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世界经济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导论

第1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 信息 因特网 电子商务

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世界正在飞速发展,新的全球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推动这一经济结构演变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土地、人力和资本转变为信息,并进一步转化为知识——人类已经掌握了利用信息和知识创造大量机遇和财富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对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予以充分重视。新经济的运转将更多地依赖web作为快速廉价的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换媒体。要想在新经济时代站稳脚跟并获得成功,就必须参与因特网,拒绝因特网就等于拒绝进步、拒绝生存、拒绝发展。因此,电信的普及成为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从本质上讲,新旧经济结构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物质经济和思想经济的差别:物质经济着眼于创造可以销售一次的物品,而思想经济却着眼于可以反复销售的知识和想法;因特网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全新事物。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观念和标准将发生巨变。物质的作用将被削弱,人的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新的经济体系为每一个人带来许许多多的机遇和选择,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创造出全新的事物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大家都已熟悉了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那样业务遍存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现在看一看由网络造就的另一类跨国公司,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网上书店亚马逊(al~zon.com1。无论您身在何处,只需点击图标,就可以轻松进入亚马逊书店因此,从任何角度看,亚马逊书店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尽管这家公司并不需要在世界各地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亚马逊书店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20个品牌之一.而普通企业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时间。这就是因特网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新经济时代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光纤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输速率每年增长一倍;通信软件也逐步从旧的封闭模式转变为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分布式环境;无线通信的容量在5年间增长了1000倍。所有这些都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未来5年内,技术的进步将使网络带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彻底消除现存的通信障碍。带宽的极大丰富将使设备与网络的连接变得更为廉价,并使交互电视、电影点播等各种新兴业务的全面普及成为可能。朗讯现在可以通过0ptiStar产品系列实现光纤到服务器,而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桌面对桌面光电子产品也将在一到两年内出现。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因特网将逐步成为一个可以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高智商网络。目前已经实现了人机对话,两三年之内就能用各自的母语在因特网上实时交谈,网上交流的速度将因此大为提高,与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毫无二致。这无疑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距离将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通信障碍,随着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的普及,网络将成为连接人类和信息的媒体,并为顾客带来近乎无限的选择。

企业用户和一般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权力——鼠标操纵权,他们可以通过网上工具自己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第~流的产品和信息;许多过去仅为少数人或富裕阶层提供的服务,如高质量的健康和投资咨询等,现在可以为所有人共享。大量的顾客数据将使企业可以更好地针对特殊个人和群体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在新的经济结构下,人的智慧将取代土地或设备成为雠财富和获得权力的首要因素,业务价值键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砖、瓦、混凝土将变得不再重要,企业将被虚拟化,企业员工也将成为自由流动的全球统一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个人的价值将变得更加透明和更易实现。地点和时间的重要性也将大大削弱,诸如设计和开发新汽车等许多工作将可以由虚拟小组承担。

新的经济模式还将促使社会经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间的相互依赖性将得到不断加强,权利将逐渐汇集到可以将资本转化为创造财富想法的人手中。新的全球经济将不是—个总和为零的游戏,人们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而不是“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一方的利益不必建立在他方的损失之上。

随着参与新经济屏障的逐步消失,新的竞争者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进人市场。“一无所有者”的介入将使整个经济结构变得更加民主.并使快速发展成为新经济模式下取胜的关键因素。

三、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建立在全球数字化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正在迅速瓦解现有的经济体系,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电子商务为人们带来跨越地域局限的能力以及更多的选择,其涉及范围从最初的书籍、玩具和磁带,逐步扩大到汽车及其他产品。尽管电子商务目前占全球交易总量的比例还很小,但发展迅猛。人们或许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变化发生得究竟有多快,就像坐在一列奔驰的火车上一样,你很难确切意识到速度增加的程度[新经济结构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例如,市场对更具竞争力价格的需求,将使旅行社等利润微薄的企业雪上加霜;以MerrillLynch为代表的经纪公司则需要迅速彻底地改变其业务模式,以面对CharlesSchwab和E*trade等建立在Web基础之上的交易公司带来的令人害怕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在人们的周围也的确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过去的竞争对手都在联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因特网带来的机遇。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戴勒一克莱斯勒有意合作建立一个通过因特网交易的单一零部件市场。这些汽车业巨头相信这将有益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新的竞争焦点将集中于产品的设计、销售和客户服务,这将使公司的运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们还看到许多新型的业务组合,例如沃尔沃、爱立信和TeliaAB将合作推出Wire—lessCar,为汽车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提供移动Web服务。

第2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市场导向;营销战略;企业绩效

鉴于学者们对市场环境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的结论的不一致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再次检验市场环境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厘清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提供证据。

一、假设提出

1、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市场导向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采用市场导向量表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出现了一些分歧,但是大多数学者发现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由此可以说明,市场导向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这些学者认为,市场导向能提高企业绩效的逻辑是,市场导向型的公司将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从而使企业的绩效得以提高。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

假设1:市场导向水平越高,企业绩效也就越高。

2、市场环境

与市场环境相关的一个主要变量就是市场波动(MarketTurbulence),即颐客组成及其偏好的变化。当企业需要满足的是由具有稳定偏好的消费者所组成的固定细分市场的需求时,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就会很小,因为此时公司不需要对营销组合做出太多的调整就可以满足其细分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当企业所面对的细分市场或消费者偏好不太稳定时,由于企业需要不断的调整营销组合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此时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由此我们得出假设2。

假设2a:市场波动越大,市场导向与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假设2b:技术波动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

假设2c: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向关系就越强。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深度访谈进行探索性研究,访问对象为企业营销部经理或企业主管,访谈内容为他们对市场导向的认知程度,对于创新、企业表现的描述,以及市场导向与企业营销表现、财务企业表现之间的关系等。。

为了研究全国服务行业市场导向的情况,我们选择吉林大学商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为访问员,由访问员利用暑期回家的时间完成调研。调研采用面访的方式,访问对象为服务业企业中的总经理或营销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访问成功率为22.8%。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理论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中的市场波动和竞争程度并不会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只有技术波动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而且技术波动程度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这与KOhliand Jaworski(1990)在其实地访问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技术波动比较大的行业中,市场导向的作用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在技术波动程度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在实施市场导向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有所不同。然而,本文所得结果还表明,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市场导向水平越高,企业绩效也越好。这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依然是成立的。 转贴于

2、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管理者而言,提高市场导向水平是其提高企业绩效十分有效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企业不仅要关注于顾客偏好和需求的变化,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短期行为和长期优劣势,此外最要弓I起管理者注意的就是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市场导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技术波动的强度会影响到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而且技术波动强度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就越弱。由此,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其所处行业为技术波动程度比较大的行业时,企业在市场导向方面的投入是需要更为慎重考虑的,因为其所处行业的技术波动性会削弱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因此,管理者需要对建立市场导向所付出的成本极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

3、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尽管使用客观的数据对企业绩效进行测量是十分理想的方式,但是鉴于数据的可获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了主观的数据对企业绩效进行了测量。虽然目前在理论界使用主观数据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未来研究中,因尽量将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第3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卢现祥,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贡献

一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主要出版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本)、《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及《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这三本书都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西方新制度经济的专著,多次重印,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4月29日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的“被引次数最多的图书”显示,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被引1251次,在经济学类排在较前面。CSSCI评析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五年内在经济学领域被引100次以上的著作”中排名第9,五年内被引246次。在我国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96种图书中,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排在第19位。

二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注重中国现实问题的剖析,关注国计民生。近年来以寻找一个好制度为主线,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发表了近百篇理论随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于2010年出版了《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本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搜狐读书、凤凰网读书、当当网读书、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或连载。

三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一些转型中的中国现实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作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经过筛选和修改,汇集成了这本《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次选择了36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制度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理论与中国模式及中国经济问题。此前还出版了《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和《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卢现祥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80多篇,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中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第4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关键词:产业政策 理论 启示

一、日本产业政策及其理论依据

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日本为了推进产业合理化, 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 采取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不同产业间的关系,为适应日本产业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需要而采取的产业结构政策。二是协调各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既能相互合作补充,又能保持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具体地,日本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1、雁行论

雁行论是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建立产业时, 其一边学习模仿输入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 一边消化、创新、发展新的产业。这种由模仿到创新的追赶过程类似于群雁飞行, 时常排列成“一”字型或“人”字型的形态, 故称之为雁行论。

雁行状态分为基本型和两种变换型。

雁行的基本型: 发展中国家最初靠引进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建立产业进行生产, 其产品市场是面向国内,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与技术进步, 产品质量提高, 其产品开始走向国外。这种由进口出口的产业转换过程宛如群雁飞行的基本队形“――”字的形状。

雁行的变型1: 在产业呈现为进口向出口的局面时, 产业的类型与顺序也很清楚展现出来。一般来说, 由生产消费资料向生产资料的产业转换, 例如由农业向轻工业、进而向重工业依次转换。

雁行的变型2: 生产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顺序的变化, 在两大部类的产业结构中, 也存在着由低级向高级转换的现象。在生活资料生产的产业部门, 起初是日常生活用消费品的生产, 进而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在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是从低技术部门(像纺织、木材造纸) 进入高、中技术工业部门(特别是汽车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产业结构由单一化、低级化、向多样化高级化转移。

2、幼稚工业论与倾斜生产方式

幼稚工业论认为, 一国应选择某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 给予适当的、暂时的关税保护, 以便逐步扶植其国际竞争能力。在这种保护初期, 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起初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 消费者不得不支付较高的价格, 但经过一定时期, 生产力发展了, 商品生产费用就会降下来。消费者就会从今后的价格下降中得到利益。

幼稚工业论对日本产业政策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经济复兴时期(1949―1960 年) 日本为保护国内产业, 曾对进口数量、进口关税、外国投资等进行限制, 进口数量限制几乎曾应用到日本所有近代化产业。在经济复兴的初期阶段, 日本产业政策在“幼稚工业论”的影响下, 制订了“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其内容是: 进口原油, 增加钢铁生产; 增加煤炭生产, 侧重分配给钢铁行业。即以煤炭、钢铁两个部门为核心, 双方互相促进以扩大再生产。

3、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本产业存在着二元结构, 一方面有近代的大企业, 另一方面是零细的小企业, 两者在资本规模、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工资、技术等方面差距很大, 日本国内市场规模也很小, 然而, 经济发展却没有因产业的二元结构与国内市场狭小而受到限制, 因为它是以世界为市场, 实施了“贸易立国”的方针。“贸易立国”理论依据之一是“边际产业扩张论”。“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 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 即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 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或称边际产业) 依次进行。日本将自身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 认为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比较劣势, 变成了“边际产业”。

二、不同时期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战略性产业政策向补充性产业政策的转移过程,而在政策手段上又经历了从直接管制向诱导型、指导性政策手段的转变过程。

1、在经济复兴时期(1945―1950年) 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式。政府选择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基础材料工业作为经济复兴的突破口, 通过集中性的资源投入促进这两个部门的增长, 以期带动其他的产业的发展。

2、经济自由期(1950―1960年) 采用了企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1952年为了确保经济发展,日本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 对企业的所有结构、经营方针、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使企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这一阶段,日本产业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重心从经济恢复转向经济振兴;二是政策手段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

3、高速增长时期(1960―1973年) 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重化学工业化。1963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 把发展重化学工业、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日本产业政策在政策体系、目标、手段和功能上都开始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并逐步完善。

4、稳定增长时期(1974―1985年) 提倡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由于重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产业的公害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此, 日本政府提出要把产业结构由当前重化学工业转换为知识密集型工业结构。

5、国际化进展时期(1985―1999 年)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90年代之后倡导“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日本“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知识密集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单一增长为目标, 转向以“生活大国”为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

6、经济全球化时期(2000―) 在“国际社会共存推进世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信念指导下,推行“宏观结构调整、微观经济改革、产业结构政策”的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改革。在产业结构中注重技术革新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实现全体国民的生产富裕化,在考虑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同时,确保能源需求供给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性。

日本在不同时期能迅速地转换产业结构确定适应世界经济潮流的主导产业。日本在产业组织政策上,既注意培育大型企业,又对中小企业采取扶植政策,以保证市场竞争能力,防止过度竞争为指导思想,在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防止企业垄断和过度竞争,使企业进行有序竞争,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

三、日本产业政策的启示

日本的产业政策带有柔性, 属于诱导型的产业政策。在日本, 企业的绝大部分是私人企业, 政府不可能直接插手企业经营。日本政府的做法是从产业(或行业) 合理化的角度出发, 组织政府官员、学者、经济界人士、社会有识之士, 成为“产业结构审议会”, 分析产业发展动向与变化趋势, 指出企业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同时对政府将出台的政策由下而上进行讨论, 论证其可行性。各种产业政策没有强制性, 不带有计划经济的特色。中国由于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各个企业, 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即都归全民所有, 企业受到国家的调控。因此, 国家(政府) 介入资源分配, 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虽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把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经营者所必需的经营自在一定程序上归还给了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 一是对国有资产使用的权、责、利关系界定不清楚, 企业成员对国有资产的关切度很低, 实际上处于较少有人真正负责的状态, 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二是由于国有企业领导的职务升迁还不以企业效益为依据, 加之用人制度上的缺陷, 使得企业领导对于企业投资、产品开发、科技进步出现事不关己, 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情形,。三是由于缺乏管理责任和管理激励, 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经济效益低下, 企业员工对于如何使产品升级换代, 如何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和领导一样患有冷漠症。这三种情况表明: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 作为制定与审议产业政策时, 企业界因为利益机制刺激作用不能发挥, 而不会主动地、真心实意地投入。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产业政策制订时,政府不得不加大调控力度, 实施某种程度的计划化。由此可见,企业、地方政府、国家之间存在着产权界定不清与利益关系的矛盾,往往使产业政策产生偏离与落空的现象,为了扭转这种现象,中国的产业政策不得不带有刚性与指令性。纵观日本产业政策的变迁与理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先进国家时,既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又要注重知识密集型产业。从日本的经济成长过程来看,其产业政策采取过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分阶段推进的战略,能够稳打稳扎。但是日本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中败北于美国, 显露出这种赶超战略的缺陷。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既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又要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产业布局时,如果国情国力不允许大范围内,三种密集型产业齐头并进,也应该选择重点部门行业地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2、后起国家在技术引进时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后起国家在资金,熟练劳动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差距,因此,在技术引进时,要将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从总体上进行考虑,要突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换言之,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既不能片面地追求高、精、尖技术的引进,置本国的实际发展水平于不顾;又不能完全从目前的利益出发,而牺牲长远的利益。

3、 产业发展战略要产、官、学、研一体化。新技术革命突出了科学在新产业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新技术产业中要发挥带头作用, 提供新产品的研制方案与科研成果, 同时培养更多的创造型的人才。然而, 大学、科研院所虽然有高智能、高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 却无制造、规模生产、销售能力,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必须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 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形式下建立新的产业, 或者共同开发新产品, 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4、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方面应从我国的资金,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条件出发,着眼于未来,采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以适应国际产业加速转换的要求。

5、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分阶段产业保护政策。我国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的相关规定和例外条款,根据产业发展状况拟定时间表,逐步分阶段地开放我国市场。

6、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实现今后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实现,国家应加速经济立法,尤其是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产业振兴法;打破市场割据,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

7、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对供求失衡的行业应该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加强调节,对投资过热的行业要促进供给增长与需求增长相互适应,对投资严重过热行业的投资规模一定要严加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0页

[2][3]周绍朋,王健主编.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第297―298 页

[4]日本通商产业省产业政策局编.21 世纪的产业结构[M].1994第16页

[5]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J]一桥论丛,1956 年第38卷第5号

[6]铃木多加史编著.日本的产业结构(日文版) [N].1995 中央经济社第21―22 页

[7][8]童书兴.科技革命与世界制造业的发展[J].世界经济,1997年第5期第38 页

[9]孙丽云,王立群编著.国际贸易[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78页

[10]日本兴业银行产业调新编.日本产业读本(日文版) [N].东洋经济新报社1993年第4页

[1l]王云海等著.现代日本市场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第5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韩国的迁都是经历漫长酝酿和争论后抉择的产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任总统朴正熙就曾计划建设新首都,只因其意外死亡而未果。当时提出迁都主要考虑两大问题:一是首都首尔(当时中译名为汉城)与朝鲜首都平壤相比,更近休战线(即俗称的三八线),安全性差;二是首尔人发式增长,规模膨胀问题严重。

2002年末,韩国总统竞选期间,候选人之一卢武铉提出迁都构想,并在执政后致力于付诸实施。2006年12月,韩国最终确定新建行政首都名称为世宗市,2007年7月开始工程建设。

那么,韩国迁都必要性在哪里?

首先,韩国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状严重。

其次,针对区域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政府实施国土均衡发展战略,随之首都圈规划重点主要放在了抑制方面,这反而令首都圈的发展受到严格控制,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

第三,地方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迁都的基本逻辑是,把政治、行政等公共权力分散到地方,从源头上切断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机制。因为区域不均衡发展机制主要是由于政治、行政等公共权力即中枢职能集中于首尔,造成首尔的经济发展基础从一开始就比其他区域优越;需要这种环境的大企业或舆论机构集中于首尔后,就使信息和机会集中于首尔,进而导致投资乃至公共和民间服务集中于首尔。这种趋势最终促成首都圈规模膨胀,地方相对落后,并导致一系列副作用。

迁都可令韩国获得如下均衡发展效果:

第一,缓解首都圈人口压力。一部分人直接搬出,将令首都圈人口集聚力下降。第二,有利于地方的发展,在地方将形成新的增长极。流向首都圈的要素流,将多少被截流为地方发展所用。第三,首都圈的规划模式可从抑制型转向发展型,从而可有效提高首都圈的国际竞争力。第四,扎根于韩国社会的以首尔乃至首都圈为全国中心、视地方为边缘的传统观念将被打破。

韩国中央政府数十年来一直关注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是不惜通过迁都来促进国内均衡发展,其精神实属难得,有必要借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迁都耗资巨大,却并不能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不迁都的情况下搞好区域均衡发展,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从韩国的经验来看,这种更好的选择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在政策内容上足够重视分散、分权、分工问题。分散指政府部门的分散,防止中央政府权力过度集中于一个城市或区域。分权指中央的行政审批权等政府权力应下放到地方政府,提高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分工指不同城市或区域应按自身的特点特殊化发展,形成全国范围的分工与合作。

第二,在促进方式上做到持之以恒。区域特点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因此要塑造或改变区域特点,就要在实施政策的方式上避免频繁变动,即既要长久坚持某项战略原则,又要在政策之间保持一致性。

第三,在空间发展上建构多中心结构。区域均衡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在不同区域都能得到与首都圈相媲美的发展机会,而要达到这种境地,必须有效培育与首都圈相抗衡的多个国土核心。

第6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 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 2005) ,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 1997) ,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 1995) 。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主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第7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关键词:文化商品;东亚地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97-02

导论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使得商品的发展也进入了循环模式,尤其是生活必需消费品以及能源类消费品,都是以市场的供需情况调节。而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在非常频繁,文化产业的传播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指出:“文化、娱乐正在逐渐替代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总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正是因为文化具有能够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与“竞争力”的潜能,很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的振兴提上了政治战略规划的高度。蓝庆新(2012)对2010年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数值进行了测度评价,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中发达国家14个,美国占第一位,竞争力指数为71.44,中国的竞争力指数为42.16,相差近30分。中国在文化商品贸易是出口价值低,进口价值高,文化商品贸易条件恶劣,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不平衡,竞争力低下。

一、文化产业贸易理论研究背景

国际学术关于文化产业贸易的研究都集中于文化强国欧美国家之间的分析,忽略了东亚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贸易水平。Fukunari.K(2004)利用引力模型针对OECD①各成员国进行了双边服务贸易②影响因素测量,指出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开发程度对于服务贸易的正影响要显著于一般商品贸易,并且,运输成本越低,成员间进行服务贸易交流越多,并且服务贸易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一般货物贸易。方英、李怀亮(2012)分析了中国的文化贸易地理结构,中国出口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33%),③香港(15%),日本(8%),欧盟(16%),进口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美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孙丽岩(2011)指出从文化贸易整体规模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贸易大国。④

二、东亚文化产业合作现状

在经济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和文化经济的兴起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个集团应对全球化所采取的普遍合作模式,区域经济集团往往拥有促进共同经贸利益实现的独特优势,比如NAFTA、ASEAN、EU等等,都是因为成员国之间具有紧密的经济市场联系,地缘相近、人文优势、文化习俗都比较相近,因此可以打破国界限制共享资源、资本、市场,共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Filippini(2003)用重力模型分析了东亚各国之间的贸易流动情况,指出东亚地区的贸易数量大小和国家的高科技制造业发展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eda(2002)在对关于东南亚共同市场研究的时候,指出一个国家好的宏观政策,比如金融财政政策的深入情况,基础建设的补给,都对各个国家的贸易流量有着正相关的影响。

相比于美国,欧洲区域合作来说,东亚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还在初级阶段,基本都侧重于经济贸易技术方面的合作,很少涉及文化软实力领域,但是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商谈议程加快,东亚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也处于多机遇时期。相比其他区域经济而言,在东亚经济体当中,各国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因为二战使得工业化进程较欧美国家晚了一百年左右,因此各国均采取了“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各项配套设施,法律不完善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完成工业化进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日本,韩国依靠政府力量和大型财团,有效地统筹了相对较少的资源,采取了最高效率发展经济,因而在文化产业经济上,这两个国家在东亚地区也起了带头作用。中国—东盟10国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地理位置比较有利,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海外投资的引入,使得本土经济也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和朝鲜则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政治各方面因素,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模式

由于文化是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的高度统一体,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般和各国的政策与措施是分不开的。根据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法律完善程度,都会有不同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通过总结,政府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高成本投资,高收益回报”模式。这是美国与欧洲国家惯用的政策手段。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均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排名靠前,产业集聚效应较大,规模较强的地区。这种政策方式首先会在文化商品的引入期加大技术和宣传投资。而最成功的模式还是迪斯尼动画制作公司,因为成立时间最早,其主要文化作品形象都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了无法估算的无形价值,迪斯尼正式通过政府扶植的手段大力发展衍生产业与服务,才把这些无形价值转化为了有形财产,可以作一个对比,迪斯尼主题公园的年收入可以达到4.5亿美元左右,但是年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而其动画人物所创造的衍生价值年收入可达110亿美元,是前者的25倍左右。此类模式需要政府有大量的资金扶植支持,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

第二种是“培养创作人才,健全保护体系”模式。这是日本对于鼓励本国文化商品生产所用的模式。因为相对来说日本属于小国,国家文化影响力没有欧美国家强势,涉及范围大。因此政府主要通过培养各类创作型人才来丰富本国的文化产业内容,因为文化商品很容易被复制,所以日韩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文化产业保护,发展政策,这是维护它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种是“以科技为载体,全球迅速扩散”模式。这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韩国所使用的模式。韩国文化观光部与2001年就开始制定“韩流”方案来宣传韩国文化产业。韩国学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文化经济全球互动主要靠跨国媒体和观光旅游来推动。因此韩国今年一直从数位媒体包装地方产业方法来推动韩流发展,例如媒介景观、科技景观、金融景观等等。同时设立文化院来推动韩国文化在世界领域内的宣传。不断推进创新精神,累积韩国特色文化,通过成功模式把韩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加上科技,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带动了软件研发、娱乐产业、相关消费产业的建设,使得韩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2010年韩国各类文化商品贸易规模扩大到了80亿美元。

第四种是“全力利用资源,模仿成功产品”模式。这是大部分文化产业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所使用的模式,也被成为“蛙跳模式”,意思是紧盯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方法,将比遵循历史的模式更有效,并借此超过领先者。选择这种模式的国家特征一般如下:其一,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具有丰富的历史作品,但是都没有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其二,国内消费者刚刚进入精神物质满足阶段,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或者是发展和享受型支出不敢轻易消费;其三,本国的文化商品发展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面临着从资金、技术到理念和制度的障碍;最后,这些地区的中国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叉,没有深入开发国内市场需求,文化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差。

结论

文化本身的特性就是要凭借媒介或者商品才能进行传播,而其本身的价值在于附加在商品上的精神因素,而非一般商品所附带的使用价值。所以不能单纯地按照贸易交易量排名作为考虑研究对象的因素。文化的传播具有循序渐进性,和距离一般是呈反比关系,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文化商品是先影响并出口到周边地区,韩国、台湾和中国东部地区,然后慢慢向中国中部、南部,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所以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文化商品贸易紧密性要大于和欧洲、美洲地区。最后,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东亚地区相互接受彼此文化商品时要更加容易。并且东亚地区如果可以加快区域间融合一体化,更可以带动整体文化产业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宣传亚洲文化,乃至东方文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谷源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2).

第8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第9篇: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64-02

自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的著作《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问世以来,金融结构理论业已成为现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金融结构的理论溯源

1580年威尼斯银行的产生,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金融业的产生。早期的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伴随着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历史上看,人们对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七世纪欧洲“价格革命”时期的货币数量论,之后以著名的费雪方程为代表。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交易方程MV=PT,认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与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货币数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

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将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上,中性论者认为货币不过是便利交易的工具,非中性论者则强调货币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非中性论者代表之一凯恩斯,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著作把金融结构寓于金融业整体中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与当时金融业的发展相适应的。

二、西方传统的金融结构观:两个基本角度

金融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资金融通。这种融资主要有两个途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因此,传统理论对金融体系的研究也就相应地分为两个基本的角度:一是分析金融市场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金融中介(银行、保险公司等)活动。

格利与肖的金融结构观。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占有统治地位的主张强迫储蓄和国家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影响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都实行了低名义利率政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金融抑制,降低了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导致了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病态和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从而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并真正关注金融在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1955年和1956年,格利和肖合作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过程》两篇文章,阐述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各种金融中介结构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在1960年出版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把整个经济划分为盈余部门、平衡部门和赤字部门,指出只要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赤字和盈余,投融资行为便不可避免,而投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提出以多种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强调经济单位之间的储蓄一投资差异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虽然格利和肖没有明确提出金融结构概念,但在他们的货币金融理论中,已包含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政策等金融结构问题。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研究金融结构问题的鼻祖是戈德史密斯,其在经典著作《金融结构与发展》中,通过对近百年的金融发展史及35个国家的金融结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和统计验证,戈德史密斯指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此书还明确提出了金融结构的概念,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

麦金农一肖的金融结构观。肖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完全放弃了新古典理论,认为传统货币理论将货币视为财富的观点不符合落后经济,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并未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资本市场被严重分割,且受到普遍的歧视和干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认为造成发展中国家金融压制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制度上的缺陷和当局政策上的错误,特别是政府对利率水平的管制。因此应该放弃金融抑制而实行金融深化。

三、西方近现代金融结构研究: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莱文(Levine)、金(King)、德米尔居斯・孔特(Demirgue-Kunt)、马克西莫维奇(Maksimovic)、泽尔沃斯(Zervos)等又从不同方面研究了金融结构问题,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

迈耶(Mayer,1988,1990)说明了不同国家的企业如何获得资金。他发现,主要发达国家(除日本外)的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中,企业利润留存是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在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而股权融资的比重较小。

克伯特和詹金森(Corbett and Jenkinson,1996,1997)提供了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近年来的数据,表明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市场的作用很小。这意味着,从企业融资角度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结构差别并不大,这一研究直接动摇了人们对金融体系进行金融中介主导型和金融市场主导型分类的基础。

莱文和泽尔沃斯(1998)的研究表明,银行发展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不仅都和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和生产增长率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而且还是三者很好的预测指标。

德米尔居斯・孔特和莱文(1999)利用155个国家的相关资料来验证戈德史密斯所论述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财富的增加,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规模越大的国家,金融作用越强,效率越高。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金融结构的规模与收入增加没有呈现出明确的变化规律,但是高收入国家的股票市场作用更强。

艾伦和盖尔(Allen and Gale,2000)以传统金融体系分类为前提,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的金融体系主要功能的发挥进行比较研究。他们认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分类方法是有用的,但是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差异很大。他们也看到近年来欧洲和日本掀起了用金融市场来补充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广泛运动,但也没有证明这是否代表金融体系发展的规律,是否意味着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优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四、国内金融结构的实证研究

随着西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的逐渐引入和传播,以及中国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基本上停留于宏观层面的分析,从其研究体系和内容方面看,基本上还没有完全摆脱

货币银行学的理论范式。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江其务(1990)、周晓寒(i988)、贝多广(1989)、李弘(1988)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对于金融结构的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中国经济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金融、经济关系进行实证性检验,并有学者专门研究和探索金融结构问题。

李茂生(1987)、王兆星(1991)以中国金融结构论为题,分析了金融结构对经济结构的作用,提出了中国金融结构的优化原则和目标模式。王兆星论证了金融结构模式应该是:多元性与约束性结合的组织结构,多样性与流动性结合的资产负债结构,政策性与灵敏性结合的利率结构,开放性与高效率结合的市场结构,以及完善的制度结构和健全的管理结构,并有机统一的结构体系。

在金融结构的实证领域,谢平(1992)较早地对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张军洲(1995)以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为题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周立(2000)研究了中国各地区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情况。

李量(2000)则把“反映一定时期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形式、内容、相对规模和比例理解为一国的金融结构。一定的金融结构反映一定的金融功能及效率,也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的特征。”他的《现代金融结构导论》在世界经济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上,从论述资本积累、金融系统与现代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人手,对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剖析;然后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战略模型,剖析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发展模型;最后分析了作为国内增长重要资源的境外资本,提出了利用外国资本的基本方略和开放经济下的金融战略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危机管理模型。

赵志君(2000)从流动性出发,将金融资产分为货币、债券和股票三类,分析了这三类金融资产的内部结构、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关系的外部结构以及金融资产总量、结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杨林、李建伟(2002)对中国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邓智毅(2003)从制度及效率方面分析了金融结构;季冬生(2004)从信息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问题。

郑长德(2006)在《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利用四川省金融发展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晓时.金融结构的基础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李 量.现代金融结构的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16.

[5]王兆星.中国金融结构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6]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7][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8]王广谦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J].经济研究,1996,(5).

[9]李依凭.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难点和对策[J].上海金融,20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