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饮食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

第1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发展综述;研究综述

饮食是旅游六大要素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要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吃”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是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一种丰富生活的象征。如今,旅游者日益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参与和体验,感受旅游地的内涵与特色,而品味当地的美食成为了解当地生活和文化最便捷的途径。因此,饮食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作了比较完整的综述,希望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为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国外的概念

关于这一概念,国外的术语比较多,其中采用比较普遍的是Culinary Tourism。1998年,Lucy Long提出美食旅游(Culinary Tourism)这一概念,并在2004年将其定义为“经历和参与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消费、烹饪和饮食项目的介绍”。

(二)国内的概念

国内尚无统一概念。傅文伟1994年给饮食文化旅游下的定义是“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李江教等人在《文化旅游开发》一书中提出:“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

二.国外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食旅游的影响研究

关于影响研究,学者们多研究美食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只有C.M.Hall,L.研究了负面影响,指出旅游带来了美食的均质化现象。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Hobsbawn,E.和Ranger,T.,他们指出,那些以口味和特色而知名的美食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推进一地旅游的发展。Frochot,I.(2003)在对法国美食旅游研究中发现,美食可以展示一个区域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法国的形象一直是它的美食和葡萄酒。Boniface(2003)与 McKercher(2007)都赞成饮食旅游是目的地营销(destination marketing)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C.M.Hall,L.(2003)指出,国际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真实性”(Authenticity)的逐渐消亡以及各地美食的均质化现象,而成熟旅游者对真实性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的研究

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旅游者和政府上面,作为旅游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的社区居民,尚无相关研究。Jones,A.与Jenkins,I.(2002)认为对于旅游者来说,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需要,更是旅游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Jeou-Shyan Horng(2010)认为政府旅游网站对于宣传推广当地饮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塑造当地饮食文化形象,为旅游者创造虚拟旅游体验。并通过分析香港、日本、新加坡、台湾、泰国的美食网站,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餐厅导游和资格认证等。Shaowen Cheng等人(2012)探讨中国信阳茶文化旅游时,指出发展茶文化旅游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和媒体、旅行社的宣传营销。

(三)葡萄酒旅游研究

Hall,M.与Macionis,N.对“葡萄酒旅游业”进行了定义:对葡萄园,酿酒厂,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展览会的访问,这种访问是把品尝葡萄酒和对葡萄酒产地的特征的体验作为主要访问目的。David J.和Telfer(1999)分析了尼加拉的葡萄酒旅游线路,提出葡萄酒旅游的顺利开展需要与其它领域合作。

三.国内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是章采烈1992年出版的《中国美食特色旅游》,书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特色饮食和文化底蕴,并将这些特色饮食作为旅游项目来介绍。2003年,我国将旅游主题定为“烹饪王国游”,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一)理论性研究

章采烈(1992)提出了中国美食特色旅游的内涵:以品尝中国美食为主要内容,并同时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那些特色旅游。傅文伟(1994)给出饮食文化旅游的定义: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范娇娇(2010)构建了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项目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景观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及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美食旅游”这一概念出现较早,“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是在其基础上提出的。两者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后者更强调旅游的文化功能,也发映出现代旅游者对文化要素的强烈需求。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考虑到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一些学者探求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但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何宏(2007)指出在旅游开发中餐饮产品的地方特色遭到破坏,强调饮食文化的开发应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王含西(2010)认为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三)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杨丽(2001)划分了中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佳肴品尝游;发展层次——饮食医疗保健游;更高层次——饮食文化旅游。毛震(2007)指出佛教饮食也是独特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佛教饮食文化旅游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周书云(2010)指出地方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注重加强联合,参与认证,培育饮食文化品牌。胡亚光,黄德林(2011)以游客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井冈山红色餐饮审美需求要素,据此为开发出以顾客审美需求为导向的特色餐饮产品提出一些建议。

四.评述与展望

整体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体系。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多注重饮食文化对旅游的作用,忽视了旅游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从研究视角来看,缺乏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个案研究较多,缺少对比研究。国外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尤其是旅游需求的研究,实用性较强,但理论探讨不足;国内的理论研究较为完善,强调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但对资源开发方式的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饮食文化已经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始要比国外早,但相关研究却比国外晚了近十年,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饮食文化的本土特色进行系统研究,以推动饮食文化旅游科学发展,促进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Hobsbawn,E.,Ranger,T.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Long,L. Lexington,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J]. Culinary tourism,2004.

[3] Shaowen Cheng,Jing Hu,Dorothy Fox,Yuting Zhang.Tea tourism development in Xinyang,China: Stakeholders' view[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Volumes 2–3,2012.

第2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开封

旅游餐饮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因此地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开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其他菜系的摇篮――豫菜的发源地,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开封饮食文化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同时也对促进开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用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开封旅游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旅游开发研究很有必要。

一、开封饮食文化的特色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先后七次成为中国的国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开封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官、商、寺、民肴馔的完整体系。七代王朝在开封建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名流高士、富商大贾云集汴京,从而使官府肴馔应运而生,官府之肴馔,高雅清淡,鲜奇滋补。商业性质的中小型店铺遍布全城,提篮推车的串街小卖更是不计其数。汴京佛寺、道观百所之多,素馔斋食是寺庙观庵的主要饮食。民食的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官府的肴馔是开封的精华,那么市肆、民间的肴馔则是开封肴馔发展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清两代,开封是“中原首邑”,民国时期,开封又是河南的省会,开封仍然是是南北商贾交流贸易的热闹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仍在继续,具有鲜明特色的开封肴馔四处传播,成为中国著名菜系之一――豫菜的代表,又被誉为“汴梁风味”。

开封地处中州,烹饪方面则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适合中州人的生理习惯等方面的需求,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调和适中,确属美味中之上乘。这是开封菜,也是豫菜所独具的特色,集众美于一身,自立于中国烹饪之林。开封菜坚持“五味调和制汤提鲜,技法讲究刀工精湛,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的特色,强调色、香、味、形、器、营养六要素有机的结合。“五味调和,口味适中”源于中州,是开封菜独有的特点。烹饪之圣伊尹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要做到“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开封菜调味的尺度一直承袭这一宗旨,形成了不可过咸、过辣、过甜,要求亦甜、亦咸、亦辣,不偏不倚,不藏不露。所以,开封菜适应性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皆宜。

2.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烹饪技法高超

开封菜选料严谨,取材广泛。长期以来,根据时令变化,更替不同的原料。任何时令鲜料,仅选用精、鲜之时,过时者不用。开封菜技法全面,烹调细致,刀工精湛。煎、炸、熘、炖、烧等皆有所长,其别讲究火候的运用。火力可大可小,火势可猛可缓,火度可高可低,火时可长可短,变化颇多,不一而足。如传统名菜扒广肚,讲究文武用火、锅内成形,号称“无芡自来黏”。而熘可使油水交融,用油不见油,如传统菜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将炸好的鱼对入清汤熘制,烘出的“活汁”,酸、甜、咸三味俱全。

3.风味小吃名扬天下

开封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制作精美。虽是小吃,均极为讲究,已成为开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开封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封不仅有名扬全国,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和“中国名点”的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其他如桶子鸡、炒凉粉、黄焖鱼、杏仁茶等等风味小吃也各具特色,不一而足。说开封满街的美食一点都不为过,开封许多的美食店铺,大都随意地开在路边,方便实惠且物美价廉,让人随时随地换换口味,美餐一顿。开封晚上夜市更是生意兴隆,热闹非凡,在开封,最著名的夜市是鼓楼夜市,已入选为全国十大夜市。这里共有800多家摊点、铺位,其中经营小吃的就有l40多家,有l20多个品种,成为国内外游客游在开封、吃在开封的必经之处,而统一进场,l0分钟入场完毕的特有场景也成为鼓楼夜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开封特色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近年来,随着开封旅游业的兴旺与发展,开封地方饮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为开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开封地方饮食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知名度不高,缺乏精品和品牌、消费环境欠佳,以及文化韵味显现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去进一步开发开封丰富的饮食文化。

1.政府重视和扶持

目前开封旅游餐饮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对开封饮食文化开发缺乏深入挖掘,同时开封饮食文化在政策的扶持与社会支持方面力度不够。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与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有统一的政策。因此开封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封饮食文化发展,政府必须明确开封旅游餐饮业在对开封旅游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建立旅游强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开封相关部门成立旅游饮食文化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开展旅游餐饮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提出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壮大。

2.加强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规划

首先对旅游饮食景观空间布局规划。饮食文化景观是借助餐馆特色、菜肴特色等多方面的物质形态来体现。由于开封饮食文化种类、类型、风味,以及档次的不同,开封在饮食文化布局方面要按照适当聚集又分散的特点来布局。如高档旅游餐饮应该布局在开封老城区,特别是开封宋街,以及景点附近,地方风味小吃应该集中布局,建设规划好鼓楼夜市,使之成为一个景观。此外也对饮食建筑景观进行规划。开封的饮食建筑景观突出宋代建筑的特色,是开封饮食业打造鲜明形象的关键之一。因此开封的一些酒店必须很好地和历史相结合,神形兼备地体现宋代东京建筑特色,才能有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食文化旅游,使游客在开封能够体验到一种厚重的宋文化饮食就餐环境。

其次特色旅游饮食的开发规划。开封旅游餐饮文化要做大做强,开发具有开封本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品种是关键。为此对开封悠久饮食文化内容挖掘整理是最基础的工作,组织相当的人力,在全市范围内对历史饮食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做到古为今用。二是根据开封饮食文化的历史,在地方菜肴和饮食品种方面的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餐饮品种,突出开封的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的特色。三是对开封小吃的规划,开封的小吃很有特色,应该对开封小吃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争取把开封鼓楼夜市规划开发成为闻名全国的夜市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饮食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是餐饮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目前开封部分餐饮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应该加强对重点管理人员的培养。其次是厨师队伍的培养和规划,目前厨师队伍老化、弱化,传统的名肴、名菜几近失传,厨师队伍要有教育培训作支撑,因此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培养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又熟知餐饮文化,掌握餐饮技术的人才是产业形成的关键。

3.树立形象,加强营销宣传

开封在旅游业对外宣传促销中,应把开封饮食文化作为不可少的内容。为此应做专题宣传,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编制中,可以考虑开封饮食文化的介入,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或编制饮食文化旅游专线。其次要将饮食文化与美食节与美食街的建设联系起来。美食节和美食街要突出特色和主题,具有号召力、吸引力的主题性美食节将会更快、更有力地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二是开封可以通过举办“开封美食节”来弘扬开封的饮食文化。中国公认的四大“厨神”之一的伊尹就出生在河南开封,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宰相,精于烹饪,后人尊其为“烹饪鼻祖”,可以利用伊尹举办伊尹国际饮食文化节,招徕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要兴建开封的美食街和办好鼓楼夜市,使旅游者可以尽情领略当地的美食。三是开发生产开封饮食文化商品,把开封代表菜肴、食点作为重要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注意增加文化含量,激发游客购买兴趣,提高旅游购物比重,广泛传播开封饮食文化。

4.建设绿色消费环境

优美消费环境对饮食文化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开封一定要注意开封的环境卫生的整治,给游客树立一个良好的饮食文化消费环境。首先是要做好开封的城市风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绿化,给游客一个干净卫生的城市印象。其次要在游客集中的景区、街区、车站码头,开辟餐饮区,加强对各个餐饮点的卫生管理,规范市场,搞好卫生,使游客吃的放心。

参考文献:

第3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乡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28-02

[1]挖掘乡村饮食文化内涵,开发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川为例,探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基本特性

(一)乡土性。乡村饮食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各种风味食品,长期落后的农村经济使乡村饮食仅承担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功能,因而不同于宾馆酒店里的佳肴要求色香味形俱全,它讲究的主要是味道。所以制作方法简易传统、绝不刻意雕塑,原材料也多为就地取材,更有甚者干脆就以野生蔬菜为原料,器皿也多拙朴、实用,具有浓浓的乡土风味。

(二)地域性。乡村饮食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在饮食生产、制作、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有形的食物及其加工制品还是无形的饮食礼俗,都反映了这一地域的特殊环境。如北川平原乡村,广植水稻、蔬菜、养殖鸡鸭鱼等动物,食品原料便以此为基础;而广大山区乡村,除大量种植玉米、土豆、蔬菜、养殖生猪鸡外,山里还有不少野味山珍,因而玉米、土豆、野味山珍便成为其特色食物。

(三)生态性。由于乡村饮食大都是运用本地的食源制作而成,而食物原材料的采集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就能永续地拥有大量的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持着与大自然的真实接触。另外从饮食习俗、礼仪来看,它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弘扬保护。

二、乡村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问题。饮食文化旅游是一专项旅游活动,它以凸显饮食文化为特色,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注重挖掘乡村饮食中的文化内涵,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将有关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故事典故、风土人情等融入到有关餐饮中,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二)乡土风味问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色,乡村饮食以其浓浓的乡土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此,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保持其鲜明的乡土风味——天然、纯朴、绿色,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地方特色问题。食作为旅游的基本要素,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游客的基本生理需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设计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切忌盲目引进宾馆饭店菜肴,仿制其它地区的口味,以此来迎合游客的需求。

(四)可持续开发问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2]。在对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中一方面要做好不可再生的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如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地域乡村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饮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

三、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的聚居地,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生活在这里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适应当地环境,总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传承至今,其“就地取材、方便快捷;干腊为主,风味独特;祭祀性强,原始古朴”的饮食特点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宝贵旅游资源。[3]但饮食文化资源只是旅游吸引物之一,尤其对中长线游客而言,一般并不是其出游的主要动机,[4]因此开发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游产品,也应主要面向中短途旅游者,并作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产品。具体开发构想如下:

(一)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一些特色菜肴的用料、烹饪、营养都很有特色,有的还有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对此应深入民间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以便在主要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备专职人员,在游客用餐间介绍有关食菜品的用料做法、保健功能、历史渊源和羌族用餐礼仪等,还可让游客学习餐饮制作技艺,学唱羌族酒歌等,这样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羌家饮食,了解羌家菜肴、特色食品的制作、故事和待客礼仪,领悟羌民的民间文化。

(二)研制乡村饮食文化特色菜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需求已上升到饱口福、长见识、求特色的层次。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菜肴更应有其特色,这种特色是基于北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而打造形成的。

(三)大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北川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情,使饮食文化资源中的一些食物绿色环保、美味可口,深受游客的喜爱,特别是玉米、洋芋、荞麦、山野菜和药材等可作为重要土特产进行开发加工,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

(四)推出饮食文化专项旅游产品。根据陈传康对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划分,饮食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活动[5]。结合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推出以下专线产品:

1.羌家饮食风情品尝游。该产品主要面向绵阳城市居民,属周末休闲游产品。如结合小寨子沟的峡谷、瀑布等景观以及羌碉、羌歌等文化,可推出主题为品尝羌族民间佳肴的羌家喜宴品尝游,让游客深度感受羌家“十三花”的搭配形式、绿色的山野菜味道、地道的“猪膘”口感以及羌民饮酒的豪爽和饮食中的宗教文化。

2.羌家山野饮食体验游。该产品也主要是短途休闲游。品尝美食虽然能让游客身心舒畅,但亲自制作一些特色美食则更能生动、形象地让游人了解相关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可结合北川羌族饮食原料就地取材的特点,让游客参与到食物的采集、制作中去,如亲自上山采摘野菜并加工;烤全羊鸡鸭;制作玉米馍馍、荞麦凉粉、豆花、咂酒等。

3.羌家食疗保健度假游。该产品面向绵阳及周边地区城市居民。北川羌族聚居的地区盛产各种山珍、中药材,这些产品绿色天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3]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民间菜品、药膳的技法,结合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食疗保健度假游项目。

(五)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羌族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介绍北川羌族的特色饮食,如腌腊野猪排、羌家扣香碗等,激发游人到了北川一定要品尝的愿望。其次,在羌年节、祭山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羌族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推向旅游市场,通过多方宣传营销,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 何丽芳.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167-169.

[2] 王刘刘.论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57-58.

[3] 蔡淑华,鲍蕊.北川羌族饮食文化及其成因探析[J].人文社科论坛,2011(6):65-66.

第4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饮食文化类图书;出版现状;资源整合

图书质量中国是一个“食文化”大国。从古至今,中国人就特别讲究饮食文化,在吃中感受的是个人的品位和心情,显示的是自己的身份。这也就表现在各大文人墨客所抒写的文章著作中。比如李渔的《闲情偶寄》、袁枚的《随园食单》,甚至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把吃写得精到细致,惊艳绝伦。而到了当今,饮食文化类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学者文人书写出版。目前市面上比较活跃的饮食类图书,参照开卷数据的细分,主要有家常菜谱、茶酒饮料、地方美食、烘焙甜品、饮食文化、烹饪理论、西餐料理、药膳食疗等8大类。本文所研究的“饮食文化类图书”指的是这8类中的“饮食文化”类。

一、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当前,了解一类图书的出版情况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开卷数据;二是普通读者从网上了解的数据,比如当当网、京东、亚马逊等网站的在售图书数据;三是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CIP数据核字号查询系统查询到的数据;四是从一些学术网站,比如超星上面查到的数据。那么,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规模到底有多大呢?在当当网、京东和亚马逊等网站,可以查到的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在销品种是3000种左右。这个数据相比较其他类的图书来说出版规模不大。且据近几年开卷数据来看,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占比在2012年前呈递增趋势,2013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下降到了4.79%(别见图1[1]和表1[2])。*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项目“从实际的销售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8月,在开卷监控“零售”渠道饮食文化类畅销书的总销量排行榜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图书是《你不懂咖啡》,销量为58039册。这与其他类畅销书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销量相比也是显得微乎其微。由相关数据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饮食文化类图书出版相比较其他畅销书来说,其品种数及销量都不占优势,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出版社在出版此类图书,且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

二、饮食文化类图书的需求层面

饮食的背后其实是文化。虽然饮食文化类图书在所有出版门类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市场依然对其有着需求。1.国家层面表现在国家层面,主要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之间“美食文化外交”带来的经济收益和诸如文化互访、旅游交流和商业交流等方面。在此需求下,编著、出版饮食文化类图书契合了国家的文化发展传承和文化走出去政策,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不再有物质短缺之虞的今天,更是对国民健康饮食的一种有利引导。比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川菜已经成为四川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更多的外国友人、境外游客开始认识和喜爱川菜。四川旅游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囊括了国内外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川菜烹饪大师、摄影名师等制作团队,重点介绍了180道经典四川菜点的制作方法,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大型的中英文标准版的地方特色美食类图文集。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对外文化交流时的必备礼品,也为川菜走出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2.社会大众层面这里提到的社会大众层面,主要是相对下面的科研教学层面而言。人类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方式,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饮食本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它与纯粹精神领域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从这一点来说,饮食文化类书籍的出版对普通民众在饮食健康及文化修养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形而下’的饮食,说白了不过是‘吃饱肚子’,可在学人名家的笔下,各种美食除了养眼、饱腹、怡情、感怀、‘色相诱人’外,还上升到‘形而上’的文化之境,这和以往的饮食指南和烹饪食谱完全不同。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外,书籍内容涉及历史、人物、情感、地域,读者可在‘精神饮食’的同时,领略广博的文化并享受独特的心理体验”。[4]比如活跃于各大纸媒、电视节目的美食家蔡澜先生的作品《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许多经典语录被读者上升为生活美学的至理名言。诸如,“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一个人要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生活就充实”。“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当前追求美食的品味与饮食健康被日益推崇,民众在食品选择范围、饮食方式、食品美学等各方面越来越追求新变。[5]再加上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种信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渠道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便有了各种饮食风尚的形成及普通民众对这些饮食风尚的追求。3.科研教学层面专业领域人士对美食文化图书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学校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对饮食文化类图书的需求也十分巨大,且成为此类图书的主要消费者。这类群体是饮食文化类图书编著、出版的最重要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饮食文化类图书即使是公开出版了,但因为只是作为某个高校的内部教材或者是饮食文化圈内交流,它的销量没能在图书排行榜中显示。比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赵荣光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一书,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向社会之后至今已第7次印刷,多年来一直被多所院校作为教材在使用,因此,其印数和产生的影响力远超过开卷数据所显示的488册。同时,这类图书因其作为教材,对相关教师和学生,特别是中国餐饮人才的培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估量,很多教师、学者在自己的相关文章、论著中都参考引用了这些图书的相关内容,这对他们的学术写作和知识构建都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三、提高饮食文化类图书质量

饮食文化类图书的销量比较好的出版社主要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在这些出版社出版的产品中不乏精品。但整体来看,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出版社并没有相关专业编辑,导致了部分图书编校质量不高。饮食文化类图书很多为高校教师在研究某个课题时的结题材料出版,或者是某些学校组织教师为本校专业编写的教材,鉴于科研考评体系或者资源不外流的狭隘思想,致使一些图书产品结构失衡或重复出版。一些饮食文化类图书的作者群体,尽管有不少文人兼美食家活跃于各大电视媒体的美食品鉴节目,但他们的美食文化类图书多为节目配套,相对简单。因此,要提高饮食文化类图书的质量,多途径扩大此类图书的影响力。1.争取政策支持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丝绸之路上,华夏文明与其他诸国的交流不仅体现在商业的互贸、农业的交流及各种器具的传播,还体现在双方交流中所传过去或者带回来的文化典籍的交流,这些文化典籍中便有很多饮食文化类的书籍。那么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规划的出台,无论是各大出版社还是科研团队,都应该借助这一宏观经济战略,争取诸如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以研发、出版更多能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图书,以更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2.推进资源整合20世纪50年代,国外掀起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以政府为引导,把学术界和产业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赢互利”的原则,推动各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科研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借鉴这种模式。我国也于2006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饮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同样可以做到产学研合作,以争取多方的资源整合。高校与出版社可以在饮食文化类图书的选题开发出版中加强进一步的合作,共同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这不仅契合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和推进的产学研合作政策,也将利于多方资源整合、多出精品。除此之外,重视图书质量永远是图书的生命力,只有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收益。这在编辑活动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就更是如此。无论是编著作者还是出版社编辑以及出版企业,都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尽管从市场表现力来看饮食文化类图书表现得并不夺人眼球,但这并不代表此类图书没有需求,更不能忽略该类图书所产生的影响力。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传承我们祖先遗留的优秀文化,包括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再有现代元素的融入,那么饮食文化类图书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雅俗共赏的趋势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静.2012饮食类图书零售市场分析[J].出版人,2013(3)

[2]刘倩辰.好好吃饭,过得精致而温暖——2014年饮食类图书市场分析[N].新华书目报,2015-07-09(A04)

[3]万建中.饮食与中国人的品格优势[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3)

[4]桂杰.饮食文化类图书悄然走红[EB/OL].(2016-5-17)[2016-5-23].

第5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1、饮食的象征意义研究

在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关饮食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解读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饮食承担着某种物质意义。Cook认为,饮食是“嘈杂的(noisy)”,他引用Stassart和Whatmore的话指出,“一只鸡、一颗洋葱和一磅面粉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诉说’它们的故事”[10]。其次,饮食承担着社会文化意义。如Jackson等指出,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社会文化意义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重塑,并认为饮食在商品链中以产品的形式传递了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饮食能够作为社会差别的标志,反映人们的社会身份。例如Cohen和Avieli在阐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时,指出对于西方人来说,运用餐具盛放食物和食用食物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饮食被认为是地方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关于“我来自哪里”的身份界定,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某个地方或者该地方所承载文化的情感倾向。例如,Collins指出,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米饭是他们最基础的食物,肉则象征着财富。同时,饮食能够作为人们体验其他地方习俗和文化的途径。例如,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餐厅往往会把活鱼活兽养在水缸或者笼子里供顾客选择,这种行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食物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和新鲜。而西方的游客却会拒绝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还会动的动物是不能吃的。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这种饮食的象征意义解读,即取决于饮食与人们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时常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形成某种落差和误解。

2、饮食的文化经济研究

近年来,标志人文地理学发展最显著的特性便是重新强调商品文化,即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由于现代饮食产业通过将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饮食文化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饮食的商品文化研究涵盖了整个饮食产业链,从饮食的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探讨饮食所起的社会文化作用和人地关系。关于饮食生产的研究往往将饮食与农业及其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食品种植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这些研究指出,食品农业受到食品贸易政策和替代食品经济(alternativefoodeconomy)的影响,食品市场的“质量转向(turntoquality)”强调了对全球同质化食物的摒弃,而转向对更加“本土”和“自然”的食物的消费,这一趋势影响了食物的种植和生产。同时,Marsden指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具有通过社会活动定义自然的力量,将“文化”嵌入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道德、环境认同和性别认同等问题的研究中。近年来,地理学者们开始从对饮食生产的关注转为对饮食消费的探讨。一些地理学者指出,空间、地方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循环和流通是经济地理学重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与饮食的零售和消费相关的商品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Cook和Crang探索了商品唤起的“双重商品拜物教(doublecommodityfetishism)”地理知识,改变了地理学家对“产品如何、为什么和在哪里生产”的无视状态,这些地理知识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力在复杂的全球饮食文化的流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衰弱。同时,由于地方饮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地方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方品牌和文化遗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寻求新奇的饮食体验为旅游动机,体现城市地方特性的饮食便成为了识别和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中的饮食消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例如Mak等指出全球化在对地方饮食体系构成了威胁的同时,也成为了为旅游目的地饮食产品再造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旅游目的地传统美食及其特殊性的重构。Cohen和Avieli指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消费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并受到了以往的饮食经验、新鲜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游客对目的地饮食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情感。总之,有关饮食文化经济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国外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3、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

在商品文化研究盛行的背景下,有关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主要关注饮食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网络中体现的政治问题。在食品的生产方面,Winter指出,西方的饮食再政治化源自1980年代对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的批判,从而使农业和农村都受到开放和冲突政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食品远距离运输的抵制、伦理消费和道德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清晰获得食品的一切生产信息。这些道德消费者往往抵制垄断的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而倾向于购买平等交易的食品和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和健康的肉类,并支持本社区的农业活动,人们的这种行为使本国政府和主要的食品零售商接受了较大的挑战。对于研究食品农业的地理学者来说,这些趋势使他们的研究从时间(通过记忆和忘记)、空间(通过连结和分离)、可见性和非可见性的视角探讨食品农业体现的道德经济以及个人和集体责任。而由于环境主义以及社会学科对自然—社会联系的关注,将饮食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探讨其社会作用也是饮食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有关食品销售过程的研究中,Redclift关于口香糖的著作《口香糖:味道的命运(Chewinggum:thefortunesoftaste)》指出,虽然生产口香糖的原材料来自墨西哥,但是它到达美国之后,才被赋予了“出生证明”。同时,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高地森林的生产口香糖的贫穷人口,其利益的新生产和交易规则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在整个商品网络中,口香糖反映了权力不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人们日常饮食消费活动中的政治因素。Smith和Jehlicka通过对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民的饮食传记研究,发现饮食是中东欧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系统崩溃之后)人们感知以及将自己放置于(或感觉自己存在于)戏剧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中的最直观方式,同时指出,该地居民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自治权的差别性对待、反抗和承担,认为西方(发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支配了中东欧,也不存在文化霸权现象。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饮食业的商品链、商品流或者商品网络中所反映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强调了食品所处的商品网络中蕴含的压迫和抗争。

4、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

关于饮食与认同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饮食所唤起的地方、种族或民族认同现象。以往研究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能够产生和维持他们的种族或民族认同,因为人们往往将美食和某种菜系与某个种族、民族或者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决定“吃什么”是维护种族或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的核心举措。在有关饮食和认同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饮食探讨种族认同的发展和维持以及女性、漂泊人群(diaspora)、移民、流离失所者、被奴役的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往往涉及到非白种人(边缘种族)如何被赋予异域风情的标签或妖魔化,边缘群体的饮食历史如何被忽视、挪用或者被占主导地位的族群边缘化,以及这些被压迫的族群如何抵抗。例如,Ray[36]指出,一些白种人作者将某些食物与非洲侨民相联系,并使之成为黑人身份的表征,这事实上是从白种人的视角重新解读黑人的身份,并给食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Williams-Forson关注食品的失实描述(misrepresenta-tions)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鸡肉在塑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包括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的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和种族同质化的抵抗。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在食谱写作中,往往会斥责美国白人对黑人食品的负面描述,并寻求根除烹饪种族主义(culinaryracism)的方式。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把饮食与移民的怀旧(nostalgic)情怀相连结,移民不仅运用故乡饮食修复在迁入地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怀念,还利用迁入地资源与故乡饮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以克服记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分裂。这些移民所创造的饮食体系,被称为怀旧美食(nostalgicgastronomy),因为它通过迁入地的食物再现了移民迁出地的饮食文化,体现了移民对故乡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在迁入地形成的乡愁。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行为反映出的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地方身份的认同,而是一种“世界主义认同(cosmopolitaniden-tity)”。例如,Duruz分析了生活在伦敦和悉尼两个多元民族购物街区附近的两名妇女(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则是拥有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人)的饮食生活传记,指出这两名妇女的描述是连续却存在差异的,反映了她们对想象的“亚洲”、“欧洲”和“世界”的认同。

二、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

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扩散,关于饮食文化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饮食的全球进程及其凸显的新型、动态的人地关系,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对空间的塑造,以及饮食空间意义的关注。这些研究趋势不仅体现了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还凸显了人文地理学对“人”这一主体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饮食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受到人口跨地方迁移的影响,饮食开始跨越地理边界移动,使得饮食的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化,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带来的“全球味道(globalpalate)”和“全球菜系(globalcuisine)”,即饮食同质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也因此显著地影响了地方的饮食形象和认同(一个地方饮食景观的总体形象),并剥夺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成为了切断食品与地方之间的纽带,或“地方味道(tasteofplace)”[50]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被认为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全球化带来饮食文化霸权和麦当劳化的同时,世界文化理论(worldculturetheory)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双向”的视角,强调了全球和地方的交缠生产并再生产了地方的社会文化空间和人们的文化认同。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现象,使文化、身份认同和特定地方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弱,文化的全球互连则越来越普遍,其通过说明文化认同不再拘泥于民族国家以及将地方作为文化的载体,强调去文化和去地方(化),以及文化的重构和地方重构。一方面,对跨国主义的关注为饮食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学者们开始考虑跨国移民在生活中如何购买、准备和消费饮食,认为人们对熟悉的饮食产品的消费,让跨国移民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重新生产为理想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家园。另一方面,跨国主义的框架能够用于解释人们动态变化的饮食行为和体验。跨国主义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描述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其对饮食的社会文化解读。同时,饮食产品的意义在跨国流通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总之,对于全球化和跨国主义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研究往往着眼于饮食的差异性意义解读、商品文化和人们的复杂认同,凸显出饮食在全球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对人们认同的塑造作用。

2、关注饮食的意义以及人、饮食、物质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

大卫•哈维在课堂上提到,“我常问那些地理系新生,他们刚才那顿饭是在哪儿吃的。回忆制作这顿饭的所有原料可以揭示它对各个社会关系和生产条件的依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饮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隐喻,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感官对食物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感知,并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也就是说,吃是一个生理的和社会的过程,该过程使饮食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同时,饮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沟通系统的一个标志,并可以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生产的“象征性”方面。在近期的饮食地理研究中,人们饮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被广泛探讨。例如,PeterJackson运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饮食的文化意义。首先,他认为印度饮食在英国的流行响应了英国市场对“亚洲时髦(Asianchic)”的热情,并指出有关物质文化的文化地理研究必须重新关注文化物化(cultur-almaterialism),而不仅仅只是解读其象征意义。而后,Jackson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家庭,变化的食物(ChangingFamilies,ChangingFood)》中将饮食研究延伸至家庭中,探讨饮食与家庭结构和人们家庭生活的关系,指出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变得更复杂,并且人们更加关注饮食过程中体现的社会不平等,而不仅仅是为生活健康的问题。

3、从探讨饮食和饮食文化本身的地理学研究,转向对饮食空间问题的探讨

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的空间性,并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指出文化应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物质世界的平凡现象转变成由这些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现实中,空间的隐喻(metaphor)就是文化。人们之所以能够从某种事物的空间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文化力量,正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这种空间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一趋势反映在饮食文化研究上,便是人文地理学开始对饮食空间研究进行关注。在国外饮食研究中,餐厅、食物市场、超市、厨房等公共或私人的饮食空间都是其常用的研究对象,其中的空间实践和人们的地方情感和身份塑造问题更是被广泛探讨的话题。

三、研究展望

段义孚说“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重视烹饪的艺术和饮食所带来的愉悦感”,中国文化是“饮食中心文化”。然而,我国与饮食相关的地理学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仅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及其形成原因、饮食景观、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分布等方面,个别研究开始关注人们在城市饮食空间中的感知,及其在该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地方感,与国外相关研究有着显著的区别,难以与前沿的地理学思潮对话,也难以为国际饮食地理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贡献。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外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1、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关注饮食体系所表征的人地关系问题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说,关于饮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样的食物对于不同的群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二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对饮食意义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尚浅,因此,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相互交缠的维度探讨国内不同尺度地方的饮食体系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动态、差异的人地关系。

2、关注饮食所反映的跨地方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最为显著的社会背景是人口跨越较小规模地方边界的迁移,例如省际迁移和城际迁移,以及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这些流动的群体如何用饮食来表征自己割裂的地方认同和身份认同,又是怎样用饮食来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人口的跨地方迁移或多或少地使迁入地的社会空间产生改变,形成新的饮食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被社会生产,如何在城市中聚集,是否形成动态的社会边界,又是否成为人们跨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为响应国际饮食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凸显中国特色饮食地理研究,并对我国城市中的跨地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必要成为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关注的话题。

3、对饮食相关的文化政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第6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饮食文化;昆仑山区;西兰拜特;苏尕特

一、西合休乡的基本情况

1、西合休乡的地理位置

西合休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属叶城县辖的一个行政乡,西合休乡地跨北麓35°28′ ~ 38°34′、东经76°08′~78°30之间。[1]距县城176公里。乡境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120公里,国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西合休乡平均海拔3500米,同叶城县的柯克亚乡、其盘乡、乌夏巴什镇等乡镇相接壤。

2、西合休乡的生态环境及居民

叶城县所辖5个山区乡镇 ,这5个乡镇中生态环境最复杂的是西合休乡,该乡所辖的9个村落中生态环境较好的是西合休村,西合休村是西合休乡乡政府所在地,西合休村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四节不分明、全年无霜期60~70天左右,气候垂直异较大,属于典型的山区性气候。气候寒冷、降水量多、乡政府所在地带年平均气温1.7℃,一月平均气温-11.9℃,七月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300毫米,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年均 气温-1,5℃,而降水则40毫米以下,是冰雹常发区。[2]

二、西合休乡居民饮食文化方式的来源

西合休乡是很明显的畜牧业地区,西合休乡居民精神和物质文化方面来自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因素较多。西合休乡有维吾尔和柯尔克孜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都是从事畜牧业时间较长的民族。从这个角度看维吾尔族历史上有过畜牧业为主的饮食文化,当代游牧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是该文化的一种继承。西合休乡维吾尔人在精神和物质文化方面,同县城维吾尔人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西合休乡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也同县城维吾尔人有明显的区别。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游牧生产的时候主要饮食主食、副食、饮料、调味等饮食材料是以畜牧生产品为主的,同样当代该地区的维吾尔人主要的饮食材料还是畜牧生产品为主的。虽然西合休乡维吾尔人饮食当中跟县城维吾尔人常做的较多,但在西合休乡维吾尔人常做的几种饭食县城维吾尔人根本不会做。这些地方色彩的饮食文化是本民族祖先恩惠的一种遗迹。

三、西合休乡牧民常做两种食品

笔者在西合休乡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亲眼看到和尝到该地区维吾尔人的几种畜牧特色的主食,这些主食里面有该地区维吾尔人中最受欢迎的西兰拜特和苏尕特。这两种餐虽然也算是游牧维吾尔人同样的主食,但这两种餐在该地区游牧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代替的作用就不一样的。西兰拜特是在该地区游牧维吾尔人平时很少做吃的,但做西兰拜特来待客人是普遍的。该地区维吾尔人民间有什么喜事或丧事的时候代替抓饭做西兰拜特来待客的情况较多。从这个角度看西兰拜特是该地区游牧维吾尔重看的一种主食。而苏尕特是该地区游牧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餐,他们在每年6月初份到10月末的时间里,把苏尕特当成自己早或晚餐的主食,该地区游牧维吾尔人认为这种餐的原料和作法都是很自然的,没有其他的加工原料和作法对人健康有好处,所以长期以来把苏尕特当成本地区游牧维吾尔人生活的主食。

1、西兰拜特

西兰拜特是维吾尔人继承祖先饮食文化的主食,虽然西兰拜特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不是常见的,但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研究中已提到过的。西兰拜特的原料当中游牧生产品较多,常用的是黄油(srekmay)也叫做酥油,阿依然(ayran),奶酪、维吾尔语叫做库录特(kulut),酸奶、维吾尔语叫做(kitik),等原料为主。作西兰拜特时用黄油(srekmay),玉米面,盐,水,葱,肉等原料有先后循序,先把西兰拜特的主料黄油(srikmay)放在加热的锅里, 等待锅里的黄油温度提高到某种程度后(大概是过五分钟),厨师把已准备好的葱放到锅里进行煸炒,把葱炒后需要盖上两三分钟,黄油和葱的温度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厨师再进行不断地翻炒。

葱颜色变淡黄时厨师将牦牛肉或羊肉放在锅里煸炒,(西兰拜特一般有两种作法:第一种是把肉先炒跟饭一块熟,另一种是先不要放肉,西兰拜特作完后,用水煮熟的肉放在西兰拜特上面一块吃),同时边炒边放盐,放盐的时必须不断地翻炒。如果不再炒葱的颜色和味道会变的,所以放盐倒水时需要厨师不断地翻炒。倒水时厨师依该场合的人数多少进行,水开了以后就把玉米面以有节奏地撒在锅里,厨师看水与玉米面的量合适时就停止放玉米面,就将锅盖上,等饭烧开,饭开了以后就用擀杖进行不断地搅动。在厨师的搅动中西兰拜特就熟了。

2、苏尕特

苏尕特也是该地区游牧维吾尔人作早餐和晚餐时的一种主食。苏尕特的原材料是以畜牧生产品为主的,同西兰拜特不同的是苏尕特原料农耕产品用的很少。同时使用的原料种类也较少,只不过是酥油、阿依然(ayran)、玉米面、酸奶等几种畜牧生产品和农耕产品而已。作苏尕特比西兰拜特简单的多,苏尕特不过是锅烧热,然后就往锅里倒少量的阿依然(ayran),然后在阿依然(ayran)上面倒少量的水,然后就慢慢地将水和阿依然(ayran) 混合,混合完就盖上锅,等待水烧开,水开了以后就把玉米粉有节奏地撒在锅里,放玉米粉时水必须持续加热沸腾,水不开就不能放玉米粉,玉米粉放完后将盖子盖上,煮10至分钟15分钟苏尕特饭就熟了。

四、结语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很多民族把物质文化方面的有些特征概括成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样维吾尔族也将长期以来物质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自己的饮食文化。在昆仑山区有些地方以畜牧业为主的维吾尔人社会饮食文化特征概括在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物质文化层面上。从这个角度看研究游牧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补充维吾尔族文化研究的一些欠缺,饮食文化包括较宽的文化范围,在探讨本民族的饮食文化时能领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特征。

【注 释】

[1] 依地力斯.昆仑山区维吾尔牧民的生态环境适应―叶城县西合休乡布隆村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院(2008).

[2] 以上资料是2015年2月在西合休乡农经主任买买提・麦迪访谈时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王作之.新疆古代畜牧业经济史略[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2] 何兴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3] 娜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7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发展草原旅游经济,迅速脱贫致富的有利因素。蒙古民族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内蒙古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为传承草原文明,真正展示草原文化精髓,我们有必要向草原文化更深层次挖掘,有必要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产品。

一、蒙古民族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蒙古族也不例外,但是要说到蒙古族饮食就会联想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大错特错了。蒙古族的食品构成,与游牧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夏食酪浆酸乳,冬食牛羊肉”。这基本上概括了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特色。“食其肉、饮其酪、衣其皮”是古代中原人对游牧生活的蒙古人的概括。在蒙古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经济的过程中,蒙古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创造了丰富的独特的食品和饮品,从而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蒙古民族的传统食品根据不同的材料来源被分为:白食、红食、紫食、青食;蒙古民族的传统饮品分为:茶、奶、汤、酒四个大类。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是人类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和世界饮食文化的瑰宝。古老的民族文化,给蒙古族饮食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饮食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蒙古饮食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饮食、餐具、食俗、礼仪、环境、服装、歌舞、工艺品、专用语言等众多内容,是蒙古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蒙餐是绿色食品,蒙餐是营养食品,蒙餐是保健食品。蒙餐是内蒙古餐饮业的优势和突破口,最能体现我区民族特点及地区特点的饮食,也应该是我区最高档次的招待饮食。

蒙餐的发展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蒙古族饮食文化传统中的强调生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共融,凸现人性的美与善以及人们享受生活美的意蕴与意味,对当今我区及全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饮食文化在草原旅游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蒙古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草原文化的蓬勃兴起而大放异彩。1978年起步的内蒙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将内蒙古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内蒙古的旅游业当中,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一步步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人们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

旅游业是个消耗产业,它的直接投入未必就能够马上体现在回报上,往往是经过旅游者对当地的切身感受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旅游事业的重视和开发,经过时间的考证,经过媒介的宣传,经过口碑的传赞,逐渐得到回报。这种回报,是一种良性的闭合曲线回报,旅游产业拉动人气的增长,拉动其他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他产业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也会补给旅游产业,从而完成闭合供应链。

目前,内蒙古各地以蒙餐为主的餐饮文化场所逐渐增多,市场是由需求造就的,蒙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配合草原旅游的发展,在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上不断创新,挖掘新的蒙餐菜品,在推动内蒙古草原旅游事业的发展中,蒙古族饮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把家乡建设成民族文化大区,为传承草原文明,真正展示草原文化精髓,我们有必要向草原文化更深层次挖掘,有必要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产品。

三、开发利用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构想

现代蒙古族饮食适应时空概念的变化,在继承传统蒙古族饮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了较大发展与变化,所以,蒙古族饮食亟待提升理念,注重餐品制作的同时,强化礼仪形式。

(一)、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建议

1、蒙古族饮食文化需要政府的支持

蒙古族饮食文化需要政府的支持行业协会的规范,专家学者的指导以及众多民族餐饮企业的参与。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在开发中从资金投入、资源挖掘、人才培养、科学规划、保护开发等方面需要担当主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职责,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化韵味

中国饮食文化总体呈现出以下美学特征: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器皿美、环境美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内蒙古必须要加强饮食文化的开发、整理、革新,这看发展草原旅游乃至整个内蒙古旅游业的重要环节。

3、把民族饮食文化与草原旅游优化组合

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时,首先应该挑选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有声望的资源,然后加以优化组合,对于菜肴的合理搭配、文化内涵的联系做出评价,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开展,适时有目标性的推广,以举办佳肴品尝游、药膳保健游、民族风味美食节等多种方式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活动。以其达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与草原旅游的完美结合。

4、挖掘和开发古今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第8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SWOT分析

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型产业,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食”占据榜首,饮食对于人们来说是无时无刻不能缺少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参与体验。现在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吃东西并不只是为了果腹,更多的是为了体验旅游目的地特色的饮食文化。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省份,一直是国民热衷的旅游度假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海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历史上,海南有过多次的移民迁入浪潮,在长期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杂糅”的饮食文化。海南优越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使得海南本地食材非常丰富,海南饮食的特点是以新鲜、天然和丰富为主,例如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等,都很强调原汁原味,还有许多民间传统美食和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也很受欢迎。这些饮食文化资源为海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SWOT分析

2.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海南陆生、海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优良,为餐饮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海南渔业的鱼类种类多达600余种,常见的海鱼品种如黑鲷、大白姑鱼等都是绝佳的食材。其次,目前更多的消费者在就餐时开始重视“绿色、生态、健康、天然、安全”等特点。海南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一流,并且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食材健康环保,这完全符合了当今的健康饮食的趋势。而且海南菜的做法突出了清与鲜,注重养生、追求健康、烹饪方式低碳环保,比如像海南的一道名菜——椰子鸡,利用椰汁的香味充分的包裹住鸡肉的鲜嫩,且椰子鸡所采用的仔鸡食材性平而不燥,与椰子汁完美融合,共成益气生津、清热补虚之剂,非常适合老年人养生食用,符合人们的饮食消费发展趋势。

2.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劣势分析

首先,海南餐饮的在国内外知名度不大,这与海南旅游业的知名品牌是不相称的。游客们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往往只能简单地品尝一下海南的特色餐饮,比如海南四大名菜等,并没有很好地体验海南原生态的饮食和养生文化。长此以往,这种情况必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海南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并且进而削弱海南特色餐饮文化对海南旅游业的拉动力度。其次,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少有名气的大厨等专业人才。很多厨师对于一些传统名菜的做法,来源以及文化背景也是懵懵懂懂,这又怎么能依靠他们挖掘餐饮文化的深处的内涵。

2.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机遇分析

首先,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必定迎来新的机遇。2016年11月7日颁布的《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海南要突出健康养生、乡村风情、休闲购物等特色主体,打造具有海南独特风情的旅游品牌,这些政策为海南提升饮食文化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咨询信息越来越便利,各种新型娱乐节目也越来越多。近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天天美食”“十二道峰味”等中国本土美食综艺节目的兴起,国人开始逐渐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统菜系在这一时代潮流下也逐渐有了复兴之势。旅游主体在观看美食节目之后对美食以及美食所在地旅游资源进行网络搜索,可以很快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产生认知从而刺激旅游意愿,节目播出的同时也带动了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2.4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威胁分析

海南毗邻广东,但海南菜的名气相较于粤菜却是相差悬殊,总体来讲有几个因素制约了海南菜的进一步发展。其一,海南菜本身缺乏足够的变化与特色,在面对日益精益求精的食客需求以及其他菜系崛起的挑战时难免捉襟见肘,其二,从事行业的餐饮业主们由于对海南菜缺乏足够的自信,以及对宣传成本方面的考虑,而在推广海南菜的工作上用力不足。其三,政府对本地饮食文化的推广需要更大力度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餐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仅靠餐饮行业本身是不够的,政府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除这些外,湘菜、川菜、东北菜也陆续进入海南餐饮业,这些都加剧了海南菜在餐饮业的竞争压力。同时,网络时代下,任何事件都可能在网上迅速传播,并有可能走样,而给当事方带来极大的影响。比如前几年春节期间,三亚某海鲜餐馆宰客事件,很快在网上发酵,并形成强大舆论压力,虽然涉事餐厅很快被处罚,但也给海南餐饮业带来了长时间的负面影响。

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增强品牌意识

在网络时代下,海南餐饮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够墨守成规,从而提高海南饮食业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创造品牌,把良好的一面和出色的菜肴推荐给更多的游客,如尝试用连锁店的方式推广海南椰子鸡等特色菜肴。同时海南的餐饮企业特别需要注意服务态度,笑脸迎人,给游客提供更贴心、更细微的服务。此外,还可以从营销方式方面下手,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海南餐饮业必须善于利用微信营销等新兴的营销方式来吸引顾客,提高知名度。

3.2创新宣传渠道

现在的美食节目和真人综艺节目广泛受到追捧,国人开始在享受旅游休闲的同时,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这些条件吸引了很多综艺节目的到来,通过和这些节目进行合作,可以在宣传海南饮食文化的同时,增进人们对海南饮食文化内涵的了解,让人们知道这些美食在哪里、特色是什么、并产生到这个地方感受和品尝一下这些美食的想法,这样可以带动海南当地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结合海南本地特色举办美食节、建设美食街,举办别有风趣的美食竞猜活动,来增加游客对海南美食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达到口碑传播的宣传目的。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交友平台等新兴传播渠道来进行宣传海南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打响知名度,大力传播海南特色饮食文化。

3.3培养专业人才

如今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不断调整,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正在面临日趋严格的考验。餐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餐饮市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拥有大批专业的管理人才与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是一个餐饮企业在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市场立足的必要条件。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今社会对服务行业整体的偏见与服务本身的社会地位则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宣传来引导控制社会舆论的走向,为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好铺垫,同时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培养出一批既熟知饮食文化又能掌握科学管理方法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餐饮市场的整体质量。

3.4不断创新菜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紧密,多地的名菜佳肴以及西式快餐纷纷抢占海南的餐饮市场,海南的餐饮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只有菜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餐饮业的发展,对于餐饮业来说,菜品是核心产品,在主打产品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菜品要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到新鲜感,海南本土的餐饮业应该加强海南菜的创新研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可以学习到别国或其他地区菜品的特色,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饮食偏好趋势,从中找到灵感,研究出新式菜品吸引游客。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菜品的营养性和健康性,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3.5深度挖掘海南饮食文化内涵

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海南餐饮行业也需要深入挖掘海南的饮食文化内涵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特别要注重观赏、享受和参与性相结合,使得海南的饮食文化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海南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每道风味小吃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称奇的故事,这些海南饮食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都能激起游客的兴趣,让游客们在吃得尽兴的同时达到精神的满足。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这一块的要求越来越高,养生文化也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海南饮食原汁原味,口味比较清淡,加上海南岛空气质量名列前茅,也适应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

结论

海南具有丰富的饮食资源和优质的地理位置,已经具备开展美食旅游的许多有利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游客们已不再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更加追求于精神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饮食文化背后的内涵,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满足。把海南饮食文化资源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保证海南美食的质量,还要注重就餐环境、服务质量和食物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游客的真正需要,合理开发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打响海南饮食文化的知名度,使其日后能够成为海南旅游业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美食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以桂林世界美食博览园[J].2007,22(5):11-18.

[2]樊玲.线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5-8.

[3]何宏.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P].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课题,2007(01):6-7.

[4]林玉杉.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业研究,2008(01):39-41.

[5]刘荆洪.试谈海南饮食旅游文化[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10(02):66-69.

第9篇: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摘要: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吮血为汤,生肉为食逐步发展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论文重点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旨在通过对重庆所处地理环境的研究,丰富人们对重庆饮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饮食文化;地理环境;重庆

一、重庆饮食文化

1.渝派川菜

川菜是全国菜系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其发祥地主要是重庆、成都两地。重庆的川菜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有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1]现在,大多数重庆人的饮食口味可以归纳为“麻、辣、烫、鲜、香”五个字。这其中“辣”就不必说了,不过西南地区的饮食普遍嗜辣,而重庆的食物能够在其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我想就在于重庆地区的饮食并不一味地追求辣,而是将麻和辣相结合,使得食物更加鲜香。正是因为口味重,重庆人到外地生活,普遍感到饮食不适,觉得外地菜肴不麻、不辣、不鲜,吃在嘴里没有味,引不起食欲。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重庆人对山城饮食颇有一番考究,他们通过各种烹饪手段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菜肴,渐渐地为重庆的地方饮食创出了一些品牌,如:鱼头火锅、狗肉汤锅、芋儿鸡等。其中,正宗的川菜味道一般都较浓辣,一些滋补菜系还以中药材及花朵入味,味道相当特别。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2.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原本也属于川菜的一种,但说到重庆饮食,就不得不单独把它提列出来。重庆火锅绝对是偏执狂热的人文地理,由红油、红汤、大辣、中辣、微辣延伸到大麻、中麻、微麻锅底。外地人很不解,全国火炉的重庆八月,温度40度,但重庆火锅馆门庭若市,人们在空调室、电风扇下,夹起毛肚、鸭肠呼儿嗨哟地狂吞。火锅起源于重庆的码头文化。以前的码头工人工资低,工作劳动强度又大,于是工人们就去买江边屠宰场里难以卖掉的价格低廉的动物内脏,然后把所有的菜不计荤素,统统煮到滚烫的水中,而江边的风大,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锅下始终烧着火。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后来经过时代的发展,火锅在重庆越来越普遍,成为重庆市民的心头好。虽然现在全国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火锅,比如北方的涮羊肉、江浙一带的海鲜火锅,但是重庆火锅作为一个地区的饮食特色,对重庆地区以及重庆人的影响,是其它地区决不能达到的。重庆人喜欢喝着啤酒吃火锅,无论男女,一上桌的豪迈气势,会让看着的人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3.小吃文化

在重庆,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是重庆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的小花。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重庆从来不排外,这一点从重庆的小吃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重庆众多的小吃并非重庆特有,而是外来移民落户后在重庆发扬光大的。如兰花豆干、吴抄手、伦敦糕等均来自外地,但这绝不影响重庆把它们当做自己土生土长的小吃;麻圆、包心小汤圆也是各地都有,但重庆把它当做自己的特产;米花糖、桃片虽然与别地有些差别却是各地常见的小吃,重庆人也敝帚自珍当个宝贝,凉面、豆腐脑更是南北均有的小吃,加工变化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2]重庆小吃兼收并蓄,不排斥、不拒绝,虽然来自异地,却能融合本地口味精心改造,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本地名小吃。

重庆也有自己独创的小吃,比如口水鸡、担担面、酸辣粉、凉粉、冰粉、凉虾、油醪糟、怪味胡豆、颗颗香干、凉糍粑、白市驿板鸭、灯影牛肉、提丝发糕、熨斗糕、王记鸭子等。相对外来小吃,重庆原创的小吃个性分明与众不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味型特点,很难找出同类与之相较,真正体现重庆人的大胆创新与聪明才智。正是这些本土小吃与外来小吃,一起形成了重庆小吃独特的系列。

4.饮茶文化

饮茶习俗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在回忆战时陪部重庆的文章中说“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夭,想谈多久就多久。”足见重庆茶馆浓郁的巴渝风情韵味,为海内外游客所赞赏。

坐茶馆是重庆人的生活习俗,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馆吃茶。追溯其源,除了自古沿袭的生活习俗外,与重庆地理、气候等环境也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漫长酷夏炎热的气候,走得汗流夹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个歇脚解渴的地方。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昔时整个重庆城没有公园(直到民国18年始有一处占地1200平方文“尺地寸天”的“公园”),茶馆就成为人们休想、散心解闷的好去处。重庆城市房民居狭窄,亲友来访,无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亲友;“走,茶馆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既体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谈多久就谈多久,花费无几,十分称便。如若进一步分析,重庆人的饮茶之风,与重庆爱摆“龙门阵”之风习密切相关。重庆人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男女老少都喜爱闲聊,侃起来就没完没了。

二、重庆所处地理位置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汇合处。所以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并且和香港、上海类似,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在重庆主城区中,祖辈为土生重庆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广东、上海、江苏、安徽籍移民的后代,他们把各地的饮食及其习俗带到重庆,把一些本地不出产的外地农副特产运到重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饮食文化。例如川菜的形成则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有关。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后,正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时期。辣椒从广东、湖南、贵州向四川传入,[3]而此时重庆仍隶属于四川,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湖广移民将其长于红烧、吃辣的风俗带入正是这种移民影响。

三、重庆气候特征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阴冷,降水充沛,湿度很大。重庆人为御风寒,驱潮气,常吃辣椒,饮烧酒,久而久之,同样也养成了重辛辣的饮食习惯。重庆地区光、热、水、等气候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与动植物的生长,加上重庆地区地形复杂,从河谷到丘陵,从山脚到山顶,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全国大多数作物生长,因此,重庆地区的物产十分丰富。重庆盛产各种农副产品,优势品种有生猪、柑桔和茶叶等。丰富多彩的名特食品、名优农副产品,为重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所以,重庆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与重庆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及其鲜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赵正荣.重庆饮食文化一瞥[M].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