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章字开头的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考场;高分;技巧;审题;文体;标题;开头;结尾;卷面;心态
一、注意审题
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反之则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具体要做到:一审背景语和启发语,巧借启发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的就是话题语;二审强调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等要求;三审话题范围,以便扣住话题实质组材、选材,确保符合题意。
二、注意选文体
要强调的是,写作要求中的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提供选择最擅长文体的空间自由。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具备这种文体的特征,从而做到符合文体要求,而不是四不像。那么怎样选择文体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若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若需要阐述主张、表明观点,自然选择议论文。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便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可以选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则可选择议论文。
三、注意巧拟标题
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遇到题目自拟的作文话题,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做标题,一般要在话题之下斟酌出更具体的标题,一方面能尽量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展示个人才华,这样的标题确实能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好的标题应该是准确、简洁、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怎么拟题呢?拟题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巧用修辞,如“老师是太阳”。2、巧用诗、词、曲、名言、成语等作标题,如“田家少闲月”。3、巧用名著标题,如“技巧是这样炼成的”。4、巧用谚语俗语,如“喊破嗓子更要做出样子”。5、巧用数字,如“九练上高中”。6、巧用公式,如“天赋+汗水=成绩”。总的来说,不论怎样拟写,都要注意锤炼词语,切合主旨。
四、注意巧写开头
看人是否标致首先是要看头脸的,所以整容业才会这么火爆。看文章也是这样,前人把文章开头称做凤头,“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因而,开篇必须精心涂彩,力求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作文毕竟是个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及其具体的体现,阅卷老师只有从你文章的开篇中获得审美意趣,才能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给出高分。开头方法常见的有:1、开门见山,开宗明义。2、描写环境,引出人物。3、特写镜头,勾人心魄。4、设置悬念,引人入胜。5、编述故事,饶有情趣。6、设疑发问,促人深省。7、欲扬先抑,步步为营。8、巧引名言、歌词、谚语等。无论哪种开头,都要以新颖独到、别致小巧的简约文字,提纲挈领,自然引起下文。
五、注意巧写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也一样,前人把文章结尾称做凤尾,不可轻视。结尾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散,黯然失色。反之则使文章结构严谨,大添异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总的来说,文章结尾应简明有力,留有余韵,让人流连忘返。关于结尾方法,就内容而言,可采用启迪人心的结尾、诗情画意的结尾、促膝谈心的结尾、照应开头的结尾、激励号召的结尾、卒章显志的结尾等。就形式而言,可采用问句式、引用式、抒情式、点睛式、呼告式、比喻式、反复式、排比式等不同形式的结尾。具体要根据文体、内容和需要决定。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结尾,都要使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文彩、更有创新意识,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六、注意卷面清爽
卷面是给评卷老师的第一感觉。作文卷面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的情绪。潦草的卷面难以赢得评卷者的好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本身就是对阅卷者的尊重。有的考生文章写得不错,就因为卷面东涂西改,甚至牵线搭桥,让人见了就没有好感,无形中加大了失分因素,所以在写作中必须注重文面质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卷面清洁,字迹清楚,汉字要均匀写在方格中间,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忌写潦草字,字数达到规定要求为宜,文章整体分4-6段为好,最好别少于3段,标点符号要正确运用,忌讳一逗到底。
七、注意心态好
关键词:以写定教;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和“单元整组教学”“主题阅读”等虽有联系,但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内部结构,并在文章之间形成“互文关系”,使学生在探索群文时提升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上学期,为了把温州课题《基于小学写景文读写序列化实践研究》做实、做好、做出特色,我们从学生的写作角度入手,进行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为写景文教学打开了一扇靓丽的窗户,实现了“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立足学情,精选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以“写作顺序”为线索,把“按方位顺序”的文章放在一起;以“文章结构”为线索,把“总分结构”的文章放在一起;以“表达手法”为线索,把“联想和想象”的文章放在一起等等。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
如何精选文章,成为当前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困惑。在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起点、生活经验为基础,找到这些文章与学生经验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1.尊重学生起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哪个阶段应该学些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受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认识规律的制约。因此,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盲点以及学习特点等,挑选出最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文本。如,三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孙老师结合学段目标,选择“中年级以段为训练点”的目标,精选教材中《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三篇文章,剖析了三篇文章中总分段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总分结构,但分述部分各有特色,《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总起句写了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秋天的雨》围绕总起句列举了几个事物;《香港,璀璨的明珠》围绕总起句写了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并以孙老师的下水文《贝壳》进行拓展阅读,降低了学生仿写总分段落的难度。孙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2.关注学生需求
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时,还要关注学生需求。只有在面对学生需要时,教师才会考虑“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些教材知识”,才会竭力去寻找适合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容,更多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如,四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潘老师根据本班学生作文开头出现的雷同现象,想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精选教材中《鸟的天堂》《火烧云》这两篇文章的开头,提炼出“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并精心挑选了丁玲、古清生、沈从文、丰子恺等四位名家的名篇开头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明确“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写法,最后出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雷同开头,用“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进行修改,真正做到了“以写定教”。
总之,学生的阅读经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必须找准学段目标,尊重学生起点,关注学生需求。
二、细研文本,抓住特色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教材内容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由于语文课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内容,至于这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课程内容,完全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选择、去琢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记得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因此,开展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除了“立足学情,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外,还要细研文本,深入挖掘教材,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得当的取舍――“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1.关注语言积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目标中均提到了“积累”二字,可见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一个人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有神”。由此,细研文本,首先要关注语言积累。如一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黄老师精选了《哪座房子最漂亮》《小小的船》这两首儿歌,从语言积累入手,挖掘出特殊的构词方式──“AA的”叠词,通过把“青青的瓦、白白的墙”等这些词换成“青的瓦、白的墙”,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接着找出《四季》中的叠词,改说为“AA的什么”,然后出示相关图片用“AA的什么”来仿说,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2.关注写作特点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在写作上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细研文本,我们要关注其写作特点,挖掘出文本独特的写作特色,选取典范内容让学生仿写。如,六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倪老师细细研读了第一组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从写作手法来看,这四篇课文均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倪老师从这个写作手法入手,选取从“颜色、形态、声音、动作”等不同角度进行联想的句子,进行群文教学;接着以美文《巫峡赏雾》作为拓展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内化“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写《云江晚景》,真正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三、关注语用,发展语言
“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李海林教授也曾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智慧教学。”因此,在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语用,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段落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本人执教的《运用方位词把教室一角介绍清楚》是从写作顺序入手,帮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复习盘点《北京》《秋天》,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两篇按方位顺序的写景文,观察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北京》的观察顺序是从中间到前面,而《秋天》是从上到下的。这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培养了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然后出示教室一角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顺序,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来介绍。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教室的一角。学生的仿写既到位又精彩。
优秀片段如下:
学生1:教室后面墙壁的中央有一块又宽又长的大黑板。这块黑板五颜六色,漂亮极了。黑板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同学们写的美丽汉字。黑板上方有八个大字“乐学善思 勇敢自信”,这是我们的班训。黑板下方贴着美丽的树叶贴画和端正的汉字书写作品。
黑板右边是争章台,上面贴着起飞章,代表着同学们的学习表现。黑板左边是展示台,上面贴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照片和优秀的作文。展示台旁边有一个书柜,书柜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书籍。书柜上面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它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
你瞧,这就是我们班又美丽又干净的教室一角。
学生2:我们教室墙壁上方贴着“乐学善思 勇敢自信”这八个大字。大字下面是一块又宽又长的大黑板。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写着笔力十足的文字,那是同学与家长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黑板下方贴着我们写的汉字和童趣十足的拼贴树叶画,可漂亮啦!
黑板左边是展示台,展示台上贴着许多优秀的作文和漂亮的照片。展示台旁边有一个书柜,书柜里面放着整整齐齐的书。书柜上面摆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它凝聚着我们大家辛勤的汗水。黑板右边是争章台,上面贴着起飞章,代表每个同学的学习表现。
瞧,我们班教室多美丽多整洁啊!
……
再如,五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王老师执教的《巧用抒情,写家乡一角》是从写作手法入手,让学生采用借景抒情或叙事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首先复习盘点《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弄清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的不同写法。然后从本册选学课文以及课外阅读中选取四个片段,分别选自《黄果树听瀑》《百泉村》《回乡》《故乡路》,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借景抒情,哪些是叙事抒情,并对写景文中的叙事与我们平时的事情记录作比较,弄清其不同点。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同时培养了学生比较文本的能力。
优秀片段如下:
学生1:稻田,一望无际。金黄的稻田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涛,翻滚着、跳跃着……我不禁想起童年时代那一桢桢美丽的画面:沐浴着阳光,大人扛着镰刀,自如地走在田埂上;在涌动的稻浪里弓着腰,挥舞着镰刀;妇女们一边哼着乡歌,一边捆起稻子;小孩们一蹦一跳地给父母端茶送水;人们拉着丰收的喜悦,把粮食送进仓库……我难忘丰收的稻田,难忘金色的童年!
学生2:树丛中,夹杂着许多鲜艳的花。绿叶衬着红花,显得花愈发娇艳。那簇绿荫遮掩之处,住着一户人家。古老的屋顶上,是乌黑的瓦片,由于雨水的冲刷,已有了些许斑迹。房屋前,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个约莫七岁的小孩子正手抓一把米,撒一点儿,撒一点儿,正在喂小鸡;一位老奶奶正靠在竹制摇椅上,拿着锥子和针,缓缓地纳着鞋底;一个小男孩挽着裤腿,淌着水,踏着鹅卵石摸小鱼小虾。瞧,他多能干,捉了一尾鱼!
……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诚如蒋军晶老师所说,群文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治疗”目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痼疾。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给小学语文写景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开启了学生阅读的智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关键词: 《正名》 辞格 分析
荀子《正名》一文修辞手法丰富多采,多用比喻、对偶、对比、排比、层递、顶真、设问等辞格,有深入浅出的功效。
一、比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明喻是分明用另外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的譬喻。
1.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
这里的“以正道而辨奸”是本体,“犹”是比喻词,“引绳以持曲直”是喻体,是明喻。这是说分辨奸佞须以“道”为准绳,如同用绳墨打出的直线一样分清曲直,形象而具体。
2.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说恶用矣哉!
这里把“民之化道”比成“接受神灵”一样快,也是明喻。
3.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背道而内自择,犹以两易一也,奚得!
这里是两个比喻的连用,“从道而出”和“背道而内自择”是本体,“以一易两”和“以两易一”是喻体,“犹”是比喻词。
二、对偶
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成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辞。
1.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上以明贵贱”和“下以辨同异”构成对偶。
2.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袄辞不出。
这是对偶的连用。
3.故王者之制名,命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率民而一焉。
“命定而实辨”和“道行而志通”构成对偶。
4.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
这也是对偶的连用。
三、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1.权不正,则祸托与欲,而人以为福;福托于恶,而人以为祸,此亦人所以惑于祸福也。
这是运用对比,使“福”与“祸”的界线更加鲜明,突出人们对于祸福的迷惑。
2.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异,乘轩戴,其与无足无以异。
这是运用对比,说明这些封侯称君的人如同盗者。
3.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这是运用“为天下多”和“私乐少”进行对比,说明“重己役物”的道理。
四、排比
用三个(或更多)内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来阐明道理、反映事物、表达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这就叫做排比。
1.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
这是词组的排比,举例说明当代君王是如何确定名称的,刑法的名称依循于商代,官名依循于周代,文名依循于《礼》。
2.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
这是运用五个短语构成排比,阐明君子如何用道引导人们。
3.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冶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便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
这是排比辞格的连用,说明士君子的论辩。
4.志轻理而不外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者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
这是四个单句组成的排比,说明“轻理和离理”就会内心忧恐。
5.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
这是用四项排比阐明内心忧恐的具体表现。
6.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
这是运用四个单句构成排比,说明想要“欲、性、乐、名”,但是结果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7.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这是三个词组的排比,说明君子应该谨慎地对待无稽之言、不见之行和不闻之谋。
五、层递
层递是按语言排成从浅到深、从低到深、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辞格。其成立必须有:(一)要说的有两个以上的事物;(二)这些事物有轻重大小等比例;(三)比例有一定的程序。
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这里运用层递,阐明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
这是运用层递,阐明实、命、期、喻、说五者之间的关系。
3.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
这是运用层递说明“道、心、说和辞”之间的关系。
六、顶真
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
1.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这是用“性、情、虑”构成顶真。
2.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前两句是用“知”构成顶真,后两句是用“能”构成顶真。
3.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
这是用“悫、易使”构成顶真,说明“民悫则公”的因果联系。
七、设问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的,名叫设问。这种设问共分两类:(一)为提醒下文而问的,我们称为提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为激发本意而问的,我们称为激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
(一)提问
然则何缘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约其名以相期也。
这里运用“缘天官”来回答“何缘以同异”,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激问
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走也哉?今人所欲,无多;所恶,无寡。岂为夫所欲之不可尽也,离得欲之道而取所恶也哉?
这是连用两个激问。
八、引用
文中夹插先前的成语或故事的部分,名叫引用辞。引用故事或成语,约有两个方式:第一,说出它是何处成语故事的,是明引法;第二,并不说明,单将成语故事编入自己文中的,是暗用法。
(一)明引法
1.《诗》曰:“JJnn,如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此之谓也。(引自《诗经・大雅・卷阿》)
2.《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仪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引诗已失传)
3.《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t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此之谓也。(引自《诗经・小雅・何人斯》)
(二)暗引法
1.“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
“见侮不辱”是宋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和《荀子・正论》。“圣人不爱己”是哪个学派的观点已不详,可能是墨家学派的观点,见《墨子・小取》。
2.“山缘平”,“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以用实以乱名者也。
“山缘平”是名家惠施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寡”是宋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
3.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
第一句是荀子对道家消极倒退思想的批判。《老子》第二章中提出:“民无知、无欲、无为。”第三十七章中又提出:“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二句是荀子对孟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和宋“固寡”思想的批判。
《正名》中运用上述修辞格的特点是: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有时单独使用一种修辞格,有时又是修辞格的连用、套用。如:“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这是排比和对偶的连用,前三个分句是运用主谓结构构成排比,第四、五分句构成对偶。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章学诚.章学诚学术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 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 ,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 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 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 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 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 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 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 语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 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 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 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 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 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 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 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 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 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 阴土。 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 为阳水,10为阴水。这 就是将"象"、"数"与五行 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 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传说古 代中国人把天分 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 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 征意义。 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 鸟"(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 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 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 从"九"为数之 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 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 "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 ,采 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 少数(约占0.35%),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 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转贴于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 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 后所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二"九"、三 "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 弯九转等。因此, 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成语。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 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 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 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 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 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 " 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 "、"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义不大一样]。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 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 九"看成 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 "9"的吉祥号码。比 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esp.a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 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 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 为"九";高尔夫球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为九个孔; 古 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 其象征意义均有"神 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 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 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 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e.g.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 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 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e.g.nine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 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 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 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译文均 舍弃了数字,转译其 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 文有三个:"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 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译文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这种译 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 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 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 与其它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孩子缺少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指导习作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因为生活环境局限,对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怎样开头落笔。在此种情节况下,我们首先应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记忆中的兴奋点。如看到“长江”这个词,让学生说说曾经看过的长江,再观赏长江奔腾不息的视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象;见过月亮吧,什么样?把月亮、江面联系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画面?月亮又圆又亮,照在江面上,水面亮闪闪的,这是多么美丽的图画呀!由江水可以想象出很多东西,而月亮可以代表亲人团聚、家庭美满,由此展开想象,还可以联想起许多的古诗名句,引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平时经常凭借具体事、物,启发丰富想象,结合发散思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二、阅读摘抄,内化语言
学生有了创作的欲望,总是急于表达,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缺乏平时的语言积累,写起作文来总是干巴巴的。平常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诵读美文,但通过抄写、背诵才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都需要积累,但积累如能有的放矢效果更好。我通常这样做:在作文课前,有目的地指导他们摘抄与本次作文有关的精彩片断,如本次写景,就摘抄有关写景的片断;下次状物,就摘抄有关状物的片断。每天摘抄好词、佳句、喜欢的段落,并教会学生按人、事、物、景、活动分类摘抄,人物再分外貌、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小类,每天摘一小段,安排小组长检查摘抄记诵情况。久而久之,学生脑中就逐渐形成语言库存,作文时就能够手到擒来。
三、坚持日记,积累素材
要鼓励学生记日记。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办法……”日记,可以作为初学作文的途径,多写、多练,能积累素材、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做有心人,将所见、所闻、所说、所做、所感、所悟,选择感觉新、印象深、有趣味、有意义的记下来。篇幅可长可短,可以写成三言两语的片段,也可以写成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的篇章。可以从二年级起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从一句话开始,要求很简单:写准确写清楚,做到言之有序。源自生活的不间断的日记为作文积累了素材。事实证明,凡是日记写得好的学生,作文总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甚至能言之有理言之动情。
四、想写敢写,精彩纷呈
有了生活的感悟与体验、语言的积累与丰富还不够。因为阅读、摘抄是吸收,是语言的积累;写作是释放,是语言的运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储备了语言而不能恰当运用,积累再多也于写作无补。怎样运用语言组合成优秀的作文呢?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要引导学生想写敢写,在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之后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在丰富多彩中的学生却经常感觉作文“无话可说”,这与学生自身语文水平不高有关之外,学生不愿或不敢将自己的有些生活内容、心理感受写入作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写进作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如此一来,学生的作文内容便“鲜活”了起来:《老师,请不要拖堂》《朋友,你错了》《给同桌的约法四章》……真可谓异彩纷呈。
五、学会评改,笔下生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
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
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1 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是心与心的沟通与对话。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乐读书,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学生自身心灵深处自主要求的“我要读”。
好奇心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动力,是探求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源泉。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广泛的兴趣使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好奇,从而促使他们渴望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从这一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科教学、主题队会等形式交流名人爱读书,最后成功的故事。鼓励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能抓住点滴时间阅读各种书籍,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或者给他们讲一些生活中的奇闻异事,创设悬念,使他们急于找到答案,而寻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久而久之,小学生会逐步投入全部精力,由喜欢读书到迷恋读书,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探索更多的知识和奥秘。
2 营造班级浓重的读书氛围
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达到人人在读书,我也要读书的境界。
在班上建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建议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建家庭阅览室,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这样,慢慢地有指引性地用读书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爱上读书。
教师要以身作则,博览群书。其意义不仅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课外时间,与学生一起读书,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趣味,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宁静的氛围让学生的读书生活充满了舒适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定时无意识地拿起一本书来,细细品读。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是心与心的沟通和对话。读好书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书应讲究读书方法。有的人“走马观花”贪求速度的快,粗略地浏览,有的人“寻章抄句”,读得很细致,不注意归纳和总结。这些读书方法都不能得到好的读书效果。所以,好的读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一开始读书,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易做的阅读方法,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
圈圈点点。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 、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等不同的符号划出优美的词句,用“?”等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其实这些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先头工作。低年级孩子会写的字词不丰富,所以对孩子读书摘记的书面要求尽量少些,不要让孩子对阅读望而生畏。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
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眼记”、“耳记”、“心记”。
边读边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还可以把书上的情景画成图,或者把书上介绍的试验、制作,自己学着做一做,这样读书一定会更有趣。
4 组织学生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
小学生表现欲强,渴望被关注、赞赏,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需要得到满足,让努力得到承认,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继承;创新
张先亮、聂志平教授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2011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概论》是浙江省教育厅的重点建设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教材。该教材在继承同类教材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语言学理论的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其突出特色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理论素质。
一、重视语言学各领域的普及性介绍和方法的介绍
编者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把语言内部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和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单列一章。另外语言演变一章则介绍了语言历时的变化。以上是语言基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侧重语言基础理论,这一点应当是共识。不过语言学领域内丰富多彩的研究还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了解,尤其是作为基础课,很多学生将来未必继续做语言学研究,概论课甚至是他们了解这个学科面貌的唯一途径。很多教材这一方面的内容比较少,令人感到遗憾。《概论》比较重视语言学各领域的普及性介绍,它把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单设了两章,重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的应用,对文字改革、语言规划、语言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内容,都比许多同类教材做了更多的介绍。虽然这些内容在授课时由于课时限制未必需要全部讲授,但教材已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参考,这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学学科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一般教材不同的是,《概论》注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在绪论开头就说,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历史比较法和结构分析法这两种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知识拓展附录“社会语言学”里也重点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语音章之后“怎样学习国际音标”介绍了学习国际音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方法的指引,会把学生更快地引导到语言学研究的道路上去。
二、编著体例设计方便学生自学
《概论》内容的呈现方式则很有层次性。每一节后有思考和练习,重在检测学生巩固或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章后有推荐阅读和知识拓展附录。这三者和正文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绪论中介绍了语言学简史,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孕育、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五个阶段来介绍。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除了介绍印欧的情况外,还注意介绍中国的研究。整合了西方语言学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内容,让学生对此有个完整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整体的语言学框架是在索绪尔的基础上得到的,语言学的特殊方法也是跟西方学习的。课后练习也有一题:“为什么说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怎样理解结构主义语言学?”推荐阅读里也有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在知识拓展附录“十部语言学名著导读”中第一本就是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这些做法使学生由了解到思考再到深入探讨该理论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层次性强,方便学生自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理论修养。
三、注意吸收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
《概论》注意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这在每一章都有体现。如“语音”章的国际音标是参照国际语音协会2005年最新修订的国际音标;“语法”章“语素”部分增加了语素变体的内容,把它分为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语言的结构类型除了介绍传统的语言词法类型外,还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基本语序类型;“语义与词汇”章则是在传统词汇章的基础上,介绍了最近几十年语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即由回避语义研究转为重视语义研究;“语用”一章如“礼貌原则”,一般教材介绍它的内容,即利人、损己、赞誉、谦虚、一致、同情六个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而《概论》又补充了礼貌原则的特征,即等级性、得体性、冲突性。另外,每一章后面的“知识拓展目录”一般都介绍了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新成果,如社会语言学、认知语法、流行语、几种参照汉字创造的文字、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关系、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语料库语言学等等。
除了注意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外,编者也适当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第47页:
对于语言符号的特点,索绪尔在语言学经典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有两点:第一,任意性;第二,性条性。国内高校语言学概论教材及专著多沿用这种说法。
而编者认为:
任意性是符号的根本属性,是任何一种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具备的属性,所以,语言符号的特点,应该是语言符号区别于其他符号的性质。
编者认为语言符号除任意性外,还有以下五个特点:以语音符号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层级性。这是对经典观点的补充。还有一些是对一般观点的修正,例如第136—137页:
一般语言学教材也把义素看做一种语义单位,但我们认为义素不是语义单位。
语义单位都有一定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都有一定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比如义位是以词语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义从是以短语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表述是以句子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而义素没有语言形式作为载体,而是对义位做进一步分析而分解出的最小对立项,是一种抽象成分。尽管义素也用词语的形式如“成年、”“同胞”、“亲属”表示,但这些词语形式不是作为自然语言的词语,而是作为对自然语言中语言现象进行说明而存在的,属于科学术语范畴,或者说,是“元语言”。因此,这些词语形式,不是义素的载体;或者说,义素没有语言形式载体。这是义素与其他语义单位有根本差别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语言学家把音位的区别特征,或者说语音特征,看做是语音单位,音位音位区别特征没有物质的语音形式作为载体。同理,义素也不应该看作是语义单位。
这些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的生命力,感受到语言与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举
一般的语言学理论教材是抽象枯燥的,而《概论》却是生动有趣的。这是因为它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为:
(1)注意举贴切的、有趣的例子。例如,讲语言学的功用时用了《光明日报》的例子:在美国的鬼节,两名化了妆的日本留学生不慎误入一户美国人家,男主人拿枪冲出来并高呼“freeze”,一名学生拼命往外跑,结果被枪打中,当场死去。讲语言政策的制定时举了“首届国会大会商议以何种语言做国语”的例子。然后又分析了50年代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例子,之后又举了为什么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等。多个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语言政策的制定离不开科学的语言学理论的指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如文字一章正文的图片有:结绳记事、因纽特人的图画记事、印第安人的图画记事、佤族的记工木刻和催债木刻、西安半坡的陶器符号、东巴文的图画文字、埃塞俄比亚音节文字、日本音节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三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平民体、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三种字体的比较、楔形文字、甲骨文、玛雅文字等。知识拓展目录“几种参照汉字创造的文字”中越南字喃、朝韩谚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也分别有1-2副字形的图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张图片相当于至少10000个单词的价值。这些图片不仅使学生对文字字形有直观的认识,而且增进理解,有力地帮助学生保持信息在长时记忆中。
(3)注重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应用实际密切结合。编者在讲到符号的约定性时,举了马三立著名的相声段子“逗你玩儿”,并分析道:
小偷变更社会的一般约定,把“dòunǐwánr”这个语音形式做自己的名字,相同的能指表示不同的所指,小孩遵守了这个约定,把它当做小偷的名字,告诉母亲小偷“逗你玩儿”偷衣物,而母亲社会共同约定的意思﹛跟你开玩笑﹜来理解,两种不同的约定形成歧误,于是构成笑话。
对学生来说,他们很熟悉这个段子,但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约定性来解释这个笑话,既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还使他们产生“语言学理论原来这么有用”的感受。
再比如语用学一章,因为它是近几十年从国外引进的较新理论,所以很多语用学教材的例子都是照搬英语的例句,感觉与汉语很远。而《概论》则把语用学理论与汉语应用实际密切结合,如讲礼貌原则的冲突性时,举了一个例子(第200页):
更多时候,接电话的客户,可能就是对方公司或单位的下面的员工,但是这些员工同时也是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员工,我们称呼他们为“××总”,这就表示尊重和尊敬他们。有些客户会感觉不好意思,他们会在电话直接说“我不是什么老总,我只是下面打杂的”,听到客户的这种话语,我们营销人员可以笑着回答:“您太谦虚了!今天您不是老总,明天就是老总了!”一般这种话说出去,客户都非常开心,沟通起来更加融洽。
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同时锻炼了口才,使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如鱼得水。这样的语言学谁不愿意学呢?
(4)在合适的情境下,它甚至注意到了思想教育。比如朝韩谚文,介绍谚文的产生和字母样式其实就可以结束了,《概论》则接着说:1446年朝鲜谚文的正式诞生,并不意味着朝鲜拼音文字的正式使用。它只是二流文字,而一流文字仍然是之前仿照汉字创造的“吏读字”。20世纪初中国被欧美列强瓜分,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朝鲜走下神坛,汉字被降格为朝鲜“谚文”的二流文字了。这样的介绍,会给学生思想的震撼,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
当然,《概论》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1)教材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很丰富,但相对来说线索有些凌乱,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薄弱。这也可能是多人编著容易出现的问题。(2)基础教材一般以学生、读者没有学科背景知识为前提来设计整部教材的内容安排,专业概念术语应随着相关章节开始出现并界定,此前尽量少用,如果提前出现也要加以说明。《概论》似乎缺少这方面的考虑,大量语言学概念术语在未给出定义和说明的情况下已经出现。比如,绪论中介绍语言学的大致发展历程很好,但引入大量的具体流派理论的介绍就不妥了,要理解这些内容是以掌握了语言学的基础为前提的。这么大量的介绍似乎附在后面更好。
在该国家级精品课程网上,浙江师范大学校内教学督导组专家王尚文教授在评价他们的教改课时认为:“语言学概论本来比较枯燥,能够让学生喜欢,甚至让学生立志以后从事语言学的研究,不容易。” 我们认为,这话也很适合评价张先亮、聂志平两位教授主编的这部《语言学概论》教材。
参考文献:
[1] 张先亮,聂志平主编. 语言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娟,王洪君.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系统性与开放性[M] .中国大学教学,2012(3).
关键词:形似;神似;音美;形美;忠实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view that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A new translation theory for the new century” should be refu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should never be treated and performed as a rivalry between two languages or cultures. Trans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creation. The primary obligation of a translator is to be faithful; the best quality of a translation is fidelity. An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especially in poetry translation, the similarity in form implies fidelity in spirit.
Key words: form; spirit; truth; beauty; faithfulness; fidelity.
“译论”,当然应该是有关翻译的理论,文学翻译虽有别于一般翻译,但是同为翻译,其基本任务便不可能因处理对象而异,都是通过语言的转换,以译入语再现译出语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传达的要求也不可能不是忠实,纵特殊如文学、如诗歌,也不例外。
但是,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却称:“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尽管他接下去也说,这种竞赛是要“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这就接触到了许渊冲有关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全部议论的根本性认识,即:认为文学作品存在着可以独立于作品形式之外因而可以在另一种形式中被“表现得更好”的内容,而表现得好与不好,更以译者审美趣味为准,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如诗歌之所以是诗歌,就像任何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并不在于表现了什么,而在于是怎样表现的。
许先生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主要矛盾“是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信达雅(或信达优)与信达切的矛盾。”这一提法有待商榷,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不译意的直译,最早明确主张“直译”的玄奘,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译文准确无误。可以直截了当作对等翻译时,何必委曲婉转多说废话?
直译当然不同于硬译,不少被“神似派”硬称作“直译”而加以反对的多半都是错译。难道真有许先生文中所说把“得失寸心知”的“寸心”译为an inch of heart那样一种“直译”?我的老师盛澄华在课堂上讲过,曾有人把《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译”为《巴黎余之妻》。那当然既不是直译,也不是硬译,而是错译。
所谓“形似与神似”的矛盾,也多半是“神似派”的虚构。其所以说是虚构,因为只有“神似派”主张“但求神似不求形似”,却没有任何一个译者主张“但求形似不求神似”。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形式便没有艺术,艺术总是藉形以传神。主张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之形者,恰恰是为了更忠实地再现原作之神,从散文随笔到长短篇小说,任何作品都不例外。
至于所谓“信达雅(或信达优)与信达切的矛盾“,鄙人孤陋寡闻,在这里还是第一次读到,实在不知何所指而云,所以在了解其真实涵意和用意之前暂不置评。
翻译,怎能说“求真是低标准”
许渊冲说,“如以译诗而论,我认为主要是真(或似)与美的矛盾。”这就涉及他“译论”的核心了。他说,“翻译求似(或真)而诗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这种说法,似是而实非,因为所谓“翻译求似(或真)而诗求美”的涵意是:译诗可以而且应该追求“似(或真)”以外的“美”。
接下去,正是这样,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而居然能说,“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这显然是违背翻译工作者职业操守的说法,于是,作为弥补,他又加上一句“真是必要条件”,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往下便可以读到的:“如果真与美有矛盾,那不是为了真而牺牲美,就是为了美而失真。如果译得似的诗远不如原诗美,那牺牲美就是得不偿失;如果译得‘失真’却可以和原诗比美,那倒可以说是以得补失;如果所得大于所失,那就是译诗胜过了原诗。”
这就是他的“译论”:真是必要的,如果失真可以得美,则不妨失真。这种“译论”难以循正常逻辑论证,他却说,钱钟书就说过:“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着头也。”钱钟书之所言未必正确,但是许渊冲之所行却走得更远。
许先生以《杨振宇文选》(?)英文本序所引杜甫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例,具体阐释他的“译论”“真与美·美与似”的实际意义。他首先评论原来的杨评:
A piece of literature is meant for the millenium.
But its ups and downs 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
他认为“文章”译A piece of literature“译得不错,也可译成a literary work,但是都散文化,不宜入诗。”又说“其实杜甫写的文章不多,说是文章,指的是诗文,甚至不妨就译成verse or poem”。
许渊冲认为语言本身就存在着诗与非诗和可入诗与不可入诗的固有属性或品质,这是他一贯的看法,但我认为却是个错误的看法。尽管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以“文章”泛指文辞或文字,而且,在这里指的并不只是杜甫一己的诗文,他却说,杜甫写的“文章”不多,而且,“文章”一词“过于散文化”“不宜入诗”;为了便于“入诗”就只好把“文章”改成韵文或诗了。
许渊冲说,“千古二字也不能直译,这里译得很好,自然也可以译成具体的a thousand years,那就是‘深化’;也可以译成更抽象的long,long,那就是‘浅化’”;“千古”确是“二字”,然而只是一词,一个很普通的词,正常地理解为“长久”或“不朽”,作正常的翻译便是直译,怎能说不可直译?正确表达了原意的翻译,是直译也是意译。译a thousand years,译through ages也都是直译,难道还会有人把它“直解”和“直译”成“一千个古”?但是,这一段文字却有助于了解他所谓“深化”就是把抽象词译成具体词,所谓“浅化”就是把具体词译成抽象词,把形象语言化作抽象概念。
许说“‘事’字可以直译为affair,这里意译为is meant for,全句的意思是:文章是为了流传千秋万代。译文可以说是准确。”
首先是许先生对“文章千古事”句的理解显然有误。“事”字“直译为affair”,未必准确,此处使我想到的却是Keats笔下“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那一名句中的“thing”;“这里意译为is meant for”,不惟不“准确”,甚至不正确:世界上得以留传的文章很少是“为了流传千秋万代”而写,“千古事”者“事关千古”也,得与“立德、立功”并立而三之“不朽”盛事也。
“下句的‘得失’二字,这里意译为ups and downs,比直译为gain and loss好得多;指的是文章的命运。‘寸心’二字也不能直译为an inch of heart,这里解释为作者之心,十分正确。只有一个‘知’字可以算直译。”
“得失”之译ups and downs比译gain and loss是“远不如”而不是“好的多”;因为“得失”指的决不是“文章的命运”,而是指文章写得好坏、精彩与平庸、成功或失败;“寸心”译“心”就是直译,没有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真会把“寸心”理解为an inch of heart,就像没有一个正常的英国或中国人会把heart理解为“he + art”而“直译”为“他与艺术”。
在把按照正常的理解正常翻译的直译全都说成“意译”之后,许先生便作出了结论:“由此可见,在这两种诗的译文中,意译多于直译,意似重于形似,达到了‘信达切’的标准,符合‘求真’的要求,但从‘求美’的观点来看,却显得有所不足。”
据说是因为“原诗每句五字,富有形美;两行‘事’知‘知’押韵,富有音美。而译诗却两句长短不齐。”这句话的重要,是对他所谓“三美”之“形美”和“音美”作出了解释,遗憾的是未能对“意美”略加阐述,似乎是:只要称诗,其意必美。
所以,他又把这两句译成诗体如下:
A poem may long, long remain,
Who knows the poet’s loss and gain (joy and pain)?
A verse may last a thousand years.
Who knows the poet’s smiles and tears?
据许渊冲自己评价,“这两种译文如以求真而论,都不如第一种译文,如以求美而论,则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总而言之,原诗具有意美,音美,形美,是best words in best order。第一种译文最为意似,这是所得;但是没有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这是所失。”
为什么说原诗“意美”?什么是意的“美”与不“美”?但是下文又说与原作之意相似者只是“意似”,而“意似”者“似其意却不似其意之美者也”,不如“不似其意而自有其美者”的“意美”。在许先生看来,“寸心知”之意和似其意者都不如“有谁知”之意美。
“第二、三种译文虽然不如第一种意似,但一样传达了原诗的意美;而从音美、形美看来,则远远胜过第一种。原诗是best words,意似的文字或对等的文字却不一定是最好的文字。如以‘得失’二字而论,gain and loss是最意似的、最对等的文字,但却远远不如其他译文。因此在‘对等’与‘最好’有矛盾时,应该舍‘对等’而取‘最好’,舍‘意似’而取‘意美’。”
“对等”就是最理想的“忠实”,在翻译工作中与“忠实”相比,不要说“最好”,难道还有“更好”?“意似”是翻译之首要追求,原作之意就是译文似与不似的标准,难道在原作原意之外还存在某种独立于原作原意之外的“美意”,以至不似原作之意竟可以“一样传达了原诗的意美”?
竞赛:谁和谁、赛什么
竞赛是可以的,也值得提倡,问题是翻译工作,应该提倡精益求精的竞赛,而精益求精的翻译前提,只能是对原作完整而正确的理解,切不可以与原作者竞赛之说为错译辩解。
钱钟书说过的话,未必句句正确,特别是对于缺乏实践经验支持的想当然之说。许先生所引“译笔正无妨出原着头”句,很难被论证为正确,因为“译者驱使本国文字”翻译怎能和“作者驱使原文”创作相比较而判断“及”与“不及”?尤其是就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论。
也许对科学论述和说理文本的翻译适用,比如说,鲁班可以用汉语说:直角三角形的勾平方加股平方等于弦的平方,毕达哥拉斯也不妨用希腊语表述为:三角形最长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平方之和,则所对之角必为直角。这种“竞赛”之所以可能,因为表述的对象是一种不以任何人的主观干预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或规律。而文学不然,“译者驱使本国文字”的功夫再“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也代替不了作者对某一事物伴有情感的主观印象和感受。
文学作品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即使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作品,都不能不同时反映作者对现实的主观理解或评价,也不能不体现出作者的心理品质和文化素养 —— 这些正是赋予某种艺术作品以独特生命和个性魅力而为作者以外的任何“竞赛者”不能代为提供的因素。
钱钟书主张“译笔正无妨出原着头”,实际上是在鼓励以创作代替翻译。许渊冲把称谓生命终止的“死”这简单一个词译为“魂归离恨天”,自然是出了原着头的,他主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求美”,然而“过犹不及”,翻译出头就是错,这里的错,错在使用曹雪芹用以表达一种评价的一句成语,篡改了Stendhal的不评价,也剥夺了Stendhal留给读者自行评价的自由空间。
译者如果以改写原作的方式翻译而和原作者“竞赛”,显然是在玩没有游戏规则的游戏。
正确理解,才能正确翻译
如果像许渊冲所说,翻译也是创作,而不是受到原作制约的再创作,谁能从他的两种译文中猜出杜甫的原句?且不说“得失”之由于他意识流式的理解“得”必喜,喜必“笑”,“失”必忧,忧必“泪”,而改成了“笑泪”,就看“寸心知”的译法:
原译大体正确: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但是许渊冲的两种“求美”译文都译为:Who knows。
许先生的英语“功夫或非作者(杜甫)驱使原文所能及”,但是他对中文的理解有失偏颇,就汉语的修养而论,只要有中人之资,就不至于把“寸心知”理解和表达为“有谁知”,也不至于把“文章千古事”理解为“文章是为了流传千秋万代”,更不至于把“乐之”理解为“使人乐”。如果查看《论语集解义疏》或《论语注疏》有关“雍也”篇的段落,便可知孔夫子“知之,好之”的确切含意。
缺乏健全的审美趣味,以字数相同为形美,以押韵为音美,就会导致易词凑韵,以词害意;但是,错译的最重要原因,仍然是对于原作的错误理解。许先生在译杜甫那两句诗以前,似乎并没有想到应该了解诗句出于何诗和原诗是怎样一首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之后的诗句是:“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杜甫从屈宋、鲍谢,一直议论到建安五子,然后,谦虚而又自负地从家学渊源谈到他自己“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以及诗艺授受之不易,换言之,要靠自己去体会,结句是“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显然,许渊冲那两种“使人乐”的译法无论哪一种,都不可取。
杜甫在落笔写出开头两句时,当然是熟知曹丕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典论·论文》)完全可以相信,杜甫就是在化用那一名句。
而许先生所称赞的“事”与“知”之间由于押韵而产生的“音美”,却是一个误会,因为这是一首“五古”,开头两句并不要求押韵,这里的押韵纯属偶然。难道不押韵就不存在音美了?当然,诗,是音乐性最强的语言艺术,但是,诗句的“音美”,中国诗、外国诗一样,无论是古体或是当代新诗,都不必然或仅仅表现为押尾韵。
断章取例再加断章取义
中国诗外译时要讲究“形美”、“音美”,外国诗汉译时讲不讲究,是再现原作之美,还是另起炉灶、别裁新装?
许先生在《新译论》的第四部分所谓“再创论”标题下选了拜伦《唐璜》第一章第73节前6行、后3行和第74节3行穆旦的译文和他自己发挥了“译语优势”的“再创作”为例。《唐璜》全和15672行,他从中只选三例,共计11行半,但是,没有一例是完整的一节,尽管每节只有8行,而例2和例3甚至不是完整的一句,例3那半句还被抽掉了句中的谓语动词。
“先看《唐璜》第一章73段(当为71节)原诗和两种译文。”——为了提供一个较为均衡的评判背景,现在把相关诗节被割裂出去的部分补足在括弧里:
Yet Julia’s very coldness still was kind,
And tremulously gentle her small hand
Withdrew itself from his, but left behind
A little pressure, thrilling, and so bland
And slight, so very slight that to the mind
’Twas but a doubt. (But ne’er magician’s wand
Wrought change with all Armida’s fairy art
Like what this light touch left on Juan’s heart.)
1. 朱丽亚的冷淡却含有温情,
她的纤手总是微颤而柔缓地
脱开他的掌握,而在脱开以前,
却轻轻地一捏,甜得透人心脾,
那是如此轻,轻得给脑子留下
恍惚惚的疑团。(,呵,在唐璜心里,
无论阿尔米达施展多少魔法,
怎及这一捏所引起的千变万化!) (穆旦译)
2. 朱丽亚冷淡却含情,
她的小手颤抖,轻轻
从他的手中抽出来,
却又轻轻一捏,唉!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阅读理解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
当前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本科生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必须打好必要的基础,a才能为这门为期两个学年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从而初步具备学好这门课程的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的学习中,本科生必须培养以下两种基本能力:
一是在学习中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要能基本读懂先秦两汉以来的重要文本,即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本;对于某些重要的古代文献,更需要通读;对于若干重要的名篇佳作,不仅要从头到尾熟读,甚至要能够背诵。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影响至深。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课下背考试写考完忘”这样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遵循的就是老师讲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一条固步自封的路径。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演变为考试得高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变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在这样一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学习追求之下,哪里谈得上古代文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古典文学名篇,不仅做不到通读,更谈不上记忆和背诵了。
通读乃至背诵重要的古籍文本和诗文名篇,是中文系本科生提高古代文学文本阅读能力和解析能力,打好学习基础、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写作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先秦文学史中的《诗经》,若不背诵其中的佳作,学生就很难深刻理解诸如赋、比、兴等重要概念。朱熹解释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卷一)如何理解“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就是“赋”?通过背诵《诗经》中的作品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如《诗经》中著名的弃妇诗《氓》,开头一、二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及第五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第一、二章用赋的手法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后者则用赋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被弃前后的处境。由此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赋”乃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即平铺直叙事物和抒写感情。那么如何理解“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背诵《硕人》一诗,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用一连串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东西来比喻、形容庄姜的美丽,是“比”;《黍离》一诗中“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以生活中我们易于理解的动作或感受“醉”和“噎”来表达忧思之深,是“比”;再如《简兮》中“有力如虎”,《大东》中“其直如矢”,二者用具体形象的“虎”和“矢”来描摹抽象的“力”和“直”,使得抽象概念形象易懂。由此可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那么如何理解“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就是“兴”?如《桃夭》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烘托渲染女主人公出嫁时的喜庆气氛,《谷风》中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象征夫妻间笼罩着阴影,《蒹葭》一诗三章的首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通过渲染三幅晚秋河滨不同时间的景物烘托诗人由于时间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三者均运用了“兴”的手法。由此可知,兴就是触物起情。所以,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以作品为依托,熟读及背诵作品是理解抽象概念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文学史中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是同样,如对《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通读乃至背诵,才是理解和学好这些内容的不二法门。
二是在学习中努力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若要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还需要在通读、背诵名篇佳作的基础上,学习细读文本、分析作品的方法,为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做准备。
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下,以考试为核心指挥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使得营养丰富、激情四射的古代文学课程不知不觉演变为枯燥乏味、佶屈聱牙的古人之“牙慧”。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既能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又能尽情领略古代文学之美呢?我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解析具体诗词文作品,学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培养出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
如在宋代文学史的学习中,如何把握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质,是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这个问题的关键,可借助于代表宋诗典型面貌的“江西诗派”来解读。因黄庭坚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所以对于黄庭坚诗风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开启了解“江西诗派”之窗,进而打开把握宋诗风貌之门。
以黄庭坚代表作《寄黄几复》为例,诗云:“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与黄几复为挚友,诗赞好友之清正廉洁、勤奋好学,对其沉沦之晚景深表惋惜,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此诗在“资书以为诗”、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峭拔等方面,突出表现了“江西诗派”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代表宋诗特质的诗作。诗中,两位挚友一居北海,一住南海,相思却不得相见;熟典“寄雁传书”随之而来,黄庭坚却不走寻常路:“寄雁传书”之后紧接令人伤感的“谢不能”,熟典立刻生出新奇之意。想托雁儿寄信,雁儿却谢绝了。把雁儿拟人化,活泼有情趣。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一杯酒”、“ 十年灯”,均是常见之物;“桃李”、“春风”,也是熟词。“江湖”有流转飘泊之意,“夜雨”含孤独寂寥之思,“灯”是“十年”的“江湖夜雨”中最具温暖情思的意象:两位挚友各自沦落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之时,思念泛起以致深宵不寐。这是二人之间延续十年的画面!后两联从“持家”、“治病”、“读书”三方面赞美黄几复之为人与处境。颈联写他将全部心力用于“治病”和“读书”,“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中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即一个人若三次摔断胳膊,就可成为好医生,推其原因当是他必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实黄庭坚诗中之意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借此说他善“治国”,用的是《国语・晋语》里“上医医国,其次救人”之说。诗人于言外有无限感慨之思:好友有治国救民之才干,却不受重用,还要跌跌撞撞地在尘世碰壁下去!尾联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照应。诗人想象中,十年前与自己在京城的“桃里春风”里把酒言欢畅谈理想的好友,如今“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的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显凄凉萧瑟。诗人的不平之鸣和怜才之意,尽在其中。
黄庭坚讲究“点铁成金”之法,极力推崇和学习杜甫的律诗之法。杜甫律诗讲究用典;黄庭坚则将这一点推到极致,追求“无一字无来处”。这首《寄黄几复》即为其“无一字无来处”艺术追求之印证。此诗因活用典故而内涵丰富,并不晦涩;又取《左传》、《史记》、《国语》中散文之语入诗,更予诗以苍劲古朴的风味。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总结宋人写诗特点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是说宋人写诗常常把诗当作文章来写,好发议论讲道理,好用典故显学问。通过对黄庭坚代表作《寄黄几复》的解析,可引导学生了解“江西诗派”这一北宋后期形成的诗歌流派及其特点,期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的创作方法,强化“以学问为诗”的宋诗风格特色。在这种作品解析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去理解宋诗重“理趣”轻“情韵”的特点,把握宋诗有别于唐诗的风神气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名篇佳作会潜移默化地涵养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的精神境界也会在这些佳作的滋养下,不断开阔、提升,其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综上所述,中文系本科生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傅璇琮等.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下册)[M].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