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途径。而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的兴趣,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以学生探究为主,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亲自动手,参与到实践中,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学习效果也会加倍。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讲教材,而是要将学习的空间向丰富的生活延伸,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在学校学习期间,如能够将生活与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习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科学、用科学,作为新世纪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巩固科学技能,而且能够培养我们新世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张扬我们这个年代学生的活泼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到体验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从中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而又有效的教学。
当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并不仅仅于此,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理性思考,创新设计,注重细节,让科学教学真正有效科学。
一、有效激趣,推动主动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入门学科,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撰本身就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承载的或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整合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资源,将其简洁明确地外显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节时,教师借助音叉震动发声的原理设计了这样一段激趣谈话: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音叉。
师:是干什么用的?
生:是一种乐器,老师,这节课我们要学音乐吗?
师:可以这么说,你还知道什么乐器?
生1:那可多了,钢琴、贝斯、鼓、二胡等等数不完呢。
生2:是呀,一个乐队得数十种乐器才能奏出完美的音乐呢。
师:说得对,我们今天就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音乐,你看看这个小小的乐器(指示音叉并敲击),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一直很纳闷,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声呢?我们人有嗓子,可以说话,可是乐器没有啊,但他们也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真是令人难解……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那么大家还有谁想过这个问题?
生(纷纷表示想过)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探索一下物体发声的奥秘啊?
生:想。(教师板书课题)
谈话片段之所以比较成功,是因为教师抓住课学生对周围事物好奇心重,但是又不能自己找到合理的办法探其究竟的客观事实。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准备好了自己的探究之旅,使得课堂在开始的一刻就预埋下了成功的种子。
二、实验操作,促进知行统一
自然科学的特点就是可以借助即时高效的试验来说明道理,这一点是它不同于哲学、语言等人文科学的区别。也正是因为这样,自然科学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便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实验操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也为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治学作风开了一个好头。小学科学课堂实验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要具有一定的简洁度,让学生便于操作;要有启发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白探究的目的;要有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
《凸透镜成像》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实验,教师在教学时把这个实验引入到课堂中来。首先,教师利用教室现有的投影机实物,让学生观察投影机的镜头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投影机的镜头要用凸透镜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已经进入想要探索的状态,此时,教师介绍了“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课本情境图,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主要巡视学生实验的过程,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引导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探究,并且要认真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实验操作课堂,也要有引导和激趣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更多地走到学生中间,帮助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朝着实验要求的方向不断深入。当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并引导学生集体总结实验结论。实验课的课堂评价要在总结结论后,让学生充分反思和自评,谈一谈自己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同学之间也要互相补充评价。可以说,科学课堂上的实验,是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手段,而非一场游戏般的演绎。要达到这个目的,评价与反思是最重要的。
三、联系生活,指导学以致用
科学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可以说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趣的科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拓展学习范围,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课堂上学习过的科学现象,并尝试应用这些现象和原理为生活服务。比如学习完《不平静的地球》一章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作业“向家里的长辈讲解地震的原因,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观点,他们说的对吗”。学习完《建筑与简单机械》后可以引导学生回家找找自己坏掉的机械玩具或者废旧钟表,试着拆开来修一修或者改装一个新的玩具出来。诸如此类,以学生便于操作、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对科学探索和科学知识保持一颗永久的探索和服务生活的心。
[关键词]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现状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3-0048-04
一、调研背景
为了缩小与城市及发达地区的课改差距,实现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调研农村学校,找出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才可能“对症下药”,推动课程改革持续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也在课堂。老师们都清楚新课改的理念,也都已经能够接受,所以新课改的成败在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最近深入课堂,对我县已实施课改三年有余的科学教学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分析,集中听课20节,这些课涉及乡镇中心校、村校各个层面。通过调研,看到了科学课程改革的质的进展,找出了科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了调研的预期目标。
二、质的进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科学课堂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进展。第一是树立了正确的科学教学理念。理念决定行为,所以这个进展是最重要的。老师们基本上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20节课中,理念有明显偏差、包办代替行为较为严重的只有一节课,仅占10%。第二是做到了以探究为核心。老师们都能抓住“探究”不放,从内心认可了科学课必须以探究为核心,把探究既作为目标也作为手段,把大段的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即或是老师讲课,也能做到竭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让“讲”成为调动学生探究的手段。那种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知识不要情感、三五分钟就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然后就没事干的现象销声匿迹了。第三是对“有效教学”的追求。这主要表现在老师能有意识地“追问”学生的收获。几乎每节课结束之前,都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追问: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体验,有什么遗憾,你们觉得自己(或别人)在探究中的表现怎么样,你对老师有什么评价等等。老师们已经把这种“追问”当作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不仅是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而且是对学生反思品质的有效熏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一种反思。一节课下来,教师必须想一想,自己究竟让学生收获了什么,有多少收获,不论是科学品质方面的,还是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能力、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探究不一定要有结论,但一定要有收获。第四是实践论思想的有机渗透。以往的科学课在学生猜想之后,大都是老师说“那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或者“下面看老师做个实验”。现在学生猜想之后,老师这样问学生:“要知道我们的猜想正不正确,应该怎么办?”学生在稍加思考后都能回答“做实验”。这就是实践论思想的有效渗透,同时也把探究的权利比较“透彻”地交给了学生。这虽然看起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折射出教师的一种科学教学理念。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思想、实证意识、实践品质,这对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科学”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然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内容及对策如下。
(一)怎样有效地使用教材
1.教学重点的确立问题。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学生实际。教材的重点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如一位老师在讲《磁铁的磁性》时,就把磁铁有磁性(包括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作为了教学重点。单纯从教材的角度分析,该老师对教学重点的确立是没有问题的,对磁铁磁性的研究确实应该是重点;但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则,这个教学重点就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有“磁铁有磁性”的认知基础,那么再把这个作为探究的重点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了,事实证明,学生也确实对此没有多大的探究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把什么确定为教学重点呢?课后我和老师一起研究,决定把重点放在“证明磁铁两端磁力最强的实验设计上”,认为这是最有探究价值的地方,是最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地方,是最有利于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的地方,本节课的精彩和探究可能也就在这个地方。不出所料,老师在另外一个班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探究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很多连老师都无法“预设”的探究方法,而且学生相互质疑,使实验方法不断完善,真的具有“直抵真理”的味道了。于是学生发展了,教师发展了,我也跟着发展了。
2.对“用教材教”的理解问题。一是对教材的“忠贞不二”,照本宣科,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二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误区。这里我想重点说说第二个问题,有的老师过激地、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将教材中很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内容也砍掉了。老师的表面理由是“新课程可以变动教材”,其真实的原因是这些颇具探究意义的内容往往“不好讲”,对教师本身的敬业态度和科学素养是一种挑战。其实只要老师们多花些功夫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这些“不好讲”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深入浅出的。新课程认为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其确实可以变动教材,但这种变动应该是对教材的一种优化,而不是一种退化;是根据学生、环境、条件等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提升处理,而绝不是随意乱改,如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就是对教材的一种糟蹋。《比较水的多少》这节课中,“量筒的发明”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非常充实而“漫长”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过程,但老师却将这个过程“无情”地砍去了,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直接过渡到“要准确地测量出水的多少就要用到一种仪器,这种仪器就是量筒”。这不仅让学生失去了一次极有意义的探究经历,而且整个课堂教学效益就好比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怎样理解“探究”的内涵
1.探究的实质与形式问题。我们知道,探究的充分程度并不是由时间的长短决定的,也不是由探究问题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探究的深度和“精彩”度决定的。有不少课探究的时间很长,但学生的探究并不充分;也有的课探究的问题很多,但探究更不充分。在相同的时间内探究的问题越多探究就越不充分,这是一种反比关系。值得高兴的是,有一位老师对《比较水的多少》的处理就非常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她把这部分内容分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就只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比较水的多少”,她让学生充分地猜想,充分地设计实验,充分地交流问题,充分地质疑其他小组的方法,充分地动手探究。整个课堂十分精彩,探究十分深入,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收获很多。当老师问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时,学生说:“猜想不一定正确,还必须用实验来检验。” “听别人发言时,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问题。”“实验做错了不要紧,怕的是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如果我们的探究不进入实质,不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形式,那么学生是不可能有这些“无价”收获的。
2.探究中的真实体验问题。《身体的结构》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填写“气泡图”,即填出“跳绳”、“跑步”等动作中参加运动的身体部位时,老师采取的是让学生“仔细回忆”、“再想想”的办法。于是我就纳闷,为什么不让学生现场做一个动作体验呢?即使跳绳、跑步在教室里不好做,换一个其他的动作也可以,再说如果老师只“钟情”于“跳绳”、“跑步”的话,那就干脆让学生去操场亲自体验一下又何妨呢?毕竟现场体验比回忆的效果好得多;毕竟经历真实的探究历程是科学课的生命线;毕竟实践(而不是回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管在这之前学生已有跳绳、跑步的生活经验,但那毕竟还不是探究。
3.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再先进的手段也只是手段,不可能成为目的。我们永远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去追求,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味,就会降低目标的完成度。比如电脑多媒体手段,有少数教师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是“为了使用多媒体”,结果现代化的手段不仅成了形式,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学生在做材料沉浮的实验之前,老师说“等我的音乐声开始你们才能开始”。我在想,为什么一定要等老师的音乐声开始学生才能开始呢?在学生动手探究的过程之中老师悄悄地把音乐打开不是更好吗?更重要的是老师在这个地方安排的音乐“手段”究竟是对学生的探究有用,还是对听课的教师有用?课后我问这个老师:你究竟是想让学生探究呢,还是想让学生听音乐?我这么一问,这个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
4.探究的效率问题。在学生动手之前,一位老师这样问学生:“你们组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那我给你们吧。”接着又问第二个小组:“你们组需要哪些材料?”学生回答后老师说:“那我给你们吧。”……就这样一组组地问,一组组地发。显然,这样就白白浪费了学生的许多学习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让每个小组先自己讨论,在报告单上写好所需的材料,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前各取所需就行了,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更多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效率从何而来,从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严谨而科学的设计中来。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1.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问题。小学科学的主要任务或者说主要时间是让学生观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他们在“获取事实”的过程中摸爬滚打,而不是解释和阐述什么。解释和阐述必须是在学生获取了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的,否则,学生的解释和阐述就免不了带有主观的色彩,这不利于对真理的追求。有不少的课在学生还没能占据足够的客观事实的时候,老师就急着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是什么原因”等,学生的回答当然就“站不稳脚跟”。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教师自己必须首先要有“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素养,然后才可能将“事实是科学之基”的理念渗透在科学教学的全程。教师要多用“证据呢?”“你的根据是什么?”“你凭什么这么说?”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追问。不要动不动就问“为什么”。即使是科学探究的猜测阶段,也必须要学生养成合理猜测、猜而有据的习惯。尽管这个时候的猜测不免带有主观成分,但却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的。如一位老师请学生猜测条形磁铁的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一学生回答“应该是两端磁力最强”,老师马上追问“你有什么根据”,这对学生就是非常成功的证据意识的培养。
2.实验方案的设计问题。小学生在动手探究之前,如果没有充分而完善的方案设计,那么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探究就会近似于胡乱摆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当然,如果老师是专门训练学生在动手中寻找方法的能力则另当别论。其实,动手之前的“设计”过程,同样是探究。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课却忽视了这个环节,让人看了总觉得不像是“正宗”的科学课,不是有板有眼的科学课。《溶解的快慢》一课中,在学生做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之前,就必须要引导学生设计这个对比实验的做法。即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特别是必须控制哪些相同的实验条件,更需要引导、启发学生“找”出来。但是老师却急躁地喊“开始实验”,导致学生的实验杂乱,秩序混乱,方法不科学。有的小组两杯水的多少就不一样,又怎么能得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科学结论?即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个结论也只是表面上的正确。
3.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问题。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是一个人非常可贵的品质,尤其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可惜,我们的大部分课还比较忽视这个问题,不能在学生发言(交流)之前做这样一些有效地强调:请同学们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看你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什么问题,产生什么疑问,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等。因此绝大部分课只要有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基本上无所事事,有的在继续玩实验,有的在说话,有的甚至在无所顾忌地打闹……但是有一位老师的这个环节却做得非常到位,结果学生的质疑状态、质疑能力发挥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这说明,“倾听”是多么的重要,它确实是一个探究者不可或缺的品质。
4.“合作”的内涵问题。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师不知道怎么“训练”学生进行合作,方法上存在问题。只是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老师交代一句“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或者“请同学们分好工,进行合作探究”,至于怎么探究,怎么分工,怎么合作,却缺乏必要的指导,缺乏有意识地训练。二是合作目的茫然。老师们认为,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有利于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仅限于此。这种理解无疑并没有错,但是缺乏高度和境界。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品质,壮大民族精神。这种理念下的合作才是最有价值、最有前途、最大气的合作。
关键词:倾听;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有效课堂呼唤倾听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科学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乐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学生的个性也逐步得到张扬,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乱插嘴、不会听----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分享他人的独特感受。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备受困扰的一个难题。
“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无论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便捷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的,因此“听”还是求知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二、创设宽容、平等的心理、环境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课堂上,教师从自我做起,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他们多些真诚的关注和听完的耐心,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积极参与到各种探究活动中去。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噪音、光线不足、环境杂乱等待都会对倾听着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教室的布置,如课桌椅的摆放,地面的整洁,学习园地等都要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倾听。另外,教师有效的激励也会对学生的倾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游戏、笑话、音乐等引入课堂。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那是不可能的。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是无趣的。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从学生的这种无趣中寻找乐趣。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这一课时,我以玩魔术的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学生高声的回答“喜欢”。这时,我把早已准备好的磁铁捏在手里,再在拳头下面放几颗五彩的回形针,这几颗回形针就牢牢的粘在我的拳头上,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拳头上的回形针。然后我把另外的回形针放在其他同学的拳头上,也让他们像我一样,回形针不掉下来。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尝试操作,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这时的他们急需知道结果,也使他们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能耐心专注地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对说话者的尊重,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前提,是小学生应具有的一种素养。学会倾听,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有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话不够投入,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提醒,适时引导,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学生,让学生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还要求“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听出言外之意,然后在理解对方观点和意图的基础上,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2、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教学;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41-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在向纵深发展,在儿童阶段尤其要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上课,就提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解,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注意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好教材。把握教材要从全局着眼,丛整体上去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分析教材。首先在理解《课程目标》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每节课的所有相关知识。及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和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熟练的掌握每节课教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 会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本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在教《认识液体》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四种液体:水、牛奶、油、蜂蜜。我启发学生:你知道他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展开了猜想。我又启发: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们们汇报的方法可真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接着,让学生分组试验,自己去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胆去猜想假设的学习探索精神。让学生想办法去研究。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讲方法的。又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科学的能力。
三、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就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学生本身就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所以科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自己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讲解更有效。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下,丰富他们学习的经历,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围和生活经验,这种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实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碰撞出师生情感的火花,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深入学生、深入生活,善于发现,精于设计,就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机无限,也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
四、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要从实际出发
农村小学自然教学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最主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村自然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据农村实际找出路;二是对农村小学学生的培养要联系农村实际求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自然(科学)教学,才能使农村小学生受到“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全面发挥自然教学的作用和功能,较好地体现“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才能使自然(科学)课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有力支持,从而开创农村自然(科学)教学的新局面。
总之,教学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艺术,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们用爱扬起教学的风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才会有所创新,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不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要面对形形的学生,只有真诚的、公平的用爱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一心只为学生谋幸福,不断补充知识,更新观念,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或新问题,使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 键 词】 兴趣;宽松;和谐;开放
小学科学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基本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因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在师生之间确立交往对话式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互动”的科学教学模式,以实现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沟通与知识、经验、智慧的“共享”。要实现上述要求,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作用,现以三年级下册《太阳的影子》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扮演影子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做小狗的手影游戏,教师配音,然后教师做小鸟的手影游戏,让学生配音,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探究影子产生兴趣,摆正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应是组织协调人的角色,要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如上课时,首先要设计好用什么样的情绪塑造学习氛围,引趣激学,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还可以组织猜想、假设、观察、讲故事、讨论、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使课堂教学有条理地进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形成良好的民主和谐关系。
2.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普通一员,融入到学生之中,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中,通过师生合做手影游戏“透明的卡通图片的影子”后,学生发现了透明的物体没有了影子,关闭光源,不能产生影子。因此在课堂上,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探讨问题的方法去欣赏他们、鼓励他们,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以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伙伴型的师生关系。这样既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又使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指令性”的问题,特别是科学这门学科,如其他学科大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相互平等的条件下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较好的锻炼,开放性的课堂是衡量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水平的一把尺子。
1.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预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自还给学生。如倡导有错必纠,包括教师、教材和权威的错误,有疑就问,鼓励大胆质疑和提问,允许学生挑选他们自己喜欢的问题来回答。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融合,让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让孩子们在猜测和想象中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体现科学应用的成功,追求创新的价值。让孩子们从创新的教育中走向创新的人生。
2. 设计开放探知的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测、去操作、去探索、去思考分析、去讨论、去判断、去验证结论、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开放式探知过程能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位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科学体验。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的机会,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更多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教师提示学生在你身边给磁铁找朋友,磁铁能吸引铅笔盒、小刀、钢笔冒等铁制品,不能吸引铅笔、书本、塑料尺子等非铁制品,还有的学生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磁铁展开探索活动,有的活动小组用蹄形磁铁吸引图钉,发现磁铁的两端吸了许多图钉,其中还有的学生用蹄形磁铁隔着纸吸引曲别针在移动,还有的学生用细线把一条形磁铁悬吊起来,让它旋转起来。这节课,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之中,通过虚拟的实践活动,学生从中发现了磁铁的各种性质,了解了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又达到了目标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小学科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晓文,王莹. 教学策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钟启泉.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小学科学; “伪探究”; 绊脚石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0-001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教学模式已发生改变,不再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动手的机会比以前增多了不少,课堂气氛也是“热闹非凡”。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探究如“蜻蜓点水”,是典型的“伪探究”,这种探究表面看似开放,实则已成为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其主要表现在:
1.探究活动的形式化。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进行施教,不管此课是不是适合探究的方式进行,致使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走过场,毫无意义。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而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学生自由探究活动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材料任意摆弄,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
3.探究活动的浅表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准备操作,缺乏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与制定,更缺乏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还是说不上来。
那么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时如何去“伪”求“真”?笔者认为就是要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打心眼里想去探究以及该怎样去探究、会不会探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牢记动手之前先动脑
《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我们的老师也努力地实践着这一观点,时至今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最常听的老师的开场白就是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老师们把探究和“玩”联系了起来,学生也是听到“玩”就异常兴奋。例如有位老师上《电磁铁》这一课,一番导入之后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电磁铁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抢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这样课堂气氛是热闹了,可是不一会儿,说笑声、打闹声是声声入耳。这样的“探究”是纯粹的形式主义,我们应该抛弃。
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玩”,教师要把握好“度”,要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老师让学生“玩”出发点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学习,探究时没有“压力”,但做老师的心里应该明白课堂上的“玩”和平时的玩(游戏)是两回事,平时的玩是很随意的,课堂上的“玩”(探究)应是自主的,应在老师“监控”下带着问题去“玩”,在“玩”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再如《电磁铁》这一课,此课是典型的探究型课例,有多个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控制变量难度相当大,笔者来自农村小学,深知自己学生的探究学习水平,如果像刚才所说的导入方式,我们的学生也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一节课下来也就是摸一摸导线、玩一玩电池和铁钉,会了电磁铁的组装,学到的知识很肤浅,用“蜻蜓点水”来形容这种探究并不算夸张。《标准》中强调开放式教学,所以很多老师上课时就担心自己放的不够开,跟不上“形式”,其实这一点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如果我们刻意去放,适应了“形式”,那么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就是我们教学实践下的牺牲品。笔者在上《电磁铁》一课时没有去追形式、赶时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放的不够开,写出来供同行参考,思路是:我和学生一起理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三个因素,然后再和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控制变量,这样学生思路非常清晰,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实验探究,记录在实验中的新发现。消除了学生学习中的绊脚石,这样的探究才最真实,最有效。
二、教师要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应该事先准备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供学生使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物质基础,它往往能产生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究、新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探究。
《标准》中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给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搭建好“脚手架”。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及探究能力有相当准确的把握。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案,而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如《神奇的水》一课中,有一个环节“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我把它单独作为一节课来教学,我列举了6种材料:白砂糖、铁钉、食用碱、木屑、食盐、高猛酸钾。调查发现学生对这6种材料的关注度依次为铁钉
人们常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新知的理解依赖于感性认识。科学教学中一些自然现象很难让学生直接观察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过去教师只能靠插图、说教,学生难记,更难理解,大大削弱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将插图变得形象生动,动态化地展现这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火山喷发缺乏亲身体验,教师可用电视录像放映火山喷发的全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边听、边记录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形象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出来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易于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记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的内容皆为比较抽象的天文知识,小学生学起来有很大难度。教师导入新课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用一些三维动画影片展示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空间的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影片及示意图片结合各个具体问题,给学生介绍并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利用幻灯片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回顾,加深学生对昼夜交替过程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实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扩充课堂信息量,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屏幕的快速投放,可以在短时间内显示大量信息,尤其是只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在扩充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微小世界和我们》一课,学生对这个课题所知甚少,所查的资料也不全面,讨论也得不出一个满意的结果。我利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在食品农作物、医学卫生、环境保护、克隆技术等多个微小世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科学课中,多媒体可帮助教师创设情境,置疑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磁铁的力量》一课,课前我播放了刘谦在2011年央视春晚上的魔术《年年有鱼》。这时,学生们个个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对此充满好奇又大惑不解,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用了法术,有的说是磁铁在作怪等等。这时,我用磁铁靠近桌面上早已准备好的玩具小金鱼时(腹内装有磁铁),小金鱼动起来了。学生们立刻明白了原因。当他们松下一口气的时候,我随即指着桌面上一大堆材料(铁钉、塑料、木头、石头、纸屑等)说:“磁铁真的很神奇,它除了能吸引大头针之外,还能吸引哪些材料呢?”我激趣设疑,趁机启发学生猜想进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总结出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规律。恰当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在科学教材中,有一部分拓展性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查找资料,如六年级下册《太阳钟》里有一个思考题: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日晷?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面的限制,很少有学生懂得日晷的知识,更别说与书上介绍的四种日晷不同的形状了。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搜索资料,展开网上人机对话获取新知识,然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流,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时空
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的,脱离生活实际,轻视“做”,所以扩展生活化的活动时空其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活知识,用活知识。首先,作业生活化的扩展。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可现在我们让孩子把科学带回家去,使他们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1)查阅型作业。如在学习《我们吃什么》一课前,可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吃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查阅你们家所饮用的食品的营养作用,并与父母共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出一份食谱。
(2)创作型作业。老师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每位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张食谱带回家,再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张修改的食谱又可延续到《食物的搭配》一课中使用,从而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如:陈旭远教授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的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三)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蕴涵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会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但是,我们在为学生提供材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未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材料不当、分发材料的时机不当等,都会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困难,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1、加强学生分组实验前的有效指导过去,我们的科学课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实验材料、实验的步骤、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实验前都详细讲解,学生照着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实验现象明显结论正确。新课程来了,要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就不敢指导了,什么都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我们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许多时候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2、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获取和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如下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如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五)“学而时习”,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科学课也要强调适度的“时习”,一方面有利于所学科学概念的保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
另外,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做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来全面获取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给予恰当的弥补和点拨,以便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吸收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适时、适度的足够的练习,才能进一步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