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国际商务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商务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商务的含义

第1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项目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23-01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此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往来信函的行文结构、外贸专业词汇等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及处理技能。因此,该课程应充分体现和发挥高职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培养学生对往来商务信函的实际业务处理问题。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商务英语函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初,通常感觉力不从心。而传统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模式却因为过分地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相关的单词与语句,机械训练而遏制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的欲望与机会,就更谈不上学生潜力的开掘及应急情景(如修改信用证、更换发船日期等)处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以求实现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一、 项目教学法内涵及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基于项目教学法构建实训课程,能够将学生枯燥的学习课程转换为生动的实践活动、创造性活动,体验解决工作任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平台很少、通过校企合作体验一线平台的机会更少之又少的情况下,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子商务实训课程,能够很好解决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训强度不足的问题,并确保实训技能和岗位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

二、《商务英语函电》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二)项目教学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将教学内容分配成六个项目,即寻找客户、价格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货款支付及其后续管理。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完成这六个项目就等于做完一笔业务。在教学中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的贸易公司,并落实每个学生在公司中的角色,在课前先让学生搜集相关项目的资料,在课上首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完成之后,各组分别选派一个代表将成果以PPT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进行评议,经过学生讨论之后,教师适时地将正确形式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建议,总结出完成此类信函所需要的术语及其相应理论知识,然后再布置一个类似的任务,学生反复几次之后,会牢固地记住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其运用能力与综合业务素质,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 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践水平。在整个函电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核心价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第2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各有所长。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国际商务:国际商务学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英语术语 国际商务实践 意义

本文就英语术语习得在国际商务实践中的意义做了如下浅析。

1.英语术语

术语是应用语言的一个分支,它是某种学科的专门用语。英语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在长期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价格构成,明确双方有关费用,风险、责任的划分,并确定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的权利和义务的专门术语。说道英语术语,不能不提到信用证。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指由银行(开证行)依据客户(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前提下,凭规定的单据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或承兑和支款,或承兑和支付汇票;或授权另一家银行议付。作为一种支付方式,信用证之所以能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国际最广泛的支付工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银行信用,不仅能使买方及时收到货物也使卖方按时收回货款。但要保证双方都达到目的,必须正确理解信用证内容。否则会给双方带来严重的损失。小小一张信用证,专业英语术语占据大部分的篇幅。准确理解这些英语术语的具体含义,是旅行合同达到商务目的的关键。

2.正确使用贸易英语术语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商务活动中,有关交易双方责任权力义务的划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准确运用贸易英语术语对交易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易英语术语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与规定,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对于交易双方来说选择适当的贸易英语术语能够很好地履行合同,降低成本并有效解决争端,由此,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准确理解和使用专业英语术语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清晰度减少含糊不清的信息;简化内容的创建及本土化过程;增强语言产品质量;行业间的沟通更为简练与准确;降低翻译成本;良好的沟通可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

3.英语术语在国际商务实践中的意义或作用

3.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

由于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交接货物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就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交易的时间,从而有利于买卖双方迅速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

3.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

由于贸易术语表示价格构成因素,所以,买卖双方确定成交价格时,必然要考虑采用的贸易术语中包含哪些从属费用,这就有利于买卖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3.3有利于解决履约当中的争议 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如对合同条款考虑欠周,使某些事项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致使履约当中产生的争议不能依据合同的规定解决,在此情况下,可以援引有关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来处理。因为,易术语的一般解释已成为国际惯例,它是大家所遵循的一种类似行为规范的准则。

3.4有利于其他有关机构开展业务活动中,离不开船公司中、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而贸易术语及有关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的相继出现,便为这些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和处理业务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

4.案例分析

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专业英语术语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很多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词汇,但论到专业英语术语却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仅仅能记住英语术语的名称,对于英语术语含义却是混淆不清。在使用中出现词义混乱、自相矛盾、英语术语过度分散及英语术语的时效性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增加了学生正确应用各种贸易 英语术语的难度,影响商务沟通的效果。在国际商务中,必须正确理解贸易英语术语,否则势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请看下面的案例。

A厂于2000年年四月取得进口经营权,同年六月与印尼B商以CIF价签定一笔出口空调合同,支付方式为即期L/C。签约时B商提出CIF价为到货合同就由买方在到货后检验,在其认为合格后付款。听了这番话后,A厂认为有道理,没有提出异议。并且他们认为其产品质量一直比较稳定。所以双方在合同上签署了买方收货并检验合格后付款的条款。A厂收到L/C后按时按质按量发运货物并向中行交单议付,一周后不见开证行付款,开证行复电说:L/C规定由买方验货后付款,因买方未来检验,所以不能付款。

A厂立即与B商联系,对方答复称经权威机构检验发现部分货物不合格要求退货。双方经多次洽商,又拖了一个多月,以A厂对所为不合格的部分商品做五折处理告终。A厂最终遭受了迟收货款三个月利息及部分货物打折的损失共记12万美元。

综观该案可知损失完全由于A厂对于CIF术语性质没有准确的理解所致。(CIF术语买卖双方责任权利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对专业英语术语的准确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案例不胜枚举。在很多情况下,交易双方都没有违约,但对英语术语的理解有误而造成严重后果。我们除了对因英语术语应用不当而遭受的损失表示惋惜外,对英语术语准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术语的准确性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英语术语教学上,要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对深奥原理的简单机械背诵,而立足激发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兴趣, 辅以课本知识以外的当前行业规则和事实案例的讲解,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术语,逐步培养具备现代国际商务活动的实践操作能力, 成为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工作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钢.论词尾与构形后缀的区别[J].外语学刊,1980年03期.

[2]岑光立.从“白毛女”说开去——一个会计人员谈会计的阶级性[J].上海会计,1980年04期.

[3]刘有志.评“合成谓语”[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4]严才.“意识流”[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3期.

[5]祁庆富.“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原始社会吗?——与志纯、学盛同志商榷[J].世界历史;1980年01期.

[6]庞卓恒.谈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J].世界历史,1980年01期.

[7]吴崇庚.要抓住命题的唯心主义实质[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第4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 国际商务社交中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不同的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用制约,但是语用失误却会造成错失商机。因此,了解英汉语用知识差异对减少误解、促进交际的正常进行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彼此尊重、合作愉悦是国际商务交流双方的共同心愿。因而,语言的得体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务交易的成败。然而,语言的得体具有相对性,在一种背景文化之中的得体语言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在另一种文化中就有可能是语用失误。因而了解语用知识、避免语用失误应引起中国涉外商务人才的高度关注。

一、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将语用失误定义为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他指出语言错误被看成是‘说的不好’,而语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是行为品质有问题。

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各层面上深层的语用含意而产生的语用失误,而后者则指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国家商务交流活动中,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语境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两种失误没有明显的区分。

二、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文化的形成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使用语言来组织社会合作的能力。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互相理解,顺利交流。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它由量准则、质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构成,它们都涉及到语用规约。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分别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上述这些准则具有相对性。如果一方死板硬套不加以灵活变通,造成的语用失误就会引发误解、摩擦,使交际中断。国际商务社交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得体准则的语用失误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最为重要的是得体的称呼、问候以及告别的方式等方面:

在国际商务中,彼此之间用Mr.、Mrs.或Miss+姓互相称呼,如“Mr. White”、“Miss Brown”等。在这方面语用失误最多的一是Mr.、Mrs.或Miss+名的称呼法,二是用汉语的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呼对方。

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是仪式性。中国人易于用中国式的模式套语问候西方人,结果导致语用失误。如:“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会使对方误认为“我没有钱吃饭。你要邀请我吃饭吗?”。“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对方误以为你在偷窥他的隐私。比较得体的问候语应该是“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

寒暄的功能是调节人际关系。在国际商务社交中,中国式的话题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都属于西方人的隐私,直接提出会冒犯对方,属于语用失误。如若感觉有必要了解对方可以用比较婉转的句型,如:Would you be offended if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

告别有巩固双方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传统的中国式英语的告别用语 “Welcome you come again.”也常常会使对方误以为对他进行真诚地邀请。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不得体的回应导致的语用失误

西方人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这符合经济又得体的交际原则。但是中国式的回应“It’s my duty to do so.”却会使外商联想到“职责”制约,这种语用失误容易使对方误认为“并非诚心诚意”之语用含义。诸如“Never mind.”或者“It doesn’t matter.”的应答方式也属于语用失误,因为它们经常用来回应对方表示的道歉。类似“It’s my pleasure.”、“You are welcome”、“Don’t mention it.”的回应就会使对方领会你的诚意了。

在商务社交中,中国人表示认同用 “当然”表达,但是却与英语的“Of course”有着不同的语用含义,使用不当便会造成语用失误。如下例:

(1)Foreigner:Mr. Wang, 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at 2:00 this afternoon. Have you made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Mr. Wang:Of course.

of course易使对方产生“多此一举”之嫌,使对方听起来觉得口气生硬,与礼貌原则背道而驰。表达“Exactly”,“Yes”,或者“Certainly”就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了。

3.道歉方面的语用失误

“I’m sorry.”似乎可以包罗所有的道歉之意,但是它在一些具体的语境里却会使对方感觉粗鲁与唐突。看如下例: 转贴于

(2) Foreigner:Would you mind us having lunch together?

Chinese:I’m sorry.

语用失误中“I’m sorry.”违反了礼貌原则。令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应为“I’d love to, but I …”。

在商务社交中,麻烦他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是中国式的表达法“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故意而为之”,因而就成了语用失误了。比较恰当的表达法是“Thank you. I appreciate your time.”。

4.赞誉与谦虚冲突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赞誉准则是礼貌原则的一个方面,得体的赞美有助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中国人的谦逊原则与之发生冲突。如下例:

(3)Mr. Jacobs:Ms. Zhang, You’re doing a great job. The pision’s finances are in top shape.

Ms. Zhang:Oh, no, Mr. Jacobs. I should have done better.

中国人谦虚的否定是个语用失误,它使西方人误以为他们在说谎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

5.缺乏以言行事的技巧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英语中,祈使句和命令句远远少于汉语。Searle(1965)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西方人往往在交际中借助于疑问句来表达请求或者命令,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Will you please answer the door?”这一疑问句间接、含蓄地表达了命令,而“Answer the door,please!”在此语境中显得唐突,就成了语用失误了。

在商务社交中的祈使句“Repeat!”也是一个发生频率较高的语用失误。比较得体的“Pardon”或者“I beg your pardon”是对方乐于接受的礼貌的请求用语。

三、结语

语言的得体是国际商务社交中的一面镜子,是维系商业合作的桥梁。员工的语用失误容易被对方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甚至工作与交际能力,无形中会给商务交流制造障碍。因此,涉外企业应注重员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9,3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Linell Davist: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徐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第5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沟通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使得国际商务活动明显增多,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沟通途径。通过彼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国家的习俗、地域风情等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方式,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因此,在众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就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沟通途径进行了探究。

一、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

1.语言障碍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最为明显的就是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是沟通的基本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彼此间的语言障碍。虽说有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但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肢体动作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说利用语言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存在语言障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沟通障碍,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交流条件,那促成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2.文化的差异触及对方国家的禁忌

国际商务活动中,与对方进行交谈时,很多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触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小心提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就表明没有对该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等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没有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也会容易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和合作的破裂[1]。

3.思维方式的差异而造成矛盾和冲突

国与国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同样也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矛盾也是屡见不鲜。如同我们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会存在相应的分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会容易引起冲突。

4.文化交流欠缺

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明知道存在差异,却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交流,不能够清楚的了解彼此之间文化细节上的差异,文化交流欠缺,导致不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去体谅对方的处境,因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和误解,导致国际商务活动和合作的失败,甚至破裂。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由于文化交流欠缺而导致的合作破裂不在少数,所以说,文化交流欠缺是国际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的途径

1.解决语言障碍问题,进行直接交流

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之前,语言障碍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一些不使用英语,而使用本土语言的一些国家,语言障碍问题更为严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会使得商务活动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彼此之间不能够正常沟通,影响商务活动的效率。所以说解决语言障碍是重中之重,可以聘请翻译人员进行随身翻译,以至于能够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增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另外,在聘请翻译时,要选择高级翻译人员,为促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对该国家的文化、地域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最终实现国际之间商务的友好合作。

2.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度

跨文化交流对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导着商务活动的方向,决定着商务活动的成功率,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针对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如果团队不能够自行汲取文化知识,应当雇佣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授课,使团队成员能够直截了当的了解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的提高团队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知度。经过专家的授课培训,了解对方的地域和风土人情,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以至于能够做到缩小文化的差异。换位思考,转变思维模式,对该国家的文化要始终保持高度尊重,以诚心换诚意,才能有利于促成商务活动的成功。加强对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团队的文化方面的培训,是做好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

3.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学习与沟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各国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区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网络信息和新闻实事都是来自于全球的,信息容量之大,范围之广,对我们学习各国文化是绰绰有余。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充分的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文化差异之后,对症下药,寻找适合的方法与对方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对方文化的属性和习惯,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谅、理解对方,这样,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的氛围。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媒介,可以解决国际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

4.换位思考,减小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国际文化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避谈对方国家的禁忌,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减小文化差异。出国之前做好功课,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是尊重一个国家的重要表现。每个国家都特有的的文化习俗、国家禁忌,要积极的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缩小文化差异,避谈禁忌。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拥有共同的禁忌就是避谈“13”和“星期五”[2],因为他们认为它们代表着“厄兆”;加拿大人的食物禁忌是动物内脏和脚爪;法国人喜欢蓝色、白色和红色;意大利人见面时要行握手礼,交谈中不要提美式橄榄球和政治;英国人最为喜欢的就是谈及天气[3]。所以说,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不触犯他国禁忌,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国际商务活动之前,文化差异是每个国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国前,做好文化方面的了解工作是必要的。了解该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对于适应该国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本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寻找出国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共同话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辅助谈论本国的特色文化,加强沟通与了解,有利于国际商务活动的进一步扩展,让对方充分的了解中国文化,放下心里设防,坦然的与我方对话,容易促进两国的和平友谊,从而促成了国际商务谈判、外交等国际商务活动。

5.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

针对跨文化交流,我们应当本着始终坚持的原则,与对方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交流的频繁度。现在社会存在的现状就是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或其他商务活动时交流频繁,但是当贸易等活动一旦结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商务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率逐渐降低,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友谊,这是不恰当的。那样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心理。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保持时刻的新鲜度,给对方以高度的热情,坚定不移的保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长久的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是维持国际商务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对待每一份国际关系,都要拿出高度的热情给予充分的保护,促进国际商务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间商务活动,做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是关键。本文系统性的探析了进行国际间跨文化沟通途径与策略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强国际商务活动的交流,促进国际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发展,从而驱动了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快速发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邵亚琦.浅谈国际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3,11(22):91-92.

[2]李绍青,侯彦宾.文化移情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数字文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12(28):87-88.

第6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商务合同翻译;语用学;策略;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35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贸组织的加入,国际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和广泛, 商务合同在国际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由于贸易有关方涉及不同的国家,起草与翻译国际商务合同就成为商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其行文十分严谨,用词力求准确、规范,以避免产生任何歧义或误解。翻译者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中文以及英文语言功底,同时还必须掌握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在翻译时无论是在用词还是使用句子方面都应全方位的考虑,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

1商务合同与语用失误

国际商务合同翻译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其固有的语言风格,其所承载的信息就是语言文字表面所传递的信息,不能有任何的引申含义。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语用失误是:“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不能通过听到的话来理解其含义),这是英国著名的语用学家Thomas Jenny给语用失误下的定义。我国的语用学研究者对语用失误的解释是:语用失误现象是会话人(或语用人)因缺乏准确理解或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而造成表述或理解失误。语用失误又分为语用语言失误(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是因为语用者缺乏正确理解或恰当使用会话双方当时共用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来表达用意的能力而产生的失误。当说话人在某一表述中使用的语用方式系统性地不同于将语言作为母语使用的说话人在这一表述中经常使用的语用方式时,就会产生失误。因此,从事商务合同翻译的工作者在翻译国际商务合同时,尤其要注意选词专业、正式、准确,使译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言简意赅,与合同使用者间的语言保持一致,避免任何歧义及误解。

2准确选词避免语用失误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词汇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同一个词或者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例如:instrument of payment(支付工具), instrument of pledge (抵押契据),instrument of ratification(批准证书), instrument of credit control(信用管制手段), instrument of acquisition(购置凭证),译者在翻译时则应该依据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上下文推理出其准确含义;同时,有些词在普通英语和商务合同英语中使用的不同则更应该加以注意,不能盲目参照词典中的解释,以免导致语用失误,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例如“collection”、“confirm”、“accept”、“tolerance”和“more or less”在普通英语中通常被译为“收集”、“确认”、“接受”、“承受”和“大约”,而在合同中,这些词则是商务术语,分别是“托收”、“保兑”、“承兑”、“公差”和“溢短装”的意思。下面再看例句:

原文:(合同)条件中的标题和旁注不应视为条件的一部分,在合同条件或合同本身的理解或解释中也不应加以考虑。

译文1:The headings and marginal notes in these conditions must not be believed part of conditions or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r explanation of these conditions or of the Contract itself.

译文2:The headings and marginal notes in these conditions shall/may not be deemed part thereof or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r construction of these conditions or of the Contract itself.

析:译文1在普通读者看来几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放在合同文本中则有几处还需进一步的商榷。这里的误译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研读目标性文本,对合同术语的含义未能准确把握且缺少翻译实践造成的。其一:“must”的误用。“must”在合同中用于强制性义务(必须做什么),而“may(shall)”则用于禁止性义务(不得做什么)。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合同其中一方并没有强制另一方做什么,而只是对某些方面进行了限制而已,因此应将“must”改为“may/shall”,从而体现合同条款内含法律的威严性和约束性;其二:“believe”的误用。虽然“deem”与“believe”在意思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然而若将其放入专业性文本中,其用法则不尽相同。“deem”常用语被动语态,在合同中是“认为”或者“视为”的专用语,而 “believe”则没有此用法;其三:“explanation”的误用。“explanation”与“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在普通英语中作“建筑”讲,在合同文本中则为专业术语,作“解释”讲) 同义,然而在合同文本中“construction”比“explanation”正式,为了保证合同文本的严谨性,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选用construction则更为妥当。其四:Thereof(其)这类古体词语的使用除了能体现其庄重严肃之外,还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意义更加清楚、简明。

3使用专业术语避免语用失误

专业术语是商务英语形成一种相对独立体裁的保障,是商业贸易及谈判的各个专业环节的保障,是保证原文交际者的思想和意图能够得到准确传达的基础,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必须深刻理解原文术语的含义,并把它们规范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以使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例如:“依据合同相关规定”一般说“pursuant to provisions contained herein”或“as provided herein”等,而不说“according to relevant terms in the Contract”。

原文: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rights which exist under the applicable laws or under the Subcontract, the Contractor shall be entitled to withhold or defer payment of all or part of any sums otherwise due by the Contractor to the Subcontractor.

错误译文:承包商依据适当的法律或分包合同在对拥有的任何权利不带成见的条件下,应该有权扣留或暂缓支付在不同情况下应由承包商支付给分包商的任何全部或部分金额。

分析: “prejudice”一词本身具有“成见、偏见、歧视、损害”,等意,而“without prejudice to”则有“不使(合法权利等)受损害”之意,这一短语在合同中经常出现。如: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generality of Article 4.1,…(在不违背第4.1条一般原则的情况下,…)、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Contractor's entitlement to interest under Sub-Clause 60.10 and to terminate under Sub-Clause 69.1,…(在不影响承包商按第60.10款享有利息的权利和第69.1款有关终止合同权力的情况下),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Contractor's right to suspend/terminate this Agreement,…(在不影响承包商暂停、终止本协议的权力的情况下,…)等,都是商务合同中经常使用的词句。熟练掌握这些词句后,这段文字就不难翻译了。

正确译文:在不影响按适用法律或分包合同享有任何权利的情况下,承包商有权扣留或暂缓支付承包商应付给分包商的全部或部分到期金额(李全申,1998)。

同时,为了准确描述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商务合同中除大量使用商务类专业术语外,也使用了较多的法律类专业术语。商务合同中这类法律专业术语不以大众是否理解或接受为转移,它是商务合同语言准确表达的保障,是其独有的现象。对于初涉商务合同翻译的人而言,在翻译时除切忌望文生义外,还需准确的记忆并使用此类词汇。

4准确使用介词“和/或”连词避免语用失误

众所周知,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而合同双方常常使用介词“或/和”连词来对时间进行限定,因此英译与时间有关的文字时,则应非常严格慎重地处理,一点看似细小的错误将可能给公司或企业打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或者法律投诉等问题。

本合同签字之日一个月内,即不迟于12月15日,你方须将货物装船。

译文1: Your party shall ship the goods within one month since the date when this Contract is signed, namely, by December 15.

译文2:Your party shall ship the goods within one month since the date when this Contract is signed, namely, on December 15.

分析:在仔细研读了这两个译文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译文只有一处不同,即by与on的使用。在英译合同时,为了避免产生歧义,被对方钻了空子,常常使用一些有限定作用的结构来界定细目所指定的确切范围。因此,当英译终止时间时,比如“在某月某日之前”,如果包括所写日期时,就用介词by;如果不包括所写日期,即指到所写日期的前一天为止,就要用介词before。 译文一选用介词by,说明12月15日包括在内;而译文二选用介词before,则说明装船日期应在12月15日之前,不包括12月15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合同书写者的真正意思,然后再翻译,以免因语用失误引起法律纠纷。

第7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翻译策略

无论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还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无不需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强有力的语言工具,而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尤其明显。本文由商务英语的语言特性入手,对商务英语的语言翻译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翻译人员的翻译技巧,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1国际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分析

1.1专业性强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准确应用专业词汇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商务英语的专业性非常强,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如复合词、缩略词等。举例来说,CIF就是商务英语中的专业缩略词汇,它是cost(成本)、insurance(保险)和freight(运费)的缩写,表示连同运费和保险在内的到岸价格。再举例来说,商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WPA,即水渍险,表示单独海损赔偿的含义,可是无线电脑网络安全系统也用WPA来表示,容易混淆,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术语,否则就不能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水平。

1.2语句言简意赅

商务英语具有言简意赅的特性,如贸易主体经常在商务信函中使用双方都懂的缩略词汇,如“st”经常出现在商务信件中,表示“道路”的含义,再如“sq”常常用来表示“广场”等。

1.3词汇不断更新

从目前来看,商务英语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政治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商务英语中不断出现新的词汇,比如CAD以及platform等,前者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后者表示操作平台,这两个词汇都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再如,国际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是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出现的。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翻译者一定要及时更新词汇,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2.1掌握扎实的专业功底,确保翻译准确

普通的英语翻译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较低,翻译人员只要具备源语和目的语基本词汇以及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通常就能够做到准确翻译。可是,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来说,仅仅做到以上两点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熟悉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掌握扎实的专业术语以及商务知识。举例来说,翻译人员要想准确翻译国际贸易中有关合同的内容,就不仅要准确掌握国际贸易合同相关知识,而且还要了解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知识,如保险学、会计学、国际会计学、国际商业法律知识等。很显然,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牢牢掌握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商务英语翻译中总会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和更新自己的专业词汇,这样才能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如阅读商务英语报刊、浏览国际贸易网页等都是常见的积累专业词汇的途径。对商务英语翻译来说,必须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这是顺利开展商务活动的前提。由于商业活动会涉及诸多领域,如经济、法律、政治等,会出现较多的专业术语,这样就需要翻译人员一定要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否则会不利于贸易主体开展正常的贸易活动,很可能会因为翻译的错误而造成商务活动的终止,甚至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商务英语的准确翻译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选择正确的专业词汇。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翻译的艺术性,更不能偏离基本的正确性。第二,选择正确的商务文体格式。由于商务英语往往涉及很多领域,既然商务领域不同,所选用的文体格式也不应该完全相同,否则可能会无法准确传递商务信息。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关注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也要坚持“因材而异”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翻译的严谨性,也不能过于重视翻译的艺术性。

2.2重视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对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它们的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者国家所进行的交流活动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商务英语是不同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时所使用的一项重要交流工具,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实质上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因而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熟悉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这样才会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翻译歧义的现象出现。文化差异以及思维差异表现在很多领域,如地理位置、民族文化认同心理、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差异以及思维差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很可能会使商务英语的翻译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严重的翻译失误。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重视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并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应用翻译策略。一是要准确分析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绝对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方法来翻译,而是要在准确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自己的逻辑思维,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翻译。二是要准确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树立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不同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都是随着漫长的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准确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或国家的正确表达方式,深入挖掘语言文化内涵,这样才会找到源语和目的语的最佳契合点,可以大大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正确率。

2.3坚持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

商务英语翻译必须坚持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所谓对等原则,指的是无论在语义和表达方式上,还是在文化方面,源语与目的语必须一一对等。语义对等是准确翻译的前提,如果语义没有体现对等原则,那么文化对等和表达方式对等也根本无从谈起。文化对等和表达方式对等必须借助于语义对等才能实现,因为语言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缺少了语言,信息传递无法顺利完成。语义信息包括两种:一是表层语义信息,二是深层语义信息。前者指的是语言信息的表面含义,它不包括引申含义在内;后者指的是隐藏于语言结构内部的含义,它需要翻译人员准确理解源语信息,因此翻译人员一定要准确了解源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以及社会知识等。文体对等也是商务英语翻译人员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如果翻译人员忽视了文体对等,可能会导致译文信息的不完整,甚至使译文不够得体。商务英语常常会涉及多种文体,如广告文体、法律文体等,因此翻译人员一定要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忠实于原文,实现风格信息对等。尽管源语与目的语无法实现绝对的对等,但也要实现相对的对等,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也一定存在某些共性,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正确认识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最终实现风格信息的对等。

3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日俱增,国际商务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交流工具,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不仅会令双方的商务信息无法实现有效传递,更重要的是,将导致商务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的专业术语繁杂,所涉及其他领域很多,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翻译策略,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积累专业词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推动国际商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作者:刘先福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苑春鸣,姜丽.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第8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技术 国际商务谈判 功能

教育观念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相关。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各门学科教学方法的更新,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一方面以图文音像结合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友好的界面、生动形象的互动式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以超链接等技术为基础向学习者展现了一个汇集了各学科知识和教学信息资源的网上知识海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这些特点是其他教学媒介和学习途径所无法比拟的。不可否认,这种将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和VCD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同时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各国之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作为促成商务合作的手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许多高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许多涉外语言类的专业也将其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极强的综合类学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功能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发挥。

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中的功能体现

(一)提供最新的理论信息和案例材料,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备课是教学环节中的第一环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教师备课环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快。如果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备课程序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与国际商贸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师除了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补充讲授最新的谈判理论知识。承载着大量知识信息的互联网正好是教师获取最新谈判理论知识途径之一,而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音像功能及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向学生展现新知识的平台。

除了谈判基本理论知识外,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适当的案例分析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至关重要。鉴于国际商务谈判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性和时代性,该课程所涉及的案例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互联网上所涵盖的最新的案例资讯是最好的材料来源。由此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教师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准备阶段提供了资源,充实了理论知识和案例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提供了逼真的虚拟谈判情景,是模拟谈判实践环节的有效辅助。

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谈判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谈判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案例分析只能部分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谈判能力,学生对于谈判过程中涉及的谈判目标确定、根据谈判目标和任务来制定具体的谈判方案、进行谈判组织和分工应用一定的谈判策略与技巧来实现谈判预期目标等具体活动是无法真正领会和应用的。要解决该问题,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谈判中的各种气氛与谈判策略的运用。也就是说,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要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需在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环节,适当引入情景教学,设置组织合理的模拟谈判。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讯对模拟谈判的内容的确定和模拟谈判涉及的谈判双方背景资料的搜寻都有不可否认的作用。模拟谈判的课程实践方式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除了课堂小组面对面谈判外,也可以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谈判。目前,很多校际间的模拟谈判比赛就是通过网络来开展的。所以说,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特别是模拟谈判的组织设置提供了有效的辅助。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结合对学生的影响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即自觉能动性,也叫主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主动性。换句话说,学生是能学习的,更是可以“独立、主动和创造”地去学习。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

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然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的主动性普遍不高,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论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有机结合进行讲授相关知识,还是综合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模拟谈判,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

《老子》中讲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上的教是为了不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谈判能力。该课程的知识更新速度与国际商贸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要真正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谈判能力,势必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技能。换而言之,学生除了要保持学习的“主体性”外。还必须具有理解判断能力、研究能力和组织利用能力。同时具备交际过程中的自我展示能力。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其将感觉、画面、声像、存储、传输等融为一体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后,对将这种“主体性”延续下去也长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除了在该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协助完成模拟谈判,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技能,还可以通过对模拟谈判的实况进行录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网络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势必影响学生的终身教育,有利于学生长期的技能培养。所以说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跟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当今社会,任何个体要想得到发展都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国际商务谈判活动更是需要谈判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内,谈判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共同合作的精神;对外,每人小组成员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定谈判小组,以任务发配的方式,然后在网络上或课堂上虚拟情景,创设相关的语言交流环境,进行形象生动的谈判的整个模拟过程,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全面的培养。

第9篇:国际商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非言语符号 交际策略 文化差异

“全球化”一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英语世界的日常生活,至20世纪末,它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流行话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日益繁忙的国际商务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将成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给各国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也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成功地运作跨国公司,如何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对工作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在这些矛盾的背后,尤其以非言语符号引起的误解占的比重最大。

一、对符号学的认识

索绪尔(Saussure.F.)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了“符号学(semiology)”的思想,并把符号分为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索绪尔2002)我们可以将非言语符号的定义归纳为一句话,所谓非言语符号,是指除言语符号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

非言语符号时时刻刻在传递着各种信息。“言语符号只表达人类30%-35%的意义,其余的意义都要借助非言语符号表示。尽管人类不断地交流,但人类只是偶尔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流” (F. Davis,1994)。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当非言语信息和言语信息二者互相矛盾时,人们会相信非言语信息。正如两千多年前赫拉克利特所说:“更准确的见证人是眼睛而不是耳朵。”

二、非言语符号在国际商务中的差异

人类表达情感的非言语符号既有人类普遍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K. W. Back将非言语符号分为: (1)动态无声的。即指体态语(Body language) (2)静态无声的。包括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物体语言(Object language)和沉默语(Silence)。(3)有声的。即指副语言((Paralanguage),它包括有声的但非语言性的各种动作。本文根据体态语与国际商务交际关系中紧密程度,就体态语中的头部语、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姿势语和体触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1.头部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差异

大多数文化里都用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但在保加利亚、土耳其、伊朗和印度的部分地区,人们却用摆头这个和摇头相似的动作表示肯定,而埃塞俄比亚人用扭头这个半摇头的动作表示肯定,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

在西方文化里,埋头可以表示被打败或不确定。在亚洲文化里,埋头也许代表接受某人的等级地位,但同时也表示听者在听话时精力集中。例如,日本经理在谈判过程中常常埋头闭目。但是美国人地认为这是缺乏兴趣不尊敬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仅仅是自然的倾听行为。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把昂首理解为傲慢,就像成语“趾高气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

2.目光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差异

著名的语言学家Ralph Waldo Emerson经讲过:“人类的眼神所能表达的思想至少与他的舌头传递的信息是一样多的。”有经验的国际商务人士都知道,眼睛接触的规则在不同文化中不尽相同,目光在不同国家的定位也是不同的。

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人们用眼睛表达意思的习惯并不完全一样。如果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凝视对方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体里的非言语符号的一部分。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注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

美国人交谈时习惯对视,而中国人则把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当成是不怀好意或一种明显的挑战。在北美和西欧文化里面,眼神接触表示坦诚、正直、值得信赖、没有什么隐瞒。如果一个美国妇女直盯着某人,那就表示,她允许对方看着她的眼睛,以判断她是否值得信赖。

阿拉伯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注重热烈的眼神接触,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的眼部活动,以此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在倾听时,美国商人常会专心地看着发言者,非洲商人则会低下头看地板。进行商务谈判时,中国商人、日本商人常不看对方,有时还微闭双眼,美国商人则认为这是冷漠,不尊重别人。在倾听长辈和地位较高的人说话时,中国商人、日本商人、韩国商人常自然地低下头,以示尊重;美国商人则认为要直视对方的眼睛才算尊重,低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美国式的眼神接触程度让日本人感觉太刺眼,因而是粗鲁的表现。

3.姿势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差异

我们坐、站、走的姿势都会发出非言语信号。在西方文化里,站得笔挺是有信心的表现。一个信心十足的人会昂首挺胸的站得笔直,这个姿势发出的信号是,“我什么都不怕。”得体的体态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关。例如,主管和下属谈话时,往往会站得笔直;但是,当下属和上司交谈时,却会双臂下垂。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期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站在部族首领或村中长辈的面前,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虽然在大多数商务场合人们都坐在椅子上。但是,在阿拉伯的许多地方,人们都席地而坐,传统的日本商人也席地而坐。日本屈腿坐的方式对于不习惯这种姿势的外来者来说相当费力。在长达数小时的款待中,日本人喜欢向西方人挑战,让西方人以日本人的姿势入座。西方女性在比较传统的国家(如日本、印度)进行商务活动时,她们需要适应对方国家的坐和站立的方式,以避免冒犯别人。

4.表情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差异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研究人员估计,人脸可以创造出25万种表情。在不同文化中,同一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如果谈判人员仅凭国内的习俗去判断对方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做出决策,那么这种决策常常是错误的。

世界上似乎没有其他国家像美国那样强调微笑的重要性。在商务谈判中,美国人认为微笑是对方一种非常热情的表征,所以美国人喜欢笑逐颜开。对其他文化的人来说,美式微笑时常显得不真诚,硬邦邦的。例如,美国的许多餐馆都花大量的时间培训员工学会适当地微笑,然而,莫斯科的麦当劳在培训员工怎样适度微笑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日本人在谈判过程中基本上不笑,只有在最后签约时才面露微笑。对一个日本人来说,在谈判桌上随意微笑是不严肃的表现,甚至是恶意的嘲笑。日本执行官毫无表情的脸会被他的美国商业伙伴误认为是对事情不感兴趣的反应。德国人微笑的频率不如美国人。德国人会直截了当地说,“生活是严肃的,没有什么值得好笑的。”

5.体触语在国际商务活动的差异

体触是借身体间接触来传达或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符号,不同文化背景在体触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也是很大的。

(1)握手。握手(shake hands)是被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共同普遍接受的体触语。德国人和美国人喜欢紧紧地握手,这样的握手是力量与个性的象征。而法国人常常是轻轻地握手。法国人对德国人的用力握手感到不舒服,而德国人也对法国人软绵绵的握手感到惊讶。中国人、日本人与人握手时,力量小而轻,认为初次见面就紧握对方的手是不礼貌的。中东人或来自拉丁文化的人在和对方握手时,他们会把空着的一只手放在对方的前臂上,这样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2)拥抱和亲吻。拥抱在欧美国家不仅正常,而且很得体,认为是一种礼貌;而亚洲国家除在特定的场合之外是极少使用的;在阿拉伯国家甚至被视为禁忌。在西方,久别重逢的男女朋友(非恋人关系)可以拥抱和亲吻;中国异性朋友之间却只能握手,身体他处不可触碰。阿拉伯人、俄罗斯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此国家里,两个男人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

6.手势语在国际商务中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经常使用各种手势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见。由于文化习俗不同,一个简单的手势,在不同国家往往表示不同的意思。竖起大拇指,在中国和美国表示“一流的”,是友好、赞赏的表示;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孟加拉国和一些伊斯兰国家则是猥亵的动作,表示否定甚至是侮辱。

将大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其余三指伸开,近似英语中的OK,以此表示不错、“好”,这在许多英语国家是普遍认可的。但在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人们却将拇指与食指连成的圆圈看作是对人的侮辱。在法国则意味着“无价值”、“零蛋”。

意大利人谈判激动时常常握紧拳头举过头顶,这在亚洲许多国家是无礼的表现。合同签订后,俄罗斯人常把手举过头鼓掌,表示双方友谊长久,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俄罗斯人战胜美国人而表示骄傲。在伊斯兰国家,左手是不干净的,不能用左手触摸人或食品,在商务活动中,也不能使用左手示意,更不能签合同,否则便认为是粗鲁的表现。

三、应对国际商务英语中的非言语符号交际差异的策略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成功地辨别非言语符号以及这些非言语符号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蕴涵的不同含义是一门学问。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相同的非言语符号在不同国家表示的意思往往不同,有时甚至相反。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就是将来国家经济的主要建设者和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商务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大纲设计方面

在大纲设计方面,安排有文化内容的课程或选修课程,如:商务文化、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西方文化、英美法律及英美概况等。只有先了解一些有共性的通用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商务的文化差异。

2.在课堂设计方面

除了那些专门介绍目的语国家商务文化的课程外,教师应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目的语文化意识。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词,除了讲解该词的语法用途外,还须强调该词的文化内涵及使用场合。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能力。

3.提高教师自身商务文化意识方面

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4.在商务英语和大学英语结合方面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商务文化层而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我们要渗透商务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处理好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文化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把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让大学毕业生走上作岗位后,很快能成为适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复合性人才。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入世的成功,国际性的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地球成为地球村,而人应该成为国际人。一个专业技术过硬又具备良好外语素质且有商务文化意识的人才,将更有利于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竞争。因此,培养商务文化意识是每个国际人不可推卸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8

[2]刘润清胡壮麟:《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