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第1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教育供给转型

一、现代教育供给转型的契机

1.现代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以往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培养后备军人才为主。教育事业的贡献具有必然性特征,即教育事业“必然”要为社会提供人才。但现代教育制度不断更改,社会对教育成果的要求逐渐提升。现代教育不但要产出高质量人才,更要产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态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的重点更改后,当前正应用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新需求,输入和输出均需做出改良。例如,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调动大量的资金资源。为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果,各院校需要实现有效的供给转型。这就是在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现代教育供给转型显性契机。2.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更新。“互联网+”概念的产生契机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发展至一定高度后,技术将逐渐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复合型发展模式。近年间,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事业融合,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产生无疑成为教育事业的新革命,开展革命需要教育事业迅速调节内部供给结构。所有的教育资源均需朝“互联网+”方向发展,为配合改革事业做出实际贡献。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教育机构需要与社会中的互联网产业融合。互联网产业内容多样,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将衍生出不同的合作效果。校方需要不断调节供给结构,将教育资源挪动至“最适应”模块中,才能保障“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最终效果。3.学生转型需求日渐繁荣。现代教育成型后,国家教育事业面临的最大改变为,学生的求学视角越发宽广。视角能够决定需求形式以及需求上限,当学生拥有更加宽广的视角来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自身当前所处现状时,求学需求也将发生改变。以往学生的视角受限,接受校方输出的教育服务为唯一求学途径。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学生视角逐渐拓宽,学生将看到更多的教育“可能性”与“可行性”。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转型需求逐渐产生,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当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渴求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现代教育结构中存在大量高质量教学资源,现代教育需要尽快实现供给转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上即为现代教育供给转型的契机,所有契机均来自于实际。

二、“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育的供给转型形式

1.教育资源破壁。教育资源的固有运行形式,以单项传播为主,即教育资源不断输出,达成最终的教育成果。同时,人们在分析教育事业的运转状态时存在固定思路,即教育资源就是围绕在官方教育机构内的资源,仅在教育机构内应用和发展。事实上,教育资源多指能够起到教育作用的资源,可来源于学校,也可来源于社会。尤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中存在大量正待开发的隐性教育资源。“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能够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通力合作。因此,学校和社会可以不断深化合作形式,将各自的资源供给形式进行改良。校方不再拘泥于使用校内资源,也可将社会资源作为首选。社会可适当应用校内教育资源,使各个资源结构正式“破壁”,各自以流动形态进入到需求领域中,此为现代教育供给转型的常见形式。2.教学形式更替。长久以来,国内教育事业拥有固定开展形式。师范类专业也以该形式为主,不断培养师范生人才。因此,教学形式逐渐朝着长期固定的方式发展。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具有创新价值的人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新兴人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互联网+教育”为现代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师提供了新资源。教学形式将逐渐改良,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三尺讲台教学模式,依照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专长设定全新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定点使用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教学资源,接收来自于社会的资源供给,用以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3.网课成为主流。教育事业中的“供给”以课程为核心,但传统教育模式下,课程的教育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教师个人开展专业课程,受益人为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课程无法复制,更无法重复参与。为解决这一限制,“互联网+”概念逐渐发挥作用。更多教师选择录制网课视频,一方面可将课程复制,为本班学生反复观看提供资源。另一方面,视频这一资源可填补至其他教育层级,为更多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同时,将视频资源作为调节供给的主要道具,无须耗费过多的资金资源。因此,网课逐步成为现代教育供给转型模式的主要形式。4.教师角色“淡化”。教学视频资源、教学工具资源等类别属于教育机构内的固态资源。而在教学资源体系内,教师属于唯一的活性资源。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教导自身习得知识的核心任务,拥有权威教育资源。相较于依照文本资料或网络资料完成自学,多数学生更加倾向于与教师互动。但随着现代教育不断进行供给转型,教师不再处于核心教育者地位。相反,教师逐渐退出了核心地位,将学生地位提升,成为真正的课堂主导者。教师仅成为方向标,负责帮助学生走进正确的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自学方法。教师在整个供给改革过程中逐步完成转型,只有在教师完成身份转型后,现代教育的供给转型才能取得进阶型成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育的供给转型途径

1.教育思想转型:双向互动。教育思想可决定教育事业的实施形态,当教育者重视主导者地位,未考虑受教育者思想时,即对教学结构进行调节将造成供给失衡现象。“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必须形成复合型思想,拥有活性创新能力。产生上述能力的根本条件为学生需要在相对自由和活跃的学习空间下成长。因此,供给转型的第一步即为教育思想转型。校方以及教师均需尊重学生对于学习的整体意见,尊重“消费驱动”,提升服务供给的匹配性价值,以免形成无效供给现象。2.教育形式转型:融合教育。现代教育的供给转型试验阶段中,部分教师为稳定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模式作为辅助教育资源。结果表示,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分别运行,无法达成预期内教学成果。因此,为进一步深化供给转型,现代教育逐渐朝着融合教育的方向发展。融合教育为“线上+线下”教育,进一步突出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线上教育不存在过多局限性,其他领域的教育资源可迅速完成多方供给。因此,当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负荷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己任时,将现代教育朝着融合教育方向转型,可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3.合作形式转型:协同并进。以往模式内,多数校方会选择以单点或多点形式,与校外社会组织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可将社会资源有效调配至学校内,但资源种类过少,教学质量无法高效提升。形成这种合作模式,与合作条件具有一定关联。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形式,无法高效实现信息共享和科学监管。因此,保持一定量的合作方属于必然现象。“互联网+”背景下,数据监控技术已然成型,校方可选择与整个社会或区域内企业合作,实现社会优选供给,科学评价以及群体共享的合作模式,协同并进推进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4.需求定论转型:反馈为主。“消费者”的意见是决定供给改革有效性的重要元素。对此,校方应尊重学习者的意见,重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具体可将“互联网+”作为主要形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每位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意见。个性化学习模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尽可能构建个性化课堂。在开展新课程前,务必采集学生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的反馈意见。在线下教育中尊重学生需求属于次要途径,校方应将采集学生意见的途径放置在互联网环境中。例如,在微课观看板块中加入诊断算法,搜集学生的视频观看喜好,为学生智能推荐感兴趣的视频信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扩大知识点吸收面积。5.教育投入转型:多方补足。现代教育的供给转型方向应彻底改良以往的单线或多线交流形式,要本着扩大高质量资源使用面积的目标,完成教育供给转型。例如,社会教育资源被开发后,多数情况下将直接进入学校内,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社会供给和校内应用形成断面,即仅有校内教师和学生可接触到社会教育资源,该现象明显未达到广义的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局面。社会内各个组织机构和企业具有接受教育的需求。因此,校方应在应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适当提供线上教学资源,为社会人士提供学习渠道。此举可辅助政府完成一体化建设工作,实现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展。以多方补足形式为的供给转型,可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的发展速度。

第2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朱雪梅在《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2期中撰文,运用了三种相关理论对高职教育发展变迁作出了解释,分别是现代化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并基于这三种理论的视角,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变迁的分析框架。

首先,作者运用了三种相关理论对高职教育发展变迁作出了解释。1.教育现代化理论表明,教育现代化发展或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意味着一种与旧教育不同的现代教育的产生,它必将受到传统教育的激烈反抗,在这种对抗中来理解高职教育发展进程和考察对高职教育模式的演变,可以为研究打开新视野;2.新制度主义理论,在新制度主义视野下,不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及发展模式具有其不同的文化基础,并对社会文化、观念、规范等历史形成的规则存在“路径依赖”;3.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提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等人力资源的投资,是发展中国家个人财富和财产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的经济功能是各国政府热衷投资此教育的重要驱动力。

基于以上对三种相关理论的解释分析,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变迁的分析框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进行这样的框架性描述: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服务社会这一核心动力的统领下,以本国实际和具体国情为适应对象来组织,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类型。在这一分析模式中应该处理好三个核心问题:1.高职教育在服务社会中发生模式演变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服务社会的精神,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应用性科技研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2.高职教育在适应本国实际中形成的模式特色。它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植于各国民族文化之中,还要融合国家教育的基础;3.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中寻求模式变革,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其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演进的发展关系,其发展程度与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环境和因素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社会模式。

第3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向知识社会转轨及知识社会形成以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简而言之,现代学校制度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以下特征:

传承性。新的制度都是在传统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改造、变革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单要借鉴国外教育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还要在立足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制度建设的实际,通过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研究中不断汲取传统制度上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使之不断健全完善。

发展性。制度必须有利于学校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教育目标。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规范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公平和有效地促进人的充分、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人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性。

操作性。现代学校制度不是单纯逻辑上的制度,而是在实践中能改进学校工作的与时俱进的好的制度,它不仅存在于理论或逻辑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操作中,永恒不变的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理念是不存在的。就是说这种制度是现实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是适合学校发展意愿的。

法理性。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是通过理论、政策的研究,制定出现代教育管理的规章、条例、制度、形成区域性现代学校法律体系。使政府、学校、社会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营造法治化教育环境。这种“法理性”原则,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设计的依据,又能保障构建的新制度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

包容性。现代学校制度不单包括学校内部要素的关系,同时还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等关系问题。如果将学校制度孤立于社会这个统一体之外,这种制度绝不是一种现代的制度。只有注重现代学校制度的包容性,才能充分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体系性。现代学校制度是建立在学校法人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具有法定组织机构及由此而构成的学校管理及其运作规程。这种制度保证了学校教育改革,并能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学校在面向社会和市场的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主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教育的需求。

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的需要。依法治校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依法自主办学,就是要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按照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校长和教师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培养方式方法及保障措施的采用都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容。学校内涵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需要打破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内外束缚。从外部来看,要尊重学校的主体地位,把办学自还给校长和教师;从内部来看,要健全完善一套学校规章制度,为内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依靠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不断学习先进理论,正确把握办学目标,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注重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上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位。

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学校发展要进入规范化管理和文化引领阶段,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超越旧有的经验管理模式,建立起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充满创新活力、提高学校效能的制度体系,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进而推动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立足当前走向可持续发展,大幅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四是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学校效能的需要。效益优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教育资源与应受教育人口相比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实现效益优化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学校制度是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的、能够引导学校持续地提高学校效能的、敦促并保障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最优发展的应运而生的制度。

五是加快校长和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使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与学科教育职能水平相比明显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对教师掌握教育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校长和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设想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体系,一般而言,由课程、教师、管理、革新四大基本要素及其框架层次构成,其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师是实施课程的关键,管理是教师实施课程的保证,革新则是前三个要素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1.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教育最终能否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核心问题是课程。显然,课程也就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去探索现代学校课程。

第一,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课程性,这是学校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就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按课程的要素进行设计,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和个性特长,努力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其和谐发展的课程。

第二,组织基于课程的教学。学校课程体系必须在实施中加以完善。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通常称之为课堂教学。要使新课程能真正进入课堂,应树立基于课程的新的课堂教学观,以问题的提出到问题探究为逻辑线索,构建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评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使课堂教学由以教材为中心,研究书本、组织书本知识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研究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功能突破。

2.教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积极构建与之适应的教师制度,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政府而言,要从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晋级考核、专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师制度。学校而言,要着力构建一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其中有两个制度极为重要:一是激励制度。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尊重、理解、支持教师,努力为每一位教师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主动为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搭建舞台。二是校本培训、教研制度。所谓校本培训与教研,是基于教育实践中问题的培训、教研,是更加开放的培训与教研。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从发现问题到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是校本培训与教研的基本路径与特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管理。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对于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管理制度要在先进的管理理念支配下去思考。学校应成为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场所,其管理的目的在于自主,而非控制。实现自我超越应成为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追求,学校应据此确立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一致的共同目标,要确保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不断地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而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组织团队学习、从目标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出发,要求每一个成员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研究,一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提高每一个成员系统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感到学校办学目标实现之时也是自身价值体现之时。

4.革新。革新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特质。课程、管理和教师诸要素是否具有活力,有赖于革新,取决于信息能否实现有机交互与转换的革新结构与功能。从封闭保守走向革新开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政府支持。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的职能将重新明确与划定,将把属于学校的职能还给学校,使学校真正确定自主办学的地位。当然,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将进行变革,政府与学校建立新型的互动关系,即由命令式的行政领导与管理制度转向建立法律的、行政的、学术的、咨询的、听证的、问责的等一整套支持与保障制度,为学校的主动发展构建革新的体制环境。

二是资源共享。学校除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外,还应特别注重教育资源相互共享。首先,引进外来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次,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再次,提炼无形教育资源,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最后,发挥行政部门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三是校际交流。要彻底改变学校之间不相往来的现象,主动进行区域内的学校交流。每一所学校在办学中都有优势与弱势,都有经验与问题,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以及切磋,才会有比较与借鉴,不断丰富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应积极开展超区域间的校际交流,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优化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

四是多方合作。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事业。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合作共赢意识与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其他部门与行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主动为其他部门与行业提供服务。在不断丰富合作内容与方式的同时,还应努力构建合作制度,以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

五是校长。校长作为管理团队的法人代表,要善于经常倾听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改进学校工作。建立校长制度,既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又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体现。不但能保证师生参与学校管理,而且能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六是家长参与。目前,尽管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的氛围基本形成,但仍缺少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应着力构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制度,充分体现并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问责权等。只有这样,学校才会真正获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实现家校联动,共同创造更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4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摘要:藏传佛教中的尼姑寺教育和管理制度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尖扎县南宗寺的尼姑教育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可以了解传统尼姑寺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方法,及其现如今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尼姑寺的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藏族传统教育和藏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藏传佛教;尼姑寺;教育;管理

绪论

佛教约于公元7世纪开始传入藏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广泛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宗教——藏传佛教。藏族文化中寺庙文化起到了核心作用,而尼姑又是藏传佛教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为藏传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目前国内外以藏传佛教教育为主体的论文和资料不少,但对尼姑生活问题和尼姑寺院管理方面并没有深入科学的进行有机统一和整体的研究。本文以安多地区著名的尼姑寺——南宗寺为研究对象,以全面的论述该寺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各种宗教活动以及尼姑个人生活等。挖掘尼姑寺院传统管理方法和教育积极因素,通过历史资料的长期收集和研究,力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统一,将藏传佛教尼姑寺的教育和管理制度的典型部分会生动精练地表达出来,反映为藏族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贡献,提供一部研究藏族教育和文化者的良好资料。

一、藏传佛教尼姑寺的概述。

佛教自从传入藏区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与当地文化长期进行交流,形成水融的藏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从一个传入文化逐渐成为藏族主流文化中的核心,然而也出现了很多种教派,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它必须有专业从事宗教活动人员,从而出现了僧侣的雏形,可当时僧侣的受戒和制度情况也不是很清楚,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严格的戒律。并巩固藏传佛教的发展,作为宗教从事者的群体来说,也就出现了男性和女性两个不同群体,由于男女有别,戒律和平时的管理教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区别,因此就有了尼姑寺之类的特殊寺院,由于它的特殊性,我们值得去研究和探索她们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等,可研究所有尼姑寺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下面以南宗寺为例简单介绍一些尼姑寺的教育管理制度。

(一)阿琼南宗寺的简介

尼姑寺的全称是三丹琼培林,藏语称之为()位于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西北部,距西宁市约有131公里。该地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152.4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3000米,最高海拔4118米。地貌特性主要是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令人惊奇而又闻名遐逸的十八座高峰从东南西北围绕着南宗寺,该地总有四座寺院,各寺都属于不同教派的寺院,今天我所介绍的是阿琼南宗的尼姑寺,“阿琼”这个字是以十八高峰之一的南卡锋正面有个山峰,形似藏文三十个字母中的“”字,因此人们就称之为“阿琼”。逐渐此地的群众把周围的山峰以及整个那一块的地区通称为“阿琼南宗”。

据相传,公元前1710年前后,坎布拉十八高峰之一的珠穆峰上的一名名为益西卓玛的尼姑修成正果。此后此地尼姑的数量逐渐增多,于是在十八座高峰之一的俄锋()创建了尼姑寺。后来呐措壤卓活佛和尼姑们的意愿而把原来的寺址搬迁到南宗沟的灵塔滩(),寺院周围建有八座玛尼堆()并预言之后会可达百余之上的尼姑。重修以后,扩建了尼姑寺的大经堂,制定尼姑寺的寺规,并讲经说法。经堂内有莲花生师徒三圣佛像、吴坚久治切杨多杰大师塑像以及经书、铜鼓、法鼓等很多,这是尼姑们集体共同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时期,寺院虽然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可八十年代初,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和尖扎坎布拉地区广大群众的辛勤劳动、以及在古嘉赛活佛和卓洛活佛等的支持和资助下尼姑寺的香火重新点燃。期间,邀请康区的一些著名大师亲临讲经说法,并成为安多地区著名的尼姑寺院之一,并在藏区享有很高的名誉。

并据史载,拉隆·拜吉多杰与藏族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学者藏绕赛、月格卫君乃、玛释迦牟尼同住二十多年,同时与喇钦贡巴绕赛一起在此地点燃了佛教后弘期的星星之火。因此,千百年来人们都说阿琼南宗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源地而名声远扬广大。

(二)南宗寺的教育管理制度

藏传佛教寺院都有严密的管理结构,如拉萨的三大寺院、安多的塔尔寺和拉卜楞寺等,都设扎仓(),一般分为四个或三个、以及六个扎仓的组织结构。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活动和纪律而组成的团体。但阿琼南宗的尼姑寺因规模较小,因此没有以上寺院那样设扎仓的组织结构。以前是由卓洛活佛管理寺院的大小之事,但不幸的是自活佛圆寂后寺院内部发生争议而分成两派,寺院里的少数尼姑已搬迁到直刚拉卡乡并建立一座小庙定居在此地。近期,寺院没有指定的活佛所管理,而是建立新的管理机构,通称为“寺管会”。由两名主任,三名委员、一名皈依上师喇嘛、贵格()、聂拉()等主要人物一同协商而处理寺院的所有事,并选香灯师10名,她们要看守各经堂内的财务、摆放的供品、清洁工作、以及接待香客之事,她们的任务很繁重;以一年一次的轮流方式来交接该项职责。就这样逐渐形成了该寺独有的系统化教法和严密的管理制度对整个藏区起了楷模作用。

目前,寺院是归结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但这里也有自己的一系列教育规模。首先,入寺时弄清楚自愿或受人之托。其次,问清楚父母的是否真的同意让女儿为入寺当尼姑,经过这些程序之后就可以入寺,可是一入寺不算是该寺的正式成员。首先要学习基本经文和平常的一些纪律,可这期间只有背诵而没有理解经文内容的要求。等自己背诵完常规的一些经文和寺院所规定的数部经文后,自己选定日子申明备考日期,在大经堂内的130多名尼姑前进行备考,考试顺利的通过后才算是正式成员。不过考试通过后没有僧人寺院那样受格西()之类的名誉。

(三)南宗寺的宗教活动

尼姑寺的宗教活动主要是举行法会仪轨、修持本尊()以及闭关仪式等为主。主要的法会仪式有以下时间进行:

农历正月:正月初一至初五举行人类长寿祈祷法会。初五至十一日举行齐颂忏经法会。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举行纪念古浪那措让卓活佛法会。

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举行纪念措周让卓活佛的法会。十四日开始举行纪念曲央让卓活佛的法会七天。二十一日开始举行纪念格丹活佛的法会三天。之后用七天的时间举行纪念佐钦玛日蒙赛活佛的法会。

农历五月:举行祈祷阿弥陀佛法会三天。

农历八月:举行古浪仓、吾坚久治曲央多杰活佛法会五天等有很多法会及宗教仪轨。详细的在古浪久治曲央多杰所规定寺规里一一标明。

二、藏传佛教尼姑寺的传统教育和近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前一部分对南宗寺的尼姑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初步了解了尼姑寺的管理模式,下面就从传统和近代两个不同方面对尼姑寺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客观的对比。

(一)尼姑寺的传统教育管理制度

佛教传入吐蕃初期,虽有很多女性出家,但是很长一段世间内都是以僧尼合并形式出现。并尼姑的受戒情况也不是很明确,因为赞普的大多数王妃都是出家之人,这很显然当时的尼姑并不一定要受很严格的戒侓。在藏传佛教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女性修持之人,可她们都是以高僧大德的明妃()而出现。她们曾建立过修习之地——密宗禅室。可她们收的徒弟不仅仅是女性,于是就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寺院。所以现在很难找到特详细的尼姑独立寺院在何时起源或确切的地址,于是就无法弄明白当时的建筑风格、教育规模以及管理制度的形成是如何?但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现在尼姑寺院传统教育管理结构是从其他寺院的传统教育管理结构里面衍生过来的,我们都知道藏传佛教在历史上经历过几次比较重大的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宗喀巴大师时期,在此之前藏传佛教没有明确而严格持戒管理制度,之前的藏传佛教宗派众多,关系复杂,并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事件。宗喀巴大师一手把藏传佛教从一个没有严格规定的宗教转变成一个具有严格戒律、理论充实、宗教活动丰富的合格宗教,并规定了宗教教职人员的言行等一系列戒律,从此藏传佛教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从事宗教教职人员。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现在的尼姑形式应该从此之后才慢慢出现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僧侣并不是现在的这种穿红袈裟,理头发,并在寺院里集中学习诵经的模样,自从宗喀巴大师经过宗教改革之后就有了这种现象,现在的尼姑也都是穿红袈裟,理头发,并在寺院里集中学习诵经,只是由于男女有别的原因,在戒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上有所区别,对尼姑的要求并不是僧侣那样高,只要平常的佛事活动有序进行就算完事了。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尼姑寺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从僧侣寺院的教育管理模式中衍生过来的,可是由于寺院的历史长久和教职人员的性别不同等原因下,尼姑寺的教育管理制度有了自己特色并延续到今天。

(二)尼姑寺的近现代教育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寺院的教育管理制度也发生着一些变化,我们都知道寺院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学知识的地方,只是它的管理模式也好,教育模式也好都跟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有所差别而已,它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制度和升学仪式,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对寺院的传统教育产生了冲击,因此寺院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一些教育模式,里面加一些现在知识和管理学知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寺院和社会的发展道路并不是重叠的,当然也不冲突,所以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寺院就是藏族文化学习和弘扬的中心,作为一个全面信仰的民族,寺院的发展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寺院的教育管理上有所创新是必须的。可是对于尼姑寺来说,教育制度上并没有像僧侣寺院那样严格的要求,加上本身就存在的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南宗寺看说,尼姑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其中从来都没上过学的尼姑占多数,只有少数几个人受过学校教育,在寺院懂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尼姑仅为少数。再者因家庭收入底下而入寺的情况比多,尼姑的考试制度是以只背诵经文而不讲究理解及应用能力,入寺后在法会期间除了用心念经文或坐禅之外没有辩经()等佛事活动。另外不像僧侣寺院一样有学位等级制度及获取格西名誉之类的考试制度,从而大打折扣了尼姑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整个尼姑们的教育文化程度受到了片面性的影响。虽然有传统意义上的学经制度,可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和现实的需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近几年来,由于形式的需求,寺院社会化管理已成为一种新的寺院管理模式,从本人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于尼姑寺的尼姑们来说值得借鉴,因为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得知,现在尼姑寺的尼姑们的条件比较差,加上传统教育制度也好,管理制度也好,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三)传统与近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对比与思考

以上内容中分别简单介绍了尼姑寺的传统与近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一些情况,下面从对比的角度简单阐述一下尼姑寺的教育管理制度。

我们都知道从传统上来说,尼姑寺的宏观教育管理制度跟普通的僧侣寺院教育管理制度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在微观上区别比较大,并且从藏区的角度来说,尼姑寺也好,尼姑也好,数量上不是很多,男性僧人的数量和寺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尼姑寺的尼姑们不是藏传佛教教职人员中的主流部门,也就造成了以前发展的比较好,近现展的并不理想的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宗教教职群体,一定会有它存在的理由,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不管僧尼规模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忽略她们的存在,就像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一样,我们有理由去关心尼姑寺的尼姑们。历史上看,从以前开始尼姑的数量本身就不是很多,由于规模和数量上的原因,在设定教规教义的时候并没有设定僧侣那样严格的教育制度,虽然戒律上尼姑的戒律比僧侣的多,可是关键的不在这里,教育制度才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在佛教众多佛像中女性形象的佛也不是没有,理论知识中也有尼姑修成正果的例子,可是数量并不是很多,这就造成其规模没能影响总体现象,也就造成了现在所面临的尼姑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下,管理水平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等问题。不管传统也好,现代也好,都有它的利弊,我们不是去否定传统的教育和管理制度,比如戒律等方面,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做的很到位,从平常的生活习俗到避免世俗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规定的很明确,现在需要加强的是教育制度方面,因为传统上尼姑寺没有其他僧侣寺院那样学经考试拿学位的惯例,也就是说除了个别尼姑的知识渊博之外,很多尼姑在寺院里除了念经文,没有理解和应用经文内容的习惯,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值得去改进,因为尼姑寺的发展就需要一代代人努力,那么作为一名藏传佛教的专业教职人员就有去理解和发扬经典经文内容的义务,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和竞争,不断发展的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知识的积累决定着人生的未来,那么作为尼姑寺的尼姑来说,也就不能光受着传统的习俗而停歇不前,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是有必要的,当然作为女性,先天上可能有比不上男僧侣的地方,比如不能单独外出念经等等,可是在自己的寺院里可以学很多知识,并且在自身条件达到的前提下可以迎进一些现代的教育设备,教育制度是很有帮助的,也对尼姑寺的长期发展和尼姑们的思想认识,知识积累等方面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结尾。

尼姑寺从无到有,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因此到现在也成为一个藏传佛教教职人员中的特殊群体,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也相对较小,可它的影响并没有消失,所以我们值得去关注和研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藏传佛教也会像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一样,继续会发展的下去的,尼姑寺作为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的。虽然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女青年还是愿意出家为尼,这种现象我们值得近一步去研究。

以上几个段落里从传统和近现代的尼姑寺教育管理制度上进行了一些阐述,由于时间有限,没能去考察藏区很多尼姑寺院进行调查,加上本人知识浅薄,理论知识不足,经验欠缺等原因,在写作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对此,请各位学长学姐们多多指教。(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资料:

[1]《尖扎县藏族社区志 》 航智著,甘肃民族出版社。

[2]《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简介》旦增著,青海民族出版社。

[3]《藏传佛教出嫁女性研究》德吉卓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拉萨尼寺梵呗—阿尼苍空宗教仪轨贡品研究》黄勇著,中国藏学出版社。

第5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系统;社会服务平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53—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数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发展、运行和保障制度体系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能促进职业院校健康、良好运行,才能保障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制度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制定较为全面、先进的指导意见。

为了保障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指导意见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高职院校要对应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二是职业教育需增强服务能力,搭建产学研结合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和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开放教育资源,形成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在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职业教育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制度化,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四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加强协同,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二、构建多元化、全方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

职业教育必须以尊重技术技能劳动和创造的文化价值观作为基石,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及本科以上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推动各级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加快中高级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完善中职起点的5年制高职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计划。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促进各种相关要素的相互协调和有机整合。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必须体现下面几个作用:

(一)终身性或者终身教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往往被视为以就业为目的的“终结性”教育,而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任何教育都不再是“终结性”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将有助于满足从业人员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性作用

职业教育体系不应是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应具有制度上的灵活性,教育对象上的包容性,教育机会的开放性,实现途径的多样性。因此,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应局限在狭义的学校职业教育范围内,而应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无固定形式教育都纳入到体系建设的视野中,把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教育机构的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相互沟通的作用

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体系,但两者之间缺乏沟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就是理顺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的沟通衔接关系,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探索建立新型国家资格框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加快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使其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多方面的反馈结果和建议,调整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是专业更符合岗位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调整对接职业资格,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推进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分有机结合,使课程结构更趋向于职业岗位需求。

三、搭建社会服务平台,致力于培养高技能、多方面的人才

社会服务的涉及范围包括:科研、培训、设计、新技术传播、新技术孵化与大学生创业指导、技能鉴定、企业创新及其他服务工作。开展社会服务是加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培养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不同于学科型、工程型的社会服务功能,它重点关注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发挥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的切入点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致力于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服务工作。

社会服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建技术服务机构,为社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技术服务机构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创新、工艺改良、设计新产品、专利申报、市场调研、制定生产标准、难题攻关、员工培训等多项服务。

(二)推动大学生及社会青年创业、就业

社会服务功能之一即是为初始创业者提供项目策划、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战略设计、融资贷款、经营决策、专家咨询、资质认证、财税、市场营销、业务中介、证照办理等一站式贴心服务。

(三)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校、企提供合作的桥梁

高职院校可利用现有的条件,如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图书资源中心、科技创业园、网络数字资源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各类研究院所等,对行业、企业及社区开放。这一模式不仅能建立企业和院校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而且为企业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展校企合作多样化模式

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与区域产业的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要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经济的现实需求,是一种打破教育与职业的界限,“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的育人活动。因此“跨界性”应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实质参与,这正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本质表述。但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是不同的组织,各自有着不同的组织目标与利益追求,两者之间存在着清晰的边界。当前,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之所以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正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突破两者之间的边界障碍,这也是造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

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困境,在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设计时,必须打破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或企业培训的思维,以“跨界性”为其逻辑起点,形成跨界育人的理念和系统培养的思维,即要明确树立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划分,目前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大致可归纳为“学校主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企校一体”和“多元主体”等主要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并呈现各自的特点。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仅是以上几种模式的体现,其形式可灵活多样,规模可大可小,合作时间也可长可短。其关键是能实现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社会、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和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促进经济发展,又可能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有比较长远的眼光,能预见经济发展的方向,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同时,经济的发展又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经济的发展实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润惠,王玫瑰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第6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7、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8、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0、“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1、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2、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3、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学的组织形式。

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

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

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

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

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

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第7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日益减少以及新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的许多小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流,而处于学校管理核心地位的中心小学的校长,将面临新的形势所带来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风等,都会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升格及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基础教育的小学校长的职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校长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同时还要成为打造个性化教育环境和特色鲜明教育理念的学校领导者。

二、当前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重新定位了课程目标,不仅全面整合和优化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还对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以往陈旧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难以再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现代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当前,小学校长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办学理念不明确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和灵魂,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规律和本质的管理观念。因此,处于学校管理体系核心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方针。然而,当前许多小学校长由于观念陈旧,仍然以“效率为本”和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标准,而不是从当前的师资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出发,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从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教育管理效果。

2.教师整体素质跟不上新课程的步伐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执行者。新的课程改革无论是对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许多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仍无法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接轨。一方面,许多教师安于现状,没有及时学习和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从而给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新的课程改革使得许多教师觉得自身的整体素质与之相差太大,因此对于各种教师培训和进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校长管理方法单一,考评制度不合理一方面,有些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一些条条框框进行量化管理,尤其是在教师的备课要求和讲课顺序等教学方面都搞“规定动作”和“一刀切”。这种“画地为牢”的方式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严重阻碍了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有些小学校长仅以教师所任班级的升学率等进行考核评价,并且要求只能进不能退。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和考评制度,不但严重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三、探索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措施和途径

针对当前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相应的学校管理措施和途径,无论对于规范和促进学校的管理,还是对于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等,均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小学校长既是教育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学校各项管理的总负责人。为此,小学校长必须依据教学改革对课程目标的新要求重新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彻底变革传统应试教育的学校管理理念,向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管理理念方向转变,坚持正确的学校管理理念并切实推进教学改革。除此之外,作为小学校长,还要善于将自己的学校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教师最终转化为教学管理实践。

2.大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中坚力量,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维方式方面,不但要求教师善于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师打破过去只会处理学科内知识的局限,向跨学科方向的“整合知识”拓展;在教学能力方面,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力,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在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不但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行为动机和创造潜能。因此,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合理的激励措施,对于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师是一群特殊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更在乎自己是否受到尊重和认可。为此,校长在管理中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并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颁发奖金和晋升职务等手段进行激励。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明确工作目标,产生强烈的工作动力,与此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最终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效益实现最大化。另外,考评制度应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能以分数论高低,力求客观公正。

第8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1.对儒道的弘扬与承继

宋初学者孙复创泰山书院,他本人“尽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三十年,而深通孔子之心”。他的最终目标是“传道授业于弟子,并将其以书载之后世,则道乃大耀之”。由此可见,书院是士人们进行学术研究、光扬儒学的重要基地。宋朝统治者一改五代时士子多散乱而无法学习的状态,汲取了唐末五代武夫当国的教训,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对于书院教育极为重视。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积极参与书院建设,使书院有了颇多官方背景,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得到了广泛性的社会认可。史上著名的岳麓和白鹿洞二书院,自宋以来,历代都有重修及改、扩建等工程,基本都是政府官员主持此工作。朱熹中兴白鹿洞书院之后,使闽学成为一支重要的学派;陆九渊创建象山书院,成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学者们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自由讲学、辩章学问传播学术思想,在争鸣、论辩、交流的同时,使学派得以成型,学术得以继承,思想得以传播。通过宣讲义理、指摘时政、昌明道学、答疑切磋等讲会形式,使学术得以创新,学术思想也得以纵向传播。书院学者通常施行愿者自来的办学方针,即便是乡村野夫亦可使之向学,安之敬业,如此则从横向范围扩大了儒学的传播。

北宋华林山胡氏书院(胡仲尧所建)有教室一百多间,图书上千卷,社会各阶层前来求学的达数千人,“岁时讨论,讲习无绝”。“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使书院文化在偏远蛮荒之地亦得以传播,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育质量。书院的创办,使儒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方面它大大补充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聚结了民间的基层社会力量,同时起到了社会稳定剂的功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书院的培养密切相关。学生们可以说是书院的活广告,通过他们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联系,对社会的道德垂范有移风易俗之功效。一个人的修行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道德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几代人;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才能慢慢形成,进而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学生散布知识和揖礼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拓展了书院教育的社会化空间。他们的社会形象,与书院教育所要求的人文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这显然与书院培育出的人才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社会精英和士子们的文化影响力毕竟不可小觑。

2.对儒家学术文化的传播

中国古代书院一大特征就在于,其往往与讲学者或主政者的学术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儒家占传统教育主流的社会中,书院往往与儒家学术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宋代以来,由于道学的兴起,书院在融合佛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家学术文化传播中心,如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吕祖谦与丽泽书院,陆九渊与象山书院,东林党与无锡东林书院,阮元与学海堂、诂经精舍,张之洞与广雅书院,康有为与万木草堂等。这些书院在11世纪至19世纪之间,不仅延续和弘扬了儒家的学术传统文化,也为儒家学术传统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提及的是,自宋代以后,书院与理学一体化始终伴随着书院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儒学大家和社会精英将道学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它还承担着传播学术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礼乐文化、重振伦理道德文化之重任。正是基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书院与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调和着儒家学术与传统政治的关系,也消弭了部分社会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南宋末期,随着令的解除,以及对理学的极度推崇,书院一时间如雨后春笋一样,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儒家的“君子群而不党”文化理念,以及社会地域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书院峰起林立,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中心的不同学派倾向。书院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各自学派的思想体系。从单体教育推广到形成独特的学派流传,这是书院对传统文化制度化传播的巨大贡献。

自朱熹制定了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后,该揭示成为历朝历代各地书院的总学规。它规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为五伦之教,并指明至圣先贤的教书育人之道在于明理修身,然后推己及人。反对死记硬背、沽名钓誉,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读书。二程理学的本质是,学则达天德,治则行王道。天德而与王道,实乃一以贯之。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道德教化视为重中之重,从而使道德建设成为书院精神建设的基石。从本源来讲,书院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道德教化,“道德齐一而礼义自明”。“故道之不行,则不足为道;学者若无益于家国,则不足为学”。明道始终贯穿于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才德并重则成为书院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赵宋南渡之后,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这也成为书院与理学相互融合的一个标志。如石洞书院创建者郭钦止曾请名家、大儒主持教学,将所有家藏图书捐给书院供学子读书,将所有土地变为书院的土地,以此向世人表示书院不是他郭某人的私有财产。书院的学术思想不仅在当地得到传播,同时也以学派传承的方式延续千年,呈现出了组织传播时间、空间双重结合的特征。

二、书院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发展

首先,书院的制度建设不仅使传统教育精神与教学理念得以薪火相继,还对今天的教育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自书院的兴起直至终结,伴随着“文化下移”的不断深入,书院各种教育制度建设围绕着平民而展开。这种“大众化”的教育传播方式,无疑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制度建设创造了更广泛的话语空间。在此,以讲会为代表的书院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传统教育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这种常规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问探究、学术传播等起到积极作用。如朱熹与张拭围绕“中和”问题会讲于岳麓书院;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渊的激烈论争;康有为在长兴学舍和万木草堂的讲学,以及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这一切表明,讲会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提及的是,在书院的发展中,传统社会精英不仅积极探索理念层面上的制度建设,还以文献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书院教育制度建设情况。

流传至今的大量书院学记就是最好证明。除去文字层面的意义,这些学记既是传统教育制度的精华所在,又是传统教育文化升华的集中代表。即使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有些书院制度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讲义》《鹿洞书院讲学记》等。而这一切对于近代中国教育以及东南亚和日本的社会教育都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与作用,甚至欧美的书院建设也在这之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书院以讲会形式所划分的教育内容,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保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黄宗羲主讲证人书院时,其讲会的形式具体分为时文之会、诗古文之会、五经之会。又如颜元在漳南书院讲学时,曾将课程分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及至乾嘉汉学主政书院时,又以注重训诂、经学而闻名于时。可以说,书院提倡的育人以德、德行兼备、注重操守、大家讲学等一系列教育制度建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传统教育理念与道德伦理观。现存岳麓书院等古代书院的文化遗产,至今能成为研究热点,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书院奉行的祭祀制度对于传统礼乐文化制度和教育理念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以现代教育眼光来看,古代书院的有些祭祀制度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对于千百年来奉行礼乐文化的中国而言,祭祀制度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却意义非凡。因为在宏大肃穆的文化氛围中,书院祭祀活动既能使师生和社会群体能时时感受到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能使其感受到“一种受世人普遍认同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天下太平”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理想。中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书院祭祀制度无疑将其放大了。对于此,徐梓先生认为书院作为感性教育和榜样教育的典范,它使生徒们耳濡目染同时,“逐渐培养起了对先贤的礼敬和景仰,进而考索他们的德业和事功,并以建立这样的功德自我期许:‘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诚如斯言,书院祭祀作为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活动,其在类似宗教氛围中,既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古代教育尊师重道、推崇道德、弘扬学统的教育文化理念,又进一步提升了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传统文化道德理念的地位。比如朱熹因书院祭祀活动,而成为明清书院和理学派的灵魂与核心,并一直影响到今天;文天祥则因书院祭祀,而心生歆慕忠义之情。更为重要的则是,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书院在祭祀对象选择上,实际暗含了学术思想和学派归宿的选择。

孔孟周公以及朱熹的学说理念至今还能得到中国社会以及海外的强烈响应,就得益于此。此外,作为书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的书院学规,更是将传统教育育人以德、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写字必楷敬”等学规。其传递的不仅是古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更是古代教育者智慧与经验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书院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后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能得以延续,无疑这些书院学规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些教育理念与制度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借鉴意义。

三、书院对文化典籍的保存与传播

从发展历程看,书院藏书对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书院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无论从学术眼光来看,还是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都是弥足珍贵的。比如钟山、紫阳、敷文三所书院所珍藏的武英殿刊本的《十三经》《二十二史》,以及白鹿洞、岳麓两书院珍藏的《御纂日讲解义》等古籍,就为研究传统文化典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由于书院与学派的发展密切相关,故而许多学术大家的著述文字,也通过书院刊印、收藏得以保留下来。以清代河南书院为例,孙奇逢的300多万字的各种著作,以及耿介、李来章、窦克勤等人的著述,皆因书院而得以保存。甚至这些书院的藏书到现在还为近代图书馆和新式高校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刊印于晚清的《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书目》和上海龙门书院的《女子理科矿物及化学》等书籍,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无形“推手”。其次,书院的刻书与印书等文化活动,不仅传播了文化、扩大了教育影响,也推动了书院学术研究活动。如朱熹所编撰的《论语集注》《论语要义》《近思录》《孟子集注》等二十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一方面扩大了理学的影响力度,另一方面,又促使理学真正占据当时学术主流地位。又如阮元在主政学海堂和诂经精舍期间,不仅刊刻了包括《十三经注疏》《杜诗》《文选》《朱子大全集》等一大批经史子集,又刊刻了《诂经精舍文集》八卷,这对于清代乾嘉汉学的发展,以及乾嘉学派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在传统文化传播以及学术研究中,书院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三,书院的藏书以及其他捐书和赐书等举动,对于文化理念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绩。比如在清代,官方所修成的《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化典籍,几乎全部以赐书的形式,捐献给了各级书院。而各地士绅官吏的捐书,又无疑丰富了书院的藏书内容。加之书院提倡自学为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办学理念,使得书院在培养人才上有许多官学和私学所不能比拟的突出之处。对于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较为宽松的氛围环境中,生徒能博览群书,砥砺品行,能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理念。

四、结语

第9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这个“制高点”,可以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全校干部教师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年,我校通过“承德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20*年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近三年来,在省、市电教馆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积极推广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承办市、县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我校由普及、应用阶段上升到了探索与创新阶段,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应用引领等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

1、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信息技术领导、信息技术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工作。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有工作。学校教导处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教导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网络。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生成各种规章制度。如与校园网络管理有关的《网络中心维护管理制度》《校园网站更新条例》,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关的《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多媒体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广播室管理与使用制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采购、使用与维护制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评价制度》《电教硬件、软件借用制度》等。一些制度还正在建设与不断完善之中。通过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3、树立超前意识,规划发展远景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中,我校领导班子立足现实,明确目标,对我校未来五年教育技术现代化及综合发展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我校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工作是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及软件投入,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继续营建一支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又精又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工作方面,我校根据中央、省市级电教馆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确定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并组织专业师资队伍进行攻关,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稳步前行。

二、加快软、硬件建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当地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设施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应用高水平”为基本原则,加快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硬件建设。20*年,投资13万元新添30台计算机,保证了2生一台计算机。20*年投入15万元装备多媒体演播室和语音教室各一个。20*年投入8万元装备教师电子备课室,并接入了宽带,建立了校园网络中心,开发了校园局域网。20*年投入12万元再次装备学生计算机教室一个。20*年投入6万元购置了两套移动式多媒体设备,极大方便了教学的应用,并投入1万余元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20*年,建立了校园网站。又投资5万余元,购置了笔记本电脑9台。20*年,一次性投入42万元,购置了学生机38台,教师机4台,并为24个教学班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各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同时新购置笔记本电脑21台,服务器3台。接入了光纤,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每一台电脑都可以与互联网连通,极大的方便了老师教育资源的查找、收集和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几年来,学校共购置学生机128台,教师机56台,多媒体28台,总投资1*万元。几年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5万元添置了影碟机、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软件建设先后投入1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如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教育资源和各学科教学课件、题库、教学设计等。同时自主开发了大批教学软件,如学校管理软件、教务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等。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方便了学校管理和师生教学。

三、强化师生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这项工作关键在师资。教育终身化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学校作为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把“新技术”作为师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加强以搞好网页制作、网上教研为内容的网管员、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培训,力争做到校长懂、骨干精、全体通。为此,我校采取“以点带面”、“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将其纳入校本培训的范畴。培训学时及考核情况均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统计。我校的这种培训制度在全县得到了推广。同时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教师的学习不仅是吃透教材、吃透教参,而且要熟知本学科教学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先进的经验。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把它当成自主学习的工具。网络世界非常精彩,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养成每天网上读书的习惯,这样,教师能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名校名师的先进经验,以此促进理论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除按国家课时计划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外,重点抓好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我校面向学生开设了电脑兴趣小组,并配有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近年来,我校多名学生电脑作品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如20*年王也同学设计制作的网页《青春小站》在“*第七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获初中组二等奖,他在第十六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马保国电子报刊《校园周刊》在“*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获初中组三等奖。孙雪婷在第十一届“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中获*赛区一等奖。

四、加强资源建设,充分应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近三年来,我校在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方面作了以下工作。(一)、建网。学校接入了光纤,联通了因特网,建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网,并配置了3台“联想万全”服务器,保证了网速和扩容空间,保证了每个教师用机、学校管理用机、学生机房、语音室、电子图书室、电子备课室之间都有效链接,实现多媒体班班通、资源共享机机通。(二)、建站。学校开发了自己独立的校园网站,精心制作教师个人主页,班级网页,通过校园网站传达上级政策、学校信息、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校际交流与对外宣传。(三)、建库。学校重视教学资源积累,建立了资源库。通过自主开发、网上接收与下载、校际交流、学校购置等途径,不断充实学校的资源库,教育资源分类存储,及时印发目录,供教师方便选用。

五、抓实研究应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

抓实教育科研。学校大力加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并以此为重点,以课题为载体,全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工作。我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教研活动每学期6次以上,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积累经验,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100%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工作。刘淑清老师等承担的省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实验教师刘淑清在“中国教育学会课例评选”活动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课堂教学《平移》在“承德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大赛”中获特等奖。小组课题研究论文多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课堂教学中,100%的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60%以上。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情境,营造氛围,扩展视野,突破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达到80%以上,教育效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合格率80%,学科优秀率30%以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显著提高。近几年中考成绩逐年提升,今年由20*年的全县第六名跃居为第二名。在科研方面,我们正在把引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书写教育日志,通过博客进行课后反思、发表教学论文、与名师对话、开展网上论坛与学术交流,进而形成博客群作为一个主研方向,力图通过博客团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博客团队研发具有一定水准的教育教学成果,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抓实应用引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应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一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开发校长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师考核与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阅卷系统、教学成绩分析系统、校务公开系统等。二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人人参与的“讲、评、说、做”活动,使教师逐步做到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