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第1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工作的经济效益。邮电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改革中同样应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将经济发展模式由产值型转变为效益型。随着的开展,邮电部门也对经济体制进行过不少改革和试探。在去年十二月的邮电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宏观控制,改变建设发展资金的分配,使之相对集中:统筹使用;对改善经营、加强核算等等,又作了一系列的改进。但城市改革因涉及面很宽,触及旧制度很深,比起农村改革远为复杂、困难。从邮电改革的实践效果来看,似乎也还未完全摆脱旧制度的羁绊,故有待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本文提次下面几个间题,供深入研讨时作参考。

一、从第三产业的特性看邮政的经济效益

什么是邮政通信的经济效益虽已经多次讨论,相关文件也有解释。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全面促使邮政通信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常常有所偏颇。近年来,我国对经济结构划分也部分地采用了三种产业理论。即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把有关物资商品流通、金融周转、信息传播、智力开发等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行业,列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对社会具有依存性、服务性、层次性或多样性以及网络性等特性。发挥它的经济功能要符合这些特性,邮政也具有上述特性。依存性:第三产业的发展依存于社会经济体制和发展,‘言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独自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也必须有赖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属于经济基础结构。国家要发展经济,应从宏观上关心它们的发展。而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约束了经济活动及相应的横向联系。对劳务生产认为不具有价值,故第兰产业发展受到限制。邮电通信的发展同样未被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通信需求大增,而通信的作用也开始引起重视,这也体现了第三产业依存性的特点。服务性:第三产业的特点是凭籍一定的设备、工具,以自己的服务向社会提供有形或无形的产品。而在多数情况下,都不生产物质产品,而以提供劳务方式去完成服务。因此,服务质量是第三产业中各行各业建立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我们邮电提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也是反映了我们产品特性的—通信服务是传递信息。信息产品的目标是迅速、准确。有人认为邮政与电信不同是实物传递,实际上这种实物也是信J息的载体,它与运输业传递实物不同,后者是以能量转移为目标的。层次性或多样性: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依存于社会需求,要求第三产业具备多层次、多样化。如搞商业网点不能全都搞大百货公司、大饭店、大旅社,而应有多种规模,多样形式的配合。社会对通信的要求也一样,既要有迅速、高效的电信服务,也要有普及方便的邮政服务。这种情况即使在美国这种电信十分发达的国家中,邮件业务量仍有较大的增长(近年来增长率由1肠左右递增到2帕以上)。网络性:由于社会普遍存在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故第三产业的服务散布广泛,并以不同形式互相联系,形成网络。而这些网络汇集的中心就形成了社会的经济中心。这些网络组织的合理性与效率,也密切关系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邮政因为是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传递,以迅速、准确为目标,要求紧密衔接、联合作业,故形成了组织十分严密,效率很高的网络系统。第三产业这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作用和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它将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反馈过程,沟通信息,促进资金周转,密切横向联系,加速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成经济地区分工,密切关系到改革的宏观经济效益。所以,评价它们的经济效益,要符合于自身的特性。以使得它们在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使其本身发展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求其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而这也是邮政经济改革应达到的目标。

二、邮政经营环境的特殊情况和对经营的要求

西方国家邮政在发展早期都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由国家财政保障其建设发展。我国邮政,现作为企业经营,因而必须分析经营的经济环境,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我国改革确定的经济模式,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经营权下放到企业后,企业有条件运用它所掌握的人、财、物生产“商品”,并在商品交换中使价值规律起支配作用。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对企业做控制,而是根据建设、发展计划,从宏观上运用经济杠杆,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和调节。这些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作用,就形成了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企业就是在此环境中进行竟争,求得发展。邮政作为企业,虽然也处在这种竞争环境之中,但却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一方面邮政是国家垄断经营,另一方面邮政的价格—邮件资费,又是由国家控制。所以在产品交换方面不受市场机制影响,不受价格规律支配。然而邮政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会受到资金、市场、劳动市场等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可见邮政经营的条件是复杂的,处境是被动的。因此会产生下列两方面的问题;1、竞争能力薄弱,如何寻找对策由于邮政产品的价格受政策因素控制,故邮政在通信生产中所支付的劳务,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求得价值补偿,此其一。邮政生产能力的有机构成很低,人均固定资产不过三千元左右,所以邮政每百元固定资产的税利比电信却高,而劳动生产率却很低,人均营业收入数很难提高,此其二。目前的政策并未照顾邮政生产的能力有机构成低的特点而降低邮政的积累规模,此其三。因此邮政是处在不公平和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将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可能造成邮政再生产资金和劳动力补偿的困难。邮政经营面对这种处境,必须分析环境特点,打破旧制度所形成的消极等待的传统经营观点,寻求发展的对策。2、加强宏观控制,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在宏观控制中,国家对一般企业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能符合于社会效益或宏观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要求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或价格的基础。企业微观效益则从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体现,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因而也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这样使微观经济效益符合于宏观经济效益。而邮政的价格不受市场机制调节。因此,邮政的使用价值(服务质量)就不可能一般地用价值规律调节。然而第三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又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邮政经营中心必须寻求其它有效措施调节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由于上述复杂的情况,邮政经营要从理论上研究邮政通信的经济效果因素和如何达到生产费用支出同通信贡献之间的平衡。并根据这些经济特点在实践中改善经营,调整发展战略,对新业务开发,改进服务,网路建设与技术进步;研究全系统的经济核算,分级责任及管理办法,综合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合理关系,制订投资评价的办法;以及开拓经营寻求资金来源等问题。要统一起来考虑,以求较全面地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2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乡市场 一体化 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71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66-02

“城市”和“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群落分布形式。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城市与农村在物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区域功能以及民众生话习俗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这两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互为需求、互相补充,在互利互惠中互动互促、共同发展。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只有把巨大的农村市场融入统一的国内市场,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因此,城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村体制改革滞后、市场机制缺失造成的城乡关系错位和利益失衡的表现和结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农村市场机制的缺失和断裂,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壁垒和市场分隔,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有利的环境,防止农村资源和农业要素的流失,让农民分享到城市化的利益。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共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其关键的环节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

二、城乡市场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长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程度高的农业生产部门,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业生产部门。改革后,城市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而农村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分工程度低、市场需求有限,市场经济发展缺乏必要产业条件。由此,在国民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市场结构局面。

(二)管理分治下形成重城市市场建设,轻农村市场设施建设

基于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城乡工业消费品流通体制上存在的行政分割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市场规模大,从自身利益出发垄断市场,设置壁垒保护自身既得利益。因此长期以来市场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不仅城市建立了各种农贸市场,还有各种商场、超市,以及银行网点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市场设施建设比较滞缓,市场体系残缺不全,缺乏联系农村居民需求与供给的纽带。

(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

农产品销售市场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循环与农民生活的水准。

农产品卖不出去,特别是在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该种农产品的出售难。农民丰收的喜悦常常变成丰收后的忧愁;农产品卖不好,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大。首先,价格的大涨大落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农产品的销售难上加难。其次,农产品出售后回款难。农民卖出了农产品,得到的却是欠条,很难收回现款。再次,对农产品任意压级、压价,让农民感到出售农产品较难,并因此影响其积极性。

(四)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

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公布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外,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一)推进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关系,首先,必须着力于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视同仁,使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的制度。最后,要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加快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需求返还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和城乡居民非税负担统一,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

(二)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企业要从城市延伸到县域重点镇,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城乡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允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开发利用流通企业信息资源。

(三)完善市场法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层面,建立高效、综合的农业管理体制,即把管理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村各要素市场的有关部门加以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个跨部门的机构,负责解决农、工、商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问题。尽快清除阻碍城乡市场体化的各项制度障碍,以提高商品和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效率。

另外,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健全市场规则。对农产品流通设施结构布局要有统一规划,同时要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使市场监管有法可依,以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以及科学监管。科学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市场秩序和交易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提高农民在市场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必由之路。政府要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基础上,要积极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如确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地位,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税费优惠、财政及金融支持,对组织的领头人加强培训等,并切实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管

责成质监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制订实施严格的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计划,包括制定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检测制度,制定农产品经营者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行质量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其次,要推动农产品优质流通计划。包括开通优质农产品信息网站,推动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建设,鼓励生产者与市场、商户联合,鼓励商户专营和从事优质配送服务等,进一步鼓励生产者与商户对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收稿日期:2011-07-06

作者简介:郭晓杨(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新娟,王淑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3):68-70.

[2]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3] 韩振普.县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刊,2009,(5):76-78.

第3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关键词:空间分异;原因;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城市空间分异的研究,国外早有理论进行描述了,而我国相对较晚。居住空间分异是一种居住现象,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贫富分化等诸多因素产生的负面效应,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我们应当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本着维护公众利益的原则,有效解决空间分异问题,构建和谐居住格局。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穷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个人财富和收入状况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分层逐渐显现出来。以不同收入群体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逐步加剧,并随之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划和类别:

1、豪华居住区:由高收入阶层所拥有,虽然不是城市的主体,但鲜明的豪华特征却将其凸显、标识出来。它们往往是城里位置最好的公寓或是市区边缘风景秀丽的高档别墅。

2、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3、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类居住区房屋基本陈旧,设备基本老化,设施基本不全,且人均面积较少、小区环境较差。

4、低档居住区:多为住房面积小、房屋质量劣、居室采光弱、环境卫生差的旧城区房屋、廉价私房或搭建的棚户、城中村及一些历史民居等。这里主要聚集着低收入阶层、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此类居住区大都缺乏生活配套设施,缺少公共资源,且人口密度较高。

5、政府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适房等。这类住房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甚至更远的郊区,主要面向居住面积不足一定标准的城市低收入群体。

从居住条件来看,前两种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后三种居住区在公共资源、配套设施、居住环境等方面均与中高档居住区有着显著差异。同类居住区具有相同的特征,而不同居住区则有明显的差别。随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快速变革,居住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加剧,以至于一些区域局部出现了凸显的极化与对立现象。

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地产市场的确立、土地使用、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的相继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状况,随着土地区位差异、群体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分异程度还在不断加剧。

1、经济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政策变化是居住空间分异现状产生的前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经济结构、居民收入结构亦随之发生变化;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收入的差异,于是形成了居住空间分异的经济关系基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结束了福利分房时代,明确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品房、经适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供应体系;不同群体亦可根据自身实力自主选择居住区域,于是直接推动了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

2、土地区位差异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提供了条件。不同居住区住宅价格因其所属土地区位资源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住房价格的过滤作用下,不同收入群体选择不同的区域居住,使得分层分居成为可能。

3、群体间收入差异是居住空间分异形成的直接原因。高收入群体具有较高的购买力,他们会选择地段、环境和服务等条件较好的居住区位;低收入群体受限于收入状况,则只能选择地段、环境和服务等条件相对较差的居住区位。于是形成了高、低收入阶层人群在居住空间上的分异。此外,政府政策导向、城市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格局延续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状况。

三、运用规划手段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思路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调控工具,在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意识地控制好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行运用城市规划手段调节分异现状、促进阶层融合、构建城市和谐的基本思路。

1、大力发展混合居住空间模式。

(1)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基础设施等功能用地的分布及其内部设施的建设质量、级别要尽可能做到等量均质,以用地功能混合为物质基础,逐步引导并实现不同群体混合居住的目标。

(2)通过住宅设计的多样化,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即: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思路,在相同建设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将房屋户型、面积、功能等进行多样化设计,从而增加住房的选择性,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

(3)根据分异现状,合理确定各区域的混合比例及分期建设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控和引导。不论是对新规划的居住区还是已有的居住区,区域混合比例的设定都要有利于分异现状的调节,区域规划要做到长期短期兼顾。

(4)充分利用中间层的粘合与过渡作用,发展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组合模式,适当缩短各阶层之间的距离,将各阶层有机联系起来,既减少不同阶层间的隔阂,使公共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化,又使贫、富两个阶层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其因思想观念、生活模式等过度差异导致的分歧和矛盾。

(5)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根据不同阶层交往的方式和特点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交往空间,使其对各群体沟通、融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在城市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规划部门应充分考虑中低档居住区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需求,努力提高中低档居住区公共资源的配置水平。通过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状况,提高其卫生健康设施、商业文化设施、交通和教育配套设施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水平,可缩小其与中高档居住区之间的差距,使公共资源的区域性布局更加趋于优化和合理,从而维护弱势群体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正当利益。

3、积极构建“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由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单中心”圈层式城市结构的弊端,该发展思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吸收和采纳。“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有效缓解地价级数差异,平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资源,使城市用地趋向均质化,从而为实现混合居住、缓解分异状况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

四、结语

尽管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且分异程度的加剧也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在规划工作中,若能以公平价值为导向,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积极的、有效的作为,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消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状况就一定能够得到缓解,毕竟“和谐”才是我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参考文献:

[1]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空间分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生态经济管理

一、生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述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从其本质上讲,是生态经济;从其运行的方式上讲,是市场经济。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二者既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致性特点;同时又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特点。因此,在理论上研究如何利用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将是十分重要的。

二、增强生态经济管理的途径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解决由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首要的是政府必须转变其经济职能。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关键是由传统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2)为了适应生态经济管理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管理向经济与生态两大系统协调管理转变。

(3)对于市场机制失灵的盲区,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加强政府的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1)政府要确立起生态经济观念

生态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理性认识和一种理想经济模式。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看,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主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才能够从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高度加强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2)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必须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

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包含着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生态总量平衡两大平衡。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一定的经济平衡总是在一定的生态平衡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平衡这种稳固性和耐受力,不仅要靠自身的调节,而且更重要的还要靠经济力量的支持和促进。因此,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不仅应当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资源,增加社会经济财富,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同时还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适应生态平衡的需要,来保持宏观生态总量平衡。

三、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宏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需要,确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产业化为中心的中长期生态经济管理目标,谋求建立生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模式,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现在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要抑制对资源环境的过度需求,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能力,努力调节好有限的日趋减少的生态资源和无限的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不断增加的排污量和相对缩小的生态环境容量即有限的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总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保持生态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2.中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和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我国生态经济管理的重点领域。它的主要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加强对工业和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减缓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部分工业部门与行业和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逐步实现工业和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总的来说,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优质优构低耗高效”这个企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要求,及现代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组织企业生产力,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优化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资源转化率,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要着重完成以下具体任务:(1)按照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市场需要,制定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推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3)加强微观生态经济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使企业管理由过去单一管理经济系统转变为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整体管理。

参考文献:

[1] 夏汛鸽:生态社会市场经济释义[J]. 开放导报, 2003, (08)

[2] 邓三龙, 彭福扬: 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湖南社会科学, 2002, (06)

[3] 陈宝兰: 市场经济下生态经济的构想[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第5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1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按城市发展的本身规律和社会条件灵活地做出反映,采用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对城市发展进行组织、指挥、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而城市又是科学发展的中心,随着城市客观经济过程的千变万化,人们必须对变化着的客观规律做出灵活地反映,研究和认识这些规律,所以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就是以现代化科学成果为依托,并通过科学管理工作,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想要二者有迅速的变化就必须学会掌握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规律,如何将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决定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问题。怎样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这里提出几个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2城市如何尽快应用科研成果问题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发明到生产转化的速度越来越迅速,但是大多数科研机构都是独立工作,没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独自科研的现象不太适应当今现代化管理体制。应当促进科研、生产与技术同步发展,注重城市的科研发展综合体,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增加科研人员与优秀学者的相互联系,从本质上提高科学创造能力,为城市科学管理添砖加瓦,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生产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新的科学管理形式,在重大复杂的问题面前,多家联手解决,有效地将不同的专业学科进行结合,加强各个岗位学科的人员接触,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艰难的挑战任务。

3关于建立一支适应科学化要求的城市经济管理人员

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一支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以往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再加之管理人员的错误判断,在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走了不少的弯路,建立一支顺应科学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现状就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与素质基础薄弱,加强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构成十分重要,要保证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现代化、水平专业化、年龄年轻化、思想革命化。要实现这种构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上面直接考核任命,二是进行民主选举公开招聘。当今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选举已经越来越受到追捧,这样公民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权利,也从本质上实现了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城市发展的方向及速度与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息息相关,所以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

4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方法

4.1总体管理法

总体管理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要综合多种学科,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去实现。想要实现总体管理必须建立系统的观点,建立系统的观点就要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关联的组合体。将此种方法延伸到全球,就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4.2比较管理法

比较管理法就是根据多个城市的不同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途径和方法,通过讨论与筛选抉择出最佳的方法加以实施,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比较管理法不仅可以对本国城市的管理方法进行对比,更可以将世界各城市的优秀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取长补短灵活掌握。比较管理法不受国界的限制,是城市对外开放与对内管理的科学方法。

4.3动态管理法

动态管理法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动态变化中对城市进行管理,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生产、生活等多元系统的有机整体,城市的有序运转离不开动态管理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的现在,动态管理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标志。

4.4定量管理法

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学管理法,要想充分运用数学化管理方法的内涵,必须熟知经济管理实践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来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结合体,经济活动中质的容一般都以量的形式表现,质与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表现形式。反过来讲,任何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不同数量关系反映出经济管理活动中内在特征,例如城市建设中,企业经营的好坏,要看这个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值、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的优秀成果,还有屋子的损耗、成本的浪费以及收入资金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等。任何城市的发展变化都可以从这个城市经济活动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体现出来,所以说城市经济管理活动离不开经济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城市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数据的收集、管理以及应用。在以往的城市经济活动管理中,决策者往往由于个人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经济管理活动出现不小的损失。只有将城市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化,才能将城市经济管理活动从定性分析中转到定量计算上来。在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运用数学方法,无论在城市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管理方面,还是在企业内的组织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它逐步形成一套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数学方法体系,在这个方法体系中,又产生了数量统计法、经济计量学法、投入产出法等,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各有特长、互相补充,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必将推动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5结语

第6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一、辽宁区域差异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资源上。辽宁的地形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山地区。发展最好的城市,如沈阳、鞍山都位于中部平原区;而大连、营口则借助临海的港口优势,带动了经济的腾飞。靠近辽宁省西北部省界的朝阳、阜新和铁岭,由于没有港口,也不是陆上交通枢纽,给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限制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流动,造成经济发展缓慢。而同处丘陵地区,位于辽宁中部的抚顺、本溪、锦州等城市,一方面由于和沈阳、鞍山等较发达城市接壤,受其经济辐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重工业较为发达,经济的发展水平较朝阳、阜新和铁岭高。从辽宁各市的发展态势来看,由区位导致的区域差异正逐步扩大,而由资源导致的区域差异则趋于减小。如沈阳、鞍山、大连、营口等城市所占比率都呈上升趋势,而辽阳、抚顺等资源型城市的比率则趋于减小。

(二)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辽宁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的储量均居我国首位,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建国初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鞍山、本溪、抚顺、盘锦等重工业城市,辽宁也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向东南沿海省份,与此同时,辽宁省也制定了“外向牵动”的发展战略,将其战略重点向南转移。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辽宁省内唯一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和东北第二大港营口,借助其港口优势以及在政策、资金上可获得的巨大支持,经济迅速发展。营口也成为辽宁省除沈、鞍、大以外唯一的比率呈上升态,相对发展速度大于1的城市。反观辽宁省一些重工业城市,在原有体制下,并未形成完善的自我发展体系,因此在失去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以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这也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经济结构的效率差异。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所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都需要由经济结构来转换和体现。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导致资源与要素流向利用率高的地区,并最终造成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国有经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比较严重,与三资、股份制经济等所有制相比,经营的灵活性较低,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公开竞争的情况下处于劣势。建国初期,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辽宁在我国重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决定了在辽宁省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与深入,辽宁省内的所有制改革也获得一定成果,截至2004年,鞍山、大连、沈阳三地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降到60%以下,而锦州、抚顺、本溪等原有的重工业城市的这一数值仍超过80%。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低,经济增长的活力较强,增长速度也较快;相反,不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经济增长遇到较大阻碍,速度较慢,这是导致辽宁省内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之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高,产业规模与产业联系搭配得当,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产业结构的方向迈进,其中沈阳的三个产业之比为6.4:44.3:49.3,基本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而铁岭、朝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接近甚至超过30%,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说明生产要素在三个产业中分配的结果使得各产业收益相等,但却未获得生产要素分配的最高效率。辽宁省内这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分配效率的差异,也导致了省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

二、辽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政策调控。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利于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的经济发展体系。因此,辽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通过政策进行调节。如健全区域的补偿体系,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对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针对西北部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自的经济基础以及相对优势,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落后地区的所有制改革,减少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增加经济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区域要素与资源的流动向高效化、合理化发展。加强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配中的积极作用。

第7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城市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投资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关键环节投融资方面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使其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快投资多元化。

一、概念界定

1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重点虽然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资金才是城市建设真正的“血液”,资金不足则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投融资管理。投融资管理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投融资管理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二、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改革,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投融资措施,使城市建设投融资主体逐步多元化、渠道也逐渐拓宽,城市建设项目也逐步市场化。因此,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还没有真正地市场化和规范化,投融资方式仍然是在传统的机制下运行,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明显存在着如下问题:

1 投融资主体单一。我国城市建设虽然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在投融资管理方面,仍然没有摆脱“政府主导型”的运作方式,城市建设主要的投融资主体仍然是单一的政府,投融资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仍由政府承担。但是单一的政府财力有限,城市建设财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利于吸引政府外的投资者,使得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更加困难。

2 投融资途径狭窄。我国城市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缺口多,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我国城市建设市场观念淡薄,对待上级政策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倾向,没有充分用好用活上级政策。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从总体上看,筹资的渠道过窄,方法不灵活,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投资、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资。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政府财政投入逐渐力不从心,使得政府银行债务不断增大,增加了还款的财政压力,增加投融资的困难。另外,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方式还没市场化,只是考虑总体规模采取均衡的投融资方式,很少会根据城市建设的项目性质来采取相应的投融资方式。

3 投融资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不合理,没有配套的市场机制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城市建设和筹措资金步伐不一致,不协调,使得项目建设效率不高,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另外,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还缺乏相应的法制支持,使得项目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金融市场作保证,在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体系中,对所有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资金的来源、管理使用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说明,缺乏规范性,这些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使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无法实施。

三、完善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1 投融资主体、方式多元化。我国城市建设要根据经济改革的要求,打破传统的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融资模式,政府应该逐步退出投融资领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融资的主体。另外,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制约了城市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要积极灵活地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筹集更多城建资金,加快城建的发展。可以积极地探索项目投融资、资本市场投融资、产业基金投融资等多种先进的投融资方式,构建以市场主导型为主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实现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吸引更多资金融入城市建设当中来。

第8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这次研讨会,对党的以来我国的改革历程作了系统回顾,对党的十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了认真学习,对我省正在推进的一些改革举措作了分析研究,着重研讨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相关具体举措。

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启示

研讨会简要回顾了浙江三十余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大家一致认为,以来浙江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从历史经验来说,主要概括为四条:一是始终坚持创造性地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结合起来;二是始终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充分激发民间活力;三是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四是始终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我省目前有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以及多项省级改革试点,在推进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弥足珍贵,必须因地制宜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完善。比如,认真研究梳理浙江改革开放的基本脉络和主要进程,比较分析我省与兄弟省市在改革发展中的差距,进一步明确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使浙江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牢牢把握中央精神的同时充分体现浙江特色,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回应社会需求。一方面,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好全面和深化、整体和重点、底线和红线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基层的迫切需求。大家建议,以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调研,摸清广大企业、群众、基层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诉求。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决定,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理念

大家提出,解放思想是上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和源泉。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1.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改革得以成功推进的坚实基础。必须力戒那种人民群众无实惠、甚至无感觉的“自娱自乐”式改革。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2.坚持系统推进。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系统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如: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建设创新型省份;围绕促进社会公平,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打造平安浙江;围绕弘扬浙江精神,加快推进文化领域改革,打造文化强省;围绕完善民主政治,加快推进政治领域改革,打造法治浙江;围绕生态省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打造美丽浙江。只有更加突出和体现系统性与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得人心、顺民意。

3.坚持突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浙江实行的是“重点突破”改革战略,率先推行了国有集体企业转制、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城市化、发展高等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实行的是“统筹推进”的改革战略,实施的“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两富”现代化浙江都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改革发展理念。因此,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还是要在坚持系统推进的同时,突出深化改革重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浙江有条件在一些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探索新经验、走出新路子,特别是要率先对中央重点推进的改革领域敢于啃硬骨头、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作出示范。

4.坚持创新驱动。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也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加以驱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有效不等于现在有效,现在有效不等于永远有效。因此,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起步。一方面,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与时俱进地提出浙江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举措。凡是省内外已有的成功改革方案,都要认真学习借鉴,大力组织实施;凡是当前群众反应强烈的难点焦点问题,都要勇于面对,积极改革攻坚;凡是国家赋予我省的改革试点任务,都要敢闯敢试,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浙江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新路。

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

在谈到新一轮改革的重点领域时,大家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诉求,认为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率先突破。

1.以放权分权限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联结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接合点,核心是放权分权限权。第一要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第二要分权。省、市、县、乡镇等4个层面如何分权需要新的思路。发展都市区、大城市、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没有合理分权是不行的。市一级权力应该增加,有条件的市应该考虑实行区划调整和市管县体制。第三要限权。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以缩小贫富差距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低于同期GDP增速,低于同期全国增速,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工资、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体制等方面着手,而且要放到发展模式和要素利用结构等更大的视野中考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仅要提高最低保障、增长工资等,更要着眼长远,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入手,谋求收入分配平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此,大家建议抓好以下工作: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居民增收空间;扩大与改善就业,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鼓励创业创新,大力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3.以要素配置市场化为核心的统筹城乡改革。统筹城乡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领域,是释放最大潜力和最大红利的最佳结合点。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最大的问题是城乡要素的制度分割,目前已到了亟待破解的临界点。不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统筹城乡改革困难重重。浙江应该争取先行先试权,为科学发展探新路。

4.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领域改革。社会体制一头连着经济体制,一头连着政治体制,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社会体制改革需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强调价值导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一项重大理论贡献,突出的一条就是坚持公平正义。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在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等诸多方面均大有作为。

研讨会上,大家还提出其他方面改革重点。比如,深化金融改革、深化浙商创业创新机制改革、深化生态治理和补偿机制改革、深化干部考核制度改革、深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等。

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机制至关重要。大家普遍认为,这一轮改革要注重机制建设,强调实际效果,可从建立健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机制入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富有成效。

第9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房地产;经济周期;分析

中国社科院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房地产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产业,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环境,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载体条件和重要投资环境。可见房地产业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密切性,分析房地产业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话题。

一、中小城市房地产

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数量增长了4.1倍,城市面积扩展了4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达到了36.9%。城市的扩张直接受益者就是房地产行业,中小城市房地产落后局面,蕴藏着难以预知的商机和利润。

(一)房地产公司到中小城市发展的原因

大的房地产公司在大城市寻找新开发区域很难,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使得大城市的土地变成了稀缺产品;中小城市确实需要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公司给他们带去新的住宅理念和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大的房地产公司在中小城市具有不可竞争的优势;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了更好的开疆拓地,有意识的将品牌向全国性拓展。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发展,由于大城市房地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房地产界将目光开始向不发达、可开发潜力大的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多样性、复杂性大,发展规划难度大,想要到中小城市发展的房地产商要充分考虑异地发展的困难和风险。

(二)中小城市发展房地产的问题

大房地产商在中小城市进行一些新设计的项目投资,为中小城市的房地产起到示范作用,这是一个方向。不仅对地方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能帮助中小城市走出落后的局面,改变中小城市民众的居住环境。但是,目前中国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基本不理想,住宅小区的规模都很小,合理规划和正规物业管理的小区概念没有形成。中小城市目前房地产的滞后导致了城市无特色和极大的资源浪费。中小城市不仅需要好的房产项目来支撑城市形象,改变居住环境,最关键的就是政府的合理规划。

二、城市房地产经济周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有时快有时慢,有时高有时低,这样经济总量在时间序列上总会呈现波浪式上升或下降的波动现象。这种具有不同表现特征的经济波动便会构成所谓的经济周期。这种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各种产业经济的发展,会使其出现同样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房地产业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现象。但与其他产业经济不同的是,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受着一定的外部宏观政策和内部行业经济的影响,给其波动赋予了一定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

城市房地产规模与城市竞争力的各个表现指标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房地产业规模大的城市,其竞争力也较强,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是不确定的。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会导致城市经济较快地增长。但是,若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有效需求,就会降低经济运行效率,而城市经济的低效率,也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从房地产周期的成因看,我国两次房地产周期波动均有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或房地产制度改革背景,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周期其实是典型的“政策性周期”,它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房地产周期具有显著差异。

我国房地产业既处于产业恢复期,又处于宏观经济高速成长期。在多数时段,波动并不是因为供求关系变化形成,而是由于在需求拉动之下,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引起宏观经济失调,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

三、如何理解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经济周期

我国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市场化,但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大差距。东南沿海城市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中西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弱。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城市的房地产业市场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转(一)加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促进良性发展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具体衡量指标中,政府分配、黑市活动、垄断程度等指标表现相对较好。从各指标纵向来看,11项指数得分中,政府分配、黑市活动、垄断程度这几个指标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得分较高,也就是70%的市场化程度以上。在公有制经济、市场健全度、诉讼保障方面,35个大中城市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大多数城市得分达到了6分,基本上达到了市场化的要求;在市场秩序、政府服务、价格管制、审批管制整体表现相对较差。指数显示虽然体现出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上的先进城市相比仍然较为落后,这意味着这几个方面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掌握规模、找准定位发展,促进良性发展

投资中小城市房地产无论是对地方经济和民众的居住理念都有好处,但是不建议大规模的建设。单位分房、私建房占据了中小城市居民住房市场的主流,另一方面房地产公司的进入中小城市多为异地投资。异地投资的风险大,但是利润的诱惑吸引着房地产商们蜂拥而至。

入驻中小城市一定要找准定位,房地产公司要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盯着管理,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盯着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土地政策。我国目前土地政策已经落入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恶性循环。宏观调控的三个不准——2004年12月份前不准批地、不准立新项目等等,都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眼下我国的土地政策急需改革,要从税制上、机制上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特别是大的房地产商到异地投资,常常受土地政策的影响。

(三)抑制炒房和空置现象,促进良性发展

大规模开发的背后,中小城市出现炒房和空置两种现象。现在的炒资已经对中小城市渗透过深。炒房和空置率的出现,其结果必然会是炒房的血本无归,空置的继续空置,最终贱卖。虽然在有规模的一二线城市里面,投资房屋其实是不错的一种赢利模式,且回报丰厚而稳固,但是在小城市尤其是经济极不发达的小城市里面就恰恰相反。中国的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眼下几乎全部依靠内需来拉动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没有非常大的外资流动和吸纳能力。

从欠发达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空置率和房价涨幅情况来看,持续近两年的房地产调控在这些城市里显然没有起到任何效应,绝大多数城市依然我行我素。宏观调控政策对此无济于事,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这个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随着我国税制的改革,一些房地产商压在手里的空房实施缴税制度。这样可能会抑制房屋空置不受限制、无偿空置等的现象。

(四)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促进良性发展

这里所说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指新建住房的交易市场,而是指住房消费的三级市场。包括一级市场(也叫增量房市场,即新建住房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也叫存量房市场,即可上市合法交易的二手房市场),三级市场(即住房租赁市场)。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级市场的房价是二级市场房价的参考及制定标准,二级市场房屋的供应量将直接影响到一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三级市场的繁荣也将影响一、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

总之,在中小城市发展房地产,有很多的经济问题需要解决和落实,科学定位、规划、投资的建设发展思路,是打破房地产市场任何不正常经济周期的关键。还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要与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相结合,房地产市场要与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相结合,房地产市场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中小城市的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何国钊,曹振良,李晟.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1996(12).

2、丁烈云.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