(特别是低收入国家)所需要的。有了跨国公司的参与,能帮助它们合理开发本国的资源,且不会带来外债的增加。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还为它们提供一个重要的知识技术转移渠道,特别是对教育水平低和缺乏熟练工人的落后国家而言,承接来自先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要比来自发达国家的容易得多,发挥这种知识正效应所花费的成本也小得多。
(二)对本国货币升值起缓冲作用,但难以持久。资本流出能降低外汇储备的积累,缓解大量的资本流入所带来的货币升值压力(如人民币和韩元),但这种手段很难持久。首先,在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韩元还会继续升值、国内投资机会仍十分诱人的背景下,资本外流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次,不应把放松资本流出作为升值减压的手段。资本项目自由化是长期性、结构性的,涉及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国家信誉等问题,一旦实施难以逆转。如果周期方向发生变化,又需要反过来遏制资本流出,这时重新加强对资本流出的控制所付出的代价将非常高。根据拉丁美洲的经验,“宽出”政策往往不能减轻压力,有时反而吸引外资进来。道理很简单,“进”是为了“出”,如果“出”得非常容易,外资肯定会进来。所以,想通过资本流出途径缓解货币升值的做法短视而无效。
(三)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为国际资本流动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亚洲新兴国家对外投资,己成为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而并不是各国国内单方面的政策行为,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这样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将成为世界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这不仅加速了新兴资本输出国迈向国际化的步伐,还拓宽了资本接收国的潜在资本来源,加强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
面对资本流出的大量增加,对亚洲新兴国家而言,应尽快制定一个中长期的资本输出战略,而不仅仅是在政策上给予一些鼓励。此外,亚洲新兴国家在进行外向资本流动时,还应十分注意防范风险。应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研究进入国际市场的合理方式,逐步积累国际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经验,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放开金融管制。如果资本外流确实能在充分考虑风险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回报率,那么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允许资本流出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发展特点
2003年国际金融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动荡扩大、汇率凸显、调控有效、避险上升、有惊无险。具体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特点一:经济政策艰难应对,经济复苏初见曙光。
在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调整中,面临一个实际而艰难的政策影响,就是各国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基本触底,使各国经济政策的干扰与困惑局面复杂而浑浊。2003年世界经济是艰难的一年,总体看,世界经济2003年将达到3.2%左右的增长,其中美日出现较好的上升和增长态势,增长水平分别在3%和2%左右;欧元区则处于下行区间,经济增长下调,全年增长水平仅为0.4%;发展中国家亚洲趋势最好,经济增长预计为5%上下,拉美相对较弱仅有1%的增长水平,非洲相对均衡在3%左右,转轨经济体则相对高涨,经济增长为4%左右。
特点二:汇率价格不定凸显,金融产品博弈风险加大。
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价格交叉、产品交叉、市场交叉以及地域交叉等多角度、多领域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出现欧元创新高、金价创新高等趋势;但价格反应的背后是经济复苏的出现,特别明显的是日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效应已经明显的在2003年经济金融环境中体现,汇率问题的集中和凸显,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是金融体系不合理和不公平的一种实际状况。作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重要货币――美元,伴随自身经济不确定性的严重与持续,美元缩水以及强势政策引导的技术疲软,已经导致投资信心发生调整,投机性与日扩展,加之经济前景的难以确定,投资组合与方向在美元波动中困惑调整。2003年12月3日欧元汇率走升至1.2111美元,创下欧元问世以来的最高水平;黄金价格也突破400美元,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直接与美元有密切关联。资金作为规避风险和获利需求,加大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倾斜,亚洲经济相对利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投资,也刺激了投机,潜伏了不利长远发展的泡沫风险,汇率升值或贬值都是经济冲击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点三:国际投机氛围扩大,应对防范主导协调。
2003年国际金融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在于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干预,并集中表现在大国关系的协调变化上。伴随2003年3月美伊战争的爆发,西方经济、政治出现分裂与不一致的局面,对经济金融层面的协调产生一定影响,但各国自身的防范协调十分明显。截止2003年10月底日本央行干预汇市资金总额为17.8万亿日元;美欧央行对利率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视,效果差异明显扩大,信心心理远强于政策时效;欧盟东扩强化欧盟乃至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2003年国际金融突出的表现就是投机因素的扩大,进而使得主要金融商品和战略资源价格出现跳跃性的震荡,特别是欧元走势与经济面的逆向,直接原因就是投机因素的推动与炒作,其中包括索罗斯和巴非特等基金有目的的政治意图所致。此外国际金融领域再度出现违轨监管的严肃问题。引起注目的事件是2003年11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华尔街突然逮捕了47名经纪人,其中包括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大银行涉案人员,如摩根大通、瑞士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国得累斯顿银行以及以色列贴现银行等交易员,进而引发了一场手段高明的货币、证券欺诈行为,唤起全球对金融监管投机防范的再度重视。
前景判断
综合判断目前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形势,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结构层面矛盾与问题相当集中而严重,如财政赤字问题、利率见底效率低下、贸易状况的不均衡等,不仅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复苏,而且直接对金融市场的投资信心产生抑制,进而刺激投机氛围,反过来更不利于经济调整与改革,联系紧密的信心与心理、结构与政策、短期与长期等多层面、多角度交织性,使得国际金融前景的判断愈加艰难,困惑性或超预期十分明显。因此,依据当前国际金融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风险,潜在的动荡甚至危机,都将是不可忽视的。面对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浮出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不定的局面,预计2004年国际金融将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风险之一:欧元货币危机须有所防范。主要基于欧元区经济现状与前景,尤其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适宜和不谐调的突出,潜在的压力与风险在积累中扩张,特别是欧元区12国的经济差异、政治分歧、政策矛盾以及结构制约的影响,加之国际投机因素的炒作风险,都可能形成危机的诱因。尤其是美元与欧元货币竞争战略、策略和技术性的对比效应,将直接扩大欧元风险,从而有可能出现欧元货币金融危机。理由有两点值得关注。
理由一:汇率与经济不匹配的炒作风险。比较突出的是欧元汇率走升现象。从2003年欧元走势看,经济不支持的走高具有明显的投机因素与氛围,主要来自欧元较长时间亏损后的获利周期与技术推进和欧元短期投资组合的效应支持;美元份额过大经济忧虑恐慌的调整效应,美元向欧元组合的自然转换;美国大选导致的国际炒家的攻击打压目标,以美元贬值伤害经济支持政治氛围,但却在一定程度加大欧元的负担风险。从欧元经济基本面和政策角度看,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阶段,政策协调处于分歧扩大、矛盾加重之中。2003年美日经济明显上调,欧元区下调,不足1%的经济增长,支撑着1.20美元的超历史汇率;欧元区经济差异继续明显存在,最大经济体德国为零增长,最低是葡萄牙和荷兰为负增长(-0.8和-0.9%),最高为希腊,经济增长预期为4.1%;政策面分歧矛盾扩大,突出表现为财政赤字问题,德国、法国已经连续超出欧盟界定的3%限度,其他国家,包括即将东扩的10个东欧国家更存在严重财政赤字超标问题;欧元区无论经济匹配或政策支持,都没有空间与理由刺激欧元走强,唯一是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也不排除美国的恶意炒作。
理由二:金融周期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风险。从1992年英镑引发的欧洲货币机制危机之后,欧洲危机周期已经平和10多年;而欧元的出现是对美日经济全球化意向的巨大挑战,欧元货币区域化的成功不仅已经影响全球区域化进程的重视程度与加快速度,具有重要典范作用,而且亚洲区域化已经明显冲击日本和美国的影响力。因此,从经济金融规律周期看,从国际竞争严峻性看,欧元潜在的风险逐渐加大,具有危机出现的可能时机与条件。
欧元潜在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国际外汇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投资组合的调整,主要货币汇率水平将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乃至震荡,欧元汇率前景预期差幅在0.90美元~1.30美元左右,日元汇率则在90日元~125日元上下,空间差异扩大显示经济不确定和技术上的难驾驭,但相比较日元平和,并继续起到美欧货币“缓冲器“的调节作用。
风险之二:石油危机潜在风险不可低估。在2003年大国战略伙伴关系较量中,石油已成为重要竞争筹码,美俄、日俄、中俄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复杂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进而形成石油上涨的心理因素和实际效应,政治意志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国际石油价格也具有不乐观的风险,并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稳定具有干扰。一是OPEC不断的减产与石油需求,全球气候条件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不适宜扩大,石油生产因伊拉克战争以及重建而受到冲击,致使油价有上升空间;二是美国石油储备变化对国际石油价格心理具有影响,美元报价体系与美元贬值和美国经济紧密连带,加大油价心理忧虑,从而推高石油价格。而从金融竞争看,石油对欧元区的打击远大于美日。因此,未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乃至走高趋势将是不可乐观和低估的风险之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将不会平和调整,继续走高至30美元以上,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进而将会干扰、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石油价格表面是资源产品需求,实质则是政治、经济利益的操纵,并将会对一些国家财政、利率和汇率政策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石油问题可以遏制经济,使经济问题再现窘境,金融市场的汇率、股价、金价和油价将扩大波动性,不稳定动荡持续将继续反反复复影响金融市场。
然而,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和复苏曙光的展现,以及国际金融应对与防范性举措的到位与效果,将会形成对金融风险的规避,甚至抑制。全球的经济协调性和金融调控性有所提升,形成一定气候和条件的金融防火墙。主要支持因素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有利因素之一:美欧日经济复苏的影响。本轮世界经济自然周期与结构周期的调整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目前美日经济复苏已经出现相对强劲和乐观的迹象,虽然欧元区复苏显得艰难,但欧盟中英国经济的利好,或多或少也是世界经济有影响和带动性的重要支撑。况且美欧日经济规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70%~80%,金融市场份额也在60%以上,因此,三大经济体复苏性的影响,无论对国际金融的信心和心理支持都将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可能抑制和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或蔓延。
有利因素之二:国际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因世贸组织坎昆会议的失败而有所争议,相对负面的影响在扩大;但同时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联体或传染效应,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协调作用的体现和增强。无论多边金融机构或双边金融合作,都以强烈的防范风险举措,以及协调政策与策略应对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各国之间不仅体现了国际交往的深化,也有理解与融合效应的推进。因此,尽管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起伏不断,但国家、地区以及市场的自控与自制能力有利于稳定,进而保障了金融市场相对稳定运行,这也将是2004年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为构筑日本与海外之间的生产、流通网络,积极稳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到2010年年末,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高达8305亿美元,投资重点转向中国及亚洲地区。
日本对外投资新热点:亚洲地区的服务领域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之一,将亚洲地区作为投资重点。
日本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面向亚洲地区出口比重占出口总量的56.1%,是2000年的2倍。与此同时,日本面向亚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从投资比例上看,面向亚洲地区的投资占总体的38.7%,领先于对西欧(25.3%)、北美(15.8%)和大洋洲(11.2%)等传统投资地域。亚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紧密的产业链,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特点之二,投资对象由制造领域转向服务领域。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最初集中在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生产制造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动下,日本大量投资积聚到这些国家的汽车、电器机械、精密机械等行业。然而近年来,日本投资对象逐渐转向金融、保险、信息、流通、大型零售店等服务性行业。
从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2005年起)来看,制造业的增长率为9.1%,而非制造业的增长率为14.9%。亚洲各国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趋势还将持续。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将促进亚洲各国对智力型服务的需求。亚洲国家提高科技水平的意愿日益强烈,日本在该地区研究领域的投资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针对医疗、健康、看护等领域的投资期待也在逐步上升。
特点之三,企业积极推动本土化进程。
从前,在海外投资的日本企业,凡事都以总公司为重,经常引起当地不满。现在,日本企业重视协调与当地出资人的关系,灵活运用本土人才、加强员工培训,积极建立并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赖关系。今天的日本企业已不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他们越来越尊重投资地的利益,积极为当地做贡献,从而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
特点之四,企业并购(M&A)交易趋于活跃。
以开拓市场、技术革新、确保资源供给等为目标的跨国M&A交易日益频繁,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参与海外M&A。2009年,日本的海外M&A交易数量一度减少,与世界趋势相同。2010年,日本的海外M&A大幅回升,多达347起,金额高达340亿美元,比2009年的金额增长了64.5%,交易数量高居历史第2位。2011年,交易数量也同样表现出增加趋势。过去,日本企业的M&A一直以美国市场为主,而近来日本在亚洲地区的M&A表现活跃,由2009年的86起增加到2010年的129起。同时,日元汇率偏高,也加快了日本企业在亚洲地区的M&A步伐。
海外投资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实力
企业实力能创造市场价值,也是影响企业海外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企业实力既包括技术实力、商品实力,又包括市场开拓能力、销售能力。日本企业正朝着“No.1”或“only one”的方向努力积蓄创新能力。
举例而言,日本的汽车厂商不仅注重车辆性能与外观,还大力研发“下一代汽车”(电动、混合动力的汽车)以及储电装置;制药企业不断提高新药的开发能力;流通企业则在商品开发、销售技巧和品牌战略方面下大力气。目前,日本提高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吸引了诸多海外企业的目光。
提到技术,就不得不提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其他外国企业,都会在海外投资上犹豫不决。
此外,人才实力也极为重要。日本企业正在大力培养全球化人才,积极任用海外年轻人,这和过去相比是很大的改变和进步。
“日本再生战略”与海外投资前景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巨大损失。日本将灾区重建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为契机探求新的发展道路。
2012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日本再生战略”。该战略将医疗、健康、看护以及能源环境、农林水产业、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强调要积极地向海外拓展相关领域,促进东亚地区的共同发展。
在实现东亚地区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日本应努力帮助东亚地区提高经济发展能力。东亚地区正逐渐引领世界发展。要保持快速发展,东亚各国必须增强彼此问的联系,推动体制改革,建立高质量的市场经济。
目前,“东盟+3”、“东盟+6”构想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已经到了谈判准备阶段。长远看,还应通过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来增强东亚各国间的联系。
要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落到实处,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扩大经济网络。同时,还应创造良好条件,确保铁路、公路、港湾、机场、通信、产业基地以及人才等供应链环节的高效运作。
许多国家近年都在积极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尤其表现在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夺上。各国政府为此积极开展高层运作。日本政府也出台了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相关政策,日本驻外使领馆、贸易振兴机构(JETRO)也在积极收集海外投资的相关信息,努力为企业洽谈牵线搭桥。
进入投资阶段,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政府机构)将对投资给予金融支持。作为独立行政法人的日本保险机构(NEXI)也会为企业办理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
【关键词】亚洲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国际化;区域合作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凸显了亚洲国家融资体系的缺陷和债市发展的滞后,将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上日程。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亚洲债券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发展水平相似的亚洲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对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是危机前亚洲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主要经济体陆续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亚洲经济奇迹”。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融资结构却处于相对失衡状态,银行间接融资居于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发展滞后。这一阶段,“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是亚洲债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一)本币债券市场规模较小。1995-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①本币债券市场总规模很小,分别仅为1261.1亿美元②、1446.6亿美元和1738.7亿美元。而且,各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相对平均,差距不大。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中,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为577.4亿美元,中国香港为448.7亿美元,韩国为340.6亿美元,新加坡为237.1亿美元,泰国为107.1亿美元,印尼为27.9亿美元。
(二)发行规模有限。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发行规模非常有限。1995-1997年,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五个经济体的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419.3亿美元、569.8亿美元和571.1亿美元。
(三)相对规模偏小。债券市场的相对规模可以用债券市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市场相对规模偏小,这一点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四个经济体来考察。研究发现,1995-1997年,在亚洲债券市场处于领先水平的四个经济体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债券市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韩国和泰国在10%左右,总体而言很小,这也反映出当时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严重不足。
(四)结构失衡状况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各经济体债券市场的结构失衡状况突出表现在债券发行中政府债券为绝对主体,企业债券发行比例过低。以1997年为例,中国香港当年发行债券中,政府债券占比为91.3%,韩国为100%,菲律宾为99.2%,新加坡为95.1%,泰国为93.9%。
(五)国际化程度不高。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国际化程度也不高,这一点可以通过外币债券市场的规模来体现。1995-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外币债券市场规模分别为783亿美元、1077亿美元和1310亿美元。虽然较本币债券市场规模差距并不大,但总体而言仍然偏小。不同经济体来看,1997年外币债券市场规模韩国最大,为495亿美元,其次是中国香港为215亿美元,第三是中国为145亿美元,接下来依次是菲律宾(123亿美元)、泰国(119亿美元)、马来西亚(119亿美元)、印尼(65亿美元)和新加坡(29亿美元)。
二、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契机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经济体普遍认为,亚洲地区不健全的金融体系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本币债市场,既能完善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稳定,改变亚洲各经济体过于依赖银行体系的不合理融资格局,也是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诱因的重要手段。因此,亚洲债券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主要经济体积极加强合作以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2002年6月,泰国在第一届亚洲合作对话(ACD)中首先提出了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倡议。同年9月,中国香港在第九届APEC财长会议上提出“发展资产证券化和信用担保市场”,以此促进亚洲地区债券市场的发展。2003年8月,“东盟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推出“培育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该倡议涉及证券化、信用担保、评级机构、外汇与资本管制和证券结算各领域,目的在于完善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2003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央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提出并实施“亚洲债券基金(ABF)”,进一步推动了亚洲各经济体在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方面的积极合作。
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亚洲各经济体也加快了本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在法律政策、支付清算、中介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为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宏观环境。
三、亚洲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亚洲债券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更全面地反映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流动性、国际化水平以及政策措施等五方面进行系统考察。
(一)市场规模
1.亚洲债券市场规模总体状况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债券市场在规模方面实现了快速扩容。从市场余额来看,亚洲债券市场余额从1998年底的304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45640亿美元,再进一步到2010年6月的48019亿美元,增长了14.8倍。从发行规模来看,债券市场年度发行规模从1998年的528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2830亿美元,增长了5.2倍。2010年1-6月,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达到20119亿美元。
2.亚洲各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比较
考察不同经济体的债券市场规模变化,可以对亚洲债券市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债券市场余额来看,亚洲各经济体明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中国,在2005年超越韩国后,在亚洲一直处于绝对领先位置;第二层次为韩国,2005年之前位居亚洲第一位,在2005年后被中国超过,但相较于其他经济体仍然优势明显。第三层次则为中国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较小,绝大多数在2000亿美元以下。
从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来看,亚洲各经济体也呈现出明显差异。中国从2004年开始超越韩国,位居亚洲第一位,2009年达到12575亿美元;韩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位居亚洲第二位,2009年达到6518亿美元;中国香港在2008年之前处于亚洲中等水平,但在2009年出现激增,达到7570亿美元,超越韩国位居亚洲第二位;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处于亚洲中等水平,在2009年分别为3338亿美元、2019亿美元、1252亿美元、1010亿美元;菲律宾和越南在亚洲处于落后位置,2009年分别为214.5亿美元和31.6亿美元。
再从各个经济体债券市场的相对规模来看,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处于亚洲债券市场的领先位置,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超过80%;泰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处于第二梯队,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维持在50%-60%左右;印度、菲律宾等属于第三梯队,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处于40%以下。
(二)券种结构
1.券种结构不断优化
长期以来,公共部门债券是亚洲债券市场的主体。为完善债券市场的结构,亚洲各经济体积极推动企业债券发行模式的创新,取消企业债券发展的诸多限制,从1999年开始企业债券市场迅猛发展,由1999年的693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3034亿美元,增长17.8倍。
2.企业债券占比逐年提高
从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重来看,亚洲各经济体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可明显分为两个层次:截至2009年底,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例在42%-57%之间;泰国、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例在9%-21%的范围内。
从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企业债券市场取得长足发展,2000-2009年其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平均在50%左右,2009年该比例高达62.6%;马来西亚、新加坡企业债券市场平稳发展,2000-2009年其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而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下。
3.企业债券品种结构不断丰富
伴随企业债券比例的不断提高,企业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也在不断丰富。以中国为例,在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的同时,近年来又相继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企业类债券的创新品种。
(三)交易规模和流动性
1.亚洲各经济体交易量比较
亚洲各经济体交易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债券交易量在2005年之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得当年中国债券累计交易量大幅增长,并在2007年超过之前一直处于首位的韩国,2008年中国推出了中期票据,当年债券累计交易量达到韩国的4.7倍,更是远远超过亚洲其它经济体。
2.亚洲各经济体交易市场流动性比较
从换手率来看,亚洲各经济体换手率自2000年以来都基本集中在1.5倍左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亚洲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平稳。其中,中国自2000年之后换手率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仅在个别年份如2004年换手率稍有下降),特别是在次贷危机爆发部分国家流动性降低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换手率在2008年和2009年保持了连续增长,债券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
(四)国际化情况
在本币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规模也有所增加,但是增长幅度较本币债券为小。总体来看,亚洲各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2001年之前增长缓慢,由1998年的134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487亿美元,2001年起增速有所加快,到2009年增加到3375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1.27倍。
分不同经济体来看,亚洲各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规模来看,以2009年为例,韩国外币债券市场规模最高,为1252亿美元,其次是新加坡,为514亿美元,再次是中国香港,为448亿美元,第四位是菲律宾,为361亿美元,第五位是中国,为256亿美元,接下来依次是马来西亚(248亿美元)、印尼(191亿美元)、泰国(85亿美元)和越南(20亿美元)。从增速来看,新加坡最快,年均增速达到24.3%,其次是越南(13.4%),第三是印尼(11.8%),接下里依次是菲律宾(9.7%)、韩国(8.5%)、马来西亚(7.2%)、中国香港(6.7%)、中国(5.6%)和泰国(-3%)。
(五)政策推动
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都大力发展本国的债券市场,使得融资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降低金融脆弱性奠定了基础。
在亚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因地制宜出台有力政策提高直接债务融资的比例,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韩国和马来西亚快速推动债券规模增长曾使得两国一度成长为亚洲除日本外最大的债券市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有赖于良好的金融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国际债券,积极吸引国际投资者购买本地债券,成为亚洲地区最为开放的债券市场。中国后来居上,在国债推高债券总量的基础上,推出非金融企业融资工具,并大力引入市场化的发行方式发行非金融企业融资债券,在2009年成为亚洲除日本外最大规模的债券市场。
在发行制度上,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均较高。日本韩国国债发行主流为市场化的定期招标发行,其公司债券发行监管也均采用注册制,并且都实行可以采用一次注册、分次发行的橱窗发行注册制度。其他没有采用注册制的国家也在积极寻求简化发行流程,提高发行效率。
有的国家也积极利用机会出台有力的政策推高债券市场规模。马来西亚的债券市场规模在1990年时还非常小,但马来西亚通过债券市场来筹措资金随后显著增长。2001年以后,由于全球石油价格飙升,拥有大量资金的中东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置放资金,无形中大幅提高了回教债券的需求。马来西亚政府在2001年决定在国际上独辟蹊径发展伊斯兰银行业务,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伊斯兰教规的法律和鼓励措施,这为马来西亚政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管道。经过多年努力,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资金大量涌入马来西亚,以穆斯林为主的马来西亚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债券市场,它是全球最大的回教债券(SUKUK)发行国家。
同时,围绕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债权人保护等问题,亚洲各国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使得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四、大力发展依然是亚洲债券市场的未来重点
(一)发展是要义,大力提高亚洲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的规模
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经历与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来看,发展不足仍是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加快发展首要问题就是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关键是提高企业债券的规模。
(二)深化债券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亚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的方向。首先,亚洲经济体在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方面,由审批制转向注册制,提高了发行效率;其次,在债券二级市场上,中国、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市场自律组织通过制定相关规则,促进市场信息公开和公平交易,加强市场化约束机制;第三,逐步放开对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的限制,使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多样化,促进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提高。要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深化发展,亚洲国家需要继续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三)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管理
在亚洲各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功能。韩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负责场外市场的监督管理,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韩国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并赋予了法律的权利。泰国证券市场协会作为自律组织监督和公布债券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并制定实施了大量关于债券交易的标准和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成立,填补了银行间市场自律组织长期缺失的空白,在提高市场管理效率、推动市场创新、加强市场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发展,今后要更加明确自律组织在市场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四)提高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开放中加快发展
亚洲各经济体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债券市场发展达成了共识,加强了债券市场的区域合作,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应继续加强区域内的交流和合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增强本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鉴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中债券市场最大规模的国家,有必要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合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加强亚洲债券市场的区域合作,从内外部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认识到直接债务融资在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保持稳定的国家融资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共同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达成了一些共识,积极推动统一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清迈倡议”与“亚洲债券基金”的成立与运作,极大程度上推动亚洲国家在债券市场合作向前迈进一大步,但亚洲国家的合作才仅仅开始,既有广阔的前景,也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本文以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为主要目的。由于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市场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因此研究范围不包括日本。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都来源于亚洲开发银行的Asian Bonds Online。
③债券发行规模统计中,2000年之前数据包括中国、中国香港、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2000年起加入越南,2002年起加入印度尼西亚,2005年起加入马来西亚。
参考文献
[1]曹红辉,李扬.亚洲债券市场:战略构想与初步策略[J].管理世界,2004(10).
[2]王宇,申世军,赵晓男.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及中国地位[J].中国债券,2010(9).
[3]周孝坤,东亚新兴企业债券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
作者简介:
王宇(1972―),男,河南汤阴人,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息研究部,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宏观经济。
【关键词】“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金融支持 地缘政治 风险管理
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议题是广大国家和地区迫切的希望与愿景,而“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亚洲共同体重要的理念和倡议,成为社会新热点,尤其在中国经济下新常态背景下,“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沿线国家开展双多边贸易、基础设施、能源金融合作往来,为经济带上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能源合作,不仅使沿线各国能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有助于能源贸易结构转型,推动区域内经济协同进步。
一、“一带一路”的探索历程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倡议;同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也明确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结成友好海上协作关系,通过区域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的愿景。直到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这个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建设方式被正式提出,并将它作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政治、金融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倡议。通过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含义,表达中国秉持开放包容态度,传承以往商贸交流并实行新的合作方式,以实现和平、共赢、共发展的目标,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贸易合作以及先进技术学习交流,为亚欧大陆相关国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与合作机遇,通过双多边机制更快更好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建设。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拥有充裕的能源资源,在这样先天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区域经济建设就需要能源合作的大力推动。我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超过50%的能源依赖进口满足需求,市场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能源进口约4.7亿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了9.3%,年均增长3%,但需求庞大的中国市场却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饱受不平等待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能让经济带上能源差异分配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对于能源储量充裕的国家也能实现出口多元化目标,达到经济带上共赢期望。
金融支持是能源合作开展的基础,同时能源自身的稀缺性也成为众多金融投资者竞争的投资行业领域,可是能源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量需求大、回收期长、投资国市场不完善等特点,需要政府支持的开发性金融作为先导启动能源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支持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能源配置的优化,为各国增加了潜在发展空间,同时基于中国对原油天然气的高度依存和高昂的进口成本,此次能源合作战略不仅保障了油气安全,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及亚洲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三、不同能源合作领域金融需求的表现
亚洲及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途经地,能源合作不仅带动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还将优先带动为能源合作提供条件的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的压力下,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交通运输业的金融需求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运输条件是贸易的基础和先行条件,因此要优先发展铁路、公路、管道、港口、物流等跨境通道领域,通过经济带间运输的互联互通,实现能源合作高效化、便捷化。
无论是处于国际运输行业核心地位的连云港还是中国将打造的新型综合交通方式(如澜沧江-湄公河河道建设、昆曼公路等)都是资金量需求大、建设周期和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对金融支持具有巨大需求,尤其是开发性金融需求。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成功推进,跨境运输项目建设热潮还在持续,后续的一系列口岸建设、铁路联运需求有增不减,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国际承包商,通过“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设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布局,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和新的发展,以合作实现助力各类建筑企业、公司的金融需求,这为亚投行、丝路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不论是政府主导的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还是创新的各类民间金融条件,都会带动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资本以及港口企业等“走出去”,通过与国外的分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联手合作,因地制宜的为经济带上的各类需求提供便利、有效的金融服务。
管道是能源贸易合作的基础,对我国来说,这些通道的建设不仅能提高能源进口多元化,带动了大量金融支持需求,同时加强我国能源安全。
港口方面如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建设的大型港口,该港口现已承载了全世界相当一部分石油贸易,成为合作的重要航道,项目建设中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同时带领大批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还有价值460亿美元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计划,以加强巴基斯坦瓜德尔的货运中转站作用,一方面高效实现能源贸易合作往来,另一方面加速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完成国际间交通运输建设。
对于国内交通建设而言,重庆规划也是响应国际能源贸易的要件。它利用重庆处于通道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成为长江经济带西部枢纽、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战略支撑地,而且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辐射的枢纽作用,其背后的金融需求是无限的。
根据2015年6月澳门“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预计2015年至2024年,全球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美元,其中仅亚洲市场就占全球40%,高达2.8万亿美元,这主要源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推动。
(二)能源合作贸易的金融需求
“一带一路”横跨中亚、俄罗斯等地区,矿产、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作为经济带上的能源充裕供给大国,借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条件,与需求方开展能源合作,形成经济互补,加速资源在经济带上的优化配置,建设新型能源合作经济圈,形成稳定、持久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加强能源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亚洲国家在能源资源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保障国民利益安全,是区域经济带上供需双方共赢的要件。
1.俄罗斯。俄罗斯国土广阔,自然资源储量大且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中,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因此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一直一来,俄罗斯能源的主要消费市场是欧洲,但由于乌克兰事件的调整,欧洲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俄罗斯方面将主要投放市场年转变为亚洲地区。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中,俄罗斯作为充足的能源供给方,很好地缓和了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短缺的压力。在美国“页岩气”的冲击下,给沿线国家一个更好、更便利的选择。我国通过与俄罗斯签署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既帮助俄罗斯实现能源出口战略转型,也大大缓解了我国天然气短缺的压力。
2.中亚。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其能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大,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圈的能源基地。
我国抓住机遇,不仅开展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计划,同时建设中哈原油管道、各瓜达尔港等通道,加速能源合作,从陆路、海陆方面有效降低成本,达到更优的经济效应。
其实,我国能源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由于开采成本大,资源要素分配不均,造成能源浪费严重,需求日益攀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2016年4月《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显示,中国预计将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5%。高速的需求增长使“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成为不可缺少的经济合作建设。
与俄罗斯、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开展,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向多样化转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通过已建设的各种互联互通路线,能有效降低进口成本,同时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发挥我国大国形象,多元化出口战略。资金量需求大的能源合作,需要金融的必要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国开行为先率,开展国际央行较低抵押物的大额授信业务,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助力能源合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国开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据国际商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承诺贷款近1900亿美元,占全行国际业务余额的三分之一。
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需求的特点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集中度较高
金融支持的业务中大多集中在能源开采、管道建设等领域,能源合作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涉及不是特别广泛,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也大多集中于能源本身领域,这容易造成业务过于集中,加大了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同时,受认可度较高的也大多是传统的投融资业务,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
(二)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量需求大,多以开发性金融支持为主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能源丰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国家,因此在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发展中,我国金融计划是以开发性金融为主导,带动民间资本的战略布局计划。尤其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中的国开行,旨在服务于政府战略,提供了大量国际间投融资服务,加快了各国能源合作的顺利开展。蒋志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导作用》中认为这种项目本身特点决定了绝大部分需要采取“先期扶持再长期获益”的理念,因此与这些国家开展经济金融合作,既要注重开发性投资的特点,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简单扶贫的陷阱,这样才能保障金融的可持续性。
(三)金融业务存在较高政治风险
经济带上各国社会制度上差异较大,对金融支持产品认可度不一,容易产生地缘政治风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金融机构打开国际市场的步伐。
(四)风险管理不一致阻碍能源合作发展
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决定了不同的风险管理标准。沿线国家大多金融市场比较欠发达,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够完善,同时较为支持欧美地区的风险管理,经济带上各国对于我国提供的金融支持不同态度,可能减缓甚至阻碍能源合作的发展。
五、结论
作为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重点,“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项目激发了贸易、交通运输领域一系列潜在庞大的金融需求,通过提供的金融服务,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转型机遇,拓展经营业务,进一步提高其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如胡浩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所说,一带一路将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银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同时能源合作下的交通运输金融支持助力民营建筑公司“走出去”,树立企业形象,发展稳定、长远、可持续的经济合作。
对我国来说,能源经济圈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能源安全,维护国家稳定,同时加大了我国对中亚、俄罗斯的进口需求,促进进口渠道多元化转型,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地位,转被动为主动,降低不必要支出,倡导公平贸易。通过不同领域的金融需求带动亚投行、丝路基金、保险、PPP等金融支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能源合作,加快实现共赢共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新常态下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良好机会;对于经济带上能源资源充裕的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建设也给贸易也带来空前利好,帮助他们拓宽出口渠道,同时改善国内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能源合作的展开,金融支持的推动,进一步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互联互通,为沿线各国带来多种形式的发展机遇与经济增长点,助力各国综合全面发展。这个以我国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愿与周边国家协作共发展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健,周轩千.“一带一路”投资风生水起[N].上海金融报,2015-11-17.
[2]胡浩.“一带一路”建设与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金融论坛,2015.
[3]胡怀邦.以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2015.
亚洲遭遇前所未见的金融风暴已经10年,历经苍凉的亚洲银行业到今天不仅走出了金融风暴的阴影,更在寻找新动力。香港《亚洲周刊》推出2007年度的“亚洲银行300排行榜”,其数据显示,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的经济10年轮回没有出现,与10年前的金融危机相比,去年是亚洲银行业再次写下亮丽成绩单的一年,以整体盈利、总资产双增长报捷,显示亚洲区金融业继续稳定发展,再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亚洲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及马来西亚等国银行业取得骄人成绩,以总资产和纯利都创新高的成绩单,成为这一地区银行业的奇葩,反映出这些国家经济华丽的荣景。相反,亚洲些成熟地区或国家如台湾、日本、韩国等,则未能延续上一年取得的成绩,出现走出亚洲金融风暴阴影之后的盈利增长倒退,甚至盈利转为亏损,被认为是亚洲金融业10年后再次发出的风险警号。
《亚洲周刊》一年一度依据亚洲12个国家及地区新一年度的银行总资产排列“亚洲银行300排行榜”,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日本的三菱东京UFJ银行仍然取得霸主地位,总资产达12089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以9386亿美元的总资产从去年亚洲银行第三大向前晋升,越过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夺得亚洲银行第二大的称号去年排名第二的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以总资产7870亿美元位居第三。
“亚洲银行300排行榜”显示,今年上榜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4575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了5.8%客户存款1117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2%客户贷款80600亿,比上年增长4.8%纯利865亿,比上年增长11.7%。在去年亚洲银行业总资产增长7.6%、纯利大幅增长52.9%的情况之下,亚洲银行业再次创下金融风暴后的奇迹,其中中国银行业经过股改、上市等一系列的银行体制改革,成为亚洲银行业崛起的重要力量,排名再次提升,改写了亚洲的金融版图。印度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亦紧追其后,展示了经济发展后金融业增长的诱人潜力。
过去一年,亚洲银行业受惠于良好的企业利润、相对稳定的货币状况、健康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重整,业务表现和资产品质都有所提升。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在最近发表的银行业报告专辑中指出,亚洲区银行体系受惠于强劲的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财务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标准普尔指出改革措施使区内整体状况普遍得到改善,银行体系的品质也有所提升标准普尔分析师马耀庭称,亚洲银行业的信用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它们目前较有实力应对潜在的挑战。标准普尔董事总经理兼负责大中华区、东南亚和印度企业及政府评级主管周彬指出“过去几年,全球性的增长使区内经济体的银行改革更能发挥效益。”但标准普尔也提醒,不能忽略的是,经济和行业风险、难以预料的外来冲击以及不能避免的周期性经济放缓可能出现。
亚洲银行业历来以日本金融业为主导,即使在金融风暴后的很长段时司内,日本主导Ⅱ洲银行业的铁律一直不变,排名前五位的全由日本银行囊括。去年,中国银行业异军突起,中国工商银行进入“亚洲银行300”的前三名,中国银行进入了前五名,改写了亚洲日本银行业枝独秀的历史。今年,这一纪录再被刷新,中国建设银行以6810亿美元的总资产跻身亚洲银行第四位,中国银行仍排名第五位。中国的银行不仅跻身亚洲银行前五位,今年更第一次在前五名中占据三席,日本银行在亚洲独占鳌头的历史一再被中国的银行业改写,令业界注目。
去年,中国建设银行以纯利之最成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今年,中国工商银行以获取利润6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30%的业绩,摘下了亚洲最赚钱银行的桂冠。中国工商银行去年10月同时存香港的H股及中国A股市场分别上市,集资219亿美元,创下全球最大的IPO业绩。中国工商银行以“你身边的银行,你可信赖的银行”为招揽赢得了客户的青睐。中国建设银行以纯利57.9亿美元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之后,成为亚洲第二赚钱银行。总资产排名第五的中国银行以纯利53.5亿美元,成为亚洲第四赚钱的银行。
2006年“亚洲银行300排行榜”反映的是亚洲银行业的整体改观,但2007年“亚洲银行3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亚洲银行业没有整体承接过去的成绩,而是各国及地区银行发展的差异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亚洲新兴市场的银行业脱颖而出,包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不俗的增长,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18.1%,纯利增长27.6%印度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21.8%,纯利增长22.9%;马来西亚银行业总资产增加18.9%,纯利增长16.5%。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在内的亚洲成熟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都首度出现了走出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盈利倒退,日本银行业不仅纯利负增长4.7%,总资产亦负增长0.7%,显示日本银行业自金融风暴后又出现了调整和萎缩 台湾银行业的总资产比上一年增长了4.5%,仅台湾银行业大幅亏损,银行业整体盈转亏达10亿美元,台湾银行业在过去一年中滑坡相当严重,最早走出金融风暴阴影的韩国也遭遇盈利滑坡,纯利负增长4.8%。亚洲成熟市场银行业走下坡路,是否意味着亚洲周期性经济放缓出现?年初就有学者呼吁,今年是亚洲经济周期性放缓的危险年,要警惕金融风暴再现。
日本上榜银行126家,比去年少了三家。日本虽然仍是亚洲最多上榜银行的国家,但数据显示,上榜银行中有37家银行总资产增长下降,有61家银行纯利增长下降,日本银行业再次走向低迷。尽管日本银行业已经成功把萦绕多年的坏账问题抛之脑后,但正当他们准备要积极扩展版图之际,却又遭遇核心贷款业务不振与消费市场萎靡等棘手难题。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教授指出,虽然亚洲成熟市场银行业走下坡路,但不认为亚洲目前存在金融危机的因素。宋敏说“我没有看到产生亚洲金融风暴的迹象。10年前的情况是日本过度贷款,亚洲银行错配,借短账、长投资,造成资金链断裂,但10年前的那些坏的因素并没有出现。”宋敏表示,日本经济这些年有好转,但日本相对开放度低,有强烈的保护因素,使得很多产品价格高昂,显示日本结构性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是日本银行业发展的瓶颈。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日资在亚洲扩张,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日资萎缩后没有恢复,宋敏认为,日本这些年没有输出,也得不到高回报,“经济和银行业务的增长是互动的,成熟市场这些年的经济增长放慢,日本银行要寻求外在因素来提升银行业的发展,否则萎缩在所难免”。
中国有26家银行上榜,除两家同上年一样、一家下降外,其余银行都因为总资产增长排名较去年上升,其中 除三家银行盈利增长下挫,其余纯利增长都有良好表现。印度有22家银行榜上有名,纯利全部增长。因总资产增长,除一家外其余银行排名都较去年提升,显示出良好前景。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早前对中国银行业基本面给予稳定至正面的展望,认为中国银行业继续保持积极的前进动力,经过资本重组公开上市,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步入正轨,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并积极准备上市。类似改革已扩展到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加强银行运营、降低系统风险的改革与监管举措相继出台。
通过公开上市,中资银行股本持续增加,这显著改善了银行资本状况。良好的资本实力将使中国银行业能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华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卢欣表示,中国的银行业通过改制、引入外资、股权改革、海外上市等迈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更给了中国银行业实质支持。但卢欣认为,中国银行业取得的纯利高增长,很大支撑是中国实际存在的巨额息差,这在西方市场是没有的。卢欣指出,新兴市场原来单纯的存贷、世务要向综合性发展,中国银行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业务,还将有更大的空间。
亚洲另一个新兴市场印度银行业良好发展的背后是经济向好、经济起飞的双引擎, 是欣欣向荣的内需,是金融产业茁壮,成为印度闪闪发亮的新产业。印度中央银行的资料指出,2006年4月到12月,印度银行贷款金额比前年同期成长23%,达到3300万亿美元,美林今年2月的报告指出,去年4月到11月印度新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成长157%,全年成长率远超预期。
印度官方“国家应用经济研究院”统计,过去20年来,印度中产阶级(年收入在4545-23000美元者)人口成长了三倍,目前约有三亿人。国际知名的Mercer投资顾问公司分析,印度绎济快速成长,薪资也跟着稳定成长,2006年的薪资成长达到7.3%,不仅明显高于通货膨胀率,增长的幅度之大,在美、英、日等70个国家早排行第
印度富人增加,消费就增加,企业再投资,贷款也增加,人有钱可以消费、买车、购屋置产,个人放款也跃增,印度财政部部长更乐观预估今年4月到明年3月,银行授信将成长32%。香港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在宋敏教授表示,中国、印度作为亚洲财富的两大引擎,已经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代表模式,中国以制造业出口为主,印度以服务业为主,对融资需求高,使得两国的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成熟市场中的香港,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有76家在香港开展业务。至2007年,香港持牌银行有137家。在“亚洲银行300排行榜”上,有18家银行上榜,去年这些银行的总资产和纯利增长分别为15.9%和12.9%。需要强调的是,香港银行业能在亚洲成熟市场中独树帜,得益于同祖国大陆的紧密关系,回归以后的香港与祖国大陆在经济及金融发展方面有更为广泛的联系,香港银行体系中对外交易额高达近万亿美元,不少都是流向祖国大陆。
穆迪亚太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分析师华志行认为,香港银行的境外使用贷款去年急升42.3%,香港“本地的经济增长虽然很结实,但本地贷款需求不是那么强,比如说个人信贷,新的楼宇按揭不是那么多,按揭的利息在收窄。过去几年,楼宇按揭的贷款结余无增长。企业贷款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很强,贷款需求不大,如真的需要融资,可以到债券市场发债。银行为过多资金寻找出路,向外看,祖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强劲,自然香港银行在内地的贷款比较多”。
他认为,2007年的营运环境跟去年相似,贷款竞争非常激烈,本地贷款需求平稳,贷款需求主要来自香港之外。银行要面对成本如租金、薪金等上涨的问题。他说“银行如果在祖国大陆或澳门的放款比较多,盈利增长可以多一些,但也要看相关银行在当地有没有配套,能否把香港套的风险管理系统照搬过去,有没有足够的人才,香港管理层对祖国大陆或某海外地区的经济环境、经营环境是否熟悉。经济增长好的时候,应该没有大问题,环境一有逆转,香港银行能否维持境外放款的信用质量,这些都要留意。”
作为成熟市场的中国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虽然2006年台湾银行业的总资产增加了4.5%,但亏损严重,在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台湾是损失最小的一个地区,仅10年来,台湾的政治压倒经济,又是亚洲区域中经济恢复最为缓慢的地区。“亚洲银行300”排行榜显示,台湾地区银行业由去年盈利535.95亿台币(约16.24亿美元),转盈为亏,2006年台湾银行业整体亏损339.44亿新台币。今年台湾上榜银行34家,比去年少了三家,其中有25家盈利大幅倒退甚至严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