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困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学生;恋爱;心理困惑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9-01
1 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分析
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恋爱观和性保守的国家,这种保守、含蓄的性观念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随着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世界的交流不断加强,我们这种保守、含蓄的恋爱观念,特别是受西方社会恋爱观的影响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恋爱思想的开放、自由逐渐侵入我们的两性恋爱文化,改变着我们一直以来传统的恋爱观。可以说,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全球的发展模式下,这种改变是必然的。中国恋爱观观念发生极大改变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中国大学生的恋爱比例和恋爱行为。
根据我们对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大学2000余人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恋爱的比例达到69.3%。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恋爱学生占到在校生的1/3到1/2,甚至有的达到4/5「1。而最新的中国调查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被调查学生谈过恋爱的占到99.8%「2。通过调查对比分析,其中因为恋爱困惑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以及直接或间接的不利事件相当之多。
2 医学生恋爱引发的心理困惑
大学校园如此普遍的恋爱行为,虽然这是在时代环境及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必然现象。但是这种在大学校园普遍的、盲目的恋爱行为,势必会给大学生们的心理等各方面带来诸多影响。对于医学生而言,我们主要对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和卫校在校生进行调查,除了18.2%准备恋爱的医学生,热恋中的医学生比例达到23.8%,虽然相比全国大学生恋爱的比例要少许多。可医学专业比起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生的恋爱心理困惑却显得更加复杂多样而且困惑尤为突出。这也直接或间接给医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2.1 准备恋爱的医学生的心理困惑分析:对于普通5年制本科医学生来说,在校期间的卫生部规划医学必修课程共有52门,课程的多样性以及医学知识的复杂性都给医学生带来许多的压力。而且学医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同等大学其他专业多很多,医学生相对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比较少。然而对于大学生,在这个正处于恋爱心理与生理的需要阶段时期,所以大学生迫切急于恋爱。准备恋爱的医学生就陷入一种心理困惑的境地。据我们调查看,因为迫切需要准备恋爱而又考虑到学习压力大,怕耽误学习。最终却因为这样的心理困惑而导致他们更加没有心思学习,接着在老师严厉的管理下和周围努力学习的同学的无形压力下逐渐荒废自己的学业,久之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调查数据表明,以为这个原因而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医学生有35.2%,已经是成了考试不过关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医学生的学费以及各种附加费用相比同等大学的其他专业要高。医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以外便不得不再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居于此,医学生对恋爱后的开支问题也是导致准备恋爱的心理困惑的又一因素。
5.2 恋爱中的医学生的心理困惑分析:恋爱中的医学生比准备恋爱的医学生比例要高,而且其引发的心理困惑更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其心理困惑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突出性。
据调查,正在热恋中的医学院引发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比较少。由于医学课程的复杂和多样,医学生必然要用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那么在一起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逐渐地两人的感情不仅仅会淡化,还会在感情上产生更多的小矛盾,如此引发更大的心理困惑。
另外,医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人的生命与工作责任。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牢固和系统化的医学基础知识,不仅仅面临毕业后的求职碰壁,还会再工作中承担各种医疗事故的风险。在大学期间热恋的医学生对学习的耽误是常见的,当他们不时考虑以后的人生道路时,现实的人生问题与青春年少的性需要让医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大的困惑和矛盾。如此以来便会产生因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和恶性事件。
再有,据我们调查来看,在校热恋的医学生两人基本上都是医学专业的。因为这而引发的心理困惑是另一个主要的因素。同是医学专业的一对恋人,一是他们在校期间因为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少而触发感情矛盾;二是医学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因为热恋对或多或少会对学习造成影响,继而耽误学习引发心理困惑;三是因为医生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在毕业以后,两人都是医生的话,必然导致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这都给医学生增加了不少的“热恋困惑症”。
医学生面临着准备恋爱和热恋的种种现实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惑,他们不仅仅在学习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对心理及精神造成许多影响,从而导致身体和精神的疾病,甚至发生因为恋爱引发犯罪等人格巨变的行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 问题 思考 对策
本学期初,从农村考入某学院的一男大学生因电话骚扰本班女生而在本班甚至在本班学生家长中引起波动。学院要求该生由家长领回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经过一个时段的休息、心理调整和做思想工作,该生进入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班级中的波动随之正常。心理学家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多,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问题更为严重。
1 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1.1 恐学症:艺术类学生表现最为突出。这类学生看上去开朗、乐观、活跃,但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此类学生一般家庭情况好,中学阶段学习不努力,基础差,高考成绩一般。
1.2 厌学症:学习打不起精神来。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总觉得学习无意义,甚至常常想弃学。这类学生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对自己的前程比较渺茫。这类学生的心理现象与家庭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1.3 爱情综合症:这类学生独钟于找异性朋友,善于在异性面前表现其突出才能,以引起异性注意。若无异性,表现一般,甚至不积极参加活动。假如在有异性朋友面前受挫,从此又怕异性,不敢与异性接近,易产生心理问题。
1.4 心理自闭症:这类学生一般家境贫寒,从边远农村考入大学,学习成绩一般不错。入校后,发觉同学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有的同学家庭条件非常好,在食堂吃最好的菜,有手机电脑等。而他只能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容易产生“我处处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1.5 特殊心理问题。比如特困生与普通生相比,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身心疾病突出和问题行为较多。还有些学生对社会态度不良,甚至怀有敌意等表现,容易走向极端行为。
1.6 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比如,以往的恋爱问题以失恋或单相思居多,而今出现了网恋、同居以及性行为引发的其他心理问题相当普遍。同时,还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等问题。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
2 心理问题应高度重视
一项针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当今休学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休学的几乎占一半。根据有关权威统计:有16所高校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占37%,因精神疾病退学的占64%。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的滞后和长期以来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多数人以为只有强烈的精神病表现才算是心理问题和疾病,而对一些心理问题和现象不予承认和重视,导致许多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道,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却很少有人愿去看心理医生和进行心理咨询。大学生群体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并非完全是大学生自身造成的,很多问题是个体在所处的家庭环境、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中积累潜伏下来的。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你有心理疾病的困惑吗”等问题含糊或者不作答?为什么不敢正视这一现实,不愿意去心理咨询?这一问题,不是某一位大学生能够勇敢迅速回答的问题。
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在某学院大学生中了解到,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认为到心理咨询中心去没面子。即使咨询,绝大多数也是通过电话进行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对这一问题的偏见所致,大学生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认识上存在偏见。其次是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往往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归结于心情不好、一时的不快和冲动等等。
3 面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3.1 尽快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3.2 明确教育对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以所谓的“调试”、“治疗”,即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而是着力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3 多途径教育和落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而是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用多种途径去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3.4 防患于未然。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只是对个别问题的抉择困难。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先告知学生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
3.5 运用心理学技巧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3.6 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课。建立健全各级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并经常请学者专家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学术报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改变人们对心理咨询认识上的误区。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等课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花大力气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队伍,尽快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师资缺乏的现状。
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制度、培训、教学特别是心理学教学及辅导、平时关注等各方面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44-02
近年来,高职院校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了顶岗实习,这就带来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了很多心理困惑,解决这些困惑成为保证顶岗实习的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困惑举要
1.身份的困惑
作为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走出校门进企业顶岗实习,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可是,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发现周围的环境与学校大不相同。在校期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大多是相互关爱、相互包容、相互提醒的,到了企业,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同事与同事的关系迥异于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还要严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校期间除了听课、作业、实验实训,多数的任务与同学交际、文体活动、娱乐游戏相关,而到了企业,除了机械、重复和繁重的劳动,还要对顾客文明礼貌,合乎企业规范要求等等。这样的诸多变化,刚刚离开象牙塔的学生的确无法适应。
2.氛围的困惑
如前所述,学生进入企业以后,由于他们对身份的困惑没有得到解决,自然而然地又陷入了氛围的困惑。在校期间,接触交往的对象基本上不是老师就是同学,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老师总是会诲人不倦地说服教育;同学之间年龄相近,趣味相投,共同语言多,而且之间几乎不存在什么激烈的竞争,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自然也就容易相处,互相关爱、互相提携的感情较深。而走上企业岗位顶岗工作以后,人生地不熟,冷暖只自知,一下子感觉到孤单和无聊,就更加感觉到家庭和学校是亲切和温暖的。尤其是“90后”的独生子女,本来就缺乏自主和独立意识,对陌生的人际产生抗拒、厌烦和躲避的心理,恨不得一下脱离“苦海”,重回家庭和学校。这种困惑,很自然地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会出现孤僻自傲、不合作等人格缺陷,进一步影响到了未来的就业,从而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初衷相背离。
3.顶岗实习必要性的困惑
在前两所述的困惑之外,许多学生,特别是在实习中因困惑导致工作错误而被企业或学校处理的学生反映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认为工作太累。大多学生在企业“三班倒”、“八小时”,还要不出错,精神紧张,体力匮乏,叫苦叫累,大喊工作负荷重。二是认为工资待遇低。顶岗实习的学生毕竟不是企业员工,他们对岗位工作的熟练程度、技术能力等诸方面是不能与企业正式员工相比的,而且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其工资待遇自然与员工有差距。但是学生就认为是“同工不同酬”,心理不平衡。三是认为岗位工作机械重复。他们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而且几个小时就能学会,在企业顶岗实习纯属多余。其实,越是看似简单的工作,越不容易做好;越是掉以轻心,越容易出错。但他们一下子难以体会。
另外,学生不能认识到顶岗实习给自己带来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当经历了挫折之后,企图一走了之,却又迫于学校、家庭的要求,一些精神抑郁、逃避实习、厌恶实习的心理情绪屡有发生。
二、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因素分析
1.学校层面
(1)人才培养方案的欠缺。高职院校正在经历从中职教育-升格、普通高等教育简单移植向培养契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嬗变,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但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多数院校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关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多数对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涉及较少,有的还是空白。
(2)顶岗实习管理的缺失。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相继出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了规范和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缺失的环节:一是管理队伍的缺失。学生走上企业岗位实习后,表面上兼具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实际上处于两方面管理的“真空”位置,学校够不着,企业没有专门部门和队伍来管理。二是管理制度的缺失。目前,在国家层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了“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教育部提出了“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以上文件对促进企业帮助管理顶岗实习学生显然是不足的。在地方政府层面,只有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在学校层面,多数院校出台了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但多数缺乏学生管理和心理咨询方面的要求。在企业则普遍缺乏相关制度,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导致企业的管理制度无法规范实习学生的行为。也就是说,由于学校顶岗实习制度的不完备、企业缺乏顶岗实习制度导致国家的相关政策得不到落实。
(3)管理措施难以到位。学生长达3-6个月的时间在校外实习,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的管理,但院校显然无法苛求尚处于中浅合作层次的企业去如何管理学生,再加上经费、人员等方面确实存在困难,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2.企业层面
现代企业多是以严格的管理制度、高效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客观上也有少数企业只追求节约成本,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等,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顶岗实习心理困惑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完善的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机制
(1)从头抓起,全程教育。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把顶岗实习心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和畏惧企业的“抵抗力”。对进入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前给学生列出,发动大家讨论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用一个积极良好和从容的心态走向企业。
(2)健全心理教育队伍。院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每个院系都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定期对兼职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的针对性。
(3)保证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条件。院校要在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以及顶岗实习学生心理教育子项,并为项目列出经费开支计划,保证足额、按时划拨;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添置心理咨询、教育的设施设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
2.建设校企互渗融合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互渗融合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和适应企业的文化,并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凝练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到企业游刃有余的“企业人”性格,从而避免出现实习期间的不适应症状,也为将来顺利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基础。
3.强化教学管理与和学生管理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在顶岗实习期间,应该明确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任,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实习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学生走进企业岗位后,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互相通报学生实习期间的情况,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和心理工作,保证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5.强化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既是院校履行人才强国培养人才的重任,也是企业实现人才强企的重要途径。双方要合作制定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设置课程内容,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研究开发产品,合作提高员工素质,合作建立互通互融的组织文化,从而实现院校、企业、家长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何平月,论高职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道德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12)
[2]王远,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在实训期间的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3)
[3]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
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这势必要求教师归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改变一直以来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教师如何应对全新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老师们重新审视课程价值,从关注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根本变革,如何在老师指导下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我们老师和学生都要思考的点;对于课堂就目前而言,物理学科属于全新教材,教师应用新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不能仅仅局限课本教学,要将物理走向社会,生活走向物理,将学生的目光延伸到“窗外”,“窗外”是一个更大更宽的“课堂”。
而面对农村教学,每个班都有1/3左右的学生父母一年只回来1-2次,和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家长的监督;留在家的父母有2/3以上的家长不懂知识,忙于劳务,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学习;有不到1/3的家长虽然识字,可以监督孩子学习,可是专业的物理知识几乎一点都不懂。老师就要花心思给孩子安排作业,怎样才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是关键,因此,结合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走“轻负高效”之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就给我们白云学校的老师带来了难题。面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一是如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进行分层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问题;二是如何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练习选择,这样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要设计很多符合自己学生预习案,大大占据了教师的休息时间;三是如何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课后辅导学习,面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初中物理教师一致认为采取分层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们。经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下几个有价值的数据:
1. 如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进行分层次问题中,根据考试成绩分层占50.5%,根据上课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分层占26.4%,根据同学的性格分层占20%,其他占3.1%。
2. 如何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练习选择问题中,根据学习能力分层占85%,根据教师要求分层占10%,根据同学们自愿选择分层占5%。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群体被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亦就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大学生恋爱心理在与社会心理互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发生的问题也就变得纷繁复杂起来。对于当代大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恋爱问题应该引起高校和教师的关注,分析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恋爱心理困惑的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
目前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处在这个年龄时期的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更加强烈。从身体发育的角度看:大学生们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紧张而充满压力的时期,进入大学后,不但身心轻松下来,而且身体的发育已经成熟,压抑和潜藏的对异性的爱和渴望自然地浮现出来。从学习任务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恋爱;也有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考上了大学就该放松了,因而对学习就采取应付的态度。由此就有大量的剩余时间,无所事事,于是就萌生了谈恋爱打发时光或寻找精神寄托的想法。从经济能力上看:多数大学生在父母的支持下,经济方面没有顾虑。从校园环境看:大学生活相对自由,可以摆脱家长的约束;大学校园又是青年男女大量聚集的场所,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就变得容易而自然,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社团活动便于学生扩大交往,加深了解,在长期的交往中,男生女生彼此熟悉了解,产生信任和友谊,具备了极好的彼此交往的外部条件,有助于城市爱情。基于上述因素,很多学生开始了他们的校园恋爱。当然校园恋爱让很多大学生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受到了爱情的打击,在他们的心理留下了对爱情的困惑。
一 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的表现
1.恋爱动机不纯正造成恋爱心理困惑
大学生活对多数学生来说意味着脱离了以前的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需要建立全新的各种关系,通过交流排解烦恼、寂寞,并完善自我。而共同的校园学习、生活和交往以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让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特别是新生入校后,看到出双入对的师哥师姐,压抑已久的对异性的渴望和爱慕情绪被激发出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跃跃欲试。还有不少大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涯中没有恋爱经历就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会被人瞧不起,会被别人认为自己无能或缺乏魅力。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一些并不打算恋爱的大学生,为显示自己的能力、满足虚荣心,也盲目地加入到恋爱大军中。这样的恋爱动机不纯,不是因为爱情本身,有着为弥补内心空虚、孤独和从众的心理,大学校园中动机不纯正的恋爱使得传统的婚恋观受到了挑战。恋爱的重心不再是两情相悦,更多的强调的是对外貌、金钱和对方的家庭地位的追求。恋爱中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历,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加上近年来不良文化和社会上一些消极现象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本身缺乏抵御不良因素的能力,责任意识淡漠,产生了游戏人生、追求享乐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害人害己,伤害了他人,也让自己陷于空虚、麻木、精神匮乏的境地,丧失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动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2.恋爱受挫后造成恋爱心理困惑
爱情是一种美好崇高的感情,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人们对异性的爱和渴望恋爱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的。恋爱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行为,在恋爱过程中,需要双方的相互考察和相互适应,也需要双方真正懂得爱是一种责任和权利的统一。在恋爱这个相互考察的过程中,大学生受到生理、饮食起居、经济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恋爱受挫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社会阅历不深、思想单纯,依赖心理较强,一旦恋爱就会过分依赖对方,要么有很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将自己全部的经历都投入恋爱中,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要么把对方视为自己生命中的重心,只付出不索取,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在爱情中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把爱情过于理想化,缺乏恋爱双方的平等和尊重。当恋爱受挫时,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自控力和耐挫力较弱,无法恰当地处理恋爱中的情感问题,无法理性地评判和审视自身、他人。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造成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困惑,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不敢坦然与异往,有的大学生失恋之后,丧失信心,一蹶不振,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以至于悲观厌世,甚至还有人将对方看做仇人,肆意诽谤,或做出极端行为造成人身伤害。
二 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的对策
面对目前大学生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和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困惑,高等院校和高校教师应义不容辞地站出来,采用讲座、咨询等形式,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调节和宣泄情绪的途径,减轻失恋的痛苦,及时纠正和抑制极端的悲观心理倾向和行为,让大学生能面对恋爱挫折,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活。
1.高校和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信心
一个人对自我的感觉,决定了他与别人的关系,这是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基础,也是与异往的基础。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对今后性心理的发展、与异往及幸福生活的建立产生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如沙龙、讲座等,训练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自信心,完善自我。高校和教师除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信心外,还应该和大学生们一起反思“什么是爱情,爱情在人生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由此明确大学阶段是个体成才的黄金期、成才的准备期,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智力和能力发展的高峰时期。大学生应该珍惜大学时光,以学业为主,真正处理好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2.高校和教师应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
随着大学生生理的成熟,情感体验的丰富,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执著不言而喻。高校可通过礼仪培训、艺术欣赏、心理健康等选修课教育,帮助学生在体质、服饰、气质、知识结构等方面完善自我;也可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当然除了相关知识和法律的普及外,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在恋爱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对方,男女双方的恋爱基于高尚的道德才会有纯洁的爱情,爱情作为男女之间一种持久专一的情感,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高校和教师应重视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引导和研究,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合理增加精力投入,将大学生恋爱道德和恋爱观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引入课堂;将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婚恋观合理地结合起来,及时帮助学生解除恋爱过程中遭遇的困惑和问题。
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认识到正确的恋爱观是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长获得幸福的需要。
高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让学生懂得举止得体、自尊自爱、彼此尊重,在健康和高尚的心理基础上进行交往,用道德理智来完备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
3.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需要爱情,但不能为爱情而活着。青年学生应该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才能投入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意义。
在恋爱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单恋或失恋的情况时有发生。当缘尽情了时,有些大学生能够调节情绪,尽快走出失恋的阴霾。但有的则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影响个人及他人的正常学习生活,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伤害自己或他人。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尽可能地营造健康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情感和心理向积极方面发展。高校应该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将学生吸引到健康、丰富、多彩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中来,减轻大学生入校后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
总之,对众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校园恋情是美好的。如何端正自己的恋爱观甚至是婚恋观、协调好学业和恋情、人际关系和恋情的关系,无悔于自己的大学生活,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更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心理健康
压力是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中各种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大学生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适应问题。不同压力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危机性生活事件和转折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消极影响,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对个体的适应也具有重要影响,贫困大学生还面临沉重的生活经济压力,因而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地区2所高校1~3年级学生700名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样本656份,其有效率为93.7%。有效问卷中,贫困生(贫困生的界定是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省教委的标准把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0元并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作为贫困生)为131名,非贫困生为535名,从非贫困生中随机抽取175名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2 方法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90个题目组成,有10个因子,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每题采取5级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②自编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为问卷(CSLSC),参考江光荣等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自编问卷采取事件核查的方式,让大学生列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压力事件,在计分方式方面,对每个条目均要求勾选出是否“发生过”。“未发生过”记“0”分,“发生过”记“1”分。根据被试所勾选出的“发生过”给予累积计分,作为被试所有已发生过的负性事件数之和,简称负性事件发生率。另外,按等级评价其“影响程度”,采取4点量表记分,被试所发生的负性事件数中,所勾选出“发生过”事件的影响程度,予以累积计分,作为生活压力感值,简称负性压力值。综合压力指数:发生率×压力感值。时隔1个月对66名大学生的重测信度为0.78;以SCL-90的总分作为效标,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调查表与效标的关联效度为0.46。因此,可以下结论,自编《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调查表》是有效的,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收回问卷后,用SPSS10.0录入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生在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个因子及症状总分有极其显著差异,以SCL-90各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中度痛苦水平)来划分心理异常,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分别为16.3%和8.51%。
2.2 贫困大学生主要生活压力事件
2.2.1 发生的频率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大学生发生比率最高的前10项生活压力事件和非贫困生比较的结果是:(1)考试失败或不理想94%、89%;(2)家庭经济困难90%、41%;(3)被人误会或错怪89%、90%;(4)面临考试87%、76%;(5)学习负担重82%、69%;(6)英语水平差76%、71%;(7)因经济原因限制个人发展75%、51%;(8)与同学好友发生纠纷75%、69%;(9)自己分配的时间过多或过少69%、59%;(10)在某些重要活动中发挥失常67%、42%。
2.2.2 影响的程度按影响的程度,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压力和非贫困生比较的结果分别为:①本人或亲人患重病2.43±0.99、2.14±0.88;②父母离异或父母重组家庭2.37±1.17、1.60±0.55;③亲人或好友出了意外事故2.28±1.07、2.16±1.05;④家庭经济困难2.26±0.95、1.39±0.66;⑤英语水平较差2.17±0.94、2.04±0.88;⑥面临具体的职业选择或决定2.12±0.78、2.03±0.82;⑦恋爱不顺利或失恋1.97±0.88、1.735±0.80;⑧考试失败或不理想0.94±0.80、2.03±0.79;⑨学习负担重1.91±0.76、1.80±0.71;⑩没有知心朋友1.91±0.98、1.47±0.65。
2.2.3 综合压力指数采用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压力感值相乘所得的综合压力指数值来考察压力,综合压力指数值前10项分别为:①家庭经济困难;②考试失败或不理想;③英语水平较差;④学习负担重;⑤被人误会或错怪;⑥面临考试;⑦因经济原因限制自己的发展;⑧与同学好友发生纠纷;⑨在重要场合发挥失常;⑩自己过多或支配的时间过少。
2.2.4 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维度 对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60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30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22%。剔除因素载荷较低和意义含糊的项目后,对剩余的52个项目再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7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异往、家庭变故、校纪、经济问题、环境变化。7个因素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2.8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
2.3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比较本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比非贫困生大,在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2.4 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各因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感与SCL-9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差,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有显著差异,这和李海星、李艳红、谢桂刚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7-93。以SCL-90各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中度痛苦水平)来划分心理异常,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贫困生
心理异常比例明显偏高。从生活压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强度、综合压力指数来看,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家庭的变故方面是贫困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压力,这和张建卫等的研究基本一致。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各类日常生活事件比较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比非贫困大学生大,贫困大学生的各项分数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总压力感、生活事件总发生率、综合压力有显著性差异。
从美国心理学会52个分会以及80000多名在册会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无限扩展与延伸的程度。与中国的十几个心理学分会相比,美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更为广泛。近年来兴起了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等新近研究取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立相应的心理学分会。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分会都与应用心理学紧密相关。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心理学会口号的变化。1892年霍尔建立美国心理学会,创始目标为:“为了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944年将其修改为:“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职业和一种促进人类福祉的手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发展的应用性轨迹。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视正是当代心理学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心理学并非是铁钦纳所说的与应用无涉的、纯粹的科学研究。
事实表明,心理学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学科,而且应用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化。另一个导致心理学多样化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历程中,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的部分真理,但是把它们与完整的真理混淆了,也许当我们追问意志主义者、构造主义者、机能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格式塔主义者、精神分析者以及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对或错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更好的解释也许是,它们都是部分正确,只能揭示人类复杂心灵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暂时没有揭示出来的。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的解释的是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它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这对于那些希望寻求普遍心理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二、心理学科学化统一的现实困惑
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给心理学自身带来了无限困惑,心理学史的研究一再表明心理学的统一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而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是心理学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1897年威廉•詹姆斯曾对心理学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学不过是一连串的事实;一点有关看法的闲谈和争吵;仅仅是描述水平的分类和概括;一种强烈的偏见,即我们有心理状态,并且状态是由大脑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在物理学表现其规律的那种意义上的单一规律,也不是任何结果都可以从中推演的那种单一假设……,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在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发表言论40年后的1933年,海德布雷特也得出一个与其十分相似的观点:“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有机体的进化原理、物理学有奠定其基础的运动定律那样,有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心理学还没有赢得它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它还没有获得既令人信服又似乎真实的综合和洞察。”
从威廉•詹姆斯与海德布雷特有关心理学科学性和统一道路观点的惊人相似来看,从威廉•詹姆斯到海德布雷特的40年间,心理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海德布雷特到80年后的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心理学是否有所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传达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科克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与其说心理学是一门单一学科,还不如说心理学是几门学科的综合;有些学科是科学的,但多数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科克看来,将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研究”可能要比视为“心理科学”更合适。显然,科克的这一主张已经认识到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科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致力于整合心理学的斯塔茨,他对当代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心理学的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他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划,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布洛斯基曾担忧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的一部分,甚至惊呼道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显然,以上学者持有一种悲观论,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如马卡罗佐认为的那样,基本的过程和原理构成了心理学的核心,它们在过去的100年中基本保持相同,各分支学科只是将相同的核心内容、过程和原理应用到不同问题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上,理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提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观来整合与统一心理学,使其成为统一的科学心理学。其中,金布尔与斯塔茨曾试图将心理学放置到自然科学的框架下来探讨,即他们的统一观支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文化观:“心理学对统一的美好期待是来源于这样的简单事实,即认为各种各样的学科都近似于自然科学。”
金布尔还认为心理学的各种构成成分都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调和。心理学者威尔逊则认为可以将心理学的分歧放置到进化论的逻辑框架下来进行调和。然而,心理学的其他文化观是很难接受上述观点的,尤其是“第三种文化”从心理学的多样性出发,很难接受将心理学统一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心理学或生物科学的进化论之下的观点。因此,围绕着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的争论,在当代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心理学的科学性持有以下3种观点:心理学只是一门前范式学科而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太主观,达不到科学标准;心理学部分是科学,部分不是科学。事实上,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实体与自然实体,至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虽然当代心理学正朝着研究人脑的单细胞活动以及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够成为统一心理学的科学范式。目前心理学中也缺少或者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往往是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例如,完形理论能解决知觉,但对记忆无能为力;条件反射理论能解释学习,却不能说明人格。可以预见,多样性仍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而对研究主题多样性是心理学分裂的表现这样一种观点,目前仍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精细化有利于对人类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将变得更加开放,多种方法与理论的灵活选择有助于更为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三、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代心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以及有时相互冲突的特征是未来形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正如荣格曾预测的:“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存在,或者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原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专制,是一种伪科学的偏见……,即使这已在科学精神中发生了,也不应该忘记,科学不是生活的知识大全,实际上它只是人类思维形式之一。”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解释的是人的行为,它的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葛鲁嘉曾对目前心理学存在的形态进行归纳,认为心理学共包括6种形态: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和资源形态的心理学。他还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代科学心理学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埋葬了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相反,那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被埋藏的矿产,它们仍然存在着,并在特定领域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虽然当代心理学中科学形态心理学一枝独秀,统领心理学发展的风向标,但其他心理学形态仍存在,只是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这种心理学多样性共存的观点也预示了心理学的另一种形态,即心理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心理学其他形态基础上的自然演进,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发展所产生的。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必将在吸收心理学的诸多形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这种未来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彰显的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各具形态的心理学。虽然目前还不能清晰地预测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方法取向,但是可以预见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心理学观的开放与兼容并包。传统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始终将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所持有的是一种大心理学观,它将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改变心理学的自然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自觉性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研究,既注重对行为的研究,又注重心灵体验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改变机械主义与个体主义倾向;强调主客统一方法的运用,既注重实验方法,又注重现象学方法,改变单一实验主义或现象主义倾向。
第二,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方法的多元与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心理学导论》中指出,取向多元、日趋综合是当今世界心理学的一大趋向。因此,当代心理学要综合利用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观点解释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不是同意或不同意某一流派,而是从各派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综合性心理学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假设的传统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恶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它导致了重视实验数据资料的积累,而忽视理论建构,造成了盲目的实证研究和严重的理论贫困;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自恃清高和对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盲目排斥,使心理学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更加注重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以及大小理论的和谐发展。
第四,理论与实践由“分离”走向“对话”。在心理学史上,除了铁钦纳主张“象牙塔”式的纯科学研究外,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流派都主张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美国心理学会分会中应用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目前西方应用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人事行政、工业生产、商业消费、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司法、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西方心理学的分裂曾一度导致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相互贬低和仇视,这种局面未能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发展,反而加剧了心理学的分离。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要扭转这种局面,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使其从各自分离走向相互对话。
四、结语
【关键词】舞蹈教学 心理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4-02
如果说少儿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正越来越显示出它相对的独立性。做为舞蹈工作者,我认为少儿舞蹈是美育方面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儿童真善美,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途径,也是发展群众舞蹈的必然基石。
随着文化的不断沉淀,知识信息量的增多,我逐渐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只有足够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还不够,教学讲究方法,传授需要技巧,而心理学的出现,为我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让我懂得了教育事业需要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心理学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一、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互动
舞蹈的教学具有特殊性,尤其是舞蹈中的基本功教学更是如此。在基本功的训练中,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依靠汗水和泪水换来的,学生们不仅需要脑力,更需要体力,甚至是身体上的痛苦,所以,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就异常重要,而心理学正是舞蹈训练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互助。
1.健全学生的心理发育
由于舞蹈专业对人体训练的高端要求,舞者们往往从小就接受训练,心理的发育也并不完善,在身体的极度痛苦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或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或出现畏惧恐慌状态,甚至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这时,舞蹈的基本功教育就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拥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大多可以正确的解决学生的恐慌,疏导学生的迷茫,健全学生的心理发育。
2.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
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用正确的态度教学,合理的表达出自身的意愿与要求,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并且,学生们在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后,会正确的理解教师的初衷,明白教师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在心理上,就会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课堂学习气氛良好,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
3.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包容学生
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试着真正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无论是生活方面的疑惑,还是学习上的困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生活态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加地了解包容学生。
二、能够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学计划的优秀与否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成果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学计划不可忽视。而正确的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出既具有训练意义,同时又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1.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教师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学生们正处于怎样阶段的心理特征,接受的能力如何,什么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舞蹈的教学严重的受到先天条件的影响,这种先天条件包括人体的柔韧度、肌肉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等,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到课程的安排与进展。
2.察觉学生的反馈程度进行方案调整
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最为不同的一点在于,舞蹈理解与表达的媒介是人类的身体,许多舞蹈要求只是思想上的了解还不够,必须要用身体来达到完成,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句话,在舞蹈的教学中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面对这种情况,舞蹈教师必须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以便随时与学生的反馈情况达到一致。
三、能够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成果
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活跃的教学氛围一直贯穿始终,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状态,能够使自己以更加自信、优异、圆满的姿态展示出自身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最期待的表现,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成果。
1.学生能够自信坦然的展现自我
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保证舞蹈动作正常发挥的基础,是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2.教师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分析心理;渊源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C.G.JUNG)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学者赛里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和思想,此后更多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斯奈德(SnyderCR)和洛佩兹(LopezSJ)2012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笔者通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极心理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有利于帮助学者们进一步理解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复原力”与分析心理学“自性”
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又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与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潜能或者特质有关,代表了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积极心理的核心概念和心理资本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直至2006年学术期刊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注,究其原因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理工作者的困惑与成长有关,作为高校心理工作,心理工作者们反思不应该沦为“救急”工作和心理应激的处理,而需要把心理工作前移到预防和普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需求和反思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的在教育系统得到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词汇,荣格在荣格文集中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荣格心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象征性描写人类自性化过程,在其中我们隐约的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复原力的影子。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荣格分析心理更加注重作为人格整体的自性描述和整合实现;而作为积极心理更多的从人格的内因和家庭、学校、社区等外因描述,也就是在哲学和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也正经历着类似过程,东西方正如一个人在两条道路上的探索,东方注重对内在的精神性的探求,西方注重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求,从不同渠道和方向达到同一个方向,人类的心灵的完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由于其先天的与东方哲学的亲近,使得其在东方的现代传播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心理结合越来越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二、积极心理学和荣格心理的“内驱力”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郑林科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内驱力”(innerdrive)由拉力和推力组成,推力是需要动机,是原始因,指向现实保障的需要;拉力是目标动机,是终极因,有满足产生激励效应;其中驱力的心理体验也即附属驱力、认知驱力和兴趣成为内驱力的重要组成,其中群体动力、激励理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内驱力呈现正相关。根据动力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人的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具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质等内容,而在这些方式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innerdrive)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一直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且以“生命驱力”为前提。他认为内驱力就是一种生物信号,它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具有驱动效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作用。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来源于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人类积累,是整个人类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够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两者都强调了驱力对于人类心理的动力作用,但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更多的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干预,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在无意识尤其人类集体无意识方面描述,正如荣格所说:我的兴趣不是治疗神经症,而是致力于使人走向内心的神圣事物。有趣的是一旦人和他内心的神圣事物发生了真实的连结,他就摆脱了疾病的诅咒。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幻想”与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
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提出积极幻想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以及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一种过滤,主要过滤的是消极认知;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进入个体自我意识之中。积极幻想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的把握以及寻求快乐的本能的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保护也即防御。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其认为意象本身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并具有独立的生命意义。两者都描写这种状态与意识状态的不一致,但一个从歪曲和扭曲意识描写,而另一个则认同为这本身具有自主和真实,也就是说由于两者对于意识的描述的出发点不同虽都处于类似状态,但中间建构机制却又有不同,却又最终认为对于人类的疗愈和发展确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无论从理论缘起、心理动力还是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渊源,但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使得两个研究在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和论证,即建构起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最终却又殊途同归,都强调了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寻找以及整合。
作者:吴博 张艳萃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学生潜能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