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对生态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生态学的认识

第1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课堂生态系统属于微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心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的作用于课堂教学。

一、对于生态课堂的认识

生态课堂最本质的特点是生态性,或曰生命性。它的宗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致力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孩子一片清新明朗的心灵空间,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发出夺目的光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它的目标设定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要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考虑。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用人性化的氛围润泽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用实践性的操作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内涵,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溢着“生态美。”

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有机的渗透整合于现实的课堂活动,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目标。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态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独立行使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独立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相应是一个从“大我”到“小我”,再到“无我”的追求过程。

三、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方法

教师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明确各学段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记对各学段具体要求,浏览通读教材,全面把握,从整体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本册书本单元中所处地位。

其次要目标完整,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在三维度的目标上都获得发展。

再者要依据学情。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情,不研究透学情就谈不上成功的课堂教学。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筹备、能力发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根据教材,制定出适切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现状和学习需要而制定,即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是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要有挑战性,不能是简单的知识重复,也不能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过分遥远。

能创造性地修改与设计教学课程,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创造性使用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能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准确找出教学难点,并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教学策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主要是设置矛盾,激疑思考。

四、构建生态课堂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生间存在客观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目标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在一节课上完成任务的要允许学生延时实现目标。目标定位在每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力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时间去钻研与课本有关的开放性练习题和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深浅适度,容量适中。用心精选习题,用心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学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作业。

第2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摘要:学习动力不足是成人教育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立足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审视成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影响成人学习的中间系统生态因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成人学习动力;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分析;对策

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要考察发展中的个体,必须解读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由内而外主要有四个系统――小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其中,中间系统就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对于成人学员来说,所谓“中间系统”主要就是指学校、家庭、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中间系统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复合环境参与(multisetting-participation)、间接连结(indirect linkage)、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intersetting communication)、环境之间的知识(intersetting knowledge)。[2]我们就从这四个维度来分析成人学习动力的环境影响因子,探讨成人学习的中间系统生态。

一、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的成人学习动力分析

1.复合环境参与。这种类型的中间系统是两个情景之间最基本的内在联系形式,它指的是同一个人参与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并且这种参与必须连续地发生。一般情况下,成人学员同一天将在家、工作单位、学校三种情景间切换,他作为“基本连结”(primary link)贯穿于这三种情景中,这些情景之间就形成了复合环境参与式的内在联系形式。除这种“基本连结”外,还存在一种“补充连结”,主要是指参与了上述同样两个或两个以上情景的与发展主体相关联的其他人。从中间系统于个体的发展价值大小而论,可以区分为“支持性中间系统”、“抵触性中间系统”、“微弱性中间系统”。[3]

分析“复合环境参与”这一类型的中间系统,考察其对成人学员学习动力的影响,必须明确只有出勤率高的成人学员才可能形成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所以我们只针对这一类成人学员进行分析。对他们的考察与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发展主体本身,即成人学员这一维度;二是与成人学员相关的其他人。

实地调查发现,不少成人学员选择专业时只图考试过关容易,因此往往“所学非所用”。并且成人学员在单位、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也有差距,比较其所承担的角色、参与的活动及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三种小系统元素或基本特征,发现这两种情景间存在落差,前者中的表现均优于后者。这无助于单位、学校之间建立有利于成人学员发展的相互信任、积极定向和目标一致关系,其所形成的中间系统对于人的发展价值比较小。这种“所学非所用”常导致成人学员所在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建立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微弱型或无涉型的中间系统,显然这无助于成人学习动力的增进。同样,成人学员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切换,也会形成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二者之间也存在对成人学员角色要求一致的时候,但多数时候所学不能用于家庭事务,学校和家庭这两种情景中的角色要求契合度不高,有时甚至毫无关联,这种境况下,学校和家庭之间所形成的内在联系形式,即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就会是微弱型的或无涉型的中间系统。显而易见,这种中间系统对成人学员的学习没有多少促进力。

从与成人学员相关联的其他人来看,能同时参与同样的单位与学校情景的“补充连结”一般是他的同事,发生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补充连结不多。通常情况下,结伴学习有利于彼此信息交流,相互鼓励,增强彼此的学习动力。当然,一方学习懈怠就会成为负面榜样,对方通过“观察学习”非但不会增进学习动力,反而会在对方的带动下,逐渐同流合污,丧失学习动力。总体上而言,不论是单位、学校之间,抑或是家庭、学校之间,补充连结并不是很多,有时甚至完全空缺,所以中间系统在这一环节十分薄弱,对成人学习助推力不够。

2.间接连结。所谓“间接连结”是指由第三方建立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里所涉及到的人不是指发展主体,而是与发展主体相关联的情景中的重要他人,他们经由第三方作为中介形成的联系是间接联系,这第三方充当了间接连结桥梁的作用。[4]比如成人学员所在单位领导(重要他人)从其他人(第三方)那里了解到成人教育质量不高,管理松散等情况,他就有可能不太支持员工在成人高校的学习,具体表现为工学冲突时不准假、谈及晋升条件时对成教学历嗤之以鼻等,这些都会阻碍成人学习,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类非支持性的间接连结不在少数。这从侧面说明,成人教育机构整体形象不佳,口碑不好,这些都间接影响到成人学习动力系统的激活与维系。

3.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从一个环境向另一个环境中的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其交流的范围、难易程度等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影响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一般成人学员所在单位与学校、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很少,尤其是那种双方有意识、有目的的交往几近于无。受制于单位本位主义,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壁垒森严,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通道。家庭与学校之间,也是鲜有交集。所以,这种类型的基本上趋近于零交流的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显而易见微乎其微。这种中间系统对于成人学习动力的影响自然是几不可察。

4.环境之间的知识。环境之间的知识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存在的有关其他环境的信息或者经验。如果发展主体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前,能预先获取即将到来的转变的有关信息、建议和经验,那么,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的潜力会提高。[5]成人学员在学校、单位、家庭间的切换一般不会存在多大的生态适应障碍,他们预先了解学校情况对于其尽快进入角色有帮助,但当前成人教育的异化现象比较严重,成人教育机构的品牌形象每况愈下,口碑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下,成人学员入学前预先了解有关信息、经验显然无助于其学习,反而会削弱其学习动力。无疑,单位与学校之间信息或经验相连,当前主要表现为“学用一致”,这种学用结合的情形有利于提升成人学员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激发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专志于学、学用结合、出勤率高的成人学员并不多,对于那些经常缺勤、断断续续来的学员,认知内驱力是难以激发的,因为它的激发有赖于个体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6]

总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具有较大的助推或阻滞作用,这种作用有赖于发展主体所参与的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员的行为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多,支持性中间系统并非主流,微弱性或无涉性中间系统居主。

二、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的对策思考

1.多元并举,提升复合环境参与式中间系统的发展价值。从当前成人学员的实际表现来看,所形成的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并不太多,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间系统更少。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提高成人学员出勤率及参与积极性,否则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建构就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在新生报名时,应该对学生准备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人员进行引导,对其专业、学科、学习安排等提供合理化建议。尽可能使其所学与所用相一致,而不是只图“过关方便”。同时,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增进家校联结,尽可能使无涉或微弱型中间系统逐步转向更具有促进发展价值的“支持性中间系统”。比如,对初为父母的成人学员,增开育儿讲座;对已婚学员,开办婚姻学堂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强家校联结。再次,要注意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成人学员乐意承担起学校中的角色,尽管实现单位(家庭)角色与学校角色的完全平衡不太现实,但应削减当前二者间存在的巨大落差。这就需要学校提升品牌形象,教师提高整体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且切合学生实际需要,远程教育平台活动具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成人学员才会重视其学校角色的担当,才会让自身的学校角色表现从消极走向积极。

针对成人学员与单位同事一起相伴就读的这类“补充连结”,要进行正面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这可以通过增强学校学习氛围,改良专业课程设置,改善网络平台等措施,增强学校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使这类“补充连结”对双方学习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2.重塑学校品牌形象,促使支持性间接连结增多。首先,扭转当前利益导向的办学机制,回归教育本源,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进行彻底改良。其次,上级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改变当前的监管缺位现状,对当地整个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进行整肃。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营造有利于良性竞争的氛围,从政策上引导办学方从逐利性竞争转向教育质量的竞争。第三,成人教育机构之间,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之间,应打破单位界域,进行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享共建,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促进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社会口碑就会向良性转化,从而使支持性间接连结增多,进而对成人学习产生正向助推力。

3.搭建广阔虚拟空间,增进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必须打破地方主义、单位本位主义的壁垒枷锁,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突破,搭建广阔的虚拟空间,从政策上引导政府、单位、学校网络平台的联结,实现网络的统合,使信息公路真正成为畅通无阻的、四通八达的资源共享之网。除机密因素不能公开的子网之外,在学校所构建的网络平台节点,有能通向任何有助于增进教育实效的支路。依托于这样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成人学员就可以随意进出单位、学校、家庭,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连结与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改变当前基本上趋近于零交流的中间系统生态,使其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显现出来。

4.扭转形象,理顺通道,使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有利于学习动力的增强。当前,环境之间的知识,尤其是有关成人教育机构不良形象的认知,不利于成人学习兴趣的激发。要转变成人教育机构不良形象,需要真正从成人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直面问题,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学校口碑形象的转佳一定会实现。这样,成人学员入学前预先了解有关成人教育机构的信息、经验,就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此外,引导成人学员专志于学、学用结合,那么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通道就会建立起来,交流的顺畅又会增强交流的意愿,良性循环之下,这一类型的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就会增强。

总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持作用有赖于成人学习主体所参与的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述中间系统的各种类型对成人学习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1] Urie Bronfenbrenner.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25.

[2] [4][5]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5-77.

[3] 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36-37.

第3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1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科学环境、景观风貌造成的影响,对施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冲击,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公路工程的施工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极可能是不可逆的。本文通过分析公路施工对景观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环境防治措施,为公路工程的景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公路施工给景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 沿线环境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级公路工程位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m,最高海拔3556m。可利用草场46×103km2,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34×103km2,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发量(2900~3300)mm。日照时间3316h,年平均气温7.2℃,无霜期(120~180)天。

 

本项目在地理区域上属温带荒漠干旱区,由于受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土壤贫瘠、地上地下水源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植被具有显著的荒漠区域植被特点,表现为区系贫乏、种类稀少、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形成了以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随着气候干旱风沙频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脆弱。土壤盐渍化面积同趋扩大、加重。由于沙漠化面积的逐步扩大,而引发产生的沙尘暴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

 

3 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出现在施工期和营运期。表现为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的开挖对水体、植被等生物环境的影响,以及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营地、工程现场形成的污染对沿线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拟建公路的工程、公路沿线地区的生态、噪声、空气等环境特点,对拟建公路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了严重影响、一般影响和影响较小因素,其结果见表1。

 

受拟建公路影响的环境因子筛选 表1

 

工程活动

 

环境因子 前期

 

工作 施工期 营运期

 

自然环境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空气质量

 

噪声

 

土壤质量

 

土地利用

 

地表水

 

社会环境 工业 + +

 

农、牧业 +

 

交通 +

 

社会经济 + +

 

公众健康

 

居民生活质量 +

 

拆迁

 

注:明显影响 一般影响 影响较小“+”表示有利影响

 

3.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对植物资源的影响极小。

 

在道路施工期间,施工方投入大量物资和劳动力,人员较多,活动范围较大,对施工区周围植物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施工方的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对动物的干扰,施工中对所经过的滩涂、草地挖方和填方将对两栖和爬行类,特别是对两栖类动物小生境的破坏等。工程建设用地将永久征收一定数量的灌草丛,使资源面积减少。道路施工时取弃土石方、人流和车流进入,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施工过程洒落的水泥,都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带来直接影响。该项目区处在荒漠区域,植被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大量施工机械,人员的进入,如不加以防范会对已经脆弱的植被结构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营运期也可能因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分割会对野生动物产生阻隔影响,主要表现为因生境碎化,可能使个别动物所需的生境面积缩小,或迁移它处,从而导致公路沿线周围环境的动物数量有所减少。

 

3.2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的影响

 

公路建设将使施工区域内草场资源减少,特别对于分布在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区域的草场资源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降低噪音、改善环境。工程建设一旦开始还会造成一定数量的生物量损失,造成地质结构、地表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势必会降低施工区域的生态环保效能。

 

公路工程的实施对景观风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西北地区公路建设沿线地植被主要以生态脆弱的人工种植林为主,施工期间,路基土石方开挖填筑、取弃土场开挖、施工便道修建及施工过程碾压、附属场地整平和基础的开挖等都将使得原地貌遭受扰动破坏,改变局部地形地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材料堆场、施工营地和运输通道等临时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严重影响景观整体性。

 

3.3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道路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都会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产生扬尘、粉尘等对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该项目区域;运营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会产生大气污染。

 

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间跨河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及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等;运营期间机动车行驶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公路沿线收费站的洗车废水和生活污,降雨时将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会对沿线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工程土石方废弃物、拆迁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置,不仅会影响景观、污染空气等,还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4 公路工程景观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4.1公路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防治措施

 

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恢复林缘景观,以减少公路营运对环境的污染。对林区边缘、隧道口和涵洞口采用加密绿化带,并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以有效的防止灯光和噪音对野生动物不利的影响,并保障行车安全。在野生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尽量多设置以方便动物通过和迁徙的构筑物,公路两侧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严格管理措施,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加强隧道口、涵洞口和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以更有利于动物通行。加强对承包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有关法规、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加强施工的生态监理,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和行为,防止捕猎和乱砍滥伐,加强动植物检疫和环境监测。

 

4.2公路工程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影响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在荒漠化严重区域,开挖回填时应有监理人员现场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取弃土(渣)场进行取弃料作业,不允许乱取土,不允许将工程废渣随处乱排乱放,更不允许排入河中。路基施工和弃土(渣)场施工前,应将占用地的表土层剥离,并在临时用地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对于坡面工程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加以防护。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造田还耕。在沿线有野生保护动物分布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

 

4.3公路工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经常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站拌方式,拌和站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至少250米,另外拌和站须配备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方式,其拌和机应配备有除尘设备,拌和厂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不少于1公里。公路中桥梁结构应多采用预制构件。

 

(2)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地面水,并提供环行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沟。有河沟的地方修建桥梁时,应注意避免施工钻桩的水或石渣直接污染水源。

 

(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居住场地附近设置临时垃圾集中堆放场地,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加强施工期现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妥善处置。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应及时平整,清场要彻底,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回填,不可利用部分与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起统一收集送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营运期在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等区域设置垃圾收集桶和垃圾收集池收集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别送往临近的城镇现有垃圾处理场处置。

 

5 结语

 

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一直比较脆弱,特别是荒漠化严重地区。公路的建设,施工周期长,动用大量重型机械,施工人员众多,对路线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分析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过程认识、控制和保护当地脆弱的环境十分必要。

第4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也是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发展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在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的过程中才逐步开始出现的,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过是在近二三十年来才开始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这就说明我国生态文明本身开始引起重视时间是非常短的,而且我国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提出较多的要求,这也就使得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起步较晚;其次,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由于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因而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因为需要从较多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才能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思路也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因而起步晚发展滞后;最后,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严重的滞后了。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来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的问题。虽然起步晚,但是如果发展快还是可以实现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发展。

二、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生态文明的进步依赖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开展,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生态文明教育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尤其是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首先,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上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这种误区不仅表现在生态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上还表现在教学计划的不科学教学目标的盲目性等方面。这就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一方面,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只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的了解就行,不需要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相挂钩的,这就使得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相关问题的发展就会陷入一种难以把握的状态之中,特别是难以解决生态环境发展与人们生存问题之间存在的矛盾,因为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建立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同时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并不知道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生态文明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会产生认识上是误区。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进而使我国高校在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提高认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

其次,从具体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度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在有些高校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的理科学科,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态学是难以在文科和工科学生中进行比较深入和透彻的讲授的,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这就使得生态学难以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实施。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比较深奥,往往需要对生态模型、相关公式和系统性的理论进行分析,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生动合理的例子来进行浅显易懂的表达,对于大部分理工科和文科学生来说都是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并进行深入学习的。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地位缺失的问题,这与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对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是有紧密联系的。目前,一些对生态学毫无了解的政府官员都企图打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招牌以蒙骗群众,动辄就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术语来作为口号进行宣传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事实上,部分官员在实践中却往往采取反生态反环境保护的行为,使“生态文明发展”仅仅变成一种姿态一种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的空洞口号,这无疑是对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的严重削弱,因而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伪生态学的怪现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状况来深入的分析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生态文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十分精干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质量优良提高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的教师非常的缺乏,即使是比较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老师也存在着理论修养缺乏和具体的实践操作不完善的问题,这就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出了一道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具有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只有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才能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专业虽然已经培养了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生态文明发展人才,但仅仅依赖这些缺乏足够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人才来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要求。所以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

第5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河流治理 生态工程学 生态水工学 发展沿革 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河流治理中出现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某些负面影响问题,欧洲的工程界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也要符合自然原理。特别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河流治理工程还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也就是说把河流湖泊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不能把河流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割裂开来进行人工化设计。在欧洲陆续有一批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获得成功,同时相应出现了一些河流治理生态工程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 欧洲的河流生态工程实践

河流生态工程是从欧洲对山区溪流生态治理开始的。早在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蓬勃发展,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中欧的工业基地。由于开矿山、修公路、建电站,大规模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山洪、泥石流、雪崩等频繁发生,引起了地区各国的关注,1846~1884年间制定了森林法及水资源利用法。为了与山洪和山地灾害斗争,兴建了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程。经过近百年的治理,大批工程设施发挥了作用,对山洪和山地灾害有所遏制。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伴随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随着大量移民迁入,山区旅游事业激增,这些负面效应愈显突出。主要是传统水利工程兴建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恶化。社会舆论要求保护阿尔卑斯山区,呼吁回归自然。这使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设计理念受到挑战。工程师开始反思,认为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侧重考虑利用水土资源,防止自然灾害,但是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也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另外,从资源开发角度看,山区溪流地区还有登山、滑雪、休闲等功能,保护生态系统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至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

阿尔卑斯山区相关国家,诸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在河川治理方面的生态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国家制定的河川治理方案,注重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注重河流在三维空间内植物分布、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中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注重河流作为生态景观和基因库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近自然河流治理”工程,至今虽然仅20多年,但是成效斐然。与传统工程方法比较,其突出特点是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明显增长,生物生产力提高,生物种群的品种、密度都成倍增加。比如 Oichtenbach 流域“近自然治理”前后动物种类由44种增加到133种,Melk 流域在治理前的1987年每百米河段鱼类个体数量150条,生物量19kg,治理后的1990年分别提高到410条和55kg。治理后另一个特点是河流自净能力明显提高,水质得到大幅度改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河流自净能力治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开始莱茵河的治理,又为河流的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经验。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km2,河流总长1320km。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等9国。二次大战以后莱茵河沿岸国家工业急剧发展,造成污染不断蔓延,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到20世纪70年代污染风险加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有机废水倾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水的氧气含量不断降低,生物物种减少,标志生物——鲑鱼开始死亡。1986年,在莱茵河上游史威查豪尔 (Schweizerhalle) 发生了一场大火,有10t杀虫剂随水流进入莱茵河,造成鲑鱼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其影响达500多km,直达莱茵河下游。事故如此突然和巨大,欧洲社会舆论哗然。成立于1950年的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1CPR)于1987年提出了莱茵河行动计划,得到了莱茵河流域各国和欧共体的一致支持。这个计划的鲜明特点是以生态系统恢复作为莱茵河重建的主要指标。主攻目标是:到2000年鲑鱼重返莱茵河,所以将这个河流治理的长远规划命名为:“鲑鱼一2000计划”。这个规划详细提出了要使生物群落重返莱茵河及其支流所需要提供的条件,治理总目标是莱茵河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骨干”。沿岸各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用于治污和生态系统建设。到2000年莱茵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沿河森林茂密,湿地发育,水质清澈洁净。鲑鱼已经从河口洄游到上游——瑞士一带产卵,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返莱茵河。 2 各种生态工程理论及其评价

追溯河流治理的自然工程理论的形成历史,当推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亲河川整治”概念。他指出工程设施首先要具备河流传统治理的各种功能,比如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同时还应该达到接近自然的目的。亲河川工程即经济又可保持自然景观。使人类从物质文明进步到精神文明、从工程技术进步到工程艺术、从实用价值进步到美学价值。他特别强调河溪治理工程中美学的成分。

如上述,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学”,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河流治理的生态工程理论逐渐走上科学的轨道,还是在现代生态学形成和发展之后的事。现代生态学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一系列国际研究计划极大促进了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其中著名的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70年代“人与生物圈计划”,80年代“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等。现代生态学的特点,首先是向宏观研究发展,采用系统方法及多变量和非线性模型。其次,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一些分支学科如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相继出现,扩大了生态学的领域。从应用方面看,为应对20世纪中开始出现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危机,促进了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融合。不少科学家认为,生态学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的科学基础之一。这些新的交叉学科可以归类称为“应用生态学”。比如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与人类环境问题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环境生态学,其后保护生物学、经济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应运而生。而生态学与各类工程学的结合,主要是在工程设计理念中吸收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改变传统的工程理念和技术方法,又形成了不少新的工程理论。

1962年 H. T. Odum 提出将生态系统自组织行为 (Self-organizing activities) 运用到工程之中。他首次提出“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 一词,旨在促进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

受生态学的启发,人们对于河流治理有了新的认识,河流治理除了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以外,还要满足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同时把河流的自然状态或原始状态作为河流整治及人类干预的尺度,相应发展了生态工程技术和理论。

1971年Schlueter认为近自然治理 (near nature contr01) 的目标,首先要满足人类对河流利用的要求,同时要维护或创造河流的生态多样性。1983年Bidner提出河道整治首先要考虑河道的水力学特性、地貌学特点与河流的自然状况,以权衡河道整治与对生态系统胁迫之间的尺度。1985年Holzmann把河岸植被视为具有多种小生态环境的多层结构,强调生态多样性在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注重工程治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性。同年,Rossoll指出,近自然治理的思想应该以维护河流中尽可能高的生物生产力为基础。到了1989年Pabst则强调溪流的自然特性要依靠自然力去恢复。1992年Hohmann从维护河溪生态系平衡的观点出发,认为近自然河流治理要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流的压力,维持河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其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并逐渐恢复自然状况。

河川的生态工程在德国称为“河川生态自然工程”,日本称为“近自然工事”,或“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natural channel design techniques)。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1989年Mitsch等对于“生态工程学”(Ecological engineering) 给出定义,Mitsch有时也使用“生态技术”(Ecotechnology) 一词。1993年美国科学院所主办的生态工程研讨会中根据Mitsch的建议,对“生态工程学”定义为:“将人类社会与其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达到双方受益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设计方法。”生态工程学的范围很广,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矿山、森林、土地及海岸等的生态建设问题。

从以上简单介绍可以看出,有关河流的生态工程理论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可以归纳以下观点是共同的:(1)在学科的科学基础方面,强调工程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在河流整治方面,工程设计理论要吸收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2)新型的工程设施既要满足人类社会的种种需求,也要满足生态系统健康性的需求,实现双赢是理想的目标。(3)河流生态工程以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在治河工程中,尊重河流流域的自然状况,尊重各类生物种群的生存权利。水利工程设施要为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栖息提供条件。(4)认识和遵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界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生态恢复工程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功能 (self-design)。(5)依据人文学理论,强调河流自然美学价值。在治河工程中,要设法保存河流的自然美,以满足人类在长期自然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情感的心理依赖。

3 生态水工学的内涵

具有各种不同目标和内容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是人们摒弃了“征服自然”的观念以后,更为理智的工程科学。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是水利工程理论和其他相关工程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

河流治理生态工程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水土保持、河流泥沙治理、水污染防治、地下水保护、河口治理等诸多方面。与此相对应,目前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阔。 发达国家近一、二十年的工程实践,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毕竟是新兴的工程理论,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也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生态水利工程学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简称“生态水工学”,是从减轻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负面影响的一个侧面,探讨水利工程新的工程理念和技术方法。

笔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发展生态水工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与自然相和谐,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工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工程学。它是立足于水利工程学,吸收、融合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用以改善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工程学。其内涵似应包括两部分:生态水工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水工技术。

生态水工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同区域水文与水质因子与生物群落的相关关系;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生态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补偿的原理和机制等。生态水工学的原理是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的规律。

生态水工技术的任务是水利工程在满足人对水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为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提供必要的生境条件。生态水工技术具体包括:河道整治、水库工程、人工湿地及生态景观的生态水工技术等。

我国发展生态水工学及开发生态水工技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是不可能照搬。原因是自然条件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解决生态建设技术问题。同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制定生态恢复目标方面也会有所不同。从工程规划角度看,在开发利用水流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规划中要考虑这一重要因素。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仅要解决濒危生物或“明星生物”的栖息问题,还要从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考虑问题。 从工程建设角度看,水利工程设施首先要保证结构物的安全,达到强度、稳定和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具备完善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吸收生态学原理,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

如同任何工程建设一样,生态型的水利工程也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生态恢复工程的经济分析,似应根据客观需要和实际经济支付能力,确定合理的生态恢复目标。在生态恢复工程中,开发廉价、实用的技术最合理的技术路线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修复的功能。实际上,自然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能够有序地运行和演进,全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功能。我们现在说的生态修复工程,也是遵循这些基本规律。自然界并不需要人类的“恩赐”,需要的是少一点“干预”。我们的任务是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规律,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而不需要创造什么规律。

生态水工学的发展需要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得到发展。生态水工学将是一门实用的工程学,通过不同类型的示范工程,摸索经验,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规范和标准。

参考文献:

[1] Mitsch W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 John Wiley & Sons Ltd., 1989.

[2]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J].水利学报,2003,(1).

第6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时代;自然美学

中图分类号:N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61077-03

90年代中期以来,美学界关于自然美的讨论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进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生态美学的勃兴。但是,这种新的学科形态,在为自然美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美学以生态美为研究对象,表现出强烈的将自然美取而代之的企图;甚至在某些人眼里,生态美的出现就意味着自然美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死亡。与此相关,随着生态美学的出现,景观美学、环境美学也逐渐成为美学界关注的热点,甚至进一步衍生出自然生态学美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环境生态学美学等更为复杂的学科划分。面对理论界这种状况,我想如下的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这些新兴学科是否具有理论的合法性;自然美作为一个更为经典的概念,它和这些学科形态之间具有怎样的相互关联?以此为背景,有没有重建一种新型自然美理论的可能性?

一、生态美学与新自然美学

从目前情况看,当代美学对自然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主要得益于生态美学。而生态美学之所以能为自然美研究提供助力,则在于它对自然的本质有新的界定。比较言之,传统自然美理论建立在西方近代机械自然论的基础之上,人的活跃与物的死寂、人的主动与物的被动,是使审美活动成为可能的前提。但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自然不但是有机的,而且是有生命的;不但是有生命的,而且其中的一些高级生命形态甚至是有美感的。这样,自然就不仅仅是客体,而且有可能跃升为主体;自然美,就不单是指自然物的感性外观,而且指向其内在的生命本质。这种生命本质,使自然美有了独立存在、自我完成的可能性。

生态美学对自然生命本质的肯定,为自然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背景。但是,我们能否据此认为生态美可以取代自然美,或者说,对自然生态属性的深度认知是否已使自然美成为一个可以被悬置的概念。回答是否定的。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施特?海克尔第一次提出了建构生态学的设想。他认为,生态就是自然有机生命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生态学是研究这种关系的学科。从这种关于生态学的定位可以看出,它强调自然的生命属性,但其落脚点却不是具体的自然对象,而是自然物之间的有机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就美学的学科特性而言,无论生命本性还是事物的相互关联性,都很难直接成为美学问题。这是因为,这门学科自从被鲍姆加通命名为感性学以来,它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定就是必须指向具体对象,人的审美活动必须在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形象中进行。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它与其说是美学研究的新对象,还不如说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新观念。它在“显象”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其在成为美学问题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这种困难正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长期停留在“玄学化”层面的原因,也是当代西方学者研究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甚至生态政治学,却很少涉及生态美学的原因。

生态美学所遇到的“显象”的困难,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它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同时必须申明的是,这并不能减损它在当代自然美讨论中的重大意义。如前所言,这种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确立了一个新的哲学起点。正是有了这一点,传统死寂的自然才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才会因内在生命的充盈而成为活的形象。李泽厚在80年代初曾经指出:“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的难题。”这是讲,自然由于内在生命本质的阙如,必须等待着“人化”才能成为美;而自然一旦人化,所谓的自然美也就不再属于自然本身,而成了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样,自然美的存在虽然对普通人来讲是一个自明的常识,但在理论上它是否存在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当现代生态学将生命属性赋予自然,也就等于赋予了自然独立自在的审美本质。由此,自然美在传统美学背景下无法独立自存的难题,也就在生态美学语境中被有效破解了。

一方面,生态美学因为“显象”问题而让人质疑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它又为自然美研究提供了新的背景。从这种特点看,能不能为生态补形象,将是决定它能否成为美学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在日常经验,甚至包括一些严肃的学术讨论中,人们对生态美学的这种局限性是有清醒认识的。比如,我们谈生态,往往会进一步具体化为生态景观或生态环境。在西方,虽然直接谈生态美学的少之又少,但景观生态学美学和环境生态学美学却被广泛使用。这提示人们,生态美学,只有更具体地与景观、环境这些感性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只有自然的生命本质外化为感性形象,它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学形态。

那么,生态美学如何与景观美学、环境美学建构关系?或者说,这三者是以怎样的结构共同形成了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态、景观、环境这三个概念的分析找到答案。首先,生态是自然事物的生命状态。它虽然不一定显现为具体的审美形象,但却为自然美提供了本质规定。其次,景观:它既是自然生命本身的外化形式,又必然是为人的感官而显现的“景”和“观”。也就是说,景观美学与生态美学不同,它关注的是自然生命为人的视知觉呈现的外在形象。第三,环境,从词性看,它是自然对人的环绕,是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境域,具有鲜明的为人所用的属性。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看出,当代自然美研究中使用的这些关键词以及由此衍生的学科形态,具有内在的逻辑秩序和结构,即:生态讲自然的体,景观讲自然的象,环境强调自然的用,它们分别在自然本质之真、自然现象之美、自然实用之善三个层面言说了自然的审美品质。在这三者之间,如果说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意味着对自然美理解的非完满性,那么它们明显是共同构成了理解自然美的整体框架。由此也可以看到,当代美学虽然在理论的分化中产生了生态美学、景观美学和环境美学,但这三种“美学”却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建立在生态自然观基础上的新自然美学。

二、新自然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重建

新自然美学是重构自然美理论的一个设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然作为生命存在的新的定性,已使建立在“自然人化”基础上的自然审美观失去了理论意义;自然美向生态、景观、环境三个维度的展开,则拓展了自然美研究的理论空间。那么,这种建立在生态学背景下的自然美,会对传统美学理论做出哪些修正呢,下面择要论之:

首先,关于自然美的定义:按照传统,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这一定义,对生态学时代的自然美同样适用,但到底什么才是“自然物的美”,新与旧的解释却大大不同。在传统意义上,由于自然内在生命的缺失,所谓“自然物的美”就不在自然本身,而在人的观照和意义的赋予;它只涉及事物的感性形式,而不涉及内容。但在现代生态学的语境中,由于自然对象拥有独立自在的审美本质,所以它的美就首先是“美者自美”,然后才是“因人而彰”。同时,由于这种生命本质构成了自然美的内容,所以自然美就不仅在于形式外观,而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其次,关于自然美的价值:自然即自然而然,它是自由的最高象征。由此,自然美就是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它的审美价值高于艺术及其他人工制品。比较言之,传统的自然美,往往被视为荒蛮的存在,或者因没有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而被边缘化。但新的自然观意味着,它将从审美价值的边缘走入中心―――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品格,“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审美视界,代表了美的最高理想。而作为“第二自然”的艺术及其他人工制品,则由于来自人对自然的复制和摹仿,与美的本真状态隔了一层,是第二性的。

第三,关于美的历史:在传统美学的视野中,由于自然美依托人而存在,所以人类的历史永远早于美的历史。但是,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发现却一再申明,不但人有美感,而且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也有美感。甚至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有“互赏”的因素在起作用。据此,用人的历史去限定自然美的历史就是独断的,美的历史更可能与自然生命的历史相始终。

第7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二、辨证观

辨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与传统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但是,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景观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景观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溶合。

三、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具有交叉性科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拓展生态景观设计的实现途径,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景观生态学就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已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8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文学生态学一词最早出自美国联合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约瑟夫•米克在七十年代出版的专著《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这次十分有影响的跨学科交叉尝试,与他个人的教育环境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学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是研究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之间相互关联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文学则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形象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创作感直接来自于作者的想象,是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感悟、思考和反思。在这个意义层面上,科学和文学之间存在着可以调和的前提基础:科学视角意味着逻辑和证实,对自然做自由充分的观察和研究,作家的文字同样折射和反映隐含某种逻辑的内在联系,并付诸想象中的真实再现。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文学及文学批评虽然方法迥异、角度不同,但仍然存在可以相互沟通和共通的可能性。其在所包含的现实关系中,生态学与文学及其批评明显存在着深入的交叉重叠和渗透。从广义上说,生态学与文学之间在社会、历史、伦理和时空,甚至在形而上学等层面上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它们所面对的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必然被涉入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背景之中。

2.文学与生态学的独特建构

从文学与生态学结合的视角对文学生态学的概念、模式、诗学生态系统、文本重读的策略以及文学生态学可能走向的价值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本论文的最后,笔者将简单概述在生态批评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文学生态学的独特建构、文学生态学的研究视域以及文学生态学的局限。生态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毋宁说是一个潮流或一场运动。文学生态学则是这个潮流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建设意义的学科。格罗特菲尔蒂在1998年主编的《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中将生态批评界定为“简单地说,生态批评是对文学与物质环境的研究。…生态批评采取地球中心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是一个宽泛的包罗万象的定义,宽泛本身意味着这是一场运动,而且不断扩大、延伸的运动。生态批评运动从呼唤环境意识肇始至今,己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学科发展阶段。其话语范围不断扩大,建构方向日渐明晰。

3.文学与生态学的项目融合

第9篇:对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讨论了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与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引 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兴起,生产和生活的性质与规模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正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今天,人类强大的技术力量严重地影响和干扰着自然界的许多自然过程,如气候、植被、水分乃至与之有关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质化学组分的交换、循环等。特别是目前这种影响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影响或破坏人类生活的正常性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可怕后果,这即是当今环境问题成为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原因所在。

    与其他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一样,为了研究和解决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探索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奥秘以及如何协调或控制这种关系,大约在20世纪中叶以来,一系列有关人类环境的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发展起来。而从自然循环、物质变化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目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门:环境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无机化学。这些学科都尚在形成发展中,其最主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交叉,即用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已存在的或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和认识上的飞跃。[1~2]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已故着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曾指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应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主要界面——地球表面存在和发生的一切现象及与生物的关系,[3]尤其是与人类的关系成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4]

    “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前国家教委就规定其为与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平行的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当时也曾提出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方向。然而,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污染生态学”本身在许多方面尚处于发展、充实、完善阶段,目前对之尚存在不同一的定义或认识,人们还尚未对它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等作出确切的规定。其实,晚一点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好事,因为广义的环境科学也包括生态学,其涉及内容较广,学科交叉性很强,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能不受到原先的专业知识范围、研究经验、兴趣及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不同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会促使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去研究问题,由此可能会大大地丰富和充实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研究和探索,以使其不断成熟、完善和更有效地为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在国外能与“污染生态学”完全对应的词条尚很少见,最为接近的可能是“Pollution Science”或“The Science of the Pollution”,但是,就针对自然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一点在科技杂志刊载内容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重要刊物更是如此。如“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Applied Geochemistr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以及“Nature”、“Science”、“AMBIO”等刊物经常刊登大量的污染生态学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有些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分散刊载于其它有关环境科学或生态学领域的期刊中。这些研究内容实际上已基本勾勒出了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框架。笔者结合近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研究生“污染生态学”课程及科研实践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就“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做些浅显的讨论,与同行交流,希望大家指正。

    二、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讨论

    近年来不断进展的污染生态学研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基本体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1.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污染物质之所以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是由于生物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取与利用而引起的。环境一旦被污染,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即会自觉不自觉地摄取和吸收污染物质,当这些物质的量在生物体内超过生物机体本身的承受或转化(无害化转化)极限时,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毒害作用即发生了。不同的污染物质其体现出的效果往往区别很大,而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生物并存和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的。查明生物受害原因和明确厘定具体致害物质及致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污染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常常非常复杂。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同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2.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研究。

    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生物体内,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便会发生一系列作用和产生相应后果。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习性、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是制约因素。因此,生物对污染物从摄取到进入体内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及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的毒害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摄取、输送、吸收、浓缩、转化、富集、降解和排泄等各种作用和过程。它们是研究生物在污染环境中受害机理的最基本内容。这些作用和过程对不同生物不尽一致,因而相同的污染物质对不同的生物群体常常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效果。因此,这项内容是认识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和运动规律,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运动循环机理和生物对元素的需求与中毒等基本原理的关键,对阐明污染生态环境的生态效果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的生态系统常常有不同的污染特点,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系统间同一污染物质各自分别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效果。自然界大气、水、土壤、生物体系又都不停地与生物进行着物质交换循环。在各种方式的交换循环中污染物质会体现出各自的毒害效果。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主体内容,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5]

    3.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

    生物对污染物的抵御能力体现在生态效应上即为净化功能,这项功能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生物净化机制研究一方面是制定环境容量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用于污染防治。这是目前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环境净化功能,常常会起到其它人工措施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环境对策的重要内容,对确定环境容量和治理、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崭新的、前景无限光明的领域。[6]

    4.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研究

    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理预防污染的主要参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研究,以及对为促使人为污染物不超过其负荷能力或容量的相应政策措施进行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生物机体本身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环境中有毒物质或污染的抵御能力和对策研究是目前一个充满兴趣而又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7~8]

    三、结 语

    从学科史角度看,污染生态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据目前本领域研究状况,本文将其研究内容归纳如下: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以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上述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作者学习污染生态学的体会,同任何一门新学科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 Ronald S. Oremland1, John F. Stolz. The Ecology of Arsenic [J]. Science, 2003, 300(5621): 93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