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绿色矿山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矿山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矿山管理体系

第1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公司凭借科学精细的企业管理,卓越的产品质量,诚实规范的经营管理,先后荣获“2014广东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强”、“2014广东上市公司最具盈利能力10强”、“2014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节能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实现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共赢。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与践行“环境优先、综合利用、清洁低碳、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管理理念,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为目标,重视与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装备,推行清洁生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与推进循环经济,强化科学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促进水泥行业节约、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对新、改、扩建项目都经过严密论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环保设计方案,建设项目均按国家相关法规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报告期内,公司各成员企业涉及的“新、改、扩建”项目均开展了环评并获得相应环保部门的批复,环评执行率100%。

强化领导和管理机制,狠抓节能减排工作

为切实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与制度等要求,建立与健全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成立了由集团公司总经理挂帅的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由集团生产技术副总经理任主任的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检查监督集团公司属下各企业环保管理落实工作。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根据各企业情况制定了环保管理制度和内控标准,确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纳入各公司、各分厂的目标责任书内,做到了环保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薪酬挂钩。

公司加强企业污染预防与控制,主动接受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及群众等外部监督,及时排查治理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环境隐患,并采取定期、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予以限期整改完成,切实做到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科学治理污染

公司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用于水泥生产。公司技术中心及各企业试验室积极研究开发与实施矿山废石用于生产机制砂石及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技术、低品位无烟煤用于水泥窑煅烧技术、脱硫石膏与陶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钢铁厂钢渣与铁渣、化肥厂氟石膏与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绿色水泥助磨剂开发利用技术,每年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200多万吨,矿山开采基本实现废石零剥离、零排放。公司水泥工业窑炉使用的耐火砖主要为尖晶石砖、高铝砖,每次更换并经破碎后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生产过程中各收尘器收集的粉尘全部返回生产系统作为水泥生产材料使用,一般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公司各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均配套有先进的收尘器和消声器;旋窑企业生产线在窑头和窑尾安装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配套有纯低温余热发电和SNCR脱硝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高效。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2014年度公司全面完成了新型干法旋窑生产降氮脱硝SNCR+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保持稳定运行,取得较好的成效。水泥窑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原平均600—800mg/Nm3降至目前的250—320mg/Nm3,脱硝效率达60%以上,氨逃逸率小于10ppm。公司完成了下属企业窑尾高温风机、立磨循环风机等大风机的高压变频技术改造,实现年节电约468.66万千瓦时。同时还完成福建区域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MFA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保持生产线整体稳定,降低煤耗与电耗值,并为系统的优化运行建立了便捷灵活的调整平台,使水泥熟料烧成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通过优化公司6条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余热发电的操作管理,提高转窑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余热发电系统供电29869.2225万千瓦时,比2013年度多供电1859.25万千瓦时,实现节约标煤2285吨。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节约能源和环境治理保护意识

为加强企业节约型文化建设,提高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公司通过企业报刊、黑板报及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节能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学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标准与技术规范、环境管理体系及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文件,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进而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聘请国内专家和高等院校的教授到公司授课并到工厂生产现场结合理论进行实践和工作指导。通过宣传培训,营造人人参与节约能源,做好环境治理保护的舆论氛围。

第2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环境污染;安全问题;管理问题;质量问题;绿色施工

有人将建筑行业称为日不落的行业,因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建筑行业生存的地方,但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又不得不向我们敲响警钟,在当今这个信奉人权、环境至上的社会,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去规范建筑施工行业?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发现问题就要解决和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1 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等等,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1.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建设部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月至11月,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05%和19.2%。但进入11 月以来,全国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就发生了6起、死亡2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0%和69.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分析,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观念淡薄,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差,2. 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3.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等。

1.3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1.4 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的损失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把好施工质量这一关。

2 如何克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管理体系,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2.3 加大管理力度,充分认识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执行行业标准,提高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加大对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4 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第3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露天矿;信息系统;规划原则;规划内容

近年来,中国矿业企业遇到了空前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例如安全事故多、效率低、亏损、失业等,此外,来自国际市场的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给我国矿山造成了巨大压力。

数字化矿山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体系的再造,建设本质安全、智能高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智慧型矿山,为矿山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恒久支持。通过泛在感知和互联互通的一系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建立矿山新型应用系统、监测系统和管理体系,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数字化矿山,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因此,数字化矿山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制定建设原则和建设步骤,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下,要针对矿山的自身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选择重点突破,重视实效,并着眼长远。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露天矿信息化建设属于起步阶段,其露天矿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在建设初期按照数字化矿山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统一的标准,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最终为数字化矿山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矿山的建设对于许多煤矿企业在传统矿山转型升级,壮大竞争优势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促进企业与环境、社会共赢发展。

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数字化矿山框架,明确现阶段的关键技术难题并组织攻关,并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数字化矿山示范样板,推广数字化矿山技术,而智慧矿山最终成为数字化矿山建设的理想目标。

通过多年的建设实践,矿山在智慧生产系统、智慧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系统、智慧保障系统,形成了一定基础。当前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

一、智慧主生产系统方面,重点是方向:一是,提升现有采矿工作面(煤矿厚、薄、中厚煤层、充填开采等)智慧化水平,制定标准并实现技术、生产、使用管理的标准化,快速在全国推广。二是,智慧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加快智慧化综掘技术研究,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值守。三是,提升智慧采掘工作面,面对大量的采掘面,不能实现机械化的现实,要必要开展采掘面智慧化研究,实现安全。四是,以露天矿车辆GPS智能调度及管理系统(卡调系统)为主的智慧露天采矿技术。

二、智慧辅助生产系统方面,提升排水、供电、通风、运输、提升、压风等辅助生产系统的无人值守的可靠性,制订相应的技术、生产、使用管理的标准,使技术快速在集团推广。

三、智慧职业安全健康环保系统,推动以安全和洁净生产,关爱健康为目标的有关系统建设。在云计算技术、激光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边坡稳定性监控系统,智慧防尘监控系统、智慧矿震(冲击地压)监控系统、智慧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智慧通风系统方面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分析和自动调节、智慧水害监控系统、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人员设备的自动识别等。

四、构建数字化矿山平台,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可靠化可视化,远程化操控、网络化传输、扁平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五、建立数字化矿山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将先进企业的标准升级为集团标准(可参考行标),进而引领全行业的技术水平,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惯例。

在数字化矿山建设方面,我们也要借鉴这一成熟的经验。数字化矿山的标准体系,包含两类。一类是对整个矿山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标准,一类是子系统标准,每一类都要包含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在对整个数字化矿山系统方面,应该分不同的矿种、不同的采矿条件建立不同的标准。例如,对于煤矿来讲,要建立智慧薄煤层开采矿井系统、智慧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系统,智慧中厚煤层开采系统、智慧普掘普采开采系统等系统,其中的智慧辅助生产系统许多东西可以统一,智慧安全环保系统、智慧保障系统应根据开采条件和自然条件等条件选择。

数字化矿山建设任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矿山的智慧化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就像人类的智慧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一样。数字化矿山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过程,科技创新既是生产力、生命力、也是驱动力。因此,数字化矿山建设不能一刀切,要根据矿井的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发展智慧化技术,只要能够通过智慧化实现提高效率、促进安全、促进管理就要发扬。2)、数字化矿山体系建设任务可以按照三个阶段进行,近期(1-3年内)可以实际应用的技术作为第一阶段目标,中期(3年左右)可以应用的技术作为第二阶段目标,长期(3-10年左右)可以应用的技术作为长期目标。制定规划和方案是,按照实现的容易程度进行划分,便于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3)、数字化矿山系统技术的发展,主要立足于自主产权技术,也不能拒绝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

为提高露天矿的生产、安全水平,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提高矿山管理水平,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规划。规划性质主要是围绕露天矿的一系列应用系统设计和规划的。

规划原则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高端先进、稳定可靠

・合理投资、追求回报

・集团一体、标准一致

规划内容

根据对露天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结合本地露天矿的实际需求,本文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露天矿车辆GPS智能调度及管理系统(卡调系统)

・钻机自动布孔及导航系统

・矿山车辆燃油监控系统

・卡车视角盲区视频监控系统

・采场视频监控系统

・电铲牙尖完好性视频监控系统

・设备维修调度及管理系统

・调度中心大屏幕监控系统

・边坡稳定性监控预警系统

・无线集群对讲系统

・电铲用电电量监测

・矿山车辆轮胎胎压监测系统

・司机防疲劳驾驶系统

・物资管理系统

・采矿MES(管控一体化系统)

露天矿是一个现代化露天开采的生产企业,生产设备密集,信息化项目可使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同步提高。

建立卡车调度系统可以较大幅度提高矿山设备利用效率及整体产量;便于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及时故障排查、维修;有利于开采质量的搭配与调度控制;形成矿山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提升大型运转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燃料和备件消耗,从而提高汝箕沟露天矿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建立边坡稳定性预警系统,可避免滑坡而导致的设备和人员事故。

建立矿山车辆轮胎胎压监测系统可以提高安全保护,卡车由于轮胎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措施均是“事后被动” 型安保,即在事故发生后才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而轮胎胎压管理属于“事前主动” 型安全保护,即在轮胎出现危险征兆时及时文字和语音报警,驾驶员和管理人员可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司机防疲劳驾驶系统则为排除疲劳驾驶这项矿山安全重要隐患和改善矿山运输安全状况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之,数字化矿山是矿山技术的发展方向,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我国矿山设备制造业提供了大好的时机,从而快速实现技术的跨越,成为引领世界采矿技术的排头兵;另一方面,数字化矿山的建设要为扎稳打,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绝不能空喊口号而误了发展的机遇。数字化矿山将使矿山生产效率提高20-100%以上,安全效率提高30-90%以上,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

参考文献

智慧矿山的构架及其建设的思考 毛允德

第4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一、生态建设资金筹集

(一)建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一是从20*年起,市、乡镇两级政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等),在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的生态农业建设资金。二是从20*年起,市、乡镇两级政府结合工业技改在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的生态工业建设资金。三是在城市建设维护费、市政设施配套费、排污费、采矿权出让和土地出让收入等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的生态建设资金。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生态建设项目资金补助和国家专项资金补助。

(二)积极争取生态项目申请银行信贷,探索经营生态项目的企业以特许经营权、林地、矿山使用权等进行抵押贷款的融资渠道。

(三)大力推进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和推广通过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拍卖等方式筹集生态建设资金。

(四)通过财政扶持等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生态市建设。

(五)逐步建立生态资金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生态建设政策措施

(一)鼓励发展生态农业

1、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支持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农业喷灌节水措施;鼓励在交通干线两侧进行坟山绿化、生态公益林建设、采伐迹地更新造林、荒山造林;鼓励在适宜地区合理开发荒山荒地,建设水(干)果、茶叶和多年生药材等基地。凡从事上述农业生产或绿化造林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主体,按市政府原有的扶农政策给予相应奖励。

2、大力支持畜禽养殖业生态化改造。凡达到规模化养殖标准常年存栏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成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做到污水达标排放或农业浇灌利用,猪粪无害化处理并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经验收合格,给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30%的补助。凡达到规模化养殖标准常年存栏量1万羽以上的养鸡场,建成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经验收合格,给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30%的补助。以上农业养殖项目若与无公害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基地就近构成完善生态物质循环链,做到废水与畜粪综合利用、沼气能源利用、废水与固废零排放的,给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80%的补助。

3、“万里清水河道”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和水保工程)采用了生态化设计,农村河道整治以清淤与植被固岸为主、城市内河固岸采用多孔设计或植被固岸,较好地保护了河岸带与河滩的生态功能的,按工程轻重缓急程度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按市政府年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补助标准执行。

(二)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或获得省级新产品鉴定、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认定的企业,其工艺或产品对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的,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乐委发〔20*〕1*号)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补助。

2、凡投资建设农用薄膜回收利用加工厂(仅限于回收市域内农用薄膜),根据其建设投资规模和回收能力给予投资主体适当的一次性补助。

3、凡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市政府给予企业1万元奖励。

4、凡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成效显著的企业,一次性奖励0.5万元。凡按规定需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经落实清洁生产方案后,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或总量小于标准值(或核定量)50%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其中,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重污染企业,根据其排放污染物削减量,另给予清洁生产奖励。

(三)积极推进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1、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态乡镇规划(或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论证的,给予相关乡镇编制经费补助2万元。

2、通过*市级以上生态村验收的,予以奖励0.5至1万元。通过*市验收并获得*市生态乡镇称号的,按照优秀、良好、合格等次,分别给予创建乡镇8万元、6万元、4万元奖励;在此基础上,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的再予奖励4万元。

3、支持新农村建设、旧村改建与村庄环境整治,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并启动旧村改建和环境整治,通过全面小康新农村验收的,按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加快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乐委办〔20*〕37号)分别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励。

4、凡列入奔小康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按规划要求建造污水无动力厌氧净化池的公厕,按净化池池容每立方米补助200元。

5、乡镇建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由各村收集、乡镇集中填埋,渗漏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经市生态办验收后按渗漏液处理能力每立方米补助1000元,运行费用每年每立方米补助1元。

6、符合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条件的县乡通村公路,其路基改造经验收后,达到技术标准的,给予资金补助。补助标准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交通局关于*市乡村康庄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乐政发〔20*〕49号)执行。

7、凡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的,分别奖励获奖单位0.5万元;被评为浙江省级以上“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的,分别奖励获奖单位1万元。

8、鼓励在相对独立的住宅小区、学校、行政办公集中区、商业集中区、宾馆等用水集中单位推广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凡实现小区内污水处理后回用40%以上的单位,按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20%给予补助。

(四)加快修复矿山生态环境

采矿权人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范围及与国土资源局签订的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矿山修复治理任务的,治理备用金全额返还。对已关闭的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并完成治理任务的,按矿山规模大小(按采矿许可证登记面积计算)给予适当奖励。

(五)鼓励发展生态旅游

1、按国家绿色景区评定标准进行垃圾回收处理的旅游区,给予适当奖励。

2、积极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经省绿色饭店认定委员会认定为“绿色饭店”的,给予适当奖励。

三、资金管理

(一)加强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资金使用按照“投入渠道不变、建设内容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管理责任不变”的原则统筹安排,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第5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村建筑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nd accelerate a city to change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ward, rural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 of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ight, across the rural architecture industry also appeared a thriving scene, but in rural construction, has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rural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ural construction; problem; sol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居住的村舍呈现出形态万千、异地纷呈的特点,他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创造出了许多独具有名族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但是,在建设这些拔地而起的农村建筑的过程中,由于人员流动大、环境恶劣等特点农村建筑施工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呢?

二、农村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筑生产活动的环境恶劣, 不确定因素较多, 有些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每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仅次于矿山, 是全国各行各业中的第二位。这些年来, 多发性事故在建筑行业中屡见不鲜, 据统计, 安全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动口和临边、脚手架、龙门架等部位。根据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自然因素等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分析, 80%左右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 绝大多数的事故都发生在一线操作工的身上。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农民工安全意识较薄弱、操作技能较差以及识别危险源的能力不足; 2.包工头只追求经济利益, 忽略了安全责任问题;3.安全制度不完善, 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导致安全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2.农村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当前,由于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做好面子工程,鼓励农民大兴土木,脱离实际情况,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之,在这施工过程中,当地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噪音对人民日常生活的伤害,是不容乐观的。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等污染。

3.农村现场施工中的管理问题。在传统施工管理中, 现场施工管理体系应该协调好技术、经济管理及人员组织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现场施工主要集中在技术管理, 淡化了对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 并且没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统一起来, 然而这种管理体制缺乏整体的观点, 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管理的漏洞。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农村建筑的施工队大多数是农民, 既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也不懂管理, 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管理的问题。

4.农村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农村建筑施工中,从事农村建筑施工的主要是当地的施工队。这些农民工在农忙季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才从事建筑施工。他们通常一不会看施工图纸,二没有学习基本的施工技术,三不懂施工质量标准。更谈不上拥有施工资质证书、施工安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再加上建房房主为了省钱省事,建房时选用的建筑材料往往质量差,甚至质量不合格,所以工程质量十有八九不合格,给农村住宅质量埋下了许多质量隐患。

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 1.墙体不满足承重要求和缺乏保温隔热性能; 2.构造柱和圈梁设置不合理; 3.屋面防水不符合要求; 4.生活设施工程不完善等等。

5.农村建筑施工工艺的落后

由于管理农村建筑的大多数的施工队都是没有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建造房屋,大多数没有掌握现代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更何况即使是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也可能因为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造成施工质量的问题。

三、解决农村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加大力度宣传安全问题,使安全问题深入人心。通过定期组织一线工人进行安全学习,让他们重视安全问题。提高一线工人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素质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完善的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 其中建立安全体系尤其重要, 现场的施工队应建立以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为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工作小组要落实安全检查的工作, 如若发现安全隐患,工作小组要及时补救,并且在检查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

3. 提倡绿色农村建筑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 并不是很新的思维方向, 在多数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应重视降低施工带来的噪音、干扰、节省材料等方面。将“绿色施工”运用到农村建筑施工中的理念,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推行绿色施工, 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施工环境中资源的浪费。为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绿色施工, 并且绿色施工是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在绿色施工体现着, 如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财富的增加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照一定的原则, 如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

4. 加大管理力度, 实现多管齐下。现场的管理人员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注重技术管理, 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 要注意多管齐下, 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不要仅仅依靠以包代管, 更不要紧紧地依靠包工头进行管理。还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随时注意安全管理问题, 我们不想再看到因为不重视安全管理而发生的悲剧了。

5. 注重质量检测、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为了建造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出来。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检查质量, 杜绝选用劣质建材, 另外还要注意监督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不可只是走形式主义, 一定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标准执行, 认真做好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承包商进行协商。

6.规范农村建筑市场。首先建筑主管部门应对进入农村建筑市场的临时施工队进行培训、考核、登记、发证等程序,确定他们进入农村建筑市场的资格和资质。严格禁止资质审查不合格的施工队伍承包农村住宅工程。在承包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有形的建筑市场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交易。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作用,将农村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按照房主的意愿纳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平交易。

加强农村施工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就是要求县级质量监督单位的工作范围深入到农村基层当中去,拓宽质量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在监督和培训相结合,以培训扩大质量监督的力度。在培训中,要结合农村施工的特点重点对施工图、图集和现代的施工技术进行培训学习,以致达到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农村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可以知道农村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得到较大改善,尚需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以及施工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提高农村建筑施工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利,田宝华,肖正直.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与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所,2005年6月.127-130.

[2]周志斌.探索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铁道技术监督,2005年第11期.23-24.

[3]郭有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8期.132.

[4]张德胜.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辽宁建材,2005年第1期.59.

第6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观念创新:“低碳运行生态矿山”领跑煤炭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领航“金牛”到如今掌舵冀中能源,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不仅缔造了一连串资本运营的传奇,同时,也在以不断创新的观念,引领和推动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5年前的王社平成功地影响了河北煤炭行业今日的变局,那么今天,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得以领跑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旨在形成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生产结构的创新,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王社平认为,煤炭企业不应只把煤炭视为主要资源,而要将空气、土地、地下水、周围环境和人力等这些构成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都当作重要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效益,做到投入相同产出更多,使能源、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这是煤炭行业的社会使命,更是国企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据介绍,目前冀中能源已拥有上百项成熟技术,用来解决因煤炭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陷、矸石堆积、“三废”排放等各种环境问题,“出煤不见煤、地面不沉降、不见矸石山、保护地下水”的生态矿山已渐显雏形,东庞矿、邢东矿、章村矿、梧桐庄矿、云驾岭矿等各试点矿之间正在进行高端技术的互用集成――东庞矿的风源热泵技术在梧桐庄实施,而邢东矿的矸石回填技术在集团多个矿井开始推广――以期实现集成技术在集团最广范围的应用。

安全、效益、节能、减排是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目标。目前,集团有关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详尽规划已经出台,有关标准和机制正在完善之中。冀中能源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将正在生产的煤矿打造成为完全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对新建煤矿,其设计和建设都按照低碳运行生态矿山的模式,直至把多数矿井最终打造成不同规模、不同环境的“煤炭行业低碳运行生态矿山”示范矿山。

2010年4月16日,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论证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经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院士、专家一致评定,该项成果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必将引领全国煤矿建设迈向新高度。

科技创新:登“高”望远,风光无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企业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王社平说,“我们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拿出年度销售收入6%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无论是煤炭机械生产板块,还是生物制药生产板块都要瞄准世界前沿技术。”

“无人开采”是煤炭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在煤炭开采远程控制技术方面的研发才刚刚起步,冀中能源却已经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未来5年建成全国第一个自动化采掘工作面。

目前,冀中能源通过大力推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数字化“四化”开采,已经使煤炭开采下井人数减少8到9成。国家“863”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掘进机智能型恒功率自动成形截割与定位控制系统”的研发成功,更实现了巷道掘进的自动化作业,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使煤矿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建下、高压水下开采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谁率先攻破了这些技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行业技术前沿。“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股份把目光盯住了水下、水上等“”。据了解,冀中能源股份下属邢台矿区仅建筑物下压煤总量高达1.92亿吨、下组煤储量13.4亿吨,边角煤2897万吨,解放这些资源的难点和突破口就是技术创新。

为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冀中能源组建了由18个专业方向、300多人组成的内部专家库和由12个专业方向、40多人组成的外部专家库,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机制,仅2009年一年,冀中能源就有3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占全国煤炭行业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

“科技创新只有高起点,高标准,才能带来高效益,高回报。”这已经成为冀中能源管理者的共识。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通过与中国矿大合作,开发出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难沉降煤泥水的矿物――硬度法绿色澄清技术及高效循环利用”项目,更实现了由洗水闭路循环到清水选煤的跨越,循环水浓度由每升50克以上降至0.3克,药耗降低50%,水利用率100%,产品质量整体提高1~2档,开工率与负荷率达到100%,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难沉降煤泥水引发的系列生产问题。通过这项新技术的整体推广,冀中能源一年半时间生产洗精煤2500万吨,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7%。

管理创新:探索“大集团”经营方式转变

将诸多矿业企业整合在一起的冀中能源,堪称一个庞然大物,将它管好、用好,激发、释放出煤炭工业大集团应有的产能,是企业的管理者无法绕开的难题。

冀中能源内部管控、对标、风险、成本、信息化管理均居全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这正是企业不断坚持管理创新的结果。

冀中能源组建后,实施资产一本账、财务一本账、改造一本账、投资一本账,把管理创新放到了第一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发展规划、资本运作、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一体化,这种“有机整合”使集团化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他们还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投融资管理办法、重大事项法律审核管理规定、担保抵押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等8个方面近80项管理制度,将全面预算作为保障集团战略规划落实的有效手段,把企业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集团层面,以大额资金和投融资管理为重点;在子公司层面,以价值链管理为重点;在矿、厂层面,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分别建立了预算管理体系。

王社平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一个“管”字,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此,冀中能源专门建立了资金、销售、供应“三个集中”管理体制,成立经贸分公司,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配送的管控模式。通过这一模式,集团财务掌控能力得到增强,防止了财务风险,也为降低财务成本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冀中能源成立以来仅对大批量物资采购进行集中招标,就节约资金1亿多元。

在明确的销售策略指导下,冀中能源销售人员北上首钢、承钢、宣钢,南下邯钢、安钢、武钢,东到济钢等大型冶金企业进行业务洽谈,在巩固老用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辟了实力强、效益好、规模大的新用户。通过利用大企业的整体优势和区域优势,集团在钢厂用煤上与上述钢厂全部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供货合作协议,实现了以优质焦精煤带动烧结、喷吹煤等其他品种煤的销售,解决了企业烧结煤销售压力。

在电力和化工用煤上,冀中能源进一步巩固开发了齐鲁石化、山东聊城电厂、邯郸热电、陈塘热电、静海热电厂等一批用户;在产品分区供应上,集团按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调配。过去是一个矿山供多家,恶性竞争无休无止,长途运输费尽周折,现在通过集团统一调配,各矿就近集中供应,节约隐性运费亿元以上。

管理的方式变了,企业的面貌也变了。严格的资金管理、统一的财务平台、产业布局的优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质量和品牌的相互促进……一个崭新的中国煤炭工业大集团经营方式,正在冀中能源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冀中能源销售收入节节攀升,以其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之举,成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煤炭行业大集团崭新生产方式的活力样本。

什么是“低碳运行生态矿山”?

“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既是冀中能源坚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自觉生发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高科技、全方位、长时效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重构着矿山工业体系。

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特点是生态保护,途径是科技创新,过程是低碳运行,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科学发展。

关键词之一:矸石不升井,不建矸石山

冀中能源国内首创的矸石、膏体、粉煤灰、超高水材料等井下充填采煤工艺,不但消除了井上排矸石带来的占压耕地和矸石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利用这些材料对采空区掘进后的煤巷进行充填支撑,解决了地面沉陷等环境问题,并为我国煤矿“三下”压煤的大规模开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9年,邢台矿用充填的方式,从永久煤柱中采出优质煤几十万吨,获利近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36000吨。

关键词之二: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

梧桐庄矿采用储煤圆筒仓及封闭储煤场消除地上煤尘,通过煤壁注水、岩石喷水、除尘分机吸尘、大巷洒水车定时洒水等措施实现了井下防尘治理,完善了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有效治理了废气、废尘的排放,实现了采煤不见煤。东庞矿、梧桐庄、云驾岭等矿利用矿井独具的回风源、水源特点,研制了高效矿井回风热交换器,解决了矿井取暖、井筒防冻等需求,实现了产煤不烧煤。

关键词之三:废气不外排,瓦斯发电

冀中能源把煤矿瓦斯抽采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当作低碳重点任务,在保证地面瓦斯抽放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大对瓦斯地质构造的研究,掌握瓦斯涌出规律,成功开发并研究推广了瓦斯可控抽采技术,还将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瓦斯发电,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低碳最大化。

关键词之四:用水不排水,保护水资源

第7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等外部压力下,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生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围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目标,本文从科学规划与战略优化、资源勘查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四个维度提出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生态发展的实现路径,旨在为煤炭企业生态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煤炭企业;生态发展;路径

一、我国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一)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

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煤炭产业链进行了多次重组与调整。过去的煤炭产业只是单纯的开采,经过多次调整,现在已经形成资源的综合利用。但是,目前煤炭产业链较短,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实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企业还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了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并且,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和技术力度不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水平不高。

(二)从业人员多素质偏低

我国的煤炭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从业人员人数众多,文化水平不高,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技术含量低,整体的人员素质偏低。煤矿的产量逐渐下降,造成一部分的人员下岗,这些人员的特点就是年龄大、整体素质不高,经过培训再就业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这些煤炭工人的分流比较困难。

(三)安全状况亟待改善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安全生产理念已经基本形成。煤炭事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瓦斯事故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严重,煤炭事故主要有顶板事故、水害事故、瓦斯事故、运输事故、机电事故等,其中瓦斯事故是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严重威胁着从事煤炭开采及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比较旺盛,因此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责任依旧重大。

(四)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技术的限制,煤炭的生产和开发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开采煤炭资源会引发土地塌陷,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每采一万吨煤会造成0.17公顷的土地塌陷。并且,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会引发水资源破坏问题,煤炭的开采和加工也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臭氧层造成破坏。除此之外,煤炭的开采还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因为煤炭开采而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达到22亿立方米。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煤炭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二、科学规划与战略优化维度

(一)制定科学规划

第一,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期望,应分析企业的资源,优化发展战略,更好地配置资源。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政策,完善监控、反馈及决策体系。煤炭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企业的规划进行协调,建立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战略规划协调机制,形成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规划管理体系。不论是企业发展战略还是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论是组织机构的调整还是重要政策的执行,都有合理科学的规划,自上而下有效率地执行。第二,实施动态化规划。在发展规划不断落实的工作进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调整和完善发展规划,再进一步地落实推进。首先,将阶段性的目标准确地划分,煤炭企业根据分解目标实施。在实现分解目标时,要注意考核目标的实施情况,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力求完成每项阶段目标;其次,各部门的职责应当明确,业务流程应当规范;再次,国家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变化时,企业的规划也应该进行修订,以应对变化的环境,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优化企业战略

对煤炭企业现有的战略进行优化,就是要发展。根据煤炭企业目前的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产业链。第二,推广低碳运行示范项目。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建设低碳运行的生态矿山。第三,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核心,依据企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展望,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在变化的经济形势中保持不断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科教兴企战略。

三、资源勘查与资源利用维度

(一)加强资源勘查力度

对煤炭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探,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奠定基础。由于煤炭地层中具有多种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若不一起开发利用,就会被当作废物丢弃。这样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可以对其共生、伴生的资源进行勘探,形成以煤炭资源为基点的大循环。在煤炭资源勘探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形成自动化管理,改善管理质量。立足于矿井资源的实际情况,坚持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对资源的管理。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合理布局,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优化开采工艺,提高回采率,解决煤炭开采过程中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在煤炭洗选过程中,优化洗选工艺,对开采的煤炭进行集中洗选,减少洗选工艺重复次数,节省能源。在煤炭加工过程中,推广煤炭清洁技术,开发煤炭的附加产品如甲醇、二甲醚和活性炭等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综合利用资源方面,将煤矸石、煤泥、煤层气、岭土、铝土矿、耐火黏土、陶瓷黏土、铁矾土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形成一套循环系统,减少资源浪费,加强资源的重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严重耗费资源的生产方式,使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模式,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利用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利用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机理,让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成为另一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使得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起来,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及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使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生化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应该大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炭的衍生产品及下游产品。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相关联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产业链。煤矿产业链的延伸也表现在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展开。例如洗选煤炭时,通常生产高质量的煤炭去除原有的杂质,在此过程中高效地利用资源,并且可以减少成本避免无效运输。同时对伴生矿进行开采,深加工附加资源,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煤炭企业绿色高效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维度

(一)强化环境保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技水平,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煤炭企业应寻找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在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的全过程中减少排放污染物,实现清洁生产。在煤炭开采区,实行绿色开采绿色建设,保护植被防沙固土,保持水土。实施清洁生产,研究和开发煤炭开采的新技术,并将绿色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将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区环境保护机制,建立环境检测系统,以便了解煤炭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煤炭企业应学习先进的经验,借鉴好的保护环境的方法,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技术升级,加大科学技术基金投入,确保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的作用,以先进技术为依托,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的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资源回收率。

(二)推进生态修复

我国对矿区的生态修复的工作明显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对矿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力求把生态修复贯穿于煤炭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加强对矿区的生态修复意识,从我国矿区的实际生态环境出发,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在修复生态方面,水资源循环利用逐渐被重视,实施矿井水、自来水等设施的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使水资源消耗最小化,能量利用最大化;治理土地塌陷,治废还地;种植树木,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修复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耕地和林地。生态文化是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形成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的内涵就是要求人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从各个层面作全面的规划并进行大力推进,使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并且将生态修复落到实处。

五、人才开发与创新驱动维度

(一)加大人才培育引进

首先,应营造健康的人才培养氛围,改善办公环境,宣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风气,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员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与忠诚度。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利用高薪、补助、奖金等物质福利奖励员工,另一方面利用鼓励、关心、信任等精神奖励激励员工,共同吸引优秀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其次,应建立合理的培训与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推动员工在职教育发展,进一步提高员工专业能力,挖掘员工发展潜力,同时组织开展员工考核工作,提高员工竞争意识,增强员工学习、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向更高水平发展。最后,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产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培养满足煤炭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全面推进创新驱动

在技术创新方面,第一,煤炭开采加工技术创新。创新煤炭开采技术,减轻对地表结构的破坏,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充分利用煤炭伴生资源,减少煤炭及其共、伴生品的浪费,争取以最低的开采成本与最小的环境破坏,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革新煤炭生产加工技术,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煤炭附加价值,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机械设备的污染和损害,延长机器的使用年限,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损耗,促进绿色清洁生产。第二,废物处理技术创新。推动废物处理技术的改革、创新,绿色化处理煤炭生产加工形成的废渣、废气、废水,减少环境污染,积极研发新工艺,改善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各阶段产生的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情况。第三,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加速企业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进程,解决当前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修复矿井土地结构,加快土地复垦进度,净化空气污染,治理水源污染,促进生态循环,复原生态系统环境,保持生态系统良好活力。在管理创新方面,以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导向,实行管理创新建设,利用多种企业发展管理理论,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信息化、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发展,推动企业全过程动态管理,融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的重要观点,改变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其由传统的经济模式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王书伟.河南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技术,2011(1)

2.李堂君等.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师论坛,2003(3)

3.聂政纲,张麟.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黄奂果.谈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刘元明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构建对策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3)

6.杨磊等.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模式的探索[J].中国矿业,2011(6)

7.唐恩贤,王怀平.探索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创建绿色矿山[J].国土资源情报,2013(9)

8.胡娟,徐亮.关于煤炭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中国煤炭,2010,36(10)

第8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深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2015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原材料工业系统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各项工作,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组织提出了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全环保效益显著的重大投资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城市钢厂搬迁等。组织研究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困难行业“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退出机制。积极扩大高端铝材、绿色建材和钢结构市场需求。

二是加大行业发展指导和监管力度。组织研究编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稀土、建材、新材料等行业“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方案》,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等。联合住建部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严格稀土指令性计划管理,开展稀土投资项目核准工作,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提出稀土资源税改革方案。推进稀有金属立法,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稀有金属管理条例》立法计划。

三是深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了符合要求的水泥、平板玻璃建成项目,认定符合要求的在建项目;就钢铁、电解铝项目清理情况征求国土资源、环保部门意见,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加快项目备案工作。印发轮胎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铅锌行业规范条件,制修订煤制烯烃、对二甲苯(PX)、钢铁、钨、锡等行业规范条件。开展轮胎企业符合规范条件审核,公告第二批铝和铜规范企业名单、第八批水泥和第七批平板玻璃生产线名单等。推进稀土大集团实质性组建,中铝公司、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和广东稀土已基本完成组建工作,南方稀土已完成集团资产评估。

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和立项工作。利用技术改造资金、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组织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加快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研究制定首批次应用重点产品目录,推动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建立新材料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为政府制定政策、社会资本投资、用户选用新材料提供决策依据。制定扩大碳纤维在重点领域应用的工作计划,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成立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加大电子材料进口替代工作力度。

五是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制定《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研究建立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和水泥、陶瓷智能工厂技术条件,在轮胎、陶瓷等行业积极实施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在稀土行业建设稀土产品追溯系统,研究化肥、农药开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启动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工作,为推动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牵住转型升级这一“牛鼻子”

2016年的工作思路为:

一是研究落实稳增长措施。密切跟踪和掌握原材料行业生产运行态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分析困难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政策需求,研究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调整进出口税率等对策措施。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困难行业扭亏增盈、转型升级。继续组织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加快推进城市钢厂环保搬迁改造、城区有色金属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严禁以任何名义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强对地方备案项目产能置换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僵尸企业”退出和低效产能削减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跨区域兼并与区域内兼并相结合,打破资产所有制界限,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2016年,要完成大型稀土集团实质性组建,督促6家集团尽快落实组建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力争2016年6月底前整合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切实抓好稀土应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三是加快智能绿色升级改造。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试点示范,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和做法。继续做好原材料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资电商发展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开展建筑陶瓷行业“机器代人”工作试点。针对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开展主要生产工序对标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量。

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建设国家新材料创新中心,重点做好新材料中试及工程化开发,突破产业化共性工艺技术。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建立新材料统计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夯实新材料行业管理基础。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条件成熟的关键材料,加快重点铝合金牌号开发应用;落实石墨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现石墨烯低成本化和工业化首批次示范应用;组织钢铁企业研发生产高铁、汽车、核电、船舶和海洋工程、机械、圆珠笔头等所需关键钢材。

五是加强行业引导监管。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企业自我声明、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建设规范企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整顿规范稀土行业秩序,严格控制新设稀土采矿权,制定出台稀土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继续完善稀土行业管理政策法规,将《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列入2016年国务院Ⅰ类立法计划,修订《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

“十三五”期间,原材料工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为工作中心,以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推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严禁新增产能,加快存量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业,促进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市场、物流、产业基础等综合条件,鼓励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间耦合化,推进原材料工业基地化、园区化发展,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布局。

三是加快工艺技术创新升级。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目标,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原材料工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升级步伐,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实现清洁安全、高效高质、数字智能生产。

四是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按照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专用装备和重点品种,完善新材料创新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新材料创新能力水平,着力实现材料先行。

第9篇: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环保 现代化矿井 本质安全 数字化矿山 园林化矿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65-02

曾经偏僻荒凉的寂寞之地,如今已是厂房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曾经记忆深刻的黑色矿井,如今则是亮点频现、惊喜不断,万众瞩目。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将“井下作业工厂化、地面生活城市化”的建设思路体现得淋漓尽致;走进该公司承建的龙泉矿井项目现场,其“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矿理念得以充分展现。

龙泉矿井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山西省重点工程和太原市重点推进项目,该项目位于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上龙泉村,井田面积35.23平方公里,储量7.8亿吨,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主采4号、7号、9号煤层,主要煤种为肥煤、主焦煤、1/3焦煤,属于优质电煤和炼焦配煤。采用斜、立井联合开拓方式,装备一个综放回采工作面。项目规模包括建设年产500万吨原煤的现代化矿井、600万吨的选煤厂、5.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并参股建设静乐至静游段27.6公里的地方铁路。总投资47亿元,矿井建设工期为42个月。后续还将建设2×35万千瓦的煤矸石发电厂。

从2009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至今,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新虎等一班人在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中国一流现代化矿井为目标,始终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坚持办矿手续正规化、设计布置合理化、生产系统机械化、运输系统连续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安全生产文明化、矿区环境园林化、社会服务市场化、建设目标现代化的“十化”建设理念,坚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三化”管理模式,精心制定计划,合理倒排工期,全力组织施工,确保了项目安全、有序、快速推进。截至目前,项目连续4年超额完成省市和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矿井三期工程顺利推进,井下供电、排水、通风、运输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地面建筑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选煤厂已开始设备安装,矿井和选煤厂将于2013年实现同步联合试运转。

2012年7月11日,李小鹏同志在太原煤气化龙泉矿井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时说:“龙泉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定要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大胆创新 打造一流现代化矿井

现代化矿井,必定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一流的现代化矿井,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和创新运用的现代技术贯穿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和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

1.委托管理上水平。龙泉能源公司将包括职工餐厅、变电站、场区保卫等生产、后勤服务事项进行“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委托管理,创新了管理模式,减少了用工人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

2.大胆引进“云计算”。为建设“数字化矿山”,该公司引进“数字化云计算”,建立三维矿山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传输及工业控制技术,使数据采集、生产调度、经营管理、决策指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同时,对矿井各类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控制和管理,构建起高度集成的现代化全方位网络体系,达到从生产一线、调度到管理科室再到领导办公室的层层联网及信息共享的目标。

3.运用变频降电耗。该公司在龙泉矿井动力设备中广泛使用变频技术,通过对皮带运输机的变频控制,实现功率平衡,可大幅降低设备在运行速率不平衡情况下的电量消耗。值得一提的是,副立井提升设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交直交变频系统,动态响应快,静态控制性能高,可提高系统效率,节约电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

4.节能环保。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广泛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据了解,矿区建成后,燃煤锅炉将不见踪影,真正实现采煤不用煤的目标。场区的所有建筑和行政生活区的楼房内,将全部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技术进行供热制冷。该技术充分借助土壤的有利条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能量作为建筑能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垂直埋于地下的土壤埋管换热器为空调系统提供吸热和排热。目前,地源热泵的空调主机房已安装完毕,即将投入试运行。而利用当地光照强度大的特点,采用太阳能解决矿区供热的做法,现已在临时洗浴中心等处实施开来,可以解决每日300人的洗浴用热水问题,使用效果很好,有望今后在职工澡堂全面推广。对于煤矿比较头疼的矿井水处理问题,该公司则采用了较先进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装置和膜元件,通过多重净化、沉淀、消毒,每小时可处理440立方米的矿井回用水和60立方米的生活饮用水,实现矿井水的零污染、零排放。

创新发展,科技为先。该公司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借鉴当今成熟的技术成果、管理成果,引进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在实践中不断诠释着一流现代化矿井的丰富内涵。

二、多轮驱动 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建设的需要,是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必然选择。

4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一个远大的目标——将矿山打造成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井是国家对煤炭企业建设提出的新理念和新目标,这个关系着企业和谐发展的理念,便成为该公司领导班子的理念;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目标,便成为该公司全体职工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实践中,该公司认真落实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化规定,以“管理、培训、装备”三并重为原则,推行“井下安全质量标准化、地面施工文明化”建设方针,按照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多轮驱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1.三方联动强管理。该公司按照国家一级标准化建设标准,编制掘进、安装等标准化方案,制定措施和管理办法,切实将安全检查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对标检查;把工程验收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对标验收,努力实现矿井标准化建设的动态达标。严格落实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安全责任,以三方联动全员风险抵押体系为手段,切实做到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隐患整改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2.力推“一线工作法”。该公司领导干部和所有管理人员深入一线,包队蹲点,带班作业,发现、解决问题;安监人员在现场8小时跟班检查,看安全规程、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同时对安监外聘人员的到场、跟班、检查、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做到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督战,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

3.系统建设步伐快。该公司不断加快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一通三防”工程建设步伐,龙泉矿井项目设计建设了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和副立井,各司煤炭运出、材料下井、供风通畅、人员入井之责,材料、人员之进出各有其道,互不交叉,实现了矿井主要系统的单独管理,形成了系统简单、功能明确、安全高效的矿井系统。

4.现代装备保安全。该公司的主要设备全部选用美国久益采煤机、德国ABB电控设备等,皆有运用部署;配套设备则选用我国煤矿大倾角带式中运量、带速、装机功率最先进的输送机械,占尽减人提效先决条件,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安全为天,生命至上。该公司采取扎实有效的办法,多轮驱动,3年来克服各类停工173天的影响,在连年超额完成投资任务的同时,实现了井上、井下“安全为零”的奋斗目标,并被集团公司评为2011年度安全建设模范单位,用责任铸就了坚如磐石的安全之基。

三、以人为本 打造绿色园林化矿井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该公司领导班子深谙此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该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循着这一思路,该公司去年以来按照既定比例,稳步提高员工收入;修建了职工公寓、龙泉佳园,对新员工和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改善了员工的住宿条件,并安装了土壤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解决了员工的供暖、洗浴问题;按照“公车包费用、私车给补助”的原则,实行了车辆改革,为职工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采取全员培训模式,通过开展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定、井下事故案例、职业病防治等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

在以待遇留人的同时,以环境留人更是该公司的一大亮点。

毕业于南开大学公司经营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的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新虎具有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他说:“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必然包括一流的企业环境,而打造‘园林、景观、灯光、企业文化’四位一体的矿区景观就是我们的切入点。”在实施过程中,建设者们解放思想,学习世界先进理念,以简单大气为设计宗旨,抛开传统直白的标语口号,舍弃毫无新鲜感的喷泉雕塑,而是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等细节上大做文章,赋予其灵魂,让其述说表达,使每个静物都是一种景观,每个景观都是一种文化,进而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比如树的颜色、开花时间要错开,每棵数都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一片叶子的形状也有明确意向。矿区的园林景观委托北京清华公司设计,正在分阶段进行,目前河堤两岸和道路两旁已经先行进行了美化、绿化。灯光委托曾参与北京奥运会设计的知名公司进行设计,有一条轴线,不仅白天看起来很美,夜晚从空中俯瞰更漂亮。企业文化以突出现代文明要素、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为目标,已经委托中国传媒大学专家进行设计。同时矿区还设计建设有超市、银行、游戏厅等社会上普遍有的设施,让员工感到在这里生活与城市没什么两样。而所有这一切,就是为了以现代文明的眼光,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形成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共同体,进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凝心聚力。该公司解放思想,大胆规划,时刻把职工的需求放在首位,把企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形成了职工与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结论

以建设龙泉煤电一体化工业园区为战略,以建成现代化矿井为目标,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管理体系为宗旨,以井下施工标准化、地面景观园林化为抓手,着力构建基础工作标准管理体系、全面计划考核管理机制,全力推进矿井、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和园林景观灯光文化四位一体文明园区建设。

日前,该公司2013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它犹如声声战鼓,催人奋进;犹如猎猎旗帜,指引方向。

待今年矿井、选煤厂实现联合试运转,待“十二五”期间项目全部建成后,该公司工业总产值将有望达到100亿元,形成“煤电”百亿工业园区。届时,一个中国一流现代化矿井将屹立在三晋大地,在“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征途上熠熠生辉,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关于山西岚县矿区龙泉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8]1725号

2.《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龙泉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