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第1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76-02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时,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数学教学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初中数学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代数、有理数、实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等,内容多,难度大,学生感到吃不消,因此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以下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时出现的问题,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较之小学数学更为复杂、抽象,特别是数字到字母的转变、具象到抽象的转变等,一些逻辑推理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不好,会影响到今后对数学的深入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首要必备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逻辑思维。

师:已知:HC是∠ACB的角平分线,同学们从已知条件可以知道什么?

生:因为HC是角平分线,所以∠HCA和∠HCB两个角相等。

师:没错,不仅∠HCA=∠HCB,而且别忘记∠HCA=∠HCB=∠ACB。

师: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和CD交于点G和H,请同学把图画出来。

学生根据对条件的理解画出图形,如图1。

师:∠AGH和∠GHD是内错角,所以∠AGH=∠GHD,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思路,还能推理出什么?

生:因为AB//CD,所以∠FHD=∠FGB,并且∠AGH+∠CHG=180°。

教师先举例说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推理,使学生不至于因为知识点理解有困难而走偏路。通过步步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衔接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加系统丰富,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脱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衔接,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分析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初中阶段的系统化,同时,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使学生不会因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巨大差异而产生恐惧心理。

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我们现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有理数。

学生从书上找到有理数的概念,师引入负数,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区别山峰的海拔高度与盆地的海拔高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生:用负数,就像零上几度和零下几度一样。

师:没错。事实上,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在于有理数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数字部分也就是算术数。

生:也就是说,有理数相比小学的算术数只是多了符号的变化。

师:对,例如:(-5)+(-3),同学们可以先确定符号是“-”,再把数字的部分相加。

生:答案是(-5)+(-3)=-(5+3)=-8。

在算术数到有理数这一重大转变中,教师明确了切入的方向和步骤,使教学内容与小学数学的内容很好地衔接,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使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内容上的一脉相承,从而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由小学数学内容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实战练习,让学生不再对初中数学望而生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极其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没有形成特定的学习习惯,往往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要目标,临近考试才看书“临时抱佛脚”。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面对快节奏的学习显得十分不适应。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也能游刃有余。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习惯中,预习和复习尤显重要。

1.重视预习

进入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进度陡然加快,学习难度也逐步加深,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在听课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预览新知识,对教师所讲内容十分茫然,从而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影响继续听讲。久而久之,不仅听课效率下降,更打击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应在布置当天学习内容的作业时,将预习次日学习内容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

2.正确把握复习的节奏和掌握复习的方法

复习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习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减缓。因此,在学习新知后若不及时加以巩固复习,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复习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阶段性回顾单元章节知识,以强化学习效果。

复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新授课后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另一部分是考试前对知识的回忆和温习。首先是新授课后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在这一环节,学生总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光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已经很吃力了,更别说复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把握复习的节奏。教师应该适时在课堂上复习已学知识或点评新旧知识点的联系,用课堂讲习题的方式间接提醒学生复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适应教师的复习节奏和方法,最终化为自己的习惯和方法。其次是考试前对知识的回忆和温习。教师应提醒学生,复习要以教材为本,深入理解知识点,把握重点内容。另外,考过的测试卷也是复习的好资料,考试中暴露的问题正是学生应该重视的复习内容,尤其是七年级新生,不知复习从哪儿下手时,更应该珍惜每一份试卷,认真分析,找出自身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总结失败的教训,从中得到成长与进步。

第2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相比较传统的“灌输”性教学,发现法有很多优势。它是一种适应教学发展趋势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建立的新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课堂自我参与性有很大的重要性。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初中数学教学,发现法的应用成分并不大,很多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在阐述发现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法的具体运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现法作用措施

引言: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实施与普及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纵观各地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学的总体效益不高,并没有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在课堂中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并没有实现教师的“辅导者”、“参与者”、“点拨者”的角色转换。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益不能显著发挥出来,而且削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数学科目成为所有科目中的“拉腿”科目,这实在是当前数学教育界所不愿看到的。因此,进一步践行发现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师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数学人才、促使数学科学得以发展于完善的迫切需要。

一、 发现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现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发现,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是二次发现的过程。具体指: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教学氛围下,自己独立性的去认识、分析、归纳、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一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发现法作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值得倡导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优势,对现代教学有很多作用。

首先,对初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所助益。发现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找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有所想、有所感,在新的领悟中探求创造力。其次,有助于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学生在发现法的帮助下,善于总结知识点、对同一知识点做统一分类、对分散在不同知识点的同一问题进行有效归纳,从中找出同一知识点的的规律,不同知识点的差异。在这种辩证法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学习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次,发现法的运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如鱼得水”,掌握的知识更加巩固。因为很多知识点都是学生自我探索的,所以,这种亲身经历的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予以灵活掌握。

二、 发现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基于发现法的诸多优势,我们有必要将发现法贯彻到底。要真正实现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普及,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是必不可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拨不能变成讲解,指导不能当成知识的灌输。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只应是辅助者、启发者,学生才是主导者,问题的解决者。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正在逐渐成熟,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有很大影响。因此,践行发现法的应用也显得十分必要。具体的措施,本人归纳以下几点:

2.1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发现

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融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点之前,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辅以相关的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应用,例如,幻灯片、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向学生揭示问题的现象,以生动、形象、便于理解的方式展示数学的奥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

2.2推测问题结论后的证实,予以深入发现

推测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应用归纳、类比的辩证思维方法,结合试验的方法对问题的结论进行探索的过程。推测之后,就要对问题的结论进行证实,以验证思维的正确性。总体而言,就是运用归纳发现法、类比发现法和试验发现法进行问题结论的探索。归纳发现法的应用步骤主要是:教师给出一系列的相关特例—>学生根据特例的外在特点和内在联系,总结相关规律—>根据这一规律,试运用到其他可能相似的问题上,进而推测所有相似问题的总体规律—>证明推测的正确性。类比发现法的应用步骤主要是:利用已学的旧知识点,与新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有相似性就证明有共同点可循,用旧知识的有关内容类比出新知识与之相似的内容—>对类比出的新知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验证,以确定其正确性。实验发现法,顾名思义通过学生利用实验器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知识点。这种方法在一些诸如定理类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2.3总结知识点,升华发现

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找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基于原有的知识点较零散,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一个有效的结构,因此,及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建构,形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能在数学思维的王国中有新的发现。

结语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历史由来已久,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考量,数学的教学也要体现与时俱进、也要顺应时展,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也是秉承了这种理念进行下去的。发现法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教学方法。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必须使其数学的学习有所成就,让数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阻碍,有必要贯彻发现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使自己所教有所效,有必要提高自己对发现法的认识和运用,,只有这样,初中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其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案设计;数学思维;建立

初中数学的教学大多采用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学生去记住一些公式和定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机械地进行学习,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推进素质化的教育,从本质上让学生学会数学,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

1. 目前初中数学学案设计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影响

由于初中生都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经过了小学简单的学习后,并不能形成一个严谨的思维能力,这导致了目前很多初中生都学不好数学,而老师在学案的设计时,通常主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考试的需要,重点教学生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以及如何解答试卷上的试题,这就导致了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教完一个知识点后,立刻用一些试题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由于对知识点理解的不够深入,没有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学生很难对知识点的运用做到举一反三,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后续的数学思维培养,如在三角函数公式的教学中,老师在讲解基础公式时,很少会对公式中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公式,但是利用公式去推导相关的命题,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就是没有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建立进行培养.

数学思维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这样的过程,对结论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学案设计时,很少会有老师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通常学生在做完了一道题后,如果解出来了就直接翻过去,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没解出来,就会通过和其他学生讨论和请教老师等,直到把问题解答出来,在解答出来后,也不会对为什么解答不出来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还是主要围绕着考试和解题进行,没有体现出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而初中生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有限,要想培养这种思考问题的能力,必须依靠老师的培养.

通过对一些实际的初中数学学案进行分析发现,很多老师在学案的设计时,都很重视公式和定理的教学,很少会有老师把公式的推导过程放到教学学案中,一些老师在学案设计时,虽然会在知识开讲之前设计一些引导内容,但是受到整个教学环境的影响,在老师进行引导内容的讲解时,很少会有学生认真听讲,而是期盼老师能够快点进行公式和定理的讲解,老师虽然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由于对思维建立的理解不够,导致了对学生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数学思维的建立应该主要是发现学习,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目前初中数学学案设计时,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2. 初中数学学案设计对策

很多数学专家和学者对数学的对象的表征进行归纳和总结,虽然不同学者总结的对象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普遍都认为数学的重点应该是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转化,公式和定理等结论的本身虽然重要,但是结论推导过程应该更重要,如果在初中数学学案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结论推导过程的教学,从不同的方面来讲解公式和定理等,通过对不同公式间的转换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老师在学案设计时,应该把这种自我反思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时,对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一定的疑问教学,例如,可以对公式提出疑问“这样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样的设问式教学还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问题提出后,老师就针对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公式,如果这种设问式的自我反思能够养成一种习惯,学生在平时的解题时,自己解答出问题后,能够对结果进行一定的反思,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对于数学这样的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在目前的教学中,老师在数学学案的设计时,都是围绕着传统的模仿教学方式,这样很难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发现教学已经被很多学科采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采用发现教学,从心理学上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探索未知的需求,如果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在学案的设计时,尽量的减少模仿教学,在课程知识教学之前,进行必要的引导,甚至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要学习的公式等知识,这样的学案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全文的分析发现,在当前的初中数学学案设计中,由于老师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够重视,重点还是教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题,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只能把学生变成答题的工具,没有达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有必要对数学学案进行优化,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文贤.试论数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1):47-48.

第4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一、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师教授的方式来获得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国家推行素质教学价值观以来,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从不同方面着手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没有完全消失,不少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进行的。同样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有所反映,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陈旧,奉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为解释说明数学概念、公式等抽象性的真理而设立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概念、公式和公理而准备。然而,不少教师只是一味的讲授例题或者习题的解题步骤,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具体例题或习题的解题方法,忽视例题和习题的真正价值。此外,教师不能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升学的压力,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如何,班级的及格率怎样,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于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更谈不上了。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应用数学这一独立的专业,可见,数学实际应用性之大。然而,现在大多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仍然是把数学学习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解题的学习,对数学的应用性了解甚少。至于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学习,他们不能够有机联系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练习,解决这些困难,导致数学学习效益不高。

总之,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有不少学生能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考出高分数,但是,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仍然令人堪忧。

二、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迟迟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首先,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制约着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积极性。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1+1=2”可以表示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但是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研究“1+1=2”的数学规律。数学的抽象性不仅表现在数学概念和定理上面,还表现在数学方法上面;数学还是一门计算精确的学科,在研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推理的严密性、结果的准确性、定理的真实性都是不容有任何差错的。

其次,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初中学生正是处于思想性格的形成时期,也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处在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因此,初中课堂上面,学生好动说话,上课思想不集中;但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模仿能力很强,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完成自己的成长。

最后,对于初中数学中的例题及习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例题和习题知识的理解训练和掌握应用上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范例的作用,初中数学例题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例题可以形象地反映数学概念,具体化数学公式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课后练习题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融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

三、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的现实课堂教学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和获取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情感性因素,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益。下面我们从初中数学的例题及习题教学中,具体阐释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对几何体系知识的入门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入手,通过地球仪、高楼大厦、操场等实物,来让学生对点、线、面、球、柱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他们感觉几何就在他们身边,刺激他们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内容。

第二,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运用已知知识点,解决未知的内容;注意在不同情景下,同一知识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

第5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一;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对策

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度“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教学研究――衔接校本课程开发”课题(课题批准号:LN[2013]24)成果

一、引言

高一学期是高中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高中与初中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教师发现,学生对高一数学学习难以适应,致使部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出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众多专家与学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高一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二、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变化大,教学难度提高

从总体上说,高一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教学的内容多为常量,教材中的题型较少并且难度不大.而高一的数学教材拥有大量抽象的内容,数学研究不再局限于通俗具体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变化、字母等抽象的内容.同时,高一的数学教材更加重视理论分析,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得到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降低的幅度更大,这在无形中拉开了初高中数学教学难度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从教学情况来看.初中数学的教学更具有活力和灵活性.而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高中数学教学呈现整体节奏较快、教学进度吃紧的情况.教师要尽快完成新课教学,还需要抽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多次系统的复习,促使教师不断加快教学进度,使得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的节奏.

2.知识点衔接不够科学

另一方面,初中与高一的数学知识点并没有科学的衔接,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断层.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这就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相应的理论,却没有掌握理论得出的过程,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变换.

而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学难度得到提升,学科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但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掌握不牢靠,对某些数学概念相对模糊.以函数图像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还无法正确绘制函数图像,还无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抽象的函数定义.知识点的衔接不科学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更难适应高一数学教学.

三、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对策

1.学法指导以及学情分析

从整体上说,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上都有极大的提升,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快速适应高一的数学教学.在快节奏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距容易被拉开,甚至让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没有动力,浪费了初中扎实的数学基础.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掌握高一数学教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利用更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原理,而不再是只记忆数学的公式和理论.换言之,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深刻研究切实掌握数学的定理,并且能够将其进行变换,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活用.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更有效率的数学学习方法,如数形结合方法等等.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更加抽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

2.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上文述及,部分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数学教学节奏,打击到学生的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具体地说,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的疑惑,要让学生明确初中与高一数学的变化和差距.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坦然面对新阶段数学学习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学生克服负面的意识和情绪,并更快的适应高一数学教学.此外,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认可,对学生进行赞赏与鼓励.这就能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负面情绪,使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充满热情和激情.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给予高一新生一定的数学学习建议.例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初中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不但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数学理论得出的过程进行理解,也就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并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高一数学教学.

第6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一、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方便理解,学习容易。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的积累相对较为薄弱,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更高,初中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学生需要一个高效、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来辅助自身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学习方法的设计和应用都是在完全充分地考虑到初中学生本身的年龄、性格、理解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它具有理解方便,应用难度较低,方便使用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二,灵活性较高,趣味性较高。初中学生由于本身的性格特点,相对于枯燥的初中数学课本的文字和单一的学习方法,他们更容易趣味性较高、灵活性较高的学习方法和事物所吸引,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正是充分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建模思想方法的设计中融入了灵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第三,学习方法和思想理念科学高效。初中数学是一门集理性、严谨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于一身的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因此,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的核心部分在于它重点关注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思想理念、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建模思想教学方法辅助初中数学的教学。

二、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辅助和帮助作用主要体现在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上,因此,初中建模思想教学方法的培养方式非常关键。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2点:第一,培养初中学生把握整体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初中数学知识和题目当中,容易出现很多干扰初中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方式的信息,或者延伸多个题目和知识点的信息,这些干扰信息很容易导致初中学生在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和解答初中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提纲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影响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把握整体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比如说苏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中关于《概率》这一知识点的题目:“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印有1、2、5、6、9、11数字的白色巧克力糖,小明从中随机取1个巧克力糖果,万方从中取1个随机的巧克力糖果,请问小明和万方各拿出的巧克力糖果相加的和大于9的概率是多少?”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很快的得出答案。第二,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具有灵活性较高的特点,对于同样的一道初中数学题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为有效、便捷的解题方法,而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满足这一要求。

三、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两点:第一,在初中数学题目解题中融入建模思想教学方法辅助解题。以苏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下册中《三角形的锐角与钝角》这一章节知识点的题目为例:“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锐角1为32度,另一个锐角2为43度,而另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钝角为148度,请问这个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哪两个角存在互补关系?”由于这道题目中的信息量和数据量较多,初中学生光从书面的题目文字中来理解相对而言较为困难。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初中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学方法来建立实际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模型来解题,将抽象难懂的书面文字转化为简单、直观的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能力。第二,在初中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来辅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从实际生活中观察、研究、总结从而形成的较为理性、科学的知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的目的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因此,初中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必须联系实际生活来完成。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在初中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来辅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

四、结语

第7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反思性教学 应用策略

在教育改革进行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指让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当作是关注的重点,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并且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通过反思进行改进,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够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反思性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够高效地进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反思性教学是困扰着众多教师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的反思

课前的反思是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反思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课前反思之后,教师能够在讲课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让学生能更快地跟上教学步伐,使得学生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生掉队的现象。同时教师在课前进行反思时还需要进行课件的设计,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课件的设计不能一味地沿用传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课件的调整,使得课件内容不仅能够包含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件中感受到学习数学魅力,进而激发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只有在课前进行了及时地反思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数学课堂的教学基础,对教学的目标达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函数的单调性》这章的教学时,我会在课前反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能否真正地判断函数的递增和递减,是否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单调性的判断等等,这些都是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难题,但是我会在反思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感受函数单调性的规律,并且通过课件的帮助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观察,通过课前反思的方式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学生对于函数的单调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前反思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能对教学目标进行更有效的完成。

二、课堂的调整

在初中数学课堂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反思,进而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修正,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能偶顺利地进行下去。课堂教学也是验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平台,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节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堂节奏的掌控,过快的课堂节奏会让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步伐,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并且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适当的课堂节奏不仅仅能够帮助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使教师对课堂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得到及时地课堂反馈。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够跟上我的教学节奏,我会进行反思,发现我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能力跟不上我的教学节奏,我会放慢我的教学节奏,保证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反思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课后的反思

课后是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和运用的主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需要重视课后的反思,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巩固和复习。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后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记忆这是教师需要进行反思,活动式的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理解,这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很明显的作用。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后运用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点,通过梯子和尺子进行量出学校围墙的高度,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都充满了兴趣。

结语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有效的反思性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效的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反思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满足了当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运用,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加霞、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第8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分析和解题能力

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代数、几何和统计基础,其中代数和几何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代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内容。初中几何则主要分析讲解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多边形的各种方法。最后一部分统计基础相对来说内容较少,只是对初中统计学进行了一些铺垫。数学是理科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组成学科。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教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的重点工做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分析和解题能力,这是提高初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根本途径,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点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对初中学生分析以及解题能力的重视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题的能力,就要加强对分析及解题能力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的加强对于分析以及解题能力的灌输。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创造一些适合学生的分析以及解题能力的方法。只有教师提高对学生分析以及解题能力的重视和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才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解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

数学在一定程度是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的,我们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们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逻辑思维训练。首先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的前期要提前选择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们进行独立的自主的思考,然在在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式进行了解,可以在提问的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探讨,不断地分析最有效率、最简单的解题方式。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们讨论出的结果请小组代表进行发表,有教师寻找出最可行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研究等方式在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严谨性。

三、正确的引导学生们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何种习题都是可以按类划分的,基本上都是相应的解题方法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数学习题进行归类划分,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同类习题的解决方法。在平常的数学习题和考试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引导性的让学生们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找到最适合的解题方法。在面临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题型时,要进行严密的思维分析利用学过的知识寻找解题思路。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灵活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恶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有针对让学生们进行此类的训练。

四、拓展数学教学的思路,开展全面训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开放性习题和新题型的拓展训练,这样可以不断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培养具有较强的数学素质和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但是在开放题的整体条件不充足也没有确定的结论,在一定的程度上意味着学生对于题意和解题方法上理解错误,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开放性习题和新题型的拓展训练。

五、巩固知识点,进行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点,对于自己做过的习题要进行回顾和探讨,要不断的进行分析和研究,自己要做要举一反三。这一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让学生养成一个反思解题过程、整理知识点以及对方法归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逐渐让学生对数学习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建立一个系统的、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

六、结束语

数学学科是对思维性要求较强的学科。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题能力,不仅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体的成绩,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思想创新能力的一种拓展。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点内具有分布广和散的基本特点,这就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田梅.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数学教学),2014(6):3.5.

[2]李开慧.关于中马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5.

第9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

一、苏教版初中数学的特点

苏教版教材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领域中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苏教版教材更多的是开启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即使在面对很枯燥的数学课程时也会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苏教版初中数学的启发性

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结构上打破了传统观念,以鲜活的生活实例为代表,在了解生活本质的过程中,提炼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并构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从鲜活的生活中,开发自己的智慧和思维,找出解答问题的办法.促进学生开启学习数学智慧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以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

2.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探索性

苏教版初中数学中体现的探索性在于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题型,教师都积极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寻找出多种解答的方法.学生以探索数学问题的模式通过实验研究,以基本知识为导向进行分析、动手实践等多种活动.学生通过对问题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提高自身的探索精神和能力.

3.苏教版初中数学的趣味性

苏教版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趣味性,这一点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也充分体现.初中数学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苏教版初中数学巧妙地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数学题型出现在教学课本中.

二、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

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上以“教”为主的引导性学习方法,是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推出新意的教学模式, 以重视学生生活实践总结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为课程的新标准.理解数学应用的好处和数学知识具有方便生活的效果,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要领悟的道理.“教”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的一个过程,而是教师辅导学生联系数学课本知识的情况下,不断在生活中找寻数学知识应用实例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能够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正确地应用数学知识.苏教版初中数学的开放性给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培养学生养成留意生活与数学先关的点点滴滴及灵活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课堂举出具有代表性、新颖的与数学相关的数学实例.

在当今教育领域中教育方式有很多种,以采取最适合的教育模式作为培养学生最佳的途径.初中数学课程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找到学习和吸收数学知识的方法,以便在面对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使也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或放弃学习数学知识.所以,苏教版的初中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灵活的、多彩的教学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色调的教学方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三、苏教版初中数学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