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

第1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碳强度;产业结构;SDM;空间自相关性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03

中图分类号:F264;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11-05

Spatial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

FENG Yan, ZHU Lingyun, ZHANG Dahong

(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Based on spatial durbin model,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influence of refined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ese 30 provinces via using Matlab and Geoda. The result of which demonstrates carbon intensity has significant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clustering and path dependenc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ation on carbon intensity is most obvious (0.864) > industry(0.372) > construction(0.316) >primary industry(0.083) >business(0.246). Overal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carbon intensity, andnowadays carbon intensity is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ransportation, industrial and construction and reduced by business, thereby reducing proportion of three industry,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business, using energysaving and energy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can reduce carbon intensity effectively.

Key words:carbon intens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SDM;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前,我国针对环境问题已提出建立环境追究责任制的要求,并于2015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提出2030年碳强度要相对于2005年下降60%~65%。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环境相关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不乏关于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主要包括:(1)指数分解法。学者们主要利用Kaya恒等式分解得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测度影响程度[1]。(2)结构分解分析法。主要和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2]。(3)回归分析法。第一类为关于EKC假设的验证及讨论,许多学者探讨了碳排放是否存在EKC曲线及预测[3],如Salih分析得出表明旅游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EKC关系[4]。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摒弃了EKC模型,研究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5]。第二类为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6],如Yanan等人得出能源强度是影响发达地区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工业化、人口和单位GDP对不发达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7]。

实际上,当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的是贸易的互通有无、大量的进出口和外商投资,这样就忽略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嫁”效应以及“污染天堂”假说中提到的污染避难,模型偏差难以避免,从而降低了结果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研究细分产业对碳强度的影响大小,同时考虑经济一体化进程背景下污染呈现的空间依赖性,判断和甄别碳强度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比较产业结构变化前后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差异,最终选取合适的模型研究细分产业对碳强度的影响,并就减少碳排放和实现中国的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建议。

33空间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331非空间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传统和稳健的LM检验可判断SEM或SLM哪个更为合适,由表3可知,传统和稳健的LM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没有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的原假设。双固定效应模型稳健的LM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没有空间自相关误差项的原假设,除此之外,其余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且似然比检验时间固定效应得出,时间固定效应的估计值为339009(p=0000

Wald和LR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γ=0和γ+ρβ=0的原假设,因此必须拒绝SEM和SLM,选择SDM。 Hausman检验结果(估计值为17623,p=0000

332SDM回归结果分析

表4列出了研究期初、期末各模型的回归结果。前面已分析得出我国碳强度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表明从整体上看,随着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的变化以及产业内部的技术进步等因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降低碳强度。从产业细分来看,期初碳强度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交通业和工业。之后变为交通业、工业和建筑业。相比2005年工业来说,现今碳强度更易受到交通业的影响。建筑业占比远低于工业占比,但它引起的碳强度的增加已经不容忽视。

分析面板数据的SDM可知,交通业对碳强度的影响最大。2013年交通业能源消费量占总量的496%,其中仅石油消费量就占3796%,已超过了工业部门的石油消费量(175946万吨)。车辆能源消耗是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9],2013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267014万辆,其他机动车拥有量达113223万辆,车辆增加导致交通业成为能源消费量较高、碳排放量增速较快的领域。2013年工业消耗能源总量为29113063万吨标准煤(占6983%),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产业,工业对碳强度的影响仍然显著。2013年建筑业的石油消费量为30906万吨,并且建筑业在消耗能源的同时,碳排放比例高达36%[10]。建筑业的碳排放不仅包括自身活动直接碳排放,还包括其对拉动和诱发关联产业产生的间接碳排放(这一比例达到95%)[11],因此建筑业的影响系数较大。第一产业对碳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机械使用效率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对碳强度的直接效应,这和鲁万波等研究的第五阶段结果相近[12]。商业占比较小且商业的能源消费量最低,因此提高商业和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工业和交通业的直接效应最大,是碳强度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建筑业占比低于第一产业占比,但其对碳强度的正向影响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表明建筑业减排也是一项重点任务。商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表明商业占比的增加会降低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碳强度。其余四类产业的间接效应为正,其中交通业的间接效应最大,表明本地区交通业的发展会比其他产业为周围地区带来更多碳强度的增加。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采用Matlab和Geoda软件对2013年中国30个省域碳强度和产业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碳强度分布呈现阶梯性(东部>中部>西部),碳排放量呈相反趋势分布,东部地区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碳排放转移和碳泄露效应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第二,Morans I和LISA聚类图表明,我国碳强度和产业结构并非完全的随机分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同时莫兰指数的增加表明我国碳强度有路径依赖性、集聚性和低流动性,主要呈现HH和LL的二元分布结构。第三,LM、Wald、LR和Hausman检验判别时间固定效应的SDM为本文计量模型,分析表明交通业是碳强度增加的最大驱动因素,其次是工业>建筑业>第一产业>0>商业,第一产业、工业和交通业对碳强度的正影响作用以及商业和建筑业对碳强度的负影响作用在OLS中被高估。第四,交通业的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和工业,表明本地区这三类产业的增加会引起周围地区碳排放的增加。第五,研究期初导致碳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交通业和工业,期末为交通业。整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相较2005年来说,现今碳强度更易受交通业、工业和建筑业的影响。

42讨论

回顾相关研究,有学者得出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降低污染物排放,如吴玉鸣和田斌[13]分析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环境污染的破坏不如第二产业严重,且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学者得出第二产业占比增加会显著增加碳排放[14],这和程叶青等人[15]的研究结论一致。本文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加会增加碳排放强度,这与徐海平、程叶青等学者的结论一致,但第三产业中交通业占比的提高会增加碳强度,这与吴玉鸣等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综上所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交通业和建筑业对碳强度的正影响,调整工业和建筑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工业、生产绿色环保建筑,规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变交通业的发展方式,使用清洁能源和新型交通工具、提高能源转化效率,h保出行;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和商业,考虑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关注自身和周围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影响,共同为实现中国的自主贡献目标、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Shrestha R M,Timilsina G R. Factours Affecting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1996,18(4):283-293.

[2]Ren S,Yuan B,Ma X, et al.International trade,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bodied CO2 Emissions:A Case Study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s[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4,28:123-134.

[3]Ajmi A N,Hammoudeh S,Nguyen D K, et al.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come:The Importance of Time Variation[J].Energy Economics, 2015,49:629-638.

[4]Katircio Lu S T.Testing the Tourism-induced EKC Hypothesis:The case of Singapore[J]. Economic Modelling,2014,41:383-391.

[5]吕健.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贸研究,2011(4):1-7.

[6]Cong X,Zhao M,Li L.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Building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Based on STIRPAT Model[J].Procedia Engineering,2015,121:645-652.

[7]Wang Y,Zhao T.Impacts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Evidence from Under Developed, Developing and Highly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50:186-195.

[8]肖雁w,万子捷,刘红光.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4,40(2):75-84.

[9]张陶新,曾熬志.中国交通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0):14-20.

[10]冯博,王雪青.中国各省建筑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25(4):28-34.

[11]张智慧,刘睿.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建筑业碳排放核算[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3(1):53-57.

[12]鲁万波,仇婷婷,杜磊.中国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3,(4):106-118.

[13]吴玉鸣,田斌.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J].地理研究,2012,31(4):627-640.

第2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1地下商业环境异于地面商业环境的特点

1.1空间环境不同于地面建筑通过“围”的方式构筑空间,地下建筑是通过“挖”的方式来开掘空间的。在“围”成的空间中人们可以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接触,温暖的阳光、和风细雨、远山飞鸟等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景观,使人们在时空环境中很方便的定位寻求到归属感;而在“挖”出的空间中则缺少这种交流和接触,人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中很难完成生物意义上的自我定位,反而因为相互间物理距离的逼近加重了个体在社会意义上定位的紧张与焦虑。在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商品为媒介通过讨价还价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而易于确认的。人们在地下商业环境中的不适或焦虑主要是源于缺乏自然的参照物。这就要求在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需考虑适当地引入地面的自然景观,处理好由地面到地下的过渡等建筑上的问题。对于地下空间的室内环境而言就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

1.2空气环境地下空间处于蓄热能力较强的土壤和岩石的包围中,其室内环境完全为人工创造,与开放性的地面空间相比,其室内空气环境有如下特点:

(1)终年气候变化不象地面那样四季分明。

(2)无室内外热压差、风压差的作用,无自然通风,空气恶化时无法通过开窗加以解决,这也是地下空间室内空气容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某些岩体可能渗透出的氡及其子体,发射α射线和β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4)湿度比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冬季阴冷潮湿,容易诱发关节炎等疾病。地下空间湿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墙壁的渗漏水,即使墙体有良好的防水措施也会渗水。

(5)地面环境CO2可以自然稀释,但地下空间CO2很容易积聚,需人工排除。

(6)由于空气流通性较差,地下空间产生的一些异臭往往不易排除,令人厌恶、难受。长期在恶臭环境中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损伤脑神经,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地下空间的异臭来源通常是建筑材料因长期潮湿而发霉腐烂,某些机械设备附带材料发出的气味,人体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厕所、药品等发出的异味。地下空间空气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良好的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下文将详细说明。

1.3听觉环境地下空间虽然少了地面环境中常有的各种噪音———如车辆行驶声、喧哗的人声等,但由于空间封闭,通风空调、变配电、水泵等机械设备运行的噪音不易消散,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处理,将迫使处于其中的人与这种低沉、持续的噪音朝夕相伴。地面的噪音人们习以为常,一般不易引起特别的不适感,地下建筑的噪音单调持久,对人的影响更大。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噪声的强弱和频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尤其与叶片型式、片数、风量、风压等参数有关,按照风机的大小和构造不同,噪声频率大致在200~800Hz范围内。

2地下空间环境心理的构成环境心理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本文主要指物理环境)的感知反映到大脑并在意识中形成的综合环境观念,它受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地下商业建筑因其在空间环境和室内环境上具有的独特性,在环境心理的形成上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以下将对构成地下空间环境心理的几个组成要素分别加以说明:

2.1方位感空间方位感是指人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相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的判断而形成的对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心理学认为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之一;人们通过这种自我定位过程,可以在个人外部世界概括的环境意象中产生全局的联系。人们这种对自身方位的判断可以满足在地下环境中的心理安全感和活动、交往、购物的需求。当人们被感知到的信息表明一切都处于控制之下,符合人的期待,就会感到放心;反之,如果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就会感到不安。

2.2舒适感人体对某一环境的舒适感评价不仅与空间的热湿环境、人体的热平衡有关,还与空间的光环境、室内布置和人的主观感受等有关。为便于叙述,本文所指的舒适感仅指热舒适感。借助于人体热舒适方程可以用PMV(预期平均评价)或PPD(预期平均不满意百分率)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空间的热环境。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衣着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六个因素,一般认为PPD<10%,也就是说PMV值在-0.5~+0.5之间时,房间的舒适度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2.3安全感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和隔绝性,如果内部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相对于地面建筑更具危险性,救灾工作更难进行,具体表现在:(1)如果地下空间的布局和出口系统过于复杂,缺乏易于辨识的标志系统,会导致疏散时间长,疏散时人们的慌乱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电源被切断后,如又无应急光源,则地下空间因为无自然光提供光线,也无外界景物可作参考,极易迷失方向。(3)救灾人员无法通过窗户观察地下空间内的情况,给救灾带来困难。(4)人在地下空间内疏散时,人们必须沿楼梯向上而不是向下,必须付出更多努力。(5)火灾烟气的水平流速为0.5m/s、垂直上升速度为3~5m/s,而人的水平速度为1m/s、垂直速度仅为0.3m/s,因此一旦着火,人很难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时,受烟气损害最大[2]。(6)在某些情况下,易燃气体可能在地下结构周围聚集,导致发生爆炸。(7)由于地下空间处于地面以下,喷水龙头灭火以后,积水不易自然从建筑物中排出。(8)封闭的地下空间内,火灾发生后,火源附近氧气可能被耗尽,一旦空气涌入,还很有可能发生“回爆效应”。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顾虑。此外,地下空间比较阴暗的环境也容易引发人本身一些不良的心理,甚至导致一些人为破坏和犯罪活动,这些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促成了人们对地下环境的恐慌。用A.J.Ringstad的“恐惧反应”可以解释人们在进人地下空间后普遍存在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他认为造成人们在地下空间中的“恐惧反应”有两个必要的条件:①恐惧和逃避某种刺激的生物准备。②后天的经历强化了这种逃避意识。由于地下空间特有的一些如封闭、阴暗等物理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化、民俗等社会环境状况,人们具备了恐惧反应的生物准备,如果遇到足够的外界刺激,就会唤起这种潜意识,从而引起“恐惧反应”,并且反应的强烈程度与人们在地下空间感觉受控制的程度有很大关系[3]。由社会、历史、民俗等社会原因造成的人们对地下环境的负面评价需要一个长期的改善和适应的过程,但由于人们对地下空间安全问题、灾变前的预警以及发生灾变时的逃生问题等等则是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解决的。

2.4时间感由于缺乏参照,处于地下空间的人季节感和时间感都比较薄弱。因为建筑设备对时间感的影响较小,本文不作详细叙述。

3空调系统在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心理中的人性化设计

地下环境是一个与地面空气隔绝的人工环境,地下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充分的通风换气以及室内舒适感的建立等很大程度上依靠空气调节;尤其对于地下商业空间而言,为了消除人们对地下环境的不良印象、确保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必不可少。因此在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中就要考虑改善地下心理环境的措施。一般说来,地下空间由于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较小,容易得到比较合适的温湿度环境。在设定全年地下空间温湿度时,还必须考虑地下商业人员活动的规律和客流密度的日变化。又由于地下空间终年不见阳光,季节感和时刻感都比较淡薄,有必要适当提高标准。一般夏季温湿设计条件为温度23℃~27℃、湿度40%~50%;冬季为温度16℃~20℃、湿度30%~40%。地下商业空间一般设在地铁出入口或者广场附近,尽管客流量比较大,经过地下商场的行人有意购买的只占少数[4],商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那些无目的的参观者。这就形成了地下空间空调负荷组成异于地面商业建筑的特点。

3.1空调系统冷(热)负荷

(1)建筑负荷所占比例较小。由于地下商业空间处于蓄热能力较强的土壤和岩石的包围中,热稳定性较强,一般而言如果商场埋深在1.0m以下时,对于舒适性空调而言,围护结构占总散热量很小,可忽略不计[5]。

(2)照明负荷所占比例较大。一方面,地下商场的服务对象是适应了自然光的顾客,他们从自然光环境进入地下商场的人工照明环境,为了不至于让身处其中的经营者和顾客产生阴暗的感觉和烘托商业氛围,地下商业环境的设计平均照度都比较大,一般≥300lx[6];另一方面根据视觉心理学原理,地下商场营业厅在布置、装饰、陈列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突出商品,增强商品与背景的对比,以促使顾客引起对商品的“注意”。这些措施都会使地下商业环境中的照明负荷增大。

(3)人体负荷。商业环境的人体负荷主要决定于客流密度,对于建在地铁出入口或广场附近的地下商场来说,客流密度变化的规律与一般的地下商业空间又有区别,较难确定。根据笔者对上海市大型超市人流密度的调查以及多项大型超市空调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结合地下建筑的特点,人流密度可按表1取值。

(4)新风负荷。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平时商场人均新风应大于15m3/h,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均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h。对地下空间舒适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风,为了强化地下商业环境的舒适感,可适当的加大新风的供给量。

(5)负荷组成。综合来说,地下商场与地面商场相比,冷负荷减少并不明显,典型的地下商场冷负荷组成规律如表2。

3.2冷热源的选择由于地下建筑的造价远高于地面建筑,因此建筑物的层高较低,空间较为紧张。选择冷热源应在满足建筑总的冷热负荷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便于安装的设备。为保证商场内空气质量,应采用带中效过滤器的组合式空调器。

3.3空调方式及气流组织地下商场一般层高较低,风管敷设空间受到限制,因此集中式全空气定风量空调方式是地下商场通风空调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案。气流组织一般采用上侧送或顶送,并采用局部集中回风方式,减少回风管的长度和风管安装的空间;散流器的送风速度可适当加大,在某些部位可让人有明显的吹风感,甚至可以在送风中加入特殊的花香活草香,以方便身处地下环境的人们定位,加强送风的自然风效果,减轻人们在地下环境中的不适感。

3.4消声隔振为了改善地下空间的听觉环境,必须将产生噪音源的风机房、电机房、水泵房等布置在远离功能中心和其他需要安静的部位,在建筑上也应作适当隔音处理;风机机座必须设置减振装置;管道系统必须设消声器。在噪音声量不大的地下环境配备悠扬的背景音乐,也是一个较好的处理方式,将人们的听觉注意力吸引到乐曲中去,从而使人们“忘记”设备发出的嗡嗡声。

第3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作用

1生态文明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资源的共享,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国际社会,每一个国家所肩负的重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既然生态文明在如今的生活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首先来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与建设来逐步进行解。

1.1生态文明的基本定义

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准确是是指人类在不断遵循着自然界、人类生活社会之间的秩序进行相应建设,并保证和谐发展从而不断获取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是人与人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共生,是一种现代化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应该从意识上尊重环境,并建设新的可行性生态平衡。

1.2生态文明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要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更应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生态文明,那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维持一个平衡框架。因为在经济化的世界里,能源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框架。如果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那么整个能源系统也会遭受到破坏,而且如果没有完善的能源系统,那么生态文明将无法为我们这整个和谐社会提供能源支撑。既然生态文明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占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文明呢?

2林业对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在解决气候问题上有着显著的作用。因为森林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大的储碳器,它可以极好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众多温室气体,从而可以有效的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林业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缓解荒漠化。因此无论是对于哪个国家,防沙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而且研究也证明,林草覆盖在沙漠地区是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此外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提供着可再生能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林业这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可以降低我们对于煤炭和石油的依赖程度,对于发展和开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有重要意义。此外森林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一个复杂的小型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3有效的发挥林业产业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作用

在生态文明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林业产业建设对于生态文明体系来说,是与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充分有效的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呢?

3.1从安全隐患上减少林业的破坏

森林害虫和害虫以及森林火灾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如果要有效的保护林业,那么科学的杀灭这些害虫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国家可以在积极寻找和开发科学的灭虫剂时,专家也应该随时根据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随时对森林进行监测,避免因温度等原因造成森林安全隐患,此外也要加强对守林人的教育,要随时关注森林中的火灾问题。

3.2减少砍伐,增加绿化

只要经过合理的开发和有计划的抚育,可以将森林资源无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下去,但是商业的采伐,开垦,砍伐等行为使得森林的消耗量远远高于森林的生产,而有数据曾显示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对森林进行开采和破坏,那么在几年内全世界的生产性森林面积都将要被迫减少一半。也有数据显示现在全世界每分钟要破坏1100万公顷的森林,如果任由现在的消耗量让她一直这么下去,那么在不久的未来森林将消失,而森林中的多样性物种也会随之消失。而国家可以加强林政管理,制止乱砍乱伐,对于毁坏森林的行为加强惩罚力度。而除了要减少森林林木的砍伐行为外,国家也可以要求多植树造林,以减轻商业性采伐和乱砍乱伐对林木的压力。同时国家也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此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保护丰富的物种资源。国家与人民要以复活岛为警戒,复活岛原本森林茂盛,构成一个复杂的小型生态系统,里面物种多样化。但是随着最后一棵树木被砍到后,复活岛如今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派荒凉。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对人们对治理水土流失,促进降雨,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物种多样性都有着重大作用。因此国家与人民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旨,全面去推动林业的改革,创新林业体系机制,全面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段燕玲 单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镇林业环保站

参考文献:

第4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出席本届中国长三角服装发展高峰论坛,与大家共同商讨服装产业发展。我要讲的主题是中国服装产业面临急剧转型,中国品牌崛起之路!下面我就以上两个问题做一下阐述!

一、国际国内生存危机加重,我国企业面临新一轮转型,中国品牌逆风而起

1. 我国服装产业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局势严峻

我国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局势可谓是越来越严峻,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受次贷危机、美元疲软、人民币升值、油价上涨、原材料上涨、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对行业的渗透和控制等因素的影响,07 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711.7 亿美元,出口增长幅度为18.88%,与2006 年的25.15% 相比,放缓了6.27 个百分点。08 年1-2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63.45 亿美元,总额较去年同期上涨9.7%,这是自2002 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纵观以上数据,在国际环境多变,社会竞争加剧下,我国服装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头,我国服装产业面临新一轮转型。

2. 国家相关政策推动我国服装产业转型

从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看,中国纺织品生产的“井喷”式发展时代已基本结束,今后将难以在规模上继续形成大的突破,后期将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在纺织业上,国家在确定“十一五”以“调整”为主基调的同时,必将在“限制产能”方面予以辅助政策措施,产能的迅速膨胀已经并将继续受到资金、原料、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服装产业面临新一轮转型。

3. 国际强势品牌抢占高端市场,企业寻找品牌出路

近年来,国外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已陆续进军我国服装市场,入世后,尤为突出,全球500 强知名企业已经有超过400 多家进入中国。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知名品牌、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管理等优势,对全球的服装产业进行渗透和控制,如在技术层面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纤维、面料等生产,有力地占领高端市场,赚取大量的高额利润,他们的品牌体系就更不用说了。一般来说,加工占服装总价值的10%-20%,商贸占总价值的30%-40%,而品牌则占到50% 以上甚至更多!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是我国民族服装企业的最好出路!

二、中国服装产业自强转型,奋力打造品牌发展新模式

1. 我国服装产业成绩斐然,为品牌崛起打下基础

对于以上数据而言,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实际上我们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我国现代服装产业的30 多年的发展历史比起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创造的成绩,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国家现有相关服装企业8 万多家,从业人员2000 多万。企业由弱到强,品牌从无到有。我国消费者对服装的认识上也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从蔽体保暖有实用功能到强调内在质量和穿着舒服再到注重款式的差异性和与众不同和讲究品牌的文化消费。服装的这个消费演进过程不是后一个对前一个的否定,而是一种兼容基础上的扩展。这一切都为我国服装品牌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服装企业从容面对挑战,极力调整品牌战略步伐

事实上,我们已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在有力地与国际大品牌进行抗争!据相关数字显示,通过政府搭台,我国近千家知名企业依靠自主品牌建设,正以积极稳健的姿态走向海外市场。像雅戈尔、杉杉、七匹狼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所在。在整个国内市场,以2007 年服装行业热点来说,品牌企业向零售业渗透与控制、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渠道争夺与创新、产业集群加快结构调整与创新等,真是品牌之战,硝烟滚滚,这将引起服装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全服装行业面临国际资本对产业渗透和控制,产业重组加重成本和技术进步的压力;能源原材料成本上涨;汇率变化,人民币逐步升值的过程将持续;节能减排政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环保要求提高;质量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出口退税和数量管理等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加大,那些缺乏长远战略、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淘汰出局。众多企业所做出的这一系列动作将大大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使资源实现更加优化配置,从而刺激整个行业创新!

3. 极力创造新型发展模式,民族品牌崛起蔚然成风

整个民族品牌的崛起,和全行业的相关环境、配套设施、机制等的建立与完善息息相关,如品牌环境的建设、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商业销售的模式创新、设计和终端市场的控制、管理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等。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在品牌环境的建设方面,我们国家一直注重服装企业品牌建设,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法规、法律等日益完善!国家一直以来从政策、法律入手,以服务、扶持做起。通过制定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推进相应产业政策,促进产业整合,推进品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开展品牌的法制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规范品牌市场,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通过协调机制,综合运用财税、贸易、金融、保险等政策和法律,对品牌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发展和完善品牌建设的整体环境。如2007 年5月1 日出台实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是我国特许经营事业发展近20 年里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特许经营商业迈向了一个主流化、法制化、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新时代。

(2) 在服装商业方面,服装行业多极化品牌的良性发展要求服装工业与服装商业的畅通链接!服装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的演变与定型、及所处的成熟程度,往往对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及商业交换起到关键作用。近几年,各种服装商业业态发展非常迅猛,经市场检验并已标准化的典型商业业态有:百货商场(主题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奥特莱斯、批发兼零售市场、品牌专卖店。奥特莱斯和品牌专卖店是品牌对于百货业态的补充,同时也占领市场的“有利凭证”。品牌专卖店帮助部分服装品牌企业快速完成了商业扩张,成就了一批“商业品牌服装企业”。

(3) 在现代物流方面,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接轨,整个服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传统的货品配送形式逐渐无法满足服装企业的需求,现代商业物流开始受到关注。如何整合供应链系统,建立“小批量、多批次、快出货”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决定着服装企业能否直接、有效扩大利润空间。如今物流配送方式比较多,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物流配送模式,使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服装企业创新需要解决的 课题。

(4) 设计和终端市场的控制不仅是整个服装行业企业角逐的焦点,也是体现我国服装行业迈向品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设计一直是我们企业发展的软肋,如何提高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终端市场的控制方面,众多企业开始实施“整合渠道、利用资本、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商机”的发展战略。例如,七匹狼、报喜鸟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后,首先提升自己的渠道。七匹狼将原有专营店进行改造成为“七匹狼生活馆”。报喜鸟2007 年上市融资后也是首先在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店;还有李宁的运动城等,这些变革才刚刚开始,展望2008 年及以后的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道路,我们完全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期待。

(5) 当然人才、管理、技术等等都是我们服装行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所有的现象表明,我国服装行业面临新一轮转型,中国品牌必将顺势崛起,在这新一轮的产业链将在很大范围上调整并于此构建新的生产关系,包括从棉花种植、纺织印染、服装设备制造、服装加工、服装配饰以及辅料的生产、服装商贸平台、服装研究和市场调研、大众媒体等。这个产业链中必须有一张庞大的网络体系(零售网、销售网、特许经营加盟等)。这样各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将更加细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张网络的形成无疑会增大产业链条的长度和强度,近而带动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飞速发展,为相关产业制造发展机会,这样才会增强服装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同时产业链条的增长是确保该产业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保证,也使得服装产业发展更加细分化更加规范化。术业有专攻,品牌更讲究差异化、个性化、高质量服务,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都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国际化品牌,多极品牌的建立,整个产业链的企业都将受益,将会有力推动我国服装产业链升级和完善,造就共赢局面。

第5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6-0011-02

作者简介:崔乃文(1981-),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

近年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因此,全世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为了避免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希望能降低世界各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有效降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将经济发展转变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把人们的生活也转变成为低碳生活。

一、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在英国提出,但是至今为止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却依旧没有一个具体的解释。通常来说,对低碳经济的解释可分为三种情况: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零排放;降低碳的排放量。虽然社会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定义有着很多的说法,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进行技术、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降低企业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就是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碳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全世界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关注,到目前为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的激励制度、低碳经济具体的发展路径以及低碳经济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等。近年来,中国紧跟时展的脚步,也开始关注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我国的相关人员,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碳市场、实现路径、碳税、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2005年,庄贵阳发表的《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2009年,潘家华发表的《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以及2010年樊纲等人发表的《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等。这几篇文章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研究,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内涵与未来发展趋势。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经营理念落后与资金缺乏,降低了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

对国内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少以及力量相对薄弱等特点,为了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缩短企业生产的周期,以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收益,才能确保企业的资金链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由于长期受到管中运营观念的影响,有些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的目光不够长远,难以为企业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资金投入也都以短期投入为主。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中小型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就像是一项资本性的支出,投入资金数额比较大,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属于一个高投入、长收益的投资项目,这一特点让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都不愿意向低碳经济转型,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2.低碳转型升级投入成本过大,中小型企业无法接受

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对企业内部所有设备进行更新,置换企业内部的员工或进行再次培训。尤其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而言,对企业设备上进行置换或更新时,置位的设备必须能满足高水平生产的要求,也要达到低碳排放的相关标准,做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员工方面首先要让转型后的员工能更好地适应新设备和新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应该提高企业员工环保、低碳意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3.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行业起步太晚

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在全体员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创新能力也非常薄弱,这一情况对中小企业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成为中小型企业无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上普遍认为:一个企业如是在技术开发上的投入资金在该企业的总销售额中占到了1%,那么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非常困难,如果占了销售额的2%,只能维持正常发展,只有点到了5%以上,企业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开发经费,就算有,也占不到整个企业总销售额中的1%,专门的研发部门更是缺乏,因此,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低等因素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国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提高企业低碳转型的主动性

国内的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完成低碳转型,就需要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更新自己的发展理念,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全面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企业制定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了解低碳转型投资成本虽然比较高,但是却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收益,坚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企业低碳转型升组,努力朝企业低碳经济目标发展。

2.抓住低碳经济关键点,占领市场,拓展企业的资金来源

低碳经济发展,强调的是新能源产业和环境和谐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想要在这个低碳经济时代长远、稳定的发展,就面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优先抢点低碳经济商品市场。如面对当前制造行业相对饱和的状态,我国的中小企业就需要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途径,在现存生产水平条件下,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方向发展。另外,为了促进行中小型企业顺利的低碳经济转型升级,走可持持续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就必须不断拓展企业的资金来源,扩大企业的融资方式,确保有充足的资金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如,采用中小型合并企业的方式扩展企业规模,抓住低碳经济的增长关键点,依据关键点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提升企业借债的能力等[2]。

3.确保转型步伐的稳定,对企业转型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转型成本是所有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投入,尤其是对力量薄弱且资金缺乏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控制好转型的步伐至关重要,转型升级应该有计划的顺利开展。企业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不但要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收入来源,对企业进行分层转型,先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对一些陈旧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例如,企业可采用融资方式,租入更多的新型设备,对财务分配情况进行正确的把握,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对企业转型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4.加强人才培养,创新生产技术,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机制

人才与技术是中小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在人才方面,企业需要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吸收更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进入企业。在企业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所有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企业员工能适应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技术方而来说,中小型企业需建立一套全新的创新机制,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让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转变为技术型,把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中小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对世界各国低碳经济转型成功的经验进行合理借鉴,依据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注重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推动我国绿色商业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提倡低碳技术的研发,了解人们的消费模式,创造更多的低碳产品,推广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观念,促进我国的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鄂湘,杨亦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经营管理,2013(20).

第6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论文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内涵于企业的一种组织存在、过程性存在、设定性存在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本身内蕴的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和应然结论。作为一个伦理学、社会文化学和法学范畴。“企业公民”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在精神表达、行为展示和责任履行上更具有公民意味,也更符合企业的社会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从公民的核心理念出发,“企业公民”责任的充分履行必然要求其权利的充分保障。“企业公民”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法制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的积极有效参与。

从经济学视角定位“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取向,它局限了人们的认识视野和理解思路,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实践的盲目和混乱。“企业公民”的出现,既是这种理论和实践困境的一个客观反映,也是对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企业公民”概念,不仅蕴涵了社会对企业的现实需求,意味着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一种视角转换,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治理从经济学视域提升到了哲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综合视域。事实上,归根结底,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的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决定的。可以说,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既是理论深入的应然结果,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及其责任

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生产集”到委托一理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生产集”,从科斯“打开企业黑匣子”到詹森、麦克林的“企业是合约结”,从产权理论的“产权集”到专业化一协调理论的“生产实体”。尽管经济学家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认识、解释企业,但结果并不如愿。正如哈特所说的,“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这一问题,但至今为止没有共同的、明确的答案”Ⅲ。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能够把握企业的根本属性。从根本上讲,企业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认识企业、解析企业的责任。亦应由企业的存在本质和特性出发。

就企业的存在形式而言,企业是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存在。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来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进行商品生产或交换的专门化的组织和单位,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组织。从社会生产的层面上看,它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进行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生产组织的一种历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的组织需要和组织存在。

就企业的存在历史而言,企业是作为一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一种过程性存在。它随着交换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随着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随着商品生产单位或组织由家庭、作坊进一步转化而产生,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展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它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市场的操纵与控制日盛一日,这些影响深深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渗透到政治、科技、教育、文艺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各个层面。正如美国学者汉密尔顿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大型的企业拥有极为广泛的经济权力,它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既是经济的决定,又是社会的决定,都将影响到个人、社团和整个地区。”当然,随着产品经济的到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会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实现统一,企业就失却了它继续存在的理由而趋于消亡,这也将是历史的必然。

就企业的存在目的而言,企业是一种设定性存在。从存在的目的性角度出发,存在可大致分为非设定性存在与设定性存在。非设定性存在是指那些没有自主角色安排、仅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着的存在。设定性存在是指具有一定的目的—理想、自主存在且有着明确社会角色安排的存在。设定性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社会结构网络事先设定了每一个相关的社会角色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责任。目的问题是企业的根本问题,它规定了企业的存在性质及其发展空间和方向。企业正是一种设定性存在,由于人的设定而“自主存在”,也正是由于人的设定而具有目的。企业的产生、发展乃至消亡,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的需要的不断变化和满足而决定的,换言之,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其存续时间内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存在,一种过程性存在,一种设定性存在,在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获得了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社会地位,必然要承担与这种地位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进化的。“需要”既决定责任的发生,也赋予责任以内容。其次,企业是作为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而存在并展开的。一方面。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看,企业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社会的发展也要依赖于企业的发展,这种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又受到各自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尽管其利益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社会利益却具有共益性,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层次,其利益必定要受到社会利益的约束,其目标必然应服从于社会利益的目标。因而,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再次,作为一种设定性存在,企业与人一样具有一种“身份”,尽管它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道德人,但有追求的目标,自然地培育一种文化,具有某种决策自由空间,并且影响到人、社会和自然。因此,企业虽然不是具体的人,但却是道德的行为者,它能够而且应当负有责任,这是符合逻辑并有意义的。作为“出于自由的自我承诺”。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责任应用于作为道德行为者的组织——企业身上。

由此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内涵于企业—一种组织存在、过程性存在、设定性存在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本身内蕴的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和应然结论。

二、公民与“企业公民”

公民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其原意是“市民”。当时的公民是指居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不包括奴隶和异邦人。政治权利是公民资格的真正条件。但公民的权利指向不是个体所属的利益的实现,而是城邦共同体的和谐生活,换言之,是共同体的共同幸福或至善。对于雅典公民而言,最大的美德是关心国家政治和公共事务。雅典公民认为,个人的美德与公共的美德是一回事,个人只有在城邦中,或者只有通过城邦,才能恰当地实现自我,并且人们认识到,对于自己的国家尽到义务,是公民全体幸福的保障。资产阶级革命赋予公民概念以新的含义,公民遂成为一种普遍权利和义务的代名词。现代公民社会则是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在当时主要是城市里从事工商业的市民,一群理性的自私的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按照一定的契约规则所组成的社会,实际上就像是现在的私人部门,如公司、企业、个体户、行会以及它们之间的社会网络等等。在现代法学中,公民是指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责任程度与自由程度(或者说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公民这个法律概念的核心理念。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赚取利润、解决就业和缴纳税收的功能,人们更希望企业能有效地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关心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公民”就是在这种期望的反映中应运而生的。“企业公民”概念属于伦理学、社会文化学和法学范畴,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经营实践、运作和策略相整合的行为方式,它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一方面,公民身份本身就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含义;另一方面,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从“企业公民”概念可以看出,社会对企业与公民个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类比,这是有重要意义的。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拒绝腐败和贿赂,倡导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第二,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其中雇员、顾客和股东是最基本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就业机会平等和薪酬公平,反对性别、种族等的歧视,注重员工福利;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产品质量;维护股东权益,重视投资者关系等。另外,还包括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贡献等。

第三,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第四,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如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赞助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或其他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共事业和福利事业。

英国“企业公民公司”(Corporate Citizenship Corn-pany)把“企业公民”这一概念概括为四点:(1)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部分;(2)企业是国家的公民之一;(3)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4)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的一般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企业公民”在精神表达、行为展示和责任履行上更具有公民意味,也更符合企业的社会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

三、从应然走向实然:呼唤“企业公民”

当前,经济伦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了多层次划分。有的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有的则把“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伦理底线、社会义务和伦理理想;更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尽管目的都在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从应然走向实然,但理论定位上的缺憾,必然带来实践履行的困惑。

当把“企业社会责任”作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次的划分时,可以很容易地把“责任”与企业的目的、业绩和影响联系起来,理论上的清晰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问题是,正如乔治·恩德勒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从“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所作出的“可持续性”定义出发,人们在“环境”这一概念上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共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然问题,比如能源消耗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作出科学定义和测量的;与此相比,要想在“经济”这一概念上达成共识,则是比较困难的和有争议的,而要想在“社会”这一概念上达成一致则更难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很难有一个普适的量化标准。

当把“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的人类价值取舍和理想诉求通过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特殊表达时,伦理即被置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地位。这可能提供一种评价企业行为的伦理方法,提升伦理评价在评判企业行为中的合理性。但是,一方面,伦理道德尽管是维系一个社会秩序的重要的约束力量,但是仅有伦理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伦理道德要成为有效的约束力量,还必须依赖于每一个道德主体对普世性伦理准则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遵循这些准则。可是,伦理自律只是一种自我的内省和自我的反思,这是一种私己性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强制性的第三方约束,本质上是一种“软”约束。而市场秩序的扩展是一种公共活动,维系公共领域的有序,更重要的是依赖于社会规则的运行。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准则因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有所不同,是否能够达成一个所谓的“道德共识”,还是未可知的。因此,即使将伦理置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地位,即使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对蕴涵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人类价值取舍和理想诉求的深层把握,但在实践中并不一定是能够真正履行的。

第7篇:气候变化对商业的影响范文

还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八达岭长城以及宁波三江六岸、江苏建湖的双湖公园以及上海南浦大桥、内环高架、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北外滩水景等众多标志性的灯光照明工程,都是上海亚明的出彩创意、身体力行地谱写着一个个民族品牌新传奇。

品牌之变

——从发轫到再回归的嬗变

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前身,即1923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我国第一家灯泡制造企业,并始终领跑中国的照明行业——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经伟,说起公司的前世今生感慨万端——或许,刘经伟本人就是亚明品牌的嬗变与回归的见证人与践行者。

当年,一个民族资本家胡西园,满怀实业救国的理想来到了上海,从而诞生中国第一支长丝白炽灯泡,填补了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一个空白。上海亚明前身的中国亚浦耳灯泡厂,即取自德国“亚司令”、荷兰“飞利浦”的“亚”和“浦”;同时寄希望中国将执电灯泡工业之牛耳,取名“亚浦耳”。缘此,一个民族品牌由此诞生。

刘经伟介绍说,1923年亚浦耳生产出我国第一款白炽灯,1948年亚浦耳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根日光灯管,1963年研制出我国第二代光源“荧光高压汞灯”,1975年设计定型我国第三代新光源“高压钠灯”,1985年中国第一条引进高压钠灯生产线投产……上海亚明,堪称筚路蓝缕地迈出中国民族工业最初的草创时期,走过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改革,与时俱进地步入中国现当代工业的发展时期,屡创众多中国第一,为人赞赏,口口相传。除中国的第一支灯泡外,还有中国的第一支碘钨灯、中国的第一支钠灯、中国的第一支金卤灯、中国的股市第一股,以及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诸多荣誉。

今天,上海亚明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灯泡的照明功能,或一个行业的精神图腾;而且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责任与情结,是中国照明行业的骄傲;更是生逢盛世,继续大步迈开“点亮中国”的铿锵步伐。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际,上海亚明先后于1994年、1996年与荷兰,1992年与美国企业组建了上海飞利浦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上海飞利浦亚明灯具有限公司、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跨出了上海亚明合资合作的最初实践的步伐,既获得经济效益,更有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积累。

飞利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1994年与上海亚明共同合资成立“飞利浦亚明灯具有限公司”,专门制造飞利浦品牌灯具及电器配件等。公司设有二个工厂:HID(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工厂;GLS/HAL(普通照明灯泡/卤钨灯)和CFL(紧凑型节能灯)工厂 。以“让我们做得更好”为方针,以服务顾客为己任,通过吸收飞利浦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为顾客提供品质优良、高效节能、舒适美观的各类照明灯具以及专业的设计和服务,使其产品成为顾客的第一选择。在国内同行中,公司保持领先地位。

但是,上海亚明在1994年与飞利浦合资后,其制造实体、营销网络几乎沦为一个行政“机关”、一个跨国公司的“附庸”机构——上海亚明决心毅然反顾,破茧成蝶,奋发图强,重扛振兴中国民族品牌之重任。2000年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召回在飞利浦亚明照明公司工作了六年的刘经伟等,要求他们用在跨国公司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来带领亚明全体员工,再建亚明的制造实体和营销网络,并批准亚明公司的战略发展计划,随即开始了上海亚明的新一轮品牌建设与再度崛起。

品牌再塑

——从传统到新光源的创新

2002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上海亚明,给予亚明以资本市场支持,公司也整体迁址马陆,占地150亩,开始了再次创业,着眼于上海亚明的新照明的研发与创新,取得不俗业绩;2009年飞乐音响聚集绿色照明,以加速绿色照明的超常规发展,也迁址于此与亚明同署办公,其绿色照明一举成为飞乐音响的主要业务。

上海亚明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传统的文化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质量管理的战略目标。2004年亚明创建1923品牌,生产高效节能的“1923”牌HID光源系列产品及更多“1923”牌的各类照明产品,构建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工程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在产业转移和走出去的历练中,2007年上海亚明在江苏省建湖县经济开发区投资5亿元,建立江苏亚明光源有限公司和江苏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建造占地300亩用于生产开发;2009年上海亚明与朝鲜平壤照明配件工厂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平壤亚明照明合营公司,填补了朝鲜照明工业的空白。这是继南非建立APPLO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后的亚明第二家国外工厂,吹响进军海外照明市场的集结号。

2005年“亚”字牌商标被授予“最具活力的上海老商标”称号,2006年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8年亚明公司专业照明部承接北京奥运会场馆门前道路照明工程,2009年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的招标中,亚明的高压钠灯中标,同年完成了陶瓷金卤灯和电子镇流器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准备,为灯具发展和物流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8年起亚明在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立“亚明照明奖学金”,2009年,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主导品牌“亚”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些都标志着上海亚明跨入中国著名大品牌的行列,同时也是上海亚明品牌战略又一辉煌的战绩。飞乐音响越来越重视亚明,把照明业务作为上市公司的主打业务,持续地扩大经营规模,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适应国际照明产业的趋向,从普通照明、传统高效照明到LED照明等新光源的发展阶段,形成中国在世界的最大照明电器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上海亚明持续加大市场投入,把“亚”字牌打造成中国绿色照明的第一品牌,把在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照明工程中的出色业绩作为新起点,再创亚明百年奇迹和辉煌,自主发展、重振民族品牌。其中,2008年与台湾亿光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强强合作,成立上海固态照明有限公司,谋求LED照明领域上下游关系的战略部署和定位。亚明将聚焦照明行业的四大市场:工业照明市场、道路照明市场、商业照明市场和景观照明市场。实行“亚”字品牌的统一、店面形象统一、销售渠道统一、营销组织统一,寻求与设计院的合作力度、“亚”字和“1923”二大品牌的宣传推广及工程加品牌连锁专卖店建立的突破。

继而,LED检测线、国家级照明灯具研制中心的建成,成为上海亚明2009年的一个得意之作。2010年确立照明服务综合设计方案。2011年亚明公司正式收回品牌,自主经营,更名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2012年正式更名为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礼群表示,把“亚”字牌收回来,使得整个产品和品牌形成完整系列,对于打造民族品牌、发展系列产品和服务,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司将紧紧跟踪LED的发展趋势,进行大量投入以提升公司在LED方面的技术水平。上海亚明每年会至少将年营业额的3%投入到新产品及技术的研发中去。上海亚明还每年投入250万电费为新光源测试“埋单”。

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拓展绿色照明产业,连续第四年中标“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并在国家首次举行的“2012/2013年度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中,公司LDE产品中标全部4个招标项目。

“我们销售的不是灯光而是光线,不仅仅是单纯的光线而是提供关于光的整合解决方案”——上海亚明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笔者走在公司的研发中心,这里精心设计的隧道模拟照明方案,灯柱的照明高低、灯与灯的间距,可以随意调节;家庭卫厨的照明效果、卧室的背景灯光设计等,或使用传统灯光或使用LED照明,无不让客户有直感的舒心选择,为人啧啧称道。那人性化、形象化直觉体验,为人享受绿色灯源的喜悦而流连不已。在这里,可以处处体现到公司的每一个设计细节,为客户提供周到服务。只有你没有想到,没有亚明不能做到的。

品牌愿景

——从生产商到服务商的转型

上海亚明由单纯提供光源、电器、灯具产品转型为针对用户需求提供照明整体解决方案,迈向现代制造服务的新高度。为此,公司斥资1亿元,全力打造应用服务实力,成功建成目前国内一流水平的照明应用中心,实现结合用户深层次需求,可为用户提供节能、环保、舒适的智能化照明解决方案。该中心已被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随着国家高效照明产品占有率超过70%,新一代照明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应用,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照明产品生产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有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品牌建设。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上海圣阑实业有限公司93%股权,加大了对LED通用照明的研发力度,投入费用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按照聚焦绿色照明产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绿色照明产业,并针对绿色节能的照明加速替代传统照明的市场变化,以及照明产品应用端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工程解决方案的大趋势,上海亚明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推动了LED照明产品从产品规划、研发、制造到市场推广的进程,使新照明产品的业务收入实现较大幅度上升;同时,还通过建立照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扩大照明工程设计队伍、组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对接建筑设计院,扩大照明应用工程的业务量,使工程业务收入实现较大幅度上升。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发展节能灯,高效、环保、低成本高效节能产品,成为未来照明电器行业的发展主流。新照明技术发展迅速,成本快速下降,产品示范应用逐步推开,节能减排效果日益明显。LED照明产品已成为下一代新光源的发展方向,其照明产品的市场也启动并进入了市场推广阶段,其技术在普通照明领域的应用也迈入了快速发展期。

预计到2020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新绿色节能的照明市场有望达到750亿美元,占全球照明市场份额50%。很多LED企业进入到照明领域,做传统照明的企业也在同步的转型,最终就要形成竞争,未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的运用领域,不同的市场,对不同市场开发不同的产品,前两年关注的指标是光效,现在更关注显色性、可靠性、寿命,更加关注照明的要求。因此企业在研究开发领域,通过人才、技术方面的投资缩短与国际先进的差距是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