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第1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第2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语文教学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方法,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为切入点,结合本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语文教学角色定位。

1 关注高中新课改,提高学生理论素质

作为中学新课改引领者,通过教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要学习,更要学会学习,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要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那些为了就业而对学习有浮躁情绪的中学生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见,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培养师范生们牢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新课改的根本,因为他们是新课改的未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基本观念以及语文课程新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专业化的教师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等。随着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出现了新突破。语文科应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二者相离两害,相融两利,必须实现言语个性与人文共性的统一。另外,语文读写听说智能和谐发展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观等课程新理念,对师范生将是很大的触动,他们必将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2 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技能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大学教育面前。中学一线老师常常抱怨,大学老师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教语文”。细心研究起来,“如何教语文”一语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方法)。语文课教什么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告诉我们:课本要教,社会人生也要教;知识、技能要教,经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教。

3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以往汉语古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板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日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奄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音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索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同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在文学教学中发生彻底转业。

3.1 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角色,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自我。普通高中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要使学生能终身发展,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汉语苦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师德素养、人文关怀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展现出一种研究状态下的生存姿态。教师不只在关注、成就学生,也在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感受幸福,获得尊严,充满自信地生活,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因为这复杂而高尚的工作使自己高尚起来,获得自己的人生美的体验。

3.2 新课改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扎实而彻底的贯彻新课改精神和要求,达到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内容做起:改变传统的师德标准,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变“师道尊严”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习惯的话语权威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并从学生成长和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整体素养着眼,给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助;有广博的社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应突出“杂”、“精”二字,既是一位杂家,熟知生活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了解理利的一般知识,又要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4 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①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语文素养。②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③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的学风。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堂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时,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以上几点为标准,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第3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多元整合型”课程是反映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观发展的综合趋势,通过“博采当代各种课程观之长”而“避其所短”产生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我国,职教界近年推广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是将基础课的“学科结构”与专业课的“模块结构”整合起来的一种尝试。

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实施多元整合的必要性

多元整合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教学中,是指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整合,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教课程观,选择有价值的现代职教课程内容,架构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综合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与营销专业后续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调研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线。多元整合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企业基层营销岗位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综合技能,并进一步发展为营销中层管理者。

(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观的多元整合,能建立多元互补、博采众长,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教课程观。建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富有本课程特色的教育思想,要富有坚持实用原则、贯穿创新理念、树立精品意识、体现高职特色、坚持立体思维。

(二)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能促进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中各个成分的多重、多种综合,选择有价值的现代职教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以培养市场调研综合技能为主线,坚持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升华。

(三)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能建立架构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综合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与营销专业后续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调研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线。在在教学中,要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实践基地,通过参与式、交互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

二、多元整合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的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营销师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努力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应用市场调查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项目为结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二)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课程按照调查人员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流程设计为三大模块、十四项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到实践中去选题确立课业或是能够根据给定的实际企业项目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创建以能力评价为目标、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把课业评价“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课业评价采用“学生、小组、教师、企业”四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课业评价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多元整合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任务是在认知调查与预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通过调查任务驱动使学生先感性后认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围绕完成调查任务中出现的问题、难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任务的策划与设计、实施和评价,训练学生有序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通过分析和解决完成任务中的问题、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理论实际一体化教学法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模拟联系一体化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项目,先进行理论的探讨,然后通过任务布置和实施,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需要树立“组兴我荣”观念,更好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五)情景模拟法

学生根据市场调查项目要求,进行情景模拟,角色表演,学生在模拟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以提升自身的能力。

(六)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地诠释了市场调查的步骤、方法与成功调查的技巧,尤其是时间序列预测等定量预测的趋势图形分析部分,效果明显。

(七)自主学习法

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和教学录像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型的学习及研究。

四、多元整合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的评价方法

(一)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评表。

(二)考评表的内容设计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三)单元考核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总成绩

(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以及企业评价五个方面要结合起来,但比例要适当。

第4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台湾金门教育以统一整合学科教学取代分科教学,以学科纸笔测试为学生学习成果主要依据;学校与教学自大,教师事业发展得到重视;学生发展全面。当地注重环保意识教育的渗透。

金门;学科;教学自;学生全面发展

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合作发展空间广泛,各有优势,应当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近日,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行11人参观考察了金门教育,参访了金门高级中学、金城中学、中正小学等三所学校,围绕着台湾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教育、学生适性发展、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与金门教育界同行进行了交流。

此次教育考察不仅使我们了解了金门教育整体概况,并对台湾教育的改革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金门现有户籍人口8万多,常住4万多人,有1所金门科技大学、1所高中,5所初中,19所小学。我们本次所参访的三所学校均是金门县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是金门的“窗口学校”。金门教育留给我们较深印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门“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1.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台湾于1998年颁布了《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实行一纲多本,于2001年、2002年正式在小学、初中推行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改革的最主要口号有二:一是要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二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规范台湾各校必须授课的最低“基本教学节数”。各校除最低教学节数外,每周至少有20%的时间为“弹性学习节数”,留供班级、学校、地区进行适性发展或个别化教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从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人类生活面向之广域课程出发,规划语文(国语、英语)、数学、社会(历史、地理、道德)、自然与科技(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艺术与人文(音乐、美术、表演艺术)、健体、综合活动(童军活动、劳动)等七大学习领域,鼓励以统整合科教学取代分科教学。

从与学校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设计理想是好的,但由于改革过急,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传统学习领域节数减少,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二是九年一贯课程所倡导的合科、统整教学、协同教学等教学设计由于师资原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流于形式,统整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仍为分科教学(由于现在的师资都是配合大学的分系栽培出来的分科教师)。再者,“一纲多本”的实施,各校选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造成教材衔接不易。

2.教学评价实施状况

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以基本学力测验取代联考,台湾教育部门每年两次对学生进行基本学力测验。尽管台湾高中入学方式多元,入学有资优报送、推荐、申请入学、直升、自学方案及基本学力测验分发入学等方式,但结果仍是以基本学力测验作为多元升学依据。受台湾少子化影响,生源减少,于是同一学区里学校竞争,学校也看重升学率。大多数学校与家长仍深植名校思想,依旧以升学为首,因此特别重视学科知识学习,使得九年一贯实质内涵与目的往往流于形式,在教学实施层面上又再度回归考试领导教学的态势。多数教师往往囿于传统观念、赶课压力以及升学导向所趋,仍看重单一讲述式教学,并以学科纸笔测验为学生学习成果主要评量依据。

二、给学校教育松绑,让教师彰权益能

1.金门学校教师社经地位高、学历高

在和金门教师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台湾,教师社会地位高,教师待遇也高,甚至比同级公务人员还高,因此,教师行业备受青年人的青睐。金门虽然是离岛(属偏远地区),但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较高。以我们所参访学校为例 :

(1)金门高中教师学历构成

(2)金城国中的教师学历构成

金门教师的高学历化与台湾高等教育普及化、师资来源多元化及教师高待遇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在台湾要取得证照教师的比率非常低,通常为1-3%。

2.学校与教师自大

在参观与访谈中,我们感觉金门学校与教师有更大的自,这也是台湾近年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台湾教育改革在“教育松绑”的大原则下,在许多教育法令的修订中,已将许多的教育决定权下放给学校,让学校与教师成为教育决策的中心和主人。

依据“台湾教师法”、“国民教育法”等法令规定,学校层级增加了教师组织――学校教师会,教师的声音与权力开始被重视。更多的学校行政组织必须有教师会代表,诸如教师评审委员会、校务会议、教师成绩考核委员会、教师申诉委员会、课务编排小组等。无论是法定的当然代表或学校行政的共同参与,学校教师会都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兼任主任、组长行政工作的聘任则由校长决定,显示出学校人事权是下放到学校层级,甚至是教师层级。

此外,无论是教科书的选用或学校本位课程内容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学校教师拥有全部或部分的课程自。

3.举办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增能”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地教改趋势,金门也不例外。为促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有效实施,金门县成立了“国民教育辅导团”,在各个领域(学科)中征集有专业声望、有意愿的老师兼职组成国民教育辅导团,到校辅导教师、沟通交流。学校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研究会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在金门中正国小,周三下午是学校本位的教师研修时间,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发展活动,如各领域教学研习、教育辅导团莅校指导、乡土语言研习、资讯融入教学研习、个案研讨等。

三、在学生发展与升学压力中取得“平衡”

1.多元社团活动使学生丰盈成长

在金门,不论我们走到哪所学校,学校校长都会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本校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发展各种才能的舞台,而且参加各种比赛获奖可以让学校“锦上添花”。金门高中有20多个社团,其中管弦乐团、国乐团、合唱团在台湾屡次获奖;金城国中更是把“一人一才艺,一人一乐器,一人一运动”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的管乐团、国乐团在全台湾音乐大赛中屡获佳绩。中正国小也办理舞龙队、舞狮队、田径队、国乐队、弦乐队、鼓吹队、管乐队、合唱团等多种社团,其中舞龙队、舞狮队尤为出色。

2.加强学生辅导活动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台湾近十年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因此,加强学生辅导工作是台湾此次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金门县本着发展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的教育理念,配合学校行政组织的局部调整,激励一般教师全面参与辅导工作,并结合社区资源,构建学校辅导网络,为学生规划周延的辅导服务工作。

在金门,学校设有辅导室,每9个班配备一名辅导教师(类似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生涯辅导教育等。此外,学校还开展各种各样的辅导活动,如性别平等教育宣导活动、认辅制度、小团体辅导、特殊教育宣导活动。

3.加强课业辅导

金门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后,减少了传统学习领域(国文、数学等)课时,加强了乡土教育、英语、资讯等弹性课程时间。政府担心教改后学生学力有所下降,于是加强了当地基本学力测验。由于基本学力测验内容多元,学习较以往更繁杂,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校为了使学生在台湾全地区的基本学力测验中取得好的声誉,纷纷加强了各类课业辅导。

因台湾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实行“一纲多本”,各校选用的教材不同等造成了当前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落差较大,学生差异分化。因此每年暑期,金门高中都要为新生举办2周的“先期教材辅导”,还鼓励学生来校晚自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与读书风气。

四、重视环境保护教育

金门虽然地处台湾离岛,资源有限,但居民的环保意识强。金门环境植被保护得很好,到处干净整洁如一。此次金门教育之旅,我们注意到了几个细节:

细节1:在金门的公共场所中,“禁止吸烟,违者最高罚款1万新台币”的警示牌随处可见。由于有跟进措施,高额的罚款起到了震慑作用,烟客们都自觉地避免在公共场所吸烟。

细节2:厕所、宾馆内设有废旧电池简易回收盒――一个剪掉上半部分的可乐瓶被安置在显眼位置,并附有回收专线号码085717,取其谐音“你帮我,清一清”。整个设计巧妙之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节3:金门中正小学在学园中精心布置了几个特别区域:水资源回收区、落叶堆肥区、太阳能能源区、电池回收区,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和体验了水资源利用、太阳能利用等科学知识。

第5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目标体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确立,中小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也应看到,“三维课程目标”自提出以后,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人们围绕“三维目标”的内在逻辑、表达方式、内涵理解等问题展开了争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我认为,新课程目标总体方向值得肯定,体现了世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共同趋势,但在具体表述与内在逻辑上有待厘清。

一、我国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

纵观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可以看出,历年学科教学大纲没有“课程目标”一项,只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等表述。2001年“教学大纲”改称“课程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学目的(以下称“课程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这些表述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下面以《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自然(2001年改称“科学”)的要求变化为例,说明课程目标演进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建国初期,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主要学习前苏联,教学大纲也是由前苏联大纲翻译过来的,其教学目的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也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后的精雕细刻,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经拨乱反正后,开始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入21世纪,我国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把小学数学教学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课程目标更加完整,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方面。目标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结构的发展轨迹大致为:知识,技能一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思想教育一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目标。1956年《教学大纲》十分重视自然知识的教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提出能力发展的目标。1963年《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表述涉及基本知识、能力发展以及品德教育等内容,显得具体切实。1988年与1992年《教学大纲》大致包括知识、能力、道德目标三个方面,教学目的表述全面简洁,条理清晰。2001年《课程标准》描述了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提出了不同维度的分目标。它与以往的目标相比,更加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演进的大致脉络为:建国初到“”,课程目标以“双基”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双基”目标过于狭隘,于是扩充为“三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学生主体性认识日益深刻,学生的个性发展颇受重视,于是提出“三基础一个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学生个性)目标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课程目标变迁显示:课程目标从最初只重学科知识技能逐渐转向同时重视社会生活、学生需要;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走向课程目标,并采用行为动词进行表述,具体明确;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教学目的相比,新课程目标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目标提法不当,概念模糊

新课程关注过程,提出过程目标,体现了能力培养的要求,值得肯定。但过程目标也存在一些歧义。其一,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结果,过程是结果达成必须经历的阶段、途径,它不是结果本身。作为学习的结果只能是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行为的养成,过程本身不能作为目标,它是目标达成的手段。目标与手段不能颠倒,正如渡河与造船的关系不能颠倒一样,渡河是目的,造船是手段,是为了渡河。目标是“去哪儿”的问题,如去九寨沟旅游观光,过程是“怎样去”的问题,即乘坐飞机、火车还是汽车、步行前往九寨沟,这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可见,过程只是具有手段、途径的意义,而不能作为目的、目标。关注过程没错,因为过程影响、决定着结果,但过程本身不能提升为结果的目标。“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最后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最终形成的个性化的行为习惯才是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不是目标。因为目标的本质特性就是有一定的终结性,而过程则是一种处于动态中的流程”。其二,过程的具体内涵问题。是经历过程,还是了解过程,二者是有差别的。“了解……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关于过程的知识,属于知识目标(布卢姆的认知目标之一),这削弱了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经历……过程”是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在整个活动中认知历练、经历体验,再现知识的形成与探索过程。经历过程有助于能力发展与智慧获得,但“过程”更多地属于教学活动中“怎样去”的问题,而不是课程目标中的“去哪儿”的问题。其三,把过程说成是教学活动过程是不妥的,因为教学总是要经历一定的阶段、途径,即便是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也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2.方法目标与技能目标重叠交叉

新课程目标重视方法,将方法独立出来,以便发挥方法独特的教育价值,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怎样理解“方法”?“方法”一词可能涵盖操作方法、实验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反思方法乃至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方法与科学方法)等,不一而足。但方法目标中的“方法”究竟指的是什么,不甚明了,十分模糊。在上述众多方法中,实验方法、操作方法、思维方法大多可以归于学科技能,如此一来,方法便从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布卢姆认知目标中的“方法的知识”,在认知心理学中,方法又属于程序性知识)。将本来属于知识技能目标整体中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维度单列,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犯了子项交叉的错误,违反了目标构建子项不能相互涵盖的逻辑规定。如果是研究方法(特别是科学研究方法),则可归入学科技能之中,无单独列出的必要。因此,“方法”作为单独的维度,是站不住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方法主要定位在学习方法之上,即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与学科技能的重叠,掌握方法的目的是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学会与能力发展才是目的。可见,只有当将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会学习等)联系在一起,方法目标才能单列,才能将方法与学科技能区分开来,使方法目标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3.价值观属于认知目标还是情感目标

新课程目标将价值观与情感目标并列,值得商榷。价值观即对事物基本价值的看法、观点,诸如人生观、荣辱观、友谊观,等等。价值观本来是主观的,但它的存在可能是客观的,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除了个人价值观,还有群体的、党派的、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可以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存在,这样,价值观目标就可以归于知识目标之中。价值观也可以作为一种素养而存在,只有当他人的、外在的价值观点,通过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内化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并性格化,即成为个人的价值观时,价值观才属于情感目标。正因为如此,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才将价值观作为情感目标加以处理,并位于情感目标的顶端。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观均可放在情感目标之中,他人的价值观只能作为一种知识,只有当他人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时,才能实现认知与情感的高度融合,并成为自己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价值观置于情感目标系列。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将价值观归于认知目标,因为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知识进行教学;我们也不能将价值观与情感并列,因为价值观属于情感,是情感目标的“下位”目标。显然,价值观目标与情感目标是难以并列的,应称为“情感、态度目标”较为适宜,否则,便会发生种属不分的问题,违反种概念与属概念简单并列的逻辑错误。

总之,从术语使用和维度逻辑来看,三维目标的划分违背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常识。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施来看,几年下来,一线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评价及其实践效果却不理想。很多教师反映,不懂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内涵从表面上看似乎清晰、具体,但推敲起来,却是内涵交叉、外延纠缠,在实践中难以分清。以上分析表明,三维课程目标的确存在语义、逻辑等问题,在实践中引起了混乱,课程目标有待重构。

三、课程目标的重构

课程目标关涉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大事,不能概念模糊,机械罗列。“目标如果表述模糊,执行者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背离改革初衷的理解,最终导向不同的行为。正确的目标并不必然导向有效的行动,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被行动主体领会,也只有被充分领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对行为起引导和规范作用,才能让实践者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做是适宜的,实践中发生的偏差也就比较容易被发现并及时控制。因此,越是明确具体的目标其实现程度就会越高。”清晰、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有助于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我认为,课程目标的制订应遵守三个准则,即语义准则、逻辑准则和科学可行。语义准则指目标词的使用应准确规范、概念清晰,避免歧义。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应选择哪些语义明确、内涵清晰的术语,如理解、运用等行为动词。过程一词有多种含义,不宜作为课程目标。逻辑准则指课程目标各维度应相对独立,不能相互包含和交叉重叠,目标的各个维度应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子项之和相加等于总项。同时,目标制订还应注意汲取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课程目标研究的先进成果,总结我们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考虑我国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背景。这既要有所创新,符合我国国情;又不能标新立异,好高骛远,要做到科学可行。此外,课程目标的制订还应吸纳多方面人员参与,广泛征求意见,避免前文提到的不必要的偏差和失误。

丹麦心理学家克努慈・伊列雷斯对学习过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所有学习都包含两个过程: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内部心智获得与加工的过程。其中,个体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又包含内容与动机两个方面,由此产生了学习的三个维度,即内容、动机与互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加涅关于学习结果(习得的性能)的分类理论与巴班斯基关于教育、教养、发展的目标理论,为我国课程目标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吸收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我国课程改革的目的追求与价值取向,我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体系可分为四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社会性发展。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内在的或外显的动作方式的总结,一门科目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成就,亦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关系等。知识学习的内在机制是记忆、知觉、思维等信息加工,只有当新知识与个体已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才能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理解是其他学习的基础,亦渗透在其他学习之中(此处的“知识”不包括学习方法)。技能是程式化的认识与操作方式,它包括智慧技能与运动技能。智慧技能主要指认知加工的活动方式,它表现为学科的思维技能、认知技能,如语文的读、写、背技能。运动技能表现为外显的操作方式与活动程序,技能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练习、操作,乃至熟练并自动化。

2.方法与能力

这里的“方法”主要指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策略)。在此意义上,方法可作为独立的学习结果,否则教育目标项目不全。因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习方法(或思维方法)的学习看成是创造性能力的核心成分。能力是个人完成某一任务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对调节认识与操作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方法是客体的存在,能力则是主体的存在。学习方法与能力关系密切,前者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即通过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可以更好地发展能力。能力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起来的,不同方式的活动,培养不同的能力。在美国,课程目标中没有能力,只有技能,因为在他们看来,技能与能力关系密切,因而将技能作为重要课程目标(这可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排斥难以观察的“能力”有关)。我认为,与学科技能相比,学习方法能调节、优化学习过程。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仅仅大力倡导能力发展,而忽视作为能力发展基础和支撑的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及其教育意义,中小学教师可能仍像以往那样无所适从,无处下手。所以,将方法与能力并列作为课程目标,可以弥补单独将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情感与态度

情感涉及对人、事、物的价值认识及其心理体验,它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内心体验。人在与外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常常与认知、理解、操作活动相伴随。此时的情绪通过积累、强化便产生持续而深刻的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态度是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具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行为倾向,它影响着行为的选择。课程学习需要形成积极的态度与健康的情感。当然,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大多是活动通过榜样的作用在认知与操作过程中获得的。

4.社会性发展

除了个体维度的认知、操作、体验以外,课程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展开的,而且还具有社会维度,互动是它的重要目标。因为,学习不是纯粹个体的单独行为,它总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活动情境下发生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多向互动。社会性发展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的获得及社会互动,如通过社会活动,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研究表明,个体在群体互动之中认知、体验、操作,学习效果更佳。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历史文化学派,特别强调交往在高级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人正是在与他人、社会、历史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同时,社会建构主义也为课程目标的社会性发展了提供重要基础。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旨在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可以说,彼此关心、团队协作已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我国的课程目标在这方面却有所缺失。因此,课程目标除了个体心理加工、情感体验的维度,还应有社会互动的维度。互动、对话与合作可以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敏感度,能促进其社会品格的发展。在此意义上讲,社会性发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缺少了这个维度,学校教育极有可能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

上述四个维度的目标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课程目标的整体。其中,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有学者称之为“抓手”,十分贴切),它是方法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前提。因为知识是对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对心智和动作的活动方式的概括,方法和方法论是对规律性知识的概括,能力是对个性心理特征的概括。知识技能乃至方法均属于课程目标的内容维度。情感态度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属于课程目标的动机维度。社会性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发展,它是在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展开与实现的,属于课程目标的社会维度。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和前提,方法目标是工具和武器,情感态度目标是驱力和方向,社会性发展目标则是条件和环境。当然,这四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仅仅涉及学习领域,完整的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应包括学习所要达到的水平,即目标层次。目标领域与目标层次相交,便构成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但必须指出的是,课程目标不能代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表述要依据课程目标,但它更为具体,操作性更强。

参考文献

[1]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60年(1949-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238-241.

[2]金成梁.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J].江苏教育,2002(3B).

[3]潘洪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60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

[4]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0-42.

[5][13]白月桥。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订定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9).

[6]石鸥,张文学.课程改革预设目标对目标实现的限定[J].教育研究,2009(6).

[7][丹]克努慈・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9.

第6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1.1统一的指导性特征与外国完全自主性的特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执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指导性大纲和公认的课程标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学生的体育基础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外国大多数发达国家均没有对高职院校制定指导性大纲和公认的课程标准。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方面我国和外国的最大区别。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特征是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制度上,我国设有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体育专项课和体育卫生保健课等。外国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类型系统没有严格限制,学校有充分的自来决定。外国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在基础教育和高职院校的体育均都没有国家标准。因此,外国高职院校体育也就不存在统一大纲、课程目标和各类教材存在,充分的自主性是外国高职院校体育的一大特色。

1.2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外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外国,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体育课,学校体育教育以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参与各种体育俱乐部活动。在更多的学校,体育俱乐部和体育选修课共同存在,这些体育俱乐部在高职院校的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国的体育学者提出,高职院校以俱乐部形式代替体育课具有可行性,他们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外国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势头逐年加大,这种趋势逐步会成为高职院校体育主流。外国的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有校内和校外形式区分,校内和校外的体育俱乐部不论是高校教师、学生,还是社会其他社会工作者都可以自由参加。外国的高职院校这种体育俱乐部实质上是与社会体育俱乐部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的。另外,在外国学校中,不同层次的俱乐部的参与者,既有现役运动员,也有以健体强身、娱乐身心为目的的一般学生,他们都成为了俱乐部的成员。这种参与形式和我国学校把运动训练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截然分开的组织途径是完全不同的。

2外国高职院校体育观念的变革是对高职院校体育价值的认识

外国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价值不是通过强制性行政命令来实现的,它是通过相互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由高职院校师生自觉接受的。归纳起来,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体育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2.1由取向价值观向目的价值观转移

取向价值观是把体育教育作为手段,把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体育教育以外的社会目标。也就是以体育教育为手段,实现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在20世纪40年代外国摆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兴起了体育设施建设的,开展了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使体育日趋普及。强调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的爱国热情,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国民的身体运动能力等。20世纪70年代末期,外国的体育力求实现由取向论价值观向目标论价值观的转移,目标论价值观关注的是体育运动与人运动的价值,其中更注重于提高人的素质,即所谓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外国的体育教育目标也是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在这一点上是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通过这种定位更加突出了体育学科自身的特征。学校体育教育在早期关注的是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提高,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念。为终生体育做准备、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和能力,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应对学校体育、生活体育、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外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观念均是借鉴了不同国家在实现体育观转移时提出来的新观念。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们自发地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培养健全的社会人,使整个社会充满善意和信任。

2.2对现代竞技运动认识的差异

现代竞技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从游戏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被使用了几十年。世界各国体育方面的学者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近年来外国对竞技运动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整合,他们将世界流行的竞技与体育逐渐分离和竞技与体育合并两种思想充分融合起来,针对于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需要,对竞技运动项目包括改变运动规则、改变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造,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彰显个性,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竞技运动仍然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竞技运动的娱乐化,它的理论根据基础和外国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具体做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模式选择

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按照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内容执行。《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匀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作为公共必修课的主要目标”。从课程的设置上看,《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科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方式一直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体现出机械单调、循规蹈矩的弊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在体育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十分消极和被动。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突破“主动教和被动学”的方法体系,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去探索体育科学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从“知识教育到行为教育”。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这是当代世界范围体育发展的新潮流。因此,不同的体育观念会形成不同的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理念,而这些观念并非处于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因此,外国形成了体育课程在不同的设计理念模式共存的现状。在外国既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标准,也没有大学阶段的统一要求,体育课程完全有学校自主确定。20世纪90年代,外国完全按照自己的具体条件和需求,借鉴美国学术界提供的竞技体育教育、健身体育教学、社会责任以及学科联合4种课程模式。

4结论与建议

(1)对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若想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应是转变思想观念。把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的目标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必须摆脱单调枯燥的以技术和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建立灵活多样的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使体育课程成为向学生进行尊重他人、和谐共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方面教育的一种适应社会性课程。

第7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 黄牌专业;商务英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72-04[ZW(N]

[作者简介]庞媛(1978―),女,山东人,硕士,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任诤(1979―),男,北京人,硕士,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引言

2013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根据调查院校的本科与专科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分别列出“红黄绿牌”专业榜。在本科类的“红牌”专业榜中,英语专业赫然在列;在专科类的“黄牌”专业榜中,又出现了商务英语专业的身影。这一调查结果与2011、2012年的情况基本相同。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途,路在何方?应该停办或是取消吗?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学英语、无师”,共有约425 000个相关结果,输入“英语自学软件”,共有约7 690 000个相关结果。各种英语翻译软件、写作软件、人机对话口语软件等英语学习“神器”琳琅满目,充斥着教育市场。有人认为这些高科技产物势必取代教师,成为全新的语言学习手段,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全天候地获取无限多的英语学习资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可以代替语言学习中的传统学校教育?英语教师的作用能否被高科技产品取代?曾经被家长和考生所热捧的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为何会连续三年都登上“红牌”或“黄牌”专业榜?在高科技的浪潮中,它们是否会被淘汰?这不得不让从事语言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们陷入深思。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转化威胁为机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推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是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解析此专业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信息技术发展为其带来冲击与威胁的同时,如何利用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从而能够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为何会登上“黄牌”榜

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登上“黄牌”专业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专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劣势和专业自身的劣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外部环境的劣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欧美国家经济,加上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升值,我国各涉外企业外贸业务量急剧下滑,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数量急剧缩减,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差距仍在扩大。因此,毕业生庞大的就业需求与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失业量大的外部经济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智能学习工具、网络学习平台涌入消费市场,人们的外语学习方式变得更为多元化,更为便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使用英语。

此外,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都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据外语教育网统计,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生英语六级通过率均在70%以上。来自相关专业的竞争力增大,使得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大减少。

(二)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劣势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际交往、交流的加强,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商务英语专业被列入全国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然而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历史较短,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照搬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重理论轻实践,偏离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英语模式仍有待研究。其次,高职生源起点较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普遍低于普通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最后,较之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多数教师从文学类英语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外贸或商务行业的工作经验缺失,把书上课、纸上谈兵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上述三点以外,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该领域的教学改革尚未形成指导性示范典范、商务英语职业特征不明确、实践教学条件较差等。

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导致了商务英语专业连续三年被列入黄牌榜单。那么,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机遇两个方面来阐述该专业摆脱黄牌专业榜单的必然性。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优势

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自设立以来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曾经迸发了蓬勃的发展生机。从其发展起源、社会认可度、教学体系上来看都有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

1.历史发展优势

在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体系中,商务英语,即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s(EBP)或通俗称为Business English(BE),归属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范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增强,英语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性工具语言,由此引发商务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纷纷开设Business English或Professional English课程,为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士培训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技能。商务英语教学实践除遵循一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尤其是应用语言学)等规律之外,还必须服从于特定的商务需求。因此,有别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教学,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正因如此,商务英语正日益成长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并日益显示其独立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社会认可度的优势

201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国家版首次面向社会,截止到本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130所高职院校中,有半数的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以北京市为例,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4所,其中11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是在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具有交叉性和复合性的学科特点。基于这一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而且掌握经贸、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商务知识,其在商务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非常符合社会在经济迅猛发展及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对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热门专业之一。

3.教学体系的优势

国外的商务英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英语在世界贸易中统治地位的确立,各培训机构编写了适合各种国情及人群的教材,为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职业院校中的成功开办从教材上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自设立到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教学理论,形成了较为成熟、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提高,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早已融入语言教学中,人机对话学习软件、外贸技能实操软件等许多针对教学需要开发的教辅软件为学生建立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机遇

1.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发展契机。

2.经济发展需要商务英语人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长为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正在向世界经济大国迈进。虽然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展速度放缓,但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12.8%。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队伍。中国在迈向世界经济大国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会外语、懂商务”的技能型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始终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放在第一位,是地方院校办学的基本宗旨,是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指南,也是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的基本出发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对外经贸发展规划》指出:“2011年至2015年,首都外经贸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目前,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但根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2014年1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13年北京市进出口总值完成4291.03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632.46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3658.57亿美元,同比增长5%。此外,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自2012年起永久落户北京,京交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唯一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的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平台。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北京地区的外贸行业依然前景看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稳定增长。

无论从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机遇还是自身所有的优势来看,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摆脱黄牌榜单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让商务英语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呢?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促使专业建设进行改革。要学会使用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高科技为专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三、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优化整合、提高学生技能培养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语言教学的特点要求语言学习必须向课堂外部延伸,必须通过长时间、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商务英语专业正在探索E+C(网络课堂+传统课堂)的混成式教学模式,“E”即“E-learning”(在线学习),“C”即“Classroom-learning”(面授课)。这种网络人机交互式英语学习系统是基于网络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语言教学手段,它为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生动有趣的语言练习,能够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并能通过网络监督及评价体系了解学生课下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设计下次面授课的内容,能在课堂上高效地给予学生进行指导。这种E+C的学习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商务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课程改革

在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技能操作实训教学中,学生使用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系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完成进出口贸易的整个流程。这其中涉及商务谈判口语、商务函电写作、国际贸易实务和进出口单证实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和知识。这些看似独立的几门课程在外贸实习平台的基础上,将进出口贸易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形成外贸操作实务这一课程。高科技教学手段的使用,整合了专业课程,融入课相的理念,促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除了实训教学外,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则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技能大赛往往是精英赛事,每个参赛院校只能选择个别优秀的学生由教师带队远赴某个比赛场地进行为期几天的比赛,并不能将这种宝贵的竞技机会覆盖到多数学生身上。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将竞技舞台无限扩大,给予更多学生参与竞争、提高技能的机会。以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技能大赛为例,该赛事在网络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进行,可允许几百所院校,近万名本科、高职、中专学生同台竞技。比赛赛期长达24天,参赛选手通过互联网,进入大赛服务器的仿真交易环境,以高仿真在线国际贸易“游戏”为核心方式,寓教于乐地完成外贸交易的整个业务流程。在24天的比赛中,大赛网络平台每天更新几千名选手的比赛成绩排名,学生在博弈外贸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看到了自己与全国各地参赛选手的差距与不足,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热情。正是借助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让全国几百所院校成千上万名学生能够足不出户,同台竞技。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冲击和威胁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结束语

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有名句言“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如果说这句话在遥远的古代是一种真知灼见,那么它就更适用于当代。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相比,当代世界在各方面都以空前的高速度和快节奏迅猛前进,变革的浪潮势不可当。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信息技术与专业发展的整合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在高科技的浪潮中认清优势,克服弊端,抓住科学技术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李丰华.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及专业建设要点[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19-121.

[2]刘淑珍.商务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对其毕业生就业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2(7):106-110.

[3]田力.对就业率低的专业“掏红牌”不可行[J].人才资源开发,2012(2):80-81.

第8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 古代;音乐审美;教育;启示

我国2011年颁布并试行的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标准把“以审美为核心”明确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首,自此,音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产生作用的结果。“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立,外因是现代社会对于美育的重视及对于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充分利用的人类社会环境;内因就是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定与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事情,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由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于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并且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音乐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其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使之在愉悦中受到教育。音乐审美教育让人们拥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人们善于发现、感受、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还能够使人们通过“美”体察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创造自身和社会的美。

普通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最终确立,根本原因还是要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我国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发展与衍变中寻找。从我国自身的音乐教育发展来看,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大教育家孔子通常以美育作为德育、智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使真、善、美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达到和谐统一。他主张教育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使他们的身心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此,有学者作出这样的解释:“‘兴’,起也。诗言浅而易感,足以兴起人心,故曰:‘兴于诗’。礼以恭敬辞让为本,所以立身,故曰:‘立于礼’。乐所以调和情感,足以成性,故曰:‘成于乐’。”[1]

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作为音乐教育功能最本质的一个方面,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有时被占统治地位的领导阶层重视,有时被打入冷宫,但却得到古往今来众多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所共识,并对其进行研究、论述。随着现代社会对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进一步重视,我国2011年的音乐新课程改革又把“以审美为核心”列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怎样步履艰难的走到今天,并出现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中,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求根据。中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其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所以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与“礼”紧密相联,于是在周朝末年和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礼乐思想,将“乐”与“礼”,即音乐与政治联系起来,也就有了“礼乐”一词。孔子在区别美与善的同时,在实质上却是重善轻美,一再强调礼乐思想,认为“《韶》”乐既美又善,“《武》”乐美而未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宰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强调的礼乐思想,实质上就是将音乐置于礼的制约之下,成为封建社会“礼”的附庸品。所以,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特别是音乐的教化作用,始终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重视音乐对于人民的潜移默化作用。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于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音乐这门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意义上来说,儒家的“礼乐”思想却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遗留了较深的负面影响。儒家乐教重教化、轻审美,没有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更谈不上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完整的人格塑造为目的。它是以培养为封建社会等级制服务的社会成员为目的,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根本,使“乐”仅仅成为礼教的一种手段,一个工具。

另外,作为对中国音乐教育思想颇有影响的道家,他虽然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崇尚自然,推崇“大音希声”,对中国的音乐与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但是,道家的音乐思想也没有真正的把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从根本上只是把其看成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道两个流派,都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意义,没有从音乐这种审美的艺术形式自身去寻找音乐教育的功能。儒家强调符合“礼”的音乐,本质上重视的是封建礼教;道家强调“希声”的音乐,本质上重视的是修身养性。所以从根本上说,儒道两家只是把音乐及音乐教育看作为其实现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具有极其明显的功利性。后来,两汉时期出现了糅合儒、道、阴阳各家思想的音乐美学著作《淮南子》;魏晋至唐时期,音乐美学思想开始摆脱儒家礼乐思想的束缚,探索音乐的内部规律及音乐的特殊性;尤其是《庄子》、嵇康、李贽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反对束缚、反对礼教、追求自由、反对异化、要求解放、蕴涵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探求音乐自身的规律特征的思想之光,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今天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确立现代音乐课程理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宋元明清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变得更为保守,但在这一历史时期,又同时出现了李贽的以“童心”说为基础的崇尚自由的美学思想,还有《溪山琴况》对于琴学意境、琴学审美的要求,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争得一席之地。正如蔡仲德先生所认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注重研究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化作用,而较少深入音乐的内部,对音乐自身的规律、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美感作用、娱乐作用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孔子如此,孟子、荀子大体也是如此;儒家如此,墨、法、道(主要是《老子》)、阴阳、杂家大体也是如此;汉儒如此,宋明道学家及其他文人大体也是如此。”[2]

纵观上述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很早就为人所认识,虽然由于封建“礼乐”思想的根深蒂固,使音乐教育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始终与政治关系密切,成为统治者达到其统治目的的工具。但是,仍然有许多音乐思想家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超越了功利实用的一面,并对音乐教育审美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挖掘与真实、细腻的阐述。另一方面,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音乐自身所独具的审美魅力,在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音乐的审美意义以及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作用仍然受到了音乐思想家、教育家的关注,并逐步加以重视。在少数论述音乐特殊性、论及音乐教化作用的实施途径的古代文集中,如《声无哀乐论》、《乐出虚赋》等论著,仍能够认识到音乐自身的特殊规律及特殊作用。

从整个古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其对于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启示: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1、音乐的审美功能

自古以来,音乐让众多教育家有所感慨,孔子所谓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还有《乐记》中所说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3等等评论,其原因就是在于音乐具有一种其自身所特有的美的品质。音乐的美一方面存在于音乐本体,离不开音乐自身这个作为客体的感性对象;另一方面,其与审美主体密切相关,离开了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受,就不能使审美主体对音乐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感受、体验与领悟。

音乐具有唤醒和整合人格的力量,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其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一个人要培养和形成完美的人格,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和造就高尚的思想情操,还要进行富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之下,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滋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音乐审美功能是以音乐的美去作用于人的身心,乃至社会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可以说,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审美功能。

所以,音乐的“审美功能”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反映,而人与自然及社会生活之间审美关系之所以能够成立,完全在于“人”有其特定的“实践性”和“主体性”。人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领域总是不断扩大和深入,于是越来越丰富的“审美客体”涌入“审美主体”的视野,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

2、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音乐教育是一种真正具有审美特征的教育,其自身规律告诉我们,必须突出音乐的审美特点,而不能够将其视为一种科学知识的或思想道德的非审美的音乐教育。早在周朝,当时的统治者就利用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防万世之情,而教之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上的、审美水平上的教育了。

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最为本质的功能,审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音乐教育的直接性结果。音乐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审美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接受理性的规范、引导、净化,从而得到控制、调节,把它进一步引向审美境界,使受教育者完成自觉的审美境界的塑造。通过审美境界的塑造使受教者对艺术的形式及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领悟和感受,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并最终使受教者性情的陶冶、人性的建构。

音乐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主要包括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境界、塑造审美人生。音乐教育所建立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力。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使人类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审美对象的非实用层面进行感知,达到非功利的、非实用的状态,形成自由和幸福的体验的审美开端。音乐教育所建立的审美境界是在音乐等艺术教育活动中自觉地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较强的生理因素,但又不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理解和想象,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的结果。通过音乐教育,受教育者的理解、想象等心理功能得到培养与锻炼,使个体能够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之中领悟到无限的本质内容,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和谐共进,引起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感受。音乐教育对审美人生的塑造,对人生态度的构建,是以理性来净化人类感性中动物特质,并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渗透,将其转化与升华;同时,音乐教育还运用感性的方式避免理性说教的抽象性,赋予其发展的动力与生命力。音乐教育的美可以打开人性之“真善美”的大门,引发人类对于人性、对于世界的思考与感悟。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塑造“人”的工程,只重视理性发展而不重视感性发展的教育,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二、审美体验、情感、创造和个性化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

早在《尚书·舜典》中“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等论述,都已经透露出有关音乐教育在对人的情感、人格塑造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在氏族“乐”的教授过程中,人的情感在音乐的学习中成为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感,使原始乐舞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审美意义。在季札的音乐评论中,其对音乐的欣赏并未仅仅局限于音乐的“形”或音乐的“意”,而是把音乐意与形相结合,并结合自身经验知识,通过想象把握住本质,抓住音乐的美与音乐的内在意蕴。即由乐音过于细碎急促的“美哉!”想到了使人民受尽苦头的苛刻的政治制度;由《齐》中声效洪大的“美哉!”而想到了大国之风,以及大国之无量的前途。另外,《庄子》中提出“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4,明确的把音乐与人的性情联系起来,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自然之情,并对这种表现自然情怀的音乐加以肯定,高度肯定了音乐审美应该具有主体性,认为审美主体应该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嵇康在《琴赋》中“怀戚者闻之,则莫不憯凛惨凄”,“平和者听之,则怡养悦愉”[5]等等评论,都是从音乐审美主体的体验来谈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不同感受,认为人们能够积极主动的从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到心满意足、快乐愉悦。嵇康突出强调审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并主张一种自由发挥、积极主动的审美态度。明代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必须出于真性情,必须具有独创性,具有独特的个性。其更是肯定了音乐以自然为美,要求音乐内容上抒怀不应该受到“礼”或“天”的束缚,形式上应该自由发展而不受成规制约,音乐的发展变化应该完全服从于表现不同个性的需要。后来在徐上瀛所说的“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和,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6],认为演奏的技巧应该借助想象与内心的审美、内心的音乐意境相结合,不应局限于技巧,主张琴乐演奏者—即审美主体应该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并在审美的创造性活动中建立起个体人格的肯定与完善,达到技艺与审美的谐和统一过程中的最高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音乐审美教育的四个关键因素: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审美创造和审美个性化。

1、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在感悟的基础上,将音乐艺术的审美意蕴和审美内容表现在受教育者的意识中,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的审美经验、生活观念等内容结合起来,成为受教育者意识的直接体验。审美体验能够使个体在对音乐艺术形式进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某种理性的内容,并进一步在个体的情感等内容中得到感性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如数学问题、地理测试等,都可走捷径找到现成答案。审美则不同,审美不存在“答案”,只有体验。受教育者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是审美活动的基础。音乐审美体验就是对审美对象——音乐的感知与把握。音乐只有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才能形成一种完美的审美体验。如体验音乐的音响,我们可以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并与以往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内心中形成知识经验的建构,在乐音高低形成的旋律的跌宕起伏中完成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2、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由欣赏作品或演奏演唱作品而引起的一系列的情感反应,情感既是音乐艺术之源,又是主体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归宿。审美情感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情感,不是纯心理或纯生理的反应,往往是伴随着他对作品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解而产生的,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愈深刻,其获得的情感就会愈真实,最终得到的审美效果就会越好。可以说,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把自身情感、经验与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肯定了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其中认为诗乐之发生效用,其根本的原理即在于以情感人或以情动情,具备情感的人接触到表现情感的诗乐,极易产生共鸣而为之感染,而绝不能诉诸理念的直接说教;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否认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认为音乐中没有情感,音乐也不能表现情感。这就可以说明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素有争论。但是,这些关于审美情感的观点都是由于我国的封建制度下思想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即使如此,其中还是肯定了审美情感在音乐审美中的地位。所以说,审美情感仍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审美获得的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对于“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能称为美感。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其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人们普遍都承认和重视的。情感和美感在音乐体验中常常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为融和的状态。情感的介入是美感产生的前提。“美感是感知、理解、意志、想象等多种心里过程以情感为中介的综合统一。其中关键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情感。”[7]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应该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并且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音乐是情感的最佳载体,是情感无限强有力的杠杆,情感融于一切音乐审美活动之中,整个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情感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情感的抒发、情感的交流、情感的激发。

3、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指审美主体用音响动态来抒发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外在感受的审美活动。人们通过审美创造,可以把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把内在听觉所做出的的审美判断表达出来,是一种极为主动的审美活动,也是音乐美育的重要审美手段之一。“审美创造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对象化活动,即人们遵循‘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而进行的一种主动、自觉的审美造形活动、审美经验的形式化过程。” [8]

别林斯基曾说过:“在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一切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重复之弊。” 所以,创造性是各门艺术共同的审美品格。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音乐的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的“不确定性”特点,使不同的听众欣赏不同音乐作品必然会获得不同的感受。音乐的情感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审美创造是使学生进入音乐审美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引导他们动手尝试音乐创造活动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欣赏音乐的同时,应该个性化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所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另外,审美活动的创造过程也就是审美情感的释放和升华的过程。我们进行音乐的创造活动,也就是使个体的情感生命得以伸展、抒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情感得到解放和提升,并开创新的人生,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

4、审美个性化

审美个性化是指音乐美育应该关注如何更充分的保持并发展人的个性,鼓励人在审美活动中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多方面表现自身的具体追求和才能,从而使审美创造真正成为人的个性健康发展的标志。音乐审美应该表现出审美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个性特征,在审美过程中也应该饱含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由于享受音乐美感的个体不同,其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存在差异性。审美差异是由于审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造成的,由于每一个审美主体都具有一个独特的心理世界,他只能以这个独特的心理世界与外在的世界展开心灵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带进去。因此,审美活动的整个审美过程都是个体的活动,决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予以限定。

在我国,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关键因素等也很早就被我国的教育家所认识,而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自古以来就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从我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历史发展脉络看来,音乐的审美意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在很多历史时期经常被政治的、思想的、伦理的教育功用所掩盖,成为辅德益智的有力工具与有效手段。但是,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以及人们音乐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完善,人们终归还是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意义与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能够发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认为音乐的美可以使人发现生活的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丰富情感的审美效果。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改革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智能化的未来社会成为全球性的热点和难点课题。音乐审美教育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与学科环境下,也在积极的参与到浩大、壮观的世界性的改革浪潮,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多次的音乐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对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进行大胆地畅想。

一、民主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教育的民主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憧憬的目标,更是近现代教育史上诸多进步教育家的理想和追求,由此,音乐审美教育的民主化也将成为未来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从审美教育机会民主化与审美教育管理民主化两方面理解。

(一)教育机会民主化。

教育机会民主化,既每个人在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机会上应该是均等的、全民性的,这种均等性与全民性不仅仅是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应该体现在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本领等方面。民主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做到不分民族、性别、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所有的社会个体都能获得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为所有的受教育者提供同等优良的教育渠道、环境、师资等受教育条件。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民主化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经费不足、师资队伍数量短缺与分布不均、教育质量不高等。

(二)教育管理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既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民主管理是保证音乐审美教育体制的正常运转、实现音乐审美教育民主化的重要方面。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施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主体与客体,人人都能成为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并能够自由的进行阐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尊、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

另外,在整个音乐教育机制、音乐教育体系的管理上,我们也应该讲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音乐教育的管理不仅仅是领导层的责任与权利,更是全民的责任与权利,人人都应该在音乐教育管理中发挥主体性原则,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教育管理活动中。

二、终身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对个体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出于社会个体生存的需要,终身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推广,许多国家将终身教育思潮转化为国家的教育决策和政府行为,教育终身化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乐章中的强者。那么,音乐审美教育的终身化也必将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对于社会个体来说,终身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的生存环境中保持信心。同样,终身的音乐学习也能够不断的锻炼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挖掘人类的潜能,不断的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新知识、新观念。所以,终身化的音乐审美教育也必然能够使审美个体在持续地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获得对于“美”的理解、把握,感受时代的进步与“美”的变化,不断的体会“美”的内涵。例如,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不仅仅只是立足于学校教育,而更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可以运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氛围教育等多种形式,使音乐审美教育持续地对社会个体的成长发挥作用。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将进一步更新,将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其结构将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将成为一个覆盖全社会、纵横交错的网络,成为人们认识美、感受美、理解美的窗口。

三、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于人性、个性的进一步关注,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致力于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人文化”,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其本质特征就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音乐教育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坚决反对整齐划一与思想僵化,倡导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应该重视个体的能力、心理结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的兴趣、动机和需要,使受教育者在其自己的教育中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音乐课程也应该随之建立一套适合可行的音乐教材、音乐课程结构、教学评价机制与音乐课程管理机制,从而能够从每个学生自身出发,去衡量音乐教学过程与音乐教学效果。这样一来,音乐教育就能够充分关注人性,重视个体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尊重个体的审美创造,就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审美教育。

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既有利于发展个人特长和闪光点,又有利于发挥个人潜能,捕捉个人智慧的创造之光,能够帮助社会个体实现自我,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以,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改革仍会在人性化方面做出努力,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是未来音乐审美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多元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随着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步步加深,人们能够日益深刻的体会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独立的存在,只是构成世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应该是具有国际意识的多元性人才,那么,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多元化的教育。于是,面向世界、面向国际的教育改革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但是,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多元化仍存在管理体制、经费、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够适应世界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渠道的多元化便成为未来音乐审美教育所追求的发展方向。

音乐审美教育应该是放眼于世界的教育,全球音乐的相互理解并不会带来文化的混乱,而是带来有益的文化风暴,所以未来音乐教育一定应该是开放性的、世界性的和多元性的。但是,任何民族的音乐审美教育更应该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主体,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点,只有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外来音乐文化与本国音乐文化相交融的多元化形式,才是未来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越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审美教育,就越能够在教育的国际化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在立足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全面实现音乐知识的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使受教育者成为既有民族个性,又能够客观看待、正确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性人才,真正使音乐审美教育发展成为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化相统一的,极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感性能力、理性思维培养之中具有无法比拟的巨大作用,这就注定其必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中国要稳稳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的音乐审美教育就绝不能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就,而应该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与人类教育的核心,在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一版;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9月北京第二版;

[3]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一版;

[4]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5]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

[6]马东风《音乐教育史研究》京华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7]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8]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述要》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年5月第一次印刷 1993年12月第一版 ;

第9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7-0067-04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控设备的不断普及,数控机床安装与维修人员的短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能力,是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维修等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岗位核心能力。因此,该课程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一、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培养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主要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工作。要胜任上述工作,必须具备机床操作和工装装调、工艺编制、程序编程、机床机械结构安装调整、机床电气安装调试、数控系统安装调试、机床故障排除和维修等能力。为满足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能力培养需要,将该专业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构建。“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共计64学时,4学分。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该课程以典型数控机床为对象,以培养学生专业、方法、社会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为目标,如表1所示。

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

我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我院也是无锡市开放共享的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实训基地。定位上强调“高起点、高目标”,建设上必须“多渠道、特色鲜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我院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先后与南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海鸿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深入合作。根据企业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工艺”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内容由南通科技集团技术人员、专家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完全按照数控机床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来组织安排,课程的授课顺序就是数控机床的生产工艺过程。

(二)以“岗位能力”为本,以“必需、够用”为度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种类多、安装与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技能要求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及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企业调研,参照专家描述,听取同行意见,结合支撑岗位能力的知识点,来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摒弃传统的、过多的理论讲授,以符合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内容设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如表2所示。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模块化教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课程三大教学模块按如下方式进行组织与安排。

模块一:数控机床机械安装调试。此部分教学将以加工中心机械安装方法为主要讲授重点。按照数控机床厂的装配工艺流程,依次分解为导轨的安装调试,轴承座的安装调试,滚珠丝杠安装与检验,床鞍与床身,工作台与床鞍的装配与检验,立柱与铣头装配,立柱与床身精度校正,加工中心精度检验等项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装配工艺及调试方法。

此模块是本课程的一个重、难点。重点在于机械安装调试,对机床的精度起着重要、直接的影响,而且机械安装调试是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之一。难点在于难以真实复原生产企业完整的装配工艺流程,部分项目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比如,项目4由于床鞍、工作台等部件相对比较重,需要专用起吊装置。同时,按照南通科技集团加工中心的实际组装情况,2至3位熟练装配工通常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一台加工中心的装配。在24个课时内完成整台加工中心机械部分安装调试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这个模块中,需选取部分具备操作性和可行性的项目作为考核重点。其他内容主要以传授安装、调试方法为主,并配以仿真教学软件,动态演示装配过程,模拟仿真安装流程,帮助学生理解。

模块二:数控机床电气电路分析与检测。此部分教学主要以数控维修实验台为基础,现场进行数控机床电气分析与检测。该模块划分为3个项目,项目1为主电路分析,项目2为控制电路分析,项目3为电路连接检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识读数控机床电气线路原理图,并进行通电前的检测。

模块三:SIEMENS 840D数控系统调试。利用数控维修实验室数控维修实验台和西门子实验室的实验台进行数控系统调试。分为3个项目,项目1为数控系统硬件连接,项目2为基础功能安装调试,项目3为数控机床功能优化。目的是使学生掌握SIEMENS 840D数控系统硬件连接关系及软、硬件和调试过程。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理实一体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数控机床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上重新分解、整合,教学被安排在实训室中进行。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仿真教学

课程采用Onesoft虚拟数控机床培训系统,使学生能够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机床的安装及拆卸过程,这样既给初学者提供了逼真的模拟操作环境,又可避免因误操作造成数控机床的损坏。该软件同时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数控机床电路的原理及故障维护。

2.校内实训

数控维修实训室现有学院自主研制的SIEMENS 802S数控车床实验台和FANUC 0i Mate C数控铣床实验台等数控设备,主要进行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认识、电气硬件连接、PLC调试、机床和系统参数设置等操作和训练。

西门子数控实训室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公司合作共建的实训室,也是西门子公司在无锡的数控培训基地。实训室配有SINUMERIK 801、SINUMERIK 802S、SINUMERIK 802C、SINUMERIK 802D、SINUM-

ERIK 810D、SINUMERIK 840D系列数控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可进行数控系统各部件的电气连接、数控系统各部分参数设定、PLC初始化、安装、调试等操作与训练。

(二)采用五步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

以模块一中的项目2(轴承座的安装调试)为例说明五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

教师引入案例:某台加工中心Y轴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声音异常,初步判断是Y轴前端轴承座安装存在问题,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和可能对机床造成的损坏。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安装轴承座。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习有关轴承座安装调试的专业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分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研究方案、制定实施计划。这一环节应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并让学生单独完成。

2.示范讲解

在任务实施之前,教师应对每组学生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发现严重错误应及时指导学生修改。同时,教师应在每组实施之前,对轴承座安装过程及调试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危险性较大的环节,应重点提醒学生。如有必要,还应进行示范演示。

3.学生实施

学生分组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任务,教师在巡回检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先让学生自己解决,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4.学生自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学生根据“学生自检表”在小组内部进行完善,修改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完成自我检查。同时,每组应该派出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自评。通过自我梳理,及时发现本组的不足,学习其他组好的思路和做法。这个过程是自我总结和相互学习的过程。

5.教师总结

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进行综合、全面的总结,并对每名学生在本次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分。

通过五步教学法,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南通机床厂,2006年12月由南通市政府实施重组成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南通科技是国内生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的重点骨干企业,设计年产数控机床20亿元的生产能力。该公司与我院已有多年合作,主要为学生提供机械、电气装配,系统调试,精度检测等项目的实习。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流程与要求,同时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部分优秀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赢”。

(四)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表现欲望等特点,该课程同时采用团队学习法。学生完成任务是以小组讨论、协作操作和小组自查形式进行,每个小组5至6人。在协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相互帮助、相互提示和分工合作。学生是学习者也是指导者,角色互换,以最优结果完成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打破传统考核方式,以项目考核为基础,体现过程性考核

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课程共安排6个项目进行分别考核。下页表3为项目考核1评分标准,考核包括基本操作、现场考核、装配图的绘制、方案制定、项目总结和思考与练习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涵盖了项目完成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考核。其中,基本操作涉及轴承座安装调试的每个步骤,并配以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分值。现场考核主要反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文明、设备使用、工量具使用等情况。

五、改革成果及努力方向

(一)改革成果

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五步教学法、校企合作、团队学习法等多种形式。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致,毕业后学生完全能够胜任企业的具体工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努力方向

由于设备数量、课时的限制,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今后应重视设备资金的投入。与此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如何进一步完善、优化考核方式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5-79.

[4]张梦欣.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试行)―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5]刘孟良,魏秀瑛,周金菊.“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