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的感悟范文

生活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的感悟

第1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水仙的茂盛凝聚着它对生活的希望.

玫瑰的抚媚凝聚着它对生活的享受.

牡丹的灿烂凝聚着它对生活的渴望.

淡淡的清香,

浓浓的追求,

包含对生活的渴望.

抚媚的姿态,

灿烂的笑容,

包含对生活的热爱.

顽强的生命,

拼博的精神,

第2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描述女权主义者矛盾对比

《在海湾》的开头,读者就被带到了魅力无边的新西兰。“白茫茫的海雾……树木丛生……雾霭弥漫……春草……碧蓝……大海在呼叫……树林里传来湍急而轻盈的流水声……羊群簇拥……”[1]这是一幅新西兰海湾处的静谧、优美的风景画。读者们不难看出作者满怀着无限眷恋的心情描绘出故乡海湾绿草如茵,平静如水的境界。作品中的人物,安常处顺、风平浪静的生活以及他们心安神态、心平气和的精神世界。这部作品最精彩的便是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看似充满着矛盾性格的人物其实格外的真实,性格迥异的两个人交织着出现,读起来生动异常。

一人物的矛盾与对比

《在海湾》让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来源于作者的家人和作者本人的生活与感受,格外真实。

作品中的人物自身貌似自相矛盾,但仔细阅读后就会发现,这样的人物是特别真实的,尤其作品的中心人物琳达・伯纳尔从一登场就是躺着的,到了第六部分,她终于坐着了,可是坐的也是躺椅,到了第十部分,读者看到的琳达又是侧身躺在吊床里的。这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贵妇人形象。可就这样一个病恹恹的女人,作者最终竟然让读者体会到的是一个酷爱自由的女权主义者。

作品中,琳达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可以看到作者童年时代的母亲形象,也可以看到作者本人成年后的性格特征。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漂亮小巧的女人,是丈夫的小妻子,身体有些病弱,且风湿病时而发作,过着无忧无虑又精打细算的小日子。作者本人是一个向往自由生活的女子,凯瑟琳中学毕业后就去了伦敦女王学院读书,虽然3年后回到祖国新西兰,但是两年后,她又说服父亲只身去了伦敦生活,并依靠写作以及父亲少量资助维持生计。

琳达在作品的第三部分才慢悠悠地登场,作者安排这个最重要的角色的较晚出场,其首秀是在卧室完成的,并且还是“正躺着”,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精心设计这个角色的每一个细节,就算这个“出场”也毫不含糊,懒慵娇柔得让读者怜惜。

可是,妹妹贝利尔的一声“他(琳达的丈夫斯坦利)走了!”,[2]立刻把这个刚才还懒懒地躺在床上刚才还对丈夫的问话含糊其辞的柔弱女子,立刻迫不及待地从她的屋子里喊叫了起来:“贝莉尔,斯坦利走了吗?”[3]一个“喊”字,就让读者体会到了琳达这被娇惯出来的病弱,或者说这个“喊”出来的兴奋便也是作者本人热爱自由的呐喊,不用受丈夫的约束,不用回答丈夫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用跟丈夫亲热,“终于松了口气……”然后作者用贝莉尔妹妹的心理活动来渲染琳达的兴奋和愉悦,“她只是想要庆祝一下她们现在可以随心所欲了。没有男人来打扰她们,整个美好的一天就属于她们自己了。”[4]与其说是反映了琳达姐妹热爱自由的秉性,不如说是作者本人热爱自由的表现,也是作者捍卫女权的思想的传达。

琳达的如此性格差异看似产生矛盾了,其实不然,这个柔弱的外表只不过是时代造就的假象,是用来衬托那个反差极大的追求自由的心。由于人物来源于作者熟悉的生活,一切流畅得让读者感动本该如此。这也是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最吸引人的地方,读者总能在作者看似有意无意地细节设计中体验到作者“对小说人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度敏感性”。[5]

琳达矛盾的个性在作品的第六部分和第十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第六部分一开头主角是“坐在门前草坪中央那棵薄籽树下的躺椅里,想这想那地度过了整个上午”,作者已经让琳达从第三部分的躺在床上过渡到了这一部分的“坐在躺椅里”,可还是用了“躺椅”,足见作者的用心,内心澎湃的贵妇,外表却一直慵懒着,这是那个时代的女人标志性的外表,然而正如作者“身子有些病弱,风湿病时而发作”的母亲,“她的野心是参加社交”[6]这正是作者刻意让读者意会的,因此作者在第六部分里,运用了大量细节描述勾画给读者琳达娇弱的外在形象。琳达独自一人坐在花园里,慢慢进入沉思,她“想这想那地度过了上午”,她慵懒地仰望着“树叶隙缝处露出的蓝天”,又由远及近地观望到“淡黄色的小花不时坠落到她身上”琳达由衷地赞美:“多美的花儿!”展示出她热爱生命的情结,”。但这位富人心灵上的闪光是非常短暂的,很快就被现实的阴影所遮盖。“花瓣凋落四散”又引发出琳达对生活失意的情绪,心里开始烦躁起来,美丽的花儿变成了“讨厌的小东西”。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琳达在读者面前的形象瞬间变成了捍卫自由的斗士。不过琳达又很快地平静下来,因为她发现这里“空无一人”,这“整个花园”被她“一人独占”,一个“空”字,一个“整个”,接着又是一个“独占”极力地渲染她可以独处于一隅之地,无人搅扰,精神上得到的无限满足。琳达追求自由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于是读者在读到后面琳达对自己的孩子冷淡就不会显得突兀了。

有的评论家认为琳达是个自恋的女人,抑或一个自私的母亲,虽然不能说琳达没有自恋成分,但仅用一个“自恋”来解释,实在是没有领略作者用心,也看低了捍卫女权的曼斯菲尔德。琳达不完全是自恋而更多地是在争取女权,在为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独立而奋争。生儿育女,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本性,但是琳达的很多时间都花在“害怕孩子”上,这是琳达对生活的真正怨恨,读者通过作者的描述见到了一个热爱自由,但又与自己的本能抗争着的女权主义者。作者传达了琳达不愿失去自我的内心世界,然而她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又不允许她女权的伸张,矛盾的显示便有了接下来达幻想自己“依偎着父亲的膝盖”,陶醉于童年回忆中的琳达,从中寻找慰籍与灵魂的安谧。也正是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心驰神往的自由和掌控。读者读到这里才会猛然醒悟作者前面各种铺垫的精心制作,于是矛盾变得不再是矛盾,矛盾反而成了和谐的桥梁。

而对于另外一个中心人物斯坦利的描述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读者可以通过斯坦利这个人物看到曼斯菲尔德父亲的影子,而且这个人物多次出现在他女儿的作品中。一个新西兰的第二代移民,一个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养家且精力充沛的男人。一个不高兴不喜欢就很不客气地打断别人的友好搭讪的男人,一个把一家人都指挥的团团转的男人,一个挣的钱并比乔纳森姨夫多一倍的男人,一个爱家,爱妻子的男人。而与之对比的是乔纳森姨夫,是一个有理想、有简介、有才华、有素养、有语言天赋,然而并未付之行动,且既不付诸行动还喜欢怨天尤人的语言巨人。

在作品的第二部分,读者就看到了斯坦利,一个从家里“爬过围栏”,“穿过草丛跑进洼地”,“上了沙丘”,“拼命奔跑”,“扑通一声,跳入水中”的斯坦利和家里人一样生活宁静而有序。但平静的生活有时也免不了浪花的冲撞,尽管它们是那么短暂。当斯坦利正痛痛快快晨泳时,“娘娘腔”的乔纳森出现了,作者的叙述视角一下子透视道斯坦利的内心,斯坦利这时很扫兴,“这家伙到底为什么不呆在他那边的海里呢?为什么偏偏要闯到这儿来呢?”“这家伙真讨厌!他使斯坦利晨泳的劲头全没了。真是个不切实际的!”接着,作者又将叙述视角转向被冷落的乔纳森,面对斯坦利的冷淡,他并不恼怒且淡然处之,在他看来斯坦利这样“一本正经”,“叫人可怜”,早晚要“栽个大跟头。”乔纳森的生活观是“逆来顺受,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及时行乐”超然物外,本来可能发生的冲撞,因为乔纳森姨夫的温文尔雅烟消云散了。

第三部的斯坦利更是一个众星拱月的主儿,他仿佛变身闹市上的交通警,挥舞着指挥棒吆三喝四,全家老少毫无二致、无一例外地围着斯坦利团团转,叙述视角地跟着老太太、小姨子、小女孩、女仆、妻子如影随形地应对而变幻瞬间。斯坦利先是指令妻妹去厨房看麦片粥,贝丽尔送上茶来,又让其为他加糖,后来干脆把贝丽尔支出去为他拦车。对岳母老太太也不客气,老太太送来早餐还不算,还让老太太为他切面包,准备好鞋子还不够,还让老太太为他拿到手边。找不到手杖就更热闹了,他发动全家大小追查手杖下落,一副家中的老太爷的模样。斯坦利与众家人的互动并非循序一个个进行的,文中人员互动犬齿交错,随着镜头变换,叙述视角不断转移,在眼花缭乱之余,你不得不惊叹曼斯菲尔德驾驭场面叙述之功力。

可是到了第十部分,作者借琳达的眼睛和心理活动表述了乔纳森的“软弱……软弱。缺乏闯劲。对生活没有什么指望。也可以说没有知道原则。”于是,在在琳达的脑海里,他就便成了“一根杂草”。[7]直到第十部分,读者才真正乔纳森姨夫被人嫌弃的原因了。

二关于死的讨论

《在海湾》里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对“死”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死亡对于创作《在海湾》这一作品时期的曼色费尔德来说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作者在完成这部作品的第二年就离开了人世,而且作者一直被肺结核困扰着,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是不治之症。这种与死亡摩肩接踵的感觉予以曼斯菲尔德对死亡产生了最真实的感触。这在作品的第七部分,作者通过外婆回答凯赛娅的问题时的语气来表达出了无奈,听到外婆说“人人都得死!”凯赛娅害怕得不敢相信。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甘心地追问外婆,“我偏不死,又怎么样呢?”这样地道的孩子的问法,让读者不得不联想到作者的童年是不是也问过同样幼稚可爱的问题。而外婆在丧子之痛的折磨中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凄然地告诉可爱的孩子,“这可由不得我们……早晚我们大家都要死”[8]能够写出这其中的凄凉的估计要么是身临其境的,要么是见证过死亡。

曼斯菲尔德与弟弟Leslie(莱斯利)姐弟感情极其深厚,两人曾在伦敦街头久久散步,不幸的是弟弟在部队训练中身亡。弟弟的死不仅勾起了曼斯菲尔德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开始思考死亡的含义,此时的作者正经受肺结核的折磨,而作者心知肚明,甚至在日记中对弟弟的亡灵说:“亲爱的,首先,为了我们两个,我有很多事要做;然后,我将尽快赶来。亲爱的,我知道你在那儿。我同你一起生活,我为你而写作。”[9]明白到作者是这样一种情形下,将死亡的真谛着墨纸上,读者也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悲悲戚戚地似乎不是作者的个性,更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作者从死亡的味道中悟出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再现已流逝的新西兰的童年生活,便成了曼斯菲尔德心灵的安慰,也成为了她文学作品的中心内容。这便是曼斯菲尔德成熟时期作品的精髓。(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2][3][4][7][8]伊恩・戈登《未发现的国土》

[5]TheFictionofKatherineMansfieldbyMarvinMagalaner

第3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想象里,乡村总是美的,似那水,纯透干净;似那山,敦厚朴实。我有幸随老师和同学一起到教育基地体验生活,在那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似乎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山青青, 水涟涟,月涓涓,星点点。

我们坐在车上,望着窗外起伏的连山,翠绿翠绿的,路边的树上, 盛开着美丽的鲜花,一串接着一串,让人心旷神怡。不久,到达目的地了。这里阳光明媚,扑面而来的泥土与花草味混合的乡村的清香,消散了坐车的疲惫。这方土地用他特殊的方式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生猪喂养的知识,这些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知识宝典。然后,我们又学习了蔬菜的种植,果树的培育, 这些都极大的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晚上,我们开了篝火晚会,这是激动人心的。各班同学载歌载舞,台上台下积极互动,同学老师打成一片。每个人都十分放松,每根神经都在跳动,每个细胞都很活跃。我们好象没有了忧虑,没有了烦恼。然后,我们瞻仰了“邓铁梅纪念碑”,我又了解了一位英雄的伟大事迹。最后,我们走进森林,亲近自然。一棵棵直挺的参天大树让我感到自然的奇伟,感到自然生命力的强盛。

这几天的基地生活,不但让我们体验到快乐,而且让我看到自己的缺点,让我知道我对父母到底是多么依赖。它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独立性。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我们体验了友谊的伟大,友谊的重要,还有集体的力量。

回来的路上,每个人都留恋的回首。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我好象明白了什么,深深地思索着……

第4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感知汉语的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幽默感和思维的灵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达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快乐的目的。《浪花》这篇课文,无论从表达形式上,还是从表达内容上,都决定了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感受生活的快乐,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情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想象“你”是怎样感受到浪花带给你欢乐的,想象浪花又是怎样嬉戏“你”的。然后把这种体会、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快乐,又在感受中进一步展开想象。

在想象中充实感受,最后落实在阅读中,进而在阅读中体会感受,表达感受。所以要把指导学生阅读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读充分感受文中所表达的生活的快乐,让学生从整体中感受它内含的情――生活的快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如,《爷爷和小树》一文,可设计课本剧,让孩子们扮演“爷爷”和“小树”,自由想象“爷爷”和“小树”的对话,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充分张扬个性,从他们纯真的童心中吐露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真情。还可以利用教材中反映母子、亲人、朋友之间亲情的课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问他们平时是怎样关心家人和朋友的,学了课文以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打算。借助办小报、开班队会、歌咏会等多种活动形式的开展,吐露师生、母子、朋友之间的亲情,使孩子们不仅懂得别人如何爱他,更懂得如何爱别人。

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变以往的传统枯燥的教授式教学为充满情趣、情感化、人格化的语文课,把创设情境贯穿于课堂始终。

课文中有些词语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无从感悟。我们可以沿用诵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诵读是先人开创的极富民族特色的感悟语言的方法,是最好的感悟语言情感的方法。汉语言特点之一是具有模糊性,有些词语平淡无奇,然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反复诵读,竟能品嚼出隐含的意味来,这就是对语言的感悟。感悟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如果具有一定的语言感悟力,就不需要理性思维为中介,而能敏感地识别语言的内涵与情味。教学中,我们要巧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让这些生疏抽象的词句变得形象起来,如放录像、出示投影片、画简笔画等。调动学生多N感官参与,眼、耳、口、脑并用,反复诵读。《江雪》诗中“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寒江雪”等语句字面抽象,一年级学生是无从感受其蕴涵的意境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想想,“如果给这首诗配上一幅图画,该画些什么呢?”学生抓住“山、舟、江、蓑笠翁”这些形象,教师依次画,顿时独钓的情景展现出来,学生的眼中、心中充满着生动的形象,对这首诗的感悟便有了深厚的基础。

再如,《登鹳雀楼》一诗,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与《江雪》一课正好相反的做法,把一幅尽可能表现诗中情境的水彩画投射出来,学生一下被这幅壮美的山河图画所吸引。我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如果说看到了山,那是什么样的山,如果看到了河,那是什么样的河,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然后再到诗中找一找相应的文字。依画学诗,诗中的文字不再是单调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学生都会有所感、有所悟。

另外,教师的指导性读和学生的创造性读要有机结合,感受情境。“可以模仿老师读,也可以跟老师读的不一样”“你想怎样读”“让我们边读边演”“加上动作读”“自己找段合适的乐曲配乐读”,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表现,必然会迸射出灵性的火花。

在讲授“柳绿花红、泉水叮咚、冰雪融化、百花齐放”这几个词语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朋友,生活当中的春天是最美的,老师领着你们到大自然里去看看春天。”随后出示一幅春日图,把带有这几个词语的卡片贴到图上恰当的位置。学生在贴图的过程中,在熟悉的生活画面中,感悟词语意思,学生会觉得这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课堂教学应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反映孩子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儿童生活世界。让课文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快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文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当作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诱导;感悟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的地位已逐渐凸显;已占语文近半壁江山的作文,地位更为显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纵观中高考的高分作文,素材的选择和主旨的提炼大都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诱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谓“感悟”,就是让学生通过跟外界事物接触,引起思想情绪,从而获得启发与领悟。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笔者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以诱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一、精心品读课文,借鉴别人的“感悟”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提炼概括生活的典范之作,教师讲授课文不能忽视对其生活内涵的揭示,也不能忽视对其表现生活技法的点拨。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出了父子送别时父亲对儿子依依惜别的情怀,道出了人间最美的亲情;鲁迅的《一件小事》通过一件小事却写出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歌颂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人性的光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生活的叙写,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等等。这些文章所写的内容多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甚至我们学生自己都亲身经历过,但由于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又加之没有认真去思考体悟,因而对这些生活现象感受很肤浅,或可以说是混沌一片。在教学中,我有意去让学生揭开这些生活的内涵,让他们去比照,在文本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又如教授的《回忆我的母亲》时,最后我让学生都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她都有怎样的性格?从事何种工作?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对自己的关心教育怎样?生活中有无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这些我都要学生作一一介绍,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母亲与的母亲比照一下,看有什么不同。经过比照学生发现,这似乎并无什么不同,她们都在为家庭奉献,都在为子女操劳;很平常,很微小。正是因为这些很平常很微小并司空见惯了的事情,才使我们没去在意,没去深究,但这其中却蕴含着人类最真最美的亲情。像这样坚持给学生指导,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感悟生活练习写作,都有豁然开朗之感。

二、传授思维方法,用理论指导感悟

人的思维模式多呈固定性,对生活的认识不免狭隘。而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视野狭窄,对生活的认识会简单化,表面化。因而还需要教师作指导,交给学生思维方法。

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变的现象中辨别其本质和主流,找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以保持自身与社会的一致,这便是“求同思维”。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流行的趋势中挣脱出来,寻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东西,这便是“求异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些事物或某种生活现象,找出其前后一脉相承的地方,看出深度,这便是“纵向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比较思考,以寻求对某一事物较全面的认识,看出广度,这便是“横向思维”。

教给学生这些思维方法,对他们辨析生活,并揣摩作文,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勤于写日记,录下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中的人事都是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感受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如何把这些清晰地留下来,为将来的作文服务呢?写日记可算是最好的方法。写日记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作文积累生活素材;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对粗糙的生活材料的初加工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并练习自己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功,真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我在学生刚入中学校门时,就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并一周一查,督促指导。一开始只要求能写就行,哪怕是流水帐;然后逐步要求能达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加以联想评论;最后过渡到能就人就事连段成文。长时间坚持下来,学生自然就养成了对生活多个“心眼”的习惯,使“悟”进一步深入。

四、用心做启迪,架起感悟的桥梁

第6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一.“心”入生活

叶圣陶说: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是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 文章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很多的文学家、艺术家, 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之前, 都要深入实地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的本质, 让它真实而艺术的出现在作品中。在鲁迅的小说如《故乡》《社戏》中,读者总是不自觉地把文中的“我”误认为是作者自己。因为作者在情节中融入了自己很多儿时生活的真实体验, 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可信。可见,作文必须和生活连接起来。有学生说:我们每天生活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单调乏味, 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写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多加观察、勤加思考,写作的内容还是极为丰富的。从写作对象看:有父母、兄弟姐妹、同学、老师、自己;从关系角度论:有父子情、同学情、师生情;从主客体角度看: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做个有心人,我们就会有许多困惑,体验乃至感悟,穷根究底,便能写出文章。

我班有位同学对读父母用“先苦后甜”理论阻止他玩,很是怀疑,后来他认识到这是不正确的,就用《少小没得玩老大徒悲伤》这篇作文阐述自己的见解,他说:“是的,早玩晚玩都是玩,但这其中的意义不同,小时候孩子可以尽情的、无忧无虑地玩,玩玻璃球、玩泥巴,玩得满头大汗,脏乎乎地回家,那种情感最纯真。等他们长大,所玩的恐怕是麻将、扑克之类的游戏了,谁敢二三十岁了还趴在地上和小不点玩游戏,岂不成了疯子?”明代哲学家李贽认为人们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最真实的、最有味的、最能吸引人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还要“心”入生活,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作文的活水源头。

二.“收藏”生活中的真实

鼓励学生写“自我”,记录真实体验。

凡是喜欢写日记、书信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最得意的作品往往是内心生活的写照。个性化写作教学把写作的源泉定位于生活,但是更加强调生活和学生个体的融合。因而教师应激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要把学生写日记写书信这种自觉的“私人写作”形式加以转换、扩展为一种有意识的作文训练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养成在真实环境中写真实内容的习惯。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写观察体验,记录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感知纷繁的社会,领悟生活的真谛,进而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课堂平台,为学生搭建写作平台

一个经典的比喻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我交换后,每人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你我交流后,我们每人最起码有了两种思想。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搭建好语文学习的快乐平台。

比如,读了《消逝的放学路上》,让学生讨论如何写放学路上。――步行的你,最有机会欣赏这一路上的美丽,如果能够以敏锐的视觉发现,那么你定会成为一位最快乐的人。骑车的你,当风儿亲吻你的脸颊,拂过你的耳际,你又有怎样的思绪呢?挤公交车的你,在这公交变奏曲中,你又带着何种的心情?又如:谁与你同行――路上你是孤单一人,还是有人与你相伴?记下这一切,当你回味这条短暂或者漫长的路的时候,在你的记忆中,又将会留下怎样的痕迹呢?通过一系列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去真切地体会生活现实,去尽情感受平凡复杂的人世间冷暖,努力关注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这样,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头脑进行比较、分析、取舍,从而发现生活的真谛,探索人生的真义,这也会成为他们写作的巨大动力。

第7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几点感悟

“教学生活化”,源自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学生活化”就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的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用知识来生活,许多教师提出了“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进行“生活化”理念下的教学的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对初中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学应认识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思考参与课堂生活,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有了这个理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思考: 这堂课最终会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该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这堂课;对于这堂课学生的已有知识是什么,要用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导入这堂课;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深刻性的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学生的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探究到什么样的程度;教材中的这个概念我该用什么样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等等。对这些问题思考是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

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中不乏社会事件的展示,不乏生活实例的列举,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尤其可以选用当地学生生活情景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感同身受。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要利用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情景模拟、讨论、等活动来组织课堂,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情境的再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感悟到他们就是生活的主角,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理解、领悟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等道理,锻炼能力,感悟人生的意义。如果课堂没有生动的生活化活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理论讲解再详细也是低效的。但,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序,要有活动的必要意义。要注意活泼与秩序相结合,效率与效果相结合。

四、树立良好的教学生活氛围,走进学生生活世界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自然也应是教学真正主体,教师是教学生活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人格尊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教师应站在一个倾听意见者的角度,不要随意打断学生,也不要武断的否认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学生的观点与建议可能偏离主题,教师应做出适当的引导,引导的过程中应辩证的分析学生的观点,等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才能真正融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堂外要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

第8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一、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二、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第9篇:生活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感悟 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阻塞。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结合生活实际,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花线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有50元,从现在起每月存款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设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为x,小张的存款为y元,同学们会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12x+50。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时,我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王听到小张在存零用钱,表示从小张存款的当月起每个月存款18元,争取超过小张。请同学们在同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小张和小王存款和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并在图上找一找半年以后小王的存款是多少?能否超过小张?至少几个月后小王的存款能超过小张?”同学们会分别列出一次函数y=12x+50和正比例函数y=18x。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我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欣赏生活中的对称――体验“美”。发现图形的对称不仅具有美感,而且具有科学性。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有立体感;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蝴蝶和蜻蜓能在空中自由的飞行就是因为它们有对称的翅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剪纸艺术;中国最具魅力的国粹之一――京剧脸谱;国家的标志――国旗;吉祥物――平安吉祥的象征,等等,以“美”为主线,镶嵌两个“对称”于其中,图形的对称美、简洁美尽在其中,使学生丰富审美感,愉悦身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延伸课堂教学,在实践应用中学数学

常言道“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将学生运用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技能创造广阔的空间。如在教学“不等式”后,我让学生思考:有四个小朋友在公园玩跷跷板,他们的体重分别为P、Q、R、S,由下图可知,这四个小朋友体重的大小关系是( )。

此题是比较新颖的实物图形信息迁移题。要从三张实图得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要求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再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解释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把课内结论向现实生活实例延伸,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而认识数学的价值。

三、增强策略意识,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也应重视策略研究。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五四青年节了,小明准备了6个白球、2个绿球、3个黄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我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格,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着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学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