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系统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第1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方法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第2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云浮市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和旅游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的一种生活文化现象。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不包含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是以一些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容即为文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内涵、最为生动、最具魅力的部分[1]。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旅游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在文化旅游领域有了很大的建树。国内很多学者对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季玉群、黄鹍[2]从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朱文林[3]对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进行了思考。白长虹等[4]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了研究。顾艳芳[5]对河南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进行了研究。曹晓鲜[6]从协同论的视角对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侯国林、黄震方[7]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方面进行论述。王斌、陈慧英[8]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方面和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过他们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没有给予一般性的理论探讨。本文尝试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含义、理论方面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1974年于西德斯图大学创立了协同理论,它又被称为协同论或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描绘出它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2]。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协同发展中运用一定的理论予以支撑。

1. 比较优势理论及实践意义。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其理论开始是用于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之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以及它们相对成本的差别。该理论对文化和旅游结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和旅游的开发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欠发达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也是个问题。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他《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一个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和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开发和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关键点。

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发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其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生态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旦开发不好,会对生态和资源形成很大破坏。

4. “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主要观点是把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增长极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文化和旅游重点培育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开发,使其成为极核,而后带动其他边缘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5. 系统理论。1968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确立了系统理论的地位。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该理论核心思想是,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和旅游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三、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1. 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文化和旅游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职权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它们也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等特征。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指导。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规划,加强了该地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开创了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 在互动机制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一般与旅游产业结合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能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各个地区发展旅游,都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也给旅游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

3. 在两者联系上,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其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渠道,经过开发后,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旅游是文化兴旺重要支点,它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开发来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撑,旅游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也即是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

四、案列: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考

(一)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云浮虽然是个年轻的地级市,但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浮有禅宗文化、石材文化、南江文化和温泉文化等,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目前,云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都认识到协同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各县区文化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为云浮文化旅游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云浮位于广东西部,连接着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是著名旅游风景名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是它的特色。其旅游佳景不胜枚举,佛教禅宗圣地——新兴国恩寺、闻名遐迩的龙山温泉、风景秀丽的蟠龙洞名胜区、历史悠久的罗定摩岩石刻等,令人流连往返。云浮市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奇。云浮区域文化也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尽管云浮区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云浮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特别在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云浮地区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广东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禅宗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成功落户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了禅宗六祖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南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南江流域地区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南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结合发展,构建成了和谐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升了云浮社会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动力。

2. 云浮地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云浮文化旅游的协同一般只是对现有文化的展现和保持,区域障碍没有突破,共同的协同发展目标很难树立,这严重阻碍了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导致它们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云浮文化旅游协同开发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表达,因此也降低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云浮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界对其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云浮地区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空间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

(三)优化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系统,这些系统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质上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导致了各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据此,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思路很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 促进云浮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及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必须依赖地方文化。推进云浮旅游发展,要与云浮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使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以此促进旅游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云浮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提炼资源的文化元素,以此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发展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发展。

2. 推广云浮文化与旅游宣传。在协同相关理论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系统,要想使它们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宣传。“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宣传是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的需要。因此要打造宣传平台,弘扬文化旅游,普及文化旅游知识,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云浮现有的宣传设施,来挖掘云浮文化旅游的宣传品味、质量、影响力。

3. 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目前,云浮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比较弱,要使云浮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品牌是一种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云浮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和永续更新性等特征,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云浮文化企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广大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

4. 重视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云浮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人才的重要性,将人才战略作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实行“人才兴旅”战略,旅游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小组,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要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

五、结语

文化旅游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云浮以后必须要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彼此的协作。发展文化要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平台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旅游需要文化提供动力,将旅游和文化协同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云浮文化旅游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康伟,李玉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3]朱文林.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

[4]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

[5]顾艳芳.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6]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7]侯国林,黄震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8]王斌,陈慧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1,(12).

Culture and Tourism: Thinking of Joint Development

Wu Baijun

第3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安县

0 引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其中九江约占1/3。由此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石,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各地产业集群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由于地方政府大量招商引资,出现了多种类的产业集聚,大量工业园不断兴起。但现阶段的生产模式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下,难以消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产业集聚生态化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认为发展生态的产业集群是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地使用生态资源、杜绝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群内各企业的内在关联性,构建由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和销售链组成的产业链网,使“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将外部不经济的生态环境问题内部化,从源头杜绝污染的产生[2]。

德安位于九江市城南板块,紧邻九江县、共青城,无论是资源还是地理位子都在生态经济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子。本文在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德安县作为研究对象,对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1 德安产业集聚生态化模型的构建

德安县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在整个产业构成中占62.08%,现有一个宝塔工业园,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机械电器、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矿产加工。我们调研发现,这些产业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更没有达到以某一品牌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链带来的整个地区生态式的发展。德安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大量引进企业进驻发展的同时,打造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对德安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走生态发展之路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引进生态性企业实践这种模式成为关键。

图1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型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得出德安具备形成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以最近投资于德安A企业为例,该企业是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中医药全产业链综合性企业,产业链涉及中药材的种植、提取、合成、终端产品、研发、销售。本文将以该企业为主导品牌企业,构建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可为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平台。

该模型是以九江市龙头A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化产业集群,战略规划为“一园、二区、三基地”:在中心区域建成一个中医药生态工业园;在种植繁育区将打造为万亩中药材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及休闲、生态旅游、养生观光区;同时将发展为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及药材培育研发基地,为国家培育急需的金银花种苗及具有抗癌、治癌作用的曼地亚红豆杉;同时,通过引进家畜产业,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可形成万头猪饲养基地,可为药材的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一种循环经济模式。

在整个集群模型的构建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源流都将在生态化理念下设计而成,企业的能源可以来自集群内部的能源企业,而企业产生的污水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次供给能源企业使用,这个模型体现了生态性,循环性。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对于德安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 德安产业集群生态化态势SWOT分析

德安地处南昌、九江两大城市之间,位于昌九工业走廊中段,境内有昌九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316国道等交通要道穿过,昌北机场、九江庐山机场和九江港近在咫尺,内河航远联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极其便利,并且德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文化,吸引了大批企业相继进驻。德安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布点之一,通过分析德安经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态势,有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德安产业集群生态化分析态势

由表1可以得出,德安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其区位、资源和生态等优势,逐步消除合作机制缺乏、公共服务欠缺和产业集群系统缺陷等劣势,利用国内外的大好环境和机遇,迎接市场失灵、品牌建设和制度支撑等挑战。由此,德安应选择SO组合作为战略定位,并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达到产业集聚,并规划步入生态化发展模式。德安可以依靠丰富的矿石资源优势,建立起集陶瓷、建材等类型为一体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同时不断引进农业生态科技型企业,形成示范性的生态化产业集群。

第二,努力树立品牌和龙头产业。德安应该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和龙头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完善集群内在的生态共生产业链网,构建企、产业间的和谐共生体系,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强集群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升旅游业。德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全力打造集人文、生态、历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线路。如以博阳河漂流-芦溪元代古桥-凤凰山宋代彩绘壁画-祝家商代遗址-车门桥义门陈文化-万家岭大捷-吴山陶渊明故里-药材种植基地-溶洞-省级生态村等为主的一条生态旅游观光线路。

第四,建设生态城镇、生态农村。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第五,德安与共青城整合与协调发展。德安与共青城只有一山之隔,地缘十分相近,将两者进行整合可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互补,打造优势产业基地,共同建设成为九江市域的副中心城市,有利于实现昌九工业走廊的中部崛起。

3 结语

产业集群生态化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区域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空间经济学及企业集群理论等,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同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璐珊.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2010(9):127-128.

[2]吴荻,武春友.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模式的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7):64-68.

[3]Korhonen J.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53-259.

[4]Matthias R,Paolo Dell Anno.An Industrial Ecology of the US Glass Industry[J].Resources Policy,1997,23(3):109-124.

[5]Graedel T E,Allenby B R.Industrial Ecology[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6]曹利军,尚利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与生态化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5(11):195-197.

第4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游客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顾客就是上帝”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因此,如何经营管理客户关系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就成了旅游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一般来说,游客满意度的提高并不必然与未来的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即使游客非常满意也不意味着他会故地重游,但是高满意度的游客会向亲友推荐,间接地影响旅游收入、旅游地的品牌与形象,并对旅游城市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影响。所以本文希望借助于双因素理论,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计量分析。

一、理论基础

依据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与环境相关的因素,而激励因素主要是指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而不会带来满意感。他把满意与不满意的二维表达拆开来看,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同理,不满意的对立面也是没有不满意。为了提高人们的满意度,我们必须关注激励因素,并且要尽量的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在该理论的基础上,Swan 等提出了产品绩效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产品的绩效包括产品的操作性绩效和表达性绩效,前者是指产品是否满足实际需要(也称物理绩效) ,如衣服的耐磨性;后者是指该产品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也称心理绩效) ,如衣服的款式。两者的重要性权重随产品的不同而不同。随后,Pizam把该理论引入旅游行业中,并进一步指出,多数旅游产品的表达性绩效要比操作性绩效更重要。所以在实践领域,我们常常强调酒店房间的舒适、豪华、好客和酒店的声誉等,而不是房间的功能和价格。为进一步理解游客满意的复杂性,Noe和Uysal等将影响总体满意的因素分为操作因素和表述因素。前者涉及产品的属性和功能,为保障性的和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游客就不满意) ,但对游客满意的贡献不大,如通往目的地的交通设施;后者涉及产品的价值表述或个性特质,是促进游客满意的贡献性因素,但缺少了它不会导致不满意,如交通设施的豪华和个。

双因素理论是游客满意因素分类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可以指导我们高效地实现游客满意。基于双因素理论,贾英和孙根年把旅游分成了“高峰体验”和“纯体验”,认为两者共同构成了一次旅游活动。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注重高峰体验而忽视纯体验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游客满意度,就必须把两个方面都做好。

二、变量选择

双因素理论只是把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类,但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游客的满意度呢?不同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传统的旅游理论认为,“食、住、行、游、娱、购”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连漪基于六要素的特点,探索性地构建旅游地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的因果模型( Tourism Destinat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简称TDCSI) 和旅游地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而江波,郑红花则在六要素基础上,加上了“社区”和“人员服务”两个因素,构建了八因素的TDSQE模型来分析游客满意度。南剑飞,李蔚等人则从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商品丰度、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服务娱乐、基础设施、员工素质、旅游地形象等7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衡量游客满意度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汪侠,顾朝林,梅虎等,构建了旅游景区顾客满意度指数(TACSI) 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由7 个测量模型和1 个结构模型组成,包括7 个潜变量和23 个观测变量,各潜变量之间存在着11 种正负相关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变量的选取愈来愈多而模型也愈来愈复杂。而我们则在实用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参考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权衡选取了六个指标,作为我们衡量游客满意度的变量。这些指标分别为: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商品丰度、旅游服务娱乐、基础设施、员工素质、旅游地形象。其中, 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商品丰度, 旅游服务娱乐属于激励因素,质量越高游客的满意感就越强,而员工素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地形象则属于保健因素,缺少了则会导致游客的抱怨。

为了衡量这些指标选取的有效性,我们用eviwes软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我们利用1996年到2008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构成表的数据,以总收入替代游客满意度。我们假定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我们首先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发现数据并不平稳。在做了一阶差分后,我们发现有五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ADF检验,即数据是平稳的,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关系。而有一个变量的P值略微的大于10%,鉴于数据数量较少,我们也认为通过了ADF检验。我们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这六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发现调整后的相关系数为0.93。说明他们对因变量的解释效果比较好,说明我们选取的这六个变量是适当的。

三、方法选择

五、讨论建议

通过灰色关联系数,我们很容易看到:东部地区的游客满意度高于中部,而中部又略微的高于西部。结合中国旅游局2010年公布的中国前50名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个结果与实际调查是相符合的。我国东中西部的旅游资源相差并不大,但是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却相距甚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从双因素理论的角度给予解释。

东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员工素质较高,并且城市卫生市容市貌比较整洁,给游客的印象比较好,这些都应该属于保健型因素(操作性绩效)。做好这些因素,游客的抱怨和不满意就会减少,因此满意度就不会太低。但是要想获得高的满意度,只注重保健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好激励因素(表达性绩效)的作用。例如旅游服务和娱乐,旅游商品的丰富度等。只有这些方面做好了,我们才会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中西部地区,由于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交通不便,城市印象相对不好,所以游客的抱怨比较多。虽然在提高激励因素方面,中西部地区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使其在旅游商品丰富度和旅游服务和娱乐方面和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这些激励因素(表达性绩效)并未发挥很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保健因素方面的抱怨抵消了激励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提升,所以激励因素的贡献率并不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东部地区要加强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致力于激励因素的强化,注重游客的满意度的提高。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等硬件条件非常好,因此我们建议中西部地区不要盲目的追赶东部。中西部地区应采取以保健因素为主激励因素为辅的发展策略,重点关注城市交通的改善及相关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借此以减少游客的抱怨,逐步的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对旅游景点的开发要有规划,要减少低层次景点的重复开发,要形成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进而增加旅游收入。

参考文献:

[1]符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9.

[2]汪侠,顾朝林,梅虎.旅游景区顾客的满意度指数模型[J].地理学报,2005.09.

第5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

随着现代文化浪潮日益高涨,文化旅游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现代旅游业发展从宣传策划到区域规划和景点开发,从商品开发到旅游服务等都十分注重文化品位。以“游”为例,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就要增强文化的意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同样,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也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文化”竞争。但是,“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景区、景点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了具备系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现代旅游人才的缺乏。因此,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文化旅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把这些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课程,就是以考察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导向,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还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旅游人才除应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应具备旅游生态文化、中外比较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学等系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等基础知识,揭示我国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认识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我国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初步分析旅游文化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课程,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它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旅游文化的理论体系直接源于对旅游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这一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不被削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为在讨论时,要求参与者明确某种看法,得出某种结论,积极参与辩论,理智地坚持己见,又尊重客观事实,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它完全不同于由教师独自讲授或仅以教材为中心个人自学的单向输入知识信息的呆板教学方法,而是气氛活跃,洋溢着开放、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立体式”、“交互式”的教学格局。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和灵活运用知识、清晰明了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卤离子X-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的同学设计了2至3组系列实验方案,每人独立完成了8至9个实验,经汇总后共涉及十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在这大量信息交流基础上共同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讲授更为深刻。该实验班学生经过系列相关实验后,在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潜能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上述这些典型课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在讨论式教学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第6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路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国际旅游线之一。它贯穿整个中国中部,把中国多各省份串连起来,构成中国红色旅游方面距离最长、辐射面最广、形象最突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带。而赣南苏区荟萃了红色文化起源的主体和红色革命的精华,且见证了红色文化的诞生和成长,已然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旅游品牌。

赣南苏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等方面关联度大、互补性强且具有良好的整合合作基础。各市县红色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又各具特色,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连续性和互补性,将客家风情、革命历史、民俗文化、地区特色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旅游带的资源潜力。赣南苏区区域内各市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文化特色优势,共同打造区域红色旅游品牌。

一、色彩搭配

赣南苏区区域旅游资源保持“红色”主体地位,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将人们长期生活的色彩世界和视觉经验结合起来,就能让人们感受到色彩的情感,就能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当然,想要让人们对色彩,特别是一些已经具有了固定思维的色彩产生不同的心里感受,光靠视觉经验或机械地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信息贮存、转换、分析的复杂过程,才能完全达到在整体的意识发生作用。色彩情感意识的进一步升华,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信仰,才能展示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一)配色设计:红色为主、多色搭配、色彩斑斓

1.色彩的表征。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源自民族文化的积淀,表达社会文化的内涵,每一种色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色彩心里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的刺激,在暖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冷色的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比较沉静。中国人的白色是对死者的亡灵的祭奠、黄色是对权力或尊严的警示;青黑色是理智、冷漠与空无等等,色彩表达着某种象征性的意义。

2.赣南苏区区域旅游主色基调的建立。在区域性旅游整合中进行颜色基调的选择有一定的原理,红色旅游资源在分布的广度上、表现的手法多样性上、结构中的份额上所占优势都可以让红色旅游处于整个区域的主导地位,可以让“红色”成为整个区域的旅游主基调。

3.赣南苏区区域红色旅游色调的调和。视觉上平衡的色彩,适用于长久的注目和使用,在区域性旅游整合中也是如此,停留在视觉上观赏性很强的景点很难长时期的吸引游客、停留在季相性很强的景点也很难平衡一年中的游客流量、停留在主题性游乐性很强的景点很难吸引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所以,区域性旅游整合与色彩体系中的色彩调和有着相同的基础原理,红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的生态景观资源、蓝色的水文水利资源、橙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紫色的文物遗址资源以及黑色的纪念丧葬资源在色彩视觉与心理两方面进行调和,将取得不同的艺术、经济和社会效果。

(二)赣南苏区区域旅游资源的“配色设计”

1.对比调和。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包含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对比。

2.再创辉煌--精神原色对比。红、橙、绿三种原色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颜色,红、橙、绿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这样的色彩对比更具精神的特征,红色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观赏、感染,加上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寄托、认同,再加上赣南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赏心悦目、生态启迪,三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旅游资源的一次重生、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梳理。

3.自然之美--纯净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情感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这种对比方法适用于客家风情浓郁且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相对较多的片区,结合优良的山水自然景观,重点表现自然纯净之美,将红色文化遗迹遗址以主题篇章的形式融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中,并以山水景观进行串联和点缀。

4.彰显本色--演绎补色对比。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求的色彩补偿现象,将补色并置,可以使各方的色彩都得到加强。如红与黑搭配,红变得更红,黑会因为红色而显得更鲜亮。

这种对比方法适用于独特人物与之补充共生的场景的片区,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纪念事件。红色文化气息与紫色的遗址遗迹向结合,让红色人物或实践有一个历史地域的载体,更显人物或事件的真实性和落地的可能性;黑色的纪念丧葬通过橙色客家习俗来演绎,得到一出客家风俗演绎纪念性人物或场景,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艺术和历史效果;红色文化题材与黑色纪念丧葬素材相结合,不仅可以演绎出规模宏达的历史场景,还可以展现出辉宏的红色纪念气势。

二、串联组合

旅游线路设计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理论与工作机制,即根据旅游产业的功能连带性和产业互补性设计,以线路的形式将重点景点或景区的旅游产品串联起来,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为目的,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态势和大格局。

(一)串联组合设计:“明珠”串联、取长补短、各施其能

旅游线路设计作为区域旅游整合与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1.一个核心,“一”是一个主题,以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文化起源”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为核心。

第7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论文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2.案例讨论式

管理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到上世纪20年代世界旅游发达的国家已将案例教学引入了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的旅游教育培训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引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学》课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案例数量也远远不够。许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学》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教材的编写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统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对于《旅游文化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旅游文化学的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

3.参与式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积极投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主动性和参与性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即时情景,给学生创设场合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之中,参与到学习的各种环节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系统和严密,这样实际上把学生定位在只能被动学习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进行科研的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自己的参与潜力。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起源于"学习、问难",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问"出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一些包括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这些习题,有时则在课堂上讨论。不同答案的讨论和争辩,使得同学思想更为活跃,掌握知识更深入。

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门专业选修课,从开设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力争以直观的方式解读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内容既规范又新颖,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教学方法灵活,且极具启发性和互动性;能以散而不乱技法,娴熟、轻巧地驾驭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文字、图像、声音、动态和谐、统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现象,演绎得直观、生动;条分缕析的图标设计,使纷繁的旅游文化现象变得简约而条理分明;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一个老师满堂灌的做法,比较注重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资料;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艺术追求,激发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能主动的学习。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内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对今后课程改进的建议如下:(1)申请增加课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增加景区、旅行社的实训内容,将《旅游文化学》课程直接搬到景区讲授,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使学生首先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2)开展小班教学,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3)增加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4)更好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资料的播放;(5)邀请一些专家做旅游文化专题演讲。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第8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 唐山市;生态城市;思路;措施

一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特点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2 生态城市的特点

目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已从最初的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生态城市的特点也在研究和实践中日益深化。就目前的总体认识水平,概况起来说,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气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

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和前瞻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时,不仅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需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会因眼前利益而用“掠夺”其他地区的方式换取自身暂时的“繁荣”,或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保持目前的发展。

(4)高质量的社会人文环境

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础和智力条件之一,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相合的社区环境。

(5)环境质量指标国际化

生活环境优美,管理水平先进,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也达到国际要求。同时对城市人口控制,资源的利用,社会的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6)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7)区域统一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

二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是遏制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城市的生态建设。

2 是解决我市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

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发环境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3 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的原则来规范人类与环境的一切行为。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减少对大气质量,水环境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切实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

2 循环再生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整体有序的原则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循环再生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要研究制约城市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又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按自然规律办事。结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综合的措施和对策,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此外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要遵循的原则还有优先减量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所谓减量,也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则是通过把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四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保持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线性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并通过三大体系,五项设计,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建设生态城市的三大体系

(1)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a)水系统。随着城市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开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水的需求,节约用水的强化管理也难以继续有效发挥作用,城市节水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模式,尽可能增加城市可供水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的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进行低质水(城市污水、雨雪水等)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由被动节水管理转变为主动科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b)能源系统。能源是一个城镇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再生能源。发展沼气不仅是户用沼气,还要发展集体用户沼气,充分运用太阳能,在建设房屋时,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在山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在有地热的地方,要发展地热能。在沿海区域要发展潮汐能。在有风力资源的地方,要发展风能。

(c)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以城市远期发展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保证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舒适、节能、无污染、节约用地出发,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基础上,设计城市道路的布局网络。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注意把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做到“六个好”: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房子盖好,把田种好,把清洁生产抓好,把安全文明卫生搞好。

(d)建筑系统。要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还要充分考虑与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相适应,做到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

(2)生态环保体系建设

(a)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注重提高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前期建设中还应注重布局合理,如植物群落的配置,采取乔、灌、草综合的立体绿化方式。注重将绿地联成网络,如以几个公园园林为绿化斑块,交通道路沿线为绿化廊道,新建成的小区为绿化点,点线面结合。即在绿化规划中明确哪些是营口市绿化斑块,哪些是绿化廊道,哪些是绿化点。

(b)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型城市要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小城镇不可能都建污水处理厂,要在“小、微”上做文章,可大力发展沼气,采取厌氧发酵的办法处理污水,成本低,效果好。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达二类水,完全可以作为中水回用。同时,人畜禽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其沼液、沼渣、沼肥可代替化肥、农药,是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中,通过对垃圾产生源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集成管理,逐步实现

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无害、对资源回馈、对经济不增加过度负担。

(3)社会事业体系建设

要加强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教育。不少国家把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倡导对全人类的环境责任感。如新加坡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一个月收入。在香港,随地吐痰者罚款300港元,上海市规定随地吐痰可罚款200元人民币。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公民传授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生态文化道德行为习惯,敢于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城市政治文化有与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科技、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法制、管理等协同共生的完备的软件系统,生态城市以经济社会法则与自然生态法则相和谐为基本特征,但实现这种和谐需要以社会自身的和谐为基础。

上述每一个体系都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建设,三个体系之间又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圈。这个循环圈又可与周边的农村形成循环,还可与邻近的城市形成循环。

2 做好生态城市的五项设计

(1)规划设计

城市的概念规划设计上,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资源、气候、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生产生活上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风格特色;(b)要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搞设计;(c)要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外国经验与民族传统、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放潜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注重传统、注重文化、注重特色、注重生态、注重环保;第四,要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型城市必须有吸收外来要素的功能,有开放式的结构,能聚集人气和市气。同时城市自身各种功能区的建设也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环境设计

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其主要思路是结合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林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保障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住区设计

应用生态建筑原理对住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由生态型建筑和基础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包括文化、道德、法律和人的精神状况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要利用节能、低耗、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造成化学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的产品;要减少家庭能耗及废物排放,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要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生态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利用和循环利用;要提高绿化率,优化住区环境布局。

(4)产业设计

城市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费者,是污染和废物的主要产生者。因此,如果城市能设计成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化的目标。生态型城市的产业设计,应该有利于物质循环的完整性。从这点看,城市产业结构应该充分地多样化,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当位于产业物质循环回路某一环节的企业难以获得正常回报时,为保障循环的进行,政府要给予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当然,这种循环可以发生在不同层面,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小区内部,在更大范围上,甚至可以考虑若干城镇或与大城市之间,围绕区域范围内各地资源(包括废弃物)的综合平衡、充分利用,实现分工合作。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来布置新产业,建立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构建由生态型科教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相应的服务业组成的城镇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化的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安全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工业、生态建材、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微生物、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训、文化娱乐、生态旅游与休闲等产业,以及科研基地、示范基地等。要把推行ISO14000认证作为生态型城镇建设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5)景观设计

生态型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与生态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设计,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各搞各的。要把观赏价值与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效益结合起来,要与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要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类动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

3 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点建设

(1)企业内部循环示范点建设

以唐山市重点工业产业的大型企业为示范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的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规律,通过流程再造,技术改造,管理现代化等有效途径,把这些大型企业建设成为各个产业样板,并对其经验进行推广,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工业生态园示范点建设

工业生态园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运作模式。工业生态园的示范点建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建工业区,二是已有工业区。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业生态园,包括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实现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区内生态环境设计,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对已有的工业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重建。

(3)矿区生态重建的示范点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其地理特点,以建立矿区开采以及生态重建为一体,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统一的角度规划设计生态重建示范点。

(4)农业生态园(村)的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它是林,牧,副,渔,加工等多产业的建设,并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2000

[2] 张俊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5,(2)

[3] )周红路,郗洪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J].大连大学学报,2002,(4)

第9篇: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林业种植;措施;作用

1 引言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为此,必须研究林业生产体系的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研究按新的林业结构、新的林业生产体系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方法,以便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改造单一利用森林木材效用的单效林业体系,发展新的林业生产,开拓新的产品,引导现行林业向建设新的林业生产体系的方向前进,以利于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林业生产结构效益,以利于谋取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最优的整体化效益。

2 林业结构调整措施

2.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翼。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构成了现代林业建设的整体,两大体系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发展林业产业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林业产业的支持,林业就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也难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贸易壁垒,关税壁垒的相应排除,我国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变成现实,而且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接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2.2 政策引导,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

稳定林业政策,探索建立灵活的林业运行机制,造林中除继续坚持和完善竞争招标制、资源有偿流转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林业开发新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开发或联合开发林业资源。果品、花卉生产,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健全科技推动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等,调动各方积极性从事林业生产活动,使其在林业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2.3 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2.3.1 深化国有林场和苗圃改革

逐步将国有林场分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实行分类管理。林业重点工程投资兴建的中心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采取合作、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盘活现有资产,增强发展活力。

2.3.2 创新森林公园经营体制

国有森林公园要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森林景观资源吸引各种投资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景区景点和各类服务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步伐。鼓励发展非国有森林公园。

2.3.3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要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明晰所有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加快培育活立木市场,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程序和标准,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4 进行林场划类经营

林场可以分为2类,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解决。

2.5 依靠科教,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示范能力。

(2)组织开展林果良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

(3)以项目为载体带动林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程序有重点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4)加快实施种苗工程建设,把林果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作为重点,加快扩繁和应用速度。

(5)大力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工作,抓好林业行业关键岗位和绿色证书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2.6 强化服务,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林农、果农、组织化程度,建立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

(2)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通过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措施,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四是行政推动,扶持龙头组织,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2.7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通过招商引资可以使大兴安岭林区充分利用区外国外资金发展自己,可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型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物质基础。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和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等措施,形成全党抓招商、全民搞招商的局面。把能推动生态接续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把优惠政策向非木产业项目、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具有规模优势的大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和国有企业改造项目倾斜,争取在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特色养殖、北药开发等接续产业发展方面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真正形成“洼地效应”,尤其是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

2.8 重视人才的使用与培养

人才也是生产力,我们要看到人才在加快生态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用人的导向上要看能力、水平,不唯学历;在职称的评定上不搞形式主义,打破学历限制,只重业绩、能力。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努力提高本土人才的素质。

3 发挥林业系统各产业生产力作用

(1)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单效林业观念,引导人们向多效林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去谋取可能取得的最优整体效益,其中,包括彼此结合在一起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产出新的林业结构效益。按新的林业组成结构,能列出各层次及处于这些层次上的各产业之间的系统联系和相互关系,有利于按规律地优化林业结构,把林业之间的结构性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的结构效益。

(3)形成新的系统生产力。按新的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根据新林业的组成结构,设置相应的机构,并按开发新林业、新产品的需要选用人才,能够做到组织化地使用人才,组织化地使用好现代科学技术,用最有利于发展林业生产力的方式去经营林业发展森林,形成新的系统生产力。

(4)全方位地产出联动效益。林业系统理论是生产科学体系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新林业思维方式、新的结构体系,能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部门,促进这些部门、行业、直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能产出向前、向后、横向等全方位的联动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