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7个方面,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应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 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些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内地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内容研究、教育途径研究和教育模式研究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教育内容研究。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趋于一致,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将沿用这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第二方面,教育途径研究。总结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甚至是专业课程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中是普遍认可的途径。本研究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区别对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第三方面,教育模式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本研究认为首先应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标,通过目标分析来确定教育模式。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进一步体现出政策支持的强大力度。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跨入大学后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没有。近两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不断完善,结合重庆师范大学近两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对课程发展情况整理如下: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设为通识选修课程,从课程设立之初的只针对新生年级学生开放,发展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按照学校通识选修课程相关规定,全部课程含有7次课,共计20个学时,修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计1个学分。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目标成就未来、情绪、人格、爱情7个话题,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授课主题。第三,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为辅。第四,课程以考查方式进行评价,内容以学生的收获和体会为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完善中,但仍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课程管理与运行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现状总结如下:一是课程理念缺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应淡化专业和文理科的区分,突出课程的发展性与指导性作用。二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在实际授课中有的教师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重点,有的教师则以内心体验和行为认知为重点,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明确该门课程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三是教学随意性较大。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只定了主题,没有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同一主题由于任课教师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效果受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四是考核方式缺少实践环节。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策

(一)明确课程定位及目标,丰富课程实施形式

高校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专业学习及第二课堂等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主动性、普及性、预防性等特点,将此列为公共必选课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了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力度,切实做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培养人格健全、心智健康、思想积极正面向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自我认知层面确立课程目标,通过传授心理学先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固定的内容,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研究,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规范课程内容、丰富授课形式是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深入进行心理学理论研究,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结合课程目标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拓展教育平台,建立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网络;理论讲授、活动体验课、心理咨询和网络教学课相结合等,从加强学科建设的层面加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

(二)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从学校和学院多个层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部门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士负责,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计划和内容,同时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微调,统一指导授课,加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专业知识、个人魅力、积极心态、言语能力方面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壮大队伍成员,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参与到课程设置和建设中,另一方面加强已有队伍师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和成立心理咨询坊等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拓展教学领地,创新课程安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加强学科建设和投入力度。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9-0001-01

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实现开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甚至还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2.1强化课堂教学的渗透性:理论讲解通俗化。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于现实需要及能力考量,并不需要他们以直接理论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些复杂而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生动化及通俗化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化。教师必须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善于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符合特定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学教育的现实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对待。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教师必须要能够真正发挥心理活动课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进行一堂课程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最后根据交流结果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注重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活动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来亲身体验到一些正能量,例如,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以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通过活动情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三,注重反馈。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情感与体验情感,以达到矫正学生心理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于课堂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下养成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并鼓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思考。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联合起来,邀请在心理学领域一些知名的专家或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老师来校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以提高本校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研讨式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评促教式培训。所谓评促教式培训,是以一些公开课、交流课的方式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由专家听课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弥补其不足之目的。第四,讲座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就是由中小学校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校相关教师以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

3结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当下乃至以后能否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叙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03).

[2]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廖金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二是加强针对性心理训练,切实提高巡线工心理承受能力。要抓住巡线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时机,提高巡线工处变不惊、冷静判断、正确果敢的决断能力,提高忍耐力、自我约束力,增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意志品质,克服胆怯、畏难等不良心理。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把班组长、生产骨干力量培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的人才。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需要一定的专业素质作保障。当前支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人才,是制约支队心理疏导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建议厂有关部门注重培养基层单位心理健康教育疏导骨干,在此基础上,支队尽量挑选工作阅历丰富、学历高、热爱心理教育疏导工作、具备一定心理基础知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职工作为支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人才培养,真正在支队建立起一支教育疏导能力强,成员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疏导骨干队伍。

四是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公正公平、民主和谐、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对巡线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应引导巡线工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养成宽容大度、和谐相处的交往态度。培养巡线工积极进取、相互协作的精神;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支队实行的“三必到”即:“巡线工子女结婚必到,巡线工及其家属重病住院必到,巡线工亲人病逝必到”,让巡线工感受到了单位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巡线工心理上亲近,减少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成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要抓好思想沟通工作。支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辖区、深入班组、深入治理现场,既要主动讲解科学理论,又要给职工倾诉自己心声的机会,使之能够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新时期,巡线工的民主意识普通增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事实,不管哪个人讲的道理,如果与事实相符,就乐于接受,反之就会排斥。这就要求我们,用说理教育巡线工,必须做到讲道理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回答和指导现实,不回避巡线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面对,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让巡线工一听就感到道理深刻实在,

五是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及时疏导解决巡线工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同思想教育一样,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一方面,支部要把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纳入支队经常性教育,科学筹划,合理安排,做到“年初有计划、定期有授课、经常有辅导、年终有讲评”,为每个巡线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谁确掌握巡线工心理动态,做到未雨绸缪。在内容上,要根据巡线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让职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关规律,弄清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懂得心理健康的标谁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在方法上,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职工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采取心理专家讲座、观看辅导录像等方法弥补当前支队心理疏导教育不足,增强学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举办心理知识竞赛等职工群众性学习活动,提高巡线工对学习健康知识的兴趣。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上升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例如某一职业学校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受测学生602名,221名存在心理问题,占36.7%,有14.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测试表明心理问题中以人际交往困难和强迫症最多,其次为偏执和抑郁,第三是敌对和焦虑。其中二、三年级高于一年级,提示二、三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更多问题。另有资料表明,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的躯体病人中,60%-70%的都有心理问题,而医学心理学认为,有50%的疾病,是由精神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品德、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也决定了他们心理问题多发,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应给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堂堂正正的抓起来。

1 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意识差,自尊感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远大志向和理想,不重视学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学习无动力;意志薄弱,承受挫折、困难能力差;心理脆弱,视一点小事为不可逾越的难点;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等。

1.2 影响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一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社会生活中各种宣传媒介的不良刺激,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的夸张性渲染;报纸、书刊、杂志、广告、手机短信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二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会给青少年良好地影响,有利于其个性、社会化的进程,而问题家庭则易引起品行障碍,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据资料反映,一个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对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常见问题家庭如:缺陷型家庭,即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不道德和犯罪型家庭,冷暴力型家庭,管教不严型家庭,苛求型家庭,不和睦型家庭,离婚家庭,托管型家庭等,总之,问题家庭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方面。如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 以致厌学,逃学和对抗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对学生的键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如果采取讽刺挖苦、简单粗暴的态度,那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2 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班主任因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应利用班主任的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

2.1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1 能及时觉察学生心里的需求与困惑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2.1.2 能调动多方力量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与学生的矛盾,并调动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1.3 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

班主任可联合学校、教师、家长,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2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1 协助心理课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

据了解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班主任应和心理课老师就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这样心理老师在上心理课时就某个学生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将心理课教学落到实处。

2.2.2 敏锐发现和觉察学生的心理异常,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一旦发现学生情绪有问题,就应及时沟通、引导,及时帮学生清除心理障碍,医治“心病”。

2.2.3 家校联手,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在学校扮演者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两个主要的场所,如果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联系,就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

2.2.4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排球、篮球、舞蹈、合唱比赛,卡拉OK大赛,棋、琴、书画大赛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2.2.5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强化学生的耐挫训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与“弊”两重性,对挫折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的、积极的态度。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人生如“之”字路,并非一帆风顺。再次,在实践中体验挫折,如有意让学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提高预期让学生体验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的练习等。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优化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高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那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题学术会议交流、教师间讨论、师生访谈对话、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探索后发现,尽管我国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与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生源等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良莠不齐,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却是相通的,为此,本文仅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探讨如下。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性质有专业化倾向。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泛专业基础课,有的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上,还有把授课对象当成医学院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待。二是偏离教学目标。一些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律,没有把重点放在更多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及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上,而是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方向上,这样实际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效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以发展与预防为主,防大于治,需要咨询与矫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2.教材内容重理论且更新缓慢

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无论是本科院校统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普遍存在偏重理论倾向,专业性太强,学科化太浓,且缺少可读性与趣味性。二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内容偏陈旧,且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叠现象。如思想政治课中所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心理健康标准、恋爱等内容;再如,就业课中关于大学生人格气质和就业心理内容;还有其他专业课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等。尽管各个学科教材所涉及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侧重点不同,但还是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

3.重视不够,安排欠合理,教法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性、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该与其它一般学科有所不同。即既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也要求必须进行行为训练及互动体验,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要求。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高校采用两周一次课,这种隔周上一次课的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觉上造成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这种形式的确也导致因课次之间的时间偏长,使学习内容不连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授课方式,有的班级的授课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由于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师生互动体验开展,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授课形式只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无法通过行为训练及体验互动等形式渗入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却难以满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格优化、心理韧性及构建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学科普遍存在学时不足,高校教师又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导致授课内容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心理教育的浅层次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4.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担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师资配备而言,一方面,由于受限于高校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及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课的专、兼职老师与大学生的配比还没完全达标,一些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相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是:1︰5000,兼职配比标准是1︰500,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配比,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好多来自民办高校其他学院部门的兼职,如有思想政治专业老师、专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另一方面,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其理论功底较薄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和系统,加之其原有的认知模式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二是不利于开展本学科教学研究。由于部分外聘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外单位,既不便于组织与管理,又不便于开展学科的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由于一部分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实践经验,不仅无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而且授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空泛,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解决其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实际技能考核评价也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考核形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或40%,主要包括课程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期末成绩占70%或60%,主要是以出卷书面考试或写结课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缺失学生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考核内容。在当代社会注重学生由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的今天,如何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形成评价,也是有待改进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前提。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错误导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课程,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来对待,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上。并要摈除学科化导向,应尽量减少过于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上,在原有基础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与发展,以优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创新、实用与针对性

一是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身特点,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并力求解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二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更贴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3.提高认识,合理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站在未来社会发展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这一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改进办学条件,开展小班上课。利用小班上课这种教学环境,使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测验、行为训练、心理体验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不能只为排课方便,应重心放在便于学生学习上,逐步解决隔周上课的方式,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把握课程的全局,更要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章节学习。三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特点,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应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组织小组讨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团体训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标的关键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加大师资队伍配备力度。具体做法上,(1)应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配置人数符合师生配比。(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配置合理。(3)严把教师准入关。如通过把控入编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新进教师试讲认定等相关硬性条件,列为担任该课教师的基础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基本待遇,建设一支符合要求且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认真研究培训内容,缺什么培训什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夯实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研室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教学问题;开展学科示范课推广,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从示范中得到提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稿、ppt课件的检查工作,确保教师教学文件的质量。四是保证教师心理咨询实践时间。每学期应妥善安排每位心理学科教师开展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实践,利用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建立科学有效学科考核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当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课程考核须改变传统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尝试将考核分成三块:一是注重平时教学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主动性。二是案例分析与团体活动体验分享,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和在团体活动中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课程知识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保留原来基本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拟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实施方法。逐步实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卫丹,赵毅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教育,2016,(08):146-148.

[3]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03):31-42.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95-01

虽然目前有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建立心理咨询室,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其思想、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水平。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障碍,需要去思考,帮助,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恰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将本人的具体做法浅议如下。

1.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新形势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课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工作中我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平时我总是以微笑面出现在学生面前,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最大限度的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我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朋友。课堂上气氛民主,学生就会放开胆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心理负担消除了,学习也就更加愉快,更加轻松。我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拟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我多年的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样经验:学生对于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知识易于理解接受,而且兴趣很高。因此,对于新授课,我细心挖掘、整合教材,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法,如:图形导入法、史料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讨论导入法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还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习题课,我们经常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先由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创设学习情境,再让学生发散地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做到先尝试、再讲解,并要求学生尝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让习题课成为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总结反思的互动型的能力提高课;对于复习课,先让学生归纳、整理,然后再由老师引导小结。这样让学生自主疏理知识,自主寻找规律,主动判断错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构建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

3.注重情商培养,提高心理素质

情商是智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健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3.1注重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给学生讲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学生知道了有关数学家欧拉的人生坎坷经历后,深受教育。多数学生认为,有缺陷的人尚能作出举世瞩目的贡献,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而我们这些体格健全的人再不努力学习能对得起谁呢?有些具有厌学和自卑心理的学生也都下决心克服自己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学生的学习干劲和意志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再如,针对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脱口而出而反应迟缓的学生来不及思考、回答的现象,我经常对他们说,请给那些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留点机会,你们思考,除去乍一想得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最好能多渠道的解决问题。每当那些平时极少发言或反映稍许迟缓的同学发言时,我从不轻易说"错"或"不",总是力求在某些方面给予肯定。还经常涉及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逼"他们回答,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的勇气。这样课堂上不但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特困生也享受到了能回答老师问题的喜悦感,一些同发现并证实了"自己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2注重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正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心理特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难点,得到了赞许,他们的合作意识渐渐产生。教师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并创造小组展示的机会,加大力度强调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变主动学习交流,伙伴之间更加亲密,团结一致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在他们的内心渐渐塑造起来。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兴趣 交流与合作 心理健康

一、兴趣培养,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但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地理课教学,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是学生对学习地理热情不高,兴趣不浓。原因之一:受应试教育束缚,部分教师不能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愿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照本宣科,空讲道理,课堂要求学生记要点、考试答要点,不注重学以致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教育形势发展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用新课改理论构建课堂教学,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规定,新一轮课改就是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地理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二、课例展示,引领合作探究

(一)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例来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理解风海流与补偿流的成因和分布;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图,熟悉主要的洋流。联系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探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增加空间观念;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通过展示教学目标,使目标性不强的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从而自始至终形成一条主线。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洋流简介部分,主要是一些识记性强的知识,没有难度,主要通过学生回答讲解来完成,目的是增强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到寒流暖流时,展示思考题“暖流一定比寒流温度高吗?”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他们的交流与探讨,消除学生的孤独感。

第二部分“洋流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加上教师的点评来完成。

1.洋流的形成从盛行风入手,学生已经学习了主要的盛行风,主要是通过讨论来明白在盛行风的吹动下,洋流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影响,才形成了现在的洋流分布模式,通过分析学生形成了一种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意识,要全面看问题。

2.在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时,让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方面,然后推举发言人来给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完成情况还比较理想,不仅是组内的成员达到了资源共享,还使全班同学相互协作,效果比较理想。

最后回归最初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密度流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提供了最好的动力。圆满的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三、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下的地理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实践“知识育人”“人格育人”,更要做到“心健”,通过心理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因此,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功能。我认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地理教师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地理课堂主渠道及地理实践活动,适合时宜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43-02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发展学生积极心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以塑造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为目的的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发展性、体验性为一体的课程。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重矫正、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更有助于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困惑、改善生活质量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的一门实效性较高的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找出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精选和制作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精选难易适中的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建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案例讨论成果,并加以拓展,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3.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2)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3)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4)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蕴涵着一定的心理学原理、能够引人深思和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能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并具有研讨性的事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含着多个心理问题,而且问题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其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案例可以选自经典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也可以由发生在学校及周边高校的鲜活典型的例子编辑而成。

(2)案例的分类

根据教材,课时安排及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确定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人际交往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自负、自卑、害羞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共情的能力;情绪管理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抑郁、焦虑、嫉妒等心理问题,培养控制和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就业心理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应对挫折、心理退化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规划执行能力;恋爱心理类案例主要解决由单相思、失恋、三角恋、网恋等因素产生的颓废、迷茫、轻生念头等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及正确的恋爱行为。

(3)案例课的课件制作

教师在选取适当的案例后,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添加配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达到触动学生内心并激发“我要说”的冲动的效果。

(4)组建讨论小组

一个班级一般组建4~5个讨论小组,每组4~6人。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各小组成员在个性、性别、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均衡性及互补性,避免有些小组过于沉闷,有些小组过于活跃。小组领导者应具有亲和力和组织能力,教师还应专门安排时间讲授小组讨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挑选出的小组领导者就能组织好小组讨论并能记录各成员观点,归纳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以便在班级自由讨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5)熟悉案例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对案例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又要精心设计案例讨论的问题,使讨论的问题难度适中,并且能与学过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相关引申问题做好预案或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为了让学生在课上讨论充分,通常提早一周左右把案例的文字材料及问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熟悉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准备自己的发言材料。

2.课堂实施过程

(1)呈现案例

案例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根据案例讨论主题的不同,可选择口述、图片、视频、现场模拟、课件等呈现方式,让学生重温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较快融入案例情景,唤醒自我认知和体验,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根据案例设计讨论问题的多少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可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交流与探讨。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案例及学生讨论的情况对部分关键节点或争议点反复进行呈现。

(2)组织讨论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三章情绪管理章节的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将“认识和预防抑郁”作为重点,选择张国荣等人的事件为案例。先通过几组心理疾病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讨论当前危害最大的情绪疾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各组派代表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或课件带到课堂进行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引用数据说明各种情绪疾病的类别及发病的比例等,并说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接着呈现张国荣自杀的相关报道视频,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张国荣因抑郁自杀的心理原因。然后,教师播放几段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视频以及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案。各小组分别讨论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成因及心理调适方法,可采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补充发言等灵活方式。这一环节是本节案例讨论课的重点,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抑郁的成因及对策,如从社会支撑、家庭氛围的改善、兴趣爱好的培养、人际关系的改善、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理性认知等层面对因失恋导致抑郁的患者提出心理调适建议以及帮助他们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小组领导者总结各自小组案例讨论的观点、解决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观点进行提问、反驳、辩论,通过不同理念的撞击,启发更深入的分析论证,加深对案例的思考和认知。

(3)归纳总结

教师对案例讨论的归纳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教师剖析案例所涉及的相关心理学原理,对这些知识起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如在总结“抑郁”案例时,要帮助学生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状,消除学生对抑郁情绪的错误认识。其次,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理清头绪。由于心理健康是很难衡量、很难定量的心理现象,使得心理健康案例讨论的结果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但教师无需给出标准答案,而应重点讲解分析案例的思路,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把握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归纳总结案例讨论的结果,并加以拓展。如在“抑郁”案例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扮演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人物来拓展理解案例中人物的言行,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悟、体验案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提升自我的共情能力以及调节抑郁情绪的能力。接着,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要多以赞赏激励为主,以指出努力方向为辅。教师要及时表扬讨论热烈、氛围良好的小组,公开赞赏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独到见解或观点的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并在课后及时加以鼓励。教师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下一次案例教学。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是案例讨论的裁判员,而是案例教学法的设计者和案例讨论过程中的激励者、指引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主动学习的践行者。

2.案例的选择、制作

案例的选择、制作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多渠道精心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研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这些案例要难易适中,要能够真正贴近生活,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范文

关健词: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中学生杀害亲生父母、自杀、离家出走等事件时常发生。这些事件反映了当代部分中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中学生心理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而我国心理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难点。本文就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调适对策进行理论与实践地初步探索,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1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现象

2002年笔者选择了市内具有代表性的10所中学,随机抽取了1625名学生进行心理综合调查。结果反映出部分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学生认为学校应试教育严重,课业负担重,文体活动少,生活单调,心理压力大,内心焦虑、苦闷;认为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自己上学不重要,轻视学习、厌恶学习的心态,缺乏上进心,应付混日子;与父母、教师缺少沟通,人际关系不和谐,不融洽,自己感到孤独、压抑、自卑、情绪低落;学生中讲哥们义气,不正常交往普遍,与异往频繁,青春期困惑、早恋等问题突出。

2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源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等4个因素。

2。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米歇尔(WMishel)认为,人在意义不明确的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因素的影响;相反,当情境的社会意义十分明确时,情境因素对个人的行为就起决定作用。由于学生对当今某些社会现象缺乏全面分析而产生片面的认识,这个认识在其情绪情感和人格形成过程产生了误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市场经济确立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他们因难以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不能做出理性地思考,没有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坐标和做好心理上的充分准备,从而逐渐削弱自我意识。另外,形形的犯罪行为不断发生,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中学生就片面认为整个社会“乾坤尽污,世人皆醉”了,由此丧失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降低预防心理障碍的免疫力。

在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将大学生分配工作推向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制度改革,使一部分职工成为下岗者。这些原本是为了放开个人手脚,施展个人才华的良好机遇,中学生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反而感到这些失业者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认为自己前途渺茫,读书无用,逐渐形成学习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

2。2家庭因素

(1)离异家庭。近年来,特殊家庭、破损家庭增多,据我市开发区学校的调查,离婚家庭、离婚后重组家庭、闹纠纷家庭、罪犯家庭等占31。7%。在这些家庭中,学生难以感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关怀,他们不能与父母进行很好地沟通,自己在家似为多余,终日孤独、郁闷,导致学生出现孤僻性格、自卑心理、强迫型人格等心理障碍。

(2)家庭“望子成龙”。现在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强烈。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以致于造成学生意志薄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在学习上,力求孩子“全面发展”,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热衷于让学生学弹琴、练绘画、习书法等,结果适得其反;在思想上,对学生灌输“上大学是唯一出路”的观点,从而使学生出现考试恐慌、学习压力大等不良心理。

2。3学校因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学校、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理承受力,机械地“灌”、“填”、“练”,把众多具有不同个性、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统一到单一的“科举模式”上。对于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教师对他们加倍疼爱,正如《马大福音》里的一句名言“凡有的还是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正是因为这种优厚的待遇使部分优等生产生了不正确的自身认识,过于虚荣和自我中心的心理,是日后形成虚荣、自负、嫉妒、脆弱等心理障碍的根源。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对他们产生消极的角色期望、消极的评价和对待,这就导致差生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和较低的成就动机,进而产生偏离一般学生角色的消极行为,这种消极行为又导致了学生成绩进一步落后闭。这部分学生要么彻底丧失学习信心,情绪低落,形成自卑、抑郁的心理障碍;要么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违章违纪成为真正的“双差生”。

2。4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

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一方面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由于中学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人成人世界;再由于性的成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便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另一方面心理上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中学生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成熟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渴望社会、家长、教师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步,表现出种种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极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故有人将青春期称为“危险期”。如果他们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不能顺利解决,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自杀性倾向和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等图。

3学校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

笔者认为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应采取如下措施和对策。

3。1创设符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环境

学生心理素质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家庭氛围等因素共同构筑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建设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不可缺少的环节。

(1)学校内部环境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建优美、整洁地校园自然环境,用美的环境陶冶美的心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学知识,如开设“午间心理咨询”广播、心理健康专栏、心理健康主题画展等;建设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集体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2)学校外部环境建设。首先,优化家庭教育。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编写家长心育教材,组织家长座谈会,宣讲心理教育思想,转变家长观念,引导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使家长自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正确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有主见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让社区成为学生的“另一课堂”。

3。2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御的责任。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是由教学活动本质特点所决定的。科任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训练、辅导、暗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教师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全面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获得成功地喜悦。在抓好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时,既要注重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3。3形式多样全程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