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

第1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字】材料加工 新材料 加工技术 制造业

1.前言

材料加工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材料、物理、力学、机械、信息等,它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属塑性成形、表面处理、粉末冶金成形等方面[1]。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生产和改性有巨大促进作用,从而使得材料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材料使用寿命得到保证,同时,这也对促进分析研究新型材料、使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天,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材料加工技术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出现。在机械制造行业里,材料加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制造行业中起着基础作用。

2.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至今,出现了许多新型材料与新材料技术,主要代表有高温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这些技术大大促进了新型材料的研究,许多新材料技术得到了开发。

然而,仍有个重要的问题存在,新型材料的研发与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并没有达到同步,这样大大制约了新型材料的发展与运用。比如,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具备很好的实用性,但是由于没有适宜的加工技术,导致该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制约了材料的发展,使得高性能的材料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由此看来,发展材料加工技术的任务势在必行。

21世纪以来,材料加工的发展将会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有:

(1)实现材料加工工艺与材料性能设计的统一。要实现这个统一,将会在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发生重大变革,这是进入发展加工工艺技术的标志。

(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材料各个方面精确控制。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还需要完备的数据库系统。

20世纪90年代,材料加工技术的革命已经开始,其中,就如今的发展情况来说,人工点阵与复合材料特别能代表此次的革命,尤其是人工多层膜材料以及各种层状复合材料。

3.材料加工技术的展望

3.1材料加工技术总体发展趋势

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生产和改性有巨大促进作用,从而使得材料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材料使用寿命得到保证,并且,这也对促进分析研究新型材料、使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加工技术快速地发展,不断有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出现。该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三点,分别是过程综合、技术综合、学科综合。

(1)过程综合。过程综合的趋势涵盖了两层意思,第一,实现材料加工工艺与材料性能设计的统一,使新型材料的研发与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同步,使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指的是材料加工技术的各个过程的统一,这也可以称作短流程化。

(2)技术综合。材料加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结合多种学科的一门科学,材料加工技术综合了其它学科,使得材料加工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制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综合。

(3)学科综合。学科综合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与传统三级学科相结合,例如与铸造技术综合;第二,与二级学科综合,例如与材料物理与化学综合,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与二级学科的综合是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要求根据使用需求对材料性能进行设计,在这一层面进行学科综合的主要特点是,各学科间界限逐渐变得不清晰,各学科相互渗透;第三是与其他一级学科的综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外学科的综合[3]。

3.2金属材料加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上文着重叙述了材料加工的总体发展趋势,现在着重对金属材料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缩短常规材料加工流程化,提高加工效率。今后的材料加工趋势将打破传统成形加工方式,使得材料加工工艺流程得以简化缩短,有效简化工艺环节的冗余部分,最终连续化生产,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成形加工技术更加先进,对组织和材料性能进行高效精确的控制。使得传统材料品质得到很大提升,更便于使用。对于难以加工的材料,将会大大提升其加工性能,并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材料。

(3)材料设计、制备与成形加工一体化,有效简化材料加工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生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4)进行新技术研发,开发先进的制备技术与成形技术,研发新材料,例如,大块非晶合金制备与应用技术、电磁约束成形技术等。

(5)运用计算机科学,对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数值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所得数据建立相应材料的数据库,这将大大促进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6)材料制备与加工的智能化,这是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中最被关注的研究方向,智能化的生产与加工可以使材料生产的可靠性以及生产效率都得以提升,并使得原材料的消耗及废弃物的排放减少。

4.结语

从20世纪至今,出现了许多新型材料与新材料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这些技术大大促进了新型材料的研究,许多新材料技术得到了开发,材料加工技术的过程、技术以及学科综合得以深化。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生产和改性有巨大促进作用,从而使得材料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材料使用寿命得到保证,并且,这也对促进分析研究新型材料、使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材料加工技术以其在科技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大本.面向汽车轻置化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动向[J]铸造纵横

第2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展望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企业和个人的认可。电子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应用于企业表现为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给予这一技术更多的关注,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现状

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使企业核心设备逐渐转向小型化和智能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涉及数控、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新兴的工程技术类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系统不断扩大。随着技术革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涉及内容逐渐增多。目前,工程机械、医疗行业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这一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但就目前看,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并不完善,表现为国家对企业技术革新的政策支持不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实现专业化的商业管理模式,无法最大化发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最优化利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展望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将其在现代化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做如下分析: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生活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其改变了人的思维,促进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这一技术的实现还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培养专业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人才,以实现这一技术在生活领域的普及。同时,企业应注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使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在人们的生活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电视以及微博、淘宝、智能手机等技术的具有广泛的应用。说明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如何完善这一技术,发挥其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类生活的时尚化、速度化和科学化十分重要。总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应用于生活领域为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实现了生活成本的降低,同时能够使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将创造出更多的智能产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之类。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

航天领域在我国经济和军事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电子信息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主要为高精尖技术的研发。我国在航空重点研究项目上设有专门的电子程信息技术科目,主要表现为软件设计、信息处理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外,要求技术人员掌握完整的空间电子技术和高空探测技术。电子工程信息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还表现为电子系统的研发、涉及和管理。在我国,目前有J-16空对地攻击机、射东风-14洲际弹道导弹先进航天产品的研发和试飞成功,都体现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航天领域的重要作用。但就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现状来说,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善,需要研发人员进一步扩展其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国立的增强。

(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企业产业化调整

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调整中具有积极作用。信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产业化调整均具有重要作用。电子信息产业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革新,拉动经济增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步转向智能化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导向,使企业发展符合市场需求。该技术在企业产业化学调整中的应用将体现为计算机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或数字模拟技术的应用。由此诞生了各种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方法。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将带动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新工艺的出现,从而促进提高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三、总结

总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这一技术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活领域以及航天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逐渐被企业和个人认可,多种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产品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新技术的出现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增大这一技术发展的资金投资,从而逐步实现我国企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信息化,2013(8)

第3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钕铁硼 发展现状 趋势分析 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94-02

一、引言

自1983年日本助友金属公司首次发明以来,钕铁硼永磁凭借其高剩磁、高矫顽力以及高磁能积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回复特性等优点,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开发研究热潮。特别是美国、日本等近年来在该领域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钕铁硼永磁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欧洲共同体拨专款研制钕铁硼永磁材料,在钕铁硼的生产制造工艺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目前,钕铁硼永磁的应用,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永磁除铁器、计算机工业、信息工业、汽车工业、核磁共振成像工业、CD-ROM、DVD音像工业及磁性分离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钕铁硼永磁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一项上升为国家高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现状

我国钕铁硼磁体的产量上已经超过日本,是生产大国。近年来,先后涌现出近10家产销超亿元的企业集团以及10多家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0多家出口创汇超百万美元的企业,国内外订单充裕,销售市场广阔,显示出这个行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目前,稀土永磁材料在核磁共振成像仪、电机、音响、磁选机、电度表、磁化器、传感器等器件上的应用有扩大之外,在高新技术、国防军工、工农业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在地震检波器、永磁除铁设备、磁渗药品、电动车、汽车等新应用发展较快。目前我国烧结钕铁硼在各个领域应用比例为:电声音响占32%,磁化器占21%,电机和传感器占31%,磁联轴及磁选机占9%,音圈马达及电度表占5%,其他为2%。

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及应用开发较晚,应用面不广,用量较小,主要用于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电装机械、视听设备、仪器仪表、小型马达和计量机械方面。近年我国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比例为:计算机占62%,电子工业占7%,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占8%,汽车占7%,器具占7%,其他占9%。

钕铁硼磁体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动机、音圈马达、磁共振成像仪、通信、控制仪表、音响设备等方面。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VCM(音圈马达),目前国外生产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约有一半用于VCM。除VCM以外,应用较多的领域是电动机和发电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今后这一领域对钕铁硼磁体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稀土永磁电机市场潜力大,是国内尚未充分开发的巨大领域。目前稀土永磁电机约有200万kW,只相当于各类电机总容量4亿kW的0.5%。若用稀土高效节电机替代老式J-JO及J2-JO2系列电机的50%,即1亿kW,则约需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5万吨。使用稀土永磁高效电机可节能15%-20%,减轻电机重量20%以上。稀土永磁高效电机已列为科技部“稀土应用工程”重点项目。

三、稀土永磁钕铁硼发展趋势分析

(一)开发高磁能积和高性能的各向异性稀土粘结磁体,突破技术瓶颈

1.要开发高磁能积粘结磁体。目前,稀土永磁材料的主导产品是钕铁硼,但从当前技术发展的需求来看,钕铁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磁体分为两类:烧结磁体和粘结磁体。钕铁硼烧结磁体是各向异性的,并且是全密度磁体,应用日益广泛。而钕铁硼粘结磁体是各向同性的,钕铁硼粘结磁体的不足不断凸显出来,首先,其磁粉是各向同性的,最大磁能积不过16MGOe;其次,成型工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钕铁硼快淬磁粉主要用于制作压缩粘结磁体,其产量仅占总粘结磁体产量的3%。随着电器小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开发高磁能积的粘结磁体成为市场新的需求方向。

2.要开发和生产高性能的各向异性稀土粘结磁体。为了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开发和生产高性能的各向异性稀土粘结磁体成为当前世界永磁材料领域前沿的尖端课题。国际上开发新型各向异性稀土粘结磁体有两个途径:(1)开发新材料,研究稀土铁氮新型永磁材料,制造单晶颗粒各向异性磁粉;(2)开发新工艺,制造具有织构的钕铁硼各向异性磁粉,包括制备钕铁硼HDDR(即吸氢―歧化―脱氢―再复合)各向异性磁粉和热挤压各向异性磁粉。

(二)保持辐照稳定性,实现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普遍应用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矫顽力和磁能积的高性能稀土磁体广泛应用于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同步辐射装置、粒子加速器、波荡器、自由电子激光系统及核武器冲击系统和第四代光源的插入件等领域。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神舟系列飞船的上天和嫦娥探月工程的启动等等,稀土永磁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对其进行辐照稳定性的研究显得格外迫切。SmCo磁体的辐照抗性比NdFeB的要强,这与它们的矫顽力机制有关,SmCo磁体的矫顽力为钉扎场机制,而NdFeB是成核场机制,这两种不同的矫顽力机制对其辐照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掺杂提高磁体矫顽力,增大磁体长径比提高磁体工作点,通过涂覆或外加保护箱阻隔高能射线的射入等方法来提高磁体辐照抗性。

第4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经济林;油茶;病虫害;防治;生态控制

1.油茶病虫害危害现状

危害油茶的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烟煤病、油茶叶肿病、油茶毛毡病、油茶疮痂病、油茶根癌、油茶半边疯等。主要虫害有油茶尺蠖、油茶毒蛾、油茶象鼻虫、油茶蛀茎虫、油茶叶蜂、茶天牛、茶籽象甲、粉白金龟子等。油茶病虫害普遍,若任其发展,将造成大量花蕾、果实、叶片的脱落和干枯,甚至全株枯死,造成油茶低产。

2.油茶病虫害发生防治现状

2.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防治油茶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操作方便,效果迅速、明显,因此,在生产中仍大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害虫的取食方式和特点选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如在防治食叶害虫时常使用喷雾法;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螨类、介壳虫等时常采用内吸性药剂喷杀若虫或涂树干或涂主枝法;在防治果实害虫和蛀干害虫如茶籽象甲、天牛等时,采用持效期长的新型触破式微胶囊剂—“绿色威雷”喷杀。在防治需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时,采用药物处理土壤的方法杀死害虫等。

2.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人工防治、灯光诱杀等。人工防治虫害的主要方法有:组织群众直接捕杀油茶尺蠖等害虫的虫蛹、幼虫、成虫;剪除卵块、虫茧;利用金龟子、叶蜂、尺蠖、叶甲等的假死性,用采集伞或塑料布摊在树下,摇落幼虫,进行人工捕杀;结合冬季垦复,消灭越冬害虫。人工防治病害的主要方法有:适度整枝,保证林地通风透光;剪除病枝、病叶、病果,烧毁感病苗木,选择健康种子和植株作为繁殖材料等。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在林间点灯诱杀,减轻害虫的发生量。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农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如利用自然界或人工繁育的瓢虫、草蛉、捕食蝽、蜘蛛、青蛙、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抗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防治病害。

2.4营林措施

营林措施是治理油茶林病虫害标本兼治的措施,是实现长期有效控制油茶林病虫害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抗性树种筛选和培育;配置诱饵树种和设置隔离带;营造混交林;修枝亮脚,伐除病虫枝;更新老龄树,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等,以提高油茶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油茶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3.1抗药性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油茶病虫害,对化学药剂的无节制的滥用已导致了严重的抗药性。因此,治理油茶病虫害抗药性仍是当前生产面临的首要任务。

3.2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研究不足

对油茶一些主要病虫害的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研究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对其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不很清楚,是制约油茶病虫害防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病虫害种群遗传变异快、适应能力强,导致有害生物此起彼伏、防不胜防。

3.3基础研究滞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遗传学、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有害生物与寄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应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已成为当前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热门部分,并展示了极其诱人的前景,可能导致一场新的产业技术革命。但由于经济实力、认识和重视程度所限,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手段普遍落后,仪器、设备简陋,生物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刚刚起步,遥测遥感技术、航天卫星技术的应用则属空白,基础研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主要病虫害灾变规律研究的突破和关键防治技术的发展。

4.主要对策措施

4.1选育、推广应用抗病虫品种

抗病、抗虫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是防治油茶病虫害最经济、简便的基本措施。目前,我国油茶抗病虫害品种很少。除了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外,新的育种目标还应将抗病和抗虫性作为主攻方向,争取有所突破,使具有抗(耐)病虫性的多抗品种从试验材料走向大面积试种。实践证明,杂交育种、复合杂交、杂交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及植保与育种部门共存互补,是我国油茶抗病虫害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

4.2调整林地生态环境和种植结构

随着人工油茶林面积的持续增长,若继续采用大面积的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纯林模式,油茶病虫害流行危害必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将可能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而严重发生与流行。这就需要调整林地生态环境,同时考虑各种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协调性,尽量减轻病虫害对林地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服从于整个林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油茶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要研究选择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林地间作套种形式,稳定油茶种植面积,真正变资源优势为产量优势和质量优势。这也是生态调控手段之一。

4.3科学用药与保护利用天敌

科学用药的原则是按油茶的生育期及害虫的发生主次而采用不同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保益灭害、增益控害;在防治上通过诱集、人工捕杀害虫,选择对害虫高效、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及安全的施药技术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力,保护利用天敌资源;不能因为防治一种害虫而大量杀伤天敌,引起其它病害虫的猖獗发生,达到持续控制各类病虫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的目的。另外,可因地制宜地开展油茶与其他植物的套作,有效增加林地天敌数量。

4.4新型农药品种的研制开发

研制开发广谱高效新型杀虫剂。杀虫剂仍是害虫大暴发时的主要“救火”应急手段,它的研究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继续从现有的化学药剂、天敌生物中筛选杀虫效果好、选择性高、对环境安全的品种外,还应重视向植物性杀虫剂、新型高效杀菌剂、微生物代谢产物、昆虫行为信息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发展。在生物源农药方面,重点研究针对刺吸类害虫、食叶类害虫、土传病害、病毒病害、真菌病害的专用生物制剂;在农药新剂型和新制剂方面,以水代油,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农药沿着高效、低毒、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4.5以生态控制为主的无公害防治

当前国际市场对茶油品质的要求已提高。油茶产业的发展要建立以生态控制技术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即从油茶林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与选育抗病虫品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生物孳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蔓延。将各类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内。这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5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摄影测量 遥感 应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装备技术更加先进

遥感代表着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下摄影测量的一项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些年我国研制和发射了5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组成海洋、风云、资源和环境减灾四大民用观测卫星体系。这些星载遥感器包括可见光相机(胶片式和传输式)、可见光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多种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以及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等。这些技术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摄影测量数据获取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机载干涉SAR系统”的研制成功,推动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其重要应用领域地形测绘方面的应用。到21世纪初,我国就已经积累了超过660TB贮容量的影像数据,覆盖全国陆地、海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15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

在航天遥感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国航空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提高。在航空遥感平台方面,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引进国外飞机到以国产的“运”系列飞机为主的转变。当前常用航空测量无人机有WZ-2000,效载荷180公斤,留空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一些国产的机载遥感器,如高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也进入应用化阶段。

随着风云、海洋和资源等几大民用卫星地面系统的建设,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处理、存储和分发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国民用卫星系列现已形成四大地面接收系统,国家气象局风云系列卫星有北京东北旺接收站、广州接收站和乌鲁木齐接收站,国家海洋局管辖的海洋监测卫星有北京白石桥接收站和三亚接收站,以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管辖的北京密云接收装置、广州和乌鲁木齐接收装置,其中北京密云卫星地面站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中科院合作共建。

此外,高性能计算机和大量国产软件的研制成功,也为我国摄影测量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国自主研发的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能完成从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到测绘各种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地形图 (DLG) 整个过程。作为一种直接从数字影像中获取测绘信息的软件平台,凭借着稳定快速的匹配算法、高度自动化的测图方式和生动的三维立体景观显示,被称作国际三大实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之一。而且计算机和软件产品的开发,反过来又促进了摄影测量特别是传感器的研制和发展。

二、应用更加广泛

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最终成就都体现在应用上。以前人们一提到摄影测量,很快就会想到国防安全和地理信息采取。而现在随着摄影测量技术和相关设备的跨越式发展,摄影测量在测绘、气象、地矿、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当然,测绘依然是当前摄影测量最主要的应用之一。2006年国家测绘局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启动了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工程历时6年,于今年8月份顺利完成。工程实施过程中使用了一大批新设备、新技术及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成功完成西部200多万平方公里1:50000地形图的测量。这项工程对我国摄影测量及其应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大型测绘应用外,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还有气象预报、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每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各地气象厅局都会全国和各地的天气预报,而他们根据的就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及设立在各地的气象观测站观察得到的图象信息,然后经专业分析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向公众。此外,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大家感受最深的可能是城市拆迁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其实电子地图也是摄影测量在城市管理中的一大应用。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很多人会因为路线不熟,通过网络查找当地的电子地图。像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电子地图更加完善,查询时能够实现三维效果,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出行。

2008年汶川大地震,广大军民参与了救援活动。在救援过程中,大量国产测量设备显示出了重要的实用价值,也加深了人们对摄影测量重要性的认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遥感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各种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海洋预报、灾害监测、国土普查、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以及上文提到的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领域、多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

在摄影测量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相关设备产业化也初见成效。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装台汽车导航仪日渐成为有车一族的选择。除此之外,常见的测量设备还包括手机图形图像服务、智能小区服务、盲人导航等。此外,一些公司如中航技四维航空、中国试飞研究院630所等,通过租用飞机开展航空遥感服务与中国测绘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也为我国摄影测量成果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摄影测量成果应用已呈现出大众化与普适化的发展趋势,未来也必将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

三、人才得到培养和锻炼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遥感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研制和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育出一大批实用的人才队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遥感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不仅参与和主导了我国摄影测量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摄影测量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对传感器的研制,测量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培养和锻炼了大量科技人才。当前摄影测量人才的培养,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具体工程。如上文提到的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参与技术人员多,对所有参与者特别是年轻技术人员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进入21世纪,随着数码摄影仪的问世,各地特别是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制作三维城市电子地图项目。许多大中城市如上海已经建立起1:500-1:2000空间数据库。这对当地测量人才的培养十分关键。地方测量数据最终将构建成起一座“数字中国”。目前,我国已经建成1:1000000、1:250000和1:50000全国空间数据库,相关数据产品也正在开发之中。

对摄影测量人才队伍培养做出贡献的,还有各相关大学,如现已并入武汉大学的武汉测绘科学技术大学。该校王之卓教授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王老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摄影测量技术的变革,还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摄影测量人才。王老对我国摄影测量学科的贡献将永远为后人称颂。

结语:摄影测量在技术装备、应用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高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测量技术和成果的保护,因为测量技术和成果时刻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可以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现已积累的技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逸平. 浅谈当代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应用. 地矿测绘, 2005, (03).

[2]王士玉.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2).

[3]刘曦灿,杨学锋,武丰雷. 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的新发展.山东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第6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了通信线路和设备,用于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形成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满足人们对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共享需求。计算机网络中的组成设备主要有网关、交换器、网桥等,进行数据传递的过程就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是网络协议,只要计算机的网络协议相同,就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通信和共享。

1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概述

1.1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优势

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数据通信技术相比有着极大的优势:第一,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中,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数据帧,在传输时,一旦出现传输错误,就可以及时通过检错编码和重新发送数据帧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通信的可靠性能。第二,数字数据通信可以将视频、声音、图像等非数据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输。第三,数字数据通信技术有效加强了信息加密技术,使得信息的隐私性得到保障,避免外界的非法获取,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第四,数字数据通信技术采用了继电器设备,并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适当的放大和整形,避免了噪音的累积和影响,保证了数据在通信传输过程中遇到长距离传输时的完整性。第五,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利用了集成电路,大大减少了电路设备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和体积,使通信设备便携方便。第六,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中应用了多路光纤技术,使得数据的通信路径更多,传输速度加快,可以在同一时间传输更多的数据,满足了快速发展的生活需求。

1.2数字数据通信中的指标

1.2.1速率

通信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每秒能够传送的代码位数,其计算公式是:S=1/T*log2n公式中的T是指脉冲的重复周期(脉冲的宽度),n是指调制的点平数。由此可见,T的重复周期(脉冲的宽度)的倒数就是每一秒的单位脉冲数,如果n=1/T,那么单位脉冲的重复频率就是每一秒的位数。在调制器中,每一个调制转换时间都与一个代码对应。由此可见,调制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是相同的。

1.2.2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指标,误码率主要指在数据进行通信传输的过程中,二进制码出错的概率,它的计算公式是:P=Ne/N公式中,Ne指的是传输错误的码数,N指的是传输过程中二进制码的总数。

1.2.3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决定了数据的通信速率,是检测信息通信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计算机网络中,比特是最常用的一个二进制单位,每秒能够传送的比特数量是信道容量的单位。

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通信技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通信技术也不断更新。近年来,通信技术经历了模拟技术、二代GSM技术、CDMA技术、3G通信时代,目前,通信技术已进入4G通信时代,较以往的通信技术而言,4G通信传输速度更快,完整性更高,安全性更稳定,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交流与沟通。另外,多媒体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提高,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中可以将图像、音频、影视等数据转变为数字信息,方便了传输和共享,同时,数字数据通信技术还增加了存储容量,可以无限制存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3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编码

3.1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通过传输线路直接传送包含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通信技术中最常见的传输方式,广泛应用在距离较近的局域网信息数据传输中,在传输中,常使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替代二进制数字进行表示。

3.2编码方案

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4种。其中归零码与不归零码的区别主要是脉冲时间与码数的关系,如果在一个全部时间内是用电流来进行传输的就称为不归零码,如果发出的电流少于一个码数的全部时间就称为归零码。简而言之,归零码发出的是较窄的脉冲,而不归零码发出的是较宽的脉冲。除此之外,单极性码与双极性码的区别则是单极性码可以将直流分量进行累计,而双极性码则不可以累计直流分量,更有利于通信传输。

3.3同步过程

同步过程是指接收端按照发送端的每个码数的重复频率以及起始时间来接收和传输数据的,在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中,主要应用的是位同步法和群同步法。位同步法是指接收端对于传输的每一个数据都和发送端保持一致,并在时间上保持同步,为了实现位同步法,我国目前常用的有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2种。外同步法是指接收端的数据信息直接由发送端预先发送过来,并保持同步;自同步法则是指接收端从发送端传输的各种波形中提取数据信息,并保证提取的数据信号不论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发送端保持一致,例如:曼彻斯特编码。群同步法是指在发送端传输信息后,将传输的信息分成若干群,这里的群是一种序列,序列有起始数据,也有终止数据,而所有数据都是有着固定的传输频率的,这样也就保证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息一致。

4数字数据通信传输方式

4.1数字通信方式

一般来说,数字通信传输方式主要包括2种,即并行传输方式和串行传输方式。其中,并行传输方式一般适用于近距离数据通信传输,在发送端和接收端2个设备传输时,数据可以在并行的多条通信线路上达到传输多个数据位的效果。而串行传输方式则多用于远距离数据通信,在进行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并主要有3种传输方向,即单工结构、半双工结构、全双工结构。其中的单工结构只支持1个方向上的数据通信传输,而半双工结构就可以支持数据在2个方向上进行数据通信,而遇到特殊情况时,会在1个方向上进行数据通信传输,全双工结构指的是只可以在2个方向进行数据通信。

4.2多路复用方式

多路复用方式主要分为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2种传输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方式是指将信道的总容量分解成为多个子信道,而且每一个子信道的带宽完全相同,每一个子信道都可以单独负责传输信号,使得信号可以同时传输,加快传输速度。时分多路复用方式是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每一个信道分解成多个时间段,在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时,每一个传输的数据信号就会占用一个时间段,从而达到实现多个数据同时传输的目的。

4.3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方式

在数字数据通信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信息完整性和同步性,各个码数也必须保持同步,数据模块和各个字符在传输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也需要相同,目前,我们多采用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2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其中的同步传输是指在数据进行传输时,加入一些同步字符,从时间进行判断,只有保证了数据的传输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相同,就可以判断数据传输的同步性。而异步传输则常用于低速的传输设备,在数据中只能1位1位地加入起始字符和终止字符,导致传输效率低,结构也相对简单。

5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数字数据通信技术越来越完善,满足了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我国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数字数据通信技术进行简述,并分析发展现状,对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传输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忠.探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44.

[2]宋舒豪.探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信息通信,2014(3):172.

[3]赵洪涛.浅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2):37-38.

[4]张雪艳,刘春霞.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煤炭技术,2012(10):174-175.

[5]田艳云.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应用技术的探究[J].电子制作,2013(10):56-57.

第7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1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动态

1•1国外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林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对森林资源管理、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火灾控制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和成效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4]。以全球而言,科技进步正在改变林业的面貌,林业新技术企业的不断涌现,带动了林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林产品加工利用的发展,使林业效益大幅度提高;林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消除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5]。世界林业科技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林业发展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1•1•1林木育种

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主要树种制定了多群体、多世代的遗传改良策略,第2代种子园的良种已能普及到生产中,并正在建立第3代或更高代的种子园[6]。通过受控杂交培育新品种和利用细胞原生质直接在试管中进行溶合生成新品种已取得成功的技术。北美科学家已成功地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导人白云杉(Piceaglauca)及杂交白杨,育成了抗芽卷蛾,蝶蛾幼虫,西部毒蛾,舞毒蛾等品种。无性繁殖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全世界已有200多种木本植物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完整的植株,使优良无性系苗木生产的工厂化得以实现[7]。

1•1•2林木集约栽培

发达国家已突破了林业栽培技术,如整地技术、施肥技术、造林、配置技术等。以施肥为例,发达的国家已使用计算机施肥软件,林木专用长效化肥广泛应用于人工林生产。由于集约栽培技术的应用,许多国家人工林生产水平高于天然林3~10倍。新西兰的辐射松(Pinusradiate)人工林年生长量达38m3/hm2,25~30年成林;巴西的桉树短轮伐期人工林,平均生长量最高达75m3/hm2,7~8年可采伐利用[7]。无性系林业技术是一个从育种、育苗、造林到收获、加工的配套技术体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1•1•3森林资源管理

计算机和航天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中。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建立了森林资源的各种信息库。例如,加拿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统一管理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利用地面控制信息和地面样地资料修正判读,利用模型、模拟和专家系统的方法对林木生长量和收获量进行预估[8]。

1•1•4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物质和能量流动、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等已基本了解,并运用这些生态知识指导造林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几十年来,森林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结合,扩大了对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大环境的研究,基本搞清了森林对气候、水分、养分循环、大气碳平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产生这些作用的机理。美国、前苏联、德国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取得大量森林生态效益定位观察基础上,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方面取得了突破的成就。

1•1•5林产品加工利用

发达国家如今在木材工业上已可做到全树利用;新型人造板和人造材技术的使用,实现了以劣质原料生产的产品取代优质原料的产品的目标;木材干燥、防腐和改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北美、欧洲一些国家在木材气化和液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日本还成功地研制了木质压缩成型燃料和木油复合燃料。世界制浆造纸工业流行的酶工艺可以解决传统制浆方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高投资问题。近年来,利用森林的各种动、植物资源获取无污染食品、香料和药物成为一个新趋势,许多深加工技术也取得成功,促进了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开发[9]。

1•2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1•2•1人工林培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林业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为主要目标的集约化人工林培育技术异军突起,从而引发现代人工林技术体系研究、组装、推广、应用等技术活动活跃非凡。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取得显著成绩,对近30个树种进行了广泛的种源研究,选出了150多个优良种源[10]。培育出20多个树种的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近2000个,平均材积增长10%~50%。改进了传统的育苗、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研究并推广了容器育苗、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多种造林树种的人工集约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保存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以上。

1•2•2林业生物技术

我国林业生物技术在对转基因技术改良林木品种的研究、生物固氮和菌根技术的研究、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生物杀虫剂和木素降解酶的研究、利用细胞培养法生产“全天然”的药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以及体细胞耐盐抗旱培育技术的研究等均取得了初步成果,出现了一批采用基因工程和种间杂交技术培育的优良林木繁殖材料,例如“三倍体”毛白杨系列、南方杉木优良品系、马尾松优良品系等[11]。

1•2•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技术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雷达遥感、GPS定位技术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上实现革命性的飞跃,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移,已由静态管理发展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使我国的林业信息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2•4林产工业技术

林产工业包括林产化学、木材加工、人造板、木材采运工程等,其中在木材加工、人造板机械及技术装备方面,经过近10多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已基本建立了较完整的木材及人造板工业体系,同时在木材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增加原木有效利用、提高制材加工出材率、木材干燥以及防护等技术领域开展了全面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性进步。

1•2•5生态系统技术

我国在荒漠化防治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窄林带-小网格农田防护林技术、铁路-公路防沙治沙技术、西部沙荒、黄土高原大面积植树造林技术、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改良与治理技术、绿洲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全国沙地普查技术等等都是我国在防治荒漠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广西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2•1科研队伍建设

广西全区现有从事林业科技工作的人员共1746人,与2005年的1030人相比,增长41%。在积极推进林业科技队伍总体水平提高的同时,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广西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新增博士20人、硕士100人,高学历人才比“十五”期间增加了近2倍。新增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作”第二层次人选4人,新增自治区优秀专家6人。

2•2科研推广机构设置

广西具有林业科技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共5家,其中,省级1家,即自治区林业厅科技处;市级4家;全区共17个科研院(所),其中省级研究院(所)1个,即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市、县级林科所16个;全区共有83个林业科技推广站,其中省级总站1个,即广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地级市推广站14个,县级推广站68个。

2•3科技投入与科技成果

“十一五”期间,林业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全区共实施林业科技项目400项,总投入8000多万元,年均科技投入经费是“十五”的3倍多。科技成果日趋丰硕,取得成果8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5处良种基地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45个良种通过良种审(认)定,其中国家级13个,自治区级32个。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十五”的35%提高到40%。

2•4林业科技推广

“十一五”期间,新建林业科技试验示范点30多个,总面积2000多hm2;送科技下乡达1000多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40多期,培训技术人员和林农10000多人次;林木良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hm2。林业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五”的40%提高到60%。

2•5林业科技创新平台

“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了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筹建了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和南缘地区种质创新及茶油加工实验室。丰富了桉树、松树、油茶、珍贵树种以及花卉的种质资源库,扩建了良种基地。通过整合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已初步发挥了区域性速生材良种和高效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

2•6林业科技产业化

科技产业化,是调整林业经济结构、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十五”以来,广西以科技成果为依托,立足于技术推广,促进了桉树产业化和松脂产业化的发展。其中,桉树技术产业化初具规模,以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造林项目为基础,在桉树良种引种改良、高效栽培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技术,逐步形成了产业化。

2•7国际合作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先后与澳大利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完成了中澳桉树科技合作项目、中日绿化合作海防林项目、泰国油茶和八角援助项目等;顺利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和“中国广西退化土地再造林碳汇项目”等,邀请外国专家到广西交流100多人(次),选派出国培训考察人员400多人(次),选送一批科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提升了广西林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此外,与芬兰斯道拉恩索、美国国际纸业、美国惠好、日本王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林业科技在广西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林业科技为广西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普及和实用技术的推广;(2)通过营建林业重点实验室和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3)发挥科技作用,运用良种良法,大力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4)科技在灾后重建、绿满八桂等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5)以林业标准化为载体推进林业飞速发展;(6)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技技术,为广西林业发展奠定基础;(7)科技服务林改,在林权制度改革中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广西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4•1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广西林业科技发展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表现为:(1)科技储备严重不足,获奖支撑广西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少;(2)科技投入与科技需求偏差较大,科技攻关积极性不高;(3)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科技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4)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力度不够;(5)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与林业发展不协调[12]。

4•2解决对策

针对广西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对策。首先,要积极争取,完善科技管理机构;其次,要实施人才战略,有意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再次,要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每年对取得显著成效和影响力大的科技成果、林业技术专利、地方标准和学术著作等评奖,并进行奖励。

5广西林业科技发展方向

5•1深化两项改革,增强林业科技自身发展活力

5•1•1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优势

科学整合全区林业科技人才资源,加强林业科技区域合作与发展,扩大“院县”、“院企”科技合作领域;整合优势学科和优势项目,突出地方林业特色,集中力量,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攻关;整合先进、大型仪器设备,提高林业科研手段和水平。

5•1•2创新科技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林业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招投标制;出台相应的扶持林业科技政策规定。

5•2着力打造三个平台,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5•2•1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主要树种种质资源基因库、良种繁育基地和全区林业科技数据库,加强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建设。

5•2•2着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

建立林业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建立林业科技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科技兴林示范基地建设力度。

5•2•3人才培养平台

组建全区林业科技人才高地,建设一批优势学科的硕士、博士培养点,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5•3完善四大体系,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支撑水平

5•3•1研究与开发体

充分发挥各级林业科研机构的作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三个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3•2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

健全各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充分发挥社会林业科技组织的作用。

5•3•3完善标准质量、监督与认证体系

建立健全林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林业认证认可体系建设。

5•3•4建立科技服务林改与科学普及体系

加大科技服务林改的力度,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强科学技术培训与普及工作。

5•4实施五大科技工程,支撑林业强区建设

5•4•1生态安全科技工程

突破制约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关,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技术研究,建立林业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技术体系。

5•4•2林木良种科技工程

加强主要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加大林木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强与主要树种良种配套的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5•4•3森林保护科技工程

研究森林灾害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关键技术,突破森林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建立重大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技术体系。

5•4•4高新技术科技工程

加强林业生物技术研究,加强林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加大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

第8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可以认为人具有高级智能和特别的环境感知能力,适合快速处置各种故障及现场问题。但是由于微重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人在空间中容易产生运动感觉紊乱、前庭功能障碍、错觉、疲劳等问题,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航天员活动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制约:1)出舱活动危险性较高,应尽量减少出舱次数;2)航天服限制了航天员的机动性、灵活性和视域;3)舱外活动时间受限,出舱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航天服充压;4)航天员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有限。机器人的探测精度高、工作时间长、安全性高,能够自主或在地面、航天员的操控下执行远距离、恶劣环境下的巡视探测、物资搬运、维修维护等科学任务,具有如下优点:1)环境适应性好,2)工作时间长,3)负载能力大,4)操作精度高,5)安全性高,6)程序化、重复性好等。可以认为人的行为具有随意性、情绪化、易于出错和不可预知性,但具有高级智慧,善于推理,并处理未知环境及不确定任务条件的能力。机器人的行为具有程序化、确定性,但缺乏想象力,智力水平低,应变能力较差。因此人机协作可以充分利用彼此优势、弥补各自不足,完成多种复杂作业探测任务,实现操作效率的最大化,如图2(a),人机联合作业是未来空间操作和探测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复杂的空间作业探测任务,可充分发挥航天员在现场的直觉思维和临场应变,从而有效提高效率;对于前期作业准备、程序化作业、保障救援和辅助配合等任务,可充分发挥机器人的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和工作时间长等优点。

2人机交互关系

按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考虑到空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器人系统达到完全自主控制的难度很大,现阶段一般采用人机交互与自主协调,遥操作为主、局部自主操作为辅的控制模式,即部分地被航天员控制,将人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参与到机器人的控制中,利用人进行高层次的任务规划和命令设计,如图2(b)。因此,相对于卫星或无人星球探测应用领域的机器人,载人航天领域航天员在环的机器人控制大大降低了机器人控制的难度,保证了空间机器人的实用性。在空间机器人的地面遥操作中,通信时延成为影响临场感遥操作的突出问题,时延的存在降低了系统的临场感效果,使操作者难以实时地感知远地环境的情况,而且通信时延的变化或天地远程传输的丢包、乱序等现象可能导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短距离的人机交互将是载人航天领域机器人交互控制的核心,相比远程的地面遥操作,近乎零时延使深度临场感和视觉临场感成为可能;同时航天员可在近距离使用多种手动控制器或其它高级人机交互手段更自然直观、更精确便捷地对机器人进行交互控制,使航天员的操作负荷和认知负荷大大减轻。本文将结合空间站未来在轨服务的需求,对可与航天员友好协作及交互的新型机器人开展概念设计。

3空间站人机系统需求分析

为了提升操作能力、减轻航天员负担,我国空间站工程对新型机器人提出了任务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使用新型机器人拓展空间站操作能力,配合已有的机械臂系统开展通用化、高灵活性和高精度操作,如装配、螺钉或电连接器拆装等;2)使用机器人配合航天员应对空间站舱内及舱外的突发操作,如堵漏、灭火等,以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3)使用机器人辅助航天员舱内常规性或周期性的活动,如科学实验、清洁维护等,以减轻航天员工作负担;4)使用新型机器人辅助航天员舱外活动,或开展出舱前的准备活动,如扶手、限位器或操作平台的安装,以降低出舱风险并提高出舱效率;5)使用机器人满足航天员的情感需求,与航天员交流解除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孤独感;6)可利用空间站有人的优势,开展空间机器人技术验证。

4空间站新型人机系统概念设计

4.1人机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任务需求分析,人机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1)类人的肢体运动能力及可达空间:机器人旨在辅助或替代航天员作业,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及灵活性应相当或高于航天员的能力,其工作空间可覆盖航天员的运动范围;2)面向通用对象的灵巧操作能力:机器人可对通用对象包括不同形状的对象及航天员用工具进行操作,具有精细化和灵巧操作的能力;3)移动能力:机器人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空间站舱内及舱外移动,基本可覆盖有操作需求的区域;4)多模式操作能力:人机系统具有多种操作模式,可在地面遥操作、站内遥操作及局部自主多种模式下工作,各种模式可切换;5)丰富灵敏的外界感知能力:人机系统集成多种传感器,可对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感知,为人机系统的判断和决策提供输入;6)多样化人机交互手段:操控者可通过多种手段自然地对机器人进行深度临场感交互。针对上述功能要求,面向空间站在轨服务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掌控:1)类人的工作能力和可达空间、拟人化友好外形设计:为了成为航天员不可或缺的朋友和伙伴,新型机器人在构型与外形上与人相似,并具有与航天员相当的工作能力和可达空间;2)高灵活性和可靠性机器人系统:为了应对舱外恶劣的空间环境,人机系统在总体设计层面上就应保证高可靠性,通过单臂自由度冗余及多臂互相冗余在总体层面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3)可利用空间站舱外扶手攀爬:人机系统可利用空间站表面的航天员扶手进行爬行移动,移动范围可高效地覆盖舱体表面的绝大部分区域,无需额外“铺路”或添加额外的接口[7];4)人机交互与自主协同控制:为了保证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人机系统的操作模式以人机交互为主,以局部自主操作模式为辅,且具备多种人机交互手段。

4.2机器人基本构型方案

机器人为人机系统的研究重点,对于机器人的总体构型与布局,其上肢构型采用拟人的构型。拟人的构型可使机器人具有与航天员相当的工作能力和可达空间,保证了人机系统对于航天员的可替代性;对于构型及操作特点类似航天员的双臂拟人机器人,航天员可以更自然、直观的方式进行交互;同时友好的人形外观特征可避免机器人生冷僵硬的机器感,拉近航天员与机器人的距离。借鉴人体自由度的配置情况,人机系统上由两条7自由度的手臂、一对12自由度的五指灵巧手、3自由度颈部、作为传感器平台的头部、躯干部分(内置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电池及机械臂适配器等组成,如图3。人机系统上肢体型与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的相似,方便人机系统可共享使用航天员的工作空间及工具。4.2.1拟人化手臂拟人化手臂共7个自由度,其中肩俯仰、肩偏航、肩滚转、肘俯仰及腕滚转由模块化关节实现,腕俯仰和腕偏航通过两个滚珠丝杠组件差动实现,使用滚珠丝杠组件替代常规关节,减小了手臂的包络和质量,拟人化手臂的DH坐标系及DH参数如图4。4.2.2五指灵巧手五指灵巧手的设计目标为实现仿人的抓握及末端操作,手型与航天员戴手套的尺寸相当,由5个部分模块化的手指组成,共12个自由度,拇指有4个自由度、食指和中指3个自由度,其它手指2个自由度,如图5。传动系统采用驱动外置腱(拉绳)传动方式,驱动和控制元件等集成于前臂,可提高可靠性及维修性。灵巧手集成了关节角度传感器、指面接触力传感器、腱张力传感器等,多传感器的配合使用为精确控制提供足够的感知输入。4.2.3模块化系列化关节从人机系统的驱干出发,机器人分化出一个多分支结构,包括用于灵巧操作的双臂、用于头部定位的颈部和用于移动的腿部,关节是这些运动链的共性关键技术。人机系统的所有关节采用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思想,组成与设计基本相同,分为俯仰和滚转两种形式,根据承载要求可分为三种规格。关节主要由直流无刷电机、谐波减速器、电磁制动器、绝对位置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等组成。关节的驱动器和控制器均集成于关节内部,采用内部走线。4.2.4头部及颈部机器人头颈部系统主要用于空间目标的识别和位姿测量、遥操作视觉反馈、视觉实时跟踪及辅助照明等。头部作为一个多传感器平台,配置了多种传感器,表1是头部传感器的配置及功能,通过视觉测量和视觉跟踪功能使得机器人能够主动识别并定位操作工具及操作对象,通过语音交互操作者可以通过语音对拟人机器人控制并指导机器人完成作业任务。颈部关节系统主要由3个自由度的串联关节系统组成,分别为宏俯仰、回转及微俯仰三个自由度,这种设计方案可使机器人头部具有灵活、快速的目标追踪特性。

4.3机器人移动方案论证

4.3.1攀爬移动接口机器人在空间站舱内及舱外的移动可考虑多种方案,在各种方案中均采用航天员扶手作为攀爬移动的标准接口,因为扶手是航天员移动、固定和操作的标准接口之一,扶手在有操作需求的区域和载荷上均有布置,无需因机器人而增加空间站额外的接口。图6是航天员扶手的构型及在空间站表面的布置。4.3.2基于移动的构型方案机器人大范围的移动可考虑在空间站机械臂的辅助下完成,机器人的背部配置机械臂的标准适配器,大、小机械臂通过其末端效应器与机器人形成连接和固定,如图7(a)所示。机器人在小范围区域的移动由机器人自主完成,因此机器人需在拟人上肢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自主移动进行构型的扩展,机器人可考虑的总体构型方案如图7所示。1)方案一:三分支结构,两手一腿式。人机系统为一个三分支结构,两条手臂构型相同,末端配置五指灵巧手,腿部为一套强度和刚度更大的机械臂,末端采用航天员脚限位器接口。人机系统通过双手抓取扶手攀爬移动,移动到工作位置后,通过脚限位器接口固定在舱体表面,由双臂进行操作作业,如图7(b)。2)方案二:三分支结构,三手冗余式。人机系统为一个三分支结构,三条手臂构型相同,呈120°周向阵列分布,类似EUROBOT[8],三臂可相互冗余,提高系统的整体容错性,手臂末端均配置五指灵巧手。人机系统通过双手抓取扶手攀爬移动,移动到位后两手抓取扶手连接定位,仅有一支手臂开展操作作业,如图7(c)。3)方案三:四分支等价机械臂式。人机系统为一个四分支结构,四条手臂的构型相同,四分支90°周向阵列分布,四臂可相互冗余,末端可按任务需求配置五指灵巧手或专门的扶手抓取工具。人机系统通过双足抓取扶手实现移动,移动过程中双手还可搬运货物,移动到位后双足抓取扶手形成可靠连接,由双臂开展操作作业,如图7(d)。根据方案的梳理和对比,认为四足式方案达到了机器人的操作灵巧性和移动自主性的有效统一,可作为优选的方案,此方案的优点如下:1)机器人不分手足,每个手臂既可用于作业也可用于行走,同时双臂攀爬过程中,另外两臂可负重或操作,可原位转向,移动和作业效率较高;2)机器人利用EVA扶手进行攀爬的方式,与地面人形机器人双足步行的方式大不相同,在行走步态规划方面可充分借鉴长臂猿高效的爬行方式,如图8,实现难度较低;3)机器人由四分支90°阵列分布的等价机械臂组成,系统有较高的容错性,当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手臂发生故障时,机器人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并保证安全性,甚至具有变构型、自修复的能力,系统冗余的构型提高了应对复杂空间环境的可靠性;4)机器人主要依靠扶手抓取工具攀爬行走,这种方式相比单纯依靠灵巧手的抓取可提供更好的几何封闭和力封闭,因此连接更为可靠且抓取接触面的传感器不易发生损伤。

4.4人机交互与自主协同控制

4.4.1协同控制模式人机系统采用人机交互与自律协调控制模式,如图9。根据人机系统人、机、环境的三要素,人在这个控制闭环中,一方面通过图像、触觉等深度临场感手段了解人、机、环境信息,另一方面在数据库及专家系统的辅助下通过手控器、语音交互等人机交互手段对机器人交互指令;临场感信息及交互指令通过具有延迟特点的天地网络或站上无线网络在人与机之间传递;机器人通过自身或外部传感器信息认知其作业环境,并执行人发来的操作指令;在操作的过程中,机器人可进行自律控制,可根据当前状态调整运动参数,自主地进行滚动重规划,进一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现以机器人单臂的工作模式为例来详细阐述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10。控制系统首先由操作员,即航天员,控制操作终端指令;如果移动操作终端执行的是任务级指令,则需要根据软件中存储的专家知识库进行任务分解,从任务库和动作库中映射出相应的动作,根据视觉测量提供的目标信息,生成相应的动作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下发至中央控制器中;如果操作终端发送的直接是运动级指令,则生成相应的动作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下发至中央控制器中。中央控制器完成指令解析和轨迹规划等功能,并通过力反馈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自主的力柔顺控制,最后经过逆运动学求解出各关节的转角,由实时通信总线下发至各关节伺服驱动器中,关节伺服驱动器中执行的是三闭环的电机驱动控制算法。4.4.2人机交互根据任务的特点,人机系统配备了多种交互手段,对于简单且参数确定的任务,在任务执行前进行任务规划与分解,通过鼠标键盘完成对机器人的任务级遥操作;对于复杂且不确定的任务,采用手控器或其它高级人机交互手段完成。1)手臂手控器交互手臂的手控器是机器人拟人化手臂的手动控制设备,具有运动输出和力反馈功能。手控器可分为同构式和异构式两种,方案的初期拟采用较成熟的Delta并联机构式的手控器。此外,可穿戴同构式手控器构型与机器人的构型相同或相似,可基本实现手控器与人相同的运动映射关系,因此操作较自然、直观,对操作者的认知负担小。因此待研发成熟后,可穿戴同构式手控器应是拟人空间机器人人机交互的必备手段。2)灵巧手数据手套交互数据手套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种重要的输入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实时测量人手各个关节角度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送往灵巧手的控制器,使得操作用户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与灵巧手进行实时交互。方案中采用了Immersion公司的Cy-berGloveII数据手套,带有22个灵敏传感器,采用其中全部或部分传感器能精确地测量手指和腕部的位置和运动。对于力觉信息的采集,采用虚拟外设CyberGrasp力反馈器,如图11,同时为了避免网络数据传输不稳定带来的力觉感知不连贯等问题,通过真实力与虚拟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力反馈[9]。3)体感人机交互基于人体姿态感知的人机交互技术旨在使操控者能以更高的临场感、更自然直观、更精确便捷的方式操控机器人完成空间作业任务[10],可有效减轻操控者的操作负荷和认知负荷。需建立适用于太空失重环境的基础肢体形态库、手势库、语音库等,并对典型空间作业任务进行预先的任务规划,可以通过人体姿态感知实现任务级指令的发送,或者可直接实现机器人的同步实时运动交互。人体的姿态感知可通过视觉或可穿戴设备(如交互背心等)进行测量。4)语音交互语音交互对于本机器人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方面,取代鼠标键盘的大部分功能、下达简单固定的运动指令,需建立针对特定应用的中小词汇量、孤立词的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另一方面,使机器人与航天员对话,以解除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孤独感,因此需研发语音识别功能、自然语言处理功能、语音合成功能及信息与通信功能等。

5结论

第9篇: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制造业对策研究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 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六大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使工厂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必然使生产现场的技术操作产生新的特征,同时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种变化,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也将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相适应。

1.高技能型人才对现代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技能型人才指那些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经验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主要从事操作和维修的人才。技能人才的状况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从而影响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决定制造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是重要的一环,他们通常工作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企业积累型或渐进型技术创新中起着其他人才无法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制造业的关系

        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普通高等教育培

养目标定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只能培养初、中级的技术人才,都不能够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掌握新技术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制造业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此外,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提出大量紧跟技术前沿的实际问题和更高的人才素质要求。要适应这些要求,高职院校不得不在教学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手段等方面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乃是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类人才的培养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由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己取得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

        3.1 国家十分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从1985 年至今,已出

台多项政策对高职教育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

        3.2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的探索,形成多方参与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学校也逐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现在,高职院校早已不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唯一场所,企业也不再“闭门造车”。公、民联办、公转民、民办公助、校企联办、组建教育集团、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如雨后春竹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3.3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近年来,这种“订单式”培养在多个省、市的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实施和推广,并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校的欢迎。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从“订单式”培养中尝到甜头。

4.我国高职教育促进制造业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国家也已建立了一些示范基地,但目前制造业所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人才结构、目标定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4.1 数量上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技术人才需求量将逐渐攀升,缺口巨大,供给不足。这种供与求的失衡,制约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2 人才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结构偏低,高级以上技工短缺;,二是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青年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尽管这几年国家对培养高技术人才投入不少,但还不可能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4.3 目标定位不准。定位不准确,既有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模糊,也有学生和学生家长认识的错位。还有不少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学科本位教育模式,丧失了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宗旨。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社会偏见也影响了学生和学生家长在选择高校时的判断力。

        4.4 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来源中,国外技术占了一半多,大部分高新技术需从国外引进,企业自身的关键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微乎其微。

5.高职教育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缺乏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在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缺乏等原因,培养不出能为制造业企业更新、改造机器设备的技术创新型人才。面对这种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5.1 更新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首先应当开展教育思想的讨论,转变“为了办学而办学,立足学校办教育”的传统观念,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应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企业服务意识,实施开放式办学。应进一步拓展培训功能,根据市场需要,灵活采取长短学制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共存、职前与职后培训并举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形式。

        5.2 建立学习型职业院校,促进院校的能力建设。职业院校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鼓励教职员工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形成有利于教职员工终身学习的制度和氛围;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提倡学习和工作的良性互动;创造合作与共享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和所在社区的联系,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专业化团队。

        5.3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首先按照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其次应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工作任务和岗位要求出发,明确培养规格和关键能力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按照科学的方法规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建立常规的行业调查和工作分析制度,主动获取专业建设的基本信息。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5.4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应当推广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师按照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信息收集、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到成果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其次,应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实现现代教育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综合发展。第三,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应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学习指导和在线学习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协同学习和协同工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5.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指导。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应把德育从学校向企业、社会和家庭延伸,增加市场观念、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等内容,为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社会化”过程提供支持。

        5.6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高水平的实训项目。应将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到课程建设的整体工作中。应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应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依存、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或行业基地网络。建立“网络联盟学校”,院校之间组成或紧密或松散式的联盟组织,实现区域内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协同提供一种或多种教育培训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6.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