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第1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金融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作为金融活动开展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提升资源配资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互联网金融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变革,拓宽了金融行业服务的广度,有助于金融行业创新产品和降低服务成本,并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补充,不断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互联网金融模式以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为核心,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需求双方通过网络揭示和传播,形成连续并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极低成本的形成资金需求者风险定价,并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类型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的支付业务类型;二是基于第三方支付或是其衍生出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是互联网借贷平台。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分析

(一)交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8年以来,以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以及P2P为主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其中,截止2014年底,网络银行的交易额由285.4万亿元迅速增加到了2014年的154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也由3万亿元快速增长到了23万亿元左右,增速达到了18.6%以上。P2P网络借贷的交易额则由1.5亿元快速增长到了3292亿元,期间增速甚至均达到了200%左右。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事故齐飞的一年,P2P行业出现了101次融资事件,涉及94家P2P平台,涉及融资额在130亿元以上。

(二)模式不断创新与丰富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不断的创新与丰富。首先在银行开展网络借贷业务方面,由原来模式转换为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由原本独立和有担保的第三方支付等模式转换,创新发展出与基金、保险合作进行理财的内容;最后是P2P平台由原本单纯的信息中介服务内容,创新发展为与担保机构合作,形成线上线下联合、债权转让等新模式。

(三)缺乏有效管理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层面广泛运用自主形成与发展起来,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相关问题。首先是互联网理财迅速的发展,对传统存款业务和理财产品形成了冲击,极大的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其次,P2P行业疯狂发展和不断倒闭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16年,随着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业态边界和监管职责分工的界定,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框架,将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运营合规性成为发展第一要素

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范围和交易逻辑将逐渐规范,设立资金池、自融以及旁氏平台将逐渐被清出市场。监管细则的出台也将列出行业负面清单,将易传递风险的资产端剔除,如股票配资业务等,同时基金等具有流动性的金融工具也将被禁止。

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已成定局,以P2P为主的网贷机构需积极调整业务模式应对资金托管制度。由于银行资金托管门槛较高,一般P2P机构资质较差,难以符合银行资金托管要求。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时,仍然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充分的发展空间,在监管范围内的各类型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发仍然给予支持。

(二)产品的垂直化与差异化

近年来,P2P公司创造了各类型的产品,未来P2P产品的垂直化与差异化趋势会更加明显。P2P公司的资金端来源均是来源于普通用户,但是资产端的来源是不同的,不同的资产端对应的行业类别差别很大,因此P2P公司要创造垂直化与差异化的产品以扩大自身业务。现阶段国内银行系、国资系、上市公司系、民营系以及互联网系五大P2P网贷阵营已经初具规模。

(三)行业洗牌加剧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P2P网贷平台“倒闭跑路”事件,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在短期内会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着大幅度的调整。随着政策不断完善,风险把控能力强、成本控制力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继续得以生存,其他企业将会被大型的企业兼并收购,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这实际也是互联网金融业市场竞争累积到一定程度所经历的必然阶段,监管政策的出台只是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

(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一步融合

迫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将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由于客户群体的差异,相对竞争力的不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联网公司优势在于渠道,以及大数据、互联网的技术,而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开发,对风险把控能力更强。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融合,可以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12)

第2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第一节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搜索引擎行业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2、搜索引擎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3、搜索引擎行业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4、搜索引擎行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第二节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基本特征研究

1、搜索引擎行业沿革与生命周期

2、搜索引擎行业结构特点

3、搜索引擎行业产销规模

4、搜索引擎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5、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周期及波动性分析

6、搜索引擎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第三节2009-2010年搜索引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2、存在问题分析

3、问题成因及对策

第二章2009-2010年搜索引擎行业市场供求分析

第一节2009-2010年搜索引擎行业产品供给分析

1、产品产量

2、区域分布

3、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2009-2010年搜索引擎行业产品需求分析

1、产品市场需求量

2、区域市场分布

3、下游需求构成分析

第三节搜索引擎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1、再建及拟建产能情况

2、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替代品对供需格局影响分析

4、搜索引擎行业分布及转移趋势影响

第三章搜索引擎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搜索引擎行业进出口市场发展现状

1、进出口市场特点分析

2、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第二节搜索引擎行业产品出口市场分析

1、出口目的地分析

2、出口数据统计定量分析

第三节搜索引擎行业产品进口市场分析

1、进口产品来源分析

2、进口数据统计定量分析

第四节影响搜索引擎行业产品进出口因素分析

1、金融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主要影响因素

2、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

3、搜索引擎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

4、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

5、其他因素

第四章2010-2015年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2010-2015年搜索引擎行业供需预测

1、搜索引擎行业产品供给预测

2、下游需求预测

3、整体供需格局预测

第二节2010-2015年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政策因素

2、技术因素

3、搜索引擎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4、企业竞争因素

5、价格因素

6、其他

第三节2010-2015年进出口市场预测

1、进口市场预测

2、出口市场预测

第五章2009-2010年搜索引擎行业热点问题深度调研

第一节搜索引擎行业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搜索引擎行业影响

第三节低碳循环经济对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影响

第四节搜索引擎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对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后续影响分析

第六节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搜索引擎行业发展影响

第六章搜索引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企业构成及区域分布分析

1、企业数量分析

2、企业所有制形式分析

3、企业区域分布构成分析

4、企业从业人员分析

第二节业内标杆及龙头企业调研分析

1、企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2、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3、成功经验借鉴意义

第三节搜索引擎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搜索引擎行业投资监管体制

2、产能及市场需求规模

3、再建拟建项目情况

4、投资规模预测分析

第七章本报告主要预测结论及观点

第一节整体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2010-2015年搜索引擎行业主要指标定量预测

第三节2010-2015年搜索引擎行业发展趋势定性预测

第四节本报告主要观点汇总

第八章君略研究院独家策略建议

第一节策略建议主要理论及数据支持说明

第3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功搭建并井然有序地运营,第三方支付、“线上线下”结合、网络金融借贷等方面受到了很多互联网金融投资方的青睐。我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监督、风险问题,在对国外较为成熟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一定程度借鉴的基础上,以下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

1、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制定的法律规范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法律制度在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约束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总共为五部,不足以支撑起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制度也有缺失,在实际的经济行为中对公约的履行情况欠佳。

其次,互联网金融因为其业务同时分部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不同的领域,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业务边界模糊的行业特点游走在发了边缘,甚至实施违法的经济行为。

最后,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和技术隐患。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我们的经济生活提供方便,但是由于其对用户信息的管理、信用审核、管理评估等方面都是基于后端的网络平台进行维护和处理,所以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有所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含市场监管不明确引起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信息进行诈骗或者对个人信用造成的风险,因为法律不够完善对交易者信息保护等方面造成的法律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因其本身网络技术安全性不够而引起的技术信息泄露风险。

2、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近五年,互联网企业在移动支付、P2P运营、小规模众筹贷款等方面发展迅速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在政府工作中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以下对实际的监管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现代互联网金融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发展迅速,创新出了很多金融盈利方式,使用原有的监管体制已经不能对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这就导致了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不匹配的现状,也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其次,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立法工作不够与时俱进,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在管理力度上也有待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离不开完善的法律环境。

再者,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经济主体,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也就要由众多的监管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互联网交易中的监管主体不像实体经济行为中的那样明确,对监管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监管队伍资源欠缺也是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保证监管人员素质和数量十分重要。

最后,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取证工作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取证与责任追究显得更加有难度。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使得很多电子形式的交易证据容易被改写和伪造,对监管取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在确认交易者信息和追责上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对策

1、法律是进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

加快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法制建设迫在眉睫,相关立法部门要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充分考虑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并具有长远眼光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规范化的监管,同时对现有的法律要做认真的讨论分析,对不合适的条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必须提高对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这就要求我国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通过该机制明确监管的监管主体和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展开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对步入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和个人用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核和确认,还要与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督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3、加强人事管理和制度约束,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从技术上杜绝安全性不足引起的风险

管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A的互联网金融必须从企业内部加强管理以减少金融风险,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部门加强人事管理和制度约束,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从技术上杜绝安全性不足引起的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还应该对用户的信用审核、信息保密等工作实行更加可靠的管理,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具备良好的信用基础。

4、互联网行业内部应当推行切实可行的自律规定

从行业内部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有组织的自我管理以弥补相关法律不全引起的风险,促进整个行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做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

要是互联网金融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并获得更多经济实力的参与必须做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这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已经从方方面面对人们的金融生活构成了影响。本文以银行业为例,分析了其在移动金融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发展措施,为银行业在移动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

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现状

1、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机遇

1)与同行业进行竞争的机会。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国内的银行业移动金融产品推出呈现出同质化的发展倾向,也就是大部分银行的移动金融产品都是类似的,包含了银行的账户管理、资产的增值服务以及公共缴费等几方面的业务,移动金融产品的发展差距不大。因此,每家银行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成为移动金融产品发展的翘楚。

2)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巨大机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中国迎来了4G发展时代,这就使得智能终端技术实现了伟大突破,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金融生活以及移动金融服务。从2014年的易观智库的相关信息数据来看,2013年是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井喷阶段,总体交易额不断实现突破,增长率达到了800%,移动互联网促进了移动商务的不断发展,移动金融需求日渐迫切,给银行业提供了绝佳的转型机会。

2、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网点布局方面的问题。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不多,由于实际的资金实力使得其网点数量相对较少,实际的移动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和营销力度并不强,并且还有一部分的分支结构并不是全功能性的网点,缺乏移动金融产品的推广能力。

2)营销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部分银行的推广渠道非常狭窄,推广形式较为单一,实际的营销以及分销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虽然有的银行在各大流行网络客户端设立了官方交流窗口,但是由于渠道层次性较浅,实际的营销力度并不强。

3)创新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的实际创新能力相对较差,比如微信银行、手机银行实际上仍然处于小范围宣传的阶段,使得金融产品并未深入推广,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4)人才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的经营发展来看,银行业缺乏高素质的移动金融开发专业人员以及移动金融推广管理工作人员,并且银行内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银行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外界的市场竞争存在着相矛盾的问题。

3、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银行业不断加大对移动金融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广力度,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移动金融产品创新与电信运营商的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金融行业实现了巨大改革,民营资本进入到银行发展中,加入到移动金融发展行业之中,使得移动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他的非银行机构,诸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都推出多样化的移动金融产品,并且营销渠道不断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力图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因此银行业在移动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的发展策略

1、转变银行的交易模式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点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正向着科学、理性、高速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当前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技术服务方面,它基本可以完成PC互联网的全部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网络使用渠道,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搜集网络信息,更直接了解金融行业的变化动态。移动金融的主要优势在于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交互性,那些以地理位置、本地化、服务类商业模式为代表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被改变,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模式让商品的范围更广泛,市场的潜力也更加巨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市民购物重心的转移,此时,对于银行业来说,电商网络的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网上金融业务的本地化发展很有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与方向。

2、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自身业务范围的扩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重点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带动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类网络软件的应用,同时也让普通市民与网络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对于更多青年人来说,移动网络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活节奏更快、获取信息的方式更简单快速,让他们的金融需求向多元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整体来看,电子商业依然处于发展的起步机遇时期,其具有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通过推动信息化的发展,银行业能提前抢占更多的市场机会,并借助电子商业平台来实现自身业务范围的扩展。此时,他们的工作中心与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在新市场环境的竞争中,他们也更容易打开新的局面。

3、提升客户质量,有效増强市场竞争力

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沟通创造了便利,也为数据信息的获取奠定了基础。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管理,不仅能更好区分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能将全行上下的员工集中起来,让他们真正以客户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提升客户的活跃程度与贡献程度。同时,银行还要积极开展金融安全教育活动,在高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u盾、工银电子密码器等产品的使用价值,因为这不仅能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也能增加潜在的客户群体,让新增客户中的查询客户比例增长,以此实现网银应用群体数量的增加。另外,加强对客户及潜在客户的教育还能进一步提高客户的质量,让他们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对象中的高端客户,以此实现高端客户群体的扩大。此时,电子银行的交易群体得到扩张,整体交易额也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综上所述,移动时代背景下,银行如果不能重视移动金融领域的发展,忽视市场发展方向,就必然会面对失败。因此,银行业在发展中必须时刻注意市场动态,抓住此次移动金融的发展浪潮,进一步拉开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让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蔚赵春,凌鸿.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2013(9):28-32.

[2]严丽琴,方华.中资银行跨国境经营动因的实证研究.[J].商业银行,2013(6):21-23.

第5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战略;金融危机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渠道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日后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股权并获利的实体或行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未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正因为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及投资市场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全球经济下滑。受其影响,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今年新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8年同期有所减少。

2.私募股权投资传统行业比重加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倾向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多投向那些收益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传统行业。从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数量占比都较2008年同期有大幅增加,体现投资机构为应对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而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改变。

3.私募股权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

2007年以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就是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过桥资金和对已上市公司的投资案例数明显增多。同时,来自夹层资本和重振资本的投资更是从无到有,表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策略已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1]。

4.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私募股权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在政策基本面上,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落实和完善促进创投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创业板市场大幕已经拉开,这更引发了本土私募基金的投资热情。

(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分析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下滑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了去年走势,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机构投资策略趋于保守,多选择具有较强防御能力的,抗周期性强的传统行业进行投资。目前的经济环境带给私募股权机构的是危机与机会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机构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组合贬值以及高负债,需要通过停止投资新项目、加速出售现有资产等现金筹措手段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链紧张,广大待投资企业估值下降至较低水平,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筛选出不少优质企业,投资价值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

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12起案例分布在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依然为主要投资行业,投资案例数量5起;农林牧渔业次之,有2起投资案例。在投资金额方面,农林牧渔、制造业、金融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1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总量较2008年下滑明显,且投资于传统行业的比重加大。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

(一)根据行业发展确定投资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私募股权的投资特点,其投资往往倾向于风险较低的项目,且偏好于后期投资。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是影响下,行业进行不同调整,私募股权投资者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所以行业调研就变得具有十分意义。从不断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可见,这正是私募股权投资的绝佳机会。同时,考虑到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不同行业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产业调整。因此,在投资前对不同行业的分析研究及预测就显得必不可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基于行业现状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参照国外经济发展历史,融入中国的现实国情来分析判断,对相关行业的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未来,并对行业和国家政策主题进行从行业到企业的逐步分析从而确定有价值的投资对策,并通过业务伙伴来获得投资对象的相关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不同的行业团队,借助于其专业的投资经验和知识,可以对投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目标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特性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行业内部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企业作为其投资对象,在此分析过程中应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的经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目标的有效价值。在投资产业选择上应注重长短期综合考虑,既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又要重视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强弱,综合分析,谨慎投资。新晨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投资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低迷,这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无疑是一次信心的考验。我国的A股市场也受到一定的波及。由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刺激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已显现复苏迹象。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允许投资证券类资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公司无疑是该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其企业长期价值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困境的摆脱,在相关行业复苏时这些公司应当是行业复苏的“龙头”,显然这种投资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会由于经济的复苏而收不菲。所以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很有利的投资战略[3]。

首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找到由于金融衰退而显示超值投资的上市公司,其投资的途径是要约收购或吸收合并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进行退市私有化。其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用其掌握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资源整合,战略调整,组织重组等手段帮助私有化的上市公司改善管理,提高企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最后,采用适合的方式,上市或出售以完成整个投资活动退出并获得投资收益。

私募股权投资本身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的发展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作为私募股权的投资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理性,来共同促进其健康发展。尽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但是中国的经济较世界来说仍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基本消除股市泡沫,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步成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参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活动,促进PE的长期发展,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将更显活跃。

参考文献

[1]栾华,李珂。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6)

第6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泛长三角 合作与发展

1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现状

1.1 四省一市银行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截至2007年底,上海金融市场累计成交328300亿元,存款余额30315.53亿元;浙江省银行业总资产为33966亿元,负债总额32900亿元;江西省银行存款余额达5900.1亿元,贷款余额4026.7亿元;安徽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0273亿元。存款余额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下图1.1所示是四省一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较结果,从中可看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存款余额基本持平,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则明显落后。显然前三者的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后两者较低。

1.2 四省一市保险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截至2007年末,上海全年保费收入累计达到482.64亿元,保险从业人员达到4.37万;江苏省保费收入577.08亿元,保险从业人员数增长到18.58万人;浙江保费收入达到441.94亿元;安徽省共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1765家,保费收入达到201.80亿元。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用保费收入这一指标来进行比较。比较四省一市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如图1.2,可以看出,在四省一市中江苏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和浙江,三者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较为落后。

1.3 四省一市证券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核心主板市场,2007年,上交所有上市公司860家,上市股票数达到904个,累计成交38.00万亿元;江苏省融资总额达1221亿元,证券开户数达到了480万户;浙江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约3600人;目前江西上市公司偏少;安徽省证券交易总量达14879.8 亿元,辖区内有证券公司21家、上市公司52家。

上海证券业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泛长三角经济区中,也处于中心位置;其次是江苏和浙江,证券业较为成熟;而江西和安徽证券业处于成长期,才刚刚起步。

2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四省一市金融业行业结构问题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及信托业等。泛长三角金融业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后,银行、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尽管已经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但是金融产业结构仍然明显失衡,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看,目前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都过高,在行业竞争中表现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证券业、保险业等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一,所占比重显著偏低。下表2.1显示的是上海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对比,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泛长三角四省一市总体银行业资产占到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7%以上。金融业结构性失衡――银行业比例过大是泛长三角金融业的一个显著问题。

2.2 四省一市金融业区域结构问题 泛长三角各城市金融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由表2.2可以看出,位于第一梯度的是上海。位于第二、三梯度的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分别位于第四、五梯度。浙江省和江苏省由于比较靠近上海市,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度较强,其金融业的实力也较强;但安徽省和江西省处于中部,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较弱,其金融业发展十分落后,与上海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结合上图1.1、1.2,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金融实力相当,远远大于安徽省和江西省。金融业地域发展失衡是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的另一严重问题。

3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业合作的对策

3.1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行业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金融业行业结构的失衡的问题,就必须加强金融行业间的合作,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在业务方面加强合作。银行业本身发展较为完善,保险业和证券业可以借鉴银行业发展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银行业强大的金融资源,如资金、客户等来壮大自己。

3.2 泛长三角金融业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首先要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城市,要加大投资力度,给与一些特别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减小与东部城市的经济差距,为金融业的区域合作发展奠定基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2.1 建立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与缺乏制度保障是密切相关的。可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各地政府协商建立一个泛长三角地区必须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在具体操作中,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区域金融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逐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通区域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的管制壁垒,在区域内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结算,共同推进一体化。

3.2.2 建立专项基金推动泛长三角金融合作 区域经济金融政策要有允分的资金支持。欧盟成立了结构基金、团结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而日本则通过政府拨款的形式成立风险投资财团,支持特区内的高新产业发展。“泛长角”可以借鉴这两地的发展经验,设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基金形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峰,武南,黄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32-36.

[2]黄正新.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3):34-36.

[3]陈爱艳,宁军明.珠三角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J].海南金融,2008(8):32-35.

[4]上海市统计局.2004-2008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浙江省统计局.2004-2008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江苏省统计局.2004-2008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安徽省统计局.2004-2008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7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湖南;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62-02

近年来,湖南顺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快发展生产业的趋势,生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深入湖南生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分析,对于指导湖南生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生产业既是指提供生产的产业部门。根据生产业的有关定义和2007年湖南省制定的生产业标准分类,结合生产业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湖南生产业分为六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由于湖南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数据从2004年才开始统计,租赁和商务服务2004年才从社会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开始单独统计,因此本文中的生产业2004年前包含4个行业,2004年开始涵盖6个行业。

一、湖南省生产业现状分析

(一)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生产业发展成绩突出,取得了质的飞跃。1978年生产业增加值仅为10.6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左右,占服务业比重39%。1990年,生产业增加值达到86.89 亿元,为1978年的8.13倍,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0%以上。“十五”计划期间,湖南省生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总量由2001年的551.9 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 068.58亿元,增长了0.94倍,年均增长率为17.96%,计划完成的2005年生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7%,占湖南GDP比重16.2%。2007年湖南省政府对“十一五”期间生产业加速发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生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06年湖南生产业总量为1 276.85亿元,2010年提高到2 493.23亿元,增长了0.95倍,年均增长率为18.21%。2011年湖南生产业增加值达到2 8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服务业比重37.49%,占湖南GDP比重14.63%。

(二)行业状况

2004年以来湖南生产业总体发展持续向好,但各子行业所占份额与发展趋势却不尽相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历来都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行业,2004年增加值占生产业增加值的42.81%,2011年为32.51%,虽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基础行业,对生产业发展影响最大。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持续增长,但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一直为占比最小的行业。金融业占比与湖南位于内陆地区有较大关系,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所占份额不算大,但总体保持上涨趋势,从2004年的12.24%提升到2011年的17.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稳中略有上升。房地产业在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近几年所占比重略有下降,降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总体来看,各大行业均有所增长,所占比例变化幅度不大。

二、湖南省生产业发展特点

(一)就业逐步增加

服务业就业占湖南省总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8.18%提高到2010年的34.58%,处于快速稳定增长状态,但与第一产业占比42%相比仍然有差距,这主要与湖南是农业大省的省情有关。服务业从业人数从1990年的427.89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 377.27 万人,增长了2.21倍,年均增速6.01%。生产业从业人数1990年为82.29万人,2010年增长到365.98万人,年均增速为7.75%。可见,生产业就业增速稍快于服务业就业增速。尤其在2003年以后,服务业中生产业从业者急剧增多,占服务业比重20%以上,2010年生产业就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26.57%,生产业各行业从业人数的增幅都超过了4%。

(二)行业平稳增长

1978—1990年间,湖南省生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的增长速度都超过生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三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3.87%、120.03%和146.19%。在1991—2003年期间,湖南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力度,因此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两个基础性行业,增长速度分别是120.58%和122.04%。而2004—2011这七年,湖南省生产业细分为六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作为2004年才开始进行独立统计的行业,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23%,同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与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增长也比较突出,增长速度分别为120.02%、123.07%和125.09%,超过了这期间生产业118.66%的增长速度。

(三)投资规模扩大

随着生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社会对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从2005—2010年这六年来,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941.09亿元上升到3 335.29亿元,增加了2.54倍。各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增长最为显著,分别从2005年的194.27亿元、15.5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 151.35亿元、65.83亿元,增幅很大。这也明显表明社会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投资侧重不同,同时也说明了三次产业的内部由 “一二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的转变。

(四)整体实力存在差距

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城市化水平滞后,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为45.1%,比2005年提升了8.1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全国有各类城市660个,中部地区占168个,其中湖南仅有29个,分别比中部的河南和湖北少9个与7个。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50个城市中,湖南仅有长沙一个城市。

(五)内部结构不均衡

湖南省生产业各行业发展存在差距,发展不均衡。从2011年湖南省生产业内部结构状况来看,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房地产业两行业的增加值就占到整个生产业增加值的一半,而这两个行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其他四个行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对生产业影响较小。虽然行业间的这种差距近几年在逐渐缩小,但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这也进一步说明湖南省生产企业对中间服务的需求相对不足,产业链侧重于实体产品的生产,产品成本中物质资料的消耗所占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支出、科研服务支出、市场营销服务支出等占全部支出比重偏小,进而造成生产业内部比例不协调。

(六)产业科技含量低

2010年湖南省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2亿元,位于中部六省第五位,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0.30%,为中部六省最后一位。作为拉动社会生产力的引擎,湖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2010年湖南省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3.76 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有2.42万人,占17.59%,尚有一大半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技术职称。

三、湖南省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机制因素

在体制政策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性,生产业发展仍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湖南省生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政业、金融业、信息媒体、电讯行业等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进入管制、深度干预等体制的影响,基本都处于政府的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中,发展缺乏活力。不仅外资进入的申请审批程序烦琐,民营资本的进入也遭遇多重困难,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以及狭窄的市场准入范围阻碍了大多数潜在的投资主体参与投资,造成投资主体单一、市场竞争不规范,最终导致湖南省生产业有效供给长期不足。

(二)创新因素

生产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其主要投入品,离开高技术水平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生产业将难以实现战略性发展。现阶段,湖南省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远远不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服务技术设备比较落后、服务技能水平低,专业型服务人才缺乏致使湖南自身发展缺乏创新能力,生产行业创新能力也相当薄弱,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信息、技术、人才等战略资源短缺的威胁。而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只能在低端服务上进行盲目、重复性投资与恶性竞争,不但不能为湖南其他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专业服务,而且还使生产业发展掉进恶性循环的漩涡。湖南省的技术和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只会限制其他产业的发展,影响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是制约其生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祝新,等.中国生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10,(1):12-19.

[2] 刘淑华,等.欠发达地区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商业时代,2011,(22):116-117.

[3]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宁辉华.湖南省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8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记者:请您介绍下WATERCHEM的亮点和特色?

揭玉斌 :WATERCHEM是国内众多水处理展览中唯一一个以水处理化学品为主,水处理工程设备为辅的专业展会,也是水处理化学品企业贸易交流的首选平台。本届展会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展会主题明确,以“绿色水处理,创新我先行”作为展会中心思想;二是专业专精,中心与水处理权威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发挥各自在行业内的最大优势。同时,中心展览事业部发挥专业的展览组织及运营优势,针对客户最关注的话题,与各权威机构共同策划多场次高端论坛;三是执行了观众定向邀请计划,充分发挥“观众邀请中心”的作用,根据展商需求定向邀请客户,并邀请工业园区参观展会,为买家、卖家提供线上及线下对接交流的平台。

记者:中国水处理行业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现状如何,展览会对于推动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揭玉斌:近年来,中国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也在迅速加剧。但由于国内水处理企业起步较晚,在规模与管理、技术水平、品牌创建及市场化运作方面仍有待提高。展览会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WATERCHEM发展的十余年,映证了水处理化学品行业的发展,也为水处理化学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年,我们围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展会同期举办了一场主论坛及多场专题论坛及技术交流会,会议主题涉及中国工业节水与水处理的现状与对策,城镇排水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电厂水处理的现状和趋势,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市政及工业水处理的新技术介绍及案例分享等诸多方面,来自政府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污水处理厂、设计单位、水务公司、设备企业、科研院校等相关人士参与会议活动。本次大会对水处理相关领域的管理和运营单位、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单位、科研院校及设计院所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我国水处理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发展以及水处理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记者:上海是目前国内会展业的龙头城市,您对上海的办展环境和展馆设施有何评价和建议?

揭玉斌: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很早就开始在上海举办展会了,经历了上海会展业的崛起与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上海无论从专业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数量及服务质量,以及每年举办的会展数量和承接大型国际性展览及会议的场馆数量都是逐年递增,为促进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说上海世博展览馆,真可谓“集先进、前沿软硬件设施与优美环境为一体的国际展会活动的梦工场”,我们作为主办单位,愿意将自己精心打造的平台在高端精致的场馆中进行演绎。

记者:在展商邀请和专业观众组织方面,中心有何经验可以分享?

揭玉斌:首先,中心自身具有深厚的化工行业背景和丰富资源,这是其他展览公司不可比拟的办展优势。依托深厚的化工行业背景和专业数据库的支撑,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化工资源,各事业部通力合作,共同组织邀请了大量专业的石化、环保、水处理工程领域的行业观众,包括华谊集团、巨化集团、神华集团、韩国石油工业集团、鞍钢、吉化集团、中节能嘉兴环保科技园、宜兴国际环保城、科隆环境工程、瑞能电力工程、水怡环保工程等集团与企业共同参与。此外,我们在欧洲、美洲、亚太地区等有专门的展览业务办事处,专人针对国外市场进行中心展会的推广。

其次,选择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对成功举办展会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作为展会的官方支持媒体,水博网、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的《工业水处理》杂志社针对展会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并给予鼎力支持,组织化工企业污水治理高峰论坛暨供需双方信息、技术、交流会,吸引800余位行业代表共同参与。今年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二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和第八届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交流会等大型会议活动,呈现的精彩活动吸引了行业内企业及众多专业观众的参与。

再次,精心策划含金量高的同期活动,让观众不虚此行,得到更加实际的参观体验和收获。我们将继续与海外相关机构进行广泛的协作,力争做到多渠道、大范围和深层次的宣传,通过展会期间举办多场免费的现场技术交流会、贸易洽谈会和交流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场活动,为展商和观众提供增值服务。

最后是要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精干的会展队伍,这是挖掘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攻坚力量。

记者:对于展会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在展会国际化和市场化方面,中心有何规划?

揭玉斌:首先,紧跟国家发展规划及战略,发挥中心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中心为客户提供的信息综合服务这一平台,在服务好国内外企业客户的同时,优化展会内容及服务,向更加专业化及国际化方向迈进;同时更加注重参与者市场方面的要求,为促进行业发展及交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9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通过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得出: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金融行业岗位需求、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等情况;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获得启示: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东莞地区;金融专业;需求;分析

1概述

1.1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背景近两三年,广东省东莞市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东莞市政府政策扶持和经济大环境的积极推动下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2014年东莞金融行业综合实力持续上升,银行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都快速发展,东莞还出台专门措施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特别是2014年前期,银行业净利润达80.48亿元;保险业一共实现保费收入92.64亿元,同比增长32.92%,总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4.91%,继续领跑全省地级市。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突出金融业岗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1.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目的调查目的基于以下两点。一是通过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可以统计分析金融业岗位的种类和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二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金融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和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和相关情况,利用工学结合理念开发设计出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课程,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课程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3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专业人才结构、金融行业在线职位和学历要求;三是深入调查分析金融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从业素质和技能;四是了解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1.4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方法第一,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等方法,了解分析金融业的概念、体系、发展历史;特别了解分析东莞地区政府在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调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以及相关代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第二,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业人才结构、各结构金融业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调查分析金融行业对不同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重点调查大专学历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在金融业人才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第三,立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和东莞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采取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追溯研究、访问、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2015届毕业生在金融企业实习、见习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2.1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调查分析2003—2013年,是东莞金融业发展关键的10年。在这10年间,东莞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打造东莞上市板块,同时全力支持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布局、加强金融创新、规范金融监管,将东莞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打造金融强市品牌。2014年1月,东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风投创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时表示,金融业要进一步做好为实体经济、为镇村集体经济、为科技服务工作,力保经济运行“血脉”畅通。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了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接着,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公布了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东莞民间金融街发展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进驻东莞民间金融街的对象、新设、增资、进驻奖励和租金补贴,支持各类机构进驻民间金融街开展小微企业和民间金融服务。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突现了金融业人才总量不足,呈现短缺的发展态势,以及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东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东莞地区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建设适应东莞金融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东莞要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并打造金融强市品牌,人才的配备是不可疏忽的。总体来看,目前东莞金融人才体系,无论从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能素质和学历等方面来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人力资源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推动东莞金融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业人才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来莞工作。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对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人才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以及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2.2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对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和金融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中,主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调查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和2015届等两届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毕业生取得的相关资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于2015年7月仍没有毕业生,只有2013级和2014级在校学生,而同为财经系的会计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中的部分学生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企业就任或实习,通过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可以获取金融业岗位以及人才需求方面更具体的信息)。金融企业岗位群的分析: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的80%以上,其他金融行业的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20%左右。这三种金融行业的岗位群具体情况如下:银行业有以下主要八种岗位:一是私人客户业务岗;二是公司客户业务岗;三是资金交易岗;四是风险管理岗;五是会计核算岗;六是信息技术岗;七是新业务(产品)研发岗;八是稽核监督岗。证券业主要有以下六种岗位:一是市场推广岗;二是客户服务岗;三是市场研究岗;四是金融工具岗;五是风险管理岗;六是资金财务岗管理研发类。保险业主要有以下五种岗位:一是保险经纪;二是保险;三是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四是保险产品研发岗;五是寿险精算岗。各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相对比中,银行风险管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及保险精算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金融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也较一般行业高。具有实践经验、高学历和多种岗位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流动的主流,成为各机构争取的主要对象。同时,整体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比较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员工(如银行个人理财、证券交易和保险推销员)供需存在较大缺口。近几年来,金融企业持续出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金融企业出现岗位要求与员工素质错位的矛盾。虽然目前大部分金融企业已意识到员工队伍的岗位层次特点,在招收一线员工时已开始将重心调整到动手能力强、掌握业务基本技能的应聘者身上,招收高职院校或大专院校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但是,金融行业基层员工短缺矛盾依然突出,据“智联招聘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单是银行业基层员工缺口已达8万人,并预测随着金融业产品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加,基层员工缺口将会不断扩大。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大专水平,在调研过程中,着重调查统计相对应岗位需求的具体情况。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基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情况的分析结论。银行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银行大堂经理,综合柜台业务员、银行会计、理财顾问、会计主管、会计主管。证券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产品销售经理,机构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操盘手,市场规划员,投资经纪人,会计员。保险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客服,保险经纪,保险人,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保险产品研发岗,寿险精算岗,会计员。其他金融行业(如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融资公司等)的需求岗位有:基金交易岗,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专员岗,资信评估,信贷管理。综上内容: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人的需求量最大。

2.3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东莞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必备能力: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业务实施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二是应备能力:英语水平,领导能力,粤语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三是从业资格证书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保险人资格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四是学业文凭要求:博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在金融行业从事一些有关会计业务、银行柜台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操作是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的,其他的工作岗位一般不需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在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中,用人单位最注重的能力是毕业生的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学习与适应能力决定该毕业生在工作上的工作效率和发展空间。在应备能力中,统计包括粤语能力,突出了地方语言特色(东莞的地方方言为粤语),一定比例的东莞居民对粤语外的语言不精通,金融专业人才掌握粤语在开展工作上非常有帮助。从人才能力要求上看,金融企业中的管理研发类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般要求本科生或硕士、博士学位人才,或具有在相关行业或岗位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而客户服务类以及业务操作类岗位的学历层次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招聘对象为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2.4全国高等院校,特别是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全国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也得到壮大,并向金融行业输送了许多金融人才。不同高等院校制定的金融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金融专业,主要培养专科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课程开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第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金融专业,培养的金融人才包括本科层次的和研究生层次的。一是本科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这一类型金融人才主要是培养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研究生金融人才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是立足于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建立了快速人才培养通道,通过本、硕连读等方式加快了高级人才的培养。随着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东莞地区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第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金融、金融学(投资理财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熟悉经济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东莞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需求,能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二,广东科技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基本理论、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具备经济、管理、法律、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和金融工程方面的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实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知识及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适应岗位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营销服务技能,能够较好地与客户沟通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学历等次:专科。

3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到: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扩大了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也促进了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大专学历,学历层次上比东莞地区、广东地区、全国地区许多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等学历要低。而一些大型或经营业绩优良的金融企业在招聘金融人才时,往往以学历为第一条件,如何在金融行业发展良好的态势下,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就业竞争力强、工作能力强的金融专业人才,这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学金融专业和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和核心。

3.1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为了使金融专业开设的课程知识与实践岗位工作内容接轨,在开设和完善方面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开发是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过程实施如下:在开设和完善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先对金融企业进行详细调研,确定金融行业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的具体任务完成分析表,挑选符合我院金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典型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和描述,归纳出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制订出学习领域框架计划,制订出具体的课程体系。

3.2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联系东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根据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制定和优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合作机会,组织学生现场观摩岗位工作过程,加强就业意识和工作感受;聘请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重点培训金融专业人才的技能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就业打开路子。

3.3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根据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的课程内容与技能实训要求,加快银行会计实务实训室的建设,并完善其他相关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训的场所,提高学生银行会计、理财等专业业务处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业务技能竞争力。

3.4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金融教研室的金融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水平的金融专业教学能力,能游刃有余地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学校教师在校讲授专业知识时必须密切关注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实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教研室应积极与学院主管部门沟通,与金融企业联系,给金融专业教师创造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同时,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技术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提高学生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

3.5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包括带领学生深入了解金融行业的特点和工作岗位,制订专业学习计划,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建立可行的学习成效检查和评价机制。第二,加强学生在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每一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都很高,金融专业教师在专业讲授时应强调相关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把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第三,巩固金融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核心能力。巩固学生基本能力培训,使学生:能准确快速进行手工点钞,能准确鉴别假币及现金挑残;能熟练使用防伪点钞设备、自动存取款设备和工作现场的办公设备;熟悉金融专业英语基本词汇,能熟练运用基本金融服务英语口语。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基本知识、业务要求和操作流程,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能快速识别客户,有效地与客户沟通,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第四,注重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五,帮助学生加强对金融行业就业形势的了解,做好就业准备分析,考取相关的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市场论坛,2008(11).

[2]冯文芳.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中国市场,2015(37).

[3]赖逸飞.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大学生的生涯规划[J].中国市场,2014(26).

[4]张保帅.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基于人才培养视角[J].中国市场,20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