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

第1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动电力行业的全面提高,然而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促进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可靠,这也计算机技术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表现之一,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全面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同时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1.关于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分析

针对电力系统来说,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发电厂、输配电网络以及变电站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电力系统的分布地域相对来说比较广阔以及功能全面。在电力系统当中的自动化主要是指通过对计算基数以及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进而使其能够实现生产运行状态的各种自动检测以及设备远侧调控等方面的功能。对于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来说,其主要是体现在变电站的自动化以及调度等方面之中。以下主要是对其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1关于发电站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发电站的控制系统功能以及控制方式来说,主要是能够直接的体现出发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在发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将计算机作为核心,使其能够全面的实现电磁运行监控,并且具有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发电站控制系统中,在能满足机组安全可靠运行中也提高发电站运行以及管理效益,使其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性以及减少电厂工作人员负担。根据计算机作为基础发电站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也包括电机组的数据采集以及只控制系统等。

1.2关于变电站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变电站来说,主要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实现输配电功能的一个主要事实。变电站的运行性质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在变电站之内,存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结构,并且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实施调控以及运行监视,具有着比较高的失误率,并且工作效率也比较低。然而针对计算机技术来说,能够显著的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因为计算机网络将会对整个变电站的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监控,使其能够实现各个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做到实时通讯,将其监控结果做成图表显示在计算机上面,更好的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1.3关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电网所实施自动化来说,主要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现阶段在我国电网调度的过程中主要是可以分为国度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以及省级电网调度等方面内容。在对电网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主要根据计算机作为基础的自动化核心控制系统所在,在这之中,主要是包括信息的采集以及传输等方面系统,同时也包括数据的处理系统以及输出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针对工作站以及打印设备来说,也是作为电网调度系统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今在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飞速的发展,从而使其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并且也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得到全面完善。当今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处理,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对电网运行状态以及负荷等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的检测以及调控,并且也能够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2.关于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发展分析

现阶段计算基数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依然存在着相对来说比较多的问题,首先针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经高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样将会使其电力系统提供出更多的选择技术。对于一些新的计算机技术来说,在面世之后,通常情况下也就是意味着机遇以及挑战并存,这些新技术是否能够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以及如何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都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此外,在电力系统当中,其存在着的设备也将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去更新换代,然而却出现了较多的兼容性问题,因此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存在着的兼容性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措施,保证计算机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针对于不同生产产出的设备来说,将会存在着兼容性问题,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对于电磁环境也是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是在比较大的电磁干扰之下将会导致运行出现故障。一些电力设备也将会面临着很难对其技术的瓶颈进行克服。比如,光电互感器主要能应用在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设备,主要作用便是根据比例调节超出仪表测量的范围的高出电压以及强电流,全面实现电压以及电流测量工作。然而光电互感负载电压出现过高情况下,将会导致信号出现畸变,从而使测量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光电互感器运行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必须要对电磁兼容以及绝缘等方面技术问题进行克服。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可以知道,计算机技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力系统发展所具有的作用,不断重视计算机技术,并且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使其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推动我国电力企业能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丽英.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24):120-124.

[2]胡玉峰,尹项根,陈德树,张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二)——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继电器,2003,12(24):152-155.

[3]黄宗建,魏宏飞,吴会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4,12(24):145-147.

第2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研究;发展

前言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算是计算机的应用了,在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融入到新时代的发展当中,他们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因此整个社会就对互联网的服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一方面要更好地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另外要努力完善自身的条件,创造更多的福利回报给大众,所以对计算机网络各个方面进行更大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连着网络的电脑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大一方面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提升越来越重要。

1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概念

在目前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在各个技术层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网络方面尤其突出。为了更好地运用网络,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基本的构造。互联网的运行要以TCP/IP协议为根本,另外IP协议是最根本的内容,它是用于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的,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送一种称之为数据包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在大家同时用联网电脑时,他就要同时处理所有的信息,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就像洪水冲开了堤坝,一发不可收拾,这样就会是网络变得卡顿,不能正常流畅的浏览网站,所以就要想出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

2计算机网络服务的现状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1现状

在目前这种社会大环境之下,相信每个人都处于网络覆盖的环境之下,就像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抱着一个手机在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网络确实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在现在,也许有很多人的工作和网络有关,网络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一些淘宝店主、网络节目主持人,他们的工作每天都要通过网络传播,也有一部分明星是因为网络的力量而变得为大家所熟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很多坏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就不在此处深入探讨,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网络服务质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损失掉,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不短,可以简单的概述为,当一些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当它处于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电脑就会主动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只会保留那些关键信息再进行二次加工。像上述做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用户的利益,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原来的数据库发生了改变,等这些信息传送到新的电脑时就会重新建立关系,每台电脑所处的网络环境不同,就导致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很可能会导致电脑出现故障,使网络发生瘫痪,导致网络的服务质量下降以及客户的强烈不满。

2.2注意问题

电脑设计出来就是为人类的工作服务的,他的可检测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这就需要电脑能够主动适应每个人的特点,除了比较简单的软件和系统升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安全性。如果电脑一旦通过网络感染了病毒,用户的重要信息就可能引起泄露,引发一连串不可想象的后果。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电脑的人口也随之增多,人们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不打乱目前状况的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在网络中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现在服务人员优先考虑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关于客户的信任度也是十分有决定意义的,对一些突发状况要及时做出应对的措施,让客户更加放心。

3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情况分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在联网状态下电脑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出现较小的问题,只会对用户个人产生程度不定的影响,但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对整个电脑的网络系统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因此提前的预防十分重要。在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进行优化的时候必须根据相应的优化原则,目前,大量的用户使用计算机,这就给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满足大量用户同时上网使用,共享网络资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3.1考虑优化原则

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电脑网络化的服务水平,对各个层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对每个用户进行公平的对待,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电脑的网络资源已经是可以估量出来的,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总量,就要将各种方面的决定因素都进行重新考虑之后,再进行重新分配,这是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其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决定它的关键因素,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途径,进行一对多的管理体制,这网页拥堵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应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就服务部门进行更好的改善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3.2考虑优化方式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虽然电脑已经普遍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由于人们知识的缺乏,就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在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民越来越多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为了让网络上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计算机的服务和维护部门就要做出更大的贡献,让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要时刻关注那些不被人注意但又十分重要的关键点,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促进人民、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4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实施方法

随着电脑的普及,在联网状态下电脑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出现较小的问题,只会对用户个人产生程度不定的影响,但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对整个电脑的网络系统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提前的预防十分重要。

4.1模型计算方法

对于怎样解决面临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对于NP难的问题进行计算的分析方式,在一些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大部分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对整数进行线性规划,所以我们可以从另外的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4.2模型优化方式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虽然电脑已经普遍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由于人们知识的缺乏,就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在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民越来越多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为了让网络上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计算机的服务和维护部门就要做出更大的贡献,让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要时刻关注那些不被人注意但又十分重要的关键点,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5结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利用计算机人们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电脑的网络资源已经是可以估量出来的,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总量,就要将各种方面的决定因素都进行重新考虑之后,再进行重新分配,这是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其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决定它的关键因素,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途径,进行一对多的管理体制,这网页拥堵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应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就服务部门进行更好的改善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具体情况会影响其网络使用者的满意度,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必然带来较高的满意度,这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部门要重视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责任人也要深入研究探讨,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计算机网络服务情况,选择最好的服务方式,提高网速无止境,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的共享水平,满足消费者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西锋,张晓孪.网络服务质量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2.

[2]张玲,齐歌.浅析计算机网络服务的现状与发展[J].青春岁月,2012.

[3]杨晓明.如何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J].科技与生活,2012.

[4]秦靖伟.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研究探析[J].硅谷,2012.

[5]许军,丁大勇,贾荣.论计算机网络服务的概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6]陈力丹.微博基本是个好东西[J].新闻爱好者,2012.

[7]匡文波,郭育丰.微博时代下谣言的传播与消解——以"7.23甬温高铁事故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

[8]朱小翠.传统媒体叹无奈——跟着微博走[J].新闻实践,2012.

[9杨敬忠.利用微博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记者,2012.

[10]陈先.微博时代专业媒体人的透析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2.

第3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187-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信息全球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加快的信息在的全球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然而,计算机网络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而且有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存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使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计算机网络安全既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安全,同时也包括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各方面业务,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实质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它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同时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征,它通过日常使用的软盘、光盘、硬盘、网络等工具为载体进行传播,计算机病毒极大影响了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计算机网络瘫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不断变化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QQ病毒、笑哈哈病毒、机器狗病毒、劳拉病毒、硬盘杀手病毒、蠕虫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2)计算机黑客。计算机黑客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的危害甚至超过了计算机病毒。黑客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手段,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器甚至是电脑主机,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信息。计算机受到黑客攻击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网络用户的重要数据泄露,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3)垃圾邮件和信息。一些人利用网络系统的广泛传播与便捷性,以及计算机邮件地址和各种账户的相对公开性,将有关商业、宗教、政治、黄色等信息强制性发到别人邮箱或相关地址,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和信息。这种邮件大部分是消极或者非法的,极大影响了用户正常的上网沟通。如果用户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自制力,有可能让用户上当受骗,甚至走向极端;4)计算机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很多网民上网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一方面,对网络上的东西都比较好奇,在上网过程中碰到弹出来的小窗口或者收到的垃圾邮件,有时候会主动去打开或者查阅,使得计算机在无形之中中病毒或者受到黑客的攻击;另一方面,很多网络用户对计算机上的隐私性文件没有进行加密设置,对相关账户和邮箱没有设置一定的密码保护,让黑客很容易窃取自己的资料和隐私,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威胁;5)其他偶然因素。计算机是一个供用户进行上网操作等活动的机器,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震动、冲击等。当前,人们使用的计算机大部分都缺乏一定的防水、防震、防雷、防干扰等功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已经不可抗因素的防御能力较差。

2 防护对策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针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基本防护措施,来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

1)安装计算机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火墙是一种用来加强用户之间的网络控制设备,通过防火墙,可以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构造一个保护屏障。它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网络用户非法进入内部网络并获取内部资源,网络防火墙不同网络用户之间的数据文件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实施检查,以确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同时可以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视。网络防火墙包括包过滤型防火墙、地址转换型防火墙、型防火墙和监视型防火墙;2)及时安装漏铜补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木马病毒也不断发展更新,如果长期使用原有的系统或软件,可能会出现一些漏铜,使得计算机可以受到黑客木马的攻击,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一般,一些软件厂商会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情况,一些漏洞补丁程序,我们应当及时扫描计算机漏洞并按照相应补丁,避免由于计算机出现漏洞而使计算机受到攻击。可以采用360安全卫士、瑞星、QQ电脑管家等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漏洞扫描并进行补丁按照;3)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特点,不容易被人发现,但对计算机的危害极大,因此,我们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及时发现病毒并杀毒。常用的计算机病毒扫描杀毒软件有瑞星、360杀毒软件、微软杀毒软件等;4)提供计算机安全意识。我们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涉及个人隐私或者相关重要数据和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对相关账户比如QQ、邮箱、淘宝等个人账户设置一定的密码保护,确保个人密码不被泄露和被盗用,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和网络安全;5)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计算机的保护。计算机的防热、防潮、防震能力较弱,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计算机受到不经意的损坏。同时,可以对计算机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添置散热器、键盘保护膜等,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提高计算机的适应寿命。

3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单纯运用一种防护措施,我们必须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防护措施,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不断更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计算机受到的威胁,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丹.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10.

[2]田耀文.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学决策,2008,10.

第4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检测方法;软件安全;计算机安全

规避因软件应用问题所产生的安全风险是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主要目的。而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软件安全检测的问题的重视与关注也在日益提高,大家也是在不断地讨论与研究中慢慢认识欲了解计算机软件安全的检测方法。

一、关于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阐述一下,因为计算机的软件安全测试是一个动态的测试过程,所以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要重点关注。1.1、首先要了解计算机软件的相关特性,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在人员配置上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检测人员专业的多源化,我们就应该高度重视。同时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时候,要注意多方面的全力配合,大家要始终团结一致才可以冷静仔细分析和研究解决软件检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配备的是相应的软件安全分析员,同时也需要与软件设计相关的总体设计人员。在对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后,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选择相应的检测技术手段、指定合理安全的检测方法。

其次对于系统级、需求级以及代码级的分析,在进行软件安全相关检测时是必须进行的。不仅如此,在所需检测的软件的规模较大的时候,还要对软件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而且在对所需检测的软件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仿真环境和相应的分析工具来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因为这两种分析比较切合实际工作,较为合理。计算机检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人才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检测,而单一的方法则很难独立完成。

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意义

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在计算机软件的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及时的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进而对于软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是计算机软件检测的主要目的。功能测试、渗透测试和验证过程是计算机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的程序。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检测时,一般分为计算机安全检测以及计算机安全漏洞检测。计算机安全功能的检测是为了检测计算机的软件安全功能之间的步调是否一致。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漏洞检测则主要是对软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测试,以免该缺陷在日常的应用中导致软件出现故障,所以,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进行检测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三.计算机软件测试的步骤

计算机软件的测试步骤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以及系统测试。对于软件的测试首先要从对各个模块的测试开始,这一测试步骤叫做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单元测试的内容是对程序的各个模块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以此来发现各个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差错。在模块测试的基础之上再按照设计要求,将所有的模块组成系统,对与设计相关联的软件体系构造进行测试,这一测试步骤称为集成测试。而确认测试则是用于对软件的性能、功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进行测试,确认测试又称有效性测试。系统测试则是通过有效性的软件,将软件、数据和硬件等结合起来进行测试。

四、软件安全测试的主要方法

软件安全测试的主要方法包括形式化安全测试、语法测试、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测试、模糊测试以及基于属性的测试。形式化安全测试方法可分为定理证明与模型检测两类,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提供软件的形式规格说明;检测被测软件对于根据其功能接口的语法所生成的测试输入的响应的方法被称为语法测试,语法测试可以检测软件对于不同类型输入的反应情况;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测试是较为充分的检测方法,其检测方式是通过对故障分析树及故障树的最小割集的利用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对于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具有提高作用;模糊测试结合了传统的模糊测试与动态的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软件的安全漏洞,其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基于属性的测试方法是利用TASPEC 语言描述软件的安全属性,生成安全属性规格说明,测试通过程序切片技术抽取出的与安全属性相关的代码是否违反安全属性规格说明,以此来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五、结束语

软件安全性测试的目的是及时的发现并改正软件所存在的故障及缺陷,以免潜在的缺陷在软件的日常使用中导致软件出现故障,软件的安全性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俊民、《关于计算软件的安全检测方法探究》.2012.02

[2] 陈璇、《浅谈关于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2009.03

[3] 施寅生;邓世伟;谷天阳;、《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2008.01

[4] 刘大材、《铁路运维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的研究》.2010.06

第5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全英语教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81-02

从本世纪初开始,基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教学改革的目的,许多高校开始试点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对部分课程进行教学。[1]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未在高职教育领域普及,但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开始了这种尝试。

武汉科技大学从2008年起与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开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笔者一直承担该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工作。经过3年多的教学摸索,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加以阐述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一些自身的看法。

一、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不同

基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中外合作项目一般按照外方提供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甚至考卷都由外方管理和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存在较大的不同,以往国内教育中忽视的一些内容可能恰恰是国外课程的重点。例如:国外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关于计算机法律条文、计算机伦理道德及新兴产品等方面的内容,而国内同一课程教学对这些方面关注的很少。另一方面,计算机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新概念、新技术都有可能成为新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内容的变化必然导致对某些内容的了解及熟悉程度不足,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2.教学方法的不熟悉

国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般采用灌输式课堂授课加练习式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国外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很多情况下,教师需要使用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计算机组成章节的教学中,外方要求使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讨论和研究,不仅对计算机组成进行了解,还对硬件性能、周边产品、性价比等方面都有所涉猎。而教师则负责对学生的讨论、研究加以监督、引导和指正。学生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使教师必须对各种相关信息和研究方法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3.教师课堂语言表述的压力

虽然具备十多年的双语教学经验,但笔者仍然觉得全英语教学中课堂语言表述上存在很大的压力。以往双语教学中遇到晦涩难懂的概念或表述还可以求助于中文,但全英语环境下,教师不得不避开一些自己不确定的单词或表述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即兴发挥的空间,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上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爆发了中国软件业两大巨头腾讯和奇虎之间的“3Q大战”,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关于计算机伦理道德的案例,笔者也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很难用全英语向学生准确地表述观点,因而很可惜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4.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一般是高职一年级的必修课程,但是对于英语相对较弱的高职新生来说,全英语学习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成为影响全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

学生英语能力的不足将影响到教学的多个方面。首先,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教师发出教学指令后,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他们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交头接耳询问指令内容,使课堂纪律受到影响。这个问题在计算机上机实践环节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学生英语能力问题也会导致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的不足。当教师希望通过提问题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往往得不到积极地响应。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根本没搞懂问题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缺乏自信,有了想法也不敢使用英文回答。同样,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能因为语言问题而不敢向老师求助。这些情况都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再次,学生英语能力问题使很多教学资源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教材的使用上。全英语教学一般使用原版全英语教材。这类教材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学生对大篇幅英语阅读的不良习惯和缺乏耐心使课本成了华丽的摆设。例如:笔者上课使用的是美国出版的《了解计算机》(Understanding Computers)。从教师角度看,这是一本非常完美的初学者教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近400页的全英文书籍显然过于沉重了。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了遇到生单词就查词典以及轻易放弃的不良习惯,使学生难以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5.复杂而严谨的考评体系

国外院校对学生的的考评方式多样,结构复杂,考评结果的构成部分多,甚至每个部分还需要进一步细分来进行考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使教师必须专注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上课情况。例如:笔者所讲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评体系有多个部分组成,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笔试外,还包括PBL学习、平时课堂小测试、上机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习题完成情况和平时出勤表现,甚至对PBL学习中每位学生在讨论、研究、演示、反馈等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参与程度都要通过打分进行考评。这样严谨复杂的考评体系给教师对课堂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高要求的教学设备

计算机教学离不开上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国外教育的优势之一就是前沿性,尤其在计算机领域。当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在讲授基于传统菜单界面的办公软件Office 2003时,国外高校早就开始了基于功能区界面的Office 2007的教学。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对实践教学的配套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配套设备都达不到要求。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教材要求的软件环境是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用计算机的内存过小,达不到软件要求,因而不得不改用旧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强师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全英语教学来说,师资培养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3]在高职层次的计算机教学领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般高校采取的都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模式,即引入海外人才和教师出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这里笔者需要强调几点:一是师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是应该在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交流技巧、考评等多个方面进行巩固和加强,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业务水平;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渐进式”培养模式,即教师从听课到跟课,再到辅助教学,再到主讲部分章节,最后成为主讲教师的逐步培养模式,这样可以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机会去发现和弥补自身不足;三是师资培养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计算机或者英语专业教师,而应放宽视野,不仅能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培养教师,还有可能让全英语教学辐射到其它专业和课程。

2.对教学进行“本土化”调整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外方基于质量考虑,往往对教学的诸多方面提出严格的硬性要求,形成了一个严谨的教学框架,这些要求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在保持其核心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某些方面进行稍微的“本土化”调整。例如:上文提到的计算机法律条文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中外相关条文规定必然存在不同,教师应加以修改,以我国的法律为准。又如:PBL教学中,外方比较重视学生在演示阶段的表现,该阶段所占分值达到整个PBL学习的50%,但在实际教学中,中方学生由于语言问题在这个阶段的表现都不是很好,不能正常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因此在征得外方同意后,笔者将其分值比重降低到30%,余下的20%改为创意性,以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更加富于创造性。

3.加强学生全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和改善学生全英语学习能力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设置入学门槛,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其次,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全英语教学。再次,是严格把握教学质量,淘汰不合格学生。以笔者所任教的合作项目为例,项目在入学时要求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在75分以上(满分150分),入学后专门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英语培训,强调学生的英语理解和交流能力,然后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按培训成绩,利用业余时间对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再次培训。最后,在每个学期结束后,按学生各科成绩,将所获学分未达到应获学分30%的学生淘汰。

4.采用小班授课,加强课堂管理。

加强全英语教学的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笔者认为尽可能地采取小班教学是加强全英语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小班教学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升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度,以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5.加大投入,提供适合的配套设备。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迅速,各种软硬件更新换代速度快,教学配套设备的投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既要保证教学设备符合要求,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投入的角度出发,笔者建议:第一,对设备硬软件方面的更新投入可采取分期分批的形式,以单一班级为单位按学年对软硬件进行“轮流”的更新换代。这样既可以保证小班教学的正常开展,也能缓解财政方面的压力。第二,设备更新时,仅仅更新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关键部件,如:计算机的CPU、内存等,其它部件继续使用,节约教学投入。

参考文献

1 郭桂杭.商务管理全英教学模式之我见[J].国际经贸探索,2005(S1):54~57

2 张千帆.高校全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91~93

第6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安全 缺陷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06-02

引言

数据信息泄露、网站运行瘫痪、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名词近年来不断衍生,并且各种传统社会很少见的事情,在当代社会屡见不鲜。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技术层出不穷,也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甚至手机的网络访问量远超过电脑,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已成为当前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中数据的保护,避免数据因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数据被更改或者泄露,以实现网络系统正常安全可靠运行,可靠提供网络服务[1]。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信息的安全,并具有保密性、可控性、可用性、完整性、可审查性等特征。网络安全由于环境和应用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系统安全、信息传播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四方面内容。

二、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站在不同的视角网络安全有不同的解释。广义上网络安全主要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方面内容[2]。其中网络信息的安全工作是否到位用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为依据,控制安全则主要是指网络访问过程中进行身份认证、授权认证和访问控制等。互联网满足了人类对于各种数据信息的需要,使得远距离可视通信成为可能,工作中网络技术的采用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利用率,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网络还存在部分安全问题。

1.系统的问题

在进行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设计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和设计者等众多原因使得产品存在缺陷,当用户使用电子产品或者计算机时由于系统的不完善,出现安全问题。其中系统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以下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操作系统存在缺陷。开发操作系统的企业的技术各不相同,网络安全方面的各种互联网技术交叉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并且当前黑客技术不断发展,他们开发各种软件,侵入各种电子设备终端,窃取机密信息、个人密码等重要资料,严重危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同时网络硬件配置不协调会影响网络系统质量,从而使得网络功能的实现受阻,网络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第二、各种软件存在漏洞。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安装各种软件,部分软件由于功能不完善,当用户下载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从而使得用户信息出现泄漏情况。第三、网络安全服务存在问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通信过程中,计算机采用的TCP/IP协议,TCP/IP在设计过程中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很多应用采用该协议就是的计算机通信过程中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电子设备连接无线网络设备时可能会接触到钓鱼Wifi、虚假网站等,从而产生网络安全问题。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黑客的威胁和攻击。现代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黑客攻击的事件数不胜数,黑客利用自身掌握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研发各种入侵软件,破坏、篡改损坏网络,非法侵入企业或者他人信息系统,获取重要的机密数据信息或者个人重要密码等,已达到自身的目的。现代黑客入侵的手段和方式非常多样化,例如间谍软件、口令攻击、漏洞攻击、病毒、网络监听、木马、虚拟机、无线入侵等多种攻击方式。黑客的攻击会给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黑客之所以能够入侵网络使得信息泄露,主要是由于网络本身存在安全漏洞,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要不断强化网络安全设计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此外计算机病毒是严重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又一重大难题。计算机病毒是由于高技术犯罪,计算机病毒一般是指附着在其他程序上可以实现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它严重算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当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导致数据信息文件的丢失,甚至损坏计算机主板。

3.自身因素

网络安全的问题的另一主要成因是由于企业个人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在使用网络是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用户在使用网络时针对应用服务系统的访问限制和安全通信方面考虑较少,人为造成安全漏洞,从而给黑客可乘之机,严重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

三、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根据当前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的深刻剖析,可知,网络安全问题一部分由于是网络技术的原因造成,另一部分是由于非技术原因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分为两方面,其一技术层面的应对策略,其二非技术层面的应对策略。以下针对这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技术层面的应对策略

1.1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是一种硬件防病毒技术,主要是指与操作系统相配合,实现大部分病毒的防范[3]。防病毒技术直观分为病毒的预防、病毒检测、病毒清除三种技术。其中病毒预防技术主要是指采用编写程序保留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内以实现对于系统的优先控制权,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病毒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加强对病毒的类型及其数据信息文件特征的检测,以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最后阶段病毒清除技术,根据检测出的病毒结果,采用病毒查杀软件进行对病毒的清除工作。

1.2入侵检测技术

当计算机受到外界攻击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会发生变化,通过加强对于这部分信息的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非法入侵的行为,若存在入侵问题则切断相关线路。计算机的入侵检测技术不会对计算的网络性能产生影响。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其中误用检测主要是通过对攻击行为的特征与特征库进行对比,以确定攻击对象,该检测方式具有检测的准确率较高,检测速度快。但是特征库中不具有的攻击行为一般难以检测出来。

1.3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利用各种算法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进行存储和传输,到达目的后再采用某种技术手段进行还原,加密技术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4]。机密技术的关键是加密算法、秘钥的管理。该目的主要是组织计算机遭受非法入侵。

2.非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

2.1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在互联网技术下,为了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要提供健康的网络发展环境。法律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健康网络安全环境管理机制的建设,当前我国已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以文件相关要求为依据,健全安全机制和网络安全制度。

2.2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

人为因素是导致互联网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系统漏洞并不是造成网络安全的而主要原因,更多的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未注重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人们对于网络入侵的意识和应对的能力,此外大型企业还要配备必要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网络安全防护人员,已实现对各种网络问题的有效应对,保证网络的可靠安全,为用户提供健康的网络运行环境,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

2.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的建立需要健全的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的相配合,其次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注重用户和管理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此外做好重要部门的计算病毒的检查,并及时进行数据的备份。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各项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人、企业、国家等的信息安全,对社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中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系统自身设计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和自身因素,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实现网络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美.托林斯.网络安全基础:应用与标准(第5版)[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110-111.

[2]范黎明.关于信息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几点思考[J].信息安全,2015(06):226-226.

[3]顾昊.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点思考[J].热点思考,2010(126):141-141.

第7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任务驱动” 教学实践

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蓝皮书)[1][2]中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也就是强调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实现从重视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3][4][5]。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时习惯按照课本就知识点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在按照教师的演示和给定步骤完成任务时比较容易,而真正给学生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作品时很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安康学院依托省级教改项目,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一、“任务驱动”简介

“任务驱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称,它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6]。“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它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操作,边学边做完成任务,总结规律、技巧,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任务。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践

1.知识点的任务转化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安康学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知识点融入一些具体的任务当中,通过具体任务的解决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就Office 2003而言,可以实现知识点的以下任务转化。

(1)Word 2003文字处理

任务1:制作求职简历。涉及的知识点为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表格的制作、制表位、页面边框和打印。

任务2:制作宣传单。涉及的知识点为页面入图形、插入和编辑艺术字、文本框、项目符合和编号。

任务3:制作毕业论文。涉及的知识点为文档属性、样式、节、页眉和页脚、修订和批注和目录。

任务4:快速批量打印信封。涉及的知识点为文本框和邮件合并。

(2)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

任务1:制作智能型通讯录。涉及的知识点为窗口的认识、单元格格式化、批注、视图管理、密码设置和工作簿的。

任务2: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涉及的知识点为冻结窗口、函数的使用、数组公式的使用、VBA编程和图表。

任务3:销售记录管理与分析。涉及的知识点为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

任务4:员工工资管理。涉及的知识点为TODAY、YRAR、SUMIF等函数,以及VLOOKUP、IF等函数的嵌套。

(3)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

任务: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涉及的知识点为演示文稿与幻灯片、占位符、幻灯片版式、模板、配色方案、超链接和动画效果。

2.教学实践

(1)提出任务

以上述“Word 2003文字处理”一章为例,设计了一个“制作求职简历”的任务:“找工作,是竞争什么?简历是招聘单位了解你的第一扇窗口,因此通过简历引起用人单位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假设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结合自身情况制作一份个人求职简历。”这个任务与每个学生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大家毕业后都要面临求职,都需要用到求职简历,所以当制作个人求职简历的任务提出后,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完成所给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分析任务

通过对个人简历的构成进行分析,制作一份个人求职简历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构成部分。

第一,个人简历的制作。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完成,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个人简历中包括的信息是不同的,个人简历的制作要清晰、整洁并且有条理。

第二,自荐书的制作。根据自荐书的内容对页面进行调整,使页面的布局合理,不要太紧凑也不要太分散。

第三,封面的制作。第一页设计求职简历的封面,要尽量让封面美观,可以插入图片或用艺术字进行点缀。

(3)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结合上述对任务的分析,引导并帮助学生总结出完成制作个人求职简历的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制作自荐书,输入内容并进行排版。

第二步,制作“个人简历”表格,并设置相应的单元格属性。

第三步,制作求职简历的封面页,插入图片并用制表符来对齐封面的文字。

第四步,在“求职简历”的自荐书页中添加页面边框。

第五步,对“求职简历”进行打印预览,确定后打印。

(4)总结任务

总结任务阶段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任务的总结可以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以及提升和应用迁移,等等。在个人求职简历制作这个任务时,主要涉及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图片的处理,表格的制作和文档的分节,以及制表位的使用。这个任务除了对学生在运用上述知识点解决类似求职简历方面的问题有所帮助,对文字处理中版面设计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版面进行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规范性,学生应多观察各种出版物的版面风格,以便设计出更多实用性的文档。

三、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从重视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4]钱字华.计算机基础教学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第8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17-01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含义十分广泛,它的使用者不同,含义也不同,例如一般的使用者和供应商对网络安全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一般的上网者只是单纯的关注电脑的病毒问题,会不会造成计算机的崩溃,损失一些资料等问题。网络的供应商不仅关注网络的信息是否安全还会关注网络的连接性能是否良好,计算机的硬件是否安全等问题。在平日的生活中,计算机受到来自其它角落的威胁难以避免。但是如果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种威胁就意味着要出现高技术的防范措施来抵御这种威胁。所以这就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还会变的更加强大。

二、计算机的网络攻击特点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的网络攻击有以下几个特点:网络攻击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因为网络黑客一旦入侵,就会使大量的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给广大用户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威胁,存在某些黑客专门攻击国家的机密文件,这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攻击手段富有变化,而且不易被查出。攻击计算机网络的手段具有多样性,黑客能够利用各种隐蔽性的手段来套取一些保密信息,甚至能够使用户的防火墙崩溃,对用户造成重大的损失;计算机网络攻击主要是以软件攻击为主,一般来说,它就是靠软件来侵入其它的计算机。

三、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脆弱的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所以这就对计算机网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以说,对于当下的网络环境,网络传输和共享逐渐普及,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这种便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才会而临着很大的挑战。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主要是由网络的自由性、国际性和开放性来表现出来的。所以,计算机网络工程经常会受到黑客的攻击,而且上述的特征给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带来了便利。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所产生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网络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最常用的软件,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得到操作系统的有力支持我们才能正常获取各种信息。如果操作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那么网络安全也不复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最主要的部分是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这两大部分为计算机的管理提供了很多功能。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一定的自然条件,也就是说,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此外,计算机网络还会受到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措手不及的外部力量的威胁,这些因素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难免遭受影响。

四、维护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技术防范

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的管理,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大力改善网络系统的安全,加强相关人员的素质,严格把控系统中的每一道关卡。时刻备份好系统内的重要信息,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设置一定的网络访问权限,这样可以禁止非法人员入侵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权限管理相当于为网络安全的大门上了一道“锁”。

(二)加强管理

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性环节,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不能仅仅依靠技术防范来保证,还应加强安全管理,或者是将这项内容纳入到立法程序中来,只是在管理中会有很多认为因素的存在,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大难度,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维护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

(三)进行安全层面的保障

维护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物理条件,所以,机房的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防止人为的攻击和来自环境的破坏。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控制一下虚拟地址的访问,限制某些用户的权限,利用身份识别功能,这样可以减少非法入侵网络的现象。

(四)保证网路安全的综合措施

加强对网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所以用户信息需要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而的密码技术需要提升。在使用密码加密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加强防火墙的防范技术,使防火墙技术与侵入检测系统相连接,使它们能够更加合理的运行,共同为计算机的网络完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结语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人类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运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之处。所以,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摆在了人们的而前,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应该坚信,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会有重大突破,安全防范技术也会不断加强,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会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使人们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网络环境,使国家愈加安全繁荣。

参考文献:

[1]黄丹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12(15):245-246.

第9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各种问题范文

关键词:海洋;新能源;可燃冰

中图分类号:P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029-01

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新能源持续不断的供应,在陆地能源几近枯竭的情况下,人们对新能源的探测上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海洋新能源的探测上。据悉,中国已在南海以北、南沙海槽和东海北坡发现了“可燃冰”。“可燃冰”就是人类发现的一种海洋新能源,它的外观像冰,遇火即烧。目前,这种新能源的探测才刚刚起步,一旦探测技术的成熟,能够成规模地开采此类资源,那么它将代替石油的位置,进入千家万户之中。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古老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可燃冰”等海洋新能源的探测同样离不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日前,研究人员在其探测技术方面正进行着深入的研究。

1 目前主要的海洋能源探测技术

现阶段,人们根据各方面的知识领域,都发现了海洋新能源的探测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来统计一下。这些探测技术多多少少都需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它们需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其做数据统计,程序自动勘测等。如表1所示。

2 计算机信息处理在海洋新能源探测上的具体应用

2.1 卫星导航定位新能源用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运载体从起始点被引导到目的地的技术就是导航技术,导航技术是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能对所要查找的实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记录相关参数,而且,它的定位范围甚广,能在全球范围内检测新能源的痕迹。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门用于探测新能源的卫星,这些卫星的运行轨迹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控的。此外,海洋内的各种参数也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记录、分析出该处是否有新能源,可燃冰所藏海域也在我国卫星的检测之中。

2.2 计算机检测海底探测仪器设备

海底探测仪器设备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四代深海摄像系统、海底观测系统。四代深海摄影系统即深海双目立体摄像系统,它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海底的实际情况立体的呈现在计算机上,呈现在人们眼前。此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还能自动分析海洋内部的环境,让人们知道该海域是否能出现可供人类利用的新能源。可燃冰出现的海域就安置着许多摄像系统,这些摄像系统不仅时刻寻觅着可燃冰的足迹,还提供人们进行可燃冰开采的各种数据。

海底观测系统利用观测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能源的自动分配供应、仪器控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深海新能源的探测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3 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制造的海上探测仪器设备

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巧妙地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探测仪器结合起来。海上探测仪器设备――探测船。它的身上有许多设计计算机技术的小部件,可以准确地对相应海域进行探测、采集数据并分析数据。

2.4 海底机器人探测技术

人们一直希望通过计算机的相关技术设计出机器人代替人去做一些人无法亲自去做的事,现在人们已经实现了利用机器人进行海洋新能源的探测。南海可燃冰的发现海域已经投放了这样一批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调控,使其将实时的图像信息和大量的数据传回地面,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可燃冰出现的具置。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并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3 结语

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意味着能源的过快消耗以及要面临能源短缺的风险,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新能源的探测、开采和利用。在海洋新能源被人类现阶段利用很少的前提下,人们便更多地专注于海洋新能源的探测,在可燃冰被发现的情况下,各国都使尽力气开始寻觅着可燃冰存在的痕迹,想要将其占为己有。探测就需要技术,对于信息时代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便是探测这些新能源的必备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中,并将这门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洋这个孕育着无限新能源的宝藏将被我们成功发掘。

参考文献

[1]温秀平.水下机器人特性分析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