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

第1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刘然,男,湖南常德人,现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摘 要: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谈到气候对政治的影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气候政治是什么。从学理上说,气候政治是面对这个具有强大外溢效应和市场失灵特征的大气世界,人们用了20年时间试图学会在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里相互依存。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为了政治问题,叫做气候政治。我们接下来谈下气候的影响。

第2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现有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同年底,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当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更早地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第3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4-0094-0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1],1880-2012年观测的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包括陆地和海洋)增暖了0.85℃。很多科学观测表明,20世纪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之快是过去一万年所没有的,并且这种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将持续几个世纪[ 2 ]。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还将上升 1.4℃~5.8℃[ 3 ]。

鉴于气候变化事实及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切实应对行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社会公众需求,从做好全民科学普及抓起,积极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在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日趋严重,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关科普工作的开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1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现状

国外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倡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美国政府非常注重气候变化宣传,从电视、网络等媒体到普通居民都注重舆论宣传,注重更新理念,积极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低碳经济,切实减少碳足迹,逐步以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 4 ]。

近年恚德国政府组建了大量协会、公益组织和咨询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咨询服务,并利用政府和企业的资助经费开展节能减排科普宣传行动,使社会公众能够明确了解国家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有能力通过自身行动来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5 ]。

日本政府也大力宣传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倡夏季将空调温度由26℃调到28℃,调高2℃便可减排温室气体17%;提倡上班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车;提倡国民购买低碳环保商品等[ 6 ]。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还在其政府网站上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让公众可以随时上网计算自己每天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效地帮助公众知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7 ]。

2 形成科普宣传合力,让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理念深入人心

笔者曾在2014年世界气象日期间做过一个气候变化问题公众调查,对近20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具体了解程度,近八成公众选择“知道一些”,但只有近两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说明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公众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问题还存在不足[8]。

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努力开展有关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根据我国科普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和思考如何深入推进科普宣传工作,使公众掌握避险自救方法和应对突发天气措施的同时,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是各级领导、广大媒体和科普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2.1 强化政府引导,推进科普宣传队伍建设

鉴于政府部门在公众心目中公信力最强,因此发挥好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是成功推动科普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政府部门会通过立法、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或设立中介组织等方式来间接推进科普事业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正加紧制定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和配套法规,可以通过推进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地”,进一步规范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制度,合理统筹安排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并将其列入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促进各部门积极参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政策,以夯实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基础。

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保证气候变化科普宣传能够真正深入到基层人民群众中去,发挥出实实在在的效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普宣传队伍至关重要。尤其是偏远地区以及少数名族聚居地区,因为地域或者语言沟通障碍,科普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很难全面普及。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除了进一步强化企事业单位、公众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团队的机制和举措,全面动员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宣传志愿活动以外;还要加强对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科普工作者的培养,为这些地区量身打造一支能够常年“驻扎”,并随时可以“顺畅”交流的科普工作队伍,推进科普工作更加“接地气”,更易被当地居民接受。

此外,政府部门还要注重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有效机制。国际上有一系列用来激励和保障科学传播的奖项和制度,如英国皇家学会早在1986年就设立了“迈克尔・法拉第奖”,专门奖励对科普做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9],澳大利亚设立了“尤里卡科学普及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有“卡林加奖金”。我国面向科普研究创作和科普宣传教育人员的专项激励政策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相关奖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科普产品制作方面,各地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关政策和经济支持,鼓励企业捐赠及个人资助,充分调动科普产品研发人员积极性;在气候变化科普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活动场馆,在全国各地以点带面,推广普及,逐步形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的科普场馆体系;在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方面,策划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参与性活动,发挥广大群众参与低碳生活、推进低碳社会建设的主人翁作用。

2.2 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营造科普宣传良好氛围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地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部门合力的重要性,一方面,着力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的重视和支持,多方争取将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各单位要充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分工协作,大力实施,力求在提高科普水平、强化科普效果上取得新突破。

作为气象知识的权威机构,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做好气候变化及防灾避险知识的科学普及也是未来一段时期气象部门科普宣传的重点。针对公众关注的气候变化热点问题,各地气象部门要认真答疑解惑,及时纠正一些不科学、不准确的认识或片面理解,大力弘扬科学思想,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在关键节点或重大活动期间,利用好气象部门的宣传平台,以及当下“流行”的新媒体资源,积极调动公众互动积极性,及时普及相关科普知识,提公众高应对能力。此外,气象部门本身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测引导,提升气象宣传影响力。

科技部门和各类科协组织要发挥好科普宣传领军作用,认真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规划,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广泛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拓展科普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同时注重研发具有特色的科教创新模式,努力实现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宣传和文化部门要认真做好气候变化科普宣传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力量,营造全社会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积极编制科普教育系列丛书,参与科普教学项目,推进更多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本或课外读物。

此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优势,着力提高相关科教栏目水平,多为读者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科普节目和读物。交通、旅游等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将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适时结合到自身工作中来,设计一些具有部门特色的科普活动。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可以适时弥补政府和相关部门科普工作覆盖面和人员方面的不足。

2.3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桥梁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行动

面对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而在推进气候变化科普宣传过程中,媒体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作为老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方案,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节能减排的成效与不足,以及未来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措施等,均需要借助媒体及时给公众。

另一方面,各类媒体还需配合、协助政府部门为公众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普及绿色理念,客观反映气候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于一些只为搏人眼球的不实言论,要做到不跟风、不炒作,多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宣传内容方面,努力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c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把侧重点放在提高全社会低碳环保意识上来,鼓励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

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之间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主动加强沟通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增强科普宣传的声势和力度。各地主要新闻单位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列入工作计划,通过不同形式将工作落到实处,扩大科普影响面。有影响力的媒体单位,可以开辟专版、专栏,或通过新闻会、专家访谈、科教讲座等形式,推出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系列宣传,帮助公众系统性地了解气候变化问题,减缓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 注重探索创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短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在指导思想、方式方法、传播媒介等方面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面对新形势,科普宣传工作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内容、形式、举措、途径等方方面面,开展进一步的“更新”和“升级”。

3.1 拓宽宣传渠道,有针对性地推进科普宣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面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受众,需要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和渠道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宣传。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科普展馆或相关部门的科普活动场地,定期播放气候变化宣传片、举办科普展览或设置一些科普问答互动游戏,引发公众参与学习气候变化知识的兴趣;在一些偏远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好乡村协理员、乡村信息员、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普及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的有生力量。

孩子们是未来参与低碳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生力量,重视针对学生们的气候变化科普知识宣传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希望。为此,气象部门为同学们量身打造了“校园气象站”,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将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气象知识送进校园,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相关部门今后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搭建更多类似的科普传播平台,将气象科技实践作为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时注重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的科普教育问题,加大社会科普教育力度,拓宽气候变化知识宣讲渠道,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气候变化知识。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也给生态环境、农业产生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时,还需牢牢守住广大农村这个重要阵地。针对农民朋友的科普宣讲要讲求实用性,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让村民朋友能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并依照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农技措施,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此外,要注重改变农村居民的旧思想老观念,引导他们逐步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购买和使用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

3.2 新形势下探索新渠道新举措,打造气候变化科普品牌

目前,公众对气候变化在认知上仍有不足,还缺少一套系统全面的气候变化宣传战略。为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丰富媒体手段,以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些科研机构可以建立科技创新能力专项,强化科普产品的设计研发,组织相关部门与国内外科普工作者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打造富有特色、广受欢迎的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普品牌。如气象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宣传片已成为我国对内和对外宣传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科普品牌。

如今好多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在舆论传播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拓宽科普知识传播渠道。以关注度颇高的微博为例,一些热门的微博网站可以发起关于气候变化方面的热点话题讨论,以问答的方式,为网友提供一个学习气候变化知识和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通过微博交流得到的公众反馈信息,还可以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同样的科普读物,很多欧美国家不单注重对内容的精心推敲,还善于依靠市场运作,精心打造包装,华丽的“变身”往往能够帮助科普产品获得良好的市场。这一点正是我国科普产品研发者容易忽视或不善于“花心思”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V泛吸取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对科普产品进行“升级”,为科普宣传产品带来更大提升空间。

另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参考国外的科普宣传大篷车,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让移动的科普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让气候变化知识传播“无死角”。

3.3 贴近大众生活,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

现如今我们并不缺少各种宣传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知识的电视节目或科普读物,在网上输入“气候变化”关键字,相关文章、图片和视频的链接层出不穷。但如何让科普知识通过更加生动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化深奥的科学知识为老百姓的“家常话”,真正引起基层群众的兴趣和关心,是深入推进普宣传过程中又一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让百姓“留心”气候变化,就需要让科普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让科普内容既生动活泼,又兼具较高的“含金量”。宣传人员可以尝试改变以往死板教条的程式化用语,多用打比方或举例子的方式将气象学上的专业语言“本土化”地展示给公众,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气候变化科学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让老百姓容易掌握。

在日常生活中,科普工作者要注重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宣传新知识、新理念,让更多的群众积极、主动地接受气候变化科普教育,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难以逃避的;遇到极端天气情况,一边要及时传递气象信息,一边还要详细告诉公众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安排生产生活,做好防灾减灾应对准备。

此外,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想要“接地气”,还必须注意结合流行文化或社会热点,迎合大众口味。美国灾难大片《2012》描述了“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海啸,地球走向毁灭……”,在全球取得了高票房。虽然影片里不乏科幻创作,但震撼的画面还是引起了公众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也不乏为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科普宣传有效手段。

4 结论

气候变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展的宣传工作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应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的总体战略规划,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知识传播网,让有关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常态化。未来,如何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唤起公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宗慈,罗勇,王绍武,等.全球变暖中的科学问题.气象与环境学报[J],2015,31(1):1-5.

[2]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03,17(1):1-3.

[3]刘长友,陈爱丽,巴图,等.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看全球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对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4):140-141.

[4]孟浩,陈颖健.美国CO2排放现状、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4):708-714.

[5]王志强.德国能效管理及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J].全球科技经济t望,2009,24(10):36-43.

[6]孟浩,陈颖健.英国能源与CO2排放现状、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0(6):25-35.

[7]邵冰.日本的气候变化政策[J].学理论,2010(33):119-120.

第4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循环、水资源系统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a worldwide, a great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ve very close connection, the hydrologic cycle in climate change is gradually changing, which will not only on water resourc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but also to the descendant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enormous challeng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mpact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balance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not only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impact into the analysis, reveal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hydrological cycle, water resources system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家,由于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不断地增加,而且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有些地区水污染严重,这就使得我国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全球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全球的气候也在逐渐变暖。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①:(1)1906-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的线性趋势为0.74℃±0.18℃ ;从1850-1899 年到2001 -2005 年总的温度增加0.76℃±0.19℃;(2)近50年的变暖率为(0.13℃±0.03℃/10年),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3)2005年和1998年是自1850年有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暖的两年,在这12年中(1995-2006年)有11年位列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1996年除外)。IPCC还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将界于1.1℃―6.4℃。从我国的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来看也基本上与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趋于一致,由此看来,气候变化时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不仅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气候的变化对水文循环系统的影响

水文循环系统是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受气候系统变化的制约,又对气候系统变化有影响。一个地区的水文循环背景客观上是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来决定的,所以说,分析气候变化下的水循环是评估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对一个地区的水文体系影响的基础。

对降水和河流的影响

从我国来看近100年来,降雨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和年代振荡,但趋势性变化不明显。近50年来,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和山东半岛、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出现降水不同程度的下降趋,但是在其余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东北的北部、西南的西部、长江的下游和东南丘陵地区,年降水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长江下游、华南沿海降水量的增加比较显著,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下游流域和华北平原的持久干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频繁洪水等等这些降水量的变化均与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气候的变化,近些年来我国的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淮河和海河等六大江河径流量都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下降最大是海河流域,与1980年相比下降了大约40%-70%;黄河的下游在也出现过断流,直流量也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另外,长江汉口段径流的递减率约为1.46%,松花江约为1.65%,这些江河的径流组成在气候的影响下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总体上来说,不同区域的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径流量变化对降水量的影响比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但是,径流量的变化除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海面水位和冰川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海水出现了热膨胀、冰川、冰帽、冰盖出现了退缩,这些使得从使海平面水位不断地上升。据有关的资料表示,通过卫星高度仪测的在1993 年至2003年期间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全球为3.1±0.7mm/年②, 虽然这一数字的精确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是全球海面水位上升趋势已经是一个事实。海面水位的上升使得河口盐水入侵,引发淡水盐化和沿海土地盐渍化,给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给沿海地区的防洪和供水安全带来威胁。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是十分灵敏的气候的变暖引发了冰川的快速退缩,引起冰川的径流发生了变化,这不仅影响了依靠融水补给淡水的人们生活,而且也是影响海面水位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世界各地的冰川出现了迅速退缩的现象。阿尔卑斯1850-1975年冰川面积缩小了35%,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增至50% ;南美冰川面积已由1950-1980年的2700-2800km2 消减至20世纪末的不足2500km2③,近几十年我国西部的冰川也在持续退缩,根据报道天山1号冰川在2320年左右预计存留的面积与体积只能维持现有规模(2006年)的16%与7 %。据估计,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相应的冰川融水年径流量,在未来的40-60年间将减少到目前量值的一半左右,这就会使河川径流的补给量和季节调节能力大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如果1号冰川消失,将会造成其下游的绿洲水资源供应出现水危机。

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1、水资源的供需和管理

全球气候变暖,江河径流量在不断地减小,在人口增加和气候变化下,未来对水需求量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我国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也将加剧,这个矛盾在北方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及时开展水资源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分析和评估水资源的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气候的变化使得水文循环产生变化,从而引起了水资源在时空和空间上的重新分布以及水资源数量的改变,这些都对我国的水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对水资源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所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既是国家急需,又是一个重大科学的问题。

2、对水相关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也使得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的水温上升,这就使水的热力结构和水质发生变化,加上河川的径流量也在减小,也使得水中化学成分的浓度在不断地增加,在水温升高和径流减小的双重影响下,河流的水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也使得湖泊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迅速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分布发生变化并出现提早迁徙。以太湖为例,过去太湖蓝藻一般发生在在7-8月,但2007年5月底,太湖就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而2008年4月初蓝藻再次提前出现。④虽然不能确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气候的变化存在一定地面关系,但是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河流水质问题仍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此外,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河川径流减少对生态需水量带来严重影响已经有目共睹,像黄河、海河、淮河由于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起了生态和环境恶化。

3、水文水资源存在区域性差异

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从我国来看,虽然我国的六大江河年径流量都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新疆内陆河流域从1998年到2005年,实际上还经历了一个暖湿期即气温上升了,降水和径流却在增加,但是新疆以东地区的降水和径流却仍然减少,这个现象展现出了不同地区在受到气候变化时,水资源的变化却因气温与降水的不同而出现区域的差异性,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反映的地理分异性,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水资源的变化存在着地区差别。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应该进一步研究水资源在气候影响下的区域性差异。

结束语

全球的气候变暖,使得水文循环过程会加快,这就使得极端降水和干旱等天气出现的频率加大。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避免人定胜天的原则,要充分地尊重大自然,加强研究人与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建云,王金星等.近50年我国主要江河径流变化[J].中国水利,2008.2.

第5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孔艾琳,英国人,环境学家,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气候变化适应顾问及项目协调员。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简称ACCC,旨在丰富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相关的国际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应方案,使适应气候变化与中国发展进程相结合,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分享成果。在全国及三个试点省区(宁夏、广东、内蒙古)范围内开展工作,着眼于农业、水资源、健康和降低灾害风险四个社会经济部门。项目实施期为2009年~2012年6月。自项目启动以来,孔艾琳已数次到宁夏考察研究。

孔艾琳:在宁夏开展的工作可以追溯到2年以前,但事实上中英在宁夏之前已经开展了3~4年关于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些活动。那么为什么选择宁夏作为ACCC项目的省份之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宁夏作为西北地区的省份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属于敏感和脆弱区,这种敏感和脆弱只能体现在未来有可能升高的温度引起的更多的干旱。旱灾直接对农业、水利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我们认为宁夏的不同领域,在未来气候变化都属于比较脆弱的地区。另外原因就是作为出资方的英国国际发展部,英国的政府部门,它主要是关注贫困地区,就是怎么去帮助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减少气候变化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宁夏作为中国西部最为贫困的省区之一,符合这个要求。再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从宁夏自身的配合程度来讲,尽管它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非常大的脆弱地区,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做得却非常积极。宁夏政府非常愿意把自己在气候变化试验方面的经验更多地与国际社会分享。在整个大的格局里,尽管宁夏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它在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情,这是宁夏政府的一个态度。尤其是这一次(注: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包括生态移民,还有荒漠化治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都是因为它做出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孔艾琳:说到国际经验共享,我觉得宁夏有三点可以跟国际社会很好地来共享。因为作为ACCC项目,主要阐述之一,就是把我们在三个试点省区所取得的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试验经验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分享。具体到宁夏来说,首先是宁夏荒漠化治理做得非常好。在抗击荒漠化面积的扩大,还有治理方面宁夏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总结出许多经验。另外一方面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宁夏人民贡献给世界的经验,它的很多措施,很好地帮助了条件恶劣地区的人民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与国情都不一样,但是对他们来说,宁夏取得的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点是关于水权转换这个问题,这也是非常值得分享的。宁夏做的是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水权转换,比如说有多余的水,它就能通过特别的渠道转换为工业用水。所以,我们看到宁夏有一些试点项目,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水权转换。这一点也是可以和国际社会分享的。

记者:2011年10月在宁夏举办的绿色大使活动您参加了吗?

孔艾琳:实际上我本人并没参加绿色大使的活动,但参与了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在绿色大使组团去宁夏之前,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在宁夏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使用方面的一些工作,以及进展方面的一些资料,作为背景的资料。我对这个绿色大使活动的看法是,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气候变化是和未来有关的事情,所以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去参观宁夏的情况,让未来的一代看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的侧面会给政策决策者,带来一定影响或者压力,让他们更好地去考虑怎么去更好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它可以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好地去探讨什么是气候变化,怎么去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然后,怎么去影响未来。

第6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里斯本条约;欧盟;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中图分类号:D9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092-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032)

作者简介:龚 微(1975-),男,湖南湘西人,法学博士,吉首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嫣然(1988-),女,安徽合肥人,吉首大学法学院硕士生。

欧盟一直致力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扮演着领导者角色,积极推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具有可比性的目标。欧盟在大力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在采取措施加强自身的一体化建设,以完善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就有新的举措,将对欧盟参与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带来诸多影响。

一、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欧盟

在促进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过程中,欧盟是最初的发起者,一直是全球减排最主要的推动力。[1](P103)欧盟一直积极主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承担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义务,积极促成了全球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具体协议――《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该议定书代表了欧盟在全球环境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成就。[2](P92)

在《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后京都时代谈判启动之后,欧盟继续在该议题上扮演积极角色。欧盟率先单方面提出2020年和2050年减排战略目标,在此框架下其成员国也都陆续提出了各自的减排目标;与此同时,欧盟还继续积极在全球层面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努力通过国家间、国际组织内部的各种谈判、协商、斡旋进行沟通、交流,以使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上升为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机制。

二、《里斯本条约》之前存在问题分析

在《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之前,欧盟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了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欧盟的法律人格不明确

1992年的《欧盟条约》在欧共体之上建立了“欧盟”,但并没有赋予它以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欧盟大量的国际协定是由欧共体与第三国或国际组织缔结。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是欧共体,而不是欧盟具有完全的成员资格。此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虽然欧盟参与了谈判、缔结和履行,但也都是以欧共体的名义进行。

尽管自《欧盟条约》生效以来,欧盟的称呼已经逐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但是它是否具有法律人格,欧盟条约中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种法律上的缺乏明确规定的状态导致了欧盟在获得国际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存在混乱,解释不了与此相悖的一些现象,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欧盟与美国缔结的关于乘客姓名登记的协定被欧洲法院裁定为基于欧共体条约的规定而缔结是错误的。[3](P60)欧盟东扩后,成员国从《京都议定书》签订时的15个成员国,增加为27个;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也随之扩大,如何在成员国间协调立场,代表他们进行谈判并分配减排义务,法律人格不明确所带来的问题较以往无疑更加复杂。

(二)气候变化政策在欧盟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清晰

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早在1988年12月6日联合国大会关于为人类今世后代保护气候变化的第43/53号决议就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切之事项,因为气候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关键条件。”这一主张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接受,出现在其序言中。欧盟对此在行动上积极应对。但是,在欧盟的基本条约如《罗马条约》、《欧盟条约》甚至《欧盟宪法条约草案》中都没有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定,只规定了包括气候变化的环境政策处于欧盟与成员国共享的混合权能领域。而学界公认,不同类型、性质和层次的权能决定着欧盟在不同政策领域和部门的一体化水平或程度。[4](P46)由此可见,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一体化程度是较低的。

较低的一体化水平也使各成员国对气候变化的不同认识显现无遗。在《京都议定书》谈判、缔结期间,欧盟是以欧共体的名义与成员国一起参加谈判和缔约,然后将减排承诺在十五个成员国间进行分配。当时欧盟的成员国数量较少,而现在,随着欧盟的扩大,目前就有27个成员国,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整个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中涉及到太多角色,这些角色有着各自的国家利益诉求和不同的关注点。比如1996年是在日本京都第三次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前的关键一年,期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是意大利和爱尔兰。这两个国家都以在气候问题上缺乏积极立场而著称。欧盟的立场也因此自1995年柏林第一次大会以来一直没有变化,甚至称其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也不算夸张。国际谈判复杂多变,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提议出现,欧盟改变立场和接受其他谈判对手的新提议需要多数成员国的同意,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多,将更难形成统一的立场和意见。

(三)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由于气候变化领域属于共享权能领域,成员国在20世纪90年代决定由理事会主席代表欧盟对外谈判环境条约。在理事会担任主席的国家负责在成员国间进行协调。这使得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有更强烈的政府间色彩。轮值主席国被认为但当了领导和协调者的角色。然而,这在现实的谈判过程中非常难以实现。谈判需要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的相对严格的授权,这种授权建立在成员国代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于任期只有六个月,加上理事会授权缺乏弹性,很容易成为谈判拖延和挫折的主要原因。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沟通内部的差异也会导致欧盟的成员国实际上很难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可以这么说,在这些组织内部谈判需要的大量时间和外交努力,经常意味着召开一次又一次的连环会议。

在举世关注的京都谈判的最后时刻,欧盟的部长们在大会正在进行时,关起门来进行内部的协调;当主席埃斯特拉达(Estrada)落锤宣布通过清洁发展机制的关键性文件时,欧盟的部长们仍在另一间房间里为协调共同的立场而努力。当他们通知主席,反对预算前的气候变化公约抵消额(pre-budget crediting)时,决议已经作出不能再重新接受意见。同样的事情在海牙2000年气候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发生。当时欧盟的部长们打算对主席普龙克(Pronk)的折中方案提出建议,在其他国家和集团,甚至更大的和资源更不足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加中国的方案都已经提出后,欧盟内部在最后一晚的关键谈判已经开始时仍在讨论修正案。[5](P274)可以这么认为,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关系没有理顺,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协调立场的内部谈判上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里斯本条约》带来的改进及其影响

(一)欧盟正式取得法律人格

欧洲联盟不具有国际法律人格,这解释不了与此假设相悖的一些实践。[6](P104)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缔结期间,欧盟当时是以欧共体的名义与成员国一起参加谈判和缔约,然后将减排承诺在成员国间进行分配。《里斯本条约》当中欧盟取代了欧共体,正式获得了国际法上的法律人格地位。该条约明确规定“欧盟应取代和继承欧共体”(《欧洲联盟条约》第1条第3段),使之成为实际上唯一的实体尽管“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仍继续作为法人独立存在,但它的职能有限,且没有独立的机构。《里斯本条约》在附录的一份议定书中,对之作了相应的规定。,并赋予它以国际法律人格。

欧盟取得国际法律人格,是欧洲一体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它将不再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相关的国际谈判、缔结国际条约协定和成为国际组织的成员,正式成为国际化主体。确立欧盟统一的法律人格,也可以促使成员国在国际上保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这种统一形象所带来的利益又将巩固成员国继续保持统一行动的愿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断推动一体化的深入。[7](P100-101)对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更是如此。正式的法律人格将更有利于欧盟在其内部整合各成员国的立场,也有利于欧盟将整体的减排承诺在其内部成员之间进行公平分配。

(二)气候变化政策在欧盟内部更受重视

《里斯本条约》在环境一编中,正式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欧盟的环境政策目标。这是欧盟的基础条约中首次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其目标,其中明确规定“在国际层面采取措施,解决区域和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以往的欧盟基本条约中,即使是被认为是较为激进的《欧盟宪法条约草案》也没有出现这样规定的条款。这样的规定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书面规定上,但可以设想的是,欧盟必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并在机构设置上来体现和完善该规定,以增强欧盟机构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权力和运作效率。

同时,随着能源政策进入欧盟的专属权能领域,间接使欧盟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权能扩大。气候变化政策虽然仍作为欧盟和成员国混合权能领域,但新的《欧盟运作方式条约》把欧盟权限扩大到了新的政策领域,主要是能源政策(第176a条)、航天(第172a条)、旅游(第176b条)、体育(第149条)和防灾(第176c条)等领域。根据条约中能源政策措施独立的法律依据,欧盟的能源政策追求以下目标:确保能源市场的运作、保障欧盟能源供应的安全、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促进能源网络的相互联网等(《欧盟运作方式条约》176条a款)。该环境政策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能源政策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目标,无疑是与气候变化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在上述方面完全重合,也间接使气候变化政策的部分政策目标已经进入了欧盟的专属权能领域。这些举措无疑使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体化水平更为提高,也使得欧盟在有关的国际谈判中能够更好地用一个声音说话,更准确地表达整体的立场。

(三)组织机构上有利于欧盟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经《里斯本条约》修订的新的《欧盟条约》和《欧盟运作条约》为构建统一的欧盟对外关系框架实现了一定的飞跃,[8](P33)欧盟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1.欧洲理事会设立常设主席

《里斯本条约》规定由成员国国家或政府首脑与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的“欧洲理事会”正式成为欧盟的机构,设立了常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职位,其责任是为欧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确定它的“总体政治方向与优先事务”。常任主席任期两年半,可以连任,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团结和共识并在世界其他地区代表欧盟。这样,整个欧盟的形象将更加统一、团结,欧盟各国用一张嘴说话,改变了欧盟既往的决策机制。[9](P8)“他(她)虽说并无欧盟主席的名分,且没有民选的威势,但条约规定他(她)对外代表欧盟,实际上赋予其某种欧盟元首的功能。”[10](P58-59)

原轮值主席只有半年的任期,如此高的更换频率导致其应持立场和实际表现不一致的几率相对较高,而且也成为了一种影响长期战略形成的制约因素。《里斯本条约》在欧洲理事会主席设置上的进步,终结了原来实践中每六个月就有即位的主席根据自己的重点重新安排议程的做法,将带来更大的政策持续性和协调性,可以为规划和推动一体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标准着欧洲一体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欧盟理事会的主席方面,除了外交事务理事会外,将继续每六个月的轮换,因其引入了“三主席制”,其效率将会显著地增强。欧盟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依顺序轮流担任,其中前任与下任担任副主席。根据《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理事会主席仍每六个月轮换,但在现任主席的召集下,由三任主席出席召开的会议共同讨论议程及一年半时间内欲达成的目标。尽管《欧盟宪法条约草案》并未生效,但欧盟理事会已经决定采纳三主席主持的制度。[11](P12-13)

在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中,新的三主席主持的体系增加了对气候变化政策领域更感兴趣成员国参与的机会,减轻了小成员国在它们没有实际利益诉求的领域进行谈判的负担。由于国家利益的差异,不是所有的成员国都在特定的领域很活跃。在大多数多边环境协定中,欧盟多数的小成员国没有特定的国家利益要维护。例如,卢森堡在担任轮值主席期间,就不愿让其公务员专门处理与多边环境条约有关的事务。从这个角度看,新的主持构想,应该是更可行的运作体系。

2.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里斯本条约》设立了欧盟“外交部长”――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将现有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与外交事务委员合并。尽管伴随着混乱和争议,最近几年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越发引人注目。欧盟任命了“负责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的联盟高级代表”,其职责是“保证联盟对外行动的一致性”(《欧洲联盟条约》第9E条),并在有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事务上代表欧盟。此职位的特殊性在于它兼跨理事会与委员会两个机构。负责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的联盟高级代表将“主持”外交部长理事会工作;同时又是委员会成员并兼任负责对外事务的副主席。该职位的设立应被看成是有助于欧盟统筹对外行动的一种进步。[9](P60)

欧盟“外长”参与到联合国的气候变化谈判将推动气候变化与其他政策领域,特别是其他对外关系领域的积极整合。气候变化谈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环境问题,不但包括环境而且也逐步涉及经济、贸易、发展、能源和运输方面的事务和关注。美国是国务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起主导作用,商务部负责协调总体立场。欧盟在气候变化海牙大会表现不佳后,确实试图通过一些措施解决问题,如在共同立场上的更大弹性,并使经济、贸易和外交部门更多地参与到整个谈判进程中。这一变化趋势将在《里斯本条约》设立高级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后继续得到加强,使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得到更多欧盟部门的支持。

四、展望

在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中,欧盟希望继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积极推动谈判进程。《里斯本条约》直接和间接地提升了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体化程度;赋予了欧盟正式的法律人格,设立了欧盟“总统”和欧盟“外交部长”,使欧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欧盟在对外关系上更加一致和连贯,为其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带来更多的推动与促进。

在《里斯本条约》生效后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欧盟及欧盟成员国兼东道国丹麦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在一些目标上实质反映了欧盟的意愿。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结束不久召开的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通过的决议中,欧盟强调《哥本哈根协议》是致力于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所有缔约方参与的减排目标议程安排和时间表,并进一步强调“欧盟应该继续提供雄心和发挥领导作用”[12]。《里斯本条约》所带来的变化加强了欧盟的行动能力,使欧盟能够以更强大、更一致的形象出现,已经并将继续使欧盟在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大鹏.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蔡守秋.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蒋小红.《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0(3).

[4] 曾令良.欧洲联盟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 Michael Grubb & Farhana Yamin,Climatic collapse at the Hague: what happened,why,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J] International Affair,Vol.77,2001.

[6] 黄德明.略论欧共体与欧盟的法律人格[J].法学评论,1998(6).

[7] 雷益丹.论欧盟的法律人格[J].法学评论,2006(3).

[8] 曾令良.《里斯本条约》后欧盟对外关系权能的变化――以法律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

[9]王丕屹.欧盟走进新时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21.

[10] 戴炳然.解读《里斯本条约》[J].欧洲研究,2008(2).

[11] EU Consent,Institute for European Politics,EU-25/27 Watch No.5 2007.[EB/OL].[2011-8-19].http:省略/library/eu25watch/EU-25-27_Watch_No5.pdf.

[12]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Presidency Conclusions on COP15-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EB/OL].[2011-8-19].consilium.europa.eu/App/NewsRoom/loadDocument.aspx?id=356&lang=EN&directory=en/envir/&fileName=112067.pdf.

On the Influence of Lisbon Treaty to EU in the Nego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GONG Wei,ZHU Yan-ran

(College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China)

第7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没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但是,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本次会议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改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选择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疑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和社会各界聚集在哥本哈根,力图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是希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内,“低碳经济”的倡导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方式确定下来。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由于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存在的分歧难以弥合,不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倡导似乎被会议“边缘化”了,只得留给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但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将“低碳经济”列入会议的议题,就足以表明“低碳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因气候变化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其概念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提倡人类以低排放、低污染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中,“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低碳经济”的提出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观转变的老问题,离我们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并不遥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在不断思考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谁应为此负有责任?目前,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过量碳排放所致,而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息息相关。当然,近期在一些媒体中也不断传播出一种“另类的声音”,质疑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无论这一论点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能否站得住脚,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毕竟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是改善自然环境或延缓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现实与未来的选择,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此早有广泛的共识。

“低碳经济”的理念是从人类的未来着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日益增多,发展“低碳经济”在许多国家已经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我们现实的社会越来越近了,并非遥不可及的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上,中国是最早重视和着手制定低排放、低污染发展规划的发展中国家,低排放、低污染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同时,低排放、低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至2015年)规划。

气候变化转变人类活动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改变传统的产生和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碳的大量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急功近利”的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发展途径,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需要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换,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由此“低碳经济”正在或将要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一项新的紧迫课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更多的从环保意识出发,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对环境毫无理智的破坏,避免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回头路和其他道路可走。尽管,新兴的“低碳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国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规模,在世界各国经济领域所占比也十分有限,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却不可估量。首先,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减轻了后续的压力,一举两得;其三,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改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上看,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与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截然不同,与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日益强烈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诉求,为人类生存危机寻求新的出路。

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再到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广泛共识和行动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也有表述。其表述的理念和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经济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由此,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被世界各国所日益重视,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如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为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使资本主义从金融危机后的衰退和低速发展再次步入繁荣。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全球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全球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甚至是金融结构的变革。从这个意义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和产能的技术标准符合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要求,同时在进行调整能源结构中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在调整技术研发上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

发展观的转变与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被联合国纳入全球首要重大问题。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发展观念不断深化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经济以至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涵盖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无数次实践人们深刻体会到,单凭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不仅如此,甚至还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观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转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谋求发展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和更新,对发展的要求更客观、更现实、更高了。发展观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化赋予了全球发展新的使命,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扩展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加剧以及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中包括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气候变化等),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到了80年代,人们更加关心自身所在世界的生存环境和前景,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把人类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能不说是人类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又一进步,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观,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人类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的人类发展目标是,在满足目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当今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构成危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体现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发展观不断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深化。

共同的生存环境与同样的责任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本应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大会期间,各国家代表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应负的责任等敏感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分歧始终围绕在减排量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以应对气候变化。会议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火药味”, 气候变化会议演变成各方利益和力量博奕的场所,在激烈争辩的喧嚣声中,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交锋几度达到“白热化”程度,似乎脱离了召开气候变化会议的初衷。

哥本哈根会议尽管不是人类为生存而努力的惟一机会,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机会,留给人类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关系,成为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或许这一新的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看,谁也不愿意看到全球变暖加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前提下,共同负起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为改善自然环境或减缓自然环境继续恶化方面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为了眼前的利益患得患失。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情况千差万别,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准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宗旨就是需要国际社会综合、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气候变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工业化过程中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历史责任,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不应是套用其惯用的、带有附加条件的“施舍”。但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谈判的一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不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承诺,甚至美国始终拒绝在《京都协议书》上签字,而且变本加厉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承担额外的、不合理的义务。由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在相关问题的谈判和磋商历经十多年,谈判过程曲折、复杂、激烈,甚至是情绪“激愤”,直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15次哥本哈根会议,190多个缔约国依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敏感问题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从人们从激愤的情绪中平静下来之后冷静地思考一下,要争取各缔约国达成某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协议,尤其是规定国家发达在量化的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机制安排和承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安排,并非希望渺茫,应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不是人类为全力自救的终点,人类在全力拯救自身生存环境危机从刚刚开始,或许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能全面解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所问题,但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会是人类为自身生存环境而自救的终点,人类需要永无止境地与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抗争。

第8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2015年5月19日,欧盟议会通过了《关于监督、报告与认证海上运输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2009/16/EC指令的修正案》(后文简称“指令修正案”),标志着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航运减排领域迈出了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要求使用欧盟港口的船舶所有人自2018年1月开始测量、报告与认证其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立法者认为这是为控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而迈出的第一步。据信,在实施航空碳税折戟沉沙之后,这一航运业的减排监测要求被视为“航海碳税”的前奏。

以现实主义的警惕态度审视欧盟航海碳税背后的保护主义动因

由于欧洲作为世界航运重心所在地,航海碳税政策的实施不可避免会给其它国家船舶带来经济上的不利益。如果指令修正案后续出现了航海碳税征收的动向,则对于大量船公司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使以环境保护的名义,基于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与针对环境领域的国际问题的“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在现阶段要求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国家统一联动征收环境保护税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层面的环境保护税收实践所遭遇的问题最终需要回归到全球发展的趋势中,静候时间的裁判。欧盟规则的不普适性决定了欧盟航海碳税会引发一系列争端与非议。

以建构主义的建设性视角看待欧盟航海碳税可能带来的契机

第9篇: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范文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对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所在,提出规划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脆弱性 气候变化性适应城市 减灾防灾体系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气候、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脆弱性的内涵与构成

(一)城市脆弱性的认识

城市脆弱性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城市环境脆弱性、城市邻里关系脆弱性、城市能源脆弱性、城市安全脆弱性等(喻小红等,2007)。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说,城市脆弱性就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外界各种压力和干扰(包括人类活动的扰动和自然界的各种压力),可能导致城市出现损伤和退化特征的程度的一个衡量。城市脆弱性有侧重于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的,也有侧重于自然灾害来研究城市脆弱性。其实这两个方面对城市脆弱性的研究,都是从城市的风险源角度进行的分析,自然灾害是城市脆弱性的风险源表现形式,而生态环境则是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城市脆弱性研究的应该是承灾体―城市面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的脆弱程度。

(二)城市脆弱性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尤其是城市针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是城市里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这里的城市脆弱性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与气候变化有关,第二,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第三,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关。

根据脆弱性概念的内因和外因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承灾体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城市的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城市内的社区、居民等(以下统称“城市”),这是城市脆弱性的内因。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人口规模、基本设施、社区居民设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详见图1);种类不同、强度不同,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作为风险源的危险性也不同,由此引发的城市脆弱性也不同。

(三)城市脆弱性的构成

脆弱性的结构经历了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组成的二元结构,到敏感性、暴露性、应对、适应能力等组成的多元结构;从内在风险的自然状态、或可能受伤害程度的经济社会状态的单一维度,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等组成的多维度结构。本文认为,城市脆弱性结构在脆弱性结构的基础上,应该包括了敏感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敏感性强调的是承灾体的本身属性,由其物理性质(结构)决定,在灾害发生前就客观存在;应对能力主要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抵制能力,持续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恢复力是灾害发生后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恢复能力,多用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尽可能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效率来衡量,偏重于灾害发生以后(见图2)。

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

(一)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年8月12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与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脆弱性:以宁波为例

(一)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2010年初以来,欧洲各国遭遇“50年罕见暴风雪和寒冬”,美国发生“罕见冰暴天气”,澳大利亚“火热水深”,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灾……作为地球村的一个“角落”,宁波市也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冰雹天气。IPCC(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认为:最近100年地球经历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从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增暖趋势更加明显,达到每10年升高0.13℃。统计数据显示,同全球气候一样,宁波市气候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1980年至2005年,宁波每10年气温升高0.74℃,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宁波的年降水量虽然没有发生趋势性改变,但降水日数明显呈现减少趋势,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小雨日数的减少,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呈现缓慢增加趋势,这表明宁波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在增加。同时,宁波市年平均风速出现减小趋势,8级以上大风天气也呈现减少趋势,但影响宁波市的台风个数呈缓慢增多趋势。此外,宁波市的大雾天气减少,阴霾天气增多,降雪日数明显减少。

宁波气候变化的特点:以2010年为例。2010年1~6月全市平均气温13.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6度;全市平均降水量91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4%。2010年上半年宁波市天气气候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连阴雨天气频繁出现。2010年以来宁波市已出现5次长连阴雨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2月11日(雨日11天)、2月25日~3月9日(雨日12天)、3月30日~农历2010年3月初二(雨日16天)、5月13日~23日(雨日9天)、6月14日~7月1日(雨日16天),比常年明显偏多。寒潮天气近年罕见。2010年1月份和2月份宁波市各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为近年来所罕见。1月20日~22日的寒潮过程,24小时降温幅度10.7℃,48小时降温幅度14.7℃,最低气温2.1℃。2月9日~11日的寒潮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13.1℃,最低气温达到1.9℃。浮尘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受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3月21日宁波市出现了自2007年4月2日以来最严重的浮尘天气,宁波市区空气污染指数高达5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二)宁波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及特征分析

1.宁波的自然灾害。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一些恶劣天气(干旱、台风)引起的,如洪水,洪涝,海水侵蚀及山体滑坡。台风影响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年平均2.8次。超强台风(雨量>= 200毫米)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给宁波带来严重损害。1953年以来,共有四个超强台风登陆宁波。由台风引起的暴风雨给宁波造成了巨大损害,例如,第5612号强台风给象山县造成了巨大损失,第9711号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45亿元。暴风雨年均2-5场,集中在6月到7月初的雨季期和8月至9月的台风期,其中9月暴发频率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宁海县的暴风雨比其他县市区更多。暴雨通常会引起洪水灾害,例如1988年7月30日由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致100多人死亡。干旱通常发生在8月至9月,在梅雨期之后,特别是在宁海,象山等县山区每2-3年发生一次,而其他地区一般4-5年一次。

2.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分析。根据宁波城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特征,现对宁波气候变化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可用变化频率(Frequency)和变化强度(Severity)进行描述,台风在宁波出现频率不高,影响强度相对较小;而热浪和暴风雨出现频率较高,对城市的影响强度也大;干旱则属于出现频率高,影响强度相对小;暴风雪和洪水出现频率较低,影响强度较大。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以宁波市为例

1.宁波城市脆弱性的总体分析。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星罗棋布,历史上有自然灾害,如热带气旋(台风)和由其引起次生灾害,如洪水、洪涝、滑坡和海水入侵。根据最近OECD的研究,宁波是世界前20个对于气候变化高风险和高脆弱性的城市之一,并且从预测的暴露人口和资产角度而言是全球三大高危城市之一。一个有适应能力的城市是指了解其面对的灾害并控制其发展,同时系统地通过灾害风险管理和后续活动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宁波旨在通过降低城市应对当前自然灾害和预期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来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见图3)。

2.宁波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规划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宁波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项目旨在建设城市准备和减少现有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预期影响的能力,编制地方应对行动计划以形成未来计划的行动并将研究的成果融入到现有的规划过程中,如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框架主张将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主流。鉴于气候变化及其对最贫困社区的影响的明确证据,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发展规划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和贫困间的联系强调要增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防御性,特别是在有高度密集资产和人口的城市。城市管理者需要具体的局部驱动战略,以帮助他们通过规划识别、减少、管理和应对风险。这种积极规划的目的在于明显减少其脆弱性,管理气候变化和有关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防灾减灾体系。为了抗击自然灾害,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于高标准海塘、防洪、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几乎所有建成的海堤都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事业,迁移,城市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7年的洪涝致使部分城市交通瘫痪。现有的防灾减灾系统无法满足要求。研究如何在一个更宏观的区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一)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第一,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第二,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第三,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首先,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20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owning, T.and Bakker, K.(2000). Drought Discourse and Vulnerability。In Wilhite, D.(ed.) Drought: a global assessment, Vol.2.London Routledge ECES(2001).Documenting

2.Downing T.E.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le places: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country studies in Zimbabwe, Kenya, Senegal and Chile [C]//Environmental change unit.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3.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4.Houghton T, Ding Y, Griggs D.J, et al.IPCC,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Birkmann J(ed.).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ural Origin-towards Disaster-Resilient Societies[M].Tokyo and New York: UNU Press, 2006

6.喻小红等.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7.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