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李嘉图的“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取其轻”的思想,它建立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指出两国在参于国际贸易中,即使一国的产品在劳动生产率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仍有其比较优势,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且在两国之间进行交换,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而要素禀赋理论则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两国供给条件的差异上分析,提出形成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将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确实解释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中的许多现象,但这种建立在众多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理论面对产业内贸易,当今国际贸易―体化的现象却无能为力。
2、国际分工的变化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它的历史就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迂回生产过程不断延长,生产链中各个环节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
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分工,即产业间的分工。根据弗农(vernon)的生产周期理论,发达国家在竭力维护传统国际分工的同时,集中发展资本技术、乃至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把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型分工: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形成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早已不复存在了:要素的国际流动,不完全竞争,通讯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远距离的经营交易的便捷可行,以及由投资政策自由化引致的要素流动障碍的降低,都为国际化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支持:由此激发了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调整战略方向,利用全球的要素资源进行生产,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全球的竞争力。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分工主导力量打破了国家的界线,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强细密的专业化分工。
3、贸易利益的分配
(1)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利益分配。传统贸易理论下的贸易利益是基于产品分工为核心的贸易模式,古典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彼此国家之间产品的交换,获得贸易利益。其来源于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对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则取决于贸易条件,也就是交换价格。
(2)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贸易利益分配。经济全球化下,跨国企业成为贸易投资一体化下最活跃的经济实体,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曾经是独立的,分散的海外子公司纳入到跨国公司的体系中去,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加速了要素的流动,使贸易利益的分配趋于多元化,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一国要素的生产函数,因此贸易利益不可能完全归一国的生产要素所有;另一方面作为贸易的主体的跨国公司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内部转让定价等手段操作投资和内部贸易活动,进而客观上造成东道国主体利益不能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道路使传统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趋于分散,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在价值链的下游,因此在分配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二、提高本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由上分析可知,比较优势的变迁、国际分工的变化使传统的贸易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本土企业要想保持企业自身的持久发展,逐渐消除在利益分配和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那就必须实现由传统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当中,我国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素层次分析
(1)一方面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根据H-O理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企业,还将大量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成为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但是这并没有带来我们期望的“要素均等化”,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同类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工人的工资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产生均等的趋,反而不断的拉大。巴格瓦蒂(Bhagwati)用“贫困化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初级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福利的损失超过了由于生产扩大所带来的收益。
另一方面,相对于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相对缺乏,不过近几年来FDI增长迅速,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弥补了我们国家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如何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跨国公司由于领先技术和管理方法流程所形成的市场垄断和对本国企业的“挤出效应”成为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2)每个时期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生产因素是不同的,上一个时期的“核心要素”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时候,新的核心要素的投入和使用会导致企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推动企业的发展。无疑农业时代的土地,工业时代的内燃机和发动机成为当时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种更加难以衡量,极富流动的无形资产:技术,知识成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推动力。
在跨公司全球产业价值链转型同时,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把生产和制造环节转移过来,由于技术的外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但是一方面跨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保密”,另一方面FDI投资模式的转变:独资比例的上升,溢出效应的下降使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获取更加依赖于学习能力的加强。
不过技术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如何依靠我国潜在的比较优势,谋求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才是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公司战略,结构层次的分析
战略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拥有一个清晰而又合理的战略远景对于我国公司在参与国际分工中,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到合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和谋求企业最大利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弱化稀缺要素对于国民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约束,要动态的看待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无视比较优势对于产业结构变革更为积极的潜能,不仅会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而且会陷入过分依赖于要素价格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通过消减员工,减少分支结构费用等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率,这种“市场换利润”的做法不但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不利于培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战略的制定要朝着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其品牌优势,增加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价值链的地位上靠拢。
其次,公司的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所以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做出合适的选择,与国际市场接轨。
3、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层次的分析
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某些技术,营销渠道和服务上的互补,对于保持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明显的作用。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形容创新是一自我毁灭的过程,代表不断的相前追求,波特也认为国家竞争力源于创新。
目前,我们国家在长三江和珠江三角区都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带,集聚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劳动力资源和营销渠道的共享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加深产品生产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减少企业的重复投资,达到共同发展,全面进步。
4、国内需求和政府作用层面的分析
企业谋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立足于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并且与国际市场接轨,政府在此过程中要转变自身的角色,针对我国劳动力富裕的特点,加大教育的投入,不断的完善规范市场结构。在引资政策方面,要减少对于高污染,高消耗,高成本,低技术企业的引进,同时要减少由于地区竞争导而致的引资成本的上升。
三、结论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新钻石模型;评价;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44;F273.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波特(Porter)的“钻石模型”为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国外学者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有很多是在“钻石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如Dunning(1993)的超国家钻石模型[1],Cartwright(1993)的多因素模型[2],以及Rugman和Verbeke(1993)的双重钻石模型等[3].国内对钻石模型改进较为成功的是芮明杰(2006)的“新钻石模型”[4],这一模型的特点是加入了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陈文锋和刘薇(2016)从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型、产业效益型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5].王亚男、王宏起和李永华(2016)从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6].方芳(2015)从财务运营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战略引导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7].张少杰和林红(2016)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基础条件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8].陶金国等(2015)从产业投入能力、产业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成长潜力、产业政策环境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9].王相平(2014)从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10].谭蓉娟(2012)从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11].肖艳(2012)从战略性、新兴性、成长性和关联性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12].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几乎没有人用“新钻石模型”来评价国际竞争力.本文在“钻石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国际化的两大核心要素――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出一套可量化且较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
2研究设计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提高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并在全球产业链中谋求更好位置,进而取得较高的产业国际竞争力[13].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与“新钻石模型”十分契合.因此本文用芮明杰(2006)的“新钻石模型”作为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新钻石模型”的理论框架虽完善,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的获得与处理上会相对困难,因此本文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一定改进[14-17].以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三者楦伲将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归纳为产业环境.将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微调为产业支撑与企业支撑,与政府作用一起并入产业支撑.将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微调为产业创新.
本文将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等3个因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因为“机会”不易量化,因此剔除“机会”这一因素.然后在一级指标下构建了二级指标,最后选择了35个可以量化的三级指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和CSMAR数据库中2005~2014年10年的数据,分产业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ZScore标准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标准化后的各指标取相关性检验,根据其相关系数矩阵(50×35的矩阵,数据表略),发现变量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KMO检验值为0.795,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Sig值为0,也说明了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15,17,18].
3.1因子提取
3.2公因子修正
由因子成份矩阵(表略)可以发现,第一个因子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办研发人员:机构人员、企业办研发机构:机构数、专利申请数、R&D人员、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货值等25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25个指标从产业创新的初始投入到过程控制,再到创新产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因此将第1个因子命名为产业创新因子.第2个因子与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项目建成投产率等4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4个指标从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经营效果给出了竞争力解释,因此将第2个因子命名为产业经营与盈利因子.第3个因子与资产总计/企业数、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R&D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5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5个指标与产业的自身资产及政府作用有关,因此将第3个因子命名为产业环境因子.第4个因子与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相关,但其方差解释率达到了5%,也不可完全忽视.这个指标与产业的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将第4个因子命名为产业效率因子.
因此,修正后的公因子分别为:产业创新因子、产业经营与盈利因子、产业环境因子、产业效率因子.这与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应度还是相对较高的,4个因子也是分别从产业外部环境、产业自身能力效率与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解释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可以看到,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方差贡献率最大的正好是产业创新因子[20,21].可以说,创新能力抓住了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3.3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本文将35个三级指标按升序编号:Z1,Z2,…,Z35,分别代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办研发人员:机构人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每个产业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分别设为S1,S2,S3,S4.
那么,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第1个因子上的得分为:
S1=0.044×Z1+0.045×Z2-0.018×Z3+
…+0.010×Z35. (1)
同理,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第3个因子上的得分为:
S3=-0.030×Z1+0.008×Z2+×0.140×Z3+
…-0.148×Z35.(2)
可以此类推.进一步可以得到综合得分(加权求和)[15,22],权重为方差贡献率:0.610、0.135、0.121、0.055,这样可得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
S=0.610×S1+0.135×S2+0.121×S3+
0.055×S4. (3)
根据得分就可以进行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
3.4评价结果及分析
综合评价:从五大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增长趋势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最强,且一直保持高效的发展趋势;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相对较高,且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表现较为一般;航天航空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不过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与其产业效率的大幅增长,也许在未来会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4结论
本文以芮明杰的 “新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数据可获得性等问题对理论模型进行调整,从产业环境、产业支撑和产业创新等3个维度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最为重要的产业创新能力还处在相对低位;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产业环境、产业效率等指标的发展水平也有待提升.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2个方面努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改善产业内外部环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均衡发展,尤其要进一步提升航天航空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Dunning J H.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3, 33(2): 7-15.
[2]Cartwright W R.Multiple linked diamo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dependent industries 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55-70.
[3]Rugman A M, Verbeke A. 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3, 33(2): 71-84.
[4]芮明杰. 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 社会科学, 2006,28(4):68-73.
[5]陈文锋,刘薇.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6,32(2):29-33.
[6]王亚男,王宏起,李永华.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统计与Q策,2016,32(13):33-37.
[7]方芳. 战略性新兴产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J]. 财会月刊,2015,36(23):60-63.
[8]张少杰,林红. “金砖五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31(1):154-164.
[9]陶金国,王雪,乐萍,邱B.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 财贸研究,2015,36(5):26-32.
[10]王相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4,32(6):193-195.
[11]谭蓉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维度结构与测度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2,30(5):673-681.
[12]肖艳.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 社会科学战线,2012,35(10):51-54.
[13]芮明杰,富力友,陈晓静.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4]黄鲁成,王亢抗,吴菲菲,苗红,娄岩.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评价指标与标准[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7):103-108.
[15]牛勇平.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 产业组织评论,2011,6(2):22-34.
[16]刘嘉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13,31(1):170-174.
[17]贺正楚,张训, 周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62-67.
[18]潘红玉,张蜜.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36(2): 128-132.
[19]曹虹剑,张建英,刘丹. 模块化分工、协同与技术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30(7):100-110.
[20]郑晶晶,贺正楚. 政府干预与资源配置: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J]. 经济数学,2016,33(3):3367-76.
1.1美国新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
(1)进行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传统化石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促进传统化石能源供给增加和价格下降。
(2)开发新能源,借助技术突破开发以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用新能源部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能源来源的多样性,确保在新能源革命中的领先地位,为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胜出奠定基础。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促进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并通过政策引导,形成高绩效的新能源政策体系。
1.2美国新能源政策体系的内容
(1)以能源独立为中心,维护经济发展利益,提升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能源独立是维护经济安全的手段,避免能源过度依赖他国,损害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和安全,美国《国家能源政策》强调:“将能源安全置于外贸和外交政策的首要位置”,因此,围绕新能源的贸易利益博弈,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经济发展利益,防止国际经济竞争力削弱。1973年的石油危机造成传统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技术制约使传统化石能源增产抑制价格上涨难度比较大,成本压力迫使美国向其他国家转移部分制造业,从1974年到2012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达到6964.24亿美元,与此同时货物贸易逆差逐年增长,197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为55.05亿美元,到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8301.09亿美元。美国认为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降低能源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回流并减少海外石油进口,增强经济独立性并减少贸易逆差,提升美国国际经济竞争力。新能源政策发轫于尼克松政府的“能源独立”理念,目标在于降低海外能源依存度,巩固和保障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霸权;1991年布什政府的《美国国家能源战略》,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维护经济超级大国地位的重心,放在拓展和建设世界能源市场上;2006年的《20062010年创新战略计划》针对新能源发展,提出要在节能提效、增加国产供给、能源多样化、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创新[2]。2008年奥巴马政府明确,新能源是引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引擎,要承担重建经济竞争力的使命。美国新能源政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明确新能源政策的目标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具体方法是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来源多样化,借助能源安全保障和成本下降避免经济的脆弱性。
(2)以拓展市场需求为中心,利用需求的增长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动力。美国新能源政策注重利用市场力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提高强制性能耗标准,扩大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美国交通工具消耗了72%的汽油和化石能源,强制能耗标准的提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了新能源的消费需求,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市场支撑。一是持续不断提高汽车能耗标准。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规定,到2020年车辆能耗从每加仑25英里提升到35英里,奥巴马政府提出2016年汽车燃油经济性要确保35.5英里/加仑。强制规定汽车新能源燃料比例,2007年提出2022年汽车燃料的22%来自可再生新能源,形成政策引导性消费。二是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克林顿政府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小布什政府的“自动汽车协议”和“高科技车辆制造激励计划”、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计划”,目标都是要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稳定的市场支持。三是利用政策引导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奥巴马政府推出价值7500亿美元的“汽车折价退款机制”税收抵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使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1年的1.78万辆增加到2013年的9.4万辆。美国新能源政策从培育消费市场出发,契合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新能源消费市场的扩大,利用市场需求刺激新能源产业发展,使新能源产业发展建立在市场需求之上,其政策的目的不是替代市场做选择,而是引导市场的发展。
(3)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增加新能源供给种类,利用产业规模扩张降低新能源价格,形成稳定的新能源供给市场。美国增加新能源供给有两大手段,一是利用技术创新开发化石能源,增加新型清洁化石能源供给,主要体现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利用新技术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源,增加新能源供给的种类,通过产业规模降低成本并带动价格的下降。美国在1934年开始尝试开发页岩气,19781992年突破了页岩气开发的资源鉴定、压裂、水管理等技术,1997年米歇尔能源公司的清水压裂技术成功,技术创新迅速转化为产业并实现“页岩气革命”,页岩气产量从2006年的311亿立方米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201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45%,并带动美国天然气价格的下降,2012年美国天然气价格比2008年下降了80%以上,仅相当于人民币0.4元/立方米,2013年天然气价格大约为欧洲的1/3、日本的1/4[3]。页岩气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能源供给格局,美国由天然气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图1)。增加供给种类也是美国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光伏太阳能是重点,贝尔实验室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石油危机后美国制定“光伏十年计划”(19741983年),随后美国能源部制定“光伏研究五年计划”(19871991年)突破多晶硅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技术,奥巴马政府支持举办全美高校新能源创业大赛,支持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并将新能源创新中心从2010年的3个增加到2012年的6个,鼓励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在政策支持下,美国太阳能发电成本快速下降,2013年的成本只有1977年的1%,成本下降到0.11美元/千瓦时,而更具有雄心的“SunShot计划”提出,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成本要下降到0.06美元/千瓦时,到2030年要降到0.038美元/千瓦时以下,根据波士顿信贷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太阳能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到2025年太阳能发电将占美国发电量的12%。总之,清洁化石能源和多种新能源出现,增强新能源的市场供给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使新能源产业获得规模收益,并强化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在实现能源结构转化的同时,也促进能源价格的下降。美国新能源政策体系建立于石油危机时期,经历多届政府的补充和完善,在奥巴马政府的强化下,形成独具特色的政策体系。美国新能源政策体系最大特点是利用市场力量,从激活消费需求入手来进行推动,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结合美国能源消费特征和世界能源供给选择突破口。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重视宏观政策引导,结合市场功能放大政策效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覆盖了新能源的技术研发、生产促进、消费鼓励等环节。新能源政策制定注重前瞻性和超前性,并能承担时间成本,呈现政策规划起步早、内容全面细致、措施具体易行、目标明确清楚、重视跨期盈利等特征,借助产业发展收益降低政策成本,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新能源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美国新能源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积累了大量与新能源有关的技术专利。2009年的新能源技术专利申请量比2008年多200项,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67%,达到1881项,2011年达到2331项,而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已达到2278项。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在2000年前后,目前太阳能技术进步迅速,与太阳能有关的技术专利申请,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60%,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34%,2011年又增加了50%,可以预期未来太阳能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二是增强了美国的能源独立性。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页岩气产量增加使美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到2030年将下降到6%,石油进口从2000年的5.1亿吨下降到2013年的2.55亿吨,对外依存度从63.7%下降到50.5%(图2)。三是能源贸易逆差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能源贸易逆差峰值时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52%和经常项目逆差的85%,2012年能源贸易逆差占货物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逆差下降到40%和61%。新能源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是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重点,美国定会利用新能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借助国际贸易和投资渠道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通过贸易利益的获取来降低新能源政策成本并提高其收益。
2新能源贸易与美国利益的获取
国际贸易利益(TheGainsfromtrade),按照《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的解释,是“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收益和损失有关的问题”[4],即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影响,体现为国际竞争力和要素收入在贸易前后的变化。国际贸易利益来源于产业竞争优势,核心是要素质量和禀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要素种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和贸易规则影响力也是要素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贸易的最大特点是自然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影响贸易流向,贸易规则控制力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与能源有关的自然资源分布具有天然属性,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生成与政策引导有关,贸易规则控制力与历史制度累积相连。
2.1中美两国贸易利益获取方式比较中美贸易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联系之一,其最大的特征是贸易结构变化迅速、贸易规模巨大、贸易利益摩擦频繁且与国际投资交织。中国通过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借助加工贸易释放,获得技术积累和贸易顺差,要素禀赋结构迅速改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形成;美国运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优势利用完善的市场机制,依靠领先的产业竞争力,并结合对贸易规则的控制,通过产品结合贸易规则来获得国际利益。中美两国贸易利益获取方式存在差异,美国利用要素质量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借助国际贸易制度获得利益,体现为要素收益率比较高;中国要素质量不高但量大,借助要素成本依靠产品价格竞争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体现为要素总收入量大。能源产品并不是中美两国主要的贸易标的物,但能源贸易能影响一个国家生产成本和国际竞争力,围绕能源贸易的利益博弈成为近年来中美贸易新热点。美国试图利用新能源实现“再工业化”并促进经济复兴,遏制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希望新能源的发展有助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减少环境污染,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双方贸易利益诉求的差异和市场地位的不对等,美国把新能源贸易作为贸易利益获取的新来源,并发动一系列贸易摩擦,试图从中美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好处。
2.2美国从中美新能源贸易中获得利益的途径
(1)利用气候变化问题向中国施压,为美国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开拓市场,通过市场扩张获得贸易利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占据道义高地,还能实现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增加美国贸易利益的获取,因此,奥巴马比前任美国政府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通过主导节能减排的制度性安排,刺激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增加新能源技术与产品的需求,将美国多年积累的技术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2010年美国国务院声明:“奥巴马政府致力于领导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以“负责任大国”强制要求中国节能减排,拒绝中国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以停滞全球减排进展“对中国实行捆绑来对抗欧洲的压力”[5],迫使中国接受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节能减排。2009年宣布,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消费比例将提升到15%,2014年又宣布,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0%左右。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7.6亿吨标准煤,而新能源占比仅为9.8%[6],因此要提高5.2%和10.2%才能实现2020年和2030年目标。仅就实现2030年目标而言,我国的新能源使用增速就不能低于0.74%。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和节能技术积累不足,为美国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中国提供契机,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制减排和“碳关税”政策,又扩大了中国对美国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挤压了中国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美国利用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2009年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规定,中国不能在2020年以前对高碳产品实施减排,届时美国将对中国高碳产品进口征收“碳关税”,胁迫中国进一步向美国开放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市场。根据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是美国2015年前实现“对外贸易倍增”计划的着力点。
(2)借助与新能源有关的专利技术输出中国,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贸易利益。根据世界银行低碳发展报告显示,降低电力、交通、建筑、钢铁、化学等工业领域能耗的60多项关键技术中,有70%不为中国所掌握,引进和使用这些新能源技术需要支付巨额的知识产权费用。美国以技术合作为手段,影响中国的判断和选择,为技术专利的输出鸣锣开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美两国签署了包括《中美环保科技合作协议》、《中美化石能技术开发和利用合作协议》、《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倡议书》、《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在内的系列新能源技术合作协议,为美国的技术输出和索要高额知识产权费用创造条件。美国利用页岩气技术优势,以“中国储量”为诱饵,增加技术服务对华出口。美国能源署评估,中国页岩气储量为1275万亿立方英尺,技术可开采量位居全区前茅,但技术瓶颈使我国不得不使用美国技术服务。根据《页岩气十二五规划》,资源调查是我国页岩气开采工作中心,而在《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中美两国在资源勘探和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合作,由此,美国相关评估标准和技术专利使用将为美国带来丰厚的收益。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美国政府来自非传统油气行业的专利技术使用费收入将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将是最大的潜在市场。中美两国在页岩气开采技术上的差距非常明显,美国已经完成对核心技术的专利和标准控制,美国通过知识产权侵蚀中国产业发展利益,在这方面,我国的DVD产业有过深刻的教训。
(3)利用贸易摩擦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挤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得市场替代的贸易利益。近些年来,利用市场机制和科技金融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7],我国在太阳能和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对美国相关企业形成严峻挑战。2010年我国生产了全球50%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9GW创汇202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56.3亿美元,《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步伐已经超过美国。为了帮助美国企业抢占市场,利用中国太阳能产品对美国市场非对称性依赖,2010年10月15日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发动“301条款调查”;2012年5月18日,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认定中国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对我国出口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不等的反倾销税;2014年1月23日,再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合并调查;2015年又对中国产品征收26.71%∼165.04%的反倾销税和27.64%∼49.79%的反补贴税。贸易摩擦恶化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环境,2012年美国的“双反”调查是中国新能源产品在海外遭受第一次贸易摩擦[8],随后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跟进,新能源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产品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次数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系列贸易救济案。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快速丧失,2012年光伏产品对美出口下降30.5%,价值仅为38.74亿美元,2013年下降到16.76亿美元,光伏产品出口总值从2011年的358亿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122.89亿美元。美国对国际市场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打压,造成我国企业经营困难,2013年中国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宣布破产,剩下的光伏企业多数经营困难。同时,美国趁机抢占市场,提升企业经营业绩,SOLARBUZZ公司的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太阳能产品价值近2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将超过30%。市场扩张刺激美国新能源投资年均增长8%,RECSolar计划在2015年投资5000万美元扩展产能,新建两条300MW的生产能力,美国获得企业规模扩展带来的贸易利益[9]。
(4)利用新能源技术改变市场地位,获得规则控制带来的贸易利益。新能源改变了美国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市场地位,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2030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而2011年以前美国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现在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传统化石能源主要供应者是OPEC、俄罗斯、西非,中美作为能源需求方有共同的贸易利益,美国成为能源供应者后,中美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贸易利益获取将发生改变,对国际能源格局和价格施加影响,成为美国获取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长期国际石油贸易使用美元定价,是“石油的单一使用美元计价”产物,也是美元霸权的基础。天然气贸易迄今尚未形成单一货币定价的全球统一市场,“页岩气革命”强化了美国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力,为美元统一全球天然气市场定价提供了机遇,美元主导全球能源定价将会进一步加强美元霸权[10],经济实力与美元地位的失衡将会持续,对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形成压力,控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金融体系成为美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全球能源贸易长期独立于GATT和WTO主导的全球贸易体制之外,国际能源贸易市场地位加强,为美国将能源贸易纳入WTO框架提供机会,而美国对全球贸易体制的控制由于能源贸易的纳入而增加收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地位的改变使中国在保障能源安全时不得不忍受部分经济利益的流失,新能源贸易强化美国对能源市场和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难度,为美国利用规则获得贸易利益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3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美国利用新能源贸易从对华贸易中获取大量贸易利益,其贸易利益获取带来的启示包括:第一,贸易利益的获取要尊重市场规律。美国利用新能源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利用市场经济规律,从市场需求端入手做足文章,在国内外拓展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市场。没有市场需求的产业不可能获得贸易利益,因此,贸易利益来源于市场需求,其获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第二,贸易利益获取的基础是要素质量。产业核心要素质量的高低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影响贸易利益获取的关键,并决定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式,美国拥有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两种高质量核心要素,即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页岩气储量,能通过新能源技术和产品释放产业竞争力获取贸易利益。第三,贸易利益获取方式要多样化。与中国单独依靠产品出口获取贸易利益不同,美国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实行知识产权和商品贸易两种方式交叉使用,避免方式单一带来的贸易利益获取边际效用递减,多样化的贸易利益获取方式能充分发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价值。第四,贸易利益获取要系统化。美国获取新能源贸易利益,充分利用舆论道义、市场需求和贸易规则的力量,并结合累积的金融霸权和国际贸易制度,形成内外联动的贸易利益获取与维护机制,贸易利益的来源具有多元性特征,非系统性的做法只能部分获取贸易利益。第五,贸易利益获取要跨期均衡。贸易利益的获取要注重长期均衡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美国新能源产业培育支付了短期成本,但获得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的收益。应该说美国新能源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改变了基于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利用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机会,不但改变了能源结构还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在以新能源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和与新能源有关的贸易利益获取带来有益的借鉴。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晚,在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系列促进政策作用下进步迅速,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太阳能光电产业和风能设备产业的世界市场上占有率领先。但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惯性的影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加工出口贸易特征,体现在利用引进国外先进的核心零部件结合我国的加工、组装,形成成套设备出口欧美发达国家。但国内新能源开发不足造成设备需求有限,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电产业产值占全球30%,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在内仅占我国发电总量的0.5%。我国新能源设备过度依赖国际市场需求,造成新能源产业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和利益流失,国内新能源开发不足造成高污染高能耗,面临碳关税和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新能源发展促进政策存在不足,政策过于集中对新能源设备的生产制造补贴,而对新能源利用缺乏支持,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造成新能源产业缺乏国内市场支撑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被动局面,贸易利益获取仅局限于出口产品获得规模收益,而在知识产权收益和贸易规则影响方面的收益几乎为零,贸易利益的获取呈现出片段化和零散化,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贸易利益获取方式。
不过,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还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利益获取有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创新发展思路能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利益的获取。
其一,发展新能源产业要尊重经济规律。贸易利益的获取最终要服务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政策是对“市场失灵”的克服,只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发展新能源贸易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贸易利益,不是单纯为了出口而出口,要提升政策的贸易利益获取功能。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贸易顺差被视为贸易利益获取的来源,片面的贸易利益观导致注重出口而忽视国内市场开发,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提升作用有限。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我国进口核心零部件出口成套新能源产品设备,被锁定为出口加工平台和价值增值地,形成贸易顺差在中国而贸易利益在外国的局面,恶化了我国的贸易环境。因此,创新新能源出口促进政策,核心在于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贸易利益的获取能力,不能简单依靠出口量的扩张。
其二,市场需求是获取贸易利益的关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需求决定产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获取贸易利益的基础是市场需求,因此,拓展有效的市场需求是获取贸易利益的关键。按照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激活国内市场对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政策引导着力点应倾斜到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发挥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形成有效需求的规模,利用规模经济来增加贸易利益的获取。在巩固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需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能源结构,开发适应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形成新的市场需求。要改变国外市场过分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不利局面,借助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形成稳定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贸易利益的获取。
其三,贸易利益获取方式要多样化。新能源贸易利益获取,既可以通过产品出口方式获取,也可以通过技术专利输出的方式获得,还能结合国际投资的途径取得。改变我国获取新能源贸易利益过于注重新能源设备出口的不利局面,利用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优势,开发并形成与新能源有关的技术专利,借助知识产权贸易获得贸易利益。结合我国当前推进的“一路一带”计划,将新能源贸易利益获取与我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借助国际投资带动新能源产品的出口,针对中亚和非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把我国新能源产业优势与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借助新能源的开发来获得投资收益,通过投资收益来回收贸易利益,避免单纯产品出口带来的市场摩擦,实现贸易双方真正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专利联盟;技术创新;专利布局;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6-02
一、专利联盟概述
(一)专利联盟的含义
专利联盟是指多个专利权人尤指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为了降低专利许可的谈判成本、维持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专利运用能力而成立的,以协议方式对联盟内成员之间使用其他成员专利的费用进行约定,对联盟外成员的专利许可请求进行统一处理的,具备或者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专利战略组织。
(二)专利联盟的历史沿革
以美国为例,1856―1912年是默许期,美国政府认为基于专利的排他性原则,专利联盟可以不受反垄断法的详细审查;1912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强烈反对期,美国政府不断发起对专利联盟的反垄断审查,使得美国专利联盟的数量大为减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90年代是模糊期,专利联盟虽然仍要受到反垄断法的严格审查,但逐渐松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大力支持期,1995年美国的司法部和联邦商业协会发表了《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指南》,指出“一定条件下的专利交叉许可和专利联盟有利于竞争,专利联盟通过互补性技术的一体化,减少交易成本,消除封锁性地位以及避免高成本的侵权等,带来促进竞争的好处。”[1]表现出了对专利联盟建设的支持,美国的专利联盟因此得到大力发展。在我国,专利联盟尚属新鲜事物,虽然前些年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在国内组建专利联盟,如数字通讯等高科技领域的TD-SCDMA、EVD、闪联等专利联盟,但广大企业对于专利联盟认识尚不够深刻,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必要性进行研究以提高企业对专利联盟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二、我国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必要性
(一)专利丛林现象的出现是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背景
高端技术发展致使多个企业围绕某一产品、技术或服务持有多项专利,例如据统计,在微处理器领域有9万多项有效专利,掌握在1万多个专利权人手中,在半导体器件以及系统方面,有约42万项专利,掌握在4万多个专利权人手中,这被称作专利丛林现象[2]。专利丛林导致“反公共品的悲剧”,集中表现为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被专利权人多重阻碍,通过多重加价、敲竹杠,使专利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和扩散。为了应对专利丛林,相关企业应组织起来建立对内交叉许可,对外统一许可的专利联盟组织,以清除障碍专利,减少诉讼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外企业的贸易打压是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客观需求
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的贸易打压逐渐从设置关税壁垒和行政壁垒向设置技术壁垒转变。设计技术壁垒的方式有二:一是通过技术秘密的形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封锁,二是通过专利布局、专利调查、专利诉讼等专利壁垒的形式阻碍其他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进出口。近年来,跨国公司先是利用它们的技术优势频繁阻击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而后成立专利联盟在专利许可谈判中漫天要价对我国相关行业进行打压,致使我国企业丧失低成本优势面临生存困难。例如,2002年轰动一时的“DVD专利收费”事件、2007-2008年欧洲CeBIT、IFA展会MP3查抄事件、2009年,MPEGLA权利人指控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数字电视侵权事件、美国针对中国企业“337调查”事件等一系列事件都对我国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与国外企业的强力打压相比较,我国单个企业由于的专利少、技术含量低,难以有效回应,损失惨重。为有效应对国外企业的贸易打压,我国企业应改变竞争策略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各行各业均应成立相应的专利联盟,进行反专利布局、反专利调查和反专利诉讼,发挥集合优势获取竞争优势。
(三)产业联盟的局限性是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现实需要
2009年科技部主导成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标在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优点是: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对产业发展需要攻克的公共技术瓶颈进行联合研发,发挥集合优势,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升企业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其局限性是:没有认识到现在企业国际竞争方式除了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外已逐渐越来越依靠利用专利布局进行竞争;在国外企业通过成立专利联盟在专利许可环节向我国企业设置不合理的高价压榨我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时,无法有效应对;未将专利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没有积极采取适应我国国情的专利布局策略促进企业发展。故我国企业有必要建立专利联盟以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积累更多技术,为企业推行知识产权战略做好准备。专利联盟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优缺点进行了扬弃。通过将产业中相关企业进行联合,继续发挥集合优势,并通过建立专利联盟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积累更多技术,为企业推行知识产权战略做好准备。总之,为了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与专利瓶颈以应对国外企业的专利打压,避免国内企业被逐个击破,有必要成立专利联盟予以应对。
(四)专利联盟的有用性是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有效保障
专利联盟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将离散的专利资源整合为一体进行一站式许可,降低对外专利许可和专利联盟成员交叉许可的交易成本,促进专利资源的流动、转化和应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企业国际竞争方式从依赖技术创新转为同时依赖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专利联盟逐渐成为一种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演化出新的专利布局竞争功能。一个运作良好的专利联盟有助于提高专利利用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专利联盟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着正的相关性[3];有助于提高企业专利运用能力,应对国际竞争;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促进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完善。有助于将我国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相结合,发挥制度的集合优势等。总之,专利联盟的功能可以保障我国企业在建立专利联盟后可以有效应对现在的局面。
三、对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几点思考
(一)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的意义
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符合党的十有关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要求;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专利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知识产权战略组织,有利于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组织化程度,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整合产业专利,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有利于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与反垄断规制的关系
由于涉嫌专利权滥用问题,专利联盟成为了各国反垄断机构反垄断审查的重点对象。例如美国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日本的《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等都对专利联盟是否构成了市场垄断及其构成垄断的判断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4]。专利联盟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联盟成立和运作过程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应进行审查。我国对于专利联盟反垄断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反垄断法》、《合同法》第32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9条、《专利法》4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可以作为我国新阶段应对知识产权协同体构成市场垄断的法律依据。主要审查内容是:查明协同体在成立和运作过程中是否有协同体内部达成垄断协议,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否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
(三)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与美国“337调查”的关系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截至2012年,在已判决的相关案件中,中国企业败诉率高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6%[5]。受“337调查”的中国企业一旦被美方认定为侵权,该企业相关产品,甚至该国同行业的同类商品将可能被永久禁止进入美国。通过建立专利联盟,有针对性进行“反专利障碍、反专利陷阱”设计,使企业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可以凝聚集体的力量去对抗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6]。使跨国公司屈服转而选择与我国企业进行谈判或和解,进而化解美国的“337审查”的威胁,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四)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与标准化的关系
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呈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特征,我国主导的行业产业标准被国际采纳的很少,通过支持我国企业专利联盟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拥有的核心专利的数量,提升企业将相关技术发展为产业技术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实力,将增强我国在未来国际产业标准中的发言权。
(五)企业间建立专利联盟与政府应推动的关系
企业专利联盟建设中会出现诸多困境,政府可对专利联盟采取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影响专利联盟的行为方式和决策,实现对联盟旗下所有成员企业在研发,专利布局等方面行为的引导[7]。政府通过支持企业间专利联盟,往往就能够达到宏观地扶持整个产业发展的目的。对于涉及国家经济的一些支柱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通过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投入或者保证联盟产品的市场可以支持其发展。
总之,建立企业间专利联盟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成专利积累、专利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忆嘉.专利联盟之困及政府支持专利联盟的优势分析――兼以北京智能卡联盟为动态微观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2010,(8):31-40.
[2]杜晓君,马大民.有效率的专利联盟: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9).
[3]周青,陈畴镛.专利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式与政策建议[J].科研管理,2012,(1):41-55.
[4]李玉剑,宣国良.专利联盟反垄断规制的比较研究[J].知识产权,2004,(5):52-55.
[5]汪秀芬.遭遇美国“337调查”六成中国企业败诉[N].中国贸易报,2012-11-1(005).
[关键词]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78 ― 02
随着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保持并提高区域的竞争力,是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智力资源开始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智力资源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探索智力资源优势开发,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智力资源与区域竞争力
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通常情况下,区域竞争力构成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经济潜力、科技、政策、就业率、文化、区位、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1〕。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2〕。有关学者进一步指出,智力资源更多的是指从事各种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因此,智力资源既包括具有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资源,还包括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存在的有形资源,以及那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3〕。而对智力资源的开发及使用也是智力资源的一种,智力资源有易流动性、高增值性、递增性、长期受益性等主要特征。当前,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智力资源有着其它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智力资源的形成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时间和劳动。智力资源是建立不断的投入与开发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且流动性较大,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组合。智力资源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独占性资源,企业拥有某种智力资源,就享有独占权,并且通过市场实现智力资源流通,使智力资源实现长期受益。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4〕。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竞争力是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主要是同其它区域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支撑某区域长期发展的力量,并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进行持续的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区域竞争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创造财富,并且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随着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源和区域竞争力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智力资源开始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并且区域竞争的主要对象是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通过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区域竞争力的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经济区域,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主要表现为相对于其它区域能够更多的创造财富、争夺市场份额强弱的能力,而该区域对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是形成和强化这种能力主要因素。
二、智力资源对区域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区域竞争力的根本是对人的竞争,而竞争的人的根本是对智力资源的争夺,因为社会已经意识到智力资源对区域竞争力所取得的作用是巨大的,智力资源在区域竞争力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占主流地位的。首先,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它能够保证区域技术进步,智力资源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层次基础,制约着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等一系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其次,智力资源是吸引投资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投资的新热点需要智力资源。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需要诸多软硬件配套设施的供给,而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又会给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的发展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再次,智力资源对于地方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总体状况与区域收入水平成正比。智力资源需要同其它条件共同形成区域竞争力,是竞争力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及其配置效率决定了区域竞争力。
1.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是由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共同合成的,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知识创新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人才是维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首先,智力资源已成为科技进步的载体。在区域竞争力各个要素中,智力资源是首要因素,它在吸引投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国家和企业的决策层都将智力资本的开发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大量的投入,积极争夺和发展智力资本。当前,区域间的主要竞争已经不再是对传统资源的竞争,开始转化为在人才、资金和市场三方面,其中人才竞争处在首位,开始成为评价区域发展和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区域竞争对传统资源、资金等方面的竞争主要是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停留在对有形资源的竞争上。而当区域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区域竞争开始逐渐转变为对人力资本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表现在区域竞争力上的明显差别。
2.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智力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直接竞争优势的整合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智力资源发挥着这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特定智力资源是难以被创造和购买的,从而决定了企业强大的潜在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科学的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客观的评价智力资源价值,深入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科学认识智力资源价值,判断现存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分析现存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配置智力资源。要完善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隐性知识的认识,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创造能力的传播与提高,充分体现智力资源的价值所在,引入企业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要重视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加大对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前提,要注重智力资源的引进和交流。此外,要充分认识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重要性,将隐性知识引入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投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高等教育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原动力
知识经济越来越影响着世界和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相加而和的智力资本〔5〕。因此,不断提高区域的智力资本,将是推动区域经济长期繁荣发展,促进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原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通过人才输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促进区域内多层次复合型人力资源建设,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智力资源。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高等教育通过大量的知识产出影响区域的技术创新。知识的发展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高等教育在知识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型大学已成为研究中心和知识中心,都将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了科研上。知识资源积累和扩大的关键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复制,而是其中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而这方面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本。因此,高等院校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力量源,也是智力资源培养的核心机构。
三、结语
在构成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中,智力资源却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智力资源,但并不是说它就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充分地开发利用智力资源时,才能成为经济优势,反之亦是如此。而高等院校是培养和开发智力资源的主要场所,也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责,加强对智力资源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开发,适当加大对高等院校智力资源培养的投资力度,是政府和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是事业,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将会对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通过智力资源的应用使其功能扩大到区域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给予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平宇,赵艳霞,马延吉.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竞争力〔J〕.地理科学,2003,(10).
〔2〕 王前.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4,(01).
〔3〕 王刚,李志祥.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商业时代,2006,(25).
并购的核心要素在于市场支配能力和获得垄断地位。对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自身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并购重组这一外生扩展形式。近代以来,全球相继发生了5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产生一批巨型公司,我国企业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带动规模和效率的提升。
1.1获取战略性资源
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中国大型国有能源开发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几次大的跨国并购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前者通过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后者通过跨国收购戴文能源集团在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资产,扩充了自己的海外油气探采资产规模。当然我们这里所强调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还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各种战略性资源,这些资源在全球的自由流动,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寻找商机。中国企业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发展思路。
1.2扩张与整合市场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不加载行业生产能力下达到临界规模,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此外,在寡占市场追求市场力量和市场支配地位也是进行并购的推动力量。通过横向并购活动跨国公司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凭借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跨国公司的纵向并购可以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对方的品牌,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市场总份额。TCL集团对德国施耐德公司收购,使其获得了欧洲市场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国7家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
1.3获得的研发技术实效强,不确定性低
从事跨国经营的3万多家中国企业,其中1800多家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600多家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主要还是得益于劳动力优势。相当多的企业从事进出口、外向型生产加工、农业、旅游、餐饮等业务,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或末端,干的多是低附加值的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自主知识创新”是未来国家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识将自主技术局限于独立自主研发,独立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会使企业丧失一些战略性的时间“窗口”,从而错过最佳市场时机。实际上除此之外,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但是技术管理的专家们都清楚,引进国外技术仅能够获得一些通用性的技术或二、三流的工艺或设备,那些能够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能力基本上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获得。
我国的盛大网络游戏公司设立时只是一家游戏,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它通过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ACTOZ的控股权而立刻获得了游戏产品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网络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企业——美国ZONA公司收购,在短短的2年时间使自己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
2005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和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联想完全依靠闭门研发,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恐怕要多年以后。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1.4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行业。近年来,欧盟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设置了重重壁垒,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并购当地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中联公司通过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使其技术提升了20年,由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非开发技术行业中生产高清晰电视、等离子彩电等新产品的全球知名企业。
由于国际大公司在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其私有协议往往就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这对于后进入者,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极为不利,我国DVD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经常被国外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获得该核心技术的所有权,避开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企业京东方。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LCD业务,并由此获得了相关专利技术和人才,成功进入一直被韩国、台湾和日本公司所垄断的TFT-LCD领域。通过跨国收购获得核心技术,在短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中国在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向前跨越一大步。
2实施跨国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500多家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中,有半数的企业没有实现预定的并购目标,并且在最初的几个月中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61%的企业没有实现其财务目标。通过企业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并购操作和并购整合通常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一系列与技术管理相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系统的技术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
准确的情报是成功技术决策的前提,因此国际先进公司通常都设有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相关技术情报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收集、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策略,就技术发展动向及时预警。国内公司情报管理部门通常只提供文档收集等服务,很少有负责技术情报、真正懂得技术又了解公司业务的专职部门;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专长和眼光。当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情报能力之后,不仅能够及时察觉潜在的技术并购机会,也有助于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技术获取决策。
2.2对要收购的目标技术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避免收购后的技术或商业隐患
2001年,浙江华立并购了飞利浦CDMA无线通信部门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设备和人员,以及其半导体开发的CDMA协议软件的独家授权,拥有了600项CDMA核心技术专利,进入了该业务的核心领域。然而并购4年后,华立CDMA却悄无声息,问题之一出在华立对该技术情报的尽职调查——飞利浦与美国高通之间关于CDMA芯片有一系列交叉协议和授权协议上,双方承诺不对第三方公开。因此,华立的并购无法间接获得飞利浦拥有的高通CDMA专利技术,损失惨重。因此,对被收购企业核心技术的尽职调查一定要慎重,细化相关的调研和评估工作,防止用巨资买来空技术。
2.3培养和建立具有商务操作能力的企业科技管理部门
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的责权限仅限于内部技术研发与合作,很少能够从商务层面考虑技术获取策略。国外公司往往由科技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合作以获取或培养技术竞争优势。因此,建议我国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和商务并购部门加强与技术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将公司并购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4及时进行有效地技术整合并留住关键人才
跨国公司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愈大技术水平就愈高。使并购后的技术和专利真正转化为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激活那些研发和生产人员多年经验、工作方式、协作能力,不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学习国外成熟经验,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以满足跨国经营的需求,保持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3结论
“走出去”趋势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这说明中国正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为有效提高资源供应,消除区域壁垒,以及建立境外研发中心等业务采取资本运作与资产并购,快速获取关键性技术,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长远的眼光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主要动机将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上存在的战略机遇。
摘要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中国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应对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挑战,分享全球市场开放和知识积累的需要,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现阶段,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应有新作为,尤其是在国内短缺资源的跨国开发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等方面。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源短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关龙,关涛.外企跨国并购对我国利用外资策略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财经,2005(1)
2甄海涛.浅谈中国企业的并购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05(6)
3刘青.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问题[J].经济纵横,2004(7)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一、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所有制的特点和经营目标,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于是物质领域比精神价值受到了更多重视。一方面,人们总是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一种表面文章,可有可无,与企业盈利无实质关系。另一方面,尽管有些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是从何入手?交予哪个部门负责?许多企业都是一问三不知。在现在的民营企业中,文化建设工作似乎都全部落在了所有者即民营企业家身上,很少有民企成立文化建设专业部门,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又分身乏术,自然而然文化建设受到冷落。
2.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我国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是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的。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民营企业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窒息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地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部过程中,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只顾投资者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对普通员工的利益考虑不够,更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并以国家利益为重。表现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规划。
二、加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按市场规则运行,必须提升企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决不是装修门面,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应成为企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
2.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崇高的品格;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
3.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进而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不断推进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
中国不仅已经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在2010年继续大幅度地将美国这个曾经的全球第一市场抛在了后面。短短五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已经增加了三倍(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592万辆),无论是市场总量的绝对增量还是相对增速都堪称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这个转变在汽车产业百年历史上是没有过的。然而,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一般估计主流市场量产车产品周期的盈亏平衡点为50万辆,而理想的经济规模是100万辆),显然中国汽车企业要比其他发达国家面对更多发展问题。后发汽车生产企业因其自身特殊经济条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后发汽车生产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汽车企业;企业实力;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24-02
在欧债危机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积极融入改革发展的大潮。后发汽车企业面临诸多市场竞争问题,如:汽车销量下滑、资金周转困难、汽车销售量增幅明显放缓、汽车经销商压力增加、整车与零部件出口下降、消费者购车信心不足、市场占有率下降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问题。
1 后发汽国企业逆势而上是迅速壮大企业实力的课题
与龙头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规模明显偏(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达到4%~5%,汽车产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为10倍),实力相差悬殊。从整车市场2012年前十位汽车集团市场份额图(图1)可以看到,吉利、奇瑞、长城、华晨等众多后发企业仅占约29%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人才、技术密集型的支柱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1 要加快产业链的形成,提高零部件产业整体实力
从各地形成的汽车产业链形态看,一般整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大概各只占整个产业链效益的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三的效益来自于汽车相关的服务贸易,如物流、维护、装饰等相关配套,还包括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保险、信贷等金融体系。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始终落后于整车汽车发展。汽车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存在技术基础薄弱,研发及制造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少。
机械基础零部件是汽车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我国汽车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零部件往往占一辆汽车价值的60%左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应重点攻克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在数量不多的产品中打造拳头品牌。再着眼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做成大产业链上有特色的分支,提升基础零部件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目前汽车的轻量化项目,就可以针对汽车零部件非金属用品的产生进行重点规划设计,以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纺织品中一类或几类产品作为切入点,集聚优势。此外,鼓励大型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资金、人才、技术、产品等优势,着力建设完善的营销渠道及营销网络。此外专注于某一类产品或某一类业务开展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研发投入,做精、做专、做深、做细产品或业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品牌,有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后发汽车企业应集中资源重点做好产品研发、积极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市场配套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向外辐射,带动上游产业发展,增强上游产业配套能力, 形成众星拱月的上游产业群能力,延长产业链。
1.2 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来培育品牌资源
不可否认,品牌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汽车品牌凝聚着产品性能、技术水平、企业文化和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巨大资金及人才的培育。据统计,在2009 年销售的近 900 万辆乘用车中,自主品牌仅占比 44%,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占比近 56%。而在利润最高的中高端轿车领域,仍是跨国汽车公司的天下。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仅占整个轿车市场销量的 30%,中高档轿车自主品牌就更少。
据此,笔者认为汽车企业应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提高研发能力,努力建立自主标准体系。企业也可致力于大力推动本土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提高产品供应链和质量管理水平,创造知名的企业战略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积极完善有利于本土品牌汽车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
2 后发汽国企业逆势而上是自强自立、自主创新的课题
与我国谋求对价格、营销以及通过企业重组获得产品技术等表层竞争力不同,日本企业谋求利润靠的是积累深层竞争力,即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国人所谓的低成本,实质上并不是通过创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依赖逐年消减的人口红利,通过简单再生产获得微薄利润。
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平均利润率下降、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严重等。所有这些表明,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变的基础和条件,后发汽车企业要努力打破技术瓶颈,实现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掌握一批原创并为世界汽车发展领跑的关键技术。
笔者认为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1 加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
据统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0.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又如,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在美国全部研发费用中占72%~80%,德国占66%~70%;而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
一般认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2%,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达到5%以上时,才具有竞争力。国际上一些大的知名公司都在研发投入上下大力气,实行高投入。谋求自主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大幅提高,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是题中之意。企业自身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研发经费支出是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汽车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加大研发投入的比例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加强基础科技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艺和装备,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等落后工艺和装备,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产学研结合,取长补短,产学相长,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对整车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只有把握住新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能主动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收回创新投入,节约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形成产研的良性循环。
2.2 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技术资源的开发上更是全球合作模式渐成主流。我国汽车企业也应适应国际环境,积极参与汽车技术全球合作网络。汽车企业要继续加强与国外的合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国家整车市场的同时,稳步进行发展国家中低端市场,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逐步提高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配套市场的比例。推动零部件出口以机械类为主项为机件类专项,积极引导海外投资设厂,带动技术和服务出口。构建境外自主营销体系和配套物流服务体系,建立出口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和服务体系。有条件的企业更可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国外技术和人才,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集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之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力资本在新技术革命时代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首要因索。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据统计,被充分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员工潜力可达到 80%~90%,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按时计酬职工一般只发挥职工20%~30%的才华,这充分说明了经过激励员工积极性重要性。其次,企业应以人为本,广纳贤才,用精彩的事业吸引人,用优惠的人才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真挚的感情留住人,用有效的学习培养人,用艰巨的工作锻炼人,结合实际,培养多层次汽车创新人才。同时不拘一格降人才,吸引国内外汽车专业人员,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再次,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创新环境, 树立崇尚创新、 鼓励创新的新风尚, 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汀澜.大变革 大转型 新思维[J].汽车与配件,2012,(44).
[2]杨帅,王小墙.后危机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J].中国市场,2011,(19).
[3]郑继虎,刘春辉.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11,(5).
【关键词】手机制造业;竞争;专利战略
一、手机制造企业的专利战争
在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专利等知识产权俨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智能手机业作为专利密集型行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市场角逐中尤为关键。近年来,手机业专利战争烽烟四起,内有中兴和华为的专利之战,外有苹果和三星的专利之诉,专利战略是赢得专利战争的基础,任何手机制造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
在三星和苹果长期主导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特别是华为和联想,出货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2014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市场份额下降到了24.7%,而联想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7.2%,华为的市场份额也上升到了5.8%。市场份额的每一个百分比的竞争背后都是谋略的较量,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的来临,“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手机企业必须长远谋划,未雨绸缪。
二、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战略现状及特点
1.注重专利申请量和专利储备量增长
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申请量和专利储备量十年内大幅度增长,国内企业认识到专利储备的价值,增储备成为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的基础性谋略。以华为来说,从2006年开始,华为的专利申请量明显增长,2014年的专利储备总量达到了2006年的4倍之多。专利储备是构建专利防御网络的基础,能够应对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能够在专利诉讼和谈判中增加己方的筹码和胜算。手机制造企业持有大量优质的专利储备不仅是当前竞争的需求,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2.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获取战略侧重不同
专利获取战略主要分为专利自主研发战略和专利收购战略,两种战略可谓“各有千秋”。自主研发专利成果是企业专利布局的基本技术来源,形成的技术多为原创性的核心技术;而专利收购战略的实施能降低极大研发风险,抢占高地。中国手机制造企业在专利获取有两种战略偏向,一种是自主研发偏好型战略,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过去10年的研发投入累计达1880亿元,研发投入占到其年销售收入的13.8%。另一种是专利收购偏好型战略,以联想公司为代表。联想从2005年增强专利收购策略实施力度,专利收购较为集中且规模大,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2014年全球市场份额便跃居到第三位。
3.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运用策略
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运用方式主要有专利入股和专利交叉许可。利用专利入股同一流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是专利运用的方式之一,例如,华为参与合资的3COM、西门子以及华赛都是专利运用的体现。专利交叉许可策略也是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专利运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技术相对领先的西方公司进行交叉许可,降低单向的专利许可费用。
三、对于我国手机制造企业的建议
1.企业专利战略管理:攻防兼备
中国手机制造企业应重视专利管理的地位,制定专利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专利管理组织构架。专利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专利战略必将有助于企业的“基业长青”。把专利战略管理提升到与营销战略、品牌战略、财务战略等同样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利用专利这把“利刃”,在专利战场上做好攻防兼备的态势。
2.优化专利增长模式:以质取胜
中国手机制造企业在注重专利储备数量增长的同时,着重提升专利的质量,增强核心专利竞争力。顺应“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大潮,提高专利质量。围绕高价值、前沿性专利建立防御集合,根据专利的价值布局防御的数量和范围,形成若干专利储备集合群。
3.优化专利战略运用:灵活制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企业专利战略必须因情而异,因时而异。在定位和构建专利战略时,我国企业应总结自己所处阶段总结发展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等选择和制定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专利战略,并纳入企业研究开发、生产营销、资产运作、发展规划等环节,以有效实施。此外,企业实施的专利战略要随时展和自身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科研能力、资金实力、市场地位大幅度提升后,需改变以往防御型专利网战略,逐渐增强进攻型专利战略,着重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建立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