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北京情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得群号是:462720555
扫描二维码进群
扫描二维码进群
群主个人的QQ号是:1370946190 微信号是:15234400545
想在北京找教育工作,发愁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可以加她为好友,多交流,多学习!
-------一个普通师范毕业生如何在北京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的-----
2012年我毕业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现在就职于京师前程国际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教学主管一职。刚出校门的我参加了各类事业单位考试,试图在公立学校有晚饭吃,但是大多数参加过考试的同志们都知道,付出的诸多努力都化作了东流水。这样到处奔波了大概半年,我放弃了这一念头,背上行囊踏上了北漂之路,刚到北京我也是到处碰壁,网上投了一大堆简历,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招聘会,大都石沉大海,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这么个群,抱着试试的心态进来了。在群里我认识了好多跟我一样到处求职的小伙伴,群主每天也会推送一些各大教育机构的招聘信息、应聘技巧、师训类资料。在这群埋伏几天后,京师前程国际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份课程顾问工作打动了我。更令我意外的是,经过两轮面试后,我就顺利入职了。相比那些大型招聘类网站提供的offer,这个靠谱了许多。
真的是良心推荐!!!对了群号: 462720555 ,需要的同志们可以加群了解一下!!!!!!
----职场面试技巧-----
为了做好你工作份外之事,你该怎样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京津冀 人才流入 人才流出 受教育程度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13-02
1 京津冀区域的人口流动的总量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地之一,北京市和天津市为流动人口的集中流向地。京津冀区域内人口流动规模远大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15年初,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流动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 400万人。
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人口流动情况(见表1~3),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北京市流入人口有245.6万增加到704.5万,增加了458.9万人,其中由河北流入北京的人口有2000年的55.5万增加到2010年的155.9万,年均增长10万人,占北京人口总流入的22%,这个比例十年间基本不变;河北流入天津的人口十年间也增长了55.3万,年均增长5.5万人,占河北人口总流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16.7%增长到2010年的21.6%。
根据《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2016)》称,自2010―2014年四年间,北京市户籍人口机械增长总量为455 132人。其中,由河北省净迁入80 032人,占四年来北京市户籍人口机械增长率的17.58%,四年间增长比率持续增加。在北京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北京市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中近1/5来自河北省。此外,河北籍流动人口占北京市流动人口的1/5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初,河北籍在京流动人口数为181.97万人,占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的22.69%。在2010年至2014年间,在京河北籍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比之下,北京流入河北、天津的人口骤减,2000年北京流入河北人口2.9万人,占北京人口流出比例的31.6%,流入天津仅仅0.5万人,占北京人口流出比例的4.8%;2010年北京北京流入河北的人口增长到7.5万人,这只是河北流入北京人口的1/20,2010年流入天津2.3万人,占北京人口总流出的8.3%。
2 京津冀区域人才流动的受教育状况
京津冀区域流动人口的数量差异巨大,但是,未来各地对流动人口的竞争不再是数量的竞争,而是流动人口素质的高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间接的反映了流动人口的素质・,而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素质的高低不仅与当地的就业需求有关,也与当地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有关。
从表4可以看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流动人口中具有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56.1%,而具有大学专科的比例为1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占13.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特别是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0年的9.88%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24.35%,增长了1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提升,折射出北京市吸纳高层次就业人口的能力在提升。
与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相比,津冀略差尤其是津,天津地区流动人口中具有具有初8.9%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71.6%,而河北地区的这个比例为67.9%,两个地区的这个比例相差不大;而具有大学专科的比例天津为6.2%,低于河北的8.9%,与北京相比,低于北京近5个百分点;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天津仅为3.6%,低于北京近10个百分点,河北的这个比例为8.1%。
单独从高受教育程度和低受教育程度两个处于极端的比例来看,不好对总体受教育水平的高低进行精确的比较,为此引用北京大学乔晓春教授的《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计算出各类受教育完成的年限,计算了不同省份15岁以上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北京最高为10.87年,其次是河北的9.87年,天津最低。
3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京津两地大量人力资本的迁入,相对于周边的河北省,京津两地对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人才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最大化的追求,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趋势分析来看,2014年京津冀三地该指标依次达到44 488.6、28 832.3、16 647.4元,北京和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河北的2.67倍、1.73倍。从职工工资来看,2014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2 268元,天津为72 773元,相当于河北45 114元的2.27倍和1.61倍。2014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56 360元,高于河北11 246元,可以看出,河北的工资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别说与京津的比较了。由于对未来没有很好的预期,人才被京津两地高薪所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流失,“人才洼地”现象严重。
参考文献
[1] 孙蕊,温孝卿.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产业转移与人才聚集系统动态演进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5(8):64-68.
[2] 王海旦.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透视[J]. 经济论坛,2014(9):23-25.
[3] 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0):119-123.
陌生北京城遭遇工作变故
2007年,一位北京的老板找到霸子、长毛等四人,请他们来北京帮忙策划开办一家夜店。他们四人是高中同学,一个做过演艺经纪人,一个做过活动策划,一个是摄影师,还有一位是摄影师的女友,同时也是位设计师。
四人兴冲冲地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怀揣梦想直奔北京。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让他们兴奋,即将开始的工作也是一项全新挑战。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来到北京之后,老板却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取消了这个项目,怎么办?就这样打道回府肯定要被朋友们笑话,四个人一商量,干脆留下来在北京创业,大不了再回台湾找工作。
做什么好呢?初到北京,他们发现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住处附近的餐馆都不合他们的口味,饭菜普遍偏咸,也不够精致,他们几乎顿顿吃麦当劳。最糟糕的是,他们在北京喝不到地道的台湾奶茶。于是大家最后拍板决定:就做餐饮吧,把台湾的茶饮带过来。主意一定,四个人分别向家人借了5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
把台湾的味道带过来
四个人明确了分工,有人负责找店面,有人负责宣传和装修,有人负责采购,而最重要的工作――烹饪的重任则落在了做事认真踏实,追求完美的长毛身上。
那阵子长途电话费缴得让人心疼,每个人都打电话回家向妈妈求救,再用笔详细记录下餐点的做法。长毛则不停地实验,买遍了茶叶店的各种红茶,试遍了各种牌子的牛奶。那段日子,大家喝奶茶喝到听见这两个字就要吐。
最终,四人调配出了记忆中的“台湾味道”的奶茶,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红茶是安徽的精选上等红茶,而不是通常奶茶店所用的茶粉,坚持用传统的煮茶技术将茶叶的浓厚茶香冲泡出来。糖水则采用数种天然砂糖以黄金比例熬煮而成,完全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合物,牛奶则选用与台湾原味最接近的,将这三者用他们研制的黄金比例现煮现摇。这款奶茶成了他们店的招牌饮品。
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在建外SOHO一座写字楼的二层租了一间四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取名“脉络茶饮”。他们自己设计店面,小碎花的壁纸,简洁实用的餐桌,墙上打了格子盛放时尚杂志。凭着精心设计,每个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小小的店面居然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同时用餐而不显得拥挤。
那阵子是四个人最辛苦的一段日子,但是也充满了创业的快乐和满足。自己去发传单,自己当服务员,自己买原料、洗餐具,四个在家中一直被妈妈照料的年轻人埋头一点一滴打理起自己的生意。为了考察别的餐饮店是如何经营的,他们几乎走遍了北京做得比较好的餐厅,“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连10分钟都抽不出来。”长毛说。
顾客陆续增多了,很快他们也得到了反馈:奶茶太甜,不适合北京人的口味,茶太浓,有的顾客喝完一晚上睡不着觉。长毛根据顾客的意见不断改进,将奶茶分为浓淡两种口味,并降低了甜度。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大陆的饮食习惯和台湾不一样,建外SOHO是上班族云集的地方,大家中午要去能吃饭的地方,而不是只来喝茶,单纯地卖奶茶根本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更别提赚钱了。四个人一商量,决定在茶饮的基础上增加台湾风味的饭菜,最先想到的便是台湾最有名、他们也都喜欢吃的卤肉饭。
除了再次向妈妈讨教,他们还品尝了北京的很多家台湾卤肉饭,觉得都还不够“台湾”。霸子说:我们那边吃得很清淡的,而且台湾街边分量很小。所以开始时,客人觉得饭不够吃,味道太淡,我们都被骂死了。”在不断的改进之下,增加了很多独家秘方,终于做出了符合北京人口味的家常卤肉饭,油汁很少,肥肉也很少,配上酸甜的小菜,客人们都非常满意。
虽然妈妈的烹饪秘笈已经烂熟于心,他们并不满足,每次回到台湾,他们都让朋友早早做好准备,带他们去好吃的餐馆“偷艺”,记下好吃的菜品,回来自己研究。这样,饭菜的品种渐渐丰富起来。
顾客成了铁哥们儿
虽然四个人齐心合力地用心经营着这家店,但是到了开业满一年的时候,脉络茶饮的生意和他们预想的还是相差甚远。四人未免有些垂头丧气,并开始商量着关张回台湾算了。
正在进退维谷、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找到他们来谈合作的事宜。
这对夫妇是他们的老顾客,男孩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女孩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他们喜欢这里餐点的台湾味道,更喜欢这里轻松时尚的风格,便有意加盟,想在朝外开一家连锁店。
年轻夫妇的加入给了四个人莫大的鼓舞,别人的认可使他们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勇气。很快,脉络茶饮朝外店开业了,这家店的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增加了饭菜和饮品的种类,除了台湾风味的饭菜,还有一些其他风味小炒。
之后,又有崇文门和苹果社区两家连锁店陆续开业,脉络茶饮的生意开始步入正轨。为了保证质量,他们决定不做加盟店,只做直营店,对方投资,由他们管理,虽然这样失去了一些合作的机会,但保证了每个店的味道和风格的统一。
脉络茶饮的顾客群基本都是年轻人,价格适中的饭菜,口味纯正的奶茶,各种时尚杂志,精心挑选的音乐,能聊到一块儿的老板,使他们有了一批固定的回头客。他们还定期举办设计师聚会,平时的橱窗上摆的也都是设计师的作品和潮流杂志,名副其实搬来了一家台湾的路边小店。霸子说,他希望大家来到这里能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台湾的餐点,更是一种属于台湾年轻人的活力,来这里喝杯奶茶配上卤肉饭,听听音乐看本台北的杂志,身为年轻人不要忘了享受一下青春和活力以及对未来的幻想。
就在北京扎根了
来北京之前,霸子想象中的北京城应该是古色古香,有些落后,有些封闭。来了之后,北京城之大,现代化程度之高让霸子吃惊不小。
霸子的爷爷曾对他说:“娶个北平的女孩子做老婆。”老一辈的人仍然习惯称北京为北平。现在,霸子实现了爷爷的愿望,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他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个子高高的,性格温柔,非常秀气。过年的时候,霸子把女友的照片带回去给家里人看,家里人非常高兴。看到长毛迟迟没有女朋友,霸子很替他着急,“你们能不能顺便帮他征个婚?”但是腼腆的长毛始终不肯说出自己找女友的条件,只吐出了四个字:“有感觉的。”一再追问之下,长毛说自己喜欢的是“温柔的,但是又比较独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女生。”
长毛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他说,这几年在北京交了不少朋友,自己的事业也在这里,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会一直留在北京。和台湾的悠闲舒适相比,他更喜欢北京这座充满机会,充满冒险,充满惊喜的“大森林”。“只是北京的房价太贵了,比台湾的还要贵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不过长毛也不是很在意这个问题,他喜欢旅游,最大的爱好是吃,“刚来的时候不知道北京还有那么多好吃的饭馆,原来每个地方、每个国家的风味都可以吃到,现在经常和朋友们去发掘好吃的餐馆。”
去年,他们四人中的那对情侣离开北京回台湾工作了,但霸子和长毛已经打算在这里扎根了。
回顾这四年多以来开店的经历,他们认为,在北京开店有优点有缺点,优点是请店员的酬劳和食品原料的成本,与台湾相比较为便宜,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店结识了很多朋友。缺点是北京人对台湾风味食品的习惯还有待培养,而且北京的物价也在节节攀升中。
1、程峰:陈思成饰,大德集团大老板的公子,典型的纨绔子弟,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妞。第一眼看见死党石小猛的女友沈冰后,深深爱上,从此洗心革面。
2、吴狄:李晨饰,中产白领,对已经傍大款离开自己的前女友杨紫曦念念不忘。后与公司女上司、同时是吴狄同父异母的哥哥吴魏的前女友小伍陷入爱河。
3、石小猛:张译饰,一个读完大学后留京打拼的农村穷小子,与程峰、吴狄是死党。得知程峰爱上自己女友后,彻底改变人生观,一心追逐金钱与地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背影》 感人 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北京延庆2017成人高考考试科目导语:延庆2017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期间,
【延庆成人高考考试科目】1、高中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1)理科类:语文、数学(理)、外语、理化(物理、化学合卷)。(2)文科类: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2、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统考科目:(1)理科类:语文、数学(理)、外语。(2)文科类:语文、数学(文)、外语,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3)医学类(含中医学类和药学类)各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4)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开设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5)公安类院校各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注:(1)外语设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可根据招生院校对外语语种的要求选择一种。(2)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的公共课:语文、数学(文)、数学(理)、英语、日语、俄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理化(物理、化学合卷)实行全国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3)高中起点升本、专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4)艺术、体育等专业需加试的专业科目和考试时间,由各招生院校自定,并通知考生。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1)哲学、文史及中医、中药学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4)经管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注:(1)外语开设英语和日语两种语种。(2)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除统考科目外,是否再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向社会公布并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专业课加试规则:除规定的统考科目外,招生学校可在考试院成招办统一组织下根据专业要求进行专业课加试。其中艺 术类、体育类专业必须加试专业课,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专业课加试由招生学校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
【考试时间】根据陕西教育考试院的《
2004年增长幅度最大
据“链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2000-2004年北京租赁市场成交量和每年的增长幅度中,2004年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这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带动:第一,随着今年雅典奥运会的结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实施建设工作就已经全面快速启动,这就需要大量的建筑人员参与,对租赁市场是一个积极的推进;第二,由于北京市政建设的加快,拆迁工作进一步落实,从而使得更多拆迁户加入到租赁市场中;第三,由于高校扩招,使得更多的在京毕业大学生留京工作,增加了租赁人群,另外,也使得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校外租房的需求;第四,由于北京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同时对北京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使得大量的海外人士和国内精英纷纷立足北京,大大充实了租赁市场。
两居室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在2004年的租赁成交结构中,两居室仍然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是租赁市场的热租户型,特别是面积在70-8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更受人们的青睐,大约占到整个两居成交的70%.这是因为:从整体户型结构上来看,两居本身比较适合家庭居住,另外,又非常适合合租者租用,既能达到面积的有效合理利用,同时又能够降低租赁成本,并且又能够有相对的自由空间。但是两居的成交占比较2003年的65%已经下降了3.5%,究其原因,“链家”市场专业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是两居室虽然一直以来就是热租户型,不过其供给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供给量的限制也就无法满足两居室的需求群体,从而转移了一部分两居室的需求者;另一方面就是在整个租赁市场往前发展的状况下,随着成交量的上升,只要两居室的上升幅度没有超过总体成交量的上升幅度,也就必然会导致两居室在成交占比中的比例下滑。尽管如此,两居室依旧是租赁市场的主流。
一居室的成交占比较2003年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占到总体成交量的19%左右;三居室的成交占比较2003年上涨了5%.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链家”市场专业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一方面就是由于两居室的供应量相对紧缺,从而使一部分需求者进行了转移;另一方面就是租房群体的消费观念有所变动,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面积更大的三居;第三,就是从供给面来看,一居室的供给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三居室得到了有效的放量,更多面积较大的二手商品房投入到租赁市场,从而满足了较多的三居室需求者的选择空间。
成交价格上涨合理
成交价格的涨幅在25-70元之间,是一个上涨比较合理的区间。具体来看,2004年一居室和二居室的成交价格较去年相比是处于平稳的上涨,说明一居和二居的市场还是相当稳定的。不过,从侧面来看,一居和二居价格的上涨幅度要明显落后于今年4%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率,一居和二居的租赁价格是有所回落的。从三居室的成交价格来看,上涨幅度是最大的,这是由于供需两旺的结果,直接带动价格的上涨,即使剔除通胀率也基本能够同去年持平,说明该户型的市场潜力正在稳步释放。具体来看:
西城区成交价格最高。从2004年的区域价格来看,无论是一居、二居还是三居,西城区的租赁成交价格都是最高的,一居室、二居室和三居室的平均月租金分别为1550元、1938元和2319元。特别是一些热点区域的价格更是达到了高点,比如西城区阜成门、复兴门区域的一居、二居和三居分别都能达到1750元/月、2100元/月和2500元/月。这主要取决于这些区域的地段稀缺优势以及方便的交通优势还有其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
崇文和宣武的两居室成交价格涨幅最大。崇文和宣武两区的两居室成交价格较去年相比涨幅是最大的,分别达到了3%和5%.这主要是供需两旺的结果,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人们已经能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南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些交通道路改造工程的陆续完工,周边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日渐成熟和完善,从而使得需求增加;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由于租赁价格更加接近出租者的预期,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地放量。在需求和供给的共同推动作用下,使得两居室的价格在回归真实价格的前提下得到了一定的上涨。
成交区域分布不匀
朝阳、海淀占据半壁江山。2004年的租赁市场热点依然集中在朝阳和海淀两区,这主要就是取决于供需两旺的结果。另外,朝阳区的CBD商圈和海淀区的高科技产业区聚集了大量的“漂一族”,这部分人群虽然不乏高收入者,但因事业刚起步,经济承担能力有限,租房以作临时过渡成为他们的首选。从租赁的房源供给来讲,一方面,朝阳和海淀两区地域广阔,可供出租、投资的物业较多;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看准商机,选择在此投资置业,“以租养房”实现高收益率,使得房源供给充裕。从具体的区域情况来看,热点主要集中于CBD、安贞、亚运村、中关村、翠微等地区。
崇文、宣武和丰台租赁市场升温明显。2004年崇文、宣武和丰台三区的租赁成交量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这是由于今年南城区域建设的进一步确立和实施,人们消费理念的转换,南城交通状况的逐渐改善,比如南中轴线的拓宽改造通车,从而使得崇文区的天坛、永定门区域成为租赁的热点,租金也随之往上涨了100元左右。宣武和丰台两区在租赁交易热点区域的租金均有50元左右的上调,宣武区租赁热点主要集中于广安门、西便门、天宁寺、牛街、马连道等区域;丰台区则主要集中于方庄、六里桥、洋桥等区域。
东城区租赁市场下降2%.2004年东城区租赁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成交占比较去年相比减少了2%.这主要是由于东城区的租赁房源相对比较紧缺,在租赁群体急速增加的情况下,肯定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决定了即使在绝对量上升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相对量的下降。
郊区租赁市场成交受阻。2004年租赁市场郊区的成交量并没有向年初预计的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成交量遭受了严重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普遍对八通线、轻轨等的开通预期偏高,但真实情况是交通状况的改善并不是一条八通线或是城铁所能解决的,郊区的经济区域发展也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需要的是时间和过程。因此,郊区的租赁市场不火也是市场消费者的理智选择消费所趋。
完全可以认为,马莎这次打算进入一个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凭着衣服和食物的上乘质量以及自身的百年历史,专营自有品牌的马莎曾笼络了一批收入和生活稳定的中产阶级及主妇,也成为英国人生活品质和社会阶级的象征。2008年,这家英国百货公司就进入了中国,也算赶上了中等收入人群消费意识提升的浪潮。
“中国的中产阶级对那些没有品牌或者太大众的产品兴趣不高,也不怎么购买顶级品牌,但他们负担得起马莎。”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高级分析师James Roy一度对马莎的前景很乐观。这家公司专注为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制定策略。
“他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如今却不算成功。”Roy说。
进入中国以来,马莎一共在上海和周边城市开出15家店。它从未公布过自己在中国的业绩,却决定在今年8月前关掉其中5家。一些同马莎定位相近的单一体量零售商,也并未把它当做直接的对手。一位新光天地的前员工表示,相比更强调服务的台湾百货,马莎从英国照搬过来的气质太过“高冷”,不够在意购物体验。她和曾经的同事讨论到竞争环境的时候,会提到芳草地和高岛屋,马莎则从来都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不景气的局面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来临之前,马莎再次了一份不太好看的财报。从今年3月到9月,它的收入只增长了1%,税前利润却减少了22.7%,包括服装和家居在内的通用商品业务(General Merchandise)一如既往地下滑着。
“如果买的是食物,你会爱死它,但如果你买的是衣服,没人会理它。”Zoe William是英国《卫报》的记者,她对马莎的食品和服装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这在英国的中产阶级当中是个常 态。
在英国伯明翰工作的魏莱一个月会去一两次马莎,她钟爱马莎的水果、蔬菜、巧克力和奶酪蛋糕。那些东西包装精致,味道可口,她还在微博上晒过一瓶淡蓝色包装的马莎柠檬水。
在一则马莎的广告里,食物被当做主角放在黑色背景里,慢镜头记录着它们的制作过程,这则广告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高达266万。
马莎的独立食品超市Simply Food则售卖种类丰富的盒餐、沙拉、三明治和意面,它是不少英国年轻公司人的午餐选择之一。
至于衣服,魏莱只会在马莎买通勤装,毕竟办公室穿着不需要太潮,马莎的材质比同类产品要好。但对于非通勤的衣服,她更喜欢去Topshop、设计师店、二手店和慈善商店这些更潮的地方。每次去马莎,魏莱都能看到不少中老年人。“我的中国朋友也觉得马莎的风格比较中老年,因为实在有太多老太太去逛了。”
马莎的离职员工陈煊对一件事记忆深刻。几年前,他和同事一起用远程视频观看公司的股东大会。现任CEO Marc Bolland在视频里说,公司的主要消费者仍是45岁以上的人,这让坐在电脑前的中国员工哄堂大笑。
令陈煊和同事感到不解的这一策略也让年轻人对马莎产生了距离感。看看它摆在店里的衣服吧,一点也不可爱、反而让人觉得颜色扎眼的粉红,过长的迷你裙,间隔太宽的条纹衫,和非常宽松的牛仔裤。
“普通、朴素、略带老气,我想这是马莎最大的错误。”James Roy说他从没在马莎买过衣服。“优衣库比它好多了,每年那么多新品,和大牌设计师合作,虽然都是基本款,但也很时尚。” 01 数量繁多的英式食品是马莎百货最吸引顾客的品类。 02 马莎百货位于上海的门店之一。 03 马莎的服装常被顾客认为不够有设计感和时尚感。 04 跟Topshop、ZARA等快时尚品牌相比,马莎就连包装袋都显得过于朴素低调了。
抱着同魏莱和Roy相似想法的人并不少。在过去的17个季度里,马莎的通用商品部门的营收有16个季度都在下滑。
“这不是(马莎专营自有品牌的模式的)问题,你看看优衣库、ZARA和H&M,它们也是自己采购回来自己卖,它们只是不卖食品而已,问题还是马莎的衣服款式和定位。”睿雍(上海)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子恒说道。上一次去上海的马莎店逛过一圈后,吴子恒只买了一袋曲奇饼干,“其他的东西我都没什么兴 趣。”
至少在英国,马莎开始尝试应对这一颓势。创立服装品牌Jaeger的Belinda Earl在2013年成为了马莎的创意总监,她告诉媒体,在2015年到2016年的春夏新品中,设计团队减少了羊毛衫的数量,突出了一些衬衫和毛衣的腰型,以此来体现线条感。Belinda Earl还打算和ZARA较量一下,把上新频率从6周一次加快到2周一次。不过,这些举措是否能扭转马莎服装业务下沉的趋势,现在还无法预知―至少从之前的业绩看,已经有不少消费者选择了离开马莎。
业绩重压下,马莎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海外扩张策略。它曾在2014年提出,要在3年内在英国之外新开250家店。2015年,它改变了这一策略。在重点发展市场中国,它关掉了1/3的既有门店,取而代之的是在重点城市开旗舰店,比如广州,以及会在年底开业的北京世贸天阶的临街商铺。
“我们正在(中国)‘最一线’的城市选址,那里有更好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基础,即使经济环境不好,你也能做出成绩。”在宣布海外策略调整后,马莎的市场和国际业务执行总监Patrick Bousquet-Chavanne曾经这么回 应。
“可这会不会太晚了?”陈煊并不相信大城市能给马莎新机会。在马莎开出在中国的第二家店之后,他就和同事讨论,第三家应该是在北京还是广州,但公司高层的最终选择却是常州―一个并没有太多中高端零售商问津的三线城市。不少员工都不明白这个决定,“我们听了都吓了一跳,但老外就这么决定的。” 马莎内地发展时间表
僵化和不遵循本地市场规律的弊端不止体现在选址上。在陈煊曾供职的供应链部门,员工曾向英国买手提议某款鞋子太老气不好卖,是否可以换一款;某个技术可以如何改进,来达到更高的性价比。“他们会说,不行,公司的程序是这么说的,你要按照这个程序做。我们已经预见这样的程序行不通,但还得按照流程走。”陈煊把和买手的交流归纳为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典型英国流程”。
不仅如此,这家老牌百货还执拗地把它在英国卖的M码和L码衣服原封不动地运到中国来―尺码是所有全球化服装品牌最需要解决的本地化问题。不少中国顾客抱怨,在马莎根本买不到适合的尺码和版型。
至于在国外受到热捧的食品业务,在中国也遇到了瓶颈。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马莎旗舰店,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去都看不到太多顾客,不少人进店之后直奔顶楼的食品区,挑选那些英国进口的茶叶、巧克力、饼干和咖啡。但由于中国进口食品条例的限制,马莎架上的产品种类跟BHG等精品超市相比不算太有优势,高额的关税还推高了价格。“这边卖的东西,还没有国外1/3多。”陈煊说道。
即使马莎以后想在中国复制它在欧洲大受欢迎的Simply Food,它也面临着物流上的难题。在欧洲,所有的Simply Food都由英国本地运送,食材新鲜。去年它在中国香港开了一家Simply Food,每天从英国空运食材。但相比中国内地,香港的通关政策显然要友好得多。
关键词:北京市属高校;青年专任教师;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27-02
一、问题的提出
27~35岁是科技人才精力旺盛、工作勤奋的时期,也是奠定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压力巨大的时期。在该时期如果能够给他们一定的支持,将大大加快其成长,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与一般的职业生涯相比,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极强烈的成就需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较强的社交和物质需求、处于职业的未定型期、主动感受压力的敏感性和差异性等特点。[1]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然而随着职称晋升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房价的不断攀升,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育现象是教育研究的源泉,致使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问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焦点。陈祥东认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学术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学术场域的低层次性与封闭性、学术职业阶梯艰难漫长与学术职业流动阻碍重重三大困境。[2]程接力对北京某“985工程”大学社科院系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大多数青年教师工作压力较大,主要来自职称评定难度大、经济收入相对偏低、住房问题和没有时间进行科学研究,且在低职称教师身上反映更加明显。[3]丛亮和余南飞对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开展的抽样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对收入并不是特别满意,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工作压力较大。[4]丁蕾和闫燕对北京服装学院青年教师开展的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增加收入、事业发展、改善住房、在职学习和结婚成家。[5]杨晓智对北京市高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了随机调查。数据显示,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问题比较严重,表现为工作满意度较低和时间、精力等应付工作较为困难;压力源为经济压力较大、工作与个人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授课任务繁重、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问题以及职业生涯缺乏指导和规划等。[6]
本研究以高校青年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B大学为个案,剖析当前北京市属高校青年专任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丰富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的基础上,为高校管理者制定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激励措施和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
本研究中的高校青年专任教师是指普通高校中年龄在44岁以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高校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不包括在内。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青年专任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后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以直观的数据从整体上反映青年专任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81份,回收338份,问卷反馈率为88.7%。经整理统计,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为93.8%,约占B大学青年专任教师总数的4/5。初步统计发现,B大学青年专任教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在性别结构上,女性教师居多,约占60%;年龄结构呈现正态分布,31~35岁的教师最多,其次是35~40岁的教师;学历结构呈现“倒金字塔”,60%以上的青年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仅有6.3%的教师拥有学士学位。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职称结构
B大学青年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一半以上的青年专任教师为中级职称,1/3以上的青年专任教师为副高级职称,具有正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比例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年龄显著相关(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专任教师的职称级别不断增高。在26~30岁的青年专任教师中,4/5的教师为中级职称;在31~35岁的青年专任教师中,1/3的教师为副高级职称;在35~40岁的青年专任教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为副高级职称;在41~44岁的青年专任教师中,1/3的教师为副高级职称,1/5的教师为正高级职称。
2.当前职务
就当前职务来看,绝大多数青年专任教师未担任任何学术和行政职务,仅有7.5%的青年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6.6%的青年教师担任系主任,4.1%的青年教师担任处级领导。可以发现,担任行政和学术职务的青年教师比例较低,仅占18.2%。青年专任教师的当前职务与职称显著相关,绝大部分初级、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青年专任教师未担任任何职务,正高级职称的青年专任教师中仅有1/3的人未担任任何职务。
3.教学工作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教学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岗位职责。青年专任教师普遍承担教学工作,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量适中,认为教学工作量过大和较大的教师分别占11.6%和31.8%。就具体教学工作量来看,42.5%的青年专任教师每周授课时数为4~6课时,27.4%的教师每周授课时数为7~8课时,12.6%的教师每周授课时数为3课时及以下,11.9%的教师每周授课时数在9课时以上。
4.在研项目及类型
就科研项目来看,当前有35.2%的青年专任教师获得1项科研资助,30.5%的教师获得2项科研资助,只有8.5%的青年教师获得3项及以上科研资助,此外约有1/5的教师未获得任何科研项目的资助。就在研项目类型来看,主要为省部级和校级课题,分别占42.4%和43.6%,国家级课题仅占21.2%。
青年专任教师的在研项目数呈现出明显的职称差异,随着职称级别的上升,未获得科研资助的教师人数逐渐减少。在初级职称教师中,当前有45%的教师未获得任何科研项目的资助;在中级职称教师中,有32%的教师未获得科研项目支持,获得1个科研项目的教师人数最多;在副高级职称教师中,只有13%的教师未获得科研项目的资助,获得1个和2个科研项目的教师各占1/3左右;而在正高级职称教师中,未获得科研项目的教师仅占8%,80%以上的教师获得2个及以上科研项目的资助。
5.压力情况
教师压力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在与人、事、物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感。调查显示,绝大部分青年专任教师当前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所占比例高达88.4%。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职称和不同年龄的青年专任教师普遍认为当前面临的压力较大。就压力源来看,主要来自科研任务,其次是经济收入的压力,职称职务晋升的压力位列第三位。
6.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48.3%的青年专任教师认为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少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45.3%的教师认为职称职务晋升困难是当前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第二大主要困难,缺少进修机会是青年专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第三大主要困难。
四、结论与建议
青年专任教师的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体,绝大多数青年专任教师在校内未担任任何学术和行政职务。从总体上看,青年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适中,每周授课时数为4~6课时。80%的青年专任教师目前都有在研项目,以省部级和校级课题为主,国家级课题相对较少。
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科研、教学、收入成为他们背负的“三座大山”。[7]调查显示,当前绝大部分青年专任教师的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主要来自科研任务、经济收入和职称职务晋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青年专任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少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职称职务晋升困难和缺少进修机会。
作为职后培养主体,高校应深刻认识到青年专任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进修机会、增加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和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的资助范围与力度,在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关键时期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和帮助其快速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李兰兰,王建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及激励[J].中国成人教育,2008,(5):80-81.
[2]陈祥东.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困境及其超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1-134.
[3]程接力.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的校本研究――基于北京某“985工程”大学社科院系的调查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
2013,(3):69-76.
[4]丛亮,余南飞.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探析――对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的抽样调查[J].文教资料,2013,(10):98-100.
[5]丁蕾,闫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3,(7-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