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币圈的市值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电力企业安全闭环管理机制的构建
安全闭环管理就是把安全生产中的各环节,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整改提高”的基本模式进行人员、操作、程序、责任、考核的职责细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格安全监管考核的落实体系。
1.1电力企业生产流程分析
电力企业工作分为日常生产和故障处理两种,图1-1,图1-2分别给出了这两种工作的流程
从这两个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电力工作是闭环模式的,从一个方面验证了电力企业安全闭环管理的可行性。两个流程均遵循“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检查效果”的基本模式,实施安全管理也应遵循此原则。
1.2电力企业安全闭环管理流程
遵循“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检查效果”的基本模式,按照主动管理原则即确立了以“事前控制―过程管理―整改完善”为主要内容的三个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三个系统
1.2.1事前控制系统
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隐患的出现。事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教育、风险辨识、作业指导4个子系统。
1.2.2过程管理系统
过程管理是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过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措施检查,工作流程监督,日常工作监督,检修、施工监督4个子系统。
1.2.3整改完善系统
整改完善是指对过程管理中发现隐患问题进行整改,完善补充各工作环节的漏洞。整改完善系统主要包括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效果检查,生产流程完善,管理制度修订4个子系统。
1.2.4安全闭环管理流程
事前控制、过程管理、整改完善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互相作用,组成安全闭环管理体系。流程见图1-3。
2电力企业安全闭环管理模式的实施
2.1事前控制抓源头
2.1.1建设“安全文化”
a)培养引导形成职工的安全观点。引导职工带着思考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培育安全观点。
b)提炼安全理念。提炼职工零散观点,形成紧贴现场、为职工认可的安全理念。用这些理念去教育引导职工,体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
c)构建安全文化体系。以“平安电力”建设为主线,培养塑造以“安全先锋文化”、 “安全关爱文化”等为分支的安全文化体系,在企业内逐步形成“人人要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2.1.2进行安全教育
a)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培训模块。对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别有针对性地培训。
b)采取灵活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分析、影像示范、现场操作、课堂授课等形式,提升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强化“师徒授业”这一电力企业特有的培训方式,使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品质得以相传。并采取“头脑风暴”等先进的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2.1.3实施风险控制
a)细化风险辨识。依据相关制度对管理流程、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作业环境和工器具等开展系统的风险识别并细化,建立风险辨识手册,提高辨识效率。
b)实施风险评估。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范围、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及风险程度。根据评价风险等级,细化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2.1.4完成作业指导
完成作业指导的基础是编制作业指导书,即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对作业环节依据流程组合成执行文件。编制原则应体现作业过程、设备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作业内容。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率。同时规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2.2过程管理抓督查
过程管理的关键是现场监督检查,应在安全管理部门统筹部署下,形成个人日检、班组周检、基层月检、安全监督部门巡视检查、相关部门联合检查、政府职能机关专项检查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六位一体安全检查体系”。并推行以“常态普检,动态巡检、状态抽检”为主要内容的“三态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各个节点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3整改完善抓落实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Abstract:Learning foreign city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legal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afety regulation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normal rule of law in large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large city public security crisis management regulatory system,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the mega-cities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mega-cities;public safety;management regul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1-49-(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对于实现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常态管理法治化,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诸多公共安全危机问题、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也是特大型城市走社会管理创新之路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1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是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常态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
2011年10月29日,上海市政府了《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四个坚持”:第一,坚持“规范”:通过健全制度和程序,促使政府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规范政府共同行政行为,并建立通过媒体回应社情民意的机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第二,坚持“创新”:强调政府应当积极破除影响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第三,坚持“效能”:建立健全促进及时执法和有效执法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解决执法不作为和迟作为的问题。同时按照“职能最相近、处置最有利”的原则,建立健全指定管辖和协议管辖机制,解决部门或者地区执法推诿扯皮的问题;第四,坚持“参与”:要求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并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对意见采纳情况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1]依法行政,涉及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的大量问题,这也是加快实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法治化的良好契机。
“适应风险社会的治理需要,睿智的政府应学会未雨绸缪,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从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从事后管理向前瞻性管理、从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将公共安全危机纳入法治化治理轨道”。[2]上海目前正处于公共安全危机的多发时期,每年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广大市民的社会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面对无所不在的社会风险和多发频发的安全危机,加快实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法治化,切实保证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及时承担并化解社会公共风险,为公众提供强有力的公共安全保障,是上海政府的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使命和当务之急。针对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殊性与紧迫性,上海应当率先制定一部专门的《城市公共安全条例》,同时完善不同类别、不同行业应对重大安全事件的专门法规,以增强政府公共安全治理的合法性、权威性与规范性。
2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建成创新型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规体系,是实现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就国家层面而言,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加强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立法,初步建立起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在内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已经制定了若干有关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例如《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是用于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目前尚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法,部分公共安全领域至今仍没有法律法规,且已有的法律法规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强、实施不到位或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依据缺失等缺陷或不足。此外,目前公共安全法律建构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形式上缺乏与宪法相衔接的《紧急状态法》、《灾害救助和补偿法》等高位阶立法,使得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法律依据缺乏周延性、对受害人的权益保护操作存在局限性;内容上则缺乏足够的程序性制度建设。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
就地方层面而言,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上海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法规、生产安全管理法规等,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强烈公共安全意识,以及政府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应对公共安全事件,但是上海同样存在上述国家层面公共安全管理立法缺漏问题。有鉴于此,上海应从法治创新角度出发,及早考虑制定一部统一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使公共安全管理有统一的法律依据,避免不同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适用不同的法律。
统一公共安全管理法规,须对以往出台的各种公共安全法规及时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方便管理和方便使用。根据不同行业的公共安全业务行政,可以将各种公共安全法规具体划分为:公共卫生安全法规、食品公共安全法规、安全生产公共安全法规、药品管理公共安全法规、地震公共安全法规、防汛防台公共安全法规、刑事公共安全法规、治安公共安全法规、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法规、消防公共安全法规、出入境公共安全法规、人口管理公共安全法规、安全保卫公共安全法规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等。近年来,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文件数量越来越多,建议市人大法工委和市法制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梳理归类,汇编成册,并经常进行此类法规的立、改、废的通盘考虑。不仅要方便执法部门全面了解掌握使用这些法律法规,还要让社会各有关非政府组织、广大民众通晓这些法律法规,以形成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有据、有法可依的法治化局面。
3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建成权责明确的法治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2011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我国2011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专门辟出一章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进行规划部署,提出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健全权责明确的法治化公共安全危机统一管理体系,是实现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基础。我国的公共安全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该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公共安全管理主体过于分散,“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预案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预案侧重危机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案,而缺乏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危机过后的恢复机制。对于许多新城市灾害及非传统危机领域,应急预案还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危险关键控制点的全面调查和定期系统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评估,致使应急预案大多是上行下效,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需要事故预防、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形成一个整体,而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需要政府和各级组织管理部门的积极组织,这需要从立法上给予保证。明确责任,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理顺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制,从而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同时,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社会各界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以确保社会体系在紧急状态下的稳定和有序。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上海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迄今尚存在条块分割、职责混淆、管理分散等弊端,处在各自为战局面,例如安全监察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均只是自顾自地针对本行业本领域实行内部安全管理,缺乏一个综合的、常设性的协调管理机构。为解决各自为政问题,亟需形成公共安全体制化管理统一管理体系,以实现公共安全管理的统一目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局面。该管理机构的名称拟可考虑为“上海市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该机构由信息资料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决策系统等组成,负责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性质,制定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方案,并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迅速有效地解决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与中央相对应,各地方可成立相同性质的、隶属于上级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本级政府的公共安全局或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故。[4]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理念,此理念的梳理有助于将不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把“安全规划作为硬性指标写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提高公众和规划者的安全意识,保障安全规划的开展程度。其次,还应在法规中明确规定规划者的法律责任,采取规划方案负责制,增强规划者的责任感,确保他们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5]
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完善特大城市常态化公共安全管理执法机制
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机制,是实现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关键。实践证明,现代公共安全危机往往具有辐射效应,亟需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管理机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从日常“危机管理”层面着手建立执法机制,既要善于以强大的动员能力来处理紧急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更要依法防范和处理公共安全危机。
建议上海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预案设计:特别是要从上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建设实际出发,着力加强防范和应对各种公共安全危机的实战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信息,落实保障:及时获取可能引发影响公共安全危机的的各种信息;政府部门要及时、公开、透明地向社会相关信息,使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从而增强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整合管控资源,形成机制保障,多元社会资源的参与是实现公共安全危机法治化管理的重要力量支撑,政府要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将社会和公众资源纳入危机管理的制度框架,全方位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现有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隐患和苗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置,四是要抓紧建立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社会联动工作机制,健全统一协调、部门负责、社会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网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五是把综合治理的思想变成机制、变成保障,各有关部门应把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与对政府业绩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公共安全防范上去,使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更好地与危机处理结合起来,以多元的路径实现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最大社会效益。
5 积极借鉴国外城市公共安全法制与机制保障经验
以俄罗斯和德国为例,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法律制度方面,俄、德两国分别具有相当完备的相关法律体系。俄、德两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注重城市应急管理的依法行政。在苏联解体和两德合并的十多年间,先后建立了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先后制定了《关于联邦执行权力机构结构》、《民防法》、《防疫法》,规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系统的相互关系;民防办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任务、法律地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能等。
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在城市公共安全法律立法上,国家层面由内政部牵头,联手国防、经济、交通、建筑、财政、农村、环保、邮政、劳工等部门,制定了《民防法》、《灾害防护法》、《民防工事建筑法》、《基本法》、《国防法》、《民事保护法》。在州的层面,则由各州制定《防火法》、《消防法》、《灾害防护法》、《救护工作法》等法律,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6]
美国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包括政府安全危机管理、社会危机管理机制、经济危机管理机制、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和紧急事态管理机制等。
第一,政府安全危机管理机制。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方面。它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
第二,社会危机管理机制。负责美国国内治安、执法、劳工权力、民权、移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涉及美国劳工部、司法部及其所属的联邦调查局、移民与归化局及各州警察局、消防局等。
第三,经济危机管理机制。它旨在解决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财政部是美国管理经济危机的最初机构。
第四,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它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鲜为人知但作用重大的管理机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道德危机后开始在联邦及各州均设立了道德(伦理)管理机构,负责联邦及各州官员的廉政监督。
第五,紧急事态管理机制。在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中,全面紧急事态管理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全危险方法:应用公共安全管理的危机理论、处理和应对所有种类的紧急事态、灾难和民防需求。二是综合紧急事态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有助于促进联邦、州、地方等政府的充分合作、加强对已知的紧急事态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实现紧急事态管理规划与州、地方政府决策及行动体系更完全的整合,在现有紧急事态管理预案、系统和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对所有类型的紧急事态的适用范围。三是开展有恢复能力和减除灾害社区的建设,将社区的住宅、企业、医院和公共安全中心坐落在安全地区而不是高风险区。[7]
上述三个国家国家层面与地区城市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危机管理机制互相衔接配套,既体现国家大法的权威性,又维护地方城市特色性需求。相比之下,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上海至今没有一部实施该法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条例,许多与城市公共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由于制订的年代较早,在2008年发生的一连串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已暴露出不适应或缺陷,亟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目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难度空前加大,进一步整合健全相关的法规、规章,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参考文献:
【摘 要 题】信息法学
1 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始于1997年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稍后,1998年8月文化部提出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前一个项目以国家图书馆为项目组长,在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的参与下共同进行,经过长达四年的科研攻关,开发了以六大馆的藏品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对数字资源从采集、加工、存储、管理、调度、到服务等全过程进行管理,该项目在2001年5月通过了国家鉴定。后一个项目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电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航天工业总公司、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联手合作,其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拥有大规模的、可以智能检索的海量数据库,使之成为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几年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我国进展顺利,许多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隐藏在大量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背后的是不容忽视的著作权问题。一方面,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如果被搬上网络,著作权人会依法提起诉讼,要求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如果过度保护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则会阻碍科学文化知识的网上传播,既不利于作者权利的实现,也不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2 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管理的现状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图书馆仅仅将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数字化来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对各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使得一些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也被数字化,这样对现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著作权人的权利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首先,图书馆数字化作品的权利对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产生了冲击。“数字化”作为作品的一种复制方式,是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享有对馆藏作品的数字化权。但图书馆的这种数字化复制权只能用于陈列和保存版本的目的,而不能用于阅览和其他目的。这就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把数字化的作品放到网上供在线阅览或下载阅读存在矛盾。
其次,图书馆传统的定题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人的汇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了冲击。汇编权是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这是著作权人的一项权利。在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中,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选择或编排而提供的定题服务,是一种合理使用。但在图书馆提供网上服务之后,却不再是合理使用了。从网上可以看到,有的图书馆按一定主题对某些书中的某些文章进行扫描后放到网上形成固定栏目,这些栏目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因此浏览次数较多,下载量比较可观。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来看,这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方式;但从著作权的角度来看,栏目成为作品或作品片段的集合,实质上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图书馆的这种行为是汇编行为,由于这种汇编行为往往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且在网络上传播,因此与《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的汇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矛盾。
第三,视听资料的问题。主要涉及MP3试听和下载以及影片下载等。有些图书馆为了丰富服务内容,在其网站上开设的音乐栏目中收集了有MP3歌曲的网站,有的还可以通过本馆的搜索引擎使用户无偿试听或者下载MP3歌曲。这样的行为与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矛盾。此外,还有少数高校图书馆提供一些影视作品,供用户下载欣赏,虽说下载控制在局域网内,传播范围也仅限于本校,但从理论上说只要是校园网的用户都可下载这些影视作品,这就与合理使用中要求的数量上的“少量”存在矛盾。
总之,从对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著作权管理现状的网上调查来看,大部分图书馆都比较注意对著作权的保护,但由于修订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出于满足广大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在对作品的网络传播上出现了一些侵权行为,这就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问题,也引发人们从深层次上来思考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价值和必要性问题。
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价值和必要性
从目前著作权保护的趋势来看,人们基本上认同了著作权人利益优先的国际保护原则,著作权人的权利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扩张,公众合理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小。但从著作权的立法精神、著作权保护的目的以及著作权保护范围主要针对作品的商业性利用而设定来看,基于个人学习目的、基于公益事业或其他不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的“合理使用”,就仍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3.1 著作权法“平衡”精神的弘扬
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也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传播者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在著作权的理论中始终存在一个矛盾,即如何既能保护权利人对著作权的独占以承认其智力劳动价值,又能使作品为社会充分利用,达到繁荣社会文化和科技事业的目的,这一矛盾在现代社会表现得格外突出。
伴随新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著作权法,始终以协调各种可能相互冲突的因素、追求各方利益的平衡为己任。从最早的《安娜法令》规定作品的保护期限,以限制作者的专有权利到合理使用,从判例发展到成文法,都体现了著作权法协调作者个体与使用者个体之间的利益对峙,以解决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追求法律正义的精神。这一精神作为著作权法的精髓,将久存于著作权法之中,并随着著作权法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不论技术如何进步,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何多种多样,使用作品的手段如何先进,著作权法为了实现其促进作品传播、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理想目标,仍要在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的多元选择中作出抉择,以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弘扬其保障作者及其他主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精神。
3.2 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自1709年英国《安娜法令》实施以来,著作权法一直随着新技术前进的步伐在调整自己的保护范围。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如摄影、影印、广播、录音、录像等,都为使用者使用作品提供便利,使著作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对著作权法造成冲击。因此,在原有法律条文难以适应新技术变化的时候,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都会对著作权法进行修订。这样的修订,在著作权法发展史上有过很多次。据国家版权局有关人士统计,发达国家近年来频繁修改本国的著作权法,如法国、德国、日本等,而美国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修改著作权法。每一次的修订,都既要强调著作权人的利益,又要在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因为法律的精神——平等、公平、合理、公益,是著作权立法的价值目标,利益平衡应该是永恒的立法原则。
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著作权法的每一次修订,合理使用的范围是越来越小了。比如当复印机作为新的使用作品的技术设备出现时,著作权法尚未修订,也就没有增加著作权人的复印版税权利。当时(1968年)美国发生的Williams & Wilkins一案,在著作权法没有修订的情况下,原告败诉,被告(图书馆)的复印行为不受影响可以继续进行,因为那时合理使用的范围还没有缩小。但到1985年再发生Texaco一案时[1],被告——复印者却败诉了,败诉的理由是研究者服务的公司的营利性,实质上是因为此时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已得到了扩张,美国已修订了著作权法,开始征收复印版税,合理使用的范围已大大缩小了。
现在,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著作权法提出了全面而严峻的挑战。有学者甚至断言,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将从著作权法中消失。就合理使用制度而言,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如何,为著作权界所瞩目。毋庸置疑,在规范著作权作品的使用时,立法者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恪守合理使用的传统领域,著作权人将无法从现代技术带来作品广泛利用的过程中受益;如果取消合理使用制度,社会公众则不能分享现代技术条件下信息广泛传播的利益。”[2]
但是,从现在国际上的立法趋势来看,合理使用的范围虽然越来越小,但合理使用制度仍将作为调整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而继续存在。如1998年10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为了公共利益,在第四部分专门规定了非赢利性图书馆与档案馆的豁免权:“允许制作3份复制品,其中包括可以制作数字复制品,但条件是数字复制品不能向图书馆以外的公众传播。此外,如果作品的原始形式已经过时,阅读作品所使用的机器已不生产或者已无法在商业市场上合理获得,就允许图书馆或档案馆制作该作品的新形式复制品。”[3]同时,WCT、WPPT也都主张应“保持作者的权利与广大公众的利益尤其是教育、研究和获得信息的利益之间的平衡。”[4]2001年5月22日颁布的《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特定方面的指令》(2001/29/EC),第二章第5条也规定了“图书馆、教育机构、博物馆或档案馆等公共机构的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或商业利益的特别复制行为”的例外或限制[5]。可见,合理使用制度并不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对立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不应导致合理使用制度的消失。考虑到在信息社会里大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小到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更加依赖于信息,如果一味强调著作权人的权利,不断扩展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将不利于信息的流通,最终将影响著作权人权益的实现。因此,各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公约仍然坚持合理使用是权利所有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合理使用的范围虽然越来越小,但它在信息社会里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图书馆仍然需要合理使用制度。
(1)从图书馆的性质看。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是否可以享有合理使用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图书馆仍是公益性的机构,则可以继续享有合理使用的权利;如果图书馆变成商业性机构了,则合理使用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当代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之所以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如果图书馆变成了商业性的机构,对作品进行商业性利用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限制。现在有学者提出要重新审视图书馆的法律地位,认为“如果仍然把数字图书馆列为公益机构,作者的权利岌岌可危。”[6]因为“从网络上阅读、租借作品,作品没有印刷过程,图书馆只需把作品数字化并存储于信息资源处即可。而作品数字化的实现可谓是极其简单的过程。读者可以通过网上购买获得此无形作品的浏览权并可以储存,那么如果数字图书馆仍处于公共信息资源的地位,则读者不需付费或仅需支付低廉的费用便可自由浏览和下载。”这样,数字图书馆可以集出版、销售数字作品的功能于一身,这势必改变现有图书馆的性质。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方面我国目前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图书馆不可能成为商业性的出版机构;另一方面,图书馆仍将作为政府或有关单位举办的、通过传递文献信息资料为一定社会读者服务的公益性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而存在。由于图书馆从事的仍将是公益性的服务事业,因而合理使用就有了存在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 施工监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日益关注,各类管理和监控标准也逐渐严格。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经制定了首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革,2011年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并于2012年起正式实施。做好对新版标准理念和内容的学习理解,对于指导企业和组织实际工作,保障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新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化
1.1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2011版标准中,对“健康”的表述更清晰突出:一是出现新的术语“健康损害”,指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的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表现了对相关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更加重视与保护;二是在条款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新增了“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承诺”,体现了对健康风险的预防意识的加强;三是在条款4.5.1“绩效测量和监视”中新增了“对控制措施有效性的监视”[1]。
新版标准更加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是非常契合的,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我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与国际标准更加接轨
新版标准和旧版标准在翻译转化的程度上不一样。后者是对OHSAS 18001:1999标准的等效转化,而新版标准是对OHSAS 18001:2007标准的等同转化。新版标准更大程度地采纳了国际标准,这将有利于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获证企业的认证证书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认可[2]。
相对于旧版标准而言,新版标准不再是单纯的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而是还同时包含了国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价值理念和全套管理理论体系的引进,并充分吸收了国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1.3与国内其他管理标准更兼容
新版标准在制定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组织整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的兼容性,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尤其是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保持高度一致,如标准运行模式是以P-D-C-A的管理模式来体现;将2001版标准的4.3.3和4.3.4合并为2011版标准的条款4.3.3;增加了条款4.5.2“合规性评价”;条款4.6“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的内容也基本与环境管理体系中4.6的形式保持一致等。
1.4更加强调对“变化”的管理
在新版标准中,对“变化的管理”的表述更严谨,思路更明确,在条款4.3.1和条款4.4.6中都直接体现了出来。对风险控制以事前预防为主,变更的管理范围,应是任何情况下,可能给组织带来新“风险”的变更,包括“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因此,新版标准强调:“组织在变更发生前,需针对变更所带来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使得组织更好地避免、降低和管理变更给组织带来的风险”。
1.5文本内容做了新调整
新版标准在文本内容上增加了一些新要求。术语和定义的变动上:新增加了“可接受风险”、“健康损害”、“工作场所”等9个新的术语并且对“危险源”、“事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价”等12个术语进行了修订。
在管理体系的变动上主要增加了条款4.3.1中控制措施的确定方面,提出分层次考虑的新要求;增加了新的条款4.5.2“合规性评价”;新增条款4.4.3.2,对“参与和协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条款4.5.3.1,对于事件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起来看,新版标准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更具兼容性,与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兼容度高,有利于形成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 二专业性更强,符合职业健康安全专业的基础原理,有利于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和绩效; 三逻辑性更强,表述更为清晰、层次更加分明,有利于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3]。
2新标准下施工监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监理单位监理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其在现场工作的员工及其访问者的职业健康和职业安全的条件和因素[4]。工程监理单位的核心任务是对重要危险源加以控制。新版标准中对“危险源”的相关条款主要包括:a)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b)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c)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d)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e)在确定控制措施时,提出控制措施的层级要求[5]。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要依照新版的要求做好监理工作。
2.1新版标准对危险源审核的关注点
新版标准中对“危险源”定义不再涉及“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但是我国法规中的安全事故包括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以审核中可不必强制要求企业拆分“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与“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在依据新版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类代码》,对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以便确定措施进行预防。
2.2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的审核
应审核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程序是否考虑了GB/T28001-2011标准4.3.1的10个方面,尤其是新增加的要求,如: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等;应审核危险源辨识是否充分考虑了4.3.1的10个方面,及可能导致事件的三个层次的因素,还有是否考虑了组织的OHS法律义务和任何OHS有关的变化等[6]。
2.3对控制措施的审核
审核过程中需要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关注,审核其逻辑关系是否对应。注意其评价方法与危险源的特点是否相配,评价准则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和组织的OHS方针、评价中是否考虑了现有控制措施、评价结果是否合理、描述风险重要程度时,宜使用不可接受风险和可接受风险等词语,不使用易造成混淆的重大危险源等概念。
组织是否在与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活动变化前,识别、评价了与变化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改变现行控制措施时,组织是否考虑了措施选择的层级。措施的采用足以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结束语
新版标准的制定,对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提升,对我国企业和组织安全施工,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与国际标准接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为保障经济建设有序平稳进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5]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Z].2012-2-1.
[2] 王瑜.2011版标准与2001版的主要差异比较[J].认证技术,2012年8月,38-39.
[3] 赵敏.实施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4月,208-211.
【关键词】传媒业;上市公司;发展
一、传媒业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情况
(一)境外互联网上市公司高歌猛进
我国在境外上市的传媒业公司除腾讯在香港地区之外,其他主要在美国,且这些上市公司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2014年,在境外上市的传媒业上市公司主要有14家,总市值为5027.18亿美元,其中最高的为阿里巴巴,高达2141.09亿美元;总销售收入为2556.80亿元;总净利润为730.14亿元;广告收入共1207.14亿元。
传媒业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净利润以及广告收入都保持较高的增速:销售收入最高的是腾讯,为789.32亿元,而增速最高的为奇虎360,同比增长107.20%;净利润最高的为阿里巴巴,为269.70亿元,增速最高的为奇虎360,为123.47%;广告收入最高的为百度,为484.95亿元,增速最高的为奇虎360,增速为81.30%。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搜索、微信、微博、视频等领域的广告高速增长,助推百度、奇虎360、腾讯、微博、搜狐等公司的广告收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而传统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则增速放缓。这一点从新浪的市值(22亿美元)赶不上微博的市值(27.49亿美元)就可以看出。
(二)国内上市互联网媒体势头良好
在国内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有乐视网、人民网和中文在线三家,其中中文在线为新上市公司。这三家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乐视网的营业收入因此增长了188.98%,重新成为创业板第一大市值公司,市值高达756.90亿元。互联网公司百视通的市值超过500亿元,为537.95亿元;人民网的市值也超过300亿元,其2014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52.52%,净利润为1.80亿元(具体见表1)。
(三)报业上市公司分化严重
在报业上市公司方面,主要有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华闻传媒、浙报传媒、博瑞传播、新华传媒、粤传媒、华媒控股6家,以及在香港地区上市的北青传媒。报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市值出现严重分化:华闻传媒的市值超过300亿元,而北青传媒仅为9.43亿港币;华闻传媒的净利润因此增长在70%以上,而北青传媒和粤传媒的净利润因此却出现了20%以上的大幅下滑。报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之所以出现严重分化的局面,关键在于跨行业并购能力的强弱,华闻传媒和浙报传媒的业绩较好,在于其跨行业并购能力强,而北青传媒之所以市值和业绩差,原因在于缺乏成长性(具体见表2)。
(四)影视上市公司数量众多
影视类上市公司数量多,有16家,通过收购实现了较好的成长,市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较好的发展,市值最高的是万达院线的535.38亿元,营业收入增速最高的是华策影视的111.43%,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金亚科技的122.09%。在影视业新上市公司方面,新上市的公司有思美传媒、唐德影视和万达院线3家(具体见表3)。
(五)有线网络上市公司发展平稳
有线网络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歌华有线等7家,其在传统媒体领域市值相对较高。市值最高的是华数传媒的554亿元,东方明珠的市值也超过了500亿元;净利润增速较高的是歌华有线,为50.96%。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歌华有线和中国电信合作,华数传媒引入阿里巴巴等资本大鳄(具体见表4)。
(六)出版业上市公司发展水平一般
出版业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南传媒、凤凰传媒等10家,市值最高的是中南传媒的369.98亿元,凤凰传媒的市值也超过300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天舟文化(具体见表5)。
(七)其他上市公司情况良好
传媒业领域的其他上市公司主要有蓝色光标、省广股份等7家。其中,蓝色光标的市值最高,为302.24亿元,视觉中国的市值也近300亿元;营业收入增长率最高的是蓝色光标的66.85%;净利润增长率最高的是视觉中国的76.46%(具体见表6)。
(八)传媒业新上市公司及募资额
2014年,传媒业领域有5家新上市公司,其中在国内上市4家,境外上市1家,借壳上市1家,涉及金额最大的为华媒控股的22亿元(具体见表7)。
二、传媒业上市公司发展趋势
(一)通过并购维持较高的成长性
成长性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核心,为了维持较高的成长性,传媒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来实现自己的高成长性。根据相关资料,2014年文化传媒公司股权投资的交易额达到1635亿元人民币,其中互联网上市公司交易金额为1235亿元,国内A股上市的传媒公司股权投资的交易额达到348亿元人民币,互联网公司的交易金额远远高于传统传媒公司(具体见表8)。
(二)商业生态系统级互联网公司开始出现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实际募资超过25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募资额最高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在2014年,阿里巴巴一方面通过收购传媒企业为其在美国的上市造势,另一方面携其从美国上市融来的250亿美元巨资大力布局传媒业。腾讯、百度和奇虎360等上市互联网巨头也在传媒业大肆收购,初步形成了巨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1.阿里巴巴花费35亿美元在传媒业大量并购
阿里巴巴花费了近170亿美元在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并购。其中,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投资数量最多,金额也非常大,发生了10起投资和并购,总金额接近35亿美元,具体包括:62.44亿港币收购文化中国60%股权并将其升级为“阿里影业”,65.36亿元入股华数传媒,12.2亿美元战略投资优酷土豆集团,12亿元投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与腾讯、平安一起斥资36亿元入股华谊兄弟,此外还投资魔漫相机、V电影、芭乐网、虎嗅网等(具体见表9)。
2.腾讯并购主要集中于游戏领域
2014年,腾讯并购总金额近70亿美元,重点投入消费生活O2O(线上到线下)、金融、医疗健康、汽车交通等。此外,游戏也是其重点投资领域(具体见表10)。
3.百度在传媒业并购重点是视频
2014年,百度投入的并购金额近15亿美元,重点是跟投爱奇艺(具体见表11)。
4.奇虎360投资重点是文化娱乐
2014年,奇虎360的投资和收购有24起,并购金额近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企业(安全)、硬件、文化娱乐、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在传媒业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文化娱乐领域(具体见表12)。
5.小米开始大举进入传媒业
2014年,小米虽然尚未上市,但扩张速度较快,并购金额近32亿美元,在传媒业的投资重点在文化娱乐和游戏领域(具体见表13)。
(三)传媒业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
上海文广积极推动其旗下上市公司的重组,根据重组方案,将由百视通收购东方明珠,合并完成后,上海文广将只保留百视通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5年3月20日停牌,百视通的市值为537.8亿元,东方明珠的市值为503.4亿元,合计为1041.2亿元,预计重组后新百视通公司将成为传统媒体领域首个跨越千亿元市值门槛的传媒公司。百视通和东方明珠的合并重组方案有三个步骤:吸收换股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
整合后的百视通公司,牌照资源、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丰富,已形成一个“生态圈”。根据重组方案,上海文广新上市公司的业务“生态圈”将包括内容、平台+渠道、服务三大板块。
(四)大量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迅猛,仅2014年一年就新增加51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40只透露募资额的基金总募资金额高达1196.85亿元,首期募集金额共达140.75亿元。
首先,在地区分布方面。投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51只基金中有33只分布在上述地区,占总基金数的64%,募集基金总金额为339.05亿元,占比28.32%。
其次,在行业分布方面。投资主要集中于移动互联网、旅游演艺等领域。其中,移动互联网领域11起,占总数的23%;旅游演艺领域8起,约17%。
(五)“上市公司+PE”模式成为新主流
自2011年硅谷天堂首创“上市公司+PE”模式,与大康牧业合作成立并购基金,开展产业并购后,2014年这一模式开始引入传媒业。
目前,在传媒业方面,当代东方与华安基金子公司共同发起的并购资产管理计划、奥飞动漫与广发证券直投子公司广发信德的携手、蓝色光标斥资1亿元参与投资北京华泰瑞联并购基金中心都是其中的典范。采取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见表14。
(六)跨界并购蔚然成风
2014年,大量来自制造业、食品、农林牧渔等传统或周期性行业的公司,纷纷通过并购涉足文化影视、移动互联网、医疗保健、手游等新兴行业。而万达集团更是从房地产高调转型进入文化传媒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发展,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集团,2014年,其文化产业集团的年收入高达341.4亿元,同比增长32.3%,其在文化产业的布局具体见表15。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本文资料来源分别为:
1.上市公司财报;2.万德数据资料库;3.数据客:《2014互联网投资报告:融资1878笔金额超1000亿元》,钛媒体;4.新元文智:《2014新增文化产业基金51只 移动互联网投资炙热》,中国经济网;5.文飞翔:《盘点“BAT+3M”五大互联网巨头2014投资布局》,虎嗅网;6.阿里巴巴财报;7.百度财报;8.奇虎360财报)
其实,资产流失这笔账是很难算清的,尽管当初IPO的低市盈率确实非常低,但这和香港市场的狭小有关,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整体绩效低下,急需要大笔资金和健全的公司治理,A股市场当时又不能承担此种需要,以至于大量优质资产纷纷出走海外一一这是历史的客观原因。
然而由于大量国企股涌入香港联交所,并占到了整个H股市值的半数以上,在国企股的带动下,H股指数近两年在不断地创造历史新高。这其后的背景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H股市场已经逐渐演变成真正代表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这导致了真正通过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利润的,却不是中国的民众,而是国外投资者。这怎么说都有点“劫贫济富”的感觉,因为这些在海外上市的国企,其获得的利润并不简单是市场行为,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垄断地位,最终还是赚的国内民众的钱。
这是一种真正的看似公平市场下的不公平。
回归是一场政治博弈
其实,中国高层们早在2005年初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年有两个大的国企IPO,一个神华集团,一个交通银行;在开始设计的IPO方案中,都是A+H股的模式,管理层意欲分给A股市场一瓢羹。
怒其不争的是,A股当时却正摇摇欲坠,上证综指直直地向千点奔去,市场上对任何大型企业的IPO仍指摘为“圈钱”,其脆弱的神经已经经不起神华集团或交通银行两者的任何一个的刺激,两公司被迫放弃A+H股模式,而只发行H股。
A股市场的天生缺陷以及民众对其“圈钱”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已经扼住了其成长的可能性,让它只能继续边缘化。A股市场需要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要么生存要么毁灭,这场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关乎的是民众的未来:全民所有的企业能不能真正把利润还给人民。因此,股改的任务非常明确:“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已经是个政治任务。
所以,才有神秘资金的一次次托盘,才有QFII的蜂拥进入――尽管让QFII抄了历史大底是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这也是重振A股所必须负担的代价了。所幸,从现在的局势看,股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而再融资和新股重发也业已被重新开闸。
走到中途,在这场政治任务中,最关键的两步就要进行了:一为机制全面向国际并轨,这包括严格金融监管、引入各种金融创新;二为全面提升A股素质和盈利能力。对于前者,需要的是严刑峻法以及金融创新,对于后者,需要的就是那些已经海外上市的大型优质国企股的回归。
这次蓝筹国企的回归,已成各方默契。对政府来讲,是需要培养增加资本市场的时候了;对企业来讲,在国内A股上市,一则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二则可以进行再融资,而海外上市的很多国企的再融资是非常困难的。
更多国企已经作好准备:1月,广深铁路内外资股东以98.85%的高票,同意广深铁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不超过27.5亿股A股的决议;2月,中石油对旗下S家子公司吉林化工、锦州石化和辽河油田的回购完成,中石油将择机在A股市场上挂牌上市;3月,国航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宣布,计划发行最多27亿股A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中国铝业其实从2005年就对A股不断在摩拳擦掌;而中移动的CEO则几次表示,“做梦都想回A股”。
回归是一次系统革命
想想巨头们回归A股意味着什么?
有人想到恐怖,因为光在香港上市的前十大型国有企业总市值已经高达45000亿港元,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1.5倍,其回归对供求关系造成的冲击力不言而喻,这要求起码从稳定大局的角度出发,回归A股也应该是具有渐进性和规划性的。
有人想到价值投资,回归可以提高整个市场的盈利水平和投资选择空间,基金经理们恐怕是最高兴的了,QFII也趁机可以利用A股作为全球组合进行风险对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把资金集中于香港市场。
有人想到公司治理,想想,那些已经在海外上市企业所经受的严格监管,如今回到国内,这使得国内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一夜之间进入国际水准……
不管怎么说,国企的回归A股的一次系统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的质地。
然而也有人质疑,“橘生准南则为橘,生准北则为枳”,怎么保得住异地的“果”就是本地的“实”?大盘蓝筹回归之后究竟还是不是以前的大盘蓝筹?资产质量会不会打折?会不会被畸形的中国股市带坏,继续沦为超级“圈钱”?
此类问题确实存在,但关键点在于回归方式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原上市公司内地直接发行A股和发行CDR(中国预托存券)会使大盘蓝筹继续其在海外的状态;架构壳公司购买原上市股权不会改变公司资产状态,但可能在发行价格或投资者权益上有小部分“异化”;而集团公司重新在A股IPO的做法将难免维续原来的“圈钱”游戏。
当初以内地公司H股方式在香港发行股票的,完全可以将内资股的一部分拿出来在A股流通,如同中国石化登陆A股一般,由于境内和境外的上市公司是同一公司,因此公司的各种方面都会与境外上市股份待遇完全相同。
而以红筹股登陆港股的,由于公司注册在境外,根据目前的《证券法》,不可能在A股上市,因此CDR是比较好的变通方式。CDR即是将境外股份保存在一家国内银行,再由这家银行开出预托存券上市交易,CDR本身不是公司,只是权益的委托和代表。只不过截至目前,CDR被管理层广泛讨论,还尚来真正出台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红筹股发行A股,还有一种架构壳公司的“联通模式”。联通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要设立一个纯粹以控股为目的的壳公司,并由该壳公司发行新股,但募集的资金却全部用来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权。这样的壳公司虽然经营性资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就是说A股股东投资于联通的经营性资产要比港股股东付出更大的家为了不再支付负担而将其推向A股上市的话,无疑又是把低效资产留在了A股,A股将继续边缘化。所以,这种模式将是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回归预示中国资本市场统一
可以预见,众多大盘蓝筹的回归造成的另外一种现象是:大盘蓝筹从市值上来看,都会占到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的半数以上,两地股市的主要构成将严重趋同。
而且随着A+H股公司市值的不断增加,在当A股和H股存在较大的股价差异时,会引发投资者的套利冲动,在存在外汇管制的条件下,就会造成大量无序甚至非法跨市套利交易,从而为金融风险留下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门股和A股的全面对接,最终形成广义上的大中华资本市场。
大中华资本市场的形成同样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工作就是人民币与港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但由于港币的自由货币身份,这几个相当于宣布人民币成为自由货币,这在近期几乎不可能;但是,现在可以着手的另一项工作,应该是内地的财务准则和香港使用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实际上2006年内地新颁布的会计准成本,而且,股东权益并不一定等同于海外上市公司。
如果说以上发行方式都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集团公司重新在A股IPO无疑将会是另一轮的“圈钱”游戏。众所周知,当初这些大型国企远赴海外上市之时,为了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注入的都是最优质的资产,而把剩下的不能产生利润或较低效的资产都留在了集团母公司之内,为此,国家付出了大量代价。而如今,如果国则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会计准则,下一步两者将更加趋同,在两地会计准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随意在内地和香港自由选择上市地并实现上市后两地同时相互挂牌。
此外,近期纺织板块中嘉麟杰、浔兴股份两只“控股权转让”概念“妖股”的暴涨,也对提高板块活跃度、拉升板块指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产能过剩的纺织制造行业中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行业中多数个股集体“转型”的动作,也对板块估值预期提升和股价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
上半年市场表现一直乏善可陈的纺织制造业板块近期持续走强,尤其近一个月里,纺织行业指数以9.9%的涨幅领涨两市各大板块,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有4.6%。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当前纺织板块的行情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贬值推动:一方面海外订单以美元计价,人民币贬值将提高企业的人民币订单价格进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企业订单销售。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外需低迷、内需趋缓的市场大环境下,处于行业调整转型期的纺织制造业,预计未来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但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纺织类上市公司的这种困境反而孕育了控股权转让、转型升级等时下A股市场上最火爆的炒作题材,其中的投资机会值得深入挖掘。
草根的逆袭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量与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今年1~9月,纺织品出口额同比降低6%。业内预判,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外市场需求日益下降、国内各种生产成本上升的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2017年的出口形势仍然不乐观。
行业形势的低迷也在二级市场纺织板块的表现上得到了印证。年内A股风格切换、消费品板块重回大众视线,其中食品饮料、家电板块的良好业绩促使其实现估值修复。与其他消费行业横向比较而言,纺织服装行业指数上半年涨幅垫底,其中纺织制造业28倍左右的市盈率也处于市场中等偏低水平。
但自下半年开始,从企业业绩到市场表现一直都乏善可陈的纺织板块,却开始上演一波“草根逆袭”。
从业绩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纺织制造类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收入增速为6.7%,净利润却同比大涨21.43%,显著优于中报。在二级市场上,纺织板块也成为近三个月来两市排名首位的领涨板块。尤其是在近一个月里,纺织行业指数以9.9%的涨幅领涨两市各大板块,期间还出现了指数8连阳的凌厉走势。相比之下,同期沪深300指数仅有4.6%的涨幅。
板块内表现最为强势的个股嘉麟杰月内股价翻番,中银绒业涨幅超过70%,浔兴股份则因连续拉涨停而停牌自查。涨幅排在第二梯队的凯瑞德、山东如意两只个股月内涨幅也有30%左右。此外,还有宏达高科、新澳股份、凤竹纺织等6只个股涨幅超过10%。
业内研究人士指出,纺织子行业整体业绩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使得龙头企业订单量增长,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速保持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看,纺织企业净利润增速明显超过收入增速,显示出这种增长很重要的助力因素来自于人民币贬值。
业内人士指出,外销一直是纺织企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元是出口企业的主要结算货币,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开启贬值模式,收入以美元结算的公司无疑受益显著。
近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和环境保护要求等不断提升,纺织业生产成本也持续攀升,从而导致了该行业出口订单持续外流,出口金额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但近期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则提升了我国纺织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纺织行业订单流失的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出口的增长。
人民币贬值催化
通常情况下,越是海外业务占比大的纺织制造公司,越会在更大程度上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数据显示,当前A股市场36家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海外业务贡献了公司半数以上的收入。
其中,华纺股份、上海三毛的出口收入占比超过了80%,中银绒业、申达股份、嘉欣丝绸、华升股份等的出口占比也超过了70%。以华纺股份为例,公司主要产品为印染布和家纺成品,产品出口收入占了公司营收的大头。今年中期的数据显示,公司出口收入达9.21亿元,内销收入不到2亿元,当期出口收入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85.20%。
那么,人民币贬值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好纺织制造板块呢?
国泰君安分析师吕明就指出,人民币大幅贬值对纺织行业而言是一个明确的利好,根据测算,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至6%。但业内人士也指出,考虑到部分公司的采购并不完全在国内,有些可能需要采购一部分进口棉花或者进口棉纱,因此正面的影响会有一些抵消。
此外,广发证券提示,投资者在选择个股时,还需要注意个别公司的美元等外币负债,或者远期结汇,随着人民币贬值有可能产生汇兑损失,抵消贬值的正面影响。由于这些因素很少具体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因此投资者需要通过公司财务费用明细中的“汇兑损益”来倒推上市公司是否拥有较多的美元等外币负债。
譬如,由今年中报可见,上海三毛、中银绒业、申达股份上半年汇兑损失占净利润的比重超过5%,推测或许存在较大的美元等外币负债。而华纺股份、百隆东方、嘉兴丝绸等公司的汇兑收益占净利润比重超过5%,则预计存在美元资产,将进一步增加对净利润的正面影响。
展望板块后市,中信证券指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上升,再加上美国大选已尘埃落定,美元持续走强,判断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仍将承受一定贬值压力,而贬值对纺织业业绩的正面影响仍将持续,投资者可在板块回调后关注明显受益于汇率贬值的个股。
叠加低估值(市盈率低于20倍)、业绩稳定增长等因素考虑,国金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华孚色纺(出口占比47%)、联发股份(出口占比66%)和孚日股份(出口占比69%)三只个股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控股权转让”高发
除了人民币贬值因素推动外,近期纺织板块中嘉麟杰、浔兴股份两只“控股权转让”概念“妖股”的暴涨,也对提高板块活跃度、拉升板块指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前A股市场上,最火爆的概念非“控股权转让”莫属。行情数据显示,从四川双马、泸天化到齐翔腾达再到嘉麟杰、同达创业,个股只要沾上股权转让概念就会变身“妖股”,引发一波暴涨行情。
以嘉麟杰为例,该公司在股票停牌一个月后,于10月28日公告称,原实际控制人向东旭集团转让其持有的上海国骏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且将其个人直接持有的3380万股嘉麟杰股票(占嘉麟杰总股本的比例为4.06%)的投票权委托给东旭集团行使。
公告显示,本次权益变动完成,东旭集团合计拥有公司投票权股份比例将达到23.67%,成为单一表决权比例最大的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公司股票在10月31日复牌后,在短短半个月内,股价从6.05元飙涨至14.30元,最大涨幅高达130%。
紧随其后,另一只纺织板块中的股权转让股浔兴股份,在开盘后已连续录得5个“一字涨停”,涨幅累计58%。截至记者发稿,该股仍因涨幅过大而处于停牌自查中。
对于“控股权转让”概念,分析人士表示,股东的减持原本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算是个利空,但是当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自己持有的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时,实质上就相当于实施A股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借壳”、“重组”等行动。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因此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批发式地甩卖自己股票的行为。
一般来说,市值较小、主业较差、民企居多、股权较分散以及分布于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等等,被视为标准的“壳资源”股票特征,“乌鸡变凤凰”的暴涨神话就是常常从拥有此类特征的个股中涌现。
据国泰君安分析,纺织制造板块中此类“壳”与“类壳”资源相当丰富,该板块也有望成为“控股权转让”的高发地带。
具体而言,首先纺织制造行业内小市值公司占比较高且数量众多,容易产生符合小市值条件的公司;其次,行业内部分公司主业低迷、民企占比高、多位于沿海发达地区、负债率低,通过资本运作进行业务转型的条件亦是得天独厚。从当前已成功实施控股权转让的嘉麟杰、浔兴股份来看,都具有市值小、主业较差、民企为主、股权较分散易被举牌等特点。
根据“控股权转让”的内在逻辑,综合考虑市值、主业转型预期、实控人属性、资本运作情况,国泰君安建议投资者关注上海三毛、华升股份和凤竹纺织3只个股。
“转型升级”推动
在外需低迷、内需趋缓的市场环境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产能过剩的纺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行业多数个股集体“转型”的动作,也对板块估值预期提升和股价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纺织制造业增长缓慢,行业景气持续下滑,整体步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纺织企业或主动或被迫选择转型求生。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出,产业用纺织品将会是整个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中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几大领域。
但事实上,当前A股市场的传统纺织企业在业务转型时,不少公司都选择彻底脱离纺织主业,将主营向互联网、彩票、电子、体育等方向转变。
以深纺织A为例,2009年该公司就开始了“通过调整产业布局,有序退出传统加工企业”的转型动作,其主营业务从纺织服装制造、纺织服装贸易向LCD 偏光片制造和物业租赁管理转变。当前,该公司所属行业也已被转变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在2015年度财报中,深纺织A纺织品板块业务成本为2711万元,而其该业务营收却仅有2520万元,毛利率为负值,已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板块。这一曾经的主业,其营收仅占全年营收的2%。相比之下,公司转型后发展起来的光电新业务营收为8.04亿元,占当年营收总额比例达66%,光电业务无疑已成为深纺织A业务中的绝对主力。
此外,也有一些纺织上市公司将转型方向放在了产业链整合上,重点关注基于互联网构建外部供应链平台,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或者选择通过“传统企业+电商行业”的新经济模式进行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企业最终选择哪种转型方式,其中转型坚决或转型准备较为充分的上市公司将有望在新的领域获得较大收益。相应地,该类已经实施转型或预期转型的个股在市场中表现也较为活跃,建议投资者给予关注。
东方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已确定转型方向的华斯股份。华斯股份是纺织板块内少有的涉足社交电商领域的公司。当前,公司在该领域的布局日趋完善,构建了从数据分析到网红运营、供应链管理与变现平台的全产业体系,并可为平台上的网红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业内预计,未来该公司在社交电商领域的布局有望进一步推进。
东北证券则建议投资者关注中高端色纺纱行业的龙头华孚色纺。相较于传统纺织品,色纺纱工艺环保,且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等特点,符合当下快速反应供应链的要求,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尤其是当前华孚色纺的产品占据了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40%,已经建立起行业壁垒。加之受近期人民币贬值催化,具备价值安全底部支撑。
很高兴出席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国家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举办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这次论坛汇聚海内外工商专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内地与香港的政府官员,围绕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内地和香港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大计,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央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致力于加强内地和香港合作、关心支持香港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顾历史,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合作成果丰硕。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内地对香港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地和香港发挥各自优势,与时俱进,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合作格局。祖国以来,内地和香港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签署与实施,给内地与香港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香港以广泛的国际联系和特有的优势,为内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有力促进了内地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内地以巨大的市场腹地和丰富的要素资源,为香港经济成长开拓了广阔空间,有力促进了香港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目前,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平台,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内地和香港互为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地。金融合作日益深化,港股总市值中内地企业市值超过一半,内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中与香港的结算额占较大比重。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内地和香港风雨同舟,中央政府始终坚定地支持香港。实践表明,内地和香港发展互相促进、密不可分。
面向未来,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将给香港带来新的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之中,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适应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创新转型,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扩大内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民生优先,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突出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精力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内地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会给香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更好条件,提供更多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内容单独成章。其中关于香港的部分,明确阐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政策方向,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认真考虑了香港社会各界的关切,必将对香港未来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具有双重优势。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和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地区经济体之一,服务业比重大、种类全、水平高,在参与国家发展和全球竞争中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具有先发优势。香港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健全,法律制度完备,资金充裕,资讯发达,人才荟萃。这些优势,在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的进程中都将显示出重要价值。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不断完善,需要发挥香港通达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平台作用。国家推动经济转型,在对外开放中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发挥香港服务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需要发挥香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只要把独特的优势巩固住,把应有的作用发挥好,香港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的发展。
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内地和香港的合作发展充满信心。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要求。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中央政府对香港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两个长期,紧密相连,事关国家与香港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实依托;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只要内地和香港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两个长期的目标,为增进内地和香港民众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同胞们、朋友们!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中央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这体现了“一国两制”下内地对香港优先开放的一贯政策,目的是推动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水平。目前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已全部实行零关税,同时正在推动服务业对香港扩大开放。CEPA补充协议八的磋商已经启动,将在年内签署。内地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香港业界关注的医疗服务、建筑服务、律师服务、检测认证等领域。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切实扩大CEPA的受惠面,继续推动在广东等省(市)先行先试。到“十二五”末,通过CEPA,基本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第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业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提升香港在全球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内地将不断提高对港资银行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加强双方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合作。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这也有利于两地携手合作,克服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第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具有天然优势。中央政府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
到全国,开展外资银行以人民币增资试点,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我们将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国家财政部今天要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比去年增加120亿元;其中有50亿元是向个人发行的,这可以使更多的香港居民有机会参与投资。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并逐步扩大发行规模。这是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和完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四,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近期重点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并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可能性。在今后对外自贸区商谈中,更多地兼顾香港的利益和关切。同时,增强两地在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协调与互动,不断提高香港参与多边和区域合作水平。
第五,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香港拥有金融、贸易、投资、法律、会计、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内地企业“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内地和香港合作大有可为。我们将从项目对接、投资拓展、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内地企业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商品营销网络;鼓动内地和香港企业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共同开拓国际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第六,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粤港澳经济规模已居世界都市圈前列,香港的独特地位能够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内地将加快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建设以香港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域,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共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推进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支持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
我们将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开发、生态环保、清洁发展、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方面合作。制定财税、土地、劳保、人才等支持政策,大力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加快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对接,完善珠三角地区与港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粤港供水、供电、供气等网络合作,到2012年下半年实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向香港供气。
以上政策措施,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的坚定决心的重要体现。论坛下一个环节,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还将就这些政策措施作具体说明。下一步,内地有关部门和地方将加强与香港有关方面的衔接,把这些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不断推动香港发展、促进内地和香港合作,让两地民众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同胞们、朋友们!
香港与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里我重申,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的事情,中央政府都将尽最大努力去做。我相信,在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一定会续写新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
①推出时机――境内外蓝筹股在市场低位更易于对接定价
在目前A股低迷的弱市状态下,大多数大盘股、蓝筹股的市盈率已回归至20倍以下,其中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许多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更是低至10倍以下,如果此时推出国际板,大型跨国公司来此挂牌的低估值将对中国投资者更有利。
以国际板首批挂牌呼声最高的汇丰控股为例,它目前在香港交易所的市盈率大约为14倍,远高于大大国有银行的市盈率,如果它此时来国际板发行上市,则发行市盈率应该在10倍以下,试问:这时的国际板还能“高价发行”或“高价圈钱”吗?
事实上,中国大陆不少中小投资者对大市值股或大盘蓝筹股比较淡漠,因此除了大牛市之外的任何其他时段,A股市场的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与发达市场基本一致,或是更低。也就是说,除了大牛市,其他时间任何时点推出国际板,都有利于国际板挂牌公司与境内大盘蓝筹股对接定价。
②挂牌品种――股票、CDR或CDS及ETF
在讨论国际板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是:国际板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挂牌?挂牌的品种都有哪些?因为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既然国际板是为满足投资者跨境投资以及多市场投资的需要而设计的,那么,国际板将会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投资品种,正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根据世界各国股市开放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对国际板的挂牌方式及挂牌品种的设计可以更加包容、更加多样化,不必局限于某种形式。概括地讲,只要让投资者达到跨境投资及多市场投资境外股票的目的,国际板挂牌的系列投资品种,可以包括境外股票、股票存托凭证(CDR或CDS)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在这三大系列挂牌品种中,每个大类品种又可以区分为“融资性挂牌”与“非融资性挂牌”两种情形。因此,国际板挂牌并不一定全是“融资性挂牌”。
③上市标准――按季分红
什么样的境外股票与股票存托凭证,有资格在国际板挂牌,这一标准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了国际板的属性或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国际板的品质和质量。既然上交所的国际板定位是“大市值板”和“蓝筹板”,那么,国际板挂牌的上市公司就应该是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因此,国际板绝不应该给“红筹股”放水,红筹股回归可以有其他途径,不能因为红筹股回归而降低了国际板的上市标准。这也是对境内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什么样的跨国公司才能在国际板挂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认定标准有两个:一是公司规模足够大,至少应该进入世界500强;二是公司盈利能力足够强,并在近三年一直对股东实施高水平的“按季分红”。这是国际板上市公司对中国投资者高水平回报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④计价货币――人民币
货币具有“排他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采用一种货币来报价、交易或结算。今天的B股市场已无存在价值,它的关闭与清盘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迟早的事情。
不过,国际板的推出,与B股市场毫无关联。当然,国际板更不可能成为第二个B股市场。人民币标价的国际板,不涉及直接的外汇兑换,但它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跨境投资的机会,这是变相的放松资本管制,也是人民币走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种试验。
⑤交易时间与交收期限
国际板应该与A股市场设定相同的交易时间,这符合中国投资者的作息习惯,并且也能节约国际板运行成本。在证券交收期限上,美国股市的交收期限是T+3,而我国香港股市的交收期限则是T+2。为了便利境内投资者的交收习惯,国际板的证券交收期限可以与A股市场一样,设定为T+1,这有利于提升国际板的成交人气和活跃程度。
由于国际板挂牌公司的股价以人民币标价一般较高,因此,国际板买卖单位不宜过大。A股市场现行的最小买卖单位是每手统一规定为100股,笔者建议,将来国际板最小买卖单位可以确定为每手10股,这样便于中小投资者的广泛参与。
⑥交易制度――是否引入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通过“双报价”并与对手成交来进行造市。国际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其一,“非融资挂牌”是一种纯粹的挂牌报价服务,它需要有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所有有关结算、交收、托管商及人服务,做市商的介入可以完成多种角色转换。其二,国际板的交易时间及交收期限与境外市场不一致,可能带来时间差价及汇率差价风险,做市商可以部分地对冲或承担这类风险。其三,国际板采用人民币计价,与境外挂牌地股价比照,可能涉及汇率波动风险,引入做市商可以有效管理或降低汇率风险。因此,对于国际板而言,做市商制度可能更优于交易所集中拍卖的竞价机制。
⑦交易税费――税金与佣金
借鉴国外经验,国际板交易税费标准应该遵从国内A股规则。不过,对于“非融资性挂牌”,如何支付境外存管信托公司收取的费用及中央结算系统的运作成本,则需另外设计。
⑧信披制度――同时满足境内外双重披露标准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应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其核心原则,具体规范必须遵循主动披露、实时披露、公平披露、完全披露原则。事实上,发达股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更高、更严格,比方,美国SEC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应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及其评价,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管理层做出的评价出具鉴定报告,同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对公司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重要的表外交易和关系。
国际板的挂牌公司一般都是来自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应该能够满足中国股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过,国际板公司在遵循境外信息披露制度的同时,也应该同时遵循A股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此外,为了便于中国境内投资者及时全面了解国际板挂牌公司动态,它们必须在中国权威纸质媒体及相关网站同时“中文版”的相关信息,包括财务报告信息与非财务报告信息,其电子文本内容必须保持与纸质文本内容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