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角色 健康 调节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3-02

护理工作是崇高而特定的职业,要求护士个体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与自控能力。实习护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及临床工作经验,不具备情绪调节能力与自控能力,我院选择优秀带教老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自我调节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1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缺乏优良的心理品质

优良的心理品质表现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技巧,具备转移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实习护士生刚刚步入临床,缺乏生活及实践经验,还不能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不能理解患者特殊的心理变化,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引发口角,造成心理压力增大。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未能建立有效沟通

学校里虽然有《护理心理学》的课程,但实习护生在实习中遇到不同疾病,不同性格的患者,一时还不能运用心理学来进行自我心理平衡和调节,往往造成护患关系障碍。

1.3 实习环境的特殊性

校园的宁静平和与病房的紧张忙碌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病情的变化莫测,随时发生的大抢救,实习护生无法镇静面对,导致精神紧张,身心疲劳。

1.4 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实习护生每天付出大量的辛苦劳动,承担着很高的风险,却往往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常常被拒绝做某些操作,自尊心受挫,产生消极情绪。

2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方法

2.1 临床带教老师的榜样力量

临床带教老师是实习护生的直接指导者,是进入护理临床工作的启蒙,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临床实践的标杆。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与病人沟通的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院挑选的带教老师为工作五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热爱护理工作、能将积极情绪带给学生的优秀教师。

2.2 良好的形象是促进护患沟通的关键

优雅的举止,亲切的话语,给患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关系到患者在院治疗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努力拓宽自身知识领域,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得到患者的承认和赞誉,在积极和谐的环境中努力工作。

2.3 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护士个体职业心态的建立,大概需要10年时间,实习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面对物质的诱惑,高强度的工作,较低水平的收入,实习护生难免出现失落感。临床带教老师应帮助他们客观合理评价自己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自尊、自爱、自强,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2.4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灵活掌握沟通技巧

由病房总带教老师主持,选择病例,对患者的表明想法,情感流露,潜在愿望等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运用倾听技巧、移情技巧、阐释技巧等,帮助患者解除疑虑不安、哀伤情绪,并分小组进行讨论,以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沟通技巧。

2.5 学会正确的情感宣泄方法

在紧张而忙碌工作中,实习护生面对患者的误会和不配合等行为,常常要压抑自己不能将不良情绪暴露在患者面前,带教老师应帮助实习护生采取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对象,在特定场合,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有效减低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作为刚刚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在从学校学生到实习护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由于环境和角色的改变,常会面临许多困惑、挫折和压力,因此培养实习护生掌握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方法,有利于学生在面对不同病情、不同性格的患者时,保存有效沟通,避免矛盾冲突并能让自己的压力得到释放,缩短角色转变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 史瑞芬,护理人际学[M],北京:人民医院出版社,2003.1.1

[2] 雷泽秋,深化整体护理必须注重护士情感美的培养[J],当代护士,2002,7:42-131.

第2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理告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2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释其咨询”的规定,以及即将实施《侵权责任法》第55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的规定,告知是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1]。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告知和治疗护理一样都是护理工作职责,必须履行。是否能履行好护理告知,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护患难与共关系和患者的康复进度[2]。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整改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我院共有床位390张,年出院病人数16800多人次,年门诊病人83多万人次。2007-2009年三年通过“院长信箱”、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休会座谈、电话投诉和直接投诉等原始资料统计,护理方面投诉和抱怨的共41例,其中17例与护理告知相关,占41.46%。详见表1

2原因

详见表2。

(1)入院告知不到位7例中,其中入院时贵重物品保管告知不到位3例,查房时间未告知的2例、未介绍主管护士及管床医生的1例,未告知冷热水开关的1例;

(2)操作前或治疗前告知不到位6例中,其中未告知预约检查时间的2例,未明确告知禁食时间及要求的2例,未告知输液接瓶数的1例,输液间隔时间性未告知的1例;

(3)注意事项告知不到位6例中,其中静脉拔针后按压时间未告知的3例,留置针注意事项告知不清晰的2例,服药后禁忌事项未告知1例。

3 原因分析

(1)对告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护理人员没有很好地认识告知的重要性,任务式、程序式地执行治疗护理操作,只履行告知的程序,不重视告知的结果,甚至告知不告知、告知多少持无所谓态度,没有把告知作为必须的义务去履行,管理上也没有评价和督促机制,所以出现不告知或是告知不全等现象,导致病人未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有的甚至延误病情。本文统计的17例中护士诉说已经告知的12例,但告知后均没有确认患者是否清楚告知的事项,使告知无效。

(2)告知缺乏规范统一,没有形成制度去执行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等因素,很难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告知;也不清楚到底该告知那些内容,如何说?谁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其职权界限专业限制不明确[3]没有规范统一,护士在执行告知时,如何评价告知是否到位。

(3)缺乏沟通告知技巧

本文统计的17例中有12例,患者抱怨护士没有告知,但护士都说已经告知,经分析,其中有5例是护士一边操作时一边说,患者关注在自己身上的操作,而没有把护士说的话听进去,护士告知时没有掌握好时机,使告知成为无效。有4例是没有把关键的语句说清楚,如禁食的时间、拔针后按压的部位和时间等,所以,告知时对患者接受程度的评估,患者的专注度,告知的时机、语气、语调等都会直接影响告知的效果。

4 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履行告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护士告知是护理工作中的法定义务,在临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重要性的认识,我院组织全体护理人员重新学习了关于护理告知的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及告知的技巧,帮助大家转变观念,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告知的重要性,真正履行好护理告知的义务。

(2)护理告知制度化

法律条文对履行告知有明确规定,但对告知没有规范要求,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确实难以把握。我院实行护理告知制度化,把护理告知作为一项核心制度来抓落实,作为护理管理一项重要评价内容。明确规定告知的方式和内容:

告知方式有(1)共性的问题可在病区采取公示告知的方式或在床头贴温馨提示的方式进行,如:安全制度、财物的保管、查房时间、探视制度等。(2)口头告知,将告知的内容直接告知患者或家属。(3)书面告知,凡是与安全及风险相关或潜在一些不预知的风险时的告知都要采取书面告知,并把内容逐一解释,在患者或家属清楚的情况下签名确认,必要时在病历上记录。特别是今年7月1日将实施“侵权责任法”,书面的告知就更重要了。

告知的阶段和内容:(1)入院时告知其内容为安全、环境、人员、设施、作息时间等。(2)住院期间告知内容为化验、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需配合的事项;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风险和需配合的事项;及时告知饮食、活动注意事项;费用疑惑的解释等。(3)出院时告知。主要疾病康复知识,正确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式,复诊时间、联系电话等。告知时要注意把关键的词语的和重点问题表达清楚,并确认对方清楚知道,才能达到告知的目的。

(3)加强医护沟通

履行告知时,应以各自的职责或专业特点作为界限划定,如涉及的内容不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职责范围的不宜直接答复患者,应把问题转达主管医生,由医生主动给患者解释。工作中医护要加强沟通,一定要注意医护间告知的一致性,否则,不仅达不到告知目的,还导致患者不信任,甚至会引发的医疗纠纷。

(4)全员培训沟通技巧,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福冈宣言》中说:“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4]。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与患者沟通最多最直接的,贯穿于住院的全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我院通过外请专家、外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开展沟通技巧培训,把沟通技巧视同三基训练一样作为每年两次以上的必须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护士的沟通技巧得到提高,并在护理告知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使护理告知收到很好的效果。

5 结果

采取上述的对策后,根据2010年1-6月份的统计显示,共发生护理抱怨和投诉5例,没有因护理告知不到位而导致的抱怨和投诉发生。

6 结论

护理告知,是指患者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护士有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说明及讲解护理程序、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并解答患者对疾病的咨询,给予患者专业技术指导[5]。护士在工作中是否能履行好告知义务,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护患关系和患者的康复进度。认真履行护理告知义务,不仅仅可以提高沟通效果,消除患者疑虑与隔阂,同时也能了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病人的心理障碍,使病人感到被接纳、理解[6],建立护患间的理解与信任,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4] 石英.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8(2,8).

[2]杨丽,任秀云.影响护理告知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现代护理2009,3,(6,8):107.

[3]王北京.与患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几个要点.中国护理管理,2006,6(7):18.

[5]祁标,王秀霞,朴恩花?加强护理告知的意义与实践 吉林医学2008,1(29):2.

第3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90后;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33-02

随着时间的迁徙,90后的孩子逐渐成为临床实习护生的主力军。90后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溺爱中长大,依赖性强,缺乏团结意识及主动性,厌恶传统说教,在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方面都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我将近几年的临床带教方法总结如下:

1完善岗前培训内容

在实习护生入院前组织全院带教组长开会,积极踊跃发言,利用头脑风暴总结及整理以往带教中的不足,商讨整改措施。实习护生入院后利用参观学习,集体授课,带教老师示教或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系统地学习:①医院环境及规章制度;②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学习;③护士礼仪培训;④十七项基本操作规程示教;⑤沟通的技巧及方法;⑥自我防护知识;⑦强化风险意识等内容。

2完善科室环境及带教任务,诚挚迎接实习护生

2.1科室环境准备 实习护生入科前及时整理出宽敞、温馨、有序的空间供实习护生更衣及放置个人物品,每个柜子编号、配锁便于查找与管理及个人物品的安全。

2.2科室带教内容准备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特别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性,注重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带教组长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及实习手册需要拟定切实可行的带教内容、实习作业、制定实习工作量化表、考核内容及方法。

2.3入科环境宣教 初到的实习护生对科室环境陌生,表现出焦虑、生疏等情绪,所以我们在入科第一天由带教组长详细介绍科室环境:更衣室、个人物品放置处、科室各物品放置位置等,让实习护生感受到科室大家庭的温暖。

2.4规章制度宣教 ①强调不迟到,严禁早退及擅自离岗,请销假制度等;②根据医院规定着装,注意个人装束,树立良好的形象,带教老师每天检查,发现不合格者应及时提醒并督促改进;③严禁上班玩手机,如急需电话联系者应提前告知老师;④注意安全,实习护生晚间严禁外出,20:00-21:00宿舍自习(晚夜班除外),医院安排人员检查;⑤严格执行放手不放眼原则。

2.5自我防护宣教 刚入临床的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的危险认识不足,带教老师一定要提醒实习护生做好自身防护:①认真学习洗手六大时机;②分清个人清洁及污染区域,个人物品(口罩)与上班物品(笔、笔记)分开放置,及时清理工作服口袋中不必要的物品;③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操作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防止医患矛盾及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

2.6 强化风险意识 有研究表明,71%的学生反映目前学校医疗风险教育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脱节,这对临床带教进行风险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持续专业的、法律的教育及培训,通过一些发生纠纷的护理风险事件案例分析,强化护生的法制观念和护理安全意识。

3与时俱进,因人施教,制定合适的带教方法

3.1.建立新型的师生沟通方式 建立微信群,以微信为平台发送相关信息,便于护生随时自学和复习,强化专科理论及实践操作,提高了护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能力及沟通【2】。同时方便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们的沟通与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及其他生活问题,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3.2关注护生心理状况,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90后护生年龄小,无临床经验,进入临床后害怕与患者交流,护生的焦虑、自卑心理会影响沟通行为的实施。带教老师应重视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3】,工作之余多余护生沟通,平时要经常带领护生下病房与患者交流,让护生多聆听老师的语言沟通技巧,让护生领会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3.3引进新颖的教学方法 90后护生大多厌倦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近年来根据这一情况我院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通过拍摄情景教学案例(如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演练,突发输液反应的处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护生更直观形象地学到知识并牢固掌握。

3.4跟人跟班,因人施教,及时纠正实习误区 护生入科后安排资深的老师固定带教,根据护生的性格及能力制定合适的带教计划。刚入临床的护生热衷于打针,发药等动手操作机会,对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带教老师应及时纠正护生的偏见认识,教育他们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各项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均很重要。

3.5教学查房及科室小讲课 每周一次小讲课,时间在25-30分钟左右;每月组织1-2次教学查房,带教老师事先准备好所查疾病,护生自己选择病历,准备资料,与患者沟通解释。

3.6出科考试及信息反馈 科室实习最后一周组织科室相关理论及操作考试,由带教组长负责,做到标准一致、公正、公平。让护生填写信息反馈表,及时发现科室带教不足及时改进。

4注重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每月组织一次护生之间、带教组长之间座谈会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通过召开护生座谈会,带教组长座谈会,定期收集护生实习情况,了解护生思想动态及对带教的要求,相辅相成,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5结果

近四年来,通过实行以上带教方法,为护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给90后孩子提供如家般的照护,利用微信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进情景教学方法,护生自己组织教学查房等措施,我院的实习护生的积极性及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得、运用和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是临床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我院将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信息更新,努力将临床带教工作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郑冬燕,陈菊,李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7-8.

第4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学好内科护理学对护生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许多医学学生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但到临床后,面对具体的患者就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处理比较困难。而我们的带教教师也常常感到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死板,临床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差,缺乏临床的判断思维能力。为何学生欠缺临床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学的医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本校内护教研室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尝试,得出以下几点。

1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

1.1 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护理实际经验和技术

内科护理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数来自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往往从医学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虽然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因所学专业知识是临床知识理论,且多数教师没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尤其缺乏护理实际经验和技术,另又不能及时的把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进展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故在引导和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上存在一定欠缺。

1.2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的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死板。理论教学方式主要是班级授课,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实践教学方法:带教人员演示,学生模拟,忽视了教学与临床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综合性医学护理知识、人文知识等得不到实际应用而荒废[1]。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死板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无法独立思考,研究气氛不够,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注重临床课的模拟训练,或者是没有机会到临床实践中去,缺乏联系、想像和综合分析能力。最终阻碍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观只强调教师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怎样学很少去研究。所以,如果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教研室通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在改变教学观的同时,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视野,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钻研能力的培养。而另一方面在临床课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临床课的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创造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如病例分析、临床模拟及讨论等方法,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教师的培养,发展双师素质

首先,教师自己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平时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临床的新进展等,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扩大知识领域;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经常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目前这项举措正在我校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其次,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疗技术护理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和专业教师互补长短,共同提高。

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把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当中。

2.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使内科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2.2.1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案例分析穿插其中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给学生精讲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临床思维能力。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理论内容讲授完以后发放给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先让学生有一个熟悉和讨论的过程,然后,在下次理论课前教师可采取提问、启发、引导等方法,分析总结病例。既达到了知识巩固的目的,同时,对学生来讲似有一次临床实践的体验。另外,病例的选择最好是以每一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也可选择一些重症、急危症的病例,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处理能力,学生自己似有一种亲自实践的感觉[2]。

2.2.2模拟临床情景教学,强化临床思维

教师以典型病案为模版,创设生动、形象、并与临床工作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模拟护士、患者的角色进行演练。在模拟演练前必须让学生熟悉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相关护理要点,这样才能模拟成功。在模拟过程中学生第一次尝试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兴趣很浓,而且对模拟问诊、护理中感到不熟练、记忆模糊的一些知识,课后会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积极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其对相关临床课理论知识的记忆。

另外可设置一些临床常见的护患沟通问题,让学生自己处理,把职业教育和护患沟通技巧又融入到了教学,使教学更贴近临床。最后教师可根据讨论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类等精讲评价,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引导、启发、点拨、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训练。

2.3临床见习辅以社会实践,身临其境感受临床氛围

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也是临床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有健康评估及内科护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跟随临床带教教师走近患者。另节假日期间开设兴趣小组,学生自愿参加,在敬老院和社区进行社会劳动实践。带队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到敬老院和社区的老年慢性病人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工作。通过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巩固和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讨论

内科护理教学通过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案例分析、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锻炼了临床沟通和交流能力及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理风险;重症病房管理;相关因素;防范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98-0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事件。神经内科是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为主,病情危急并且变化快,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神经内科的护士24小时持续在患者身边工作,各项护理操作的机会最多,护理是医疗行为的最终实施者。因此,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如:从业人员医学知识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医、护、患沟通不良,抢救用物准备不到位等,了解护理风险常见种类、发生原因、事件特点,不断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现就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如下:1重症病房常见护理风险

1.1病情观察不及时,包括:①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变化。②意识的观察:意识障碍有无深浅程度、时间的长短和演变的过程。③瞳孔的观察:瞳孔改变时神经内科患者的重要体征。④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观察肢体的肌力、肌张力,来判断病情。存在问题:过分依赖监护仪的数据,长时间不到床边观察患者,以至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也不知从何时开始。

1.2护士应急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低或对病情的预见性不足,抢救危重患者时未遵守操作规程,忙乱无程序,不能沉着冷静,对抢救器械应用不熟练等现象,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由于监护室工作的特殊性,所有治疗护理工作都由医护人员承担,尤其在夜班有些护理工作没有按时执行,以致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也不知是何时。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落实不到位,与患者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形成较大反差,稍不注意就会给患方诉讼提供了依据。长久以来,患者、医生,作为被动和主动两个客体,患者作为被动群体倍受社会关注,某些媒体不切实际的炒作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危机,激化了医患矛盾。

1.4服务态度不佳和沟通不良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均是由于医护人员在应对危急重病人时忽略了与患者和家属应有的交流,只注重全力以赴倾注自己的抢救手段和能力,把家属当局外人不予理睬,甚至把家属的问话和过分关注当成阻碍抢救的原因加以训斥,当患者病情未按家属的愿望发展时,家属的不满就会成为纠纷隐患。

1.5护理管理不到位平时工作中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不够,业务技术培训不扎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不力等导致工作中出错率增加。

1.6护理记录不客观记录流于形式,不能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注重痕迹记录,无连贯性,甚至记录与病情不相符,医护记录矛盾,漏记、补记、涂改和不正规涂改等,造成举证失利,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1.7患者所患疾病的危重性、复杂性以及医疗护理的难度性越大,发生风险的概率就越高,如:非计划性拔管、躁动、坠床等。很多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不能认同医疗,护理在技术上也有局限性,过多干预医疗、护理活动,造成了从业者不能从容地面对和处理患者的问题,风险发生率更增加。2护理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2.1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并纳入考核计划,让每个医护人员真正明白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养成并自觉维护双方权益,切实履行应尽的义务,对风险实行主动管理,减少风险发生。抢救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要耐心细致讲解,如时间或其它原因不能细致讲解,可设法多应用非语言性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理解,不能因抢救急迫而忽视告知义务。要保持头脑清醒,知情同意是患者的权利,更是我们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

2.2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满意服务、美誉服务,工作中注意“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家属所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是减少纠纷的关键。

2.3加强医护交流,让每位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我科利用每周三业务学习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对近期科内有纠纷倾向的患者,意见大、意见多、病人及家属进行讨论,互换与病人的交流心得体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有效地防止了很多纠纷的发生。

2.4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全,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自己培养成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工作效率高、思维敏捷、沉着冷静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急救护理中的高风险性,在急救过程中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要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努力达到上述要求,就能大大降低高风险因素的发生率。

2.5制定有效的急救护理程序,让每个护士都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忙而不乱,有章可循。急救物品完好率和是否能正确熟练使用急救器材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保证抢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使用时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3讨论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脑梗塞越来越年轻化,对疾病知识缺乏,期望值又高,病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变性,护士在临床一线,提高护理人的风险意识,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完善自我,提高全社会每个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才能真正降低风险发生率,使医护患关系和谐健康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促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杨芳.新加坡医院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7.

第6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英语教研室,吉林长春 130031

[摘要] 跨文化的医护职业英语沟通逐渐成为医护领域发展之必需,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当前,在文化移情中存在词汇障碍、文化定势障碍,对文化差异理解不足等问题。但是通过设置语境对词汇进行文化渗透学习,将CGFNS考试内容和医护情景剧融入英语教学来构建英语文化学习环境,并逐步建立文化差异案例库和专业英语词汇资源库,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移情能力。

[

关键词 ] 医护职业英语;文化移情;跨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62-02

当前,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全球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涉外交流日益频繁,需要具备医护专业知识和医护职业英语沟通的双重能力才能够有效顺畅的对跨国籍的病患进行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医疗诊治和护理。因此,医护人员的跨文化的医职业英语沟通能力,已逐渐成为医护领域发展之必需。

1 文化移情是医护职业英语沟通中的关键

文化移情是指交际双方有意识地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置身于对方文化模式之中的一种有效沟通能力[1],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了在思维方式、文化符号、语言规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显著特征,它要求交际者要具有用异国文化思维从而有效的进行多元文化沟通的能力,医护领域的多元性使得文化移情成为医护职业英语沟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2 在文化移情中出现的问题

2.1 词汇障碍

文化移情,语言是关键。语言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词汇量不足影响语言的表达和文化移情效果。对于医护专业的学生及工作人员来讲,词汇量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影响交际效果,即使医护人员懂得在某处护理场景进行文化移情处理,但由于词汇储存量的欠缺导致文化移情不能顺畅达意和有效沟通。常用英语词汇是英语交流中的基础词汇和必要因素,专业词汇是医护领域医护与病患沟通以及医护领域合作交流的语言必要工具,这两种词汇缺一不可。而很多身处跨文化环境的医护工作者在这两种词汇的掌握上均有不足,因此即使具有文化移情的意识和常识,也无法顺畅的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造成工作中沟通障碍。

对词汇的文化内涵欠缺理解也影响文化移情效果。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两种文化的交际就是两种不同语言中词汇所承载的的文化的碰撞交流,词汇作为信息传达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对词汇所赋予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欠缺容易造成交际障碍。

2.2 文化定势的障碍

文化定势思维,容易造成人们对某一特定群体较复杂的固定的看法。比如,定势会让我们认为所有英国人都具有孤傲特质,与他人格格不入,美国人更讲求实际,瑞典人不愿意与人交谈,爱尔兰人都是红头发急脾气,甚至有些人认为西方人都很开放随便。这些文化认识的障碍造成医护领域医护人员对病患的错误认识,从而不利于工作中沟通的开展。

2.3 对文化差异现象了解不足

在医护职业领域中,即使具备跨文化移情的意识,但是由于对这种文化差异认识不足,容易受到本民族文化的负迁移影响,从而忽视了在跨文化医护交际中的民族性格、行为方式特点、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考虑,从而造成护患、医患矛盾以及对移情的适度性把握不准的问题。

3 解决文化移情中问题的对策

3.1设计语境词汇记忆法与词汇的文化渗透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课外医护领域专业文章的阅读、网络医护英语阅读、医护情境的英文电影等资源的学习, 增强对异国文化的感性认识,同时在这种声文并茂的语境中强化词汇的学习和使用,增强记忆的同时也了解了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熟悉在不同语境中对词汇的语用功能的使用。将基础词汇和专业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均融入医护职业的真实情境和文章阅读的语境中,有利于文化移情中语言的熟练应用。

3.2 将CGFNS考试内容选择性的引入英语教学

3.2.1逐步建立文化差异案例库将CGFNS考试内容融入英语教学和医护英语学习中,有利于英语教学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培养跨文化的医护专业技能人才,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参考资源,尤其为医患、护患的跨文化沟通提供了更加直接的案例分析、做法和语言表达的学习参考资料,能够有效的为他们提供语言、文化、专业三融合的文化移情处理方法。当前,有关医护领域中跨文化的案例双语分析的资料少,从护理专业和英语专业真正结合来建立CGFNS资源库的尝试是英语学科与医护专业深度接轨的创新尝试。这种案例库建立的关键是需要护理专业与英语专业教师和专家的密切合作、商讨和筛选,从而进行医护行业中文化语言的差异总结。目前阶段,没有专门的从CGFNS考试中提高多元文化能力的课程,因此,建立文化差异案例库需要两个专业的教师各跨入半步的深度合作研究。

3.2.2 建立专业英语词汇学习资源库以往的护理英语教学多采用让学生背诵专业词汇和对话学习的模式,由于缺少实际语言环境的记忆辅助,学生记忆起来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引进CGFNS考试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法,通过小组作业的形式逐步渗透到课堂护理英语教学中,试题中涉及到护理真实的操作环境,词汇有了环境的土壤,记忆起来更加深刻,达到扩充医护专业词汇的效果。例如:The client complaints a continuous bladder irrigation (膀胱冲洗)after 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jor goal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护理措施) related to the irrigation。

A.Recognize signs of 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癌)

B.Perform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C.Maintain catheter patency(导尿管通畅)

D.Reduce incisional bleeding (切口渗血)

专业词汇在题目所涉及的专业护理环境中逐步积累起来,让学生的专业与英语学习都有了真实的环境土壤。

3.3 加强对医护情景剧的学习,创建文化环境,提高临床移情能力

加强英语课堂的医护情景剧欣赏的教学设计,对于已经工作的医护人员要加强医护情景剧的欣赏和学习,例如《实习医生格雷》。学习不同医护情景的经典对白和句式表达,不断积累目标语文化,比如患者所在国家中的民族性格、交往规则、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了解患者所在国家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禁忌、学习在医护工作中委婉语的正确使用,提高自身在医护职业领域中的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克服文化定势的思维障碍,提高语言使用的合理性,提高临床移情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4 结语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质,全球一体化赋予了时代多元性,时代的特点让跨文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提高医护人员在医护职业发展中的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职业沟通的关键。打破对异国文化的盲区,从词汇和CGFNS内容中学习鲜明的案例以及其中渗透的文化和词汇,医护剧中情景式的职业英语表达和异国文化中医护知识的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技能实践和文化移情处理方法及沟通技巧。能够切实的为医护人员迅速的提高跨文化职业英语的沟通能力,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需求。

[

参考文献]

[1]易斌.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4(4):171.

[2]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7-19,34.

第7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涉外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5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加,临床护士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国就业。然而,由于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异,“文化休克”在涉外护士的工作中时有发生。如何提高涉外护士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渐渐引起了国内护理教育专家的注意。我国众多医学院校和专业机构均开设涉外护士培训工作,帮助护士更多的关注患者的文化因素,站在多元文化角度为患者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我校自开设涉外护士培训课程以来,共培养了一百多名护士到美国就业。现将涉外护士培训中如何培养护士的跨文化护理能力遇到的问题和经验介绍如下。

1跨文化护理的概念

美国护理专家莱宁格(Meadleine Leininger)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跨文化护理,它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高层次护理。该理论主要以人类文化与照顾为核心,着重探讨影响人类照顾的文化因素及各种文化的照顾差异与共性,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符合服务对象价值观、信念信仰及生活方式的专业决策与行动,以支持提供有益的、有意义的和令人满意的健康护理[1]。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基本思想,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护理关怀是以病人的健康为目的,并从整体观念出发,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而跨文化护理正是用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教养、陶冶和改变其性格和性情,使其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生理性格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2]。

2培养涉外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必要性

2.1国际形势的需要目前,很多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和公众对医护需求的提高,护士短缺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问题。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统计,到2014年,美国将需求120万的新注册护士,即使美国政府通过政策进行干预,也不能满足届时的护士需求,只能通过外籍护士输入来改善。护士短缺迫使美国政府在签证,移民,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外籍护士较为优厚的条件。类似护士短缺的现象同样出现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我国护士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到这些国家从事护理工作。但是,当涉外护士面对完全陌生、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伦理道德、、医疗体系时,很容易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休克”。随着涉外护理培训在国内的广泛开展,培养涉外护士的跨文化护理能力成了相当紧迫的任务。

2.2护理工作实践的需要1999年,美国护理院校协会在21世纪护理人员的培养计划中指出:专业护理人员必须在任何环境中关注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文化需求。并制定了培养文化护理能力的目标: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方式人际的技能;能与有不同文化环境、社会地位、社会经济环境、教育状况专业背景、种族和国籍的服务对象进行交际的能力,敏感洞察他们的文化需求,并提供有效、专业的护理[3]。西方国家早已将跨文化护理理论应用到护理工作的实践中,而我国的护理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还很少,很多临床护士对跨文化护理的意义和概念还很陌生,更缺乏跨文化护理的技能。临床护理工作中“文化强加”现象时有发生,无意中产生了很多不理解和误会,容易引起患者的抵触情绪,影响护患沟通,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比如我国文化深受儒家学说熏陶,在人际交往中推崇长幼有别的等级意识,对老年人称呼“×老”、“×大爷”表示尊重;而西方人追求民主平等,老年人不愿意被称呼“×老”,他们认为自己还没有到老的程度。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道德,使他们在、饮食习惯和安全感等方面愿意与护士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3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需要多学会一门语言就如同多了一双眼睛看世界,同样,多了解与理解一种文化无疑多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维度,多了一层探索宇宙真理的智慧[4]。我国护士的教育背景比较单一,在校学习期间往往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进入护理临床实践后,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过硬,而在交流沟通、素质修养方面不够重视。通过跨文化护理的学习,可以让涉外护士学习目的国的护患沟通技巧,提升护士的人文修养与礼仪,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培养涉外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中遇到的问题

3.1不了解外国的护理法律法规法律是国家的上层建筑,它会受到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人群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各国的医疗护理法律法规也有显著差异。我国护士在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后,不同职称的护士在医院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差别不大。而欧美国家大多有多种护士等级制度。以美国为例,美国护士分三个等级,由上而下分别是Registered Nurse(RN),Licensed Practical Nurse(LVN)和Certified Nursing Assistant(CAN)。不同等级的护士在医院里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是不一样的。如RN相当于中国的护师,但其工作的专业性却比中国要高出许多,是护理人员施行护理整个过程的掌控者。RN从接收患者开始,就要利用各种护理方法,搜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作初步的护理评估(Assessment)。同时把搜集的资料加以护理分析(Analysis),并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Nursing Diagnosis)和适当的护理计划(Planning)。之后带领职业护士LVN和助理护士CAN执行护理工作(Implementation)。最后再根据执行的结果,对护理过程的各阶段实施评价(Evaluation)与修正,以确保病人的护理问题得到解决。因此,RN对整个护理过程必须十分熟悉。LVN不能对患者做评估和分析,也不能给静脉给药。CAN的工作偏重于病人的个人起居和卫生护理,例如擦澡,换床单,翻身,量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不能给药、打针,也不能从事任何的无菌技术。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涉外护士应对目的国的医疗护理法律法规有较好的了解、认识,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的同时保护自己。

3.2忽视中外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思维方式等。不同国家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同,决定了各国的医疗护理领域的服务导向有很大差别。我国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国家,医疗护理的宗旨是为最广大的群众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因此,一些教学医院在做一些检查或操作时,出于培养新一代护士的需要,有时会忽略患者的保护隐私的需要和自尊,尤其是在妇产科病房和外科病房。而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医疗护理价值观表现出个人主义和注重个人隐私等特点。我国的绝大多数医院习惯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名称写在床头卡上以便于医务人员的核对;而美国则将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腕带或胸牌上,患者可随处携带,强调个人隐私和私人空间。因此涉外护士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要把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任何与患者相关的资料随便放置、丢弃。

3.3欠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我国护士多数欠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工作时想的是在为这家医院工作,而西方护士多数觉得自己是在为病人工作。看上去他们做的工作是一样的,可是出发点不一样,感彩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病人是能够感觉得到的。在美国,患者一走进病区,护士会主动微笑着向走进病区的患者招手致意并亲切的问候“Hello”。有些医院的护士站会挂有各种面部表情的卡通人物,时刻提醒护士要面带微笑走进病房。护士很尊重患者的和风俗习惯,床单位周围患者可随自己的喜好而布置,以整洁有序、满意舒适为目标,满足了患者的心愿及个性的表现,使医院整个环境和氛围让住院患者及家属感觉到有一个很自由的空间,充分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体现了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因此涉外护士需注意培养时刻为患者的利益着想的意识,以处处为患者服务的态度与患者交往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涉外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培训的经验

4.1调整课程设置结构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在传统的教学计划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流学、护理法律法规、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等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通过学习使涉外护士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护理角度出发,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习俗禁忌、、健康观念、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等,使涉外护士不仅意识到语言的差异,更能意识到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跨文化敏感性,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2丰富教学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我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提供的的丰富便捷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跨文化护理融入到整个知识结构中,形成涉外护士潜意识的东西,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掌握沟通交流的方法,获得有效交流的能力。

4.2.1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环境让护士扮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让他们进行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活动,使他们在这种本族文化氛围中体会异族文化的“异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大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和容忍度。

4.2.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对一个真实事例全面分析来说明某一“文化点”,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不同的实例教学可以加强护士的社会文化意识,避免在今后的跨文化护理中犯类似的错误,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护士对跨文化护理学习的兴趣。

4.2.3观看影像资料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英文原版录像或电影能真实地展示西方国家的生活、学习状况及医疗护理情况,它们一方面可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护士了解异族人们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言语交流方式。我校经常组织涉外护士观看,让护士在语言交流的同时,注意学习语言的声调、频度、语气、声音等,并配合体态语言,增强语言交流效果,提高护士的英语听说能力。此外,还可通过举办护理文化专题讲座、比较学习法等活动介绍国外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蒋晓莲.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8-12.

[2]张亚妮,段敏霞,梅娜,等.浅谈跨文化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6(3):119.

[3]姚婷.论涉外专业护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J].现代护理,2008,14(1):122-125.

第8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理教学;护生;法律意识;强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36-02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护理的要求增高,因护理过失或非过失因素引起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护理工作中将面临很多的潜在的法律问题。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化法律知识,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

1 强化护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2002年以来,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等配套文件的颁布执行,特别是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正式施行,明确规定医疗纠纷的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1]。为避免临床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当前,要特别注重强化护理教学者及护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生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增强护生法制观念非常重要。为今后护生进入到临床实习或正式进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

2 护理实习或工作中产生法律纠纷的常见因素

2.1 护士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们护理教育只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培养,却忽视了法律知识的培训,或有培训但缺乏系统性,从而造成了护士的法律知识缺乏。在实践中,护士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尽快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对一些日常的护理行为或与护理有关的行为,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的认识不足。导致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2],为法律纠纷埋下隐患。

2.2 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 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不执行规章制度、查对制度,在技术操作中贪图简便,均可引起医疗事故或护理法律纠纷。[3]若把氯化钠用成氯化钾;把肌肉注射(IM)误当成静脉注射(IV)或是把给甲病人使用过的导尿管直接给了乙病人用等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诸如此类行为,均可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严重者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2.3 业务水平差,对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

随着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研制开发,护理规范、护理常规也在不断修订、完善。护士如果不努力学习,业务水平差,对病人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容易导致法律纠纷。[4]

2.4 病人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病人及家属把自己看作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稍有不满就要讨个说法。因此,护士应该具备有关法律知识,可根据法律、法规,提出不承担责任的理由或上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护理工作潜在的法律相关问题

3.1 护士的资格问题 护理工作必须由具备护士资格的人来承担,才能保障护理质量和公众的就医安全。要取得护士资格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经护士执业注册后方能从事护士工作。护生是正在学习的学生,尚未获得职业资格。从法律上讲,她必须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为病人实施护理。护生在执业护士的督导下,发生差错事故,除本人要承担一定得责任外,带教老师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护生脱离带教护士的督导,擅自行事造成病人伤害的,就要承当法律责任。[5]

3.2 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例如护士因疏忽大意而错给一位未做过青霉素皮试的患者注射了青霉素,若该患者幸好对青霉素不过敏,那么,该护士只是犯了失职过错,构成一般护理差错。假若该患者恰恰对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则需追究该护士法律责任,她可能被判渎职罪。

3.3 临床护理记录不到位 医疗护理文件是医院和病人的重要档案资料,记录了病人疾病的发生、检查、诊断、治疗、康复或死亡的全过程。护理记录是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后的原始文字记载。在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如工作中出现漏记、错记、擅自修改、提前记录等严重问题,都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3.4 执行医嘱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6]若出现因护士随意篡改医嘱,无故不执行医嘱等情况引发的事故,由该护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医嘱有明显的错误,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医生提出质疑和申辩;反之,若明知该医嘱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酿成严重后果,仍照旧执行,护理人员将与医生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4 把对护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中

4.1 言传身教,提高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 举办护理教育培训班、护理法律专题讲座、护理纠纷案例分析等使教师熟悉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护生、护士的责任及病人享有的权利。掌握教学方法、沟通技巧、教会学生进行合法的护理工作。

4.2 教学中介绍护士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4.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安全给药的保障。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检查药物的质量,以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变质。[7]如在操作过程中,护士没有仔细查对,误把3床病人的药液给4床病人进行了注射或是把5%的葡萄糖用成了10%的的葡萄糖,都容易引发危险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对于静脉输血法,还应遵循三查八对的的原则。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血型、交叉配血相容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若没有仔细查对,误把A型血输给了B型血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极易造成患者死亡,肯定要追究相关护士的法律责任。

4.2.2 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在众多基本护理中都涉及无菌技术,比如注射法、输液法、输血法、导尿术等等;同时也涉及消毒隔离制度,比如病室的消毒、传染性病人的隔离等等。如果在护理过程中不掌握原则方法,例如护士不洗手消毒,不带无菌手套直接给病人导尿;消毒液过期仍接着使用;注射用溶液有絮状物仍输入病人体内的…都极容易造成患者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甚至死亡。

4.2.3 记录和保存医疗和护理文件 准确记录临床护理过程护理记录是医疗机构举证医疗事故责任的法律依据,护士必须认真、及时、完整地记录,不得涂改,不得错记、漏记或不记。例如,护士在绘制三测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而胡乱伪造数据绘制的,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4.2.4 专人专柜的病房药品管理 和贵重药必须专人专柜保管并建立交接班制度,按医嘱和专门处方领取和使用。护理人员不得利用自己的权利将品提供给不法分子、吸毒者或自用,否则就构成贩毒、吸毒罪。患者专用药不得随意挪用、少用或停用。[8]

4.2.5 “五定”原则的物品管理 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9]若护士在对注射青霉素而至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的抢救过程中,找不到气管切开包或是缺少0.1%的盐酸肾上腺素而延误抢救时机,造成病人死亡的,要依法追究专管护士的法律责任。

4.2.6 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沟通是指遵循一系列共同原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沟通是护士在工作前的必备程序和前提条件。护士与患者若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可能导致很多误会,产生许多矛盾,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如应该避讳对病人说“再见”,“欢迎光临”等不妥的迎送病人语言,防止因为语言上对病人的伤害和失误而引起医疗纠纷。

4.2.7 严格规范护生的带教 护生是正在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按法律的规定,护生只能在临床带教教师带教下从事护理工作,在带教教师的带教下如果发生了护理差错或事故,除护生本人负责外,带教教师也要负法律责任;如果脱离了带教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护生擅自行事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护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护理教师应在理论或实践课中应用换位思考、案例分析、病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印象,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便于学生进入到临床实习或护理工作中能知法、守法,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古建华.从举证责任倒置谈护士的自律行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0

[2]杜治敢.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33.544-557

[3]周燕萍.临床护理法律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5):397

[4]周燕萍.临床护理法律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5):397

[5]冯先琼.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6

[6]冯先琼.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6

[7]李小萍.护理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6

[8]沈丽芳,周文. 注重对护生法律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8,12(10):86

第9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

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类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技能训练内容,依照《国家护理职业技能标准》的初级护士技术等级标准。要求考生能按照考试要求,独立完成考试项目的操作,并能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由护理专业技能应知和专业技能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00分,其中专业技能应知考试成绩占30%,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占70%。

1.技能应知部分。主要内容为住院环境及护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患者清洁护理、患者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等八个章节中与实践技能操作相关的知识。

2.技能实践操作部分。由必考、抽签考试及自选考试三部分组成。必考项目为无菌技术铺无菌盘(半铺半盖法),抽签考试项目为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戴无菌手套,自选考试项目为铺麻醉床、测量血压及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设置不同的考试方式,既考查对护理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既兼顾了技能考核的覆盖面,又考虑到了考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及倾向,以人文关怀的角度照顾了考生个性化的选择。技能实践操作考试中涵盖有护理职业素质的内容,结合国内外护理最新动态,在个别项目中引用了最新的国际训练标准。

二、技能考试分析

1.成绩分析。(1)总评成绩分析,见表1。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各中职学校和考生对此次技能考试工作较为重视,取得较好的成绩,效果满意。(2)单项成绩分析,见表2。从应知部分的考试成绩来看,不及格率较高,说明考生对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考试不够重视,在与技能实践操作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还较为薄弱,准备不充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对客观题难以把握、判断不准。从技能实践操作部分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都在75分以上,说明考生对技能操作普遍较为重视,认知度较高,大多数考生能准确熟练地完成此项操作,技能操作掌握得较好。

2.操作考试过程分析。(1)铺无菌盘(半铺半盖法)。此项操作要求考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正确准备用物,能正确识别与判断无菌物品,清楚划分无菌区域与非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能正确履行职业技能规范并符合职业标准。从考试过程来看,部分考生着装不规范如未戴口罩、帽子等,不能正确准备操作用物和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污染。说明各中职学校训练标准不统一,考生无菌观念有待加强。(2)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此项操作是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要求考生能快速识别并判断呼吸或循环情况,迅速对呼吸停止患者实施呼吸支持、心脏停搏者实施胸外按压及时建立有效循环,施救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从考试过程来看,部分考生操作顺序先后颠倒,约35%考生心脏按压定位不准,按压姿势不规范,胳膊弯曲;约40%考生人工呼吸操作无效,吹气时胸廓未隆起;约20%考生仍然按照旧复苏标准施救,先人工呼吸后心脏按压。可见,各中职学校在此项目中未按照考纲和操作标准进行训练。(3)戴无菌手套。此项目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是保护患者和自身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技能。要求考生能明确戴无菌手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知道无菌手套污染的处理方法,能准确地戴好无菌手套,操作规范符合无菌要求,应用到位。从考试过程来看,大多考生不注意细节,操作中违反无菌原则的人较多,说明考生无菌观念不清,未明确考核的目的,取得高分的考生较少。(4)铺麻醉床。此项目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舒适的基本技术,要求考生能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准确判断铺床目的,动作连贯、手法轻稳,能正确运用节力原则。从考试过程来看,发现部分考生未按护士工作规范着装、多余动作较多、动作不流畅。(5)测量血压。血压是生命体征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求考生测量部位准确,操作规范、熟练,测量结果正确。从考试过程来看,发现部分考生未和患者有效沟通,没有进行操作前的核对及评估便开始操作,没有检查血压计、听诊器各部件的完好情况,测量时放气速度过快或不均匀。(6)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此项目是临床上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治疗手段,要求考生操作规范、无菌观念强、动作熟练、关心体贴患者。从考试过程来看,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考生未按要求着装,操作时未佩戴口罩,爱伤观念不强,表现在未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止血带绑扎时间较久。

3.操作考试过程共性问题。(1)护士基本职业素质尚有欠缺。表现在技能操作考试中多数学生着装不规范,如没有佩戴口罩或护士帽,还有部分考生举止、礼仪不够规范;沟通技巧及人文关怀不够,多数考生在操作过程中既没有与主考教师及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也没有操作环节的必要解释。(2)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多数考生既不注意对自身的安全防护,也不注意对操作对象的安全防护。在技能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如不能按区域放置无菌物品,随意跨越无菌区,导致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污染,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脱手套时接触到污染面,没有有效地保护自己;铺床时不佩戴口罩,导致灰尘、飞絮进入到自己的呼吸道,从而给自身安全带来风险;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时不核对医嘱、药物,不查对病人,这些均说明考生安全风险意识低、质量意识较差。(3)规范意识不高。较多考生未按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三、护理技能高考对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1.强化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多数考生能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各项操作,说明护理操作技能作为考生必须具备的“硬素质”已基本被掌握,但操作中涉及的护士基本职业素质方面如着装、举止、礼仪、沟通技巧、应急能力、人文关怀等相对较薄弱。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专业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时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职业素养。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护理技能考试中,心肺复苏操作考试标准采用的是2010国际复苏指南标准,新标准相对于旧版本在基本生命支持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变更,如去除了“看、听、感觉呼吸”的步骤,流程方面也由2005版的A-B-C改为C-A-B,但考试过程中仍有近半数考生未按照新标准进行操作。再如,“腕带”作为近几年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种患者身份识别标志,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外,必须核对腕带,实行双向核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在静脉输液操作考试中,只有少数考生同时对患者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操作的规范和标准。

3.采用案例教学。护理技能考试中不管是应知部分还是实践操作部分都涉及案例分析,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教会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或程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教育。针对考生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例如,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置于模拟操作场景中,体验护患角色心理,加深对病人角色的认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自身和操作对象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严格技能训练。护理操作不是练一两遍就能学会并熟练掌握的,加之护理各项操作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就更加需要学生具备持之以恒和刻苦训练的精神,并在技能训练中注重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学校可以开放实训室,增加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时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