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世界经济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体系

第1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探究

    关于金融市场发展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分工格局,是对全球经济失衡微观基础研究的新视角。基于全球失衡的主要经济体(美、英等发达国家与东亚和产油国)之间金融市场发展巨大差异的基本现实,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的研究已经日益深入和成熟。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种路径实现的:一是经由储蓄与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二是经由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在宏观路径的研究中,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对储蓄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将引发全球失衡。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和深度都较低,因此其过量储蓄不可避免地流向更发达的金融市场国家,同时引入它们的高风险投资,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的国家将出现大规模的贸易顺差。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长期将逐渐积累来自不发达金融体系的资金,储蓄率会更低。那么基于金融市场差异的国际分工是如何导致全球失衡,进而为全球失衡提供微观基础的呢?核心思想就是基于金融市场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原理。在金融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出口金融资产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逆差,而在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制造业产品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顺差(徐建炜、姚洋,2010)。二次大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分工形态。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国家的金融业发达,相对于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而德国和日本这两个重新崛起的大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分工就是:美、英等金融强国进口制造业产品,出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的赤字;而德、日这两个传统制造业强国以及后起的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制造品,进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盈余。金融资产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产出情况和禀赋特征、消费者的时间偏好、风险厌恶程度以及主观信念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而当某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时,该国就具有这种风险资产的比较优势,进而出口该资产。在资产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风险资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出口风险资产,进口无风险资产,这会造成该国储蓄下降;上述结论说明资产市场完善程度更高的国家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强,因而拥有更低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更容易出现贸易逆差。以往的国际分工理论一般认为商品是可贸易的,而服务业是不可贸易的,因此只关注实体经济,忽略了虚拟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服务不可贸易的主要基础是认为其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发生,但事实上有很多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如金融、保险服务、数据处理、法律服务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远距离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服务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75-2010年间,全球服务贸易总量增加了近20倍,以全球的服务贸易出口来看,增长最快的为保险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可贸易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金融服务海外输出只是服务业出口的一个例子。以往在研究经常账户平衡时,通常将经常账户的平衡等同于货物贸易的平衡问题,但事实上服务业的贸易平衡问题对经常账户的调整意义十分重大,并且对一国的产业结构、就业、价格水平、汇率变化、贸易条件和贸易平衡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服务贸易的增长对全球的生产结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个国家如果制造业(工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生产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它就会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国,服务产品的净进口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德国、80年代以来的日本和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是这样。如果服务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基本平衡。但是如果服务产品不完全可贸易,则给定国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一个制造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的国家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即制成品的净出口远大于服务产品的净进口。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量非贸易品的存在,一国在发生债务危机及需求冲击时将使得调整过程比产出都是贸易品情况下更复杂、更痛苦。非贸易品的国内供需必须平衡,没有国际贸易,当地需求的下降无法通过净出口增加来解决。当吸收相对于收入上升或下降(从而贸易余额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组合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和资本会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部门间转移,从而引发生产业变动,这会对一国经济甚至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当一国经济中非贸易品份额下降即可贸易性提高时,在面临债务危机或需求冲击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将变得更快速。就中国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生产能力提高的速度远快于消费能力提高的速度。贸易的数据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主要在出口制造业产品,而进口服务业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我国不同行业生产能力的变化,用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行业就业人员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总体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的年增长率和累积增长程度均超过了第三产业。用第二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除以第三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1978-2010年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涨,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品的出口,中国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生产领域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就我国情况而言,在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于服务和货物的消费支出比例稳定,就会出现货物生产大于需求的局面,在开放的条件下,就会出现贸易顺差。

    二、结论

    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全球一体化,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大主要还是源于美国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美国这样的贸易大国的逆差问题不可能依靠国际资本的移动来填补,而主要是通过可贸易产品的需求调整来解决。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方法最终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完成。由此看来,全球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失衡,仅仅依靠局部的调整,如汇率的调整,是无法达到解决失衡的目的,全球经济失衡必然还将长期存在。而不恰当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伤害到已取得的成果,还会降低世界增长速度,且无益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当前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反映了各方的比较优势,是与全球储蓄的更高效的分配相一致的,再平衡必须随着各国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成,相信市场的全球化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第2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F123

目前,三大发达国家经济体都存在着问题。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则经历了地震、海和核泄漏事故,这使得日本去年经济增长几乎为零;欧洲则发生了国家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形势将如何演进?其对中国经济又有哪些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呢?文章分别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一、未来世界经济走势

世界经济正遭受到两场危机的影响,第一场是美国金融危机,其余波犹在;第二场是欧洲债务危机,它正在肆虐全球经济。发达国家三大经济体都出现了问题。各大经济预测机构也相继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对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比较悲观的,并且其悲观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这体现为各家预测机构纷纷调低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

世界银行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2.5%,低于2013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3.3%,低于2013年的3.9%;同样,联合国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也低于2013年的预测值。这些具体的预测值虽然有差异,但反映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即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要好于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见表1)。这与2011年这三家机构所做的经济预测类似。在2011年初,这三家机构都预测2012年会比2011年好,到了年中,它们又改变观点,认为2012年可能和2011年差不多,到了2011年年底和2012年年初再做预测的时候,它们又都表示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如2011年。现在它们又普遍乐观表示2013年会比2012年好,希望这些机构2012年的预测能够准确一些。然而,要做到预测准确并不容易,因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式将会十分复杂,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结局的不确定性更是添加了复杂性。

欧洲债务危机的结局为什么难以预料呢?从逻辑上分析,欧元本不应该存在。无论是哪一种货币,人民币、美元、日元或者欧元,其本质也就是一张纸,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是因为具备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具有信誉,谁有信誉民众就相信谁。第二个条件是必须具有权威性。比如,一张人民币背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张美元背后是美国政府,一张日元背后是日本政府,但是欧元背后又是哪一个政府呢?所以欧元从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它虽然具有可信性,但是它缺少权威性。一旦遇到困难和危机,需要货币的权威性起作用时,欧元的先天不足便暴露无遗。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不出现一个强权者将欧洲统一起来,这样欧元背后便有了一个政府,权威性自然而然便得到解决;要不就将欧元区解体。然而,政治家都是短视的,他们认为欧元区解体所带来的麻烦比现在想办法维持它的麻烦更大,所以他们采取很多措施在维持欧元区。即便欧洲债务危机的最终结果难以预料,但是短期而言,人们的普遍共识是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将明显增长,全球经济确实存在着二次探底的危险。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美国经济的复苏力度是历次经济周期中最弱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1975年、1982年和1991年的经济衰退相比,2009年这次经济衰退对美国经济影响更为严重。经过了两年,经济的复苏水平远不及1975年和1982年的复苏水平,略低于1991年的复苏水平。

从图2报告美国就业恢复的历史数据来看,此次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1980年,美国只用了11个月就业便得以恢复。在197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用了16个月就业便得以恢复,在2001年的经济衰退中,美国用了28个月就业就得到了恢复。之前就业恢复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0,用了近31个月,而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失业率在36个月以后仍然居高不下,丝毫看不出有恢复的迹象。

其次,欧洲债务危机的严重程度超乎预期。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五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国债占GDP比值以及国债利息率均居高不下,同时,这五个国家的债务总额也较高,分别为3520亿欧元、1740亿欧元、1750亿欧元、7370亿欧元和19110亿欧元。欧洲所有国家的债务总额高达83000亿欧元,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2倍多。由此可见,依靠中国来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是不可能的,能够真正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还只能是欧洲国家自身。欧洲国家难道真的没钱吗?显然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情况十分奇怪,富人成为了债务人,相反穷人倒成了债权人。富人的富裕体现在他们的财富上,而这些资产是可以变现的,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失去其富人的地位,不愿意变现所拥有的资产。作为欠债的富人归根结底还是富人,而拥有债权的穷人,归根结底还是穷人。解决当前危机需要富人出让其财富。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一难”:通胀压力犹在

在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又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呢?中国经济面临着“两难”。其中“一难”便为物价难题,通胀压力犹在。之前我国遭遇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现在则主要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与我国国力增强有关。西方发达国家有效需求往往不足,但它们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它们的通货膨胀并不是由需求拉动的,而主要是由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现在这种情况也在中国出现了。一方面这使我们很苦恼,出现了一种以前我们没有遇到过的新的通货膨胀形式,在处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上,我们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我们也挺骄傲,这说明我们国家已经强大了起来。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形成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会如何应对这样的通货膨胀。

2012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还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这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成本推动的刚性因素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劳动力成本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在提高。国务院2012年了提高稻米收购保护价的规定,提高幅度在10%以上。此外,土地价格也居高不下,这是与财政体制甚至是与政治体制相关的。成本推动的刚性因素是未来出现通货膨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西方国家应对危机的手段仅剩下量化宽松政策。它们的财政政策、财政状况已经极度恶化,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远远超过3%,不可能再通过财政政策挽救经济。同时,利率也低到了1%,缺乏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西方国家最后也只剩下直接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来挽救经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政策必然为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货币政策仅仅是对货币增量进行控制,中国货币存量依然巨大。2010年,中国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成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调整结果对抑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解决的问题也仅仅是货币增量,货币存量规模依然较高。稳健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使M2和GDP的比值在短时期内发生显著改变,所以中国还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2011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需要防止物价出现反弹。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二难”:经济增速减缓

中国经济面临的 “二难”是中国GDP增速减缓。自2010年第4季度以后,季度GDP增速表现出逐季减缓的趋势(图3)。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有轻微下降(图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虽然比较平稳,但是考虑价格因素之后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图5报告的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来看,进口增速略微上涨,出口增速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也略有下降,这均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速有放缓的势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既有被动的外部冲击因素,也有中国主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素。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欧美国家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财政赤字继续上升,政府债务也在增加,欧美国家的政府不得不痛苦地实行紧缩政策。保守判断,即使欧美经济不出现衰退,其经济复苏也将十分艰难和缓慢,世界经济在较长时间内依然会是萎靡不振的状态。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在恶化,这对中国的出口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以及外贸顺差增速都在减慢,今年中国提出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的预期指标只有10%,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任务,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是要使经济增速稳步回落至合理区间,将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此外,自2010年以来,为了控制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多助长价格上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的结果必然是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波及到生产,使得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产生困难,经济增长会出现进一步的下降。这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受到抑制的同时,经济增速也有所减缓。

在2012年,中国既要保持增长速度又要保持物价稳定,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目标排序的话, “稳增长”还是应当放在第一位。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的一项重要对策便是以不变应万变,全力保持宏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同三.认清经济形势,把握调控重点[N].人民日报,2011-12-26.

第3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2、我接到一个电话……我思索了起来编故事。

3、秋风扫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

4、用合作,阳光,操作,成功,探索造句。

5、用“青年、情况、犯罪、汽车、比赛”组成一个故事!

6、请你用"忠诚"编个故事。

「解析这类题型在公务员面试中层出不穷,考察的目的可以冠冕堂皇,比如测验考生智力、工作能力。可是这种小学生造句的试题也出现在我们高学历考生参与的考试,众多考生抓耳挠腮,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务员最优秀的素质是想象能力

从“早上我进入科室”到“于是我拿起了笔,把今天发生的一切记了下来”,组成一段话。

答:早上我进入科室,今天是我正式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第一天,单位的同事对我很热情,领导对我也非常关心,科里的老同志热心的教了我很多业务方面的知识很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感觉到自己融入到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忙碌的一天就要结束了,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产生了一种写作的冲动,于是我拿起了笔,把今天发生的一切都记了下来。

第二题专业题:你学的是哪一专业?在该领域有什么研究成果

关键字:专业成果钱袋

「例你学的是哪一专业?在该专业领域你有什么研究成果吗?

「解析现在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的调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因而面试中主考官常问及应考者学术论文、著作方面的情况,来考察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学识修养。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你切不可以为这是炫耀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口若悬河、不厌其烦地将所写文章的内容倒背如流,从大道理到小论据喋喋不休,好像在给人讲课,这是主考官最厌倦的。面试时间有限,你在这一问题上没完没了,势必影响面试的进行。可以肯定,不等你唠叨完,主考官就会制止你。另外,你所讲的可能与现实工作相去甚远,有些东西主考官不一定听得懂,他会认为你在他面前卖弄。何况,主考官中不乏学术造诣极深者,你在他面前“讲理论课”,实在是班门弄斧,弄不好还会贻笑大方,这对你是不利的。因此,无论你的专门知识高深也好,论文有影响也罢,记住不要过分渲染。回答这类问题时,一般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即可:选题目的、研究概略、取得的成果、对成果的评价。应答时语言尽可能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另外对成果的评价不可讲得太多。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论文,只须将论文的主要观点、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情况说明即可。这样,主考官会觉得你有研究能力,能抓住问题本质,阐述事情言简意赅。

第三题心理题:如果你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关键字:录用表现

「解析这样的题很可能暗示你在这次面试表现不佳,提示你出局。也有可能测试你的心理稳定程度,如果表现的非常紧张,肯定会给面试官留下坏印象。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次失败了也仅仅是一次而已,只有经过经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完全的成功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看待这次失败。

第一、要敢于面对,面对这次失败不气馁,接受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就不会回头这个现实,从心理意志和精神上体现出对这次失败的抵抗力。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经历了这次之后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能够超越自我。

第二、善于反思,对于这次面试经验要认真总结,思考剖析,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长短得失,做一个明白人。

第三、走出阴影,要克服这一次失败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弱点,防患于未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认真工作,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后,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工作,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在本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

第五、再接再厉,成为国家公务员一直是我的梦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仍然后再次参加竞争。

第四题实践题:下属给你难堪你该怎么

关键字:实践经验

「例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

「解析实践中出真知。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道难于突破的坎。死背答案肯定被看穿。只有平时多模拟演练,熟悉这种问题的答法

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第五题陷阱题:对公务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有什么看法

关键字:欺骗条件

「例对公务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有什么看法

「解析这种题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少不留神说出自己的不满,就会得零分。比较好的答案如下:

(1)、这种现象的却存在于公务员职务内,公务员的升职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而往往这些条件是和工作年限挂钩的,但我觉得要正确看待。(2)、首先我想讲一下选择做公务员的工作动机和出发点。我是为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也就是实现我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才报考公务员职位的。公务员队伍本身有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这个体系的运作就是为了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相对来讲个人在这个组织中有多大的官职就显得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各司其职。(3)、其次把公务员看成一条实现自身权力欲望的途径的看法是非常不正确的,(4)、公务员升职是对公务员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是为了让优秀公务员发挥更大的才能,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人民服务。(5)、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也有相关可以越级晋升的规定。立足本岗,干好工作,提高能力、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六题变态题:篮球架的高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关键字:辨证合适

「例你注意观察过篮球架吗?篮球架的高度比1层楼高,比2层楼低,篮球架的高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解析首先想到的是篮球运动发明者的伟大。篮球架的高度为什么不比一楼低也不比二楼高呢?因为如果它比一楼高,在普通人都伸手就可以达到的高度,伸手便可及未必就有这么大的魅力。如果它超过了二层楼的高度,那么就太高了,要投篮得分就变得相对难了。所以,篮球架在一个适度的高度,可以让人合理的得分,所以它吸引了无数的球迷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由此,我想到的是,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制订目标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好高务远,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样,往往很能实现目标,目标一旦同有达到,对人的打击也就随之而来了。而另外有些人,则是太过于低估自己的实习,明明有一升的容量,却只装半升的水,剩下的半升空间就浪费了。虽然人谦虚是好,过份的自谦除了隐埋自己有时也会让人觉得虚伪。

总的说来,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是有限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七题弱点题:你觉得你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吗

关键字:缺点自信

「例公务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行政管理,而从你的个人简历中可知,你从没有从事过相关管理工作,即缺乏管理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你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吗?

「解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其长处,也存在某些弱点。应考者的弱点在面试中也时常被触及。一般应考者在考官提问触及自己的弱点后,就觉得有些难堪、表情很不自然,甚至心情复杂,从而影响了整个面试中的情绪。

考官提问触及应考者的弱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应考者的简历或其他材料中了解到的弱点;二是提问无意中触及了应考者的弱点。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考官的目的并不是抓住应考者的弱点不放,让你下不了台,而是借此来观察应考者应付于己不利情况的能力,进而评价其个性素质。因此,当提问触及到自己的弱点时,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能胡猜乱想。聪明的做法是首先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保持心平气和的情绪。回答问题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想办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例如,有的应考者常因笔猿杉ú还煌怀龌蚴窃谘?F诩溲?俺杉ㄆ狡蕉?闹徐???虼嗣媸允弊钆轮骺脊傥省澳阍谛F诩溲?俺杉ú桓哐健被颉澳愕谋适猿杉ú还煌怀觥钡任侍猓?坏┍晃实酱死辔侍獗阊瓶谖奚?耍?锪税胩煲菜挡怀隼碛桑?庋?鼙欢?灰灿械挠?颊弑晃始按死辔侍夂蟊愣??鞒兜卣铱凸劾碛桑?裁囱?=逃?柿坎睢⒗鲜?淌椴蝗险妗⒖瓮饣疃??嘁约氨适猿鎏馓???鹊龋??鹑瓮聘?鹑恕U?返幕卮穑?Ω檬鞘凳虑笫堑匕炎约涸谛F诩溲?俺杉ㄆ狡健⒄獯慰际员适猿杉ú焕硐氲任侍馓钩系厮登宄???蛞?厮得髟斐烧庵智榭龅脑?颉U庋?弥骺脊俑芯跄慊卮鹞侍獾某鲜党潭群涂凸鄣胤治瞿愦嬖诓蛔愕脑?颉U庋?惚隳茏?淞邮疲?玫胶闷馈H绻?加媚悖?愕某鲜狄材苋昧斓挤判摹br>

第八题自残题:平时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关键字:爱好测评

「例你有什么业余爱好?(或休息时你喜欢做些什么?)

「解析业余爱好这种问题很容易伤害考生本人。考官询问考生的兴趣爱好,不是想和考生闲聊,尽管很多考生明白这一点,但考官如此询问,其意在何处呢?

业余爱好的测评较复杂,不确定性也较大。可能情况有:

(1)通过业余爱好来考察考生的人格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活的丰富性、稳定性。如果考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业余生活很单调,那么考生的个性结构就可能有缺陷。相反一个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他从生活中得到的乐趣和成就感就大,生活的稳定性就高,从而能对本职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支持作用,而且工作中产生的疲劳与紧张、压力也可以在业余生活中得到调节和缓解。

(2)有些考官认为业余爱好上爱钻研的考生对于本职工作也一定能钻研,而且本职工作的钻劲会更大更深。

(3)有些考生的兴趣爱好刚好与某位考官一致。如一位考生自言爱好打乒乓球,曾获得过市高校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亚军。刚好考官也爱打乒乓球而且正苦于单位无对手,打起来没劲,这时,考生的爱好是不是就成了一把“钥匙”了呢?

(4)考生如果有一两项业余爱好上的特长就会让考官另眼相看,而且成绩越突出,离自己的专业越远,给考官的印象就会越深,有时候考官甚至会考虑因此而特别录取这样的考生,以让本单位在有关活动、比赛中能一炮打响,提高本单位的综合实力。

(5)考官了解考生的体育运动的爱好,不是想寻找“球迷”而是想从侧面了解考生的工作精力和活力以及身体健康程度。

考生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自己给自己挖陷阱,如果考官从你的叙述中作出结论:你的兴趣爱好会干扰本职工作,那就自己给自己挖了个陷阱。有的考生骄傲地宣称自己爱打高尔夫球,并加入了某俱乐部,每周至少训练30个钟头。对这样的考生,考官可能会建议其做职业高尔夫运动员。此外考生的“不安全爱好”也会让考官毫不犹豫地否定掉考生,例如:跳伞、江河漂流、洞穴探险等爱好。

第九题测试题: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字:优点和缺点

「例能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吗?

「解析这个问题主要测试考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考官还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考生回答时除了注意上面三个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管这是你的主观评价,受个人自信程度、价值取向等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你所描述的优、缺点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但你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对你能力的判断。例如,考生谦虚地说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尚需完善,那么尽管你在此前的面试中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且能够充分利用非言语符号,但考官下结论时多多少少会受到你自己否定性结论的影响。

(2)作为一个“社会人”,考生实际具有的优点是很多的,如:勤奋学习、集体观念强、善于分析问题、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甚至连听母亲的话、对爱情忠贞也是优点。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点,即:非常出色的特质和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优点。若考生反复强调的优点其实很一般,就会适得其反了,同样谈缺点也应从这两点出发,不要过于具体甚至恰恰相反:一个是“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此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

(3)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宜“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努力;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

(4)不要泛泛而谈,可以结合事例具体说明,尽管考官未明确要求。

(5)谈优点不要超过三个(具体或强调谈论的优点);谈缺点只谈一个并不少。

第十题必考题: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情况

关键字:介绍自己

「例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情况。

「解析面试开始时,主考官一般会问及考生家庭情况方面的问题,如家庭人口及其工作情况、家庭经济来源及收入多少、来本单位应考亲约壕龆ɑ故歉改浮??艘饧??鹊取V骺脊傥收庋?奈侍庥辛礁瞿康模阂皇敲媸愿湛?际笨忌?加行┙粽拧⑶樾鞑晃榷ǎ?室恍忌?钍煜ひ惨子诨卮鸬奈侍猓?墒蛊浞潘梢幌拢???粽牛涣硪桓瞿康模?峭ü?嵴夥矫娴奈侍饬私饽愕募彝ズ湍愕墓叵翟跹??佣?街?闶窃跹?桓鋈耍?彝セ肪澈没导岸阅愕挠跋欤?旱V夭恢亍H绻?登罢咧皇俏?艘?⒒疤庀??粽牛?敲春笳呖赡苁侵骺脊俚挠眯乃?凇R蛭?魏我桓龅ノ唬?枷M?吕吹墓ぷ魅嗽弊陨硖跫?嫌旁剑?挥屑彝ジ旱;蚋旱:苄。?欣?谀愕姆⒄梗?梢跃???械馗晒ぷ鳌

第4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 发展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1930-)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激进主义思想和对资本主义大胆而有力的批判使他成为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旗帜性人物。由于其著述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有着显而易见的渊源,并且沿用了的大量术语,如资本、生产关系、阶级等,因此,沃勒斯坦又被西方称为新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界体系理论”是沃勒斯坦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现状及深层次原因研究的重要贡献。该理论认为不能在个别国家内部的生产方式、分配和分工关系这一狭窄的范围理解资本主义,强调从世界分工的角度解释资本主义。他的多卷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即: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新范式。

一、“世界体系”理论:概念与理论渊源

什么是世界体系?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具有广泛劳动分工的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 判断社会体系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这个体系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二是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国家、民族、种族集团都不是完整的体系。依照这个判断标准,迄今为止,只存在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世界帝国和世界经济体。世界帝国是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系;而世界经济正好相反,它只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没有统一的政治中心。帝国是五千年来世界舞台的恒久特征,政治集权既是它得以形成的原因,也是其最终消亡的根源。因为:政治集权能凭借暴力(贡品和赋税)来保证经济从边缘向中心流动;但是,这种政治结构所必需的官僚制度吸取了过多的利润,尤其当压迫和剥削引起反抗从而扩大了军事开支的时候。当现代世界的社会成就、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发展消除了过于累赘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浪费”,从而大大增加了剩余价值从低阶层向高阶层、从边缘到中心、从多数人向少数人的流量时,世界帝国的历史使命就宣告终结,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序幕在16世纪拉开了。沃勒斯坦的研究就由此处展开。其逻辑假设是: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体系,它有周期性,趋向是衰退。

世界体系思想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理论当中的依附论,该理论主要分析了在拉美等欠发达地区,国内工业化如何与不断加深的经济非国有化并存;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建立在社会不平等之上;以及城市化及教育普及如何加速了社会两极分化的全过程。另一个是经典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专注于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但马克思提出了商品的活动范畴,表明商品是在贸易的背景下出现的,表明它只要是一个部落间、社区间、国际间的现象。所以,当马克思把这个范畴作为一定的经济体系――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构成因素时,他是把这个体系放在比当地单位更大的方位之内来讨论的。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剥削,避免了资本主义最后危机的产生。罗莎•卢森堡于1913年在《资本积累》一书中描写了19世纪资本主义通过国际贷款渗透到埃及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后果,指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以损害埃及经济利益来为欧洲财产积累服务的。土耳其、俄国、印度及北非的经济发展都处于这种状况,卢森堡称这类地区为资本主义的“物质供应区”。在经典的理论中,与现代世界体系论最接近的是尼古拉•布哈林的论点,他指出“从前,‘城乡的分离’与‘这种对立的运动’,只局限于一国范围内,而现在这一过程在规模大得多的基础上重新表现出来。从这一观点看,整个国家变成了‘城市’,即工业国,而整个农业地区变成了‘乡村’。”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列宁、卢森堡和布哈林的等人论点实际上体现了世界体系论的主要思想,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世界体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世界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沃勒斯坦认为,人类历史虽然包含着各个不同的部落、种族、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从来不是孤立地发展的,总是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世界性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后日益扩展,“直至覆盖了全球” ,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超然于世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沃勒斯坦常常用“世界体系”代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一)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有两个构成成分: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中心、边缘、半边缘)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 三种角色中缺掉任何一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独立国家的形成以及国家体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以前具有单一政治结构的世界帝国之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在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的作用下,出现了世界经济中心区的强国和世界经济边缘区的弱国,强国之间相互竞争便形成了历史上的霸权国家,弱国对强国的不满便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反体系运动”。从16世纪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共出现了三个霸权国家:16世纪中叶的荷兰、17、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中叶的美国。“问题在于,称霸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霸权国,它也就开始衰落。” 因此,整个世界格局总是处于一系列巨变之中。

(二)世界体系的结构

根据资本积累、技术以及劳动分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存在三重结构:中心、边缘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边缘。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依靠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国家;边缘国家指那些不得不以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而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而半边缘国家指那些既可以某种程度上控制边缘国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

沃勒斯坦的三级结构说是在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结构模型基础上,创造性的填充进一个“半边缘”结构而形成的。因为,从现实来看,中心――边缘两极结构模型不符合存在大量中间形态国家的现实状况;从理论体系来看,两极结构也必然导致大量尖锐的矛盾冲突,危及体系的稳定性。

(三)世界体系理论的国家观

首先,世界体系决定国家发展。沃勒斯坦认为,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升降以及何时和如何升降,除自身努力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世界体系的发展周期决定的。每到世界经济向上和向下运动交替的时期,边缘、半边缘国家就有了升迁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体系的金字塔型的三级结构是固定的,即一些国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伴随着另外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所有国家同时发展以及个别国家和社会的单独发展阶段都是不存在的。其次,国家对世界体系也有影响。一方面,国家是世界体系的载体,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要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势力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国家。中心地区的君主们通过建立官僚制、发展军事力量、建构合法性、促进国民的一体化等途径极大的强化了国家机器,使国家在资本积累和管理剩余价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行为影响世界经济体系的微观布局。国家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国家机器、政体结构以及各种政治运行机制实际都是围绕特定经济目标设置的,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干预市场运行来促进资本积累,影响收入分配。因此,国家不是守夜人,而是参与者,它直接介入经济领域,协助资产阶级进行剥削。

参考书目: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路爱国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5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例1.(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和事令我们感动。2012年5月8日,年仅29岁的最美好教师张丽莉,在学生即将被车轮碾压时,她勇敢地伸出双臂推开学生,学生得救了,她却被压在无情的车轮下……清醒后的她,第一句话问的却是被救学生的情况,她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请以“张老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几句话。

答:张老师,我想对您说:

【试题解析】

本题是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

2012年中考在句子的考查上有了新的动向,就是情境造句题。造句是中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之一,它既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年年花样翻新,除增加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外,不再是传统的仿例造句题的简单延续,外在的形式化的显性要求非常淡化,更注重在具体情境中的隐性要求。让考生说话,既然是说话要注意语言的得体、连贯、简明以及说话一定要符合情境。张老师的举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考生在说话造句是要表达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张老师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对张老师表达安慰之意。另外在内容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您的善举深深撼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为您!您的健康牵动着我们的心,请您安心养病,您挚爱的学生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与您同行。

例2.(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展开想象和联想,从下列词语中任选3个词语,扩展成30字左右的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

花朵点缀旋律绽放妩媚沉甸甸千姿百态心旷神怡

答:

【试题解析】

本题是给定词语,也就是给定了写作的情境,考生首先分析这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都是反映春季的,考生任选三个写,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描摹春天美丽的景象,同时注意字数不超40字。考生写作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人们的心情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千姿万态的花朵,点缀在草丛间,妩媚的风儿迈着轻盈的脚步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闭上眼吧,用心去倾听,你会听见花儿绽放的声音。

例3.(2012年广东省)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

A组:仁慈自信胸有成竹小心翼翼油然而生事半功倍

B组:虽然……但是……如果……就……

【试题解析】

本题命题者给定了情境,即让考生根据给定的两组词语,任选一组描写一段某人的性格的语段。无论考生选择哪一组哪一个词语一定要符合要求,在数字上要有严格的限制,在给的词语上有两组,要求考生在两组在都有选择,所选的A组词语是主要写老人性格的,然后适当运用上B组的关联词语。两组词语互相使用,这样是隐形暗示,需要考生从老人的角度,老人日常生活中去写老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老人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对书法的钻研非常执着。只见他拿起了毛笔,胸有成竹地在宣纸上笔走龙蛇。写完后,老人自信地把字幅挂起来让大家欣赏。

例4.(2012年云南省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市)三月份,“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有人将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绘制的杜甫形象涂鸦后传到网络。神情肃穆的杜甫时而手提机枪,时而脚踏摩托,时而上QQ空间……对此恶搞行为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你们班就此热点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反方辩手说:“我认为这只是网友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个性解读,杜甫的‘诗圣’地位不会因为恶搞而受损,不妨宽容处之。”如果你是正方辩手,请你发表你的看法。

【试题解析】

本题是结合最新的时事去考查考生的说话造句能力。针对目前网络对历史名人恶搞,让考生发表造句的看法,考生只要鲜明表示反对,能够陈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我反对对方辩手的观点。我们借古圣人恶搞了,娱乐了,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关于杜甫,关于古典文学的知识呢?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祖先,不珍惜经典的恶劣行为。

【备考策略】

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强调造句在句式、修辞、内容等要求上的仿真性和相关性,这类题不求言辞华美,重在合乎仿例造句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基本要求,得分率较高。而近几年出现的情境造句题,选材除了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贴近生活现实外,更具有动态的情境性。相比较仿例造句题,它更能体现出语言实际运用的特点。情境造句题更强调对题目隐性要求的把握,重在语言得体,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等内在要求选择答题的内容要素。答题情景的“现场性”,外在形式要求的宽泛性,使情境造句题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能体现同学们能力的差异和区分度,考查出同学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缜密性。

情境造句题首先应审视好语言的现场性,看清动态情境的相关构成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背景、目的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考虑语体特点、造句功用、涉及对象、用语环境等。在表达上应简洁明了,同时应围绕说话的中心展开,用词应遵循正确、尊敬的原则。情境造句题的题型很多,如观点辩论题、情境答辩题等,这些题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基本没有形式的约束,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其内在隐性要求,答题没有固定的思路和模式,连贯得体就行。

从命题的趋向看,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将退出命题者的视野,联系现实,强调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具有“现场性”的情境造句题将是造句题的命题主流。

【现场练兵】

第6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但是诚如所料,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获利益越大,遭遇危机的风险也越大。当前我国外向型产业就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遭遇了寒冬。于是,就有人开始质疑改革开放是否过头了?加工贸易是不是罪魁祸首?外汇储备是不是拱手送给美国人去消费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议论?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比起美欧日等经济大国,我们所受的冲击是最小的。现在,中国人照样购物、照样旅游、照样购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依然完好无损,信心十足地向着保持8%的增长率而努力。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期盼中国带领世界走出危机的阴霾。

一些人受金融危机困扰,有些怨言,自然难免。大家都来探讨应对危机之道固然也是好事,但切莫误以为融入世界都是罪过,百害而无一利。一定要避免“倒洗澡水把孩子也泼出去”的情况发生。

这次危机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需要进行重大改革,这也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期追求的目标。20国集团的形成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它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行之有效、生气勃勃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完全有能力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轮改革可以说是全球经济的大洗牌,不仅涉及多边金融货币体系的改革,对于各国而言,也必须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改革来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谁先迈出正确的第一步,谁就可能占据上风。

目前,中国已经处在相当有利的位置。但是中国也要加速进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自身的改革,以适应来势凶猛的全球化进程。我们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汇率体制、宏观调控机制、银行监管体制、风险管理体制和资本账户体制都面临重大的改革压力。若改革成功,就可能使人民币成为人们企求的可兑换货币;若满足现状、不求进取,那就只好继续仰仗美元的颠簸起伏了。

一方面,危机逼得我们的产业加速升级换代、加速技术更新,以质取胜、以自主品牌取胜已经成为了产业调整的必然方向。更重要的是,危机使我们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们认识到,需要用全球视野来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需要历练足以同全球同行竞争的品质和能力,否则就难以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

3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奥秘在于不断地进行改革,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使人人都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应对危机,就是转危为机。这场危机应当成为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动力。因为,改革的成功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7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民环保;节能意识

一、前言

关于我们国家目前的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将低碳经济在目前的背景中逐渐的被应用,我们将他归纳为具体的方面:就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不同的工程的建设周期的各个过程中对节约资源与能源节约的重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我们的人民生活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我们需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同发展。

二、目前环境方面问题的产生原因

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我们从产业上的工程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上看,目前我们国家的碳排量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在交通的方面、工业生产的方面还有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不同的来源。在这些不同的方面的过程中,建筑行业的工程的完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仅次于工业生产方面的的第二个碳排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进步、工业化的进步都在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在不断的前进,这样的发展对于推进我们的居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在建筑方面用的能源的种类和用量都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全社会的二氧化碳的排量占总的碳排量的比例要超过标准的四分之一,所以这对于我们国家的以后的发现来看,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问题已经逐渐的成为我们社会在目前的发展关于低碳经济方面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问题之一。我们从我们国家最近这些年的建筑总量上来看,有具体的研究表示我们已经建成的建筑基本上有95%都是关于能量高消耗的建筑。我们根据这些不同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具体寿命周期来看,我们在建筑领域的研究方面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建筑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相关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在最近的 IPCC 的报告中,这项研究具体指出从现在开始到 2030 年我们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降低 50 亿 t 左右,我们为多余的二氧化碳而所承担的的其他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我们需要对于低碳建筑还有低碳建筑技术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发展低碳建筑需要社会参与

在我们国家的低碳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公民的低碳方面的意识的培养对于实现在现代化的低碳建筑方面是的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需要保证对公民低碳意识的培养,并增加对它的重视的重要性。那么我们需要如何做呢?首先,关于我们在政府的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政府榜样意识的作用。我们国家的政府的有关的机关部门需要承担起我们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必要的社会责任,为了完善这个制度的责任我们需要建立起在整个社会的公共建筑方面的评比的制度,在这个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接受整个社会的不同的监督工作,在整个社会进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我们在公民的意识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种整体的浓厚的节能减排低碳方面的的社会氛围,我们需要让我们国家的不同的民众了解低碳对于社会建设方面的的意义,我们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对于完整的社会环保制服的建设并进一步付诸实际行动。其次,就是我们需要在社会的进步方面的过程中广泛发挥社会方面的组织力量的强度。社会组织力量对于我们国家的公民来讲,环保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对于政府方面社会环保方面的一种有效的补充,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环保意识的建立,政府部门要支持社会力量对于人民的低碳环保的意识加入到建筑低碳的行动中来。最后需要加以重视的就是宣传工作的完善。这是整个加强公民意识的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在分析目前的低碳经济背景我们国家的公民对于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意识提高的方面有重大的意义,这些宣传工作在我们的社会资源和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加强有重大的意义,它普及了我们的低碳环境需要的要求,保证了公民对于低碳的意识的加强工作。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国家的宣传力度的保证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政府的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的范围来对不同的低碳环保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推广和应用,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讲还有很多的地区并没有施行低碳环保的应用,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公民的认识这一个问题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所以,我们需要提高我们公民对与环保的认识,才能保证我们国家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能源和低碳的环保的方面的建筑行业都是因为高能耗高排放而出名,这个方面的耗能和环境的影响占据我们国内各个行业的大部分,虽然它对于我们国家的环境来讲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也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因为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各个国家对碳排放的关注,我国需要在公民节能环保意识和低碳方面的的提高方面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云状.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建筑经济.2010.

[2] 李丹.低碳技术发展和障碍分析.生态经济.2014.11.

[3] 梁清.浅析低碳经济下的我国的建筑节能发展.产业研究.2010.08.

[4] 王一博.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建筑科学.2013.10.

[5] 王力祥.建筑低碳化发展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13.

第8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大会议题也充满创新:“挑战”、 “超前思维”、“探索”、“创造的火花”、“战略转变”,并结合金融、科技、能源、艺术、消费、医疗、创意经济等重要领域,展开深度交流对话,探讨国际合作的各种可能。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呼唤“新常态”――更低的金融杠杆、更适宜的政府干预、更稳健的增长模式。应当说,全球仍没有完全摆脱危机,但是许多国家已经在寻找经济增长新路,世界性的创新变革突破的能量在积累,一个创新行动紧密和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就中国经济而言,以投资拉动、外贸导向、消耗资源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信息经济到来,全球产业中心的转移,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新技术的革新,都促使中国经济必须再一次站在全球高度,系统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到“新常态”。他指出,适应新常态,在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而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的在于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突破。

创新、转型、升级,将是从现在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词。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上必须从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持续,同时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突出位置。就转型过程来看,必须进入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从结构不合理到结构优化的升级过程。

这样的创新、转型、升级要成为常态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对接、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短期收益与持续发展的平衡等,分量都很重。而这些问题涉及要素之复杂、范围之广泛,须有系统的战略眼光、科学的创新思维和灵活有效的战术才能解决。

创新必须在两个层面突进:一个层面是通过政府的顶层设计,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企业激发创新力提供保障;另一个层面是,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变革和价值驱动,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具有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

从全球范围看,当人口红利和政策红利成为过去式,凭什么参与全球竞争?唯有创新。

创新,能够形成创造性的生产,构成新的供给,从而引发和刺激新的需求。中国必须走创新国家之路,必须建立高效能、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的大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资源要素瓶颈,形成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第9篇: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开放新阶段;华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740

一、 导言

全球化的目标是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新体系。与全球化的浪潮相适应,我国的开放政策从1978年开始,已经历34年的辉煌历程。如表1所示,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13.67%,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66%,是一个经济与贸易小国;而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55.23%,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8.8%;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进口总额排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我国已从一个世界贸易的小国成长为大国,开放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本文将讨论中国开放新阶段的主要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实现新阶段目标的可能路径。中国开放新阶段的两大主要目标有:一是通过开放政策的战略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结构调整;二是推动世界经济新体系的建立。

两大主要挑战:一是(对外)通过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规范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来打破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垄断、技术垄断、规范垄断、制度垄断与理论垄断;二是(对内) 消除国内各地区间贸易与要素流动障碍,形成竞争、开放、高效而统一的中国大市场。

可能路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体系,形成北美、欧盟和东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据此建立世界经济新体系;二是建立以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为主导的开放竞争的中国市场,并据此来打破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垄断;三是建立以县城经济为中心的开放竞争的区域市场。通过县域经济的竞争与开放来消除地区贸易障碍,并据此建立统一的中国大市场;通过县城经济的发展来平衡大城市与农村的结构扭曲,推动大城市与农村的健康发展,实现平衡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本文主要讨论可能路径的第一层次。

二、开放新阶段的挑战

开放新阶段的主要挑战一是 (对外)通过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规范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来打破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垄断、技术垄断、规范垄断、制度垄断与理论垄断;二是 (对内) 消除国内各地区间贸易与要素流动障碍,形成竞争、开放、高效而统一的中国大市场。我们用三个例子来讨论开放新阶段的挑战。第一是通过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与贸易来讨论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第二是通过稀土贸易来讨论发达国家的规范与制度垄断。第三是通过中美贸易的结构扭曲来讨论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制度垄断与理论垄断。

(一)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与技术垄断的挑战:以钢铁产业市场结构与贸易为例

中国钢铁行业近10多年来以超过20%的平均速度高速增长。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为世界总产量的5.1%,而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为世界总产量的38%,达到5亿顿,2012年预计达到7亿顿,稳居世界第一大产钢国。与钢铁行业迅速扩张的同时,却是行业利润率的低微。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3.5%,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利润率6%,也远低于世界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10%。中国钢铁行业的低利润率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飞速上涨密切相关。2008年中国铁矿石需求的70%依赖于进口,主要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矿山,以及印度进口。铁矿石价格逐年上涨,2005年上涨71.5%,2006年上涨28.5%,2007年上涨65%,2008年上涨80%。2010年,铁矿石价格上涨30%;仅此一项,中国钢铁行业在2010年多付300亿美元,而2010年全行业利润总额仅为136亿美元。这些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上游铁矿石生产基本由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矿山垄断,而下游中国钢铁行业却惊人的分散且过度竞争。1998年中国有177家钢铁企业,到2007年增长到315家。钢铁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高集中度行业。由这个行业规模递增的技术特征所决定,一个国家的钢铁通常由两三家超大型企业所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如图1所示,在绝大部分国家中,最大三家钢铁企业的本国市场份额都超过50%,但是在中国最大三家钢铁企业的本国市场份额只有15%。除了、新疆、青海以外,我国的每一个省都至少有三家以上的钢铁企业。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钢铁市场被地区所分割:每一个省的钢铁产量只与这个省的GDP相关,而和其他省的GDP无显著相关。钢铁市场的地区分割使得全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远低于这个行业的技术要求。尽管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但钢铁行业的地区分割与过度竞争使得这个行业失去市场权力,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通过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与贸易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铁矿石生产由国际上三大矿山所垄断;二是由于地区分割,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过低,而且过度竞争,因而无法形成市场权力;三是钢铁生产的几乎所有利润都被国际铁矿石垄断公司所攫取。如果把上游的铁矿石垄断换成上游的技术垄断,在全球行业内的产业链垂直分工中,我国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与钢铁行业类似:上游技术由发达国家的几家公司垄断,我国在下游过度竞争的制造行业生产,行业利润的绝大部分都被上游发达国家的垄断公司所获取。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