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对学校后勤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校后勤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学校后勤的建议

第1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后勤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后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合理的管理手段创造出强大的后勤保障力量,从而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单位职能工作能顺利开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服务性、复杂性、群众性等[1]。小学后勤管理涉及到水电气维护、基础设施、环境绿化卫生、气与电、水的供应以及学校安保工作等重要内容,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若缺乏有效的后勤管理,则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环境。

1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且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学环境。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小学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处于低下水平,导致问题不断出现,进而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2];其中,小学后勤工作人员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够、服务能力较差、技术能力不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等,而学校后勤人员直接服务的对象为小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又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后勤工作人员的意识与行为可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身体健康。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后勤管理理念过于传统,使学校后勤处成为“老弱病残”人员的休养所,内部消耗大不说,办事效率还不高,后勤管理难度也大。为此,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后勤管理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合理设立规划岗位及岗位负责人数、职责范围,尽可能采取竞聘上岗,细化每个工作环节的内容,并建立职责奖惩制度,以提高后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管理员定期对学校后勤人员进行培训,并鼓励他们多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经验交流,以不断改善管理的模式。同时,学校还应重视后期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经验,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后勤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健康、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2完善财务制度规范,强化小学后勤财务工作的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后勤管理的核心部分,是教学工作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但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常常处于敷衍状态,对学校各项费用的支出没有详细的记录,且资金浪费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如采购价格上报不合理,采购不必要的物件等[3]。另外,学校对后勤财务的管理未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上报的财务报表未进行核实,且在财务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也未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等。有时候后勤财务部甚至未做好财务日常工作内容,如记账、算账及对账等,导致了财务审批流程与规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长期以往就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学校应强化后勤财务的管理,优化后勤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减轻学校的运行负担。如加强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定期对学校的每项支出与收入进行核查,同时,及时将收款资金缴纳入库,在财务支出审批合格后再进行回拨,以明确每项资金的去向与每笔资金的用途等。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的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内容,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等。在采购方面,学校可派专人去执行,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应要求财务人员将支出、收款、去向、时间、日期等明确记录在案,并制成报表,再交由校长或高层领导进行审查。学校还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实行优胜略太制,适当增加他们的紧张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争取每年为财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

3规范学校物资管理,尽可能降低学校综合运行成本

后勤管理问题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点之外,学校内部的物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的资产较多,致使很多物资未发挥它的作用就被淘汰或长期滞留等,且学校内部的设施设备未及时维修,或未定期进行保养与更换,导致了很多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不长,甚至会因为重要设备老化而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4]。另外,一些小学急于发展扩建而新移植一些植物,但未进行及时的保养与维护,植物成活率较低,虽然这些经济损失相对较小,但长期以往,植物死亡范围扩大,直接经济损失也会增大,这不仅不符合节约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还不利于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教学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采取一切可行性措施加强校内物资的管理,优化配置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资源,注重开源节流,尽可能的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例如,学校应重新整合后勤管理部门的制度规范,调整人员配备,制定后勤管理计划流程表,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对于老化程度或损坏程度严重的机器设备应立即上报,并及时更新。重点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养成节约意识,如节约用电、谁、气等,同时鼓励后勤人员积极提出意见或建议,学校再根据较合理的建议或意见进行调整,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鼓励一些班级,积极参加校园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除草、浇水等,养成不浪费水、电,不践踏草坪等良好的意识。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小学生劳动观念与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还能促进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共同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结语学校后勤的管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后勤管理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必须重新审视后勤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作者:高功忠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红旗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永波.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总结[J].亚太教育,2015(08):53.

[2]刘微显.创新后勤管理模式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环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17.

第2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最主要的职责是为学校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然而,一支优秀的后勤管理队伍则能够整合所有资源并发挥其综合效应,为学校的工作目标服务。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做好后勤工作,才可以使学校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等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进而逐步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总之,学校后勤管理水平的髙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教育资源的效益,将直接产生截然不同的管理效益。因此,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保障。

二、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工作态度不积极

随着学校机构设置越来越完善,后勤管理越发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学校里教学工作是中心、是重点,而“看不见”的后勤工作是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的,认为后勤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伺侯人的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后勤是安排老弱病残和退休教师的地方。不可否认,上面的情况的确存在,且存在于不少学校后勤工作中,以至于不少后勤工作人员不自觉地将上述问题“人为”地夸大。如将学校工作自动分出主次,即导致一线教师心理上的优越感,以及后勤工作人员心理上的自叹不如,导致后勤工作人员消极怠慢,听命于人,日常工作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后勤工作人员鲜有成就感,造成普遍存在职业倦怠这种不利于工作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后勤工作人员自然会在心理产生不良情绪,或多或少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责任意识不强

由于上述问题对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存在消极影响,因此,容易引发责任意识不强的连带反应。此外,由于多年来“大锅饭”的影响仍然存在,不少学校依然存在安排内部人、优先考虑退休职工等问题,以至于出现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责任不到人、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三)工作效率不高

后勤工作琐碎而繁杂,常常不被外人知晓,其中的辛酸和不易更是很少为外人所知。同样,处在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在工作中所体现和创造的价值也很难直接显现。所以,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永远都在给别人做嫁衣裳”。加之后勤工作人员总是埋头苦干,不善于“宣传”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其工作业绩、工作成效很少被人注意。时间一久,很容易造成部分人员积极性受挫、激情不高等状况。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毋庸置疑,在当前国家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在国家注重教育公平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背景下,后勤系统改革和服务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改革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后勤服务队伍呢?在认真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后,本文以为,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一)组建一支团结、合作的后勤工作团队

后勤部门是学校组织机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门,但它有别于其他部门,因为它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人多、事杂。因此,这就对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细心、耐心、热心。尤其是其“带头人”,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要选好的“带头人”,就必须有宽阔的视野,要“五湖四海”选拔有能力的管理人才。要注重选拔有实战经验、实干精神、能秉公办事、不偏不倚的管理人才。其次,在“带头人”的选拔上,应坚持“走基层路线”。换句话说,就是要选拔从一线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人才。因为只有来自基层的人,才有真情实感,才最有发言权。当然,作为“带头人”理应拥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和管理才干。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理念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贯穿始终的就是人,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人的因素。换言之,在学校后勤管理中,管理者要善于把握“人”。最好能在整个团队中营造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后勤文化,使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迸发出来。只有这样,后勤员工才会积极投身学校的后勤事业之中,才能真正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三)完善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设施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后勤服务设施必不可少。人人满意的后勤服务质量和后勤服务水平是每个学校后勤工作最终的目标所在。因此,在后勤设施建设或选用中,有必要大下功夫、下大功夫。如尽可能选用环保设备或器械,配套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等。换句话说,只有围绕“以人文本”作文章,作好“以人为本”这篇大文章,为所有在校师生、教职工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后勤服务设施,这样的后勤服务才会令政府放心、家长安心、学生满意。

四、总结

第3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一、“严”

随着各类后勤工作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的对象及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学校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财务电算化、大量信息教育设备的进入等,这些都迫切要求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要严格后勤用人机制的管理。要选择有业务专长的人员从事后勤工作,不适宜或不适应后勤工作的人员不可用。对从事后勤管理工作的人员要严格业务培训,在繁忙的工作中鼓励后勤管理人员参加各类技术培训、进行等级及职称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掌握新技术,以人为本,提高后勤员工的工作技能,一专多能,更好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后勤管理是学校保证一线教学后勤支持系统的综合管理,其对象包括物资、后勤设备、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自身,其特点是种类多、摊子大、范围广,所以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严格完善的制度,科学管理将无从谈起。因此,严格用人机制管理的同时还要严格工作制度的管理,严格完善工作制度是学校后勤保障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基本保证。根据这一特点,要制定较为完整的后勤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明确各自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后勤管理过程中,并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勤督促,勤检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增加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和改变后勤人员的服务观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后勤服务体系。

二、“实”

后勤管理工作要在“实”上下功夫,把工作做踏实,不可浮皮潦草。要牢固树立后勤人员的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社会观念,注重将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己任,积极主动服务于教学,及时为学校教育教学排忧解难,确保教学设备及各项设施的良好运行。可将后勤维修服务分为日常维修与预防性保养检修,后勤专门维修人员全天值班,及时解决来自学校及各科室的需要,即便是休息日,都要做到迅速及时,对提出的问题件件落实,暂时无法解决的也要有回音,极大地方便学校教学工作。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应建立计划维修保养档案,以利于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定期上门进行预防性保养检修,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也让使用者更方便、更放心。

后勤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各年级组、专用教室了解一线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及问题,听取教师意见及建议,在情况允许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坚持下收下送,尽可能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从等工作上门到主动上门找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举手投足均为教师着想,从根本上改变后勤工作态度,让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细”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后勤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级给多少钱就花多少,本质上应该是一项产业,同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营性经济工作,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应该是有置业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三大块组成的经营性大后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用器材等各方面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学校后勤管理也应该通过企业式的经营,市场化运作,变过去的消费后勤为消费控制、消费管理,使学校将上级投入的有效资金达到价值提升和财产升值、保值作用。要结合学校目前的现状及后勤工作的特点,在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向计划、规范、成本核算、控制费用支出等要效益,做好费用管理的目标发展,维修工作的计划保养、物资仓库的计划采购等都包括其中。

第4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学校后勤工作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全国各地都在制订“十一五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北京也刚刚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落实这一标准,是《2000-2010年首都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标准的编制,体现了“以人为本,均衡发展,适度超前,环境文明”等原则。在实施中,注重“整体优化,资源统筹,因地制宜,使用便利”。按照这一标准,西城区还将做以下工作:为各中小学装备教学仪器类的各种设备,保证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理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室的现代化教育水平,配齐专业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使科学课教学扩大教育信息量,增加课堂容量,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实中学理科实验准备室设备。充实各类文科教学教具及软件,保证教学的需要;建设中小学探究式学习的科学实验基地,为课程改革提供实验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达到市教委要求的计算机配备标准;充实学校图书馆建设。

投入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加强生活服务管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突出抓好财务管理,发挥教育经费效益,实行部门预算制。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强化各项资金管理。

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素质,推进后勤科研工作。召开总务工作的表彰会,制订“后勤工作日”制度,规范后勤队伍培训工作;举办校长、后勤主任等领导干部学习班,结合各项工作,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进行后勤科研,通过总结新鲜经验,撰写有价值的论文,指导我们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的后勤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做好后勤工作,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校园内的具体体现。作为后勤工作者,同时应是教育工作者。

在理论上,学校将逐步建设开放性的后勤体系。体现关心人、尊重人、服务育人。例如,微机教室、语音室、理化生自然的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都可以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在决策上,注意向学生公布方案,征集学生意见;在管理中,学生可以参与:如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班级水电管理、学生住宿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生食堂管理。学生可以承担一部分管理职能;在管理手段上,采用奖励、评比等方式,激励学生自觉遵守规定。

在实践上,后勤育人也是可行的。组织学生认养校园一棵树。要求认养树木的学生能说出树的学名、品种、树龄、生长特性、树高、树围、用途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就受到了教育:爱护校园、环境保护、关爱生命、无私奉献。

由此可见,我们说的后勤育人,是实实在在的。育人的目标就是:养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做人;关心集体,热爱校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三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应该充分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后勤工作改革要体现在数字化、社会化、规范化三个层面上。

建立数字化后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财务管理,已经在全区实行了财务电算化;财产管理中运用“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管理。遵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运用微机实施管理,通过软件的统计、分类、分析更好地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

后勤社会化,学校后勤服务领域涉及内容广泛,有些内容专业性很强。全部由学校实施后勤管理,造成了后勤管理队伍的过于庞大。引进社会化的服务,保证后勤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后勤社会化基本上是三种模式:一是后勤实体依托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打通学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形成“社会参与学校后勤,学校面向社会、选择后勤”的模式;三是在政府的统筹安排和主导下,以区域为单位,由辖区内若干学校共同组建区域性集团公司,联办后勤。北京大部分试点学校推行第二种模式。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各单位已开始实施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工作,社会化服务项目有:学校保洁、保安、绿化、场馆维修和营养餐。

加强后勤规范化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为推进学校后勤工作规范化,建立后勤工作制度,编印了《学校后勤制度选编》,发放到各校,指导学校贯彻执行。同时,进行了执行制度的情况调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后勤人员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后勤工作日”制度;确立后勤激励机制,抓好两年一次的先进表彰活动;推动后勤改革的科研活动。我们为了指导学校的后勤工作科研,在网上了“后勤工作科研课题”,请各校认真研究。

二、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近年来,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充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创设教育环境,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率,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注重教学装备的使用效益,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的。我建议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尝试。

1.全面规划学校布局,提高整体资源的使用效益

作好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应用教育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对原有学校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布局,整合后的学校将普遍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使各类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西城区有些学校原来的占地面积较小,学生人数由于近年来计划生育、拆迁房屋而减少。我们又必须按照教学标准补充、配备各类教学装备,造成教育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因此,我们看到,整合学校、实行规模办学是充分发挥教学装备作用的首要途径,是成效最为显著的途径。

在资源配置上,实行资源共享也是提高使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有的地区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在一所小学投资建立了生物标本室,向其他各小学展示,并为区内外的学校提供了实验标本;在一所中学建立了图书资料中心,向周边的十几所学校提供资料,节约资金,提高资料利用率;投资一所中学的软件资料,为周边学校提供服务;支持社区教育集团,建立能集中使用的环境教育基地,为社区内的学校服务。尤其是,要加大力度、集中投资,建立和加强那些服务、指导全区各类教学的“教育中心”,如“教育研究中心”、“劳动技术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等,使其装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充分重视教育装备的使用问题

各级教委每年都开专题会议,向学校校长、主管校长及总务主任宣讲普及实验教学、提高装备利用率的重要意义,指导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如,明确提出学校要从几个环节抓好使用率:一是要求学校在购置设备时,从实际出发,既要体现其科技先进性,也要坚持实事求是,防止盲目攀高、不切实际;二是要求学校在计划购置教学设备时,既要重视硬件设备又要充实软件资料,以免设备闲置;三是要求学校的领导对本校设备使用率、生均设备占有率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经常检查,定期分析使用情况。

3.规范管理,运用设备为教育服务

为了推进教学装备的应用,我建议对学校的设备管理提出一些具体的工作规范。例如,教委的装备部门与教研部门要共同抓好“开课率”,通过《中学物理学科实验情况汇总表》、《小学自然观察实验操作统计表》、《小学自然学科实验情况汇总表》等,掌握学校实验完成情况,督促学校开齐实验课。

坚持每年对全区中小学的实验情况逐一输机、存档,发现实验完成情况不好的学校及时了解情况,属于固定资产问题部分,教委要及时帮助解决。属于其他方面的问题,督促学校完成实验。如,根据自然课教材适当调整仪器的配备重点;开办实验操作讲座;发挥继续教育学习班的作用,培训一些实验操作技巧,保证实验开出率。又如,图书资料的使用要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的学校,经常向学生推荐和介绍内容健康、知识性、专业性强的好书,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借阅有关参考读物,通过读书节中的书评、书展、读者报告会,交流读书体会,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爱书、读书、知书、用书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宏观管理上,教委要制定《中小学图书管理规定》,使学校图书资料工作有章可循。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各类账目:总扩账、登录账、注销账等;制定各类制度:图书借阅制度、赔偿制度、岗位工作细则(编目工作细则、资料室工作细则等)。科学的管理,才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证他们的教学需要。在管理上还注重图书管理的评估工作,我们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评估标准》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对学校读者的问卷调查中,试点学校反映出图书馆工作的质量较好,水平较高。

总之,通过各中小学校图书馆老师们努力工作,定期向读者提供系列书目、系列资料、系列信息,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培训,使学生们学会了读书方法,提高了图书的使用效率,使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4.培训教师及设备管理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设备的实际应用

我们认真抓好各类设备的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学校的设备能管好用好,充分发挥效益。以提高设备使用率为中心,对管理中的账物相符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组织了“教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经验交流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请组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示范,年轻教师学习,通过活动使一批年轻老师掌握仪器的使用,从而推动全区教学仪器的使用。

举办实验教师继续教育进修班,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管理和业务能力,掌握科研的方法,激发科研兴趣。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们了解和掌握新设备的性能、使用、维护、维修及注意事项,从而使实验室设备能够及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为推动新型实验教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请专业人员对产品特点、使用方法、维护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同时介绍了设备的扩展升级及发展趋势,并制定加强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使用经验交流会,请教师介绍如何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实验室来实现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

根据学校的需要,组织专题培训班,如,召开仪器发放现场会,请厂家现场讲明仪器的使用保养知识,当场辅导使用等,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

5.加强教育科研,指导学校充分利用装备提高教学水平

把管理设备的各方面的专职教师或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教育科研。教育学会设置“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图书信息资料管理专业委员会”,并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研究工作、制定规范、参观考察、评选论文、分类指导、组织培训。

把图书管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研讨和交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图书使用率。

开展自制教具工作,既是教育装备科研的重要方面,又是装备部门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可以有效地鼓励实验教师积极设计、制作教学仪器,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6.重视提高设备完好率,是提高使用率的基础性工作

在仪器完好率方面,我们开办维修仪器的讲座,如显微镜、秒钟、低压电源的维护知识等,使广大实验教师掌握了仪器维修保养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动手能力,保证完好率的提高;平时严格管理,推出较好的经验,向全区各校宣传。

开办仪器维修讲座和实验技巧讲座。有效地培养实验教师的维修和保养教学仪器的能力,使广大实验教师掌握常用教学仪器的维修、保养和改造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仪器的完好率,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及时为学校补充教学仪器,提高现有仪器的质量,改善仪器的构成。及时为学校补充部分更先进的教学仪器。

加强日常工作中的严格管理。如,有的学校将显微镜和实验桌统一编号,学生对号入座,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各校每学期都对显微镜之类的重点仪器进行一次检修保养。

十分重视图书完好率的工作,通过对中小学校的调查,了解学校现有藏书质量情况,目前,学校中多有无保存价值、长期无人借阅或严重破损的图书。针对这种情况,为每校配备必备图书,逐年补充新书,使得学校图书馆藏书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在提高完好率的工作上,我们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建立了为学校服务的集中修理教学设备的机构,又鼓励指导学校自己动手,修旧利废。

总之,我们在抓好各类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的同时,认真推进使用这一环节上的工作,我们认为,这是装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考查我们装备工作水平的尺度,只有充分重视、认真实践,才能使教育装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发挥其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发挥教育经费效益,是增强教育后勤效能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前提下,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学校普遍抓住了几个关键的环节,强化预算意识,强调“一支笔”审批,重视财务支出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督;遵守财务的法规、制度,严格国有资产的管理。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使教育经费发挥较高效益。增收节支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装备中心对我区中小学增收节支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是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机制改革的逐步实现以及政府采购工作的逐步强化;另一方面是各级领导充分重视增收节支工作,注重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使“艰苦奋斗、勤俭建校”蔚然成风,修旧利废、自制设备、修缮房屋、节约支出等工作不断推进。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求中小学在大资金投入方面开展效益论证;要把增收节支精神纳入素质教育,积极宣传,广泛开展。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应形成工作流程,包括:西城区每年召开增收节支工作会,对中小学节支工作进行总结、表彰;每年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印制经验集;每年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当前,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西城区开展了“征集校园内节约建议”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全区很多学校调动了全校师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了各种宣传,收集了大量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学校广播、电视、板报进行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如,“节约措施”:提倡一水多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议老师节约用粉笔,尽量把一根使完,再使用新的,不要浪费;可回收废品一定送去回收,处理再生利用,不可回收的废物也要妥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严格控制纸质文件的印刷数量,坚持网上无纸办公,减少纸张的使用;绿化方面坚持自养、培植;冬季室内通风换气后及时关窗,保持室温,节约燃料;充分利用、努力开发现有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提高使用率和使用实效;为节约资源,尽量不使用各类一次性物品。电器不用时尽量切断电源,节约能源。洗手用肥皂时,先把水龙头关上。打水时,喝多少打多少。暑天空调的使用,室温不低于26度;冬季取暖时,室温不高于20度,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办公用品在保证教育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有计划购买,实现库存无积压。又如,“计算机节能”:长时间不使用的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屏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使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这种低能耗模式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一半以下。关机以后,要将插头拔出,否则电脑会有约4.8瓦的能耗;选择合适的电脑配置和外界设备。显示器的选择要适当,因为显示器越大,消耗的能源越多。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能耗低得多;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能源比激光打印机少90%;打印机与复印机联网,可以减少空闲时间,效率更高。“节约建议”:关于学生营养餐,无论是外送的还是本校食堂的,浪费现象普遍,有的教师提出能否改为“自助式”,学生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建议建立循环使用教材库,实现教材的循环使用,这样既为家长省了一笔可观的开支,还节约了纸张。关于学校文件打印,在非正式文件里,可适当缩小页边距和行间距,缩小字号,以看清为宜,反正两面使用,这样可节省一半的打印纸。尽量用薄些的打印纸。打印时,能不加粗、不用黑体的就尽量不用,也能节省油墨或铅粉;建议加强通讯管理,降低通讯支出。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电话、移动电话和邮件等通讯方式;提倡言简意赅,缩短通话时间,可发文字短信的尽量不通话,尽可能减少使用长途电话。

四、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提高后勤工作水平的核心,也是保证后勤效能发挥的基础

当前,后勤职工亟待开展学习与交流,以加强现代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管理理念,获取大量科技信息,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为此,北京市西城区创设了“总务工作活动日”。活动日的内容丰富,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宣传各项法规,推介教学新产品,参观先进地区的学校。特别是,鉴于中小学有相当数量的总务主任及财产管理员的职称是隶属于教师系列,西城区已经将“总务工作活动日”纳入继续教育课程,参加学习的同志每年可获得4学分。

西城区开展了学校总务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对学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表彰活动充分肯定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成绩,广泛激发了后勤队伍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后勤工作的发展。

为了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提高财产管理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对中小学财产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历时3个月,经考试结业后取得证书,此举为今后总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注重后勤制度建设,有效地推行规范化管理。应广大学校后勤工作者的迫切要求,西城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出版了《学校后勤管理制度选编》。此举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后勤工作中的政策观念与法律意识;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有利于各项后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现在各学校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管理要求、人员情况、工作管理范围等制定了总务工作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并收集成册。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西城区在装备工作中十分重视教育技术的科研,努力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和新产品。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为规范教学设备工作,编印了《中小学教育技术参数手册》。这本手册具有前瞻性和规范性,是学校领导、后勤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教育技术装备人员的参考书。

第5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中学;后勤总务工作;深化改革

总务后勤工作直接与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其工作主要涉及学校的教学环境、设施、教学用品、福利待遇等。因此,学校后勤总务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有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对中学后勤总务工作进行深化改革,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与效率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1.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改革实践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只有进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的深化改革,才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市场化运作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市场化组织或社会机构承担一部分学校的后勤管理职能,也就是学校花钱买服务,使中学的教育教学的需求尽量得到满足;二是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通过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来给学校创造收益,帮助学校积累更多的资金来改善学校的教育设施。总体来说,后勤总务工作的市场化运作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手段是通过竞争采取合理的运营方式。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点内容:第一,交由物业公司或其他市场组织承包学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保洁、绿化、排污、维修等;第二,利用协议的方法,把校园的防盗工作、治安工作交由学校当地的治保大队负责;第三,把学校的图书馆通过适度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开放,不仅能够帮助学校积累资金更新图书资料,还能向社会传播文明;第四,在保障校内工作完成的条件下,把学校车辆向社会出租,主要方式是按需、按时出租,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第五,把学校的体育场、运动馆、计算机室等向社会开放,在节假日或休息时间充分发挥学校教师资源的优势,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第六,把学校的宿舍管理及食堂运营等承包给校内职工或社会组织管理,同时,学校食堂可以在满足学生用餐的前提下,向社会扩大服务面与经营范围,这样不仅可以创造额外收益,还能提高食堂的服务质量。

2.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深化改革的建议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深化改革不能盲目实施,必须稳步推进,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达到深化改革的目的与预期效果。基于对中学后勤总务工作深化改革实践的认真分析与经验,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深化改革的建议。

2.1、选择恰当的社会化改革项目

就具体的某个中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后勤总务工作都能够走社会化的路线,主要原因是中学与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别。高校具有很大的办学规模与很多的学生,并且几乎所有的高校学生都是住校,因此,其后勤服务有着非常广泛的范围,有很多的项目,并且每个项目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力资源。与高校相比,中学的办学规模很小,并且住校生很少,甚至是没有。

2.2、在后勤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

在中学的后勤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广泛考察社会上能够利用的资源,为学校的后勤服务引入知名度较高、社会信誉较好的服务单位。良好的服务质量需要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保障,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竞争机制来促进。比如,各个学校在对食堂进行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采用的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选择了两家校外餐饮单位,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具备较高竞争力度的效果,而有些学校只选取了一家餐饮单位,更是没有竞争的激励,导致饭菜价格与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经过改革实践证明,要想提高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2.3、规划深化改革的操作流程

要想实现中学后勤总务工作深化改革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就必须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要把后勤深化改革的舆论宣传做好,让大家对后勤总务工作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方法、内容、意义有深入的了解,统一大家的认识与思想;第二,对服务单位的选择流程要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努力提高选择过程与机制的透明度;第三,为了保证相关人员转岗的顺利进行,要把所有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做好;第四,利用“扶一把,送一程”的方式与方法来促进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在学校政策上给予支持与保障。

2.4、加强深化改革的后续管理工作

把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包出去,只是后勤总务工作社会化改革的第一步,而不是一包了之,即可结束对其的管理。因此,学校要对后勤社会化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来协调、考核实施社会化的项目,促进社会化项目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小结

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深化改革主要是向社会化与市场化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牵扯到学校内部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来推进。改革能促进学校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校把良好的教育形象树立起来,因此,中学后勤总务工作的深入改革必须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田辉.浅谈如何做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13,(10):123-125.

[2]贺寿康.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几点感受[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3):20-20.

第6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 后勤采购; 规范化。

高校物资采购涉及方面广,从学校基础设施和贵重仪器,到日常教学生活用品,可谓是林林总总。同时高校后勤物资采购涉及金额巨大,每年下来少至千万多至上亿。采购涉及巨大的经济账目,处理起来当细心谨慎,做到账目清晰、分录明确。同时面对有限的教育使用经费,我们要提高效率,把钱用到刀刃上,对后勤采购物资的必要性进行审核,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 规范高校后勤采购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节省开支,减少浪费,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由于国家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民众对教育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发挥教育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规范高校后勤管理的物资采购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购买物资价格过高带来的教育经费浪费,也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物资购买带来的经费滥用。

2. 有利于提高采购质量,提高后勤采购物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规范高等学校的后勤物资和服务的购买可以让采购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购买程序和市场行情,使之做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实现采购项目的优质、优价,并获得优良的售后服务。这样,购买的物资在适合学校师生需求的基础上就更加安全,更加持久耐用,更加有售后保障,从而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建设。规范高等学校后勤采购,对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 规范高校后勤采购有利于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高校腐败。

高等学校后勤采购仍存在问题巨大,例如暗箱操作问题,高校后勤集团腐败问题,这些问题在新世纪屡屡出现,教训深刻。规范学校后勤物资采购,有利于把物资采购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审批、采购、支付、监督分属不同组织,部门相互制衡加强,暗箱操作可能减小,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保护了干部。规范高校后勤物资的采购,可以说是遏制高校采购腐败行为的重要策略。

二。 当前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之后,后勤集团除了服务于学校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创收工作,与以前的单纯事业单位性质有所不同。高校后勤物资采购一改过去“一言堂”的结构,相对传统的高校后勤物资采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时间还较短,因而一些老的问题没有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同时出现。

1. 后勤腐败问题依旧潜存,新的腐败形式出现。

在以往,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的权利主要集中在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后勤物资的采购给哪个商家很大程度上是由领导决定,很多商家直接给领导“好处”,让领导能够把供货权交给自己,同时给予主管采购和直接采购的人员给予“回扣”,让这部分人从中捞取私利。高校管理社会化之后,后勤部门以集团形式出现,对大型物资的购买实行公开招标,透明化程度增加,一些商家不能够像以往一样获得供货权,新的腐败形式出现了,一些供货商在标书上做文章,贿赂主管招标领导,窃取商业机密,从而实现中标。另外贿赂的方式有所变化,很多是通过提供享受性消费,如邀请考察、请客吃饭、赠送实物和虚拟电子货币等方式来达到非法的目的。

2. 管理层级增多,后勤采购的程序增加,效率下降。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之后,后勤部门的独立性增强,但是它与学校的联系却不可分割,因为它提供和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直接与学校的环境和生活服务相关,同时它还属于学校相关部门主管。与原来相比,学校后勤物资采购的主管环节增多,原来只需要统计需要物资的数量,然后由主管领导拍板交由采购部门购买,现在则需要各部门统计物资需要数量,经由学校的审批,然后后勤集团相关领导过目,再交给采购领导小组论证,采购部门进行市场调查,最后还要经历招投标领导小组的活动,最终才能确定中标供应商。这中间的缓解增多带来了学校物资采购的不及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物资的效用,最终影响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3. 后勤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学校后勤集团中,从事后勤采购的人员多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这些人多为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性不强,和后勤采购工作专业不对口的人员,高等学校后勤采购需要市场营销、产品质量把关和工程招标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商业谈判、人际交往上的相关经验,然而这些必要的素质在目前后勤采购人员的身上体现不出来。随着学校教育经费的逐步增加,学校的采购工作日益复杂,后勤采购人员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以及业务能力严重制约这后勤采购的顺利进行,也较大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4. 商家弄虚作假问题依然严重。

商家弄虚作假问题是后勤管理社会化之前已经存在的问题,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这个问题依然严峻。不少商家通过在投标过程中做手脚,违反规定,暗中勾结,进行“串标”、“骗标”、“围标”等不正当行为,弄虚作假,使自己顺利获得后勤物资的供货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商家变相降低所购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商家要获得一定的利润从而来满足其人员工资、市场周转、物资损耗、物流成本等等的需要,一些利润势必不可少的,如果报价过低,只能从产品上做文章,这样商家的弄虚作假随之出现。商家弄虚作假会影响学校后勤物资的使用年限,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甚至会影响学校师生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5. 后勤物资采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带来腐败,高校后勤社会化之后,后勤采购的环节增多,受监督部门的管理放松,新的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这就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的高校后勤采购部门在接到采购物资清单和采购命令之后,从财政部门获得采购部门,然后就进行采购,采购之后物资分发到相关的所需部门,这样后勤采购的一次任务完成,以后这个采购就与采购部门联系不大,这样就给采购部门有可钻的“空子”。后勤采购的好坏只是后勤管理部门一个人说了算,后勤采购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既充当了运动员又充当了裁判员,即使实施者又是管理者和监督者,这样购买产品的质量和财务流向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同样会带来后勤物资采购的腐败和教育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最终会影响后勤集团对学校的服务和后勤物资采购对学校状况的改善。

6. 校际之间后勤采购的联系有待加强。

学校对一部分物资的购买量比较少,单独购买的话,商家可以给予的优惠比较少。当前学校依旧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实体,学校之间的联系偏少,更不用说两所甚至多所学校之间对同一后勤物资的联合购买。实现联合购买,有效节约后勤采购资金,提高学校教育经费的办学效益,学校后勤集团之间的联系的联系亟须加强。转贴于

三。 规范高校后勤采购的策略。

规范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其本质在于原有的相对稳固的采购行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它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走向成熟、从不受欢迎到师生普遍认可。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已然成为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关注的焦点。搞好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工作的关键在于制度规范和监督并重,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制度为主,监督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 颁布违规性后勤采购处罚条例,明确处罚标准。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针对后勤采购中的违规操作,学校主管部门和后勤集团主管领导要始终警钟长鸣,对每一次的违规操作进行及时和明确的处理,减少违规操作的发生率,在自己的部门中始终做到一视同仁,使处罚条例能够落到实处,最终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实现后勤采购完全清洁,维护好学校这块“净土”。

2. 后勤物资的审批、拨款、采购等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

由于后勤采购的环节增多,为了及时地让相关部门使用到所需物资,对后勤物资的审批、拨款和采购等要加强效率,明确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速度。对一次能够办理的物资采购,可以进行集中办理,对后勤部门能够直接决定的物资给予决定权利,对比较重大的后勤物资购买可以实现联合办公,同时后勤采购的执行部门要提早了解市场行情,做好市场调查,缩短后勤物资从购入到分发的时限。

3. 提高后勤采购部门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金额较大,工作琐碎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服务意识良好”的采购队伍。对采购部门已有人员进行廉洁自律和职业道德的思想教育,使之了解和掌握采购政策、采购制度、采购程序和工作纪律,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同时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对后勤采购部门新人员的招聘,要严格按照招聘规则和程序,杜绝违规进人,同时重视招聘人员的素质,聘任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能以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为准则,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情况,具有在采购和市场调查方面专业能力的同志从事后勤物资采购工作。

4. 实施对供应商的考察,建立供应商诚信制度。

虽然如今的市场是买方市场,高校后勤在物资采购上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以及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供应商的资质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对供应商进行慎重选择。后勤服务实体的采购经理和采购员共同实地考察,确定大宗采购商品的供应商并保持稳定,在最初的选择上可以以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有真正实力的供应商。同时供应商的选择上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原则上应该是直接厂商、总商或者区域主渠道商家。另外还要编制供应商名单,做好各供应商的信用记录,定期应进行现有供应商的信用评估,确定是否延续或终止合作关系。

5. 建立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

建立采购、使用、财务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

物资采购部执行采购的职能,同时接受使用部门的监督,听取使用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使用部门执行计划和验收的职能,提出采购的品种和数量,及时与物资采购部门沟通情况。财务部门履行审核付款的职能,从而形成采购、使用、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具体采购与使用相分离,具体采购与验收相分离,具体采购与给付货款相分离。同时后勤物资采购部门还要自觉接受学校纪检部门和广大师生的监督,利用网络和宣传栏等自觉公开后勤采购财务,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6. 实现后勤采购的校际联盟模式。

校际联盟是指各个不同的学校后勤集团之间能够形成联盟,对同一后勤物资实行集中购买,从而达到降低购买价格,实现教育资金的更高效利用。一所学校可以与几所学校建立稳定的联盟关系,也可以与在购买后勤物资时和某些学校临时合作,实现对某些日常必需物资的长期联盟购买和某些特定物品的联盟购买,这是联盟学校双赢的事情,制定合理的运作规程,很多学校会愿意参与进来的。

【参考文献】。

[1]彭学慧,谭杜守,周汉辉。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高校后勤研究,2010( 3)。

[2]朱贵强。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规范性探讨[J]。 高校后勤研究,2011( 3)。

[3]杨士春。 规范高校后勤物资采购行为的思考[J]。 高校后勤研究,2011( 1)。

第7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后勤社会化的全面推进,高校必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策略确保学校资产顺利实现保值增值,健康流转和效益提高。本文从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加强对后勤资产的管理,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并对社会和高校从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校后勤工作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改变过去由国家和学校把后勤全包下来,实行不计成本的无偿服务、封闭性的自我服务体系,加强后勤管理的自主性和市场化运行,逐步由主要靠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向主要靠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转换;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所提出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要求,使后勤及早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经营服务实体。运用各种优惠的培育和扶持政策,增强学校后勤管理活动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并实现社会化的目标。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出一条既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保证国有资产顺利实现保值增值,又能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序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与后勤社会化相匹配的资产管理体制。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产权模糊,职责不清。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来讲,合理、科学、清晰的产权机制,能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潜在的智慧,使企业能准确、及时对市场信息做出反映,并能有效抓住市场机会。高校后勤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但以住的改革多以经济承包形式为主,负盈不负亏,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关系不清晰,后勤实体与学校双方的职责、任务、分工理论上能分清,实际上难以分清,更难以操作。学校与后勤之间没有明确的产权边界界定,学校后勤在不具备产权资格的条件下履行并承担产权主体的义务,从而导致学校后勤部门利益实体不明,学校后勤缺乏独立经营的资格和条件。后勤社会化是管理机制的彻底改革,后勤实体脱离学校母体的过程中,划归给实体的资产产权不清,资产的权属关系不明,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导致经营实体的核算失实,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其经营成本,有关资产收益的财务指标也无从考核,学校对国有资产的控制会变得更加弱化,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与保值,极有可能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效益低。后勤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或不交使用费,固定资产的损耗得不到补偿,由于财务监督和管理明显滞后,决策失误和运营水平低下等原因,高校后勤实体普遍存在经济效益偏低现象,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在后勤集团的经营管理中,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式,财务人员素质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大都未提折旧,仍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操作。一些已具备提折旧的单位也不提或少提折旧,使维修和补偿措施不到位,利润虚增,资产耗损得不到补偿,结果导致资产消耗的补偿严重不足,往往只有投入,产出很少,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通过市场信息和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和配置,目前的后勤集团在很大程度具有相当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后勤集团现有资源能否由后勤集团自由配置;学校如何对资源核算;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的方法;后勤集团固定资产增值部分归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后勤集团对资源的优化与配置,而作为企业的后勤集团面对这些问题,同时在经营管理服务中,又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这就使后勤集团在资源管理上缺少明确方向。

(三)思想观念滞后,后勤企业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经济相冲突。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营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企业还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企业真正看成一家自主经营公司,习惯于将后勤企业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企业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企业的经营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企业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片面的理解和认识,仍然眷恋无优无虑吃大锅饭的日子,独立走路的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以学校稳定和后勤职工稳定为借口,向学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前进的步伐。

(四)学校后勤负担沉重,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学校后勤实体从行政部门分离出来后,原有职工安置任务一般由学校后勤实体承担,不仅要承担政策性很强的工资,还要承担政策性费用,如房贴、公积金、职工失业保险、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等项开支,造成后勤职工劳动力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原有职工属于安置就业,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多年形成的“旱涝保收”的大锅饭等陈旧观念的影响,使后勤职工不能适用市场竞争的需要,从而出现职工分流难度较大,加大了学校后勤在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支出。同时学校后勤急需的高层次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由于收入在学校整体水平上偏低不能引进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社会化进程。[1]

(五)后勤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勤实体是校内模拟企业化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学校与实体是甲、乙双方合同关系,实施合同管理,从“学校办社会”走向“学校办校内企业”其实相当于政府用承包制管理传统的国有企业,后勤实体在走国有企业承包制的老路,承包制不是一种规范的经济体制,仍然是校企不分,学校方既是运动员,又是制裁员,还是规范的制定者和修改者,权责不对称,易使后勤服务实体消极营运,实施短期行为,负盈不负亏,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

二、加强后勤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为两权分离打好基础

由于高校后勤原来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国家是高校后勤投资的唯一主体,后勤拥有的资产,不论通过何种途径和经费来源(购置、赠送、自筹、调拨)均是国有资产。后勤资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房屋(包括公共环境)设施;②行政办公设备;③家具设备;④汽车设备;⑤锅炉、供气、供电、供水、冷藏及节能设备;⑥通讯、邮件收发设施、设备;⑦炊事设备;⑧电梯设备;⑨其他设施、设备(包括课桌椅、讲台、踏步板、垃圾房设施、疏通地下水道设备等);⑩库存材料;11流动资金。上述资产长期以来在后勤部门管理使用,大多没有进行单独清理核算(虽然也有部分高校后勤进行单独核算,但不是完全的成本核算,也未整体办理企业法人执照)。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必须摸清后勤部门划入后勤集团前的家底。为此,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后勤集团要联合组成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具体领导、部署和组织对划入后勤集团的单位所占用及管理的资产分类进行清查。

(一)明确清查范围。由于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均不相同,不同模式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其管理及核算方式亦不相同,清产核资工作以后勤集团所属各中心为单位,组织专人或小组清产核资。以实物为准,见物登记,按照实物标牌填写清查表中有关内容,进行账、卡、物核对,将设备的来源、购置经费渠道及设备的具体用途分别填入有关栏目,价值暂按账面价值处理;对有帐无物的设备要查清原因,对清查情况作书面说明,并对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二)严格控制资产报废。防止一些部门为减少资产占用量突击报废固定资产和库存流动资产,对于某些设备确已年久失修丧失效能的,按学校的规定程序作报废处理。具体报废原则是:①超过耐用期,且在正常情况下确已丧失效能的;②因使用、保管不当及管理不善等人为损坏,确已丧失效能的;③虽使用功能尚可,但同类社会产品已淘汰,极少使用,且耗电、水、气、人力较大,效益极低的。

(三)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划入后勤经营和管理的资产,分清各类资产的用途,清理资产账面价值。高校所占用的土地、房屋大多是国家无偿划拨和投资建设的,其帐面价值远低于实际应有的价值。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不计折旧的,所以高校后勤部门所占用的资金帐面原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实际价值,对此,应参照资产评估体系的有关方法,对后勤集团使用的固定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资产评估核算。

1.不动产价值核算。后勤集团占用的土地为校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勤改革和社会化进程中,土地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其中用于出租的土地及作为门面经营的房屋占地,其使用价值会大大提高,因而必须进行估价核算。,应通过土地评估事务所根据一般地价核算水平核算其土地价值。

房屋价值核算则可按房屋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减去应扣的损耗。

2.可动产价值核算。在后勤仪器设备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数量少,但其价值高,占全校仪器设备总值的一半,因此在对可动产进行价值评估时,可运用ABC分类法,将可动产分为三类,其中A类为5万元以上及价值严重低估的设备,B类5000-50000元设备,C类为5000元以下设备、家具及耐用低值品;(1)A类设备的评估运用重置成本法逐个评估:A类设备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功能性损耗,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总使用年限,功能性损耗——设备同现有新设备的比较功能降低值。(2)B类设备的评估按分类折旧核算:按设备的性质分为机电设备和电子设备两类,机电设备总使用年限为15年,电子设备为8年,计算机为5年;对尚能正常使用的、其成新率不小于15%的仪器设备,经过大修或升级后,其使用年限可增加2-3年。(3)C类设备及家具评估:按一定年折旧标准进行折算。(4)对于原材料等物品,在实物清点移交的基础上,按重置成本法结算净值,作为流动资金供后勤使用或作为学校投入。三、明晰资产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

在高校后勤转制过程中,转制双方可以按实物登记或资产评估的方式界定产权关系及确定资产价值。后勤转制以后,按照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规范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学校可以出资者的身份,把国有资产注入后勤企业,成为企业资本;或以有偿租赁、无偿借用的方式为后勤企业使用,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继续和有效发挥学校后勤存量资产的效益。如何界定后勤服务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资产关系,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难点。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界定相对模糊,还有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明确界定后勤服务企业与学校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以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阶段,对这种资产关系一般意义上可理解为“学校对划归后勤服务公司的资产拥有所有权,公司对划归的资产拥有使用权”。这种初步意义的资产关系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建立:

1.划转经营。学校作为投资参股一方,将有关资产注入后勤企业,转变为经营性资产,而非资产在事业单位之间或内部的划拨,这是一种股权投资。因此,学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资产关系不同于过去学校与行政性后勤之间的资产关系。表现在:一是权利的性质发生变化,资产已经划归公司即从学校的事业性资产转变为企业法人财产,为企业所有,学校对资产的所有权的性质转变为股权;二是权利的内容和实现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学校对行政后勤的资产拥有直接的管理和支配权,变为投资者的监督和收益权。

2.租赁经营。学校将一部分资产(主要是不动产)不投入到后勤企业,后勤集团为经营的需要租赁使用学校的资产,学校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使用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产管理关系为甲乙方租赁契约关系。具体表现为:后勤集团社会化后,学校应继续投资建设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如大型基建、设备;学校对国有固定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后以契约方式租赁给后勤集团使用(房屋、大型设备等),后勤集团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向学校收取服务费,学校以折旧标准向后勤企业收取资产使用费;学校对后勤企业固定资产租赁实行优惠,部分非营利服务性资产可在初期实行零租赁;后勤集团享受租赁优惠后,在服务成本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部分依租赁优惠程度计算,以控制重点服务项目价格、提供某些优惠服务,并逐步过渡到以成本核算为前提,改拨为付、明码标价,利润交叉补偿的全成本运作模式,逐步减少学校对后勤的投入。

3.委托管理。对不能进行经营的资产,如教室、供电、供水等资产由学校委托后勤集团管理,在托管实施时将托管部门使用的资产,交由后勤工作使用管理,学校按管理成本付给后勤集团管理费,以维持该部门的正常运转。为保证简单再生产的进行,必须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或价值保存。在托管期间,后勤集团应保证受托资产的安全,并保持资产的完整,以实物或现金归还甲方(属正常消耗的除外),保证后勤工作不间断。

上述的资产管理关系,其目的都是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培育后勤服务企业发展。但管理方式依资产关系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划转经营的资产的管理通过公司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管理关系来实现;租赁经营和委托管理的资产通过甲乙方之间的租赁契约关系来实现。

四、强化后勤服务保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加强对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而不是取消对学校的后勤服务。我们要改变的是大量琐碎繁杂的事务和矛盾影响学校办学精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效率的后勤运转,影响学校的办学财力。

高校后勤服务除了固有的经济属性外,必须注意其特殊的教育属性,必须强调高校后勤改革要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后勤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水平不高,因此,对于即使实现社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来说,将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对于消费水平不高的大学生群体及教职工,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对于需要获取投资收益和经营收益的校方和后勤集团来说,又要使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为此,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可参照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模式进行。[2]

1.对于后勤创办的具独立法人的企业,学校作为投资参股一方,把学校的后勤资产注入后勤企业,转变为企业资产,学校通过参加股东大会的形式,依照公司法规定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管理。由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计提折旧或再投资等方式完成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并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学校通过企业分红、派息取得利益。

2.对于满足学校对后勤服务最基本需求的非盈利或微利服务项目,学校将一部分资产(主要是不动产)不投入到后勤企业,学校与企业通过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向企业提供后勤资产的使用权,以租赁的方式为后勤实体使用。后勤实体租赁学校资产直接目的正是为了收益。学校作为出租人所出让的使用权,也就包括了收益权。承租人在使用出租财产时应该支付租金。学校和企业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中彼此独立的平等主体,学校不得参与和干预企业的管理。在租金收取与承担修缮、保值义务方面可以用两种模式操作。一是按社会通行标准,由学校向后勤集团收取租金,在扣除维修费用和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后,其余额部分由学校返还后勤集团,以支持后勤集团的发展;二是在学校放弃自己权利的同时,按照民事法律活动地位平等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后勤实体承担相应的义务,包括修缮义务和国有资产的保值义务,即通过设备维修和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形式,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使用,同样体现学校对后勤集团发展的支持。

3.对于不具备经营能力的后勤服务性资产,学校与后勤集团签定协议,委托后勤集团管理维护。实行全成本负担核算办法,由学校按资产正常运行所需实际费用和人员费用等核定管理费用支付给后勤集团,以契约方式由乙方承担服务,并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招投标制。后勤经济实体要摆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方式的束缚,学校将(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86页)行政拨款改为按消费支付费用并取得投资和出让资产使用权收益,将暗补变为明补。

4.改变高校后勤单一的固有经济成份,向多元化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日趋完善,繁多的市场和竞争的格局必然形成。在市场信号的导向下,社会第三产业必然地向学校流入,不可避免地与后勤实体展开碰撞和竞争,后勤实体必须摆脱过去垄断经营、封闭经营带来的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弊端,积极参与竞争。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资产、改变高校后勤单一的固有经济成份,向多元化经济发展,既有全民,也有集体、个体的,也可采用学校资金与社会资金联营、中资和外资的联营,使高校后勤实体经济多元化,这是运行机制搞活的前提条件,多方投资办后勤壮大后勤实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校情出发的原则设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改革方案要有利于推进学校教学、科研等其它方面的改革,要有利于减轻学校对后勤经营的投入,要有利于调动全校教工尤其是后勤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要按照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有利于后勤企业发展的思想,及时研究和解决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纠正失误,保证高校不断地获得更好、更完善的服务环境,并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给予自身的经济实体以适当的一段时期的保护的基础上,学校的后勤服务应对校外企业开放市场,在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从自身薄弱的项目入手,从事半功倍的项目入手,从长远看必然会形成社会保障的项目入手,择优、适时、适度引进,以求得更好的服务。通过也许是较残酷的竞争,促使后勤服务人员改善服务管理与经营的方式,降低成本损耗,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市场要求,使得后勤经营实体的自我调控能力日益强大,在站稳校内市场的同时,向校外延伸扩展,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真正化入社会中去,以自己的经营成果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第8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在学校计划的指导下,按照本学期学校发展的思路对后勤工作的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使后勤工作制度严密化,思路创新化,形式多样化,从而实现责任明确,运行规范力求创新,提高效率的工作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建立健全财产管理使用制度,使学校财产物品保管合理,减少损失,及时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加强宿舍管理,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把学校学生宿舍建设成为校园文明的窗口,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地。

   3、在后勤社会化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对伙食管理,在控制饭菜价格上张的基础上,对饮食卫生和质量进行监督,促进师生生活水平的提高。

   4、加强学校园林化建设,在去年已经成为我市园林化建设合格单位的基础上,今年要继续阔的绿化面积,同时要协同政教处做好学生的爱校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5、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在设施建设方面::(1)焊接专业的设施建设和其他新开专业的设施建设。(2)配合热电联产的取暖设施建设。

   6、充分利用我校的专业班教室和学生人才优势,把学校后勤建设成为专业学生实习的基地。从而达到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减少学校的用工消费。

三、措施:

   一、强化管理,提高素质。随着本学期我校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校本学期增加了阳煤技工学校的岗位培训班,和春季新生班。这样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规模较前扩大的同时,学校后勤工作也增加了新的负担,后勤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整动后勤工作作风,已经成为较前更为迫切和加强的工作。鉴与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每周二的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总结成绩,揭示问题,统一全体后勤人员的意志和行为。其次总务负责人要坚持不断的深入班级,食堂,宿舍洞察了解情况,及时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继续完善有关制度。做好定岗定责,把后勤工作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和岗位工作人员中。

   1、杨世平,李卫东做为庶务管理人员,在及时保证教学供给需求的同时,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并做好上下协调,及时和学校财务沟通,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合,按有关要求履行好出库和入库手续和物品借领手续。

   2、赵万孩主要负责伙食管理,协助总务主任对食堂价格和质量的管理,配合卫生监督所协调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饭食的安全,做好学校客饭的登记和教师宿舍水费的报表上报。

   3 、蔡建忠,任志文,王拉明,张凤嵩在蔡建忠统一协同下,做好宿舍管理,按学校相关要求,和政教处配合,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做到按时上班,不得脱岗,勇于负责,不得麻痹,循循善导,不得粗暴,讲求效果,不得懈怠。

  4、王莆书负责学校用电的管理和维修,和教师宿舍电费的上报。

5、医疗室,张爱花,程丽霞等,本学期主要工作办证,做好医疗,药品,卫生等工作。

三、加强设施建设,减少临时用工。

 1、随着价格的上涨,社会用工工资也在不断上浮,我校的社会用工工资也随着大气候的变化不断变化,随着我校焊接专业的开设,学校总务处计划把该专业充分利用起来,建设一支学校义务修建队伍,节省电等相关用工费用。

 2、同时要带动焊接专业的设施建设,扩大我校学生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范围。

  3、同时  学校今年力争实现灶房煤气化和取暖的热电联产,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四、建立健全学生生活委员会,通过生活委员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后勤工作的措施和意见传达到全体师生中间。

 五、设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今年,在我校新楼落成以后,校园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许多校园的基础设施也需要不断优化,因此本学期在继续加强对现有绿化范围管理的同时,要把扩大绿化做为绿化方面的任务。

同时,要利用我校每个班级都有花盆等设施,动员师生在室内栽花养草,和政教处开展“我为学校添点绿的活动”。

六、组织好班级性的劳动。继续采用政教处派班,总务处派工的形式。定期组织各班级轮流劳动,以既实现既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又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目的。

第9篇:对学校后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后勤服务;监督考核;服务水平;质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6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以来,高校后勤建立了因地、因校的甲乙方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四川大学也是在后勤改革中采取了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后勤集团作为乙方的一种甲乙方管理模式。2016年,四川大学开始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提升一流研究型大学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加快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步伐。后勤服务是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各项工作及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生活的重要保障,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能否正常运行,后勤服务管理作为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需要切实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需要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与考核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1 学校后勤服务现状

四川大学的后勤服务主要包括四川大学望江、华西和江安校区校园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服务、绿化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宿舍管理服务、水电气管理服务、饮食服务和医疗服务等。随着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后勤服务的各项投入,后勤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后勤集团内部也加强了各项后勤服务的管理力度,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投诉也相对减少,但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学校现有的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与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从校内师生对学校后勤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看,我校后勤服务质量要满足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的切实后勤保障和服务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方面,后勤集团作为提供后勤服务的主体,应加强内部监督考核,另一方面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应强化后勤管理的甲方监管职能,加强对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与考核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促使高校逐步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并切实满足师生需求。

2 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与考核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1)乙方后勤集团要加强内部监督,主动提供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完成情况的信息及改进措施,并积极发挥所设监督部的作用,对负责完成各项服务的具体中心和部门实施内部监督考核,进行自查、自纠。

(2)甲方后勤管理处要加大外部监督,设后勤服务质量监督岗,专职负责后勤服务质量监督考核的相关工作,同时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学生会)、国有资产管理处和后勤管理处等部门要联合组成“后勤服务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后勤各中心和部门服务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实地监督考核并采集信息。后勤管理处或监督小组要以书面形式,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后勤集团,督促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并对监督考核、整改及处罚等情况如实记录,纳入监督考核档案;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后勤服务情况抽样调查,如可以创新监督方式,在网络上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后勤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抽样调查结果可纳入后勤本年度考核。

(3)后勤服务对象――广大师生,也要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广泛监督,可通过书记和校长信箱、蓝色星空、校长接待日、来信来电和其他形式进行投诉与信息反馈;还可以在学校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后勤服务质量监督组织,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日常监督,就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向后勤管理处进行反馈和提出建议,并定期组织学生对后勤各项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建立起三级后勤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实施体系,有利于提高监督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另外,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宽监督渠道,并以此为载体,建立起联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座谈会和投诉处理常规工作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机制。这样不仅扩大了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渠道,还有利于准确聚焦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2 改革后勤服兆式鹪に闾逯苹制,签订后勤服务协议

(1)改革后勤服务项目资金预算体制机制,由原来的学校直接向后勤集团划拨经费的方式转变为以核定后的服务单价、服务面积和服务标准购买服务,这样可以使预算更加符合后勤服务实际,同时合理确定后勤集团需要交给学校的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食堂物价平抑基金等,在达到监督与考核目的的同时,切实保障后勤正常运行。

(2)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代表学校与乙方后勤集团签订后勤服务协议,委托乙方承担校园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服务、绿化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宿舍管理服务和水电气管理服务等主要后勤服务项目,协议应包括各个服务项目的总体范围、服务内容及标准等内容,这样有利于依据协议进行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与考核。

2.3 建立遵循后勤服务工作规律的监督考核制度体系

根据后勤服务项目的不同分工,制定分类别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对具体监督考核办法进行遵循工作规律的细化,以适应不同的后勤服务项目实际情况,比如宿舍管理、食堂饮食服务、校园环卫、绿化和大楼物业服务、校医院医疗服务和水电气管理等服务项目各有不同,其具体监督考核内容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分类别的监督考核办法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工作任务的不同,确定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服务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实施细则,实行全面监督和有效考核,坚持重点突出、多方参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民主和奖励处罚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后勤服务量化考核与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并结合四川大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后勤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

后勤管理处已根据后勤集团下属中心的后勤服务的不同分工和工作规律制定了《四川大学后勤经营性商铺监管办法(试行)》《四川大学学生食堂饮食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四川大学后勤服务项目管理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包括四川大学后勤学生宿舍管理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四川大学后勤水电气管理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和四川大学后勤校园环卫、绿化、大楼物业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和《四川大学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试行)》。这些监督考核办法给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提供了确切的依据,有利于推动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后勤服务的各个项目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办法,全面覆盖,形成遵循后勤服务工作规律的监督考核制度体系,确保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正常、有序运行。

3 结 语

通过文中的措施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与考核,有助于对后勤服务各项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乙方后勤集团内部监督之外加强外部监督,进行多层级、全方位的监督,有利于获取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并根据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后勤服务协议和质量监督考核办法进行监督考核,发现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并以此为依据为后勤服务工作的改进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建议,建立有效反馈机制,监督考核与奖励处罚相结合,督促乙方后勤集团有效预防与制止服务质量下降等行为,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学慧,林知,谭杜守,等.构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2(16).

[2]卢燕,冯梅.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探索――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