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国家所培养出的人才,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却缺乏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且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存在低下的现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下,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时代教育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传统应试化和灌输式的知识灌输模式,难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功能,这对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渗透的现状
当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人文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严重缺失,主要如下:首先,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缺失。对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一门心思地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是广大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忽视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资历浅,人文素养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其次,过于模式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人文素养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使得高中语文的人文精神缺失。
三、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彻底该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强化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教育目标。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为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1.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般而言,教师的人文素养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产生的榜样作用是极大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为实现人文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学会自律。这种自律是指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和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并将这种阅读的习惯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也热爱阅读。从根本上讲,这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一种感染,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身的教学进行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良好的人文教育理念,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人文光辉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都尤为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人文精神的渗透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进而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阐述
笔者认为,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是人文精神是作为人而言最基本的精神。人文精神必然以人为本,人是核心,因此,人文精神必然对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和发展等基本精神予以承认和维护;
二是人文精神展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哲学上讲,人文精神实质上是涉及了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取向,它重在推崇善,弘扬美,同时摒弃恶,鞭挞丑;
三是人文精神不仅关注个体,也关注整体。人文精神不仅关注人们个体的发展,更关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也就是要爱社会、爱他人、爱自然;
四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人文精神是通过文化教化而形成的思想与行为,凝聚了最为精髓的文化,包含了所有值得传承和发扬的精神,如平等、博爱、民主、宽容、正义等等,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高中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哲学的思维和理性的批判;二是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品质;三是积极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四是高端的审美和纯净的心灵。
三、将人文精神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功利主义已经弥漫到每个角落,人们由于过于重视功利和成绩,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素养不够优秀,发展过于片面。笔者认为,之所以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因为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课堂教学,一方面弘扬审美情趣和修身养性等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传播自由、平等等现代世界的先进人文精神,只有将人文精神贯穿到各个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文字中有所感悟和享受,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人文情怀和睿智之光;
二是目前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无论是国家的教育方针,还是各省市政府的教育政策,都一直在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以人为本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只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是近期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多次改革,而在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描述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说明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为高中语文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四、关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对策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人文精神作为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高中语文教师是重要一环,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文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应当从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要求:
一是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实人文知识,做到以身作则。知识储备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人文方面书籍和视频的涉猎,加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理解,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是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表现在日常接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师在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所展现的性格、气质、情操和道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塑造,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是高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人文态度,做到敬业奉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人文态度,无论发生任何状况,都坚持以人文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才能真正从正面影响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生活作风。
(二)进一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意蕴
教材是教师答疑解惑的依据和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种种人文因素,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应当教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杜甫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境界和人文情怀,进而让学生有所启发和学习。同时,每个教材文章里面的修辞、意境以及用词,都是作者个人情怀和国家情怀的体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进而达到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进一步丰富语文课堂活动来弘扬人文精神
目前大部分高中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教学方式单一,而且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例如,在讲到《屈原》时,可以设定专门的情节,让学生去表演和互动,从而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屈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加强人文精神的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既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茂生.语文教学应承担德育任务[J].未来英才,2015,(20):121
[2]高越.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青年时代,2015,(7):163-163.
[3]杨娟.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69-70.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6-01
一、引言
语文教学在初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障。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应有的效用,其中教学的低效性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有很多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戏称,无论你付出多少,得到的总是那么一小块,学生实际获取到的只是那么一点,远远低于教师的期望值。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就促使我们对无效、低效教育效果进行反思。
二、语文教学有效性内涵解析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既不能记住什么,也不能理解或应用什么,这就是“无效学习”,这是最低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虽然能记住什么,但没有理解也不会应用,这就是“机械学习”;最高一个层次是不仅能记住,更善于应用和迁移,这就是“意义学习”。
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基于学生的,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所以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而教学活动的几个环节:教学、学习和评估必须围绕这一环节展开,有效的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我们面临的世界显得格外丰富,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但是资讯方面的信息,更关键的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网络等新媒体带给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空间的拓展,使得课堂不再受到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在这种背景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有着授人以渔的效果。另外,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强调学生的沉浸、体验、感悟、思辩,强调自主“习得”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学习能力。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带给人们的益处是有目共睹的。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的、适应时展的课程体系。培养阅读能力还可以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之所以要强调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是新时代更要求我们每个人进行良好的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众,新时代新事物使得我们面临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需要进行更多的抉择,所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够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主见的公民。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教师的辅助下培养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改变教师绝对控制课堂的局面,使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伙伴和引领者。注重在阅读、写作的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最终的效用是直接相关的。一般来说,人们愿意花在任务上的努力取决于以下两项的积,第一项是他们对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进而对成功完成任务将带来的回报的期望),另一项是他们看重这些回报或参与活动的机会的程度,即价值。所以,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教学吗?如果不需要教学,那么应运用什么样的弥补策略?如果有必要开展教学,那么应该教些什么?谁是教学的预期对象?教学应达成什么目标,即最终应让学生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是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是聚合思维型还是发散思维型?是整体型还是序列型?是言语型还是表象型等,教师必须对这些做到心里有数,这才能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有的放矢。
(4)拓展语文学科的外延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增强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语言实践。有效教学有时需要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教师的使命,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
(5)关注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改变以往只从“知识能力”上进行评价的现状,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使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改变以往过分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突破单一的、横向的评价模式,拓展评价途径,增加评价方式种类,注重纵向评价。
四、结论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却又显得那么飘渺,使得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及早准备,心中有数,及早计划;树立信心,激发兴趣,给学生成就感;宏观指导要明确、稳重、自信;具体指导要落实、求实、扎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鸦元锋,翁娟.开启语文学习的钥匙——浅析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2011年第1期。
[2]詹古训.构建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点滴体会.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12期.
[3]张红霞.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现状;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19-02
在最新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比例大约为5∶4∶1。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占到10%,这样安排的目的显而易见:高中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学,让学生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也要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学素养。由此可见,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文本。但长期以来,受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教师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以来,中国文学作品都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重头戏,外国文学都站在高中语文课本这个舞台的边缘。这种编排方式直接导致中学教师特别重视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忽略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再加上很多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对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这些都导致教师很难把握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有的老师遇到外国现代派小说干脆绕道而行,不作为,也无能为力。教师的忽视限制了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开展与发展。
2.学生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太少。教师不注重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自然会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笔者最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一所高中选取了100名高一学生,组织了一次关于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约有60%的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感兴趣或希望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但却很少有同学能说出5部以上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知名度较高的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飘》、《简·爱》等,这些作品均没有被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可见,青少年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自学的,这是外国文学教学的失误。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堪忧的原因
1.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属。应试教育的泛滥和高考的指挥棒无情地剥夺了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以说,高考升学率是各个高中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为高考而教,学生为高考而学,教学内容的取舍以高考的要求而定,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高考。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外国文学因为不是高考的重点而备受冷落。例如: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宁夏、海南卷)连续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都是中国小说,没有出现任何关于外国文学的考点,这就直接导致很多高中学校在安排选修课时直接删掉了《外国小说欣赏》一书。可以说,为了高考,很多高中老师随意取舍作品、把本应重点讲解的课文安排为自读课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2.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外国文学总是处在教学内容的边缘。当前仍有很多教师不能驾驭外国文学的教学。教师身上存在的教学目标偏差,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都直接导致不能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意义进行深入研究,误读颇多,无法抓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教参中也往往多以政治眼光、政治倾向代替文学鉴赏,清一色的“阶级斗争,批判资本主义”来图解内涵丰富的外国文学外品。这种教学方法与西方丰富的人文精神,充满灵性的文学教育精神背道而弛,最终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误读,进而导致学生生命意识、文化意识的弱化和退化,使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至今在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1.转变思想,尊重多元文化。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树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的理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都是有所差异的,而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民族信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尊重多元文化是正确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前提。
2.“对话”“迁移”,注重个性化阅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话”和“迁移”理论,这两个理论对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话理论是将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师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可以更好地深入文本的中心,实现对异域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有利于更积极地思考问题,更深刻地体会出外国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迁移,即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类似主题迁移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来,或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对的文化概念融入到教学中来,在对比和比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国文化。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在传授外国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优质的教育应当是通过对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引领学生行成优质的价值观,并最终在学生成才道路上充当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偏负面的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人生应有的态度。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要深入,相应的也要紧抓教学内容。如何针对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真主动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明。具体说来即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明确定位,即明确教师对教育的定位,对教学的定位以及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下面笔者将会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教育最大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在于教化人。培养和教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培养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在教育中承担着翘翘板的角色,当你对学生做出足够的投入,压下学习的砝码时,相应的会收获一定的教育产出,学生会在教师实施教育的一朝一夕中改变提升。而教化是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单方面地影响学生,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运输思想运输。在教育的环节中,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教师的传声筒,教师的声音通过“教化”传播,然而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听力水平不一,因此不能很好的评估教师教学的实际反响。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对教育的定位偏向“教化”,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传统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第二,对教学的地位不明确。教育需要规矩,需要制度,但也需要变化。传统高中语文教育过于制度化,一味追求教学大纲的落实,而忽略了依据当前中国中学教育的实情对高中教学任务及时做出调整。教学大纲对教师而言应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教学参考,而不应被视为教师教学的单一依据。因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大纲,致使学生学习模式化,不能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准确把握。
第三,师生关系定位不明确也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因素。教师在传统高中语文教育中往往把自己的位置居于学生之上,以“教师”的身份教育学生,领导学生,而非以平等,自由的前提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然而教学本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项合作,当师生不默契,学生不配合时,无疑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偏移无疑制约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就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文学类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高中生而言,优秀高效的语文学习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大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高考的敲门砖。教师应跟上新课改的大潮,为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做贡献。
(一)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不应盲目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习惯等方面的培养。高中生直面高考,即将步入大学,需要的不仅是一份高成绩的证明,更是一种有利于其日后生存与发展下能力。教育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但涉及具体实践。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应单纯教授学生作文模板,高分技巧,更应不同程度地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名师风流的欣赏力,提升学生对于时代热点的敏感度。
(二)提升课程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核心;课堂内容,是教学的灵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潮流以提供给学生有新意,有内涵的课堂。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并根据规划良好归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有效利用时间的前提下深化课程内容并联系及时社会大事积极拓展课外内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记录课堂收获,分享生活趣事来锻炼学生的文笔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磨炼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充分解读文本、深层开挖教学要点,在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比如找出文言文中的某句话,不仅分析其一般知识中的词语释义、句型句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其与之前时代与后世的联系。
(三)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和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尽力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迫感,搭建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原则,尊重学生心理,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仅做学生的“好老师”也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师生之间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教师要努力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想法。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现不同学生学习模式差异,因材施教,并为学习方面有问题的同学家及时解疑答问。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人文精神的含义、引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以及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有效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41-01
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同时也代表着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重视。随着物质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也逐渐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有效渗透。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的含义。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人类在精神文化方面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2)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列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依据,人文精神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只重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英语,却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语文学习没多大用处,这导致一些学生精神世界空虚,道德水平下滑。人文精神教育的引入,不但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精神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有效渗透的策略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重视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尊严和幸福。
(1)增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以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让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公正、团结的理念。又如,教学《离骚》一课时,教师要事先对文章的主题有准确掌握,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够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发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高中各个学科都包含着人文精神,而语文这门学科中人文精神最为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教师要不断发掘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渗透,着力拓展人文精神空间。例如《项链》一文,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中对主人公的负面评价,没有做具体的评价,只是为学生提供几种想法和观点,让高中生自己去感悟这篇文章的主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事先对文章主题进行评价,而要让学生自由阅读,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完全融入到语文学习环境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过于重视“言传”,而忽视“身教”的重要作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有时却看不到人文精神的影子,因而影响到实际教育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很好地渗透人文精神,就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人文精神,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生命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并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忽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时展需求,充分发掘教材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作者简介:李珊珊(1981-),女,云南元江人,二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任合生.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朱芝.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人格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国高中的语文在高中所有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方面能够发挥好高中语文教学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力度。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语文学科塑造人格的优势完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是语文教育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
(一)忽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过程忽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但却没有纳入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也不能体现。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的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为重点整体感知,端摩语言。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挖掘语句的言外之意,只是体现了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基本能力等,虽然涉及到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渗透了少许思想道德教育。但人格教育内容和目标却没有得到体现,这必然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这一核心教学任务。
(二)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理论为如何实施人格教育提供了很多指导,教学改革在实施人格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人格教育的总体实施情况还存在很多缺憾,情感缺失最为明显。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情感教化学生的具体操作上十分薄弱。一线教师缺乏理论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关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家长又不懂教育之道,对新颖的教学方式缺少必要的的心理准备。大部分家长只认定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根本不相信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三)重讲授轻体验的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裕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也被安排在课堂教学计划之中。开设这些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带来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仍然巨大,素质教育的实施仍然无法真正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只是停留在理论,而没有付诸实践。主体和客体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重讲授轻体验的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策略探讨
(一)树立科学的语文课程价值观
传统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把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既终极的价值,而忽视教育对人格的完善这一终极目标。语言的学习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但课程任务与课程价值不同,我们心中不能只有语文教学的任务,对语文课程的价值缺乏思考,或把任务等同于价值,没有把语文教学提到一定高度。事实上,人的解放才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才是语文教育的永恒主题。语言是人格的外在表征之一,对语言的掌握是人格完善的方法之一。我们应抛弃以语言能力为本位的传统语文课程价值观,建构以言语实践为渠道、以人的解放为核心价值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语文课程价值观。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
毫无疑问,教师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建构。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经常性、直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只有教师自身的人格积极健康,才能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价值。在认知方面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学习,让自己掌握更多更新的文化知识,从而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具开放性,要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这对语文教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有着极大的帮助,为学生建构开放性人格的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语文教师要保持激情飞扬的情绪特征,语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中去,会充分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得学生从作品中得到情感的共鸣。
(三)在实践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走进生活,投身实践,人生才能得到完善。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这是不够的,还要将其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才能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这一过程的转变都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适时适量地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能够把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和书本上看到知识及时进行转化,并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在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教师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又获得课堂上和书本上所没有的鲜活的语文知识。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才能得以塑造。一方面要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另一方面还要将其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才能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李艳梅.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3月。
[2]刘志坚.中学语文人格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语言是一切学科教学的基础环节,同时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基本的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当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达到最大化的标准,是广大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如何取得教学工作的巨大进步,同样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讲,在实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当首先对班级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则应当制定出明晰的教学目标,明确计划安排,最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质量增强目标。
1、加强班级情况的分析
班级学习情况是对教学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都各不相同,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教师在学习习惯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方式的养成等多个层面之中都应当有所不同。只有深层次地掌握了上述状况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的验证,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制定出详细且科学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同样是当前教学工作之中的重点环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我国广大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核心环节体现,其有效性具体地表现在教师对于目标的把控和理解等两个层面之中,且在实践课堂教学之中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提升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书本之中相关知识是死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目标不能够定得太死,以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性的作用。高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语文能力最为集中的体现则是学生的阅读水准,所以,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是最为核心的手段。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的深入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阅读相关文本,最终提升其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真正意义上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广大教师在实践的教学工作当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养成,以更好的使得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注重教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兴趣的培养。比如,诗歌,可以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走进诗境,赏析诗歌的美。
4、注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
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其次,根据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生动形象,简洁精练,富有启发性,有特色。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