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组织及病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

第1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针对大体标本种类和数量较少这一情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经常要注意在网上搜集与本次实验课所学的口腔疾病相关的图片,尽量从国内外口腔教学网站中搜集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图片。实验课时将图片以幻灯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学生以图片的形式接受信息,往往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听讲并且体会更深。口腔病理教学切片由于标本来源困难,制作过程较复杂,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时也难以找到理想的教学切片。

由于教研室暂时还不具备制作切片的必要条件,因此,主要是通过国内在此方面水平较高以及基础较好的单位购买高质量的口腔病理专业教学切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内容特点,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口腔组织学和胚胎学部分的实验教学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传统的绘图示教法。多媒体教学比较形象、生动,并且承载的信息量也比较大,再配以图像、动画等加以演示,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难以掌握和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结构,可以适当采用绘图示教来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口腔组织病理学部分的内容,应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病例讨论结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在学生初次接触教学内容时,通过临床病例的方式使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在介绍发生在腮腺的腺泡细胞癌时,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此为基础介绍腺泡细胞癌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腺泡细胞癌具有肿瘤细胞体积大、胞质透明的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醒不仅要掌握腺泡细胞癌镜下特点,还要考虑是否为口腔转移性肿瘤,如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腮腺。

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锻炼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综合临床素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开展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逐步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满意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本校口腔医学2009级79位学生进行了实验教学情况调查,见表1。

废除单一的期末考试体系,建立多元化考试体系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前的病理教学模式是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大课教学的陪衬,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在这种思维方式引导下,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作者建立了一套多元化考试体系,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不仅包括期末卷面成绩,还包括平时成绩和实验技能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又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成绩。实验技能成绩主要是切片考核,并且平时成绩和实验技能成绩占总成绩的40%。通过以上方面的综合考核,使实验测评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纠正了学生平时不发奋,考前搞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切实加深学生对本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2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关键词】口腔粘膜纤维病变;微血管;丹参

【中图分类号】R7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28-03

Study on the pathology and themicrovessel density of Danshen treatment OSF

Lu LianmingWen WenZhou YanLi ShaLiu Ming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morphological and microvessel number and density before and after therapeutic and the effect of using Danshen injection on OSF.Methods: (1)OSF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in the epithelium, interstitial tissues, glands and muscle tissue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pathological method,exminated the microvessel number.Results: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showed that the Danshen had after treatment showedmarked effect on OSF,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anshe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OSF,Danshen play a protective rol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Key words】oral submucous fibrosis; microvessel; Danshen

1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根据患者的知情同意,按Pindborg的OSF病理学分期标准及临床表现[1],选用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30例(早、中、晚各10例)OSF,患者全为男性,平均年零35.5岁,病程5月至8年。另取10例无不良嗜好的健康自愿者的口腔粘膜作为正常对照组。接受治疗的30名患者进行治疗前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后活检,活检组织按病理常规处理后,分别HE和CD34染色。

2方法

2.1临床治疗方法:对30例OSF患者进行双颊部、双翼部下颌韧带、上腭两侧点状注射丹参注射液,总剂量4 ml/次,1次/周,平均注射10次,每次治疗后记录患者主诉症状和张口度、病损改变情况,停药3月后活检。

2.2免疫组化染色步骤及微血管计数:标本经4%甲醛固定后按常规处理,3um连续石蜡切片于60℃烤箱中烘烤3h,脱蜡至水化,按迈新公司ElivisonTM操作步骤[2、3]进行鼠单抗CD34染色后镜检。实验用人肺组织作阳性对照,用非免疫动物血清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免疫组化评定标准采用双盲法,在光镜下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每个视野血管数量。凡由内皮细胞或幼稚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窄隙状、囊状和空泡状染色为棕黄色结构判定为可计数MVD,但管腔直径大于8个红血球直径的总和,以及坏死区的微血管和厚壁血管不计入总数内,按此方法由2名病理医师分别在光镜低倍下选取MVD密度最大的3个区,再在200倍视野下对微血管进行计数,取2人计数的均值作为MVD值,经SPSS122.0 for windows统计程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各组微血管密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丹参治疗后OSF病理学形态[4,5]

2.1.1早期治疗前:粘膜上皮萎缩、钉突变短、肥大或部分消失,棘层轻度增生肥厚,粘膜间质水肿、胶质纤维玻璃变性,血管扩张或狭窄,血管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后接近正常口腔粘膜组织(图1)。

2.1.2中期治疗前:粘膜表面角化,钉突消失,棘层少数细胞空泡变,粘膜下胶原纤维玻璃变性、染色加深、细胞成分减少;扩张的血管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肌纤维变性;治疗后上皮棘层仍可见少量空泡细胞,肥大的钉突形成,肌纤维及肌组织变性较治疗前减轻,纤维束较稀,新生血管形成,腺体有少量的炎细胞浸润(图2)。

2.1.3晚期治疗前:上皮各层出现细胞空泡变,以棘层较密集,钉突消失,胶原全部璃变,折光性强,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周炎细胞浸润;肌组织变性断裂,腺体和肌组织间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治疗后: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的胶原染色变浅,致密的纤维束变稀疏,毛细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图3)。

2.1.4治疗后各组微血管密度计数(X±S表示):阳性对照组织和正常口腔颊部粘膜均可见黄棕色阳性的微血管。OSF早期上皮内显示少量微血管,间质及肌组织内可见明显的微血管(图4),中、晚期上皮内无明显的微血管存在,间质及肌组织、腺体内微血管明显减少、狭窄或闭锁;治疗后各组可见明显新生微血管(图5、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图1早期OSF治疗前后HE染色 HE×200

图a治疗前-粘膜上皮萎缩,钉突变短或部分消失,钉突肥大,棘层轻度增生肥厚,:粘膜下间质出现水肿、玻璃变性带胶原纤维,血管扩张充血或血管狭窄,血管周围及腺体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图b OSF治疗后-上皮、腺体及肌组织均接近正常组织。

图2:中期OSF治疗前后HE染色 HE×200

图c治疗前-粘膜表面角化,钉突消失,棘层少数细胞空泡变性,胶原纤维玻璃变性逐渐加重,扩张的血管周围有中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肌纤维有变性,腺体减少,炎性细胞增多;图d 治疗后-表皮棘层可见极少数细胞空泡变性,肥大钉突形成,胶原纤维及肌组织无变性,新生血管形成,腺体增多,腺体间炎细胞减少,新生血管形成。

图3:OSF晚期治疗前后HE染色 HE×200

图e:治疗前-上皮各层内出现空泡变性,以棘层较为密集,上皮钉突消失;胶原全部玻璃变性,正常结构消失,折光性强,血管狭窄或闭塞,肌组织变性、断裂,腺体和肌组织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腺体间质纤维化;图f:治疗后-上皮棘层细胞无空泡变性,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变性明显减轻,有新生血管形成,腺体数量增多,血管周围、腺体和肌组织间炎细胞减少。

图4早期OSF治疗前后粘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SP×200

g:治疗前- 上皮、间质、肌组织及腺体间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h:治疗后-上皮、间质、肌组织及腺体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

图5中期OSF治疗前后间质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SP×200

i:治疗前-间质、肌组织及腺体间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 j:治疗后-间质、肌组织及腺体间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

图6晚期OSF治疗前后间质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SP×200

l:治疗前-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腺体及肌组织间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n:治疗后-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腺体及肌组织间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

3讨论

口腔粘膜纤维病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口腔粘膜慢性、进展性、具有癌变潜能的疾病,可能与槟榔果、免疫、细胞因子等高度有关[6-8]。目前OSF的诊断并不难,其治疗OSF的方法较多,如皮质激素、高压氧、外科手术治疗等,但疗效不佳。因此,寻找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为OSF治疗学研究的热点,我们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OSF患者,经二年的追踪随访,可能是因没有戒除咀嚼槟榔果和烟酒的原因,中期、晚期各有1例复发。其余患者都取得明显疗效。本实验通过观察丹参治疗前后OSF病理学的形态和微血管密度的改变证实丹参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可能与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相关。

3.1丹参对OSF微血管及各组织有保护作用。丹参的化学成份主要有脂溶性二萜醌和水溶性酚性酸两大类,丹参注射液为丹参的水液性部分,具有活血化淤、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提高NK、LAK活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的合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增加机体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丹参30例治疗前、后OSF患者进行病理学对比观察,发现治疗前早期OSF即出现明显血管有扩张、畸形改变,粘膜上皮萎缩、钉突短甚至消失、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水肿、胶原纤维玻变、但肌组织和腺体未见明显的改变;到中、晚期OSF组织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上皮角化、钉突完全消失,胶原纤维玻变加重、肌组织出现变性、断裂、腺体纤维包膜增厚等形态改变。OSF患者用丹参治疗8至10次治疗后,病理学和MVD显示:丹参治疗后各组均可见明显的新生微血管,与正常组相比较,治疗后中期组与治疗前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病理学形态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证实丹参对OSF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3.2丹参对OSF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及机制本研究通过病理形态观察发现OSF中、晚期微血管数量、密度明显减少,引起口腔粘膜下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影响角朊细胞的生长,由于外界因素直接和低氧均引起VEC的损伤,而导致异常分泌NO、ET、TGFB1、PDGF等血管活性物质,并通过上述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参与OSF 的发生。丹参治疗组血管基膜完整,内皮及血管周细胞结构清晰、染色质分布均匀。我们推测丹参对OSF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1)清除氧自由基,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素是一种较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剂,丹参酮能清除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的脂质自由基,保护细胞膜。(2)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线粒体是能量代谢和自由基产生的主要场所,自由基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促进细胞的损伤。(3)减轻钙超负荷,调节钙稳定。钙超载可造成能量代谢障碍,促进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增加膜磷脂的分解[7]。丹参可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减少膜磷脂的分解,稳定细胞膜,从而起到保护细胞作用。

因此,我们推测丹参首先通过稳定VEC细胞膜和核膜、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稳定细胞的形态、改善VEC功能、减少或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细胞耐氧能力、改善OSF缺氧状态的作用,改善角朊细胞的营养,恢复上皮的机械屏障作用、减少外因的刺激;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使胶原降解,在临床上出现治疗后粘膜变红、质地变软,疤痕消失。

3.3丹参对OSF微血管生成作用:在血管新生研究观察评价新生血管数目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指标中,MVD能够反映血管新生强度的有效指标。CD34是特异的、敏感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有较强的重复性,优于内皮细胞其它标记物[8,9]。结果显示:OSF早期上皮内微血管减少,间质中微血管则明显扩张;中、晚期上皮内已无明显血管存在,间质、肌组织及腺体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或狭窄或闭塞。各期OSF治疗后新生微血管明显增加,MVD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丹参治疗后启动了血管新生的过程,经治疗后的大多数OSF病例,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少数病例微血管数量增加不明显,但畸形血管减少,血管壁增厚,血管形态接近正常。新近研究表明[10,11],内皮祖细胞(EPCS)在机体缺血、组织损伤、细胞因子或药物刺激下,可从骨髓向靶部位动员、分化、增殖,形成新生血管,因子在临床可能出现少数OSF患者未治疗便自愈的病例。用丹参治疗OSF,可能是通过诱导内皮祖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损伤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和促进微血管的新生;或是通过稳定内皮细胞的结构,调节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微血管新生,促进侧技循环的建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降解并吸收胶原纤维而发挥治疗OSF的作用[12]。

3.4研究丹参治疗机制的意义:目前OSF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而丹参等复方中药治疗因其副作用小已成为OSF治疗学的热点,探讨丹参治疗OS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使用获得理论依据,随着人们对OSF的不断了解,进一步为OSF的发病、诊断及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Lee TW,Chen GG,X H,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Peroxisome Proliefrator-active receptor gammi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Eur J Caner,2003,139(9):1296-1301

第3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CGCL)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GCL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6例病例中,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14~58岁(中位年龄30岁),病变最大径:3~6cm(平均为4.5cm),4例发生于下颌骨,2例发生于上颌骨,主要症状为非特异性疼痛和局部肿胀。6例CGCL镜下形态相似,可见骨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其中伴有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反应性成骨。6例病例通过病变骨刮除或局部切除治疗。5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CGCL是一种局限性、良性,但有时具侵袭性的骨破坏性病变,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确诊,容易误诊为巨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棕色瘤。

关键词:

中心性巨细胞病变;颌骨;病理诊断

中心性巨细胞病变是一种局限性、良性,但有时具侵袭性的骨破坏性病变,骨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其中伴有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反应性成骨[1],以往也称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由于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病例数较少,而且容易与骨巨细胞瘤、棕色瘤等混淆。因此我们收集了6例CGCL,通过对组织形态学、影像学等方面的观察,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进一步认识这种疾病,以避免误诊。

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2015年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5例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以及2016年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例中心性巨细胞病变,共6例。收集临床病史、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送检病变组织均按照常规规范取材,组织块均用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法。所有抗体及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切片均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生共同阅片。

2结果

2.1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14~58岁,中位年龄30岁。其中5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4例发生在下颌骨,2例发生在上颌骨。病变最大直径3~6cm,平均4.5cm。6例均表现为局部肿大,均无明显触痛,两例伴有下唇麻木感。

2.2影像学资料

6例均可见透过射线的缺损,表现为膨胀性透射影,4例为单房,2例为多房(图1)。常有皮质变薄,但几乎没有破损,没有周围硬化,未见骨膜反应和病理性骨折。

2.3病理学资料

⑴大体观察:5例标本为刮除术标本,均为碎组织,大小从2cm×2cm×1cm到4cm×3cm×1.5cm,呈暗红色,部分质地较硬,1例为手术切除标本可见颌骨及牙齿,病变范围约5cm×3cm×2.5cm,切面灰红暗红色,有骨质感,边界较清楚。⑵镜下观察:骨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其中伴有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反应性成骨(图2~3)。

2.4免疫组化结果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8阳性(图4),溶菌酶阳性,α1-抗胰蛋白酶阳性;纤维组织Vimentin阳性;血管内皮CD34阳性;Ki-67增殖指数<5%。

2.5诊断及随访

6例病例均根据镜下组织学形态诊断为中心性巨细胞病变,术后随访2个月至5年,到目前为止未见复发。

3讨论

中心性巨细胞病变,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该病的发生率低,约占颌骨良性病变的7%,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2]。1953年由JaffeH将其从真性肿瘤巨细胞瘤中区分开来,认为是对外伤后骨内出血的修复性反应[3]。CGCL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30岁以下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可单发或多发。发病部位多见于颌骨,下颌比上颌多见,偶见于颞骨、鼻骨及椎体等[4],偶有发生在筛骨的病例报道[5]。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为偶然发现,也有部分病例可出现疼痛、肿胀或感觉异常。本组6例其中5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4例发生在下颌骨,2例发生在上颌骨。均表现为局部肿大,均无明显触痛,2例伴有下唇麻木感。CGCL病理学表现为病变主要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其间可见大量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核从几个到十多个,常见于出血区,呈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纤维间质中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部分病例可见散在的骨小梁或反应性成骨。CGCL免疫组化结果没有特征性的表现,CD68、溶菌酶及α1-抗胰蛋白酶破骨样多核巨细胞阳性,提示破骨样多核巨细胞可能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Vim纤维组织阳性,CD34血管内皮阳性均无特殊意义。目前有免疫组化研究发现COX-2在CGCL表达阳性[6],提示CGCL的发病原因可能与炎症有关。CGCL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与炎症、外伤等因素有关,引起局部损伤、出血、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对异常刺激的过度修复。有对CGCL的克隆分析显示CGCL可能属于单克隆模式[7]。本组6例均无明显外伤史,但是有无明确的炎症诱因尚不明确,镜下形态学特点大部分都符合。CGCL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X线表现为膨胀性透射影,可见溶骨性病变及骨小梁形成,病变呈单房或多房。常有皮质变薄,但几乎没有破损,没有周围硬化,骨膜反应和病理性骨折不常见[8]。CT表现为骨膨胀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影,核磁共振显示T1、T2加权均为低信号影像[9]。本组6例的影像学表现也与文献描述一致。由于CGCL发病率低,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病理学与其他骨源性肿瘤相似,容易误诊,须与以下肿瘤相鉴别。⑴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长骨末端,少数病例累及颌骨,好发年龄为30~40岁,X线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膨胀透射影。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由卵圆形或短梭形的单核间质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构成。巨细胞的核多达20个以上,血管丰富,核分裂相常见。CGCL主要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巨细胞体积较小,并见较多出血区。⑵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和骨干的瘤样病变,也可发生在颌骨、颞骨等。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与CGCL类似,组织形态可见大量不规则充满血液的囊腔,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位于腔隙表面及周围组织,核磁共振显示T1、T2加权均为高信号影像,因此结合形态学表现和核磁共振可将两者区分[10]。⑶棕色瘤:非真性肿瘤,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好发于年纪较大的女性,多骨受累。通过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很难将两者分开,因此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磷的检测很重要。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将CGCL除外。CGCL治疗主要通过刮除术及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因CGCL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所以仍有10%~15%的复发率[11],复发的患者应扩大切除范围。国外有文献报道运用降钙素治疗,随访1~15年未见复发[12],活检见自然复原的病例报道[13]。对不易切除的病例要用刮除病灶后再注射化疗药物或干扰素等进行治疗[14]。综上所述,中心性巨细胞病变是一种非肿瘤性良性病变,主要依靠显微镜下组织形态学确诊。免疫组化及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病因也未明确。在排除与其具有相似形态学改变的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棕色瘤等病变后可到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9]李诗敏,王纾宜,朱莉.颌骨外巨细胞肉芽肿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2):1032-1034.

第4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摘要】 目的 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以及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毒性。方法 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观察鼻腔给药后动物短期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包括呼吸状况、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参照中药新药指导原则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局部刺激性,并对相关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体、离体蟾蜍口腔上腭纤毛在药物溶液作用下的持续摆动时间,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纤毛毒性大小。结果 复方菊冰喷雾剂以最大给药浓度2.0 mL/kg给予大鼠双侧鼻腔滴鼻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出现;局部刺激性实验中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发生全身反应及死亡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对在体和离体蟾蜍口腔黏膜上腭纤毛的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结论 复方菊冰喷雾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但有抑制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摆动的作用。

【关键词】 复方菊冰喷雾剂;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纤毛毒性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cute toxicity,local irritation and palatine mucosal ciliotoxicity in toad of compound Jubing spray. Method Observed acute toxicity in a shortterm after intranasally administrated with compound Jubing spray at a maximum tolerance dose (MTD),including breathe state,activities,mental state and so on;The local irritation of compound Jubing spray was evaluated by referring to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relevant tissues were also conducted. In vivo palatine mucosal ciliary beating and in vitro palatine mucosal ciliary beating were also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y to investigate the ciliotoxicity of the spray. Results There was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 after intranasally administrated with the spray at the maximum tolerance dose of 2.0 mL/kg; all the laboratory animals showed good conditions in the experiment of local irritation,and no abnormality was observed i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ertain damages were observed in in vivo palatine mucosal cilia and in vitro palatine mucosal cilia.Conclusion Compound Jubing spray showed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 and local irritation,but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palatine mucosa cilial beating in toad.

Key words:compound Jubing spray;acute toxicity;local irritation;ciliotoxicity

中药鼻腔给药方式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优点。其中喷雾剂是通过雾化装置借助压缩空气产生的动力使药液雾化并喷入鼻中,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发挥局部或全身性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1]。复方菊冰喷雾剂是由广东药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复方,已完成的药效学试验证实其对偏头痛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待发表),本文旨在考察其经鼻给药的毒性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复方菊冰喷雾剂及基质溶液(广东药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鼻炎喷雾剂(佛山顺众药业有限公司);去氧胆酸钠(北京奥博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G1160石蜡包埋机、RM2255石蜡切片机(德国莱卡LEICA);倒置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AE240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动物

SD大鼠,SPF级,体质量(200±20) g,雌雄各半,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80020;蟾蜍,普通级,体质量60~80 g,雌雄兼用,由市场购入。

1.3 急性毒性试验[2-4]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复方菊冰喷雾剂组、阳性药鼻炎喷雾剂4组,每组8只。试验前禁食约12 h,复方菊冰喷雾剂组将复方菊冰喷雾剂以最大给药容积2.0 mL/kg给予大鼠双侧鼻腔滴鼻;溶剂组、阳性药物组同法给予相同体积对照溶液,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给药后常规饲养7 d,详细观察给药后4 h内大鼠的反应情况,包括大鼠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体质量变化、中毒反应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等,对于濒死及死亡动物行大体解剖,若出现异常则对改变器官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4 局部刺激性试验[2-4]

取SD大白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复方菊冰喷雾剂组将复方菊冰喷雾剂以给药容积0.1 μL/kg给予大鼠双侧鼻腔滴鼻,若动物抵抗性强或药物渗漏,可给予数分钟间隔使其性情缓和,鼻孔微张后再给药,以保证药液与鼻腔及呼吸道黏膜接触达到4 h以上;溶剂组、阳性药物组同法给予相同体积对照溶液;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每天给药3次,连续给药7 d,常规饲养。末次给药后24 h,每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其余各组动物分别观察至停药后48 h(各组处死2只动物)、停药后7 d(各组处死2只动物),观察动物全身状况、局部刺激症状及呼吸道局部黏膜的变化。

1.5 口腔黏膜纤毛毒性试验

1.5.1 对在体蟾蜍口腔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5]

将蟾蜍仰卧固定,用止血钳牵拉,使口腔张开,于上腭黏膜处滴加药液0.5 mL,使药液完全浸没上腭,接触30 min后,用生理盐水洗净药物,用眼科手术剪分离蟾蜍两眼之间的黏膜,用生理盐水洗净血块及杂物,轻轻盖上盖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运动情况,随后置于加有少量蒸馏水的层析缸中,密闭,使水蒸气近饱和状态。每隔适当时间取出,显微镜观察。如纤毛继续运动,则放回层析缸,直到纤毛停止运动。记录从开始给药到纤毛完全停止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并观察蟾蜍鼻黏膜的变化情况。另取蟾蜍如上操作,滴加生理盐水0.5 mL作为阴性对照。以文献公认的具有纤毛毒性的10 g/L 去氧胆酸钠作为阳性对照,并计算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相对百分率,相对百分率越高,药物的纤毛毒性越小。

1.5.2 对离体蟾蜍口腔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6-7]

将蟾蜍仰卧固定在蛙板上.使口腔张开,用止血钳牵拉,眼科剪分离上腭黏膜。取约3 mm×3 mm黏膜2块(一块滴以复方菊冰,另一块以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生理盐水洗净血块及杂物,黏膜面向上平铺于载玻片上。于黏膜表面滴加0.2 mL药液,轻轻盖上盖玻片,于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黏膜纤毛的运动情况,随后搁置于加有少量蒸馏水的层析缸中,密闭,使水蒸气近饱和状态。以文献公认的具有纤毛毒性的10 g/L去氧胆酸钠作为阳性对照。此后每隔适当时间取出标本,显微镜观察,如纤毛继续运动则放回层析缸中,直至纤毛运动停止后记录从给药开始至纤毛运动停止所持续的时间,用生理盐水洗净黏膜上药液,继续观察纤毛运动是否恢复,记录恢复试品的持续运动时间。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 SPSS 11.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见表1。给药后溶剂组、复方菊冰喷雾剂组大鼠均出现活动状态下降、精神不振、并有闭眼、口腔流痰等症状;阳性药鼻炎滴剂组大鼠活动力也出现降低,但较前两组精神状态好,安静但没有出现闭眼,5 h后各组均陆续恢复正常。空白组、溶剂组、复方菊冰喷雾剂组、阳性药鼻炎喷雾剂组于给药后3 h先后开始进食。7 d内各组大鼠外观体征、呼吸频率均未见异常,毛色光泽、行为活动如常,摄食、饮水、粪便等亦未发现异常,其体质量增加百分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2 局部刺激性试验

结果见表2。一般情况观察: 给药后溶剂组、复方菊冰喷雾剂组大鼠均出现挠鼻、打喷嚏、甩头等症状,其中后者的挠鼻现象较为频繁;阳性药鼻炎滴剂组也出现挠鼻症状,但频率较低。连续7 d鼻腔给药期间,各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呼吸状况未见异常,未见哮喘、呕吐、窒息等局部刺激反应。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粪便状况无异常,无1例死亡。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其体质量增加百分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表1 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表2 局部刺激性试验中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

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后将大鼠的鼠鼻、喉、气管等呼吸道黏膜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各组均未见明显的损伤变化及大量炎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复方菊冰喷雾剂鼻腔局部用药无明显刺激性,其临床使用比较安全。有关组织病理学照片见图1。

2.3 口腔黏膜纤毛毒性试验

2.3.1 对在体蟾蜍口腔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

结果见表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复方菊冰喷雾剂后,接触药物期间蟾蜍出现剧烈挣扎,上腭黏膜变红且有皱纹样的血丝。纤毛的摆动时间也非常短,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合病理学切片推断可能与药物的浓度太大有关。

由表3可知,生理盐水组纤毛摆动的时间很长,具有纤毛毒作用的1%(ρ)去氧胆酸钠纤毛摆动时间则很小,而复方菊冰喷雾剂组和鼻炎滴剂组也有非常显著的抑制蟾蜍纤毛摆动的作用。

2.3.2 对离体蟾蜍口腔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

结果见表4。与生理盐水比较,复方菊冰具有比较显著的抑制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摆动的作用。表3 对在体纤毛运动的影响表4 对离体纤毛运动的影响

3 讨论

鼻腔给药由来已久,随着药物制剂新技术和新辅料的发展,其不仅可治疗鼻腔局部疾病,而且可通过鼻腔给药发挥全身作用。鼻腔给药能避免胃肠道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因此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患者顺应性好等特点。研究发现[8],通过鼻腔给药可增加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可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鼻黏膜喷雾剂的研究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优点是喷出的雾滴较细,在鼻腔内分布均匀、不易流失、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鼻腔喷雾剂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以及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毒性是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鼻腔给药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其对鼻黏膜纤毛的毒性,轻度的刺激可能导致鼻炎,损伤内鼻,严重时还会造成出血、鼻窦炎、鼻中隔穿透、嗅觉丧失等[9]。

本研究证实,复方菊冰喷雾剂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但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蟾蜍纤毛摆动的毒副作用,在对复方菊冰喷雾剂成分进行拆分毒性试验中也存在相同的抑制作用,初步推测推测可能是由于药物的黏度较高引起的,此外还可能与给药间隔时间、连续用药次数、药物在黏膜上蓄积等有一定的关系,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立斌,任远.中药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12):66-68.

[2] 汤杰,方建国,施眷阳,等. 鱼腥草鼻用喷雾剂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及过敏性的实验研究[J]. 中南药学,2006,4(6):176-179.

[3]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07-1409.

[4] 肖东,张永军,陈卫军.复方双辛喷雾剂的纤毛毒性作用及黏膜刺激性实验研究[J].药物研究,2008,17(3):9-10.

[5] 谭常青,杨安平.柴胡注射液对鼻黏膜纤毛毒性评价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6,12(2):66-67.

[6] 陈文,刘清华,江发寿,等.甘辛喷雾剂的鼻黏膜纤毛毒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1):669-670.

第5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1.流行病学 WHO统计,2006年全世界共有20亿人感染结核病,170万患者死于结核病。欧洲统计分析发现,在40万结核病人中,肠结核占1%。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具有地区差异,亚太地区低于北美或欧洲。

2.一般情况 有报道称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患者,CD亦多见于女性且多为白种人[1]。但另有研究称肠结核和CD均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86:1和1.5:1[2]。肠结核患者多为长期居住在结核病流行区或去流行区旅游者,居住环境简陋、落后、过于拥挤的低收入群体、嗜酒或静脉吸毒者,以及医院附近居民或医疗工作者[3],而CD患者多为居住在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且生活较富裕的青年人[1]。

3.临床症状及体征 肠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疼痛部位不定,其他症状还有:慢性腹泻,发热、便秘、便血,周围病变及关节酸痛等肠外症状,常合并不全肠梗阻、肠穿孔等。病变最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盲肠,可累及从口腔到直肠整个消化道。CD亦可累计整个消化道,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瘘管形成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肠结核和CD可合并存在,相较正常人群,炎症性肠病患者更容易患肠结核。

4.实验室检查 PPD实验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70%-99.9%和64.2%-84%。Quantiferon TB gold (QFT-G)重组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4.29%和96%,可用于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4]。应用PCR技术诊断结核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96.1%,且PCR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率高达0.737[5]。肠结核患者的血清抗结核抗体及红细胞沉降率常有升高。T-spot.TB在ITB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D,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92.3% [6]。血清CRP水平变化可预示病情转归。CD患者常见贫血,活动期血沉加快,粪便隐血实验常阳性。

5.影像学表现 胸腹部X线检查诊断肠结核和CD时价值及其有限。肠结核患者CT扫描时很少表现为肠壁增厚,不对称性肠壁增厚尤其少见,且肠壁没有分层现象,常表现为淋巴结增大,但淋巴结中央常强化减弱。CD患者肠壁常呈同心圆形或者对称性增厚,厚度约0.6-1.5mm,大约50%的CD患者CT上可见到肠壁分层[7]。小肠CT诊断CD的整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达75%-90%和76%-89%[8]。在诊断小肠活动性CD及穿孔、窦道及脓肿形成等CD并发症方面,CT和MRI诊断价值相似,敏感性分别高达95.2%-100%和90.5%-100%[9],但因为MRI无放射线,近几年已有学者提出应用MRI代替CT诊断CD。目前MRI在诊断CD时的具体表现尚无统一定论。

6.内镜 内镜诊断CD和肠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0%、25.6%和49.3%和86.7%、46.2%和63.8%[10]。肠结核和CD常发生在回肠末端,因此结肠镜检查应检查至回肠末端。内镜下肠结核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炎症型、溃疡型、增生型和混合型。炎症型为肠结核的早期表现,常见内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伴表面渗出,病变较表浅,无溃疡和增生性病变。溃疡型肠结核常表现为肠壁散在大小不均等的溃疡,表覆黄白苔,溃疡界限多不明显;增生型肠结核表现为增生性结节,呈铺路石样改变。混合型为上述多种病变共同存在[11]。CD是全消化道疾病,大约有10-30%的病人病变部位在小肠,结肠镜下可见非对称性、节段性黏膜炎症、纵行或阿弗他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可伴肠腔狭窄和肠壁僵硬等[12]。Lee YJ及其同事认为CD患者常表现为直肠周围病变,铺路石样改变,纵行或阿弗他溃疡,而肠结核病变常小于四个节段,内镜下见回盲瓣变形,横行溃疡,疤痕或假息肉形成[13]。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及性质。

7.组织病理学表现

原则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干酪样肉芽肿或找到抗酸杆菌可以确诊肠结核,但是临床上阳性率很低。虽然内镜下肠结核和CD均可表现为非连续性粘膜炎症、节段性病变和肉芽肿性炎,但显微镜下肠结核的肉芽肿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常表现为典型肉芽肿特征,而且肠结核的肉芽肿性炎多位于溃疡边缘,常常相互融合且呈干酪样[2]。Kumarasinghe MP等研究发现CD早期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中约96%的病人有阳性发现,其中约80%的病人表现为慢性活动性回肠结肠炎。薄片proprial 慢性炎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上最敏感(敏感性为92.7%),其次依次为:活动性炎症(87.8%),基底部浆细胞增多(82.1%),组织结构改变(80.5%),以及上皮细胞异常(70.7%)。回肠粘膜活检阳性率最高(94%),其次为结肠(76%)[14]。典型CD患者也可表现为肉芽肿性炎,但较少,且肉芽肿数量少,体积小,为非干酪样,不相互融合[2]。

8.预后 虽然肠结核继发肠穿孔时死亡率较高,但一般患者经过6或者9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后可以治愈。克罗恩病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有终生复发倾向。确诊10年后大约50%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且术后10年复发率约44-55%[15]。另外,克罗恩病癌变率较高,据报导,大约79.4%的克罗恩病患者病变累及结肠合并克罗恩性结肠炎(CC),而7.4%左右的CC患者合并结肠直肠癌[16]。

9. 其他:临床上,当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困难时,也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治疗有效则可确诊肠结核,反之则考虑克罗恩病。

参考文献:

[1] Sonnenberg A.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ized IBD patients. Dig Dis Sci. 2009; 54(11):2449-2455.

[2] Pulimood AB, Ramakrishna BS, Kurian G, Peter S, Patra S, Mathan VI, Mathan MM. Endoscopic mucosal biopsies are useful in distinguishing granulomatous colitis due to Crohn’s disease from tuberculosis. Gut. 1999; 45(4):537-541

[3] Donoghue HD, Holton J.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urr Opin Infect Dis. 2009; 22(5):490-496.

[4] Kalantri Y, Hemvani N, Chitnis DS. Evaluation of whole blood IFNgamma test using PPD and recombinant antigen challenge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dian J Exp Biol. 2009; 47(6):463-468.

[5] Chawla K, Gupta S, Mukhopadhyay C, Rao PS, Bhat SS. PCR for M. tuberculosis in tissue samples. J Infect Dev Ctries. 2009; 3(2):83-87.

[6] 史笑梅,褚燕君,张芳宾,贾百灵.T细胞斑点试验在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3;(1):47-50。

[7] Makanjuola D. Is it Crohn's disease or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T analysis. Eur J Radiol. 1998; 28(1):55-61.

[8] 钟捷.克罗恩病的诊断:影像与内镜技术的总体评价与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1):1-2.

[9] Siddiki HA, Fidler JL, Fletcher JG, Burton SS, Huprich JE, Hough DM, Johnson CD, Bruining DH, Loftus EV Jr, Sandborn WJ, Pardi DS, Mandrekar JN.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state-of-the-art MR enterography and CT enterography in small-bowel Crohn's disease. AJR Am J Roentgenol. 2009; 193(1):113-121.

[10] 缪应雷,欧阳钦,等.内镜及病理学检查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9-12.

[11] 杨维良,张好刚.论肠结核的诊治现状[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 57-58.

[1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

[13] Lee YJ, Yang SK, Byeon JS, et al. Analysis of colonoscopic finding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TB and CD. Endoscopy, 2006, 38(6): 592-597.

[14] Kumarasinghe MP, Quek TP, Chau CY, Mustapha NR, Luman W, Ooi CJ. Endoscopic biopsy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challenges ofCrohn's disease at initial presentation. Pathology. 2010; 42(2):131-137.

第6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关键词]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课教学; 网络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互动媒体

[中图分类号] R 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6.007

口腔颌面放射影像学是以口腔颌面骨性解剖及其组织病理的密度变化为影像解释基础,以医学影像学、放射物理学、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为支持,与口腔临床各学科密切相关的桥梁学科[1]。在其教学中,基于影像图片判读的实验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也能训练其影像图片判读的临床诊断技能,在口腔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中。Scherer等[2]报道了关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教学应用,dos-Santos等[3]报道了基于医学影像资源中心(medical image resource center,MIRC)开发的互动放射影像学教学文件系统(interactive radiology teaching file system)。这些研究在方便高质量教学图片的搜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学互动等方面卓有成效。如今,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已经具有高清图片浏览、图片分类查询等功能,但该系统缺少图片标注交流功能仍是一大缺憾。具体而言,在实验课中,尤其对于初学者,尽管已熟悉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仍会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若由带习教师多次重复解答,往往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所有学生的提问,教学效率会有所降低。如果能利用图片标注实现共性问题的共享,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各种影像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将实验课图片相关提问通过图片标注功能进行分享,是否能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呢?基于此,本研究利用福昕阅读器(Foxit Rea-der)和局域网共享文件夹,实现图片注释、图片标注提问等的总结和传输,构建口腔颌面放射影像标注互动交流资源库,并研究该资源库对实习课教学的改进效果,以便开发更为高效的读片实习教学软件,提高教学质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注交流资源库的建立

服务器方面,笔者将便携文件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PDF)的影像图片以及利用Foxit Reader“注释”功能制作的表单数据格式(forms data format,FDF)标注文件分别存储至“图片”、“注释”两类文件夹中,并建立“交流”文件夹以存储标注提问等文件,利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实现文件共享。客户端方面,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安装Foxit Reader(版本号5.1.0.1117),并事先教会学生其使用方法。

在实验课自由读片阶段,学生既能浏览局域网共享文件夹中的图片、注释文件及其他同学的标注提问,又能自由上传自己的标注提问,实现标注文件的实时共享。每次课后,相关人员对教学笔记资源库进行整理,以便下次使用。

1.2 资源库试用相关调查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科2009级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76人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试用该资源库;参考相关文献[4-7]设计试用感受调查问卷,选取12个问题,从学生识别影像图片的困难度、对该资源库的接受度、试用效果等方面开展调查。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标注互动交流资源库的建立

在局域网建立了包括“正常口腔颌面影像”等10个图片文件夹,包含542张PDF教学图片,以及对应的“注释”、“交流”文件夹,实现40台客户端计算机同时访问服务器,即注释文件(FDF文件)、标注提问文件(FDF文件)及教学图片(PDF文件)的传输,整个资源库稳定运行。

2.2 资源库试用效果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有效回收64份(有效回收率84.21%)。使用秩和检验分析第1至7题,调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试用该资源库后,87.50%的学生认为其较之前的联合图像专家小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格式浏览软件更有优势,12.50%不认为更有优势。17.19%的学生认为该资源库学习效果很好,56.25%认为较好,25.00%认为一般,1.56%认为不好。使用该资源库能否帮助解决识别影像图片的困难时,4.68%的学生认为都能解决,59.38%认为基本能解决,29.69%认为只能解决小部分问题,6.25%认为基本不能解决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该资源库的优势和不足,本研究采用多项选择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其结果见表2。

对该资源库的可推广性进行调查,85.94%的学生认为该资源库可以用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超过50%的学生认为可用于医学影像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其人数比例分别为57.81%、51.56%、50.00%、50.00%、56.25%。对该资源库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同学们希望操作能更便捷,能附带文字归纳的详细注解和动态图,能连接互联网,并能对标注进行分类检索。

3 讨论

3.1 本资源库与现有相关教学系统的比较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是实现数字化医学教学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各大医学院校逐步引进或自主开发先进的医学教学系统以实现医学数字化教学。南方医科大学引进MOTIC数字化切片教学平台以提升病理学教学效果[8],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引进PACS用于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的教学[9],第四军医大学自主研制教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并将其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10],Weaker等[11]将数字化切片用于口腔组织学教学。事实证明,该类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交流。除此以外,相关图片浏览软件已经相当成熟,如数字化切片浏览软件Aperio Scanscope的注释、测量、截图等功能已相当完善,主要用于PDF文件浏览的Foxit Reader功能强大。但是,具体到其学习功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仍需大量改进。本资源库在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效地辅助解决初学者存在的共性问题,帮助老师同时解决多个学生的相似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实现其他问题的共享,即对提问的课堂实时横向共享和跨年级纵向共享,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第三,利于指导性学习,通过在影像图片中添加提问类标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加深其对影像的判读,如在显示根尖周炎的根尖片中提出“如何区别根尖周囊肿、脓肿、肉芽肿”等;第四,标注文件传输对网络要求不高,其占用空间小,通常为几千字节,在局域网交流过程中,传输量小,速度快;第五,可推广性强,可应用于其他形态学课程,如医学影像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其他实验课的教学。

3.2 本资源库的发展方向

经过教学试验的实际应用,可以发现该资源库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集中在使用便捷化和资源处理准确化两方面。前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添加和加载标注时操作过于烦琐,后者则为标注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操作烦琐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1)局域网设置方面,可开发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传输终端软件[12],协助标注文件的传输,通过数据管理软件,加强数据的分类及后处理;2)图片浏览器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快捷键等方式简化现有软件的操作,也可以图片标注为核心功能开发浏览软件,并配以各种人性化学习功能,如分别设置师生标注提问解答板块,学生可通过解答提问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可通过浏览和解答学生提问了解其学习状况。对于标注的准确性问题,除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对资源进行修订外,建立标注管理机制或许更为重要,一方面设置纠错板块,通过选取课代表、轮流值日等形式组织师生在课后对课堂产生的各种标注进行审阅、修订,另一方面加强对师生在该资源库使用前的培训,避免误操作造成数据不准确。

口腔颌面放射影像标注互动交流资源库的建立有效弥补了医学影像学相关系统标注交流方面的空缺,其实用性强,既丰富了学习功能,如有效解决共性问题、及时分享个性问题、有利于指导性学习,也提高了实验课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率。为进一步完善其教学功能,实现操作便捷性、资源处理有效性等,仍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郑广宁. 前进中的中国口腔颌面影像学[J].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005, 14(1):10-11.

[2] Scherer A, Kr?pil P, Heusch P, et al. Case-based interactive PACS learning: introduction of a new concept for radiolo-g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J]. Radiologe, 2011, 51(11):969-970, 973-977.

[3] dos-Santos M, Fujino A. Interactive radiology teaching fil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a MIRC-compliant and user-centered e-learning resource[J].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12, 2012:5871-5874.

[4] McCann AL, Schneiderman ED, Hinton RJ. E-teaching and learning preferences of dental and dental hygiene students

[J]. J Dent Educ, 2010, 74(1):65-78.

[5] Rosas C, Rubí R, Donoso M, et al. Dent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an interactive histology software[J]. J Dent Educ, 2012, 76(11):1491-1496.

[6] 曾良成. 多媒体课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3):419-420.

[7] 曾东林, 崔敏毅, 吴志玲. Blackboard网络课程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8):82-83.

[8] 陈英华, 董为人, 俞新华, 等. 基于网络的数字组织切片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9, 18(4):454-458.

[9] 沙晓雁, 祁森荣, 王昊. PACS系统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 北京口腔医学, 2012, 20(1):52-53.

[10] 贺延莉, 王亚蓉, 殷茜, 等. T-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1, 25(6):657-659.

第7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为妇科常见病,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患,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的创面用不同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发现两种药物对宫颈糜烂治疗术后创面愈合有很大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收治中,中度宫颈糜烂125例,重度宫颈糜烂75例,年龄24~50岁,平均为37岁。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均经宫颈刮片行阴道细胞学检查,无癌细胞及癌前病变,无滴虫及真菌性阴道炎。

1.2 治疗方法

治疗时间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治疗期间及术后均禁性生活及盆浴3个月,并保持外阴清洁。第一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用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再次用无菌干棉球擦净宫颈分泌物,用微波治疗仪的探头对准宫颈糜烂面,距宫颈5~10 mm,微波的输出功率根据糜烂程度选择,一般在20~50 W,每点辅射时间为3~5 min,使宫颈糜烂面的颜色全部变白为止,治疗时由内向外移动(周围要超出糜烂面边缘2 cm),避免损伤阴道壁。术后将双料喉风散均匀喷于宫颈的治疗面上,术后1周再喷药一次。第二组:与第一组治疗程序相同,术后将龙胆紫均匀涂于宫颈的治疗面上。

1.3 疗效观察

在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术中、术后局部反应,术后每月复诊一次,连续复诊3次,术后3个月检查,判定结果。

1.4 疗效判定

双料喉风散对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创面愈合时间优于龙胆紫。

2结果

2.1术中情况

200例宫颈糜烂患者手术顺利,其中有3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糜烂面有点滴出血。

2.2术后随访

术后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7~10 d。术后涂龙胆紫的患者有15例在10~14 d出现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3~5 d干净。第一组治疗面喷双料喉风散的患者,第一个月复诊时,宫颈表面光滑、充血,分泌物正常。月经周期无改变。第二个月复诊,宫颈表面光滑、无充血,分泌物正常。第三个月复诊,宫颈表面光滑,分泌物正常。第二组治疗面涂龙胆紫的患者,第一个月复诊时,宫颈表面光滑、严重充血,分泌物较多。月经周期提前3~5 d。第二个月复诊,宫颈表面光滑、轻度充血,分泌物正常。第三个月复诊,宫颈表面光滑、无充血,分泌物正常。

2.3治疗结果

用双料喉风散的患者,术后无一例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创面愈和时间为(34.2±6.4) d,平均为28~41 d。用龙胆紫的患者,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63.4±13.5) d,平均为 50~77 d。

3讨论

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糜烂面边界与正常宫颈上皮界限清楚,为完整的单层宫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而发生炎症。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兰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乳突型糜烂。

近年来随着对宫颈组织病理解剖方面认识的不断加深,认为所谓的宫颈糜烂并非病理学意义的上皮缺失和炎症反应,而是宫颈管柱状上皮的外移,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糜烂”,可见其为转化区,组织病理学上可见到磷状上皮、柱状上皮以及化生上皮,可能有少量或中等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只有当炎症细胞浸润很密集才被认为是病理学意义的慢性宫颈炎。

尽管“糜烂”常伴随炎症,但多属柱状上皮防御能力低所致,针对病因、病原体,治疗后患者症状多可消失。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一方面是由于热效应作用,使糜烂组织蛋白质凝固,细胞变性坏死,柱状上皮脱落,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覆盖,使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变光滑;另一方面,人体组织吸收微波后,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增加,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促使病理产物吸收、消散,从而消失,并促进机体的再生与修复,一般需2个月左右。从术后到结痂期及新的肉芽生长,创面出血,渗血,阴道分泌物不断,并伴有小腹下坠及轻度小腹痛,创面感染机会增加。

龙胆紫对革兰阳性菌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皮肤和黏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球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我们将龙胆紫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涂于治疗面上,起到杀菌和收敛作用。

双料喉风散主要成分是: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山豆根、甘草、青黛、人中白、海水石。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对口腔糜烂、齿龈肿痛、鼻窦脓肿、皮肤溃烂等有良好的效果。我们根据其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生肌的作用,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喷于治疗面,促进了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术后治疗面的两种外用药物中,双料喉风散对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龙胆紫。

[参考文献]

第8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关键词] 黏膜;创伤性溃疡;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c)-225-02

创伤性黏膜溃疡是老年常见黏膜病之一,此病的病因是:口腔黏膜长时间受慢性机械刺激,造成黏膜完整性破坏,口腔内细菌感染,出现创伤性溃疡。口腔慢性机械性刺激,常见于残根、残冠、错位牙、不良修复体,咬舌、咬唇、咬颊黏膜不良习惯等。创伤性溃疡常见于溃疡的好发部位为舌缘、唇、颊及牙龈等口腔黏膜处。早期黏膜损害红肿充血糜烂,逐渐发展成为溃疡,溃疡大小与刺激物和刺激时间及感染情况有关。溃疡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红晕、陈旧性的溃疡,一般先紫红或暗红色,中央凹陷,边缘不整,溃疡早期临床上出现疼痛,甚至不敢进食,经久不愈的溃疡可能发生癌变。

1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08年7月经笔者诊治老年创伤性黏膜溃疡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86岁。1.1 机械刺激

1.1.1 残根残冠17例中10例口腔内存在残冠残根占58.8%,残冠残根刺激颊黏膜造成颊黏膜溃疡,其中有3例溃疡形成已有半年,余7例溃疡在2个月以内。溃疡形态与残冠残根刺激形态相符,有明显的咬痕。如患者,女,68岁,检查有残冠,口腔内有余牙,未作义齿修复,溃疡形成2个月,进食或食硬物时疼痛,诊断为创伤性颊黏膜溃疡。处置:①拔除 残冠。②颊黏膜局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敷涂养阴生肌散,冰硼散等消炎防腐药物,氯已定液含漱,以防继发感染。每周复诊1次,1个月后溃疡消退,颊黏膜恢复正常。

1.1.2 不良修复体17例中,有5例为口腔内存有不良修复体,占29.4%。一例为Ⅱ类洞,充填不良有悬突,颊侧牙龈的溃疡呈新月形,黏膜红肿,触之疼痛,诊断为不良修复创伤性牙龈溃疡。处置:调磨悬突部分,牙龈溃疡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消毒,涂碘甘油,1周后复诊,溃疡消退。另一例为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义齿卡环深达龈缘下,龈缘红肿充血、疼痛。诊断为创伤性牙龈溃疡。处置:①适度修整义齿卡环。②局部牙龈溃疡清洗消毒敷涂防腐药物。每周复诊一次,2周后溃疡消失。

1.2不良习惯

17例中有2例有咬棒习惯,占11.8%。患者,男,66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饭后自觉牙龈痒,取下义齿,用牙龈咬棒痒缓解。检查牙龈及左侧颊黏膜有溃疡形成,并有明显的压痕,诊断为创伤性龈颊黏膜溃疡。处置:黏膜清洗消毒,涂敷防腐药物,嘱患者去除咬棒习惯,患者未能接受,复诊4次,龈颊黏膜溃疡缩小,疼痛减轻,1个月后复诊,龈、颊黏膜仍旧有溃疡存在。

2 预防方法

2.1 去除机械刺激因素及不良习惯

口腔中存有的残根残冠,应拔除。龋齿进行治疗充填。有错位牙影响咬合者应拔除错位牙。修整或去除口腔内不良修复体,去除不良的咬物习惯等。

2.2 刷牙漱口、叩齿与牙龈按摩

养成饭后刷牙漱口习惯。漱口不仅能清除口腔内残渣余食,清洁口腔,而且水的冲击起按摩口腔黏膜之作用,能提高口腔黏膜的抗御疾病能力。叩齿和牙龈按摩可起到固齿健龈之作用,早晚叩齿按摩牙龈可提高口腔防病能力,是自我健身的好方法。

3 讨论

创伤性口腔黏膜溃疡,是病因清楚的一种黏膜疾患,一般是由局部机械性慢性刺激和不良习惯等因素所致。由于老年患者牙齿磨耗较严重、边缘菲薄税利,戴义齿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其口腔黏膜上皮随年龄的增长而变薄,所以较易患创伤性溃疡。根据溃疡附近存在着刺激因素,无复发史,除去病因后溃疡很快明显好转或愈合等特点不难作出诊断。

溃疡的早期症状为黏膜受刺激处发红,可有轻度肿胀和疼痛,若及时去除刺激即可避免溃疡形成。溃疡部位和形态往往与机械性刺激相符合,可以出现0.2~1.0 cm直径的溃疡,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溃疡,有白色或黄白色假膜,边缘充血及炎症浸润使溃疡面稍高出表面。继发性感染可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创伤性溃疡在病理学上为非特异性溃疡,表现为上皮连续性破坏,表层脱落坏死形成凹陷,往往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坏死组织覆盖,溃疡周围上皮往往高度增生,溃疡下方结缔组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后期可见肉芽组织增生。

口腔创伤性溃疡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应予以高度重视。大量的临实已证实,经久不愈的溃疡是能够发生癌变的。尤其老年人口腔黏膜变薄、修复能力减弱,同时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增大,更应警惕口腔创伤性溃疡的发生。对去除刺激因素后仍长期不愈合的深大溃疡应作活检鉴别,以除外癌变或结核性溃疡。

口腔创伤性溃疡的治疗,必须立即去除局部创伤因素,如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调磨税利的牙冠边缘,修改或重新制作义齿等。黏膜溃疡进行对症治疗,酌用消炎防腐止痛及各种抗生素糊剂、含漱剂及涂擦剂,如中药西瓜霜、锡类散等喷涂局部以帮助溃疡愈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可考虑口服维生素。如果只用药物而不彻底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则溃疡难以治愈甚至反复发作。创伤性口腔溃疡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避免理化因素的不良刺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加强身体的锻炼,合理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就可预防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9-60.

[2]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79.

[3]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46.

第9篇:口腔组织及病理学范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活检;肺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49-01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普及与发展,对肺部疾病,特别是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科学更直观的依据。而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联合病理诊断,更是明显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天津大港油田总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到纤支镜刷片和组织活检674例,其中有术后组织学诊断对照28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纤支镜检查282例,男208例,女74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吸烟患者188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189例,痰血、咯血66例,胸痛、胸闷50例,气促、心累38例,发热10例,腰腿痛1例。

1.2 方法:仪器采用CLV-U40型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法常规进行,刷片95%酒精固定15min以上,苏木-伊红(HE)染色。活检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病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或)特殊染色。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纤支镜刷片79.4%(224/282),组织活检77.3%(218/282),二者无明显差异(χ2=0.188,p>0.05)。两者结合887%(250/282),与刷片(χ2=4.469,p

2.2 分型符合率:刷片70.5%(158/224),低于活检的90.8%(198/218),二者有明显差异(χ2=14.511,p

2.3 对于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的诊断:刷片阳性率94.7%(36/38), 组织活检57.9%(22/38),二者有明显差异(χ2=5.241,p

3 讨论

纤支镜检查适用于:X线片怀疑肺癌或隐形肺癌;性质不明的肺弥漫性病变、鼓励性结节或肿块;原因不明的肺不张,长期刺激性干咳,局限性哮喘,吸收缓慢或反复发作的肺炎,原因不明的咳血、痰中带血;术前检查为明确病灶范围,便于决定手术方案等。[1]而且纤支镜具有如下优点:管径细,弯曲性大;赵明浩。可视范围大;操作简单、安全,病人痛苦小,可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阳性率高[1]。本组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87%,分型符合率97.6%,因此,纤支镜对肺部疾病,特别是肺癌的诊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纤支镜检查是当前诊断肺癌应用得较为普遍的方法,她既能提供眼观图像,又能为组织学和病理学提供标本。纤支镜的主要作用有;(1)可以对段和段以下支气管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可疑病变;(2)进行气管内膜活检和刷检以及支气管灌洗,为病理确诊提供标本;(3)了解叶和叶段支气管的解剖学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2]

纤支镜刷片的癌细胞无挤压变形,能保持原有细胞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小细胞未化分癌的特点显著(细胞体积小,大小不一,条索装、葡萄状排列。核小,胞浆少或呈裸核。[3]所以阳性率和分型符合率均高于活检组织。但小细胞癌占肺癌的比例较小,[4]其他类型的肺癌如高分化鳞癌或腺癌,纤支镜刷片的细胞异型小,无组织结构,难以掌握其形态特征,且细胞易退变而误诊。组织切片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完整,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或)特殊染色,有助于分型。所以,刷片总分型符合率明显低于组织活检,二者互相参照,可提高分型符合率。[4]

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但早期诊断率较低,75%以上的病人确诊是已是中晚期。临床上诊断肺部疾病多采用X线检查,据报道对X线检查正常而有可疑临床症状者,肺癌检出率仅为10%-26%[5],而纤支镜奸诈可显著提高诊断时间和诊断正确率。

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各有优缺点[6]。本组有22例纤支镜活检阴性而刷片阳性,主要原因是纤支镜下仅见支气管表面黏膜充血水肿,或表面有炎性渗出物与坏死物,故活检仅仅检取少许表浅粘膜组织或坏死组织,钳检后刷片可暴露肿瘤部分,提高阳性率[7]。另有10例仅进行刷片检查者,是因为纤支镜下未见明显病灶,仅见黏膜浅表糜烂,无法活检。但本病例亦有26例组织活检阳性而刷片阴性,是由于活检后粘膜出血,影响刷片质量[8]。所以纤支镜刷片阳性率和组织活检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二者结合则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佩文.肺癌综合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205-206

[2] 刘柱香,吴霞.肺癌纤支镜依序检诊20例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14(4):393

[3] 王永才.当代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M].天津:天津科学与技术出版社,2004.512

[4] 杨国义等. 肺癌组织学类型与纤维支气管镜下形态学关系的探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13(4):340

[5] 张国志,刘宪等. 成人腭裂患者牙弓形态的比较性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2(2):159-165

[6] 刘瑶化.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J].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2008,17(1):33