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妇产科护理专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产科护理专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妇产科护理专题

第1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专业形象、护理对象生命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是否有成效。重视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妇产科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发展的非常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

1、工作责任心不强

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工作繁忙和外人的干扰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外在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情绪、责任心不强和不遵守制度而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内在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因此在排除外部原因的同时,解决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才是根本。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重复性比较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造成采取定式判断和处理问题。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错发药品、医嘱核对错误、错打针,药液错注、漏注。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源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极强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本着以服务为目的的基本要求挺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每一位妇产科护理工作者所必备的。目前,有很多医疗差错都源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技术不过硬所造成的。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病人投诉护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欠佳,给医院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对病人和家属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3、由于工作年限原因造成护理工作出差错

妇产科护理工作专科性比较强,对于新参加工作或者由其他科室调配过来的新人来说,专科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少,是护理工作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10 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多数是非正规护理专业学校毕业,虽然工作多年,但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临床实习。其中还有一部分自认为工作年限长,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思想不稳定,对工作不热爱甚至出现厌倦心理,造成护理工作存在隐患。

4、妇产科医院制度管理不严谨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十分神圣的职业,它迎接着无数新生命的诞生,承担着每一对父母对其的寄托,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严格职守,认真对待每一对父母,细心呵护每一个问世的新生儿,但是在目前来看,有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管理药品不按规定,疏于职守,违规操作,对病人病情观察时不仔细,结果造成了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

5、妇产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危机意识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端正态度,严格职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及技术的同时,也得提高其法律意识,将陈旧的观念抛开,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机情况能过准确的把握,及时快速的采取应对措施,并对潜在的隐患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是目前很多护理人员只能做好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并没有将思路打开,将忧患意识放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内容中,甚至有一些护理工作者无法准确判断哪些危机应该是由自身可以快速解决的,遇到危机事情该如何妥善处理等。久而久之造成了护理人员的被动情绪,影响妇产科以及医院的想象。

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拥有比其他人更强的责任心及耐心,对待新生儿的诞生及每一位产妇都应该细心呵护,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另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教育,工作中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护理工作操作流程,认真做好护理工作。

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护理工作者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对待突发事件能过妥善解决,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结合他们的工作职能,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应用专题讲座,技术研究,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 加强妇产科医院的制度管理体系

妇产科人员的护理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是因为护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要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首先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切实将每一项制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在操作任何护理行为的同时都能有章可循。另外,我们要位护理人员开展奖惩分明的制度,针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我们要给予奖赏,对于工作上尚有欠缺的护理人员,我们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

4、 强化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

医院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地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逐渐培养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了解法律知识,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生育女性与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能让他们自觉地知法、懂法、守法,切实有效地按照医院妇产科相关护理流程操作进行工作,充分地做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依法行医。同时,医院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检查小组,主要负责对相关科室的检查,这包括妇产科在内的全院各科室的日常工作,设立月查制度、周查制度等措施。

结语

近几年随着医务护理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务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在众多的医务护理工作中最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两代人的生命安全问题。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医院和护理人员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意识。相信随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带动整个医务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涛花.产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

第2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医院评审; 护理工作; 妇产; 护理质量

医院评审不是评比,而是对医院保障质量、安全的条件和措施的认证。是以质量与安全为评审的核心目标,注重医疗技术与服务的适宜性[1]。今年我科认真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医院评审细则,为妇产科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使妇产科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全员培训,加深科室护理人员对妇产科评审标准的理解

医院和护理部高度重视评审工作,把迎接评审工作作为全院的年度重点工作。护士长带领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深化认识,通过传达护士长例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科护理人员中间积极营造迎接评审的氛围。首先,充分发挥科室副护士长、护理教学组长和护理带教老师的作用,组织不同层面人员的专题学习会,使其认识到各自在迎接评审工作中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其次,对下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涉及妇产部分内容认真解读、梳理,使全科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这项工作,知晓各标准条款的具体要求和在工作中如何落实。同时,还将评审内容与个人的考核紧密结合,不仅检验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而且促使迎接评审工作深入人心。

2、梳理条款,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新的评审标准更加关注医院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凡事都应有制度、流程、培训、执行、监管、反馈、整改和持续改进,凡事都应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此,科室按照护理部的要求,首先从完善科室护理工作各项制度、流程、标准和记录入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自查和互查,逐一分解条款,逐项落实。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整改,并在每周五护理小组会上进行分析。通过护理部内审组深入科室、总护士长随机检查及护士长查房开展自评,在查找护理工作短板问题的同时,使全科护理人员对评审工作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

3、抓住重点,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进步

3.1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中心思想是要体现出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优化妇产入院流程及实施细则,根据护士的能力、职称、工作经历和学历,通过综合评价和考核,将责任护士分成4个层级,层级高的护士负责危重患者护理,层级低的护士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化无缝隙护理工作,包括提供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真正实现患者的扁平化管理,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3.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多样性的健康教育。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头脑要保持冷静镇定,并稳定好患者家属的情绪,降低患者因为疾病引起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对患者不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纠正,促进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

3.3根据科室人流情况,确定健康教育展开的形式。妇产科门诊其人员流动性较大,是妇产患者到达医院的首站,所以科室利用板报、标语及墙报等方式进行教育工作的宣传,同时科室医护人员也通过口头宣传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通过做到真正的快、稳、准地治病救人,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全程的护理工作中,真正的将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使患者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掌握了自我保健方法,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

4、 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评审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与质量的持续改进[2]。护理质量管理必须坚持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找出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和评估实施的效果。妇产科成立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标准,每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直到改正。同时护士长每月对护理部、总护士长、科室自查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定期跟踪督导,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避免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确保护理安全。

5、 分层次培训模式是全面提升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前提。

人员的培训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前提,医院评审标准中强调对人员的培训,包括内容、方式和记录。我科年轻护士比例大,按照分层次按需培训的原则。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同,我们制订了培训方案、内容和考核标准,做到了全员培训、全员考核。

5.1 新入科护士培训:首先集中参加全院的岗前教育及脱产培训2周。入科后进行1周的入科培训,内容:①妇产科环境设施及规章制度;②妇科及产科急救流程应急预案;③妇产科各种仪器使用及保养;④急救药品;⑤护理文件书写;⑥计算机操作。培训结束后分区域由带班老师进行1对1的3个月带教,结束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完成相应的夜班数,就可以独立胜任相应的岗位,再继续接受妇产科新护士1年培训。

5.2 3年内护龄护士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培训[3]。第1年注重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加强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达到能基本胜任妇产科常规护理工作。第2年注重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训,提高专业护理理论和技能,达到各项技能独立操作。第3年注重妇产专业素质培训,全面掌握专业护理理论和技能,达到对妇科及产科急危重症能力及时正确评估、判断和急救。

5.3 4~10年护龄护士培训:是妇产科整体护理工作的支柱,是科室各区域的业务骨干,培训侧重专科教学等内容。参与教学工作,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小组培训等。参加科内业务学习≥6次/年,专科操作≥8次/年,基础护理操作≥4次/年。

5.4 专业定向培训:分次分批安排业务骨干护士到全国各大知名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有计划培养妇产专科护士。参加省内外各种学习班多人次,以全面提升妇产护士的专业素质。

5.5 建立参训学习记录[4]:由培训组长签字,科室建立学习记录,作为年底评先选优量化考核指标之一。

5.6 考核 理论每周护士长提问考核2~3次,要求提问考核达合格,对不合格者重复提问直到考核合格。试卷考试从培训的内容中选择试题,要求≥80分合格。技能本院65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操作,要求≥85分合格。通过培训使不同年资的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明显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上升,通过培训拓展了护士的知识层面,提高了工作能力,同时激励了不同年资护士积极性,对促进妇产护理工作起到了决定作用。

6、 重视危机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我们根据医院下发的应急预案,结合妇产科的工作特点,制订了有关妇产科的10项应急预案。使护士明确面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同时强调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器械,功能到位。应急预案的制订是危机管理的具体应用,而危机管理则是一种针对危机情况所作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5]。危机管理的应用,使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随着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开展,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控制需要与时俱进,在标准和方法制定上需更符合临床工作实际。护理培训考核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对科室培训的监管等还是薄弱环节,需要将其充实并落到实处。因此,护理培训和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若谷.北京恢复医院评审.医院管理论坛,2004,11:97

2.李扬.医院评审工作中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的有益探索.中国护理管理,2004,4:15.

3.张连荣,谢少清,张小红等.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175-1176.

第3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妇科疾病;优质护理;实验组;临床推广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优质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近年来,在产科患者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是理想的[1]。探索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将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就在医院的55 名患者都进行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27 名,实验组28 名。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女性年龄平均为三十岁,其中各自患有不同的妇科疾病的类型不具有科学差异性依据,都可以归纳为妇科疾病的分组研究。两组患者都有权了解他们的治疗计划,该实验已获得我们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两组之间的总体数据(例如疾病类型)在统计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休息,饮食,标本维护),状况观察,简短的健康培训,基本生活管理,住院评估和治疗风险评估。针对实验组我们实施的方法为高质量的护理方法,知识宣传: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水平,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播,使知识的传播合理化,并积极收集患者意见,并由医护人员提供服务质量,举行专题讨论会,以提供改进的基础[2]。 饮食保健:允许患者食用更多营养食品,从而帮助患者消化吸收。

二、结果

针对结果的研究分析是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的结果得出来的,其中两组就护理过程以及护理后的复发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3 .5 ±1 .2)a,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 (36 .5 ±1 .5)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 1 两组患者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 ( ±s,n,%)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d)

复发人数

复发率

实验组

28

23.5 ± 1.2

4

14.29

对照组

27

36.5 ± 1.5

16

59.26

x2

4.45

6.79

P

三、讨论

妇产科是医院中相对重要的科室,住院情况较为复杂,整个治疗过程都需要患者和各个疾病科室进行默契的配合治疗,当然医务人员的医疗诊断水准也是非常高超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与其他科室密切配合,并且医务人员对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另外,除了有效的治疗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上的管理。 心理护理:产妇在住院之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的和令人恐惧的心理。这时,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并且让患者尽可能的感受到亲切感与满足感。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以及交流,这样可以让病患的家属的心理产生踏实感,对患者家属的心理践行安抚方法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加强患者质量管理:在治疗前后,患者会在病房里花费更多的时间。加强高质量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节省时间,增进对家庭成员和患者医院的了解,并减少并发症(如治疗期间的感染)的发生率。 加强运动,提高临床治疗率:为了提高治疗后的临床治愈率,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感或过度行为,例如加强运动和进入陌生的环境。这时,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传播相关知识,并确保患者保持镇定,避免在日常住院治疗中出现焦虑和刺激感。在临床上,对妇产科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临床效果。在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护理有效率为百分之93.33 ,高于对照组的百分之80.,实验组的平均住院率短于对照组(23 .5 ±1 .2)a。 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百分之14.29 ,为百分之59.26 (P

首先,专业水平的护理人员必须跨越障碍。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越多,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就越详细,可以注意重要的细节和患者状况的变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操作不仅需要标准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患者痛苦。加强负责护理工作,并能很好地处理内科药物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

心理咨询和与患者的沟通很重要。人性化护理与一般性护理不同,主要是因为人性化护理更加关注对象的主观意愿和对其的尊重。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快了解患者情绪低落的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与患者达成尽可能多的协议,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人们的主观思维和行为。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和恢复,并且将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超过预期值。

妇产科是四个常见的临床科室之一,是妊娠和分娩的重要科室。由于大多数由妇产科治疗的疾病都是在私人一方发生的,因此在这些疾病发生之后,患者将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例如,妇产科在心理上比患有许多其他疾病的患者更敏感,并且很容易用医护人员的行动和言语刺激患者,从而导致不良的心理和不良行为。因此,如果我们在妇产科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诊治疾病时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怀,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4]。

综上所述,妇产科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上优质护理的使用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 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08):265-266.

[2]宋静.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21(12):146-146.

[3]刘霞, 田晓雁, 王子源. 浅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v.5(21):64+66.

[4]苏艳霞.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 038(011):163-165.

课题来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4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优质服务;护理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16-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护理工作让家属满意,患者放心,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患者,以精湛的护理技术服务患者,以良好的信誉造福于民,是一个重要课题。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和效果评价进行探讨。

1 方法

1.1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建设护理文化的关键就是以病人为中心[1],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满足服务对象全方位的需求。医院护理部将妇产科确定为优质服务示范科室,认真开展医德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教育,优质服务管理培训,要求每个护士真正做到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全程优质服务。

1.2 倡导人文关怀

2010年,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于2011年把妇产科等4个科室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院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讨论会,把“创优”定为迎接三级医院的抓手,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为创优活动保驾护航。示范科室注重人文关怀及患者真正满意的优质服务,妇产科从产前服务、产中服务、产后服务、出院服务,全程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1.3 提高护士积极性 激励机制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实施“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和迎接医院三级评审过程中,医院充分应用报酬激励,成就激励,培训优先,评优秀,评职称挂钩等机制,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

2 结果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152例孕产妇,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后,患者满意率从92.5%上升至98.8%,患者及家属的投诉率从0.8%降至0.1%。自然分娩率增加,产科重症感染率降低;护士积极性增加,要求调动工作的减少;医院妇产科门诊、住院病人大幅度增加,患者住院总费用降低,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三好一满意”行风评议取得先进集体称号。

3 讨论

3.1 深化护理内涵,注重人文关怀

自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医院在借鉴外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医院及时添置硬件设备,打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同时把“注重人文关怀”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①开展情感护理。一个情商高的人,心理调节能力、情绪、情感控制能力高,自信心、事业心强,特别有爱心,能善解人意[2]。在优质服务过程中,由于对护士进行情商培养。能使她们对忧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有高度的自控能力。以满腔的热情和稳定的情绪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笔者认为,只有注重人文关怀,不断加强护理人员情感培养,才能加强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 提升专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过去,不少护士认为护理工作是轻体力工作,工作内容就是输液、打针、发药,对本身业务学习重视不够,不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开展优质服务以来,护理部以全员培训为主,重点针对新进入人员和轮转人员进行人文、制度、基础技术、沟通、控感、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妇产科是高风险专业,我科重点进行孕产妇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及婴幼儿护理培训,以此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了妇产科专业护士的护理能力,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3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与细节管理相结合

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为了做到“护理质量零差错,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必须强化细节管理。①妇产科全体护理人员自始至终树立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在工作中处处注意细节的管理,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加之妇产科更具有高风险性,一点点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母婴平安”,所以,我们做到了安全警钟长鸣,细节管理常抓不懈[3]。

3.4 优质服务做到标准化、精细化、亲情化

3.4.1 服务的标准化 我科在优质服务过程中,①严格按照《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将各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到位。②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科内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查房,由高年资、经验丰富者担任培训老师,临床示范操作并带教。

3.4.2 在优质服务过程中注意精细服务。例如,通过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完善家庭支持及非语言沟通,使产妇保持一定平稳、愉快的心情[4]。由于我们在医患沟通方面下功夫,获得产妇信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减轻了孕产妇心理压力。

3.4.3 优质服务需要舒适的环境。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在体现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能降低产妇的紧张情绪。妇幼保健院为产妇提供了舒适、安静、整洁、温馨、空气通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堂风,防止受凉和中署,尊重产妇的睡眠习惯,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

总之,“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得到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应在各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霍云英 “以人为本”在门诊注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3(8)977

[2] 吕 彤 王国强 提高护理人员情商的意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8).63-64

第5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9-01

、 妇产科护理的工作任务较重,而且容易引起风险的因素比较多,所以随着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1],对于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为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或者根本上进行杜绝护理风险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2]。针对一些护理风险的发生,我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带来了一些较好的发展趋势,而且结果显示很好的减少了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所以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1 护理风险及原因

1.1 患者及家属方面 目前生育的女性往往是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往往认为生育是个必经阶段,属于自然现象致使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分娩的风险性未予充分的重视,进而带来相应的风险性。

1.2 护理技术管理因素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熟练,不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安全意识淡漠,会导致护理不安全因素增加。另外,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从而引起护理纠纷发生。还有新毕业护士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协作技能不强,易引起冲突,导致投诉,造成对护士信任的危机

1.3 缺乏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薄弱 护理工作繁忙,需要护士有严谨的态度以及高度责任心,当护士单独值班,在没有互相监督和提醒的情况下,如护士缺乏自我的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就易在巡视患者和执行操作时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而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失去信赖,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安全感。此外,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引发危机的事件也很常见。

1.4 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人们文化意识观念的提高,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有被尊重的权利。

1.5 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护理人员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造成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对患者的解答不耐心,执行医嘱不严谨,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科室管理层没有高度重视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对职责常规护理的监控力不够,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防范措施

2.1提高科室管理者能力 科室护士长要加强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训,不但在业务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同时管理上也要敢抓敢管、善于管理,在下属中树立威信,发现安全隐患苗头要及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2.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事故的基础和保证,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3]。我院妇产科护理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部分护士并没有接受正规的专科护理培训,社会经验也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聘请有丰富妇产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并传授和孕产妇、家属交流的技巧。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办法,督促护士强化练习,提高护理技能。我们鼓励护士参与短期进修培训、院外专题讲座和学历教育等继续教育,推进护士对新理论新技术的运用和掌握。

2.3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养 护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而进行的,这也是它的最终目的,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4]。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我院是一所县级“三乙”医院,年分娩量达2 000例以上,有时因护患沟通不到位而发生纠纷,针对此不安全因素,我院产科加强了管理,规范产前、产时宣教,要求护士及助产士在熟练掌握业务技术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一定技术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意外事件。

2.4增强护士法律和安全意识 通过经常性理论学习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增强护士“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的安全意识,在护理过程中自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各项核心制度,增强护士自身法制观念,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做好护患纠纷汇报请示工作和实物封存处理等,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患者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5保证医院硬件设施安全 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孕产妇和术后病人的安全。要保证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的工作正常。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病人在院期间的安全。

2.6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 加强入院宣教,不定期组织公休会,向病员及家属进行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科学护理、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医疗风险,以及科学的护理、婴幼儿喂养知识,主动配合护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金娜,朱云霞,周晓荣,李小妹,吕芳玲;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23(10):78

[2] 程圣莉;秦玉霞;宋瑰琦;周莉;护理工时调查与人力合理配置对策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6,12(10):68

第6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方法:选取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160名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60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名,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160孕妇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80名孕妇增加孕期健康教育的指导环节。

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80孕妇在接受孕期健康教育之后,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同时,观察组80名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满意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孕妇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对于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孕期健康教育 效果 自然分娩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97-01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不断改革,对护理人员的质量和结构的要求和期望也随之越来越高。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与否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发育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选择过去两年间我院收治的160名孕妇,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孕期健康教育,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护理的16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孕产妇和孕产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160例孕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8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为35.1岁;初孕产妇46例、经孕产妇34例;孕产妇的产次在1-3次之间不等;孕产妇的孕周在26-32周之间不等。对照组孕妇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为34.3岁;初孕产妇43例、经孕产妇37例;孕妇的产次在1-3次之间不等;孕妇的孕周在223-36周之间不等。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产次、孕周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

1.2 方法。针对对照组的80例孕妇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普通的健康教育。针对观察组的80例孕妇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首先,护理人员在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让孕产妇和孕产妇家属真正认识到孕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身心健康以及胎儿健康的重要影响;其次,对孕产妇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降低早产的发生;对孕产妇进行运动指导,科学的指导孕妇科学的进行锻炼,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控制体重,减低孕产妇的生育风险,避免孕妇患心脏疾病、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当发现孕产妇出现嗜睡、胃口大增或食欲不振等反应时,护理人员需要着重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舒缓孕产妇的焦虑心理;再次,护理人员在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避免孕产妇感到无聊,可以采用电视教育、电子教程教育、图文像册、专题讨论、宣传卡片等途径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消除心中的焦虑和恐惧,提高孕产妇生育保健知识水平。

1.3 观察指标。在两组孕产妇接受护理期间,采用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孕产妇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统计;同时,对孕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分娩情况对比。两组孕产妇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 孕 产 妇 健 康 知 识 掌 握 合 格 率 为96.25%,自 然 分 娩 率 为88.75%;对照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1.25%,自然分娩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2.2 两组孕妇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对比。观察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98.75%明显优于对照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88.7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3 讨论

所谓的孕期健康教育指的是为了保障孕妇和胎儿身心健康而设定的一种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孕期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向社会人群传播孕期保健知识,使更多的孕妇能够认识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从而自动且积极的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的孕期生活方式,并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影响母胎身心功能健康的因素,为保障母胎的健康做出最大努力。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 1.5亿以上的妇女妊娠,其中至少有 2300万孕妇发生需要治疗的并发症。因妊娠合并致命性疾病的妇女约 50 万,有 1500 万妇女因妊娠并发症而留下严重的慢性疾患,如生殖道瘘、重度贫血、盆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生殖道炎症和不孕症。因此,为了减少这种不良现象发生,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应该努力为孕妇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且可接受性的孕期健康保健措施,确保能够真正做到保护母胎健康工作。

由于若孕妇在整个产程中出现过度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那么将可直接导致机体很多分泌素不断减少,导致子宫收缩无力,造成整个产生需要持续延长,严重威胁母胎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孕期给予孕妇全面的健康教育宣教,提高孕妇的妊娠知识水平,使孕妇能够提前掌握一些比较的分娩技巧,对于减轻产妇压力,缩短产程,提高顺利分娩成功率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160例孕妇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孕期健康教育,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结果,证实在妇科护理中实施孕期保健、孕期营养、孕期胎教等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科学的指导孕产妇和家属顺利的度过孕产期,能够有效的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孕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孕妇和孕妇家属满意度,值得更大范围的临床推广。

4 结束语

总之,在妇产科护理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不仅直接关系着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着胎儿能够顺利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对于胎儿未来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需要在临床护理中加以大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贺忠娥.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3,34:3238-3239

第7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方式探究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理、病理、生殖调控等方面进行研讨的科学,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新概念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1]。为了推进妇产科学的发展进程,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教学内容、方法为基点进行探究。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做好“三基”知识教学工作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统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临床实践教学进程中,此时教师强调的不只是临床疾患的诊断与医治方法,也重视其发病基理探究的教学工作,以此途径去使妇产科学与临床实践有机整合。新兴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培养与强化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以相关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根基,组织学生借助基础知识推测临床要点,再由临床要点摸索其发病原理,实现妇产科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目标,此时学生对“三基”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切实的体会,学习热情度大幅度提升。

1.2导入新颖知识

具体是将国际上新概念与新技术渗入进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例如,对于绝经以后得妇女来说激素治疗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妇产科学内的关键课题,在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所成效。此外,妇科B超能够将妇科疾患诊断出来。介入性治疗方法渗透于妇产科临床,也是其教学模式改革的体现形式,例如对妇产科学实习生准确操作一些辅设施仪器进行指导,适时的将探讨课与手术观摩课导入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中。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在临床见习、实习环节中,都应该将妇产科微创治疗原理、方法、程序、禁忌症等相关问题告知给学生[2]。为了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这一大型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以新进展为衔接纽带协助学科知识落实改革与发展目标。

1.3重视医德教育

医德规范可以被视为医务人员意识与行为方式的基本准绳,也是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标准。高超医术与优良的医德是塑造好医生的基础性条件,但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医院生良好职业道德塑造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妇产科教学进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环节,从而使他们理性的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优良医德,教育者可以典型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将林巧稚优秀事迹;张珠丽教授敢于挑战艰苦环境,完成国内首次“试管婴儿”的伟大事迹。在前辈崇高精神的感染与召唤下,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德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医德渗入的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学生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伟大信念与崇高理想。

2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对填鸭式取缔方面,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具体是指教师将素质教育理念导入教学体系中,并借助整合妇产科学教学系统中诸多要素的途径,实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其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动源,以文本、课堂、教师为基础,以塑造优质医务人员为宗旨。例如压缩理论课程授课时长,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等内容导入进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问题直观观察能力与应用理论知识能力。此外,在现代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分娩机制”等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二是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这是新世纪临床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报告中做出的指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这一教学方法,例如基于病例讨论形式的教学查房工作定期开展,择选出3-4个具有代表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导,探究疾病的产生原因、发展形式、诊断方法与医治原则等,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首选途径,此期间他们自学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也得以优化。教学讲座的开展,也使学生及时了解妇产科疾患诊断与治疗的前沿技术与理念,从而优化妇产科学整体教学水平。

3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新技术、新理念、新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为了培养一批批顺应时展的医疗人员,医疗教学事业改革应该是不间断的,从而为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敏.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6,(9):1422-1424.

第8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高专;妇产科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性,提升其整体的社会竞争能力。在进行高职高专的医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关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妇产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有效渗透职业道德素养

要想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就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法律法规、医德医风意识等,使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医患关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专业的医学专家教授开展职业道德品质素质能力的专题讲座与相关培训工作的机会,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不同医学专业的教师要做好交流工作,互相传授教学经验;一些资历较深的专业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指导。最后,对专业教师开展临床进修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力和意识。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全面应用职业道德理论

(一)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活动,提升独立分析、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正常以及异常分娩”相关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孕前期、孕中期以及产后的相关状况,对于问题要及时处理,选用实际案例实施教学。如一位产妇在产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之后的两个小时观察期,反应自己切口疼痛且伴有坠胀感,但是医生认为是产妇自身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对切口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指导接班人员在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产妇的引导后壁出现血肿状况,只能拆线清除之后进行重新缝合。教师以此案教育学生,如果医务人员及早发现问题,就能避免产妇血肿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妇产科专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二)情景教学模式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中的职业道德渗透

情景教学模式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均是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下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分娩期第二产程的相关临床处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描述了如下情景:一位产妇的宫口已经全部打开,但是因为其宫缩相对剧烈,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运用好腹压,呈现出大喊大叫的状况,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较为缓慢。在这个时候,有些医务人员态度恶劣,大声斥责产妇。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从产妇的角度出发,真正明白职业道德素养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及其意义。

三、加强临床实践,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临床实践是学生将妇产科知识由理性转化为感性的阶段,也是学生将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此时,学生真实地接触产妇,会尽量帮助其减轻痛苦,进而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另外,因为妇产科的主要服务人员为女性患者,其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个别患者对见习学生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拒绝他们的观察与操作,对此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提升其沟通的艺术性,进而使其获得患者的信任。此时学生便会改变自己的职业态度,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态度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法。

四、教师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有效融合

临床实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与相关业务开展中,彰显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医德医风,起到带头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形成。例如,在进行相关病史的询问过程中,教师要态度和蔼;要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妇科检查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总之,高职高专妇产科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渗透,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品德素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出具有一定医德且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蒲向阳,李姮瑛,蒋桂荣.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9):84-85.

[2]农金红.浅析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7):87.

第9篇:妇产科护理专题范文

1.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 224002;2.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 22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在高职护生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1级护理3班为实验组,共42名学生,采用学习过程评价模式;2011级护理1班为对照组,共45名学生,采用传统评价模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理论考试成绩为(82.79±9.78)、案例分析成绩为(41.14±6.11),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76.20±12.99)、(34.68±9.05);实验组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学习过程评价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通用能力,加深护生对岗位工作过程的理解,是深化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 学习过程;课程评价;项目;课业;通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44-03

考核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1]。目前我院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不利于其学习的引导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应在考核内容中全方位地得到体现。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正逐年下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且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2]。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将《妇产科护理》课程评价进行改革,提倡学习过程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和能力考核,突出了学生岗位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学生87名为调查对象,其中1班45名,3班42名,均为女性。年龄23~18岁,平均(21.15±0.94)岁。设1班为对照组,3班为实验组。均为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进入我院,学制三年,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及基础课成绩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妇产科护理》在第3学期开设,由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课程评价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平时表现、期末技能考核和理论测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由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权重(10%、30%、60%)进行评价。

②实验组。采用学习过程评价,课程成绩(100%) = 项目成绩(50%) + 课业成绩(30%) + 期末理论成绩(20%),其中项目考核和课业考核均为过程性评价,期末理论考试为终末性评价。教师在第一堂课提出要求,告诉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方法及标准,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过程性评价。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将《妇产科护理》分为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产科疾病妇女护理、妇科疾病妇女护理、计划生育妇女护理6个教学模块,其中前3个模块实行项目化考核(成绩取3次项目考核的平均分):教师设计岗位工作情景,学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合作完成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师根据学生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工作过程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后3个模块以课业的形式考核(成绩取3次课业考核的平均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典型护理对象的情境、任务与角色、护理实施方案等综合设计,并通过文稿及课堂角色扮演等具体形式进行展示[3],如完成1份PPT、实施1项技能指导、书写1份临床护理计划、与孕产妇访谈并制定保健宣传手册等。课业评价分为及格、良好、优秀,完成任务为及格,在此基础上应用情况较好为良好,体现出思维、管理方面能力为优秀。过程性评价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主讲教师及行业、临床骨干,其中学生自我评价占30%,小组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40%。

终末性评价。《妇产科护理》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课程教学结束后,实施理论标准化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进行。

1.2.2效果评价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各占50%)选自学校试题库。考试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主讲教师及行业、临床骨干根据临床工作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制,用于学生对课程评价模式的评定,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协调能力、口头和非口头交流能力、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爱伤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将习得的技能转化、提高写作能力、有利于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岗位工作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等14项内容。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向学生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后,现场集中发放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收回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

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评价

见表2。

3讨论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而活动通常是用过程加以描述的[4]。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内部的状态和外显的行为变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学习不仅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通用能力的学习。教育部强调要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5]。

3.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课业是特殊的课程作业,是教师根据计划中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的一个过程[6]。钱美娟等[3]研究表明,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课业”教学法强调过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实验组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业,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文献等资源寻找资料,自行判断真伪,并在同学的协助和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加工后,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并且培养了利用信息资源、评判性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表1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案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表2显示,在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学习过程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其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3.2 促进对工作过程的把握,提高了对工作岗位的胜任力

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7]。李文敏等[8]研究发现,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不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如综合作业可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判断能力;各种活动如分组分专题讲课,制作 PPT,知识竞赛等可提高学生自学、协作和交际等能力。笔者将项目化评价融于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临床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并将考核贯穿在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中,使成绩的考核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学、做、教、评”一体,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不仅习得新的知识、技能,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提高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通用能力。项目评价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实现了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和技能获得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许多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能力得到了培养(P<0.05、P<0.01),形成了对智力因素互补的合力[9],促进了其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了学生临床工作岗位的适应力。

学习过程评价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评价模式,以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使其更为公平、合理,促使学生逐步适应小组合作等新型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娇,张元.职业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之目的[J].职业技术,2010(12):6-8.

[2]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2743-2744.

[3]钱美娟,姜声扬,沈建新,等.“课业”作为新型评价方式在整体护理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2):3433-3434.

[4]赵小青.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28-230.

[5]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文件[Z].2011.

[6]夏颖.浅谈英国教学模式课业设计与评估在高职护理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10(上旬刊):172-173.

[7]梁党.项目教学法在病人入院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112-113.

[8]葛仁华.英国BTEC教学模式与我国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比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224-22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