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城市道路设计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道路设计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道路设计内容

第1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 设计 人性化设计 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31-02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主要是将人性化思想纳入到城市道路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道路规划预期效果作为具体指导依据,借助现代化交通工程理论知识进行道路设计,使城市道路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以达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最终目的。由于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强化和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也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阻碍,为了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提高道路设计的人性化程度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客观要求

在传统城市道路设计中,主要以解决大众出行需求为道路设计品质的评判标准,由于这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压缩了城市道路的设计视野,使得城市道路设计局限于线形、车道规模、道路结构等群的设计。而交通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这种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道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城市内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混乱现象的频率越来越高,进而不利于城市内交通结构和交通秩序的发展。对此,为了保证城市交通整体环境,在道路设计通行能力与通行质量的基础上,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体现城市道路设计的层次感和有效性。从本质而言,人性化设计中主要涉及到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等3方面,若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满足城市居民这三大需求,不仅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率,同时也可以带给城市居民视觉美感与精神享受。总之,人性化设计理念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以城市居民实际需求为依据,同时还要兼顾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考虑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城市道路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2.1 人本化原则

为了强化和提升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程度,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人本化设计原则,创造性地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网,做好道路布局,并融入各个年龄层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方便的城市交通环境。

2.2 协调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凸显城市各个区域的功能性,要做好居民区道路设计与城市干道二者关系的协调处理,防止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同时要合理分配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进而提高城市道路整体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2.3 可持续原则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引入可持续原则,启动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城市道路项目工程的实施与建设,同时要考虑绿色环保理念,做好机动车道路设计,在满足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加大绿色材料、路线的规划力度,进而促进城市道路机动化发展。

3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方式

3.1 人行设施人性化设计

人行设施指人行道、行人过街设施等,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意在为行人提供有序、安全、舒适、便捷的通行空间。

人行设施的有序化设计是针对行人过街而言,由于城市道路两侧地块的沟通不可避免,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考虑行人过街通道的布设,根据实践表明,行人绕行的距离不宜大于300 m,因此在交叉口间距超过300 m的路段应考虑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对于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可考虑布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此外,通过在人行横道前后一定范围内设置隔离设施避免行人随意穿越道路,也是人行设施有序化设计的常用手段。

人行设施的安全化设计主要是为保证行人能够享有专用的通行空间,常用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在人行道内侧设置隔离设施避免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随意进入行人通行空间,保证行人通行的安全,另外,在人行道坡道处设置阻车设施也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的感官感受,常用的人行设施舒适化设计手段有合适的行人通行空间尺度、绿化隔离取代隔离栏杆、透水性人行道结构、街道小品和休憩设施等等。

人行道的便捷化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要合理处理好人行道与沿线单位、小区、商铺开口的衔接,尽量采取平接的方式,减少坡道和台阶的使用;另一个是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完善的无障碍系统,让城市道路的每一个使用者都能体会到城市赋予人的便捷。

3.2 非机动车通行设施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做好非机动车道在交叉口范围内的正确处理,应保证非机动车专用的有效通行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宽以满足非机动车蓄车的要求,对于非机动车通行比例较高的城市,在设置有左转专用相位的交叉口,可结合用地情况设置一定宽度的非机动车左转专用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动车道行车安全程度,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机动车道行车舒适性,进而满足城市居民行车需求。

非机动车通行设施人性化设计另一方面体现在停车设施的设计上。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任意停放通常导致行人空间不足,行人借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通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提前规划和设计非机动车停放点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非机动车停放点宜设置在人行道设施带内,可采用与非机动车道共面的方式以便于使用,非机动车停放点宜分散布设,停放点长度及间距可根据沿线土地开发建设情况灵活调整。

3.3 机动车道人性化设计

机动车道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合理高效的交通指示引导系y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于特殊行驶路段或区域如单行道、限行区域等,应提前做好预告标志和绕行标志等;第二,对于进口道车道数三条以上的交叉口,提前设置分车道行驶标志能够有效地减少交叉口范围内频繁变道的情况,从而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第三,地面道路上增设停车场指示标志可以使机动车通行更加有序,提高安全性。交通指示标志牌版面的设计应做到简洁、清晰,布设位置应明显,避免相互遮挡或被其他构筑物遮挡,还有足够的辨识距离,以便为机动车驾驶者提供简洁、正确、高效的引导。

4 结语

该文通过对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在分析人性化设计理念客观要求的基础上,以人本化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原则为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原则,提出人行设施人性化设计、非机动车通行设施人性化设计、机动车道人性化设计,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市道路设计体系,进而促进城市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继宏.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0):58-59.

[2] 郭彩香.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4):150.

[3] 王排.城市综合性公园道路人性化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第2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相关思路;完整街道;海绵城市;解析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做好道路规划设计,才能缓解交通压力、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生存空间。

1市政道路设计理念

1.1基于舒适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

经济越是发达,人们物质追求程度越高,特别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自身需求也已经不再是单纯性的个体追求,而是从单纯物质需求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自身生活的区域情况更加关心,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提升的。以往,人们对道路要求标准不高,只要宽阔平坦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同了,人们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顺畅、路面干净,而且还需要舒适和美观,可见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也需要跟随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

1.2体现城市的特色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集中区,不论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和历史,要想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发展特色上下功夫,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需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突出城市特点,展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道路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环境、自然、地形等,把城市独特的风貌展示出来,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现城市独特魅力,让人们充分认可,全面接受。

1.3体现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备功能性的,任何一条道路的开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连接两端,还要有自由的出口,那么进行道路设计时,一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城市生活节奏,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特色做出综合性的考量,不能因为只满足道路游览功能而损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市政道路设计基本原则

2.1平面线形的设计

对道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避免出现用地问题。对单一道路平面设计需要考虑道路整体性,对交叉口位置要设计合理,安排得当,不能违背总体规划及相关控规要求。城市道路多是以直线为主,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结合,转向处偏角需要保证平顺;道路交叉口、周边场地出入口、停车区关系到使用后的便利,因此需合理调整曲线半径、长度等要素,使道路线形更加科学。

2.2避免小偏角设计

这是一种特殊的形态,主要是道路偏角≤7°的情形,如果必须出现小偏角,则需要合理设计,因为平曲线长度比实测短,驾驶员通行时,很容易产生急转弯错觉,往往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小偏角设计非常关键,平面定线是主要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中,要想取消一个小偏角较为困难,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迁。城市快速道路设计需要合理解决,保证速度较高时行车安全。路线交叉口可采用3~5°转角,不用考虑弯道的情况,只要做好交叉口设计安置,就能有效解决小偏角的问题。

2.3避免最小纵坡

城市道路建设时,会出现许多小于0.3%的纵坡,这种道路一定要科学设计,避开这种坡度,不能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积水等问题,确保行车安全。因为坡度小,路面积水就会增加,车轮与路面就会出现一层“水膜”,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如果刹车减速,就会造成事故发生。所以对城市道路设计时,尽量采用大于0.3%的道路纵坡设计。

3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分析

3.1城市道路线形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线形设计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必须考虑城市重要建筑物,包括著名景点等对道路路线设计的影响,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之前,要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要对城市建筑物和城市道路设计路线进行实地勘察,确保道路周围信息资料的详实性,如果遇到某些建筑物对路线有重大影响,要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成本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拆除城市建筑物。此外,考虑到城市道路建设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美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的地形以及城市道路排水等情况,保证城市道路线形美观、协调、实用。

3.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横断面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种出行功能的需求,同时应引入完整街道设计的理念,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舒适和安全。因此,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必须使横断面各个组成按照城市道路的级别、车速、车流量等进行设计,包括机动车道、慢行道、人行道以及中分带组成部分的尺寸。在当前道路横断面设计时,特别是生活性道路设计中,应摒弃以小汽车交通为主的误区,重视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车道的设计,构建生活空间为主的“完整街道”。

3.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

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路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想城市道路运行良好,必须对路基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城市道路路基一般分为三种①地质条件较好的路基,这种路基不需要特殊工艺处理,采用清表后翻挖晾晒或者增湿的设计方法,对既有路基进行设计。对于路基坡度大于5%的路段,采用台阶式开挖的处理方法,然后再使用合格的土方材料进行分层填筑,增加路基的稳定性。②地质条件一般的路基,这种路基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以满足路基的变形要求。③软弱地基、沉降量较大的路基,这种路基必须根据城市道路的等级及荷载要求进行复合型地基处理。

3.4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地下水和路面积水两种情况对城市道路的影响,针对地下水较高且较为丰富的区域,可以在城市道路路基底部加上隔水层,减少地下水对路基强度、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城市雨水较为丰富区,应逐一排查设计路面的低点,同时采用加密雨水篦的设计方法,有针对性排除路面雨水。

3.5科学设计城市道路绿化

城市道路周围的绿化设计也是属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类别、性质的城市道路上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周围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可以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比如:部分穿越中心区域的城市快速路,由于用地受限,城市道路离居民区不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城市道路的两边及中分带上栽种树木,根据不同路段进行树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除尘、降噪等作用,减少城市道路的交通污染。设计中应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砌,同时利用道路绿化、侧分带建立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利用渗透、滞留、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和周围汇水区径流进行管理,沿着道路布设纵向排水管道,径流通过植草沟和雨水花园传输,收集后进行回用。

4小结

城市道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生活是否便利,城市环境是否美观。我国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远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要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的学习创新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彩峰.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5,Z1:132~133.

[2]于弯,张久鹏.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以及设计方法[J].四川水泥,2015,02:275.

[3]周鑫.探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检测要点[J].江西建材,2015,04:180+182.

[4]王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探讨[J].给水排水,2016,42(11):27~31.

第3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道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也高。除了基本的道路工程设计内容外,现代城市道路设计还包含市政工程和景观设计的内容,无论是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技术规范还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都大为扩充,复杂程度急速上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设计人员思路等因素影响,城市道路设计经常只关注机动车通行需求,而不是对作为道路来往通行的主体――人的需求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降低了道路设计水平,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下面就针对如何正确确定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以及明确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广大道路设计工作者以参考。

1 确定正确的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思路至关重要。设计思路不仅会决定设计水平的高低、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情况以及项目经济效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之初,就必须确定正确的设计思路,把握相关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方向。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在开展城市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完整的路面规划,在确定城市道路结构、宽度、密度等要素时也没有站在城市整体的高度上进行考虑,仅仅将道路宽度是否满足来往通行要求作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准。采用这个模式进行道路设计,由于道路宽度充足,通行车辆根据各自类型各行其道,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每条道路在规划设计时都是单独进行的,彼此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道路建成后城市整体通行效率不高,特别是在支路或贯通性支路方面做得不够,城市路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同方向的车流、人流在交汇处容易彼此造成干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送几率,道路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道路交汇处通行效率不高,也降低了道路整体通行水平。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整体通行水平,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时,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重视线形设计。线形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主体,线形设计的好坏于城市道路性能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影响。在进行线形设计时,既要考虑到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影响、车流、人流的通行效率方面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景观以及景观和道路结合情况的影响,确保设计出来的道路与周边景色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减轻通行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提高交通安全的目的。同时,线形设计要避免不必要的主干路弯道,确保其通过性。而在进行非主干道的线形设计时,可以适当选择角度较小的曲线线形,使道路更加富于变化,也有着缓解驾驶人员疲劳的效果。

二是高度重视特色设计。现代城市,道路设施也承担着人工景观的职能。加强道路特色设计,创造性地开展道路美化设计,在保障道路基础功能的同时,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凸显当地独特的风格,是当前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特色设计时,要切实保障道路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同时,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还要对交通运输需求及生活性与游览性等加以考虑。

2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2.1 做好道路路肩设计

路肩就是车行道外缘位置到路基边缘位置的带状部分,具体分为土路肩及硬路肩两种类型。道路路肩是为了保证车行道功能而存在的,同时还兼具临时停车和路面横向支撑两种用途。基于路肩的功能,其铺面结构必须满足正常状态下的承载能力需求。路肩设计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具体工作。首先要要科学选择结构导线组合方式与施工材料,确保路肩与行车道路面间具有良好的协调,为降低降水对公路设施的负面影响,路肩还要具有排水功能,能够将路面结构中的水及时排除,防止积存。为保障路肩铺面强度,一般选择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面层作为施工材料。如果使用水泥混凝土,路肩面层和基层厚度要与行车道的面层、基层分别保持一致,薄面层的厚度不能低于15厘米,基层要使用级配粒料。如果使用沥清作为施工材料,则要注意使用密实型混合料,基层材料以级配粒料或无机结合料为宜。对于行车道路面中没有排水设施存在的情况,沥青面层与不透水基层两者厚度的总和不能大于行车道面层的具体厚度,同时基层下面的填充料要使用透水性粒料。

2.2 做好道路平面设计

所谓道路平面指的是道路中心线与边线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该平面由直线、曲线还有加宽与缓和曲线等要素构成,是地面上道路形状、沿线地形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包含地物具置、人工构筑物分布情况等信息。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道路平面设计是非常重要,但又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开展道路平面设计,首先要详细了解平面线形设计的具体要求,在满足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关设计工作。此外,开展道路平面设计,还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在遵循道路沿线周边环境与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平面线形设计,以保证二者相契合,力求简洁。二是要充分考虑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情况。三是要减少大角度急转弯路段的出现,尽量选择较为平缓的、转弯半径较大的弯道,保持各路段间的协调连接。四是避免复曲线和断背曲线再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五是在高填方路段,要采用直线或者是缓弯设计。

2.3 做好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是人们了解、掌握道路沿线变化情况的重要渠道,在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时,要先确定两个内容:一是当地的路网规划,二是设计对象道路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道路的性质和等级。之后,通过对通行车辆类型的分析,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水文、土质以及天气变化的影响,明确道路控制点标高和纵坡大小。纵断面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直线和竖曲线。开展纵断面设计,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一是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中关于最大纵坡及最小坡长和竖曲线限制值的规定,二是面对复杂水文条件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要适当增加路基高度,避免路面积水。三是要避免急剧升高的纵坡出现,确保汽车通过时的安全和平顺。四是要注意道路途径地区,道路内外地块标高差异,方便车辆、行人进出。

2.4 做好道路绿化设计

要结合道路性质以及各路段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植被的种类、分布密度、高度等要素,既美化道路沿线环境,又要保证交通安全。

3 结束语

道路作为陆地交通运输的主要基础设施,已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可靠、顺畅的道路交通保障。现代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生产物资密集,人口流动量大,交通运输需求很高,并且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加,这种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成为反映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充分认识到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正确的设计思路,围绕具体设计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要科学设置公路路肩、路面平面、纵断面设计参数,结合周边环境开展美化设计,做好细节处理,为优质工程的建设实施夯实基础,推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生态理念视角下;城市道路;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not only travel in addi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urban road quality and safety need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urban roa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is perspective on the city road design analysis, by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urban road environment, the ecology of urban road in order to better service city.

Key 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ideas; urban roads; design中图分类号: 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以生态理念的视角设计城市道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使得城市道路更加符合当地文化,营造文化氛围,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保的城市道路,形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的设计最终目的的更好的服务市民开展各种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并基于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是通过提升道路舒适度、配建绿化系统,并提升车辆性能,以降低机动车给市民健康的不利因素,净化城市环境,减少废气的排放,减低环境环境,也是说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道路设计一切应从人出发,以服务广大使命、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城市道路设计。

(二)地域性的基本原则

就“生态位”原理而言,任意一个城市的生态条件、生态因子的构成都与其他地域的不同,生态位在不同的区域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设计时应根据本地的地理、气候、文化、植物、土壤、材料等情况,结合城市所处区域的生态条件,做出有利于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设计,并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确保所设计的城市道路与自然因素完美结合。

(三)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虽其并非完整且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但其与四周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必须依赖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多种功效生存和发展,因而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必须以整体的基本原则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确保其与城市系统的协调一致性和连贯性。

(四)延续性的基本原则

景观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是文化的结晶,因而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必须融入各种文化元素,通过拷贝传统符号隐射历史机理,并尊重城市的传统发展和建设历史,做好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因而城市道路景观在作为城市形象窗口的铜须必须坚持延续性的基本原则。

二、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道路视觉设计的连续性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就是设计三维空间曲线。由直线、圆形和暖和曲线组成一个平面,竖曲线和上下直坡组成一个纵面,再加上运动型的“时间”概念,就形成一个四维空间曲线。因而为路线确定空间曲线就必须实际空间地理相符,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与时间的关系,通常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确保线性连贯、顺势而为、平顺平滑,这样司机就会觉得线性清晰而流畅,驾驶舒适而安全,达到视觉上的通透和连续性,提升司机兴奋度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警惕性。此外,还应确保道路线形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性,做好平面、横面、纵面的几何设计,从而避免出现空间线形的暗凹、扭曲、跳跃等弊端。基于此,必须灵活运用各项路线设计指标,在确保符合设计标准的原则下,力争线形连续均衡,这样在道路行驶中的可预见性就凸显出来,体现道路设计视觉的连续性。

三、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特色道路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时代到来,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问题。因而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应尽可能的尊重自然和历史,体现道路设计的文化特色,并注重塑造城市整体化的形象,同时有效利用城市自然因素,尊重城市地形地貌并融入设计之中,从而在体现城市道路设计经济性的同时体现城市特色。

四、生态理念视角下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的统一和谐

(一)设计与景观的统一和谐

城市道路的两侧建筑群体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险,无不体现建筑的美丽和和谐。作为空间构造物的城市道路的设计,不仅要达到基本的车辆通行需求,更要实现设计景观与城市景观的统一和谐,所设计的城市道路景观应以道路的起伏、植被的高低变化为实现,设计一幅节奏感强烈的城市道路景观。因而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务必注重路外景观的开拓,充分利用路旁、路前多样而有趣的景观,并针对性的设计一些视点、视轴以及诱导性的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道路两侧的人文景观各不相同,因而设计时不能是单一的景观单元,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多个独立路段的景观单元,设计的每一独立路段的景观单元各具特色,也要同道路整体风格保持统一和谐。

生态理念视角下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的设计,必须在野外开展测量工作,并在这之前应拟定几个要素,一是城市道路沿线的建筑风格;二是路线要素尺寸;三是主要转弯点位置;四是景观的装饰;五是绿化栽植的充实。再把拟定的要素录入测量任务单。与此同时,还应结合航拍照片、城市地形图,加上技术与经济评估以及勘探材料,划分理想的建筑小区及其设计内容。在每一建筑小区中必须有主导的建筑,建筑小区长度的设计,应结合车速和道路等级的设计而选定,通常是正常车速三到五分钟内行驶的距离相同。在开展勘测工作时,必须明确建筑小区与路线每一要素的设计风格。除了在每个建筑小区有主导建筑外,还应采取绿化的方法建立小区总背景。在设计施工图时,应注意协调垃圾场、水工结构物、废料场和侧向取土坑等景观造型措施,注重沿线环境的保护,所种植的花草必须满足导向、通视、绿化和协调景观的四项基本要求。

(二)设计与绿化统一和谐

在现代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过多的人工构筑物和单调雷同的道路设计,往往使得城市道路景观枯燥而缺乏亲和力,特别是车辆拥挤的主干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区域,噪音、废气等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居生态的平衡。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之一。应利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防减噪声,调节气候,遮阳,降温,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行道树木栽植不仅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还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五、生态理念视角下城市道路生态与环保功能的设计协调

道路交通的环境污染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大气污染、交通振动三个主要方面。道路交通噪声是由通过道路的汽车群发生,并传播到道路沿线的随机噪声,其特点是大小不规则、变动幅度大。因而应做好城市道路生态与环保功能的设计协调,优化交通工程设计,利用交通控制系统保持交通流的畅通,通过交通规则改善行驶状态。改善道路断面分布尺寸,确保环境设施带、绿化带等缓冲区域,改善道路结构,减少扬尘。

总之,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作。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整体的眼光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道路。注重设计与城市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设计出生态、环保、和谐的城市道路,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爱平.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J].价值工程,2010,(33)

第5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工程造价;措施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ity road, the most key link is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so design personnel shall road design ideas and from the contents of selecting the optimum technology, standard,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solutions, flexible using of road design technology index, and use the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makes every effor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under conditions in engineering cost to lowest.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Design; Project cos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道路建设过程当中,道路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中心,并且能够控制工程投资以及整体质量。城市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建设任务重、设计周期较短等情况,往往在实际的设计施工当中会出现不合理的规划、不科学的定位、不能够灵活的运用工程指标、选取设计方案没能联系实际情况等等。并且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忽略了设计,过于重视主体工程。这些现象导致了工程造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工程建设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笔者针对城市道路设计当中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道路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道路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相对于整个道路工程来讲,设计所需费用仅仅不到1%,但是正是因为设计费用这不到1%的影响着高达65%之上的投资。在对单项工程所需花费进行计算的时候,对于道路施工使用的材料以及结构方案的选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设计方案对于经常性费用有着一定的影响

对于城市道路项目建设一次性投资中,道路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对于使用阶段的经常的使用费用也有着影响,例如维修、照明能源、清洁等方面。而经常性使用的费用与一次性的投资费用是成反比的。但是通过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与努力,只要找寻到两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才能够确保在道路设计当中使用最低的费用。

(三)设计质量对于投资有着间接的影响

在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影响当中,设计占据的比例为例第一,大约40%。为数不少的城市道路由于设计不够合理,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对于设计图纸要求过低,往往设计之间存在矛盾,而导致停工、返工现象严重,甚至是给道路带来安全隐患或者是质量方面的缺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从而将工程造价提高。

二、城市道路设计当中,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一)技术标准需要合理选用

对于城市道路建设来说,选择合理的标准是一门技术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并且涉及相当广泛。从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来看,基本上都能够符合标准,只有极个别的项目因此功能不清不楚、定位不准确,导致工程造价偏高。

做好一个工程项目的定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不仅要详细的分析在路网当中,该项目的作用以及使用功能,也包含了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在选取合理的技术标准应当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1、拒绝采用技术标准过低的设计,有效的避免道路还未达到使用年限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得不扩建或者重修的地步。扩建道路,不仅会影响道路的整体服务,更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当道路还不到使用年限就开始扩建或者重新修建时,就说明了存在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2、拒绝采用技术标准过高的设计。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道路建设,适度超前能够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但是不能只想到超前,应做好因地制宜,选取最适合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

(二)技术指标要善于利用、灵活运用

作为道路建设的设计人员,只有将规范条文熟记于心,才能以此为基础,灵活的御用道路设计技术指标,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确保在行车安全、不降低道路使用功能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

道路技术指标上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主要指标指的是确定需要很多影响事项以及计算参数,凡是涉及到道路安全性的指标,亦或是计算参数都应当尽量采用较高的设计标准。

2、次要指标指的是设计在满足了安全这一基础前提下,适当的从行车、审美等角度进行考虑,一般来说应当考虑到规范,而规范标准与实际的周边环境、自然资源等等存在冲突,并且工程造价也相应的有所增加,此时就可以适当的采用极限标准或者是较低值,做好灵活运用,才能在道路设计当中确保工程造价。

(三)道路工程方案确定需要具备合理性

首先是要做到收集与调查基础资料的工作。例如:道路建设所处场所的地质条件、建设用地、运输方式、周边环境等等。其次,在正式确定道路施工方案时,要坚持安全、适应、节约的基本准则。

(四)进行多方案比选,做好方案优化选择

所以对于方案的优化设计,就需要在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投入新材料、结合设备与新型工艺的使用,对于方案进行局部的设计变更,不仅可以让技术更加具备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工程对于功能的要求,这样不仅节约了工程使用材料,而且也明显降低了工程的造价。往往在同一个工程或者是建设项目当中会有多种设计方案,也会出现不同的工程造价,所以能够进行方案的对比,才能够为建筑工程选择最经济、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城市道路设计当中,对工程造价来说,选择不同的方案或者是不同的材料会存在着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道路路基基础类型的选择、对于结构形式的选择上都存在很高的经济分析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满足工程同样的功能之下,合理的、经济的设计可能降低总工程造价的10%左右,甚至能够达到20%。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设计的细节方面。在很多的道路设计当中,往往都是强调主体工程,设计过于粗放。细节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处理,也会影响道路整体运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当中的基础、路面等组成,所占据的总造价比例不尽相同,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结构方案优化也就不一样,所以人们需要考虑到侧重点来进行方案优化设计。

总之,在城市道路的全程控制设计当中,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才是关键所在。作为道路建设的设计人员,需要将在每一道工程程序当中都有效的控制与降低工程造价这一设计理念的渗透。作为设计人员,在工程的每一个小方面挖掘具备可行性的措施,才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具备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分析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应的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设计设计内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本文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市政路交叉口不明确,市政路网结构设计不合理,市政道路设计的问题不合理,具体讨论的总体格局。

1.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市政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越来越多,但是,道路设计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道路设计实用,很容易造成一种情况,道路交通拥堵,例如,在路上交叉口的设计往往是造成交通瘫痪的现象,没有按照设计的实际情况,导致缺乏设计的实用性路口,严重影响了通行能力的城市道路。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设计的主要原因,缺乏路路口车道,如设计,市政道路设计有一定的标准,但也有很多车道,道路设计和道路设计的,但设计的规格不符,特别是在道路交叉口的设计,领先的市政车辆交通路口受到一定的限制,将导致即使在城市的道路中,除了其他部分的能力流量,缺乏道路设计实用性阻塞再次加如,使得市政服务水平也大大减少交叉口,道路设计不合理缺乏实用性,将导致城市道路网络低整体运行效率和道路设计会产生资源的现象不合理的浪费。

1.2市政道路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城市道路结构设计为整个城市的交通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今天的城市交通道路结构分析设计工作,也有很多的城市道路结构设计的问题显得不合理,而且还导致混乱市政道路系统的主要原因。城市道路结构主要体现在干线和部分辅路之间的流量的设计,但是有很多城市的交通大多集中在一些主要线路,在设计上缺乏道路合理性,导致城市交通系统的施工导流系统缺乏形式干线拥堵,其他道路流量小的现象。因此,对于市政路网结构设计工作必须准备的极大浪费,合理性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

1.3市政道路以及其他设施的整体格局设计缺乏合理性

道路交通在整个城市的整体格局也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设计不当的城市道路交通格局将导致设计的整体效率严重下降的道路是整个城市的因素相关的模式以及绿色道路、景观、环保等整体规划和设计,对今天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分析的模式,也有不少城市过于重视道路工程的指导,只看到当地交通,而忽视城市设计的整体交通格局,通往缺乏科学的设计之间的跨度,致使一些在整个城市交通的影响。

2.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的整改措施

2.1做好市政道路节点设计的工作

无论城市道路节点,还是城市道路交叉通的合理设计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拥塞状态,道路交叉口出现不恰当的,必须做的道路节点的设计工作。第一,节点的设计应归类根据功能节点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在车辆的流分类的交点,诸如车辆的通过高速、平滑或连续等的交叉点的状态下,然后其相关联的节点的设计。

其次,市政道路节点的设计原则,要有针对性,尤其是对一些交通拥堵的十字路口,充分考虑必须做好准备,并根据不同的设计城市的实际情况,其中有许多是高地震风险的地区等。因此,在节点的设计,考虑到自然灾害对交通的影响路口的影响,通过做好城市道路节点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交通作为主要参考的数据。最后要注意城市道路节点的设计,节点设计是整个城市交通的一个大项目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保存的需要采取最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原则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整个城市的各个节点上的设计工作,最终使道路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需要。

此外,市政道路节点设计,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以交换流量,而不是简单的运输,要考虑到城市的路网设计,虽然他们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道路节点设计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加强市政道路,尤其是在城市路通影响的道路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此外,而城市道路设计的节点还需要考虑到后修路、规划以及管理等项目,做了全面的城市交通的恢复,管理和规划体系,以避免或减少城市道路交叉通拥挤现象,最终更好的为城市提供服务。

2.2加强市政道路网结构的规划设计工作

将多个因素来考虑全面的城市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以此来使其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道路的实际需要。城市道路网络结构设计的整体设计市政道路网络结构,设计根据路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几类,更少的长距离高速路叉,叉更多的低速道路等,在高速道路设计通常不是按照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与设计的原则,大部分流量绕过中间岔路大量更高速行车时的优势,以节省更多,在岔路口最更低速的城市交通是在拥挤的地方,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形容这样的路径,再适合不过。其次,道路设计结合各种不同性质的城市综合环境因素考虑,多套可行性,城市路网结构,科学规划发展的总体布局,然后再结合人力,物力和所需的道路建设资金的比较,最后确定最佳城市城市路网的规划和设计路网结构设计方案,基本原则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发挥最大的功效最小的投资,并创造更好的城市交通环境。

2.3做好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的总体格局,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影响,对市政道路的整体格局的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不能忽略的道路横断面因素。同时这也是市政道路设计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道路和其他福利,要考虑设计之间的关系,而在路上进行按市区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平设计了一个全面的计划,城市如车辆的类型,例如,在设计道路区间时,在某些人口密集地区,避开交通拥堵的地区往往还影响到其他领域。为减少机动车,在规划道路的区域非机动车多的地区,以尽量减少机动车道路段,拓宽非机动车道路车辆的路段,通过道路上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另一种适当的设计,考虑到维护和整治工程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数量可能会增加,同时开车回家的人也在逐渐的增多,而且还增加道路交通的负担,现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车辆行驶流畅的要求,因此,应适当进行整改的路,在与各区间的道路交通状况的连接被设计成确定好比例彼此并通过先进的虚拟测试仪器,然后施工来保证其质量,同时通过对道路设计以及施工的合同控制,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道路的整理质量,以此来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最终也能够使其道路更好的为社会进行服务。

结束语:本文主要涉及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探索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经验设计,整个市政道路进行全面分析,有效地避免了在设计问题的存在才能够推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使其道路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使其更好的为人们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国辉.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46.

[2]陈定辉.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6:200+209.

第7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仅对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整齐的道路规划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在城市道路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规划设计和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协调一致。

二、城市道路规划性质

1、城市道路规划性质

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城市道路 规划设计规范》把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 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依据不同的功能要求, 城市道路还可以有: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专用 道、公交出租车(客运)专用道、商业步行街等功能 性道路。在一些规划设计文件中还可以看到:生活性干道、交通性干道、商业性干道等术语。可见,城市道路的性质是可以也应该根据其在城市中所处的用地性质而“因地制宜”的。有关规划道路性质的问题源于对城市道路称之“路”还“街”的思考,应如何协调好交通需求与城市环境的问题。“自盛唐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种植地带,使古代城市道路的面貌起了重大变化。”。道路设计车速不是很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单幅式(或三幅式) 的横断面形式(必要时中央可设隔离栏)。这样中间 车行道会显得非常宽阔,视觉反而很通畅;将绿化 带集中布置在两侧人行道区域,形成宽阔而开放型的公共绿地空间,结合路边城市家居、休憩服务设施的布置,给行人以宽敞舒适、休闲怡人的交通环境。诸如青岛的香港东路、南宁的民族大道、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和法国巴黎著名的香谢丽舍大街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实践案例。

三、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在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中,其主要是根据城市现有能用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城市交通流量、流向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管理为依据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规划措施。在设计工作中,其一旦出现这几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那么很容易造成道路在运行中出现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阶段,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更是备受人们关注。

1、道路管理规划的目的

截止现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工作中对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观念和理念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的探索,并且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在规划中,通过合理的对城市人流量、管理策略、交通流量等基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保障交通管理规划问题能够形成因地适宜的管理模式,避免了由于盲目设计和管理而造成的政策失衡以及经济损失。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在城市交通规划前期要对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就有利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现状调差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青岛繁荣大街建设的过程中,对大街周围车辆的出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确定了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拥堵的原因,根据此情况对城市道路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减低了在上下班时间内道路的拥堵情况。

(二)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针对当地车辆出行的状况对城市的交通进行深入的分析,对通往车辆的车型、数量、时间点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四、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

1、曲面半径

曲面半径应该如何取用,就要设计师着重考虑曲面附近的实际运行速度和在前后衔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否达到线性指标的要求,是否解决了均衡的问题,是否保持了连续性,这些不是越大越能满足设计者的需求,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根据道路的情况来进行设计"

2、圆曲线中直线长度

6V是圆曲线中直线的最小长度,这是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对工程进行规划的一个硬性规则,但是这种规则却使得很多老的路面大段被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新的道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性而被迫拆迁需要重新建造,这样就耗费了大量的工时,工力,和工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道路的通行,也给出行的车辆和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纵断面设计中的造价问题

考验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就要看城市道路是否有暴露现象,从09年开始,我国的洪水事件频频出现,也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很多城市中的排水系统不能够发挥它们相应的作用,甚至在有些时段还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纵断较低的城市道路设计,成了主要原因"

4、道路设计超高

路段设置超高,很容易导致让低速行驶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比如车辆倾倒等现象"根据专业城市道路的设计者结论表明:横向力系数是关键,但是从安全方面来考虑,横向力系数在0.巧是安全"这样的结论已经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用事实说话的方法证明了这个推断是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

5、平纵组合

当城市道路受到设计方面限制的时候,城市道路设计中对于应该怎样对老路进行改造成为了现代城市设计面临的问题,但是老路改造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这里不能片面的强调平包纵"

五、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建议

当前市政道路存在的这些问题值得引发我们深思,加强市政道路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要打破传统观念,从市政道路的实用性出发,对市政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1、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机动车车道的宽度。这就要求我们对行驶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以及不同车辆车身宽度进行调查,注意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取决于行驶过程中的偏移和摆动的宽度,以及相邻车道之间的安全距离。我们可以根据城市道路中路面实际情况、车辆行驶速度、交通秩序规则等要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式计算出机动车车道的宽度。

2 、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重新对分隔带以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布置形式。分隔带一般包括绿化带、分隔墩、双黄线以及道路分隔栏杆。最经常使用的就是绿化带和双黄线了。一般要求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至少为1.5米至2米左右。在交叉口,车辆通行数量可能会增加,这里可以用分隔带适当增加左转车道,宽度可以放宽在5米到8米之间,当然具体数值应该根据具体交通实际需要与绿化带宽度而定。非机动车道的设置方面,由于我国自行车使用量较多,所以非机动车道的设置要更多地考虑到自行车的情况。

3、注意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的分道设置,国内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三幅路法,亦即在机动车道的两旁分别设置非机动车道,并且使用绿化带等分隔带隔开;二是在机动车道的外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市民的安全,更人性化地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例如针对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应该要尽量改变道路设计,以便将车流尽量引向城市的支路。总之,道路设计者应该尽量让道路适应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使之不受相互间的干扰,同时确保各种出行的安全。

4、对道路设计年限的参数要进行改进。在市政道路年限设计参数的取值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车辆偏多、道路承载需求大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重载公式对道路年限进行计算。

六、结束语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查找出现问题症结所在,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水平来提高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海峰,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

第8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LID 海绵城市 道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5-02

一 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与相关概念

1. 海绵城市概念

城市扩张过程中,路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洪涝灾害与地表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出现,为解决这种突出的城市问题带来了不错的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 海绵城市措施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LID/GSI典型措施有:雨水花园 (生物滞留)、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渗透铺装、雨水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在道路设计中有推广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巨大潜力,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空间条件、横断面形式以及道路纵横坡度等合理选择和布置一些 LID 措施,如植被浅沟、生物滞留设施、低势绿地、雨水塘/湿地等,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滞留净化雨水,削减峰流量,提高汇水区域的综合排水能力。

(一)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 LID 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 LID、海绵城市道路与 LID 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 LID 设施的选择。目的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意义是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对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 LID 的关系及对 LID 设施的组合设计。②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LID 设施组合设计,道路与用地衔接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规划

(一)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框架

论文构建了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体系,基本框架如图所示,其中包含海绵城市路网规划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两个层面:在路网规划层面,主要研究其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在道路设计层面,分为城市道路设计和道路用地衔接两个部分研究,道路设计的研究对象包括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道路用地衔接的研究对象包括与建筑衔接、与绿地衔接、与水系衔接。(见图1)

(二) 规划思路与方法

1. 规划思路:

论文认为海绵城市路网的规划思路应该是: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通达和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规、城市排水防洪、城市水系、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采用一般城市路网规划方法,合理选择路网结构模式,确定道路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应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多规合一,即强调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协调运作;区域规划,即强调城乡统筹和流域综合治理;新型城市化,即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生态文明,即强调绿色理念、科学技术和路径。与营造城市空间的传统规划不同,海绵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与生态环境尤其与水的关系,这就需要打破城市规划、园林、道路、市政等专业的被动配合与有限交互局面,解决不同专业技术协调性的困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见图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8]

2.规划原则:第一,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第二,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第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第四,与城市用地性质相协调。第五,与城市水系相协调。第六,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二、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原理是让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即雨水先流入道路绿化带中,经截污设施处理后,流入绿地中设置的LID设施,消纳多余的道路雨水径流。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是在满通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的纵坡和路拱横坡,利用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设置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 LID 设施,经过渗透、净化、调蓄,生态排水,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道路与LID设施

1.LID设施

透水路面在海绵城市道路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采用透水铺装路面时,为避免雨水浸入路基,影响道路强度,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级配层间采用土工布或粘土封水,在上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雨水进入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内部,从不透水顶面沿横坡排至盲沟或路侧分隔带中,若与人行道相接时,在基层埋设排水管,纵向收集雨水,每隔一段距离排至雨水检查井内。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一般采用多孔沥青混合料,由高粘度的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添加剂组成。透水基层材料可选用级配碎石,或者选用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垫层材料可选用开级配集料,除了隔离地基和基层,同时可以传递荷载、扩散应力。路基材料应该选用砂性土,如果是粘性土应该换填。除了上述典型路面结构形式,透水路面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土工布等材料做隔离层,结构类型更加多样。

2.LID路缘石

路缘石作为城市道路边缘排水设施,平缘石的标高与周围地表齐平,雨水径流通过地表漫流分散地流入绿地或集中流入雨水口,如图 所示;立缘石的标高大于周围地表,雨水一般通过漫流集中流向雨水口。立缘石既够有效地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隔开,但不能使路面雨水快速进入绿化带。

3.LID绿化带

LID绿化设施可以使路面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内储存,并且入渗能力强,有雨水净化功能。分车绿带受城市道路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以采用的LID设施有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行道树绿带可以采用生态树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式绿地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 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 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结语: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力争做到城市像海绵体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实现雨水资源化、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使得“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从长远意义上看,保护城市水文环境、减少市政雨水设施规模建设,有利于雨水管网的长期运行,其节约的资金和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申丽勤,车伍,李海燕,等.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23~27

[2]吕放放.杭州城区雨洪控制利用及道路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3]唐邵杰,瞿艳云,容义平.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建设科技,2010,13:47~55

[4]马敏杰,姚敏,李英豪,等.昆明市市政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林业建设,2011,5:49~52.

第9篇:城市道路设计内容范文

1.1道路人性化设计

道路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将各种交通枢纽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和谐、安全、舒适、经济适用的交通环境。道路人性化设计作为城市道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道路的级别来说,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不同的等级,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公交道、自行车道、地铁等等。总之,城市拥有着极其庞大的交通枢纽,在这个交通枢纽中,道路人性化设计不但可以保证交通枢纽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能更为人性化,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和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

1.2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作用

道路人性化设计可以有效地规划各种不同的交通区域,保障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缓解道路拥堵压力,而且还可以突出设计的人文性,极大地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同时还可以连接不同区域,便利人们的生活,方便市民出行。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成为城市道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体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性能。然而现阶段的城市道路发展中,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道路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除了城市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外还和不合理的城市道路设计相关,因此实行科学人文的人性化道路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观赏性、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为一体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成为发展趋势,也更能够满足人们需要。

2完善道路规划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基础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中,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决定城市道路能否科学、合理发挥枢纽作用的关键因素。我国人口庞大,且近年来城市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大量的人口消费不仅给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道路正常使用。

(1)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和各类交通工具使用增加,城市交通枢纽压力快速增大,最为明显的是每天上下班以及节假日的高峰期,堵车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瘫痪,损坏城市道路。所以完善道路规划,保障道路通畅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也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城市的道路规划不够完善,就无法对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除了拥堵问题以外,主干道板块形式的不合理、人行道设计的不规范等等问题也都阻碍了城市道路枢纽作用的发挥。从主干道来说,现有的主干道规划往往都会比较宽,中间车行道有大量的车辆,在其两侧的人行道两侧规划有大规模的商业区域和公共区域,吸引着大量人流,极大的增加了人流的不安全性,也给车辆的出行造成不便。在这种条件下,通常都会采用设置中央和路侧的隔离措施来避免行人横穿道路。这种设计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但是对于商业区和公共区域的运营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应该尽可能把人流出入口设置在商业区域和公共区域出入口,尽可能设置在次干路上,既方便人们的出行,又保证商业区域和公共区域的正常运营。除此之外,在宽度较大的主干道上,尽可能的多设置一些人行过街天桥以及地下通道方便人们的正常出行。

(3)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其应该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不同的等级,根据各道路的不同功能要求还有多种公交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商业步行街等。而在规划设计中也还出现了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商业性干道等,由此可见,城市道路性质是根据其在城市所处使用性质来因地制宜的,体现其功能与使用性质。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完善城市道路规划是其人性化设计的首要目的。科学健全的道路城市规划不仅可以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成为亮丽的风景,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是实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基础。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3.1道路横断面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规划人性化设计体现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领域,其中道路横断面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道路交通的通畅和行人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平纵线形来确定横断面形式,确保人车安全。现在的众多城市道路设计中,多采用两板块或是四板块的主次干道,在这种形式的主干道上,通常都通过设置标准较高的隔离带确保行车安全和行人安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人安全,但是如果隔离带设置的不好,会影响行车视距,比如绿化设置不合理带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行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都会采用单幅式或是三幅式的横断面形式,在必要的情况下道路中央可以设置隔离栏,这样不仅可增加路面宽度,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并且将绿化带集中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区域,形成宽阔美观的绿地空间,不仅有效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还能极大的美化城市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我国南宁的民族大道、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都是这种设计形式。

3.2行人过街通道人性化设计

行人过街通道设计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创造安全、便捷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行人过街通道设置地点除了平面道路交叉口以外,还有靠近学校,商场、大型商业区或是公共建筑的地段。行人过街通道的设计要充分保证道路宽度与行人过街时间的关系,通常来说,行人的过街步行速度通常为没,秒0.9~1.2m,而一般的主干道车行道总宽(包括隔离带)长达40m左右,因此行人过街时间需要40~50s,然而交叉口行人绿灯设置很难满足人们过街超过50s以上时间,因此不能满足行人的过街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根据道路中央分隔带或中央双黄线车道布置情况在人行道上设置安全措施,确保行人过街时间。同时,在实际的行人过街通道中,针对人行过街通道较长,为保证行人过街时长可以将中央分隔带和人性横道设置为“L”型,这样设置既增加了行人过街时间,同时又给车辆一个安全视距,保持正常行车。

3.3路面结构的人性化设计

道路路面结构类型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道路越来越多的采用彩色的,环保的,天然生态的材料,这些材料的适用不仅可以使得在保证道路坚固性的同时有效保护道路环境,同时还可以消除积水,提升城市道路品质。

3.4道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不仅要考虑交通便利,交通安全,而且还要考虑环境影响道路景观。科学,优化,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能提高道路观赏性。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