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文化资源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资源的概念

第1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园区类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00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87- 02

园区一般是指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形式,它具备特定的业态组合要求、是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具有文化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实际意义。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研究应从属性定位、构成原则、作用机制、架构模式等角度出发,即文化、产业、管理、政策、服务、创新、整合、集聚。

且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即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演进与承递关系,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区别;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基础要素如都需具备统一管理、产业集聚、市场资源、配套服务等构成要素普遍性特征,也具有统一生产、生活、生态三方要素融合统一的特殊性特征。

1 园区概念的界定支撑要素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国内外近些年对此探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1]。其共性是提出文化园区是具备一定文化娱乐、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提供就业的、社区性的地理区位。

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则包含了集中不同的称谓,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则偏向不同的着重点。如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园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赵迎芳则强调文化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创新研发能力、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集聚区特征[2]。

2 园区类型及特征要素分析

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经了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后工业园几个主要的阶段,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后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生活、生态的态度则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而文化产业园区在对此三者统一的基础上也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按园区发展的模式划分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2.1 政策导向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和推动下建立和管理的园区,具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政策”、“产业”是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政府作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其调动资源的广度和力度,在服务园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沟通内外的中介连接功能,“中介”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

2.2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此类型园区一般是民营或私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侧重经济效益,在园区开发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聚。此类园区以“资金”“资本”为主要构成要素。但因其对商业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侧重,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的成熟完善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资源导向型园区

如对传统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依附型园区。

这类园区具有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内涵上侧重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特点,主要以“文化”、“感官”、“体验”为要素特点;以大学或特殊人才聚集地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依托“人员”优势,集聚创意人才、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学习”、“教育”要素中体现优势;先进科技资源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一般依托高新技术密集,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企业聚集、科研机构和人员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依托,其构成要素着重以“研究”、“研发”、“技术”为要素特点。

3 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直接或间接受宏观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规划、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依托雄厚资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资源;具有产业及产业链培育或集聚能力;具有学术、研究、研发水平;具有服务管理功能、沟通内外市场及要素间流通;具有明显文化属性特点、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生产、生活、娱乐、消费的有机体。在其基础要素、发展要素、功能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产业、文化、研究、学术、资本、服务。

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在不断完善,园区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逐渐完善和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一、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开发的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相当于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Heritage),国外一般叫作“古城”(Old City),“历史城市”(Historical City)等等,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叫“历史城镇”(Historic Town)。“历史文化名城”一词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仅在我国通用,这个概念国外有不同的称呼,国际上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来加以评定和研究。

1982年《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制度的形成,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并正式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是作为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和政府的保护策略而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法律概念,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下列要素: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②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③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④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二)旅游开发的概念

旅游开发的“开发”一词,一般是指人们对资源及其相关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社会劳动过程。关于旅游开发的定义也存在很多不同观点,

王德刚、焦连安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和创新,使其成为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目的地的技术经济活动。郭康认为旅游开发是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辛建荣认为旅游开发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综合这些定义,旅游开发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古建筑和古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民风民俗和文化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环境氛围。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对两者之间的影响使得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状态。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随着现代旅游规模日益扩大,旅游现象变得复杂并充满矛盾,旅游业的资源开发能否完全促进作为旅游接待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松教授在《城市整体性保护》一书中指出:保护与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因为保护基本是对发展的一种“抗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城市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包涵了有三层涵义:①城市现代化与保护的关系;②发展旅游事业与保护关系;③更新与保护的关系;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来看待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他们既相互依存,又是对立统一。两者间的矛盾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在合理有效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情况下走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主要矛盾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间主要矛盾的探讨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定的成果,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旅游业发展对名城保护产生的影响,李芸归纳旅游城市化给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为:①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②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③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④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而黎洁、李垣结合大理的情况,总结了发展旅游业对名城文物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①民族文化的商业化和娱乐化;②文物遗址重修不能保持原貌和原有的文化内涵,导致隐性破坏;③发展旅游业对当地人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也有影响,如导致淳朴民风有所改变等。综合这些观点,旅游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名城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内涵的隐性破坏,而城市的保护也是无形中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为旅游资源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限制,而目前看来这对“抗衡”的矛盾几乎无法避免。

(三)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第3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4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在当今眼球经济时代,概念营销深受品牌商的青睐。概念能够将品牌中对消费者最重要的资讯个性化、单一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敛聚到最多的眼球,实现其品牌效益的最大化。概念营销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奇兵制胜的策略之一,是突围行业巨头所建立的寡头竞争集团的有力杀手锏。但是现实市场运作中,却存在着很多概念操作的误区和弊端,在此针对概念营销问题作如下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酒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酒类企业进行概念营销提供策略依据。

一、概念营销对酒类企业的价值

白酒产品在销售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销售一种消费情感价值,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其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个性化的力量,同度数的五粮液和二锅头在没有包装的情况下可能有很多消费者难于辨清,但是为什么加上包装之后就能够实现上百倍的价值升值呢?一个原本属于地域化品牌的宁夏红,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博得众多经销商的青睐呢?这些都可证明白酒品牌个性概念的价值所在,试想白酒品牌如果没有个性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结果,又如何与消费者进行价值沟通?

概念营销在产品同质化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因素的凸现来避免品牌或产品之间的雷同,产生个性化的消费价值。进行概念营销是实现企业发展“点”的突破,进而带动企业发展“面”的整体质量提高,以“一俊遮百丑”的竞争实力表现于市场,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酒类企业来说,由于受自身竞争实力较弱的现实条件影响,企业在进行发展时,很难通过常规性的经营得以规模化扩张。采用概念营销就是为企业寻找一个企业发展的杠杆支撑点,为企业的高度扩张、缩短同行业领先企业的竞争实力差距找到发展的路径。

二、概念营销层次的划分和比较

1、概念个性突现层次划分

从概念营销市场个性突现层次来分析,概念营销分为品牌、产品和市场三个层次。

①品牌层次概念是从品牌理念的个性诉求出发,凸现品牌情感或者相关传播信息在个性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中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价值认可,也可以理解为品牌整体竞争力的塑造。

品牌概念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泛层式的品牌概念表现形式。这种概念适合于各种阶层的各个地域的消费,如“难得糊涂——小糊涂仙”、“中国人的福酒——金六福”、“孔府家——叫人想家”“感悟智慧人生——品舍得酒”、“中国第一人文酒——成吉思汗酒”等在市场较为有名气的品牌概念诉求的典范;第二种是地域化或者针对适应性的表现形式。这种概念有着较强的目标消费群体适应性,通过比较价值优势获得市场消费价值的提高,如:北京的京酒、济南的趵突泉、金六福干杯系列以及很多种小型酒类企业推出的地域化文化品牌等。

②产品层次概念是从产品功能个性诉求出发,通过对产品本身功能和相关传播信息凸现,来增强产品及品牌的整体市场消费价值。如“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宁夏红枸杞酒”、“真藏实窖——口子窖”以及市面上很多“***五年陈酿”、“**十年陈酿”和奶酒、纯净酒等品牌或者品牌系列产品都属于产品概念的范畴。中国葡萄酒业中有史以来最大的争议——解百纳之争,也是在产品概念上出发的。

③市场层次的概念则主要集中于区域市场或者针对市场的个性和文化适应上,凸现在目标市场品牌和产品的消费个性适应性,进而增强产品的整体消费价值。

市场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目标消费群体的适应性。比如,茅台推出的个性定制产品、张裕推出的生日酒以及各种限量生产的酒类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对针对目标市场消费个性的适应,突现自己的特殊消费价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但是在针对目标消费群体中,他们通过针对性价值服务的表现,有着其他产品所不能比拟的竞争优势。第二种是创新性的销售与市场运作模式概念

2、概念层次比较

品牌概念强化的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品概念强化的是企业的技术性优势,而市场概念则是两者结合的小范围优势的体现。根据企业现实规模及市场环境的状况,每一种概念都有一定的市场适应性。

针对中、小型酒类企业来说,由于自身资源局限,品牌价值和市场启动资源都不能够充分满足运作“大”市场的条件,在进行概念选择时,一定要掌握好发展与风险的平衡点。在此建议中小型企业应该在市场概念的基础上在进行产品概念以及品牌概念的运作,逐步实现企业概念规模化的产生。

三、如何确立营销概念

“概念营销的精髓并不在于概念如何大气磅礴,而是这个概念会将品牌的资讯最准确、最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中小型酒类企业在进行概念运用时,由于企业现实资源的局限与企业远期发展目标过分放大的矛盾存在,往往将概念进行恶意扩大或者极端化,造成概念价值的扭曲。因此,中小型酒类企业必须把握好企业规模化发展与概念定位的平衡点,既不能过分的求全、涉广,也不能够走向极端化的概念误区。

1、对市场的客观分析——确立目标概念群

概念出发点不是源于企业的内在资源因素,而是来自市场的客观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在对整个行业现有竞争业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域化的消费特点和层次化的市场结构进行客观定位。比如金六福的福文化概念,它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宁夏红的健康概念,源于对新时代白酒需求点的适应;京酒的成功,源于其京城地域个性文化的发挥。企业在确立概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对概念的接受能力和概念的市场刺激效果,从而制定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概念开发思路,并确定一个可选性较强的目标概念群。

2、自我分析——明确概念方向

概念群的确定,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路径,但是具体选择什么具体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特征进行量身订制,否则会往往出现概念范围太大、或者范围太小的尴尬局面。如果概念范围太大,企业实力很难达到启动概念市场的需求,容易形成小马拉大车、半途而废的概念歧途;而如果概念范围太小,企业的资源无法充分得到利用,则就成了“牛刀杀鸡”的局面,企业也很难通过概念实现预期目标的最大化。

在进行自我分析时,当地的资源优势是进行产品概念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标准。例如:宁夏的枸杞资源、山东临沂的木瓜资源、内蒙古的奶源资源……这些地域性资源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认同,依托这些资源可以提高概念推广的速度,并且可以增强概念的市场可信度。

3、细化概念——制定出企业型概念

一个成功的概念往往都是在充分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产生的。将概念进行细化,就是挖掘出企业最适合、最能够有效产出的企业型概念,在概念包装的基础上突现出概念在本企业运用的个性价值和比较消费价值优势。例如:同样的枸杞,宁夏红的概念的口号是“健康多一点”、而杞浓的口号是“枸杞浓一点”。

4、概念要素整合——完善概念

一个概念单纯的独立于市场中,很难发挥应有的市场效果,必须对每一个概念要素进行充分的概念适应,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概念的市场效力,并形成概念点与形象面的有效结合布局。具体概念点应该有以下几个主要内容:概念定位、概念包装、产品包装(瓶型、外包装、箱包装)、宣传资料(广告片、宣传册、易拉宝等)、促用品(打火机、酒启等等)等等。

5、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为概念成长建设平台

对于大企业来说,推出一个概念可能只是企业扩张的一个小的项目,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一个概念的推出可能就是一种新发展思路的确定,或者说是一种新发展战略的确定。这种概念在市场上是否能够成功,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设一套为概念成长作为支撑的平台系统。

四、成功营销概念应具备的特点

1、概念有着鲜明的时代适应性

不同的市场时期,有着不同的亮点和市场关注点,概念酒作为一个带有“时尚化”意义的产品范畴,也有其特定的时代适应性。中、小型酒类企业受市场掌控能力弱的影响,很难作为概念先行者获得市场的认可,所以必须紧跟时代的市场发展潮流,制定出适时而为的概念开发策略。

2、概念定位必须明确

概念只是一个点,通过点的扩散运作,才能够获得市场面的提高。如果概念定位点模糊不清,不能够一眼让消费者认可,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直接得消费利益,那么这个概念十有八九会遭到失败。

3、要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

任何产品都是一瓶一瓶销售的,每一种产品规模销售的形成都是由广泛的市场认知度为前提的。如果单纯的追求概念的个性,而失去了市场的广泛认知,这样的概念也只能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般的在市场中消失。所以进行概念开发,必须在充分研究消费群体特征,在确定广泛消费群体认同的基础上,尚可运作。

五、企业进行概念营销注意事项

1、强化概念、更要侧重品牌

概念是脸、品牌是身,身材不好,再好的脸蛋也做不了明星。很多的概念只是一阵市场风,在一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力,但是一旦等风停雨散,企业由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概念酒选择时,概念势市场的前锋,必须在强化概念的同时,侧重于品牌的运作,才能够保持企业的稳定市场发展。

2、产品品质是概念的基础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奶粉、月饼、泡菜等劣质食品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在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之间增置了一个很难抚平阻碍。酒类市场也在面临着一个质量信誉危机问题,生产不规范、行业介入平台低、行业管理力度不足等等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酒类行业的发展,野生葡萄酒、工业酒精酒等问题如果不能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那么将对整个酒类市场产生深远的滞后影响。概念酒如果不能够给予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质量理由,那么概念的运作只会使企业前功尽弃、南辕北辙。

3、概念需要百家齐鸣

一颗星星不叫亮,满天星斗才叫晴。没有其他企业的追捧,包括茅五剑在内的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将一个概念在市场中运作成功,因为概念的追捧不只是显示概念的市场价值,更主要的是共同进行概念的市场培育。就像张裕的解百纳一样,如果没有其他企业的跟随和一些争议事件的产生,解百纳也不会得到消费者如此的青睐。所以概念要一支独秀(定位),更要百家齐名(规模)。

4、概念只是一个市场的细分

第5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软实力 内涵 特征

问题提出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约瑟夫奈,2005)。自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并不断地著书立说对其进行补充、扩展和完善以来,“软实力”的概念日渐清晰而科学,“软实力”作为一种理论日渐为人们所认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软实力研究的深入,软实力理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其重要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范围也从国际关系以及国家竞争战略等领域延伸到商业和个人等领域。

企业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

对于企业软实力,国外的研究尚不多见。国内学者在引进软实力概念后,将其运用到企业领域。从此,企业软实力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国内的学术论文和官方的报刊杂志中。关于究竟什么是企业软实力,部分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对其定义如下:

王洪亮(2007)认为,企业软实力就是企业文化彰显出的实力和竞争力、凝聚力与向心力、承受力与适应力、执行力与能动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权威力与亲和力。曾德国(2005)将soft power译成软权力,并将软权力定义为企业领导者通过吸引下属而不是通过威胁和收买达到领导者所期望的目的的能力。高昆(2006)把企业软实力定义为一种制度化的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谢祖墀(2007)表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来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

韩勃和江庆勇(2009)认为,所谓企业软实力,是指企业发展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过程,或者说,是企业直接诉诸心灵,对外占领利益相关方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力以达到企业目的的能力。黄国群、徐金发等(2008)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主体通过对企业特定资源的占有、转化和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郝鸿毅(2008)则把企业软实力界定为:是建立在企业硬实力基础上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及其他社会客体,并使其认同、接受、支持自己,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非物质力量,是企业硬实力有效放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二)企业软实力概念解析

从以上学者们们的定义来看,他们捕捉到了企业实力中“软”的一面,触及到了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从总体上看,以上定义都强调企业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并能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企业软实力进行研究,促进了软实力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谢祖墀强调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能力;韩勃和江庆勇则强调从内向和外向两个维度对企业软实力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黄国群、徐金发、姜涛、郗河等把企业软实力对利益相关者等客体的吸引、影响以及市场目标等行为联系起来,比较接近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要求;而郝鸿毅则把软实力、硬实力和其目的结合起来,把企业软实力的整体性与要素结合起来,强调吸引、影响与价值认同,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比较好的企业软实力定义,也是最接近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要求的定义。但以上部分研究也存在对企业软实力的内涵把握欠准确,习惯于从自己现实生活的直观感觉出发,或者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企业软实力。本文认为,企业软实力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企业硬实力基础上,能够有效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及其他社会客体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分析

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和以上企业软实力的定义知道,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体系,如果说企业硬实力是有形的、可见的物化因素,例如资本、技术、装备、土地等生产要素,那么企业软实力就应该是无形的、不可见的非物化因素,例如体现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创新、品牌等方面的要素。从这一理解出发,对企业软实力的内涵不难理解。企业软实力内涵研究的部分代表人物、著作或文章及主要观点如表1所示。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论及到企业软实力的内涵。他们都承认企业软实力的非物质性,都承认企业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并依托软实力资源而存在。他们大都采用列举法把企业运营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企业软实力资源并试图用软实力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但就整体而言,企业软实力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前范式阶段”或者说研究的“初级阶段”,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企业软实力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概念上的模糊与混乱

首先,部分学者把企业软实力等同于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或者软实力资源,把资源和实力混在一起,把软实力外在表现与软实力本身混为一起,出现了概念上的模糊与混乱。例如把软实力所依托的资源要素,与真正的企业软实力,例如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向心力并列提出,造成概念上的模糊与混乱;把企业软实力等同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企业形象等这些软实力所依托的资源;个别学者甚至认为企业软实力就是指企业文化,其次,个别学者对企业软实力与企业能力、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未能做出明确说明和澄清,甚至将其混为一谈。

(二)系统性和概括性不强

对于企业软实力,许多人都是采取列举其构成要素的方式,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例如有的学者罗列了一大堆企业软实力的要素,但缺乏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概括。企业软实力的资源要素有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信誉、品牌、战略、社会公信度、社会责任、企业和谐指数、共识力、执行力、管控力等,这些要素应有尽有、举不胜举,如果不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就会产生混乱。

(三)缺乏内在逻辑性

采取列举其构成要素的方式,分析企业软实力清晰可见,但往往容易忽视其内在的逻辑性,忽视各种软实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的学者将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并列提出,但是价值理念从属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理念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行为规范要么存在于文化之中要么存在于制度之中,因此可以用企业文化或者制度来替代它;有学者把企业的社会声誉与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社会责任、品牌并列,企业的社会声誉反映了社会对企业的文化、管理、社会责任、品牌等方面的综合认知与感受,把社会声誉作为企业软实力的整体指标无可厚非,但将它与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社会责任、品牌并列却有待商榷。

企业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目前,对于应把什么东西归于企业软实力、什么东西不归于企业软实力的范畴,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评判体系。要深刻、准确地把握企业软实力的内涵,除了结合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对以上提及的材料和要素进行充分分析、梳理、归纳、概括和整合外,还必须对企业软实力的特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一般来说,企业软实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非物质性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体系,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力量。同时,企业软实力的非物质性还体现在其对资源和硬实力的依附和依赖。企业软实力必须建立在企业硬实力的基础之上,它依赖于各种资源和要素而存在和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占有一定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占有使自身硬实力获得一定积累,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内部的凝聚力、创新力、责任力等软实力并向外辐射和传播,进而形成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等软实力。企业资源特别是各种软资源和硬实力是企业软实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离开了各种资源,没有硬实力的匹配,企业软实力无法存在或持续。

(二)价值性

软实力是一种资本或者资产,它具有价值,企业对软实力进行投资,可获得价值的回报。企业对软实力进行投资,能够对企业整个价值链产生独特的拉动和放大作用。企业软实力的价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企业内部,企业软实力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价值,企业软实力能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的超值利润和价值,并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二,在企业外部,企业软实力能实现企业对顾客所特别注重的价值,能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使产品和服务具有顾客认可的实用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企业软实力在给用户创造价值方面具有核心地位,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当然,用户价值除了体现在核心价值上外,还应包括企业对用户价值的维护、增值和创新,创新是资源整合的灵魂,价值创新是企业软实力的最高形态(邓正红,2009)。

(三)独特性

独特性又称“异质性”。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实力。企业软实力的独特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它是解释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特定企业的个性化产物,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实践中,以独特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战略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创新、战略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掌握而轻易复制,更难进行市场交易。企业软实力的独特性或曰异质性,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收益差别与发展潜力。

(四)难以复制性

企业软实力的独特性,决定了企业软实力具有不可模仿、难以复制性和难以被替代的特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资本、技术、装备、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社会责任、品牌、服务、创新、战略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的获取非常容易,但要复制一个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社会责任、品牌和服务、创新等资源则非常困难,而企业软实力是以这些要素或资源为载体的,要模仿和复制则是难上加难。同时,企业软实力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它内在或内化于企业,与企业相伴而生,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性,是支持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尽管其它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但其本质难以模仿和复制。

(五)辐射性

辐射性也称“传导性”或者“延展性”。企业软实力是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性力量,它重在一个“软”字,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张性、传导性、辐射性和传播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企业软实力有向核心竞争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辐射和延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为企业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不断满足客户的当前和潜在需求。这种需求可使企业能够在原有的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不一定需要在软实力的每个方向上平均用力,而只需要强调软实力的某些或者某个维度就可以(韩勃、江庆勇,2009)。而且企业也可围绕软实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企业软实力的辐射性或延展性,向新的领域积极开拓,通过创新获取市场领域和持续竞争优势。

(六)动态性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其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企业的软实力并非一成不变,它与一定时期的企业资源和硬实力等变量高度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改变以及企业资源和硬实力的变化,企业软实力也必然发生动态演变。企业软实力是在企业获取和占有资源并使自身硬实力获得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企业若想长久保持强大的软实力优势,就必须对其进行持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要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的更新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软硬资源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软硬资源重新进行集成与整合、与时俱进、动态调整。

结论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体系,它建立在企业硬实力的基础之上并依托硬软实力资源而存在,与利益相关者及其他社会客体有关联,它强调吸引、影响与价值认同,强调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以及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到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的正式提出,“软实力”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作为“软实力”从宏观的国际关系领域向微观的商业和个人领域延伸的企业“软实力”也将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目前,尽管企业软实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结合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以及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内涵,从企业软实力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出发,准确把握企业软实力的非物质性、价值性、独特性、难以复制性、辐射性和动态性等主要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准确地把握企业“软实力”。

综上,从资源角度看,企业软实力是一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无形的、非物化的、依赖于资源载体而存在的能力;从企业角度看,企业软实力是具有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及其他社会客体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具有打开潜在市场、拓展行业领域等功能;从竞争角度看,企业软实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从顾客和用户角度看,企业软实力有助于实现顾客和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价值。因此必须结合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从企业软实力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出发,认识和把握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企业发现、培育、巩固、提升软实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软力量[M].东方出版社,2005

2.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洪亮.企业软实力之我见[J].中国文化报,2007.12

4.曾德国.软权力——企业基业长青的9个潜原则[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5.高昆.软实力——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J].上海商业,2006(6)

6.谢祖墀.方向:中国企业应该学习什么[M].东方出版社,2007

7.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人民出版社,2009

8.黄国群,徐金发等.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形成过程及作用机理研究[J]. 软科学,2008(2)

第6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第7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一、 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概念的深度解析

本文理解的国产高概念电影有四高,首先必须具备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其次,必须具备高市场商机,再次,必须具备高情节主轴配合高剧情铺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具有高观众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具备上述四高,方能称之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为达成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就必须诚邀名导与明星鼎力加盟;为达成高市场商机,就必须在前期、后期着力于曝光宣传;为达成高情节主轴与高剧情铺陈就必须保持情节轴线清晰,既不混乱亦不烧脑,剧情铺陈精致且易沉浸;而为达成观众高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就必须与曝光宣传相配合,不断挖掘观众需求,将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不断抬升,从而形成一种对于电影的渴求,实现饥饿式营销。例如《京城81号》深度运用了这种营销方法,反植入式地以电影为原型在全国各地广泛营造了《京城81号》密室逃脱。同时,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准时展脉博,使得电影本身既要继承流行文艺的优良特质,又要能够与艺术性、流行性、时代性等形成多重互文性衍生。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两极分化

国产高概念电影源于好莱坞成功的电影制作工业化、程式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商业大片模式,从某种程度而言,好莱坞的这种电影制作的文化工业化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后馈式的以营销为主导的电影制作成功范式。这种成功范式既需要强大的营销刺激市场,又需要强大的媒介宣传由刺激观众需求演化为观众的强烈渴求。同时,名导效应与明星硬卡司效应亦不可或缺。好莱坞的这种大投入高回报、大制作高铺排、大营销高曝光、大市场高排片的四大四高已经成为后现代国产电影发展的一条固化式发展模式。然而,纵观国产的高概念电影现状,我们却看到了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在不断地创造着高投入与高票房;而另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却在不断地承受着欠佳的负面评价,显然,这种两极分化为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提出了新问题与新诉求。例如《京城81号》即存在着这种两极分化现象。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问题与诉求分析

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现状有目共睹,片面追求最大化营销,必然导致资源的整体配置全面失衡,电影的整体资源过度倾斜至营销环节,以及名导明星等诸多环节,显然会使得电影所依托的情节根本出现某种程度的动摇,进而将极大地削弱电影的内涵意象,这种失去情节根本与内涵意象的问题,才是导致国产高概念电影已经开始“叫座不叫好”的关键。此外,就社会背景而言,中国的社会背景早已今非昔比,开放的网络时代,直接造成了最终端的观众亦能够较为轻松快捷地,与好莱坞等世界级大制作电影信息进行最直接的接触。而国产与好莱坞的巨大距离,自然会为最终端的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落差、感受落差、心理落差。勿庸讳言,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四大四高并未能够与好莱坞的文化工业化等量齐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主旨表现、风格类型展现、创作技法表达等诸多方面等而下之。[1]

二、 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问题

客观而言,国产高概念电影在好莱坞引进大片面前明显处于文化输入的弱势地位,面对优势文化的强输,以及文化领域的不断开放,事实上,国产高概念电影繁荣的表面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产电影在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的强烈冲击下,可以说是几乎盲目地照搬照抄着好莱坞的高概念模式。可见,国产高概念电影问题的关键症结,恰恰在于艺术内涵的力所不及之处,盲目且无奈地借助于形式加以拙劣地弥补。而解决方略恰在于更宜以中国式的独特生活经验与生存智慧,给出影视光影的全新解读,从而透过光影令全球观众能够借以触碰到跃动着的中国式的根性灵魂。从而以根性灵魂究极化建构普世化的博爱自由等互文式的影视 内涵,这样的根性创新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唯一出路。而动辄数以亿计片酬请来的好莱坞明星,绝对不可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票房良药,从大市场定位的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而言,好莱坞明星中国式影视意识形态的弥合恐怕尚需假以时日。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方略

国产高概念电影目前并不存在文化厚度与资本极度缺乏问题,而至于技术与其他方面的短板,则均可以透过文化厚度与优势资本加以综合解决。例如,《京城81号》中即创新性地引入了恐怖、剧情、爱情等多种形式的深度融合式探索,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作出了创新的可喜的尝试。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更宜奉行一种内倾性的宏观发展方针,由内倾性宏观发展方针制定出微^、内省、挖掘型的整体化发展政策,应以自体内向式发展取代单纯、片面、机械式和外向型盲目效仿。应夯实影视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化基础,唯有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方能成为国产高概念电影长足发展的根本促进力量。同时,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式发展的不二法门。从西方发达国家优势影视文化的发展创新历功经验可见,好莱坞赖以支撑的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其表象化的影视产业本身,而是其畅销且流行全球的文化支撑。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创新,更期待着影视艺术化的灵魂絮语的全新民族化解读,由东方懵懂迷思而东方唯美情思,由东方唯美情思而东方永恒哲思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的终极方略。

第8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大佬”看到了这个方向,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此次《英才》就从出版、影视、综艺、动漫等多个领域盘点A股中文化产业的“急先锋”。

百事通(600637.SH)及东方明珠(600832.SH)

概念股指数:

百事通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与全球多家知名的新媒体产业链伙伴合作组建的新媒体公司,也是中国大陆首家专门从事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运营的公司。2014年12月公告称,百事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的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及上海市国资委原则同意。预计公司合并最快有望在2015年中落定。重组完成后,文广集团将构建拥有完整文化传媒全产业链布局的新上市公司,有望成为A股首家千亿市值规模的文化传媒集团。

乐视网(300104.SZ)

概念股指数(互联网概念):

公司近期备受关注,2015年2月17日报告称,上一日收盘后,公司总市值攀升至714.09亿元,排位上升至创业板第一。2015年2月6日,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一天,公司CEO贾跃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乐视发展的必然”。2015年1月28日,公司正式确定推出超级手机,并表示将打造中国首个生态手机,变革手机产业, 2015年1月8日,公司曝出将推出55英寸超级电视,该电视将延续其产品一贯的顶级配置,并支持4K,成为超级电视阵营中第二款4K电视。

华谊兄弟(30002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公司2014年获“三马”力挺,定增36亿元。此次合作包括电影项目制作、宣传、发行、知识产权(IP)及衍生品等领域。以电影制作为例,公司将优先享受腾讯IP的影视改编权,并在未来三年内,将分别与阿里影业、腾讯共同制作发行5部电影作品。2015年2月26日2014年快报表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7%,净利润为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12%。

华录百纳(300291.SZ)

概念股指数(影视/综艺概念):

公司于2015年2月上年业绩报表,显示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101.29%。公司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1.42%,每股收益0.524元。其中,蓝色火焰表现亮眼,2014年10月实现对蓝色火焰并表,预计该年全年净利润约为2.34亿元,净利实现158%的高增长。

时代出版(60055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表示,在跨行业合作产业化方面,幼儿教育是时代出版重点关注领域,通过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公司积极寻求与行业内顶尖的企业及机构强强联合,推进跨界合作。2014年12月25日消息,公司的文化生活类自出版社交平台“时光流影”,11月新增用户量达到近万人。公司负责人介绍,时光流影平台具有社交互动和自动出版功能,其中“一键成书”的出版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

皖新传媒(60180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于2014年11月宣布以1.57亿元收购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于2015年2月消息,拟以现金7702万元增资世界出版社34%,同时携手国图公司共同收购法国凤凰书店。公司表示,此次收购是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完成收购后公司负责书店的运营管理,将引入文化创业体验及多元文化业态,把凤凰书店打造成中国在海外的外宣窗口和交流平台,并探索开启海外文化基地和文化宣传站点可持续盈利的新模式。

中南传媒(601098.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2014年12月4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深化省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拟将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湖南地图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划归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管理。《方案》实施后将丰富中南传媒的教育资源,扩大中南传媒在K12在线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

电广传媒(00091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2015年2月13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与美国狮门影业合作事宜。双反携手共同投入15亿美元进行影视项目合作,涉及电影投拍,发行等多个层面,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内容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国电影资本与好莱坞深度合作的新纪元,中国电影业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平等话语权。

奥飞动漫(002292.SZ)

概念股指数(动漫概念):

公司于2014年12月26日宣布将投资近千万美元,认购美国娱乐公司451 Media Group,LLC(简称451集团)的新增发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由于知名好莱坞导演迈克尔・贝为451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此举被视为奥飞动漫完善影视业务布局的重要动作。公司与451集团签订了《电影娱乐开发合作协议书》,公司将支付250万美元预付款,获得15年内451集团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类似的音像制品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所有电影娱乐发行的权利,以及上述区域的玩具,主题公园,游戏,漫画,动画,文学等相关衍生产品的独家开发权利,及全球区域的优先开发权。

粤传媒(002181.SZ)

第9篇: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基本概念和认识

1.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念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潮在我国掀起,我国企业面临外部市场很大冲击。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我国提上企业发展日程,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中,认为它是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沟通,因此公司发展目标才能显示出来,从而公司和员工才能仅仅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理论发展初级阶段,没有对绩效考核和考评进行明确区分,在理论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两者分开,有部分研究人员说明,单独对绩效考评是比较片面的,但管理却其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发展同共存,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念的认识

在绩效管理概念形成初级阶段,人们没有区别绩效管理、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的不同点,许多与企业有关的书阐述的理论把它们三个看成同一事物,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企业管理者仍把它们三个看成是同一概念,虽然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把绩效管理概念独自规定,但是仍然和绩效评价有很多相同地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同时世界上的许多学者对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刻研究。从概念发展状况来看,学者们得出结论为,企业绩效管理是一个规范体系,它能够被分成好几个部分,也就是绩效沟通和辅导、绩效计划和设定绩效目标、绩效诊断和反馈、建立员工业绩档案、绩效诊断与提高。在研究企业发展时期和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我国在这一块的主要特点是企业发展时期与企业管理模式相匹配,绩效管理的概念不仅能够适应现在公司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与公司下一步发展相匹配。

改革开放伊始,企业文化开始被国内外研究者重视,被看作是现在企业管理的主要概念和措施,在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管理公司重要方法的同时,也在管理的各个领域被应用,特别是我们现在处在经济大发展时候。现在这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量就是对知识的利用。许多学者意识到,把人作为核心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做法,同时反对只看见利益不关心员工感受的管理方法,培养有素质、有文化的企业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公司在内部还应该明确上下级的观念。要想成为一个壮大的企业,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不仅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利益同公司的目标和生存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上下一心的形式,公司上下员工有了统一价值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分析当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

1.不能全面认识企业管理

要想很好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对其进行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都是片面的,还是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评,在管理中没有涉及到绩效的计划和对绩效改进。在公司进行全面考核时,只进行单纯的绩效考核。在一个季度或者多个季度末,通知公司员工通过表格或者报告汇报自己的业绩。同时,在企业发展和管理中没有对企业发展方向做一个规划和分层,这样就会使公司的员工对工作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认识,使公司员工不能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考核也就不能很好实施。

2.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系统不够完善

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这样还可以给公司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提供一个明确的道路和方向。但是现在,许多企业不能把自己公司的文化同公司员工的行为特点结合起来,不能从企业全局对绩效管理有一个高水平制定。与此同时,还不能建立一个严密的资源管理体质,也就使公司发展失去了方向。此外,企业各个部门的考核也不能与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相互连接起来,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积极作用,甚至不仅不能联系在一起,反而是完全与企业目标脱钩,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3.对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实施,取决于公司绩效考核目标是不是科学,只有科学的指标才能保证企业强有力的发展。如果不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企业高层人员就会让员工失去凝聚力,从而失去工作信心。还会影响企业发展水平,绩效考核指标不会很好的发挥作用。此外,考核太随意和主观。公司进行考核的时候只从员工某一方面进行考核,不是严格认真的考核,流于形式,因此不能很好地反应真实情况。

4.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

企业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只有当企业文化完全融入到员工思想的时候,企业员工才能真正把自己和企业完全融为一体,促使企业高速发展。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能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紧密联系起来,那么企业就不能良性发展。所以,必须把企业文化和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其完全发挥作用。 5.忽视了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

企业必须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一个全

面的认识和分析,这对企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上世界七十年代美国引出绩效管理的概念,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理论进入中国。因为其对绩效管理的划分有一个科学体系和全面认识,所以,立即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但是中国企业在试用这个理论的同时,世界却对其产生怀疑。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两点:一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同时我国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企业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联合方面还很落后。因此,制定一个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很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是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不仅具有科学的一面,同时它还带有艺术性,企业的管理者不但能够科学的认识它,还应该把它当做一门艺术,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单单停留在认识和理解阶段,还应该对其有创造性,这也是它艺术性的特点。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应对自身内外环境特别加以重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这个特点只有自己企业的管理人员才能深刻了解。因此,在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第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订立完善的绩效管理理念,并且要对其进行严格把控实施,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企业员工。这样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理念有一个深刻认识。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敏锐洞察力。

三、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的策略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处于较高水平可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并能使公司员工获得更好发展,同时还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对公司健康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

绩效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绩效管理制度,它是企业能和谐发展的管理屏障,从这一点来看,需要稳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落实,从而能过为整个管理打好底子。公司只有不打折扣的落实制定的人力资源绩效体系,并按要求严格进行把控施展,管理人员要针对公司的需要设置工作岗位,对不必要的岗位进行裁撤,从而完善公司职位要求。让职工充分认识工作标准和其包含的内在意义,规定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名称等等。另外还要结合实际对工作的制度进行确定,使公司规定的标准和员工能够统一起来。

2.摈弃传统观念,更好的认识绩效管理

要使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必须重视绩效管理的工作。所以,公司管理人员应该摈弃传统的操作习惯,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理念,确定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应该对公司员工进行相应训练,使绩效工作的重要性深深的印在公司员工的心里,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坚定的落实工作规定的绩效。另外,公司应该用主动的惩罚或监督办法,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绩效管理的理念得以正确树立。

3.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企业应当制定出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绩效考核的标准,并且能够和公司的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工作的岗位等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一个综合评定。公司应该秉承公平、公证、合理的原则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过一个合理的评定。同时,公司还应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加强员工相互团结的状态,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使公司的员工都能够以一个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总体来说,尽可能的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使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年能够顺利开展。

4.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有一个带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它能够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能够影响职工的工作状态和职业规划,使他们的个人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使公司能够安全稳定的发展。应该将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同企业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加强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促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妥善处理员工报酬和岗位体系,要实事求是的提升员工工作地位,使公司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凝聚在一起,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构筑一个坚实城墙,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